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通用5篇)
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 篇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 发生的椎间盘的变性和髓核的突出, 进而对周围神经根产生刺激和压迫后引发的一系列综合征, 它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1,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疼及下肢的麻木。目前,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 且有研究发现, 适当的特殊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积极作用[3]。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减少患者痛苦, 提高笔者所在科室患者的生活质量, 笔者所在科综合利用疼痛科、理疗科、康复科等科室的资源, 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个体化护理中心。为了探讨“一站式服务”个体化护理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 本研究纳入2011年2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 并经同一临床医师确诊为椎间盘突出[4]。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主治医师用相同的方法治疗。男47例, 女31例;年龄32~68岁, 平均 (51.2±3.3) 岁;根据护理方式不同, 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护理, 观察组接受“一站式服务”个体化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
1.2.1 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由专职护士对本人及其家属进行针对性专科疾病教育, 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所患疾病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患者对疾病认知的实际情况, 就患者的认知薄弱处和患者感兴趣的健康内容进行规划。采用适宜患者的方式,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2.2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产生的烦躁、忧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应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患者烦躁和恐惧的根源, 以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对疾病的治疗树立信心[4]。
1.2.3 饮食护理
患者饮食宜清淡, 主要由笔者所在医院营养科的医务人员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为患者设计个体化饮食谱。
1.2.4 专科护理
治疗期间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尤其在急性期, 需卧硬板床。对病情需要的患者定期做腰椎牵引, 牵引时应注意检查牵引力与反向牵引力是否平衡均一, 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感官体验, 如有不适应及时调整。同时还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与否, 由理疗科医务人员协助定期给患者进行理疗。通过理疗达到活血化瘀, 疏通经络, 减轻肌肉痉挛, 进一步减轻椎间盘压力, 使椎间隙增宽。
1.2.5 恢复期的指导及护理
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评估情况, 有针对性地指导患者做各项适合病情及患者个体情况的功能锻炼[5]。并监督检查患者对锻炼计划的执行情况, 从而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主要训练方法如下:患者仰卧位, 屈膝屈髋, 用头、肘、足撑起全身, 背部腾空;2~3周后取仰卧位, 双臂置于胸前, 然后头部和足撑在床上使全身腾空;4~5周后仰卧, 抬头, 胸部离开床面, 从床上抬起双腿。身体两头跷起, 后伸双肩;自体牵引:双膝跪床, 臀坐足跟, 双手放在膝前, 双臂尽力前伸。同时臀部后坠, 保持以上姿势5 min, 然后放松, 重复此动作3~5次。
1.3 观察指标
(1) 生命质量评分:根据SF-36各维度分值变化评定患者生命质量。8个维度包括:总体健康 (GH) 、情感职能 (RE) 、精神健康 (MH) 、生理功能 (PF) 、活力 (VT) 、躯体疼痛 (BP) 、社会功能 (SF) 、生理职能 (RP) 。两组患者在入院3周后评定1次[6]。 (2) 疼痛:用VAS进行测评, 比较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疼痛情况。在患者入院时和入院4周后分别评定1次。 (3) 采用JOA评分表比较分析患者症状和生活能力, 在患者入院时和入院4周后分别评定1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入院4周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1和表2。
分
分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疼痛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入院4周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3。
分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3 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
入院4周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4。
分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 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 (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 , 尤其是髓核, 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 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 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 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 (或脱出) 于后方或椎管内, 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 从而产生腰部疼痛, 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L4~5、L5~S1发病率最高, 约占95%[7]。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发病人数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为中青年, 所以该疾病造成的社会危害极重, 不仅严重影响到患者和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也极大干扰了社会的正常发展。
在临床上,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采用保守治疗[8]。但保守治疗的康复周期较长, 在其期间患者会经受因临床症状而带来的痛苦。为减少患者保守治疗期间的各种痛苦, 笔者所在科室综合利用疼痛科、理疗科、康复科等科室的资源, 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个体化护理中心。这种“一站式服务”个体化护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还能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更有利于缓和近年来趋于紧张的医患关系。
本研究纳入2011年2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式,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入院时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入院4周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说明“一站式服务”个体化护理更能在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期间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结果发现, 两组患者入院时疼痛VAS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入院4周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说明“一站式服务”个体化护理比普通护理效果更好, 更能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期间的疼痛。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也显示入院4周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说明与普通骨科护理相比, “一站式服务”个体化护理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症状、体征,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
综上所述, “一站式服务”个体化护理能在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期间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 减轻治疗期间的疼痛, 减少症状、体征, 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值得在骨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探析“一站式服务”模式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个体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护理, 观察组接受“一站式服务”个体化护理。通过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 下腰痛功能评价表 (JOA) , 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入院4周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入院4周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入院4周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一站式服务”个体化护理能在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期间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 减轻治疗期间的疼痛, 减少症状、体征, 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值得在骨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一站式服务,腰椎间盘突出,个体化护理,评分
参考文献
[1]陈新用, 梁裕.系统评价方法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J].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 32 (1) :46-47, 53.
