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工商管理教育

2024-08-06

本科工商管理教育(精选12篇)

本科工商管理教育 篇1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商管理教育提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这既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也为现行的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和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 研究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问题已经不单单是为大学毕业生找一份工作的问题, 而是使国家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战略问题。

1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问题与工商企业界和理论界的看法

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当前困境, 集中体现在:和接受能力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 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能力。

由于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深层的数学知识, 它隐含于数学教材之中, 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而挖掘过程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归纳和提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数学知识编排课程内容时, 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渗透一些数学结合的初步思想。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引导说明, 抓住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学习, 既借助图形使数量更加直观形象, 又借助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特征。

这样, 既有利于数形结合思想的阐述, 又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这样,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等。

6加强数形结合思想训练

当学生弄清楚了数形结合思想以后, 教师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和及解题指导中, 应尽量体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 使其达到自觉、自由的熟练运用。

在进一步的运用过程中继续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这个阶段要注意设置阶梯, 有明显的层次感,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数形结合思想方的运用必须恰当, 有时貌似数与形没有联系, 实则不然, 有时需要先转化再用数形结合思想;有时则是一开始研究问题就需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掌握其间的分寸, 正是加强数形结合思想训练的目的。

7结论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科学, 在解答数学题是, 同一方面, 大量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难以在市场上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且职业发展困难;而另一方面, 大量的企业又招不到上手快、适应能力强、满意的管理人才。这一困境引起了理论界和工商企业界对于我国“是否应该”、“应该如何”发展本科阶段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思考。

1.1 当前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就业与教育的问题

由于“中国企业系统化管理与国外整整相差一代人, 大约70%的企业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管理系统”, 因此, 大批学习发达国际先进管理理论的毕业生去企业后, 将发现理论与现实相差太远, 而无所适从—即所学的管理学理论往样存在着现在所谓的“性价比”之说。“性价比高”即在解答问题时用最小的“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成果。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打开“高性价比”之门的钥匙, 数形结合思想作为数学思想方法中重要的一员, 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 数形结合思想在中学数学中是比较重要的。

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集合, 不等式, 函数, 平面向量, 解析几何, 不定积分的应用等多方面都有所涉及。可见, 数形结合思想是不可或缺的一门知识。学生要从单纯的学习数学知识上升至对于数学思想的认识, 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美”的真谛。

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数学试题的的一种常用方法与技巧, 特别是在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中有奇特功效, 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及时总结数形结合思想的特点, 渗透数形结合意识,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根据男女性别差异对于数学学习的影响, 因材施教, 强化其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以提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士著.PME:数学教育心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喻平.数学教育学引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往与企业的个性化管理甚至是运行潜规则狭路相逢。

所以, 当前在企业中存在“科班生”敌不过“半路出家”的现象, 即企业的管理人员几乎都是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而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刚进入企业时, 他们还不知道企业实际为何物, 不熟悉企业上中下职员关系与内外部环境;相比一线管理人员, 这些“科班生”与企业磨合期会很长, 处于市场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在管理人才选择上, 自然会倾向于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半路出家”管理者。

实际上, 任何企业需要的都是有经验、上手快的管理者, 而不仅仅是有知识的、有发展潜力未来管理者。对于帮助学生跨越“实践能力”这道看似无形胜有形的门槛, 实现所学理论知识和工商企业要求的“无缝对接”是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面对的现实问题, 而且, 面对企业对管理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却暴露越来越突出的整体不适应。深究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首先, 从教学体系来看, 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反映为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表现为: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 但由于理论课程教学中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训、实习、实践环节, 致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较低,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表现为动手能力、提出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能力差, 并缺乏创新精神。

其次, 从教学内容来看, 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主要集中于对西方发达国家管理理论的阐述, 往往脱离我国企业实际的国情, 且这些专业课程的讲授又仅仅是知识性讲解, 缺乏实际应用的针对性。进一步原因则在于, 高校对相关实训、实验、实习、实践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老师则往往缺少工商企业实践经历, 只能“空对空”地给学生讲理论与模式。

1.2 理论界和工商企业界对当前我国本科工商管理教育发展的一些看法

针对上述问题,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企业老总们认为, “企业需要的是有经验的管理者, 而不是有“知识”的管理者。”他们直截了当地表示其企业近年招聘的管理人员, 全是社会上或同行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 而大学管理类应届毕业生一个都不要。

因此, 有关专家建议应该“取消”高校中的本科管理类专业, 其中比较有代表的观点有两类:其一是“工商管理高级论”;其二是“工商管理通用论”。前者认为:学习管理的“本科生刚刚入校只有十八九岁, 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 没有一定的阅历, 对社会对公司都不甚了解, 上来就学这方面的东西确实有点空。”有学者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经过50年的管理教育实践, 我深深感到, 从本科培养管理人才是行不通的……。”有这类看法的专家提出, “管理学, 在研究生目录中有, 但在本科不应该设置”, 应该将管理人才的培养全部交给工商管理硕士 (MBA) 教育和高级企业管理人员进修的EMBA来实现, 因此可以称之为“工商管理高级论”。

此外, 有的专家则认为, 仅仅通过现行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公司, 纯属有点理想化。因此, 不如突出对“会计”、“营销”、“物流”等针对性强的专业发展, 而取代通用性强的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这类观点本文则称之为“工商管理通用论”。

客观地讲, 上述观点, 对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和职业前景问题都有一定的把握与认识。但是, 两种看法虽然均以“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出发点, 但都未能正确理解与把握今天中国经济发展对本科工商管理人才的真正要求, 前者“选择性忽视”了今天我国经济发展对广大高素质中、基层管理人才急需的现实;而后者则否定了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通用人才具有的强大市场适应力。

2 大力发展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是任何一个专业生存和发展的两个支柱。如果就业市场对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没有需求, 那么这个专业就的确没有存在的基础;同时, 如果这个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 雷同于其他专业, 那么这个专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 客观地分析人才市场需求并正确地定位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是本文必须都回答的问题。

2.1 对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新的认识

陈岱孙先生认为经济管理工作是“最古老的行当, 而最时新的职业”。从现实需求来看, 权威研究表明: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总体来看, 意愿仍然较强, 91%的单位表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有招聘意愿。经济发达地区的需求意愿更为强烈。”从长期潜在需求来看需求量更大。这是因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民营经济、外资、国企将被彻底激活与裂变, 企业总量将呈几何级数增加, 对各个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中国正呼唤着大量工商管理人才, 去激活并驾驭这个庞大而又充满机会的新兴市场。其原因在于:

首先, 中国的CDP保持了30年的快速增长, 工商管理的企业数量、质量和管理实践发展迅速, 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就已经达到1000美元, 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 经营方式粗放, 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 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 因此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从外延式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工商企业的管理水平, 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

其次, 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将是民营经济的集体起飞。到2006年我国民营经济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494.7万户;全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达6395.5万人。不难看出, 民营企业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就业问题的主体, 为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当前, 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尚处于管理的初级阶段, 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指导的中国民营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他们要在管理上有质的飞跃, 必须引进新型管理人才,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最后, 新时期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也将为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 依法从事下列生产经营活动的, 可以申请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销售、加工、贮藏、运输;农业休闲观光和民俗旅游;农民家庭手工业;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农业技术服务等。

显然, 上述每项经营领域的开发与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支持。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在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 为我国农村城镇化、“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智力支持。

2.2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主体

众所周知, 社会人才的需求层次结构是符合“金字塔”型结构的特点, 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分布也符合这一特点。

首先, 具体从工商企业的管理层次看, 一般在管理层从高到低的设置是:负责全面工作的总经理、负责专项工作的副总经理、负责一个部门职能的专项工作的部门经理、负责具体工作工作人员。很显然, 相应的人员数量配备上是明显的“基础宽厚、上层窄小”层级状态。

其次, 相关研究也表明, 当前我国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一般需要”的占51.9%, “较需要”的占23.1%, 且市场需求具有稳定、长期的特点。同时, 在企业需要的工商管理人员的类型中, “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占57.7%;“具有娴熟专业知识的操作层的管理人员”占34.6%, 以及少数的高层管理人员。

总之, 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对象的主体是工商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 这是当今和未来巨大的人才市场需求所决定的。因此, 试图将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资源全部集中于金字塔尖端的“企业高管”, 而对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视而不见的看法, 就实在是舍本逐末了。

3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专业特色新定位

要从根本上解决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工商企业需求不适应这一困局, 我们必须根据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要, 定位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适应工商企业中、基层管理需求, 更加突出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一专多能“的特点。

3.1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目标就是要从青少年开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未来企业管理人才

人才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 本科工商管理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竞争力的起点, 使其胜任将要面对的管理任务, 并为其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

首先, 未来中国的企业家 (很大部分为自我“创业者”) 应该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培养。教育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任何学科的教育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递进式发展过程, 完全指望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才全部或大部分依赖于“半路出家”的形式来供应是不切实际的;恰恰相反,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大量管理人才, 必须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培养, 最佳的专业培养时机当然是本科阶段的学习, 世界上的著名大学对本科阶段的管理学教育的高度重视均体现了这一点。如: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本科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宗旨是“提供学生在优秀教师指导下, 参与发现新知识过程的机会。”沃顿商学院对本科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则强调“提供成为未来领导者的基础。并为学生提供把商务与自由相结合的艺术, 从而有助于获得人生的成功。”

当然, 我们并不否认“MBA教育, 即大学本科毕业后到企业先工作一段时间, 之后再回来读书”的意义,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的是:

