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及对策

2024-06-05

改革及对策(精选12篇)

改革及对策 篇1

1 引言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自然、美观、时尚的环境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 人们对走进森林、享受自然的新的生活方式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有林场以其降解污染、改善小气候、增加林区景观、美化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独特功能, 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多年来, 许多国有林场利用其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 相继建成森林公园, 为人们休闲、游乐提供了重要场所, 并且为提升城镇的品位和形象、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国有林场改革, 对于生态保护、林业建设、林场发展和职工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2 国有林场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国有林场的改革要贯彻中央文件精神, 通过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 使国有林场承担起保护和管理国有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改善林区民生、促进国有林业持续发展的重任。本文对于明确国有林场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 国有林场作为公共资源和资产, 改革应坚持其社会职能。从当前以及今后国有林场在我国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出发, 将现有国有林场全部界定为公益型事业单位。我国国有林场的林地、林木等全部生产资料和产品都是国家财产, 是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管理的重要的公共资源和资产, 任何人不能随意处置、私分或确权给小集团、部分人。国有林场改革应坚持为公众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能, 使更多公民都能走进森林、接触自然、放松心情。

(2) 国有林场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丰富多样的森林产品和生态服务。国有林场的改革应从实际出发,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城市中生存发展的人们身心疲惫, 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自然、舒适的生活品质和环境。国有林场拥有的森林资源如能综合经营和科学利用, 必定能为人民提供自然的环境、丰富多样的森林产品和生态服务。

(3)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国有林场在其建设和培育中, 许许多多的劳动者为其付出了精力和心血。国有林场改革过程中, 一方面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促进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也要解决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相关的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4) 遵循自然规律, 建立与林木生长规律相适应的稳定体制机制。林木都有其生长环境和周期, 国有林场中有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国有林场改革中, 要有长远眼光, 遵循自然规律, 确保林场经营体制与林木生长规律相契合。切不可为了追求短期利益, 违背自然规律, 破坏生态系统, 造成生态失衡。

3 国有林场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我国国有林场始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经过50多年的建设, 截至2011年底, 全国国有林场总数已达到4507个。现有职工总人数66万人。经营总面积9.3亿亩, 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5亿亩, 森林面积6亿亩, 森林蓄积量22亿cm3, 分别约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18%、23%和17%。国有林场是我国林区的基本组织, 它的主要任务是扩大森林资源同时提高森林质量, 并且充分发挥国有林地生产潜力和提高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 它还承担着林区教育卫生治安和社会管理的任务。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 我国国有林场改革进行了多方面探索。继2008年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 中国林业重大改革又出新举, 国有林场改革2011年在部分省启动试点。目前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生态建设和改革的推进,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设施薄弱, 生产严重受阻。我国国有林场始建初期, 受当时国家投资政策限制, 大部分林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没有兴建, 或者建设标准太低;国家又很少安排后续投资, 基础设施缺乏更新和维护。21世纪以来, 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但国有林场却被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边缘化, 林区的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无法纳入政府的建设规划中去, 基础设施建设欠账持续增加。目前林区道路供电通讯生活用水等方面的问题突出, 这严重影响了林场的日常生产工作的开展。

(2) 运营资金不足, 人员负担沉重。我国林场绝大多数已列入生态公益林建设, 一方面, 可采森林资源量下降, 市场上木材价格较低, 收入低微。另一方面, 部分林区因工业区开发建设, 原林场的多种经营项目已不复存在, 小规模的二、三产业也随之消失, 导致大多数林区的多种经营收入丧失。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国有林场就已经呈现出经济危机, 资产负债率始终高于50%的警戒线, 因此国有林场存在极大的经济负担。

另外, 林场大多为绿化荒山而建, 处于人烟稀少的地方。而林场的建设、改革、维护都需要大量的人员。庞大的职工队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来保证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障等费用, 致使大部分林场负担非常沉重。截至2008年底, 我国国有林场已累计拖欠职工工资72亿元, 拖欠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达13亿元, 部分林场甚至拖欠职工工资长达十多年之久。林场支出还在不断呈现高幅增涨的趋势, 负担越来越重。由于我国国有林场出现运营资金不足、债务包袱沉重的问题, 使得改革过程中, 过于追求解决眼前困难, 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而忽略了林木生长环境和生态系统维护。

(3) 林场定位模糊, 经营机制不佳。我国国有林场地位和作用特殊, 自建场以来就被定性为事业单位。随着林业发展战略的变化, “事业单位编制, 企业化管理, 自收自支”这种管理体制已不再适应新时期林业的发展要求。其原因如下:国有林场名义上的所有者是国家, 但实际上缺乏经济实体承担这个责任, 行使相应的权利。林场的区级 (或乡镇级) 隶属关系为林业局下属单位, 处于既不是城市又不是农村的尴尬境地, 既享受不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惠农政策, 又难以落实城市建设土地征用安置。自主权经营方面国有林场也受到许多限制, 形成了“不事不企”的现象。另外事业体制下林场职工已经吃惯了大锅饭, 形成了“平均主义”的思想, 这也造成了林场的机制不活, 经营不佳。

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机制也存在问题。国有林场一般是和农村交叉, 存在着跨乡、跨县, 更有甚者跨市, 使得管理起来很不方便。大多数林场制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没有落到实处, 这既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也不利于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4 国有林场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综合本文上述分析, 我国国有林场改革探索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国有林场的改革进程。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1) 大力加强林场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温家宝总理指示:“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是加快林业发展、改善职工生活的基本条件”、“要把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职工生活条件是全面落实温家宝总理指示精神, 同时促进林区生态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全面提升林区人口生活质量, 达到林区面貌大改变, 也是建立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因此依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讲求科学、统筹规划和服从大局、协调统一以及政府引导、职工广泛参与”的原则, 目前我国要加快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改善林区职工人居环境, 全面提升林区人口生活质量。

(2) 大力发展林场经济, 化解债务、落实人员合理配置。基于目前的现状, 国家应加大对林场政策、项目和资金的扶持力度, 鼓励林场拓宽经营思路, 增加经济收入。同时林场应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 挖掘森林生态资源, 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搞活林场经济。

对于林场的金融债务、公益事业欠款等问题, 可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化解, 不足的部分可申请各级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国有林场办企业等行为产生的一般商业性贷款, 则可以要求所办企业通过融资等方式予以偿还;对于企业已破产的, 则可以由银行予以核销;职工工资拖欠的情况, 应由相关单位想办法解决, 可通过申请国家补助资金或拓展经营收入来还清。

此外在林场人员安排方面, 对于专职履行生态公益林管护等公益性职责的人员, 可以按照“公平公开、双向选择”的原则录用, 并按同类事业单位标准落实其工作经费和待遇;富余人员要妥善分流安置, 采取通过培训提高职工的劳动技能水平等有效措施保障职工再就业;退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可以实行一次性剥离, 同时按照社会统筹有关政策, 多渠道筹集资金来缴纳相关费用, 以解决此类历史遗留问题。

(3) 清晰界定林场经营权性质。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属国家所有, 由国有林场依法经营和管理。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的规定, 对国有林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 以防止森林资源流失。国有林场按照森林经营保护的目的划分为生态公益型、商品经营型、混合经营型三种类型, 实行分类经营和管理。根据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深化国有林场改革, 逐步将其分别界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经营型林场”。以国有林场中森林资源的性质为切入点对林场经营权的性质进行分析, 界定林场经营权究竟是公益性的、商业性的, 还是混合性质的。如果是混合性质的, 还要进一步界定公益性质部分和商业性质部分在整个经营权中各自所占的比例, 然后再根据已界定清楚的性质, 将商品林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转让经营权, 公益林则保持其公益性质, 由省、市、区三级分管, 保留其经营权。同时, 混合性质的林场, 可以按照各自的经营权比例进行相应的处理。

(4) 遵循自然, 以生态建设为主, 促进林场可持续健康发展。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支持系统。这就决定了林业既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 同时又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国有林场肩负着促进经济发展和优化生态环境的双重使命。保护生态, 促进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方向。

在我国国有林场改革过程中, 要以生态建设为主, 禁止单纯以短期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行为。保护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生态刻不容缓。因此, 我们提出以“管好一片 (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 、搞活一片 (商品林开发利用) 、利用一片 (生态旅游) ”的原则作为我国国有林场长期转型的发展战略, 这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

5 结语

国有林场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直以来, 其改革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国有林场改革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生态建设和改革的推进, 迫切需要解决。国有林场改革是一个工作点多、牵扯面广、政策性强、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 需要各个层面的积极努力。本文提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并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给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包括大力加强林场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加快发展林场经济, 化解债务、落实人员分流、合理安置;合理界定林场经营权性质;遵循自然, 以生态建设为主, 促进林场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这些措施, 搞好林场建设, 搞活林场经济,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李建锋, 郝明.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历程与发展思路[J].中国林业, 2008 (20) :26~27.

[2]张颖, 易爱军.国有林场:问题和挑战[J].环境保护, 2011 (13) :20~22.

[3]王自力, 田明华, 李红勋.新时期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117.

