高校多媒体教学(精选12篇)
高校多媒体教学 篇1
多媒体教学是集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和文字图形等为一体的辅助教学手段。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和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教学时尚。实践证明,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给教学带来生机, 提高教学效果, 但如果使用不当, 结果会适得其反。
1、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多媒体教学集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于一体, 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通过多种刺激感知教学内容。化静态为动态, 化无声为有声, 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形象,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信息量大
多媒体教学由于不需要全面板书, 这样就能节省时间, 增加课堂内容, 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
(3) 增加视觉冲击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中丰富的文字、图像、视频、音频信息, 可以加强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视觉和听觉同时感知的信息要比单凭听觉感知的信息更全面、更深刻, 也更利于长时间保持。
(4) 易于师生互动
多媒体教学由于其本身的多媒体环境和多媒体网络环境, 易于师生间的互动, 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使学生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另外学生还可以在网上随时查阅和下载多媒体课件, 便于学生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和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2、高校多媒体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时下, 由于高校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认识还不够深, 盲目的引入课堂。使之发挥了相反的作用。
(1) 盲目引入
由于多媒体教学比较简单, 可重复利用性高, 许多教师不考虑课程是否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使用上了多媒体教学甚至整个课程教学都不使用板书。高校所开设的课程中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例如, 在园艺课方面有关动植物的结构、生长过程等, 受时空的限制, 传统教学很难表现出来, 而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还有计算机类、图片较多的生物类、比较抽象的机械类、制图类, 以及某些无法直接观察或有毒、有危险的实验等, 都比较适合多媒体教学。而另外一些课程如语文、英语等文科类课程, 教师授课时个人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讲解比仅有单一文字的多媒体教学效果会更好。另外还有数学、物理等强调公式推理与证明过程的课程也不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
(2) 讲课速度过快
多媒体教学进程过快, 学生的学习速度跟不上, 减少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 很多重要的问题被学生忽视, 尤其是那些喜欢记笔记的同学, 很难在课堂上消化和理解老师所讲内容, 这就导致教学内容大多成为过眼烟云, 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3) 缺乏师生互动
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师, 常常将自己置于计算机后面, 专心地讲解屏幕上的知识点, 埋头操作多媒体课件, 无暇顾及观察学生的反应, 不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 一堂课下来, 教师不问问题, 学生不提问题, 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使得本来是双向的教学过程变成了单向的知识灌输。学生在教学中不再是主体地位, 而是被动地接受和机械地记忆。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也演变成了计算机的操纵者而已。
(4) 课件过于花哨
一些教师片面的追求多媒体课件的华丽外表, 在图像、声音、动画等方面下功夫, 花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 真正用于备课的时间很少, 把课件搞得很花哨, 结果造成华而不实, 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观看课件的外表, 而不是去思考教学内容。
(5) 部分高校过于看重教师是否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
有些高校将教师是否使用多媒体授课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使得教师不管自己是否深刻认识多媒体教学的真正含义, 也不管该课程是否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教学, 更不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是否符合规范, 盲目地将多媒体引入课堂。
(6) 课件水平参差不齐
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 有的是专业开发公司开发的, 有的是教师自己制作的。专业开发的课件具有界面美观、操作方便等优点, 但往往与实际授课的教材有些出入, 也不能显示教师本人的实际教学意图, 并且成本高。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可以充分表达教师的教学意图, 便于教师课堂教学, 但由于制作水平和精力有限, 不具备专业开发的课件的优点。
3、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1)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工具, 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
尽管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但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无论传播媒体如何先进, 功能如何完善, 都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2) 转变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观念, 提高认识
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 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计算机就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属于现代教育的范畴, 需要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脱离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只是各种媒体的信息播放课。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正确认识多媒体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 纠正以前对多媒体认识的错误观念。
(3) 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在播放课件的同时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 更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主动与学生互动, 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 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4) 精心设计课件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既要符合学生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比较新颖的知识的心理特点, 又要创设比较好的情景和情绪体验, 引出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注意力, 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5) 充分利用校园网
校园网的建设, 为多媒体教学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把课件及相关资料与该课程的最新动态放到网上,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利用它加强课后复习,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和了解本课程的最新动态, 而不必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忙于记笔记。利用网络, 学生可以安排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还可以和在线学习者及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6) 把握好多媒体教学的度
把握好多媒体教学的度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把握好多媒体课件选择的度, 有些课程用多媒体效果会很好, 如计算机操作类课程。而有些课程则最好以板书为主, 如数学、力学等基础性学科, 公式的板书推导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二是把握好多媒体教学中时间的度, 即哪些地方只需多媒体课件, 哪些地方需要分配一些时间来板书详述。一般重要公式、理论的推导和应用需要使用板书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 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该慢的一定要慢下来, 结合传统教学手段, 做到张弛有度。
(7) 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培训
多媒体教学的培训应该包括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培训。多媒体技术的培训分为硬件技术培训和软件技术培训两个方面, 硬件技术培训的目标是使教师能熟练操作各类多媒体设备, 以保证对媒体教学的顺利进行。软件技术的培训目标是使教师掌握科学规范的课件制作技术, 能够对各类多媒体进行基本的编辑和处理。更为核心的还是教育理论的培训, 把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否则, 多媒体教学最终只能沦为一种纯粹的技术应用而已。
(8) 进行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
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 必须对其进行规范有效的管理。笔者认为, 应该由教务处发起, 各二级学院 (系、部) 积极配合, 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具体组织, 在全校范围实行多媒体课件评审制度, 评审小组成员可以由教务处主管、各院系主管教学的副院长 (主任) 、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评审小组的任务是审核各学期申请使用多媒体教室授课的教师的课件, 包括该课程是否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 及课件的制作水平是否符合要求等, 保证多媒体课件的质量。此外, 还应该对教师是否参加过多媒体培训把关。
(9)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强调的是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 但处于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教师, 这一点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因此, 充分发挥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才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思想。教师应从该学科、该课程的角度出发, 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辅助自己的教学, 使其融入课堂, 辅助解决一些传统教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对课堂教学而言, 要让学生感到面对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台机器。
总之,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势, 使其走进课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虽然刚开始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只要我们认清这些问题并加以改进, 多媒体教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教育教学的改革, 多媒体教学已普遍地运用到大学的各类课堂,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文章简单分析了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并就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健.论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 (6) :119-120
[2]金艳丽.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问题及解决措施[J].时代教育.2009 (3) :241-242
[3]周定财.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与对策建议[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09 (2) :32-34
高校多媒体教学 篇2
一、多媒体运用于高校古代
教学实践中的前提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1992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你呢管理、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1]从目前各高校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存在这样的问题当然与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有关。根据调查现实,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因爱程度越来越强,大多数的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是网络。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形成了对知识信息的挖掘和创造意识。从这个层面来说,不可能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样要求学生必须在图书馆里或者课堂上接受唯一的来自于教材中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教师也不能仅仅依靠粉笔和一本书讲授课程。虽然在许多高校中在古代文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但是,仅仅是通过电子教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各种知识,而没有运用多媒体技术形成互动,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处于分离隔阂状态,学生没有参与空间,从本质上来讲,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仅仅是教学工具的革新,而非是在教学理念更新状态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使教师形成新的观念,多给与学生参与课堂,展示自己的机会和渠道,这需要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通过媒介信息平台实现。这也是古代文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而作为学生也需要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完成论文不能一味的在知网上下载而完全没有个人观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拥有必要的媒介素养,教学改革需要在现有的学生认知状态基础是外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让学生将知识进行连线,通过借助网络实现教学效果。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就必须具备对于各种资源的辨别和运用的有效正确,而这些都依赖于媒介素养的规范性。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古代教学中运用