第一, 今天, 工商管理学的基础专业知识是近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 对其的充分学习绝对是有利于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的;甚至可以说, 越早了解相关的理论, 就越能够在实践中避免不必要的弯路。

第二, 如管理行为理论, 跨文化管理理论等教学内容, 如果在学习者工作若干年后才进行“回炉”的话, 对于世界观价值观早已定型的成年人而言, 其学习效果不会好。

第三, 工商管理学知识是“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国际上对于“创业教育需要趁早”的观点, 早已成为共识。如哈佛商学院、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等著名高校,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纷纷设置本科创业教育课程, 以适应社会经济变革对教育的冲击。

其次, 正确理解“培养高素质的未来企业家与企业管理中坚队伍”中“高”的含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 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除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型人才外, 毕业生的流向更多是在公司或企业的中、基层部门, 而非高层部门。那么如何理解这一“高级”的表述?本文认为这里的“高级”应该是指“高水平、高素质”—即理论方面的“高水平”与实践能力上的“高素质”;而不是理所当然地把这个“高级”误等价为是“高职位”。所以本文认为本科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工商企业培养高层次 (即高职位) 管理人才已经不再适合, 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工商企业的中、基层应用型人才和创业人才”。

3.2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就是“一专多能”

如果说传统工商企业活动强调的是“专才”教育, 那么在现代工商企业管理活动中, “通才”教育的观念则日显突出, 这决定了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就是宽口径的课程设置。优点在于:

首先, 有广阔的知识面是每一个工商企业管理者所必备的基本条件。

其次, 宽知识面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知识转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其成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 宽幅的课程设置, 对充满求知欲望的可塑性强的大学生是件好事。

但是, 在为学生“打通学理”, 使他们初步具有将销售、财务、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等因素整合起来的工商企业决策理念和意识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从所学的课程中进一步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 提倡学生从某个自己兴趣所在、相对小而实际的切面入手, 集中精力学习相关课程, 让学生在毕业前具有某个方面的专长, 这样就具备了“一专多能”特色素质。

虽然“实际上企业永远认为大学训练出来的人不可能完全符合企业的需求”, 但是, 通过“一专多能”特色素质的培养, 本科工商管理学生宽知识面与精专长的能力结构, 可以使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 并给企业带来活力。不难看出, 工商管理专业相对于“会计”、“营销”、“物流”等培养某方面“专才”的专业来说, 它培养的是“一专多能”的具备强大市场适应能力的“通才”。

4 对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要实现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一专多能”的特色能力素质培养, 关键在于本科工商管理教育要改革教育模式, 建立以工商企业需求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体系。

4.1 以工商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教学新体系

从我国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和实践来看, 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较大程度的调整, 建设新型教学体系。总的原则是, 以工商企业需求为向导, 建立一套新型的基础饱满、特色突出、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首先, “以工商企业需求为向导”, 根据企业的岗位能力因素需求, 要精练核心课程, 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应用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 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 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 突出技能性、应用性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

其次, 这个课程教育体系要“基础饱满、特色突出”, 在保证管理学原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生产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必修课程教学的前提下, 要与其它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区别开来, 突出企业组织、公司运作、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核心地位;并加强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增设人际沟通、商业伦理等课程, 同时增大选修课比例, 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营造更加开放的学习氛围。整个课程设置体现出“加强基础教学, 突出主干课程, 注重能力培养、个性发展, 提高综合素质”的特色。

再次, 为了保证“实践性强”的教学效果, 课程体系安排上, 应该改变目前高校管理类专业四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 变为“3+1”甚至是“2+2”教学模式, 即:在学生一、二年级完成基础专业学习后, 积极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专业兴趣并锁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要求他们在最后一年选择具体的专业小方向 (如:财会) , 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课程实习实训, 甚至工作实践实习, 使他们在走向社会前至少有一年时间积累实践经验。

最后, 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有所调整, 总体原则就是教学内容必须反映该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反映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必然是全球性竞争, 为此, 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从易到难, 从低到高, 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国际化。

4.2 建立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

目前, 由于高校和企业缺乏联系或联系不紧密, 大学难以为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专门的实践平台, 难以通过企业管理实践开展探究学习, 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囫囵吞枣, 缺乏由感性向理性升华的过程.对于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很不利, 也是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不能与工商企业人才需求完全对接的主要原因。

因此, 工商管理教育必须增加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 使学生在实际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

一方面, 高校的工商管理院、系必须重视数字模拟动态仿真实验室建设, 尤其是反映企业运作的仿真模拟软件的学习, 如企业资源计划 (ERP) 、企业动态建模 (IRP) 和人力资源测评系统等。为管理情景模拟、会计报表阅读分析、市场调研等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另一方面, 工商管理院、系要主动走出校园, 在市场中广泛寻求合作伙伴, 建立多个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 密切与企业的联系, 发展企业界与院、系的良性互动关系, 既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公司和商界的运作, 从而不断通过实践来充实教学, 又可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条件。

同时,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管理科学竞赛活动 (如:ERP沙盘模拟竞赛) 。通过参加高水平的竞赛, 学生能够提高对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改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这显然是一种非常好的课外教育方式, 学生参与热情高, 理论与知识可以得到很好的结合应用。

5 结语

从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社会观来看, 工商管理教育从本质上讲是适应与促进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学科专业;现代社会生产力状况又是决定其存在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 今天我国的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存在与发展, 从根本上讲, 是由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客观实际需要决定的, 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当然,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教育模式必须改革, 从而建立以工商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加强实践教学为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近年来, 我国高校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遭遇到发展的困境, 一方面,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尽管就业率并不低, 但越来越不好找工作, 即使找到工作职业发展也困难;另一方面, 社会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需求又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依据该专业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 对该学科教育目的与特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强调大力发展我国的本科阶段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 并提出了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为特色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周三多.我国MBA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中国管理学教育三十年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 2008-12.

[2]唐时俊.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 (1) .

[3]侯一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4, (1) .

[4]北京出台办法鼓励高校毕业生任职农民合作社[N].北京青年报, 2010, 2.

[5]张玉利, 陈忠卫.国外著名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比较及其借鉴[J].管理评论, 2003, (4) .

[6]李玉兰.就业会成为大学的指挥棒吗—中外大学校长及企业高管关于人才和就业的对话[N].光明日报, 2010-5.

本科工商管理教育 篇2

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主体与灵魂,在本科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中,采取有利措施,全面提高本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是首要任务。建立管、教、学相协调的管理机制则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根本。随着教育大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以政策导向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发展的要求。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必须以现代质量管理学思想为指导,建立和培育以“顾客(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其架构如图1所示。

其次,要注重加强扁平化教育教学管理组织建设。传统的教学管理组织由“学校—学院—系、(所)—班级—教师—学生”等多个层级构成,属于层级管理机构。扁平化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应以教学管理平台为基础,建立组织机构(如图2所示)。

最后,全面加强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的系统化。教育教学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校内、外多个顾客(教职工、学生、政府、企业、家长等)、部门和利益群体。在制定具体部门、院(系)和个人的质量计划时,不仅要依托学校的总体教育教学质量目标,还必须结合各部门、单位与个人的实际情况;而且要对这些部门和个人的计划进行审核与系统协调,依据学校总体目标进行优化整合,以确保计划的系统性、全面性与合理性。同时要注重增强教育教学计划实施管理的力度,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决策机制,除了有正确的方针、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计划外,还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实施体系,否则目标与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3。2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首先,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注重人才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更新教育教学管理思想观念。各高校在筹措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和教育教学设备建设的同时,要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更新思想观念,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创新才能拓宽教学管理质量的思路。

其次,加强院(系)的管理活力。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和学生又分布于各个院(系)。因此,院(系)层次对各个具体专业、具体学科教育教学的情况最了解、最熟悉。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等任务主要通过院(系)来实现。因此,应在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观指导下,建立以学院(系)为本、以师生为本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学管理体制革新和组织结构设计,加强院(系)管理的活力。

最后,建立基于科学管理的柔性制度体系,保障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平等性。主要包括:

(1)放宽本科转专业限制,引导学生理智选择,增强本科学生的学习自由。

(2)加大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大力推行弹性学分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年限,如果学生能够提前完成相应学分,应允许其提前毕业。

(4)在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维护学生正当的合法权益。

3。3 健全管理评估体系

本科工商管理教育 篇3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教育管理 预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01-02

高校学生管理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强化学生管理预警机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教育部一直把加强学生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秀学生培养方式”。同时,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来,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新问题也要求我们不断改革教育方法,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因此,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求,根据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预警教育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实施预警教育管理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观念转变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量激增,本科教育中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日渐凸现。同时大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了动力不足、成绩下降、心理素质差、学业荒废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个性化教育与管理的理念,促使学生早日成才。

二是有利于是贯彻全面质量观,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总方针的需要。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遵守校规校纪,但对于学业或其它方面表现不佳的学生,学校通过不同形式的预警制度,发现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和辅导,才能帮助学生提升其学习成效及较好的心态,以良好的素质和心态面对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落实高等学校办学总方针的重要体现。

三是有利于深化以学生为本,教育为主,预警为辅管理理念的需要。根据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出发,协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学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帮助,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二、预警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预警教育制度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其不同于旧有教育管理方式的特点在于体系化的构建。其体系内容包括:预警教育要素设定,预警教育信息数据平台和家校联动平台的建设,以及入学预警教育和“帮教督导”机制的建立。其中内容要素的设定是预警教育的核心,它确定了预警教育的范围、类型、等级和流程等内容;信息数据平台是预警教育的基础,为预警教育提供数据支持;家校联动平台是预警教育的保障,通过家校的沟通,形成教育管理学生的合力;入学预警教育和“帮教督导”机制是预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预警教育实效性的有力支撑。

