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评价的功能

2024-11-08

数学教育评价的功能(精选12篇)

数学教育评价的功能 篇1

评价, 是指判断某事物的价值或某行为是否值得去做的过程。所请教育评价, 就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对教育活动或教育行为的价值、效果作出科学的判断过程。数学教育评价的概念, 是建立在教育评价概念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对数学教育活动或数学教育行为进行评价的过程。

不同时期教育评价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从发展的观点去看数学教育评价的功能:数学教育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子系统, 所以我们要把数学教育评价的功能置于教育评价功能之中, 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探讨。

一、数学教育评价具有管理功能

数学教育评价是以数学教学大纲 (或课程标准) 为基准,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 达到教育目标。大量的事实证明, 只有科学的数学教育评价, 才能对数学教育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数学教育评价充分发挥管理的检查、指导、鉴别、强化和反馈等功能, 构成监视的管理系统。在宏观上, 包括数学教学的宗旨、课程、计划、方法、手段、设备等, 都可以进行目标控制;在微观上, 包括对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上的要求, 学生对每一部分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能力等掌握程度, 对数学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和个别化教育的常规要求等。

二、数学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功能

数学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实质是数学教育和教学上的导向和意向作用。有什么样的评价, 就有什么样的导向, 就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数学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在宏观上的表现为:

(1) 解决按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或数学课程标准) 的要求,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与只追求升学之间的矛盾。

(2) 解决未来数学在更广泛领域里发挥巨大作用与当前的为学数学而教数学教育的狭隘的数学教育观的矛盾。

(3) 解决当前数学教育现状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数学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在微观上的表现是:

(1) 解决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只抓少数“尖子”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英才教育的矛盾。

(2) 解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为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而学好数学与追求高密度、高难度、高速度的教学而加大学生负担的矛盾。

数学教育的导向功能, 应服从于历史发展的大潮。首先对数学教学成果含义的理解, 要比以往更广泛, 它决不单纯地用学习成绩评价, 而要考虑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来建立每个公民所必需的数学思维。其次, 学习者不应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思维活动的独立者。要注重数学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把学生从各种影响和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 主动获取知识, 锻炼能力, 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是数学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

三、数学教育评价具有调控功能

所谓的调控功能是指调节与控制教学的功能。在数学教育评价中, 要收集大量教育信息, 并通过信息的反馈, 调节教学, 控制教学, 使之尽快达到目标, 这样可成功地获得教育或教学的理想效果, 这就是教育评价的调控功能。

调控主要调节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控制教学速度、教学节奏、教学密度、教学难度等。有时需要反复操作, 多次纠正, 直至完全符合目标要求。

另外, 数学教育评价的调控功能对数学教师的素质提高和教学能力的强化都是不可缺少的。为了使各位数学教师在自己原有水平上都得到提高, 学校可以制定各类评价教师素质、水平、能力的标准, 并用这个标准调控教师的努力方向, 从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数学教育评价具有激发功能

数学教育评价的激发功能建立在数学教育评价的调控功能的基础上。调节与控制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使学生热爱数学, 喜欢数学, 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学生能够连续不断地向老师发问, 说明这个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能力。我们的评价应促使学生敢于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怀疑和质问, 评价者应善于对被评价个体激发。

欲使外在激发的行为、状态保持与发展, 关键在于内在的激发。通过数学教育评价的调控功能, 使学生明确确定学习动机, 激发他们饱满的学习情绪, 强烈的求知欲望, 积极的学习态度, 让其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方式, 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正确的数学教育评价, 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强化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而现在存在的问题是, 我们的数学教育评价目标不重视数学思维, 更不重视数学教育评价的激发功能, 这样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 要充分认识数学教育评价的激发功能往往能使情感领域、思维领域里的目标发挥它的优势, 把情感目标、思维目标提高到它们应有的位置, 依次发挥激发功能在数学教育评价中的作用。

(饶河县职教中心)

数学教育评价的功能 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现代社会中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现状却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当今高中教育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改善这些不足,如何改革髙中的数学教育体系。思考如何改革髙中的数学教育体系,应从数学教育的源头--也就是数学教育的教育功能着手。

―、高中数学教育的功能定义

髙中数学教育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一般来说,数学教育的功能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两类。显性功能也即知识技术功能,具体指的是高中数学作为工具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隐性功能也即文化素质功能,即人的综合素质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髙的功能。以下是与髙中数学教育的两大功能相对应的教育类型。

1.精英教育

髙中数学教育就是通过教学使得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具备能够使用数学专业技术知识从事相关的研究与应用的素质。高中数学教育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对学生相关数学技能的训练,其目标在于普及数学知识,培养数学精英。因此我们高中数学教育的`显性功能也就是培养数学精英,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英教育--但精英教育的内涵并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数学家。

2.素质教育

髙中数学的思维特点是:严谨、辩证、简约、深刻、清晰,这种思维特点具体反映在人的思想上则是严谨求知的态度、坚守真理的作风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因此,受过良好数学教育的学生,其各方面的素质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在髙中阶段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形成理性的推理意识,当遇到新问题时能够想出自觉地开创新的思维领域,提出新的解决方法,这就是髙中数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因此,我们在髙中数学教学中不能片面追求难、高、深,而应该着眼于基础,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强化高中数学教育两大功能的策略

由于高中数学教育中暴露出诸多弊端,因此,高中数学教育两大功能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并成为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笔者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针对现行髙中数学教育中的弊端提出了几点强化髙中数学教育两大功能的策略。