1、多媒体技术能够督促教师反复对教案审视
教师在讲课之前必须对教材吃透,许多高校古代文学教师一辈子只用一本教案,但是在信息技术时代,当多媒体技术介入到教学中,学生也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不能在马虎备课,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案,将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现象做衔接,在课堂逻辑上注重整合,吸引学生注意力。
2、多媒体技术能够扩大课堂信息量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教师不需要板书,只用使用电脑就能够显示自己所需要讲授的内容,这样就节省了大量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组后的时间讲授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比如在讲到王维的诗歌的时候,就可以配以图画,让那种宁静清幽完全融入课堂,通过图文的变换,让学生对诗词的意境转换进行体悟,领略色彩在诗文中运用的重要性,使学生对文学具有高度敏感性。这个过程其实是对于学生学习认识能力的激发的过程,是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开发的过程。
3、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古代文学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具有古代诗词歌赋的鉴赏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鉴赏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情境,在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快的对意义进行阐释,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够使用图文、音乐还原历史,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能够快速的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最终完成提高学生对诗文的鉴赏能力。对媒体教学将对每首诗词的单纯的音韵的抑扬顿挫、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的讲授转换为了学生的自主感受,通过其本身的审美性实现信息的传递,通过信号刺激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印象。比如在讲授陶渊明《归去来兮词》的时候其中有一句:“忽然见南山”,从语言的角度是无法理解的,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就能够将这样的画面展现出来,这也让学生了解到古代诗文经常用语言表现画面的意境,而这是语言媒介无法实现的。作为教师可以由此出发引出诸如此类在诗词中运用过这种手法的诗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大大的拓展了自己的思维。
三、结语
浅析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篇3
[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
多媒体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受到教师们的欢迎,许多公选课、精品课、研讨课更是把多媒体的利用作为评课的一分子,好像一节课如果没有利用多媒体就如同美味的汤中忘了放盐,食之无味。笔者在听课、讲课中发现,多媒体形象、生动、直观的效果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又能为学生提供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但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存在的一些弊端,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和改进。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以往的教学,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最多再挂一张图,大部分的时间教师是在黑板上写,学生在底下看。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甚至一些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以往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使他们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好比是茫茫沙漠中的一处绿洲,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心,使学生对上课有了兴趣,课堂效率逐步提高。
2情境结合,强化记忆
记忆是学习中的一大难题,要提高记忆效率,除了勤学苦练、集中精力、培养兴趣、进行联想等等之外,还要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但传统的课堂模式无法或很难做到这一点,用上多媒体就不一样了。例如,在学生的《解析几何》中,如果在黑板上讲,画出的三维图形没有立体感,再讲里面的面的话,如果没有很好的空间立体感,那么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就有些困难。但是,有了多媒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三维图形就有了立体感,空间中的面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这样大大帮助了学生的空间立体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创设意境,烘托气氛
多媒体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时,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能看到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难题无须多讲,“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听、视、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其优越性,但由于手段本身的特点及限制,在教学中过多使用多媒体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
多媒体的过多使用影响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适当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领会其中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但教学是一个多元整合的过程,课堂是师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教师讲、学生的质疑、讨论等活动。在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师就只是机械的使用鼠标,心里默念着下一步要出示哪个窗口,按动哪个按钮,却不能细细倾听学生的发言,做出准确及时地反馈。这势必影响教师的导、教;学生的思、疑,影响师生之间的对话,对于教材的学习不深透就会造成教学主次不分,学生消化不良,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例如,如果我们将高等数学中的证明题,做成多媒体的形式,省去了一步一步在黑板上的推导过程,没有做到教师、学生的一致思维,学生没有进行思考就看到证明过程,失去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课堂效果收获甚微。
高校多媒体教学 篇4
(一) 感官效应强。多媒体教学中的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功能有助于学生通过眼、耳、手等多种感官接受学习内容, 增强学习的效率。
(二) 历史情境再现性强。历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情景性强。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述或教材的阐述, 这种再现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因为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能轻松地再现历史情境,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 信息量大, 可节省授课时间。历史学科是一门信息容量大的学科,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超链接、网络等手段扩充信息量, 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
多媒体教学虽然优点很多, 但是在教学活动中, 不能只是依靠多媒体而抛弃或忽视传统历史教学方式。传统的以粉笔黑板为主要工具的教学方式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优点, 教师在口述讲解的过程中要把重难点写在黑板上, 这样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握重难点;而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利用手势、眼神等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这不仅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拉近师生的距离。这些都是多媒体技术不可代替的。所以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 我们应该把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高校历史学科作为一门老学科, 应该如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认真制作课件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课件制作的合适与否影响很大。教师在上课前, 一定要在高度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围绕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认真制作教学课件。在目前的高校历史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的观点, 即认为课件就是教案的翻版, 所以把整个授课教案搬到课件上, 有时甚至在课前不去熟悉教案, 上课的时候把课件的内容念给学生听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非但不能提高学生课堂接收的有效性, 反而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使一些学生也变得像教师一样严重依赖课件或电子教案。多媒体技术只是辅助教学手段, 教师只有在充分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制作课件, 才能保证课件的质量。在制作课件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突出重难点。这一部分内容应该用不同颜色、字体的文字表示出来, 让学生加深印象。其次, 充分利用图像、视频等多种载体来表现重要的历史信息。在历史学科中, 地图、人物、文物古迹、重大的历史场景、历史事件等资料很丰富, 对于历史学习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制作课件时, 把这些内容的相关图片或音像穿插在课件中, 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世界现当代史的时候, 把一些重点知识如两次世界大战、苏联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罗斯福新政等内容的图片或视频插入课件当中展示给学生, 会极大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外, 还可用合适的历史研究方法来制作课件。例如用比较法准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历史知识, 把两个政策颁布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结果、评价等制作成两个平行的课件给学生讲解, 不仅会加深他们对此内容的理解, 还能够使他们掌握比较法的运用。
二、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这样既有利于知识传授的整体性和逻辑性, 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完整的了解把握。多媒体教学普及后, 一些教师习惯于坐在多媒体设备前面授课, 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否听清楚, 也不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用很多时间操作多媒体, 而忽视了运用肢体语言等有效的方式来授课, 忽视了与学生的眼神交流。这样就使教师更像一个操作员, 而未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因此,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最好利用激光笔等来控制多媒体, 利用语言、手势等传统教学手段增加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师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 准确规范、生动形象的语言, 合适恰当、活泼潇洒的手势、动作, 以及温和热情的眼神都能在有形无形当中促进学生的学习意念, 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高校的历史教学应该以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方法及分析历史问题为目标。由于历史学科的基础性很强, 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难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从而不认真听课而是去做其它事情。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后, 不少学生却成了“人机共灌”的接收器, 课堂上死气沉沉, 学生无精打采。多媒体技术的引入, 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状况。在制作课件时, 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和讨论题目, 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回答或展开讨论, 还可以让学生讲述相关内容的历史故事。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印象, 还能够调动课堂的气氛。
总之, 在高校历史教学活动中, 多媒体教学普及后, 不能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 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手段。在充分运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的过程中, 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在高校历史教学普遍引入了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 充分结合传统历史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势, 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 能够加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高校历史教学,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宇.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策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5, (5) .
[2]高明学.高校多媒体教学方式方法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3]王薇.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6, (4) .
