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谱训练

2024-09-27

背谱训练(共5篇)

背谱训练 篇1

一、意义识记

“意义音乐识记是指在了解音乐识记对象及其逻辑关系基础上的识记。”具体而言, 就是在了解乐曲的基本含义、基本节奏、曲式结构、调式、旋律及织体等特点后进行识记。以我国作曲家桑桐创作的钢琴曲《友情》为例:

这是一首由内蒙古民歌改编而成的钢琴曲, 乐曲歌颂了人与人之间质朴、纯真的美好情怀和真诚、永恒的珍贵情谊。本曲采用2/4拍子 (除第32小节为3/4拍) , 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和动力性。曲式结构较为规整, 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可分为呈现段A、中段B和再现段A三部分。首尾两段各包括四个四小节乐句;17~19小节为连接部分。在调式布局上, 该曲采用了中国民族调式, 呈示段b羽调式, 中段#f角调式, 再现段回到b羽调式。在旋律与织体的运用上, 呈示段前两句旋律出现在左手低声部, 右手高声部为双音伴奏音型;后两句旋律转至高声部, 低声部伴奏音型采用切分节奏。中段右手弹奏旋律, 左手对应平行三度进行随后改为单音线性进行, 以弱结束。再现段前两句旋律由左手弹奏, 音区降低八度, 伴奏部分加厚成和弦;后两句旋律至右手, 配合左手八度与琵音相结合的伴奏音型以强度力度将音乐推向高潮。

经过以上思考与分析, 学习者了解了乐曲《友情》的特点, 理解了作品的意义, 同时也明确了识记的方向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识记, 比单纯的机械识记更迅速和准确, 并更易于保持和提取。这就是说, 对乐曲进行理解性的识记, 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音乐理论知识。演奏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丰富和充实知识储备, 深入分析和理解音乐材料, 学会并善于应用意义识记法。

二、整体、部分与综合识记

整体识记是每次识记整部作品, 往复进行直到熟练为止。部分识记是将作品分为若干部分, 逐一识记, 直到记熟每一部分。综合识记是将整体与部分两种识记方法结合起来, 先采用整体识记, 全面理解和领会整部作品, 然后采用部分识记, 将作品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最后再次进行整体识记, 直到整部作品了然于心。

音乐识记的材料规模有大有小, 程度有易有难。一般而言, 无意义的材料用部分识记比较好, 有意义且简短的材料用整体识记比较好, 有意义且规模大、程度难的材料用综合识记比较好。为了提高识记效率, 应对钢琴作品进行合理的安排, 灵活运用整体识记、部分识记和综合识记法。如上例《友情》, 该乐曲规模不大, 段落明晰, 如果学习者对乐曲比较熟悉, 能够迅速理解作品的内涵, 较为轻松地掌握演奏技巧, 可采用整体识记法。如果学习者对作品的理解和弹奏有难度, 则可考虑使用综合识记法。即先对乐曲整体识记, 然后根据乐曲的单三部曲式结构, 将乐曲划分为呈示段、中段和再现段三部分, 继而采用部分识记法对各段逐一识记, 最后再次将各部分组合起来整体识记。在使用综合识记法时需特别注意各部分衔接处的连贯性训练, 以保证部分识记至整体识记时能够顺利过渡。

三、慢弹识记

钢琴背谱演奏要求演奏者达到对谱面和动作准确无误的记忆。然而很多演奏者在刚开始学习新作品时就急于进入快速, 来不及认真体会乐谱的要求和动作的要领, 忽视和遗漏了许多细节导致错误, 而错误一旦形成则难以纠正。不仅如此, 长期快速地弹奏还会使思维因无法跟上手指的速度而使学习者进入到无意识弹奏和无意识识记状态, 陷于被动弹奏和被动记忆的局面, 其记忆结果不稳定也不牢固, 一旦放慢速度或转移演奏环境, 记忆线索极易中断。俄罗斯钢琴家戈登威泽尔曾指出:“当某人背谱弹奏时, 如果告诉他弹慢些而他反倒为难, 这就是一个迹象, 说明他其实不会背, 不了解所奏音乐, 只是用手瞎弹。这样瞎弹危害极大, 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这种只能快不能慢的背奏是仅靠手指惯性动作而形成的非理性演奏, 是在长期快速弹奏和识记的状态下练习的结果。因此, 在慢速弹奏中识记非常重要。学习者能够在慢速中以思维引领手指, 避免无意识记忆状态的出现。钢琴演奏需要同时协调眼、耳、手、脚各方面, 学习者能够在慢速弹奏时, 利用足够的时间顾及乐谱上的细节, 选择合理的弹奏方法, 体会恰当的动作组合, 有效保证练习的准确性, 继而保证记忆的准确性。因此, 应尽量以慢弹识记为基础, 待实现了乐谱和演奏动作的精准性后, 再逐渐过渡到中快速。

