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性路径论文(共10篇)
合理性路径论文 篇1
对于中国的崛起, 西方发达国家所持态度不尽相同。有的西方学者给予“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赞叹, 认为这是属于全世界的一个奇迹;但有的西方国家则从发展模式为切入点来对我国的发展进行批评。在这些争议中, “中国模式”已成为近年来热议的话题。以马克思晚年书信的内容来论证“中国模式”的合理性, 并从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对“中国模式”的构建路径有所启示,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的提出, 与“西方模式”具有紧密的联系。所谓“西方模式”, 就是在政治上推行所谓的“民主化”, 在经济上推行所谓的“自由化”。西方学者认为, 只有政治民主化的实现, 才能保证经济的不断发展, 他们把“西方模式”视为全球唯一正确的发展模式, 并企图将他们的模式强加给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基于此, 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理解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1. 西方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理解
西方社会中“中国模式”议题的出现, 缘起于雷默2004年发表在《金融时报》上的题为《背景共识》的论文。他认为, “中国目前正在发生的, 不只是中国的模式, 而且已经开始在经济、社会以及政治方面改变整个国际发展格局。”“中国模式”的出现, 是因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但在某些西方学者眼中, “中国模式”是与意识形态直接挂钩的, 他们妄图抵制中国, 压制中国的发展, 将“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对立起来, 认为中国违背了人类社会客观经济规律的逻辑。在这些西方学者的眼中, 他们不关心所谓的“客观经济规律”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产生了哪些影响, 他们关注的是中国有没有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逻辑来发展经济, 有没有完全遵守教条。他们认为“中国模式”是一种与“西方模式”相对立的发展方式, 它的强大必然会削弱“西方模式”的影响力。因此, 他们夸大中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本否认“中国模式”的存在, 将我国政治上的民主集中制说成是政治专制, 认为人民毫无自由、民主可言;将我国经济上的公有制为主体说成是经济自由, 讨论的重点大都放在改革的发展上面。一些学者不从学术范畴来探讨此问题, 具有明显的政治意图和偏见。如约翰·奈斯比特曾说, “中国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模式, 已经不能简单地用“社会主义”来描述了……在欧洲, 很多人一说到“中国特色”就联想到共产主义, 会产生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些联想……中国不要把自己裹在“共产主义”这个老茧子当中。
2. 西方学者否定“中国模式”的实质
西方发展模式是资本主义国家历经几百年的历史在政治经济发展上形成的比较成熟的经验, 不可否认里面含有值得借鉴的积极成分, 但由于各国环境和历史境遇的不同, 不可能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发展模式。西方学者强调“中国模式”违背了客观规律, 其实质不言而喻:他们要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使各国纳入到他们所主导的范围内, 他们担心“中国模式”的成功会引发其他发展中国家效仿, 继而威胁发达国家的国际地位。因此, 便日益强调“中国模式”的存在并冠之以意识形态的帽子, 实质是想抵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破坏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并要求中国承担与其发展中国家身份并不相符的国际责任, 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及片面性。
二、以马克思晚年书信内容来论证“中国模式”存在的合理性
无论中国是否已经发展出了一条成熟的、可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参考效仿的道路, 但毫无疑问的是, 我们在走自己的路, 走适合自己的科学发展的道路, 并且从没有把这条道路强加于人。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政治上表现为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 在经济上表现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文化上表现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地位, 在理念上表现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到底“中国模式”是否存在?或者说我们走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是否合理?笔者认为, 相关问题可从马克思晚年书信的相关内容中找到答案。
马克思晚年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 针对俄国农村公社发展的两种可能, 科学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认为“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同时用古代罗马军队在卡夫丁峡谷所蒙受的羞辱, 来比喻劳动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悲惨遭遇, 指出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走社会主义的道路, 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人类社会的发展, 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生产力推动社会形态向更高级别迈进, 但由于各国历史环境和国情都不尽相同, 他们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和所走的历史道路便各具特殊性。马克思强调各国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 要注重本国实际, 在遵循统一性的基础上来发挥自身的多样性。对于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的中国改革, 就是在尊重这种特殊性。历史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我国根本行不通,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认真借鉴了各国的经验教训, 也借鉴吸纳了西方发展模式中的积极成分, 客观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 是尊重我国发展的特殊性的, 是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密切相连的。
马克思晚年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指出, 虽然世界历史运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但是他明确地将这种必然性限制在西欧各国的范围内, 并认为如果把它绝对化、普遍化, 将它使用于一切国家, 就是错误的, 他说“这样做, 会给我过多的荣誉, 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同时指出, “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 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因此我们对历史进行考察时, 应该注重具体国情的实践, 不能照本宣科。我国在思想意识形态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地位的, 所以应该注重将本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在当前的中国社会,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断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 并且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全面深化改革,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不仅马克思晚年书信中的内容可以论证我国坚持自身道路的合理性, 许多重要理论如“博弈论”等都可以说明这一点。我国坚持走自己的路, 不是对历史、对理论的违背, 反而是以尊重历史理论为前提的灵活运用, 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使得世界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得到了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对构建“中国模式”的路径启示
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可以有不同的理论背景支撑, 有不同的学科方法引导, 笔者侧重从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中, 来谈此问题的方法启示。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 “在第一条道路上, 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 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这就是马克思所肯定的“抽象—具体的方法”, 它是系统的科学研究的道路, 从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开始, 然后循序渐进地向着较具体的范畴扩展, 直到最后把整个对象展现出来。我们要建构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发展模式, 要将这种发展道路日益完善, 就需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 在面对众多社会问题的时候, 从基层入手、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并且将整个国家的发展纳入制度化的轨道, 使得一切社会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马克思认为, “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来说, 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 低等动物身上表露出来的高等动物的征兆, 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这就启示我们在研究过程中, 对简单事物的研究和对复杂事物的研究, 以及对已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和已经成熟的、完成发展过程的事物的研究, 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认识“中国模式”上, 要全面发展地看待这一问题, 不能仅仅将其定义为“政治专制+经济自由”, 而是要看到这种发展道路的全貌, 包括它的理论基础、制度体系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这种发展模式的制度、道路以及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还有一种方法, 就是“普照的光”, “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 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 它掩盖了其他一切色彩, 改变着它们的特点”。我们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这条发展道路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 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要发展, 必须要在坚持公有制为根本的基础上继续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同时我们在解决当前中国存在的问题时, 要做到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 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才能畅通无阻。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采用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 运用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事实日益表明, 中国道路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乃至世界人民利益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新型发展模式。我们在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的同时, 要不断地完善, 以开放的视野来看待各种争论。我们要注重构建“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争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要注重“中国模式”的基本要义就是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要坚持继承和发展, 同时在继承和发展中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这些都是我们在建构“中国模式”过程中, 所要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参考文献
[1]杨学功.全球化与“中国模式”——兼谈雷默的“北京共识”[J].学术界, 2010 (1) :30-41.
[2][中]赵启正.[美]约翰·奈斯比特[奥]多丽斯·奈斯比特.对话:中国模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0:14-1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 篇2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治理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虽然这一问题已由许多教育学者提出,可是在现实中这仍然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难题。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考虑多方因素。因此想要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问题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一、我国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曾遇到的情况
1.幼儿教育小学化情况发展史
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人们就开始注意到了在幼儿教育体制上出现了小学化的情况,这可以理解为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最早认识。为此,教育大师陈鹤琴先生还曾写过一篇关于儿童识字的论文是,他认为幼儿教育应首先建立在儿童兴趣基础之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配合家长需要,但是绝不能将家长的需要视为第一要素。虽然文革时期幼儿教育也受到部分影响,但在文革结束后基本恢复正常。历史上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曾有过研究的教育学者也对这一问题各有说辞。教育学者最开始时猜想,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因为幼儿园受到附近的小学氛围影响。
有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问题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文献里是八七年《瞭望周刊》里面的一篇文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值得注意》,该文阐明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严重危害,并指出这一现象波及面很广,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存在的根源在于幼儿园附近的小学,如文中举例某县幼儿园大部分设在小学附近,家长思想观念受到这些小学影响进而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产生。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化时代的到来,很多私立幼儿园兴起,某些地方的私立幼儿园甚至占所有幼儿园总数的一半以上。为了生源考虑,这些幼儿园采取较激进的办法教学,分出大班与小班,采取提前教学法,甚至提前引入小学教育。
2.我国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的发展史
我国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治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从那时起各地教育部门想出了很多治理这一问题的对策,比如深入调查、监督整改甚至处罚等。国家也曾下发过多项文件如《学前班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工作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等,并结合实践先后在全国多省市开展学前班工作试点。2011教育部领导人在参加重要会议时很明确地提出了要坚决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二、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幼小衔接是小学化存在的一大原因
幼小衔接是辅助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一大条件。我国现今幼儿园体制是小班升大班,大班后便是幼小衔接课程,而现在幼儿园出于生源等诸多因素的考虑,越来越受重视幼小衔接,教学时间也越来越长,这就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生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当大班教师教授小学教育内容时,小学化色彩极为鲜明,甚至可以说与小学初级教育无异,形成的小学化气氛对于小班、中班教师的影响极为不好。特别是循环式带班法作祟,大班孩子升学后,大班教师又从头带小班,大班教师小学化教学的风格再带入小班、中班,无疑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2.家长的期望导致了小学化问题的产生
由于现如今的竞争意识,家长极其恐惧自家孩子落于人后,所以他们非常重视对孩子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甚至幼儿形成的数字、识字能力也被拿到公开场合做对比,这间接影响了其他家长的思想。儿童认识数和字的多少成为争相议论的话题,导致了恶性循环,进而循环往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间接导致了小学化的生成。另外,在西北部或一部分偏远山区,幼儿园小学化学习方式也是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做铺垫。
3.年龄的差异导致了小学化现象
国内外在对于小升初儿童年龄问题上基本达成了共识,普遍认为儿童心智水平决定了其何时可以步入小学学习阶段。国外儿童普遍年龄是在6岁,我国由于政治原因,开始规定的是7岁入学,后来有些地方规定6岁即可入学。
三、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路径
在考虑了儿童自身发展情况和家长意愿、对幼小衔接的实际需要之后,我们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应避免在中班和小班教学中体现,而不排斥其在大班中体现;考虑到义务教育的需要,基本同意大班与小学相衔接;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路径方面,采用改革现行幼儿园制度的路径,要将治理小学化问题与家长意愿分割开来。
总之,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所以幼儿园应当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之上,适当作出调整与改革,把重心放在儿童身心与良好品德的发展上,杜绝小学化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赵亚婷.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与解析[J].2011(13):635.