改革及对策 篇2

土地征用是指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批准,并给农民集体和个人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由此土地征用不仅关系到农民集体的切身利益,也是关乎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大事。而现实中由于土地征用范围的不明确规定,土地征用补偿的不合理以及土地征用程序的不规范操作,使政府在进行土地征用时已经背离了国家进行土地调整的初衷,不但侵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同时还造成大量土地流入不法商人手中,成了这些人获取暴利的资本,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正是因为我国当前的农地征用制度缺少明确可靠的法律依据,过度依赖行政手段,脱离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对这些问题的产生作深入探讨,并提出法律先行,市场引导的改革方向和具体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现行农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对公共利益没有明确界定,导致土地征用权滥用,从而降低了土地征用的效率。土地征用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公益目的而抵偿取得非国有土地和个人土地的行为,行政征用权的行使仅限于公益目的,非公益目的需要用地,只能通过市场购买。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是实行征用。”但是,宪法虽然授予政府征用土地的权力,却没有明确何为公共利益,如何确定公共利益;我国的行政征用制度在相关法律条文中有所体现,但是这些法律规定也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解释,这就会形成国家征用权在事实上不受限制的情况,很容易造成权力滥用。正是由于土地征用制度在征用标准的规定尚有很大的漏洞,给征用权的行使人提供了从中获利的机会。各级政府不顾土地资源的保护,盲目引进资金,以土地换政绩,造成了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价值难以有效发挥。由于国家对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没有明确划分,而非公共利益的取得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投资人会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投入,而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将商业用地也美化成公益用地,只支付很少的补偿费。由于土地的获得非常脸颊,投资者不需要进行详尽的投资收益分析便可获得决利润,那些拿来获取土地的项目会匆忙事实,也就降低了投资效率,从农民手中获得的土地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浪费了。更有甚者,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政绩,盲目招商引资,导致耕地流失严重,也有的政府,通过向企业出售土地,低价抛售土地,加大财政收入,企业在获得土地之后便等候最佳开发时机,土地的价值便在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这些也是笔者在2005年8月在成都市龙潭乡进行大型民情调查时所发现的,在调查中我发现,龙潭乡桂林村的农业用地绝大部分都已经被征用,征用前,村委会对村民只是给了一个简单的通知,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据当地村民反映征地是为了兴建大型的农业基地,但是在我们走访过程中发现,在被征用已经2年的土地升上栽种的竹苗,没有任何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竹苗长得稀奚落落,参差不齐,大片的土地被这样无情的荒废了。我们可以看到土地被低价转让后,土地很难发挥其真实价值。

(2)土地征用的交易费用升高,土地流转变得困难。过度使用行政手段,以及非公益用地按公益性用地补偿,使得非公益用地的征地费与市场价格之间差额巨大,农民所得太少,容易引起农民抗争,征地单位和农户往往陷入无休止讨价还价过程。长时间的谈判引起的谈判成本,谈判破裂后征地单位借助法律强制征地,农户不断上访,以及法律诉讼,构成了征地过程中的交易费用。特别是较大的开发项目,征地的土地面积大,涉及农户数量较多,交易费用相应较高,再者,企业、政府部门、政府官员之间为瓜分土地征用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利益,摩擦加大,幕后交易和腐败现象比比皆是。这个问题在对龙潭乡的调查中

也出现了,政府在征用土地时只给了每户人家一个人8000元的补偿,另外还有每亩土地每年400元的青苗补助费,这些费用对于生活在成都周边的农户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即便是这样,到达农户手中的缺所剩无几。另外。在被征用的土地中,有用来该居民楼供当地农民居住,但是还要交一定的住房差价,同时要把当地农民的户口转变为城镇户口,在户口转变同时又要交纳各种保险费用,这样农民手中本来不多的补偿费非但没有剩余,还要往外倒贴。农民没有办法好好生活只有四处上访,希望找到一个公平公正的答案。社会矛盾变得尖锐起来,即使有好的项目也无法正常开工。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不仅仅是投资人的,也是整个社会的。此外,由于这些不规范的操作,使得土地在交易中不能反映其真实的市场价值,给了集体经济组织可乘之机,土地也就无法在市场中正常流转,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本无法有效发挥自身价值,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

2,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合理,单纯从短期来考虑农民以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忽略了农民对土地所拥有的土地发展权。

(!)我国的农地征用补偿政策对于征地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征地补偿由三部分组成: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青苗基地上(地下)附着物补偿。土地补偿费是对被征地农民丧失土地使用权的补偿;安置补助费是保证被征地农民在丧失土地一段时间内维持原有生活水平的费用;青苗及地上(地下)附着物补偿费是对被征土地上的农作物和无法迁移的水利设施、房屋等建筑物等的补偿。从性质上来看,这三部分补偿费用当中第一类和第三类补偿费用是对农户的权益性补偿,第二类补偿费用是对农户的保障性补偿。对于征地补偿标准,《土地管理法》中提到: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按年产值三十倍计算,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与补贴。

(2)我国农地征用补偿标准的不合理因素从表面上看来,国家在对农地征用补偿的标准上兼顾了权益性补偿和保障性补偿,好像是合理的。但是我们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在给与农户的补偿上却是静态的,没有体现出土地随着社会发展其自身价值的变化过程。因为不管土地补偿是农业产值的多少倍,都不能说是合理的补偿办法。这种补偿办法实际上把农业生产看作是稳定的,认为农户生产经营的成本和收益在几十年里都是恒定不变的,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事实上由于受到农业生产本身和各种政策变动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一向都不稳定。而现行的补偿方式根本没有考虑到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这很显然也就背离了市场规则。同时,《土地管理法〉也仅就补偿的上限和补偿的范围作了大致规定,倍数也没有确定下来,那么现实操作中就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依然不能避免各个利益集团对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挤压,农民的补偿还是不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3,农地征用程序不规范,将农民置之度外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征用程序上作了严格的规定,然而这些程序的规定仅仅是针对耕地的保护,而没有体现出对农民的权力保护。法制体系比较健全的国家大多对国家征地有一套程序来限制国家的权力和保障土地持有者的利益免受非法征地的侵害。土地征用不是政府的单方面行为,而是征地一方和被征地一方共同参与的过程。这样既可以保证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可以积极参与进来,及时了解征地过程中来自各方的信息,从而更好的保护自身权益不被侵害。

我国现有的土地征用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对农民知情权、参与权、上诉权的关心和保护。我们在对成都市成华区龙潭乡作调查时发现,征地过程中村民的参与十分有限,政府尽管对土地征用活动作了大量宣传,但是在我们在实地采访时仍然有很多人对这件事情不是很了解,虽然知道要征地,但是不知道征地的具体原因。一些老百姓甚至以为我们是帮助政府部门劝说他们搬家来的。至于政府部门给集体的补偿是多少,每户可以拿到手的优势多少,就更说不清楚了,政府在征用农地过程中急于求成,缺乏对老百姓的耐心解释,造成了农户对

村委会的不信任,即便是给足了补偿仍然有疑虑。

事实上,集体经济组织截流土地补偿金,少报土地补偿金,将农民的土地补偿金变相转移的现象也确实股去年广泛存在。巧合的是,在我们调查期间,从龙潭乡、圣灯乡的村民那里了解,村集体干部利用在征地程序上的漏洞,侵犯农民权益时三种手段都用上了,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行为惊叹。

第二节 坚持可持续发展,规范土地征用制度

农地征用制度是我国农地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沟通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的中心环节,是联系城市土地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纽带,也是调整国家、建设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四者之间土地权益和收益分配关系的法律制度。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市场经济的突出特征是法制化、市场化,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也应该适应我国当前的救济制度。因此推行农地征用制度改革,应以法制化、市场化为准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探索适应我国市场化、城市化的农地征用制度,促成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主要对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中在公共用途的划分上,征地补偿标准的确定商以及在征地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因此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在农地征用制度改革方向的探讨上我们也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从法律上对公共利益的范围作出明确界定,从而限制土地征用权,提高土地征用的效率。

国有困难企业改革的难点及对策 篇3

国有困难企业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在省市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有不少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穿新鞋,走老路,改革流于形式,经济效益每况愈下,处于活不了、死不掉的困境之中,政府头痛,企业难受,职工难熬,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增加,成了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突出因素。

1、翻牌公司多,改革不到位。相当一批企业由工厂更名为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的产权关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没有变,法人治理结构被严重扭曲,组织结构、决策程序、管理制度、经营方式仍延用工厂制的老一套,不同程度存在着“领导怕失位子,机构怕失权力,下属怕失依靠,职工怕失身份”的思想。由于行业不同,经营环境不同,市场竞争程度不同,使企业和职工在市场转型中出现了不同的命运。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所有权仍是国家的,职工身份是全民的,工人对政府的依附程度一点也没有降低。政府具有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和社会经济管理者双重身份,既要推行减员提效,又要维护社会稳定和市场秩序限制职工下岗,处于两难境地。全省翻牌公司约占改制企业的70%左右,其中60%左右的企业亏损经营。在这些企业中,出现了“两不找”的职工队伍。工人不上班,在外面找一份工作,厂里不管不找不问,厂方不开资,工人也不找不问。工厂暂时得到了解脱,工人比在厂里苦熬要好一些,企业与工人相互拖着,工人为了保住国有企业的待遇,不敢脱离企业,但实际上已失去了可靠的雇佣关系,成了为生活奔波的流浪者和对政府不满的失业人员,不稳定因素在增加。

2、国有资产的运营决策缺乏经营责任约束。从政府层面看,多数政府领导人,只行使国有资产支配权,对决策失误不承担责任;从企业层面看,经理人员无职业风险约束,80%以上的经理是组织任命的。有些企业领导人心里,不是如何搞好企业,而是如何搞好与政府官员的关系。盲目决策,短期行为,内部人控制,随意在职消费等问题很难避免。即使出现经营失败,也可易地做“官”,不会断送前程。公众对政府和企业经理难以施加有效的约束,问题的实质还是国有企业出资人虚假问题。某县硫磺厂,原来是盈利企业,厂长头脑发热、盲目扩张,举债上了两个项目,向不熟悉的行业挺进,因无流动资金,无技术人才,投产之日成了停产之时,结果身败名裂,全军覆没,设备被留守人员变卖维持生活,整个工厂人去楼空,一片凄凉,损失殆尽。

3、依法破产难以推进,国有资产难以优化重组。全省法院系统共受理国企破产案件215件,审结160件,只占应结案的63%。从汉中、宝鸡情况看,资源枯竭、扭亏无望、负债率已超过100%的企业,约占企业总数1/3左右,急需进行破产重组,但无法推进。汉中市有7户企业宣布依法破产,时过6年,至今不能终结法律程序。宝鸡市基本未采取破产措施,主要原因:一是债务处理难;二是资产变现难;三是移交企业办社会难;四是职工安置难。

深化国有困难企业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有进有退的流动机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要大规模地从竞争领域退出。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政企不分、所有者缺位、资本金不足、负债率过高、专业化分工水平低、活力和竞争力不强等弊端。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投资者多元化,就没有真正的规范化公司和现代企业制度,也就代表不了先进的生产力。从全国看,国有越多、比重越大的地方越落后。我省418户大中型企业中负债率在75-100%的有88户,100-150%的52户,150%以上的35户。45%的企业为高负债的困难户,其中87户已资不抵债。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小,问题更为严重。当前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存在亏损企业,而在于缺乏有生有死的良性退出机制。不良资产风险在国有体制内是转不掉的,不改没有出路。国有企业改革要在扶植少数大企业的同时,要把重点放在搞活中小企业上,通过优化结构,确定进退对象,盘活国有资产。建议对产权结构进行如下调整。

