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的新时代(共12篇)
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篇1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8次提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且提出了“互联网 + ”这个新概念后,更是每天引来上百万网民的点赞. 可以说,“互联网+ ”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不但提升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的层次,也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机遇、希望与挑战. 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优势,加上“免费使用”的互联网思维,改变了教育的开放性,改变了教育的透明性,改变了教育的共享性以及改变了教育的全球性‘互联网 + 在数学教育领域必将掀起了一股革命性的浪潮.
互联网 + 课程,不仅仅产生网络课程,更重要的是它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教育研究院院长吕森林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人机交互模式、人工智能、游戏设计正在重构学习的过程和体验. ”
正是因为具有海量资源的互联网的存在,才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能够及时地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形象、色彩,就能够为学生多种感官所接受. 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形象、直观、动静结合、灵活逼真、可进可退、可整体、可部分、可再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这一章时,通过多媒体的手段,给学生展示图形向一个特定方向平移一定距离的直观过程,或由一个基本图形旋转而得到一个复杂的旋转图形的直观过程,这样,学生就容易由此把握住平移与旋转变换的深奥特征. 通过互联网,学生获得的知识之丰富和先进,完全可能超越作者.
互联网 + 教学,形成了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视频等诸多全新的概念,由此,不但帮助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手段,大大提升了教学素养,而且,更令人兴奋的是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正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才真正成为现实. 这种教学结构和模式的翻转,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在互联网教育中被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教师必须能够高度把握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疑惑,具备准确、到位地解析和归纳的能力,从而达到一种“醍醐灌顶”的效果. 同时,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灌输知识,更多的是提供资源的链接,实施兴趣的激发,进行思维的引领.
互联网 + 学习,创造了如今十分红火的移动学习,但它绝对不仅仅是作为简单的即时随地可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存在的概念,它代表的是学生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 两千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口口相传,完全倚赖于老师. 一千多年前,活字印刷术迅速发展,文字典籍大量复制,师生得以初步分离. 当互联网技术成为学生手中的利器,学生才能真正确立主体地位,摆脱学习的被动感,自主学习才能从口号变为实际行动. 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将有能力在互联网世界中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
互联网 + 公平,众所周知,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多年来困扰中国教育的桎梏,学区房、择校生、占坑班等社会乱象,无不与此相关. 这种不均衡表现在地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成为各级政府亟待破解的难题. 其中,师资差距问题是难中之难. 假以时日,即便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追上来了,教育“硬”差距缩小了,但师资、管理等方面的“软”差距依然存在. 如何破解? 互联网给出了一种新方法. 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6. 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农村边远地区长期缺师少教、国家规定课程无法开齐开好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强校伸出援助之手,用互联网拉近了与薄弱校之间的距离,在一个新的层面上,让教育公平前景可期. 清华大学扶贫办主任黄丽介绍说: “清华大学的远程教学站已经覆盖了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的522个,附小的课堂就是通过这些网络,便捷、迅速地传递到3000多个教学站. ”
互联网 + 评价,这就是另一个热词“网评”,在教育领域里,网评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打分,教师通过网络途径给教育行政部门及领导打分,而行政机构也通过网络大数据对不同的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进行相应的评价与监控,确保每个学校、教师都能获得良性发展. 换句话说,在“互联网 + ”时代,教育领域里的每个人都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而社会各阶层也将更容易通过网络介入对教育的评价. 此外,互联网 + 评价改变的不仅仅是上述评价的方式,更大的变化还有评价的内容或标准. 例如传统教育教学体制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基本由学生的成绩来体现,而在“互联网 + ”时代,教师的信息组织与整合、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教师积累的经验通过互联网获得共享的程度等等,都将成为教师考评的重要指标.
互联网 + 大数据,长期以来,老师用纸和笔计算学生的学习数据,耗时费力,准确率也不高,“互联网 + 教育”让这一切变得轻而易举. 学生用电脑答题的同时产生海量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告诉教师: 哪些题过易,人人都会,答题是无效劳动; 哪些题过难,多数学生在哪个知识点出现卡壳,学生是否在特定段落做了笔记,是否在文章结束前就放弃了阅读……这些数据可以揭示出最佳学习策略.
“‘互联网 + 教育’会生成什么? 无疑是智慧教育. ”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一起作业网董事长王强说. 教育只有顺应这一时代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革命性的创造变化,才能走向新的境界. 面对“互联网 + ”时代给出的新机遇新挑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坚定信心,解放思想,聚精会神,锲而不舍,全力打造 出领先于 世界水平 的“网络新教育”.
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篇2
所谓“国学”,作为名词自古就有。(《礼记·学记》)中讲到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意思是说:古代教学,家里办学有“塾”,党里办学有“庠”,遂里办学有“序”,天子或诸侯的国都办学有“学”。国学指的就是国家一级的学校。“国学”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盛行于20世纪初年,是指我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汉民族传统文化及学术体系,相对于现代学术,它指旧学,相对于西方学术,它指中学。
近年来,教育界针对语文课程改革展开了大讨论,为了弥补传统教育的断层与人文教育的缺失,国人发出“振兴国学”的呐喊。先于国学热潮之前,祁县第三小学就已经开展了国学经典特色教育。我们不仅重视教学课本中的经典,还分年级,分层次增设国学课程,一至四年级诵读《弟子规》《笠翁对韵》等蒙学读物,五六年级开始诵读《四书五经》。源于这样的际遇,我有幸与国学结缘:
讲到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我会与孩子们一起回顾的“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说到读书方法时,我同学生一起背诵“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我用《三字经》来激励学生,勉励自己;我们从《千字文》中了解天文地理,起居人伦。
于是,我们发现:
国学,是一道风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国学,是一段历史: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国学,是一个哲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国学,是一个民族伟大精神的一脉相承:从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到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再到袁崇焕“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国学,是一个生命穿越亘古与另一个生命的对话:切己体裁,知行合一,否则,广求博学,日诵五车,又如何!
语文因国学而温润,教育因国学而厚重。文化没有暴发户,经典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茶余饭后,背背唐诗,一点掌声就可以带给孩子满满的自信;师生共读,言传身教,度人更是化己;开展经典活动,创设国学氛围,让国学润物无声。
与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一样,国学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和时代精神,它有国粹,也不免糟粕。对待国学,我们既要继承,更要革新。建立国学精华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以“文”化人,国学,将是点燃新时代教育的燎原火种!