[2]赵君琴, 秦丽丽.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施护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 2012, 23 (4) :448-449.
[3]潘翠媛.个体化护理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J].中外医疗, 2014, 33 (3) :144-146.
[4]黄萍.个体化护理提高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J].上海护理, 2010, 10 (5) :30-32.
[5]张慧娇, 洪彩虹.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3 (6) :101-102.
[6]Ware J E, Snow K K, Kosinski M, et al.SF-36 health survey manual and interpretation guide[M].Boston.MA:New England Medieal Center, The Health lnstitute, 1993.
[7]陈令军, 林鹏, 曹贤畅, 等.综合康复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78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13) :3779-3780.
[8]张建华, 李新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 2009, 15 (10) :1528-1531.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模式的探讨 篇2
1 常见护理工作模式的特点
1.1 个案护理
指1名护理人员负责1例患者全部护理内容的护理工作模式。此模式主要适用于病情复杂严重、病情变化快、护理服务需求量大, 需要24 h监护和照顾的患者。
1.2 功能制护理
将护理活动按照功能分类, 根据本部门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及资质进行分工, 每个护理人员从事相对固定的护理活动[1]。此模式便于护士长对护理人力的组织安排, 但因是分段式护理不利于护患的沟通。
1.3 整体护理
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活动时要以人的功能为整体, 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帮助和照顾。此护理模式便于护士长进行病房护理人力的组织安排, 其核心是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
1.4 临床路径
从控制医疗成本着手、以医疗团队合作为主的工作模式。此模式主要特点为:综合性、时效性、多专业合作性, 适用于诊断明确、病情相对单纯的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护理。
以上几种常见的护理模式有其对应的优、缺点, 但这些护理模式主要适用于临床护理, 更准确地说是住院患者的病房护理, 而不适用于院前急救护理工作。
2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模式的探讨
院前急救中, 护士强有力的配合、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娴熟的护理抢救操作技能是提高成功救治和质量的保证。笔者以太原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为例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何种护理工作模式更适合于当前快速发展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
太原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拥有医护人员162名, 护士平均年龄32岁, 各急救站点每班次常规配备3辆出诊车:一线出诊车、二线出诊车、备用车 (长途转运车、传染性疾病专用车、社会保障服务) , 每车各配备1名医生、1名护士、1名司机。
2.1 出诊次数增多
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急救意识随之不断增强。1999年太原市紧急救援中心成立之初两个分站日平均出诊量约50趟次, 2010年1月—11月, 共接诊37 982趟次, 比2009年同期增加了3 690趟次, 同比增加了10.8%;接诊患者37 239人, 比2009年同期增加了3 589人, 同比增加了10.7%;完成各项社会保障任务264起。作为一名一线出诊车上的护士1个班次出诊次数可达10余趟, 现场的伤者搬运、紧急救治、转运途中的多项急救护理操作, 对于每一位出诊护士在体力上无疑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从这方面考虑院前急救护士应该适当年轻化, 以确保有充足的体力和精力投入到每一次的救援工作中。
2.2 急救病种复杂多样
急救护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急救病种复杂多样, 针对不同的疾病, 护士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及时有效的护理, 配合医生完成一系列的急救治疗工作。另外, 近几年来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频繁发生, 无形中使得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骤然增高。作为一名急救护理人员, 永远是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人, 在人们因为害怕被传染躲在家中不敢出门时, 她们却必须冒着被感染的危险, 穿着厚厚的隔离服去完成一项项护理操作, 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患者转运。从这方面考虑院前急救首先应该配备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护理人员, 以确保可以在现场救援工作中配合医生完成抢救任务。这就需要通过强化技术培训, 通过教学不断促进护理人员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 从而建立起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急救护理队伍。此外, 由于院前急救护理人员通常是在近似无保护状态下完成一系列护理操作, 所以院方应当定时对她们进行全面体检, 以保证她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来维持正常的急救护理工作[2]。