高校多媒体教学 篇5
让我们先来看看利用新的网络技术将课件和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相结合授课的优势所在。首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生动形象,具备超级链接,允许即时访问,还具有大量存储功能。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程度选取学习的信息,学习的起点和路径、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数量。因此能够极大地丰富学习内容,扩大知识领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来自于网络丰富的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资源,也使学习者可以准确理解和掌握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交际关系以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了解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模式。其次,多媒体教学使得图、文、声、像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轻松、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可运用图片、投影、录像等烘托情境,更可运用多媒体教育网再现情境。最主要的是,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以往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使知识传授以多种形式呈现,并可以做很直观的分析,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方式参与学习,从而形成一种活跃的学习环境。由此看来,利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精读课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师资力量缺乏、班上学生数量过多,学生兴趣不高、课文内容过时等等的缺陷。因此它的优势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
当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利有弊的,利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英语课堂也有它的弊端。咱们先从教学效果分析起,首先,在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下,老师关注的焦点不再全是学生,问答的机会会有所下降,因而对学生的直接控制力减弱,学生的注意力会有所影响。特别对于那些学习自主性不高的学生而言,上课容易分神,注意力不集中,从而使得这种教学流于形式。其次,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英语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以特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为导向而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展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依附,只起到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这也违背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维,学会自主学习的原则。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内容多,学生难以消化吸收,有限时间内信息量过大,留给学生的时间相对较少,不能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导致学习者学习疲劳,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不良,达不到教学目的。也会使有些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习兴趣。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有些老师对多媒体视听方式的滥用。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很多教师在课件内集中大量的此类信息,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事实上,在一堂课中频繁地使用多媒体。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导致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缺少语言训练的机会,即使有所训练,也很不足。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多媒体课件在英语课堂上的使用是利弊参半的。就多媒体本身来说,信息可实时交换,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总归多媒体教学课件只是用来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尽管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能给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但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媒体只起中介作用。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怎样做、怎样学也取决于教师,即使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不当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此,为了使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以此来优化教学效果,需对现存问题有所认识,做出分析,进而有的放矢地去解决如何用好多媒体的问题。那么,下面就来就怎样合理地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问题陈述一些自己的拙见。
一、把握老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从把握学生主体地位这一角度来看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很多优点,但在教学中,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主导作用是计算机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因而,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英语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大量地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多媒体仅仅是教师教学手段的一种,尽管先进,也只能是辅助教学,为教学服务,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掌握在多媒体模式下英语学习的方法,辅导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最佳学习途径,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要侧重对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调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应为互动的关系,如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所说,学习语言是一种智力活动,而在智力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外界刺激与主体反应应该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关系,即SR。[7]所以,只有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活动中,学生才有机会锻炼综合语言能力,教学才能有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合理组织教学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及信息反馈,及时进行协助和调控。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仍起重要作用,应加强对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介绍和指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语言水平、学习态度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客观的评价,并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其次,建议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将辅导贯穿于课堂和课下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去,比如课前进行内容介绍,提出学习建议,指出重点难点及如何进行自我提问,如何课下复习等。
四、注意多媒体运用的适合度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频繁地使用多媒体。事实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导致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缺少语言训练的机会,即使有所训练,也很不足。我们应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与积极因素,由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到维持他们的有意注意.进而转化为从事学习和创造活动必需的“有意”注意。所以.在“导课”或“呈现”这两个环节上我们可以多用些,在其它环节上少用一些。但是不论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之所以要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是为了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
五、注意适时调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发挥课件的作用,教师须按照自己设计的逻辑进程,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课件教学内容。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课件的内容和播放速度,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动的语言环境中,参与到听说活动中来,最终能够充分地理解并使用语言,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被动的传统教学模式。
有些教学环节运用多媒体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进行词汇、语法或课文讲解和练习时多媒体呈现的速度更快、容量更大,其输出密度是板书所无法比拟的。又如背景知识介绍、听力练习,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加上声音、动画、影像,使学生更直观地获得感性认识。
六、注重各种媒体的综合应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所起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计算机多媒体可替代其它一切教学媒体。
只有综合使用,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避免只注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教师不应一味赶潮流,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发挥其各自的长处。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是我们不变的原则。
结束语
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技术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能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涩为通俗的效果。多媒体辅助技术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外语教学的规律,寻找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最佳契合点。如能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情境,同时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引导学生获得语言基本技能,获得用英语思考和交际的能力,将会把大学英语教学推向最优化。
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去做,多媒体教学可以走进所有英语老师的课堂,让我们不断探索、交流,共同为英语教学的改革而努力,只要适时、适宜、适度地运用它,多媒体教学定能成为英语教学中一种崭新、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研究 篇6
高校多媒体教学问题分析
纵观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具有两个特点:多媒体教学投入的过度性和多媒体教学质量的低效性。当前,多媒体技术充斥着高校课堂教学,各类高校不同专业,教师几乎人人使用多媒体教学,所有课程都试图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多媒体教学投入的“过度性”问题不容忽视。多媒体教学投入的过度性造成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院校不顾自身条件和师资力量等实际,为了改善教学硬件条件,盲目投入大量经费配备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后期的管理和培训跟不上,多媒体设备闲置率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二是一些教师盲目追求多媒体教学,对多媒体在如何促进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上认识不清,导致授课备课中,投入到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精力远远大于教学基本功的提高,这种现象如得不到重视,可能会本末倒置,影响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伴随着多媒体教学投入的过度性,多媒体教学质量的低效性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低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无法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超文本功能、人机交互的功能以及网络的功能,目前高校的多媒体教学中,这三大功能远没有实现。当下,高校多数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过度膜拜多媒体技术,但却较少思考多媒体技术如何应用于教学,怎样促进教学等基本问题。相当多教师对多媒体的认知仅停留在认为凡是通过计算机来演示的软件加上一些图像和声音就是多媒体教学的认知上。思想决定行为,因而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只是简单机械地把授课内容插上一些图片、图表,用PPT幻灯方式呈现出来。课堂教学中,电脑的作用仅限于“电子翻页器”,这只能说是黑板演示的屏幕化, 并不是真正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强大的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其次,多媒体使用的低效性表现在因教师对多媒体技术认知和使用上的不当而带来课堂效果的负效性,即不但无法促进教学,反而还会影响教学效果。有的老师长时间站或坐在多媒体的机位后面,或是照本宣科地念,或是精力放在演示多媒体上,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有的老师费了很大的工夫,课堂呈现大量的知识信息,学生忙于抄笔记,忽视聆听老师精髓的思想和方法的讲授。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和艺术效果,过度呈现了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图片、音乐,不但没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反而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合理定位