浅论新经济时代的数学教育 篇3
关键词:经济;数学教育;途径
新经济时代,处处离不开经济问题,数学教育也不例外。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经济问题,是现代不同层次上数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在教育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历程中,教育家们提出了许多理论和实践方法。对于数学教育而言,目前在新经济时代下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数学教育只有采取积极的策略应对这些挑战,才能推动数学教育自身的发展。
一、新经济时代发展的数学观
数学的本质是什么?有人对百名中小学数学教师和大学数学系研究生进行过这样的调查,当你接触到数学这个概念时,你把数学想象成什么?通过调查,结果显示,76%的人想到的是计算、公式、法则、证明;20%的人想到的是烦、枯燥、没意思、成绩不及格;4%的人回答是使人聪明、有趣、有用。该调查虽涉及面不广,但很有代表性,数学教师如此认识数学,数学教育中正确的方向值得怀疑。
在新经济时代的数学教育中,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发展的数学观。数学应该是自然科学的工具,任何一门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天文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数学,数学也是经济学,建筑学,会计学的工具等等。数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起越来越的作用。当今时代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数学对社会的贡献已从间接服务转变到直接干预,也就是说,数学的社会功能已从为其他学科提供工具,发展到直接创造价值的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数学的本质将必然会赋予更为完美的涵义。
二、新经济时代数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1.在数学课程方面
数学基础教育课程从教学内容上,要逐步增加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矩阵变换、数学文化、优选法与试验设计、风险与决策和视图与投影等内容;从教学方式方面,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改变那种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标,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要方法的教学模式,努力创设一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领域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意识,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
2.在时代发展方面
在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教育全球化。就目前而言,教育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资源共享”,一国教育体系的预设功能已经可以部分借助于其他国家的相关资源来实现,包括资金、师资、教学仪器设备等等,共享全球教育资源已经从自发阶段进入自觉阶段,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并且在高等教育中依赖性逐步增加的“全球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三、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经济问题的现实意义
1.激发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经济问题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经济生活中,这样就可以为他们了解生活中简单的经济问题提供平台。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探索中感受经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到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唯其如此,学生才会更愿意接近数学,学习数学。才会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此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的数学教育才会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2.学以致用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数学知识应用于银行业务,如储蓄、贷款、货币兑换等,例如:比较一笔款每年转存一次比一次存五年所得利息相差多少,则更能从容对待住房贷款、助学贷款问题;会比较等额还贷,差额还贷,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还贷方式,进一步处理好银行业务。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数学知识也正能涉及坐车、坐船、坐飞机的保险,财产保险、人寿保险问题等。此外,数学知识还可应用于广告、有奖销售、彩票、折旧和税利率等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小到水果买卖问题,大到大型企业运营。都需要考虑如何使成本最小、利润最大。还可以把数学知识作为预测的武器应用于市场经济中,分析商品在市场运行中的供求关系。避免盲目性。此外,在国民经济中的供求的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积累、消费、产业结构及对外贸易等有许多问题都涉及到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的问题还有证券市场中的股票、基金等。这就是我们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经济问题的意义所在。
四、新经济时代在数学教育中渗透经济问题的教学途径
1.数学建模理论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迫切要求数学教育作出反映。如何把非数学问题抽取成数学问题,数学建模应运而生,数学建模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逐渐受到重视,通过“做数学”达到学数学的目的。此外,计算机迅速发展,为重视建模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能性。
数学模型大多是以一些实际问题中归纳出来的模型。但是进行教材整理以后,用简洁地定义,定理的方式加以叙述,往往掩盖了这些模型的实际背景,就比较重要、数学中容易运用的经济问题模型作简单论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如移动公司有两种本地通话计费方式,第一种方式为无月租、本地通话费0.3元/分,第二种方式为月租费5元,本地通话费0.2元/分。问:对于本地通话,如何选择手机计费方式?这虽然是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经济问题,但可以通过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加以解决。设通话时间为X分,所需费用为Y元,第一种通话方式可表示为:Y=0.3X.(X≥0);第二种通话方式可表示为:Y=5+0.2X(X≥0)。通过建立如上数学模型,把简单的经济问题渗透到数学课堂中,从而培养学生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题解决经济问题
“课题学习”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课题学习”的设置,不是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和应用性,注意数学的现实背景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课题学习”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课题学习”体现为:第一阶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强调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第二阶段以“综合运用”为主题,在继续强调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运用”的要求;第三阶段则以“课题学习”为主题,强调了以“课题”为标志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3.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经济问题
所谓数学课外活动,一般是指国家教委颁布的现行教学计划以外,不受数学教学大纲限制的,在数学教师指导下,学生自由参加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数学教学活动。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在课外活动时,选取一些生活中简单的经济问题,结合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如:教育储蓄的利息、商品打折问题、会员卡购买问题、手机资费问题等。
总之,在新经济时代的数学教育中,渗透经济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学以致用,服务于现实生活,而且有利于资源节约,社会和谐发展。基于数学教学中研究经济问题意义重大,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作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教育经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郭志林:知识经济社会对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的要求[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11).
[3]魏悦姿:树立信息经济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新理念[J].商场现代化,2005(4).
