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的新组合

2024-05-27

物理课堂教学的新组合(共5篇)

物理课堂教学的新组合 篇1

课堂教学作为教和学在动态中的组合, 其中包括了多种复杂的要素。在教学实践中, 课堂教学的优化主要是使教和学的各个方面在动态中的组合形式具有高度的和谐性, 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学实践中, 笔者从几个方面对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进行探讨。

一、创设情景与和谐性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 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但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学习方法有关, 还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因此, 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除了要提高师生的认知水平外, 还要注意创造条件,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和谐的教学情景。教学情景包括外部情景和内部情景。外部情景是指教学设备、环境、气氛, 内部情景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注意力、求知欲、思维启动等。创设和谐的情景就是要求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或方式和丰富的材料, 精心地设计出一个能引起学生注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环境, 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掌握方法、追求真理, 为献身人类文明进步而勤奋学习。上课前, 教师亲切地向学生问一声好, 提问时教师说一声“请”;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面带微笑并热情鼓励;做演示实验时, 教师邀请学生参与;讲课时教师用语诙谐幽默等等。这些看似非常简单的小事, 却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 形成和谐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例如有位教师在讲“密度的应用”时, 发现一位女生在玩一枚戒指, 这位教师灵机一动, 一边讲一边来到学生桌旁, 拿过戒指风趣地说:“你翻来覆去地看这枚戒指, 大概是怀疑它不是纯银的吧, 今天我就教你鉴别它的方法。”通过这样幽默的引语, 既提醒了学生要认真听课, 又创造了和谐的气氛。有些教师喜欢在课堂上训斥学生, 以为这样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实际上是破坏了学生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学生心情不舒畅, 又怎能集中精力认真听课呢?总之, 良好的情景是开展教学的第一步。良好的情景并不是教学过程的伴随品, 而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二、教学流程与逻辑性

教学流程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流程的设计既要考虑知识的科学性、教学过程的启发性, 又要考虑易于被学生接受。而实践证明, 具有逻辑结构的知识最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这就要求教学流程的设计和推理、分析、综合等方法的运用要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 要从具体到抽象, 从个别到一般, 从低级到高级。并且做到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 避免杂乱无章。如在讲“大气压强”时, 可先通过覆杯实验, 看出有大气压存在, 那么大气压有多大呢?设想把杯子换成一端封闭的玻璃管, 并说明能托住的水柱比三层楼房还高, 故考虑用密度大的水银来代替水, 然后再通过相关实验, 得出1标准大气压约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这样层层深入, 不仅便于学生接受,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事实上, 美妙的逻辑推理是物理学取得重大成就的前提。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 利用逻辑推理而取得重大发现的情况比比皆是。例如, 在静电力的建立过程中, 当时只能从实验上证明:两个同种电荷之间的排斥力与电荷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由此推理出, 两个异号电荷之间的吸引力也应满足同样的规律。两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电量乘积成正比, 这与万有引力跟两物体质量乘积成正比类似, 而万有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并由此推出:静电力也应与两电荷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可以说, 静电力规律的建立, 其主要成分都是建立在逻辑推理之上的。物理学发展中的逻辑推理, 为设计教学流程的逻辑性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只要教师紧紧抓住物理学发展的主线, 精心组织教材, 认真分析学生特点, 就一定可以设计出便于学生接受的、具有逻辑性的教学流程, 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三、诱导释疑与启发性

诱导释疑是指针对学生“悬而未决”的问题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启发学生的思维, 达到诱导的目的。诱导释疑的关键是通过诱导而启发思维。释疑时, 教师的任务并不是把问题的答案或结论直接简单地提供给学生, 更不能越俎代庖, 代替学生思考。而是应该找出学生疑点产生的结症, 选准突破口, 充分利用学生思维处于“受激发状态”, 急于得出结论和答案的最佳时机, 给予恰当的启发, 使教师的释疑起到温故知新、指点迷津、扫除障碍、理清思路的作用, 使学生最终自己得出答案。如学生常对“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是否为零”迷惑不解, 该问题的症结是在如何正确理解功的定义中位移这点上。教师释疑时应把重点放在启发学生理解“位移指力的作用点的位移”。诱导释疑作为一种协作教学,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锻炼思维、深化认识, 从而达到解决疑点、增加知识、发展能力、学习方法的目的。