反思高校多媒体教学过度性与低效性问题,需要科学定位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产物。现代教学其本质上是师生之间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知识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这种活动由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要素组成。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仅是教学诸多要素之一,并非全部。教师、学生应是教学的主体。多媒体要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只有通过将其有效地融合于课程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高效的多媒体教学,应努力营造一种新型现代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发挥,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大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实现一种“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理论课程教学的最优化,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促进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的有效性,还需理清多媒体教学中师生定位及其关系。针对教师,首先,教师是多媒体信息的把关者。将什么样的信息,多少信息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如何展示,取决于教师多媒体教学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积累,也取决于教师对学科理论及课程教学思想的凝练提升。面对相同的课程和学生,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展现出的多媒体教学也应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其次,教师是多媒体教学的主导者,在多媒体教学中,课堂如何有效组织,如何创设情景实现教学互动,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论的理解,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最后,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是知识接受的主体,更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创造者和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是多媒体教学的中心,多媒体的使用应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目标定位。多媒体教学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而不是两者之间的屏障,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应努力创造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现代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间的“自主、探究、合作”。
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首先要加强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培训。高校教师并非都来自师范院校,现有高校教师的准入制度仅是考取教师资格证书。仅靠资格证书考试设定的课程学习和培训,对于高校教师胜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基本教学能力的形成应成为培训的重要起点。包括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组织设计等都需要经过专业培训,而这些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培训对于新教师尤为重要。其次,学科知识理论的学习与学术交流应纳入已有的培训体系中。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高校教师要想站在学术的最前沿,需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避免课堂讲授中的知识陈旧、空洞无物。学科知识理论的培训与交流需要学校创造条件,出台制度为每一位教师公平提供进一步深造或学术交流学习的机会。最后,多媒体教学能力的培训也应制度化。先要明确多媒体 “辅助教学”的理念。多媒体课件 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万能的,只能帮助和代替教师完成一部分教学工作,它只是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其次才是多媒体技术的培训,培训中应避免走入单纯追求技术化的误区。
2.建立多媒体教学的准入制度
应尽快建立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资格准入制度。什么样的教师可以申请多媒体教学,除了具备基本的多媒体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有至少1~2年教学经验,能胜任传统板书教学。第二,有授课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大纲和教学具体安排,编写完成课程多媒体制作和使用说明。第三,有完整的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具体到每个章节、知识点、每堂课都应有独立具体的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第四,必要时也应引入多媒体教学试讲制度,聘请相关专家现场考核,通过后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准入机制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多媒体教学一拥而上,管理无序的现状。准入机制可以采用个人申报,资格审查,教研室、系(学院)、教务处三级审批制度。
3.建立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动态管理机制
多媒体教学准入制度严把了门槛标准,质量监控动态管理机制则能有效保证多媒体教学实施的质量。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动态管理机制包括信息反馈制度、考核制度、评价制度等。建立畅通的多媒体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制定多媒体教学质量标准,完善学生评教制度、专家听课制度,对在评教、听课和学生听课反馈中争议比较大的课程,重新启动多媒体教学考核评估制度。不合格的教师暂停多媒体教学,限期改进,如仍不合格,坚决取消多媒体教学资格。所有相关评价结果应及时回馈给教师本人及各系部、教研室,并要求各系部组织专人对其进行帮扶。同时,对一些在多媒体教学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应建立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制度,这将有利于激发教师改进多媒体教学的热情,大大推动多媒体教学的良性发展。
4.建立多媒体课前上机调试制度和多媒体教学服务管理制度
高校多媒体教学再探讨 篇7
伴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高校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不断提高, 多媒体教学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领域。 多媒体教学即计算机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进行综合处理, 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显示出来,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历来对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的理论探讨很多, 大多是在肯定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的前提下, 忧虑地指出其弊端。 一般认为, 多媒体教学有以下问题。
1.教学进度太快, 信息量大, 学生难以充分消化吸收。 研究者们一般认为运用多媒体呈现信息量的速度快, 教师会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 学生大脑的反应速度跟不上教师的授课速度, 也很难记好笔记, 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接受。
2.形式大于内容。 有些老师的课件背景设计得很好看, 色彩鲜艳, 图片很多, 还会链接一些视频来辅助教学, 结果课件的美观分散了学生们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 淡化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影响了教学效果。
3. 机器代替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忽略了师生的交流与互动。 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设备, 将一堂课的内容基本上都制作在了课件里, 上课的过程就是课件的展示过程, 这种“偷懒”的行为使得整堂课生硬、无趣, 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 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
以上问题是可能发生的, 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为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设备, 将其作为一种优化教学的辅助手段, 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起来, 不仅以上种种问题可以避免, 还能够更为有效地组织课堂, 增强教学效果。整体看来,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习兴趣, 改善教学效果。 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认为讯息具有双重性质:“每一个人际交流包含两个讯息, ‘报告’讯息和‘指令’讯息。 报告讯息是指传播的内容, 指令讯息则对关系给予揭示。 ”[1]报告讯息显示的是谈话的内容, 指令讯息显示的则是传播者之间的关系。 一个简单的内容讯息如“我爱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每种方式都反映关系上的差异。 这句话可以用盛气凌人的、顺从的、恳求的、怀疑的或深信不疑的方式说, 内容讯息是一样的, 但关系讯息在每一例中都不同。 所以, 同样的内容, 如果表达方式不同, 那么收到的效果不同, 只有传播方式选择得当, 信息才能得到有效的传播。
传统教学是由一支粉笔、一张嘴完成教学过程, 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时间有限, 黑板呈现出来的是静态的黑白界面, 四五十分钟的一堂课对学生而言就是超长“马拉松”, 往往感觉枯燥、乏味, 尤其是夏季, 课堂上睡倒一片。 这样就算教师竭尽全力, 收到的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 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通过音乐、视频、图片、文字综合的丰富界面, 使教学内容得到感性呈现, 对学生的视听感官进行刺激, 使大脑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和更丰富的知识。
以文学史的教学为例, 在文学史的课堂教学中, 会涉及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 在以往的教学中, 由于条件有限, 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作品, 或者要求学生每次上课背上沉甸甸的作品选集在课堂上赏读, 学生承受着体力和脑力双重重负, 而学习效果却有限。 久而久之, 学生情感粗糙, 对艺术的感悟力逐渐降低, 欣赏美的感性过程被学生理性地简化为一条条复习要点, 只要应付了考试就完事大吉。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就完全改变以往文学史课程的教授方式, 便于创设一种文学情境浸润学生的心灵。 在赏析诗词作品的时候, 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 屏幕上渐进式地呈现出作品, 学生或倾听名家朗诵, 或低声同诵, 或齐声朗诵, 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和引导, 很容易进入情境, 整个赏析过程既轻松又有效。 在对小说、散文、戏剧作品进行讲授的时候, 将部分作品内容呈现在屏幕上, 师生共同赏读, 共同分析, 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接受程度。 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文学作品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生命力, 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这样会使文学史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有利于学生对其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
2.增大了课堂信息量, 提高了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板书占了大量的时间, 教师边讲边写, 一堂课下来, 所授内容有限。 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多传授些知识, 一上课就在黑板上写, 学生低头猛抄, 黑板写满了之后擦了再抄新内容;也有的教师压缩板书的时间, 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满堂灌”。 当然,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 一堂课结束后, 学生们常常是顶着嗡嗡作响的脑袋, 盯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一问三不知。 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 (这部分工作, 教师在备课时完成) , 增加了单位时间内输入的信息量, 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课堂时间, 扩充了课堂容量, 提高了教学效率。
传统板书是“线性结构”, 教师根据课程进度在黑板上书写。 多媒体课件有导航和互动功能, 从“章”到“节”以至具体内容都可以设置双向“导航” (超级链接) , 课件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随意调度。 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 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的文学史是一条长河, 各个阶段的文学现象有着各种各样的关联, 不同作家的创作可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同一个作家的作品风格在不同阶段也是有变化的, 因此知识点的回顾与延展非常重要。 但是传统教学, 限于黑板空间及书写速度, 教师只能将更多的资料读给学生听, 或者印下来让学生课下读, 这样势必增加学生的理解与接受难度。 而多媒体课件的超链接使得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更便捷, 尤其在赏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诗歌作品 (如郭沫若的《女神》) 的时候, “直观感受”是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通过屏幕将作品呈现出来, 学生更容易获得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 有效地规避教师个人主观性的介入和干涉。