1.转变高中师生的观念

目前,我们高中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高中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注重公式的强记,并注重学生运算解题方面的技能训练。要强化高中数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首先要从改变高中数学教师的思想观念着手,使老师们切实意识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种种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人手,切实抓好高中数学教育,落实高中数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其次,高中生应该转变观念,从“教师主体,学生模仿”转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通过学习数学知识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从“学习数学”转向“研究数学”。

2.激发数学的应用灵感

与“真理来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同理,“数学源于现实并且用于现实”,由此可见,数学的学习和应用不应该与我们的生活脱节,相反,而应该与我们的生活相结合并为之服务。一方面,应该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可以把数学知识和学生日常的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市场经济方面的实例来讲解,比如引进一些市场经济的成本、利润、投人、产出、贷款、效益、股份、投资理财等相关的数学问题。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走遍天下”,教师应该把数学知识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和军事方面的成果逐步引人到数学教学中,从而使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学有用、数学好用。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灵感。

3.探索高中数学的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的唯一的钥匙,只有有效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高中生才能真正学好数学、用好数学。首先,教师要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知识最高层最本质的成分就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方针,髙中阶段重要的数学思想包括:集合与对应、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讨论、运动与变化等。其次,要重视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逻辑方法。高中数学中主要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中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并不在于传授数学知识,而在于教学生学会追求知识、探索知识。把数学的思想方法教给了学生就相当于让学生学会了学习,这种思维能力将使得学生终身受益。

4.培养学生的数学品质

浅议小学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阅读 教育 功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67

由于小学数学课程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其智力的发展与数学能力的形成。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阅读的教育功能,更好的体现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小学阶段的数学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升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数学语言发展速度缓慢,进行数学阅读时思维转换不过来,使得数学知识接收效率很低,所以,教学中要给予数学阅读足够的重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对于他们自主学习、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数学阅读这些对于教学实践重要而又现实的教育意义,能更好地推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交流能力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效果取决于他们的阅读水平,小学数学要重视数学阅读对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影响。所谓数学交流是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狭义指数学学习与教学中使用数学语言、数学方法进行各类数学活动的动态过程。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极重要的作用。而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作好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二、小学数学阅读有助于提高教材的利用率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新课程阅读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教材。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可是,目前我们广大师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教师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之后,总结、布置课下作业,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这正是教师讲解精彩而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贝尔就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数学教科书曾作过较为全面的论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必须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

其实,我国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国外也是如此,如法国“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指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前苏联《普通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强调在组织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使用教材,即在教师讲解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根据测验的问题自学一定的材料,阅读习题或定理的简短文字;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也特别鼓励学生读数学书。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众所周知,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重头戏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值得指出的是,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育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非常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第四,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小学数学阅读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阅读要结合数学学科内容的教学实际来开展活动,绝不能盲目照搬语文阅读模式来指导数学阅读教学,应尽快加强数学阅读的心理机制、数学阅读的有效策略及数学课堂上如何更好地运用阅读学习方式的研究,同时将数学阅读请进课堂。

首先,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去,改过去“讲练结合”教学方式为“讲读练三结合方式”,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结构。其次,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课堂阅读指导策略,努力借助于课堂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授阅读和学习的方法。当教学生如何阅读数学教科书时,教师最好选择几段书上的内容,向学生讲述自己阅读时的做法以作示范。最后,数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时常感到他们通过阅读而成功地学会了一些东西,以提高数学阅读的自觉性。同时注意激发学生阅读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去阅读数学的一个有效方法是给以好的阅读材料。另外,在教室里以吸引人的方式经常陈列或粘贴一些有趣的数学材料也不失为一个加强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

数学的人格教育功能 篇4

关键词:数学,教育,人格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数学的发展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步史, 充满了从愚钝到智慧.众所周知, 几何学的产生是因尼罗河周期性的泛滥而频繁进行土地测量, 因而被历史学家罗多德称为“尼罗河的赠礼”.在这个过程中, 要经历归纳、加工、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 从而不自觉地转移到人的工作生活中.学习数学, 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能力, 增长人的才干, 磨炼人的意志, 塑造人的品格.

首先, 就思想教育功能来看, 学习数学可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恩格斯曾说过:“数学是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 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就和现实世界相脱离, 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 作为世界必须适应外来的规律与现实世界相对立.”可见数学发展的这一曲折过程无疑可用来说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

另外, 在建设数学大厦的过程中, 中国数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古典数学是数学的珍品, 它的成就可同希腊数学媲美, 特别是十进位数值记数法、分数运算、正负数概念及其计算、线性方程组解法、圆周率计算方面, 都在世界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擅长数学的民族, 在数学中适当颂扬中国古典数学的伟大成就, 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 学习数学可以塑造个人品质, 健全人格, 具体表现在:

1.数学的探索可以培养勤奋与自强的精神

解数学题是意志的教育, 当学生在解那些对他来说并不太容易的题目时, 他学会了败而不馁, 学会了赞赏微小的进步, 学会了等待灵感的到来, 学会了当灵感到来时的全力以赴.如果在学校里有机会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 那对她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成功了.这些经历对于培养学生对今后事业的锲而不舍的追求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学习数学可以培养自律和敬业精神

数学的公理和定义是经过严密的推理证明的, 而不是感情的宣泄;每个数学问题的解决, 都必须遵守数学规则, 这种对规则的尊重会迁移到人和事物上来, 使人们形成对社会公德、秩序、法律等在内的自我约束力, 提高人的自律行为.同时学习数学常常需要对数学进行条分缕析, 对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与对事业的执著精神大有好处.另外数学的思维方式能使人养成缜密, 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能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3.学习数学可以培养人们务实、诚信的生活态度