四、评价调控与及时性

教育总是使受教育者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教学评价可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对学生来说, 反馈信息可使学生强化正确, 改正错误, 找出差距, 促进努力。对教师来说, 反馈信息可使教师掌握情况, 改进教法, 找出差距, 因材施教。评价调控的目的是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进行反馈矫正, 为教师补偿教学和学生的自我完善指明方向, 为制订后续的教和学的策略提供依据。因此, 评价调控应及时, 只有及时, 才能利用学生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 激发和满足学生的上进心, 也只有及时进行评价调控, 教师才能掌握教学的主动权, 有效控制教学进程, 优化教学方法, 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评价调控的过程中, 评价的重点应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放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上, (2) 放在学生认知薄弱点和思维疏漏点上。在编制评价题时, 总的导向应该是打好学习基础, 发展学生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调控的目的是针对教学现状与目标间的差异而采取措施, 矫正教学, 以逐步向目标靠拢。矫正时要注意找出问题的“焦点”, 并调整好“焦距”, 以获得正确的矫正方式和方法。在矫正中, 忌把结论简单交给学生, 而应该通过启发诱导, 使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做到授之“猎枪”, 让其去“猎物”, 在“猎物”的过程中,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逐步完成目标。

总之,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善教者学逸而功倍, 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探索教学规律, 改进教学方法, 把教学当成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性的劳动, 不懈努力, 精益求精。

物理课堂教学的新组合 篇2

新颖的习题教学法:说题,是物理双边教学的理想模式.它是教学双方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对某道(或一批)习题解答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及依据,进而总结出经验性解题规律。通过说题活动,能使所有学生都有所心得、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达到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一、问题的提出:

物理习题教学、物理概念与规律教学和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三大支柱。新颖高效的习题教学法对巩固概念及规律,深化、活化物理知识,培养思维品质,发展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教与学效果的信息反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探索科学有效的习题教学法则成为当前教改的首要任务之一。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经过不断实践,总结了一种较为理想的习题教学模式;说题。下面作一阐述,供各位同仁参考。

二、说题概述

“说题”是近几年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双边教学摸式,它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学生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双边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概括地讲:说题是教师和学生在精心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对某道(或一批)习题解答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及依据,进而总结出经验性解题规律。但有一点需说明,说题不是对解题过程的简单叙述,也不是对解答方法的简单汇总,它是在教法、学法理论指导下,将讲、议、练高度升华,通过全体学生的说、做,达到会学。进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等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的目的。

三、说题方式及关系

实践中,说题方式较多。从活动的对象上分,有教研说题和授课说题两种;从形式上分,有教师说题、学生说题、师生共同说题三种方式。尽管说题方式多种多样,其功效归根到底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教师间进行的教研性说题服务于授课说题,授课说题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作为锻炼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技能的一种重要手段,说题是中学物理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双边互动模式。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介绍授课说题。

四、说题内容及要求

原则上说题主要是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中进行,说题范围一般是一道典型题或一批同类型题。题型包括判断性、应用性、实验性、探究性、计算性等。每次说题的内容大致包含:说条件、说思维、说策略、说注意、说规律五个环节。从意义上看,说条件是基础,说思维是关键,说策略、说注意是重点,说规律是目标。

1、说条件。在解题时,通熟题意是最重要的,吃透题中各个条件及关系是展开思维的基础。要求: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主要指各物理量的数据、单位及图示含义、器材等;说出题中的未知物理量及所求量;说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并尽量说出考查意图。