多媒体课件的“非线性结构”, 使得教学过程灵活机动, 可以兼顾各层次学生的接受状况, 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
3.为教师的个人魅力加分。 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 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于学习内容的有效接收是很重要的。教师不仅要答疑解惑, 其内涵、气质也可以使授课更具风采。一位教师如果拥有独特的授课风格, 会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提高对其所学课程内容的兴趣。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无疑会为教师的个人魅力加分, 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 结合高质量的课件, 会使一堂课更具吸引力。 尤其是激光翻页笔的使用, 将教师从三尺讲台上解放出来, 走入学生中授课, 心的距离缩短了, 走下“神坛”的教师更可亲。
这种授课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使学生学习由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汲取, 也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才是良好的“教”与“学”的过程。 其实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认识活动, 其间是有着情感交流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课堂设计更多元, 有利于组织教学活动。 使用多媒体教学会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 使得课堂设计更多元、教学过程更高效。 在“黑板”教学模式中, 教师被“绑定”在讲台上居高临下, 即使为活跃课堂气氛, 采取提问、讨论、辩论或者更为多样的教学活动, 为了及时跟进相关内容, 教师只能在讲台周围活动。 而使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教师手握激光翻页笔, 可以穿梭于教室的各个角落, 相关课程内容随着教师的讲解能够适时在屏幕上呈现出来, 这样课堂节奏控制得张弛有度, 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得到及时的掌握。
另外, 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 灵活掌握学习内容呈现的速度。 简单的内容快速播放, 比较难理解的和需要记录的内容则放慢速度,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板书”教学受制于书写速度, 必须待内容写完才能继续下面的环节, 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自由调控教学进度, 更好地组织教学。
三
当然, 虽然多媒体技术给高校课堂教学带来了如此多的惊喜和生机, 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保持观望态度, 有些教师即便使用了多媒体设备, 也仅仅是将其作为一块电子黑板, 并没有将现代技术的优势充分挖掘出来。 甚至有人敌视这种新事物, 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对立, 人为地加大二者的不相容性。 这些其实都源于多媒体教学模式所具有的更大的挑战性。
首先, 备课压力加大。 由于省去了板书所占的时间, 使用多媒体技术后, 一堂课所授内容大大增加, 至少超越以往的两三倍, 与其伴随的是教师备课量的剧增。 课件的制作过程很辛苦, 耗时间, 需要更细致和谨慎, 所要查阅、使用的资料量很大。 一堂几十分钟的课, 仅仅制作课件就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对教师来说, 制作课件只是其备课工作量的冰山一角, 备课压力太大, 这是一些教师不愿意使用多媒体授课的一个原因。
其次, 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 现代化技术的使用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一堂课所要临时记忆的信息量大幅增加, 还必须灵活操控课件以应对课堂上各种情况, 如何合理运用现代化设备将“传播←→接收”效果最优化, 是运用此项先进技术的教师们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最后, 课堂需要制定新规。 以往, 一提到课堂纪律, 无非是禁止迟到早退、严禁旷课、上课不许聊天吃东西等, 但是现代技术引入以后, 出现许多新问题。 许多学生上课时懒得记笔记, 就用手机、相机拍下课件, 甚至直接用U盘拷贝教师的课件, “学生上课用照相机记笔记或复制教师的课件, 看似方便省事, 实际缺失了将教师传授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思考提炼的过程, 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2]。 所以, 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中需要增设课堂纪律, 如严禁使用任何电子设备获取教师课件等。
所以, 现代化技术的使用对教师而言是一项挑战, 许多人选择逃避。 但是, 在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 这是教师们适应时代需求必须过的一道关。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高校教学开辟了更好的前景, 当然, 只有把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个人风格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很好地结合, 教学效果才能最好。 以上是笔者于多媒体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期待多媒体教学能够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的不断提高, 多媒体教学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领域。整体看来多媒体教学有许多的优势, 能够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提升教学水平。当然, 多媒体教学模式使教师们面临更大的挑战, 基于此围绕多媒体教学产生了许多误解甚至是排斥。作者探讨了以上问题, 认为只有把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个人风格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很好地结合, 教学效果才能最优。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1][美]小约翰 (Littlejohn.S.W.) 著.传播理论[M].陈德民, 等, 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93.
高校多媒体教学评价研究 篇8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及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日益广泛,多媒体教学也成为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如高教[2005]1号文件明确规定“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1]。这也使得各个高校不断加大对多媒体教学的相关投入,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以课件、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等生动形象的形式来呈现各类教学内容,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补充相关的课外材料,节省板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反复播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由于多媒体课件是教师事先制作好的,是预想的电子教案,内容相对固定,不易临时更改,因此,往往不能有效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而且多媒体课件使教师的关注点在电脑屏幕上,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导致课堂缺乏感染力,影响了教学效果,再则内容丰富的极致容易让学生消化不良,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也淡化了教学内容的重心,直观形象的结果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简单化。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具有信息量大、转换速度快、表现形式多样、表达能力强等优点,势必会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故目前的多媒体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为了规范、引导高校的多媒体教学朝着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的评价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2 多媒体教学评价体系
实际上,关于多媒体教学的评价上,国内外许多组织和学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过自己的标准。最早关心评价问题的有影响的学术团体是美国数学教师协会(NCTM),他们曾在1981年公布课件评价指南[2]。目前,关心多媒体教学系统评价的组织相当多,他们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有相对稳定的评价人员队伍,对多媒体的发展和推广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些组织中,比较著名的有MicroSIFT(Microcomputer Software and Information for Teachers)、国际教育技术学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Computers in Education)、美国教育软件评价社团(Educational Software Evaluation Consortium)。
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评价应从多媒体教学系统因素考虑体系的设计,要包括多媒体教学中包含的所有因素,根据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即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均为人员要素)、教材(教学信息要素)和教学媒体(物质要素)等4个最基本的构成性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又构成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复杂的运行过程(如图一所示)。
在多媒体教学中,要保证教学能顺利进行,除上述要素外还要具有比较完善服务和管理要素。正因为多媒体教学相对其它的教学来说具有自己的特点,为了真正做到多媒体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故该体系的建立应考虑以下要素:人员要素(教师、学生、系统管理员);物质要素(教学条件、资源建设);教学信息(传统教材、多媒体课件)[3],在评价要素下还有相应的二级评价项目、三级目标(要求具体性、可操作性及客观性),如表一所示:
不同类型的课程所要侧重的角度有所不同,例如情境型的课程应以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为关键点,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动画配以恰当的音乐或者朗读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实验型课程所要注重的应是过程的细致性和纯粹性,这类课程不需要添加过渡的声音效果或者多余的动画,要始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在观察的过程中,这样才能达到使学生通过观察而理解知识的目的;理论型课程只是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多媒体的辅助,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制作相应的习题,这样可以弥补公式推导所花费的大量时间,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6]。故评价体系中的评价要素、评价项目、评价目标也因不同类型的课程而采用有所不同权重系数(由于篇幅限制,权重系数这里未展开讨论)。
3 多媒体教学评价方法
高校多媒体教学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既有定量评价,也有定性分析。
3.1 主观综合评价法
主观综合评价法[5]主要是对影响多媒体教学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如表一),采用德尔菲方法或其他统计方法分别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数,通过学生、同行教师、督导组对任课教师的听课无记名打分,采用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综合得分,借以综合评价各任课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质量。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操作性强,便于日常监督与评价。它的不足在于评价指标所占分值过于平均化,没有重点,而且评价中主观随意性强,不能充分体现评价的客观化、定量化。
3.2 基于数学方法的综合评价法
基于数学方法的综合评价,大部分都是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正是针对难以直接用准确的数字进行量化的评价问题提出来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此方法就是对原本仅具有模糊和非定量化特征的因素,经过某种数学处理,使其具有某种量化的表达形式,从而提供可以进行比较和判别的依据,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正确性[1]。实际上就是运用模糊数学建模方法,将定性评价指标转换为有限定量评价指标,并通过权重系数、评价系数的合理分配、问卷调查采样和数据分析与编程计算,建立适合于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4 结束语
传统教学模式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才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对于多媒体教学这一全新教育方式,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质量保障体系也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当前,各国都在根据自身的实践研究多媒体教学的评价系统,提出了符合本国规律的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这些对于我们的研究与实践颇有参考意义。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虽然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理论仍然是多媒体教学的依据,学生的发展仍然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应系统地研究整个教育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综合考虑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程建设、教学效果评价等因素,并且将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标准,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多媒体教学规律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促进我国多媒体教育的完善和发展。
摘要:本文讨论了多媒体教学评价的意义,重点研究了多媒体教学的评价体系,介绍了多媒体教学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涛,傅晓梅.高校多媒体教学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102-103.
