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政策(精选12篇)
结构政策 篇1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我国继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坚持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使我国经济的增速基本趋于稳定, 并且继续出现积极变化。2013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 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 扩大外需面临不少制约因素, 内需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也不小, 企业经济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增速减缓, 经济趋稳的基础不够稳固。在这种新形势下有必要总结近年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效果, 选择好下一步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本文针对我国近年推出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尚未解决的问题, 提出新形势下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几项选择建议。
一、我国的税负情况和结构性减税政策
我国税收收入额排在前六位的税种是: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关税, 2011年这六项税收收入之和占税收总额的93%。这其中, 与消费相关的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 平均约占全部税收收入的70%;企业所得税约占18%;个人所得税约占7%。我国税收收入一直为财政收入的90%左右, 占GDP的比重接近20%, 如果将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一起计算政府收入合计数, 则占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 我国纳税人的真实税负水平高出一般发展中国家, 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自2008年底起, 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 主要有: (1) 2009年起增值税全面实现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允许企业对购进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予以抵扣。 (2) 自2008年底至2009年连续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 (3) 2009年经济处于低谷时, 将个人转让住房免征营业税的持有年限由5年降为2年, 并下调个人买卖住房的房产税, 2010年经济复苏且房市过热, 营业税免征的持有年限又恢复为5年, 同时差别化住房信贷, 分地区提升土地增值税的预征率。 (4) 2011年再次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为3 500元。 (5) 2012年扩大增值税改革试点, 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重点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同时实施一系列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 (6)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推进消费税和房产税等多项税收制度改革。免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增值税、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的所得税, 下调车辆购置税, 国际运输业免征营业税, 上调增值税与营业税起征点, 金融机构涉农业务免征、减征营业税等。
上述减税政策促进了税制优化, 对提高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保障经济增速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不断增加的高税负必然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起阻碍作用, 增值税转型带来了固定资产投资短期内的快速增长, 但长期效果并不明显;受减税政策影响局部消费增长明显而总体边际消费倾向继续下降;出口退税政策只对出口具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滞后性。
二、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尚需解决的问题
1. 结构性减税并没有降低总体税负, 居民对实际税负加重感觉明显。
我国税收占GDP的比重过高, 税收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2006年至2011年, 我国税收收入保持刚性增长, 2010年和2011年的税收增长率均保持在23%左右的高位。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2年全国税收收入稳定增长, 已过万亿元, 但增幅比2011年减半, 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回落。近几年税收占GDP的比重一直稳步上升, 2011年已升至19%, 减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宏观经济的复苏, 但税收收入的增长率远远高过GDP的增长率, 税收占GDP的比重过高, 这说明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并没有降低总体税负, 过高的宏观税负将会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与普通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食品、房价、能源、服务类等价格连年大幅度上涨, 依据价格确定的契税、营业税、印花税、资源税、增值税、燃油税附加等税种的税费水涨船高。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出还包含了一部分政府收费, 如自来水中的污水处理费。这些税费和收费的增加, 对大多数工薪阶层和居民来说, 实际税负加重感觉明显。
2. 税收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过去的结构性减税方案中宏观调控的较多, 优化税制结构的较少, 税收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我国税收结构中由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构成的间接税比重过高, 对经济发展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导致垄断企业获取高额利润, 造成物价上涨趋势难以遏制: (1) 间接税征收的比重过高会推高物价、抑制内需, 加大调结构的难度; (2) 服务行业征收营业税, 会造成重复征税, 使税负增加, 企业竞争力下降; (3) 较高的间接税会增加企业运营的资金压力, 加大企业转型的难度; (4) 间接税直接嵌入商品售价中, 通过提高商品售价进行转嫁, 使税收负担成为广大消费大众的负担, 容易引发中低收入阶层消费者税收痛苦感受。
我国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 导致过去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主要是针对间接税, 2001年至今, 流转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一直在降, 但降低幅度不超过5%, 2011年我国流转税占税收收入比重还高达65.1%, 所以间接税还有相当大的减税空间。
3. 结构性减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结构性减税的目的除了稳增长、调结构外, 还必须做到真正惠民生。近几年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主要关注的是企业而不是个人,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中所占比例偏低, 只有6%左右, 降低个人所得税对整个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有限。我国的现状是收入分配不公现象还在加剧, 贫富之间差距很大。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人均年收入有的相差十几倍, 特别是垄断行业靠垄断取得高额利润, 其职工人均年收入与一般行业职工人均年收入相差几倍;同一个单位的高层领导和普通职工的收入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在同一个单位、同一个部门做同样工作的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三者之间的工资差别有的达到近十倍, 享受的福利差别就更大了。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减少这些差别。提高高收入群体的税负和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能够调节收入分配, 前者是增税政策, 后者是减税政策。最近几年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还很不够。
三、新形势下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路径选择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至今已经过5年, 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2012年虽然我国执行了减轻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等结构性减税政策, 但是目前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仍然十分严峻。因此, 为防止经济下行, 必须要调整好经济结构, 在2013年要继续贯彻落实好现有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同时还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1. 稳定宏观税负, 实行结构性减税与增税相结合。
我国现在的经济总量已实现了历史跨越, 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但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仍较低, 人均GDP不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八分之一。税收收入的规模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水平相适应, 所以一定要稳定宏观税负。要通过减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最终消费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但是单纯的减税会加剧财政收支不平衡, 产生财政风险。
税收收入关系到政府收入, 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因此要稳定宏观税负就必须实行结构性减税与增税相结合, 就必须完善税收制度体系, 进一步推进税制内部结构优化。结构性减税的重点当然是减税, 但必须考虑结构, 要调整不同税种的税收比重, 也就是说, 不同税种有的减, 有的不减, 有的要增。例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就会使营业税减少、增值税增加;提高直接税比重就会导致直接税增加、间接税减少。结构性减税是税收有增有减, 但最终不一定会导致税收总量的减少, 增税因素是多方面的, 可能会使税收保持适当增长甚至是较快增长, 如增值税转型和资源税改革就会使税收得到较快增长。结构性减税是税收比重的变化, 是大部分税率的降低, 结果应是减轻大部分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
由于我国GDP连年较快增长, 税收收入必然也会较快增长, 但税负总体水平要下降, 税收收入占GDP比重要下降。我国的税收结构还不太合理, 必须进行税收结构优化, 使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相结合。结构性减税操作还必须服从国家发展战略, 服从国家调控政策, 因此必然是反周期相机抉择的应急之策, 但也不局限于应急之策, 要通过税制优化形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税收制度。
2. 大力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 降低间接税比例。
营业税改增值税, 是以结构性减税促进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点”, 既是重大的改革举措, 也是有效的发展措施。从上海试点的效果来看, 大大减轻了试点企业和下游企业税负, 加快了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 使服务业实现了10%以上的快速增长, 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 一批工业企业实现主辅分离, 提升了竞争力。由于服务业正是小微企业的密集地, 由原来5%的营业税税率调整为按3%缴纳增值税, 使小规模纳税人全部实现了减负, 减税幅度平均达到40%。我国有中小企业1 000多万家, 占企业总数95%以上, 创造了全国50%的税收, 如对他们全部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 必将推动就业和创业, 促进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相互支撑, 增强整体竞争力和活力。
营业税改增值税, 要将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下调并同时调高增值税起征点。降低增值税税率可以参照大多数国家的税率水平, 将一般税率由17%降为15%, 低税率则由13%降为10%。增值税作为间接税, 既能影响投资, 更能影响消费和进出口, 增值税作为价外税, 直接表现为推高商品价格, 所以要特别对生活必需品、节能消费品、新兴产业产品、国内自主创新产品、节能环保产品实行更低的税率, 降低居民生活消费品的增值税, 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对营业税未改增值税的企业, 特别是第三产业, 营业税也要降低税率, 大部分行业的税率可降至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水平, 即3%, 同时减少重复征税, 实现公平税负。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深化结构性减税的基础性举措, 对于降低间接税占比,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都具有重大意义。
3. 加大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改革力度, 促进社会公平。
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分别属于直接税和间接税, 它们是分别从财富的获得和财富的使用角度来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 征收这两种税既要防止它们给中、低收入阶层带来沉重的税收负担, 又要充分发挥它们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国目前实行分类征收个人所得税制, 由于个人所得涉税信息严重不全, 导致易于控管的工薪所得税成了唯一的个人所得税收入, 而具有高度负税能力的财产性、资本性与隐性收入却很少控管或控管无力, 致使个人所得税只占税收总收入的6%左右。而美国政府超过40%的收入是来自个人所得税, 如果加上薪酬税, 达到80%左右。很显然,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比例太低。高占比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税收超额累进机制, 可以达到自动稳定经济的目的, 经济繁荣、收入上升时, 纳税人边际税率自动增加, 使经济降温, 而经济衰退、收入下降时, 边际税率自动下降, 使经济升温。
我国分配领域的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 其实质就是分配不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调节收入分配而不是取得财政收入。我国现在的个人所得税主要来源于广大工薪阶层, 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薪税”, 而高收入者所纳个人所得税占其收入的比重远远低于中低收入者。现阶段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是在财产 (包括固定财产和金融财产等) 差距上, 工资收入差距还处于次要位置, 因此调节财产的贫富差距非常紧迫。应该将个人所得税定位于“富人税”, 将工资、劳务费、房产出售、赠与和遗产等财产性、资本性综合收入确定为应纳税所得额。应以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为突破口, 逐渐建立规范的公民财产、收入申报制度。要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对收入全面按身份证号使用非现金结算, 金融机构与税务机构联网, 保证对纳税人按全部收入课征个人所得税。目前不少国家的最高个人所得税税率在50%左右, 有的还提出要实施最高达75%的所得税税率, 我国的最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虽不算太低, 但主要问题是征管水平低, 实际征收到的比法定税率要低很多, 特别是对高收入群体的征收很不到位, 为此必须加大征收力度。近几年我国大多数居民的工资有所增加, 但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 居民基本生活成本增长很快, 因此还要适时提高个人所得费用扣除标准, 同时还可参照其他国家政策, 按各种不同情况对课征的个人所得税实行退税、减免等优惠, 从而降低低收入群体税负, 提高高收入群体税负。
对消费税要扩大征收范围, 提高高档消费的消费税税率。对高档皮毛皮革制品、高档家具、名贵钟表、高档电子产品等消费品、奢侈品以及高档保健品等要纳入特殊消费税征税范围。要提高某些高消费行为、非环保消费行为的营业税税率或在征收营业税基础上加征消费税。要提高高尔夫球及球具、游艇等消费税率。只有进一步加大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的改革, 才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4. 推进房地产税改革, 有效调节住房需求和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的房地产业近几年发展很快, 房价一直飞速增长, 虽然国家的调控力度很大, 使房价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但从2008年到今天, 全国的房价普遍涨了一至两倍, 有的城市涨得更多。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需求、抑制高房价, 控制房价的增长速度, 但由于房地产业已成为刺激国民需求和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行业, 所以一般的调控政策难以从根本上达到目的。现在的情况是房价还在涨, 而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制造业、建筑业等却受到很大影响, 出现产品滞销、利润下降, 面临困境。
为了解决居民的住房需求, 政府在提供廉租房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 对居民的房产必须要全国联网实行统一管理, 计算总面积、总套数。
(1) 房产购买。要提供包括贷款、减税和免税等多种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本地常住居民、引进人才和在本地工作生活满三年的外来人员购买第一套普通房产;对在本地居住且自己有一定经济实力购买第二套普通房产的居民虽不提供税收优惠, 但也不作限制, 在目前没有贷款的前提下可提供少量贷款;为了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对本地和外地有经济实力的人是否可以购买第三套或更多套房产应根据房源情况决定, 如允许购买也要提高税费且不提供贷款;根据房源情况有条件地进行限购房产 (如:一年只能新买一套房产, 允许有经济实力的人购买高档房产和大面积房产, 不允许购买多套小面积房产等) 。大力支持居民购买第一套普通房产既满足了居民的住房需求, 又推动了房地产业和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发展, 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为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防止不法地产商在房产销售时弄虚作假, 违规操作, 必须进一步加强房产销售管理。
(2) 加强二手房的销售管理。对售房者出售第二套或第二套以上房产, 购房者付款后, 要通过与银行联网, 在对售房者征收个人所得税后, 房款才能到达售房者的账上。这样一方面可以控制炒房, 另一方面保证了房产出售收入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个人所得税, 起到了调节收入分配作用。
(3) 加大房地产税的征收力度。尽快抓紧房地产税征收管理的制度设计, 确定好房地产税课税对象、纳税人范围、适用税率、免征面积及税收优惠等。要规定居民免征房产税的面积 (如:一个居民在全国所有房产的免征面积和一户居民免征的人均居住面积) , 要明确房地产税税基的核定机构与不同课税对象的核定办法, 要在上海、重庆两市试行的房产税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全国房地产税改革。建议房地产税的征收对象为: (1) 别墅等高档房产; (2) 居民全国所有房产总面积超出规定且全家人均居住面积也超出规定的部分房产。征收的税率应根据房产类型和超出的房产面积而有所不同。房地产税的改革, 可以有效调节居民住房需求和促进经济增长。房地产税的征收, 一方面可以对个人财产进行控制, 促进社会财富分配公平, 合理使用社会公共资源;另一方面作为地方税系的主体税种, 与营业税改增值税一起, 可以降低间接税占比重, 提升直接税占比。另外, 赠与税、遗产税与房地产税一样都是属于财产税, 是财产课税体系中的重要税种, 征收赠与税及遗产税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抑制社会浪费、促进生产投资等都有积极作用。我国已存在拥有亿万财产的群体, 因此有必要尽快开征赠与税及遗产税, 其征税范围可首先考虑房产、股权和债券等。
5. 深化资源税改革, 加快建设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财税制度。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于2011年11月1日执行, 一开始就取得了明显效果, 2012年1月资源税全国增长74.6%。资源税收入的大幅增长, 增加了资源地财政收入, 增加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财力。新条例中对纳税人、税目、税率及计征方法都作了调整, 计征办法在从量计征的基础上增加了从价定率计征。资源税的改革有利于遏制过分依赖资源消耗的掠夺性资源开发, 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 有利于公平各类企业资源税费负担, 能防止国家稀缺性资源流失, 能进一步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资源税的增加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 企业必然会将新增加的负担转嫁到相关下游企业和消费者头上。这是下游企业和消费者都不能接受的。国家应考虑通过对其他税种作出适当调整, 使企业的总体税负保持平衡。煤、油、气、矿产、电、水等资源都是与广大民众密切相关的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 要理顺它们的价格关系, 深化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 必要时要进行限价控制。
6. 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的再分配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部分人率先富起来了, 他们拥有亿万财产, 比普通百姓的财产和收入高出成千上万倍, 但是这些富人们的税收贡献反而不及众多中低收入阶层, 税收调节的再分配作用没得到应有体现。因此, 当务之急需要重点对低收入、小微企业、实体经济、普通百姓等实施结构性减税, 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支持和鼓励, 要降低中小企业的税率;要对企业的新投资和科研支出等实施减税和免税优惠;要对收入不高的工薪阶层降低所得税税率, 要对高收入、大型企业、垄断行业、富翁等实施结构性增税。当前的问题还在于福利和税收不匹配, 财政支出对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支出的比重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不小差距。
参考文献
[1].岳树民, 刘方.新形势下的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税务研究, 2011;1
[2].贾康, 程瑜.论“十二五”时期的税制改革.税务研究, 2011;1
[3].周清.结构性减税的政策效应及调整路径.税务经济研究, 2012;2
结构政策 篇2
2001-09-26
内容提要:本文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加快西部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结构调整新途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把资源优势与适度资金和适用技术紧密结合;大力培育企业创新能力;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及用好国家关于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
关键词:西部 结构调整 建议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和新的挑战。根据改革开放新形势和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努力提升西部产业结构的水平,加速西部潜在比较优势向现实竞争优势的转化,是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内容。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
1.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大胆放手让区域内外的各类企业包括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参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政府不要代替企业和市场去争投资、选项目和分配资源,而应当集中精力改善西部投资经商的软硬环境,创造使西部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制度条件和市场条件。特别要加紧培育资本市场和经营者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增强西部地区对稀缺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同时要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标准、技术质量规范和市场运行规则,形成开放有序、法治严明的市场竞争环境。西部各级政府在地方性基础设施项目上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但也可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参与建设,并尽量引入竞争机制。
2.增强政府管理经济的统一性、规范性和透明度。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西部各级政府要尽快清理和废除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地方法规和内部文件,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国家法律、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尽快修订、补充和完善地方法规体系;今后政府应当主要依据统一、透明的法律法规管理经济,而不是靠内部文件,更不是靠长官意志。
应当指出,WTO规则并不过分地排斥政府的作用,而是要求政府将干预的重点转到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上来。WTO的规则框架仍然允许一国采取支持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政策,主要是对所有的产业和企业都起作用的一般性政策,而不是偏好或歧视任何特定的产业或生产者。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部门选择性的产业政策弊大于利,而一般性的产业政策更有利于提高效率和竞争力。(1)最常用的是竞争政策。这是对任何企业都没有偏好的中性政策,由一整套保证公平竞争的法律构成,以防范和纠正任何阻碍竞争的行为,促使各类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外开放越是扩大,竞争政策的作用越是重要。(2)促进出口的一般性政策,主要包括政府在人力资本的形成、技术创新和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合资协议和规模扩张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以及稳定的汇率政策等等。这些政策对增强一国的出口竞争力都起着重要作用。(3)进口保护方面的特定产业政策,包括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对“夕阳”产业或衰退产业的保护;另一种是对幼稚产业或处于扩张初期的产业的保护。但是WTO对其成员国采取的此类特定产业政策正在加强约束,例如要求其提高透明度和不超过一定限度等等。
就政府职能分工而言,制定产业政策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地方政府主要是据此制定地区
发展规划。在指导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西部地方政府,都需要关注和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发展趋势,使政府职能转变步伐跟上时代的潮流。
3.坚决打破阻碍要素流动的地方壁垒,搞好对市场秩序的监督管理。对区内外、国内外各类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内非公有企业),应当实行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取消在市场准入、税收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保证各类企业能够平等进入西部市场,平等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政府要增强依法监管市场的能力,加大对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包括对行政执法本身的监督和责任追究等等,以保证政府正确行使维护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职责。政府一定要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自觉性,排除随意性和不规范的人为管制,以避免在市场监管中产生新的“规制过度”或“造租-寻租”的恶性循环。此外,要建立健全对各种经济主体的信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法制观念和诚实守信意识的宣传教育,使各经济主体树立守法和诚信的良好习惯。