[2]何善平,杨淑丽,张新娅.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去小学化的策略[J].2011(4):17-21.
城市公共交通合理路径集生成研究 篇3
关键词:公共交通,合理路径集,Dijkstra算法,行为阈值,出行行为
随着公交服务水平的提升与低碳交通理念的日益普及,公交的出行分担率也相应提高,在公共交通作为多数通勤者主要出行方式的前提下,用于公共交通流量分配的路径生成也获得了更多关注。已有的路径生成算法一般以阻抗最小或者效用最大为指标选择一条路径用于分配,导致路网分配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差异。实际上,对于公共交通出行者而言,路径选择并不唯一,出行者一般从路径集中选取出行路径,因此,路径集的生成更符合公交出行的实际情形。而路径集中的路径并非均有使用价值,需要按特定规则合并或者删除某些路径以保证其合理性。合理路径集对于简化抽象公交线网以及公交客流的分配提供了参考。
现阶段关于路径集生成模型以及算法研究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考虑路径综合成本,采用最短路径算法研究路径集的产生;二是在路径枚举基础上,考虑相关约束研究路径集的产生;三是基于概率模型研究路径集的生成。求解路径集一般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常用方法是Dijkstra算法,但随着影响因素的多样化,出行路径也不再唯一,出现了k条渐短路径搜索算法、Dial算法、基于图的遍历算法和删除算法等。
1 行为阈值
1.1 行为阈值的作用
在包含若干条线路的公交网络图中,求任意两个站点之间的最佳出行路线会由不同的乘客需求而产生不同结果。最佳出行路线可表示为最短距离路线、最少换乘次数路线、最短时间路线、最少费用路线以及最大满意度路线等多种形式。由于出行者需求存在差异,因此如何在现有的公交网络中针对不同需求,提出一种合理的路径集生成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只考虑单一影响因素并不能准确描述出行行为,而行为阈值的引入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实际上,受认知行为的影响,出行者并不完全遵循最短路径出行,其选择对象为一组路径集合,因此,基于行为约束的合理路径集更有实际意义。在研究合理路径集的过程中,通过调查与统计对行为阈值进行测定,并将其作为路径筛选的约束条件,将不符合约束的路径删除。在有多个行为阈值的共同约束下,路径集中的路径数量会相应减少,将此集合称为合理路径集。行为阈值作为合理路径集生成过程中的主要指标,对合理路径的生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1.2 行为阈值的设定
一般情况下,出行者进行一次完整的公交出行过程如下:从起点步行至起始公交站点;根据行为阈值的约束(时间、换乘次数、乘车环境等)选择期望的公交线路进行出行;乘车到达目的站点后,再步行至出行终点,如图1所示。
乘客在公交出行中,其出行路径的选择是一个考虑多因素的决策过程,已有研究表明,公交与其他出行方式对个体出行者吸引力的差距不仅与各种方式之间的技术指标、服务水平和机动灵活性等因素有关,还与出行者的个体特性(社会经济特征)、行为特性、心理特性和外界环境等因素有关。分析乘客出行行为和心理可以更加客观真实地描述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与标准,同时也是建立合理路径模型的基础。
开展公共交通出行者意愿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使出行者行为发生改变的临界值,并以此设定描述出行者行为选择的阈值。其相关设定如下:
1)出行时间和道路环境作为路径生成中的首要考虑因素。
2)出行时间作为影响公共交通出行的最主要因素,其阈值约束为ta≤60min。
3)考虑实际情况,步行至公交站点的时间应小于20 min,阈值约束条件设置为步行时间tw≤20min。
4)在可选择的路径较多时,可删除经过拥挤路段和客流量较大路段的路径。可设定一个最大道路拥挤系数,即拥挤程度c<cmax,可得
式中:va(t)为路段a在时段t的平均车速,vc为路段拥堵时的平均车速。
其中可将整个考察时段平均分为T个时段,每个时段用t来表示。
5)换乘次数直接影响出行效率,换乘次数的阈值约束h<3。
6)票价因素由于出行者大多对其进行忽略,所以不予考虑。
2 合理路径生成
2.1 问题分析
为便于模型的建立及问题解决,做如下假设:
1)出行站点搭乘交通工具为零时刻,且只考虑乘坐公共汽车的情况,不考虑其他交通工具;
2)公交系统在考虑线路安排时,为方便乘客出行并增大乘客流量,尽量做到两条无公共站点的线路能有第三条线路与它们相交;
3)乘客在出行时,当换乘次数太多且到达时间相差不大时,选择换乘次数少的;
4)公汽在行驶过程中,不考虑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且乘客均能正常上下车;
5)假定发车间隔对乘客选择暂不产生影响。
首先,对抽象网络中的相关概念进行说明:公交网络用G=(S,R)表示,S为站点集合;R为公交线路集合,节点代表交叉点和包括换乘车站在内的所有公交站点;每一条公交线路就是网络图的一条链,它的任意子链成为该线路的路段,相邻两站点间的路段成为基本路段。为便于分析,令K(r,s)为线路r与站点s关联标识数,定义为:若R不经过s,K=0,当s为路线r的起点时,赋值K=1,K(r,s1)>K(r,s2)>0时表示r经过s,s的方向为s2→s1,若r上的s2→s1节的站点数为n,则有:K(r,s1)=K(r,s2)+n-1。
K(r,s)是最重要的概念,利用它可以定义经过站点S的线路集合R(s)、从站点s到站点t的直达线路集合D(s,t)等,可得
当设定起始站点v0和终止站点vd时,求从v0到vd的所有出行可行线路集合方法为:考虑分别求出v0到vd的直达线路,v0到vd需要一次换乘线路,v0到vd需要二次换乘线路,在可能的情况下,可按照此规律继续求解。由于需要多次换乘的线路计算是以前一次换乘方案为基础,因此,把确定v0到vd的直达线路集算法作为基本算法。即确定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为方便计算需要给线路规定方向,最常见方法是线路的方向就是公交车的行进方向,上行从左至右为正向,下行从右至左为正向,对开的双行线路设置从左至右和从右至左两条方向路线,环线按照原有正常的从左至右次序定向。
2.2 公交网络模型
2.2.1 几个符号说明
用表示经过每一个基本路段乘车的平均耗时,min;用tij(r)表示站点vi经过线路r至站点vj的乘车耗时,min,则有
式中:为在站点vi换乘线路r时的平均耗时,min;tw为步行至公交站点的时间;c为公交网络基本路段的拥挤度。
2.2.2 合理路径选择模型
已知公交网络G=(S,R),v0∈S,vd∈S,以始点v0和终点vd的可行公交线路集合为TR={TRi≤v0,ri1,vi1,ri2,vi2,…rik,vd},TRi表示在始点v0选择线路ri1到达vi1,换乘ri2到达vi2,…,最终到达vd,又记路线TRi的换乘次数为hi,TRi的时间耗费为fi,则目标函数为
其中,fi=t01(ri1)+t12(ri2)+,…,+tk-1,d(rik)+t珋2(ri)+t珋3(ri2)+,…,+t珋d(rik)为主目标,hi=k,且c<cmax。
2.3 公交网络合理路线求解法
Step0:初始化。给定s∈S及r∈R为线路r的站点标号。r的始点记为v1,r~v1的始点记为v2,r的终点记为vn,则V(r)={v1,v2,…,vn}。
Step1:求K(r,s)。设置初始值K0=0,若S∉Ar,置K=K0,转Step2;若S∉Ar,置K=K0+1。令Ar=Ar-v1,若Ar≠Φ,转Step1。
Step2:求直达路线集合D(v1,vn)。给定v1及vn∈S,线路集R={r1,r2,…,rn}。置初始状态Rr=R,D=Φ,令r=r1。
Step3:K(r,vo)=0,则Rr=Rr-{r},D=Φ,令r=r2,转Step3;若K(r,vo)>0,则转Step4。
Step4:若K(r,vd)≤K(r,v0),则置Rr=Rr-{r},D=Φ,令r=r2,转Step3;若K(r,vd)>K(r,vo),则置Rr:=Rr-{r},D=D∪{r},令r=r2,转Step3。
Step5:确定R(s)。给定s∈R,其中R={r1,r2,…,rn}。置初态R(s)=Φ,Rr=R,r=r1。
Step6:若K(r,s)=0,置R(s)=0,Rr=Rr-{r},令r=r2,转Step6;若K(r,s)>0,置R(s)=Rr∪{r},Rr=Rr-{r},令r=r2,转至Step6。若Rr=Φ,终止输出R(s)。
Step7:求得R(vo)及R(vd),并分别计算出R(vo)-R(vd),R(vd)-R(vo)。确定集P={v|v∈ri∩rj,ri∈R(v0)-R(vd),rj∈R(vd)-R(v0)},rj∈{R(vd)-R(v0)},输出集,终止。这里表示从vo沿ri至v,转乘rj至vd的路线。
Step8:求得R(vo)及R(vd),计算出R(vo)-R(vd),R(vd)-R(vo),ri∈{R(vo)-R(vd)},rj∈{R(vd)-R(vo)}。
求得:集M={v|K(ri,v)>K(ri,vo)>0},集N={v|K(rj,vd)>k(rj,v)>0},集D(vi,vj)={r|K(r,vj)>k(r,vi)>0}。
当D(vi,vj)≠Φ时,确定。
表示从vo沿vori至vi,转乘r至vj,再转乘rj至vd的路线。
2.4 合理路径生成算例
算例进行之前对一些符号进行说明:T表示乘车总时间,Tn表示一个行程内的第n段出行所花费的时间,h表示换乘站点编号,Sn表示一条线路的第n个站点的编号,stations表示一次出行所包含的站点总数,NO.n表示一次出行中第n段采用的线路编号。
示例公交网络如图2所示。
已知出行者从o点出发步行至公交站点,乘坐公交到达v6点。在网络图中共有8条线路,分别进行分析。
路段的c73>cmax,从o点步行至v1需7min,步行至v2需22min,每段基本路段公交平均运行时间为10min。
1)将公共交通网络的数据输入到表格中,对上下线路进行标注,如表1所示。
2)参照2.1节中对于K值的计算(见表2),定义各线路的K值,供后续使用。
3)由步行时间约束可知,tw(v1)<15 min;tw(v2)>15min,所以出发点为v1。按照合理路径算法实现直达路径的选择,找出既通过出发站点又通过终点站的线路,通过k值可确定运行方向。在线路确定之后,可求得线路上的站点数,由于基本路段上的出行时间已经确定,可得到出行总时间(见表3)。
4)对于换乘路径的计算,由计算方法可知,需要计算出只通过起点的路线与只通过终点的路线等数据,用于后续换乘路径生成的判定。
5)生成一次换乘路径,按照2.3节中Step7,将只通过起点的路线进行整合(见表4),对每条这样线路上的每个站点进行求解直达线路时采取的算法判断,一旦成立,则构成一条一次换乘路线。对于一次换乘路线,统一增加5min的换乘损耗时间。
6)为进行换乘两次的路径生成,按照算法所述,对只经过起点或终点、既不过起点也不过终点的线路进行筛选。
7)利用上一步生成的数据,根据Step8对二次换乘的路径进行生成(见表5)。
对于二次换乘的出行总时间同样加上换乘损耗10min。
8)将直达、一次换乘、二次换乘路线构成路径集,以及出行总时间ta>60min或通过拥挤路段的路径进行删除后可得合理路径集(见表6)。
合理路径集由直达路径与一次换乘路径两部分构成。约50%的一次换乘路径因为通过拥挤路段而被删除;而二次换乘线路由于通过拥挤路段或出行总时间过长而被全部删除,模型结果如表6所示。
2.5 合理路径算法的实用性
本节根据意愿调查结果确定阈值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因素的合理路径集生成算法,通过对出行者的行为分析,建立了出行总时间为第一目标,出行环境较好,同时兼顾换乘次数和步行时间的路径集生成模型,通过算例验证,本方法简明易行。在实际规划中,公交车辆在两个站点之间的行驶时间不是固定数值,网络也更加复杂,车厢环境也可纳入考虑,这些问题可作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3 结束语
公共交通路径选择问题一直是城市交通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各种算法都力求更精准地模拟现实情景。本文提出的路径生成算法以公交网络为载体,基于居民的出行行为分析,以行为阈值为约束条件,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移植性。首先,引入行为阈值概念,根据调查数据,采取统计的方法对行为阈值进行设定,将行为研究转化为数学问题。本文选取了出行总时间、步行时间、换乘次数以及道路拥挤度的数值进行设定。其次,提出假设条件,简化建模过程,对模型中涉及的参数进行说明,建立目标函数,采用一种基于枚举的算法对公交网络路径集生成进行计算。最后,分析合理路径集的特征,并通过一个简单算例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本算法可从以下两方面继续完善:一是更加细致全面的行为阈值设定,但需要大量数据作为支撑;二是公交路段运行时间的标定,可利用GPS等手段进行测算。
