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政策

2024-10-21

清廷政策(精选3篇)

清廷政策 篇1

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结果, 作为蕞尔小国的日本完胜泱泱中华, 清廷北洋舰队全军覆灭。1895年, 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 不但使中国元气大伤, 并且蒙受了奇耻大辱。因为日本在文化上一直师从中国, 中国也一直以导师自居, 而这次战争却让中国颜面尽失, 一蹶不振。面对这种至为惨痛酷烈的现实, 一时间举国震动。康有为称中国这种“听人驱使, 听人宰割”的局面, 乃“四千年中二十四朝未有之奇变”, “种族沦亡, 奇惨大痛, 真有不能言者也”[1]237。

也许没有什么比痛苦的刺激更能让中国人觉醒, 失败的耻辱成为了中国人最好的良药。严酷的外部压力, 直接威胁着中华民族的存亡绝续, 人们终于意识到时局的严重性、自身的落后性和学习西方的必要性。在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基础上, 康有为也有针对性提出了“以强敌为师”的口号。

在甲午战争之前, 中国人压根儿就不重视日本。这个漂浮在外洋上的孤零零的岛国, 一直被中国人看着是自己的政治藩属和文化附庸。而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政治改革。“明治维新”被称为“人类史上的一桩‘灵迹’”, 经历“明治维新”之后, 日本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变得异常强大, 并打败了作为“文化导师”的中国, 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日本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是什么原因使日本产生了质的飞跃?日本的崛起有哪些地方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带着这一系列问题, 中国人把惊异和羡慕目光转向东方, 开始了学习日本、了解日本的历程。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按古今中外各国, 立教养之规, 奏富强之效, 原本首在学校。今日本师泰西教养, 培育人才, 居然国势振兴, 我国胡不可亟力行之?一语为之曰:不修学校, 则人才不出;不废贴括, 则学校虽立, 亦徒有虚名而无实效也。”[2]261当时封疆大吏张之洞在《劝学篇》中也认为日本兴盛的奇迹, 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日本, 小国耳, 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夏本、陆奥诸人, 皆20年前出洋之学生也, 愤其国为西洋所胁, 率其徒百余人分诣德、法、英诸国, 或学政治工商, 或学水陆兵法, 学成而归, 用为将相, 政事一变, 雄视东方。”日本的崛起为中国树立了一个榜样, 当时朝野上下几乎一致认为应该效法日本, 维新变革, 奋发图强。

“出洋一年, 胜于读西书五年, 此赵营平‘百闻不如一见’之说也。入外国学堂一年, 胜于中国学堂三年, 此孟子‘置之庄岳’之说也。”[3]38中国战败后, 出洋求学的必要性成为了全国上下的共识, 而至于出洋去哪个国家求学, 则又几乎一致以日本为宜。因为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业已成效卓著;而日本在吸收了西欧近代学术之后又进行了过滤和创造性转化, 西方各种学科在日本已灿然完备;当然更重要的是, 到日本留学有着地理上的便利条件。张之洞在《劝学篇·游学》中说得甚为详明:“致游学之国, 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 可多遣;一去华近, 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 易通晓;一西书甚繁, 凡西学不切要者, 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事风俗相近, 易仿行, 事半功倍, 无过于此。若自欲求精求备, 再赴西洋, 有何不可?”因此最后得出结论说“取径于东洋, 力省效速。”康有为在《进呈日本明治变法考序》中也赞成此说, “其守旧之政俗与我同, 故更新之法, 不能舍日本而有异道”, “彼与我同文, 则转译辑其成书, 比译欧美之文, 事一而功万矣。彼与我同俗, 则考其变政之次第, 鉴其行事之得失, 去其弊误, 取其精华, 在一转移间, 而欧美之新法, 日本之良规, 悉发现于我神州大陆矣。”

而学习日本, 最切实的办法莫如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在失败中终于觉醒过来的清政府, 这时候对于留学再也不是泛泛地提倡, 而是借鉴各国经验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实实在在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实行“诱”与“堵”的结合, 把莘莘学子引向了留学的轨道。