四、反复识记与尝试重现

钢琴演奏的最高境界是获得音乐和技术的完美统一, 而纯熟的技术和美好的音乐不可一蹴而就。技术上诸如位置节奏是否准确、指法是否合理、动作是否协调、气息是否通畅、速度与力度是否到位等问题需要在反复练习、反复识记的过程中得以解决和完善;音乐上诸如形象的描绘、情绪的体验、情感的表达、内容的诠释更需要在反复练习、反复识记的过程中得到细化和升华。大量地、反复地练习和识记正是不断地使音乐记忆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得到巩固与提高的重要手段。

反复识记固然重要, 但是一味地反复并不是最佳的识记方法。在反复识记时加入尝试重现, 能够明显提高记忆的接受和保持效果。“尝试重现是在还没有完全牢记识记材料之前进行尝试性地回忆。”这种方法易于及时发现音乐材料中难以识记和发生错误的地方, 从而更加集中时间和精力攻克于难点, 使记忆保持的薄弱处得到填补和加强。波兰钢琴家约瑟夫霍夫曼就十分推崇反复识记与试图回忆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首先视谱准确地弹奏若干次, 然后离开乐谱, 尝试回忆音响和动作并随之弹奏出来。如果出现遗忘, 就针对遗忘的部分继续进行读谱和弹奏的练习, 之后再次试图重现, 检验识记效果。如此往复多次, 直到记牢整个音乐材料。经心理学实验证明, 识记材料时, 用40~60%的时间进行尝试重现, 可以获得最理想的识记与保持效果。

五、多通道协调记忆

钢琴演奏具有很强的即席性, 台下背谱再充分, 上台演奏时也有可能会因为意外因素而造成记忆线索暂时性遗忘。为了防止记忆链条的中断, 演奏者可在背谱训练时采用多通道协同记忆法。

多通道协同记忆是一种多感官参与的记忆方法。钢琴演奏中的多通道协同记忆主要指视觉、听觉和动觉三种官能互相联系、互相协助的记忆方法。具体而言, 三种官能的相互联系在于:识记时, 视觉记乐谱, 动觉记触键 (踏板) , 听觉记音响。回忆时, 视觉再现乐谱, 动觉指导动作, 听觉检验声音, 各程序相互衔接, 瞬间连贯完成。三种官能的相互协助在于:当遗忘了乐谱时, 动觉和听觉记忆又给予帮助。多通道协同记忆的记忆效果比单一的感官记忆更为立体和全面, 这种方法把看、听、思、弹各种活动结合起来, 增加了提取信息时的线索通道, 能够在需要时把记忆中贮存的知识迅速地通过其中任何一个或者多个通道提取出来, 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六、设置接续点记忆

这是将乐曲的段首、句首音或者任意音符设为起点进行背谱续奏的记忆方法。弹奏者通过设置接续点锻炼背谱续奏的能力, 力求将作品的每一个细节牢记在心, 即便暂时出现遗忘, 也能够迅速地继续提取正确的记忆内容, 将失误减小到最低程度。

具体训练的方法是, 将一首乐曲分成若干段或者若干句甚至更小的单位, 为各段 (句) 编上序号, 按照序号顺序进行识记。一段时间后, 任意抽取其中的某段 (句) , 从段 (句) 首音往后续奏。以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梦幻曲》为例:按照《梦幻曲》的曲式结构, 将全曲分为六个乐句, 分别为各句编上序号1~6, 按照序号顺序识记一段时间后, 任意抽取其中的一句如第3句, 从句首处续弹。如果无法续奏, 则将接续点前后部分进行强化练习和识记后再次尝试续奏;如果能够续奏, 则再抽取另一句句首做同样的训练, 直至每一个乐句与下一句都能够顺利续奏。