1、对国家控制较紧生产公共产品的企业和服务性企业,保留国有模式。如水利、环保等企业都难以盈利,只有国有企业才会从事经营。

2、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及自然垄断性行业中的企业,采取国有控股模式。如军工、供水、供电、煤气、电信、铁路等企业,要保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3、对竞争性行业中适宜大规模生产经营的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如大型煤矿、冶金、纺织、石油、设备制造、建材等企业,国有经济应绝对或相对控股。

4、对行业内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大,产品周期短,难以生存发展的企业和五小企业,应下决心从国有资本中退出。这类企业在我省工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具有典型的“冰棍”现象。已人老珠黄,毫无风光。今天的“退”和当初的“进”一样是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是集中国有资产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转移的需要,是防止国有资产继续流失,解决职工出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退”也是一种发展,是更高层次的改革和发展。

(二)搞好方案设计,选择切合实际有效管用的改制方法

对困难企业的改制方法的选择应因厂而定,一厂一策,灵活多样。建议采取以下办法:

l、对翻牌公司进行二次改制。按照政企分开,加强管理,引入竞争,促进发展的思路,深化改革。改制的目标是改变产权性质。用混合所有制取代企业国有独资的交权形式。改制标准是国有资本退出,职工身份置换,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构建高度清晰的产权制度。新公司与原有的企业职工解除合同,与离退休人员切断关系,打破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员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管理体制,消灭国有企业中的终身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2、以调整完善产权结构为重点,积极推行股份制。股份制是改革的方向,可选择以下模式:

(1)国有资本控股模式。将国有独资公司改变为国有出资人持大股,经营者员工和社会法人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2)国有资本参股模式。将国有独资公司改为经营者持大股,国有法人和社会法人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以上两种方式可使员工变为股东,也可保留员工的身份不变。

(3)国有资本完全退出模式。将国有独资公司改为经营者持大股,员工和社会法人入股的有限公司。

3、先重组后改制模式。首先将国有独资公司改为股份公司,国有资本转股,经营者与员工用现金入股。接着整合子公司和其它资产,非主营业务对外出售,然后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增资扩股,直至上市经营。

4、整体出售模式。选择合适的股份公司或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整体承债并购,改变职工原有身份,合理安置人员。目前的主要做法是:政府推动,主管部门撮合,某些方面突破现行法律的范围,效果很好。但存在评估不公证,审批程序不健全的问题。在企业法人地位未形成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作用,制定可操作的并购法律,有效促进并购的发展,防止并购中的不规范行为。

5、依法破产模式。对严重资不抵债,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坚决实行破产,源头上消灭亏损。破产确实存在不稳定的风险,不破产,照样不稳定,国有资产还要不停地流失。政策性破产对西部省区还延续两年,原中央财政所管的破产企业和试点城市的企业,要积极争取份额,享受这一政策。需要按破产法依法破产的企业,各级政府应制定规划,根据承受能力,有计划、分步骤组织破产。

深圳市水价改革现状及对策 篇4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快速增加,深圳市的水生态环境恶化,河道污染严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排水管理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水环境的恶化,不仅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质量,也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1]。因此,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排水管理工作的同时,通过设置合理的源水水价、自来水水价、污水处理费来促进节约用水和减少污水排放量,进而提高中水回用率,缓解深圳市水生态环境的恶化。

科学、合理的水价是促进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利用合理水价的价格杠杆作用,可自动调节水资源供求关系,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深圳市是我国经济社会高度发达地区,同时也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相比我国其他地区,深圳市的源水水价、自来水水价、污水处理费水平属于较低水平。这样的价格水平不能保证有效调节水资源的供需关系,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削弱了价格信号对供需的调节。因此,对现行水价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 深圳市水价格改革现状

1.1 源水价格改革现状

深圳市有70座水库承担全市供水任务。其中,中型水库10座,小(一)型水库60座。根据《深圳市水资源费收取办法》和《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字822001号文件规定,水资源费收费项目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类。河水、地表水的水资源费为0.04元/m3;地下水水资源费标准为0.14元/m3。2000年以来,深圳市水资源费收费标准一直沿用1996年深圳市物价局制定的标准,至今未变动。

由于燃料动力费、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工程设备维修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的上调,以及对蓄水工程征收水资源费的影响,1998年10月开始,深圳市地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分两步进行调整。宝安西部水源供水价格由0.4元/m3调为0.52元/m3;西沥、长岭皮水库由0.27元/m3调为0.35元/m3;梅林水库由0.42元/m3调为0.5元/m3。1999年10月开始,宝安西部水源供水价格由0.52元/m3调整为0.58元/m3;西沥、长岭皮水库由0.35元/m3调整为0.39元/m3;梅林水库由0.5元/m3调整为0.57元/m3;其他中小型水库供水价格调整为0.34~0.38元/m3。

深圳市主要靠境外引水,东深工程和深圳水库供水价格由广东省制定,2001年12月东江水源工程建成通水后,核定东江源水价格为0.78元/m3,由此导致了东江水源工程干线上的水库供水水价发生变化。2001年12月西沥水库供水价格调整为0.78元/m3,2003年初宝安区的铁岗、石岩、长流陂水库原水价格调整为0.93元/m3,龙岗区的炳坑水库供水水价调整为0.853元/m3,龙口水库供水水价调整为0.93元/m3,2004年9月梅林水库供水价格调整为0.78元/m3,2004年11月龙茜工程建成通水,茜坑水库供水试行水价调整为1.12元/m3。水价调整后全市基本完成了由福利型水价向商品型水价的转化,逐步走上自我积累、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

水价改革事关水务改革与发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到用户的承受能力和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影响水价改革的主要因素有:

a. 水价依然偏低,仍没有达到供水成本。据一项调查表明,当水费支出占居民家庭收入的2.5%时,人们才会考虑节水问题;达到5%时,对人们的生活才会产生较大影响;达到10%时,人们才会考虑水的重复利用。目前,深圳市居民生活用水水价为1.9元/m3,水费支出仅占家庭收入的1.3%,还不能引起居民对节水的高度重视。

b. 定额用水措施尚未落实到位。水价与用水量未挂钩,造成提价太低对消费水量起不到节制作用,而提价太高低收入者和部分企业又难以承受的局面。因此水价对平衡水资源的稀缺性、用水需求的层次性、节约用水的迫切性等社会性敏感问题,未能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3]。

1.2 自来水水价改革现状

2004年,深圳市水务集团公司按照居民生活用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用水、工业用水、商业用水、服务业用水、建筑业用水及特种用水(指外轮、洗车、营业性歌舞厅、夜总会、桑拿等用水)等进行分类定价(居民生活用水分3个梯级定价),重新制定了自来水收费标准。新标准既解决了节水与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确定了对低收入群体采取适当减免水费的政策),同时也成功地实行了“定额用水”,为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奠定了基础。

依据深圳市物价局颁发的《关于调整市水务集团自来水价格及相关政策的通知》和《关于调整我市污水处理费及相关政策的复函》文件,深圳市目前执行的自来水综合水价(含税)为2.337元/m3,综合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为1.05元/m3(污水处理费按售水量的90%计算)。具体分类价格如下:

1.2.1 自来水水价标准

a. 居民生活用水实行3个级阶梯式水价(阶梯比例为1∶1.5∶2),家庭户月用水量在22 m3以内的水价为1.9元/m3;用水量23~30 m3的水价为2.85元/m3;用水量在31 m3以上的水价为3.80元/m3。集体户每人月用水量在5 m3以内的水价为1.9元/m3;用水量在6~7 m3的水价为2.85元/m3;用水量在8 m3以上的,水价为3.80元/?m3。

b.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水价为2.30元/m3。

c. 工业水价为2.25元/m3。

d. 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水价为2.95元/m3。

e. 特种水价为7.50元/m3。

1.3 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

a. 居民生活类污水处理费实行3个阶梯式收费,家庭户月用水量在22 m3以内的为0.9元/m3;23~30 m3以内的为1.00元/m3;31 m3以上的为1.1元/m3。集体户每人月用水量在5 m3以内的0.9元/m3;6~7 m3的为1.00元/m3;8 m3以上的为1.1元/m3。

b. 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类污水处理费为1.10元/m3。

c. 工业类污水处理费为1.05元/m3。

d. 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类污水处理费为1.20元/m3。

e. 特种类污水处理费为2.00元/m3。

1.3.1 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和管理情况

深圳市排水行业主管部门是污水处理费征收主体,财政、物价、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的管理、监督工作。全市按统一标准征收污水处理费,并纳入市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1.3.2 对低收入群众采取的减免措施

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实行自来水费和污水处理费减免政策。凡享受深圳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可凭市民政局的证明到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按每月8 m3水量申请减免污水处理费。

2 深圳市水价改革分析

1999年以来,深圳市水务局对主要供水水库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进行了调整,不但提高了水管单位的经济收入,而且提高了水管单位自我维持和发展的能力。水价改革有效地缓解了水利工程养护经费不足的问题,增强了自我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以水养水”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促进了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提高了水商品意识和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用水,除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外,经济手段是十分重要的,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作用是节约用水的有效措施。水价改革一方面有利于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锅水”、“福利水”观念,增强了用水户交纳水费的自觉性。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形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让水价真正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反映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和供求关系,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节水产业的发展[4]。如深圳市万元产值用水量由1999年的54.3 m3降到目前的47.37 m3,用水量降低了12.8%;人均综合用水量由1999年的每人每天517 L降为目前的461 L,用水量降低了20.5%,水资源利用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2.2 城市自来水水价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

a. 供水企业成本不透明。政府很难掌握供水企业全部生产成本资料,仅靠物价主管部门难以全面审核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尤其是供水企业经营三产等其他业务时,供水经营成本很难彻底分清。

b. 缺少行业定额指导。由于缺乏新的人员定额和物资消耗定额标准,且各城市供水企业供水成本费用在横向上缺少可比性,因此,在核算供水企业水价时,难以确定企业成本的合理性。

c. 水价调整缺乏联动机制。水价调整的过程较为复杂,且调整期间隔较长(3~5年),缺乏和电价、原水价等其他生产要素价格的联动机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价格无法及时体现成本的变化。因此,供水企业对供水管网改造、中间层接收等工作,积极性不高,降低了水价改革的效果。