2.3 重大事件发生率不断增加
2010年1月—11月, 太原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共出诊3人以上重大事件428起 (其中6人以上的重大事故36起) , 比2009年同期增加了10.3%.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救援中, 中心医院挑选26名救援队员和5辆装备精良的急救车、1辆救援指挥车亲赴救灾一线, 共接诊玉树重灾区伤病员537人, 巡诊结古镇东区和琼龙路群众2 000多人, 伤病员203人。2010年5月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患者转运中, 80名医、护、司及20辆救护车前往火车站将60名矿工兄弟转运到省城医院接受救治。重大事故的频繁发生无疑使院前急救护士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应激状态, 长期的高度紧张和高度危险的救助环境极易造成护士焦虑度增高, 身心疲惫。从这方面考虑应该定期给予院前急救护士休假或者轮转岗位, 以确保护士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投入到紧张的急救工作中。
3 院前急救的发展趋势
世界急救医学与其他各行业一样正在飞速发展, 院前急救护理也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方向迈进。近几年全国各大城市的救援中心都相继与110、122、119联合互动出诊, 共同来完成一系列的出诊救援任务。太原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2010年1月—11月与110台联运出车1 732趟次, 与122、119台合作成功地完成了多次重大交通事故及火灾的救援工作。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院前急救护理的工作特点:随机性强、流动性大、急救环境条件差、病种多样且病情复杂、体力劳动强度大, 常用的护理工作模式根本无法满足院前急救的护理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护理资源, 从整体角度满足患者需要, 合理的护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想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开通一条快捷、有效的急救绿色通道, 那么所对应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模式必须做到如下几点:其一要保证每个班次护理人员的年龄比例、应急能力和专业护理水平相对平衡, 保证每个班次的护士都能够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其二要公平对待每一个护士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这对加强组织凝聚力, 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具有直接影响;其三要制订并完善一系列有责、有序、有效、系统科学的管理标准, 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 并通过不断培训学习建立一支反应快速, 技术精湛、全面的急救护理队伍;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合理地调配出诊。现在太原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各分站各班次均保证3组人员出诊, 通常情况下一线车负责全天的急救任务;二线车负责后备出诊;三线车则负责平稳患者的转运及一些日常保障性任务。但针对目前出诊量日渐增多的现状, 一线车的护士很有可能整个班次都奔波在救治途中, 长期紧张的工作会使其身心疲惫而降低工作效率。再者, 由于出诊情况不同, 各急救分站同班次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也参差不齐,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笔者认为各急救分站不应遵循既定的成文的规定出诊, 而应根据出诊的特点, 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护士出诊。换言之, 为了更好地适应院前急救, 更为出色地完成每一次出诊任务, 院前护理模式应当是一种相对灵活、机动, 可以随时根据出诊特点及突发情况并结合本地区、本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配的工作模式。
总之, 院前急救医学正处于发展阶段, 工作强度大, 风险大, 又非常辛苦, 一支具备良好的医德、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灵活、果断、应急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吃苦奉献精神、招之能来、来之能战的护理队伍, 再加上合理的院前护理工作模式, 才能更加出色地完成好院前急救工作。
参考文献
[1]郭新萍.院前急救中护士应具备的素质[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 2 (6B) :56.