对于技术难度较大或容易遗忘的段句, 接续点的位置应设置得更多更细, 必要时弹奏者可随意中止演奏, 之后尽快从中止的位置接续下去。这种接续点未设置在固定位置, 具有较强的不可预知性, 所以识记工作细, 难度大。一般来说, 接续点设置得越多, 覆盖面越广, 接续演奏的能力也越强。

参考文献

[1]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约瑟夫·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钢琴演奏的背谱和看谱 篇2

于是乎,一些著名的演奏家如彼得·塞尔金(Peter Serkin)、奥利·穆斯托宁(Olli Mustonen)经常在演一些独奏作品时看琴谱演奏。吉尔伯特·卡利什(Gilbert Kalish)是美国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他长期以来弹海顿奏鸣曲、勃拉姆斯的间奏曲时都是看谱的。身为斯托尼·布鲁克(Stony Brook)大学音乐系的教授,卡利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率先改革,规定学生参加学位评定的正式考试时,可以背谱也可以看谱演奏。

当然,反对看谱演奏依然大有人在,法国钢琴家亚历山大·梭罗2012年10月在纽约的音乐会弹斯卡拉蒂、拉威尔、肖邦、李斯特的作品,也弹了他十分拿手的爵士乐《屋顶上的牛》,有评论文章对其演出赞美有加,认为梭罗的演释入木三分且风格多变。问题是这篇文章所附的一张照片显示梭罗是看谱演奏的,遂招致媒体上的一阵喧哗……显然公众心目中依然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看法:演奏家看谱演出意味着对作品掌握得不够或是准备不充分。

事实上这种评论对梭罗有欠公允。杰出的俄罗斯钢琴家里赫特在六十岁时觉得背谱演奏已力不从心,于是开始看谱弹琴,当时并没有人质疑他。2012年,英国钢琴家史蒂芬·霍夫在《伦敦每日电讯报》著文,对背谱和看谱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认为对古典音乐早期作品的背谱弹奏是有悖于历史的,因为在李斯特之前的所有钢琴家演奏时都是看乐谱的,李斯特可能是出于炫技的考虑,背谱弹奏所有乐曲,包括贝多芬的一些难度极高的钢琴奏鸣曲。自李斯特之后,背谱弹琴开始盛行。霍夫还认为,古典音乐早期的演出分两大类:弹作曲家的作品和即兴演奏。前者永远是看谱演奏的,因为当时的演奏家往往同时又是作曲家,所以,如果某人背谱演奏肖邦的《叙事曲》,会被认为狂妄自大,似乎是在声称该《叙事曲》是他本人所作。时下,著名演出机构如卡内基大厅也已不再要求演奏家背谱演奏,他们认为如何演奏是艺术家个人的决定。

试析钢琴演奏教学中背谱的训练 篇3

一、钢琴演奏教学中背谱训练的重要意义

(一) 提高视奏能力

在钢琴演奏教学中进行背谱训练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视奏能力。而对于一个钢琴演奏者而言, 视奏能力的重要性非同寻常。在实践中, 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 面对同一张乐谱, 有的演奏者就能很快的掌握演奏精髓, 表现的惟妙惟肖。而有的演奏者则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练习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每个人的视奏能力存在差异。在我国的钢琴教学中, 视奏能力一直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 很多学生对视奏能力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完全忽视了学生视奏能力的培养, 长此以往, 钢琴演奏教学效果变得越来越不理想。而背谱训练则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视奏能力, 让学生的记忆力得以提升, 在熟练掌握乐谱的前提下, 视奏联系变得得心应手。

(二) 形成良好节奏感

背谱训练还能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节奏感。对于音乐而言, 节奏无疑其灵魂, 是音乐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学生在进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 如果采取读谱演奏的方式, 学生可能对于该部音乐作品的掌握变得十分片面, 由于不熟悉曲谱, 他们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看谱和指法之上, 而对于音乐节奏则鲜有关注。而熟练背谱之后, 学生的演奏会变得更加专注, 在演奏的过程中投入自己全部的感情, 对于节奏的把控自然就会精妙得多, 进而形成良好的节奏感。

