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础课教学

2024-10-11

文化基础课教学(共12篇)

文化基础课教学 篇1

一、当前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现状

1、学校和教师对文化基础课的认识不足

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中职学校为了突出这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加重了专业技能教学的比重, 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素养的培养。但中职教育不能忽略对人的教育, 若是一味的注重单一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缺失对文化基础课的教育, 会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畸形的。忽视文化基础课会制约专业技能的发展, 会使学生自身发展失衡, 使其今后的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2、学校生源的变化使得文化基础课陷入泥潭

与80年代进入中职校学习的学生相比, 现在的中职学校的生源基本上是未能考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与同龄的高中同学来说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 或者说他们对学科性的知识掌握上略有困难。学生不重或害怕学习文化基础课程, 从不愿听过渡到听不懂最后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这样一来使得原本就薄弱的基础更加摇摇欲坠了。

3、文化基础课教学自身教学内容的颇偏

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 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以学科课程为主, 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模式也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绝大部分的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并未有机结合起来, 没有起到先导的作用。教学内容带有较浓的普教色彩, 这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中职学校有效教学的界定

1、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

教学目标指导和制约着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要达到的效果, 故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对教学活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若是教学目标设定得过高, 脱离了学生实际的现有水平, 会使得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单一的传授活动, 若教学目标设定得过低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有效教学要求以设计适切的目标为落脚点并展开教学, 用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以学生的现实情况为依据, 一方面要传授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 另一方面要为专业课程服务, 打下坚定的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

2、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

素质就词义来讲, 是指构成事物的要素。广义上, 人的素质包含的要素很多, 如道德品质、交流合作、运动健康、审美表现等, 可以概括为身心和心理两大方面的基本要素及品质的综合,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美劳。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的有效教学既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上的进步, 又要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和再学习的能力, 还要强壮学生的体魄, 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动手能力。

三、提升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有效教学的一些思考

1、提高中职学校、师生对文化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方面必须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培养, 从而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职教育目标。教师方面要改变对文化基础课可有可无的想法, 提升教学热情, 改变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方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固然重要, 但也不能轻视文化基础课程, 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在许多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若是文化基础打得不扎实则不利于今后专业的继续学习。提高中职学校和师生对文化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 将文化基础课落实于实际, 真正发挥其作用, 体现文化基础课程真正学科价值。

2、全面科学的文化基础课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

建立全面的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无论是对提高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还是对实行有效教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学过程中不明确教学目标, 不完善考核方法, 将制约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老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从而使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在中职学校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故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究, 不断完善教学评价的方法, 实现建立全面的科学的评价机制。

3、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的改革

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的课程改革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生源的变化, 传统的学科课程已不适应现状。大多数中职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后谋求工作, 但是随着我国中职与高等教育立交桥的建立以及“三校生”高考的发展, 在中职学校中有一部分学生有继续深造的需求。面对这样的情况, 可以通过课程的整合, 实行弹性学制等方式组织教学, 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另外, 要将文化基础课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 在文化基础课中强调和突出实用性。

4、改变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往往是“一言堂”“满堂灌”式教学, 这使得原本就对文化基础知识不感兴趣的学生觉得更为无聊。教师可以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增强教学过程的参与性、趣味性、形象性, 丰富教学内容, 并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这样就会使得文化基础课更具有吸引力。

虽然目前中职学校的文化课教学情况不容乐观。但经过努力, 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的教学现状必将改善, 让文化课真正体现出理论指导实践的优势。

摘要:本文从当前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 对中职学校的有效教学进行界定, 思考了提升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有效教学的途径, 从而使文化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中发挥真正的学科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槟:《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5 (6) 。

文化基础课教学 篇2

【摘 要】 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如今进入到深化和提高阶段。笔者对现阶段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并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关 键 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体会

21世纪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渗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于90年代被逐步纳入学校基础课的范畴来进行管理和建设,今天进入到21世纪的深化,提高阶段。20多年来,经过广大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旧问题的解决,新问题不断出现在我们面前,原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这就给我们广大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本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谈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1、存在的问题

(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教育的差异性,学生计算机基础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于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面对与中学相差较大的计算机基础全新的课程,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对于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而言,课堂上老师还是喋喋不休地讲授他们早已掌握的知识,时间一长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厌烦情绪,马上失去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随着后面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有许多需要理解和记忆的知识越来越多,内容也相对枯燥些,学习的难度在加大,虽然教师讲课比较有耐心和细致,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听课感到吃力,学习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自然班进行教学,势必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消化不好的情况,从而影响整体学生能力的提高。

本人认为可以采用入学摸底考试的方式,按照成绩或能力的高低进行分班,把基础好的集中在一起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把基础差的集合在一起进行一些基础层次的教学,以便老师在教授知识时有针对性,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有一定的提高。

(2)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时比例设置问题

目前,大多数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本上是理论教学和上机实验的课时比例是1:1,但是国外高校上机实验学时比理论教学学时多,也就是说,国外学校更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环节。众所周知,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简单记忆和积累,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上机时间去消化课堂上的知识,那么所学的知识不能真正被接受和消化。由于如今高校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合班上课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就造成上机课一个教师带百号人的情况出现,由于教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回答所有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指导和辅导不够,影响上机实验课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将合班分成小班进行上机实验的方法,这样便于教师对学生实验课的辅导,或者在班级中选出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作为学习组长,负责回答学生上机时碰见的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向老师请教,采取这样的方法既可以提高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达到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的目的,养成学生们互相讨论问题的学习氛围。