首先, 清廷许诺, 不论官费生和自费生, 只要学成回国, 经考试合格, 一律赏赐进士出身或举人出身头衔, 提高学成归国者的身份和荣誉。《清稗类钞》中说“科举时代之进士、举人, 略如欧美日本之学位。宣统乙酉, 学部奏酌拟考试毕业游学生章程, 中有分等给奖一条, 列最优等者奖给进士, 列优等、中等者奖给举人。各冠以某学科字样, 习文科者称文科进士、文科举人, 他科仿此。”[4]1678在现实中不乏典型事例的证明, 1911年9月, 章鸿钊和丁文江参加京师学部举行的留学生考试, 两人皆以最优等成绩获得“格致科进士”学衔。

其次, 清政府大力鼓励自费留学。当时中国留学教育, 就经费来源划分, 有国家官费生, 各省官费生和自费生三种。官费生虽由政府筹措经费, 但是在当时连年割地赔款的历史语境下, 因为国库空虚, 经济拮据, 所以名额不多;而国家百废待兴, 对人才的需求量却很大, 所以政府大力鼓励自费留学。清廷规定, 自费生和公费生并非一成不变的, 自费生假如发奋努力, 能够考入国家急需的学科和专业, 还可以变为公费生, 实现乌鸦变凤凰的华丽转身。

假如说, 这些政策是“诱”的话, 清政府还出台了一招“堵”的政策, 那就是废除科举, 从而逼迫学生留学。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 只要科举存在, 人们就会奉“四书五经”为圣人之教, 斥“西学”为野狐禅, 把精力和兴奋点都集中在对进士、举人等学衔的拼搏上, 对新式学校和出国留学等新生事物则不感兴趣。在某种意义上说, 科举制度客观上成了新式教育发展的障碍。因此, 清政府在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度, 断绝了他们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的道路, 使他们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现实, 抛弃原来的价值目标和思想观念, 为人生重新定位。

因为社会舆论的支持、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以及现实生活的逼迫, 出洋留学在20世纪初终于形成了一股热潮, 和此前1872年首批幼童留美时的寂寥落寞形成鲜明对比。留学人员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也随着留学热潮的兴起而水涨船高, “中国某些人对西学的诋毁……在日本战胜中国以后的十年中, 这种态度让位于重现出洋留学, 其重视程度使留学不但对一个人在官场的晋升有好处, 而且成了晋升的关键性条件”[5]404。秋瑾在给她大哥的信中也指出:“今日世界谋事, 非知洋务不可;若能出洋留学数年, 谋事较易。”可见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 出洋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身份资本”, 能够给知识分子带来切身的利益和光明的前景。在清末, 把优秀的洋学生与进士、举人同等看待;而在民国之后, 有过出洋留学经历的教师在待遇上往往要高于国内培养的同等学力者。在助教和讲师职称阶段, 国内学历尚能担任;但副教授、教授等高级职称, 国外的留学背景则成为了分量极重的筹码。

在当时浩浩荡荡的留学大潮中, 中国人留学目标地主要是日本。留日学生不仅人数众多, 所学的专业也很广泛, 并且还频繁开展了各种社会活动。因此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社会影响方面, 留日学生都超过了赴欧美的留学生。1896年, 中国学子开始留学日本, 尽管最初的留日学生只有13人, 但以后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据考证, “1899年增至二百名, 1902年达四五百名, 1903年有一千名”[6]1。1905年, 日俄战争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 这种“以小胜大”、“以东胜西”、以黄种人胜白种人的结果, 再次给了中国人以极大的震撼;而就在这一年, 中国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也被废除, 中国士子断绝了科举晋升之路, 所以接下来的“1906年是留日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共达一万三四千或二万名之谱”, 形成了一个高峰。1907年留日学生达也达到了万人以上。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1937年, 仍然有5934人负笈东洋。而朱光潜在1930年写的《谈出洋留学》一文披露, 当时在美国和法国的留学生大约有2000人, 在其他欧洲各国的留学生有1000人左右。这组数据对比, 有力地说明了当时日本成为了中国留学生输出的重镇。据日本研究中国留学史的学者实藤惠秀统计, 自1896年清政府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开始, 到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为止, 在42年间中国留日学生人数总计达5万余人。

应当说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中国留日学生群体在世界留学史上规模都是空前的。尽管其中鱼龙混杂, 许多人上的是速成班而接受非正式教育, 在整体上影响了留日学生的水准和声誉, 但是前后相续几十年的留日浪潮, 毕竟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极为宝贵的人才, 造就了一支庞大的新式知识分子队伍,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摘要:自1896年中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开始, 清廷出台了一系列积极鼓励莘莘学子出洋求学的政策。因为“取径东洋, 力省效速”, 所以日本成为了中国学子留学的重镇。尽管留日学生鱼龙混杂, 但这一群体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清廷政策,留学日本,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 (上册) [M].中华书局.1981.