(三) 促进音准的把握

很多学生在进行钢琴演奏的时候, 往往会出现节奏把握不到位或者是错音频繁的状况, 这对于钢琴演奏而言是十分忌讳的。一个错音的出现就会让整部作品的演奏变得不伦不类, 还有的学生在钢琴演奏中, 不但要他们进行背谱演奏, 音准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因此, 在钢琴教学中, 背谱训练对于音准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音准错误的发生, 学生必须进行重复多变的背谱训练, 但是这个训练的过程不应该是一个机械记忆的过程, 而是融入感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过程。学生一旦具备了这样的背谱能力, 就会避免在演奏中出现错音的现象, 让整个的演奏更加顺畅和谐。

(四) 增强表演效果

在钢琴演奏中, 熟练的背谱还能让演奏的效果变得十分出色。试想一下一个边看乐谱, 一边进行钢琴演奏的表演是多么的乏味且缺乏表现力。因此, 在钢琴演奏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背谱能力能够有效增强最终的表演效果, 让演奏者全情投入, 不分神, 全神贯注, 让演奏的整个过程趋于完美, 让观赏者也跟随演奏者经历了一场美轮美奂的音乐之旅。

二、钢琴演奏教学中背谱训练途径

(一) 强化作品理解

要想让钢琴演奏教学中背谱训练的开展更加有效科学, 让学生在事前对于演奏作品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是基本前提。不管是演奏任何一种乐器, 预先对需要演奏的作品进行详细的了解和理解都是第一步需要做的工作。通过对于作品的理解, 演奏者明确了应该在演奏中预设的感情基调、环境氛围等。试想一下, 如果一个演奏者连作品的理解都不到位的话, 就算熟练的背下了所有的演奏曲谱, 但是其最终进行的演奏都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因此, 强化对于作品的理解和背谱训练密不可分, 缺一不可。

(二) 加强心理记忆

在背谱训练中, 心理记忆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首先, 识记是心理记忆的第一步。在进行钢琴演奏的时候, 面对一部全新的作品需要演奏者对乐谱进行全面的识记,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的练习。在这个识记的过程中, 对于乐谱中的高低音、调号、拍号等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把握。那些在演奏中容易忽略的休止符、临时变音记号等也应该受到演奏者的格外关注。识记的过程是一个漫长且比较复杂的过程, 可能需要演奏者, 特别是初学的演奏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经历, 但是一旦过了识记这一关, 背谱训练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后续的学习也会变得有章可循。

其次, 保持是心理记忆的第二阶段。有了第一步的识记之后, 接着需要进行的就是看谱练习的步骤。其实这个看谱练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保持记忆强化记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刻苦训练, 在练习中强化手、脑、心的协调配合, 从而收获多方面的记忆效果。在这个有谱有琴的保持记忆过程中, 演奏曲目的熟悉度得到不断的强化, 背谱初见成效。

最后, 再认识和回忆是心理记忆的最后一步。这是一个巩固学习效果的环节, 对于那些之前在前面两个环节中仍然存在纰漏的地方, 在这个环节中就得到了相应的查漏补缺。同时, 通过经常性的回忆, 心理记忆的效果会变得更加牢固深刻。此时, 需要进行的练习这位无琴无谱练习。整个演奏的过程在演奏者的脑海中一一掠过, 就算没有任何实物, 演奏者也能从心里体会到演奏的最终效果, 这是背谱训练的最高境界。

(三) 重视分层练习

分层练习也是钢琴背谱教学的一大有效途径。首先, 细化练习是第一个分层。在细化练习中包括慢练和分手练两方面的具体内容。慢练让每个演奏动作与动作之间存在的间隙变得较大, 进而让演奏者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倾听, 有利于对于乐谱的有效记忆。同时, 在慢练的过程中, 演奏者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乐谱中的各个细节, 并对演奏的指法、节奏、情绪等有了更为准确的拿捏。

其次, 整体练习是第二个分层。整体练习将之前细分的环节进行了整合, 让钢琴演奏变得一气呵成, 具有十足的艺术感染力。

(四) 采取适宜的方法

在背谱训练中, 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不同的曲目不应该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 而是应该所有变通, 让教学变得更加有的放矢。在具体的学习中, 对于练习曲和乐器的背诵方法都是完全不同的, 练习曲主要倾向于技术层面的背诵, 而乐曲的背诵方法则显得更为复杂和繁琐。在背诵中, 演奏者应该适当的进行难以划分, 让背谱训练更加具有成效。

结语

在钢琴演奏教学中, 背谱训练至关重要。如果不能掌握进行背谱演奏, 整个演奏就会变得生硬且缺乏观赏性。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视背谱演奏, 让钢琴演奏很好地呈现给观赏者。

摘要:本文首先就钢琴演奏教学中背谱训练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 接着提出了钢琴演奏教学中背谱训练途径, 旨在通过于此, 全面提升钢琴演奏教学中背谱训练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钢琴演奏,教学,背谱训练

参考文献

[1]林林.浅析钢琴演奏和教学中背谱能力的训练[J].大舞台, 2013 (4) .