数学早在古希腊欧几里得时代, 就建立了公理体系, 研究就“有法可依”了.公理本身是人们在对有关现象进行大量考察、探索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基础上建立的.学生学习数学首先是建立在对公理深信不疑的基础上, 在学习过程中来不得半点虚假, 这种务实、诚信的作风会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4.数学的思维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同时思维的训练培养了人类的创新能力

数学是对社会各种现象的归纳、总结、抽象的结果.即使一个最简单的数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 也是抽象的.比如“1”, 它可以表示一个人、一块糖、一元钱等.这种抽象的本身就是智慧与创新的综合体现.再如人们运用数学知识对数据的处理, 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 如海王星的发现是天文学家先算出来的, 而后被观察到的.这说明了数学智慧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过程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数学家孜孜不倦地研究数学, 和他们对美的追求是分不开的.当然, 数学美一般停留在数学问题所揭示的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和谐美等现象描述的层面上.其实, 数学好比雕刻艺术的美, 它不用华丽的装饰, 而可达到纯净完美的境地.古今中外不少数学家都用诗一般的语言赞颂过数学美, 如图形美、公式美、曲线美等.就数学教学而言, 应通过数学教学过程中展示的数学美, 使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和欣赏提高到文化的层面上, 达到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愉悦情调的目的, 体现了和谐统一.

6.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民主意识

古希腊时期的数学发展是与哲学相伴而产生的, 在欧周洲中世纪, 罗马教皇统治时, 数学规则被认为是神的旨意, 工业革命后自然科学的发展则是近代数学发展的催化剂, 现代数学的应用则渗透到以往与数学无缘的诸如考古、社会学等传统的社会科学领域.正是由于数学的基础性决定了它应用的广泛性, 说明了数学与各学科“休戚与共”.体现了数学是多元复合体, 也体现了数学的合作与民主精神.

可以说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折射出的合作与民主精神是当代社会不可缺少的, 在现在所提倡的“数学探究”学习中就体现了合作与民主精神.

7.学习数学可以培养献身科学事业的高贵品质

数学教育评价的功能 篇5

就数学本身而言,也是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这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发自内心的对数学之美的赞誉。而数学的美育功能在教育实践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与数学教学没有多大关系,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之美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鉴赏数学之美,更没有引导学生创造数学之美,以致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党和国家要求要不断提高美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下面谈谈数学的美育功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作用。

一、创造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最为关注情感领域的,以丰富、发展和完善人的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数学美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出非常美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心旷神怡的美妙情境中。学生在捕捉数学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比如教学《对称》一课,教师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优美的音乐中,蝴蝶和蜻蜓(它们都是对称图形)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它们一会儿飞到一片树叶上(对称的)站立,一会飞到房屋上(对称的)驻足„„。学生完全被优美的情境所吸引,啧啧称奇、惊喜不断。教师话锋一转: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把问题引向深入。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问题要生活化。生活的美就是数学的美,情境的美也是数学的美。

二、以优美的数学典故、壮美的数学发展史,激发学生的兴趣。许多数学知识都连着一个数学典故,壮美的数学发展史倾注着千百年来人们对数学的热爱。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搜集有关资料,善于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热爱数学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一些新教材出现:你知道吗?数学家的故事等栏目,教师要加以利用。比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学习《乘法口诀》以后,出现《你知道吗?》栏目:“乘法口诀”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读起来很顺口,使乘法算的又对又快。学习《方向与位置》后,出现《数学万花筒》栏目:指南针是我们的祖先在2000多年前发明的,指南针是辨认方向的能手,„„。对这些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查找相关资料,扩充内容,扩大教育效果,使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史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发奋学习。

数学典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在认识千克、吨以后,教材中出现了曹冲称象的画面。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画图和自己的了解,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们在故事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挖掘数学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的美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美,它有外在的美和内在的美。比如乘法口诀就是一种形式的外在美。它具有美的简洁性特征。语句短小,意思准确,排列整齐。读的顺口,算的迅速。再比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出现的:

1×9+29×9+7

12×9+398×9+6

123×9+4987×9+5

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继续往下写3道题吗?这也是一种外在美,一种形式美。

数学的外在美还表现在对称、旋转等几何图形上,学生在对这些图形的认识中,既能感受到数学对称、和谐之美,又能感受到数学的奇异之美。

数学的内在之美体现在它高度的抽象美与严密的逻辑之美上。学生在观察、讨论、推理、验证的过程中,会体验到数学的这种内在之美。

数学的美无处不在。教师要深入挖掘,并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使数学教学活动同时成为一种数学审美活动,成为一种情感体验。

四、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创造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运用它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创造数学美,是数学美育功能的高级形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正确性和敏捷性。比如学习《可能性》以后,让学生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习《统计》后,让学生统计班级里喜欢看电视节目同学的情况,统计小区居民扔塑料袋的情况等。学习《方向与位置》后,设计一幅月球学校平面图。学习《时、分、秒》以后,测试一下类似的,自己一分能走多少米?学习米以后,测量操场一周有多长?新教材中也安排了许多实践活动。教师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亲自动手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亲自体验数学的应用,体验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创造之美。