(3)教学内容的更新

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应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新技术的应用

更是层出不穷,而在一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存在着内容单调,与专业应用联系不紧密的问题,不能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最新知识。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较新知识的教材,在理论课上尽力哪个保证传授给学生最新的知识,还应该经常做些知识讲座,将最新的技术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动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强计算机在专业学科中的应用。并且需要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通过交流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列举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教学体会

(1)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在教学中寻找对策和办法

首先应树立学生的“计算机意识”,也就是使学生具有用计算机解决面临任务的强烈愿望。我们的计算机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机这样一种现代化的工具。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即使将来不直接从事计算机工作,但也应当懂得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树立良好的“计算机意识”是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前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一般在第一个学期中安排学习。作为任课老师,应该了解学校新生的心理状况,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提起学习兴趣,为本门课的学习打好心理基础。刚入学的新生处于心理上的放松期,尚未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对于新生而言,最难适应的是学校的学习模式和方法,学校里的课程知识含量大,节奏快,并且要求学生养成自主地研究性学习,对于这样的学习模式,很多学生开始很难适应,对老师的要求无所适从,容易对自身的能力和自信心产生怀疑,特别对于那些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情绪,有的甚至有放弃该门课学习的念头;而有些学生在中学时已学过相关的知识,对这门课程开始就有厌烦情绪,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积极性。针对新生的心理状况,作为授课教师要认真思考,在教学中采取一定的策略和办法,来解决给同一个班不同层次学生讲课存在的问题。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第一节课时,就重申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并且提出这门课的课程的学习目的及要求和考核要求,让学生们对这门课有个整体认识,明确学习的目标。提醒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这门课程。在讲课过程中,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作为平时成绩中的一个部分。在上机课时,让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同学差开排座,一方面增加了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带动基础差的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学生在进行互助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学的内容得到了很好的巩固,整体的学习成绩也容易得到提高。

(2)案例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引入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教学中教授的知识与应用脱节,一味地灌输知识点,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能机械地把知识填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要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的教学方法是先讲知识点,然后再引入例子,但采用启发式的案例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老师的辅导,解决了问题,掌握了知识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所谓案例,就是实际化的例子,由教师根据案例设计任务及思考题,用规定的任务把案例问题化,每个问题包含了本节课要讲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既有前面讲过的知识又有新的知识点。例如,在讲授学生普遍觉得难学的Word排版部分,采用案例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把难学的知识点用一个个实际的案例展现给大家,在课堂上学生变被动与主动,课堂气氛活跃了。对于同一个任务,提出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既把以前学的知识点复习了一下,又

把新的知识点引入,实现了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3)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片面的,随着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改变,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体系。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比较强的特点,本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生的考核成绩由两个大部分组成:总评成绩=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其中期末考试分值分布情况为理论题占20分(20道单选题),操作题占80分,内容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2000操作系统,office xp,计算机网络基础和internet及多媒体等内容。采用的是网上考试系统,老师将考试的题目录入题库,根据知识点的不同设置合理的组卷方案,考试时随即抽题组卷,提交试卷后,大部分题目是系统自动评分,每个考生的题目不同,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作弊的可能,也缩短了教师阅卷的时间。平时成绩是由平时作业,阶段性测试,word大作业,网页制作,powerpoint大作业,考勤和课堂回答问题几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考评学生懂得素质水平。其中老师通过批改平时作业,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针对一些普通存在的问题进行课堂讲解。阶段性测试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起了一定的督促和鞭策作用,同时也让老师了解学生们学习掌握的情况。大作业则给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将所学的知识真正用于实际当中。通过以上考核办法,已经满足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全面考核。结束语

文化基础课教学 篇3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案例式”实验教学

一、明确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强课程的学会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验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实验是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验环节占整个教学环节的50%,实验环节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门课程教学的成败。近年,高职院校的新生大多基础差、底子薄,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现象,在上机做实验时很多学生乐于打游戏而懒于做实验。如何有效地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如何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水平,成为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实验内容的设置

1.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辅相成并有所突破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软件也随之迅速发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不一定非要使用最新的操作系统不可,但一定要跟上或反映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主流,使培养的学生不至于离实际太远。另外,实验教学内容必须在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体现计算机发展的新技术和这门课程的技能性。

2.实施模块化实验教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按知识单元分模块设置实验内容,有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电子演示文稿、网络应用等,同时增加可选模块入门操作(如开机、关机等)和指法训练,这一模块作为入校前对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入门实验,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

教师要认真编写《上机实验指导书》,精选典型实验,每个模块的内容设置都要有层次性,既要具有可操作性,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情况。单个模块内容实验可穿插在每个模块中进行,每个模块结束后再安排一个模块综合实验,放在每个模块最后进行,以巩固所学内容。多个模块相关内容的综合实验可以安排在课程的最后阶段进行。

设置综合实验,教师可以仅给出题目要求,必要时提供一些素材,让学生独立分析完成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所需的方法,独立收集所需的素材;也可提供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欣赏,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作品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所体现的效果来设计自己的作品。这样的实验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3.加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网站建设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强,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校园网络资源,加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网站建设。第一,将《上机实验指导书》放在网站上,便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参考。第二,让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学习的精神,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公布在网站上,便于所有学生欣赏、观摩。第三,在网站上建立讨论区,学生可以自由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也可以与教师进行互动式交流。第四,建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试题库和在线练习、在线测试系统。另外,学生利用这个网站获取信息的过程本身就是练习计算机操作的过程,可谓一举多得。