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篇4
1 基本的素质教育内容
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与实践的能力是素质教育两大重点, 素质教育本质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和谐全面的发展, 在一些人的概念中,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办一些课外歌唱跳舞以及写画和练琴等活动, 但这是错误的理解, 素质指的是个体在有了先天赋予的天赋基础上, 经由教育与环境熏陶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更稳定的身心组织的结构和要素以及质量水平, 素质教育则指的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个人的发展, 目的是全面的对全体学习者基础素质提高, 更注重人健全的个性形成过程, 一个人数学的素质, 是先天的基础加上后天的学习而拥有的数学观念和能力知识的总称, 是稳定的一种心态, 想要做好素质教育, 一定要深入各方面, 全面抓起, 综合教育, 另外虽然课外活动与文体活动等形式也可以增长学生的才干, 增加学生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素质, 但应该明确, 主要的素质教育渠道仍是学科对应的课堂教学。
2 数学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性
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提高国民的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与实践的能力, 塑造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和有文化的德智体美劳皆发展的全面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员和接班人才,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必经的道路, 旧的数学课体系中, 对素质教育当中数学教育作用与地位的认识有局限性的思想, 因其不能够突出作用, 素质教育的推进受到了影响。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数学课堂教育于素质教育当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 但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弊端, 并且这些弊端不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 某些数学教学的内容过于单一, 没有联想,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没有作用, 限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不仅要证明和演算, 我们还可以提供能够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题目来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培养, 甚至可以尝试提供结论错误的题目, 让学生来找错, 判断正误, 并说明理由, 以此促进学生思维;有些较难的应用题目, 脱离了现实脱离了生活, 但应用题是应该与实际结合的, 这样还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内容要体现数学的用处, 教师教法要适当, 就能够将学生不会学与怕学的现状向理想方向改进, 国家想要富强, 基础就是教育, 经济在发展, 社会进步也越来越快。
3 数学学科教育特点
数学教育是基础的学科之一, 对比专业技术课, 对就业与生产的影响不够明显, 素质教育中学习数学, 教育观点是得到精神、方式、思维与能力, 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表现的教育功能有多样性、基础性和综合性, 数学学科担负着对运算能力的培养, 对逻辑思维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培养的重任, 其有高度抽象、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等特点, 要求能力较高, 具有实用价值, 蕴藏着训练思维和固有审美的价值, 表现社会和经济的价值, 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够代替的重大作用, 可见数学的教育有特殊的属性, 也是必然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4 数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4.1 传统教育观念向素质教育思想转变
世界教育都以素质教育为朝向来发展, 将思想观念转变, 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都是数学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数学在学校中是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 其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对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 对相关能力与技能学习, 为个人终身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数学教育目的就是使学生对职业岗位与生活必需数学的基础知识加以掌握, 对学生计算的技能与对计算工具使用的技能进行培养, 使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空间的想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的思维能力都有所加强, 帮助学生按部就班的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 养成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对学生就业和创业的能力加以提高, 所以数学教学本身不仅是要对学生的教学素质加以培养, 还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综合的素质, 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如何办事、求职、创造。
4.2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是客体, 学生才是主体, 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在其中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获取数学知识从而发展数学的能力, 在数学的教学中, 就要求教师遵循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引起学生好奇心, 怀疑和探究的渴望, 但实际的教学当中, 许多教师考虑到教学任务, 常采用“满堂灌”方式, 这种独角戏的教育方式, 教师感觉疲倦, 学生却无法消化, 效果不理想, 另外一些教师任务学生的基础不够好, 没有较强的互动能力, 启发式教育就只做到启而不发, 这些思想和教育方式都没有正确全面的掌握启发式教育的核心, 实践表明, 搞好启发式的教学, 最关键的就是依照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结合学生思维高度, 对问题精心设计, 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深入的思考, 发现数学的结论, 这样不仅学生能够获得数学知识, 还能学会综合的分析和抽象的概括以及演绎归纳等思维方式, 更好的发展数学的能力。
4.3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与培养
在数学的教学当中, 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学生学习的能力通常都是由兴趣引发的, 因为学生对有兴趣的事物会不自知的将精力与时间投入, 更容易获得成就, 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大多数学生存在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不够强的特点, 所以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较低, 数学又是由数字和字幕以及图形符号等构成, 使人很容易感受到枯燥, 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有本能的畏惧心理,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只是单纯的讲授抽象和枯燥的数学知识给学生, 应该改善教学方式, 深入浅出, 实际与理论相结合, 避开大量繁琐的数学推导, 对概念加强关注, 结合专业的实例进行数学的讲解, 与实际结合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觉性。
5 小结
纵观当今中国教育的概括与世界教育的发展历史, 我们很清楚的得知, 应试教育传统的观念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新的时代, 数学教育要倡导改革与创新精神, 将数学教学同素质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更多拥有较强素质的综合素质人才,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摘要:在教育变革的时代, 素质教育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数学教学和素质教育互相包含、互相促进, 素质教育的实施, 将学生整体的素质提高, 从而适应了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也满足了新时期下教育教学内在的要求, 创新的教育模式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都提高了学生综合的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育,创新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卢丹红.浅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凸显素质教育[J].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1, 17 (2) .
[2]姜素金.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23 (2) .
新时代好少年读书教育的征文 篇5
我还是同学们的小对手。我爱好学习,也爱好文艺和运动。上学期在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我写的《西游记》读后感在一次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得了小学低段组三等奖;去年六一儿童节活动中我表演的中国舞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在运动场上我也是一名运动健儿,每年的运动会上我屡屡夺冠。同学们都觉得我是他们的对手,我希望自己实力更强,并把我的快乐变成大家的共同快乐,在互相竞争中过得更充实。
在家我是父母的小帮手,学会了自理。从上幼儿园起,我就自己住一个房间,每天早晨自己起床,自己洗漱。妈妈为了锻炼我,在寒暑假期间经常送我去冬令营或夏令营,这让我学到了更多生活技能,自理能力也提高了很多。回到家,经常会主动分担一些家务,每当这时,父母就夸我是个能干的小帮手。
在生活中,我还是一位热心公益的小公民哦!放假的时候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保护母亲河是我经常参加的一项活动,我觉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绿色康城,你我共建的环保理念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实践的。这样的公益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环保意识,从中锻炼了我,不管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还是在公园、学校,每次看到乱丢的垃圾我都会自觉地捡起来丢进垃圾箱。
新时代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构建 篇6
[关键词] 新时代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7 0034
高考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高中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决定着学生能否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高中数学是所有高中生都要学习的主要科目,在高考考试中对学生的整体成绩有着关键性影响.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贯彻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于高中数学的改革要求,结合新时代下高中生的成长特点,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构建适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高中数学课堂.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然后结合教学实例重点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构建,最后指出新时代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教学改革新时代下高中数学课堂改革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结构完整,注重数量关系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学科.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够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彻底掌握数学知识呢?课堂是知识传授、问题解答的主要场所,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下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课堂构建中进行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高效地利用课堂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为学生进入理想的大学尽到一名高中教师的责任.
二、多方面、多角度创新课堂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因此高效率课堂的构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创新.
1.抓住教学主线,搭建数学知识体系
数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基础学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谨的科学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上的衔接性、逻辑性对于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有着天然的优势.新课本的编排方式更能体现数学
课程
的这个优点.例如,将集合与函数的基本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的应用作为必修1,因此在必修1结课时,抽出一节课的时间,整体串讲函数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函数模块的知识体系;将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平面几何知识作为必修2;等等.这些改革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搭建框架将数学知识模块化,提高学生知识的牢固度.