1.设定预警教育范围、类型、等级和流程

预警范围:适用于在校的全日制学生

预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预警、纪律预警和心理预警三个方面。学习预警是指针对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学业困难和问题进行警示,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纪律预警是指对违犯学校纪律的学生,采取提醒、教育等方式予以预先警示,并责令改正;心理问题预警是指对因情感、经济、学业等方面的原因,引起心理障碍,而采取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

预警等级:根据学生在预警内容三个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或危机严重程度的不同,预警等级分为红色、橙色、黄色三级,每个等级根据预警内容不同罗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标准依据。

预警流程:规定了学生如果达到预警条件,院(部)、学生工作者、专业教师、学生本人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各种措施的程序要求。

2.搭建预警教育信息数据平台

信息数据平台用于预警教育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基于校园数字化平台建立的预警教育数字化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学业预警的信息收集和预警学生信息档案的建设。其二是基于寝室、班级、系(部)三级网络建立的人工信息收集渠道,主要用于纪律、心理预警信息的收集和预警流程的监控。

3.搭建预警教育家校联动平台

家校联动平台是建立高校与家长保证畅通联系的平台。虽然现在有许多通讯渠道可以保障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但是由于涉及学生的信息内容比较庞杂,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有限等原因,家长无法及时有效的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因此通过家里家校联系平台,将每个学生的各项表现汇集到数据信息平台,家长可以通过在线查询实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并一道助力学生的成长。

4.建立入学预警教育和“帮教督导”机制

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的发生。因此预警教育模式应当设定为一个完善的闭环模式。其起始点为入学预警教育,主要目的是预防。在入学期间,大学生面临着生活环境、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巨大变化,可能存在诸多不适应,入学预警教育将大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先告知,避免学生因不适应出现偏差。“帮教督导”机制,主要目的是纠偏。在学生受到预警通知后,需要学校从个性化教育及早介入到学生所面临的困惑。系(部)通过组织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和朋辈同学,建立一对一的帮扶、督导机制,帮助学生尽早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三、结语

本科工商管理教育 篇4

一、课程实施主体的差异性

课程实施的双主体指教师和学生是课程互动的有机构成。一是工商管理学科课程要求教师具备基准性和鉴别性胜任力。前者指知识和技能,后者指价值观、品质、性格等。二是教师的权力表现在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课堂管理、考核等方面。教师的义务表现在课程咨询和服务上。知识双向沟通体现在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学生间。伴随社会问责呼声高涨,美国大学特别关注社会需求,社会问责驱动大学逐步重视课程评估,以此保证课程实施质量。美国大学呈现双主体性,教师拥有充分的课程资源运用权和课程实施管理权。美国华盛本大学(Washburn University)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课程邀请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来课堂授课,教师有课程资源支配权。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充分,学生有选择课程的充分权力,可自行设计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堂可自由提问、案例分析、团队研究等,学生课堂讨论与教师持平。为了课堂上充分展示其学术水平,学生在课外需花费大量精力。为提升教学质量,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哈斯商学院的课堂充分运用案例研究、情景模拟、团队项目、研讨会等。

由于管理思想、制度、体制等的差异,与美国相比,中国大学工商管理课程实施呈现不同特点。特点之一是单主体,课程实施是知识的单向流动,教师与学生单向沟通,学生只是被动学习。由于学生主体缺位,知识单向沟通虽然利于抽象思维培养,却很难培养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能力。另外,中国大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更为关注经济效率,大多课程是在教师讲授下进行的。本文查阅了中国某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学计划,发现几乎所有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只有理论学时,没有实践学时。没有一定的实践学时做支撑,不太可能培养出知行合一的学生。中国有些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学计划课程学时虽有一定实践学时安排,但课程实施时也未必按计划进行。尽管中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部分课程采取案例教学、课堂研讨等方式,但大多流于形式。

课程主体的差异源于两国大学文化和教育理念。这种植根于各国民族文化的差异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很难用显性方式消除。中国大学要想充分发挥课程实施主体作用,只从形式上亦步亦趋改变和调整难以达到预期成效,必须从大学文化、教育理念等影响大学办学的隐性因素实施根本性变革与创新。伴随经济水平提升,教育理念的演进将会对大学办学理念产生强烈冲击,中国大学课程实施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将随着国家经济科技进步而渐次消失。

二、从单师制到双师制

工商管理专业与市场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人才培养不能仅单纯依赖高校教师,必须加入社会力量。从单师制到企业家与教师的双师制是提升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抓手。美国大学在此方面较突出,中国大学正逐步与美国达成共识。由于多元化的办学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美国大学治理司空见惯。企业捐助大学成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社会尊重大学,美国企业家重视走进课堂。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实施过程中,学校邀请商界精英到校演讲、与学生研讨、担任课程顾问,或直接参与课程内容实施。美国华盛本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课程邀请企业界人力资源总监讲授部分课程内容,其结合各自公司实践,使学生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部分弥补了教师实际经验的不足。课程顾问还担任学生校外实习顾问,学生在实习甚至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上均可咨询他们。企业顾问无偿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教育活动中了解学生,为企业选择所需人才,一举多得。

中国富有远见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开始迈进工商管理学院,通过演讲论坛方式,与大学教师、学生研讨管理前沿。要想丰富人才培养途径,必须引进市场资源,以弥补我国大学教师的实际经验不足。根据实际,可逐步推行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和模式,实行校企联合办学或订单培养,改变“教学型”、“专业型”师资模式,尝试打造“两栖型”教师,推动教学、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也可实行部分课程客座化,如聘请企业家担任客座教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行导师团队制:校内学术导师负责学生科学道德养成、学习作风、课题研究指导;校外实践导师指导学生企业实践调研。

三、教师由学历提升到团队研修

中美大学教师均通过学历提升学术水平,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师为提高教学水平还需接受职业培训,即学历提升不能替代教师职业技能提高。通过团队研修整合,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教育已形成教师研讨文化。去美国华盛本大学商学院交流的中国教师参与了多次教师团队研修活动。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教师大多是坐班制,每位教师均有独立工作室,有时学校提供免费午餐,教师们边用餐边讨论。负责调研的教师与学生先汇报调研成果,然后教师提问、研讨,教师在切磋中既获得了企业动态信息,又整合了知识架构。

教师在教育系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提高工商管理课程实施水平的关键是提升师资质量。团队研修可促进教师知识创新,利于建构知识架构,取长补短,为开展合作研究提供平台。目前,我国工商管理教师学历层次、国际化程度不高,实践经验不足,与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不吻合。国外工商管理相关学科突飞猛进,我国相关专业还是新学科,教师急需知识更新。中国大学工商管理教育除了国内培养、出国留学提升学历层次,还可通过国际合作培训改善知识架构,通过教师互访和合作提升教学水平。另外,也可通过学院与实践单位交流,教师参与实践部门工作,取得实践工作经验,还可聘请实践部门专家参与学院教学实施。

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体验发展

管理活动更需职业水准而非学术水准,相比知识分子市场管理更需动手实践能力。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不应单纯传授理论知识,而应结合市场实践开放课堂。美国大学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课内外实践来学习消化理论知识。麦肯锡公司(Mc Carthy,2014)提出,由于案例能告诉我们真实的故事,在工商管理教育中案例学习便成为有效的工具。哈佛商学院的教学资料显示:通过研讨真实商业问题,案例学习将学生置身于真正的商业环境中。但案例学习依然不能替代学生在工作中的真实问题和直接体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商业课程中体验角色扮演,助于未来的职业选择。美国许多大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学习机会。沃顿商学院的“国际研究体验”项目,学校为学生提供资金和优秀教师,学生可在国外开展研究。大一的学生有机会参与沃顿为期10天的对他国经济文化的走访。学生进行全球商业实地考察,聆听来自全球的教师讲座,与国外学生建立联系等。沃顿国际计划让学生体验第一手的国际商业文化环境,提升了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沟通技巧,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向学生推出了“国际体验式学习课程计划”。该计划的两门课集中在国际商业方面,让大一学生了解全球经济和商业环境,10天的出国实践获得与政界和商界精英交流。

中国有些大学也开始尝试体验式教学。广东省精品课程中山大学《公司经济学》课程采用情景模拟法、案例讨论等现代教学途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策划和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等商业模拟竞赛。为配合该系工商管理专题系列讲座,多次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和博士学位企业高管围绕公司某专题以讲座形式展开讨论。为保障课程实施质量,中国大学要积极探索各种实践性、开放性、互动性教学途径,打破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之间、教学方法间、不同课程间、课内与课外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

五、结论

中美大学的课程价值观取向不同。两国分别是标准化的、自由开放的课程模式,在课程理念、管理体制、实施主体、关注点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中国大学学习模仿美国,两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致性。本文从课程实施主体、单师制到双师制、教师业务素质、学习途径等方面研究了差异性和一致性。美国大学是教师拥有充分资源运用权和课程实施权、学生也呈现主体性的双主体性;中国大学则是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教师主导课程实施的单主体性。中美大学均认识到从单师制转型到双师制是提升课程质量的必需,依靠提升教师学历来提升业务水平。美国大学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在提升学习积极性和课程实施质量方面,学生应从被动式学习转型到体验式发展。美国大学让学生参与大量课内外实践体验消化理论知识,中国某些大学在体验式教学方面也进行了有益尝试。

摘要:本文从教师与学生视角对比中美工商管理本科课程实施过程,两者差异较大。美国大学工商管理课程实施呈现双主体、知识双向沟通、关注社会需求等特点;中国大学工商管理课程实施具有单主体、知识单向沟通、关注经济效率等特点。

关键词:中国大学,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实施,比较教育

参考文献

[1]职正路:中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评估比较[J].今日湖北,2014(5).