也谈中学数学教育的文化功能 篇6

关键词:中学数学 教育功能 数学文化

据调查,在中国数学教育中常常存在有“数学=逻辑”的观念,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纯粹的解题训练,从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以及与其他领域的联系,以至数学教育越来越与现实脱节,使数学变成了应试的工具。

现今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改革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将数学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

人类文化学把文化看成3个层面:(1)文化的精神层面,它包含心理、思维、观察等。(2)文化的社会层面,它包含规则、风俗,生活制度等。(3)文化的物质层面,它包含生产工具、生活工具、技艺和操作方法等。不难看出,数学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从数学自身来看,数学文化观使传统的数学哲学开始注重数学自身的构造性之外的属性,强调数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实践性,因此,数学文化观不仅对数学哲学和数学史,更为重.要的是为数学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

那么中学数学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那些方面,是如何体现的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历史层面宏观了解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从历史上考察数学的进步,是揭示数学文化层面的重要途径。教材通过一些阅读知识,注解,人物介绍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介绍古今数学的发展,深入浅出地反映数学的工具作用和人文精神,使学生逐步地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如对中国古典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注》等的历史成就介绍,对中国古代杰出数学家如祖冲之、赵爽,刘徽、秦九韶、杨辉等的历史贡献讲解,使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当然对世界其他民族的数学发展史的了解也使学生懂得不仅应当充分重視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实用与算法的传统,同时也必须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数学文化创造,包括古希腊的文化传统。引领学生溶入世界数学文化之林,将数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数学文化教育的人文作用

(一)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从而丰富学生的人文体验。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数学家的故事,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人性的光辉。譬如,介绍《几何原本》的作者欧几里德的故事,集合论创始人康托尔的生平,杨辉的事迹和成就,笛卡儿对解析几何所做的贡献等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家严谨治学、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感触人生的价值,从而树立理想追求,丰富自身的思想文化内涵。

(二)加强合作性,培养团队精神。教学改革中更加突显的一个环节是“做一做”“议一议”,就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活动交流,同时进行自我与相互评价。正是通过讨论交流的教学形式教育学生如何沟通合作,加强交往技能的训练。将来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在合作中才能求生存的社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客观公正地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三)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体现出数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在数学教学中再现知识生产发展的过程,即关于数学概念、方法、语言发展的历史道路,昭示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历程,显现人类文明不断在反思觉醒中求发展的规律,使学生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三、数学文化中的美学

亚里士多德指出:认为数学不涉及美或善是错误的。数学特别体现了秩序、对称和明确性,而这些正是美的主要形式。

(一)数学与文学。数学和文学的思考方法往往是相通的。举例来说,中学课程里有“对称”,文学中则有“对仗”。文学意境也有和数学观念相通的地方。徐利治先生早就指出:“孤帆远影碧空尽”,正是极限概念的意境。初唐诗人陈子昂有句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时间和三维欧几里得空间的文学描述。

(二)数学的符号艺术。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数学是符号的语言,每一个数学符号并非枯燥乏味,它的产生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充满着智慧灵光、闪烁着生命活力。如学生学习算术平方根的时候,查到平方根“”1220年意大利数学家菲波那契使用R作为平方根号.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是由拉丁文root(方根)的第一个字母“r”变来,上面的短线是括线,相当于括号。数学符号故事也将会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好奇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自然中的数学和谐之美。自然总是让人大吃一惊。当我们仔细看看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便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似乎懂得数学!我们曾经学过这样的成语:『生有时,长有序』。的确,世界上万物活在自然界里,但是他的生长的模式是否真的可以用数学语言去描绘出来呢?走在炎炎夏日的街头上,只要看到有树,不少人便会往那走,到树荫下乘乘凉,的确会让我们感到心情愉快。亦不知您是否曾经留意,支撑着茂盛树叶的枝茎,他的生长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律呢?

高职数学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分析 篇7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育,价值,功能分析

1 引言

在高职开展数学教育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并为高职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 高职数学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 与传统的数学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差别。针对这样的情况, 本文将从数学教育的特点谈起, 具体的分析出高职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以及功能的发挥。

2 高职数学教育的价值分析

2.1 数学教育的价值分析

高职数学教育的价值指的就是在高等职业学校中数学科学的价值体现。具体的来说, 虽然数学科学是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 人们对于数学科学的认识确实存在差异的, 因此, 人们对于数学科学的价值的认同感也是存在差异的。目前, 对于数学科学的价值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是数学的科学价值, 数学科学是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具备着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学科。因此, 数学学科的科学价值是高职数学教育的基础;其次, 是数学教育的应用价值, 在数学科学的应用过程中, 使用了数学语言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进行了科学的描述, 是解决高新技术问题的关键之一;最后, 是高职数学教育的思维价值, 数学是一门对抽象思维要求很高的学科, 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有效平台, 在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思维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高职数学教育的价值分析

作为高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学科之一, 高职的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必须符合高等职业学校的方向和特性。在进行高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 要从高职教学的实际价值层面出发, 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倾向性:

首先, 要从高职教育的实际特点出发, 考虑到高职数学课程的课时数目、学生的学习基础特点, 进行高职数学教育, 充分体现出高职数学教育的针对性价值;其次, 高职数学教育偏重于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训, 学生所进行的数学学习从思维层面、文化层面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因此, 要想充分的体现出高职数学教育的价值, 就需要从有效的层面中发挥出数学教育的价值;最后, 高职数学教育是倾向于学生的专业特点的, 因此, 高职数学教育的价值的体现也是不平衡的, 要充分的重视到对于高职学生能力有促进的实用的数学知识的教育, 对于作用稍小的理论知识则是要弱化教育。综合起来看, 高职数学教育的最大价值就是数学应用价值的体现。