2.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交流
新时代下的学生思维活跃、想法独特,对于知识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高中生.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创新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师生有效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做好正确的知识引导.这样的学习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解数列相关知识时,对于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得出.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知识,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认可度.
3.注重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培养
高中数学课程内容多,时间有限,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数学新知识,我们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培养.高中生经过小学初中知识的学习,自身生理心理
逐渐地
发展
成熟,已经具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从更高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高效准确地思考和分析数学问题,提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4.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学习生活紧张乏味,寓教于乐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例如,在讲解空间几何体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几何知识,课下要求学生准备纸片,课上分组,让学生制作空间几何体.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对几何体的平面构造有了切身的体会,对几何的相关知识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三、新时代下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优势
新时代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构建相对于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着以下优势:(1)满足了新课改的教学改革要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2)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学生节省时间学习其他科目,提升总体成绩.(3)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学生在高三的总复习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总而言之,构建新时代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还应该不 断探索更多、更好的改革方法,构建新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 参 考 文 献 ]
[1]郭玉峰.高中数学课堂学生自主探索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03)
[2]裴黎黎.解决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发挥现存问题的教学模式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篇7
一、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动机
在影响学习效果的许许多多变量中, 学习动机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变量。它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 并且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因素。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动机, 学生才能认真思考, 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实际教学中, 我常常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我在讲解 (a+b) n的展开式时, 就向学生介绍关于杨辉三角的故事, 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经常用的方法有: (1)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 又使学生倍感亲切。 (2) 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3) 组织竞赛, 设置愉快情景等。坚持做到这些, 逐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让学生主体参与实践活动
1. 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 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 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 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2. 让学生多思考。
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推导与概括, 题目解答思路与方法的寻找, 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等, 都需让学生多思考。
3. 让学生多讨论和多动手。
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质疑和设问可讨论, 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 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重视学习方法对学生主体的作用
在教学中, 通过方法指导, 可以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须有法、教必得法, 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 学生只会效仿例题, 不能举一反三。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这个主体, 要尽可能地使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即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 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
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的氛围中, 学会参与, 学会倾听, 学会尊重他人, 从而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理念。例如:在执教“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节内容时, 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1) 六人一组, 每人任画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 (2) 观察、比较所画的图象, 你们认为是什么图形? (3) 找出你们所画图象的函数的k、b的值。再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k相同的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 根据k的值进行分组, 比较函数的图象, 你们由此发现k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 (5) 根据b的值进行分组, 比较函数的图象, 你们由此发现b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 (6) 总结出, 当k, b取不同值时, 一次函数分别经过哪些象限。学生在我的引导启发下, 通过合作、讨论, 很快认识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在这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都“动”了起来, 没有“旁观者”, 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原有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初中数学教师, 更应当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近几年, 我在处理师生主次关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时代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构建 篇8
关键词:新时代,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构建
高考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高中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决定着学生能否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高中数学是所有高中生都要学习的主要科目, 在高考考试中对学生的整体成绩有着关键性影响.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贯彻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于高中数学的改革要求, 结合新时代下高中生的成长特点, 我们应该与时俱进, 构建适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高中数学课堂.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然后结合教学实例重点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最后指出新时代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教学改革新时代下高中数学课堂改革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结构完整, 注重数量关系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学科.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 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够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还能够让学生彻底掌握数学知识呢?课堂是知识传授、问题解答的主要场所,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下的教学目标, 需要教师在课堂构建中进行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好坏关系到学生能否高效地利用课堂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因此,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为学生进入理想的大学尽到一名高中教师的责任.
二、多方面、多角度创新课堂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 因此高效率课堂的构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创新.
1. 抓住教学主线, 搭建数学知识体系
数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基础学科,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谨的科学知识体系, 这种知识上的衔接性、逻辑性对于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有着天然的优势.新课本的编排方式更能体现数学课程的这个优点.例如, 将集合与函数的基本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的应用作为必修1, 因此在必修1结课时, 抽出一节课的时间, 整体串讲函数相关知识, 帮助学生构建函数模块的知识体系;将空间几何体,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平面几何知识作为必修2;等等.这些改革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 帮助学生搭建框架将数学知识模块化, 提高学生知识的牢固度.
2. 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平等交流
新时代下的学生思维活跃、想法独特, 对于知识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高中生.因此在课堂上, 我们要创新课堂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有效互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做好正确的知识引导.这样的学习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 在讲解数列相关知识时, 对于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得出.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知识, 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认可度.
3. 注重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培养
高中数学课程内容多, 时间有限, 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数学新知识, 我们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培养.高中生经过小学初中知识的学习, 自身生理心理逐渐地发展成熟, 已经具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从更高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使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 高效准确地思考和分析数学问题, 提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4. 寓教于乐,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学习生活紧张乏味, 寓教于乐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例如, 在讲解空间几何体的相关知识时, 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几何知识, 课下要求学生准备纸片, 课上分组, 让学生制作空间几何体.在制作的过程中, 学生对几何体的平面构造有了切身的体会, 对几何的相关知识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三、新时代下构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优势
新时代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构建相对于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着以下优势: (1) 满足了新课改的教学改革要求,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2)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为学生节省时间学习其他科目, 提升总体成绩. (3) 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学生在高三的总复习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 提高复习效率.
数学在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 篇9
关键词:人类文明,信息时代,数学理论,数学模型,数字化
一、数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类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 从远古的农耕时代到如今的信息时代, 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个长久的过程中, 懂得运用科学的人们以他们智慧的头脑和勤奋的双手一次次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数学这门抽象的科学成为一种深层次的动力为人们研究和运用, 无数次证明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纵观历史, 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三次质的飞跃.首先是以锄头为代表的农耕文明, 人类进入知识时代;其次是以大机器流水线作业为代表的工业文明, 科技水平大大提升;再次为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文明, 人类的交流方式进入数字时代.在这三个层次中, 数学都作为一种工具、一门技术、一种主要的文化力量体现其强大的推动力和核心的价值.它不仅在科学研究、推理、工程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还影响着哲学思想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摧毁和构造了诸多宗教教义, 为经济学和政治学提供依据, 塑造了众多流派的绘画、音乐、建筑和文学风格, 创立了逻辑学等.数学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成为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南.由于数学的发展和应用, 使得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提高, 一次次促进着人类文明的飞跃.