三、实验教学方法的优化

1.分层次实验教学

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时层次参差不齐,在进行计算机操作时水平差异也较为明显。大部分学生刚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感到抽象难学,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产生厌学情绪。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成绩好的学生更进一步、成绩差的学生有信心赶上来,教师就应分层次教学。在上机实习前,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难度深浅不一的题目,每次实验在机房先花费10分钟时间讲解实验内容,让学生针对问题操作,学生把题目做完了,本节内容也就掌握了,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上机时的盲目性。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加鼓励、个别指导,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做完相关题目后去探索掌握一些较深的、教学大纲上不作要求的知识,教师此时要引导他们去获取知识,通过上机指导,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去指导基础稍差的学生,这样既可以使基础好的学生巩固操作,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2.采用“案例式”实验教学

依据计算机课程的灵活性和实践性,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采用“案例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综合性课题设计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要难度适中,二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和启发性,三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讨论的内容,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综合运用的例子,把相关的各部分内容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做一个具体的示例把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讲,比分开讲每一个工具的使用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分组实验教学

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实验学习小组,组员构成既要兼顾到情趣相同,又要考虑到不同基础学生的合理分配,这种组织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开展互帮互助的协作化学习,使所有学生都能各得其所。教学过程由过去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为主转换为以学生之间的互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4.开展课外辅导和专题讲座

由于近年高职院校所招新生大多自学能力欠佳,为帮助他们迅速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教师可以通过查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网站的测试结构和学生的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课外辅导,举办专题讲座,这样既可以避免在有限的课时内讲太多基础知识而使基础好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又可以照顾到基础差的学生。另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高职院校多举办一些相关讲座,有利于学生更多地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动态和新技术。

四、实验教学环境的改进

1.硬件环境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要求有完成实验教学所必需的机房、相当数量的计算机、局域网等作为最基本的硬件保证,并能将机房中的计算机接入网络。

2.软件保证

计算机基础实验室除了根据教学内容和计算机的硬件条件安装相应的软件,还必须安装一些常用工具软件和CAI软件,如下载类工具、压缩与解压缩工具以及指法训练和输入法训练软件等。安装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可以随时监控学生的实验情况;配置局域网服务器供实验教学使用,可用于存放实验教学的最新内容、学生的作品等。

以上是笔者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总结。笔者认为,教学改革较好地提高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验的教学质量,改善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当然,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还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淑凤,彭胜伟.计算机文化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薛美云,赵晓安等.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C].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2年学术论文集.

[3]洪小叶,关于实验的思考[C].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2年学术论文集.

[4]林元乖,关于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4,(2).

[5]宋传玲.《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的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责编:一 木

文化基础课教学 篇4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文化体系和文化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色、中国文化的发生机制、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国文化的分科知识和中国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小学到中学, 学生学到的、接触到的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不少, 但是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却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就是要梳理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 将学生已掌握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文化理论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 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从而树立中国文化历史概念, 实现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高校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是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需要, 是增强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需要, 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可进一步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扩大知识面, 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人文素养, 促进全面发展。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但由于各种原因, 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 现状令人担忧。

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 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比较重视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 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 大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 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 比重过大;人文课程学时少、学分低, 比重太小作为人文课程的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化概论》相应地被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限选课校选课, 有的高校甚至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 理科类专业不开设。

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 忙于计算机等级和英语四、六级等考试, 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他们对《中国文化概论》这样的人文课程认识不够充分, 态度不够端正, 不能认识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高校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 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 使得校园文化氛围薄弱。高校学生毕业后将是国家的中流砥柱, 如果缺乏人文素养, 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 文化观念已经逐渐向西方式的偏移, 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反而渐渐变得陌生。大学生喜欢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 对中国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不感兴趣, 有的甚至已然忘却。这种盲目的崇外, 使得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大多选择《基督教研究》《外国名著导读》、《西方文化精讲》等, 选修《中国文化概论》《论语导读》、《中华诗词之美》、《国学导读》等的极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 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 可以拓宽知识面, 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 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炎黄子孙, 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3. 学生素养低。

目前相当部分高校学生存在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的现象, 令人担忧。有的大学生精神生活空虚无聊, 整天沉湎于网络游戏、QQ、微信, 有的道德缺失、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唯物主义、唯利主义、唯乐主义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因此, 高校加强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2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人文学科课程,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 高校应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塑造有赖于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大学生首先必须学习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 实现这种内化和升华。因此, 各高校应审时度势, 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在文理各专业的必修课中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并确保每周两课时的教学量, 开满一个学期。另外, 高校还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人文类师资队伍, 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渗透到课程教学中, 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 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 涉及文学、史学、科技、外交、教育、宗教、音乐、戏曲、书法、绘画、建筑、雕塑等多方面, 内容繁多、知识涵盖面广。《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内容博大精深而授课时数却校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讲授繁多的教学内容, 并达到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是该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 应根据《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特点, 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通过演示文字、图片和影视资料, 以及超级链接互联网上的有关资料, 配合教师的讲解, 将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 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注重弘扬中国文化。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 应注重弘扬中国文化。当前, 中国经济腾飞, 中国崛起于世界之林, 同时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不小。文化素质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因此, 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必修课程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需要, 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 应系统地讲授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和总体特征, 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知识和理论, 把握中国文化现象的特点, 提高对文化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 进而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民族的文化特点。

