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问题

2024-12-12

市场化问题(共12篇)

市场化问题 篇1

要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就必须实行市场化经营, 农业市场化也是应对入世挑战的有效措施, 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点问题。目前我国农业市场化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市场主体薄弱、市场体系不健全等, 导致我国农业市场化水平远远低于经济总体市场化水平。这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建设。

一、阻碍我国农业市场化的原因

1.农业自身的局限性和高风险

农业具有天生的局限性, 农产品的生长都是有自然规律的, 而且要受到土地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所以农业生产呈现周期性、分散性, 再加上农产品不容易保存很容易腐烂变质, 导致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一方面是自然条件的风险, 一方面是农产品市场的风险。农产品是在很多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产出来的, 相对比较依赖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 所以农业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 面临巨大自然风险。农产品流通受到土地规模、技术水平和生产周期的影响, 加上新鲜易腐烂, 这些给农产品的流通造成阻碍, 导致农产品面临着巨大市场风险。

2.农产品运输流通存在困难

农场品不容易运输和流通, 经常是卖不出去或者是买不进来, 这对农业市场化造成了严重制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农业市场不够完善, 农产品结构和区域分布不均衡, 另一方面是消费市场狭窄。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区域性、产能相对过剩;再加上农产品缺少规划, 结构调整无序, 给农产品流通带来困难。首先, 我国农产品市场狭窄, 随着科技进步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 但是我国城市消费人口确是有限的, 因为城市化发展水平低制约了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其次, 农产品流通系统不完善, 农产品中介市场发育迟缓, 农业生产还是以农户为主;市场基础建设滞后, 表现在市场规则、机制的不完善;市场发育缺少规划, 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3.资源匮乏、农户经营力薄弱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口众多, 人均占有耕地少, 资源匮乏使农村劳动力过剩, 农业生产比较分散, 以农户为单位的生产形势规模小、生产经营能力薄弱, 这样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并且不利于提高粮食的产量。而且这种农户经营的模式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生产, 提高了农产品的成本。农户不但是生产主体, 同时也是消费主体, 这就要求农民必须提高生产经营素质。现实情况是农民素质普遍不高, 首先他们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其次他们缺少管理经营能力。农民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低, 素质稍高的劳动力都脱离了农业生产, 涌向发达地区打工谋生, 以农业为生的都是素质较低的农民;再次, 农民缺少市场意识, 生产经营依赖经验和盲从, 使农业生产具有盲目性及趋同性, 不利于农业的市场化。

二、加快我国农业市场化的对策

1.将农民培育成市场化主体

首先, 维护农户的经营权利,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 应具备自主的生产决策权利, 农户享有农业生产流通的合法权益, 比如要有明确的土地产权和劳动收益权。政府不得干预农户的生产行为, 并且努力消除城乡二元化结构, 对农民市民一视同仁;其次, 通过培训教育等手段提高农民素质, 为农民参与市场分工提供条件,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大力开展农村教育改革, 完善农村教育体制。对农民开展广泛培训, 除了农业技术也要涵盖服务技能和工业技术等;再次, 鼓励多元化农业生产, 尊重农户主体性的同时也要要培养多元化市场主体, 包括农业中介、农业企业等。第一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第二要加紧培养农业中介, 加快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

2.推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化的进程

首先, 要推动土地、劳动力的市场化。市场化要求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 这样才能实现市场的优化配置。现阶段我国土地和劳动力没有得到很好配置, 农民虽有土地使用权但是产权不明阻碍了土地流动。农民素质较低加上国家制度缺陷阻碍了农民的流动。所以促进土地和劳动力的流转是农业市场化的基础;其次, 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农村资金才能实现市场化的流动和配置, 政府应整合农用投资,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推动农村信用社和金融机构的发展。农业开发和基础建设主要带来的是社会效益, 这些项目因为风险大、资金回收慢, 金融机构拒绝参与, 所以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农业技术进步等项目国家应做好补偿性预算, 弥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损失。

3.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

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的机制, 这也是市场经济长盛不衰、保持活力的原因。所以要促进农业市场化发展必须保证农业利益和其他行业持平, 农业生产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才能激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只依靠市场调节这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各国都采取了不同措施保护农业的发展。我国人均耕地少, 农业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因为政策制度的问题我国农业部门无法积累资金, 所以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市场化的支持力度, 尽量施行一些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 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

三、结束语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 农业市场化是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一部分, 也是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现在我国农业市场化面临很多困难, 国家应该顺应市场规律, 培育成熟的农业市场主体, 推动农业生产资料的流动,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廉.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13.

[2]周新庄.我国农业市场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05.

[3]何一波.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分析和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7.

[4]沈春梅.关于我国农业市场化问题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5:50-51+9.

市场化问题 篇2

一、我国车险费率制度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意义

车险费率制度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商业保险主要险别的价格向市场回归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第一,改变了车险费率的形成机制,第一次使市场成为决定费率的主导力量。作为财 产保险重要组成部分的机动车辆保险(本文主要探讨车辆损失险)在性质上属于典型的商 业保险,其费率理应由市场决定。在这次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中,政府主管部门将 费率形成的决定权交给对自己所承保的业务自负盈亏的保险企业,由后者根据赔付率、费用率、合理利润预期、市场供求关系和各种风险因素等市场情况自主确定。市场第一 次成为决定我国车险费率的主导力量。这是符合我国 经济 市场化的进程的,也是与车险 保险费率市场化的世界潮流相吻合的。

第二,大幅度地降低了车险费率的总体水平,在车辆保险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公平的原 则。随着机动车辆安全性能的增强,道路、信号系统和其他 交通 设施状况的改善,交通 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平均严重程度大大降低,保险赔付率大幅度 下降,车险费率在客观上有了较大的下降空间。同时,由于经营车险业务的企业同业竞 争的加剧,车险费率也有向下变动的客观要求。通过费率的市场化改革,车险费率的决 定主体由政府转换为保险企业,费率水平大幅度地降低,从而减轻了广大保户的保费负 担,真正体现了车辆保险过程中对被保险人一方的公平。

第三,细化了车险费率的形成要素及其权重,使车险费率的构成趋于合理。这次车险 费率制度的改革,不仅将车辆损失险的费率与第三者责任险的费率区别开来,从客观情 况出发有升有降,而且还纠正了原来以“从车”为主的片面性做法,贯彻了“从车”、“从人”、“从用”、“从地”相结合,加大“从人”权重的原则。一些保险公司在私 人自用车辆基本险费率表和私家车基本险费率表中,直接载明固定驾车人或主驾车人年 龄、驾龄、性别或职业、客户信用等级与安全等级的优惠比率或系数,或上调的比率或 系数(表中提供了改革初期华安广州分公司私家车费率的优惠系数,从中可以看出“从 人”因素等在费率构成中的作用)。另一些保险公司虽未在车辆基本险费率表中直接规 定这样的比率或系数,但载明了驾驶人员不同期限有无违章纪录、车辆不同期限有无赔 款纪录的优惠比率或系数,或上调的比率或系数。在车辆保险事故主要由人为因素所导 致的现实条件下,加大“从人”的权重的原则,体现了各类因素风险程度与其费率水平的一致性,必然使车险费率的结构更为合理。

第四,降低了车险业务的盈利空间,迫使保险企业强化经营管理。机动车辆保险是商 业性的保险。保险企业经营车辆保险的目的是追求利润,这个利润应该是净保费收入与 净赔款和费用支出之和的差额(只是由于保险企业在不同年份的赔付率波动较大,保险 企业的年利润应看作若干年份净保费收入与净赔款和费用支出的差额的平均数)。显然,在总保险金额、净赔款和费用支出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费率越高,保险企业的利润就 越多。在保险费率长期维持在远远高于合理水平的条件下,保险企业只要扩大承保规模,就可以将其盈利水平维持在社会平均利润的水平上,甚至远远超过社会平均利润。这 就必然导致保险企业更加倾向于向规模要效益,而不是向管理要效益。这是我国车险市 场粗放经营的内在根源。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车险费率总体水平的大幅度下降,降低了保险企业经营车险业务的盈利空间,迫使它们强化经营管理,从主要倾向于扩 大业务规模向规模与管理并举,更加突出管理的方向转变。这对提高我国内资保险企业 的管理水平,增强正当竞争能力,积极应对来自外资保险企业的更加激烈的挑战,无疑 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有利于规范保险企业的竞争手段,净化车险市场。由于车险的现实费率水平远 远高于合理费率水平,保险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必然主要集中在对车险份额的争夺上。同时,也正是由于车险的现实费率水平远远高于合理费率水平,保险企业即使为展业付 出高额费用也会有利甚至是暴利可图,它们才敢于向代理人或经纪人支付高额佣金,向 被保险人一方的经办人(如果被保险人为企业、机关、团体,则为实际管理车辆的负责 人)支付高额回扣,致使我国的车险市场成为表面有序而实际上高度无序,甚至是滋生 严重腐败的场所。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车险费率总体水平的大幅度下降,缩小 了保险企业支付高额佣金或回扣的空间,从长远看,必将对规范保险企业的竞争手段,净化车险市场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二、我国车险费率制度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但应当引起高度注意的是,在我国 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中还存在诸多的,甚至是相当复杂和严重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各保险企业之间在费率上恶性竞争,费率降低幅度过大,易造成保险企业的亏 损或偿付能力和服务质量的下降。在这次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期,除营业性用车辆 外,其余车辆的保险费率均有大幅度的下调。自2003年1月1日起车险费率制度市场化改 革全面启动之后,各家保险公司就将车险费率整体下调了10-15%,有的保险公司费率的 最高降幅甚至超过30%。车险费率改革前,我国各保险企业车险的赔付率一般在55-60%,各保险企业大约有10%左右的利润空间。这样高的降价幅度,必然会导致保险企业车 险业务的严重亏损。这一点已经为我国目前多家保险公司车险业务的经营现状所证实。例如,截至2003年10月底,上海财险公司车险赔付率达69.9%,已超过保险公司的收支平衡点,车险业务已出现全行业亏损。由于经营管理方式和水平的原因,与改革前相比,我国的车险的降价空间是比较大的。然而,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 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保险企业的经营费用水平不能迅速降低到相应的水平时,由车 险费率一次性降低幅度过大所导致的保费收入相对甚至绝对的大幅度减少,很可能会导 致保险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使它们应该提供的无偿性服务尤其是应该 承担的赔款大打折扣,从而最终损害被保险人一方的利益。