背谱训练 篇4

一、概述“解剖背谱法”的内容

“解剖背谱法”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剖析作品进行理解与记忆,最后达到能够背诵并熟练灵活弹奏的目的。“解剖背谱法”在各大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者首先要引导学生将要学习的作品整体浏览,大致了解其中内容。其次将作品分解为若干小节,在牢记每小节音符与节奏的基础上融合和声与曲式。每两小节为以小段,记熟之后将其进行背诵。整个作品都可以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记忆。如果在小节记忆中存在困难,可以再将每小节按照乐句的形式再划分,再进行记忆。这种“解剖背谱法”的讲解与运用中,每个学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教学者可以根据学生的悟性及教学训练的实际情况灵活教授。

二、“解剖背谱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解剖背谱法”应用一般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乐谱识读、乐谱分析及作品回想。这三个部分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三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而这个过程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是独立分开进行的,而是交叉进行的,以下是对“解剖背谱法”三个部分的相关分析:

1、乐谱识读。正确的识读乐谱是钢琴艺术学习中的重要基础。钢琴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先对乐谱的音符、乐谱符号及休止符等各种不同的符号信息进行认真仔细的审阅,然后再进行分析与具体视奏。这一部分的学习只是视觉上的记忆,但是作品乐谱中每一段落的分布、基本结构、细节等都会在读谱的过程中印入学生的大脑中。因此,读谱的学习过程中,教学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内在规律与逻辑联系,让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对乐谱有更深刻的记忆。

2、乐谱分析。“解剖背谱法”属于记忆方法中的理解记忆方法,学生在钢琴艺术的学习中,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记忆程度与其思维活动是紧密相关的。而“解剖背谱法”的运用就是建立在理解作品上的。钢琴艺术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艺术,对于钢琴弹奏者而言,钢琴的弹奏是一种灵活且变化万千的心智活动。其学习过程需要弹奏者长期对手指进行磨练,弹奏者的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而在钢琴弹奏中,弹奏者思想能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弹奏者的弹奏水平,因此,养成分析作品的良好习惯对于弹奏者而言是取得良好弹奏效果的重要保障。

3、作品回想。“解剖背谱法”中的作品回想也就是冥想,是学习者在无琴无谱的状态下进行的一种练习。这种联系方法要求学生首先要深刻的了解弹奏作品,并且能够较为熟练的掌握乐谱。作品回想的联系一般分为几个步骤:首先,学生需要看着乐谱在钢琴上进行弹奏练习;其次,以牢记乐谱为前提条件,扔掉乐谱在钢琴上进行弹奏练习;再者,抛开钢琴看着乐谱进行弹奏练习;最后,将乐谱和钢琴都丢开,进入无琴无谱的练习。其中第三步和第四步的联系最能让弹奏者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也是最为困难的阶段,这需要钢琴弹奏者对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和深刻的记忆。

三、“解剖背谱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解剖背谱法”与传统的背谱方法进行科学合理地结合

教师在钢琴教育教学中首先要从意识上重视“解剖背谱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关注学生对音乐作品乐谱的识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乐作品乐谱的背谱方法,并且在教学中将“解剖背谱法”与传统背谱方法中的科学有效部分进行结合。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此外,也不能因为太注重背谱练习而忽视看谱学习,二者要科学结合,交叉联系,以此提高练习者的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

2、背谱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递进式教学

学生对于“解剖背谱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是一个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过程,因此,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按部就班逐步进行,不可一味的求速度、求结果而忽略训练过程。“解剖背谱法”的学习与训练大致要经过四个阶段,也就是感知阶段、理解阶段、积累阶段与运用阶段。教师要善于根据在学生读谱阶段中产生的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掌握学生的记忆规律并“因材施教”,进行合理运用

