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SA感染

2024-09-21

MRSA感染(共5篇)

MRSA感染 篇1

MRSA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us aureus) 的缩写, 1961年在英国发现首例MRSA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据估计每年大约有10万人因为感染MRSA而住院治疗, MRSA毒性并不比普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更强, 只不过由于它抗甲氧西林, 使得治疗更为困难而已, 通常用万古霉素治疗, MRSA是通过身体接触传播, 为了避免病菌的传播,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建议对MRSA在单独的病房中隔离治疗。

1 病例介绍

病人, 女, 80岁, 因右髋部摔伤后疼痛不能站立行走3 d, X线片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 于2009年5月10日收住院。入院后行术前相关检查, 未见明显禁忌证, 于5月12日行骨折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术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 于5月22日发现伤口感染, 5月24日予手术-伤口闭式冲洗引流, 5月26日确认致病菌为MRSA, 即行万古霉素治疗, 5月29日改行伤口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VSD) 负压冲洗引流术, 后经过多次清创, 使用VSD治疗技术, 术后抗MRSA, 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及精心护理, 病人感染痊愈, 伤口愈合拆线, 对病人停止药物治疗6周, 观察期内无反复, 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消毒隔离

将病人安置在单人间, 同时注明感染标记, 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各项操作前后均用流动水洗手, 接触体液操作时戴一次性手套, 操作后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为病人配备专用查体用具 (听诊器、手电筒、血压计、体温表等) , 桌面、窗台、椅子、床架每天由卫生员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定时开窗通风, 每次不可少于30 min, 医疗废弃物单独包装, 病室地面使用专用拖把, 限制探视人群, 并嘱探视者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制度。

2.2 心理护理

VSD是近年来伤口治疗的新方法,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 病人对其疗效还存在疑问, 心理负担重, 医务人员应与病人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 主动介绍VSD的优点及相关知识, 介绍手术过程, 手术前、中、后需配合的事项, 对病人的疑问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 解除病人的顾虑。

2.3 用物准备

病人回病房前应检查负压吸引装置是否完好, 压力是否正常, 将负压瓶、引流管与负压表连接好, 置于病床边。

2.4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24 h内常规测生命体征, 每2 h测1次, VSD持续引流期间每日测体温4次, 注意体温的变化, 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5 患肢护理

将患肢置于功能位, 严禁下床活动, 做好肢体石膏外固定后护理, 并保持体位的舒适, 注意观察肢端末梢血液循环、皮肤温度、皮肤颜色及活动情况, 指导协助病人行肢体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运动及足背伸跖屈运动, 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做到既不影响VSD, 又不耽误肢体的恢复。

2.6 持续负压引流的护理

2.6.1 保持有效的持续负压引流

保持有效负压是负压封闭成败的关键, 负压的高低及有无中断直接影响引流的效果。负压需调整到0.02 MPa~0.08 MPa, 每次更换引流瓶时, 严格无菌操作, 用两把止血钳交叉夹闭引流管, 再关负压源, 换上透明的负压引流瓶后, 调整好负压再松开止血钳, 防止漏气, 定时检查各接口是否松动给予调整, 当负压低于0.02 MPa时引流效果差。如果塌陷的VSD恢复原状或薄膜下出现积液, 提示负压失效, 应及时报告医生, 查找原因立即处理[1]。

2.6.2 引流管的护理

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引流液的量、性质及颜色, 记录后及时清倒。检查各引流管接头连接是否良好, 引流管有无受压、折曲, 引流管内有无液体柱流动。如负压低于0.02 MPa, 引流管的管形不存在, VSD鼓起触摸没有硬实感或减弱等, 则提示引流管有堵塞或连接管扭曲的可能, 应立即处理并始终保持引流管通畅, 如有小血块或血痂堵塞管道时, 在无菌条件下, 可用生理盐水50 mL冲洗抽吸管道[2]。除此以外, 还应考虑负压源异常所致负压力不够或引流管接头处漏气, 电源断开中心负压停止, 引流管被病人体重压迫、折叠等原因, 此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3]。

2.6.3 创面的观察与护理

应用VSD不需每天换药, 一次封闭可以保持有效引流5 d~7 d, 有时VSD敷料内有坏死组织和渗液残留或敷料内和引流管中出现黄绿色、绿色等颜色, 可给病人作出解释, 无需特殊处理, 不会影响治疗效果[4]。

2.7 营养支持

病人年老体弱, 创面渗出多, 蛋白丢失多, 应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饮食, 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血浆等。

3 小结

一次性VSD负压引流材料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 同时能耐受负压吸引, 材料不降解, 无纤维脱落, 不进入血液循环, 多孔海绵状结构, 有很好的透水性, 不阻碍液体和小颗粒通过, 适用于多种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溃疡等病人。本例病人感染MRSA, 应用VSD负压引流技术, 取得满意效果。归纳其特点有:①封闭使病灶区与外界隔绝, 杜绝了伤口再感染的可能。②在强负压作用下, 保持引流通畅, 从而减少了分泌物对创面的刺激, 破坏细菌生长的环境, 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强烈刺激健康的肉芽组织生长[5]。③避免了脓液和坏死组织的外溢, 对手术切口及周围皮肤的腐蚀, 不需每天换药、病人痛苦小, 降低了医疗费用, 减少了医护工作量, 护理方便, 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维斯第 (VSD) 负压引流,护理

参考文献

[1]蒋琪霞.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新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8.