赵晓:住房问题不能单靠市场化 篇3

房价太高,有可能是房价背离了价值,有泡沫,不合理;但也有另一种可能,即房价其实是合理的或者基本合理,房价的上涨中并没有很大的泡沫,但老百姓还是买不起房子。这就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太低,就算房价下降,可能还是买不起。

其实,反映出房价不合理的背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国民经济分配结构可能出现了畸形。

众所周知,我国过去几年已经形成了相当严重的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格局。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能指望房地产消费有一个健康格局吗?你能指望通过房价稳定让一般人买得起房吗?很难。如果收入分配格局出现问题,那么,整个住房购买肯定也是畸形的,而住房供应也必定是畸形的。所以政府的政策却不能单单停留在房价问题上,还要深入到收入分配层面上,深入到住房供应制度上。

从住房供应制度上,很明显,解决穷人住房问题不能单靠市场化,同时也要靠政府的住房保障。老百姓收入低,不仅买不起房,也享受不起高等教育,甚至看不起病。如果所有这些问题都同时发生在今天的中国,那么背后除了收入分配问题,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也出了问题。

1997年以来,政府只想通过住房发展来拉动经济增长,所以整个方向就是住房市场化,完全忽视了住房的社会保障(也忽视了政府在其他领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尽管2006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政府终于开始重视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了,但直到今日,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仍不乐观,这里面又牵涉到更加复杂的中央和地方关系,特别是财权与事权对称的问题了。

我相信,政府对住房供应结构的管制、想让市场来买单的思路在这个阶段有一定合理性。但政府必须从每年两位数增长的财政收入中拿出钱来,去下决心构建一个社会住房保障体系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城市水务市场化融资问题探析 篇4

我国“十二五”期间提出, 要规划和建设能源节约, 环境友好型社会。2010年11月, 国务院发布《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将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提高到战略性的高度。在国家加强对我国水资源开发重视和关注的基础上, 为解决城市水务融资及建设效率问题, 国务院于2011年5月7日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鼓励民间资本加入到国家基础上设施建设中来, 城市水务建设的融资渠道有机会得到拓宽。由于水务建设属于公用事业, 一直以来我国公用事业的投融资模式处于长期僵化的状态, 即财政出钱, 地方主管部门组织建设, 地方水厂组织运营。在这一模式下, 水务建设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 融资规模有限, 且资金运用效率较为低下。因此, 解决好我国城市水务在市场化进程中的融资问题, 并对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城市水务事业融资决策要素理论分析

由于城市水务产品和服务属于准公共物品范畴, 因此, 其融资特点与一般公共事业融资存在区别。首先, 城市水务建设的实际发起人和投资人不同, 其发起人一般为政府或其授权的水务企业, 而实际投资方则另有其人。这也就决定了第二大特点, 实际投资者和发起人的目标不同, 当水务建设为私人投资时, 投资方的目标为经济利益, 而政府的目标是实现社会效益, 但由于政府在建设过程中只有监督权而无控制权, 因此, 双方之间的目标分歧可能导致融资的失败。

凯恩斯主义认为消费是经济的核心, 包括水务产业在内的公共工程只起到刺激作用。不过目前的经济学者认为, 一个经济体系的有效运作离不开对公用事业的科学管理。由于实务界和理论界对公用事业的观点的转变, 促使政府加大与私营部门合作力度, 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和私人资本可以达到公用事业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的目的。尽管政府对公用事业直接管理机制是较好机制之一, 但是将行政领域的条块管理搬到了水务企业, 行政框框的束缚将会使得企业的无法正常运行。政府通过引入多元投资主体能够改变政府直控式的管理模式, 提高水务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和私人投资, 引入多元投资主体, 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公用基础设施供应有限, 而城市水务产业的需求却是很大, 由于国家公共部门财政收入有限, 仅靠财政预算支持城市水务非常困难, 因此迫切需要拓宽投融资渠道, 吸引多方资金。城市水务融资模式主要受三方面影响:

第一,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城市水务作为公用事业, 政府资金会参与其中, 因此, 政府在城市水务中一直发挥投融资主体的作用。而政府的参与程度则取决于政府的财政能力以及城市水务建设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但是由于城市水利对资金投资要求较高, 因此, 部分经济发不发达地区的政府难以单纯依靠财政满足城市水务的投资要求。

第二, 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国家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与企业的融资模式密切相关, 城市水务的融资模式也会受到当地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影响。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不够完善, 信用评级机构较少且部分公信力受到质疑, 因此, 第三方担保以及资产抵押仍然是当前城市水务建设融资的主要形式。可见,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使得我国城市水务建设融资受到制约。

第三, 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由于城市水务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其市场稳定性要求较高。但由于城市水务建设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较强, 而水价受到政府管制较多, 因此, 城市水务投资的收益率较低。由于投资者对城市水务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各不相同, 除了财政投入外, 适合于城市水务行业的资金来源最好是政策性融资、成本低的市政债券、周期长的国债, 以及政府援助项目和国际金融组织的低息贷款。

三、城市水务市场化融资现状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 城市水务的需求也逐步增长, 目前, 我国水务行业基本采用的融资方式为:以政府为主导的融资, 而以项目为主体的BOT、TOT、ABS融资, 以企业为主体通过股权和债权融资模式则使用较少。但由于我国城市水务建设正由政府融资向政府主导下的多渠道融资转变, 因此, 在转变过程中我国城市水务建设的融资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

第一, 部分经济落后地区政府在城市水务建设中的投资作用缺失严重。由于城市水务密切关系民生, 且其投资额巨大, 投资期较长, 投资回报率较低, 因此, 各国水务建设仍以政府融资为主导。但在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 政府财政能力有限, 其在城市水务建设中的投资不足逐渐成为制约城市水务发展的重要问题。财力有限的政府在城市水业的公益性和收益性之间做出了收益性的选择。而由于导向不明确, 全国大部分地方政府在引入多渠道融资后, 也迅速地退出了城市水务投资主导者的角色, 减少或不再向地方水务企业提供建设资金和给予财政补助。而水务企业采用除自筹以外的贷款、合资、合作等融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资本的逐利性都必然造成产品成本的增加, 最终引致水价的不断攀升。因此, 政府在水务投资领域作用的缺失是推动各地水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第二, 在城市水务建设融资模式转移的过程中, 产权多元化水土不服。我国进行城市水务融资市场化的目的在于解决项目资金缺口, 同时, 也需要解决当前水务项目的投资效率问题。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填补资金缺口, 忽视水务产品的公共品属性, 盲目关注其商品特性, 在城市水务建设中盲目引入多元化产权投资, 而不注重考查投资方的资质, 就将其推向市场, 导致水务产品的效率和质量都受到较大影响。而这类产权的多元化只能是以牺牲城市市民的长远利益而换取政府的短期利益, 最终影响城市水利发展。

第三, 城市用水定价机制不健全阻碍企业改善融资结构。城市水价一直以来都受到政府的管制和干预, 各地政府福利水价意识较强, 并缺乏系统的水价调整机制, 使我国供水价格长期处于偏低水平运行。国内大多数供水企业是在使用“市场经济”下的原材料去生产“计划经济”下的自来水产品, 低水价是导致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低水价同样制约了企业使用内源性融资解决企业资金问题的能力, 也阻碍了企业优化融资结构, 使用上市融资、发行债券、贷款、引用战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融资渠道的能力。部分城市引水项目投产后, 水价与成本严重倒挂, 如果不及时启动水价机制, 将使供水公司陷入恶性循环状况。目前, 我国采用上述方式进行融资的企业比比皆是, 但是都很难解决庞大的资金缺口问题, 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成为制约我国水务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的瓶颈问题。