2、说思维。思维是掌握事物本质规律、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途径。掌握合理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推理规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十分有效的。要求:说出思维的方式及依据;说出思维的过程及依据。

3、说策略。物理定律、定理、公式等是架设未知量与已知量的桥梁,因此,必须运用正确的策略,寻找最佳解题法。常见的策略有:转化策略(特殊问题变为常规问题)、守恒策略(找不变物理条件)、极端策略(找极限值)、整体策略(建立整体的物理模型)等。要求:说出问题解答所必须的步骤,包括所与运用的物理定律、公式等;说出尽可能多的其它解题方法。

4、说注意。要求:说出解题时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单位问题、公式问题、知识运用问题;说出本题答案是否需检验或讨论。

5、说规律。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付诸应用是学习物理的最终目标。要求:说出经验性的解题回顾,主要包括:一题多解型的最佳方案,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和一题多改的扩展原理,独特、新颖的创造性解法,一题多联、融会贯通的同类型题解题规律等。

五、几点说明和范例简介

说题活动中,其内容及要求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它是根据题目的类型而有侧重,必须灵活确定每次说题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基本重点。下面作一介绍。判断性题型。主要通过对物理原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其重点应以说策略和说规律为主。例如:(99威海中考题),一个中间被挖空后又灌满铅的铁壳球,问若剥去一层铁后,密度变_____;若将球去掉相同体积的铁和铅后,密度变________。

说策略:方法一,根据常规思维顺推法,由密度公式:ρ= m/v,m=(m铅+m铁),v=v铅+v铁,当铁活铅质量和体积变化时,则剩下球的密度由公式:

ρ=(m铅+m铁)/(v铅+v铁), 推导出ρ球 变化情况。法二,根据发散思维变通法取极限值,即“剥去一层铁”变通为“正好将铁全剥去”,则只剩下铅;“去掉相同体积的铁与铅”变通为“正好铅被全部剥去”,只剩下铁。

说规律:其一,取极限法是最佳解题方案,口算可得出答案;其二,只要题设中,某物理量无明确数值但有变化范围,则直接取最大或最小的极限值;其三,融会贯通,推广到电压表、电流表示数范围、变阻器变化范围、静摩擦力变化范围等均存在极值变化规律。(其它说题环节略)

应用性题型。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以社会、经济、生产和科技的最新发展为背景建立物理模型,充分利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和生活的实践问题,是应用性题型的特点。其目的是通过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深层理解,将物理学活、用活。此种题型是当前教改的焦点之一。实践中应以说思维为主。

例如:我国“神舟一号”飞船表面涂有一层特殊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面时,尽管其表面有烧烤的痕迹,但是飞船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

说思维:“烧烤”必须有热量;飞船“完好无损”没被烧毁,说明热量没有被传递进去;那么肯定是所涂的特殊物质吸走了热量,即当大气与之摩擦时,所涂物质燃烧并迅速汽化,带走了大量的热量,使飞船本身温度并不升高。

实验性题型。实验是学生探索及验证物理规律,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验性题型的锻炼,有利于促进学生建立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其中实验方案设计题已成为各省市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说题时应以说条件、说思维和说策略为主。

例如:(1999呼和浩特中考)导体的电阻率公式是:R=PL/S.现有一段粗细均匀的细金属丝,用你在现行初中课本中使用过的仪器和掌握的实验方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率。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电阻率的表达式。

说条件:本体给出了实验原理,但没有给出实验器材,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公式,推出那些物理量,需要那些器材,设计好实验步骤,然后运用测出的物理量,推导出物理量的表达式,由由题中已知条件电阻率的公式可知;R=PL/S可知,要测出电阻率,必须测出金属丝的长度、横截面积和电阻三个物理量。这三个物理量是我们学过的,所需器材应是刻度尺、铅笔和伏安法测电阻中的器材。