二、数学在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 我们已经进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 数学科学再一次体现了其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应用.信息数字化和信息数字处理几乎成为所有高科技项目共同的核心, 从事先设计、制定方案, 到试验探索、不断改进, 到指挥控制、具体操作, 处处倚重于数学技术;电子计算机也是数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出现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为深远的科技成就之一;载人航天飞机和太空战机的诞生与发展同样建立在数学技术的基础之上, 开创了人类航空领域的新纪元.数学的作用和应用体现在信息时代的方方面面, 在此我们以现代军事、经济、医学、艺术为例进行解析.
在现代军事领域,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 推动着战争形态正在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由于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全方位采用, 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电子对抗等网络系统, 已经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并能够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相互共享和作战信息的实时交换, 使作战效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这个整体中, 各环节无一不以数学理论为基础, 渗透着数学技术和应用.以战场指挥为例, 信息化战争要求指挥员必须实施精准的指挥, 而数学能为精准指挥提供简明精确的语言, 数量化计算手段, 逻辑推理工具等, 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高效的作战指挥.随着现代数学的发展, 如混沌理论、模糊理论、突变理论, 也已作为军事科学工具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和作用.
在现代经济领域, 信息社会快速发展, 数学与经济的结合日益密切, 许多的经济问题需要运用数学的知识解决, 经济的发展也不断推动着数学的新发展.曾经的博弈论的提出不仅成为数学界的飞跃, 同时也改变了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的面貌, 而博弈论大师、著名数学教授约翰·纳什也因对非合作博弈均衡分析以及对博弈论的贡献, 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当前,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 数学突出应用于经济预测管理与决策优化、信息处理和质量控制、设计与制造和大型工程、农业经济等领域, 为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现代医学领域, 数学已经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些年, 甲型H1N1流感、SARS等传染病为整个世界带来不安和恐慌, 各国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在不断研究的同时, 数学家们也通过数学方法的运用作出了重要贡献.数学模型的建立, 成功地预测了各传染病的有关情况, 包括感染人数, 感染高峰的时段和大体结束时间等, 成为数学在医学研究中的成功应用典范.现代的医学正向数学化不断发展,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加入, 它将朝向医学、数学、计算机三位一体的方向快速迈进.
在现代艺术领域, 数学与音乐、绘画等也存在着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在音乐方面, 数学的抽象美, 音乐的艺术美, 经受了岁月的考验, 进行了相互的渗透.如今的数学分析和电脑显示技术使得眼睛可以辨别音律, 这是前人难以想象的, 未来的奥秘还有待数学家和音乐学家的共同合作和努力.在绘画方面, 数学美术学成为信息时代数学和美术学结合的产物.通过计算机技术由一些数学公式产生数学美术作品将渐渐发展成为绘画的新领域.
三、思考与建议
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21世纪, 数学已广泛渗透到科学技术、经济生活以及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之中.数学衡量着一个国家的科学进步, 更有甚者成为未来全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时代需要数学.在21世纪的今天, 没有足够的数学知识几乎等同于没有文化.无论是在生产和生活中, 还是涉及生存和发展, 我们都离不开数学, 并且它还将处于一种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位置.随着科技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各领域纷纷对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使得我们必须对数学的学习和态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数学的研究、数学的教育, 以至全民数学素质的提高等都要加大努力和投入, 从而来迎接未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杨晓春.漫谈数学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J].大学数学, 2005 (3) .
[2]袁志杰, 高莉, 凌华志.浅谈数学建模与医学的关系[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 (1) .
新时代的教育应当发挥新作用 篇10
“教育是一种人权,一种推动性别平等、消除贫困、可持续发展与和平的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参加了本次教育峰会,这是她十年来第一次出席七国集团教育部长会议。她在开幕式上表示:“无论是在东京、纽约、贝鲁特、加德满都还是内罗比,让孩子接受教育都是一个社会为其未来发展所做的最明智的投资。”
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表示,无论何时,教育的作用都十分重要。从法国和其他地区发生的恐怖袭击可以看出,各国应当团结合作利用教育的力量,加强社会的相互理解和充分参与,这才是克服分歧的关键。他说:“我们必须解决社会边缘化和不平等的问题,创造出一个人人都满怀希望的社会。”
如何使教育成为促进包容、社会进步和跨文化理解的力量,是本次会议研讨的一条主线。所有代表都坚持实施必要的政策来解决各种不利因素,迎合不断增长的人口多样性,培育文化多样性和全球竞争力,鼓励批判性思维和对困难问题进行协商等。
本次会议上,七国教育部长承诺将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对教育的关注,并将其视为一项首要的政策议程。会议通过了《仓敷宣言》,该宣言着重描述了包容性的尊重、人权以及促进文化交流和全球竞争力等内容。宣言称:“我们将竭尽所能,确保提供包容、公平的学习机会,无论背景和环境如何,我们将为所有年轻人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宣言呼吁性别平等,要求提高理工(STEM)项目中女孩与妇女的参与量,整合信息和通信技术促进学习,并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支持。
链接
仓敷宣言(节选)
李冬梅译
如今,急速的社会经济发展给全球带来了诸多重大变化。伴随着全球化与技术革新,人们能够接触多样化社会,获取更广泛的信息,人与人的交流变得更加生动活跃,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升。伴随着人工智能(AI)和万物互联(Io E)等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提升,一部分的生产工作转为智能自动化,一些研究也指出未来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型工作。
基于这些社会发展背景与世界课题,立足全球化的视角来探讨教育政策的总体方向十分重要。对于收入差距与阶级对立问题,我们不可继续放任不管。为坚守国际社会的和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尊重伦理、理解他人、尊重人权、自主行动的和谐社会,必须发挥教育的力量来达成这些目标已是无可非议的坚定事实。教育在帮助人们实现自身梦想、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相互协作采取措施的过程中,通过教育来培养基本价值观,即尊重生命、自由、民主、多元共存、宽容、法治、尊重人权、社会包容、无差别无歧视和性别平等,同时提升公民素质。基于这些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特此发表如下宣言:
教育应当发挥的新作用
通过教育实现融合与和谐并存的共生社会。贫困、失业等社会经济不平等问题,以及近来的难民、移民问题,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蔓延,部分青年群体中出现的暴力行为更是过激化、急速化发展。为应对这些新旧课题,我们相信在促进“社会融合”方面,教育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承诺将竭尽全力,通过终身学习,面向所有人提供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在推进消除损害到人类尊严的一切暴力行为以及种族歧视的价值观与行动方面,教育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此,我们重申,帮助下一代学习并理解作为人类共通价值的尊重生命、自由、宽容、民主、法治和尊重人权等理念十分重要。我们坚决承诺在共通价值的基础上,致力于推进能够提升公民素质的教育实践。