3 结 论

3.1 水价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a. 水价改革应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出发,并兼顾供排水部门的经济效益。

b. 提高水价基准,改变人们对水的低价值观念。

c. 不同类别用水应采取不同的价格标准,采用不同的收费机制。确定生活用水水价时,应考虑用户的承受能力。

d. 提高工业用水的水价基准,以增加水在成本中的构成比例,提高工业用水水平。

3.2 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建议

a. 建立和完善价格监审制度。供水企业应每年将影响水价变动的情况上报主管部门,经政府委托的中介机构审查后作为下一次水价调整的依据,凡未经审查的,不予考虑。

b. 组织编制全国供水行业人员和物资消耗定额,定期公布不同区域供水行业的各项费用标准的指导值,推动供水企业标准成本模型的建立,引入标准成本概念。在现有条件下,根据供水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真实运行成本科学合理地确定供水企业成本费用的标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有利于行业监管部门有效地进行成本费用监管和合理确定水价。

c. 建立主要成本价格联动机制。对自来水运营成本构成中需外购的物资(如源水费和电费等),其价格波动对自来水运营成本的影响很大,在今后的定价中建议采取联动政策,即水价随原水价、电价及其他原材料的调整而进行相应调整。

摘要:从源水水价、自来水水价2个方面对深圳市水价改革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城市自来水价和污水处理收费实行3级阶梯式累进加价,针对不同用户制定不同水费标准,并对低收入群体实行减免政策。在水价改革现状分析基础上,从建立和完善价格监审制度、组织编制全国的供水行业人员和物资消耗定额、建立主要成本价格联动政策等3个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水务,城市水价,累进加价

参考文献

[1]陈和民.引滦工程供水与水价改革途径探讨[J].水利经济,2006,24(4):34-37.

[2]冯治良.甘肃省水价改革初探[J].水利经济,2005,23(3):31-34.

[3]范世平.山西省水价改革的探讨[J].水利经济,2005,23(6):25.

利率市场化改革风险及对策 篇5

论述利率市场化改革对资源有效配置起到的作用和经济风险.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这些风险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作 者:姜春华 胡文霞 作者单位:姜春华(烟台市公路管理局,烟台,264000)

胡文霞(烟台开发区财政局,烟台,264000)

改革及对策 篇6

【关键词】成本核算 改革 对策 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成本核算改革已经成为了促进企业进步的基本要素。成本核算改革不仅仅可以调整企业的内部结构,帮助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经济决策,还能够有利于企业的内部管理。随着企业之间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这就提高了企业成本核算改革的重要性,因此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改革是保证企业制定合理经济控制方案的前提。下面就对现阶段企业成本核算改革的内容进行具体的介绍。

一、企业成本核算的概念和意义

企业成本核算主要指的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所发生的费用按照相应的会计计算方法进行核算。整个成本核算过程是以货币计量为企业费用归集和分配,按照计算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传统成本核算和作业成本核算。传统成本核算指的是利用货币为单位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个成本进行归纳计算的方式;而作业成本核算是以企业生产部门在作业中所消耗的成本费用为计量基础,通过利用传统观的会计核算方式对发生的费用进行反映。

企业成本核算作为管理企业成本的重要部分,在计算环节能够直观表现企业所耗费的各种费用,因此企业成本核算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预算、费用计划和分析等各种企业评价起到直接的影响,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监督企业生产和分析问题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成本核算改革的必要性探究

(一)成本核算指导思想不科学

企业成本核算的指导思想对企业整个成本核算的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企业成本核算的指导思想还存在着问题,这种问题表现为: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制造成本,却没有关注企业的研发和营销费用。但是在当前的企业竞争中,高科技研发已经成为了企业竞争的必要因素,而制造成本的地位却在不断下滑。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成为了影响企业发展的基础成本,但是成本核算中比较重视材料成本,对于人工费用却不关心,导致企业没有建立一个物质成本和人力资源相统一的核算方式,因此企业应该构建一个物质成本和人力资源相统一的成本核算指导思想。

(二)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在企业核算中需要正确的核算方法才能够保持企业成本核算结果的真实,有利于企业建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但是许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并不合理,无论是大批量的产成品还是小规模的产成品都采用了同一种成本核算方式,这就容易引起成本核算中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其实对于生产规模大数量高的产品的企业应该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而生产高精密、小规模产品的企业应该采取分批法进行核算。

(三)成本核算对象不规范

当前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因为采用了传统成本核算方式,因此对企业的生产材料、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三方面比较重视而忽略了其他生产要素,这就使得企业成本核算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从而降低了成本核算的准确程度。在产成品生产后的环节,也没有关注人力资源成本的消耗,再加上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没有按照实际情况分析产品的种类和规格,模糊对产品进行限定,因此使得成本核算的结果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所发生的成本,不能体现成本核算的真正价值。

三、我国当前企业成本核算改革对策探析

(一)明确成本核算的指导思想

重视成本核算是促进企业成本核算顺利进行的保障。为了规范各个行业之间的成本核算范围,除了企业本身应该树立相应的意识之外,还应该加强外部的对于企业是否建立成本核算思想的监督功能。从企业外部而言,会计部门可以让企业在固定的时期里出具相应的成本核算计量报告,我国的审计机构也应该检查企业是否进行了成本核算工作,监督企业要根据行业成本核算的要求不断进行调整,这些措施都能够保证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确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指导理念。从企业内部而言,应该结合当前企业发展的要求来调整对生产成本的重视程度,实现制造成本、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等经济因素的统一,监督部门也应该对企业是否实现了成本核算进行检查,实现成本核算思想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二)選择适宜的成本核算方法

不管行业规模是大是小,每一个企业都有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因此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本身的发展条件和优势为参考。对于生产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可以采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利用分步法和品种法对企业发生的费用进行分配,这样可以帮助企业集中进行成本管理的核算。对于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如软件开发、电子元器件等企业则应该考虑采用作业成本法,对生产环节所消耗的费用进行核算,加上计算机技术的帮助可以解决产品标准不统一的情况,还能够帮助企业规范产品标准。这样根据企业的生产特性选择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不但可以有利于标准化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节约资源和资金费用,还能够充分表现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三)规范成本核算对象

不同行业生产不同的产品,因此在成本核算环节中应该按照企业生产产品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让成本核算对象符合企业生产的要求和行业规范。在规范成本核算对象中,首先应该按照企业的组织和技术特点进行确定核算对象,其次还应该让企业核算方法符合企业管理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成本核算能够控制企业的生产流程,避免因为内部集团贪图经济利益而不遵循成本核算依据和不符合企业的生产加工特点的行为,保证了企业成本核算对象的准确性。

四、总结

企业成本核算的改革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是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而言,在成本核算改革中应该结合成本核算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企业的技术特点,采取有效地改革措施来调整成本核算方式,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王淑凤.浅谈企业成本核算中成本费用分配[J].中国集体经济.2011(06).

[2]苏迎丽.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10(29).

[3]国立华.小议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加强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0(07).

[4]宋玉芳.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30).

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7

一、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取得的成就

高校后勤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解决了长期以来高校后勤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了管理体制。改革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管”和“等、靠、要”的后勤管理模式, 使“大而全”、“小而全”、封闭式、福利型的后勤服务系统逐步转变成以甲乙方管理模式为主, 多种管理模式共同发展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二是转换了运行机制。许多高校后勤实体 (有的甚至是法人实体)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模拟企业化运作, 以协议的形式确定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明确服务质量、服务标准、服务价格, 形成了有偿服务的收费机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人事管理机制、竞争上岗的人员聘用机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激励机制, 极大调动了后勤员工的积极性。三是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迅速提升。高校后勤实体积极探索管理方式、管理技术的创新, 引入了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和以标准化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手段, 使网上沟通、网上报修、网上投诉、网上办公等信息化管理在后勤得到了运用, 使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食堂和标准化学生公寓建设体系等规范化、标准化的现代管理手段在后勤得到了实施。与改革前相比, 后勤管理的科技含量、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得到了迅速提升, 维修及时率、就餐率及师生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高。四是后勤基础设施明显增强。高校后勤一方面通过整合、优化、合理配置后勤资源, 加强了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合理配置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 拓宽融资渠道, 引入社会企业加入后勤基础设施建设, 改变了过去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完全依靠财政拨款和高校投入的不良格局, 提升了高校后勤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 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目前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后勤改革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高校后勤改革存在认识误区。一方面, 一些人误以为后勤改革就是后勤社会化, 一提到后勤社会化, 就误以为后勤是社会的, 学校可以不拨款, 一提到“剥离”就误以为后勤与学校已经分离, 存在甩“包袱”的倾向;另一方面, 一些人将改革过程中遇到困难归究于后勤改革的方向错误, 误以为改革是失败的, 因而否定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一些高校甚至开始走回头路, 重新退回到计划经济时期的老路上。其实, 后勤社会化只是后勤改革的最终目标, 后勤社会化也并不是把一切推给社会, 学校离不开后勤, 后勤离不开学校, 后勤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高校后勤市场化与教育公益性的矛盾得不到妥善解决。一方面, 后勤改革要求高校后勤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实行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 其经营必然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讲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决定了高校后勤必须姓“教”, 其任何经营服务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并服从于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虽然高校后勤想两手都要抓, 两者都兼顾, 但究竟是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同时, 兼顾经济效益, 还是在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兼顾社会效益, 常常陷于两难的困惑, 影响了改革的进程。三是改革不全面、不深入、不配套。后勤改革的配套制度不完善, 配套机制不健全;运作模式选择不合理, 操作方式不规范, 甲乙双方关系不够理顺;产权关系不明晰, 经济指标不合理;服务定价违背价格形成规律, 严重偏离实际价格;后勤市场归口难, 后勤实体发展后劲不足;行政干预过多, “管、卡、要”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是改革不全面、不深入、不配套形成的。