本题综合性较强,难度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

探究性题型。按照所给的课题,根据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及组内合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当前物理教学正在探讨的问题之一。这种题型以 说策略为主。

例如:学了《大气压强》后,探究课题“将袋装奶迅速吸入口中的方法”;学了《环境污染》后,出课题“解决电池污染的方案”等

5、计算性题型。计算题是训练学生学好物理基础知识之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因而这种题型要求学生除了从说题的五个环节逐一说起,还要进行说题后的完整解答,做到研究透彻,并能总结出经验性的解题规律。这种题型是物理的难点之一。

六、应注意的问题

说题活动的目的是: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说”,带动全体学生的“学”,实现全体学生的“会”。为了使全体学生通过说题活动,都能有所心得、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实施时,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1、说题过程的循序渐进性。说题活动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即教师示范(学生感悟阶段)→ 学生模仿(学生体验阶段)→ 学生正式说题(学生掌握运用阶段);说题过程中关键要让学生清楚了解说题的目的、要求,明确说题在实践中的具体意义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引起学生的重视,为此,要做到“四适”:示范适中、点拨适时、启发适当、评价适度,切忌一挥而蹴.2、说题内容选择的广泛性。题目的选择应具备四性:灵活性、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过难、过易都是不适宜的。应坚持的原则是:难度上—— 先易后难,程序上——先课本后课外,知识上 ——先点后面,数量上—— 先单一后成批,广度上——先封闭后开放。切忌以偏概全。

3、说题主体参与的全面性。学生群体间有优中差的差别,个体能力中又有强弱项之分,因而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既保证人人参与又各有侧重。如让优生完成说题全部环节,差生只说某一项或几项内容、或采取小组内分工与协作的形式,充分调动全体学生说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求知欲。切忌顾此失彼。

七、教学模式的特征

1、适用性强。实践证明:此种模式既适用于中学物理习题课、复习课的教学,也适用于中学其它理科课程的教学。

2、教学目标得以深化。由于说题形式、内容、对象灵活多变,因而教学气氛轻松、融洽,且教学对象优中差兼顾,强化了创新及潜能的培养。

3、教学思想符合现代课程标准,实现了教学侧重点由“教”向“学”的转移,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创新训练线为主线的素质教育思想。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新思考 篇3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1-021-01

0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者。主导者重要在“导”,“导”的形式多种多样、多姿多彩。提高教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导以目标,导以兴趣,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导以能力,导以创新。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模式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物理课堂教学涣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想”起来

对于物理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地从备课和教学问题的设计角度进行思考。我们的问题设计是否科学合理,问题的层次是否有序、有效,才能确保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可以激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增加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如在教学《分子热运动》一课时,我就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举的问题作一展示:

(1)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2)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 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 有关;(3)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 ,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均选填“引力”、“斥力”);(4)“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 。

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创设生活中物理情景,如“彩虹”、“风”“雨”、“闪电”的形成等,既能激发学生在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现象就源于生活,有效增强课堂感染力。新课程要求学生加强与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事件和社会热点来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

二、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动”起来

物理课堂的实验演示少不了,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实验改成边讲边实验,也可改成学生上台实验,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同时也便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实验装置是在一个玻璃槽中装水,然后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水中的筷子是否变形。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让学生的观察好奇心“动”起来,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把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是以《光的折射》为例,实验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下面例举片断:

师:大家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光在不同介质中怎样传播呢?

生:可能沿直线传播。

生:传播方向可能发生改变。

师:怎样证实猜想是否正确?