[2]王佑镁,钟志贤.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及其教学效率评价的理论模型、指标体系与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04,14(1):56-62,75.
[3]江慧.多媒体教学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J].软件导刊,2009,(7):15-16.
[4]张庆良,孙爱民,赵树国.基于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评价指标[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1):84-86.
[5]王明建.如何评价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及体系[J].辽宁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9,(1):102-104.
高校多媒体教学 篇9
多媒体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优势分析
高校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以其独特优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能有效地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 虽然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但仍然为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 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多维性的特点,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 进行个性化教学。同时,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虚拟技术来创造良好的仿真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设计能力。
2.能增加信息量, 加大课堂教学密度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 还节约了时间, 增加了容量,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以多媒体方式显示教学内容, 可以节省板书、画图等时间, 使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 解决了课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 加快了教学节奏, 加大了课堂教学密度,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 一堂课开始可把复习题或上节课的重要内容制作成幻灯片播放, 不仅节约时间, 而且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 加深学生的印象, 这比口述或板书方式更为优越。
3.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整合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将授课内容发送到校园网上, 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还可以在网上进行辅助教学、辅导, 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使用多媒体教学可充分挖掘优秀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 同时促使学生增强自我教育意识, 形成上课认真听、快速记, 课余通过上网解决遗留问题的好习惯, 使教育资源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效率存在的问题
1.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导向有偏差
目前, 有的高校在评价教师多媒体教学时, 过多地关注教师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设备, 以及采用了多少先进技术, 却忽视了多媒体教学中更重要的问题, 即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是否恰当, 教学是否实现了最优化,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等。这种高校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导向偏差使得某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产生许多不正确的认识, 从而影响了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发挥, 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得到切实提高。
2.多媒体教学被“滥用”, 课堂教学“影视化”
目前, 高校中“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现象较为严重, 许多教师没有根据课程内容, 制作适宜的多媒体课件。例如, 不管是理科、工科还是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都制作成同一模式的课件, 或是对授课内容没有认真整理, 而只是组织制作成教科书的翻版, 或是课程内容完全被花里胡哨的动画、影视效果所湮没, 最终造成要么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过大, 由传统的“人灌”变成了现代的“电灌”;要么信息凌乱, 电脑屏幕五彩缤纷, 如同看电影, 完全体现不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3.师生情感交流少, 课堂教学“冷漠化”
目前不少高校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时, 在大部分时间内, 教师手握鼠标, 面对计算机, 而学生面对屏幕, 感受不到课堂的活力和情感, 客体处在被动环境下接受知识, 这无疑会导致接受效果的降低。而过去传统教学方式中, 教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 抑扬顿挫的讲解, 其语言表达充满活力和情感, 并带有着个性化色彩, 学生身临其境很容易受到感染, 思维变得活跃, 思考积极。遗憾的是, 传统教学中的这些好的教学特色完全被一味追求多媒体手段所取代了。
4.多媒体教学设计水平不高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 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如果说教师传统的备课方式 (最终体现在教案上) 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的话, 那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更需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如有关学习内容与学习水平的确定、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形成性练习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评价都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研制过程应当考虑的。而实际上, 有关教学设计的思想和理论在许多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甚至遭到有意或无意的忽略, 表现在课件不注重学习者的需求, 课件没有合理的层次结构, 课件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匹配等。低下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水平, 势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优化多媒体教学,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实施路径
1.把握好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尺度
首先,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一定要遵循“最佳效果”原则。从理论上说, 几乎所有课程都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 但从实际情况出发, 并不是每门课、每次课都必须使用它, 有些课程或某些教学内容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反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多媒体毕竟只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 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灵活地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 保证最佳课堂教学效果。其次, 要遵循“为我所用”原则。即“以人为本”, 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某些教学内容, 比如结构图表、流程图、模型图片、过程演示、实况录像等运用多媒体技术,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有着语言文字无法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可尽量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而对于逻辑推导占主要内容, 或者师生面对面情感交流要求较高, 以及需要教师现场灵活变更教学方法的教学内容, 则要审慎选择多媒体教学。
2.增加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讲课本身是一门艺术, 通过教师的宽厚知识、幽默的语言、动作姿势、面部表情、眼神变化、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而多媒体教学中若不注重与学生交流互动, 教师只是坐于电脑前操纵鼠标, 对着屏幕解说, 师生各自面对“冷冰冰”的电脑和显示屏幕, 这样多媒体仅仅只是作为了一种演示工具, 就会在教学中出现“黑板搬家”的现象。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不应仅仅是外部刺激的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 而应是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还应是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和知识“内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因此, 要搞好多媒体教学, 就要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发挥教师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交流, 教师才能判断学生是理解还是疑惑, 是全神贯注还是漠不关心, 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讲授方法和组织形式等。
3.把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在多媒体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中适时切换并使其互补, 对重点和难点内容以及问题的推理过程, 教师仍需要进行必要的板书, 教师要有一定的时间离开键盘、鼠标和屏幕, 结合传统教学方式, 用自己的语言, 身体姿势和表情来传达知识和信息, 并要经常性采用启发式提出问题, 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 同时对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物理变化过程和问题的结论, 应灵活使用多媒体技术, 将图、文、声、形相结合, 展示动态变化过程,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 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应用水平
具体来说, 一是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时, 应合理控制其中的信息量, 避免在一张页面上提供很多信息 (尤其是文字信息) , 要合理设计课件的形式, 避免产生因信息量过大而导致的学生跟不上及视觉疲劳等问题。二是在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过程中, 努力做到教学“三同步”, 即教师的板书与讲解同步, 学生的理解与记录同步, 产生的问题与解决同步, 使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
5.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
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科研室, 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重点, 研究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特性的优势,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积极探索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规律。同时还要对学科教师进行有效的多媒体教学培训, 从而为学校多媒体教学提供有力的智力和动力支持。
摘要:目前,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已有广泛应用。但在当前的教育水平下, 高校实施多媒体教学是否真的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是一个亟需讨论和解决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多媒体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优势, 以及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效率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优化多媒体教学,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立新.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之创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12) .
[2]张从容.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12) .
[3]林英、叶玲.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 (5) .