4.正确行使地方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引导和服务职能。西部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全国统一的产业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区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和规划。这种战略和规划,在制定程序上一定要遵循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求;在内容上应当突出预测性、指导性和政策性,尽量减少具体的指标;在政策手段上主要依靠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政策应当对各类经济主体具有普适性,而不应带有歧视性,不应针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政策。除正确行使规划职能外,西部地方政府还应运用好信息搜集、处理和发布手段,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引导。一些由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转化成的行业协会,要尽快改变原有的政府运作方式和习惯,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好为企业服务的职能。
二、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再走投资靠政府、项目靠审批、导向靠行政以及自我循环、自成体系的老路,而必须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调整机制和手段。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争取建立不同类型的产业投资基金。这种基金是本世纪中叶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投资工具,既具有与证券投资基金相同的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和分散风险等优点,又具有集中在实业项目和未上市公司的特点,通常与实业项目的优选紧密结合。政府既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指导基金设立和项目选择,也可以把一部分政府投资作为股份纳入这种基金,由后者进行独立的市场化运作,以避免政府直接进行项目投资所带来的一些弊端。因而,这种投资基金比较适合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制和手段。西部地区可以优先考虑在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选择一些项目,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和投资领域的宽窄,设立公司型的综合投资基金,或契约型的专业投资基金,以促进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重视培育存量资产调整的机制。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不仅需要通过新增投资加速增量资产调整,而且需要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和优势企业扩张,来加大存量资产调整的力度。西部应当鼓励区外优势企业兼并本地企业,促使本地企业融入区外优势企业的麾下。同时,西部应当培育更多的本地优势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并努力提高现有优势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素质,使之在西部产业优化升级中发挥好带动作用。目前西部在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有200多家,其中业绩较好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高科技、电力、酒类、农业和建材等行业。但是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公司股本特别是流通股规模偏小,公司业绩呈
现下降趋势,资本扩张能力较弱。西部应当重视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便利条件,加强技术改造,扩张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组建企业集团,改善企业组织结构,以促进本地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3.积极探索引进外商投资的新形式。西部地区要努力创造条件,吸引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到西部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应跨国投资发展趋势,运用好国家有关政策,采用企业兼并、收购、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形式,利用国外中长期投资。争取在西部进行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试点,以及利用项目运营权或收益权对外引资的试点。
4.加强区际联系,争取东中西部联合开发。在西部开发中,要大力提倡加强区际联系,东中西部各地都要主动打破地方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保证产品、服务、特别是生产要素流动的畅通无阻,建立各地区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整个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西部各级政府要鼓励各地区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协作关系。一些重大的、特别是跨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需要加强区域合作,走联合开发之路。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必要的硬件条件
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具有明显的超前性要求,西部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与此形成强烈的反差。交通通信是西部基础设施最薄弱的环节。今后西部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配合“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大型工程,加快建设和改造几条重要的东西大通道;二是努力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各经济中心的交通通信主干网络,加快西部地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提高西部地区各地间的通达深度,加快各地区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分工协作与协调发展。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水利工程建设至关重要。西北地区有水才谈得上发展,才能有效地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要加紧有关水利工程建设,从根本上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威胁。
西部人力资源的落后是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地区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从长远来看,是科技和教育水平的竞争。要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的科技和教育,首先要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提高科技人员和教师的待遇,加大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完善科技人员的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同时要相应提高科技和教育行业的从业门槛和标准。其次,抓好基础教育,努力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大力降低青壮年文盲率。第三,国家要适当提高大专院校西部学生比例,提倡东部各级各类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西部班”,加快西部人才的培养。通过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四、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在资源的有效利用上,要坚持做到开发和保护并重,搞好采前、采中和采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对可再生资源,必须做到利用速率不超过其再生速率这一自然的限制,以保护可再生资源的永续性。对不可再生资源,则要尽量充分地综合利用,并建立有效的回收利用体系。对主要矿产资源,必须实行高起点、高标准和上规模的集中开发,严禁遍地开花。对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要严格禁止资源的开采。
2.在生态保护上,要以改变农牧业生产方式、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和石漠化为重点,切实做好以下工作:加速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恢复草原畜牧业。加大防沙治沙、保护草原和治理水土流失的力度,为恢复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创造条件。建立经济林和国有保护林严格分开管理的制度,切实保护好现存不多的天然林。加强西部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建设,适当扩大保护范围和面积。要规范旅游资源开发的行为,努力发挥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减少其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在污染治理上,要认真执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根据西部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实施细则。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当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认真实行主体工程与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的方针,不留例外和死角。加大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将其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提高环保监管的力度和水平。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努力减少“三废”的产生量;加大污染末端治理的力度,尽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设计和选择好“三废”排放方式,努力把环境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
五、把资源优势与适度的资金、适用的技术有效结合起来
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产业和产品的选择要适应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较低、资金严重制约的现实条件,将资源优势、适用技术和适度资金有效结合起来。在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或产品时,要注意选择那些资金需求相对较少、技术适用性比较强、投资见效比较快的轻工业产品或行业,如一些优势农副产品的加工及深加工等。这有利于加快资金的原始积累,克服工业化初级阶段资金紧张的矛盾;也有利于为其他资源开发及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实践证明,目前西部发展比较成功的产业或企业,如绿色食品、中成药、饲料等等,都具有这样一种特点。
六、大力培养企业创新能力,造就一批引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带头企业
企业是地区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保持和增强地区竞争优势,要靠大力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要鼓励实力雄厚的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研究开发。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稳定一代、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和研制一代的产品开发链。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吸引和留住(也可借用)优秀科研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快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把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科研-生产-销售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结构,转变为突出科研和营销两头的“哑铃”型结构。
培养和增强西部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一个重要途径是走“研学产”相结合的道路(而不是“产学研”相结合的一般模式)。西部地区企业实力普遍较弱,难以建立自己独立的研发机构。因此,要善于利用西部现有的高校和科研单位,鼓励西部企业与当地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以后者为研发基地,更多地借助后者的力量促进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科技进步。这样比较符合西部企业的现实,也有利于西部现有科技力量充分发挥作用。
七、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从西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资金严重短缺的现实条件出发,在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西部地区不宜再走优先发展大企业的老路,而应当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培育更多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它们在扩大就业、拓展市场、增加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地区竞争优势和产业成长的生力军。
首先,西部地区要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步伐。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支持体系,帮助各类中小企业解决信贷融资、技术开发、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出口服务等方面的困难。同时,要积极推进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打破“大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为中小企业让出一部分发展空间,并与之结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
其次,积极鼓励非国有中小企业发展,并帮助它们尽快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西部各级政府应当抓紧清理和废除不利于这些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歧视政策,把国家规定的有关扶持政策尽快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推进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据它们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形式改造其产权制度和管理结构,克服产权不清和家族化管理等弊端。对私营企业,还应当督促它们依法经营,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再次,西部地区要抓住我国“入世”后扩大服务领域开放的机遇,努力吸引区域外的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商贸、金融、通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不断改善其发展环境。西部中小企业也要努力走出封闭半封闭状态,同区域外的优势企业加强联合,尽快融入开放条件下新的分工协作格局。
八、用好国家对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搞好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其中《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比较全面地提出了4类16项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对内开放,以及吸引人才发展科技教育等。这些政策具有较高的含金量,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西部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用好、用活这些政策。例如,要围绕国家对西部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善于发现市场机遇,不失时机地积极发展有市场需求前景的产业,改善原有比较单一的或不适应市场变化的经济结构,增强本地区在区域分工格局中的协作配套能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要用好国家对地方特色产业、产品的优惠政策,加快特色经济发展的步伐。认真执行国家对外来投资的各种优惠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界资金和人才,促进本地的资源比较优势向产业竞争优势转化。还要积极引导资源流入现有优势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加速西部存量资本的调整。
财政政策将推动结构调整 篇3
对此专家认为,尽管作为宏观调控组合拳之一,货币政策今年以来以“七次提高准备金率和四次加息”而备受市场关注,但在到来的结构化调整时代,财政政策未来将会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甚至是首选推力,而以“规则、标准、法律”为核心的节能减排政策,也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分析说,“三过”问题的主体是投资过热和顺差过大,其根本又在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回报率较高所致。而细究高回报率,来自银行的资金成本较低只是众多原因之一。更多的因素在于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他们的土地成本、环保成本、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都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单靠提高利率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赵庆明说。
他表示,要从根本上抑制投资过快和出口过快,就要着眼于税收等财政政策和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执法力度等行政法律手段,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成本,并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
天相投顾首席金融分析师石磊此前也对媒体表示,央行今年以来频繁加息虽然吸引了市场的很多注意力,但这并不会改变宏观调控“结构化”调整的主基调。而要致力于精确制导,就显然已不是货币政策这类总量型政策所能做到的了。
他预测,政府后续调控会以结构性政策为主,总量政策为辅;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考虑到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投资保持持续增长,加大了政府对其调控的压力,不排除政府采用信贷限制、資源税等手段进行调控;另外,在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方面,政府可能采取进一步降低出口退税率方式,同时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调整进出口结构等。
赵庆明分析说,许多问题正纠缠在一起。“两高”行业既是给环保带来很大压力的行业,同时也是很多地区投资的重点领域。因此,在抑制这方面的投资仅靠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如果通过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等行政法律手段,并通过辅以绿色信贷等政策,则可能对这些行业的投资得到有效抑制。
现代企业融资政策与结构探析 篇4
(一) 直接融资政策
(1) 直接融资是通过资金需求者向资金供给者提供证券筹集资金的融资形式, 这里的证券 (包括股票和债券) 是资金的所有权证书, 只是一种剩余的索取权或资本权利证书。 (2) 通过直接融资取得的资金企业可以长期使用。 (3) 因为股票、债券作为金融商品, 交易价格的确定是通过资金市场来进行的, 所以可按其市场交易价格进行买卖。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资金市场的完善和不断发展, 直接融资市场的迅猛发展必将推动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提高企业价值。其作用具体表现为: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将有利产权结构的调整, 使产权结构更加多元化, 从而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 使其变成一种“公众型”的企业;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可利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 调节资产存量, 调整产业结构;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有利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促使企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克服“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弊端;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可极大地提高资本的流动性与效率, 扩大社会资金供给总量。市场化直接融资的出现不能替代企业体制的改造与控制方式的变革。直接融资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 在企业组织与经营制度尚未改革到位之前, 市场融资对企业的作用与影响会受到很大限制, 甚至被扭曲, 市场直接融资的基本功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二) 间接融资政策
(1) 债权债务双方地位的平等性。债权人作为资金的所有者, 他在让渡了资金的使用权后, 除依法享有到期收回资金本息的权利外, 不能任意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协议中约定具体的资金使用方向除外) , 债务人在承诺如期偿付本息取得资金的使用权后, 有权独立自主地运用借入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2) 间接融资的收益取决与债务资金总成本的高低, 当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大于债务总成本率时, 就可化解财务风险,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否则将会面对较大的财务风险。 (3)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企业债务资金的本质, 债权人虽然是资金所有者, 但不能像权益性资金的所有者一样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和理财活动。 (4) 还本性。企业向债权人借人资金都有一定时间限制, 只能在规定的期间使用, 到期后企业必须足额归还本金, 而且不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如何, 否则债权人有权对企业提请诉讼或破产申请。 (5) 限制性。由于债权人不享有参与企业经营的权利, 他通过在有限时间里将自己财产让渡给他人使用, 从中取得固定收益, 企业取得债权人资产之后, 企业经理人员的某些行为可能会违背债权人的初衷, 因此债权人为保护他自身的利益就会在让渡其财产使用权的同时附加给债务人一些限制条件。
间接融资是现代企业普遍运用的经营思想和使用的融资政策, 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 通常情况下, 由于负债融资的成本低于权益融资的成本, 所以负债融资比例的提高, 可降低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2) 在企业资本规模和结构一定的条件下, 由于负债利息是相对固定的, 当企业息税前利润增加时, 单位息税前利润负担的负债利息就会减少, 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 (3) 由于负债利息是在税前通过收入补偿的, 所以具有节税利益。 (4) 负债具有传递信号的作用, 当企业发展前景比较好时, 一般都选择负债方式筹集资金, 以便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 大幅度的增加每股盈余, 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5) 负债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 在企业筹集资金时, 如果以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资本, 势必带来股权分散, 影响到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负债筹集在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又不影响企业控制权, 有利于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 (6) 抵制通货膨胀的影响。在通货膨胀环境中, 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 而企业负债的偿还仍然以账面价值为标准, 而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负债融资也有其不足之处: (1) 负债融资由于要还本付息, 其财务风险较高要承担较高; (2) 企业负债可能给企业经营带来市场风险; (3) 财务杠杆效应的也有其负面影响, 就是在企业借款利率高于息税前利润率时, 就会给企业带来亏损; (4) 负债资金缺乏财务处理上的灵活性; (5) 企业负债会降低企业的再筹资能力。
(三) 项目融资
(1) 在通常方式下, 项目的主办人凭借自身的资产和信誉举债, 要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 还要承担项目损失和亏损的风险。 (2) 贷款人最初通过考察项目本身的现金流量和未来收益来决定是否向该项目进行贷款。 (3) 项目融资的主要担保是基于工程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 项目承办单位的资产抵押, 项目主办人或其他参与人的合同义务、风险保证书。因此, 项目主办人的财力和信誉不是融资的主要担保对象。贷款提供者对项目所有人 (或发起人) 没有财务追索权。可以看出, 项目融资使贷款提供者承担一定的风险。 (4) 由于项目融资对项目主办人的信贷能力和资产负债表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属于资产负债表以外的融资。所以, 此项融资方法具有很高的融资杠杆能力。 (5) 项目融资的资金用途限制较多, 只能用在指定项目, 不能用于其他项目。
二、企业资本结构安排战略
(一) 确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资本结构战略方案
首先要对资本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就是运用综合资本成本比较法和公司价值比较法等方法, 对资本结构进行决策分析, 以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其次对资本结构进行定性分析, 就是企业财务经理及财务人员在分析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企业成长、资产结构、偿债能力与现金流量、贷款人与信用评级机构的态度、金融市场动态、企业所有者与管理人员的态度、行业因素、税收政策、企业的财务状况等诸多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经验, 对资本结构做出判断。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应把它们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 对资本结构战略的各种备选方案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进行评价, 以选出能够支持企业战略的资本结构战略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 为保持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 应根据企业战略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而对资本结构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 使之趋于合理。
(二) 借鉴国外企业在资本结构安排上的成功经验
纵观经济发展程度近似的工业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 它们的资本结构安排与优序融资理论基本吻合。1984年, 梅耶斯通过研究出版《资本结构之谜》一书, 初步提出了“新优序融资理论”的观点。同年, 梅耶斯和迈基里夫合作发表论文《企业知道投资者所不知道信息时的融资和投资决策》, 对“新优序融资理论”作出系统论证, 其结论是:企业应偏好内部融资, 因为筹集这些资金不会传送任何可能降低股票价格的逆向信号;要是需要外部资金, 企业首先发行债券, 股票发行是最后的融资方式。这样的资本结构安排主要原因是各国共同的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行为必须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导向。
(三) 根据不同融资方式的特点选择符合企业自身能力的融资策略
内部筹资战略方面,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有许多可利用的资金来源, 企业可采取切实的措施, 充分利用好这部分资金, 这就要求企业如加强内部管理, 节约资金占用和资金耗费;降低利润分配率, 提高留存收益;合理制定和利用折旧等会计政策, 以增加积累, 减少税收支出;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企业内部资金的调度, 避免闲置资金。金融信贷型筹资战略方面, 即企业通过与金融机构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 有效地利用各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 以获得长期而稳定的贷款。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主要有政策性银行的信贷资金、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等。证券型筹资战略方面, 通过发行各种有价证券特别是股票和债券来筹集所需的资金, 通过发行有价证券来筹措资金的来源较广, 既有家庭和个人的资金又有金融机构的资金, 还有其他企业和社会公共团体的资金。因此, 实施证券型筹资战略可以为企业筹措到大规模并可长期使用的资金。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 这种筹资战略的运用范围和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联合型筹资战略方面, 主要依靠企业间的联合、信用、吸收、合并、收买、投资等方式筹措资金。