四、城市水务市场化融资问题应对措施

水务企业资金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缺口是城市水务市场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由于水务行业的公共品, 垄断性, 规模经济性, 资产专用性强, 资产沉淀性强特殊性质, 加上我国政策体制的不完善, 资本市场的进入壁垒较高, 水务企业在“十二五”期间融资问题亟待解决。根据当前我国城市水务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 健全我国城市水务融资相关法律与法规, 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由于我国当前的法律更加侧重于引入市场机制, 而忽视了对我国多元化市场主体的监管, 因此, 在面临公用事业与市场化的整合时, 分阶段整合就更显必要。建立市场化条件下的城市水务融资体系需要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在引入市场机制的情况下, 水务行业的准入与退出, 以及水产品及服务的质量都应当按照相关标准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监管。也就是说, 通过合理报酬将经营责任市场化后, 政府应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对水务企业进行有效监督。

其次,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加大政策性融资力度。由于我国当前水务融资中回收成本政策, 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以及财政透明度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 应当考虑制定改善水务企业的而服务水平, 以使其未来能够更好的获得市场融资。

再次, 拓展城市水务建设的债务市场融资渠道。由于城市水务投资具有投资额达, 资本沉淀性强, 回收期长的特点, 因此, 水务建设的融资相应要求具有融资期限长, 资金供应稳定, 资金成本低的特点。而市政债券由于其融资成本地以及免税等特征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债务融资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且其期限较长, 因此, 更加符合水务建设的资金特征。同时, 在城市水务建设的融资中引入债务融资, 有利于保护水务设施的产权, 为引入服务竞争解决城市水务的效率问题提供条件。

最后, 加快建立城市水价的改革机制。由于在推进我国城市水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过程中, 政府垄断公共资源定价的局面被逐渐打破, 因此, 在引入竞争机制的过程中, 定价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现行水价是建立在便民基础上的福利水价, 但是只有将污水处理费用同时纳入现行水价才能真正反映水务的真实成本, 从而真正实现城市水务建设的融资渠道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吴联生、岳衡:《税率调整和资本结构变动——基于我国取消“先征后返”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研究》, 《管理世界》2006年第11期。

[2]王勇民:《目前我国水务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初探》,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关于传媒业市场化改革的几个问题 篇5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传媒业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传媒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伴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也出现一些问题,一些新闻腐败现象相伴而生,成为公众关注的一个焦点,也由此构成了新闻改革与新闻腐败的二元悖论,使人对新闻市场化改革本身产生置疑甚至动摇。有鉴于此,本文拟就传媒业市场化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做一个探讨。

一、传媒业市场化改革是“归位”改革方向不容置疑

人们在看待评价传媒市场化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新闻寻租”、“有偿新闻”等违规操作甚至违法操作等现象时,往往对改革本身的正确性产生质疑甚至否定,其对应文本是改革开放前旧的新闻管理体制下“纯洁”的传媒形态,也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新闻出版业态。这是一种概念上的混淆和错位。计划经济时代的新闻出版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媒业,这一时期的报纸期刊尽管也搞自费订阅发行,但不存在市场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关系,只只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宣传供给关系,新闻产品不具有商品属性,只具有宣传功能,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市场经营。事实上,传媒业虽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它从来就不是什么“事业”,传媒业与其他产业一样,完全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与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过去管理体制下的新闻出版与今天的公共传媒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为一种文化产业,传媒业同样是一种商业性质的生产经营活动,营利性是其天然属性。它靠向社会和用户提供商品并从中获得利润,以此维持和扩大生产,完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经营过程,周而复始。媒体的商业性质决定了其市场化运作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这里也必须强调的是,传媒业的功能和性质也同时决定了它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其营利行为必须严格恪守职业道德和国家法律。应该看到,传媒业的改革同样也是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摸索前行的,没有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循,改革大环境的不配套相关法律政策的缺失等等,都是造成传媒业转型失常或失序的重要原因。即使在西方市场经济相对健全、法制管理比较完备的国家,新闻腐败和职业道德堕落也并不鲜见。因此,无论是用传统的思维定式或“正统”的观念,还是以旧体制为参照,来看待传媒业改革,把传媒业市场化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于改革本身,都是一种误判和误解。传媒业的市场化改革非但不是“异化”,反而恰恰是归位,是向自身角色的回归,不应与腐败混为一谈,更不应因为体制转型出现的问题而怀疑甚至否定其市场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二、治理传媒业转型问题首在变“人治”为法治

目前,传媒业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包括党报党刊在内,很多已经改组为报业集团,公共传媒业的雏形已经初步显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原有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和机制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传媒业市场化改革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仍是管理体制问题,是传媒业改革过程中市场化管理体制和机制“缺位”失控导致的问题。目前的传媒业管理体制,仍然把传媒业作为“事业”来看待,而不是作为“产业”来看待,“新闻单位”仍被看作是“事业单位”而非“市场主体”。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还是沿袭旧的报刊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内部约束和控制,由政府主导而非市场主导。这种管理体制习惯用“人治”的方法和手段,用内部管理取代市场化的管理,已有的新闻法律法规难以发挥作用。其弊端还在于“裁判员”某种程度上也是变相的“运动员”,这种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及其机构和管理者在利益的诱导下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权力寻租腐败现象,大量的非法出版物的泛滥和传媒市场的混乱,既折射出新闻腐败不仅发生在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身上,其所从属的国家管理职能部门和管理者的权力寻租形成的管理与市场的利益联盟关系,事实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恰恰是这种“旧瓶”装“新酒”,无法从体制上实现管理与市场的对接,才为新闻资源垄断获取暴利和新闻寻租的滥觞提供了可乘之机。而传媒业市场化改革出现的问题,以及传媒业在主导社会舆论上的利害关系,反过来又为政府主导提供新的口实。因此,治理传媒业转型出现的问题,必须尽快建立市场化的传媒业管理体制和机制,由“人治”转向“法治”,把一切作为市场行为主体的传媒企业完全纳入国家法律法规管理约束之下。这是当前促进传媒业健康发展最迫切的任务。

三、治理传媒腐败关键是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市场化问题 篇6

摘要:2012年温州金融改革后,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要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问题,必须完善融资比重最大的银行贷款制度,推进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本文在对利率市场化利弊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政府干预,企业完善自身财务和推出融资产品三方面阐述如何通过利率市场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小企业;融资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及利率市场化改革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分析

下表中最新数据显示,虽然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就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融资问题却一直受到困扰。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包括三类:银行贷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典当行,但总体融资规模并不高(见下表)。

(1)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

当下的小额贷款公司备受中小企业青睐。低门槛使得小额贷款公司成为了中小企业快速获得短期周转资金,解燃眉之急的门路。不过方便快捷的贷款也提高了融资的成本,小额贷款公司利率一般比银行贷款利率高2-3倍,难以成为长期融资方式。另外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上限仅为2亿而且规范程度不高,目前的中小企业贷款缺口难以靠小额贷款公司填补。

作为融资途径之一,典当行也成为获得短期融资的选择。2011年1-6月,全国典当业实现典当总额1180亿元,同比增长38%,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共有典当行5238家。虽然近年来典当行的发展速度快,但是从绝对数上看,在整个金融市场中所占比重极小,由于价格风险加剧,专业评估人员匮乏,典当行经营的成本提高,实际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能力非常有限。

(2)银行贷款

融资资金最为雄厚以及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最大资金量的银行贷款,本该是融资时的首选。但是,目前真正能通过银行贷款取得资金的中小企业比例很小。原因是在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中,有近八成的企业都无法符合银行所设置的基本贷款条件,如贷款额度和抵押物,办理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原则上是从500万元到3000万元,可是大部分申请在100万以下,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并不拥有与贷款额相近的抵押物,如厂房大多是租赁的。其次,当前我国由于改革面临许多障碍仍未完全实施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利率无法真正实现由供需决定,金融机构无自主定价能力,因此市场缺乏竞争性,这也是中小企业长期处于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可见,中小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面临门槛高或其他制度困境,银行贷款融资总显得可望而不可即,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难以及时筹集到资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响贷款供给的利率长期以来未能放开,这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瓶颈。

2.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利率市场化在国际上通常叫做利率自由化,是指利率不再由货币当局直接决定,而逐步由市场自由决定的过程,也就是放松利率管制的过程。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承载的主要使命就是在银行业中形成竞争,间接放开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供应。特别是在目前的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缺口依然巨大,2011年,单是广东省中小企业的潜在资金需求就达到两万多亿元,而银行贷款仅能满足大概40%的需求,资金缺口约1.2万亿元。面对巨大的缺口,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融资仍大有作为。如何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扬长避短发挥其积极作用,降低负面影响将是未来解决国内融资难题的主要思路。

而且,政府也在近期积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2012年6月,央行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中国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上又进一步,此举以期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从而在供需问题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

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的决定权。利率市场化在改善中企业的融资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赋予了金融机构较大的利率浮动空间,增加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促进银行之间的合理竞争,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