“解剖背谱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者要对学生的记忆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将形象记忆与逻辑记忆方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心理适应能力。此外,加强学生注意力集中方面的训练,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记忆力培养,稳定其音乐情绪,让学生在进行音乐作品分析时能够做到冷静细致的好习惯。使得学生在进行钢琴弹奏的过程中做到心无旁骛、不骄不躁,不免不良的情绪或者心理因素出现记忆断片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钢琴艺术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音乐作品的乐谱背诵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背谱方法则对音乐学习效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科学的、正确的背谱方法在钢琴艺术教学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解剖背谱法”的运用,一方面引导钢琴学习者有效的进行乐谱背诵,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掌握合理有效的记忆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摘要:当前的高校钢琴教学中,大部分的钢琴教学人员都普遍重视学生弹奏技巧的处理及音色的方面的知识,忽视背谱的作用。其实不然,背谱能有效提高钢琴技并完善音乐表现,其本身就是钢琴教学中关于技巧的重要环节。相比之一传统的背谱方法,解剖背谱法更加注重读谱的重要作用,重视乐谱理性分析。

论钢琴演奏中背谱能力的提高 篇5

一、提高钢琴演奏中背谱能力首先要懂得心理记忆

牢固记忆是钢琴背谱的基础, 演奏者通过读谱记住乐曲的每一个音符、段落和整体结构曲式, 才能正确演奏出作品的音响效果。因此, 记忆对钢琴学习具有重大意义, 从识记谱面的音符, 到弹奏的指法动作以及所要达到的音响效果都离不开记忆。

1. 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开始, 学习新作品时, 首先要识记乐谱上所反映的信息来指导之后的正确练习。要看清音高、谱号、调号、拍号, 然后是乐谱上的音乐术语, 经常会被忽视的休止符、临时变音记号、指法、表情符号、声音和句法上的要求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准确记忆的内容。有逻辑的分析乐谱然后输入有用信息, 不用钢琴看谱练习也称为有谱无琴, 在脱离钢琴的情形下只看乐谱来了解识记演奏的内容枝节, 把握乐曲的宏观结构和思想内容, 以形成牢固的记忆。有谱无琴的学习方法, 必须要学习者独自通过实践逐渐摸索而掌握, 一开始可能有些吃力花的时间会多些, 不习惯于这种练习方法, 但经过训练后, 会大大提高默记能力, 使背谱更有根基, 受益终身。

2. 保持

保持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 要加深保持原有的清晰的记忆, 就要进行看谱弹琴的练习, 即对照乐谱在钢琴上弹奏练习, 也称有谱有琴, 是钢琴练习最常用的方法, 只有在琴上刻苦的练习, 才能突破技术的难点, 加强手、脑的协调配合, 从而获得视觉、听觉上的记忆对照, 重复的弹奏也使手指有了琴键位置的记忆。有谱有琴的练习帮助弹奏的乐曲在练琴中不断深化、保持熟练度。

3. 再认和回忆

再认和回忆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阶段, 就是将储存在头脑中的信息在提出来, 从记忆的效果来看, 回忆的效果要高于再认。再认和回忆都是巩固对以前的记忆, 再认可以将记忆出现问题或模糊不定的地方及时修补再次确认, 使记忆保持准确, 经常回忆可以用来检测和巩固记忆, 使记忆的信息不容易遗忘丢失, 再认和回忆的程度越高, 音乐记忆的能力就越强。

采用不看乐谱也不用钢琴的练习即无谱无琴的练习方法。其实就是练心, 是提高背谱记忆力的最高境界, 演奏者在头脑中想象自己所演奏曲子效果, 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触, 仿佛能看到乐谱, 听到音响, 感觉手指的触键动作, 段落高低潮、强弱等各方面。俄国钢琴家马尔克.哈姆布尔格曾说:“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花了多少时间在键盘上, 而是动了多少脑筋在键盘上。我的最好练习都不是在键盘上作的。我用思考去直接解决问题。”

二、提高钢琴演奏中背谱的练习层次

在钢琴学习过程中, 有意识的背谱练习能很好地提高背谱能力。有套好的练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有些动手不动心的学习者, 常常练习几个小时也没有记住一个段落, 这往往是练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练习方法的结果。因此, 一首乐曲在练习过程中, 应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 细化练习