3 高职数学教育的功能

3.1 数学教育的功能

首先, 数学教育具有着基础性功能, 通过开展高职数学教育, 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也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中小学的数学教育过程中,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基础, 而在高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 数学教育的目的则是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 因此, 高职数学教育具有着为奠定学生学习与工作基础的重要作用;其次, 数学教育具有着实用性功能, 在高职开展数学教育, 对高职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具有着基础性作用, 对学生将来的工作也有帮助, 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手段, 因此, 进行高职数学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性功能;随后, 进行高职数学教育有着思维训练功能, 在高等职业学校开展数学教育,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帮助高职学生形成严谨、富有逻辑性的数学思维能力, 并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高职数学教育的功能

进行高职数学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高职数学教育价值的体现上, 从高职数学教育的过程来看, 进行高职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 及为社会培养具备数学基本素养的专业技术人才, 充分落实高职数学教育的“应用价值”。从进行数学教育的目的来看, 数学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高职数学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基础性的教学作用。高职之中的许多专业学科是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的, 这就需要在高等职业学校开展数学教育, 为高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 在进行高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 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体现出数学教育的实用性功能, 高职教学最强调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进行高职学校的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工具的应用能力, 为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专业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 进行高职数学教育要围绕着数学的基础内容开展, 并紧密的围绕着高职的专业知识进行设置, 因此, 高职的数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都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所以, 进行高职数学教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一定范围内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上。

综上所述, 高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育虽然在思维广度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限制, 但是, 高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具有专业针对性强, 应用性高的特点, 对学生的学习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怀远.数学价值的多面性与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6) :81-83.

谈谈数学教科书的潜在教育功能 篇8

一、人文教育功能

教科书里的数学知识是形式地摆在那儿的, 准确的定义、逻辑的演绎、严密的推理,逐字线性地摆在纸上,这些知识的学术形态,必须借助于人文精神的融合才能转化为教育形态. 比如通过画出五角星的画图问题、测量古塔高度的计算问题、勾股定理的推导、几何第三册中插图“一中同长”等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教育;又如通过观察实物演示由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几何图形的运动与变化、二次根式的除法中分母有理化渗透转化思想等进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通过怎样截出合适的木板、怎样确定水泵站的位置使所需水管最短、由铅球行进高度与水平距离的函数关系确定铅球推出的距离等,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会现代社会进入了数学的时代,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再如通过集合定义的完美、最简二次根式的简洁美、几何图形与代数式的对称美、证明过程的严密美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美;通过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中获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起自信,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帮助他人,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最终积淀成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数学阅读功能

阅读是一种智力活动,首先由眼睛得到信息,此后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演绎、比较、联想等思维活动,从中提取所需要的意义信息. 而且, 在阅读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表象、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渗透着情感、意志、信念、性格、气质等心理因素. 因此,阅读的过程是理解、体会、融化、记忆知识的综合过程,也是发展智力的过程. 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对重要的定理、法则、公式有意识地重读复读,使其在读的过程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好好消化、融会知识、发展智力;同时要重视对公式和定理的推导与得出、例题的解题过程进行阅读,对教材中省略的推理、运算、证明过程,可以让学生动笔补出演算、推理,以便顺利阅读,让学生把阅读中得到的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结合, 概括归纳出一些比字面更重要的东西,如解题格式、证明思想方法、知识结构框图、例题的其他解法或举一些反例、变式来加深理解. 最后, 教材也蕴含 着丰富的 信息题 ,要用好这 些信息题 ,提高学生 阅读能力.

三、探索与研究功能

创新是教学的灵魂,创新教育要求我们把数学教学更多地转变为探究或研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更广阔的角度,将问题变通、引申,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揭示一般规律 ,使学生把知识学活、学通,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学会学习. 数学本身的博大精深使得其中充满魅力的问题浩如烟海,但是,真正能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还是他们熟悉而基本的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应结合学生实际, 加强数学应用方面的探究. 例如:让学生用统计知识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写出调查报告;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测量顶部不能到达的建筑物高. 又如, 研究家居装饰地面为什么都是四边形、六边形、三角形? 能否用其他多边形装饰地面呢? 观察、收集“对称”在现代建筑、生活中的应用,并就传统与现代审美观点的不同,从数学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等等. 其次,应重视创设一个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 在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教学中,可运用几何画板教学软件,让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实验报告,掌握数学知识.

挖掘课本内涵进行探索与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与研究的学习,将教学的重心由学生获得知识转化为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造性, 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思维培养功能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堂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主渠道,特别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质疑的情景和条件,鼓励学生勤思考、多发问. 例如:初中几何第三册83页练习,经过任意四点能不能作圆? 学生回答不能, 并且作出了解释. 有一名学生举手发问:“当这四点满足一定条件时,也能作圆. ”这本不是这一节课的任务,但如果教师不加理睬, 势必扼杀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于是,我反问道:“那么,什么时候过这四点能作圆呢? ”把问题又推给了学生,学生进行讨论后,得出了以这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对角互补或一个对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培养创新思维.要鼓励学生对课本例、习题进一步的研究,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改编,让学生从原有问题中运用归纳、分析或猜想,构建新的数学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如:保留条件,寻求多样化的结论;减少或减弱条件,探求更一般的结论;增补条件,获得特殊的结论;变化条件,思考结论的存在性和变通性;保留结论,寻求结论成立的条件;加强结论,追加条件;比较某些对象的异同、类比、引入参数等.