1.促进了银行的自主的经营权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赋予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自主权,增加其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推动商业银行由粗放式总量扩张转向注重资产质量的提升,有利于银行经营自主权的落实,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利率市场化扩大了利率的浮动空间,只要银行承担的利率风险能够从利息收入中得到补偿,银行就能提供贷款,从而让不同风险程度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而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金融机构没有充分的贷款定价自主权,那么他们出于经营安全性的考虑,自然就青睐那些资信相对良好的大企业,致使中小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放贷的过程中,收益与风险是对称的,这就提高了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2.促进了银行之间的合理竞争

利率市场化促进银行之间的合理竞争,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利率市场化以后,中小企业在融资时拥有选择的权利,根据自己所能获得贷款的利率和项目的收益率,选择不同的银行。银行之间面临着争夺客户的竞争,这一竞争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资金价格,而且还包括服务水平的竞争。银行便会面临来自竞争方面的压力。从价格上来说,这一压力能使商业银行在综合考虑信用风险大小和利率风险大小的情况下合理确定资金的价格,使资源尽可能有效地配置;从服务上来说,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银行需要与客户保持长期关系。这样就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同时,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大大上升,再加上竞争压力的加大,这在客观上对商业银行从事金融创新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和压力,各银行势必通过良好的信誉、优质的金融服务、完善的金融产品等非价格手段,各出奇谋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样就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一些配套措施

从各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经验和已经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范围看,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市场利率的普遍上升,利率水平的升高会使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受到挤压。同时利率市场波动较大,使未来企业经营成本可控性降低,增加了经营管理的难度。

利率市场化利弊并存的,但是其利处是远远大于弊端,而且是势在必行,因此,如何利用利率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应该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点。

1.政府监督促进形成以价格为导向的市场利率机制

中国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要努力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消除名义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差距,形成以价格为导向的市场利率机制。然而如同日本一样,实施利率市场化后,有可能会发生虚拟资产价值膨胀现象,更加严重则有可能出现泡沫经济。尽管利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放开管制,但是政府方面在实施利率市场化后势必会出现放松管制的现象。在高收益的驱动下,商业银行则有可能使大量资金流入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业。而大量资金的流入会虚增整个行业的价值,随着泡沫经济的不断膨胀,则有可能会导致经济泡沫破裂。泡沫经济一旦破裂,国家的经济必然会遭到极大的损害并走向低迷期。因此,即使开放了利率市场化,政府也应当对利率制定进行严格监控,经过科学调研制定利率的上限和下限量。在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政府在商业银行中的利率市场化定价也要加以监督约束,消除预算软约束、建立财务硬约束,以促成一个充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只有真正建立财务性约束,商业银行间存在存款人隐形担保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优胜劣汰的市场退出机制才有可能在我国建立,银行之间才会形成真正的公平竞争,中小企业也将能从中得益,得到银行更多的授信支持。同时,政府在下放定价权力的过程中,对一些采用冒险,不正常利率进行竞争的金融机构要加以预防,以防这些机构的不良竞争扰乱市场秩序。

2.鼓励中小企业完善财务机制及资本结构

鼓励中小企业完善本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建立完善的财务机制,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利率市场化虽然使贷款的门限有所放松,但对于企业财务报告等基本审核条件还是存在一定要求。因此,中小企业应该抓住利率市场化的契机,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小企业顺利通过银行贷款评估。其次,建立完善的财务机制对加强企业内控有较大帮助,也是企业能够提够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的前提。企业如果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不仅会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失去信心,也会进一步影响接下来企业的盈利和筹资。中小企业应该将重心放在完善自身企业资本结构,改善经营状况,而非申请贷款前临时造假,这样才能够在本质上解决中小企业这类资金实力较弱群体的融资问题。

3.完善担保机制以分散银行风险

推进利率市场化无疑将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会相应推出更加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但是政府同时也应该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的的转型升级。中小企业要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往更高端的高新且高收益企业的方向发展。在推出融资产品的同时,银行应当寻求降低风险的方法,比如战略联盟合作模式,与保险公司保持合作关系,完善中小企业的担保机制。如此前上海推出的“按揭式租赁业务”就是一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创新的方法,中小企业只需要付出较少的保证金,而大部分的保证金将由投资保险公司承担,同时,中小企业与投资保险建立设备租赁关系,这样的措施一方面中可以促进小企业间接得到银行的资金帮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不会由于无担保而被卡在门槛之外。在战略联盟合作关系中,银行和保险公司相对独立,保险公司充当贷款担保的中介,既可以为部分急需流转资金的中小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也可以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同时保险公司也可以在交易中赚取差价,起到“三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报告困].21世纪经济报道,2005,11,28.

[2]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0l(l).

[3]殷孟波 贺国生:银行为什么愿意向大企业贷款[J].经济学家,2003(4).

[4]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思考〔J〕.中国金融,2011,(15).

市场化问题 篇7

1. 交易主体单一。

中国期货市场的交易主体仅限于私营企业和自然人。国有企业只能限于做套期保值交易, 金融机构和事业单位不得参与期货交易, 并严禁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进行期货交易。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期货市场不是由现贷商自身发展需要自发组织起来的, 现货市场的不发达导致期货市场在合约质量标准和交割环节存在一定的成本, 生产者直接进入期货市场特别是农产品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不够广泛[1]。

2. 交易品种不足。

期货品种是期货市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资源, 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只有在依托于期货市场交易才能展开。品种稀缺不仅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也会使交易价缺乏竞争力、走向边缘化。长期以来, 中国期货品种稀少已经成为期货市场功能发展的障碍。品种需求不仅来自实体企业, 也来自市场投资者。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期货市场理应成为投资资金的重要选择。但事实上资金并未收到很好流入。主要原因就是期货品种太少, 而且结构不合理。除了部分农产品和原材料期货品种外, 占全球市场80%的金融期货在中国还是个空白;为期货投资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期货产品, 更属空白;就连国际期货市场占交易份额大头的原油期货至今未能推出。形成期货品种单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市程序较为复杂,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期货扩容的关键。只有改革现有的行政监管体制, 积极激励期货品种创新才能满足市场对期货品种日益增长的需求。

3. 投机成分过重。

目前在中国期货市场上。大部分市场参与者在交易的过程中, 投机的心理往往占上风。甚至在需要参与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企业中, 也有不少做投机交易的比如有些粮油加工企业在期货市场上却成为了空白的大户。在这种情况下对价格的炒作成为了唯一的主题。在这种“不完全市场”的期货市场, 商品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买卖双方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而远远脱离了这种商品的现实基础价值, 从而可能导致了价格“越买越贵”、“或越抛越跌”的正反馈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价格往极端发展的风险。而正因为期货市场品种少, 不仅使大量需要规避价格风险的企业没有适合的风险规避场所, 也成了不理性投机的根源[2]。

4. 监管模式不适应期货市场发展趋势。

监管方式以行政手段为主;证监会在代表政府实施监管的过程中, 一方面缺少对行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权, 另一方面又对行业内部管理过于宽泛, 过于微观监管法规以限制性规定为主, 严重阻碍期货市场的良性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主要考虑的是如何管住市场, 而没有考虑如何鼓励交易、发展市场、发挥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法制不健全, 在期货交易的各个环节, 法律手段运用表现为可操作性差, 执法力度弱, 不能形成完整的期货法律体系;各地为了争建金融心, 争办交易价, 一哄而上。中央政府不得不采取行政手段加强交易所的管理[3]。在这种情况下, 政策取代了法律, 行政干预取代了市场的自身调节, 使得期货市场监管机制错位, 无法形成严密的监管体系。

5. 期货市场的弱有效性目前中国期货市场还是一个弱

有效的市场, 由于信息的不透明, 将使市场的参与者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市场交易成本, 这样交易降低了期货市场这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期货市场交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 他具备回避风险及价格发展功能, 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繁荣和期货市场的稳定。期货交易价是期货交易的唯一场所, 它的规范运作是保障期货交易顺利完成的关键。

二、推动期货市场的市场化改革

1. 借鉴德国、新加坡等国的经验, 建设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市场。

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永恒主题, 是市场发展的法宝。期货市场同样如此。不管是美国还是德国、新加坡, 都很重视对投资者的保护, 这是它们健康、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1) 德国围绕信息及时披露制度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众所周知, “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该原则而确立的信息披露制度, 是期货交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 受到几乎每个国家立法者的重视, 而德国立法者尤其注重期货交易中的信息披露制度, 德国资本市场的每一次改革, 几乎都是围绕投资者保护而展开的[4]。2004年《证券交易法》一方面为投资服务企业规定了严格的信息提供义务, 如投资服务企业应在会计年度终结前主动委任审计人员审查自己的信息提供情况, 若企业不遵守此义务, 应赔偿客户因此而遭受的损失;另一方面为联邦金融监管局规定了对投资服务企业信息提供情况的监督义务, 如联邦金融监管局可以审查投资服务企业的财务状况, 而无须有紧急原因。该法第37条明确指出:“确有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必要时, 联邦财政部可以发布禁止法令或对金融期货交易进行强制管制。” (2) 新加坡建立了互保基金制度, 同时规定违法行为者的民事责任。新加坡建立了互保基金制度, 同时规定违法行为者的民事责任, 以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其《证券期货法》第12章第4节设了一整节的内容来规定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 《商品交易法》第7章则设了一整章规定了违法行为, 并作严厉处罚, 其对民事责任的重视程度由此可窥见一斑。 (3) 中国虽然已经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 但法律责任设置并不合理。2007年修订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规定的法律责任中, 基本上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警告、记过、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责任为主。只是在第83条简单地加了一句:“违反本条例规定,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此外, 通篇只字未提民事责任。这对投资者的保护是非常不利的。行政处分和纪律处分可以对其他市场参与者起到杀一儆百的警示作用, 为交易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但充其量只能间接地保护投资者, 并不能弥补投资者已经发生的损失。所以, 对潜在的投资者来说, 这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 使他们担心一旦遇上风险事件, 虽然不是由于自己对行情的判断失误造成的, 但是也将血本无归。因为没有人会对他的损失承担责任。因此, 中国期货立法应完善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制度, 把民事责任纳入期货法, 其具体内容应包括:操纵市场价格行为的界定、损失的因果关系、损失额、举证责任等;明确规定期货经纪机构对投资者财产及权利保护的基本要求, 应防范客户保证金被挪用;同时, 规定投资者保障基金制度, 把破产期货经纪机构投资者债权的保护落到实处。