参考文献
[1]李红霞:《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研究》,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
结构政策 篇5
一、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理论分析
(一)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结构优化,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传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侧重于对生产要素及其组合的分析,侧重于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而关于经济结构及其变化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重视不够。20世纪60年代开始,罗斯托、钱纳里、库滋涅茨等经济学家在分析许多国家统计数字的基础上,深入地揭示了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指出,经济结构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一是结构调整有利于解决需求结构性问题,淘汰无效需求的产品,从而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实现:二是结构调整可以通过改善供给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三是结构转换产生新的主导产业,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驱动力。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和作用。尤其是在结构调整和转换的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更加重要。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市场无法确定其长远发展方向,加之不完全竞争市场、外部性、外溢性等因素的存在,结构调整过程就不能不考虑政府的参与。政府一般需要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对一些需要支持的重点产业和重点方向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包括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持,以加速结构转换进程。实践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完全脱离政府而进行的。
发达国家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大致有两类。较早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现在都倾向于主要发挥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去解决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各种矛盾,以市场调节和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形成经济结构、产业的自我调整机制。尽管如此,但政府依然重视运用产业政策及其财政政策手段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后发国家,为了尽快地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往往倾向于大力借助政府的力量,加快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政府有着明确的结构目标和组织目标,主要采取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相结合的手段,促使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一般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差距较大,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迟缓,发展中国家只有更加借助政府的力量,制定明确的结构目标,明确的产业政策,才能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也不够完善,市场竞争效率相对较差,发展中国家只有发挥比发达国家政府更强的作用,纠正市场扭曲,解决市场失效,才能加速经济发展。
(三)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原来的局部性、适应性结构调整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我国已正式加入WTO,产业、行业的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加之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都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1.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调整经济结构。
当前我国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能否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关键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不利于经济发展。从1993年起,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其深层原因之一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
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克拉克、库滋涅兹等人研究表明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也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而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扩大之势,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现在依旧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结构升级缓慢,迫切需要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带动传统产业实现升级,这样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应对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发达国家通过“并购”与“重组”,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美国等发达国家正是通过加快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使资金进一步向高科技企业集中,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通过投资倾斜和优惠政策,利用新的世界产业大规模转移之机,加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9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哪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快、水平高,那个国家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我国已正式加入WTO,我国企业和产业将直接面临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双重挑战,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今后我国能否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能否从WTO中获益,关键取决于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
3.生产结构适应需求结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迫切要求优化经济结构。
我国已基本克服了短缺经济,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这种“过剩”是一种低水平的结构性过剩,根本原因就是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成为我国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制约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与需求结构变化相适应,就会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反之亦然。因此,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才能使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消除相对生产过剩,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4.支持科技创新、提高经济效益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是互为条件的。一方面,只有加快技术进步才能促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例如,现在我国机械工业是虚胖子,低档产品过剩,高档产品不足,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对先进机械装备的需要。只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才能为加快技术进步提供基础和条件。而且也只有以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为依托,确定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才能有助于将促进科技进步落到实处。
二、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结构转换取得重要进展,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但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仍然面临较多的矛盾和问题,择其要者,主要是: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1.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看,主要表现为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在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中,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产值偏低(见表1、表2)。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一般在5%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在30%上下,第三产业一般为60%左右。即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也达40%左右。而我国第一产业比重为15.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50.9%,第三产业只有33.2%,与国外相比差距明显。
表1产值结构国际比较(%)
国家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美国 &nbs
p;2.0 29.2 68.8
日本1989 2.5 41.8 55.7
英国1987 1.4 31.8 66.8
加拿大 198 2.7 29.9 67.4
泰国1990 12.4 39.2 48.4
马来西亚 1985 21.0 37.0 42.0
新加坡 1990 0.3 36.7 63.0
韩国1990 15.1 44.7 40.2
巴西1989 7.8 39.1 53.1
资料来源:根据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第890页数据整理。
表2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
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
第一产业 30.133.332.027.125.727.121.820.220.418.615.6
第二产业 48.545.043.344.044.141.643.947.949.549.350.9
第三产业 21.421.724.728.930.231.234.331.930.132.133.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第50页。
在就业结构中,主要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相对较小。1990年前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一般在10%以下,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都在65%以上;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一般在20%左右或以下,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多数国家在50%以上。而我国在199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在60%以上,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只有18.5%,即使到20,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仍高达5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只有27.5%。
2.产需矛盾突出,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与高附加值的产品短缺并存。我国主要工业品中,有80%以上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同时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国内短缺产品。我国是钢铁大国,钢和钢材生产能力已达1.4亿多吨,生产能力只利用了85%,同时又要大量进口钢材,国内不能生产而市场又急需的高附加值钢材品种,如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钢板及石油专用钢管等十多个品种,进口量近800万吨。我国也是世界纺织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每年还要花60亿美元进口高档面料。造成了我国当前的结构性需求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三次产业生产比较粗放和落后。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技术状况和经济效益有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以及转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机制缺陷,各个产业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尚未得到彻底改变。从第一产业看现代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我国种植业的平均规模为每个农户耕作土地0.5公顷左右,而美国在200公顷以上,欧盟平均也在20公顷以上,且我国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手工作业,也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以农场为主体的机械化作业;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低,增值程度不到农产品价值的一倍,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5倍。从第二产业看,虽然比重较高,但内在素质不高,低水平产品供给过剩,而高水平产品供给不足,无论是企业的规模效益,还是技术装备,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企业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只有20%,据有关部门计算,当今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中,60-80%是依靠新技术,而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30%,企业低水平、低效益、数量型扩张比较普遍,低质量的重复建设严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行业的比重仍在45%以上。
4.产业集中度低,尚未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我国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严重,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高。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低,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资产负债率高,在生产、市场、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企业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专业化协作水平低,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5.经济效益不高,劳动力素质低下。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低,多数产品单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30-90%;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我国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产钢54.6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9%;我国机械行业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平均为2200美元,而美国、英国分别高达97300美元和45330美元。我国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不高,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为14.1%,与美国的44%、日本38%、韩国39%以及印尼20%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劳动力素质低下,总体表现为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据统计,我国1990-19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中专、技校
、职业高中毕业人数占14.5%。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1.地区间产业趋同化严重。受计划经济影响,地方经济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引进、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1981年,我国区域工业部门产业结构与全国工业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省市区有18个,占全部省市区的62.1%;到1995年,区域间产业趋同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呈加重之势,我国区域工业部门产业结构与全国工业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省市区上升到24个,占全部省市区的80%。
地区间经济分工与协作程度弱化,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和利益机制的驱使,各省市区自成体系,搞“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地方人为地加以封锁,制约了地区间合理的经济分工与协作,不利于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实现,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各省市区“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规划”中,有22个以汽车为支柱产业,24个以电子工业为支柱产业,15个以冶金业为支柱产业,11个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出现了严重的发展计划趋同现象。
2.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的人均GDP分别为11334元、5982元、4687元,东部为中、西部的1.9倍和2.4倍;东中西部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7994元、5244元、5674元,东部为中西部的1.5倍和1.4倍,而东中西部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相对更大,东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138元,分别为中西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071元和1685元的1.5倍和1.9倍。同时,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根据公共财政的理论,一个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决定性因素是地区的人均财力,2000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财力分别为803元、320元、317元,东部地区为中西部的2.51倍和2.53倍,且地区差距呈扩大之势,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比较差。
3.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比较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对西部地区来说,在局部得到治理的同时,整体生态状况仍然脆弱,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污染治理水平低;西部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对中国整体生态环境已构成了比较严重的威胁。有关研究表明,生态环境处于强度脆弱的和极强脆弱状态的15个省份中,有5个省份属于中部,其余10个省份全属于西部。西部生态环境的严峻情况,必然对西部以资源采掘和加工为优势的产业结构提出严重挑战,迫切要求西部地区按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
1.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近年来呈扩大趋势,从19的1:2.47扩大到2000年的1:2.75。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拉大,不利于我国扩大需求,也不利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2.城乡教育发展差别大。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差别很大。1997年,我国县级以下(包括县本级)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23年,而城市为8.68年;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变化、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城镇和农村比例分别为:7.97%、0.3%;22.17%、4.87%,这同全国总人口中城市人口占30%、农村占70%的格局形成明显的反差。现在农村青少年人口接受教育的面和质量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
城乡基础教育投入的差别。城市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基本上是有保障的,列入城市财政预算。而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农民自身:列入乡财政的支出范围、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在“税费改革”提高农业税税率的同时,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来源渠道减少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造成农村地区中小学危房率较高,有的地方占整个教学用房面积的7.62%。
3.城乡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发展差距大。医疗卫生服务覆盖范围差别大。城镇居民基本上可以享受公费医疗或在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之内。而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大部分已经解体,有合作医疗的仅占15%左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在19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医疗资源分配公正指数排第188位,是世界上公共卫生资源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
城乡社会保障发展差距大。城市居民大多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尽管仍不十分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方面的详细制度规定略)。而占中国人口70%以上的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现在我国仅在部分农村发达地区正在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据有关统计资料,目前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仅占农村总人口的9.6%左右。这意味着农村养老仍基本上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这种状况对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也是极其不利的。至于其他的失业保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更与农民无缘。
三、我国今后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财税政策
财政是我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无疑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财税政策担负着重要职责,也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这里侧重就今后一个时期结构调整的财税对策选择,提出下述看法:
(一)支持和提升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政策。
随着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改革的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及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对我国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支农方式,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和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1.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迫切要求,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重要内容。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用电电价过高等情况,反映了我国农田水利、农业电网等基础设施仍旧十分薄弱,亟待改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属于一般公共产品的范畴,加强财政投资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因此,需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财政政策手段,多渠道增加投入,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一是要加大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水利排灌、大江大河治理、主要堤坝和防洪抗旱系统等。二是要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包括水土保持、土地改良、“退耕还林、退耕还湖”。三是要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与支持,包括道路、电网建设和改造、供水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以及市场环境条件,加快农村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生活。
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支持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一是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和管理,支持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值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及农业科技培训的财政支持。财政应加速农业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入,逐渐提高农业科技推广费用的比重,支持科技成果的推广,目前着力支持良种繁育、载培技术、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要继续扶持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基地对于发挥区域优势,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财政必须继续加以扶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加强优质专用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等的建设,培育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并注重对农产品加工的配套建设投入,综合地发挥基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的发展,支持和发展有竞争性的农产品、畜牧业和林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加大对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与支持。要增加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及农业病虫害的监管投入。提高农业气象、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能力。此外,要增加对农业产品信息网络和营销组织建设投入,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营销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网络,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的信息服务建设,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服务。