三、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的对策

(一) 坚持因校因地制宜, 正确选择运作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的运作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主要有法人实体模式、社会承办模式、行政管理模式、甲乙方管理模式, 这四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如何选择正确的运作模式?我们认为各地各高校应当因校因地制宜, 以有利于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 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 有利于学校稳定与发展的三个标准来选择最佳运行模式。

(二) 坚持政府主导, 逐步完善政策体系

高校后勤改革如果没有政府主导, 没有政策支持、没有系统理论指导, 改革将难以进行下去。因此, 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政策先行, 由政府出台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后勤改革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 以规范和指导高校后勤改革行为, 同时坚持“扶上马, 送一程”的方针, 加大对高校后勤的支持力度。

(三) 坚持改革方向, 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

高校后勤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不能停滞改革, 甚至放弃改革, 要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 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公益性与市场性的关系。公益性主要靠政府和学校通过免税、零租赁、补贴、投入等办法来体现, 后勤实体是落实者和执行者;市场性主要靠高校后勤实体深化改革来体现, 政府和学校是市场环境的营造者。二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实际操作中, 抓社会效益主要强调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提高, 推行人性化管理;抓经济效益主要强调开拓市场、增加创收, 加强管理, 降低成本, 节能降耗。三是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目的, 稳定是前提。没有改革, 后勤就失去了动力, 发展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没有发展, 后勤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就不可能提高, 就不可能保证学校的稳定;没有稳定, 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进行。

(四) 坚持从实际出发, 构建科学合理的经费测算体系

一是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因校制宜。既要尊重历史水平, 也要考虑物价水平、师生人数、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等现实条件, 还要考虑服务质量、服务要求的不同;既要纵向比, 也要横向比;既要有利于节省经费, 提高服务质量, 又要有利于后勤的改革和发展, 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力求使测算更加科学、合理, 给后勤实体适当的发展空间。二是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根据目前各高校后勤经费测算的实践, 我们认为以下两种方法比较科学合理。一是倒推法, 就是以历年经费为基数, 采用倒推的办法确定后勤经费。采用倒推法关键是基数的确定, 可以采用前一年的经济指标作为基数, 也可以采用最近几年的平均数作为基数, 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 都要考虑到基期的物价水平、师生人数、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等客观条件与现实情况的差异, 合理增加或减少经济指标。二是同类价格参照法, 就是参照市场价格或兄弟高校同类服务价格, 对学校后勤经费进行测算。参照市场价格时, 不但要考虑到高校后勤公益性的特点, 还要考虑到高校后勤养“老人”, 服务成本一般比社会企业高的特点;参照兄弟高校后勤服务价格时, 应综合分析兄弟高校后勤的职工人数、后勤资源、创收条件、地理位置等条件与本校后勤的差异。三是要建立健全经费测算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领导牵头, 纪委、计财处、审计处、后勤管理处等部门参加的“后勤经费测算小组”, 每年对后勤服务质量、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对下一年度的经费进行测算, 及时调整经费偏差,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使后勤经费测算常态化、程序化。

(五) 坚持“以人为本”, 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人的问题”

后勤改革过程中“人的问题”主要包括后勤实体与师生的关系问题, 后勤实体与后勤员工的关系问题两个方面。在处理后勤实体与师生的关系时, 后勤实体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服务以人为本, 以学生、教师为主体, 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为了教学, 一切为了科研, 争取得到师生的理解和支持。在处理后勤实体与后勤员工的关系时, 既要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 充分考虑“老人”的经济利益和实际承受力, 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老人”的问题, 确保改革的稳定, 又要避免正式职工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思想观念转变难, 危机意识不强, 当“工头”, 吃“大锅饭”的陋习仍然存在的现象;既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又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 从制度上打破员工身份限制, 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形成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争相创新的良好氛围。

摘要:高校后勤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 但关键是体制和机制问题。因此, 改革管理体制, 建立合理的运行体制, 是高校后勤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倪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3) .

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篇8

关键词:政府会计,收付实现制,财务报告,权责发生制

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系统一般称为预算会计, 是一种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结果的专业会计。近年来,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 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 政府审计的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 都对反映政府行为的会计信息范围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现行的预算会计执行的仍是1998年以来颁布实施的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内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虽然政府有关部门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布相关补充规定以完善现有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 但其规范的会计内容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环境的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因此, 政府会计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我国政府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会计信息无法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我国政府会计信息一般是通过会计报表反映的。年度会计报表一般按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下达的有关决算规定组织执行, 这些报告反映了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结果, 但是无法提供进一步的信息。作为社会公众和纳税人, 无法接触到有关会计报告;即使政府有关部门也只能得到预算、决算等基本的财务信息, 无法从会计报告中了解政府的整体财务状况和工作绩效, 进而也无法评价政府工作的好坏。现行政府部门实行的预算会计,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如作为立法机关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审议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 、作为监督机构的各级国家审计部门 (审核监督政府财政资源使用情况) 、作为资源提供者的广大纳税人、捐赠人以及社会公众 (合理评价政府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 从而使政府会计提供的信息不透明、不公开。

2.政府会计体系不健全, 不利于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 也无法客观、公正、全面地考核政府的实际绩效。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每个部分分别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采用不同的会计科目、反映不同阶段的经济事项。财政总预算会计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分别反映财政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分配情况, 而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则分别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这种体系人为地将财政资金的流转过程割裂开来, 使预算资金一旦分配到单位层面, 其使用情况就脱离了财政部门的监督与控制, 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且容易导致腐败的产生。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对政府财政透明度的要求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政府会计不仅要全面、真实地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情况, 还要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主要服务于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资金运动的监督管理, 没有进行成本费用的核算和绩效管理, 导致行政成本居高不下、行政效率和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重投入轻产出、进行重复投资和建设、大量浪费公共资源的情况普遍存在, 无法客观公正全面地考核各级政府的实际绩效。

3.政府会计核算内容不全面, 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状况, 不适应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我国目前的政府预算会计体系, 虽然有一套完整的核算程序和方法, 也能提供财政资金各方面的信息, 但由于受预算管理体制、预算会计制度等方面的影响, 预算会计是以预算资金活动或预算收支活动为会计对象, 只能反映预算收支情况及结果, 而不能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及财务结果全貌。现行政府会计体系不能提供政府整体资源和政府运营状况, 对政府固定资产的核算和反映不全面, 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入账且不计提折旧, 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难以对政府的债权性资产、国有股权等资产进行会计确认和核算, 没有全面确认和核算政府债务内容, 忽略对政府隐性债务、或有负债的反映, 对政府股权投资、债权利息等的核算不完整;不能全面反映社保基金的运行状况。

二、我国政府会计存在问题的成因

1.政府会计目标定位存在问题。

政府会计作为对政府行为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反映的信息系统, 既是辅助政府履行和解脱公共受托责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也是辅助信息使用者进行资源配置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渠道。因此, 其会计目标不仅要满足解脱公共受托责任的披露需要, 而且要满足辅助决策信息的要求。目前, 我国政府会计的主体仍旧是预算会计, 主要是通过对政府预算执行过程及结果的反映来满足基本的预算管理功能, 更多的是对预算进行合规性反映。现行预算会计规范没有专门就会计目标问题做出阐述, 但是1998年颁布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第十二条规定, “财政总预算会计信息应当符合预算法的要求, 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上级财政部门及本级政府对财务管理的需要”,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十二条规定, “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及收支结果的需要, 有利于单位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由此可见, 总预算会计的目标主要强调总预算会计信息要满足各级政府宏观管理的要求, 在会计信息使用者方面主要关注上级财政部门和各级政府的信息需求, 为满足国家预算管理的需要提供信息, 会计目标单一, 从而不能较好地满足内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和决策需要。

2.政府会计基础存在弊端。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 除事业单位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外, 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都实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一种面向过去的确认基础, 虽然能够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合规性反映, 有利于政府预算管理功能的实现, 但却不能提供未来现金流动的信息, 也不能真实地评价和考核政府单位的财务受托责任。收付实现制对所有非现金交易不作为收入、支出及时纳入核算, 相应的债权债务也不确认, 因此不能及时完整地反映政府的预算管理业绩和政府的工作效率, 不利于政府的财务管理与绩效评价目标的实现。

3.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不科学, 信息披露不完整。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包括财政总预算单位、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 它们以财务报表为主要形式, 提供政府的财务信息。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政府财务报告。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以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为中心展开, 而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主要提供关于政府财政资金的来源和使用以及实际与预算相比较的信息, 没有披露国有资产预算、债务收支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等预算执行情况的基本会计信息以及政府运营绩效和成本控制的相关财务信息。预算会计作为对预算执行过程及结果反映的信息系统, 其核算范围仅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 对作为财政资金重要构成部分的社保基金却未纳入预算会计核算范围, 从而在财政层面无法对社保基金运作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反映。目前我国政府财务报告规范不统一, 按照组织类别分别制定不同制度来规范, 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层面的综合财务状况与收支情况。由于强调政府会计是为预算管理服务的, 没有以政府公共受托责任为视点, 导致了一些与预算收支没有直接关系的重要会计信息最终被忽视和遗漏, 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的各种公共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同时, 财务报表体系主要是基于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编制的, 其资产负债表并未完全反映政府财务状况, 收入支出表也不能完全反映政府成本费用情况和运营业绩, 并且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现金流量表, 不能客观地反映政府现金流量状况。会计报表格式不科学, 收入、支出项目既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也在收入支出表中反映, 造成毫无意义的重复列示, 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外, 同西方国家要求只有附上审计鉴证报告的财务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的要求相比,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同政府审计相分离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府财务报告的公允性。

三、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及启示

法国政府在改革伊始首先确定了政府会计概念框架, 先行解决政府会计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性的问题, 然后据此发布具体会计准则建立政府会计规范体系。这一做法, 能够有效地确保前后出台具体会计准则之间的相互协调性和一致性, 从而增强准则的可理解性, 有助于全面实现政府会计目标, 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的进程。优先建立政府会计准则概念框架是对财务会计和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研究, 借以更好地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会计实务, 为其提供一个更一致的概念基础, 并作为评估既有会计准则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指导发展新会计准则。目前我国的政府会计体系中还没有这样一个会计概念框架, 对于正处于政府会计改革研究和分析阶段的我国而言, 尤其需要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从而为今后建立基于政府会计理论和概念框架的高质量准则体系提供指导。