2. 上市新品种应由期货交易所决定, 回归期货的市场本性。

世界上大多数期货市场, 如美国、德国等国家或地区几乎都是由交易所负责设计、自己决定推出上市交易的新品种, 最多采取注册制, 而非实行政府监管机构行政许可制。但中国《条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规定了中国证监会对期货市场的行政监管权力。如此可见, 中国的期货交易所实行的是行政管理体制。行政干预越多, 市场活动的空间越小, 可以说, 交易所的一举一动完全被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紧抓不放。这样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未明确期货交易所提出申请后, 中国证监会应在多长时间内作出行政许可的期限。换句话说, 中国证监会在对待期货交易所提出的上市新品种的申请上, 不受时间限制, 这可能使期货交易所长期处于等待之中, 行政效率大打折扣。二是“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的规定很含糊, 究竟哪些内容, 要征求哪个部门的意见, 都不明确, 这会影响行政效率, 也是实践中中国期货市场新品种推出较为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国要发展期货市场, 就必须适应国际潮流的发展, 改革期货市场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 主要让交易所决定新品种的推出[5]。

3. 改革现行的行政监管体制, 建立交易所的自律监管机制。

自律管理是现代资本市场管理的基本形式。一个运行规范、有序发展的期货市场, 如果没有自律监管作基础, 再强大的政府监管也会感觉力不从心。德国早在1892年就有《交易所法》, 多次修改后, 于2002年又颁布了新的《交易所法》, 以规范交易所的组织和活动, 明确交易所的权责。期货交易所的自律管理是美国期货市场管理中最直接、有效且最为重要的。在美国期货市场管理体系中, 行业的自我管理和交易所的自律管理与CFTC的行政监管同等重要。交易所不仅是市场的组织者和提供者, 也是市场的管理者。它的管辖权有的来自法律的规定, 如美国《期货交易法》第5章明确规定期货交易所享有制定交易规则、处罚违规者、仲裁等十项权力;有的来自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授权;有的还来自交易所会员总会约定的效力。期货交易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和期货交易财务的健全性, 都受到交易所和结算机构的微观监控。

目前, 中国的政府监管过于强大、全面、细致深入, 但交易所的自律管理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期货交易所只能根据《条例》和《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的授权, 制定违规处理办法和在业务规则范围内查处违规行为, 并对违规者实施纪律处分。实际上, 期货交易所只起辅助政府监管的作用, 且完全受制于中国证监会。这种体制一方面使身处市场一线、最具监管优势的交易所未能充分发挥监管作用, 浪费了监管资源;另一方面, 使中国证监会很难适应期货市场发展的需要, 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缺钱或缺人手的问题。因此, 中国期货法既要强化交易所的自律管理, 确保其监管权落到实处;又要坚持和维护期货市场集中统一管理的监管体制, 确保政府监管部门及时、有力地执法, 简化对期货监管部门的授权。

参考文献

[1]罗孝玲.期权投资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18-19.

[2]张晓第.建立适应中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初探[J].生态经济, 2007, (9) .

[3]刘迎秋.现代期货大辞典[K].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4]常青.期货交易与期货市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35.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汇率风险

1 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及其进程

汇率市场化是指让市场机制在汇率的形成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更多地参照国际货币市场的供求情况,依据市场供求灵活确定人民币与各种外币的比价。

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始于2005 年,2005 年7月21 日我国开始了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建立和完善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自2006 年1 月4 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 时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2010 年6 月19 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决定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12 年中国人民银行把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浮动幅度由5% 扩大至1% ,并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2013 年11 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金融改革上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做了要求。2014 年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并取得新进展。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趋势发生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越来越接近动态均衡水平。市场化定价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市场效率明显提高。

2 下一步汇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主要风险

2. 1 外汇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汇率的稳定性降低,汇率的过度波动将影响我国的金融稳定,给外汇管理带来挑战。一是中央银行如何有效干预外汇市场,以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如何有效干预外汇市场,促进人民币汇率在均衡合理水平上的双向波动,并以此达到改善涉外经济环境、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是中央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2014 年12 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全面放开银行间外汇市场境内机构准入,引入更多类型的金融机构,这将增加中央银行进行外汇干预的难度。二是外汇储备面临经营挑战,大规模外汇储备经营不仅受制于外汇波动风险,还受制于市场容量约束。三是如何破解外汇管理面临的 “便利化”和 “防风险”的两难困境。

2. 2 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实体经济部门往往忽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汇率风险,普遍缺乏避险意识,也较少使用避险工具。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加快,人民币汇率波幅逐渐扩大是必然趋势,同时在放宽银行间外汇市场准入之后,更多机构将进入银行间市场,外汇交易价格将反映更多市场机构的预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将会显著放大,企业由此面临的汇率风险将加大。

2. 3 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加大

近期,在人民币贬值压力下,我国资金面临外流压力。国际方面,卢布暴跌可能会加速我国和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和资金外流,美国经济复苏和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推动美元走强,带动国际资本回流美国,从而进一步加大我国资金外流和货币贬值双重压力。国内方面,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大幅收窄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之汇率波幅扩大,易引起跨境资金的波动。因此,应警惕跨境资金流动和人民币贬值可能引发的风险。

3 充分发挥与把控好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与国际贸易市场紧密结合的一种方式。但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可能地降低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风险,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政府部门应积极起到其宏观调控,微观调节的作用,充分重视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协调管理作用,尽快建立健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管理机制,对原有的人民币管理汇率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让人民币管理汇率制度向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型。“升值”并不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的,建立起由市场力量对汇率进行定价的新 “机制”才是汇率改革的最终目标。而新机制的建立则有赖于政府部门牵头,带领相关部门与机构及相关人员一起对当前的市场趋势及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共同创建一个行之有效的人民币汇率市场管理机制,使之更加符合国际国内的市场环境,更加切合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构筑坚实的堡垒。实践证明,以机制管理与控制风险是卓有成效的,它既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与拖曳,同时也可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与规避。政府部门在建立与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管理机制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关键点: 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围绕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切不可为了建立而建立,为了完善而完善,形同虚设,浪费时间、金钱、精力、人力、物力,还可能会阻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民币的汇率改革步伐;二是改变传统的方式,转变思路,让相关机构及银行走向台前,政府主要作为监管者退居幕后,为相关机构与银行的运作把好关,起到监督与引导的作用; 三是出台相适应的相关政策,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第二,在人民币汇率弹性幅度增强的背景下,外向型企业必须提高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一是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尽可能地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防患于未然,将所可能产生的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中,避免因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及其他因素给企业造成的风险,对于已产生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将企业的风险与损失降到最低; 二是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及出口产业结构,全面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型,尽可能的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含金量,提升企业与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银行业要加强对汇率市场走势的研究与重视,提高对国际金融货币走向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能力及掌控能力。根据实际情况改进金融避险工具,完善外汇储备的相关机制,维护人民币汇率市场的相对稳定性,降低其浮动范围或掌控好人民币汇率的增长幅度与弹性空间,将有助于降低外汇储备风险及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提高国内资金的运用效率,有效避免国际短期资本炒家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兴风作浪,防控金融风险,争取利益最大化。银行应加大力度创新外汇衍生产品,积极拓展外汇市场,以此来应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新形势。与此同时,银行还要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风险规避与管理工具,确保客户的利益不受损害,或将客户的损害降到最低。

第四,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通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金融合作,促进人民币汇率的国际化与区域化,但一定要控制好推进的步伐。如可以通过双边协议为手段,双边贸易为突破日,逐步扩大人民币在亚洲的计价、结算和流通。在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时,可以通过货币互换协议,加强中国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与力量,以此来维护亚洲金融市场的稳定,提高人民币在亚洲市场的影响力及应对金融危机的抗风险能力。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亚洲金融监管协调工作,与亚洲国家金融监管当局通力合作,共同制定相关的金融政策及合作机制,交流金融管理经验,共同抵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险,提高双方的抗风险能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一步建立健全亚洲地区金融风险早期预警系统,携手并肩,一起抵御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提高国家对金融危机的应对能力及应变能力。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改革势在必行,其汇率浮动弹性的增强是人民币汇率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强烈信号,所带来的利好要远远多于其弊端。用好这把双刃剑的关键点,在于人,在于制度。一定要以人为本,以制度去管理与防范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后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尽可能做到可防可控,管控结合。

参考文献

[1]梁伟.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5(38).