[2]郑观应.郑观应集 (上册) [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张之洞.劝学篇[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4]徐珂.清稗类钞 (第四册) [M].中华书局.1984.

[5]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下卷)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6]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仿膳“清廷御膳”的保护与传承 篇2

2007年,仿膳饭庄“仿膳满汉全席烹制技艺”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仿膳满汉全席烹制技艺”更名为“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后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饭庄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将该项目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仿膳饭庄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几十年的经营中,饭庄始终保持了宫廷风味的特色。为了不断挖掘开发宫廷名菜,仿膳派人多次前往故宫博物院,在浩繁的御膳档案中整理出乾隆、光绪年间的数百种菜肴。其中凤尾鱼翅、金蟾玉鲍、一品官燕、油攒大虾、宫门献鱼、溜鸡脯等最有特色;名点有豌豆黄、芸豆卷、小窝头、肉末烧饼等。1979年,经过挖掘、整理、仿膳饭庄在国内首家推出了清廷御膳的代表宴席“满汉全席”,引起世界各国饮食界的广泛关注。末代皇帝的胞弟溥杰先生品尝后,写下了“正宗满汉全席”的评语。

为了确保“清廷御膳”制作技艺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饭庄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并将此项技艺的研发创新工作纳入到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之中,每年进行严格的监督与考评。

2005年,仿膳饭庄划归全聚德集团之后,在集团的支持和帮助下,饭庄在非遗方面的工作有了新的突破。饭庄于当年成立了满汉全席研究委员会,聘请了多位专家指导工作。饭庄对“满汉全席”菜品进行研发创新,在继承原有风味的同时,根据现代人绿色健康饮食的特点,精选食材,加以精烹细作,面向广大顾客推出了“满汉全席精选菜单”,使宾客吃一餐就可领略清廷御膳的精美特色。另外,饭庄还对满汉全席服务接待程序进行了丰富与创新。此项隆重的服务礼仪从北海的长廊开始,就有身着满族服饰的女服务员打着灯笼迎接客人,客人还可以穿上龙袍,过把皇帝瘾,更增添客人身临其境之感。客人入座后,要上小毛巾净面、净手,乐师奏古乐伴宴,沿袭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令客人留连忘返。使其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宴席间由服务员将名菜名点之精美典故以及亭台楼廊匾额字画之传奇来历委婉道来,更为宾客凭添一番情趣。

自2009年开始,饭庄更是加大了对“清廷御膳”的宣传力度。饭庄通过与电视台、广播、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介合作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广,努力使其浓郁厚重的清宫饮食文化传播于世,使中外友人在品尝到正宗传统宫廷美食的同时真正体会到中国饮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内涵魅力,进一步提高了清廷御膳这一传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饭庄按照全聚德集团公司全年营销工作计划的安排,配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地标物语》栏目组拍摄了介绍皇家婚寿宴的专题片。饭庄已委托故宫博物院的清史专家为仿膳专门整理出版一本题为《清廷御膳》的专集。饭庄还与专业网站设计公司合作重新将仿膳网站进行改版,推出全新中英文两版网页。希望国际频道和英文网页能够使清廷御膳这一宝贵品牌在世界范围内打响,使世界人民都可以亲身感受到“清廷御膳”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清廷政策 篇3

很多人一直认为, 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 对海洋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小。传统上认为中国古代从没有设置或者加强过海防, 对中国海防的起源, 一直是历史争论的焦点。我国的海防建设有着很长远的历史, 因为中国的海防与战争紧密相连。中国最早的海防主要是为了防止海盗的侵扰, 万历二十六年, 中国海军大败日本名将丰臣秀吉, 彻底改变了朝鲜、日本以及中国的沿海防务。中国的海防有很悠久的历史。唐朝在公元7世纪分别在山东的莱州、登州设立东莱守捉、平海军, 以防止海外势力对沿海地区的侵扰和影响。宋、明等朝的海防均有史料可考。