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2006年6月—2008年1月在我院卒中单元收治的脑干出血患者22例, 其中男15例, 女7例, 年龄36岁~73岁之间, 平均年龄59.3岁。在发病后2 h内入院14例, 2 h~6 h入院5例, 6 h后入院3例。有原发性高血压18例, 糖尿病3例, 无原发病1例。头颅CT扫描示:出血量在0.5~16 m L之间。患者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2]:9~11分5例, 6~8分9例, 3~5分8例。
1.2 方法
本组均采用脱水、降颅压、亚低温、血压管理对症支持等治疗, 并配合严密观察病情、规范细致呼吸道管理、早期积极康复治疗、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护理措施。
1.3 结果
22例患者中除放弃治疗5例 (22.7%) 外, 其余17例按Glasgow结果评分[2]:死亡5例 (22.7%) , 植物状态生存3例 (13.6%) , 严重残疾3例 (13.6%) , 中度残疾4例 (18.2%) , 恢复良好2例 (9.1%) 。
2 急救
患者入院后, 立即收住卒中单元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给予如下急救处理: (1) 患者卧床, 头部抬高15°~30°, 头偏向一侧, 并测量生命体征;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吸氧; (3) 留置导尿, 观察尿量、尿色, 记录出入液量; (4)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并脱水治疗; (5) 亚低温治疗, 以降低脑耗氧量, 保护脑细胞; (6) 摆放良肢位, 防止关节挛缩; (7) 保持病房安静, 尽量减少搬动, 绝对卧床。
3 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 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 (2) 使用神经中央监护系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因为脑干是生命调节中枢, 脑干出血可严重影响生命体征改变。 (3) 降血压, 因为大多数脑干出血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 降血压对脑干出血急性期减少继续出血或防止再出血有积极的意义, 但不宜短期内下降过多、过快, 以免影响脑血循环量[3]。 (4) 观察呼吸的速度、节律、深浅度的变化, 如:延髓出血者, 有呼吸暂停危险;舌后坠者, 放置口咽通气管,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3.2 呼吸道管理
我们体会到脑干出血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 如果管理好呼吸道, 保证血氧饱和度>95%, 保证大脑细胞氧供给, 对于患者预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取平卧位, 头部抬高15°~30°, 头偏向一侧, 持续低流量吸氧。 (2) 雾化吸入, 采用短时多次的方法, 可有效达到抗炎、稀释痰液的目的。 (3) 勤翻身、叩背,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吸痰前后给予中流量氧气吸入, 吸痰时动作轻柔, 时间不超过15 s, 吸痰管应有所选择, 一般选用14~18号橡胶吸痰管;气管插管者宜选14F550 mm可调负压吸引管, 以彻底、有效地吸痰。 (4) 本组有8例因呼吸困难给予气管切开术, 我们按气管切开常规护理, 气管切开处伤口敷料更换每日2次, 如有打湿、痰液污染及时更换, 气管内套管煮沸消毒每日3次, 并给气管内滴入药液, 以达到抗炎、湿化气道的目的。 (5) 其中5例因呼吸微弱或呼吸停止而使用呼吸机, 我们在护理观察中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及呼吸机运行状况, 根据病情变化, 及时调节各参数, 保证大脑细胞氧供给, 呼吸机管道定期消毒处理, 杜绝院内感染发生。 (6) 调节病房温度在20~22℃, 湿度在60%左右。
3.3 康复护理
康复应选择治疗的第一阶段即急性后期时开始进行[4], 在患者尚处于“危机救命”阶段时, 就应考虑到存活后将面临的问题。我们体会到, 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以后的功能恢复具有关键性意义。应注意, 即使昏迷患者, 他的“潜意识”是存在的, 我们卒中单元的每一个医生、护士、康复师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对每项操作都予以解释, 以便取得患者最大限度的合作, 从发单音、数数开始教会患者发音。从摆放良肢位到其循序渐进地做肌肉、关节活动, 再到语言、吞咽的训练, 及时鼓励患者的微小进步, 调动其积极性。辅助做高压氧治疗, 对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 并将康复护理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中, 直到出院后的康复及康复指导。
3.4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3.4.1 预防应激性溃疡。