4. 努力提高学生素养。

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宗旨, 就是使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特别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进而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 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

教育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未来, 它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 更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人生价值的探索。《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正是富含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等进行思考的一门课程, 这些传统文化积淀和蕴涵了历代中国人的经验和知识, 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以, 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努力弘扬中国文化, 提高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1]徐立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浅探 篇5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浅探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计算机后续课程的先行课,因此,<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有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当前一些学校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同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作 者:田红运 作者单位:山东省蓬莱师范学校,山东,蓬莱,2656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分类号:G423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文化基础课教学 篇6

〔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18—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但同时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亟待解决。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 认识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但为了抓住这条生命线,却人为地造成了“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其结果是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差。

2.教学评价不完善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3. 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究竟是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课程,这成为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共同难题。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大,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如果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如果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点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广大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1. 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学生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教师可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教育,开发学生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以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2.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教师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由于教育系统内部有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也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纳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3.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教师不能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鼓励其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培养其学习兴趣,使之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教师要把学生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文化基础课教学 篇7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高等职业教育”是我们讨论问题的首要前提。我们所讨论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学历教育,它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泛泛的“高中后职业教育”,也不是“高级职业培训”,也不同于“高等专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是高等教育中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应用性的一种特定的教育。认为它是“职业教育”范畴中处于高层次的那一部分而不属于高等教育,或把它泛化地理解为是培养处于较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不管其属何种系列)的教育,从而将“高等”与“高级”等同起来都是不正确的。

专业泛指专门人才所从事的特定业务。在教育领域内,专业是有其特定含义的,普通高校所设置的“专业”实际上是指某一学科门类或其某一分支,依此实施的专业教育就是按学科类别对学生进行以某门学科为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职业和专业是两种不同属性的分类概念;职业是一种社会岗位分类概念,专业则是一种学科分类的概念。

我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在国务院及有关行政部门的正式文件中已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培养高级技术员类人才(中间人才系列中的高层次)的高等“技术教育”,而培养高级技术工人类人才的“职业教育”(高级职业培训)不属这一范畴。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学校系统地培养,使求学者获得并具备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综合职业能力的,成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其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将设计、规划、决策转化为现实产品等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这种培养目标直接决定着学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一般仅限于专科学历层次。根据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政策,经过层层筛选后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其文化理论基础相对较低。与进入高层次的学生相比,在他们身上不排除一定的智力因素,但主要是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学习不够勤奋、不努力、不刻苦;二是理论学习不得法;三是不善于抽象思维;四是学习不专心,把精力用到了别的地方。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些人与其他年轻人一样有理想、有活力、有朝气、有能力、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实践证明,这些人毕竟迈进了高校的大门,他们不笨、不痴、不傻、更不废。我们坚信通过合适的教育途径、内容和方法,调动他们的兴趣和活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有一技之长,使其具备特定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成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建设者是确定无疑的。

三、文化基础课的开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属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通行的做法和相关政策,德、数、语、外就必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必修课。这些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关系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的主渠道。人文素质是建立在对一定人文知识的拥有和内化基础上形成的学识和修养,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气质等方面的个性品质。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这就是文化基础课对每一个社会人的基础性地位。

文化基础课的基础地位属性决定了它必须为相应的专业教育提供支撑。就是说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语、数、外的开设内容应该是有区别的。从这一观点出发,要求任课教师具备专业背景及素质。

在怎样开的问题上,主要是考虑时机、内容和学时的问题。这里主要是处理好“标准”和“够用”的关系。例如不学微积分,就不是高等数学。但是在方法、技巧和难易程度上,应该做适当取舍。而我们这里说的“够用”只不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时的多少、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所进行的适当取舍。其原则就是为后续课程的教学做好铺垫足矣。

四、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设计与实施

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是教育目标与过程协调统一。在确定的培养目标下,根据教育对象所采取的合适的教学方法。为了调动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好好设计。

在教学内容上要避免教条和空洞,以案例为牵引,增强趣味性、故事性和实用性;在方法上避免说教、冗长和抽象,尽量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在富于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行为与习惯。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当事人,从被动听课变成主动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不仅会教书,更会组织与引导,而且要善于讲评。

五、结语

文化基础课教学 篇8

一、文化基础课在中职院校中的作用

中职院校的专业课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却不得不经受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考验。职业院校的教师要通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学习才能完全掌握新技术,而之后才能传授给同学们,而这段时间里新的技术又出来了,学生们在校期间接受新技能的速度跟不上日新月异科技发展的速度。如果这样,我们的职业教育直接可以办成职业培训,或者我们的中职生可以不进职业学校学习而直接拜师学艺,几年的时间远比在学校学的多。其实不然,中职生在学校里学的不仅是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使他们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使他们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具有创业就业的能力和转岗再就业的能力。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正是以文化基础课程为载体。所以说,专业技能能在一定时期内被强化训练出来,但是通过学习文化基础课使中职生在学校接触的养成的个人能力和内在涵养却不能在短时期内一蹴而就。所以本文作者认为加强中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公共基础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必备文化。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近年来中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综合素质相对薄弱,更需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分工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仅仅掌握一项专业技能必然会使自己的职业知识过窄,使职业能力发展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因此学好基础课,是对学生以后继续学习、接受终身教育进行基础知识储备,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