数学教育评价的功能 篇9

一、情景教学的概念分析

情景教学重点在“情景”这两个字上, 情景就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基本环境, 包括学生、老师、学习的气氛、学生的心态等。情景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根据课堂具体的情况创造一个新的环境,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当然, 这里的情景需要建立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的一些教学方法建立一个气氛活跃的课堂环境, 形象生动的展示学习的具体内容。本文主要是从数学教学的层面出发, 研究情景教学在数学课堂的具体运用。在我看来, 把情景教学融入数学课堂, 首先要了解当前学生的具体知识水平, 明确学生现在对哪些内容不能完全掌握、对哪些内容已经融汇贯通以及学生当前的心理状况等因素。然后把学生的具体情况、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课堂所需的教学情景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发挥一些现代的教学设施, 建立一个轻松、舒适的课堂环境。从而减轻学生课堂学习的压力, 给他们一个适度宽松的空间, 让他们自由发挥, 无限的扩展自己的思维, 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 要求老师在依据书本内容的基础上, 采用一些有效地教学手段, 构建一个新的课堂教学情景, 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的讨论之中, 使得学生积极的开拓脑筋, 倡导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 从而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二、情景教学的特点分析

情景教学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 它使得老师与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换, 把老师变成课堂的辅助, 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这不仅减轻了任课老师的教学压力, 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那么, 这样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教学模式, 具体表现出哪些优势呢? 我在这里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 学习环境“美”

情景教学的宗旨就是通过一些合理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以“美”为主线的教学环境。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老师通过优美的语言、优雅的表达方式、创造一个“美”的学习情景, 呈现出知识所蕴含的“美”。进而更好地诱导学生自己去发掘这种“美”, 反过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美”景的形成。这个“美”景的功能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最终实现学生“要学习”“去学习”“爱学习”。

2. 情感式教学

所谓的情感式教学就是指把人的情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发挥情感的心理引导功能,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情感式教学中, 要求老师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教学之中, 通过语言的表达, 传播自己的情感和认知, 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内心, 进而诱导学生情感的迸发, 当学生情感迸发之时也就是情感式教学情景形成之时。情感式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内心出发, 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内心情感, 产生一种共鸣,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情感教学的优越性, 使得情感引导这种教学方式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 也体现出情景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3. 抽象理论形象化

教学情景的设定与教学的内容息息相关, 教学情景就是从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出发, 建立一个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环境, 把书本中抽象的理论形象在课堂的环境中展现出来。在数学教学中, 很多理论都是抽象的公式, 学生很难在一节课深刻理解这些知识,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教学情景, 把这种死气呆板的理论公式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促进学生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和消化。

三、情景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实施

1. 通过预留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数学不似其他课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担任的不是一个主导者, 而是要求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数学的学习在于学生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 这些不是老师单纯讲解就能达到的。所以, 老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老师通过预设问题, 引导学生生成自己总结出来的问题。例如, 在几何学的勾股定理的学习中, 老师就可以描述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建筑公司预计建设两栋相邻的楼层, 需要把两栋楼隔开多远的距离, 才能保证后面楼层一楼的采光不受影响? 通过这种现实问题的转化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勾股定理的基本运用, 促进学生的学习。

实践是知识的来源, 很多知识都是社会实践中理论成果的总结, 通过一些现实的实例预设一些问题,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增加学生的感官认识。同时, 还会因为老师预设的社会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讨论、求解的热情, 使学生一直处在思想高度活跃的状态。

2. 数学课堂教学情景的创建

教育改革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开启学生的智慧, 培养学生健全的思想素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育的手段不同, 学生在学习中的感悟也就不同。但是, 条条大路通罗马, 没有必要严格按照固有的思想进行教育活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它能够开启学生的智慧之窗。所以, 这就要求学生时时刻刻保持一颗求知、探索的心。如何让呆板的课堂充满活力? 在对教学活动的研究中, 创建一个适当的课堂教学情景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数学知识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数学总是令人望而生畏。早期的数学课都是教师一人主导、一堂贯, 从头到尾学生都像一台录音机, 被动地听老师所讲的内容, 至于效果就不得而知了。这种硬化的学习模式, 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限制了学生思想的解放和拓展。目前, 情景教学模式进入数学课堂, 学生成了课堂的主动力, 学生自发的进行问题的分析、研究和讨论, 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思维寻求最佳的答案, 真正的做到了“我要学习、我爱学习、我会学习”。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 需要自己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情景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目的就在于建立一个适应课堂的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它通过课堂的环境因素让学生踊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主动地探究知识。由此可见, 情景教学是适应新时代教学要求的新模式。

摘要:目前, 很多的专家学者都在讨论情景教学的基本概念, 不管从哪一个方面进行研究, 我们都不难发现它们之中存在的共性:情景教学是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通过一些活动的方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生活就是教育, 教育就是生活, 这样的教学思想在情景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等到了很好地贯彻和体现。

关键词:情景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数学教育评价的功能 篇10

1. 数学史的启迪作用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迫在眉睫. 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教材, 恰当地选插一些数学史, 创造悬念, 启发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完全平方公式时, 不妨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关于它的知识.虽然教材上出现了“杨辉三角”, 但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应用这一“三角”的人却并不是杨辉, 而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数学家贾宪. 贾宪最著名的数学成就, 是他创制了一幅数字图式, 即“开方作法本源”. 在欧洲称它为“帕斯卡三角”. 帕斯卡对它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 建立了正整数次幂的二项式定理:帕斯卡还把这一“三角”用于高阶等差数列求和, 并成功地应用它解决了赌博过程中的赌金分配的难题———点数问题, 以此成为概率论的创始人之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史,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还能启发学生思考.