英国政府会计则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 采用资源会计与预算系统。资源会计与预算是一种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中央政府会计与预算, 即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进行政府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的会计处理和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 以更全面、系统地反映公共部门运行成本或资源耗费的成本。它按部门目标对支出进行分析, 反映议会的控制, 并侧重于产出, 而不是投入。英国政府所倡导的变革并不仅仅限于权责发生制会计技术的应用, 更重要的是将投入与部门的目标、产出相联系, 因而能更正确地衡量政府公共事务的产出与成本,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英国全面运用权责发生制的资源会计优势明显, 但不足亦非常突出。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将会带来巨大的改革成本, 并导致政府会计信息的复杂化。基于此, 英国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过程中, 逐步调整并权衡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两类会计基础的运用程度, 要求各部门同时提供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信息, 不过前者比后者更详细。比如, 在部门资源报告中会反映一个部门中各项目对资源的需求额, 但是只反映部门现金需求总额, 不反映各项目的现金需求额。

还有许多国家都开展了以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转换为标志的政府会计改革。如澳大利亚在预算体制和政府会计准则的会计基础选择方面已经实施了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美国现阶段主要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仅有纳税收入确认等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

作为维护世界财政与货币政策稳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其发布的《财政透明度手册》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指出, 各国需要建立起一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能够充分反映政府财务状况、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的政府会计体系。该手册虽对其成员国没有强制约束力, 但是却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已经对许多国家的政府会计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国外政府财务报告的发展是随着政府会计的发展而发展的, 鉴于政府财务报告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各国情况各异, 以下仅以代表国际会计准则发展主流方向的美国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来进行说明。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联邦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分别就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报告主体等有专门技术界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00年发布了财政透明度公告, 按照公告要求, 要建立统一的政府会计制度, 提供全面、完整的财务状况信息, 并且要涵盖所有外部融资的交易和取得实物捐赠的记录。这是对政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提出的要求。在政府财务报告会计基础的选择上, 众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会计师联合会都选择了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对策

政府会计不同于企业会计,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必须与政府职能、财政管理体制和政府审计等相关改革配合, 充分吸收借鉴西方的政府会计理论和成功的改革模式, 结合我国国情, 采用渐进式的改革方式, 伴随着财政改革、预算管理改革的不同程度, 遵循分阶段、分步骤逐步推进的原则, 建立一套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会计新体系。

1.对政府会计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会计目标是指在特定的会计环境中, 人们通过会计活动试图或期望实现的结果。随着我国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入、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正由传统的各级人大部门和政府部门扩展为纳税人、捐赠人、贷款提供者、国际组织等, 对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也由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合规性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转变为对财务状况、运营绩效、成本控制等多方面财务信息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综合反映。因此, 需要拓展政府会计目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从财务报告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入手来界定政府财务报告目标, 我国可借鉴这一做法。将政府会计目标划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基本目标定位以受托责任为主, 兼顾决策运用;具体目标则以满足使用者资源配置决策信息需求为目的, 并兼顾现阶段的改革背景。结合我国政府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包括社会公众, 立法机关和其他执政团体, 内部管理人员、政策制定者和行政管理人员, 外国政府、国际机构和其他资源提供者) 以及使用者所需求的信息 (包括管理信息、财政状况信息、业绩信息等) 分析, 同时考虑到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尚在起步阶段, 财政资金管理中的违规和腐败现象较严重, 预算决策和监督过程中公众的参与程度不高, 现阶段我国政府会计目标应定位于以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以及反映政府持续运营和服务能力为主, 即现阶段我国政府会计目标应由“决策有用观”逐步向“受托责任观”演变, 政府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逐步满足政府、人大、审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等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改革政府会计核算基础。

现行的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预算会计体系难以全面反映政府主体的资产负债与成本费用等方面的信息, 难以满足绩效评价管理的要求, 需要进行改进, 以建立起既能反映政府现金流量等的预算执行信息, 又能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等的财务信息的政府会计体系。从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换的政府会计改革, 对于强化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增强财政透明度、提高政府绩效能起到重要作用。权责发生制是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政府会计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它不仅拓宽了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 而且是建立健全政府会计系统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选择固然能够对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进行合理、全面地反映, 以更好地解除政府的公众受托责任, 但是对于我国目前仍以实现政府预算管理为基本目标的政府会计体系而言, 权责发生制的选择则不能对预算执行过程及结果的信息进行有效反映。鉴于权责发生制固有的缺陷和引入的障碍, 政府会计不可能一次性、全盘地引入权责发生制基础, 目前应以收付实现制或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确认基础为宜, 以更好地反映政府预算收支的执行情况及结果, 待条件成熟时再逐步过渡到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完全的权责发生制。我们在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时应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 既要注意引入的范围, 又要注意引入的程度。在财务会计中应采用权责发生制或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 可以采用与企业会计相似的确认原则与计量方法, 但不能完全移植, 需要结合政府行为的非营利性、外部性、公共性等特点, 以充分反映政府财务状况与运营绩效。同时, 在进行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引入时, 应注意将引入的程度同改革的进程相结合, 否则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改进政府会计报告。

改变我国目前政府财务报告规范不统一、按照组织类别分别制定不同制度的现状, 应针对会计事项制定统一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构建以公共受托责任为核心的政府财务报告目标, 提高政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 以真实性为基础, 强调相关性, 把提高透明度作为综合的质量要求, 重整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内容。政府财务报告作为反映政府行为的信息载体, 是公众了解政府运行状况以及政府进行绩效评价和资源配置决策等的重要渠道。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完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府信息的质量。财务报告是报告主体对一定会计期间财务活动乃至整个主体各项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和报告, 典型的财务报告为年度财务报告, 我国各级政府至今还没有编制过一份全面、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因此, 应规范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将我国现行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扩展为系统、全面的政府财务报告, 建立和健全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使财务报告涵盖所有相关的政府财务活动内容。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完善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关于政府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政府会计目标决定了政府会计体系的构成, 也决定了政府财务报告反映的内容。政府财务报告应同时满足内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至少包括政府财务报表体系、预算报表体系和成本报表体系。其中, 财务报表体系反映政府财务状况、运营业绩和现金流量;预算报表体系主要反映预算收支信息及其执行结果的相关信息;成本报表体系则主要用于满足政府成本控制的需要, 提供政府运营成本的信息等相关内容。另外, 关于政府会计信息的披露程度, 既应注重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又应注意体现成本效益原则, 不能盲目增加或减少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二是关于政府财务报告监督制度的完善。政府财务报告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的核心是保障政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公允性。监督机制完善的核心一方面应建立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 提高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另一方面随着政府审计逐渐由单纯的合规性审计向绩效性、财务性、长期持续性等方面转变, 政府审计内容不断得到深化, 科学性得到增强。

随着我国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 政府拥有的公众受托权力不断扩张, 可利用的公众受托资源不断丰富, 社会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政府财务状况、运营绩效和现金流量等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强。政府会计不仅要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基本信息, 以实现其基本的预算管理功能, 而且要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运营业绩, 以实现其防范财政风险、加强政府成本费用控制、提高政府运营效率的功能, 从而更加体现政府运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增加政府透明度。应通过政府会计改革提供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等方面的信息, 尤其是对政府隐性负债、或有负债的考察以及对政府运营成本的控制, 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脱公众受托责任, 同时加强政府内部的治理和监督, 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总之, 应从重构政府会计体系、改革政府会计核算基础、建立健全财务报告制度等方面进行政府会计改革, 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更好地发挥政府审计职能的外部监督作用, 提升政府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玲利.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现状与路径[J].企业经济, 2011 (04)

[2].刘光忠.关于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建议[J].会计研究, 2010 (12)

[3].张国兴.关于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问题的研究[J].会计研究, 2008, (03)

[4].张琦, 张娟.政府会计改革:问题、对策与建议[J].会计研究, 2009, (10)

[5].于国旺, 孙君鹏.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改革及对策 篇9

一、我国钢琴教学的现状

在追求精神文明的现代,人们为了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以及文化素养,越来越重视音乐的重要性。并且随着新课改的革新,各个高校将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不再单单看中学业成绩,所以各小学、中学也纷纷开设以音乐、美术为主的艺术课堂,希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并且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多,艺术生占高考生很大的比重,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好坏最主要的标准。除此之外,高校钢琴类的大学生,大多数在毕业时也纷纷投入到钢琴教育当中,积极引导人们了解音乐、体会音乐,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音乐观以及审美观,培养人们的文化素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钢琴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钢琴人才,并且在国际钢琴大赛上也备受瞩目与称赞,得到了许多的大奖。受这种环境的影响,人们对音乐类为主的艺术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开始积极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努力将孩子培养成艺术人才;或者开始阅读有关音乐方面的人文名人传记、专业书籍;人们开始将听音乐会变成一种时尚,作为周末陶冶情操的一种休闲方式。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关于钢琴音乐学习的问题:首先,人们对钢琴的学习目的开始从陶冶情操变成功利主义的追求,只关心钢琴等级和比赛名次,忽略了学习钢琴本身带给人们的艺术精神影响;再者,钢琴学习变成了一种硬性学习的课程,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即使有些孩子不适合学习钢琴,也强制让他们学习钢琴,导致孩子对钢琴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对音乐也产生了厌恶,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其次,有些人学习钢琴纯粹是因为对钢琴的热爱,但是因为钢琴更适合从小学习,很多人因为年龄问题,手指不足够灵活,也很难再改变,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只有弹好钢琴才能证明自己对钢琴的热爱,而自己很难达到这样的标准,所以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渐渐失去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并且人们认为钢琴大师在弹奏技巧上有着高超的技艺,但是现实是很多钢琴大师的演奏技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而他们的钢琴造诣以及音乐修养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钢琴演奏技术就是一切的观念。在教授钢琴弹奏技巧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知识以及音乐素养的重要性,不可将两者分开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克服钢琴学习的自卑心理与抵触心理,增加钢琴的趣味性,将音乐融入到知识当中。