合理性路径论文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理性;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①这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和准则,追求人与自然同生共进的理念,就是生态理性。只有弘扬生态理性,重塑传统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才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最佳选择。具体来说,其主要包括培育生态理性人格,促进科技理性生态化,超越经济理性,造就生态经济理性。
一、匡正经济理性,张扬生态经济理性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经济理性,他认为:每个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怀有理性的利己之心,从而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客观地说,经济理性重视人们的需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只考虑经济因素这种单向思维具有极大的局限性甚至是危害,因为绝对化的经济理性会把自然仅仅当作人类的工具,而不是生存环境,进而征服自然、支配自然,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势必会导致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人与自然原本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以损害自然为代价的发展,只会带来短期的可观的效益,而长远的后果就是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资源枯竭。这就是说,任何主宰、统治自然的想法,带来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人类的灭顶之灾。对此,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②
面对当前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不能再继续坚持单一的经济理性以自然交换发展,特别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经济理性与传统的生活与行为模式,深刻反思经济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的确,一味破坏环境、侵害自然,最终深受其害的也只会我们的社会、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要用生态理性来匡正经济理性,将生态观念融入人们的实践活动,使得其脱离单向度的利益至上状态,促进人类自然观与价值观的深刻变革,从而造就生态经济理性。
生态经济理性比经济理性的视野更广阔,它把经济活动对生态平衡的损害为零的一个特例包裹在自己的体系之中,时时调整、平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规训着人类的经济活动。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必须要塑造和张扬生态经济理性:要以生态经济规律为准则来开展经济活动,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还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更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通过走“绿色道路”和生态现代化之路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不但与经济建设息息相关,渗透在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也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推动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是,随着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科技理性也在不斷膨胀,科技的片面发展正在日益暴露出它自身的巨大破坏力,生态问题也被打上鲜明的“科技”烙印。尤其是在现代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一方面在借助科技的力量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提高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科技对生态环境干涉影响的进程被极大加速,其程度愈来愈深刻,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衰竭退化、自然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逐渐凸显。
如果想实现自然在人类心中“返魅”,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打破对于技术的崇拜,从科技理性的角度上去反思、检讨自身的行为,限制科技自身的合理性限度,跳出科学技术造就的“以征服、改造自然”为主题的生产模式。正像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所指出的:“我们不应该把人类技术的本质看做统治自然的能力。相反,我们应该把它看做对自然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控制。”③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积极构建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发展的亲近自然态度,确立生态文明的科技价值观,引导科技价值观还魅自然,发挥科技在生态中的积极作用。比如,给予科技理性以必要的“生态”补充、促进科技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对科技进行生态重塑、引导科技体系结构的生态化,扶持和推广生态技术、推动科技社会功能的生态化。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塑造生态科技理性的观念,实现人们科学技术观和人类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生态转向。
事实上,在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党和国家也非常重视生态科技理性的塑造,促进科技的生态化,还特别强调如果要“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科技生态化的发展,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和驱动力功能将会进一步显现。
nlc202309081709
三、培养和造就生态理性人格
生态文明是一场文明的全面变革,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一项全面的建设。因此,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匡正经济理性、张扬生态经济理性,实现技术祛魅、塑造生态科技理性,还要积极培养和造就适合生态文明发展的人格,实现“人格转型”。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奥秘,这个奥秘就是人格,而任何名副其实的文明,其最根本的外显特质就是对人格尊严的尊重。但是,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与特定的生产条件、社会环境、发展状态和文化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即是说不同的社会形态塑造出不同类型的人格。在工业主义的高歌猛进中,一种对生态环境保持冷漠状态的非生态人,或者是那种只想占有和享受自然生态资源而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反生态人占据着整个社会,这种对自然的冷漠占有、对工具性价值取向痴迷的单向度人格,非常不利于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反,取而代之的则应该是一种符合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新型人格,即生态理性人格。一般来说,生态理性人格表现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工具理性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以及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具有这种人格的人们顺应自然、遵从自然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珍爱之心。
但是,塑造和锤炼生态理性人格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社会各方面长期共同的努力。其中,首先就是要弘扬生态文化,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的社会氛围和风尚的优秀文化。因为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而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则是非常巨大的,只有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宣传生态文明,营造涵养生态人格的良好氛围,才能感染大多数人关注自然、关心自然,并能付诸于行动。其次,要加强生态教育,培育公众生态意识。塑造生态人格离不开环境教育的内化,要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要对人们进行生态知识、生态道德的长期教化和引导,使生态意识得到社会主体的认同和接纳,并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精神动力。最后,要加强生态实践的锤炼,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完成“人格转型”,达成人、自然、社会协调永续发展的价值旨归。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活动。人们只有以积极态度与行为参与到生态实践當中去,通过人类的生态实践活动沟通人与自然之间的鸿沟, 才算是形成了与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的人格范式,也才能真正切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上述可知,只有匡正经济理性,使经济理性上升和转换成为生态经济理性,只有实现技术祛魅,确证“科技理性”的合理性限度,实现科技理性的生态转化只有培养和造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性人格,才能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程度,才能坚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注释
①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3-07-21.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559-560.