生:观察和实验。

师:对!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现在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仪器,其中有水、玻璃水槽、玻璃烧杯、能折叠的白板、激光器、碗、硬币等,下面请你们利用这些仪器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比一比,看哪个组设计的实验最多、看到的现象最明显。

之后,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然后介绍自己的设计及观察。演示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方法的学习起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注重归纳整合,让课堂“活”起来

作为物理教师,特别要讲究语言的艺术、生动幽默的语言不仅能使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多运用比喻、顺口溜、谜语等方式,创造语言情趣,让学生学得愉快,记得更牢。

如“力的图示法口诀”:你要表示力,办法很简单。选好比例尺,再画一段线,长短表大小,箭头示方向,注意线尾巴,放在作用点;“物体受力分析”:施力不画画受力,重力弹力先分析;摩擦力方向要分清,多、漏、错、假须鉴别;“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并不匀,速度方向变不停,加速度,向圆心,速度平方比半径;“功和能的区别和联系”:状态定,能量定,状态能量两对应,状态变化能量变,做功传热是过程;“凸透镜成像规律”:实像倒,虚像正,焦距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物像等,放大缩小要分清;“凸透镜成像”是学习难点,也可这样记忆:一倍焦距不成像,内虚外实分界明;二倍焦距物像等,外小内大实像成;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倒立虚像正,照、投、放大对应明;“牛顿定律的适用步骤”:画简图、定对象、明过程、分析力;选坐标、作投影、取分量、列方程;求结果、验单位、代数据、作答案。再如“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连接电路”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可用巧记:画电路,连元件,连线过程断开关,滑片移到最大端,电压表并,电流表串,“正”“负”接错针反,整理仪器再计算。同段导体三个量,I、U正比I、R反,不管I、U多变换,理解R是不变。W=UIt,可用谐音法记忆:“大不了,又挨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所学各类知识,使知识不断系统化是“归纳总结”的最佳境界。若能有效地使用口诀、顺口溜等有趣易记的方式,更能使枯燥的概念或理论等知识点也会变得生动有趣,长久不忘。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思考 篇4

一、实验方法创新

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现自主学习的基础。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转变到以学生学为主。并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相关信息得出结论、对实验进行评价和交流实验探究成果中,处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思想。

1.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操作。当实验中,学生得出的结论与应得的结论不相吻合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原因,反复实验,直到成功。

2.将测量、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自主设计,方案不必强求一致,真正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虽然中学阶段不强调误差分析,但是实验结束后还应根据实验误差,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减小误差的办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将实验室向学生开放。要破除学生只做教材中学生实验的规定,学生想做的实验只要实验室有条件,就让学生去做。有些习题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到实验室亲自验证。

二、实验设备创新

实验室现有的仪器和器材有些已经陈旧和落后,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仪器设计部门多设计适合高中教育的实验器材,用现代技术改进原有的实验器材和设备。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器材加强实验教学。如: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原有的仪器做双缝干涉实验,调整麻烦又不方便观察,现象有时还不明显。教师可以用玩具激光枪做光源,墙做屏幕,直接照射双缝,就可以得到双缝干涉条纹。学生也可利用激光枪做光的直线传播、光在水中的折射、光在玻璃砖中的侧移,光的全反射等。

三、实验手段创新

实验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整合,能够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这种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增加信息容量,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在实验的复习阶段,如复习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特点、器材组合、实验操作、现象观察、数据读取、分析处理、得出结论等内容时,可利用多媒体使知识再现增加信息容量。

2.用投影或摄像的方法,强化观察主体。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各种电表的表盘刻度等学生很难观察清楚,可利用投影等方式,使观察主体在银幕上形成放大的像,方便学生观察实验细节,增强实验效果。

3.用课件模拟实验现象。教师可将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很难观察或不便做的实验,制成课件,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波的质点的运动规律、波的双缝干涉的特征;在静电实验中的静电屏蔽、法拉第圆实验、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因素有哪些的实验、原子物理中的α散射实验等,都可以制成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更好地观察物理实验现象,把握重点与难点。

探索高中物理教学的新思路 篇5

摘要:高中物理是高考的重要科目。对于高中生来讲,课堂教学是重要吸取物理知识的渠道。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践行新课改,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需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尝试新的授课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08-01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进入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要适应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物理教学必须是开放性的,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现代化教育,要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探究中找到乐趣。高中物理教学新思路的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探究未知的素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一、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实现实验教学的新思路