新时代所需的资质能力。生活在很难预测并且变化激烈的未来时代的下一代,需要认识到未来必须自主地去开拓,不仅应具备高效解决已有课题的能力,还应自主挖掘并解决新课题,掌握创造新价值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新时代所需的能力,我们应当在思考各国实践及其客观依据,以及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社会和哲学背景基础上,全体教育相关人员共享新视角下的教育实践基础:学到了什么(知识维度),如何运用这些学到的知识(能力维度),如何融入社会与世界、度过更好的人生。
基于以上视角开展教育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未来所需的交流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考力、问题解决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所有通用能力,进而融入市民社会以及整个世界。所有这些能力,均应在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以及对于知识背景的深刻理解下拓展形成。
为发挥教育新作用所需的国际协作。在前述教育新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个人之间、学校之间、地域之间、国家之间的多维度教育领域的国际协作,能够培养构筑多文化共生社会所需的极为重要并宽泛的能力,例如对于不同思维与价值观的包容力等。
作为优先政策议题的教育。接受教育是人类的基本权利,也是维持世界和平与繁荣、构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强力推进更深层次的国际协作,将教育提升至世界各国的优先政策议题中。我们重申面向教育领域公共支出的重要性,以及将这些财力有效运用到每一个人都能接受高质量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创造教与学的新方案
尊重教育多样性。每一个人发挥自身潜力并产生新思想、新创造,正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原动力。我们需要认识到,具备多样化背景的人们只有相互包容、相互协作,我们的社会才会稳如磐石。因此,培养下一代具备跨文化的协作能力与全球化能力十分关键。
消除对于处境不利的儿童与年轻人(难民、移民、残障人士、备受欺凌虐待、拒绝上学、没有接受就业就学与职业训练等)的疏远排斥、消除差距与不平等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让所有儿童与年轻人脱离困境、享受幸福,并能学到生活与工作中所需知识与技能的包容公平的教育,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也将为此做出最大的努力。我们承诺将致力于构筑尊重个性与多样性,使所有儿童与年轻人均能最大限度挖掘自我潜力并发挥自身优势的教育环境。
推进女童与女性权利以实现包容、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包容、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通过教育消除固有的性别观念,保障女童和女性在社会规划、领导执行方面的平等权利与机会十分重要。
关于女童和女性教育,一方面获得学业成功的女童不断增加、值得欣喜,但也需要注意到在一些特定领域,女童和女性依然是少数群体。为帮助所有女童和女性具备多样化、高水平的生存能力与职业能力,我们主张并支援贯穿终身的平等学习机会与职业教育能力开发行动。并且,通过为男童和女童提供同等的机会,推进他们共同参与社会规划。
教育衔接就业与社会。全球化和技术革新带来了就业的无国界化。为确保就业雇用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保障必要的实践与技能培养,还需消除现今教育实践下形成的学生能力与劳动市场所需能力的不匹配,加强两者对接。
此外,让每一个社会成员贡献于社会经济发展并获得相应回报,培养其感受劳动喜悦的勤劳意识与职业信念也是十分重要的。为推进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教育,我们鼓励并支援学校、家庭、劳动者、经济团体、非营利团体等所有相关人士间的紧密协作与对话。
教育在社会的大框架下运行,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本身应当是开放的、多元的,并且尊重所有的传统与文化价值。儿童通过在社会中体验学习成果,自觉意识到社会中每一个体的职责与责任。学校、家庭、社会等全体相关人员相互协作,全社会联动培养肩负新时代使命的儿童尤为关键。
应对技术革新的教育。信息技术(ICT)是促进课题的发现与解决、实现协作性多样化学习的有效工具。教师面对面地指导学生固然重要,与此同时也应当推进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质量教育。应当确保所有学生平等地享受支援学习的技术,并体验信息技术媒介下的学习。由于教师在学生学习并收获信息技术教育成果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教师的课堂信息技术技能尤为关键。
通过互联网,增加学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学生间的互动学习,同时实现教师间共享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优秀教育实践,今后将推进这些信息技术媒介下远程教育的发展潜力。
支援教职员工并提升其能力。在当今人员跨国流动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教师本身掌握跨文化协作能力以及国际化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当今国际社会的紧急课题,通过召集各国有识之士,协作培养能够基于国际化视角有效指导跨文化、跨宗教、跨语言儿童的教师人才十分重要。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根据每一名学习者的能力、理解程度及其兴趣爱好,面向每一名学生提供基于多样化需求的个性化指导,应当通过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强化并支援教职员工以及学校工作人员、配备有效并充足的教师人数等措施,帮助教师通过协同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社区居民一同致力于上述教育目标。在此过程中,政府积极的财政投入十分关键。
推进基于客观依据的教育政策。通过质性研究或统计研究等基于客观依据的教育政策,能够增进社会理解与支持,也是最大程度发挥教育政策成效的关键。为推进基于客观依据的教育政策,我们应当共享有关教育政策研究的优秀举措与课题,促进各国之间行政人员与研究者的相互交流,并面向国民普及成果。与此同时,在收集、验证并活用客观依据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各国所处的不同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
国际协作的新方式
教育国际化。七国集团的各国接收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研究者和教职员工,而今后也将继续致力于为世界各国的年轻人提供能够体验他国教育体制与文化传统的机会。
通过国际协作以及优秀实践的相互学习,将为不同地域的高等教育机构、学生、教师和研究者提供更加开放的互联网而做出更多的协作与努力。为推进年轻人的相互学习,我们将鼓励更多的大学与学生、研究者与工作人员参与到国际教育项目中。
并且,不仅仅局限于高等教育阶段的留学,我们也将鼓励自初、中等教育阶段起的留学与国际交流,强化高中阶段的学生交流、开发交换留学项目。另一方面,在学生很难亲自体验海外留学与交流的情况下,虚拟体验也将对学校和班级氛围产生良好影响。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各项目标之间具有普遍的、不可分离的、紧密相关的联系。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教育目标,即“确保包容性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对于其他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
在国际化发展的当下,部分国家与地区的混乱严重影响着世界和平与繁荣。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当加强国际协作,一同解决世界共同的课题。为确保所有人均能获得主要学习领域的基础技能,我们应促进国际化监督以及相互间的学习。
处于不利环境的人们,特别是女童和女性,很难接受到高质量教育,因此不仅应当保证所有女童和女性均能接受教育,还应消除基于性别观念的暴力与歧视,在安全、包容与有效的学习环境中开展教育活动,同时满足她们在健康与福利方面的特殊需求。
新时代的音乐教育 篇11
【关键词】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情景交融;寓教于情
音乐教育是增强学生参与音乐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培养成鉴赏音乐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自我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从而大幅度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一、创境,把学生引入到音乐的殿堂
培养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关键。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前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轻松、活泼的节奏作为纽带,能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音乐的殿堂,并且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如:上课前老师用亲切的语言说出上课,学生立即用手打出上课使用的固定节奏:“××××|×× ×·×|×0〢”这种形式很适合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使他们疲备的身心得到很大的抚慰和放松,这样不仅把学生很快吸引到课堂中,而且,为上好每节课创设一个美好的开端,教学效果良好。