脑干出血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多达91%, 其出血发生率为16%~47%, 出血后病死率可高达50%.评估患者昏迷时间较长者, 应于48 h内留置胃管, 及时了解胃内情况, 如:呃逆频繁, 心率加快, 血压下降, 均提示有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可能。及时抽取胃液, 观察其颜色, 如咖啡色胃液提示胃内出血, 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洗胃4 h 1次, 半小时后胃内注入云南白药、雷尼替丁等止血、抑酸剂, 必要时遵医嘱静脉注射洛赛克40 mg或泰美尼克40 mg, 出血量较小者可不禁饮食, 给予冰牛奶100 m L鼻饲6~7次/d, 大量出血应补液、输血、禁饮食等。本组12例发生消化道出血, 经以上治疗护理, 效果良好。
3.4.2 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
使用气垫床, 每2 h翻身1次, 并给予自下而上叩背, 使气管深部痰液易于咳出。按摩皮肤受压部位, 骨隆突处, 保持床单整洁、干燥、无渣屑, 经预防和护理本组无1例发生压疮。
3.4.3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1) 注意尿道口清洁卫生, 每日用安尔碘黏膜消毒剂擦洗会阴2次; (2) 预防尿路感染, 给予膀胱冲洗, 每日1次或2 d 1次; (3) 定期更换引流袋, 定期做尿培养; (4) 定期更换尿管; (5) 注意锻炼膀胱功能, 夹闭尿管, 定时开放。
3.5 加强基础护理
(1) 口腔护理, 每日2次, 保持口腔清洁, 预防各种口腔感染。张口呼吸者, 用湿纱布块覆盖口部, 以湿化呼吸道。 (2) 眼部护理:保持眼部清洁, 眼睑不能闭合者, 用凡士林纱布条覆盖, 并用氯霉素眼水点眼, 4次/d, 防止角膜炎、角膜溃疡的发生。 (3) 保持大便通畅, 长期卧床患者, 易并发便秘, 要求3 d无大便者应给予干预, 按摩小腹部或口服芦荟胶囊, 开塞露外用, 必要时通便灌肠。
3.6 心理护理
(1) 从患者入院就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鼓励其亲人多探视, 给予抚慰和耐心照料; (2) 治疗护理过程中, 动作要轻柔, 细心观察意识状态, 促使患者早日苏醒; (3) 加强卫生宣教, 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4) 出院后, 定期回访, 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做好康复指导。
4 小结
脑干出血患者病情危重,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 护理工作涉及到患者的方方面面, 护理琐碎复杂, 难度大, 要求高, 即使一个很小的细节做不到位, 都将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本卒中单元通过对22例脑干出血患者实施争分夺秒急救、严格血压管理、规范细致呼吸道管理、早期积极康复、积极预防并发症等多学科合作的救治办法与综合整体护理措施, 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护理细节, 为救治患者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为患者预后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 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治疗效果及致残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患者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模式下治疗脑干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致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使患者最大可能地回归社会。方法我院卒中单元自2006年6月—2008年1月收治22例脑干出血患者, 经过急救、脱水、降颅压、亚低温、对症支持等治疗, 并严密观察病情, 给予规范的呼吸道管理、血压管理、早期积极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的观察护理。结果22例患者中放弃治疗5例 (22.7%) , 死亡5例 (22.7%) , 植物状态生存3例 (13.6%) , 严重残疾3例 (13.6%) , 中度残疾4例 (18.2%) , 恢复良好2例 (9.1%) 。结论脑干出血患者在卒中单元通过争分夺秒的急救及脱水、降颅压、对症支持、亚低温等治疗, 可有效地降低颅内压, 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规范的呼吸道管理等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基础, 早期积极康复是患者回归社会的关键。
关键词:卒中单元,脑干出血,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89-191.
[2]姜卫剑, 王拥军, 戴建平.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任树生, 王鹏.脑卒中诊治、护理与康复[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70-71.