再次,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还是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中职教育除了使学生具有专业技能外,还必须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年龄。中等职业文化基础课教学特别是哲学基础知识的教学、科学发展史的介绍、实验实践环节的运用,能够促使学生在这一年龄段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中职院校的文化基础课改革

在短短的三年的中职教育时间内,中职院校的教师既要完成一定量的文化基础课教学、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又要完成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任务十分艰巨。要顺利达到中职教育目标,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

1. 要加强文化基础课教材建设,根据学生的现状,重视校本教材建设,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课程课时及种类设置上、课程实践性和实用性等方面下功夫。

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内容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在维持文化基础课程正常课时量的同时要加强课程的多样化、综合化。课程的多门多样有利于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基础课程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再次,要加强文化基础课的社会实践性。文化基础课程改革应该根据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注重实践课程的开发,做到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们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最后,要加强基础课的实用性。基础课程的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与专业紧密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化素质和能力。例如酒店管理专业对个人礼仪、形体气质要求较高,作为基础课的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就应该侧重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形体、举止仪态的训练。而针对焊接数控专业的学生,体育教学可以从体能训练方面展开教学。

2. 由于职业学校的特性,学校和学生的目光都盯在专业课程的成绩上。并且,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而文化基础课评价体系还是以学校内部考核为主,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的监督,对于教师和学生学校内部的评价机制相对宽松。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所以建立有效的文化基础课教学评价机制势在必行。改变现有的考核方式,实行最终考核成绩与平时学生的学分相结合,变单一理论知识考核为理论知识与相应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同时应借鉴专业课教学评价方法,引进得到社会承认的一些资格等级考试,强化教学评价功能。

3. 教师的发展与课程改革密不可分。纵观文化基础课,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关注和支持明显不够,多数教师对新课程不愿了解,更缺乏积极性来实施新课程。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范围非常有限,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参与仍停留在宏观层面 , 真正在课堂层面进行课程改造的教师很少,教师的课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中职院校对于文化基础课教师的再成长关注力度不够,相对于专业课教师基础课教师几乎没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社会层面也缺乏相应的关于中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师学习交流再提升的平台。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文化基础课对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的养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基础课在普及一定的科学基础的同时,应以人为本,并与终身学习的思想相结合,为中职生的后继学习和转岗换岗打基础,使之成为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社会人。

摘要:笔者从公共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展开论述,从基础课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机制以及教师自身发展入手对中职院校的文化基础课改革提出几点浅显的建议。

文化基础课教学 篇9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家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术型、应用型高级技工人才的高职院校变得极为重要。目前, 大部分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不易激发学习兴趣, 降低了教学质量。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在具有高中文化基础上,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为了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进行改革。

1、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

目前, 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98/XP操作系统应用基础、中文W o r d 2 0 0 3的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03、中文演示软件Power Point2003、Inter-net网络基础以及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安全基本知识。整个教学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 课程为64学时, 其中32学时为课堂讲授, 32学时为上机实践, 考试采用无纸化题库系统。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采用的是黑板加大屏幕模式;实验教学在计算机中心机房开展, 采用全天候开放, 上课时段安排教师全程辅导的模式。

2、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目标相结合,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采用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设计, 我们一直遵循三个原则, 发挥教师主导、体现学生为主体和媒体优化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 而不是灌输知识;学生为主体方面体现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真正做到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 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 以及学生当前学习的专业, 设计相应的任务。在学生的任务设计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专业课程中, 将知识“外化”, 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设计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项目, 并把项目分割成多个子项目, 根据子项目为学生设计相应的任务, 具体的任务分配到项目小组, 小组通过使用网络工具, 在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协作学习, 从而使学生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建构新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例如: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技能训练和综合测评中, 采用项目教学法, 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项目训练学生的各种技能, 项目教学法中, 每班学生分为6组, 共30~40人, 每个项目分项目设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交流分析、项目评价五部分, 通过项目教学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探究型的学习氛围,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生潜能, 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过程中学习, 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和实践效果。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 也可以采用分组方法, 每一组根据要求设计课件的具体的内容, 每组的任务又不同, 每组的学习情景之中又包含若干各任务。最后小组成员讨论完毕得出最佳结论。

2.2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 即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上机课的界限, 将某门课程的相关教学环节相对集中, 由同一教师主讲, 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机房。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一般采用项目引导法。例如在讲计算机网络布线时, 以校园网布线为实例, 把每班分为10组, 每组3人, 在教师讲解完理论后, 学生直接操作。这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也就是“实践课堂化、课堂实践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更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这种方法在专业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

2.3 案例教学法

为使教学与企业实际相结合, 突破课堂与企业零接触, 在上机或者实验中, 将企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是成功的案例引入教学过程, 采用案例进行教学。例如, 在企业中在人工记录财务报表, 这样既浪费了人力又浪费了时间, 而且还有许多漏洞, 根据这一现象, 引导同学们通过建立Excel2003表格, 完善企业的财务报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既解决了企业的不足之处, 又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使同学们感觉到学习的兴趣。也能为企业生产服务, 这种教学方法上课学生一般为30~40人, 分5组, 合作完成任务。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学效果