4.加强对不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支持。为了调整和优化区域农业经济结构,应当根据财力的可能,逐步增加不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支出,建立起日益完善的农业救助性支持体系,包括农业灾害补助体系、农产品市场风险补助制度、农村困难群体粮食补助制度、特殊困难农民生产补助制度等,这也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二)支持工业战略性改组、优化与升级的财税政策。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各项财政政策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依靠现有基础,有进有退,进一步发挥劳动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大力支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增加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财政投入,推动工业战略化改组、优化与升级。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在我国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仍然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因此,依靠现有的工业基础,增加对传统产业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支持,就成为财政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内容。(1)加大财政技术改造投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支持企业的创新与改造,更好地消化和应用先进技术,逐步实现重要行业关键技术从消化和引进为主,转向自主开发为主,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2)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银行信贷等手段,带动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提高企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并积极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工业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如企业采用新技术的大型机器设备可以享受加速折旧的财务核算办法,或是研究和采用新技术的费用可以列入税前抵扣等。(3)加速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改革,提高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的抵税比例,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以及采用新技术。
2.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提供财政扶持与税收优惠,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供装备。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业,既是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前提。为此,建议将装备制造业的重大工程和技改项目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或技术改造的项目计划中,予以重点支持,努力提高技术准备的自主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此外,要加大相关产业的投入力度带动并支持提高重点技术和项目的国产化程度,投资和持续支持功能性产业化的发展,如以信息技术、国产化技术为基础的具有先进制造技术的重大装备等。
3.积极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对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持,是财政促进工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1)国家财政要加大科技投入,使R&D经费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在当前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总体水平不是很高而且财力有限的客观情况下,我们可以有选择的、有重点的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集中资金大力支持传统产业突破发展过程中的“瓶颈”。(2)明确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如直接提供科技投资支持或津贴、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允许将R&D支出在税前列支,对高新技术企业予以税收优惠,允许加速折旧,对传统产业的投资或设备更新予以税收减免等。(3)积极拓展R&D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就是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财政出资并支持建立健全创新基金,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4.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手段,有进有退地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要对我国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全部予以支持,既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也是财力达不到的,因此,财政必须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1)对国有经济须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国家安全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等,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2)充分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财政要在以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进行资产重组的前提下,对重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如贴息、税收优惠、税收减免等。集中力量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通过上市、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主导力量,完善企业组织结构。(3)同时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对于产品质量低劣、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的企业,对于资源枯竭的矿山,产品无市场、扭亏无望的企业,彻底清理并停止其财政补贴、贴息或银行贷款等扶持的政策,还要适当加重课税,加大依法破产力度,以节约有限的资源,集中发展有希望的企业,把存量调整跟优质的增量发展和淘汰落后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实现供求平衡。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综合利用各项财税政策,加快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优化第三产业的结构,应当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1.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设施落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国家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应重点投资于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国债在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使用比例,加快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铁路运输、航空、海运、高速公路、邮电通讯等方面。还要特别注意运用高新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第三产业,加快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基础信息技术、信息数据库等,这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实现信息化最基本的保证,是政府应提供的典型的“公共产品”。(2)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私营部门、外国企业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引导形成以企业为主,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抓住关键领域,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并通过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技术高、有市场需求、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大项目。(3)部分项目可通过BOT形式由财政出资经营,等到条件成熟后出售市场化运营。
2.支持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由于我国第三产业仍旧以服务业为主,我们这里重点阐述支持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业在总量增长中促进结构优化,在结构优化中实现
总量增长。(1)财政加大投入,支持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科技含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财政直接投入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强化对传统服务业改造的投入支持。当前,传统服务在整个服务业中仍居重要地位,财政加大投入,通过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对于扩大服务业总量、优化服务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服务业发展。以税收优惠或减免为主要政策手段,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发展方向,引导带动私人、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到服务业,增加现代服务业的投入,促进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并有效地拓宽服务的领域,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服务水平。
3.积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加大对现代信息产业发展的投入。首先,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宽带传输网络,推进电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并等,财政应该重点予以投入和支持,促进保证相关的科研经费的持续增长,要通过税收减免、投资抵扣、加速折旧等途径引导社会投资主体增加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改善基础条件,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其次,财政对重点技术和行业加大支持力度,并以税收优惠措施带动社会资金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此外,要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和发展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
要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行业的应用。要抓住国际国内的信息革命浪潮的良好机遇,加快信息化步伐,加速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一些重点行业,财政应根据财力可能,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其采用信息化技术。对一般性企业、行业采用信息技术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如税收优惠、抵免、加速折旧等,加大支持力度。国家财政要鼓励企业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要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工艺技术的变革;重视和支持新经济的发展,扶持重点企业加快建立电子商务方案和采用先进物流管理方式。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将一种“虚”的信息和技术建立在相应的实体经济的基础上。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侧重吸取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在信息产业发展初期,发达国家一般采取优惠保护性政策为主;在信息产业成长期和成熟期政府一般采取自由开放促进竞争的政策。我国目前处于信息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国家在财政、税收、信贷上给信息产业优惠的政策,以扶持信息产业初期的发展,达到对信息产业适度保护的目的。
(四)协调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和均衡发展的财税政策。
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偏大,成为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亟须实施正确的财税政策,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为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包括中央基本建设资金和建设国债用于西部的比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向西部地区倾斜。带动和拓展融资空间和融资渠道,特别是通过财政、金融,内资和外资协调运作,以加快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使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对于国家新安排的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其它专项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和利用外资以及企业自筹资金解决,不留缺口,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收费减免等方面积极配合。同时有步骤、因地制宜地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及防沙治沙、草原保护等重要工程的建设,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建成绿色生态屏障。可以考虑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完善资源税政策,构建一个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税收政策体系。
2.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随着中央财力的不断增加,中央财政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在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分配方面,对民族地区给予适度倾斜,并重视实现转移支付的公式化和法制化,使转移支付制度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二是中央财政对地方专项资金补助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农业病虫害防治和救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支持地区开展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水土条件和沙尘暴进行监测、预防。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对于西部财政困难的省,中央财政应适度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低收入居民适度补助,社会保障资金也适度向西部倾斜,确保最低生活费和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在教育、科技、卫生、政法、文化、文物等专项资金补助的分配方面也要向西部地区倾斜。三是中央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西部贫困地区,随着中央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主要用于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种植和养殖业、农村基础设施和职业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培训等。四要继续加强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援助,逐步形成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对投资西部地区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投资是西部开发重要目的和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政策,为吸引企业投资西部创造条件。(1)完善税收制度,明确财政扶持政策,为企业投资西部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快税制的完善和改革,进一步清理不规范的税收优惠,进一步清理乱收费等等造成的企业负担,明确财政扶持政策,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引导内外资企业对西部地区进行投资。(2)对投资西部地区的企业予以税收优惠。在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农业税等方面,根据政策及客观需要,对在西部地区投资的不同性质和类别的企业,需要照顾和鼓励的,可以实行适度的减征、免征政策。此外,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4.增加对西部科技教育的财政投入。西部大开发,科教要先行。科教兴国战略应贯彻于西部开发的各个方面。(1)从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农业优良品种、旱作和节水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以及军民两用技术,使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各项事业在较高的技术层面和起点上发展。(2)加大对西部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西部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其中对贫困地区,中央财政适当予以资助。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教师工资发放困难等实际问题,要建立教师工资专户,确保教师工资发放的资金来源。各省财政部门要负责这项工作的监督和落实,对财力不足、难以落实的县,省财政实行专项转移支付办法予以保证。(3)进一步支持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教育发展基金,加大教育投入,采取优惠政策引进优秀人才,促进西部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整体平稳运行的
重要保证。财政政策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一方面由国家财政同省财政出资建立发展基金,运用对重点小城镇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实施建设;另一方面财政投入引导和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积极投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另外,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原则,以小城镇政府的事权为依托,给予相应的财权,适当增加小城镇的财力,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
2.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支持。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形式加大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持科技型的乡镇企业发展。以乡镇企业改制为动力,提高经营效率,推进发展和就业。在交通方便的主要集镇利用有利资源,搞小而专、小而精的产品,重视产品质量,加强人才培养,与大企业配套,与市场结合。因地制;宜地充分发挥各地自己的优势。此外,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搞好科技兴农工作,加大农村人口接受技能培训的覆盖面,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财政要支持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构造政府和社会多方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网,以保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为重点,规范管理,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城乡就业协调的机制和环境。
长波理论、结构调整与经济政策 篇6
从蒸汽机到电子计算机,从英国到美国,经济、技术中心几易其主,中国却屡失良机。
曾几何时,技术变革靠核心技术“单兵突进”即可“独领风骚数十年”。新世纪以后,经济推动力演变为多项技术“齐头并进”。
与数次技术革命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痛定思痛之下.中国要想成为技术强国,高科技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本刊特邀无锡教育电视台《无锡财经》栏目主持人周小莺与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雷星晖对话,深度剖析经济、技术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
技术主导下的经济和波
背景:
经济存在一定的周期,能达到巅峰,也会经历谷底。这一周期有多长,有人认为是20年,有人认为是40年,更有甚者觉得需要60 80年。但是无一例外的是,每一次经济从萧条开始复苏,并达到下一个巅峰,肯定有核心技术在背后作为推动力,如早期的蒸汽机,到上个世纪的电子计算机,再到互联网技术……那么,在如今更加复杂多变的局势下,哪些技术将引领下一次的经济腾飞?屡次错过良机后,中国是否能赶上这趟新技术革命的列车?
周小莺:雷教授,能不能谈谈您对经济长波理论的理解?
雷星晖:
事实上我理解的所谓经济长波,也不是真正经济学上的理论,而是我自己从实践中,从我对世界范围的产业转型、技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看法,不称为理论。所以我只写了简单的长波,长波是从全球范围出发,以技术作为主变量来进行分析,而不是单讲哪个国家的问题。长波的每个波段都有它发展的核心技术,就像我划分的时候,就把第一波段定为以蒸汽机作为核心技术的那个时期。谁拥有核心技术,谁就是技术中心国家,当然它也必然是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
以蒸汽技术为主的波段为例,这个时期的中心,无论是从经济角度也好,还是从社会发展角度也好,整个世界的中心都在欧洲。然而,在每个波段中都会出现转折期。由于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一定会有一个重大的技术事件来演变这个波段,从而确立下一个波段的核心技术。到1950年左右,在技术领域最大的变革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早期的电子计算机内部所用的是真空电子管。怎样使电子计算机更具有商业价值?随着技术的演变,半导体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彻底改变了整个形势的发展。因此,我把半导体技术理解成为第二波段的核心技术。那么谁拥有这样的技术呢?当然是美国。因此,在很长时间内,美国都在整个世界的政治和经济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现在我们所处的50年,也就是第三波段,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事实上整个世界都在探讨这个波段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同样以美国为例,在此期间,美国有过10年的连续经济增长,但是这个经济增长状况跟过去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它不再以单一技术来推进,而是以三大基本技术,再加上多领域内的技术集成来推进。所以我认为这三大基本技术及集成技术是这个波段的核心技术。也就是,这个阶段的核心技术不再是某一种单一技术,而是技术的集成。这些技术主要是哪些呢?第一个是电子与通讯技术,核心是IC芯片技术;第二个是生命工程技术,核心是基因技术;第三是新材料,核心是纳米技术。这三个基本技术再加上环保、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领域内的技术集成,才成为这个波段中的核心。所以我也理解为什么国家在中长期改革及发展规划以及“十二五”规划中,确立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分别是: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其实这也就相应地对应了这个波段的核心技术。
赶上新技术潮头
背景:
在前两次的经济波段中,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与核心技术失之交臂、未获先机,只能在后期享受技术转移带来的制造加工机会。下一次的新技术浪潮已经风起云涌、山雨欲来,面对稍纵即逝的机会,我们势必不能再错失良机、事后空悲叹。但是知易行难,如何才能掌握到这些核心技术,并形成市场效应呢?
周小莺:这一次技术浪潮,中国要抓住机遇,关键是什么?
雷星晖:
我觉得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历史中的每个阶段中国都失去了很多机会。这个波段的上升周期,应该是这个波段核心技术所带来的。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处的周期,应该就是由这个波段核心技术所带来。在上个50年里,我们是战胜国,但是我们在50年代把国门关了,所以这个波段半导体技术带来的核心经济发展,我们没有享受到。我们是享受了技术转移周期时,发达国家把这个波段的核心技术向欠发达国家转移的余利,然后在追逐下一个波段核心技术的时候,我们享受了技术转移所带来的中国经济增长。但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讲,我们是有梦想的。从国家角度来说也好,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讲也好,大家当然希望国家地位能高一点,成为一个政治强国、经济强国,所以最核心的就是要把技术作为主变量,让中国成为技术强国。
也正是基于以上这点,我就觉得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我们从“九五”开始讲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到了“十五”、“十一五”的时候,我们加上一句话“要用高新技术来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但是事实上我们还没转过来,无论是从中国证券市场6000点的时候的“五朵金花”来说,还是从传统重化工业来讲,都还没有得到技术的支持。也是基于这个背景,我认为创业板大家一定要多关注,因为这是对中国经济转型至关重要的一个地方,需要有大量的资源、大量的资金来投人。
而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要想有好的发展,最关键的是什么?有一句话在坊间流传:“这个社会不缺钱,缺的是项目。”什么项目呢?肯定是赚钱的项目。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不肯定赚钱,但也希望有大量的资金能真正投入。硅谷曾有这样的统计规律:只要符合战略发展需要的高新技术就投入,哪怕你的成功概率只有20%,但你一定会是个大赢家。因此我们的民营企业资本应该更多去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我认为我们有些民营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并且做得很好。现在的创业板还是有很多的范例在上面,所以我希望我们的新资金也能积极地适应这个形势与规律。这不仅仅是国家的需要,更是世界的潮流。
nlc202309051255
重视研究 掌握先机
背景:
按照经济长波理论来看,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更多地只是享受了发达国家把这个波段的核心技术向欠发达国家转移时所产生的余温。但是时至今日,这样的发展模式已经渐渐后继乏力。所以,中国经济如果还想笑傲30年,应该如何从技术的发展和传承,变为新技术的研发和创造?这点是最关键也是必须要过的一道坎。
周小莺:中国在技术革新上真正缺乏的,您觉得是什么?
雷星晖: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其实存在两个研发:research和develepment。research是科学原理的发现,develepment是产品的开发。中国的企业由于历史上资本的积累和实力不足,所以我们做develepment可能还可以,但真正做research方面是欠缺的。假如我们从100多年的工业化历史来看,100多年前你不做research不要紧,因为从research到develepment的周期很长,要有七八十年时间。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这个周期就缩短到了8年时间。再到上世纪90年代,大概只有4年的时间了。所以这时候企业不做research就不行了。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或者重点要做的是创新与发现。
周小莺:您觉得无锡在这方面,是不是也同样面临机遇和挑战?