③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72.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15-05-06.
理性视角下完善大学排行榜的路径 篇5
一、推出大学排行榜的现实需要
所谓大学排行榜,是指政府机构或社会中介组织依据一定的衡量指标体系而对特定范围内各大学实力的一种比较与排序,也是对大学办学水平进行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就世界范围而言,对大学进行排名评价始于美国。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率先推出全美大学排名评价,起初每两年一次,1987年之后是每年一次。当今在全球影响较大的大学排行榜,还有英国《泰晤士报高教副刊》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加拿大《麦克林杂志》的加拿大大学排行榜和日本《钻石杂志》的日本大学排行榜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在借鉴和汲取欧美大学排行榜操作技术与理念的基础上,从1987年开始发表我国第一个大学排行榜,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目前,国内有《中国大学评价》、网大版的大学排行榜、中国校友会的大学排行榜、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行榜等多个榜单,其社会影响力不容抹杀。
我国大学排行榜是在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时产生的,是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是在公众、考生、高校管理者和政府部门对大学的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时应运而生的。
(一)大学排行榜反映公众对大学评价的需要
目前,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从高校层面来说,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各高校信息都很不全面、充分。而排行榜作为对高校评价的一种外在形式,促动高校信息向公众敞开,它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向公众展示各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内部管理以及国内外声誉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适应和满足公众关注高等教育的需要,其积极作用值得肯定。即使各排行榜存在一定的问题,即使有些高校管理者不认可排名,但社会公众还是普遍认同的。所以各排行榜一经公布,总能吸引无数关注和评论。
(二)大学排行榜为“择校”和“择生”提供便利
在每年高校招生和大学生择业的关键时期,考生和用人单位都需要有一个参考系统,因而大学排行榜一经推出就广为流传,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各高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从积极方面来说,大学排行榜拉近了大学和考生、用人单位的距离,是考生和用人单位了解各高校的窗口,对他们选择学校和挑选毕业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它一方面能够为考生报考大学展示一些可比性的参考数据,另一方面也能够为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
(三)大学排行榜有助于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
如果大学排行榜客观公正,则可以帮助各高校“诊断”出自身的发展状态和实力水平,从中看到优势和特色,找出差距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发挥优势,这对推动各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引入大学排名进而强化竞争机制,在无形中给各高校造成压力,让高校有危机感,这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内部的良性竞争。事实上,一所高校在排行榜中的位次高低,对其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各种经费、生活待遇等需要民间和政府支持的资源都会有所影响,所以尽管大学排行榜备受非议,但各高校管理者不得不面对。排名提高意味着学校声誉的提升,提升排名已成为高校管理者的共同目标,甚至有些高校还成立专门的办公室,负责搜集数据、监控本校名次变化以及与同类高校进行对比分析。可见,大学排名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管理、决策与政策制定以及改革举措等,对促进大学的改革发展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无论武书连排序的初衷是什么,或者他排得正确与否这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这种高校排名形式确实刺激了教育工作的发展”[1]。
(四)大学排行榜可供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时参考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互联网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背景下,大学排名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评估的一项基本内容和重要形式,演化为政府掌握、规划、引导和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工具。这是因为科学的大学排行榜所揭示出来的各大学实际情况,一方面可以使教育主管部门发现各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据此指导、督促各大学加以改进和提高;另一方面还可以动态反映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供各级政府决策参考,以引导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从而快速有效地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实力。
总之,大学排行榜不仅对公众了解高校、考生填报志愿和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有参考价值,而且对大学管理者制订建设规划、教育主管部门摸清和提升教育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有大学排行榜的主要问题
现有大学排行榜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它展示各高校的实力,反映各高校的声望,因而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排名机构的市场行为与依附地位,损害大学评价的公信力
目前社会上个别排名机构被媒体曝光收受大学的好处,谁给的钱多,谁的排名就靠前,把“座次”当成敛财工具待价而沽,致使排行榜涉嫌“钱名交易”。有的大学校长公开表示曾有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索要“赞助费”;有的大学“附属的研究机构也在进行大学排名,而且毫不避嫌地将自家大学排在靠前的位置。大学排行已然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生意。大学排名不是根据大学水平,而是受利益操控”[2]。排名机构的这种趋利性与依附性,是社会对排行榜诟病的集中之处,这不能不严重损害排行榜的客观性和公信力。
(二)排名指标体系的不完善与不合理,妨碍排行榜的科学性
现有大学排行榜在指标体系方面也存在问题:第一,有的排行榜被披露出数据不准确,有的评价数据如何获得、数据来源渠道是否可靠值得怀疑。第二,全面反映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指标应是学生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学校声誉等多个方面,但目前的排名指标大多注重科研,尤其是量化标准,比如,论文数量等。这种过于重视科研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可能导致各高校科学研究的粗放型发展,即在规模上做文章。事实上,在国际比较方面,“中国内地高校普遍得分在发表论文数量较多,尤其是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较多。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在该指标中得分都超过50分,甚至超过排名前十的加州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不过,在更强调原创性的《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折合数指标中,中国内地高校的分数并不高,得分最高的清华大学也只有14.3分”[3]。第三,现有大学排行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大学物质层面的水平,比如,校园面积、学生规模、高职称师资人数和“两院”院士数量等显性因素,而对大学精神层面如大学理念、大学文化、大学历史传统等隐性因素的评价则无能为力。第四,有的排行榜将所有高校置于同一个模子中比较,而“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大学由于其所承担的任务与培养目标的不同,在办学特色、方向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用同样的指标体系衡量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大学显然是不科学”、不合适的[4]。这不利于高校的特色化发展和展现高校活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三)一些高校对排名位次的不当追求,导致评价效应的异化
尽管很多大学校长不认可排名,但作为管理者,他们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时不得不去考虑排名。因为排名靠前,不仅可以吸引公众、考生等的关注,还可以作为办学政绩而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嘉奖;而排名靠后,则会在招生、毕业生就业、社会资助以及学校声誉等方面受到不良影响。这可能造成各高校管理者过于看重排行榜的评价作用,进而导致排名效应的异化:一是有的大学为了提升学校声誉,单纯追求排名先后,以致在提供的数据上弄虚作假。二是一些大学管理者为了得到体面的排名,一味追逐排行榜的各项指标,紧跟着大学排行榜走,榜上有的指标高度重视,榜上没有的置之不顾,而不是按照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建设。这种“应榜办学”的做法,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既会导致很多大学失去独特性而变得“千人一面”,也将导致过分注重外延发展而忽视内涵质量的浮躁现象。三是有的高校管理者为了提高榜单标准上的几个数据,进而提高学校在排行榜上的名次,把主要精力放在外部公关上,忽略高校自身的发展,严重偏离正常轨道。
概言之,现有的大学排行榜,或是有“钱名交易”的嫌疑,或是存在指标体系不合理、不完善,或是可能导致高校管理者行为的异化,因而它们的价值是有局限性的。但这些排名评价中出现的弊端和不足,随着今后评价实践的日益完善也是可以得到纠正的。
三、完善大学排行榜的路径选择
如何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大学排行榜,这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就当前而言,解决大学排名评价中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