高校多媒体教学 篇10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汉语教学大致有四方面的特点
1. 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有趣
众所周知, 语言教学是比较枯躁的, 容易使人感到乏味、疲劳,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将音频、视频、图像、动画等柔和到课堂内容设计之中, 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有趣, 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参与的欲望, 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 从而保证最佳的教学效果, 同时, 多媒体的特点还使原先枯燥无味的重复训练变得饶有兴趣, 即使是机械性的重复, 由于有多种媒体的介入, 也不感到乏味。
2. 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信息量增大,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由于每种媒体都是信息的载体, 因此多媒体的介入, 教学中可为学生提供声音信息、文字信息、图形信息、图像信息等, 其信息总量要远远大于教师讲课所提供的信息量, 给学生的刺激也更强烈, 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模仿。比如我们给学生讲解新词, 传统的讲授方法是先讲解这个新词的意思, 然后教学生用这个词组词、造句。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就可以用一些图形、动画、图像来生动、直观地解释词意, 并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图形、图像、动画进行造句练习, 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造句, 还学会了这个词的语用功能, 同时这个词的含义也会长久地、清晰地记在学生的脑子里。
3. 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 最重要的是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这种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语言运用能力和正误、优劣等语感的语言监控能力。其实我们日常的语言交际所传递的信息本来就是多媒体信息, 语言的学习本来也应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学, 这样才能学得快、学得好。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我们的语言学习放到了课堂里。而多媒体教学中, 一切声音、图像、照片、视频等的运用, 都是为了满足语言交际的需要, 创造一个相对真实的交际环境。多媒体逼真的交际环境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 也有利于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4. 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中更好地发挥潜能, 学习更加努力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教学的真实性和交互性大大提高, 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多种因素的刺激, 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 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口语课上对话体课文的教学, 以往我们采取让学生互相对话的形式来熟悉课文内容, 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感等都不到位, 即使学生把课文都背下来了, 也往往找不到对话的感觉, 更谈不上在交际中的运用。而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我们就可以展示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听到、看到真实人物的交际过程和生动的语言, 让学生去感觉、领悟, 接着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跟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在这种近似真实的训练过程中, 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学到的是活的语言, 这种学习过程是一种互相作用的过程, 符合学生通过互相作用而不是死记硬背而掌握的学习策略, 同时不必担心说错了会被对方嘲笑。在这样愉快的心情中学习, 潜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次, 对那些在传统教育方式下学习成绩不佳的人来说, 多媒体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有趣的和熟悉的文字、音频、视频材料, 减轻他们对汉语课的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 对学汉语更有信心, 从而更加努力。同时多媒体汉语教学也符合我们一贯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二、多媒体汉语教学的方案设计和实现步骤
由于多媒体技术还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一些新技术还需完善, 另一些新技术还会层出不穷, 加上资金和人才的限制, 多媒体汉语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 多媒体软件、多媒体设备、多媒体制作和人才培养几方面需要逐步协调发展。我们认为开展多媒体教学, 首先要做好基础阶段的四件大事:1、制作多媒体课件。2、建立多媒体演播室。3、筹建多媒体制作室。4、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训练。
1. 制作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目前, 在高校汉语教学领域还没有一套教学软件光盘, 需要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课件。首先制作课件要有长远打算, 使多媒体课件在其更迭中不断升级, 各种功能不断扩充、完善。为此应投入相当的财力、物力。其次,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以教师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科研人员为开发主体, 在此基础上, 联合校内外技术力量, 这样才有可能制作出好的、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再次,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可先易后难, 逐步展开, 为了节省时间、经费, 前期制作可以实施“产品”转换, 如电子课本, 事实上, “多媒体”这一概念本身既代表新的内容, 也代表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和呈现旧的内容。当然, 从长远考虑, 课件的制作必须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媒体素材, 并在课件中预留媒件空间, 以便随需要增减内容。
汉语多媒体课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课文讲解:由于基础汉语、听力、口语、阅读等各课的教学侧重点不同, 课件应突出本课程的特色。如基础汉语、听力侧重课文内容的讲解, 各种媒体的运用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而口语的课文则侧重于各种句型的语用功能演示, 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记忆, 而且还要模仿。 (2) 词汇和语法:对重点词语、句型和语法进行讲解, 并和课文实现超级链接, 设置热键, 点到即转。这样可以结合课文讲解词或语法现象, 突出语用功能, 同时免去了来回翻页的麻烦。 (3) 情景对话:使用即时录音技术, 学生可以与场景中出现的人物进行对话, 或扮演其中一个角色。该内容的设计应紧紧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情景, 安排大量自然、生动的对话, 并以若干主线人物贯穿始终, 赋予人物一定的性格特征, 让不同性格的人物说出不同风格的语言, 突出口语特点。 (4) 练习:按课程的要求, 编制不同类型的练习题目, 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突出每项练习的特点、难点, 使学生对这些特点、难点引起注意, 并围绕着它们进行思考、训练。 (5) 副课文:副课文是对主课文内容的补充, 但又相对独立。它的内容应有趣、幽默, 制作可以夸张一些, 这样可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而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2、建立多媒体演播室
其中主要设备为带光区的计算机一台、电子投影仪一台、放像机、数码录音机各一台, 用于播放多媒体课件、电视录像、电影录音等。并能直接将教师制作的课件内容放大投影到大屏幕上。
3. 筹建多媒体制作室
为了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汉语教学, 每位教师必须学会较简单的多媒体制作, 为此应建立一个设备较为齐全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室。其中应有制作课件必需的计算机软件、扫描仪、刻录机等。
4. 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培训
目前, 大多数教师对多媒体了解得不多, 应首先普及多媒体知识, 使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活动。同时, 要让广大教师意识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正在使师生之间传统的角色发生变化, 作为教师, 需要检查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风格等等需作哪些调整, 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把汉语教学带入一个多元化的空间。汉语教师只有不断地接触并使用多媒体课件, 才能真正知道多媒体教材对语言教学有什么样的帮助;才能与今天的学生有共同语言;才能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参与者, 而不是参观者或“呼吁者”。
参考文献
[1]陈申, 傅敏跃, 汉语教学的两个难点与电脑的辅助作用[J]。世界汉语教学, 1996, (3) :88-93。
[2]黄勤勇, 多媒体对汉语教材的作用及发展战略[J]。世界汉语教学。1999 (2) :12-15。
高校多媒体教学 篇11
【关键词】篮球教学;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180-01
0 前言
篮球是大学体育的主修课项目之一,也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之一。而现代篮球课的教学都是以教师讲解进行,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得原本寓意深刻需要发散思维篮球技术教育丰富不起来,变得枯燥和乏力。使得学生不喜欢练习基本技术和战术,只喜欢自己“乱扔乱投”的比赛,从而限制了大学生对篮球运动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1 多媒体教学给传统的篮球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传统的篮球教学是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下,学生模仿练习,而使原本极富有魅力的篮球运动变得枯燥乏力。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将给传统的篮球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课件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成品课件或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己设计制作的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面地建立起表象。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缩短了泛化过程,对帮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在篮球基础战术配合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只能通过教师讲解,学生配合示范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并没真真理解教学意图,只是表面的了解了战术。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图本演示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教师讲解内容,和可以剪切有关录像的基础配合的动作画面来使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基本战术在实践中的运用。同时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迅速准确地掌握篮球基础战术、配合的名称、战术的阵型、配合位置、移动路线的时机和行动顺序,都有很大帮助。从而使得传统那篮球教学变成了人机交互的多媒体教学,使得原本枯燥乏力的篮球教学变成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全景式直观教学。
2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2.1多媒体教学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视觉表象,加快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
高校篮球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在此基础上,灵活的运用与创造新技能。而学生的一个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而且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是主要的信息来源,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建立正确的视听表象能够加快运动技能形成。视听媒体的多渠道提供信息、调节时空变化、直观真实反应事物现象及运动变化特征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视觉和听觉媒体。据教育心理学家统计,在教学中同时调动视听功能,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技能的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加快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具有很好的效果。
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進学生热爱和积极参与篮球运动
篮球教学中,学生大都不喜欢基本战术和基本技术的练习,只喜欢自己“乱扔、乱投”的比赛,从而限制了大学生对篮球运动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多媒体技术不仅集图、文、声于一体,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具有很好的人机交互方式,信息反馈及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是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想。
2.3 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减少或避免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的错误动作,教师在示范正确动作的同时指出错误动作和产生的原因。采取现代技术,用课件动画或影像的慢动作、停机、重放等手段。在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和学生一起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如果运用多媒体就简单多了,能动静结合,化抽象为形象。同时教师可剪切成功的影像资料,来配合讲解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头脑中形成动作概念。同时产生实践中一试的欲望。在实践时,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较之传统教学,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3 多媒体教学能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体育教学是信息时代体育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是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的结合。不能否认 ,目前我们的许多体育教师中存在着一些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传统教学思想、教学观念 ,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已成为影响多媒体体育教学应用与推广的重要因素。同时多媒体教学又能不断更新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络技术将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出更新的要求。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如能运用到篮球教学中去,不仅可以改变单一教学模式,还可以使原有的单边教学模式变为互动形式的教学,同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中,能不断拓宽知识面,转变思维模式和教学理念。所以我们广大体育教师积极迎接挑战,改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成为一名适应信息时代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总之,多媒体教学使得传统教学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篮球教学从画面和场景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篮球的基本技术、战术和规则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大学生对篮球的欣赏水平。同时也对我们新时期体育教师有了新的要求,要积极学习和掌握相关多媒体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来适应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钟玉琢 多媒体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M ]. ,1999:7.