浅谈高职教育的市场化问题 篇9

关键词:差异化,生师比,双师型教师,工学结合

一高职教育发展前瞻

2012年全国高考人数出现了自1999年扩招以来的连续四年下降, 四年间高考人数减少了约150万。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 1990年国内新生儿数量为2408万, 而到了2007年国内新生儿数量已减至1599万, 不过从2008年开始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生育高峰, 新生儿数量开始回升。可以预计, 今后十几年全国高考人数都将呈现递减趋势。另外, 还有一组数据显示, 最近几年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大概按每年20%的速度逐年递增。高职院校在13年的扩招中得到空前的发展。面对生源减少的客观因素, 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是保住现有规模, 做好精品建设, 而高职学院将面临一场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竞争。谁能够跟随市场经济的步伐走在前沿, 谁就是最大的赢家。

二同行业竞争加剧, 高职教育要脱颖而出需依靠办学特色

根据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职院校共有1228所, 平均每个省 (区) 有30多所高职院校, 除了每年都有新学校获批外, 各高职院校开设的招生专业大同小异, 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下, 同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

纵观每年的高考录取, 总有一小部分高职院校凭借自身的办学特色, 吸引了大量考生踊跃报考, 生源火爆。其实这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发展大概经过两个阶段, 一是规模扩大期。到处申请立项拿资金, 搞基建, 购置设备, 多招学生。二是创立办学特色品牌期。把学校做精, 以市场为发展导向, 严把教学质量关。办学特色就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 包括独到的办学理念, 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办学特色是院校发展的立足之本, 更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办学特色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鲜明的品牌效应, 具有唯一性、涵盖性、排他性的特点。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作为广东第一批立项成立的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在美术类教学方面, 多年来获取了多项国内美术竞赛大奖, 如第八届中国广告学院奖金奖、2010年中国晚礼服设计大奖赛金奖、2009年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首届中国年轻人跨界创意大奖赛最高奖项——“全场创意之星”奖。而该学院各个类别的录取分数线每年都在广东省内的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录取分数线基本在第二批本科B类资格线上, 生源非常火爆。

三专业设置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合理安排专业方向

目前,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大多沿袭了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 从专业名称到专业方向, 再到培养目标, 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分设动漫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工业设计、数码影像设计、游戏设计、珠宝设计、计算机设计、工艺与绘画等多个方向。本科院校有的专业方向, 高职院校一样有, 本科院校没有的, 高职院校也不会有。对一所高职院校来说, 一个大专业细分成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方向, 在师资和教学设备投入方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也给教学和行政归口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也体现不了院校自身的教学优势。对于高职教育比较好的做法, 还是按大专业招生, 例如, 艺术设计, 大学一年级开展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 二年级开始按学生的意愿和技能按专业方向进行分班教学, 同时把专业方向个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比如最多三个, 这样更有利于教学管理和资源的调配与整合。

在专业设置过程中, 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深入研究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的大政策方针, 对市场的研究也仅仅是一种现时性的结论, 如看到某院校某个新专业招生情况不错, 实地走访一下也跟着马上申请开设新专业, 没有综合考虑人才培养周期以及生源因素。甚至有些新开设的专业, 只是因为原有专业面临被招生市场淘汰的危机, 就把专业名称和主干课程换个名字继续招生, 师资、教学设施和教学内容都没有发生质变, 只是想通过改专业名字多招几个学生, 多拿点教学经费。高校开设专业不仅要考虑目前社会的需要, 还要考虑社会长远发展需求。西方战略管理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差异化是竞争求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因此, 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形成较鲜明的市场优势, 否则必将导致毕业生就业率受限, 最终引发报考率下降, 形成恶性循环, 制约高职院校的发展。

四专业培养目标必须与课程体系相配套, 课程市场化

对于本科教学现有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一直在沿用, 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没有做太多的修改。三年制高职教学类似于四年制本科教学的精华浓缩版, 在培养模式上没有充分体现高职技能教育的特色。对于一些社会新兴的前沿专业, 如新媒介设计、会展设计等, 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并没有相应的课程体系相支撑, 目标与过程缺乏相应的链接。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针对性、课程结构之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缺乏有效的互动支撑。培养目标没有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 实际教学也只是与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有一定区别而已。

其实, 高校应根据生源市场、人才市场、社会服务市场的需求决定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和计划, 有需求才有存在价值;切实根据培养目标推动课程改革, 主动面向市场, 有效地满足社会和个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五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做好师资配备, 做到教师技师化

经过13年的扩招, 高职在校生规模至少比扩招前增加了10倍, 但教师规模的增长速度却追不上在校生规模的增长速度。由于人事制度制约和历史客观原因所限,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上有少量老教师, 下有大量年轻教师, 而中年教师奇缺的现象。由于年轻教师多为本科或研究生毕业, 职称偏低且缺乏教学经验, 作为教学活动中坚力量的中年教师奇缺, 带来了师资结构上的不合理, 也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质量。

面对困境, 其中一个解决办法是从社会引进部分非高教系列的专业人才, 但由于人事制度对高校引进的人才, 有学历、职称以及年龄、户籍等多重限制, 编制内引进人才, 难度还是较大, 而作为师资队伍的有效补充, 聘用教师也没有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且缺乏监控与管理。此外, 教育部的高校评估体系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高学历、高职称的要求, 还对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明确了生师比和双师型教师的具体比例。

目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加大校内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定期安排教师到一线行业从事生产管理实践工作, 争取用5~8年的时间, 培养一批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第一线工作经验以及较强的应用开发能力, 具有硕士学历的双师型讲师。

六工学合作, 适当地从市场引入资金发展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 但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却未能同步增长, 各高职院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缺口。为了解决实训场所及校舍的建设, 教学设备、设施的购置与更新, 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与教学质量, 以及教职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开展合作办学, 从市场引资是高职教育市场化的必由之路。对于不同的合作主体应施行不同的投资方式, 如公私融资、民间资本投资、社会捐赠、出租合同等。工学结合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市场化的一种形式, 由高校结合企业市场化的要求, 为企业量身订造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订单式技能型人才培养, 双方共同分担教学成本。目前比较多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是“1.5+1.0+0.5”, 三年制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一年半 (1.5) , 一年在企业工作 (1.0) , 半年完成毕业设计 (0.5) , 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提升为1∶1, 充分体现职业技能化教育的特色。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问题初探 篇10

一、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的含义

商业银行监管的实现过程充满了政府当局、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等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与冲突, 监管目标的实现程度如何取决于政府当局的监管约束、银行自我约束和来自社会公众的市场约束三大力量的共同作用, 其中, 银行自我约束和市场约束属于市场力量。所以, 实现有效商业银行监管, 可以归结为限定条件下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合理定位。如果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各自的发育状况存在缺陷, 或者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搭配不协调, 那必然会降低商业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二、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由于政治或经济原因, 许多国家商业银行监管制度演化中经历过严格控制性商业银行监管, 所谓严格控制性监管是指实行分业限制、利率管制、市场准入严格限制等, 包括德国、英国、美国, 以及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但是, 2 0世纪7 0年代以后, 经济全球化在金融领域的渗透日渐深入, 资本跨国流动的规模迅速扩大, 银行业经营环境更为开放, 跨国银行蓬勃发展, 同时, 各种金融创新活动层出不穷, 使得严格控制性的监管制度开始表现出一些不适应性, 其所扮演的角色从维护银行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措施转变为限制银行业发展的桎梏, 甚至成为银行业竞争能力低下和银行危机的根源。于是从此以后, 各国进逐步放松管制的以消除银行业发展的障碍, 给予银行业更多地获利机会, 释放受压制的市场竞争力量, 增加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 有利于提高银行业效率、促进其发展。

三、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监管的市场化的现状

1. 控制性的商业银行监管制度。

政府监管制度为了顺应商业银行监管的市场化趋势, 实行严格控制性监管制度的国家纷纷取消各种限制竞争的监管措施, 逐步构建和完善审慎性的政府监管制度。我国银行业的政府监管也曾经实行过严格控制性监管制度, 且目前仍在实施某些控制性的监管措施。所以, 政府监管安排实现从控制性监管制度向审慎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的过度, 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程度的关键环节。

2. 从控制性商业银行监管制度向审慎商业银行监管制度过度。

1 9 9 8年以后, 政府监管进入从控制性商业银行监管制度向审慎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的过度阶段, 它包括几乎同时进行的两个过程:一个是控制性商业银行监管制度淡出与变革;另一个是审慎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的构建与强化。