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 篇4
我市地处山区, 各类毒蛇较为常见, 属蛇伤高发区。毒蛇咬伤后未得到及时救治可造成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紊乱甚至残疾, 严重者可于较短时间引起呼吸肌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本科通过长期治疗护理, 摸索总结出一套毒蛇咬伤急救护理模式, 运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9月住院毒蛇咬伤病人168例, 其中男112例, 女56例 (包括孕妇2例) ;年龄5岁~78岁;职业:农民138例, 工人12例, 个体蛇贩8例, 学生10例;受伤部位:上肢63例, 下肢102例, 胸部1例, 头部2例;致伤蛇种:竹叶青蛇85例, 烙铁头蛇50例, 眼镜蛇9例, 银环蛇8例, 五步蛇6例, 不明蛇种10例。本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疼痛、肿胀、水疱、出血、麻木感向近心端蔓延;全身表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气促、疲乏无力、步态不稳、头低垂及眼睑下垂、视物模糊、言语不清、嗜睡等。按照蛇伤学术会议毒蛇咬伤临床分型标准[1], 轻型158例, 较重型10例。
1.2 程序化急救护理模式
1.2.1 初步评估病情
根据蛇的大小、特征、咬伤的牙痕、局部和全身临床表现诊断蛇毒的毒性, 尽快做出是否为毒蛇咬伤及蛇种的判断。无法判断时应尽快处理急症, 给予心电监护, 氧气吸入, 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 一路建立在伤口上方予以抗蛇毒血清静脉输注, 另一路建立在健侧上臂予以地塞米松、抗感染、利尿、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进行血、尿常规检查, 床边备吸痰器、呼吸机等抢救仪器。
1.2.2 全身治疗
1.2.2. 1 抗蛇毒血清
早期足量应用抗蛇毒血清能中和蛇毒、挽救生命, 病情危重者2h后再使用1次。
1.2.2. 2 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感染、抗毒、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 可提高肾上腺皮质机能, 增强机体对蛇毒应激反应的保护能力[2], 同时减少抗蛇毒血清变态反应的发生。
1.2.2. 3 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
毒蛇咬伤的伤口小且比较深, 这样的伤口最适于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在抗蛇毒的同时应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预防感染。
1.2.2. 4 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祛风止痉, 通利二便。多选用三黄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煎服, 每日2次。
1.2.2. 5 营养支持治疗
给予补液, 根据检验结果调整方案,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保护心肝肾功能。
1.2.3 局部治疗
1.2.3. 1 清洗排毒
用0.05%高锰酸钾、碘伏、3%过氧化氢反复冲洗伤口, 去除伤口周围蛇毒, 减轻中毒症状, 防止局部感染。
1.2.3. 2 切开排毒
咬伤6h内做牙痕纵向切口, 长约1cm深达皮下 (血循毒蛇咬伤病人不切开) , 取出断牙, 由近端向远端按压或加吸引以排挤毒液。
1.2.3. 3 局部封闭
在伤口周围用0.5%利多卡因10mL、糜蛋白酶2 000U、地塞米松10mg、抗蛇毒血清2mL做环形浸润注射, 以破坏伤口内的毒素和减轻中毒症状。
1.2.3. 4 中药外敷
使用本科自制中药散 (青木香、七叶一枝花、黄柏、黄连、黄芩) 用醋调敷于伤口周围, 每日3次或4次。
1.2.4 护理
1.2.4. 1 用药护理
抗蛇毒血清是目前治疗毒蛇咬伤的特效药, 能迅速中和体内游离蛇毒, 使毒素失去活性, 阻止蛇毒对脏器进一步损害, 应及时、足量注射抗蛇毒血清。在使用前应做过敏试验。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有无变态反应, 注射后出现烦躁、脸色苍白、胸闷、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荨麻疹、发热, 注射部位出现红斑、瘙痒、局部水肿等为抗蛇毒血清的不良反应,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危重型病人因时间紧急不可能进行皮试时静脉缓慢输注抗蛇毒血清。密切观察病人有无畏寒、发热、胸闷气急、腹部不适、皮疹等过敏症状。中药外敷应敷伤口周围, 伤口应敞开, 以利引流泄毒, 敷药厚度为0.2cm~0.4cm, 超过肿胀部位1cm~2cm。
1.2.4. 2 病情观察
毒蛇咬伤病情变化快, 尤其入院12h~24h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给予心电监护, 氧气吸入, 并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以判断肾功能, 如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胸闷气促均属危象特征, 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进行抢救。
1.2.4. 3 情志护理
毒蛇咬伤病人因发病突然且进展迅速, 随着伤口肿胀及疼痛的加剧, 病人及家属情绪紧张, 往往出现焦虑及恐惧心理。护士应多关心、安慰病人, 耐心宣教毒蛇咬伤的相关知识, 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1.2.4. 4 伤口护理