[2]范庆瑜:从管理胜任特征反思工商管理本科教育[J].经济师,2015(8).

[3]王鲁捷: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3).

[4]王宝荣: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改革与战略,2004(10).

广州自考教育管理大专本科专业 篇5

广州自考教育管理专业、广州教育管理自考招生 广州教育管理自考招生:相关介绍、就业前景、学习特色等。

■ 关注领域:在教育改革中的创新研究与尝试,教育信息化问题的探讨。

■ 扎实的教育学科、心理学科基础知识和牢固的教育学专业知识。

■ 在中等特殊学校以及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进行教学工作。

■ 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

■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学和教育科学基本理论。

■ 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 源于文革后恢复的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

■ 该专业主要培养各级各类院校教育学科教学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者。■ 教育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的作用。

■ 亦是现在教育专业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领域之一。

■ 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 关注领域:有关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教改研究方面的论述。■ 参加本专业学习的学生经过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一般都能够掌握较系统的教育管理专业知识。

【广州教育管理自考招生、相关内容介绍】

毕业论文、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教育法学、才育管理心量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经济学、英语

(二)、教育评估和督导、教育管理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英语

(一)、中国教育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学校管理学、学前教育学、现代管理、外国教育史、计算机应用基础及上机、大学语文、心理学、教育学(B)、等等内容,详情请电话咨询或者QQ咨询!

考试时间

1、考试时间在每年1月、4月、7月、10月,其中4月和10月为大考,1月和7月为小考。

2、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课程自2005年11月起开考,每年考试两次,分别为5月份的第三个星期

六、星期日和1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

六、星期日。

教学形式

业余制:周六日全天上课,早上九点半至下午17点

全日制:普通高校管理模式,住宿、上课环境好。

【如何报名】更多资料请与招生老师咨询,招生老师结合您自身情况为您总结最好的专业和学校————请搜索报名在线[EDU84。C0M]-选择广州自考-选择报名-填写报名信息-等待回复/或根据帖子显示联系方式直接咨询。

地址:广州天河五山路141号尚德大厦A栋19楼1921-1922刘老师[地铁华师站C出口楼上,华师大后门]

本科工商管理教育 篇6

随着民族类院校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自身德育能力的提高仅仅靠书本上获取部分理论知识,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提出民族类院校研究生参与必要的本科教育管理工作来实现自我德育能力的提高。本文首先调查了目前部分民族类院校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的现状,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贯彻落实民族类院校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途径。

一、民族类院校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民族类院校对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的认识上还存在偏差

多数民族类院校为研究生提供的教育管理岗位只是为了缓解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研究生,而并不是以提高研究生自身素质为目的的。根据调查显示,很多民族类院校都对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条件作了明确限制,即只有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研究生才能够参与,使研究生参与到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这项制度演化为是为部分研究生解决经济困难的问题,而不管研究生是否按照规定将工作完成好,院校都会给其发放补贴,使民族类院校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简单的成为了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获得资助金的形式。

(二)民族类院校对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管理难度大

由于民族类院校研究生参与本科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流动性比较大,随着毕业的到来相应的工作也要结束,同时新进的研究生又要参与到新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而很多民族类院校又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对这些流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管理,致使他们的管理存在难度,导致很多民族类院校都不愿意抽出过多的教育管理岗位来满足不断扩招的研究生的需求。

(三)民族类院校研究生参与本科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制度上存在缺陷

调查显示,高校中有12.5%的学校还没有开展研究生参与本科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开展研究生参与本科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民族类院校中,有15%的民族类院校没有制定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管理办法,一些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在制度上存在严重缺失。对于民族类院校各院(系、所、中心)自筹经费设置研究生参与本科的教育管理岗位的问题,62.5%的民族类院校没有做明确的规定;37.5%的民族类院校没有规定对于考试不及格或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研究生是否可以应聘教育管理工作岗位;34.5%的民族类院校没有规定对于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岗位的工作考核;25%的民族类院校没有规定对于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岗位负责人是否有权根据研究生的工作态度及工作质量减少或停止发放研究生津贴的问题。由于制度的缺失,使民族类院校研究生参与到本科教育管理的工作缺乏有利保障,造成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

(四)民族类院校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因为民族类院校的研究生主要是通过辅导员的形式参与到本科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该工作的工作量大,事情繁琐是毋庸置疑。而研究生在参与该工作的过程中,是很少经过其实际工作岗位管理人员的考核,或基本流于形式,考核与评估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部分研究生对待工作不认真,敷衍应付工作,而与尽职尽责、工作出色的研究生同岗同酬,这些都与该工作的评估机制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在评估机制不完善的背景下,尽管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表现优秀的学生报酬会增加的情形,但操作起来很不规范,随意性很大,不能很好地保障研究生的利益,可以说民族类院校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未能充分建立起来,相应地对该工作的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

二、解决民族类院校研究生有效参与本科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认识误区

重视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正确认识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形式上有利于缓解部分经济困难的研究生,而实质上是研究生自身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在当前民族类院校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民族类院校应该首先要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充分意识到研究生参与到本科教育管理的工作具有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功能,承担着新时期研究生的资助功能,是深化民族类院校人事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和有益补充。在研究生参与教育管理岗位工作之初,民族类院校在人员和经费上要给予充分保障,同时民族类院校的管理人员应在培养创新人才理念的指引下,加强研究生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将民族类院校的研究生参与必要的教育管理岗位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中。

(二)设立专门的部门,加大对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力度

民族类院校在开展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院校应该设置专门的部门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专项的监督与管理。该管理部门应该由民族类院校中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组成,该管理部门直接对院校的人事监管部门负责。研究生参与本科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获得该管理部门的批准方能开展工作,同时研究生在工作的过程中,该管理部门若发现任何研究生因为工作不负责任亦或是出现重大教育管理事故的研究生,该管理部门有权停止该研究生的工作并向院校人事处反映,要求人事处给予该研究生一定的处罚。这种管理方式将原本管理难度大,较松涣散的组织整合成工作效率高的团体。

(三)尽快完善研究生参与到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制度

成功的管理工作都要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做保障,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本校实际规范管理办法。大部分管理者认为民族类院校的研究生参与到本科的教育管理的办法需进一步完善,要结合民族类院校的特色和实际规范管理办法。随着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规模的扩大,新情况和新问题也随之出现,为了提高管理水平,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必须在民主与可行的原则下重新修订与实践不适应的制度或制订一些新的制度。而目前还没有相应工作制度的民族类院校应当尽快建立相应的研究生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制度,对一些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应及时健全岗位设置、岗位津贴、岗位申请、岗位经费管理和岗位考核等相应工作制度,将制度建设提到管理工作的议程上来,构建一套规范完备的制度体系,以保证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逐步健全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评估和激励机制

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估和激励机制,是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保障。对于通过有效参与本科的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生,科学合理的评估和激励机制不仅保证了所管理的本科生能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使参与管理的研究生自身的德育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校首先应根据研究生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的工作性质不同分别设立明确的评估指标,引导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生能够向这个指定的目标努力,并且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评估。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评估研究生完成工作的情况,而且要注重研究生培养功能实现程度的评估,在评估中及时发现研究生在参与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的方向。与此同时,在评估的基础上,民族类院校应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实施奖惩措施,力求形成研究生工作的动力,也对他人产生示范作用。通过评估标准和内容的导向问题的反馈和奖惩的实施等环节,逐步健全民族类院校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评估和激励机制,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小结

总之,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民族类院校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将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会逐渐显露出种种新的问题,这种问题是动态变化的,这就需要管理工作者的充分重视,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解决问题。一些先进高校研究生参与本科教育管理工作的成功管理经验,也是值得我们民族类院校学习和借鉴的,通过不断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更加有效地提高研究生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为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张涛.广西高校研究生三助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J].高教论坛,2009(5).

[2]薛花.多元视野下高校研究生事务管理的有效性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

[3]徐翠花.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 篇7

1 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建立完善的网络体系、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信息资源的计算机管理、流通和共享, 减少管理工作中的大量重复劳动, 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促进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1]。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可使成人教育管理者能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提高成人护理本科教育的管理水平, 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和网络资源, 全方位实行数据化管理, 极大地解放劳动力, 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 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益和教育质量。因此, 成人护理本科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大学的教学管理不可或缺的支持平台。

2 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涉及成人护理本科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由于各高校的管理制度和办学方式存在不同, 加上传统的成人护理本科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 导致现有的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2.1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

某些成人护理本科教育管理人员把信息技术当成额外负担, 认为传统纸质内容真实可靠[2], 或者认为通过计算机来写报告, 收发电子邮件就是实现了办公网络化、信息化。某些高校虽然建立了本校的校园网, 但网站内容贫乏, 更新缓慢。

2.2教育管理系统功能单一

目前, 各成人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不平衡。有的高校开发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 采用C/S或者B/S模式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但这些系统多是政府部门或行业部门开发, 功能比较单一。同时, 部分高校还停留在单机处理信息阶段, 仅使用简单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报表统计、打印及文字处理等, 不能在校园网上运行, 不具有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标准等[3]。

2.3 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不高

现在多数高校已经添置了计算机, 开发了自己的管理系统, 建立了校园网。但是, 由于对教职工培训少, 软件和资源建设投入不够, 造成校园网成了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的工具[2], 因而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管理系统的作用。