二、赏析,把学生带到艺术的境界
音乐美可以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兴趣,追求音乐美的欲望可以形成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意志。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艺术境界的想象,既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也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音乐欣赏来发展和培养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来发展和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来发展和培养音乐的表现能力和感受能力。学生在欣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头脑中会创造性地把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景象再现出来。所以,上课时应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按照各自理解角度去分析,去描述歌曲,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去联想其意境,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如欣赏古琴曲《流水》,学生可根据旋律的走向,说出自己所感悟到流水时的各种情境。有的学生描述的是:“象一股清澈的山泉,从山崖上流淌下来,敲击着山石,发出了“叮咚,叮咚”的清脆响声,表现轻盈、亮晶的流水,仿佛看到阳光下水流的晶莹剔透;有的学生描述的是:“仿佛听到了大海的波涛,看到了小溪的潺潺水流,十六分音符的流动旋律,似山泉汇成江河,一泻千里;似山势激越,从容不迫地汇入大海。”有的学生说:“我仿佛听到了激流如遇见障碍,水流直打旋,经过周折,冲破暗礁,给人一种积极而又充满激情的情怀。还有的说:“在聆听《流水》时,我仿佛是听到森林里松涛阵阵,鸟儿在欢快的飞翔着、栖息着,发出了各不相同的婉转鸣叫,又仿佛听到江南雨打芭蕉叶。嘀达嘀达声像一首诗,又像一幅画等。”学生精彩纷呈的描述,表现出他们丰富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感受,把学生领向参与的天地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于中,故形于扬。”《乐记里》就揭示“声从情发”的道理,一个好音乐教师必须抓住音乐的这一特征,充分发挥其功效。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了情感的信息。
在教学京剧的欣赏课时,我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讲解了京剧是我国的民族艺术,是我国的国粹等有关京剧的知识,再播放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打渔杀家》的选段,导入新课后,接着讲解《智取威虎山》的锣鼓经及武场乐队中的打击乐器,并亲自为学生演奏各种锣鼓点,创设了锣鼓经的喧闹气氛,带给学生一个新鲜感,这样把他们带入了京剧音乐的境界,紧接着进行《智》的锣鼓经的学读,师用杨子荣表演动作来说明每个锣鼓经的作用,让他们知道京剧锣鼓经主要是配合身段动作,烘托气氛等。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京剧音乐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热爱京剧艺术、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高尚情操。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不同形式的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京剧行当”时,采用新奇美观的脸谱教具和剧照,形象直观地说明京剧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以及它们各自的表演特点。并给学生做示范动作和表演段子,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对京剧音乐有了初步的识识,并使学生得到直观的艺术享受,增强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和京剧艺术这一瑰宝。
四、熏陶、让学生享受审美的意境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歌曲、乐曲也是艺术家情感的结晶。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情”与“感”,创设富有音乐美、情感化的境界,帮助学生投入音乐活动中,使音乐的审美教育自始自终富有情感色彩,真正做到情景交融、寓教于乐。
唱歌是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形式。它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富有情感歌唱中,享受到美的愉悦,美的熏陶,并产生更浓更厚更真切的情趣。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是因为流行歌曲具有浅显性、娱乐性、参与性、生动性等特点。学生往往利用唱流行歌曲的形式来发泄自己的压力与苦闷,来抒发内心的情感,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众多模式中,如下几种占有主导地位:即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既各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又相互交融混合,它们交相辉映,使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园地呈现出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景象。上述几种音乐教育模式虽多系外来的,但由于与美国的实际结合紧密,早已被兼容、吸收成为美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老师心里想的,首先应该是孩子,其次才是音乐,孩子比音乐更重要。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去实践,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利用他们自己的各种可能性去安排。老师给他们一个任务,每个孩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做他愿意做的事。教学的活动,主要是孩子的活动;教学的最终结果,要从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应对新时代的网络教育挑战 篇12
关键词:互联网,中学生,负面影响,对策
在国际交流和人际交往越来越广泛和重要的今天, 我国网络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面对网络时代, 积极预见网络时代教育发展趋势, 主动探索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与对策,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网络引入课堂后, 学生学习信息量大, 学习方式多样, 但在互联网绚丽多姿的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暗流。由于网络技术尚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加之网络管理相对滞后, 信息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并引起广泛的关注。主要表现在:
1.人际关系的错位
中学生的情感丰富、高亢而热烈, 他们富有朝气, 容易动感情, 也容易被激怒。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幻想。而长时间与电脑独处, 使社会被分离成一个个“独享空间”, 这种无形的隔离带使人难免陷入“现代孤独”。经常上网的学生很少有时间与人交往, 减少了进行社会比较和适应的机会, 产生与现实人际交往的萎缩和错位。学生抵制诱惑的能力十分脆弱, 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会让他们体验到无比的轻松、自在, 满足个体的控制感, 回到现实生活中会感到不适应, 容易产生偏执、狭隘的畸形心理, 出现“社交恐惧症”。另外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自由度”也使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 似乎可以不再关心现实生活的不足、得失, 使他们脱离现实。
2.学生健康受损, 无心学习
现在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沉迷于网吧和电子游戏厅, 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 染上“网络成瘾症”等心理疾患。沉溺于网络将使学生丧失时间感, 睡眠大大减少, 生活节律混乱或颠倒, 视力下降, 肩背肌肉劳损, 免疫力功能变弱等, 必然影响身体健康。整日沉浸于虚无的恋情, 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据有关方面调查显示:常在网上“行”者, 其基础知识不扎实, 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都相对较弱。网络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 但是学生心理还没有成熟, 当他们深陷网中不能自拔的时候, 又怎能有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绪去完成学业呢?一些学生为支付上网费, 甚至伸出贼手盗窃同学钱包。