(一)区分大学类型层次,鼓励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目前的大学排行榜大多是“名校榜”,一般是按综合大学的标准“量身定做”的,因而,综合性大学名列前茅,一些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学校则往往在榜外,即使勉强进入,名次也不靠前。这不利于各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也挫伤了一些高校管理者的办学积极性。事实上,大学是分类别和层次的,有研究型的、综合型的、专科型的,还有大专层次和职业院校层次的。对于各类高校的评价,如果统一在一个标准下,则未免过于单一。有论者指出:“将以文理学科见长的综合型高校,与近年来通过合并组建成的‘巨无霸’式高校一较高下,是否合理?把综合型大学和单科类、专业类大学归到一起简单排名,让有‘一技之长’的高校和‘全能型高校’比拼,是否公允?把没有充分可比性和可排名性的东西生硬地进行比较,非要排出一个名次来,其公正性就要大打折扣。”[5]
综上可见,大学排名首先要考虑大学排名对象之间的可比性。为了确保排名对象之间的可比性,有必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大学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样化排名,如综合类院校的排名、理工类院校的排名、工程类院校的排名、农林类院校的排名、医学类院校的排名、师范类院校的排名、民族类院校的排名、职业技术类院校的排名等,以便于对同类型高校进行比较和评价。这样做,可以突出各类高校的办学特色,多角度展示各高校的竞争力,从而鼓励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特色化发展。
(二)完善排行榜指标体系,力求大学评价更具科学性
衡量一个大学排行榜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参考价值,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指标设置是否合理;二是指标权重是否恰当;三是数据及其来源是否真实。归根到底,这些都涉及评价标准是否科学有效的问题。这就要求排名机构在设置指标体系时,要选择能够真正反映一所高校实力与水平的标准。在欧美,“各国在评估大学时采取的标准各异,但几个关键因素是不可少的,包括学校声誉、学生素质、学校在教育中的投入及学生毕业后的去向等”[6]。
排名机构在选择评估参数时,既要看学校规模(总量),更要看办学精度(人均),不能为一些表面数字所迷惑,要将定量指标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结合起来,尤其是一些不易通过显性数据表达出来的内容,在排名指标与权重中应得到必要的体现。当然,一所大学的历史传承、文化氛围、办学特色、师资素质、学校声誉与品牌形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包括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以及日常管理,还有校风、教风、学风和全体师生的精神状态等在内的大学软实力,评价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有些评价系统中对这些内容基本上是忽略不计的。然而,它们也是构成大学竞争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大学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在评价中忽视这些因素,那将对大学的发展导向产生不良影响。
(三)组建“第三方”评价机构,确保排名评价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目前在我国,对于大学评价的必要性和功能的认知,可以说基本达成共识,但该由谁来操作则认识尚未统一。首先,由教育部来主导排名评价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是因为前几年教育部负责牵头的本科教学评估,存在着较多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现象而饱受质疑;其次,由各高校的附属机构来进行排名评价,由于它兼有“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所以易引起非议;最后,非官方非大学的社会评价机构由于带有明显的营利倾向,所以其排行榜的客观性、公正性无法令人信服,且出现问题后对它问责又十分不易。
为了确保排名评价的严肃性和公信力,排名机构必须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进行评价。为此,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组建若干独立专业机构来专门从事大学评估工作。当然,这类机构必须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即资质保证,在专业上必须是具有权威性的社会组织或学术机构;在评价过程中必须规范化操作,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进行评价,以体现客观、公正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排名机构的公信力和排名榜的可信度。
(四)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规范排名机构的行为与发展
当前大学排名评价被批评较多之处:一是评估泛滥,二是评估造假。这些都涉及如何规范和治理排名机构的评价行为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排名机构应有道德自觉。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排名机构,都应有社会责任意识,坚持行业操守,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使排名方法和数据透明化,自觉接受媒体和公众监督,从而杜绝评价中的不良行为和丑陋现象。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必须强化制度建设。现有大学排行榜之所以乱象横生,关键在于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和法律约束,“缺乏必要的排行准入制度、排行指标体系规范、排行信息公开制度、大学评价的再评价制度、排行过程监管制度。制度供给不足必然导致管制和规范缺席,使得排行领域成为可以为所欲为的‘独立王国’,从而导致排行榜的盲目和无序发展”[7]。对此,政府部门必须履行监管职责,首先,应由教育部指定单位或机构对排名机构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制定和颁布排名机构的从业资格规定、评价操作的规范章程以及失实评价的事后惩罚条例等;其次,必须建立问责机制,加大对排名机构不良行为的处罚力度,尤其要对排名机构的寻租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以规范排名机构的评价行为和发展态势。
(五)理性看待各类大学排行榜,适当参考和正确使用排名评价
我国大学排名评价至今只有20多年的时间,科学的大学排行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对现有大学排行榜要理性思考和看待。具体而言:第一,大学排行榜作为对高校评价的一种外在形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它适应和满足社会各界关注高等教育的需要,“所以各种大学排行榜每一公之于众,总能吸引无数关注,根本原因是公众对大学评价的需要”[8]。第二,每个排行榜都只能说明它本身衡量体系下的一个可供参考的结果,都从一个特定角度反映了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以及发展态势,却又很难完全客观地反映一所大学的全貌。我们经常发现,由于评价角度不同,各自设定标准、选取指标不同,一些大学的排名经常忽上忽下。“除了北大、清华这两所大学基本稳坐前两把交椅之外,各排行榜上的大学名次不尽一致,有的甚至差别还相当大。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在有些排行榜上排到国内三四位,而在有些排行榜上却‘沦落’到二十位上下”[9]。第三,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现实中绝对完美无缺的排行榜是不存在的,任何排行榜都有其不足之处,因而彻底否定是不可取的,修正与完善是带有建设性的思路。
综上所述,现有大学排行榜的价值是有局限性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排行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需要假以时日;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需要逐步改进的。有鉴于此,对大学排行榜,我们除要冷静看待之外,更应正确使用。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可以适当参考排行榜中的指标数据,但不能过分依赖于它,更不宜被它牵着“鼻子”走。其次,高校管理者要重视外部评价,但又要保持清醒认识,不能因为某个排行榜把学校名次排低而情绪冲动,也不能因为某个排行榜把学校名次排得高而沾沾自喜,“更不能为了能在所谓的排名榜上得到理想的位置而做出有背社会公德的事情”[10]。最后,考生在选择大学的问题上,可以适当参考大学排名,但应认识到没有绝对好与不好的大学,只有适合与不适合自己的大学,从根本上说,考生要结合自身的学业基础、兴趣特长、个人发展以及就业状况等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府、高校、公众还是考生都应正确看待和合理使用大学排行榜,将排行榜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而不是唯一依据,重视其评价效应而不夸大其作用,相信它而不是迷信它。
现有大学排行榜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自诞生以来,它在对高校的系统评价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和亟待改进之处。笔者认为,对待现有大学排行榜既不应简单地肯定,也不应简单地否定,而应理性地看待、努力地改进和正确使用,从而促进我国大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大学竞争力的提升和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屈光春.关于对高校排名的看法[EB/OL].ht t p://www.bl ogchi na.com/aut horEdi t/art i cl eComment Al l.php?i d=92323.
[2]曹林.大学排行榜值得校长们追求吗[EB/OL].ht t p://www.j yb.cn/opi ni on/gdj y/201102/t 20110217_414353.ht ml.
[3]张莹.上海交大发布高校新排名, 清华北大不属世界一流[EB/OL].ht t p://news.sohu.com/20110823/n317061341.sht ml.
[4]王培根, 伍国艳.大学排行榜有效性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6, (4) .
[5]张烁.高校排行缺了什么[EB/OL].ht t p://www.j yb.cn/opi ni on/gdj y/201105/t 20110527_433049.ht ml.
[6]秦国柱, 冯用军.大学排行榜对现代大学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 2005, (2) .
[7]大学排行榜靠谱系数有多少, 乱象成因探析[EB/OL].ht t p://news.sci encenet.cn/ht ml news/2011/5/247088.sht m.
[8]赵婀娜.新版大学排行榜引发新争议[EB/OL].ht t p://news.i feng.com/gundong/det ai l_2011_05/27/6663186_0.sht ml.
[9]王淦生.我看大学排行榜[EB/OL].ht t p://hl j.rednet.cn/c/2011/02/26/2188241.ht m.