为防止毒素吸收、扩散, 应将伤口切开引流, 及时清除坏死组织, 涂抺蛇药片, 观察患肢及伤口肿胀程度、颜色、温度、感觉等情况, 早期减少伤肢活动, 抬高患肢, 以促进血液回流, 减轻肿胀。肿胀消退后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促进伤肢功能恢复。
1.2.4. 5 饮食调护
及时补充营养, 促进伤口愈合,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 鼓励多饮水, 以助利尿排毒。忌食荤、腥、发物及蒜、葱、辛辣、酒等, 以免刺激血管扩张, 加快毒素吸收。防止蛇毒内结, 也可多食绿豆汤、冬瓜汤、蜂蜜、西瓜等以清热解毒利尿, 同时也保持大便通畅。
1.2.4. 6 健康教育
宣传毒蛇咬伤的中毒危险性和及时抢救治疗的重要性。伤后及时进行有效的伤口处理, 破坏和除去局部的蛇毒, 应用抗蛇毒血清对抗进入体内的蛇毒, 常可避免病情向严重方向发展。向病人介绍毒蛇咬伤的一些局部处理措施, 如伤后不要惊慌乱跑, 减少活动尽可能延缓毒素吸收和扩散, 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用布袋或绳捆扎, 切开伤口排毒, 在伤口处进行负压吸引等。
2 结果
本组168例病人, 治愈166例, 治愈率98.8%;截指2例;疗程最短2d, 最长20d。
3 讨论
毒蛇咬伤病情发展不一, 与咬伤时间、毒蛇种类、毒素强弱有密切关系。一些毒蛇咬伤者来急诊时无重症表现, 但病情发展极其迅速, 可突然出现呼吸停止或死亡, 因此对毒蛇咬伤病人立即进行抢救和良好的护理是减少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程序化急救护理模式采用早期快速病情判断, 迅速建立抢救通道, 及时足量应用抗蛇毒血清, 全身与局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并重的原则治疗毒蛇咬伤病人, 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在蛇伤治疗护理过程中到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蛇伤急救护理知识的培训, 普及毒蛇咬伤程序化急救护理模式, 使医务人员对毒蛇咬伤的抢救更及时, 从而提高蛇伤抢救成功率, 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参考文献
[1]覃公平.中国毒蛇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671.
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 篇5
院前急救物品管理质量的高低对抢救工作开展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同时也对抢救病人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近些年院前急救物品的使用率越来越高, 但是在对该类物品的管理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为了有效实施院前急救, 必须保证管理的常态化、系统化以及规范化[1]。PDCA循环管理理论具体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方面, 其中P (Plan) 表示计划, D (Do) 表示执行, C (Check) 表示检查, A (Action) 表示处理。PDCA最早是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一种方法, 目的使提高产品质量,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当前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2]。本研究主要分析PDCA理论在院前急救物品管理中的运用效果, 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发放的院前急救物品各15 000件视作研究对象, 其中对照组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发放的院前急救物品, 观察组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发放的院前急救物品,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院前急救物品的管理, 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模式对院前急救物品进行管理, 两组均随机选取15 000件物品进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进行管理, 观察组选择PDCA模式进行管理。
1.2.1 目标设置
首先调查院前急救物品的使用情况, 按照具体情况进行管理目标的设定:物品使用有效率必须在98%以上, 物品复核差错率不能超过1%, 物品去向明确率必须超过98%, 不合格报损率不能高出30%。
1.2.2 制订管理方案
(1) 开展准入管理:对医院原有的院前急救物品使用目录进行进一步完善, 规范物品的临床使用, 开展统一的物品采购及物品管理。对新上市的物品以及急需的物品, 首先要由护士长进行具体数量的计算, 由科室主任签字后上交到设备科审批, 经主管以及院长签字后才能进行常规采购。 (2) 对采购人员进行明确:院前急救物品的采购人员职称在主管医师以上, 对药品管理法规非常熟悉, 掌握该类物品的市场情况, 了解院前急救物品的管理方法, 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3) 对供应商进行明确:院前急救物品的采购必须选择正规渠道的供应商, 供应商必须一照三证配备齐全, 还要按照规定进行法人委托书、廉政协议、质保协议的签署[3]。 (4) 做好物品入库管理:物品入库时要遵照票货同行的原则, 供应商必须依据规定提交物品的出库清单以及发票, 对物品的各类信息进行核对, 包括有效期、名称、单价、规格、数量、批号、金额等内容。填写好物品入库验收单, 及时录入信息系统。 (5) 实现库房完善管理:做好库房仓位管理工作, 按照具体情况对设置冷库、阴凉库、常温库进行设置。院前急救物品在出库前, 要确定出库的先后顺序, 对物品的库房存量、价格、使用频率、有效期等进行充分考虑, 保证估算的正确。