二、清廷海军建设情况

从史料上看, 清朝初期非常重视海军的建设, 也在维护国家统一, 拓展疆域, 阻止侵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立起了疆域辽阔, 高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道光帝在位期间, 国家日益衰落, 政府腐败, 经济衰退。道光也曾经为了挽救清朝威望的局势作出了一定的努力, 整顿吏治, 整厘盐政, 通海运, 平定张格尔叛乱, 严禁鸦片, 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道光年间, 边海防逐渐废驰。清朝沿海防务的主要力量北洋水师军费匮乏, 无带兵之将, 无识水务之兵。海防资金难以落实, 不思改革, 废弛边防, 因循守旧。海防要塞年久失修, 已经为清后期的沿海防务埋下了隐患[1]。

1. 北洋海军在“硬件”建设上的重要成果。

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丧权辱国条约的惨痛教训后, 清政府痛定思痛, 大力发展海军建设,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装备状况有了明显改观, 淘汰旧式装备, 大力引进新式装备, 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更换。两支海军队伍有了一定的规模, 大多采用新式的舰艇。1888年, 北洋水师先后购买了镇远、定远、经远、济远等8艘铁甲舰和战斗舰, 以及后来的多艘运输舰、训练舰、巡洋舰和炮舰等。此时的北洋水师硬件装备在当时中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当时在各个港口防务的火力配置能力最强, 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列第八位, 远远超过了日本。同时, 预警, 通讯保证等体系初次应用于沿海防务, 可以说, 建立了完善的沿海防务体系, 同时,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代表了当时中国海军防务建设的最高水平[2]。

2. 北洋海军的“软件”建设成果。

创办福建船政学堂、威海水师学堂、旅顺口鱼雷学堂、天津海军西医学堂等一系列新式军事学堂, 派遣优秀留学生, 培养人才, 大胆起用人才, 改革军队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是甲午战争前中国军事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先后培养出了邓世昌、严复等一批优秀军事人才, 他们的才干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虽然得到了施展, 但是, 由于历史的原因, 甲午战争失败, 但是他们的才干, 在北洋水师得以体现。参照英国海军部编的《水师操练》进行单舰训练;参照英国海军的《轮船布阵》、《舰阵图说》进行阵法训练。聘请了一批洋员对北洋海军进行全方位的训练, 严格要求军队, 此时, 北洋海军已经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变革, 达到了鼎盛时期。

3. 北洋海军“制度”建设。

军队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硬件和软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变革, 一切都无从谈起。对中国旧兵制适当进行一些变通性改革, 1888年颁行了《北洋海军章程》, 从制度上对北洋海军的各项事务或者晋升、管理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使军队管理走上制度化的道路。虽然由于历史原因, 对军队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但是, 却代表了当时军事改革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成果。同时, 把战略战术写入规章制度, 以制度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指挥的部署只带战争,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首要创举。对各级军官的选拔、考核、任用、奖励、服役期限、奖励待遇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在船制方面, 对北洋海军各类战船编制体制作了较明确细致的规定, 不仅设立了较明确的等级制度, 而且对军官的选拔、晋升、服役年限等作了较明确的规定, 从海军学堂的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的学员, 在进行一系列正规的考核后进行任用, 达到了公正、公平的原则, 也对当时军队积极性有重要的影响, 是一个好的创举。在《北洋海军章程》中, 对后勤保障系统作出了详细和明确的规定, 从作战物资的准备、运输、征集、使用等各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 初步建立起了完善的后勤保障机制, 也是中国近代军队后勤保障系统制度化的雏形[3]。