雷星晖:
无锡我很关注,因为在现阶段的整个核心技术中,第一个技术实际上就是跟无锡有关。曾经有很多数据说明这一点:全世界60%的手提电脑是从无锡制造出来的,80%的数码相机也是从无锡出来的,但是它仅仅是制造。所以我觉得无锡的转型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转向research,当然这个过程很难。为什么我多次提到创业板,是因为它事实上就是一种信号。信号好的话就会吸引大量的资金进去,这也是我们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该领域形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坚持推创业板的原因。因为全世界创业板除了纳斯达克外均不乐观。我去过法兰克福的证券交易所,它叫新市场,2004年1月1日它关门了。香港创业板至今为止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价格是在面值的一半以下交易的。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为什么还要推创业板?我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所以必须要吸引大量资金去创业板扶持项目、支持技术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事实上不是太乐观,因为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假如说还有时间,那这个10年对中国来讲太关键了。
结构政策 篇7
1 当前中国经济的需求缺口与过剩难题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看, 2009年1~8月份, 中国外贸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出现大幅下滑, 其中出口7307.4亿美元, 同比下降22.2%, 实际利用外资558.7亿美元, 同比下降17.5%, 因而与2008年的平均增幅相比, 出口和外资下降导致需求减少了3万亿元人民币, 而国内投资增幅同比提高约5个百分点, 多增加7千多亿, 消费增幅下降约5个百分点, 少增加3千多亿, 二者使国内需求扩大不到5千亿元, 因此, 综合来看, 1~8月中国国内存在近2.5万亿元的巨大需求缺口。也就是说, 如果2009年1~8月份GDP继续保持2008年9%的增长率, 则2.5万亿元的巨大需求缺口是应该补上得。
然而, 2009年1~8月份, 中国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57.67万亿元, 同比增长28.5%, 增幅比2008年末提高了10.7个百分点, 多增加了12.8万亿元。1~8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52万亿元, 同比增长34.1%, 增幅比2008年末提高了15.4个百分点, 多增加了5.04万亿元。
因此, 显而易见的是, 12.8万亿元货币供应量扩张和5.04万亿元贷款余额扩张, 并没有形成相等数量的国内需求的扩张, 相反, 国内实体经济中, 作为内需扩张重点的投资仅多增加了7千多亿, 并且因消费增幅下降和出口额大幅下降, 而使得1~8月国内存在2.5万亿元的巨大需求缺口。这必然使得, 一方面出口转内销不断加剧国内的产品过剩和产能过剩, 使国内产品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愈来愈突出, 另一方面大量流动性推动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 导致各种资产泡沫的膨胀。
再从微观层面看, 当外部需求不足时, 企业往往首先是减产或停产而出现产能过剩, 而不是继续生产而表现出大量产品过剩, 因而即使在没有出现大量产品过剩但存在大量产能过剩时, 也是出口下降和消费增缓的结果, 也将随之存在就业难恢复和收入增缓等难题, 成为经济再次“下行探底”的巨大风险和重要起因。因此, 从这一意义和角度说, 产品过剩与产能过剩在结构形式和危害性质上是相同的。①在当前中国实体经济中, 不能因为没有看到大规模产品过剩, 不能仅仅看到2009年前三季度产销率仍保持在97%的高水平上, 就认为实体经济不面临由过剩和需求不足引起的下行风险与危机。
同时, 必须清醒地意识到, 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以促进消费增长来化解当前过剩, 其作用和效果是很有限。因为, 一方面, 由财政转移支付转化成的绝对消费扩大量, 与在出口转内销不断增加之后所形成的需求缺口相比, 只是“杯水车薪”, 并且其对财政的巨大消耗是目前国家有限的财政收入所无法承受的;另一方面, 当前就业压力大、工人收入增长缓慢甚至绝对下降等因素, 都在抵消增加转移支付和刺激消费增长的努力。因而, 短期内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和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来刺激消费, 既不现实也无可能, 不应当成为主要的突破口。
2 投资需求扩张政策中的结构矛盾
当前, 依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巨额信贷扩张来拉动经济增长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这一成果的取得是以实体经济中过剩加剧为代价的, 当前各种资产价格泡沫的急速膨胀就是一个直接结果和有力证据。那么, 从根本上说, 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为什么会导致过剩愈来愈严重呢?
这是因为, 出口生产部门的产品结构与基础设施建设所投入的产品结构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前者主要包括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轻工产品如纺织、服装、鞋类、家俱、箱包、塑料制品等, 而后者则主要包括建筑及工程用钢材、水泥和工程机械等, 按2008年中国海关数据看, 基础设施建设所消化的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合计只占到2.14% (表1) , 因而,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大需求以弥补出口下降所减少的需求, 必然产生供求结构错配问题。也就是说, 由于在产品供求结构的上天差地别, 基础设施建设所形成的需求仅能够消化钢铁、水泥、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库存, 而不能消化出口部门也即当前经济中实际存在的大量过剩供给, 即使能够实现投资需求扩大与出口需求减少在数量上的相等, 但也只能消化当前大量过剩中的比重很小的一部分。因而, 对大量过剩行业来说, 当前则仍无法恢复生产经营, 更不可实现投资增长, 大量信贷只能投机于股市或流向房市以规避风险, 结果导致相关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和泡沫膨胀。因此,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扩张性需求政策, 根本无法有效化解中国经济波动的根源, 无法有效拉动民间投资, 其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
数据来源:国家海关总署网站, 并经过计算得出
实际上, 与十年前相比, 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已有很大下降, 2000年投资产出弹性为0.86。十年前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还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新增投资和扩建, 但这些相关产业在后来基础设施建设放缓后已出现大量过剩产能, 现在基本上是在消化过剩产能, 再带动相关产业新增投资的规模很小。这也就意味着, 置大范围过剩于不顾, 仅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另起炉灶”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已不再很可靠, 遵循传统凯恩斯主义手法和过去经验可能会误事。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真正起因是出口下降、过剩严重所导致的大量企业减产、裁员甚至破产倒闭, 而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则是置过剩和企业减产倒闭于不顾, “另起炉灶”或“另辟蹊径”以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然而, 如果过剩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那么, 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 企业减产倒闭也必然导致经济总量的下降。2008年, 投资产出弹性和出口产出弹性分别为0.35和0.52, 并且从变化趋势看, 前者在变小而后者在变大, 因而, 投资需求扩大在数量上必须高于出口需求的减少, 才能使2009年经济增长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但是, 2009年1~8月份投资仅多增长7千亿, 而出口一项就少增长了2.5万亿元, 更有实际利用外资的下降和消费增幅减缓, 因而, 2009年经济总量增长将难以回到原来的水平, 除非投资和消费的产出弹性有显著提高, 而这是需要和依靠经济增长的方式大转变和内涵大提高来实现的。
3 过剩化解和内生动力激活需要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
尽管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拉动一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但就中国经济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和迫切性而言, 目前还需要注重解决两方面问题, ①尽可能消化严重的过剩, ②激活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和内生动力。
(1) 如果出口部门的过剩不能在短期内消化, 那么产品滞销的压力就不仅存在于出口企业, 也必然殃及其它行业的企业, 从而使更大范围内的行业和企业出现利润下滑、减产、裁员甚至倒闭, 进而将很快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 使企业和经济再次进入恶性循环的下行通道。因而, 对当前中国企业和经济来说, 支持政策的设计和运用是否准确得当, 政策的效果是否足够大, 都是非常关键的。只要支持政策运用得正确, 并能产生良性的连锁反应, 则不但能够阻止经济再度下滑, 而且能够有效改善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质量。
(2) 在经济运行与增长中, 生产与消费、总量增长与结构升级等具有长期的内在互动关系, 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等都是内含于上述经济互动关系和互动机制中的内生性动力。例如, 消费结构随收入增长而不断升级后, 将增加对新产品的需求, 进而带动生产技术升级、产品结构升级以及生产规模扩张, 相反, 技术进步、产品质量提升和产品创新又会带动对新产品的消费和创造新的消费群体, 使社会消费总量不断增加和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知识创新、重大科技突破、尖端人才供给增加等将推动生产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 而结构调整将带来效益提高、市场扩张和总量增长, 效益提升反过来又将增加研发投入, 有助于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结构升级以及扩大再生产, 相反, 经济总量增长也能为结构调整赢得更大空间和为效率提升准备更充足的后劲, 等等。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当出现经济波动和增长放缓时, 不是说经济的内在互动机制和内生性动力消失了或没有谈论的意义, 而是在当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条件发生显著变化后, 经济的内在机制的功能被阻断了, 内生动力受到抑制和削弱, 因而, 要使经济恢复到原有的良性发展状态, 就需要清除经济的内在机制和内生动力发挥正常功能作用的阻断因素, 使其被重新激活, 而不是忽略经济的内在互动机制和内生性动力, 把政策重点放在“另辟蹊径”或“另起炉灶”式的去发展一些领域或少数经济部门, 以求此推动经济的总量增长。
就当前中国经济问题而言, 不应当把有限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上, 因为恢复经济增长的方式方法不仅仅这一种, 不应当忽略经济内在互动机制和内生性动力的功能作用。更何况正如上文分析的, 即使把全部的财政支出都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也不可能使经济恢复到原来的增长水平上去。因此, 这就需要分析, 在财政支出适度、适量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之外, 其余财政支出应如何使用以消除经济的内在机制和内生动力发挥正常功能作用的阻断因素, 以为经济寻找到一条更为良性恢复增长之路。
从根本上说, 中国当前的经济政策的思路和重点应当是财政金融政策的结构化, 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的结构化, 把需求数量扩大和需求结构升级的刺激, 与过剩的化解和产品结构升级的刺激结合起来, 把长期内由市场调节和激励创新转变为短期内由政策激励和推动创新, 促进供给与需求的有效互动, 既化解当前保增长的约束, 又把经济的短期保增长与长期的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有效地平衡与协同起来。
4 对当前实施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的具体建议
所谓财政金融政策的结构化, 就是针对当前经济各领域的不同情况, 把财政金融政策按化解过剩、激活经济运行与增长的内生机制和动力的思路和要求, 进行全面细化和分类指导, 从而形成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和政策建议。实施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 是当前经济中结构矛盾日益突出的必然要求。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4.1 在需求刺激方面的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的建议
4.1.1 对投资需求刺激的政策建议
在当前需求紧缩和宏观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 企业投资意愿明显下降, 政府投资将是投资拉动的主体。用好政府投资的关键是寻找更好的投资领域, 既扩大全社会投资规模和拉动经济增长, 又要提高投资配置水平和投资的产出弹性、带动结构调整和效益提升、有助于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务, 同时也尽可能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
目前, 除了一般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 政府还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投资领域: (1) 积极规划和投资一批科技含量很高的重大工程项目, 包括大飞机、空间探索、核能利用、大型国防装备制造和储备基地建设等, 通过这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带动国民经济生产体系中的研发能力升级、技术和设备升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以及经济总量增长; (2) 如城市公共文化体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改扩建, 城镇和乡村交通医疗生活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改扩建, 社会资讯和市场信息等服务平台建设等, 也是政府应当重点关注的投资领域; (3) 重视对国家和省市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机构、支持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的投入, 加大运用财税、金融、科技等手段帮助一些支柱产业和低利润行业提高产品创新、技术和设备升级、控制污染和能耗的能力和水平; (4) 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生产、科研、管理和高等教育等急需的和领军的人才方面进行积极投入,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对城乡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的投入。
对企业和私人投资者的刺激, 除了需要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之外, 还需要辅助以其它政策, 形成有针对性的政策组合。对有市场前景和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企业和项目, 如现代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开发、高精尖加工和装备制造以及其它新兴产业等行业和企业, 以及钢铁、化工、机械、家电等新项目和新产品, 应充分运用产业规划、信贷扶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和措施, 促进其投资建设和合理扩大规模;对城镇个人投资创业, 对农民种植养殖新型农副产品, 对有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的农民投资高科技农业生产和加工项目等, 应发挥价格、市场和信息的引导作用, 大力提供政府金融、财税、行政的支持;对极大多数处于困境中的传统加工制造行业和企业, 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行业, 如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皮革制品、工艺品、食品加工等, 首先应通过需求政策来促进企业开拓市场和恢复生产经营, 然后才有可能促进其在设备升级、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等方面进行投资, 但对这些行业中的佼佼者即产品创新能力强和技术升级快的企业, 出口退税和信贷支持等政策措施则应当是重点。
另外, 政府对重大科技创新和专利成果的产业化, 典型的如清洁能源产业、新能源动力汽车、“龙芯”个人电脑、3G手机、手持移动电视、红光高清NVD等, 不仅应在其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拓展、人才使用等方面, 给予信贷支持、政策优惠、制度革新、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帮助与扶持, 鼓励一些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参与投资和给予支持, 还应当对其产业化的尽快顺利实现和其成果进一步研发升级给予大力支持。因为, 这些确实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效益提升、恢复经济快速、稳健增长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前提条件。
4.1.2 对消费需求刺激的政策建议
除了政府需要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和理顺市场价格等方面增加投入, 以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之外, 通过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来扩大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经验和思路就是, 对具体的消费项目进行补贴或税收减让, 以减少消费成本, 也即以较少的财政成本来带动较大的消费需求增长。
一般来说, 确定具体项目时应当有两方面关注, (1) 关注不同行业的库存压力、行业带动性、行业发展前景和产业结构调整一般趋势与现实要求, (2) 关注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取向, 兼顾考虑和形成一个结构对应的项目组合, 促进消费与生产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关联、互动与协同。基于这样的设计思路和选择标准, 并结合我国经济实际问题, 我们选择汽车、住房、家装、耐用消费品和服装鞋帽玩具等五项消费, 并对具体的刺激措施给予分析和建议。
(1) 汽车消费及刺激政策。
汽车是中高档次产品, 对它的消费刺激将扩大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 带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 并将大大缓解汽车业的库存压力。同时, 由于汽车产业的关联性和带动性很强, 涉及钢铁、电子产品、仪器仪表及庞大的汽车配件产业等, 因而扩大对它的消费还将大大缓解一系列相关产业的生存压力, 更对当前促增长和保就业具有重要影响。这也是我国当前出台汽车产业振兴计划的主要原因。但对汽车消费的刺激应当重点放在购置环节, 如免征小排量购置税、降低车贷利率、补贴旧车提前置换等, 并且这些优惠和鼓励政策和措施的力度应足够的大。在使用环节上, 则主要是加增公共服务、规范公共服务和提高服务质量。
(2) 住房消费及刺激政策。
房地产行业的关联性和带动性大, 目前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房价显著高于主要购房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 以及地方政府的托市政策不当, 使房地产市场不能走出价格博弈的焦灼状态。实际上, 从政策的投入产出看, 促进房地产行业的消费需求释放和健康稳定发展, 主要是理顺价格, 所需投入的不过是规范和透明的市场制度及制度运行成本而已, 而真正投入的财政成本是极其有限的, 如增加税收优惠和降低交易收费等。在当前财政赤字压力愈来愈大、刺激住房消费投入产出效率如此之高、在所有重要拉动力中其起效很快等情况下, 各级政府都应当认真思考和拿出应有的魄力, 坚决防止房价不合理上涨, 尽可能使房价在较短时间内产生一个合理降幅, 然后释放出“价格已降至合理水平并且波动将会很小”的市场信号, 改变和打消消费者的预期心理, 使住房消费需求顺利释放出来, 对经济产生稳定高效的拉动作用。
(3) 家用电器、电脑、手机等耐用品和服装鞋帽玩具的消费及刺激对策。
前者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性大, 后者则就业弹性大, 并且二者的库存压力都很大, 都是出口转变内销的重点行业。当前推动的“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行动能够消化一部分库存。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建议一是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售后服务以增强消费信心;二是还应加大补贴力度, 因为补贴对消费的带动效应, 往往随补贴程度的提高而呈几何级数增大, 也就是, 提高补贴水平的方式不仅对财政的消耗相对较少, 同时对消化过剩产品效果却很明显, 因而应当成为当前化解过剩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途径。
(4) 可补贴城乡居民的家庭装修。
装修业涉及很多行业, 带动性很强, 也是一项改善民生的工程, 既包括新房装修也包括旧房装修, 收入约束较小, 因而起动较快, 可以作为刺激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 装修业还能带动大量民工就业,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以江苏省为例, 江苏共有约2000万个家庭, 如果有100万套房进行装修, 并在一年内完成, 就可以增加1000亿元消费, 相当于江苏2008年消费总额的10%, 并让300万民工在这段时间内实现就业, 每个民工将获得3000~5000元的收入。
4.1.3 出口需求刺激的政策建议
首先应充分认识到, 我国经济中围绕出口已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 因此, 出口稳中有升对当前保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次是认清目前出口的不利和有利因素, 前者主要是世界经济衰退和需求低迷, 后者如海运输成本处于低位, 部分原材料价格下降有助于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等。再次应认识到我国经济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之间的互补性没有变, 因而只要刺激政策得当, 对出口规模扩大仍应抱有信心。最后应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 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已到了从低价竞争向优质优价转变的重要关口, 必须以创新、优质优价和新形象来赢得更多的世界消费者。
当前, 保持出口规模稳中有升的政策措施有, (1) 对鼓励类出口项目和品种, 增加出口退税力度; (2) 引导和支持企业努力提升产品质量, 并加强海关检测; (3) 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产品创新, 提高产品附加值, 逐步实现出口结构升级; (4) 结合政治、外交等有利因素, 努力消除出口贸易中的各种磨擦, 扩大对中东、南美和非洲等有增长潜力地区的出口规模, 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区域和市场; (5) 增加相关信息服务和简化各种业务程序, 以提高企业出口便利、降低相关成本和及时扩大相关产品生产规模。
4.2 在生产方面的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的建议
当前, 对生产体系的刺激, 关键或着力点是在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的大趋势中促进生产恢复和规模扩大, 即首先根据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的要求来确定哪些企业是要救活的, 哪些企业是要扩建的, 哪些企业是要淘汰的, 哪些企业又是要升级的, 然后现针对具体的行业来设计不同的政策。
4.2.1 对生产恢复和规模扩张的政策建议
首先应大力救助和救活非淘汰的、劳动就业弹性极大的企业和行业, 如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皮革制品、工艺品、食品加工等, 以及那些项目好、发展有潜力的企业和行业, 如现代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开发、高精尖加工和装备制造以及其他新兴产业等, 动用财政、金融、产业、科技等政策手段给予全面支持, 使其恢复正常经营和发展, 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并适时适度地扩大生产规模。其次是鼓励和支持产品供不应求的企业增加新设备和扩大生产规模, 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无论是高科技产品和新产品生产企业, 还是一般加工制造企业, 只要符合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的趋势, 都给予支持。再次是引导和协助一些行业和企业, 如房地产行业, 寻找思路和实施自救。最后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一些社会有需求、发展有潜力的项目和行业, 尤其是对农民种植养殖新型农副产品和进行农产品精加工, 以及城市工商个体户的自主创业等, 提供技术、信息、金融和税收等支持, 努力扩大政策支持的广度和覆盖面。