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 篇6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采取小学教育的方式方法, 把幼儿当成小学生来进行教育的一种倾向。这一现象如果把握不好,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阻碍幼儿童年的发展, 将幼儿过早禁锢于学习压力之下。从长远的发展来看, 幼儿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的重要时期, 如果教师在这一阶段没有采取对应的教育措施来培养学生这些能力, 就会使得学生错失重要的发展机会。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 首先要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 才能有效解决, 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两种极端的问题
幼儿教育要避免两种极端, 一种是幼儿的幼儿园生活全程都充斥着小学教学的内容;另一种则是幼儿的幼儿园生活以玩乐为主, 不与小学生活相连接, 导致学生不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两种模式下的教学活动都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
2.过度衔接的问题
幼儿园的教师都是从小班开始带起, 带到大班之后再回来带小班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带班教师一般在大班阶段, 其教学内容就会倾向于小学化, 这一思维模式也由于带班制度而影响到小班教学, 往往会受到之前带大班时期的影响, 从而在教授小班阶段的幼儿过程中倾向于小学化模式。
3.家庭的影响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构成影响幼儿发展的最为主要的两大因素。作为家长, 一直有“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思想, 会让幼儿过早接触识字、写字、英语、数学等方面, 正是由于家长之间存在这种攀比风气, 才使得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的现象, 太早地让孩子成长只会遏制他们的乐趣。幼儿教育小学化, 如果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正确把握住发展的尺度, 对幼儿的发展而言是有好处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 如来自家长的压力、社会大环境的压力等, 致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发展中的度早已失衡, 也就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反而带给幼儿一定的学习压力。
二、协调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倾向, 不能完全认为就是坏的, 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对待, 对幼儿的日后发展必然是有好处的。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与研究。
1.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由于幼儿年龄偏小, 本能地会对熟悉的人与物产生依赖心理, 循环带班模式让教师从小班开始带起, 到幼儿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进入小学为止, 使得幼儿产生心理依赖感, 不惧怕幼儿园生活。对于这一制度下产生的小学化倾向, 我们可以从加强师资建设入手。加强师资最主要的还是以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为主, 学会自我调节, 学会在大班与小小班的授课当中转换角色, 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开展适合幼儿目前发展情况的教学活动。
2.提高家长思想认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家长的正确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了解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教育, 让家长不要过早地将自己的子女带入小学教学中, 在这一阶段不要让幼儿参加过多的培训班, 可以按照幼儿园的进度, 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合适的培训, 这样才能达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在大班的下半学期, 家长可以帮助自己的子女进行小学知识的学习, 在其余时间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 多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事物, 释放幼儿的天性, 从而培养相应的能力。
3.建立有效的教育评价指标和机制
为了使幼儿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预防和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 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评价机制。首先, 从现阶段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 构建一个明确的评价指标, 在指标的作用之下, 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严格按照幼儿发展规律进行。其次, 在指标的基础上, 建立评价机制, 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合理做出有效的评价, 能够起到正确指导的作用。
治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平衡好发展的度, 发挥家长的作用, 让孩子在不同年龄段享受到不同的乐趣,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合理性路径论文 篇7
一、整体追问:要“见树木”, 更要“见森林”
【现象】城区内要进行青年教师上课比赛, 学校把上课的任务交给了一位青年教师, 让他自己先备课。几天后, 他找到我说, 他上网查了很多相关资料, 也翻了很多教学杂志, 面对那么多的资源, 自己感到一片茫然, 一点头绪都没有。
【误区】我想, 这位教师的困惑绝非个别现象:急着出新, 忙着找资料, 结果却陷入了“混沌”的状态, 备课工作一筹莫展。不可否认, 网络、教育杂志等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备课资源, 这些资源往往可以为我们的备课工作提供参考作用, 但是先忙于找资料, 我们常常会被资源所牵制, 形成的往往是零散、分割、碎片化思路, 我们缺少的是对某一板块内容的整体思考, 正所谓“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对策】从追问“学生为什么要学这部分内容”到“学生学什么”, 再追问“学生怎么学”, 以三个问题 (“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 的追问整体构建教学思路。
【案例】下面就是我与这位教师沿着这样的思路对“通分”所进行的整体追问。
问题一:学生为什么要学通分这部分内容?因为通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异分母的分数大小比较、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等。
问题三:学生怎么学?学生在学习通分时, 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等知识基础, 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实现通分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从而以通分为知识载体,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解决了“学生为什么要学这部分内容、学生学什么、学生怎么学”这三个系列问题后, 相应的“教师为什么要教这部分内容、教师教什么、教师怎么教”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本节课的教学方案也就很自然地生成了。
环节二: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告诉学生:你们的某种方法中已经用到了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个数学知识“通分”, 下面请大家自行阅读课本。在自学前先组织学生交流:你觉得我们在自学时需要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我们预设了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1哪种方法用到了通分知识?2什么叫通分?3怎么通分?4通分的作用是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要通分?5通分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去阅读、自学。
环节三:交流自学成果……
当我和这位青年教师交流完后, 他感慨:“我的思路一下清晰了许多。”
以上只是以“通分”为例, 其实, 面对任何一个数学教学内容, 我们都可以沿着“追问三个问题”的思路展开追问。在此基础上, 我们再去有针对性地查阅一些相关资料。相信这样的追问, 更利于我们从整体上形成理性的教学线索 (对应的则是学生的学习线索) 。
二、教材追问:要“先读懂”, 也要“敢质疑”
【现象】在一线教师身上, 存在两个普遍的现象。一是真正“读”教材的不多。主要表现为:不善于将新教材与改版前教材对比起来读, 不善于把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对比起来读, 等等。二是没了读懂教材作为支撑, 而能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质疑、去追问下去的就更少。
【误区】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数学教材是什么?个人觉得其无非提供了一条线索。既然是一条线索, 必定有其基本的逻辑关联, 故需要我们真正理解与把握。同时, 它虽然是一条线索, 但不一定是唯一的一条线索 (否则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是千篇一律了) , 故我们也要敢于追问:“有无新线索?”
【对策】先多维度读懂教材, 再去追问:“只能这样吗?还有更优的选择吗?”
【案例】以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材为例。
(一) 先从读懂开始
一读不同版本教材 (选择的是北师大、人教版、苏教版) 。对于分数除以分数的实质探究, 北师大、人教版均淡化了, 如北师大版教材其编写的逻辑线索是: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都是除以分数, 既然“整数除以分数等于乘分数 (除数) 的倒数”已经确定 (学生已学过) , 那么“分数除以分数也一定等于乘分数 (除数) 的倒数”, 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而无需再研究。其只关注了除数的同 (都是分数) , 而忽略了被除数的异。
再读教材 (苏教版) 。苏教版教材对分数除以分数的探究给予了强化, 专门用一个课时进行了教学, 如图1所示, 教材提供的教学线索是:
1尝试: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知道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先尝试用被除数乘除数倒数的方法计算出一个分数除以分数算式的结果 (但此时还是不确定的) 。
2验证:再让学生在图中分一分, 验证结果, 从而得出“被除数乘除数倒数的方法对分数除以分数是适用的”。
(二) 再去质疑追问
在基本读懂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我们还需要有一种质疑并继续追问下去的意识。对苏教版教材的安排, 我又想到两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追问一:教材的安排是让学生通过在图中分一分来验证结果, 虽然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思想, 需要得到我们的关注, 也理应得以凸显。然而画图是学生进行结果验证的唯一方法与途径吗?
显然, 答案是否定的。除了画图, 学生还有以下方法可选。
……
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实例的结果是整数, 那我们是否还应该让学生研究一下结果不是整数的分数除以分数呢?