[2]何克抗. 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 [J] . 四川教育,2001.
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估研究 篇12
1 多媒体教学现状
1.1 多媒体教学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浙教办高教[2002]22 号文件《浙江省高等学校新专业建设基本要求 (试行) 的通知》中的6.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明确A级标准为“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和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师能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主要课程实行考教分离;远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数≥ 30%”。到了2009 年, 浙教办高教[2009]143 号文件中《浙江省高等学校新专业建设基本要求 (本科) 》4.4 教学方法与手段调整为“注意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使用多媒体并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比较而言, 体现了多媒体教学从量到质的转变。
1.2 多媒体教学仍有改进空间
随着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多媒体教学在不断完善, 但仍有改进空间。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 其质量制约着多媒体教学的开展, 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就教学过程而言, 主要表现在, 有的教师彻底抛开传统教学手段, 过分依赖媒体手段, 由课件包办一切, 也有的将屏幕上的文字一字一句念下来, 过去的照本宣科变成了“照屏宣科”。有的多媒体授课信息量过大、传递速度快, 极大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忽视了科学的认知过程, 把讲课变成了演示, 学生难以接受,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授课主体地位, 造成学生较少注意到教师生动的形体语言, 而将注意力集中于投影屏幕, 忽视了思想的交流、思维的启迪和引导。同时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 与互联网相关的现代化教学方式, 广泛使用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仪器。教学中出现了过度依赖演示文稿的现象, 一旦遇到计算机或投影设备中的某一环节出问题, 有的教师就束手无策, 无法正常上课。因此,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 要合理利用网络。
就课件本身而言, 部分教师制作的课件只能算是教案的电子版, 在使用时仅仅是把多媒体当作黑板的替代品, 根本没起到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甚至“一次制作, 长期使用”, 造成不注意更新、补充和完善课件内容等不良现象。另外, 课件的布局、色彩等视觉效应不理想, 内容组织的严密性不够, 这些因素都极大影响了多媒体教学效果。
1.3 重视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但系统性研究较少
从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来看, 有大量针对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评价信息, 关于高校的占大部分, 说明多媒体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已广泛开展并引起普遍重视。在这些信息中, 以多媒体效果为主, 向学生进行多媒体教学情况及效果的调查较多, 向教师调查的相对较少。另外, 在众多信息中, 就效果本身关注的居多, 对环境设施保障关注的较少, 反映出多媒体教学体系建设未引起足够关注。在向学生进行课程多媒体教学效果调查的信息中, 没有体现出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多媒体的教学效果进行分类评估。从中国知网中的相关论文信息也反映出,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和成果为数不多, 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寥寥无几。
1.4 文理班学生对多媒体效果反应不一
一些新建本科院校, 更加关注多媒体教学效果。从学生反馈的信息表明, 由于课程性质的差异, 文科班与理科班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关注点不同。实施分类评估, 更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媒体教学。
2 多媒体教学评估体系构建
为了改变多媒体教学现状, 首先学校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力措施, 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确保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投入多媒体教学中。其次, 学校应构建有效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保证多媒体教学的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2.1 保障体系是基础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教学运行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和质量评估体系。多媒体教学质量的管理应有相应内容和环节, 而保障体系是保障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基础。
多媒体教学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 在多媒体环境平台上进行。多媒体课件不是文本的堆砌, 也不是多种媒体的排列组合。多媒体教学不是课件的简单播放, 多媒体教学应是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体现, 需要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多媒体教学应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因此, 多媒体体教学需要管理制度保障、硬件设施保障、软件资源保障。要利用准入制度、教学规范、激励制度、约束制度明确要求, 全面推进;要采取得力措施, 提高课件质量, 不断优化和丰富多媒体教学资源;要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理念, 加强教学组织与设计, 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2.2 课件资源是源头
多次调查表明, 无论是文科班学生, 还是理科班学生, 普遍认为课件质量和水平是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多媒体课件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 是跨学科的作品, 既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 又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组织、剖析与展示水平。
高校的大部分课程专业性强, 机理复杂, 尤其是理工科专业, 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一定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支持, 课件制作者要既能深刻理解专业课程的知识机理, 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制作技术, 这需要两个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另外, 还需要色彩、布局等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知识。虽然这与教师个人专业知识结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但必须明确教师在课件制作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 让教师树立课件的主人翁意识, 自我提高, 自我完善。
采取多种保障措施, 全面提高课件质量。如责成网络中心或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职能部门, 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对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和咨询指导;发挥课程组的团队作用, 将多媒体课件制作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注重课件的传承与创新;发挥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作用, 让学生参与多媒体课件制作;非计算机专业与计算机专业、艺术专业进行合作开发等。
2.3 分类评估促建设
一方面, 在众多学生日常多媒体教学的反馈信息中和多媒体教学效果及开展情况的调查统计中都反映出, 文科与工 (理) 科专业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关注点不同, 如文科学生更关注板书与课件的结合, 而工 (理) 科学生则关注课件穿插分析讲解;文科学生更关注课件美观, 而工 (理) 科学生更关注突出重点;文科学生总体上希望多用多媒体课件上课, 而工 (理) 科学生则希望少用。因此, 针对学科特点, 分别制定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实施分类评估, 体现了分类指导的原则。
另一方面, 综合多媒体教学的整体效果, 成因方面, 既包括学校的保障, 又包括教师的实施, 因此, 多媒体教学的效果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这两部分。另外, 由于文科课程与理工科课程内容性质存在差异, 他们对多媒体课件及设施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因此, 指标体系中保障部分的权重应有所区别。
就评估主体而言, 应从以学生评价为主向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的多元化转变。教师主要评价保障, 学生主要评价效果。
3 结语
学校各专业应按课程性质组织评价多媒体教学效果, 任课教师及时分析自己所授课程多媒体教学效果, 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多媒体教学的过程离不开课件, 因此, 受课件设计的隐性影响, 可以说课件内容的组织、质量水平是直接的影响因素。因此, 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 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 进行教学设计时, 应系统思考。一方面加强多媒体课件资源的共建共享, 使其不断丰富和优化。另一方面, 多媒体教学不论数量还是质量, 开展有效的多媒体教学, 摆脱依赖PPT授课的局面, 是每门课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宗旨。
摘要:笔者结合工作实际, 分析了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 从专业性、发展性视角构建了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估体系。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1]黄振菊.专业性视角下高教多媒体课件的现状与制作开发策略[J].教育与职业, 2010 (33) :167-168.
【高校多媒体教学】推荐阅读:
高校多媒体机房维护06-28
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规定09-10
高校新媒体中心08-26
高校电视媒体作用05-30
高校媒体资产管理07-04
高校全媒体传播10-31
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05-23
收听《高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提升》的收获与体会06-1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12-06
新媒体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影响及对策论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