1.2.3 实施方法
对院前急救物品入库管理制度确保严格执行, 按照具体情况进行采购人员以及物品供货商的选择, 对院前急救物品出入库登记制度确保严格执行。每个月开展1次定期检查以及多次随机抽查, 确保对设备科管理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及时完善管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院前急救物品使用有效率、复核差错率、去向明确率、不合格报损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用软件版本为SPSS19.9, 对涉及的计数数据进行统计时, 采用χ2检验;客观对照分析两组入选对象的临床数据,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件 (%)
3 讨论
院前急救物品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管理缺乏细化的流程以及明确的责任分工, 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工作时没有明确的操作指引, 无法实现院前急救物品的精细化管理, 从而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4]。PDCA循环管理模式强调管理应该是一个持续循环, 永不停歇的过程, 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其循环的顺序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计划阶段需要做到分析现状、找出问题的原因、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拟订措施计划;执行阶段需要执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检查阶段需要把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处理阶段需要巩固成绩, 进行标准化。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 目的都是使管理的有效性及科学性得到提升[5], 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于制订质量计划以及计划的组织实施非常适用。如果一项工作需要多次反复开展, 该工作的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是一个有效的选择。通过在医院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法, 能够将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的改进, 实现物品管理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 保证管理质量, 避免出现医患纠纷, 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效果的提升。本研究对比分析常规管理以及PDCA管理院前急救物品的结果发现, PDCA管理组院前急救物品使用有效率为99.21%, 去向明确率为99.47%, 均高于常规管理组使用有效率9 6.7 3%, 去向明确率90.45%;PDCA管理组复核差错率、不合格报损率分别为0.74%、0.57%, 均低于常规管理组2.92%、1.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在院前急救物品管理中运用PDCA护理模式能够提高管理质量, 减少医疗纠纷。
摘要:[目的]通过对院前急救物品管理进行分组比较分析, 旨在探讨在院前急救物品管理中运用PDCA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发放的院前急救物品各15000件视作研究对象, 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使用常规管理模式的院前急救物品管理列为对照组, 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PDCA护理模式的院前急救物品管理列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物品使用有效率、去向明确率分别为99.21%、99.47%, 均高于对照组使用有效率9 6.73%, 去向明确率90.45%,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复核差错率、不合格报损率分别为0.74%、0.57%, 均低于对照组复核差错率、不合格报损率2.92%、1.47%,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院前急救物品管理中运用PDCA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管理效果。
关键词:院前急救物品管理,PDCA护理模式,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冯春爱, 杨裕红.持续质量改进在院前急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 (21) :3338-3340.
[2]张利平.院前急救物品应用“五常法”管理与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 2012, 24 (7) :1434, 1436.
[3]赵玉冰, 庄东明, 江景怡, 等.目视管理在救护车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 (20) :175-176.
[4]谭承雯.系统追踪法在院前急救抢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 26 (3) :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