4.2.2 对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的政策建议
首先是运用财税、金融、科技等政策手段, 帮助一些支柱产业和低利润行业, 如钢铁冶炼、机械加工、电子通信、纺织服装、农产品等行业和企业, 加快实现技术、装备、产品、品牌等升级, 合理调整过剩产能、积极升级落后产能和严格淘汰低劣产品, 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以降低成本, 尽快提升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能力, 重点是提升产品质量和实现产品结构升级, 以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促过剩产能调整和落后产品淘汰。其次是运用财税、金融、人事、制度创新、政府购买等手段, 鼓励和支持尤其在电子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增加研发投入和加强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力争出现重大技术突破和加快实现成果的产业化。最后要引导和支持一些企业和行业实施自救和渐进式调整, 如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等政策手段, 支持企业添置污染处理设备, 对污染处理过程暂时出现亏损的大型项目和企业应从其上缴税额中抽出一部分进行补贴或抵扣, 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和设备升级以降低能耗, 坚决加快小化工、小造纸、小印染、小皮革、小冶炼等高污染且治理无望的企业的淘汰, 坚决加快规模小、能耗高且升级和转型无望的企业的淘汰。
4.3 对要素供给方面的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的建议
(1) 技术供给的政策建议。
对当前中国经济能尽快起到作用的技术供给而言, 重点应当是就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一些低利润行业如何实现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结构升级、经济效益提升、有利于节能减排等目标, 寻求国内现有专利技术并加快实现产业化。
首先, 短期内技术政策的重点应当是加快促进与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结构升级、经济效益提升、有利于节能减排等有关技术的或国内现有相关专利技术的产业化, 或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加快开发等。这一政策重点的确立, 一方面是考虑到这些相对简单和适用技术在短期内的可得性和产业化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是这些技术在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和结构升级的同时, 能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增长, 实现结构升级与需求扩大之间的互动。对技术的产业化, 开发和应用, 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 应给予有力的激励和更多的服务, 通过政府的资金投入、政策投入和服务投入来带动企业的更多投入和实践。尤其在当前企业处于困难和转型时期, 更需要政府在信贷、税收、信息、人才选用、专利保护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的支持、优惠和服务。其次是在长期内, 政府应继续推进国家或地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具体的对策安排有, 如深化和完善产学研的分工与合作, 既促进合理分工, 即高校更多的从事世界前沿知识、重大基础科学的创新, 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专业研究机构等从事实验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 而企业主要从事应用技术、专利技术和商用技术的开发, 进而三者之间又进行充分的知识、技术和人才的交流、转移与合作;支持和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 增加研发经费投入, 完善专利技术的保护制度和产业化的激励机制, 只有大中型企业真正从事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真正加快专利技术利用, 技术供给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才能得以实现;对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可联合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组建技术创新与开发联盟, 形成合理的人才调配、成本共担和成果共享的运作机制;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军工技术的民用化, 以及军民两用技术研究机构与地方技术研究机构之间的技术资源整合, 促进军工技术体系与民用技术体系的有效衔接和互动, 等等。
(2) 人力资源供给的政策建议。
首先, 应鼓励开发和积累人才, 如支持为工业和服务业培训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 为农业培训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检测、贮藏、营销等专业人才;如可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和奖励基金, 为县乡农村和农业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人才, 以及专业接近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为城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技术研发和科学管理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和领军人才, 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或重大科研项目等引进国际一流和顶尖人才, 等等。其次, 应充分激活我国现存大量初中等科技研发人才, 通过人才派遣、人事交流、项目合作等灵活的人事管理和用人制度, 使之在全社会范围内如在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 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 在城乡之间, 在不同城市之间等, 更大限度地实现人与事、人与项目的有效组合与互补, 促使人才发挥更大效能和作用, 并使人才在高效的流动与配置中得到合理的收益与激励。
(3) 资本与货币供给的政策建议。
当前, 货币扩张转化为资本扩张的条件是企业和私人投资需求的扩张, 因此, 扩大资本要素供给的政策重心则是刺激企业和私人投资, 而这在前文中已作过阐述。因此此处主要分析货币供给扩张, 并且更重要的是在货币扩张的渠道选择方面。因为不同的货币释放渠道和流向, 体现了社会资金配置的有效程度, 也根本地影响收入和消费增长、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效益提升乃至整个经济增长速度。
以下渠道和流向是值得关注的:对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组织和机构进行引导和投入, 以加快对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的放贷;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进行补贴和对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进行奖励;对技术引进和创新、产品和设备升级进行补贴和奖励;对环境治理、节能技术和设备推广、新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发展循环经济等进行补贴;对产业带动性强的消费品或投资项目进行补贴;对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补贴, 对农民相关技能培训进行持续投入;对城乡交通医疗生活文化体育等公共基础设施改扩建进行投入, 对城市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进行投入;对城乡社会保障、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群体保障进行投入, 等等。
4.4 对服务业发展的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的建议
我国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工业整体利润偏低。服务业利润来自对工业利润的分割, 当工业利润被挤压得很小后, 尽管对服务业有需求, 但分割出的利润却不足以使服务业快速成长。当前印度和我国部分城市的服务外包能得到快速发展, 恰恰从另一面支持了这一观点。
因此, 当前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政策的重点应当是, 对与工业生产最紧密相关的服务业, 降低其发展成本和提供更良好的发展条件。如以加快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提供更完备的车站、码头、机场等基础设施条件, 以及仓储用地、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如以政府补贴、奖励及信贷和税收优惠等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产品创新设计、品牌建设等;特别是应鼓励和大力支持独立于工业生产体系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摘要:出口下降和过剩严重是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需求扩张措施将产生供求结构的错配, 不可能有效地化解当前的增长约束, 财政金融政策的结构化是必然的选择。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的结构化, 把需求扩大、过剩化解与结构升级协同起来, 在保增长的同时把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和动力激活起来, 以加快实现中国经济的增长恢复和良性发展。
关键词:过剩约束,需求扩张,结构错配,内生机制和动力,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
参考文献
[1].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2].张超.经济结构动态均衡理论的初步框架[J].现代经济探讨, 2006, (3)
[3].张超.保增长与增长方式转变的平衡与协同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 (5)
结构政策 篇8
2008年, 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完善落实政策内容,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方面的独特功能。一方面,要在短期调控政策层面上防止经济从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另一方面,要加大制度层面上的改革力度,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
(一)继续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与结构
考虑到2008年经济增速依然较高,财政收入增长仍然较快。2008年可以进一步减少长期建设国债与财政赤字规模,降低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的投资,使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比2007年有所增加。财政建设投资支出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和一些已批准的建设规划重大项目,特别要从严控制各级政府楼堂馆所项目重新抬头。同时,对有利于技术升级和优化部门结构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主导产业, 以及对于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中形成瓶颈制约的基础设施项目, 继续提供支持。确保中央政府建设投资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比例高于上年,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项目建设。
(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一是确保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比2007年有所增加。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是农村水利、道路、安全饮水、电力、沼气等方面的建设。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文化设施。二是加大支农补贴力度。进一步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并改进补贴政策和方式。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办法,探索建立粮食综合补贴制度。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稳定农民种粮收益。三是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财政安排一定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用于鼓励已经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制度。四是加大对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支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五是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六是继续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切实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保障范围。
(三)加大财政政策结构调节力度,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一要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率和进出口关税税率,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扩大资源性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二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优化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继续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动科研机构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推动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运用补助、贴息、税收、价格等扶持政策和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资金投向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三是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研究出台鼓励废旧物资回收,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等的相关财税政策,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排污收费政策,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四是制定鼓励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同时,对高效节能新产品的生产或销售过程实行优惠税率,对提供节能服务的企业给以适当税收优惠,推动节能产业发展。五是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研究设立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基金。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提高铁路、地铁车辆,造船基础设施和重点船用配套设备,重大电力、石化、大型施工机械等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
(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
一是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支持扩大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继续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持做好农民工及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二是完善城镇职工最低工资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完善企业收入分配政策,调节国有企业管理者与职工的收入差距,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规范垄断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三是通过税制改革、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整顿分配秩序等措施,加大收入再分配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四是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加快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五是支持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落实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着力支持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五)深化财税改革,推进税制结构性调整
一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其配套措施将从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是增值税改革试点将继续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实施,全国性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方案将研究制订。三是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作用。四是资源税改革将积极推进。我国改革资源税制度,将实行从价计征和保护资源的方法。
(六)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一是运用财税杠杆,大力支持粮油肉等农产品生产,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二是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相关财政工作,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三是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对民生的影响,及时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政策,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收入增速约20%支出增幅约14%赤字率继续下降
考虑多种因素,并结合数量模型,初步预测,2008年财政收入将增长20%左右。
第一,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出现回落,主要税种增速也将出现一定回落。关系税收增长的主要经济指标是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企业实现利润、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等。初步预计,2008年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11.4%左右回落到10.8%左右,其中投资增速和出口增速将分别从25.5%和26.0%回落到23.5%和19.0%,在这种背景下,工业增长速度将从1 8.0%左右回落到16.0%左右,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会明显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从16.3%左右回落到15.5%左右。因此,来源于工商业增加值的国内增值税和来源于企业利润的企业所得税增速将较2007年有所降低。
第二,国内消费需求会有所减缓,以特定品目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计税依据的国内消费税增速将不会高于2007年。2008年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保持一定的水平,但作为消费税主要税源的卷烟和汽车、摩托车消费难以出现明显高于2007年的增长,因此国内消费税增速预计不会高于2007年。
第三,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建筑安装和房地产业增长减慢,以经营收入作为计税依据的营业税将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营业税收入总增收额的50%左右来自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营业税,受宏观调控影响,2008年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增长将放缓,相应的营业税增长也将减慢。2008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将受到一定的控制,金融保险业营业税增长将比较平稳。交通运输、电信、住宿餐饮和服务业营业税也将稳定增长。
第四,经济增速回落影响进口增长,进口增速的回落将影响海关代征两税和关税的增长。
第五,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国内企业所得税税率适当下调,2008年企业所得税增幅会有所下降;2008年,国家将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个人所得税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增值税改革试点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增值税收入增长将受到负面影响;证券市场将难以出现2 0 0 7年的火爆场面,证券交易印花税将难以保持2 0 0 7年的高增长。
2 0 0 8年财政收入增幅明显低于2007年,财政支出增幅也将低于2007年,初步预计增长速度在14%左右。财政赤字将比2007年减少,赤字率继续下降。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为政府增加财政投入打下了良好基础。2008年财政支出的重点将进一步转向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基建支出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
2008年国家将保持一定规模的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比上年有所增加。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保、社会事业领域项目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二)财政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08年国家将较大幅度地增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健全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统筹研究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保险保费补贴办法,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及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三)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投入。
2008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优先发展教育,并将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将进一步提高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地方财政负担免费提供地方课程的教科书所需资金。2008年政府将支持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个体系。还将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较大幅度提高财政补助标准;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逐步将城镇非从业居民纳入覆盖范围。2008年政府将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好扩大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四)支持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
2008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节能减排投入,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西部地区污水管网、污染减排监管体系等建设,加大“三河三湖”以及松花江等重点流域的治理投入。对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项目及专用设备投资实行定期减免或抵免企业所得税,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抵扣。
20 0 7年财政收支结构调整明显