2. 数学史的发展作用

教材的定理、公式、法则是数学家或数学教育家的发现结果, 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完美无缺”的知识体系. 但这种完美的形式缺少了曲折复杂的探索探究过程. 结合数学史进行数学教学, 通过让学生了解某一数学内容的发展规律, 从而学到作为知识活动结果的知识结论, 还能学到反映在认识活动过程中的研究方法, 从而学到运用知识和发展知识的方法.

例如我国数学家探索球体体积公式的逻辑思维特点.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到刘徽创“牟合方盖”仍未解决球体体积计算公式. 祖冲之研究了《九章算术》中误差很大的“开立圆术”和张衡、刘徽在这个问题上的尝试. 他批评张衡“术不弗改”, 同时又从刘徽的未竟之业中获得启发. 祖冲之父子对球体体积的研究, 沿用刘徽那套思想, 抓住了关键的“牟合方盖”的体积计算问题. 但在研究过程中改变了视角, 他们实际着手处理的不是“牟合方盖”本身, 而且从一个正方体取出其内切“牟合方盖”的剩余部分 (称为“方盖差”) . 祖暅着力考察“方盖差”的特点, 使问题终得解决. 祖暅比刘徽高明的地方在于吸取了刘徽的教训, 不去钻那个“牟合方盖”的牛角尖, 而是研究“方盖差”的体积, 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也正是这条途径, 才引导祖暅得出世界著名的“祖暅原理”.

由此可见, 教学数学史, 十分有助于学生探索和掌握数学发展的基本方法, 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

二、 能力培养功能

1. 培养审美能力

数学确实是个最富有魅力的学科, 它所蕴含的美妙和奇趣, 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相比的. 尽管语文的优美词语能令人陶醉, 历史的悲壮故事能催人振奋. 然而, 数学的逻辑力量却可以使任何金刚大汉为之折服, 数学的深感趣味能使任何年龄的人们为之倾倒!

在学习黄金分割时, 可以向学生介绍黄金分割在建筑上、绘画及艺术造型上, 乃至生活各方面的广泛应用. 建筑物的窗口, 宽与高度的比一般为0.618;人们的膝盖骨是大腿与小腿的黄金分割点, 人的肘关节是手臂的黄金分割点, 肚脐是人身高的黄金分割点; 当气温为23摄氏度时, 人感到最舒服, 此时23∶37 (体温) = 0.618;名画的主题, 大都画在画面的0.618处;弦乐器的声码放在琴弦的0.618处, 会使声音更甜美.

2. 激发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的最好教材是将数学家们获得重大发现的思想活动的历史记录以及历尽挫折的经历体验引入课堂, 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历史上任何一项数学成果的取得都经历了重重曲折. 这样, 学生们在开始时不能很好地理解新概念、新理论时, 就不会感到迷茫, 相反, 他们将备受鼓舞, 继续学下去.

3.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材一般都是经过了反复推敲的, 语言精练简洁. 学习数学史可以使学生形成探索、研究的习惯, 去发现和认识在一个问题从产生到解决的过程中, 真正创造了些什么, 哪些思想、方法代表着该内容相对于以往内容的实质性进步. 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 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 有利于学生对一些数学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 而不是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从而可以在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三、总结与建议

数学史的功能不尽相同, 数学趣闻能激发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率;数学名题能开阔视野, 训练思维;数学家成长的故事能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 形成理性的人格;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能加深理解数学;数学应用能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巨大作用, 坚定学生要努力学好数学的决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认识到一些关键问题, 如课堂教学是学生了解数学史知识的主要渠道, 数学史内容的选择, 时间观念的改变, 运用数学史开展研究性学习,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同时应该更多地通过设置问题和再创造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兴趣, 重建数学概念, 发挥数学史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王海珍, 王世华.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应用[J].文化教育, 2007, 36 (1) :152-153.

[3]陶良胜.浅谈数学史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4 (3) :75-76.

数学教育评价的功能 篇11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习题的教学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余元庆认为:“习题是中学数学课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配备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许多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之所以高,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习题选择和处理得恰当.”

数学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就是编制习题.因此数学教师必须以渊博的知识作为基础,对数学习题的分类和解答数学习题的作用、数学习题的教育功能作深入的研究,才能编制出好的数学习题.

数学习题是一个系统:{Y,O,P,Z},其中,Y表示习题的条件;O表示习题的依据;P表示解题的方法;Z表示习题的结论.分析四个要素中已知要素的多少,可将数学习题分为下列四类:

1.标准性题,即四个要素都为已知的题;

2.训练性题,即四个要素中只有一个是未知的,而其余三个要素都是已知的题;

3.探索性题,即四个要素中有两个是未知的,而其余两个则为已知的题;

4.问题性题,即四个要素中有三个是未知的,而其余一个则为已知的题.

这四类数学习题的难度由易到难的排列次序是:标准性题、训练性题、探索性题、问题性题.标准性题和训练性题具有定向的解题方法,常用于巩固推理技能和加深知识理解,以便强化学生的思维定式,同化知识的整合;探索性题和问题性题则常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获得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数学学科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从智力因素来看,数学的育人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学的过程,即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和方法的探索过程都离不开解题.通过解题,学生获得和发展推理能力、化归能力、形式化处理问题的能力、整体考虑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思想处理问题的能力.