有了以上的质疑与追问, 我们的教学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就有了进一步走向深刻的可能。
有追问, 才有以上的调整, 而最终带来的是:第一, 放大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如果开始就把教材所提供的图呈现给学生, 那么学生就一定不会想到验证方法1 (化小数) 与方法2 (用乘法) 。而正是这样恰当地隐去图, 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大了, 在验证中学生自觉经历了一次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而丰富了学生的体验。第二, 更促成了科学探究的可能。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形成是采用不完全归纳法, 而不完全归纳法的关键在于要对所有不同的情况进行研究, 由此得出的结论才是科学和可信的。学生想“要研究分母不同的, 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 这个过程对学生科学举例概括意识的形成是有益的。由此看来, 出现画图以外的验证方法 (特别是乘法验证方法) 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当出现结果是分数时, 用画图的方法验证是比较困难的。
三、结果追问:要“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现象】在教学中, 我们常常以数学问题的解决、答案的获得作为终极目标, 而常常会少了一份后续的理性追问。在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中, 对数学结果 (操作方法、问题答案等) , 我们常常缺乏理性追问, 学生自然少了那份理性的反思与提炼。
【误区】一是受传统的问题教学 (准确地说应该是“题目教学”) 理念的影响, 教师将数学教学最终指向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与结果的获得, 认为结果 (答案) 得到了, 教学目标就达成了, 教学也就随之结束了;二是在“算法多样化”“要多向学生呈现不同的方法”理念影响下, 教师能够注意让学生尽量多地展示自己的方法了, 但是在向学生呈现多种方法后, 教师不知道怎样处理, 常常以“有和他一样答案的举手”或者“大家的方法真好”而结束, 而常常不知道怎样利用学生的数学结果 (操作方法、问题答案等) 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学生往往只关注问题的答案, 很少去思考解题、学习的策略, 很少思考结果背后的东西, 而如果教师也只关注结果, 学生自然只知道更多地去“做”, 而少了该有的“思”, 自然地数学学习就不能走向深刻。
【对策】在教学中, 当学生得到了数学结果后, 我们应多点追问, 引领学生伴随着学习过程和结果静心思考———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多种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引导学生以这些结果为思考材料, 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
【案例】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 现选择两个不同的案例进行表述。其不同之处表现为:案例1是活动层面的, 而案例2是练习层面的;案例1的结果是多样的, 而案例2的结果是单一的。
案例1:“乘法口诀复习”的教学活动。
教师安排了一个摸卡片游戏活动, 具体说明如下。
出现9盒数字卡片, 如图2所示:
教师说明:盒子1里放的全是数字卡片1, 盒子2里放的全是数字卡片2……并且每个盒子里都只装了9张一样的数字卡片。教师想从一个盒子 (只能从一个盒里) 摸出几张卡片, 使几张卡片的数字和是一个数。想一想:从哪一个盒子里摸, 摸几张?并说说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活动任务:让卡片数字和是18、24……最后一个要求是“和的末尾为0”。
教学层次一:学生交流不同的方法。第一个学生想到在“5”这个盒子里摸6张, 口诀是五六三十, 很快又想到在“6”这个盒子里摸5张, 口诀还是五六三十。接着是4张“卡片5”和5张“卡片4”……
教学层次二:追问感悟。
1在交流完不同结果的基础上, 教师追问:要把结果找全了, 我们可以怎么想呢? (一是从10、20、30、40依次去想乘法口诀, 二是一句口诀就可以有两种拿法……)
(2) 适时把学生的方法整理出来:
10:2张5, 5张2。
20:4张5, 5张4。
30:6张5, 5张6。
40:8张5, 5张8。
追问:观察思考, 你发现结果末尾是0的乘法口诀应该和哪些数有关? (都有5, 另一个数是双数)
以上设计是非常有趣的 (学生可以去摸) , 也是开放的 (有不同的方法) , 但更为重要的是, 不同的教学层次所带给学生的感悟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学层次一仅仅注重了不同方法的出现, 而教学层次二中两个追问则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学习价值:第一个追问让学生不仅仅知道了结果是什么, 更知道了结果如何获得, 渗透了有序思考等数学思想, 也为第二个追问做了铺垫。第二个追问, 学生学会了从整体观察, 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这种规律不就是以后要学的“5的倍数特征”的一种雏形孕育吗) 。
案例2:“轴对称图形”的一道练习, 如图3所示。
这是苏教版教材四下“轴对称图形”安排的一道练习。对此, 我们一般的处理过程就是先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再画出它们的对称轴。这样的处理, 练习的目的看似达到了, 然而我觉得到此就结束还不能真正体现此练习的价值与意义。在此基础上, 我又提出了以下两个追问。
追问1:图形1和图形6都是梯形, 为什么第1个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而最后一个梯形却不是呢?图形2和图形3都是三角形, 为什么图形3是轴对称图形, 而图形2却不是?图形4和图形5都是平行四边形, 为什么图形5是轴对称图形, 而图形4却不是呢?
追问2:为什么图形1这个梯形和图形3这个三角形都是只有一条对称轴, 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是等腰)
……
在追问中, 学生的思考就会更加深入。缺少追问, 学生对于“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更多的是关于一个个孤立着的图形;而在追问思考中, 学生获取的则是对一类图形的认识, 这样的认识更加清晰、深刻与立体。
合理性路径论文 篇8
一、教育主体性失落的理性分析
教育主体性失落在于教育的功能性在经济社会被工具化,教育成为社会产品的生产方式而被忽略了其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完善中的进化、创新、促进的本旨。
1.教育主体性失落的现实表症。教育主体性的内涵表明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在教育活动中是主动方,教育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案的执行、教学任务的完成等都是在教育活动中由教学双方商议、互动、反馈的过程中进行,而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确实由教育系统外的机构制定教育管理文件,教师服从行政管理,学生服从教师管理。虽然社会提倡由第三方进行教育监督,但对教育活动有直接影响的还是教育管理部门的检查、评估、评奖,这也意味着教育活动必然是在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下进行的,而非由教育主体自发完成的。在对H省50多所学校(小学、中学、大学)进行的问卷、访问调查后,我们看到这样的数据。
表1和表2中能看出这样的一些问题:[1]教学中存在令教师比较重视的教育文件,教师也以此为据分解教育目标,制定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指示或引导学生完成。(2)教学中考试和成绩是教师、学生重视的重要指标。(3)教育管理部门的检查、评估、评奖对教师和学生都有重要的影响。从中看出,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受到外界的干扰,教师不能依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和教学外教育,尊重教师的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完成非教育主体需要的教学任务。教育主体性的缺失在于教育外界的干扰项太多、干扰力量太大,参与教育活动的教育主体无法按照主体的发展需要进行教育活动。
2.还原式思维方式对教育主体性失落的分析。还原式思维方式遵循客观性的尺度,是从事物发展的本源来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现代社会中人们似乎很愿意为了成为高效率、运作良好的社会“构件”而努力地学习着各种知识,教育不再把人作为独立的主体来培养,而是把人作为承载知识的工具,去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充分培养人的工具性价值。[1]学生成为储存知识、技能的工具,完全丧失了其主体性。教育恰恰在消解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消解了教师的主体性。教师成为社会的“代言人”,社会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材,教师就要传授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教师的主体性只是一种工具性的主体性。[2]
3.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对教育主体性失落的分析。现代社会,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陷入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中。在教育中,“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教师思考,学生被考虑;教师讲,学生听——温顺地听;教师制定纪律,学生遵守纪律;教师在选择时作出决策,学生以师命为尊;教师安排学习内容,学生全部接受。”②现代社会里,教育所重视的主要是发展人的主体占有能力,以占有科学文化知识为教育目标,这时期的教育主要侧重的是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能够为个人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成为优胜者,并为征服自然做出贡献。教育成为人类征服自然,一个国家征服其它民族或国家,国家控制公民、教师控制学生、学生占有知识的手段与工具。教育丧失了其发展的源头和原动力——主体性,成为只具有占有性的教育。
二、教育主体性的理性阐释
教育的主体性是适应性与超越性、现实性与理想性、重复性与创造性的矛盾中凸显出来的超越性、理想性与创造性。
1.适应性与超越性。教育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变迁。教育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无论是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教育手段都有了显著的变化。“教育也许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但它并不是历史和社会的消极产物。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目前尤其如此,因为归根到底,教育必须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3]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仅限于将“已有的”一切在新生一代身上复制出来,使他们去“适应”已有的和既定的一切。
1.超越知识本位的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通过对已有人类文明成果的传与授,把已有的一切文化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去改造和发展现存的世界与现存的社会以及现存的自我。获取知识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但一味地寻求知识来确定教育主体的存在和教育的意义则使得教育丢失了以人的成长和价值体现为宗旨的本质内涵。教育的主体性的着眼点不在于使人“接受”、“适应”已有的,而在于适应的基础上之“改造”和“超越”。教育的超越性是在适应性的基础上的超越。超越性侧重于主体作用的起点,强调的是教育主体作用的原发性。超越性是主体作用实现的源头和原动力。没有超越性就不可能有教育的主体性。超越知识本位的教育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制度的制订、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以人的成长为主题,而非通过预先安排好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学检查要实现学校的教育。
2.坚定主体理想的教育。人类的社会活动包括工艺改造、技术发明、科学探索、理论研究、艺术创新、观念更新、政治变革、道德践行等待都是现实社会中人类对自然界和人本身的创造和超越。通过教育人具有了生存的能力,也为自身更高层次上的发展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实践的出现,表明人决心要按照他的目的一一人的理想发展和存在来改变人的现实存在,改变人在自然、自发状态下的发展结果。教育的倾向就是按照理想来塑造现实的人。教育以人“理想性”的要求而“现实”地“否定”人的现存状态,使受教育者变成人所要求的人。也正是由于教育活动的产生,才实现了有理想的人之自我发展。那么在这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的真正旨趣在于对人的主观世界的建构,以此作为改变现实存在的人的核心的过程。正是在理想对现实的观照中,激发了教育主体活动的理想性。
3.发展创新能力的教育。教育的重复性活动虽然构成社会文明、教肓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是教育发展本身。在“知识经济”时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是其综合国力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要素。[4]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走在世界前列,其教育必须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教育的创造性是在稳定的重复性之上的创造。教育的重复性的活动所遵循的固定程序是以往的特殊程序一般化的产物,现在这一程序的运用,成为人们习惯的思维和实践定势。对这种定势的盲目依赖,能够而且确实常常导致人们思想和行为中的某种僵化。教育活动中的重复性及其内含的固定程序,如果泛化为一种保守的行为模式,就会阻碍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妨碍教育的创造性发展。因此,在肯定必要的教育重复性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看到它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不要让它妨碍和压抑教育创造性的发展和发挥。教育在重复中孕育着创造,而创造又构成了教育永生之源泉。
教育是教育主体性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无论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受教中压力沉重问题,还是学生成长创造性衰减问题,只要始终坚持教育主体性,不断超越知识本位的教育,实现教育主体的理想和价值,发展教育的创新能力,教育主体性就能够最终实现。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表现出它自身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交织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成为推动教育向前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俊恒.教育主体观的演变与主体教育的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216-219.