3. 培育和发展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的各种约束力量。

市场力量的培育与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实现监管市场化成为我国有效商业银行监管供给的关键所在。为实现商业银行监管的市场化, 政府监管制度应从替代市场力量向互补和增强市场力量转变, 但是, 仅仅优化政府监管这种外部力量是不够的, 还需要培育和发展市场力量, 市场力量的发育状况良好是形成市场化监管体系的基础, 如果这一基础存在缺陷, 政府监管制度的转变也将难以实现。市场力量既包括银行的自我约束, 也包括来自各种市场参与者的市场约束。

四、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监管的市场化所存在的问题

1. 缺乏严格的监管制约机制。

监管制约机制包括对监管人员的制度规定及责任划分。监管人员在对银行依法监管的过程中无人对监管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管, 其是否秉公办事, 廉洁公正;是否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不正利益;在审慎银行经营行为时无人对其行为进行监管, 到目前为止, 我国尚未出台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法律机制, 同时也没有制定出一套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监管者的监管成效。

2. 对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的法律不完善。

我国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有的缺乏实施细则、缺乏操作性;我国两大基本法律对监管方法仅有原则性的规定诸如以何种形式和程序来实现现场、非现场的监管或者通过利用外部审计师对有关信息进行核实。制度的不规范使得监管的主观随意性很强, 在监管程序上过分强调对银行新网点、新业务、增资扩股等方面的严格审批而在对投资人权益的保护方面则力度不够, 从而有可能导致银行业务范围狭窄, 不能较好的分散风险。原来《商业银行法》对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一直无实质性的操作规范。

3. 在商业银行监管内容上重合规性监管而轻风险性监管。

我国外资银行金融监管在实践中长期贯彻的是“重引进、轻管理”的监管方略, 监管主要集中于市场准人方面, 对于其业务经营的监管还很不够, 对外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变化、资本流动性状况、经营政策、内部审计管理水平等都不太重视, 忽视了以预防为主的风险性监管。对外资银行的检查也只注重是否符合法规的事后检查。缺少以预防为主的风险检查, 致使外资银行的某些经营活动基本处于自由状况, 埋下了一些风险隐患。

4. 商业银行监管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面对是日益繁多的金融创新产品, 我国现有的监管手段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监管人员素质不高, 不能适应金融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理念不能很好的运用到监管当中, 缺乏对风险进行数据搜集, 分析判断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的复合型人才。商业银行监管人员除了精通银行操作的基本知识外, 还必须具备财务分析及风险分析能力。我国尚未制定出一套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监管者的监管成效, 长期以来我国监管人员知识结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参差不齐, 严重制约了我国金融监管效率的提高。

5. 商业银行监管信息化发展较为落后。

银监会成立后, 央行作为货币发行的专门机构, 对金融机构的发展及市场信息的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监管信息提供的不完备性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监管机构掌握央行货币政策信息的不完备性, 同样制约了监管部门监管职能作用的发挥。在我国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对数据的搜集, 处理和共享还不完善, 信息数据的不准确性, 不及时性及不能利用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对风险进行的预测都影响了监管实施。

6. 没有明确的监管目标和技术指标。

现有监管只是一种传统粗放的监管方式, 对商业银行监管没有明确目标和理性指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还处于一种稽核式和行政管理式的监管方式, 监管人员在对商业银行监管的过程中, 不能利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对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 同时金融机构还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 对银行风险的评价及建立在合规监控上, 没有对银行信用风险评级开发实质性的工作, 并对理性评价的结果向社会公众披露, 现行监管没有具体规定监管目标, 由于目标不确定性使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自觉地按照金融监管当局的要求去做, 而是想方设法绕过监管, 对银行风险没有起到早发现, 早干预的作用。

五、在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如何解决

我国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 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 确立了市场经济、市场金融为本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目标。银行业应该采取如下的对策:

1.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我国曾颁布《商业银行法》, 《经常外汇业务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 《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等金融法规, 但随着金融业的发展, 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 这些规章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对中间业务收费标准, 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扩大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 市场准入规则, 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从各国商业银行监管法的创新来看, 其一般是强化央行的货币政策的功能, 而将金融监管权进行分离。新法律的出台应具有瞻前性, 相关法律应大量吸取国际上监管法律的优点。

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商业银行监管担任审慎银行经营风险, 发现商业银行薄弱点, 分析风险, 查找问题, 及时纠正的重要职责。因此监管主体中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也应上升到制度层面上来, 严格规范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人员对金融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建立商业银行监管业务知识资格考试和职业道德评价等制度。监管人员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能运用新方法, 新技术对商业银行金融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在工作中依法办事, 行得正, 立得直, 能及时纠正银行经营中的违规行为。因此就需要我们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监管人员队伍。为适应金融全球化的需要, 还应选派一批优秀人才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监管理念和手段, 定期从国外聘任监管专家到中国工作, 努力提高监管工作人员素质是必要的。

3. 加强资本管理。

改善资本充足率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是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 由于资产增长很快, 盈利空间有限, 又缺乏有效的注资渠道, 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直偏低, 资本的补充远远没有跟上资产的发展。因此, 迫切需要采取多种方式, 优化资本结构, 多渠道多途径的补充资本金, , 迎接新巴塞尔协议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对此, 可以采取增加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 增加银行的附属资本和降低银行的风险资产权重等措施。

4.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强调, 随着金融向国际化、多元化的方面向发展, 当今各国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 不再仅仅局限于信用风险, 法律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技术风险等都会对银行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 可以将银行面临的各种可能的风险归纳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对此, 我国商业银行首先要在风险管理的理念上突破单一信用风险的局限, 要充分重视对这些风险的管理, 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 从单一的信用风险管理转向全面风险管理。

5. 加大商业银行监管力度。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针对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应该树立与国际银行业相接轨的监管理念, 建立起以三大支柱为特点的资本监管框架, 建立银行外部审核制度, 提高监管水平, 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制定出适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灵活全面的监管体系, 逐步完善我国银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6. 逐步建立和健全我国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规范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信用评价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建设和沟通, 以上市和拟上市银行为先导, 逐步建立和健全我国银行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7. 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的互促互进。

在构建市场化取向的监管体系过程中, 无论是政府监管制度的变迁, 还是市场力量的培育, 都存在大量的障碍和困难需要解决, 都需要许多配套措施。审慎监管的构建和强化是市场力量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 政府监管制度的变迁进程应与市场力量发育程度相协调, 只有市场力量有了较好的发展, 才能真正实现审慎性监管对控制性监管的替代。所以, 既要给市场力量发展适度的空间, 又要避免对薄弱市场力量的过分依赖, 两者之间应互促互进, 以实现政府监管制度的优化和市场力量的强化, 逐步形成市场力量为主导的监管格局, 提高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各国都从自身国家利益的的角度出发, 全面发展本国的经济, 谋求经济利益, 保护国家利益。银行业尤其是政府监管的重点, 特别我们国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银行业的发展更是关系国家命脉。本文的论述, 深入分析了从商业银行监管的市场化的历史渊源和现状, 既而找出商业银行监管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刘长霞:中国银行业反行政垄断与监管权力界定[J].科学与管理, 2008, (01)

[2]黄世安:提高银行监管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金融纵横, 2008, (02)

[3]胡汝强 高冬民: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成效和困难——一场监管价值观变革引领的全面变革[J].西部金融,  2008, (03)

[4]佘春宁:我国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与对策[J].南方金融, 2007, (01)

[5]刘晓芬:提高银行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探析[J].金融经济, 2007, (02)

[6]吴 强: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 (01)

环境监测市场化问题的分析及讨论 篇11

关键词:环境监测;市场化;问题

现阶段,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将环境监测市场化已经逐渐成为其中最为有效的手段,同时环境监测市场化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环境监测市场化工作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为此,在其运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尽管在我国范围内的环境监测目前仍然缺乏完善,然而在其实现市场化后,在环境监测市场化的基础上,使环境监测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不仅提高了市场建设的效率,同时也将政府大包大揽的现象进行解决,但是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依然处于研究阶段。为此,文章中笔者针对环境监测市场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环境监测市场化概述

所谓环境监测市场化,即在市场的基础上,采用相关手段将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解决,从而进一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利用市场力量完善相关部门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优化环境保护,积极寻求环境保护的有效方式。环境监测市场化并不代表政府在其中不发挥作用,而是在其监测的过程中环境与政府进行结合,实现环境的有效检测。环境监测是一种公共服务,在其实施监测时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助。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在逐渐提高,在此基础上人们也开始逐渐关注环境问题,对环境的分析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这其中人们作为单独的个体,对于环境的相关要求并不属于政府管理的范围,所以环境监测市场化就应运而生,并且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运行,保护环境质量,将市场与政府相结合,完善政府对于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是保护环境质量的有效举措。

二、影响环境监测市场化发展的因素

(一)缺乏监测技术。进行环境监测的首要前提是相应的监测技术支持,环境监测工作所需技术要求比较高,然而在我国的监测设备较为落后,无法满足环境监测的主要需求,由于进行环境监测的工作范围较为广泛,其中涉及的污染源比较多,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在污染治理方面还缺乏相应的措施,因此在这方面仍然需要提高,在实施环境监测时采取先进的技术设备,突破传统的监测方法,采用实验室监测。然而就监测设备落后等问题,并不能通过引入市场机制进行解决。