2.4 信息化管理欠规范

各高校对历史教育管理数据保存不够重视, 各种教学信息难以实现共享, 导致各级教育管理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去应付繁杂的事务性工作, 效率较低, 严重影响了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 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3.1 实现教育管理网络化, 日常管理办公自动化

为了全方位地进行信息化管理, 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应该包括学生信息管理、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成绩管理、毕业管理、招生管理、教学点管理等多个模块, 并能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功能和输出、打印功能。各模块间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以方便管理人员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

3.2 实现数据共享, 充分满足成人护理本科教育管理的要求

该管理系统要求功能强大、界面清晰、操作简便, 要满足成人本科护理教育的多种管理职能, 使管理人员能进行实时管理并能根据管理权限对各个部分进行各种增删、恢复、录入和修改等功能;通过高性能网络设备将包括高校与函授点在内的各种PC、工作站和终端连接起来, 组成分布式、开放性的网络环境, 从而完成与Internet的通讯, 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

4 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实现

4.1 转变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观念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社会,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 它的先进性和渗透性, 使得当代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敏捷、快捷和高效的利用信息已经成为教育管理的重要职能。因此, 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成为信息化管理的前提。高校有必要加强领导, 统一规划、统一指挥, 协调职责, 改变重硬件、轻软件, 重网络、轻应用的思想, 加大投入, 进一步开发使用成人护理本科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 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

4.2 提高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队伍素质

成人护理本科教育管理信息化包括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因此, 必须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 同时对教务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技能培训, 帮助他们掌握现代化教育管理方法和手段。培训的形式应多样化, 可以集中讲课, 也可以分散指导或开设讲座及经验交流等。培训内容包括对管理人员的管理系统的操作培训, 包括对其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终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培训, 鼓励教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用好管理系统, 还应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批判性建议, 进行创造性思维。当然, 也可以引进一些教育管理和计算机方面专业人才充实教务管理队伍, 提高教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使管理不断完善, 以实现高效、优质的管理。

4.3 规范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程序

实现管理信息化需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因此, 信息化管理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舍得投入。首先, 要根据教育管理的需求分析和调研, 吸收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和各函授站有管理经验同志的意见, 构建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模块。其次, 通过竞争和市场运作机制, 选择实力雄厚的软件公司进行软件开发;同时聘请专家作论证、评估和招标等方式来保证投入能产生良好的效益。再次, 规范管理程序, 制定工作流程。以教学开始的招生信息与教学计划的制订为起点, 毕业环节的管理和毕业生电子注册为终点, 构建信息化管理流程。最后, 制定规范、严密的教学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 包括信息的发布、更新和维护等方面。通过对整个程序与操作进行优化组合, 真正实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4.4 建设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

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不仅需要校园网和中心服务器等硬件的支持, 还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化管理网站以及与之匹配的软件系统。成人护理本科教育的用户较多且分布于全省甚至全国, 因此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网络建设尤为重要。高校的教育管理系统主要依托校园网和Internet网, 采用C/S和B/S两种网络模式, 根据用户权限实行分散操作, 集中管理, 最终实现招生、教学、教务等信息的资源共享。各教学点 (函授站) 可通过拨号、ADSL等方式上网, 再由Internet网接入教育网来访问校园网中的中心服务器;也可以申请ASSL或DDN专线, 让挂在校网上的服务器直接接入Internet网, 方便各地教学点 (函授站) 用户登录服务器;或者在教学点客户端建立本地数据库, 本地数据信息可以通过Ftp, e-mail等网络传输方式自动发送, 中心服务器自动接收, 再由成教学院管理员导入数据库中。为防范外界病毒侵入和人为地攻击等, 可采用用户登录IP和密码的验证, 或者通过安装防火墙。

教育管理系统应包括招生计划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学籍变动管理、教学管理、成绩管理、毕业环节管理、教学点管理、往届生管理和统计打印等子系统, 还可根据需要增设教材管理和教师管理子系统等。子系统间应相对独立, 又密不可分、相互依赖。教育管理系统可以避免大量的人工输入、手工操作,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使成人护理本科教育管理人员能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 实现高效的计算机管理。

4.5 完善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

该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要求功能强大、界面清晰、操作简便、内容丰富, 满足成人护理本科教育的多种管理职能的需要, 能实现智慧化管理、无纸化办公。系统能根据用户信息自主识别身份;用户也可以根据管理权限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各种增加、删除、恢复、录入、修改的功能。系统应能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功能, 如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录取号、入学年份、专业、课程信息、收费标准、缴费注册、成绩和教材情况等;各函授站可以在线进行收费统计、学员人数统计、成绩统计、学籍变动统计、学员人数统计、成绩统计、学籍变动统计、教师课时及工作量统计和教学评价等;高校的主管部门可以掌握所有一级学院 (教学系) 和函授站的学生基本信息、学籍变动、收费、成绩、课程安排、教师安排等情况, 还可以发布信息、进行网上调查或常见问题解答等。通过管理系统及与之配套的网站, 可以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查询, 跨越了时间的界限, 缩短了管理的距离, 克服了成人教育学员分散学习带来的管理不方便的缺陷。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应具有便捷的输出、打印功能, 能以多种形式 (如Excel, Word, html, pdf等) 输出各种信息、统计结果, 并根据用户的要求方打印各种结果。此外, 整个管理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可拓展性, 要有利于今后升级, 满足不断增长的访问量以及增设新的模块和功能的需要。

总之, 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是一个动态、长期、连续的过程, 只有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转变观念, 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规范教育信息化管理程序, 建设与之配套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完善功能, 才能全面推进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 深化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改革, 最终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

摘要:阐述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分析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成人护理本科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成人护理本科,教育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姜为, 刘华.关于成人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8 (3) :8-9.

[2]王健.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 9 (1) :14-16.

本科工商管理教育 篇8

一、工商管理教育的尴尬:学校教育的能与不能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较强适应性的经营管理人才早已成为工商管理教育中的共识, 与之相应, 跟踪社会需求变化、反映就业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成为众多商学院制定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 这种做法隐含的逻辑推理是:经营管理岗位所要求的各种素质技能都能通过某种形式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来。

问题恰恰在于, 许多事实和论断不支持这种“线性逻辑”。以职业经理的培养为例, 曾经主导创立我国最大啤酒集团 (华润啤酒) 、如今担任北大光华学院客座教授的两栖人物黄铁鹰先生, 总结自己叱咤商场20年的风云经历, 认为成功的CEO应当具备六项素质 (能力) , 即“超凡的沟通能力、诚信、持续的自我学习能力、决策能力、操作能力、领导超人”。其中, 持续的自我学习能力所需的自省能力是“学校里和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 操作能力所需的高效果断品质, “只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换言之, 这些素质“不是正规教育和专业培训能够教出来的”[1]。这位曾经沧海的实战派教授所言可能有些偏颇, 但比学院派的严密论述应当更有先验基础。较之其他人的总结, 《北大商业评论》主编何志毅教授将总经理的素质概括为“三识二商一觉” (用人知识、战略知识、造势知识, 智商、情商, 直觉) , 全球商界顶峰人物、GE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认为管理者的领导力来自“4E1P”五个方面 (Energy, 精力;Energize, 激励力;Edge, 决断力;Execute, 执行力;Passion, 激情) 。这些总结尽管在措辞上有所不同, 但其反映出的实质方面, 例如, 直觉、决断力、执行力等, 确实在学校中很难培养出来, 或者说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不能培养出来。

纵观现实, 成功管理者中有很多没有接受过正规工商管理培训, 甚至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据统计, 世界上培养CEO最多的院校, 既非哈佛商学院, 也非凯洛格商学院, 而是西点军校!二战后, 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 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 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 总经理、董事一级的有5000多名, 超过了任何一家商学院[2]!由此可见, 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并不经由学校工商管理教育一条道路, 没有医师、工程师那样固定的职业成长道路;经营管理人才的来源不是唯一的, 经营管理人才不一定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 名牌大学商学院的高材生不一定能成为成功的经营管理人员。成功管理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能力, 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 有些能够培养出来, 有些是不能或很难培养出来的。换句话说, 在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方式与预期目标之间, 存在着某种“失灵”, 存在着某种“不能”。

二、培养目标的选择:增强业务素质还是增强管理素质

上述“不能”和尴尬首先源于一种错觉:将工商企业人乃至各级管理者的素质能力要求, 实际属于“管理性职位能力”。现行工商管理课程体系及培养方式所能达到的效果, 只是培养学生在工商企业某个岗位从事某项具体业务的“操作性职业能力”。无论哪级哪类院校设定了怎样的培养目标, 无论是中专、高职立志培养的“专业技师”, 也不论是本科层次强调培养的“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人才” (部门经理) , 还是MBA宣扬的“职业经理人”甚或“商界领袖”, 学校培养出来的都是待业等岗的毕业生。任何一个毕业生, 都只能先从“业务人员” (操作人员) 做起, 而从“业务人员”到“管理者”, 要经历一个跳跃。这种跳跃, 既需要个人的“先天素质”, 也需要实际工作中的悟性以及环境所能提供的机会, 是天时、地利、人和三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获得职务聘任和获得上下左右的认可之间有一段距离, 从这个意义上说, MBA毕业后也要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才能“化蛹为蝶”) 。

按照罗伯特·卡茨的说法, 任何层次的管理者都要具备三项技能:技术技能 (业务技能) 、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战略眼光) ;管理的层级越高, 技术技能所起的作用越小, 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所起的作用越大。一个人如果较早经历了商场风雨的历练或生活的磨难, 较早变得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较早形成了果断、刚毅、灵活、严密等思维品质, 换言之, 较早练就了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就越能成为领导者 (管理者) 。从培养管理者 (特别是领导者) 的角度, 哪一种方式 (学校培养、社会历练) 能够给人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哪一种方式能够给人提供更高的锻炼强度, 哪一种方式更能锻炼人的情商, 哪种方式就更有效。就工商管理教育的现行模式来看, 学校培养的优势更多地在于技术技能方面, 技术技能更能使人成为优秀的业务人员或低层级管理者。君不见, 当年胡志标聘用卖咸鱼、销水泥的一帮人攻市场时八仙过海、各出奇招、迅速崛起;太阳神集团怀汉新起用的7个MBA一步三计、坐而论道、痛失良机, 就是明证[3]。就学校教育内部来说, 撇开具体内容, 不同专业给予学生的主要都是技术技能, 在能力本质上是一样的;有些非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养成了更好的思维品质、更好的情商, 反倒成为企业中的领导者, 也为此论提供了一个旁证。

这就使管理教育面临一个选择:着重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还是着重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能不能做到两个目标兼顾———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业务素质) , 又有助于学生将来成长为优秀的管理者?