我国经济在2007年总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财政收支状况良好。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07年前三季度GDP增长速度达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速明显加快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快,再加上物价上涨和税收征管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在近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出现了进一步加快的势头。1月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48, 177.12亿元,增长33.5%,较上年同期增速高出8.8个百分点,完成年度预算的109.3%。
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税收收入快速增长,主要税种收入呈现与经济增长较为协调的发展态势。2007年1月至11月,与税收相关性较大的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增长18.5%、26.8%、16.4%、23.6%,均保持较快增长,为税收收入的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海关代征进口税收等主要税种增幅均在20%以上,从税收增幅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看,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协调。
(二)国内流转税增长平稳。国内流转税主要涉及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营业税三大税种,2007年1月至11月份,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营业税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1.4%、17.6%和29.7%,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加快。1月至11月份,国内流转税收入22242.01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46.2%,同比增长23.2%,比上年同期多增4190.41亿元,拉动财政收入增长8.7个百分点。
(三)所得税增长加快。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2007年1月至11月,由于经济增长较快,企业利润增加较多,企业所得税增幅高达39.2%,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个人所得税增长30.1%,比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
(四)进口产品消费税、增值税和关税速度增长较上年同期有所加快。1月至11月,一般贸易进口增幅同比增长27.4%,相应地,前11个月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5661.60亿元,增长23.1%。关税完成1318.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
(五)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大幅增长。自2007年1月1日起,国家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标准和征税范围,同时,加强对土地增值税预征和清算的征管力度。1月至11月,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102.7%,土地增值税增长80.3%。
(六)证券交易印花税增幅巨大。2007年沪深股指迭创历史新高,两市股票交易金额大幅上升,再加上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上调,1月至11月,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同比增长1 1 5 2.5%,比2006年同期加快1014.1个百分点。
(七)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增速大幅回落,增加了财政收入。2007年,为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较大调整,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和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1月至11月,外贸企业出口退税4740.74亿元,增长12.9%,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八)非税收入增长较快。1月至11月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长75.6%,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123.5%。
财政支出进一步向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
2007年1月至11月,全国财政支出37084.77亿元,增长25.2%,比上年同期加快8.3个百分点,完成年度预算79.7%。1月至11月财政支出增速比财政收入增速低8.3个百分点,由于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快于支出的增长,收支余额由上年同期的6472.37亿元增加到11092.35亿元,多结余4619.98亿元。
2007年,当月财政支出增速波动较大,累积财政支出基本呈现逐月上升走势。从财政支出结构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政府对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等民生事业投入大量增加,相关财政支出均高于当期财政支出的增长。1月至11月,教育支出5578.19亿元,增长3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28.46亿元,增长28.6%;医疗卫生支出1418.85亿元,增长40.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377.69亿元,增长26.8%;交通运输支出1503.08亿元,增长61.7%。以上五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5%,拉动财政支出增长10.2个百分点。
(二)财政支出向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1月至11月,农林水事务支出2360.97亿元,增长31.4%;科学技术支出1173.93亿元,增长33.0%。
体育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政策选择 篇9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日, 体育工业作为新兴的充满生命力的工业, 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世界各国都显示出迅猛的开展势头,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兴旺的国家, 体育工业所占的经济比重每年都保持着大幅度的增加, 在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地, 体育工业的年产值都排在国内十大工业种类之内。在中国的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 体育工业发展的水平已经抛开其他地区很大一部分。在这些区域, 体育产业的增加值已占本地GDP的0. 7% ~ 1% , 变成区域经济的重要增加点。体育工业对推进区域经济增加、改进和调整经济构造、推动社会就业, 带动有关工业开展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社会特定的二元经济构造就注定了体育工业在不同区域内会体现出不一样的整体水平, 在不一样的社会阶层中体现出不一样的社会消费需求。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规则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进程当中, 整个国内的市场对体育产业的基本功能还不能得到充分展露和使用, 体育工业中也存在着垄断或寡头独占景象。
为了确保体育市场的公平、公正, 就要在客观上要求对体育工业进行微观调控, 从体育工业构造和体育工业布局两大方面来优化整体的体育产业结构。作为中国体育事业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工业, 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开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高效的经济保障。体育工业所供给的资金已占各地体育事业经费的一半以上, 有些经济发达区域甚至到达70% 。可是, 从整体水平来看, 中国体育工业开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内部结构不太合理; 主导市场的主体性工业所占比重偏小, 体育用品制作业所占比重却很大; 体育工业布局不太合理等, 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解决。
2体育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 中国的体育产业结构要表现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位置与效果, 凸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优势性, 燃眉之急是要拟定相应的体育工业方针来确保体育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制度的不断调整, 体育工业的发展要从单纯寻求规划、数量向追求质量、追求高效益等方向发展, 从改进体育工业的内部构造、注重内在型问题解决出发, 在任何时候都应拟定出契合本国体育工业构造和工业布局的方针政策。所以, 着重研究中国体育工业构造与工业布局, 既是对中国体育工业理论的弥补与完善, 也可拓展体育工业研讨的视界, 将体育工业的发展放在中国工业整体层面来思考, 提升体育工业研讨的层次, 使中国体育工业的开展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步一步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2) 体育工业的内部存在主导工业、重点扶持的新兴工业及适度发展工业等。因而, 有必要探寻出各个工业在整个体育工业中的位置, 才能制定各种类工业的发展战略, 拟定出相应的体育工业发展方针。工业构造的合理化为工业构造的高级化打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工业构造的高级化则推动工业构造在更高层次上完成合理化。
3 中国体育工业的发展和整合
中国体育工业方针的研讨主要聚集在以下几个方面: 体育工业方针的内在与分类体系研讨, 各种类体育工业方针的研讨等。现在的发展理论对体育工业方针的制定、传导、操控、监督以及最后的成果评价, 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运转集团的利益。所以有必要加强对方针传导进程的观察, 将微观范畴向每一个微观个别范畴进一步深化。但是适配的体育工业方针也受到一系列发展制度与规范的严厉约束, 所以要着重加强对体育工业方针正反两方面效果的对比研讨, 对不一样区域体育工业方针的研讨要注重不同的环境要素, 对各类范畴的体育工业方针研讨应更为和谐, 更应注重体育工业方针的多学科和跨学科部分的协作研讨。
进入21 世纪, 一些专家认识到各种体育工业构造的联系、效果和位置可能是不一样的。体育工业方针首先包含体育工业构造方针、体育工业安排方针、体育工业布局方针和体育工业技能方针。中国体育工业市场的构造整体上趋于离散型, 体育商品和效率的差异化程度较低, 各体育品牌的特征表现不是特别明显, 每一种品牌的主打产品之间的相似度较高。而且更重要的是体育工业领域的直接行政规制逐步为法令规制所代替, 体育用品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与实际市场供给的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 这就导致了中国体育产业结构在艰难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强大的阻碍, 从而使得中国体育产业规划会在制度与规范的混沌中挣扎更长时间。
4 体育产业布局向合理化和完整化方向发展
中国体育工业总体而言处于起步期间, 绝大部分的工业产业生产发展状态并不熟练,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工业运转机制的理论发展。再加上受到了各方面要素的制约, 中国有关体育工业方针的制定和布局政策的施行前景并不明朗。一些方针通常出于救急意图, 不免会出现顾首不顾尾现象的发生。方针制定和政策的施行和彻底地了解方针制定、传导、操控、监督以及绩效评价的全部内容就变得十分艰难。理论研讨的艰难使我们只能将体育工业方针视为未知要素。为此, 体育工业方针要处理好存量构造与增量构造、规划效应与数量效应的联系, 改变政府规划与处理的职能, 选用适应区域市场的调控手段, 打造优秀高效的体育产业经济基础和经济根底, 进一步凸显工业方针传导的必要性。此外, 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中国社会现已形成了巨大且带有区域性质的利益集团, 这些利益集团对相关工业方针的制定、传导和施行进程影响很大。这些利益集团彼此是一种彼此博弈的联系, 所以制定出的方针实际上也是一种使竞争趋于平衡化的产品。因而, 加强与各大利益集团联系的研究与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化地推进体育工业方针运转的进程。而从国外发达国家体育工业方针的实践经验看, 有必要认识到体育工业方针受到一系列主客观条件的约束, 因此中国体育工业方针的制定和施行必须十分慎重, 要尊重区域的文化和地域的特点。
体育工业策略和政策的相关研究所波及的范围很广, 内容也比较纷繁复杂, 跨越了多个学科, 涵盖了体育、工业经济、政治学和法学等领域。所以, 从实践经验能够发现, 现在中国体育工业政策的研讨首先波及体育工业事务范畴, 包含体育工业运转机制、体育工业方针科学化, 众多的内容使得中国体育工业的研讨难以进行体系深化。此外, 参加研究的专家也大多来自体育专业教学和科研机构, 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工业的基层从业人员很少, 这有可能导致我们不能最大化地解决现实中的困难。
5 结语
中国体育工业方针的制定者应该分配在各级政府部分, 施行对象要顾及各类公司, 这样的研究和全面的分析视角才能增加中国体育工业方针的研讨深度和广度, 才能使中国的体育产业结构更加完整, 体育产业布局的政策才能更加科学合理。
摘要:以体育工业理论和工业经济实用理论为实际操作的基础, 选用操作与思考、统计剖析等办法, 对中国体育工业构造与工业产业发展体系进行探讨。为了推进中国工业构造优化的进程, 要突出主导工业, 促进体育工业构造的全部升级, 要扶持比赛体育业和体育训练业, 以及体育中介服务业和体育金融保险业, 经过售卖来调理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 适度发展中国的体育彩票业, 才是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健康表现。
关键词:体育工业,体育产业结构,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
[1]黄卓, 周美芳, 程其练, 等.中部地区体育用品产业集群配套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体育学刊, 2009 (11) .
[2]王子朴, 原玉杰, 詹新寰.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发展历程及其特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 .
[3]李彩平.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商场现代化, 2009 (23) .
货币政策、企业性质和资本结构 篇10
近年来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问题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 人们试图从多个角度来探寻这个问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不仅受到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 同时还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 必然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 (Merton, 1974;Kim and Wu, 1998;Gertler and Gilchrist, 1993;Nejadmalayeri, 2002) 。在中国这种制度背景下, 货币政策对不同性质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是否一样呢?此外, 由于中国的货币金融体系不完善, 相对于国企, 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更为严重, 那么对于不同融资约束的民企, 货币政策对它们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是否又是一样呢?本文将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8年至2010年季度数据, 基于8种不同目标资本结构的替代变量, 从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程度角度, 分析货币政策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 以及企业性质、融资约束对货币政策与资本结构调整相关性的增量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货币政策对不同性质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是不一样的。Shleifer and Vishny (1994) 提出政府支持之手理论, 认为政府基于某种特殊的政治目的考虑, 会对企业进行直接控制, 而这种动机和行为会对企业的资源配置产生重要影响。Lin, et al. (1998) 、林毅夫和李志赟 (2004) 则提出在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 政府为实现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就业、税收和维护社会的稳定等目的, 会强加一些战略性的和社会性的政策包袱给国有企业, 但与此同时也会制定相关的政策让更多的资源流入国有企业, 这种政策性负担使得国企预算软约束现象严重。盛明泉等 (2012) 发现这种预算软约束加重了管理者的道德风险, 降低了其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机, 导致企业资本结构偏离目标水平。此外, 政府不仅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 同时也是国有银行的控制者, 即国有企业的债权人, 这使得国有企业对利率等货币政策的变化缺乏敏感性, 进而银行贷款也出现“预算软约束”现象 (李广众, 2000;陆建军、李晶, 2002) 。政治庇护理论认为, 地方政府官员出于对税收、政权基础和私人利益的考虑, 会支持当地国企 (白重恩, 2004;杨治, 2007等) , 并优先将信贷资源分配给当地国企。政治晋升锦标赛理论认为GDP的增长是推动政府官员晋升的手段 (周黎安, 2007) , 为实现本地区GDP增长, 政府干预使国企进行更多的投资, 从而诱使政府给予国企更多的贷款以支撑投资需求。基于这些理论, 认为企业性质会扭曲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虽然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增加融资成本, 影响融资规模, 但国有企业在各方面的支持下, 依然会获得比民营企业多的信贷资源。因而货币政策变化可能并不会使国企的负债水平出现大幅下降, 其实际资本结构向下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也较小。但由于上述的资源配置的倾斜, 国企的负债水平向上调的幅度可能仍然大于民营企业。基于此, 提出下面假设:
假设1.1当货币紧缩时, 国有企业向下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要小于民营企业
假设1.2当货币宽松时, 国有企业向上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要大于民营企业
当货币政策紧缩时, 市场中不确定因素增加, 企业的经营环境和业绩将会受到影响, 进一步企业现金流也会受到影响, 导致企业内部融资规模减小, 这时企业将更多地依靠外部融资。在内外市场不同融资约束条件, 企业面临的融资成本和偏离成本也会不同。企业外部市场的融资约束会受到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差异和地区差异的影响。余明桂、潘红波 (2010) 认为, 在金融发展程度较好的地区, 民营企业可以获得较多的商业信用, 反之, 获取的商业信用较少。存在融资约束民营企业不仅获得的金融资源少, 同时替代性融资也受到限制。所以货币紧缩时, 有融资约束的企业由于融资成本的提高, 获取的金融资源大幅减少, 同时商业信用等替代融资来源也受到约束, 银行负债水平可能被迫向下调整, 向下调整幅度大于无融资约束的民企。在宽松货币政策下, 虽然融资环境相对宽松, 无融资约束的民企由于上述各种优势, 其负债水平向上调的整幅可能仍然大于有融资约束的民企。基于此, 提出下面假设:
假设2.1紧缩货币政策下, 无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向下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小于有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
假设2.2宽松货币政策下, 无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向上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大于有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
(二) 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1998-2010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剔除了金融和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样本;剔除ST类和PT类以及资产负债率大于1和一些存在极端值的上市公司样本:同时还剔除公司证券中文名称发生变化的公司, 公司证券名称发生改变, 一般表明该企业可能经历过控制权转移或并购重组、买壳等, 此外本文来剔除同时发行B股H股的公司, 因为这些公司面临的会计信息环境和投资者保护环境不同, 可能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最后42322个季度面板数据样本。本文的财务数据来自深圳国泰君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CSMAR数据库。有关货币政策中的银行存贷款率和货币供应量数据来自中经网数据库。融资约束变量中用到的市场化指数来自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等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
(三) 变量定义
本文变量设计分为三个部分: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被解释变量:Biasit=|levi, t-lev*it|表示t年末第i公司的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绝对程度, 衡量了一年内资本结构调整的效果。其中Lev为企业实际资本结构, 用总资产负债率来衡量。lev*为企业目标资本结构, 由于无法实际观察到, 本文参照 (姜付秀2008) 选用8种替代变量来衡量,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结论的片面性。解释变量: (1) 货币政策, 本文计算出5年期贷款利率四分位数, 当利率大于等于最高的25%分位数时, MPj=1, 表明货币紧缩, 其余为0。当利率大于等于最低的25%分位数时, MPk=1, 表明货币宽松。其余为0。 (2) 企业性质:公司第一大股东是国有身份 (性质) , 则Downership=0;反之Downership=1。 (3) 融资约束:参照 (王彦超, 2007) , 选取内外市场两种不同融资角度, 利用金融市场指标和内部市场指标来衡量融资约束。特别指出, 与王彦超方法不同的是, 本文认为处在金融市场发达地区的企业, 相对来说拥有更多的金融资源, 因而是无融资约束的;相反, 处在金融市场欠发达地区的企业, 获得外部市场融资的总量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整体金融资源的不足, 使得这些地区的企业融资壁垒较高, 因而是存在融资约束的。对于融资约束的具体度量方法如下:A、金融市场。我们利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指数, 鉴于我们获取的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指数是从1997一2005年, 而本文数据是从1998—2010年, 故我们将1997年到2005年金融市场发展指数进行平均, 然后按大小排序, 分为0, 1, 2三组, 在0组中是金融市场发展最慢的;其次是第1组, 金融市场发展最好的在第2组。第2组定义为无融资约束的公司, 第0组则定义为融资无约束的公司。B、内部市场。我们以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程度为衡量内部市场的方式, 用上市公司向关联方的采购、销售和提供劳务之和除以主营业务成本, 然后按照比值进行排序分为三组:0, 1和2。在0组中是内部市场发达程度最低的, 其次是第1组, 内部市场发达程度最高的在第2组。第2组定义为融资无约束的公司, 第0组则定义为融资约束的公司。相关控制变量, 本文参照国内外相关实证经验的研究 (Korajczyk and Levy, 2003;姜付秀, 2008等) 控制了公司规模、成长能力、盈利能力、抵押能力、经营风险、非负债税避、产品独特性、资产流动性、公司声誉、现金股利、现金需求以及地区和行业。相关控制变量的具体计算见表 (1) 。
(四) 模型设计
本文参照姜付秀等 (2008) 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程度的回归模型。
其中, α是常数项;β是解释变量的系数;Xit是影响Biasit的各种因素, ui表示不可观察的公司效应, λt表示不可观察的时间效应, 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为检验假设1.1和假设1.2, 本文在模型 (1) 的基础上加入货币政策、企业性质和货币政策与企业性质的交互项, 并且对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方向加以限制。其中在模型2中, 若levi, t<lev*i, t是为了限制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方向为向下, 在模型3中levi, t>lev*i, t是为了限制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为向上。模型如下:
为检验假设2.1和假设2.2。本文在模型 (1) 的基础上加入货币政策、融资约束和货币政策与融资约束的交互项, 同样也对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方向加以限制, 模型如下:
其中con表示融资约束的哑变量, 当con=0表示企业有融资约束, 否则就没有融资约束。在这两个模型中我们主要关注货币政策和融资约束交互项系数的符号和显著性水平。
注:1、中括号里是z检验的P值, 由于篇幅有限仅仅列示了货币政策与企业性质交互项, 货币政策以及企业性质系数的p值。2、a、b、c分别表示在0.01、0.05、0.10水平下显著。3、Obspergroupavg的意思是:每一组平均的观察年限。之所以会出现8.8这样的数据, 是因为有些样本由于某个数据的缺失, 而导致平均下来样本的观察期为8.8。
注:1、中括号里是z检验的P值, 由于篇幅有限仅仅列示了货币政策与企业性质交互项, 货币政策以及企业性质系数的p值。2、a、b、c分别表示在0.01、0.05、0.10水平下显著。3、Obspergroupavg的意思是:每一组平均的观察年限。之所以会出现8.8这样的数据, 是因为有些样本由于某个数据的缺失, 而导致平均下来样本的观察期为8.8。
注:由于篇幅有限, 本文将主要展示以金融市场发展指数为外部市场融资约束下的主要变量的回归结果。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对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负债率Lev的均值 (中位数) 为0.46143 (0.470696) , Cook和Tang (2010) 研究表明美国的上市公司1999~2006年有息负债比率的均值 (中位数) 不超过0.2630 (0.2405) , 而我国上市公司的有息负债中绝大部分属于银行借款,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样本公司的负债水平并不算低, 银行在企业债务融资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负债率Lev的标准差为0.1876, 标准差较大说明负债率分布比较分散。负债率的年度变化值ΔLev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是0.016和0.0138, 标准差为0.0865645, 表明样本公司的负债水平整体上在微弱地增加, 但不同公司间的差异较大。另外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程度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由表 (2) , 看出在不同目标资本结构变量计算下的偏离程度, 无论是均值还是中位数基本都在10%~14%左右, 说明企业资本结构偏离现象还是很普遍的。进一步对国企和民企主要变量的均值和中位数进行差异分析表 (3) , 发现无论是均值还是中位数, 国企的负债率都要显著地高于民企, 这说明银行对国企负债融资的影响要大于民企。负债率的变化方面, 国企变化要大于民企, 并且这种差异是显著的。对于资本结构偏离程度, 国企整体的资本结构偏离程度要大于民企, 并且除了Bias1it, 这种差异是十分显著。
标注1, 由于Bias5it、Bias6it、Bias7it、Bias8it是根据回归模型中计算出的目标资本结构计算的, 而回归中一些季度数据缺失, 故这几个变量的观察数为22318。
(二) 回归分析
根据表 (4) , 卡方检验的结果, 所有的模型都是显著的。在不同的目标资本结构计算资本结构偏离程度下, Downership*MPj即企业性质和货币政策交互项的系数除了在Bias1it、Bias2it、Bias3it、Bias4it的模型不显著外, 其他的都在5%水平下显著, 并且符号都为正, 这充分表明, 货币紧缩下, 民营企业向下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大于国有企业。由此证明了假设1.1的结论。根据表 (5) , 卡方检验的结果, 所有的模型都是显著的。在不同的目标资本结构计算资本结构偏离程度下, Downership*MPj即企业性质和货币政策交互项的系数符号都为负, 除了在Bias3it中不显著, 其余都是在1%水平下显著, 这充分表明, 宽松货币下, 民营企业向上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小于国有企业。由此证明了假设1.2的结论。从表 (4) 和表 (5) 的结果, 看到不管是紧缩货币政策还是宽松货币政策下的系数水平都是显著地, 说明货币政策对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有重要的影响。我们看到融资约束与货币政策交互项的系数都为负, 并且除在Bias1it、Bias7it中不显著外, 其它都显著为负, 这可以说明在紧缩货币政策下, 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民营企业, 实际资本结构向下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小于金融市场欠发达的企业。这就证明了假设3.1。在表 (7) 中, 由卡方检验的, 所有的模型都是显著的。而对于融资约束的在Bias2it、Bias3it、Bias4it模型中是显著为正的。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在宽松货币政策下, 金融市场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资本结构向上偏离目标的程度大于不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这就证明了假设3.2。
(三) 稳健性检验
此外本文还做了如下的稳定性检验:对于货币政策变量, 计算货币供应量 (M0、M1、M2) 增长速度的四分位数。当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大于等于最高的25%分位数时, 取为1, 其余为0, 此时, 1表明货币宽松。当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小于等于最低的25%分位数时, 取为1, 其余为0, 此时, 1表明货币紧缩。对于假设1、假设2的结论不改变。对于假设2.1中, 紧缩货币政策下, 以金融市场发展指数度量的由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向下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小于无约束的企业这一结论不太显著, 对于假设2.2中在宽松货币政策下, 无融资约束的民营企业向上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大于有融资约束的非国有企业结论成立。
注:由于篇幅有限, 本文将主要展示以金融市场发展指数为外部市场融资约束下的主要变量的回归结果。
四、结论
结构政策 篇11
关键词:二元结构 劳动力转移 资本水平 政府政策
二元结构特征,即尚没有完全摆脱自给自足影响的、依然采用传统方式的农业经济与市场化程度高、运用现代生产方式组织的城市经济并存及对立。大多数研究者将二元经济反差看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特征性事实,主张通过适当的方式来促使经济结构转化。目前围绕转化路径的设定主要有以下两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古典主义思路,认为发展中国家农业中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刘易斯模型认为传统部门的劳动力能够不断地向现代部门转移,直到两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相等。而费景汉和拉尼斯则认为工业不是总能从农业中获得剩余劳动力,只有在农业生产率提高之后劳动力才有可能从农业部门向外部转移。
第二条线索是新古典主义思路,这种思路否定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劳动力。Jogenson,D.W.假定两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通过模型构建和求解,得出了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充要条件,强调农业发展对工业和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重要意义。Todaro,M.P.,A.K.在劳动边际生产率为正的条件下,从城乡就业的角度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转化问题。
上述两条线索都是围绕是否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劳动力来建立模型的。目前,部分学者在研究东亚经济体经济持久增长中,提出了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撇开考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问题,该模型主要解释了资本和劳动力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
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1.经济中只存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与现代的非农部门。前者的生产主要由该部门的劳动力、技术水平和土地决定,后者的生产则由该部门的劳动力、技术水平和所投放的资本数量决定。2.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不是外生的,而是资本投入与农业基期技术水平的函数。其中资本投入是指非农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资本外溢。3.农业部门的产品部门的产出全部用于消费,对农产品的需求由总人口和人均消费需求决定;非农一部分用于最终消费,一部分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用于再生产,用于再生产投资的比例外生不变,非农部门的技术进步率、土地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都外生给定;全部人口等于全部劳动力。
二元经济结构是处于动态均衡中的,非农部门对农业部门资本投入的速度决定了农业部门对非农部门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而农业部门对非农部门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决定了非农部门资本增长的速度。两种经济主体相辅相成,彼此制约,共同决定了二元经济的平衡点。内生农业技术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的突出点在于,它利用模型很好的解释了二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首先,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低于一定值时,应当依靠“非均衡发展”摆脱低积累均衡陷阱。在二元结构的均衡点处,由于资本增长率太低,非农部门要保持有效人均资本不变,就会减少对劳动力的吸收,导致非农部门劳动力失业;对于农业部门来讲,过低的资本增长率将抑制农业技术进步率,为了保证农产品产量,农业部门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样就形成了低积累均衡陷阱。因此,非均衡发展才是理想状态。
其次,当劳动力非农化水平超过一定值后,二元经济将进入持续增长阶段。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均衡点处,劳动力的非农化水平超过了一定值,这时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大于零,经济将持续增长。
第三,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等于特定值时,是二元经济发展的关键分界点。在低于这个特定值时,由于资本积累不足,农业部门仍占优势。一旦高于这个特定值,非农部门足够的规模效应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资本来“反哺”农业,实现经济结构的一元化。
近年来政府推出了许多有关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的政策。从国家宏观管理角度来看,政府决策的关键是要了解何时作为,何时不作为。运用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比照其实现经济发展的条件我们可以制定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第一,实现经济非均衡发展,使资本积累与劳动力转移都处于加速推进的状态。这时政府干预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政府应该鼓励各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对非农业部门进行补贴和提供优惠政策,加速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农民进城的限制,在加快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又提高非农业部门的收入。
第二,提高劳动力的非农化水平,使经济跳出发展瓶颈的制约。我国长期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转移,而且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使农民对土地产生依附。结果是,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低下,非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不足而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改善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提升农民的认知水平,对于我国劳动力的转移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就农业部门本身来说,由于农业部门的低效率而导致产出低于非农业部门,因此,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非常重要。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非农业部门对农业部门更多的资本投入,保证农业部门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最低收入水平。同时,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收入转移,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各产业部门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危急中寻求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保持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优势,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经济部门的非农化,加快城市化进程,能够使我国经济快速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参考文献:
[1]陈宗胜 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 经济研究 2004年11期
[2]吴小华《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政策加快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1期
结构政策 篇12
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税后利润在向股东支付股利与企业内部留存收益之间的分配选择, 作为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政策之一, 其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 从股权结构角度研究股利政策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问题的研究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结论, 而且国内的研究多集中在股权属性方面, 对股权集中度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文将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角度考虑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回顾
(一) 理论基础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朗尼和财务学家米勒提出了股利无关论, 即在公司投资决策给定的条件下, 股利政策不影响公司的价值。随后, 关于股利政策的研究形成了三个有代表性的理论:股利信号传递理论、股利分配代理成本理论和股利顾客效应理论。
股利信号传递理论认为, 企业管理当局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管理当局占有更多的有关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投资机会和盈利前景等方面的私有信息。管理当局通常会通过适当的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信号, 向外部投资者表明企业的真实价值, 以此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股利分配代理成本理论认为, 股利政策实际体现的是公司内部人与外部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增加股利分配能降低股权代理成本。一是增加现金股利分配可以减少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 限制经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而从事过度投资行为;二是派发股利能使公司在面临资金需求时容易求助于资本市场, 有利于外部股东获取控制内部人的权利, 也使上市公司接受更为广泛的监督。
股利顾客效应理论是由MM创立, 其认为, 股东对公司投资, 利益来自两个部分, 一是股利, 二是资本利得。不同股东对其投资收益的形式有着不同偏好, 公司的股利政策需要满足股东的偏好, 所以股权结构不同的公司股利政策也不一样。
(二) 研究回顾
众多国外学者对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 主要从股东类型和股权集中度两方面进行研究。在股东类型方面:Mullah, Keasey和Short (2000) 、Khan (2005) 等的研究表明股利支付率和管理层持股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与机构投资者股东的持股比例呈正相关关系, 个人股东所拥有的股权数与股利之间负相关;在股权集中度方面:La Porta等 (2000) 、Gugler和Yurtoglu (2003) 、Khan (2005) 等的研究结果普遍显示股利支付和股权集中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我国对股利政策的研究多为实证分析, 理论分析较少。一部分文章强调股东性质及其比例对股利政策的不同影响, 如吕长江和王克敏 (1999) 、魏刚 (2001) 的研究发现国家股和法人股比例越高, 上市公司分配股利的概率越高;朱明秀 (2005) 等的研究表明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比例与股利支付率负相关, 流通股比例与股利支付率显著负相关。还有一些文章主要考虑股权集中度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如杨淑娥和王勇 (2000) 、刘淑莲和胡燕鸿 (2003) 等的研究表明股权集中程度与现金股利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 变量的选取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 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角度分析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 对变量的选取如下:选取现金股利支付率作为企业股利政策的替代变量;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作为度量股权集中度的指标;选取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股权制衡度的指标;除了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相关的这些解释变量以外, 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成长性 (税后利润增长率) 等都与企业的股利政策相关 (表1) 。
(二) 研究假设
基于上述研究及变量的选择,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一股独大现象十分普遍。当公司股权比较分散时, 第一大股东需要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以降低代理成本, 他们更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而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一定程度时, 依靠发放现金股利来减少代理成本的必要性也就越小, 即股权结构越集中, 股利支付水平越低, 表现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利支付率成“倒U型”关系。因此, 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与现金股利支付率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2. 以第二大股东为代表的其它大股东是与第一大股东抗衡的力量, 当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 可以对第一大股东的行为造成约束, 起到明显的监督作用, 公司有可能发放较低的股利, 防止控制股东在股利发放过程中获得高额报酬。因此, 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率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3. 通常规模较大的公司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强, 更容易从外部获得资金, 则更有可能将较大比例的盈余发放给股东。因此, 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公司规模与现金股利支付率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4.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指标, 负债率越高的公司通常为了偿还债务选择保留更多的留存收益而不愿意将利润分配出去。因此, 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资产负债率与现金股利支付率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5. 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公司需要更多的资金进行投资, 如不能随时从外部筹措到所需要的资金, 可能影响公司的发展, 由于发放现金股利会减少内部留存现金, 企业将选择低股利政策。本文选取税后利润增长率来衡量公司的成长能力, 因此, 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税后利润增长率与现金股利支付率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
(三) 模型设定
本文将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关系进行研究。采用的多元回归模型基本形式如下:
股利支付率=α0+α1 CR12+α2CR2+α3i控制变量i+ε
四、样本、数据与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 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7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对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消除特殊行业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在回归过程中剔除了金融类的公司, 并剔除了被ST、PT的公司以及数据不全的公司。本文以上的研究数据来源于色诺芬数据库 (CCER) 。
(二) 实证结果及分析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实证结果如表2。
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税后利润增长率与股利支付率显著负相关, 与本文假设一致。但资产自然对数与股利支付率负相关, 与本文假设相反。资产负债率与股利支付率正相关, 但不显著, 与本文假设相反。
五、结论
第一,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利支付率呈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当到达某一临界点时, 股利支付率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少。依据代理成本理论, 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小时, 第一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较弱, 代理成本较大, 需要提高股利支付率来降低代理成本;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 第一大股东取得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代理成本较小, 因此第一大股东降低股利支付率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进而保存更多盈余。
第二, 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利支付率呈负相关关系。当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 股利支付率随之降低, 说明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有抗衡和约束的作用,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的相对分散将有利于制约大股东的利己行为。
第三, 企业成长性与股利支付率呈负相关关系。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进行投资, 为了保持有足够的资金将增加留存收益进而减少股利支付, 所以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将选择低股利政策。
【结构政策】推荐阅读:
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10-24
农牧业结构调整 政策支持建议08-28
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10-22
大学生创业补助政策-广州创业扶持政策08-17
政策07-16
政策落地07-16
禁牧政策07-18
劳工政策10-16
政策文本10-19
清廷政策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