(二)缺乏真实的环境监测信息。所谓环境监测主要是针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等的监测,也是监测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指标是否达标的有效手段,环境监测的结果是相关执法机构的主要凭据,为此,务必要保证环境监测信息的真实有效性。然而现阶段相关部门所获得的监测数据都是监测站测得,相关机构只能作为参考,并不能作为执法机构执法的主要凭据。

三、环境监测市场化中问题的分析

(一)建立开放的环境监测市场。尽管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其中存在的相关制度却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满足以上要求便可以实现环境监测市场的开放性。环境监测市场化的主要原则与主要方向,是将商品的交易进行规范化、实现市场中交易、绩效管理的规范化,进一步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平。

(二)组建并完善市场规则及规定。实现环境监测市场化的主要前提是要具备完善的市場原则,以免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出现混乱的现象,实现市场秩序的有效性。其一,针对市场管理的相关制度,要保证市场中相关制度的公平公正,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现环境监测市场的建立,保证市场能够实现以平等的身份走出负面清单区域。其二,针对经济相关规定的制定,环境监测市场化中的预算管理、有关环境监测相关商品的价格管理以及税收的费用等都是其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性地位,组建环境监测市场化的投资制度,利用基金等不同的金融渠道拓展监测资金途径,开放社会资本的参与。针对环境监测技术管理,全面实行市场监测制度,加强监测人员的监督力度,实施认证制度,将监测产品及相关人员的服务规范化,制定环境监测指标、质量管理监督机制以及环境监测技术管理等制度,提高环境监测技术国际性,为日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快政府部门职能的转换。为了进一步推动环境监测市场化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要实现自身所扮演角色的转变,相较于环境监测手段与对客户的服务水平,由于后二者是不断发展的,政府相关部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一点可以从市场发展方面看出,在其发展过程中,政府过于重视单方面的发展,导致其发展不均衡,并且在现阶段,政府中对于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较为缺乏,在这种环境之下,务必要加快环境监测市场化的脚步。在其推动市场化的过程中,将政府部门的管辖范围进行了削减,在管理方面也对政府部门进行了制约,将政府在非公共服务区域以及盈利性质方面的管理职能进行了削减。另外,政府的检测部门全面提升了自身在公益方面与技术检测方面的职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市场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高绩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市场化的基础之上,全面完善环境监测在发展中的科学性、以及环境监测数据有效性,将市场监测制度进行更新,以此推动我国环境监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升,为了体现环境管理的科学性,将环境监测市场化是其中最为有效的举措之一。为此,文章中笔者针对环境监测市场化的相关问题,从建立开放的环境监测市场、组建并完善市场规则及规定、加快政府部门职能的转换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希望通过分析,能够进一步加强我国环境质量,推动环境监测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化问题 篇12

1 民间金融的相关理论概述

1. 1 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所指的是非公有的民间之间所进行的金融体系和资金运用,主要分为合法的、正式的银行等金融组织,另一种是非正式的组织,例如钱庄与和会等。而民间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金融服务社、农村合作信用社、城市合作信用社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在改革开放之后,专业学者都对民间金融的理论进行全面的研究,并将其与民营金融、地方性金融、灰色金融、非制度金融等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区分,让民间金融实际的发展能与理论进行全面的结合。[1]

1. 2 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所指的就是民间金融的总称,具体来讲就是指民间个人之间的借贷活动。这种借贷有三种形式,包括白色借贷、灰色借贷和黑色借贷,由于这种借贷的利率不统一、比较隐蔽、形式不规范,所以在管理的时候难度也比较大。另外,这种借贷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简单履约型、口头约定型和高利贷型。

1. 3 民间集资

民间集资这种形式起步较早,有效地推动了民营企业经济的发展。集资的形式一般包括互助合作办福利集资、公益性集资、生产性集资等,具体来讲包括临时集资、联营集资、专项集资、人股集资和以劳带资等。但是这种集资的方式风险性比较强,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经济秩序,所以其发展都会得到抑制。

1. 4 私人钱庄

私人钱庄是一种没有经过审批过程的非正式金融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运行原理相似,都是吸收存款之后再进行贷款的工作。私人钱庄一般可以分为非法集资的钱庄和设计外汇买卖业务的钱庄。由于政策的打压,让更多的钱庄开始地下化,更有很多非法的钱庄被政府取缔。

2 中国民间金融市场化改革中的问题

2. 1 政府力量的压制

从近年来的法律政策上来看,很多的政策都对民间金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压制性。例如,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上就有很大的限制,没有经过审批的机构,不能够擅自从事金融业务或者设立金融机构。一旦违反了相关的条例,就会进行坚决的取缔,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对民间金融的发展有了更大程度的阻碍。

政府之所以要对民间金融的设立与发展提出很多的政策和法律,就是要加强政府对于国民经济的控制,从而让经济得到全面的提升。这是由于很多的民间金融机构利率非常高,在实际的资金运转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让基金使用者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经济损害。同时民间金融还具有很强的隐秘性,让国民经济处于一种不透明的境况,所以使得中央对经济的控制能力变得越来越弱,也造成了很多偷税漏税的行为,让我国的经济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失。[2]

2. 2 市场制度的缺失

在中国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全健全的民间金融的制度体系,所以具有很大的不规范性。首先在财产权利制度的制定上就没有符合全面性的标准,例如还没有对私人财产权进行相关制度的制定,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实现个人的财产安全得到法律的保障。与此同时很多的民间金融组织都开设地下经营的模式,由于特殊主义和市场分割的现象,让整个经济市场都处于一种垄断的情况之下,这种情况对于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十分不利。另外,在民间金融的监督制度上也十分不健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民间金融运行的不规范性,阻碍了民间金融的发展。

2. 3 地方政府的越位

在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容易出现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尤其是地方政府会出现 “越位”的现象,所以导致政府所作出的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民间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对很多不需要改革的方面进行了干预,造成资源的抵消配置和浪费的现象。持续的进行 “越位”行为,会让政府出现多种类型的问题,阻碍了政府自身的发展。

3 中国民间金融未来的发展建议与对策

3. 1 重视民间金融的地位

民间金融想要在这些问题的挤压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就要对自身的主体地位有新的认识。在民间金融的发展过程当中,它的发展一直没有得到制度上和法律上的认可,甚至连生存都出现了很严重的危机。但是民间金融在艰难的发展条件下仍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所以,在具体的发展改革过程中,首先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健全的民间金融体系,对民间金融的制度和管理手段有充分的重视,将民间金融作为民营企业和民间资金之间的桥梁,让民间资金的流向更加符合正常的生产需求,也让民间企业的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其次,在民间金融的产权结构上也应该进行一定的调整。这种调整的方式,并不是将其结构样式进行直接的改变,而是要建立多样化的产权结构,让我国的民间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产业结构的选择。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改变产品定价的方式,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调整金融机构的利率,从而有效地缓解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和服务不到位的情况。[3]

另外,由于民间金融一直缺少制度上的约束,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强的不规范性。所以民间金融机构的经营要以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作为发展的原则,对资金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实现最优化的配置,让整个资本市场都能够融入更多的竞争因素,从而在竞争中不断的提升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4]

3. 2 对民间金融进行充分的监管

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不规范的问题,让金融机构对自身的这种问题进行改善,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更大的连锁效应,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来对市场进行全面的监管,才能让我国经济能够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在民间金融出现危机和风险的时候,会让金融机构出现很严重的信用危机,还有可能导致整个经济链条的失控。另外,要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有效地保障投资人与存款人的共同利益,这样才能让金融机构的信息结构更加对称,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对民间金融机构运转状态的监管,这样才能让我国整体的金融体系达到全面的稳定。[5]

3. 3 树立政府的正确地位

由于民间金融在经济运作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其发展的进程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政府想要让民间金融得到更多的利益,就要将改革的步伐深入到每一个环节之中,并且还要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发展和谐的推进。所以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对自己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适度的放松对于市场的管制,对发展的格局进行全面的改革,实现民间金融发展的相对平衡状态,这样才能够积极的推进民间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6]

3. 4 对民间金融进行全面的完善

除了政府对于民间金融的宏观调整和制度制定,民间金融还要对自身进行全面的完善,才能保证民间金融更有效的推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民间金融机构应该对企业的制度和产权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同时还应该扩大自身的资本投入,有效地扩大民间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让自身的运作过程更加透明化,增强自身的信用程度,从而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进行组织机构的治理过程中要将经营权与所有权进行有效的分离,这样才能保证经营中的权利结构形成一种多元化的模式,从而有效的稳定我国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进程。

4 结论

总之,民间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还能够让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变化。所以政府应该充分重视民间金融的重要作用,使用更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对民间金融进行全面的改革,从而让民间金融更好地发挥其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李丁丁.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利弊分析及发展对策[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王新靖.中国金融抑制问题研究:成因、影响及解决途径[D].济南:山东大学,2013.

[3]喻志勇.中国地方金融综合改革方向探讨及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3.

[4]谈樱佳.民间金融与民营企业的共生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5]温玉娇.我国民间金融监管的法治化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4.

上一篇:分期治疗策略下一篇:佐剂关节炎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