三、回归工商管理教育的本性:突出“学生本位”、“实践本位”

实践证明, 单靠调整课程体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在培养学生“业务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 就要设法营造模拟管理环境, 其基本思路如下。

(一) 确立“实践本位”, 增加“课内实践”, 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习管理

管理教育的本性在于实践。理论体系再严密, 课堂教学再严谨, 如果仍然是理论灌输, 仍然是学生被动听、被动记的传统模式, 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品质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得到锻炼, 学生沟通能力和胆魄的锻炼没有融入到主要的教育教学环节中, 那么这种管理教育就是失败的, 至少是低效的, 无从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确立“实践本位”, 不仅要减少理论教学, 强化实践教学, 还要把实践活动贯穿于每个教育教学环节, 要在课外实践的基础上实行“课内实践”:要让学生的实践机会不仅来源于企业实习、假期调研, 也来源于每一次案例分析、每一次情景模拟;要让每一次课堂教学都变成学生的身心修炼过程, 让理论教学变成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环节。

(二) 突出“学生本位”, 实行“课堂革命”, 让全体学生通过团队学习而全面提高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道理谁都明白, 问题是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应成为主体, 只有在主体与主体的互动中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课堂教学中的“精英教育”既害人又害己。单纯提倡“亲验式教学”、“发现式教学”, 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操作和体验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这种认识是不够的———在此基础上, 还须实行“课堂革命”, 改变教学组织机构, 让班级成为由学习小组连接起来的目标群体;改变课堂教学的单向信息传输模式, 让课堂成为群体性的感悟知识和分享体会的场所;让课堂不仅成为获取知识的场所, 还是培养情商和胆商的场所。

工商管理教育因其本性更能体现市属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其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对市属地方本科院校其他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应成为此类院校各专业普遍性的指导原则。

摘要:市属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实行“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 这种定位在工商管理教育中表现最为明显和集中。工商管理教育中必须明确区分两类能力“管理性职位能力”和“操作性职业能力”的性质及形成过程的差异, 回归管理教育的本性, 引入“课内实践”, 实行“课堂革命”, 让全体学生通过团队学习而全面提高。

关键词:管理性职位能力,操作性职业能力,市属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

参考文献

[1]黄铁鹰.谁能成为领导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8-9.

[2][美]费拉尔.凯普.没有任何借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0-12.

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危机与创新 篇9

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危机,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78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以来,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层次从高职高专到研究生, 得到了飞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 我国共有852所高校开办旅游管理专业, 在校学生达49.84万人。在新世纪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旅游业形式一片大好的大环境下, 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地位日渐突出。但发展中也潜伏着制约和影响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不利因素, 诸如高校办学理念、生源素质、师资结构和学生就业等。这些因素引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专业知识不精、毕业论文质量下降、就业形势严峻等危机, 从而形成了三大突出性矛盾:一是旅游本科生知识面广与专业知识不精、动手和操作等实践能力低的矛盾;二是旅

状以及未来对人才的需求, 科学合理地设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 通过指导和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课, 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加大对选修课的宣传和引导力度。针对学生选课存在盲目性的特点,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和健全导师制, 通过导师的引导和指导来强化选课教学管理。相关教学部门应完善课程简介, 包括内容介绍、学生基础知识要求、授课方式、学时、考核方式等, 也应加强对选修课宣传介绍的力度, 赋予学生知情权, 使选修课相关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游业对旅游人才需求“饥渴”与旅游本科生对口就业率低的矛盾;三是旅游本科生职业要求过高与学生不愿吃苦、缺乏职业精神和理念的矛盾。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那时, 中国旅游产业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一方面旅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旅游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旅游业人才缺口日渐扩大, 当前社会转型期这种旅游企业、院校规模和旅游教育质量的矛盾还有扩大的趋势, 作为旅游教育主体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 必需承担起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责任, 也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旅游本科教育所面临的危机层面加以分析, 并创新高校旅游本科教育教学方法与模式。

二、危机分析

(一) 高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下降。

在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及对旅游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下, 随着高校扩招和旅游院校“专升本”政策调整, 我国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已不再具备上世纪八十年代计划经济办学专业优势。有数据显示, 目前旅游本科教育约占我国高等旅游教育35%的份额。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招生因旅

3、严格选修课考核制度。

选修课的考核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务管理部门应在考试形式、授课教师评分标准、考试内容等方面, 与必修课考试课程统一标准, 严格要求, 比如建立标准化题库、流水阅卷等,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避免学生单纯只为混学分或得高分而选某门课程或某位老师的情况出现。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授课口碑也是学生选课时注重考虑的因素。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管理部门一方面可通过组织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人员不定期抽查教师课堂, 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随时监督选修课的授课质游行业的服务性和特殊性, 应区别于其他专业, 在对旅游业的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解和自身旅游从业角色适应上, 对生源应有较高的要求。然而, 由于中学与大学教育在课程教学上的割裂性, 很多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不知道旅游管理专业学些什么, 且认为旅游业是个风风光光、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轻松行业。当前, 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具有依赖性强、怕吃苦、不愿进基层从事专业实践活动等特点, 学生入校后不知道如何学习, 缺乏课堂外的自学和节假日的社会实践, 也不考虑自身兴趣爱好和毕业后的就业和发展问题。因此, 从进校前的专业基础到入校后的专业学习要求,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生源质量都有所下降。

(二) 旅游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上存在较大缺陷。

从近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来看, 地方旅游高校年年增加, 这说明旅游优势产业下旅游教育的市场前景是看好的。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旅游高校“数”量的增加, 而不是办学“质”量的提升, 高校旅游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

目前,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大多定位较为广泛, 且大同小异, 通常表述为:培养

量;另一方面还可依据学生的选课情况以及期末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议结果, 有针对性地对“问题教师”进行指导, 通过进修、培训等形式, 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咪, 钟加勤.学分制下选课管理制度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8.1.

[2]尹哲峰.高校选课管理的实践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09.1.

外语熟练,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有较强的理论基础, 掌握旅游行业基本管理技能及业务管理常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体魄和较强业务本领的旅游行业工作者及各旅游行业的初、中级管理人才。这种目标定位培养的几乎是“万金油”般的旅游专业人才, 但是这种“复合型”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受欢迎:讲理论功底, 常常似懂非懂;谈专业技能, 往往一知半解;做一线业务员, 又心存不甘, 认为大材小用;做管理人员, 又难以胜任。

在课程体系上, 首先, “大而全、小而全”的课程设置加上专业方向的分化有余、综合不足, 使得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重复, 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其次, 专业主干课由于课程建设时间较短, 其性质基本属于旅游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具有交叉性、边缘性、应用性等特点。往往给人一种“什么都学了一点, 什么又都没学透, 不知道该学些什么”的感觉, 理论性较强, 专业实践性较弱;第三, 技能课不能做到熟练掌握技术, 管理技能很少得到训练。很多院校开设的实践课程流于形式, 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地在某个岗位上实践很短的时间, 无法达到培养技能的目的;最后, 选修课和知识拓展课所占比重低, 学生论文质量不高。很多院校开设的选修课均为管理学基础、文化比较等基础理论课, 课时少、系统性差, 常常是点到为止, 不能有效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 不能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毕业论文往往纸上谈兵, 理论性不强, 或不结合岗位实际, 流于形式。

(三) 学生就业观念落后致使对口就业形式不容乐观。

当前, 高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大学四年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少, 学习特长和优势缺乏, 也缺乏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加上旅游本科教育对学生职业规划的缺失, 使得学生毕业择业时问题较多。要么缺乏自信, 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等着毕业就失业;要么徘徊、观望, 这山望着那山高, 美其名曰为“水往低处流, 人往高处走”, 从而错过了好的就业机会;要么眼高手低, 或觉得旅游企业待遇缺乏竞争力, 或觉得自身能力远不止用人单位的薪酬, 以致于有业不就或频频跳槽。

就业观念的传统和落后, 使得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对口就业形式不容乐观。调查显示, 重庆各大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式普遍看好, 但行业内就业人数不到学生总数的30%;浙江工商大学旅游本科签约学生中, 从事旅游业的只占30~40%, 主要集中在旅行社、饭店管理、会展、规划等领域, 而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其他行业。考虑到学校担心就业率统计过低影响来年招生的实际因素, 旅游管理本科生实际就业率 (含行业对口) 比例可能会更低。