二、进行钢琴教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学习钢琴的学生基础相差甚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因材施教,不可按照传统的方式一概而论。随着我国推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钢琴,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基础薄弱或者根本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如果教师按照原有的教学等量齐观的话,会导致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而基础好的学生无法提高。所以钢琴教师必须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有目标性的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钢琴教育的辅导。

第二,综合素质才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最核心标准。传统的思想,过分追求学生弹奏钢琴技艺的水平,而忽视了钢琴素质水平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空有高超过人的技艺,而忽视了钢琴最核心的内容———感情的培养。所以很多学生在进行高难度钢琴演奏的时候,指法节奏方面都近乎完美,但是还是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缺少最核心的灵魂。出现这样的现象,正是因为学生没有基本的钢琴素质,因此学生钢琴总体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第三,我国优秀的钢琴人才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缺,高素质的钢琴教师也十分匮乏,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据研究表面,最好的钢琴教学模式是一对一进行面对面的教学,但是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种方式是很难得以实现的。要改变这一现状,改善钢琴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对钢琴教学进行改革,关注优秀钢琴人才的培养,探寻更加适合我国发展的钢琴教学模式。

第四,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于是忽略钢琴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很多学生的基础功过于薄弱,很难达到很高的成就。钢琴基础知识本身就比较单板,理论知识比较多,教师在进行钢琴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设计的课程过于单调,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只为最后应付考试。所以必须改变钢琴教学模式,增加基础学习课堂的生动性与乐趣性,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

三、钢琴教学改革对策的研究

1.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与综合素质

钢琴教育者们要结合当今社会要求的现状,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与综合素质为目标,探寻到更多符合学生发展的新模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只关注学生钢琴技艺的培养,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体会和把握钢琴曲中内在的感情,并且将感情融入到演奏当中。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书籍、故事、电影或者学习名师名家演奏的方式,体会曲中的内涵与精华。另外,针对学生钢琴程度的不同,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层次,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以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为主,适当增加钢琴指法的学习。对于基础比较好并且已经能够熟练弹奏一些基本钢琴曲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的单独指导,努力提高他们的钢琴水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相关知识以PPT和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增加整个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与综合素质。

2.注重学生钢琴基础知识的训练,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钢琴基本功的好坏体现着钢琴演奏者的综合能力,要想使弹奏的指法更加娴熟,演奏的曲目更加流畅,更加和谐,使听众叹为观止,为之动容,扎实的基本功与钢琴的弹奏技巧是必须要具备的。基本功是十分无聊与乏味的,钢琴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丰富基本功课程的内容,将原本无聊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并且有些钢琴知识干涩难懂,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这些知识融合起来,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帮助学生们进行理解和学习。要想学生有更好的发展,那么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钢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朝一夕能学会的,如果学生对钢琴知识不敢兴趣,那么在刻苦的钢琴学习过程中很难有所坚持。所以教师应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式,使其多样化趣味化,还可以多给学生介绍有关钢琴的电影和音乐,积极带领学生了解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人生经历以及相关的作品,让学生们感受到来自钢琴的魅力,更加热爱钢琴。

3.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做到以人为本,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改变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现状,要积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仅充当衔接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感以及音乐风格。并且学生对于不同乐曲的体会和感悟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积极引导,增加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信心。综合素质才是评判学生钢琴学习好坏的标准,教师必须要重点关注学生钢琴弹奏时感情的融入,让学生对于乐曲的理解,贯穿到指尖,通过音符演奏出来,使听众能够身临其境。除此之外,钢琴教师不能一味的让学生将全部精力放在音乐学习上面,忽略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文化课,或者开办有关历史、人文、自然的相关讲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了解文化,学习文化。

4.改革钢琴教师的考核系统,大力培养优秀的钢琴教育人才

我国优秀的钢琴人才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缺,高素质的钢琴教师也十分匮乏,所以相关机构应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改革钢琴教师的考核系统,大力培育和扶持优秀的钢琴教育人才。在对钢琴教育人才进行考核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教师的演奏水平,而且还要关注教师的表达能力以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储备,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育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文件,增加钢琴教育人才的招纳,并且为钢琴教育人才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吸引人才,比如,资金补贴,免费提供岗位等等。

综上所述,钢琴教育要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吸收和接纳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为目标,进行钢琴教育的改革。在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以及学习钢琴的兴趣,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内涵,升华自身的艺术水准。只有这样,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当代的钢琴教学水平更加符合社会的长远发展,更贴合钢琴教育的本身。

摘要:当代钢琴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钢琴教师的水平不达标、学生基础过于薄弱、教学模式落后传统等等,都影响着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钢琴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为了使当代的钢琴教学水平更加符合社会的长远发展,更贴合钢琴教育的本身,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下面作者就从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出发,探析钢琴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钢琴教学,改革对策,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李非非.当前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3:96.

[2]张欣.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2,Z6:159-160.

[3]宋成贵.论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法[J].艺术品鉴,2014,12:132.

[4]苏莎.钢琴集体课教学改革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北方音乐,2015,02:96.

[5]陈旭.分析当前钢琴教学改革构建下集体课的思路构架[J].北方音乐,2014,09:212.

[6]李希珏.探析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学改革的措施[J].音乐时空,2014,05:182+138.

[7]王晓璇.浅谈钢琴教育的现状及改革措施[J].才智,2010,28:254.

改革及对策 篇10

一、新旧高校会计制度比较分析

财政部会计司以财会便[2009]62号下发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对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进行了全面修订,其基本理念是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

(一)记账基础发生变化

由一种核算原则变为两种核算原则,即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记账基础。为了准确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负债状况、偿债能力、债务风险以及办学成本兼顾高校特定业务的特殊性,新制度规定在日常核算中穿插使用两种核算基础。

(二)科目设置发生变化

旧的高校会计制度中科目的设置和级次是按照1998年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设置的,而在实行国库集中统一支付后,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已经使用的科目和级次不一致,造成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脱节。改革后依据部门预算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在收入、费用、本期结余、累计结余科目中,要求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按照功能和经济支出分类逐级设置明细科目。

(三)资产的会计处理发生变化

旧的高校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不计提累计折旧,这样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差甚远。报表中反映的资产价值不准确,虚增了资产价值。新制度明确规定,高校应当按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从而完善高校的成本核算体系。

二、高梭会计制度改革对财务工作的影响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具有积极的一面,它改革的成功有利于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高校办学成本的核算,使其生产的报表数据更加真实、准确、完整。虽然在理论上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于实际运用它的高校财务和财务人员来说,更多的是体现出操作中的消极一面。

(一)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在人力、财力方面的影响

1. 在人力方面的影响。

改革后,在以前财务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成本核算、资产清查、债务风险控制等工作,随着工作的增加,需要提供大量的人力来支撑。

2. 财力方面的影响。

改革后,涉及需要购买新的财务软件对财务数据的核算。在核算范围、内容增加的基础上,增加的人员的工资、津贴也同步增加。对新制度和新财务软件的使用方面,需要比常规增加1—2倍的培训费来培训相关财务人员。

(二)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给预算带来的影响

1. 要求预算编制更科学、全面。

改革后的高校会计制度要求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平行设置科目。新制度在核算时引入权责发生制,资产要求计提折旧,这就要求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要更具有预见性,使预算工作难度加大。

2. 杜绝了预、决算“两张皮”现象。

新高校会计制度要求平行设置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使核算能更好地为预算服务。这样要求校内预算提前下达且比以前更科学合理化。

(三)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给核算带来的影响

1. 会计核算面加宽。

改革后的高校会计制度要求资产计提折旧、基建账并入学校的大账。基建账如何合并,合并后基建方面的收支使用哪种记账基础,这都要求高校财务人员提早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2. 会计核算难度加大。

改革后的高校会计制度要求在会计科目中增设“教育成本”核算科目。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日常核算时就应将每一笔发生的费用体现到教育成本中去,反映和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

(四)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给决算带来的影响

1. 财务会计报表编制要求更高。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共同要求我们完善优化高等学校财务分析报告体系,充实高等学校财务分析报表,摈弃原有的报表格式和内容。

2. 财务会计报表编制难度更大。

旧制度要求基建会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分开编制,新制度要求合并编制。要求编制两套会计报表,重新根据新的会计科目设置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支出明细表、预算执行情况表教学经费统计表等新表,并附财务分析报告说明或注释,以反映高校财务收支的真实情况。

(五)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给资金、资产管理带来的影响

1. 资金筹集难度加大。

新会计制度要求固定资产折旧,折旧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小,从而影响了学校的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的增高直接影响新增贷款的投放和已有贷款的续贷工作,以上因素的存在,使学校在资金筹集方面难度加大。

2. 资产管理更复杂。

新制度要求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这就给资产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账实核对,如有差异,必须找出原因所在,旧的高校会计制度不要求计提折旧,直到报废之前,资产的账面价值仍是原值。

三、采取的应对措施

新制度的颁布和实施预示着高校会计制度的进步,规范了高校会计秩序,完善了高校会计制度。

(一)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1. 有计划地培训和学习。

新制度要求财会人员更新知识结构,主动学习新的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并运用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在组织财务人员自主学习的同时,由专人负责拟定送培计划,让财务人员分批次地去接受权威机构的培训。

2. 加强角色、意识的转变。

高校会计人员要实行角色转换,新制度要求更加注重办学成本的核算、资源的优化配置、办学效率、财务风险控制等。要求高校财务人员主动参与到财务管理中去。

(二) 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1. 做好期初数据的形成工作。

要尽快配套升级现有的高校财务信息管理软件,以满足改革后利用一套原始资料生成多个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应对现有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并逐步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制度,建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基础数据库,便于满足改革后计提折旧的需要。

2. 要尽快修订相配套的制度及办法。

会计制度注重会计核算,财务制度注重如何规范财务行为,会计核算必须以规范的财务行为为前提。但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未能提供与《征求意见稿》中涉及的某些具体项目相配套的核算依据;高校要加强成本核算,必须制定与“成本监审办法”相衔接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办法》,这样才能为准确核算高等教育的实际运行成本提供制度保障。