经过与改革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其它高校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比较, 我们感觉到, 在进行改革之后, 教学效果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

3.1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案例来自实际行业应用实例 (或操作) , 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中能将很多难于理解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操作演示、视频、图形等表达, 这即便于学生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环境中, 学生可以借助助学课件进行自学,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因此, 课堂教学效果及实验教学效果都有很大的提高。

3.2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性

在计算机学习中有一句至理名言:“向计算机学计算机”, 它的意思是从实践中学习计算机。在课程建设中, 由于理论和实践教学都是以来源于实际工作实例的案例为教学主导, 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助学、助教课件, 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及良好的上机环境。学生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 动手能力和创造性都得到充分的锻炼。

通过学习及实践, 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在我院各系、部和行政单位协助或独立的完成学校有关部门的日常文档、表格、统计汇总、计算机维护等工作, 比如我院近十几个二级单位网页全部由学生设计制作、维护。

3.3.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及引导学生在Internet进行一些实践, 可以很容易地将现代计算机及应用的最新发展告诉学生并开阔学生的眼界。这样, 不但给学生以知识教育, 同时给学生以素质教育。计算机发展变化极快, 在学习的过程中, 随时都能感受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随时准备接受新事物。

3.4 用人单位给予普遍好评

我院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和咨询, 普遍反应各专业毕业生在办公自动化、互联网应用、单机维护等方面独立操作能力强, 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应用需求。

4、结论

教改后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积极性、实际动手能力上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教改过程中也深切的体会到教改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但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 还需要在组织、管理、考试模式、教学资源优化、硬件环境等多方面配套实施改革, 这样才能保障教学改革成功的实施, 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贵.基于项目学习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 9

[3]杨颖娴.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方法探讨[J].科教论坛.2004, 6

文化基础课教学 篇10

一、创造条件, 改进教学方法

以往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都是由理论课和上机课两部分组成。在理论教学过程中, 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近几年来, 我院不断加强教学设备的投入, 硬件条件得到了大力改善, 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保证。通过几年的努力实践, 探索出了一套以学生为中心, 实行启发式、案例式教学, 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鼓励教师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为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堂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相当成熟, 学院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校园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网上答疑。

2.做与学结合, 边讲边练。

目前,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课时, 本门课的教学全部安排在机房完成。教师一边讲课, 学生一边看投影仪跟着上机操作。教师在机房一般采用“案例教学法”。如讲Word文字处理部分的内容时, 教师就可以在机房指导学生完成一篇文章的录入、字符格式化、段落格式化等排版的操作过程, 接着根据刚讲授的知识点出相应的思考题, 让学生自动动手操作完成, 以便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 这样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技能。

3.安排比赛主题, 提升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 发挥学的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安排一些比赛主题, 让所教授的班级全体学生参与完成。例如, 学习完Word文字处理内容后, 出一个主题为“学校宣传设计”大赛, 并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一个作品, 最后在课堂中将所有小组的作品让全班学生进行评比,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收集资料、参与作品创新设计, 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另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专业技能综合实训。

为了提高毕业生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可以结合本专业的需要, 开展计算机综合技能强化训练活动。综合实训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项目实训法”。“项目实训法”是一种以现代企业的职业行为为目标, 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执行和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比如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 在选择Excel部分综合实训内容时, 可结合本专业的特点, 为学院职工制作工资表和工资条, 并就工资表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合并计算”以及利用财务统计函数进行比较复杂的运算, 培养学生解决将来所从事工作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以市场需求为依据, 明确教学目标

近年来, 我院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 结果表明, 市场对高校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能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 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应达到一定的等级, 或取得相关的认证, 能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针对这一变化, 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必须首先重新确定教学目标:以市场需求为依据, 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特点, 及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加强与专业知识的结合,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学生培养成即懂得业务, 又懂得熟练应用计算机的高技能型人才。

三、以实用为原则, 完善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选取上要精选, 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和讲解。总的来说以实用为原则, 把握好以下几点:

1.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度。基础理论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功能与作用、计算机主流操作系统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系统安全、多媒体技术知识、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等。

2.结合实践, 突出基本技能。基本技能部分是学习其他技能的基础,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中英文录入技术、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文字处理技术、表格处理技术、常用软件使用技术、计算机维护维修技术、现代办公设备使用技术、简单的图形图象处理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等。这些内容应该是高校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技术。应结合实际, 增加这方面的综合实训,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3.针对专业特点, 选取相关内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选取上, 还应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 选择相关内容。如有些专业的学生, 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结束以后, 要求能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二级水平考试。对于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 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可以补充《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而对于学电子模具等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 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补充《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软件知识和编程技能。

四、以测试实践操作能力为主, 选择合理考试方法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 在考试方式上应以测试实践操作能力为主, 选择合理考试方法, 应坚持以下原则:

1.测试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的原则。学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 主要目的是学会如何使用计算机, 提高计算机的运用能力。要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 主要通过测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以无纸化考试为主的原则。通过计算机进行无纸化考试本身就是计算机的运用过程, 让学生在计算机操作的真实环境下解决真实问题, 达到检验和评价学生应用计算机基本能力的目的。

3.以案例式考试为主的原则。案例式考试就是针对不同的专业与将来的就业岗位, 检测考生对于特定职位的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考试方式。与以往所采用标准化考试不同的是案例式考试更接近工作实际, 更能反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平时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原则。检验平时学习的成绩, 可以督促学生平时学习, 更能客观、全面地衡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平时考试成绩与课程结束时的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可考虑各占50%。平时考试可对每章节的内容逐个进行上机测试, 如对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幻灯片的制作、网络的应用等内容分别进行上机测试作为平时成绩。课程结束时, 再进行综合性的测试作为期末考试成绩。

五、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蓬勃发展, 迫使我们必须开拓进取、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才能逐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摘要: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推进, 大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必须从一个较高的新平台上起步。为了使高校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 根据现在高校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出现的新特点, 有必要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董玫.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探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2006.