3.“灰色”信息、“黄色”信息的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 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 一直充分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竭力向中国宣传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 积极推行其文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思想;国内少数敌对势力也利用网络侵蚀人们的头脑, 所以网络已成为西方某些国家和反动势力与社会主义教育在思想文化战线短兵相接的阵地。
网络信息量大, 但也鱼龙混杂、良莠不分。不久前, 某大学的专业机构对一批网吧进行点击率监测, 发现在网吧上网者中有20%多在聊天室聊天, 20%多在浏览黄色网站, 只有一半人在利用网络做正当有益的事, 而这些上网者几乎全是青少年。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前期或青春期, 抵制力较弱, 一旦堕入其中, 后果不堪设想。
4.破坏力巨大的“黑客”技术和信息的负面影响
目前, 国际上几乎每20秒就发生一起“黑客事件”。有些中学生以“黑客”为偶像, 热衷于探索并经常运用攻击他人计算机的新技术, 他们中有的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高超的计算机运用水平;有的是为了“以牙还牙”, 报复他人;有的是为了追新求异, 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信息;有的则是受了他人利用, 冒险去刺探自己本不需要也不应该知道的东西。如果不能进行恰当地引导, 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就可能去盲目模仿, 以至于迷失方向, 出现严重的道德失范和违法犯罪行为, 从而冲毁学校教育工作筑起的思想堤坝, 极大地危害国家、行业和他人的信息安全。
在信息网络时代下, 社会和学校应该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因势利导, 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努力克服可能伴随的消极心理影响, 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一、加强信息网络的监控与管理, 防堵有害信息对中学生的侵蚀
各个网站应该严格审查上网信息, 及时清除网上电子公告牌和电子邮件中的有害信息, 力求正本清源;所有网络终端特别是社会网吧, 应该无一例外地安装节点过滤器, 将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封堵于服务器之外, 尽可能减少中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中学应该制定网络管理和使用制度, 定期检查学生电脑的使用记录, 并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其他优秀教育网站, 让学生在指定的网络空间“冲浪”;家长应该注重营造家庭网络氛围, 严格控制孩子去营业性网吧的频率, 并在尊重的前提下监控他们的上网内容, 限制其上网时间, 引导他们负责任地使用网络;宣传媒体应该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 营造“不良信息, 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国家网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和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 并积极寻求网络规范和法律的国际合作, 依法约束上网人群、境内注册网站和网络服务供应商的行为, 监控网络信息内容与传播形式, 直至查处不法网站、网吧和上网者, 坚决抵制国内外恶意网站倾销不良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行为, 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教育活动
学校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有影响的网站和主页, 使之成为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功能。例如, 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立教育主页, 把学校的纪律、规章以及学校机构设置等在主页上挂出, 以便学生更多地了解学校, 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同时, 针对学生关心的问题, 可在教育主页中开设多个栏目, 如“情感社区”、“在线指导”、“校园读书网”等, 让各种思想、各种问题在校园网络上都能得到充分的碰撞与交流。也可把经过筛选的学生感兴趣的信息下载、开展网上评选活动, 建立班级和个人网页、开设聊天室等, 以此占领学校教育的时空。针对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影响了学习的现象, 可以开展“网络与学习”的主题班会, 让学生认识上网与学习这对矛盾的辩证统一关系。有些学生怕写文章, 老师就可让学生在BBS和聊天室里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可以紧扣时政, 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 写出一些小论文, 再利用网络与同学进行交流。只要引导得法, 学生对网络的一些错误认识就会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三、培养网络道德观念和健康心理, 增强学生免疫力
学校教育工作应该增加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上网学生心理疏导、网络法制观念培养等内容, 使学生提高分辨假、丑、恶和自我约束, 自我控制的能力, 养成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习惯, 努力规范自己的网上言行;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多元文化和多元道德, 组织学生开展关于网络“两难”问题的讨论, 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使其勇于与错误的、反动的文化意识和思想观点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道德价值体系;应该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注重利用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信息去感染和熏陶学生, 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 增强其自觉抵制西方社会和平演变图谋的意识和能力;应该倡导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逐渐使他们成长为“网络社会”的道德主体, 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重任;应该注重制定、完善网络道德规范, 并将其纳入计算机培训和等级考试之中, 不断强化中学生的“网德”意识和责任感。
四、采用各种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融入现实世界
广大教师和家长应该高度重视弥补中学生的情感缺失, 增强他们的情感张力, 激发其内心深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幸福生活的情感, 有效预防或逐步消除他们对网络的痴迷。我们可以将“良好的交往和沟通”素质纳入中学生的操行评定范围, 精心策划和组织形式活泼、内容健康的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活动和科技活动等, 着力引导他们由迷恋网络虚拟社会走向热爱现实生活世界, 使其学会并乐于主动与他人交往, 积极参与各种有益活动;同时, 多腾出一些时间与他们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和沟通, 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及时解决其当前所面临的实际困难, 千方百计地缩短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 使他们感觉到被重视、被关爱, 从而有效预防其变得越来越冷漠和孤僻, 甚至失去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人性。只有这样, 广大中学生才能因为热爱生活而与网络保持一定的距离, 才能有信心、有可能跳出迷恋网络的泥潭。
随着网络时代以空前的高速度急速而来, 教师要胜任网络时代的中学教学, 应答已拥有或将拥有网络知识的学生的提问, 就必须努力主动地与网络打交道,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飞翔于网络空间, 实现“教育的革命”。我们应该积极促使信息网络与其他教育渠道相互借助、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共同构建起虚拟与现实、无形与有形、公开与隐蔽相互交融的教育工作立体体系, 切实提高中学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促使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德藩, 李一宁.现代教育技术[M].无锡: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8
[2]魏光明.过滤.筛选.发布——中小学生上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德育天地, 2001 (4-5)
【数学教育的新时代】推荐阅读:
数学教育中的数学素质12-05
数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12-10
数学实验的教育价值07-19
教育形态的数学知识06-20
数学教育哲学的改造08-09
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08-25
高职数学教育的本质09-21
数学精神的教育价值11-02
小学数学的快乐教育11-13
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