(四) 面临企业在职员工后续教育与培训的冲击。

由于旅游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不具体性, 加上学生眼高手低导致的实践性不强、操作能力差, 以及高校和企业在学生课程见习和毕业实习的合作不稳定等综合因素, 导致中国旅游业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于是, 一些企业在接纳旅游管理本科生实习的同时, 加大了对本企业在职员工的后续教育和培训。这种教育与培训, 一方面使企业员工觉得他们不是企业谋取利润的“机器”, 而是学习福利的享受者, 从而增强了员工企业大家庭成员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对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在学生课程见习和毕业实习形成了不利影响, 高校在学生实践环节上与企业的合作更加被动。

三、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创新思路

(一) 学生录取与职业规划创新

1、入校前把握好生源关。

笔者因为曾兼职学生辅导员工作, 对把握好生源关较有体会。旅游业由于其行业服务性强, 且多是面对面提供现场服务、临时性服务、一次性服务, 因而无论外在形象、个人气质, 还是言谈举止、服务态度, 旅游从业人员上都应符合职业身份和行业标准, 以达到知识、技能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满足服务对象审美和愉悦的需要。因此, 在招生阶段, 高校主管部门完成网上录取后, 应增加旅游院系招生面试环节。一是可以从学生形象气质、语言表达、专业爱好和综合素质上把好关;二是可以让学生入校前更好地了解学校所在地旅游业发展、区位条件、周边环境等基本情况, 了解学校院系概况、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和就业形式等切身相关信息。为不误学生填报其他院校或专业志愿, 这种招生可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提前进行, 从而做到针对性地录取与入学。

2、入校后加强学生职业规划。

由于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专业方向不同、学生专业兴趣爱好不一、实践教学与就业指导滞后性等综合原因, 学生往往不会或不愿进行职业规划, 这就要求院系积极加强引导, 帮助学生搞好职业规划。有学者对韶关学院旅游系2006级本科生的问卷调查表明, 超过80.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与专业有关的职业规划类课程或讲座。在具体操作上, 大一时应给学生做职业规划的“定位”讲座, 帮助他们通过心理学量表、学校社团、班级活动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确定将来就业的大方向;大二时通过短期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见习和社会实践, 让学生对脑海中想象的工作有个更实际、更清楚的认识, 了解特定岗位所需要的任职要求, 了解自己当前与任职资格之间的差距, 并就此制定长期职业规划和短期学习计划;大三时提供学生真实接触自己理想职业的机会, 培养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小范围修改及执行职业规划和学习计划的能力;大四期间, 则给予学生应聘工作的各种辅导, 比如简历的制作技巧、面试技巧等。

(二) 院系办学理念创新

1、学生培养目标创新。

在学生培养目标上, 院系定位要具体、准确。那种“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定位较为模糊, 看上去旅游业内的什么人才都培养了, 但实际上是学生什么都学了的同时什么又都没学透, 往往是什么都会做一点却又不能胜任实际工作。要想真正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专业人才, 院系必须明确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定位。开设什么专业, 专业下分什么方向, 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尽可能利用学校及周边优势资源, 开设特色、对口专业或专业所分方向。在此基础上, 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为从事旅行社、酒店、景区、会展等应用型人才, 然后按专业方向产学研一体化培养, 从而让学生学习和就业各择其优、各尽其才和各显其能。

2、课程设计创新。

为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保证本科生具备学习型知识结构、适应型能力结构、综合性素质结构和创新型发展能力, 需要构建旅游管理课程体系的“7-3”模式和“3-5-2”模式。所谓“7-3”模式, 是指把课程总体上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块, 其中理论课占70%, 实践课占30%, 扩大实践课的比例。而“3-5-2”模式则是指基础教育课程群、专业教育课程群和创新发展教育课程群三大模块组成, 三大模块分别占总课时的30%、50%和20%。

在课程设计具体操作时, 可考虑专业历史背景、学校所在地区位条件、资源优势等实际情况, 在不违背教育部关于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基础上, 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开设一些特色化课程 (如会展、温泉经营、高尔夫球场管理等) 、本土化课程 (如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民俗文化、景区景点导游、景区植物等) , 也可以专业细分为手段, 突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如以地方经济见长的旅游院校突出旅游经济课程、以语言见长的旅游院校重视旅游英语和小语种课程、世界遗产所在地旅游院校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旅游规划、遗产保护等课程。

3、师资力量创新。

优化师资结构, 建设好一支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旅游院校实践性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南澳, 旅游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与所教授课程相对应的五年同行业工作经验, 其次要有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文凭和相应的学位证书。在我国, 旅游是新兴行业, 部分教师是半路出家, 毫无实践经验可谈, 即使是科班出身, 也是从学校走进学校, 实践经验缺乏。只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有实践经验的学生。

第一, 引进。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引进一批旅游类专业的师资, 或者吸收一批非旅游专业研究生但在旅游企事业单位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并担任过中高层管理职务的人员作为学校的专业教师。

第二, 培养。为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 学校可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每年从中青年专业教师中选派部分人员到旅行社或高星级酒店挂职锻炼, 一方面积累自身实践工作经验、兼顾学生课程实习或毕业实习管理,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同时, 鼓励有才能的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同时进企业兼职, 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与经验。

第三, 聘用。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及旅游酒店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中聘请专业兼职教师, 共同参与本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教学考核评估及教学工作。

第四, 国外进修。定期选派部分中青年教师到国外旅游院校进修学习, 吸收国外先进旅游教育经验, 提升国内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品位, 增强国际竞争力。

4、教学大纲和计划创新。

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准则, 教学内容应规范在教学大纲内, 教学进度应与教学计划同步。当前,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原因之一就在于某些教学大纲和计划是摆设, 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在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制定上, 不能是谁上课谁制定, 而应是教研室或教学团队与企业或实习基地联合制定。如东北财经大学抓住大连旅游业发展机遇, 与渤海饭店集团联合办学起渤海酒店管理学院, 学院的教学大纲与计划经过渤海集团的检验, 不断得到修改和调整, 尽显合理性和科学性。澳大利亚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其教学大纲和计划, 由学校教育专家和实业界专家 (为主) 共同商讨制定, 教学大纲和计划一经通过并经社会检验, 便可成为一种知识产权, 有权提供给各有关院校使用。而且, 其教学大纲和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实业界的要求会发生一些变化, 此时则要求大纲作出一些调整和变化, 以更好地适应实业界的需要。

(三) 教师教学方法创新。

旅游业的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挑战, 给旅游专业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 掌握旅游业的发展及对人才需求的特性, 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学科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 强调课程知识性、系统性的同时, 更应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创新教学方法应突出实践性教学, 以达到在学中练、在练中学的效果,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教学、模拟操作等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教学的灵活性。

澳大利亚国际旅馆学校是附属于美国康奈尔大学, 在亚太地区颇具影响的旅游管理学校, 该校教学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非常重视和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如, 学习《市场营销》课程时, 教师要求学生去火车上调查餐饮销售状况, 分析销售好坏的原因, 哪些值得肯定, 哪些应加以改进;学习《饭店培训》课程时, 教师要求学生自选课题, 对该校下属旅馆员工上一次培训课。此外, 瑞士洛桑学院的“前店后院”教育模式已为国际上大多数旅游院校所采纳。以上“做中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应是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加以吸收、消化和推广的, 并在结合我国实际中得到改进和提高。

(四) 教学与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教学是科研之本, 科研夯实教学基础,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育发展的“两条腿”, 应齐头并进, 缺一不可。按照以人为本、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办学理念, 高校在科研和教学上应同等重视, 科研不应以牺牲学生教学质量为代价。当前包括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在内的高校办学较普遍存在功利主义倾向, 高校抓科研重在提高学校在全国和同行院校中的排名, 教师埋头科研则为晋升职称, 学生做科研获奖以显示学校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与科研管理机制:一要突出教学在高校工作中的主体性。占高校主流的一般本科院校应突出教学工作, 主抓教学质量, 把教学质量而非科研水平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核心评判要素;二要加大教师教学质量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 不同于其他一般专业本科教育, 随旅游业发展变化在理论信息、教学实践、用人单位要求等方面变化大而快, 专业教师除需要及时跟踪科研所需前言理论信息外, 也需要深入企业实践, 及时了解旅游企业、旅游市场对学生培养要求的最新变化。这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最新信息, 是保证旅游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后继科研水平的重要源泉, 是解决“课堂讲景点、教室讲操作”等照本宣科式教学问题的“金钥匙”。因此, 提升旅游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 实为学生求得知识和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需与之福;三要树立“教学第一、科研第二”理念。在教师工作体系中, 教学始终是主体, 科研从属并服务于教学。教师要深知教学的工作主体性和为学生服务的中心性, 而不能为职称和科研而科研, 也不能把科研当成文字仅作成果摆设而不应用于教学;四要将教学和科研奖励分开, 合理制定评奖方案和奖酬分配。科研奖由学校和院系评定, 教学奖励办法则重点加权学生评分, 学生评分至少应占总评分比例的70%, 以增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公平性和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教学和科研奖酬合理分布, 从而避免高校教师只重科研而忽视教学的情况, 真正做到高校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2009年中国旅游统计公报.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 2010.10.20.

[2]田凤, 沈仲亮, 文潇.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了, 就业了吗?[N].中国旅游报, 2007.7.