(1) 慢练

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 它使演奏者在接触乐曲时就步入了正轨。它放大了音与音之间的时值, 即动作与动作之间的间隙, 弹奏者有了更多的时间用来去倾听, 大脑也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记忆旋律的走向、和声的变化, 运动神经通过“慢镜头”的播放, 更利于精确每个音的记忆。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先生曾说:“慢练的最大优点是来得及想, 来得及准备, 来得及根据视觉、听觉得到的反馈信息来调整和修正缺点和毛病, 使之更符合预定的设想要求和最终演奏目标。”慢速练习有助于提高弹奏的准确性、解决技术难点, 还可以深切关注乐曲的指法、节奏、表情及风格形象等信息内容, 而这些都是钢琴背谱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2) 分手练

钢琴的学习是一个由潜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分手练习是练习一首钢琴作品的重要手段。它使双手更好的获得等同的独立能力, 也更清楚不同手所控制的声部, 易于清晰记谱。分手练减少了注意力分散, 一小块一小块的练习, 降低了练习难度。对乐曲剖析得更细, 能更好的分清声部间的关系。分手弹出的音乐, 帮助更好的听觉记忆, 这样提高了背奏效率, 也使演奏细腻, 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匈牙利著名钢琴家塔玛什.瓦绍里也提倡分手背谱, 尤其提倡左手背谱。可见, 在钢琴背谱过程中, 分手背谱尤为重要。

2. 整体练习

钢琴背谱的整合是将分手或分段练习的部分组合起来, 使乐曲形成一个整体, 以获得音乐作品的整体感。当一首曲子经过慢练、分手练习解剖每个乐句和段落, 反复练习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后, 在段落片段上已经达到一定熟练度时, 但全曲会显得零散, 应适当抽时间将曲子整体化, 把曲子从头至尾的背奏一次, 了解段落之间的衔接, 把握好不同层次段落的思想感情转折变化等, 达到对乐曲的整体布局胸有成竹, 体会背奏一气呵成的演奏效果, 塑造成熟的整体艺术形象。有些学习者习惯于断断续续的弹琴, 稍有不满意就停顿下来, 以求乐曲细节的完美。结果适得其反, 使演奏变得零零落落, 缺乏艺术感染力。钢琴背谱不仅要在细节、段落上做文章, 还要有全局、整体上的完美把握。

三、钢琴曲目中不同题材的背奏方法

钢琴作品体裁种类较多, 但主要分为练习曲, 乐曲、奏鸣曲和复调作品。从练习曲, 乐曲开始进行不同方法的练习, 效果会更好。

1. 练习曲的背奏法

练习曲主要倾向于技术练习, 针对练习某种技术点而写, 旋律性不太强, 篇幅也较短, 在音型上较单一, 有很多重复小节或乐句。在车尔尼的练习曲中, 他的旋律往往以音型构成, 伴奏和旋律由两手分别弹奏。旋律的单手练习, 可以使我们像记忆一首歌曲旋律一样, 内心跟随手指去歌唱, 这样可以轻松流畅地把旋律部分背奏下来。伴奏部分的单手练习, 应根据伴奏音型的变化, 和弦的性质等分门别类地去记忆。主要分手先将技术难点攻克, 再分句背奏, 从背练习曲开始就要注意指法, 固定正确的指法有利于克服技术难点, 加深乐曲的记忆, 提高钢琴演奏的完整性。

2.乐曲的背奏法

大型的中外乐曲的的背奏相对练习曲要繁琐复杂些, 它有多个乐段, 和声、曲式结构、织体等都会更丰富, 这也加大了背谱的难度。乐曲较长最忌讳的一个毛病就是不断地从头到尾反复弹奏, 等乐曲弹熟后自然而然地背出。

一首乐曲可以分成好几个段落, 找准音乐连接很重要, 要注意乐句与乐句之间, 乐段与乐段之间是怎样连接的。段落层次的选择背奏, 从大的方向来看存在于其间的每一个小细节, 才能为它们找到最好、最正确的表达。作品中各个段落有难有易, 把那些音型节奏复杂、技术艰难的部分单独抽出来练习。不能怀着侥幸心理不中断的弹奏出难度大的乐句, 应将那些华彩等难句娴熟的弹奏, 从心理和技术上都要不存在顾虑, 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 更清楚乐曲的脉络走向。

参考文献

[1]赵屏国.关于背谱问题[J].《钢琴艺术》, 1999.

[2]王朝刚.练琴心理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音乐》, 1989.

[3]司徒碧春, 陈朗秋.名家教钢琴[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4.

[4]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上一篇:不同采收期下一篇:增加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