[2]周宏.论德育过程中教育主体的权威性[J].现代教育科学,2008(3):5-8。
[3]骆郁廷,史姗姗.“三喻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维透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0-15.
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 篇9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合理途径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当前,多数幼儿园都存在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且屡禁不止,但现象的存在必然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以下便具体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教师素质水平较低。幼儿教师应具备爱心、耐心、恒心等基本素质,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幼儿教师并非专业出身,也不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这严重阻碍了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且多数教师在日常教育方面,一直向小学化方向靠拢,并带领幼儿学习较为复杂的知识内容,但却忽视了幼儿的天性,也没有注重挖掘其潜在的创新能力。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表扬鼓励表现好的同学,这种做法会使幼儿过早的形成竞争意识,过早的开始小学化教育。同时,幼儿园内教师会由小班带领至大班,虽然在大班才开始进行小学化教育,但这种教育理念也会在小班教育过程中有所体现,以致过早的产生小学化现象。
2、家长存在攀比心理。多数家长都希望听到赞美孩子的声音,因此在孩子处于幼儿时期时便会开始教导孩子学习识字、数学、画画等内容,甚至还有部分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让孩子过早的开始学习英文歌曲。而这些做法也仅仅是在特殊场合时可以为自己赢回面子,这种攀比心理虽然表达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但也会促使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形成。每位孩子都存在自身的生长方式,过早的教育会遏制其天性的发挥,也使其感受不到童年的乐趣。
3、缺乏政策支持。目前国家在中学与大学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却忽视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以致很多教师认为幼儿园的工作没有发展空间,甚至放弃工作,转而继续深造学习。这将降低了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水平,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将直接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形式,处于这样的教育趋势下,很多私立幼儿园开始成立。同时,幼儿的学习成绩也会关乎幼儿园的发展规模,因而教师会对幼儿进行大量训练,以提升幼儿的知识水平,殊不知却制约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措施
1、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国家对幼儿园的关注力度较小,所提供的扶持政策也较少,因此幼儿教师往往会选择离职或者晋升为小学教师。这种发展趋势将不利于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以致其专业素养比较薄弱,对幼儿实行的教学也缺乏专业性。同时,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幼儿在幼儿园时期便开始接受大量的学习内容,幼儿缺乏玩耍时间,以致无法正常发挥其自身的兴趣爱好。为此,教师应进行内容讲解时应注意课标要求,比如在讲解韵母a时,应利用各种技巧为学生介与a有关的知识,并引导幼儿正确发音,期间应减少多余内容的讲解,留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时间,使其在玩耍中发现知识,并增强对事物的认识程度,确保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2、纠正家长的错误理念。家长直接决定着幼儿教育的水平,幼儿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事物认知方面的水平较差,为此,家长在进行教育时,幼儿往往会顺从的听取。部分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与攀比心理,往往会加大幼儿的学习力度,并安排幼儿学习各种知识,提前进入了小学模式。这样的教育方法会使得幼儿失去了玩耍时间,幼儿年龄阶段的孩子天性爱玩,且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开发智力,培养学习兴趣,但家长的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会抑制幼儿的天性。为此,家长应改变自身的错误理念,为幼儿打造一个快乐的童年。同时,家长也应适度了解幼儿所学教材,并给予一定指导,比如可以在生活中渗透1至5的认识与其加减法运算,使幼儿在乐趣中学习数学知识,减少幼儿的学习压力,从而塑造幼儿健康积极的人格。
3、完善国家政策。幼儿教育是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应学习的知识内容,可以帮助幼儿全面认识现实世界,为此国家应制定合理的政策内容,并鼓励专业的幼儿教师进行教育,比如可以提高幼儿教师的薪资福利,还可以在业余时间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充分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同时,国家也应提高对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并确保实现私立幼儿园的公立化,最大可能的减少利用幼儿成绩进行攀比的情况。除此之外,幼儿园也应安排专业的教育专家莅临指导,并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丰富教学结构与教学内容,鼓励幼儿教师利用教学技术开发幼儿的智力,并引导幼儿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
三、结语
合理的幼儿教育对幼儿心理及人格形成方面具有正面积极意义,且可以确保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感受不同的学习乐趣。为此幼儿园应建立正确的教育方式,并加大促进幼儿智力开发方面的投资力度,以便减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但治理过程较为漫长,期间一定存在困难与挫折,只有齐心协力、勇敢面对,才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严仲连,盖笑松.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學化的合理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2] 王亚.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社会机制及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7).
[3] 海鹰.试析小学在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中的作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02).
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 篇10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过渡衔接的问题
大班下学期是从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时期,一般在这个时候,老师都会让学生开始接触小学的教育内容,以便于使他们尽快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但是教师循环交叉式的带班模式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周围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是运用完小学化的教学方式后,再去带中班或小班,教学方法一时之间也难以转换。导致整个幼儿教育带上了小学化气息。
(二)家长攀比的问题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多数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将飞黄腾达的心愿寄托于孩子身上,同时一些家长的虚荣心作祟,通过攀比孩子使自己脸上有光,殊不知正是这种心理加重了孩子负担,无法快乐地学习和成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风气。“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看似感人,却扼杀了许多幼儿的童年乐趣。事实上,每个孩子在各个时期的成长方式都不尽相同,太早让他们接受不适合他们的东西,是违背成长规律的,只会事倍功半。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一)教育内容的小学化
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智力形成阶段,对于这个世界还是懵懂的,在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十分有限,如果强行灌输超出他们承受范围的知识,将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重大的打击,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恐惧的心理,同时还会对自己产生不自信的态度。当前还是有很多幼儿园不顾及幼儿的感受,一味地实施小学化教育,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二)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小学化
幼儿的天性就是爱玩好动,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很难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上,因此,教师可经常采用游戏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寓教于乐。教师要将他们逐渐引导至正确的道路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但目前幼儿教师们始终采用千篇一律的小学化教学方法,单调乏味的课堂氛围无法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活跃性,无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
(一)提高师资力量,优化教师队伍
虽然学生是一切教学阶段的不变主体,但是教师是引导学生的指南针,尤其是幼儿时期接触的启蒙教师,会对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所以,提高师资力量,优化教师队伍对于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幼儿园在选择职工时,要注意进行仔细筛选,选拔高素质人才,并且在入岗后,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培训,邀请专业人员在校内开展讲座,现场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不断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二)提高家长的思想认识
在幼儿的成长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刻的,而家长的思想意识也是长期以来推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力量。因此,教师应该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告诉家长们保护幼儿身心健康和发展他们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应该给予孩子基本的尊重,使家长明白揠苗助长的危害。同时教给家长寓教于乐的方法,让他们运用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这样既给孩子增添乐趣,又不会使家长觉得耽误学习时间。例如,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手工模型、一起玩魔方或七巧板等。
(三)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式
前面我们提到,幼儿的天性就是爱玩好动,沉闷的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过早地让幼儿接触超出承受范围的知识,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因此,适当地改变教育方法,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幼儿时期的教育,与其注重对其知识的理解能力的训练,不如转化为对其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实际上就是在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特定的成长期享受到相对应的乐趣,能按照自然规律来成长与发展,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因为幼儿教育小学化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加之家长望子成龙的观念根深蒂固,治理之路漫长,治理工作困难重重。所以,为了让幼儿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我们也要齐心协力、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摘要:当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幼儿的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从而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这不仅给幼儿造成相当大的负担,还对幼儿的未来成长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无异于揠苗助长。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产生原因,追根溯源,找到有效治理的合理解决路径。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合理路径
参考文献
[1]巴桑布芝.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分析[J].教育,2015(48).
【合理性路径论文】推荐阅读:
制度合理性论文08-26
合理性选择论文11-10
合理销售论文06-11
合理认知论文08-04
合理位置论文08-30
合理避税论文09-23
合理的教学考核制度论文06-04
教育惩罚的合理运用论文10-12
小儿腹泻病的合理治疗论文09-09
消栓类药物的合理使用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