本科生学业导师教育管理模式探讨 篇10

1. 思想认识不够统一, 机构职责不太清晰

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很多高校的现实选择, 但也有不少高校对其必要性的认知存在异议并没有推行该制度。目前已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国内高校大多形式重于实质, 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究其主要原因, 一方面表现在组织者或管理者对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的认识既不到位, 也不统一。很多观点认为, 学业导师的工作职责和授课教师、班主任 (辅导员) 等职能交叉, 与教师的概念内涵相近、工作职责相似, 没有必要加以严格区别。班主任 (辅导员) 、授课教师可以同时承担学业导师的工作任务, 不需要配备专门的学业导师。另一方面表现在高校相关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责不太清晰。有不少高校虽然意识到给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的重要意义, 但究竟是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 还是由学院或系来具体落实, 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论。管理机构不明确必然导致管理职责模糊、不清晰。

2. 导师资格缺乏标准, 选聘方式有待商榷

有些高校明确规定, 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 必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些高校规定学业导师可以由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老师担任。也有的高校鉴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规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熟悉教学的管理人员甚至是在校的研究生都可以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对于本科生学业导师, 不少高校并没有规定明确的任职资格标准。在导师的选聘方式上, 不同的高校做法也不尽相同。有的高校是由学校遴选或指定, 有的是由学院或教学系酌情确定, 也有的是由本人申请组织部门审核后确定, 等等。在学业导师的选聘方式上, 几乎没有学校采用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产生。

3.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关于学业导师的管理制度, 很多高校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 但是总体上看都不够健全和完善。有的管理制度只对一般的管理内容进行简单的规定, 有的只原则性规定了工作组织程序, 制度本身既不系统, 也不完善, 在实践运行的过程中, 往往缺乏可操作性。如何选拔导师, 导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业, 指导的过程如何保障和监控, 指导的幅度和层次如何确定, 学业指导的效率和效果如何考评, 考核和评价的结果如何兑现激励等内容都需要在制度中加以明确。

4. 考核评价不尽合理, 激励保障不能到位

目前, 实行了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高校, 对于该项工作的考核手段和措施大都不尽合理和科学。考核和评价往往只是走过场, 有的只有他评, 没有自评;有的只有自评, 没有他评;有的虽然包含自评和他评等内容, 但评价的过程组织并不科学严谨, 评价的指标和项目也比较粗糙、简单。还有的高校虽然推行了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 但只是作为一项工作任务布置, 至于是否去做, 做的效率如何、效果怎样, 并没有认真考评甚至没有考评。有的高校虽然考核评价工作做得相对细致深入, 但是没有相应的激励奖惩配套措施, 或者虽有奖惩, 但是激励保障措施不到位, 这样造成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做与不做一个样, 做好做坏一个样”。没有评价, 难以兑现奖惩, 没有考核, 难以兑现激励。激励保障、奖惩措施不能及时到位, 反过来又会阻碍考核评价工作的深入持久。

二、加强本科生学业导师管理体制的模式创新及其路径选择

1. 加强领导, 明确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一项系统工程, 组织领导工作是该工程的基本保证和保障, 也是最终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有效推行, 需要在学校层面成立本科生学业导师管理委员会, 作为统筹部署学业指导工作的领导机构。委员会的成员构成, 既要包含学校相关领导, 也要包含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还要吸纳学院或系相关工作的负责人, 校内各方齐抓共管。该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作为委员会的常设机构, 负责本科生学业导师工作的日常管理。

2. 细化标准, 推行合理的选聘方式和流程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学业导师的任职资格和选聘方式是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效率和效果的重要保证。不同的学校, 实际校情不同, 学业导师的确定可以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建议对学业导师设置AB角, A角由资深的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 B角由相对年轻的教师或学业综合素质较高的研究生担任。这样的导师配置, 既保证了学业指导工作的严肃性、严谨性, 也能体现学业指导工作的活泼性、灵活性。学业导师的选聘不能简单由组织机构指定配置, 应当充分发挥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了防止该项工作走入极端或误区, 双向选择的过程既要体现民主, 也要保证集中。

3. 健全制度, 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和平台

完善的本科生学业导师管理制度不仅包含具体规范的条款式规定, 还要包括一些必要的将来形成档案的重要资料, 如学业导师工作手册、工作记录本、考核评价表、导师申请表、具体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等。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发本科生学业导师管理系统, 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化手段和平台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在管理系统中构建双向选择模块, 确定指导层次和幅度, 明确沟通渠道和频率。以“学业导师+学生”为核心, 架构授课老师、班主任 (辅导员) 、家长、社会力量“四位一体”的学业素质教育导向监管平台;以“学业导师+学生+班主任 (辅导员) ”为中心, 架构学校 (院系) 、班级 (年级) 、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学业外素质教育导向监管平台 (如图所示) 。

本科教育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学业导师、授课教师、班主任 (辅导员) 、学生家长共同肩负着教育和培养的责任和义务, 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每个角色的职责不是孤立的, 而是交叉联系的。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教育管理要坚持“三全育人” (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的工作方针, 采取家校联动、多方协同的方式, 利用两个导向监管平台, 以学业能力教育为核心, 辐射和带动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旨在最终实现综合素质教育效果的全面提升。

4. 科学考评, 建立合理的激励体制和机制

中美本科教育之差异 篇11

中美本科教育的第二个差异是重视方式。和美国顶尖大学相比,中国大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强调教授——特别是院士和大牌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这个“进步”显得何其荒唐!一个不给学生上课的人,还有必要称之为教授吗?

相比之下,美国顶尖大学一旦确立了本科生教学的核心地位,就没有动摇过。比如,芝加哥大学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拥有8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但教学是他们的核心使命。教师如果不上课或者课上得不好,就没有地位。那些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往往在学校重大事务中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权力。再比如,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全美最顶尖的艺术院校之一——没有将学校搬迁到市政府免费提供的风景优美的郊区而宁愿待在拥挤的市中心。原因是作为艺术院校,学生必须要接触真实的艺术世界,他们要通过逛街,随时了解当下的流行趋势和时尚元素,激发出创作灵感。郊区风景虽美,但不符合他们的教育教学要求。

中美本科教育的第三个差异是对本科招生的重视程度和对培养质量的监控。

美国所有的顶尖大学,无不对本科招生工作高度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般来说,大学里纯粹从事招生的工作人员有40-50人,少的也有20余人。招生办公室每年要处理来自全球的3.6万多份申请材料,每一份申请都经过严格审读,确保最终获得通过的学生是最适合斯坦福大学培养的学生。此外,美国顶尖大学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非常严格。比如,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里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院校研究处负责对本科生培养质量进行调研和分析;再比如,芝加哥大学在上个世纪30年代建立了著名的“综合考试”制度,学生不仅要在入学时参加这一考试,通过后才能入学,而且在毕业前还要参加这一考试,通过后才能获得学士学位。当然,最为人所熟知的是美国顶尖大学在本科培养过程中的高淘汰率。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的淘汰率居然达到了30%。

相比之下,依赖单一的高考成绩录取,中国大学已经逐步蜕化甚至丧失了识别人才的基本能力。

本科工商管理教育 篇12

1 农业院校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院的本科教育都是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体现农业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兴行业不断涌现,知识、技术快速更新,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1],为此,我院重新思考新形势下农业高等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目前,我院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有差距。

社会对本科教育层次的毕业生需求主要在应用型、技能型岗位,侧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目前,我院本科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基本上照搬或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教学理论学时比重较大,课程体系中基础理论知识类课程比例大、学时多,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要求。

2.教材没有农业院校特色,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本科教育体系中针对农业院校本科生的教材比较少,简单套用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并使用多年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忽略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

3.考核形式僵硬。

本科教育长期以来沿用传统的考试方式,主要通过书面答卷测试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情况。这种方法难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而容易使学生处于死记硬背、被动的学习状态。

2 农业院校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思路

2.1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以符合社会发展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为目标,认真调研社会对专业知识需求情况,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对人才应用和创新的要求。同时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利用农业院校独特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以专业知识结构为依据,制定既完成专业知识教育又侧重实践应用的教学计划,突出农业院校本科生特点。例如我院信息管理与系统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修订为:培养现代大都市农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和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2]。

2.2 构建合理课程三级体系

课程的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是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我们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校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进行调研,比较它们的专业课程设置,同时收集已毕业工作学生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反馈信息,结合农业院校实际,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我院在课程体系上构建了三级知识平台,包括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方向平台[3]。

2.3 加强实践环节建设

教育教学改革的另一重要环节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层次、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要贯穿整个学程,增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4]。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应用型实验,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对此,我院制定了融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训练方案。

2.4 加强教材建设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教学内容一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因此教材的选取是关键。针对目前适用于农业高等院校教材较少的情况,我院积极联合北京农业学院、天津农业学院一起组织编写大都市农业院校本科各专业系列教材,同时还积极组织教师编写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例如我院刘传菊教授主编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入选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新版教材。

2.5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中以讲授为主,课堂教学中注重处理问题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适时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新技术,以动画、图表、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注重所讲授的知识和企事业单位需要的相一致,使毕业生走上岗位后,能够很快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中。改革传统的“集中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引入“分布式学习”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随时随地式的教学过程。如使用BB教学平台和强调教学资源上网免费开放,课程都拥有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可以为多数高校师生学习借鉴,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

2.6 改革考试考核方式

改变考核的侧重点,侧重能力考核,从强调记忆转变为全面鉴定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打破单一的考试形式,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考试、口试、操作、闭卷、开卷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论文等方式完成考核和评价。通过考试改革,使考核过程不再是本科学生学习的负担,而是真正促进其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引导学生由应试型学习转变为自主的、实用性的学习。

3 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院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为契机,结合大都市农业院校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对我院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总之,只要我们及时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院就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创新型高级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万忠,周渊深.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务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1):98-100

[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汇编[Z].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务处编印.2008:56-63

[3]刘望军,浣喜明,陈爱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2006年,16(1):80-81

上一篇:上级领导下一篇: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