[2]叶亚芳, 李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探索[J].福建电脑, 2007.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范围探讨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  教学内容  WIN7  OFFICE2010

在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面向全体在校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网络技术,并使之灵活运用计算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会学生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为培养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打基础。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他们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计算机文化水平必有差异。比如,来自市区的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已接触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并且已掌握了基础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而来自偏远山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几乎为零。鉴于此,在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性,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层次分明,既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层次间要紧凑协调,过渡自然,一个操作接一个操作,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眼、耳、口、手、脑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高质量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

基于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可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细分成Windows7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DW五项内容。作为教师,除了要合理安排课业内容,讲授计算机基础理论,还必须精通计算机应用技巧和网络知识,在课上适时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文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独立思维能力。日常教学内容比较宽泛,而计算机技术、知识在时时更新,因此,很有必要把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进行梳理。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必需的教学内容,要求如下,教学课时为72课时,机房上课。

1 Windows7教学内容

操作系统;Life Immersion概念;Aero;启动;关闭;桌面图标、桌面背景和任务栏(Aero Peek功能);“开始”菜单组成和设置;窗口的组成与操作;程序管理(计算机、资源管理器、网络、执行应用程序、添加或删除程序);文件和文件夹管理(概念、命名规则、类型、通配符、驱动器与标识符、对象与资源、路径、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新建、选定与撤消、复制、移动、删除、使用回收站、查找、查看并设置文件的属性、设置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创建快捷方式);控制面板及常用选项使用(设置日期、时间和语言);系统维护和其他附件(画图、计算器的使用、截图工具的使用)。

2 Word 2010教学内容

新建空白文档、使用模板新建文档、保存文档、定时保存;文字编辑(修改字体、设置字体颜色、更改文字字体和大小、艺术字、添加拼音、中英转换、清除格式)、复制、剪切和粘贴(格式刷);查找替换(批量替换);选择删除文本(纵向选择文字、段落选择、选中部分文字);输入符号、公式(带圈字符、特殊符号、公式、日期时间);文本框(插入文本框);段落设置(对齐方式);段落缩进(首行缩进);行间距、段间距;样式(新建样式、修改默认样式);标题编号(自定义编号);纵横混排;双行合一;合并字符;页面布局(页眉页脚、页码设置);页面背景(纹理图片背景、水印、边框底纹);网格线;文章分隔(分节符、分页符、自定义分栏、分栏);插入目录(生成目录);书签、超链接(书签交叉引用、插入背景音乐);比较文档;插入图表(插入图片、压缩图片、更新图片链接、设置艺术效果、去除图片背景、自定义剪贴画边框、剪贴画柔化边缘、插入形状、SmartArt图形、SmartArt图形文本艺术字样式、插入图表、截屏、裁剪图片、旋转图片);表格设置(插入表格、行高和列宽、绘制表格、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表格自动编号、边框底纹、插入电子表格、快速表格);格式转换(doc转成pdf、doc转成html、doc与docx相互转换、doc转txt);文件安全(文档加密、清除打开文档记录);打印(双面打印、页边距设置、打印预览);撤销与恢复。

3 Excel 2010教学内容

工作簿创建、打开、保存;工作表的浏览、重命名、插入、移动、复制、删除;在单元格中数据录入、编辑(设置字体、设置边框线、设置图案、行高和列宽、套用表格格式);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格式化;数据排序、数据筛选、数据分类汇总;柱形图、饼图、线型图等数据图表的制作;工作表窗口的拆分和冻结;公式与函数(单元格引用、混合引用、运算符、函数);页面设置与打印。

4 PowerPoint 2010教学内容

创建演示文稿;幻灯片中文本信息的输入方法(设置占位符和文本框格式、编辑文本、设置文本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艺术字格式);幻灯片母版;设置幻灯片主题和背景;形状与图片的应用;表格与图表的绘制;SmartArt图形的创建;相册的创建;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设计幻灯片切换动画;幻灯片放映前的设置;打印演示文稿。