物理实验为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物理实验的实用价值。因此,教师应该在实验方法的革新,教具的创造,实验的设计等方面勇于创新,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验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实验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切实做到制定可行的方案来督促和检查、展示或讨论,引导学生亲自深入到实验中去,激发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物理实验既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当中,实现课本知识学生自己理解,实验学生自己操作,思路学生自己想,错误学生自己分析,从而发挥学生的最大探索的潜能和实践创造能力。

二、采用分层法,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心

成功的体验与学习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有兴趣才会更有动力,而学习兴趣的持久度又取决于成功的体验。一般说来,在刚开学,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如果有了收获又得到自己和他人(尤其是同伴和师长)的好评,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否则屡屡的挫败就会销蚀原来的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测验中,试题最好分层命题,尽量简单些,使学困生也能得到一个好分数;每次考诚后既要看分数也要看进步,还要进行精神与物质上的表扬和奖励。平时上课也注意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针对学困生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回答后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尝试“出声思考法”的教学新模式

“出声思考法”就是通过外部语言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思考现象表现出来,把抽象思维进行加工,实现可听化或者可视化的教学过程。该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促进作用,将其推行到物理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物理教学中,只有将晦涩难懂的物理理论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才能有效地理解和吸收物理知识。因此,“出声思考”教学的首要步骤是教师示范,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在这个步骤期间,教师讲解的所有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因此,教师示范期间必须要做到严格、标准、规范。教师可以将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判断和思维通过“出声思考”讲授给学生,便于学生对教师讲解的思维过程能够理清脉络,在整体上有个清晰的认识。比如在讲解胡克定律时,教师可以将教学思维讲述在课堂中,并通过示范将思维具象化,就是先确定知识的主要内容,就是弹簧,然后演示弹簧形变和力度的变化情况,最后再利用胡克定律对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总结。第二步就是学生模仿。学生模范是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在这个过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练习,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把一些步骤较为简单的物理知识利用“出声思考法”让学生演练。比如在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其中电路的连接方式有并联和串联两种,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到滑动变阻器进行演示。在教师示范演示之后,需要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模仿渲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的演示方法。第三步就是吸收巩固。吸收和巩固是对前面两项内容的总结和检验,也是“出声思考”教学的最后一项内容。吸收和巩固需要学生培养一定的习惯,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尽可能的安排实例给学生思考,再利用“出声思考”的方法在实际的物理知识中运用,并将分析问题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进而使“出声思考”教学在教学过程能够活学活用。

四、在生活中寻找物理的踪迹,变难为易

高中的物理说难也很难,说简单也很简单,关键是你是否把握住了“物理知识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个道理。物理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我常常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在讲有关向心力的知识时,我对同学们说:“有关向心力的知识很难理解,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向心力:我们乘公交车时,拉着公交车的横杆,公交车在转弯的时候,把你拉着横杆的手作为研究对象,你的手也要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必须有力去充当向心力,横杆对你手的挤压力也就是弹力充当了手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四肢受到挤压而不是手掌心受到挤压。”这样学生们对于向心力的方向是指向圆心而不是背离圆心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在物理教學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相结合,教学相长;理解知识和记忆知识要相结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学习方法创新。物理的学习仅仅靠理解是不够的,尤其是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还没有形成高中生应有的学习方法,他们只是道听途说,以为理科的学习单单靠理解。理解很重要这没有错,如果没有把概念和简单的知识点牢记,那么何谈理解呢?理解的基础是记忆,牢记的关键是理解,理解和记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学好。对于一些知识,我们还可以编一些所谓的“歪门邪道”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肖泽生.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J].读书文摘;2014(03).

上一篇:模特的基本素质下一篇:腰3横突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