(三) 强化学校高层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意识

1. 领导要转变观念。

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实施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学校高层管理者要树立积极应对的态度,转变观念,由以前的纯执行职能向监督控制职能转变。

2. 领导要引起重视。

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各部门也会跟着重视,有利于教育成本的核算,一定要意识到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契机,使高校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国有资产得到有效的使用。

(四) 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1. 加强预算管理。

加强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在预算工作方面增加相应的人力、财力满足预算编制的需要。学校应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程序编制部门预算,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校内预算编报、批准、执行、考核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建立高效、功能齐备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以适应新制度的要求。要定期对预算的执行情况给予分析,编制预算执行报告。

2. 加强核算工作。

司法体制改革的阻碍及解决对策 篇11

关键词:法治司法;体制改革;反腐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根本的保证,全面推行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动摇。自上而下的司法体制改革措施也已经在全国各级司法系统中逐渐施行,其中也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果。

一、观念冲突

一方面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亲亲”、“尊尊”的传统“人治”观念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法治化建设,“无讼是求”的厌讼心理并不适合解决当今综合复杂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受西方价值观念影响,崇尚个人自由,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讲究个人权利等人生观的冲击。上至国家机关各部门的领导者,下至普通平民百姓,这种思想“毒瘤”阻碍着我们开拓眼界,不断探索寻求真理的积极性。更有甚者,沉溺于物质诱惑中,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二、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发展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民众的精神需求仍处在一个比较单一的层面。当前形势下,各种社会矛盾普遍存在,首先是国民素质问题,虽然自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以来,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了,高校的连年扩招也提供了很多继续深造的机会。面临着文化层级不均的现实,普及“全民”法治压力确实不小。再次,自中央决定实施司法体制改革以来,司法系统人员流失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司法人员跳出公务员序列到其他更加高薪的岗位就职或者创业。法律执业是一个专业性很高的行业,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如果这种人员流失现象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获得司法体制改革全面胜利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权力约束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干涉是我国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基本原则。司法机关独立,并非完全不受任何机关或者人民约束,司法机关行使权力受到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因为它的权力来源于人大的授权。然而,现实中,司法机关行使职权很容易受到其他机关或者个人干涉,如人员设置、工资福利等。虽然这次改革要实现由省一级统一管理,解决了因某些利益关系而使司法权遭受干涉的烦恼,但是,这种改革措施并不能完全切断某些机关或者个人干涉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的途径。

为了司法改革政策的全面贯彻实行,吸取前人经验教训,努力构建一个体系合理,制度完善司法体系。同时,为了最大程度扼杀腐败源头,维护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与自由,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

四、坚持党的领导

历史经验教训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住司法体制改革大局,才能指引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最终实现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并不干预司法独立,恰恰为司法保驾护航,通过党的总揽大局,提供理论指导,加强司法机关内党的领导权威,监督司法权力的运行状况等。党的领导也是我们彻底进行反腐斗争的先锋,是构建一个廉洁公正的法治社会的根本保证,通过党的领导,带领全民奔小康,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五、全面推进依法治理

要法治,去人治是当今所有法治国家的共识,坚持法治,要求国家机关和人民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具体要求就立法机关依法行使人民赋予的立法权限,为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身作则,依照权力清单严格执法,严禁越权;司法机关要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保障程序公正,实体正义。法无授权不可为是国家机关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法无禁止则自由是公民权利自由的本意所在。因此,国家治理全面化是在法律框架下进行,以宪法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配合着其他法律规范文件,做到每项决定都符合法律规定,杜绝人治。公民追求自由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任何超越法律范围的自由都是不受保护的。所以,国家治理要求法律先行,以现有的法律制度来指导实践。同时,全民守法,法律引导公民正确地追求法律权利。

六、全面保障,防微杜渐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司法改革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障,吸引更多优秀的法律专业人才从事法律职业是我们当前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吸引、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提高福利待遇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国家已经出台落实了给予国家公务员涨薪的政策,而且司法机关的公务员工资待遇政策也做了极大调整,然而这些改变仍不能挽留住更多优秀法律人才。因此,我觉得法官、检察官的福利待遇还应该提升一个档次或者设置更加合理的奖评机制来来激励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司法工作当中去。与给予物质层面相对应的是精神层面,我国的司法生态环境离不开成千上万的法律人才,尊重法律人才应该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只有这样司法权威才能被最大的发挥。与此同时,拓宽升迁渠道,使拥有真才实学的人获得应有的提拔也是构建良善的司法体系应有之意。

十八大四中全会以后,国家加大了反腐力度,一批批经不起的考验官员纷纷落马。无论官衔多高、所司何职,只要违反法律,就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这些举措充分显示了我国要构建一个在宪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国家。国家尊重法律人才,但也决不允许知法犯法,而是在党的监督指引下,全体党员干部带头遵法、守法。

参考文献:

[1]贺卫方.在中国地图上画出司法区划[J].中国法律评论,2014(1)

[2]季卫东.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覃鸿坚(1989.12~),男,广西贵港人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高校排球教学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12

1 高校排球教学改革现状

1.1 教学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进行排球的教学中应该寻找一条适应学生发展, 将建设、娱乐和竞技结合在一起的专业化的排球教学思路, 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排球技术的学习。教师应该重视学习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的同时, 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体育观, 将排球运动的趣味性和健身型充分体现出来, 让学生感觉上排球课并不是很乏味。同时在教学中, 除了采用常用的教学常规意外, 教师还要注重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 突出排球运动的趣味性, 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主体注视强调排球技战术的学习, 并且将其作为考核的对象, 因此教师在上课时总是狠抓技术, 这让学生感觉到上课的乏味, 大大降低了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进行排球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改革教材, 在保持原有教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改变以往以传统技术为核心的教学要求, 增加教学的娱乐性, 淡化排球教学的竞技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的, 以求合理的将排球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娱乐功能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个体需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1.2 注重技战术之间的内在联系

排球的运动实践表明, 技术的发展往往是走在战术的前面, 要进行某种战术就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技术是战术的基础, 技战术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和内在联系, 某项技术决定了某些战术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技术作为基础, 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战术的实施, 各种战术的配合又需要相应的技术作配合。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技战术之间的内在联系, 不断协调好技术和战术之间的配合, 在讲究技术的同时也在讲究战术, 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技战术是一体的行为。当前在高校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意识到技战术之间的配合问题, 因此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注重了技战术之间内在的配合。通过大量的比赛证明, 学生在比赛中技战术的应用更加合理, 这促进了排球教学工作的开展。

1.3 提供较为系统的有机组合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忽略了战术的学习, 将技战术分开教学, 没有体会出技战术之间的联系。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师注重了技战术之前的配合, 将发球、基本的排球技术以及各项战术之间的运动结合起来,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使其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能感受到比赛的氛围, 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存在技战术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与队友之间的差距, 及时的查漏补缺。在比赛中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联系, 这样学生对排球的兴趣更加浓厚, 采用这样的系统有机模式进行训练更好地促进排球教学的开展, 增强了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和爱好, 让更多地人参与到排球的学习中来, 改变当前排球课日渐萧条的景象。

2 提高排球教学质量的对策

2.1 确立适应大学生的指导思想

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和教学的效果, 任何一种教学思想活动都是社会和时代的产物。排球运动受长期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束缚和竞技体育的影响, 使排球运动在较长一段时间只是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生存, 这不仅仅严重制约了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 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高对素质教育教育重要性的和教学目标的重新认识。改变传统的以竞技教学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 转向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上来, 使学生形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 又为排球运动培养合适的人才。因此, 排球课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体质,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为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树立牢固的思想基础、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性的发展。

2.2 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排球课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排球的竞赛知识和技战术的知识, 而且还需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排球课教学重心, 但是排球运动和排球课的意义不仅仅如何, 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不怕吃苦、勇敢坚毅等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协作和健康的竞技心理。教师在定制教学计划时, 参考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 使学生掌握好排球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 心理素质水平也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2.3 创造新的排球教法

在课堂上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配合, 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教学方法的转换, 从传统的教学方法转换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尽量让学生多练习。在上课的过程中, 教会学生更好的玩排球,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健身的效果, 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稳定性。课堂上学生是主体, 教师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练习能够体会到排球的乐趣。另外可以在排球课上组织教学比赛, 这样每个学生能够感受到比赛的经济性和激烈性, 更好的促进了学生为排球运动的热爱, 这样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当中, 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2.4 突出排球文化和排球实践的结合

排球运动是具有较为丰富文化的体育活动, 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排球运动在我国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 因此我国高校注重排球的教学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 将排球的文化和排球的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有利于学生对排球的认识, 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准确的了解到排球运动的内涵, 了解到排球运动队学生的作用, 增强对排球运动的认识, 进而提高排球认识、丰富排球的情感、树立排球的理想。将排球理论和排球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重视排球运动的价值和道德情操的教育。过去单纯的排球技术的教学, 过分注重学生外在行为的形成, 这样违背了排球教学活动的规律, 也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结构的需求, 更无法实现终身参与排球运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突出排球文化和排球实践的有机结合, 更好的促进排球教学工作的开展。

2.5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当前很多的高校教师都是以竞技为主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出来的, 受原有教学指导思想和竞技运动技术和知识的限制,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更加注重技术的教学,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对排球的需要, 这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因此, 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 让教师不断更新和扩宽排球教学知识, 提高排球的理论知识水平,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逐步找到适合时代要求的现代知识体系。把更新鲜的教学方法带入到课堂当中, 让大学生体会到教师带来的新鲜的排球知识和教学方法。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 排球课的教学已经不是传统的单纯技术教学, 而是进行立体化的教学, 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转变教学的重点, 注重培育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和爱好, 有单纯的强调技能的学习, 转移到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模式,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主动探索, 教师的角色也要重新定位, 由原来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指导者, 向更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化, 以此更好的实现高校排球教学的效果, 促进高校排球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乐玉忠.影响高校普通本科排球教学效果的因素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 .

[2]李晓霞.山西省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的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9.

[3]周昊.高校排球教学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8) .

[4]陶磊.对高校软式排球教学改革现状及实施对策研究[J].科技文化, 2010 (1) .

上一篇:旋风除尘装置下一篇:新型干法水泥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