5 Dreamweaver CS5教学内容

基础操作(启动程序、布置工作区、管理工作区、视图操作、新建站点、管理站点、创建文件夹、删除文件夹、新建网页、保存网页、打开页面、测试网页、撤销与恢复、页面属性);布局(标尺、辅助线、缩放视图、插入表格、表格属性、行列增减、行列属性、单元格的操作);添加内容(添加文字、文本属性、插入图像、图像属性、插入图像占位符、鼠标经过图像、Flash影片、Flash影片属性、Flash视频FLV、添加声音、添加视频、超链接、局部链接、添加电子邮件、添加空链接、热点链接);CSS样式(样式表的种类、建立样式表、删除样式表、类型选择器、转换类型、CSS属性(类型、背景、区块、方框、边框、列表、定位、扩展);DIV加CSS布局;使用模板(创建模板、创建可编辑区域、应用模板、编辑模板);建立完整站点。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毫无争议、毫无悬念的好专业。在2002年之前,中国历经着计算机普及和互联网普及的大潮,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都大量设置计算机课程,从教育上普及计算机;无论机关还是企业,都争相引入计算机人才,开拓自己的“现代化办公”时代;同时,计算机市场的销售也全面飙红,无数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这里轻松掘得人生“第一桶金”。 在就业上,计算机的总体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软件开发方面,缺口很大,薪金亦不菲,现在还分离出了新兴的“软件工程”专业,一些实力较强的院校还成立了软件学院,它们起点高,理论新,学费也非常昂贵,通常是普通计算机专业的2~3倍,高达一万多元一年,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而硬件维护方面,由于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本科生常常被一些技术比较出众而身价又比较低的职校生抢夺饭碗。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培养实践技能为重,强调计算机理论的应用性。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独立解决问题。笔者建议将课堂搬到计算机机房,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演示和解析,让学生与老师保持同步。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程只是一门工具课,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目的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并为专业服务,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应用上。要精讲多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上机操作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能力。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案例,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体验和领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新的空间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吉.浅谈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J].价值工程,2010(15).

[2]任云凤,孙慧杰.浅谈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3).

[3]张丽丽,廖明海.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现状与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0(06).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篇12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现状,对策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网络更是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以及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在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的重要性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基本学习方向和目标。中职院校将《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除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以外,同时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计算机的重要性极大地影响着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如何更好的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如何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更好的为就业打下基础,这都是值得学校和教师深思的问题。

1 中职院校学生现状

1.1 学生计算机基础良莠不齐,层次不一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所接受的环境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学生从小接触电脑,电脑方面的知识掌握很多,上机操作也很熟练,对于Wod、Excel、PPT更是驾轻就熟。

而有的学生则是从未接触过电脑,连基本的开机关机都觉得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入手,更别谈电脑的具体使用。学生之间在计算机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2 学生对计算机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对实践课感到盲目

《计算机文化基础》通常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但该课程内容涉及较广,课本理论知识较多,一些硬件基础,网络基础等理论知识,不易掌握,实用性不强,而且较难进行实际操作,所以导致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时兴趣不高,觉得与实际联系不大,认为理论课是在浪费时间,而在上机进行时间操作时,又感到盲目,不知从何入手。

2 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内容陈旧,无法与时俱进

当今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而由于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及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计算机课本内容相对固定,更新速度总是落后于实际生活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许多新知识、新技术无法很快出现在课本中,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时会产生课本内容与实践相脱节,出现课本无用论的思想,觉得不能学以致用,学的都是过时的内容,抵触情绪随之产生。

2.2 教学方式单调,很难因材施教

地域环境的差异,家庭背景的不同,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基础以及他们的特点来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式,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取得相应的发展和提高。但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仍多处于演示的初级阶段,课件多是演播式,在教学过程中,仍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被动的学,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的看、听、学,对学生统一进度,统一要求,导致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有的学生对于这些基础知识,基本内容从小就很熟悉,原本以为升入了大学会学习高深一点的知识,结果发现学的仍是以前的内容,在学习中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态度,上机操作时也就流于形式,不再是熟悉键盘或进行电脑的基本操作例如复制黏贴等等,而是上网打游戏,而有的同学从来没摸过电脑,学习这门课程时就必须从头开始,了解键盘的位置,鼠标的使用,电脑的开关机等等,从而导致无法对每个学生因此施教。

2.3 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信息社会对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学好计算机是提升自己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主要途径。学生虽在计算机课程中学习了一部分网络知识和电脑硬件知识,但一旦实际中电脑发生问题时,例如应用程序的卸载、系统安装、简单的电脑故障排除,电脑病毒等等就让学生感到束手无策,使他们感觉之前所学的都是纸上谈兵,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钩,即使掌握了书本知识,仍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无力感油然而生。

3 建议与对策

3.1 更新教学内容,进行教材改革

选择或编写适合中职院校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控制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安排,体现新技术新发展。改变以往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材模式,建设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突出计算机新技术的新型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不同专业将来对计算机的使用情况调整授课内容,满足不同的学生对计算机不同方面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的要求,选修不同的内容。通过与专业需求的紧密挂钩,让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还可以增加一些实用的课程,例如动画制作、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等,使学生可以应用于实际。

3.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各类学生水平发展的教学手段

教师教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时需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不同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学生参差不齐的计算机水平选择教学方式。学生计算机水平高低不一,如果按照一样的教学方式,一致的教学进度,相同的教学内容则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计算机水平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小模块。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小组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小组间可以通过协作学习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各小组间也可以通过比赛、问题解决等方式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使课堂生动、有趣,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增强,学习效果提升。

3.3 注重实践操作,电脑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生主要掌握的是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差。实际遇到问题时,往往缺乏灵活性,大多只会机械的生搬硬套,不能灵活的调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临场发挥来解决面临问题,造成较难适应未来的实际工作。而计算机多注重实践能力的运用,例如电脑系统的重装,软硬件的使用,电脑各类问题的排除等等以解决我们实际遇到的问题。实践操作的内容尽量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取学生感兴趣素材,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对学生计算机的使用要求也日益增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是提升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关于非零起点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3).

[2]陈敏.混合学习理论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教学回归公式化思想下一篇:留守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