三、晚清海防建设意识的重要转变

军队建设的突出成果和后期的国际形势, 尤其日本以及美国等国家的不断强大, 促使了晚晴在军队建设思想上, 产生了重大的转变。

一方面是出现了以变法为主要思想内容核心的军事变革主张, 主张从军事上要独立自强, 与毛泽东同志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思想和军事界认为当时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各国和以美国、英法等国家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当时中国沿海地区的骚扰和侵略是前所未有的, 为中国近代军事变革和军事强国思想的产生, 提供了现实的需求。当时的李鸿章曾经指出, 当时的中国海岸线近万余里, 各国的商人和传教士通过绵长的海岸线, 打着传教和做生意的幌子, 聚集在中国大陆的各个地方, 怀着侵略和吞并中国的阴谋, 煽动各国与中国之间的军事摩擦, 一旦产生军事摩擦, 实际上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情况。通过电报, 可以把最近的军事信息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送到千里之外。当时的国外军事条件已经非常成熟, 拥有杀伤力极强的武器, 即“军器机事之精, 工力百倍;炮弹所到, 无坚不摧, 水陆关隘, 不足限制”, 当时国外武器装备的情况, 中国的海防设施已经不能够阻挡, 战争的激烈程度和面临敌人的强大, 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对当时清朝政府的政权、领土安全是极大的威胁, 是当时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必须从应对战法和军事实力上进行改革, 以挽救当时清朝日益衰落的局面。对内由于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 只是中国消耗很大, 在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 国内提出了“变局”的思想, 其思想的根本就是军事变革, 建立一支能征善战, 武器装备一流、制度完善、管理先进、战斗力极强的军事队伍, 其中最重要的是海军, 来抵制外来的侵略, 提出了军事强国的重要战略思想, 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贯彻落实, 但是, 由于体制和资金等问题, 没有从根本上进行贯彻, 或者在贯彻的过程中不彻底, 也是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对由“变局”而衍生的军事强国战略, 是推动近代海防建设的重要因素, 其重要成果以北洋水师为代表。

二是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和技术革命, 成为当时指导中国军事变革的重要方针和思想。魏源、林则徐最早提出“师夷长技”的思想, 这些思想在当时其实主要是设计海军和海防的建设。洋务派把这些思想真正应用并贯彻落实到实践过程中。但真正将它变为中国军事革新指导思想并付诸实施的是洋务派。1860年曾国藩就提出:“驭夷之道, 贵识夷情”, 抵制侵略的最好办法, 就是要对侵略者有更全面、更清醒的认识, 向侵略者学习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技术, 对当时的西方武器装备和建设情况作全面的了解和系统的学习, 派遣优秀的军事人才通过留学等多种手段, 学习武器制造和使用技术。学习西方军事管理和训练方法, 打造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 花大笔的资金从国外购进先进的军事装备, 以战斗舰、炮舰、巡洋舰等为主要代表, 购进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用他们的武器抵御他们的侵略, 另外一个重要的目标在于国产化, 就是通过实物的形式仿造, 这样是当时最快捷的途径, 但是没有在实践中很好的落实[4]。

第三方面是在鸦片战争结束后, 提出了海陆并重的防御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朝当局对中国海防形势的严峻性有了更清醒、更全面的认识。左宗棠在创办福建船政时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 西方各国火炮兵船直达天津, 藩蓠竟成虚设, 星驰飚举, 无足当之。”中国的海岸线, 已经完全暴露在西方侵略者的炮口之下, 没有反抗和抵御的能力, 海岸前一旦失守,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侵略者会通过海岸线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大陆, 也就是说, 以海岸线为突破口, 侵略大陆才是根本的目的。所以, 海防建设是基础, 在海防建设的基础上, 还要加强陆地的防范和反侵略能力, 也就是构筑以海防为第一道屏障, 陆地为第二道屏障, 遥相呼应、彼此相依的防御体系建设, 这是清朝后期最重要的军事防御思想, 也是后来军事工作的原则, 是当时军事观念的重要革新和创举。经过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后开始的第一次海防筹议, 清廷确立了陆海并重的国防方针, 强调“海防关系紧要, 既为目前当务之急, 又属国家久远之图”, “亟宜未雨绸缪”, “通盘筹划”, 逐渐举行, 持之以久, “以为自强之计”。将海防建设提到与陆防同等重要的地位, 是近代中国军事观念的一个重要变革和进步。

清廷的海军建设, 从软件、硬件到最终的制度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也是这些成果使得盲目自大的清朝在海军建设达到顶峰时期, 克扣军费, 导致了清朝末期的海军建设落在了其他国家的后面, 导致了中华民族的灾难, 这应该为后世所警醒。但是, 清朝的海军建设对海防意识的转变,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也对今天的海防建设, 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摘要:中国近代所经历的战争都是从沿海开始的, 甲午海战、片战争, 我们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也都大多数包括沿海港口,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关键词:清廷海军建设,晚清海防意识,影响

参考文献

[1]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晚清部分〉.[M].人民出版社, 1993.

[2]戴峰.近代中国海关与中国财政[J].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3.

[3]海军司令部.《近代中国海军》[M].海潮出版社, 1994.

上一篇:科技报告制度论文下一篇:网上教育及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