数学习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一定的目的性、方向性、确定性和辨别性,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重要工具.在解题活动中,有的放矢地转化解题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坚持数学运算速度的要求,同时掌握合理的运算技巧和探索问题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分析数学习题的条件的实质,以及各个条件之间的联系,发现问题的隐含条件,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使学生明白所选择的解题思路是否正确,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及时摒弃自己的错误观点,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鼓励学生在解题中主动地、独立地、别出心裁地提出新方法、新见解,不因循守旧,不迷信权威,善于联想、类比、推广,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除了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数学习题还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有培养作用.数学教育家辛钦着重指出,数学课程对形成学生的性格、道德、个性方面有巨大的作用.他特别提到了四点,即真诚、正直、坚韧和勇敢.

数学习题的教育功能还在于它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数学习题的条件的和谐性、独立性,形式的对称性,解法的合理性、简练性和独创性,一题多解的殊途同归等,无不表现了数学的统一美、简单美和奇异美.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教师在备课、教学、考试命题和从事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编制各种例题、练习题、思考题和试题.编制习题一般从改造旧题和创造新题两种途径入手,编制数学习题要有目的性、科学性和和谐美.目的性,即数学习题的形式、内容和难度都是因不同的教学目的而异的.如为了及时巩固知识和技能,应编制标准性题和训练性题;为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编制探索性题和问题性题.科学性,即数学习题应该表达清晰,要求明确.有关的概念必须是被定义的,有关的记号必须是被阐明的,条件必须是充分的、独立的、不矛盾的,叙述必须是清楚的,要求必须是可行的.对于探索性题和问题性题,应允许条件不足的情形,但题目本身仍应叙述清楚,有明确的要求,以便做题者根据情境、自设条件、探索讨论、得出结果;和谐美,即数学习题应该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体现严谨、简洁和统一的数学美,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愿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王国的奥秘.

中学数学的习题数不胜数,这都是前人的经验、积累和结晶,我们要学习钻研,但是我们不应仅限于照搬照抄、故步自封.教师必须具备编制习题的能力,掌握独立地创造新题的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数学教育评价的功能 篇12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智力结构,审美意识

一、学习数学能够使学生的智力结构得到发展

其次, 思维品质是智能素质的内核.灵活性、严谨性、批判性、广阔性及创造性是优秀思维品质中思维活动的主要表现.

1. 灵活性

灵活性主要表现为不过度的思维定势, 学生能够灵活有效的调整思维方式.因此, 初中数学教育主要培养学生能够一个问题多种解决方式的能力与素质.也是培养思维的一个途径.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的学习过程中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和判定定理2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后, 要证明定理3和定理4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定义证明法、定理1、或定理2多种方法进行证明.

2. 严谨性

严谨性主要表现为对数学问题理解和分析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数学问题的解决应当尽量使用直观法, 但是学生不应局限于直观法, 而是适当的提出自己合情合理的推理.但一定要注意紧密计算、有理有据, 逻辑性强.

3. 批判性

批判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数学的现有表述或者定理提出质疑, 并提出学生自己的看法, 而不是教师盲目灌输, 学生盲目地全盘接受.

4. 广阔性

广阔性数学故事的解释能够体现在多个维度, 而数学问题的解答也可以用多种方式、方法.例如:两直线平行的问题就可以从多种维度进行解释: (1) 文字表达:直线m平行于直线n; (2) 数学用语:m∥n; (3) 图形.

5. 创造性

创造性主要是指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创造性思维的另一体现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的新颖以及解决结果的全面、严谨.

二、钻研数学能够健全学生心理素质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并不只是个人智商数值的差异, 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心理素质等为代表的综合素质的差异.换句话说, 个人的心理素质决定其是否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赢得以后的学习与工作生活.它对人的素质形成起着平衡调节作用.

数学的抽象性往往给数学问题的解答带来诸多困难, 这些困难给学生带来挫折与失败感.而这正是打磨心理品质的良好时机.有位著名数学教育家对此作出这样的论述:“如果学生没有倾尽全力尝试数学解题的快乐与忧愁, 那么他的数学学习也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愈挫愈勇以及百折不挠的心理素质正是在不断的失败中锻炼出来的.

三、感知数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自古以来数学就受到人们的广泛注意, 数学自身所散发出的自然美和艺术美是一种成熟的理性美, 而初中数学就是培养学生感受数学的理性美.例如, 初中数学的勾股定理, 以其简捷的方式概括了三角形三条边的相互关系, 勾股定理的描述方式和解答方式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命题结构上的对称, 给人以最好的启发.这些都是数学的美, 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美?所以说, 感知数学, 学习数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体验感受数学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

数学教育能够培养人的诚实和正直品质, 经历了初中数学教育的洗礼, 受过良好数学教育的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中培养的优秀品质会对学生今后的工作与学习带来诸多正面的优秀价值, 数学的精确使学生不会粗心大意, 数学的严谨要求学生避免过多的随意性, 总之, 初中数学教育不是片面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 而是全面的素质教育.虽然, 当学生步入社会后, 很少有机会会直接用到数学中的定理或公式.但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一定会伴随着他们.

正如, 新课程所提倡的那样“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国光.例谈初中数学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 (10) :29.

上一篇:矩阵组织结构下一篇:超声波流量计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