[2]王玲, 杨会.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大面积损伤后的护理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 29 (4) :633.

[3]张灵芝, 张翠英.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慢性创面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2, 17 (1) :53.

[4]王玲, 杨会.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软组织大面积损伤后的护理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 29 (4) :634.

[5]卡姆 (Kam.J) , 周常青.美国负压治疗创面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29-30.

MRSA感染 篇2

关键词:ICU,MRSA,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微生物学监测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虽然当前已采取许多预防MRSA感染传播的措施, 但其引起的医院感染仍在不断增加[1], ICU是MRSA的高发区。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泰兴市人民医院ICU病区共有获得性感染MRSA18例患者, 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病例的35.3%。经流行病学调查, 及环境微生物学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采取控制措施, 本次暴发得到控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例MRSA患者中, 男性12例, 女性6例, 年龄41~90, 平均65.9岁, 大部分患者有严重基础疾病。其中脑外伤8例;肠梗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例;肠梗阻、感染性休克1例;脑溢血4例;左股骨骨折术、高血压Ⅲ期1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例, 食管癌2例。平均住院37.3d, 11例应用了呼吸机, 13例行了气管切开术, , 均使用气管插管、静 (或动) 脉插管、留置导尿插管。

1.2 病原学鉴定及药敏试验

采用封闭式一次性吸痰管, 从患者气管导管内吸取痰液, 放入无菌瓶内立即送检。其他患者、环境空气、工勤人员和医务人员按常规取样。菌株鉴定由生物梅里鉴定系统 (ATB) 进行鉴定, 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2007) 标准判定。

1.3 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卫生部颁发标准[2]。MRSA的确定按NCCLS2007推荐的方法进行:30ug头孢西丁纸片抑菌圈直经≤21mm, 确定为MRSA。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008年10月10日发生首例持续感染者, 而后不同患者感染先后日期为11月5日、10日、14日、24日、26日, 12月5日、22日、27日、28日、29日, 1月3日、6日、6日、9日、10日、11日、14日、25日。其中10例为混合感染 (如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等) , 12例患者使用了左氧氟沙星, 三代头孢菌素18例, 高血糖8例, 气管切开14例, 治疗好转7例, 未愈自动出院9例, 死亡2例。

2.2 微生物环境监测

对ICU病房的环境包括工勤人员、医护人员的手、鼻咽;病房空气、床头桌、床架、床单、呼吸机气囊等进行采样151份标本。共检出9例MRSA, 陪护人员手1例, 鼻咽2例;护士手1例, 鼻咽1例;床架、床单3例, 空气1例。

2.3 MRSA的耐药率比较

ICU患者痰液中分离的MRSA与微生物环境监测分离的MRSA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的耐药率表型大致相同, 具有很高的耐药性, MRSA对抗菌药物耐药率的比较结果如下 (表1) 。

3 讨论

本次ICUMRSA院内感染率占ICU医院院内总感染率的35.3%,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可得: (1) 患者平均年龄65.9岁, 表明MRSA获得性感染与患者自身因素不无关系。 (2) 气管切开的患者占77.8%, 均使用气管插管、静 (或动) 脉插管、留置导尿插管, 同样表明MRSA获得性感染与大量的侵入性操作有关。 (3) 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37.3d, 说明长时间住院也是MRSA获得性感染的一大因素。 (4) 12例患者使用了左氧氟沙星, 三代头孢菌素18例, 也说明氟喹诺酮类、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也是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上这些结果与文献资料一致[3]。

微生物环境监测结果可见工勤人员和护士的手和鼻咽分离出MRSA, 另外空气、床单、床架等分离出MRSA, 根据抗菌药物耐药率的比较可见具有高度的表型同源性, 说明空气、工勤人员或医护人员手可以接触传播MRSA。因此不仅定植菌最终可发生感染, 带菌者也可成为院内、院外MRSA的传播员;传播途经以接触为主, 特别是经医护人员的手, 另外MRSA病人的物品也是传播的重要途经之一。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微生物环境监测结果作出了预防MRSA获得性感染的措施如下: (1) 做好感染病人的治疗, 积极控制感染。 (2) 使用莫匹罗星对鼻腔携带人员进行局部治疗。 (3) 加强医务人员的洗手制度及环境的消毒力度, 并做好防护工作。 (4) 缩短住院天数, 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5) 注意MRSA流行的监控, 及时隔离MRSA感染者, 医护人员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以上措施实施一周后, 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结果未发现有MRSA, 携带MRSA的患者的感染也得到了控制, 此次MRSA的暴发流行也得到了成功控制。

综上所述, 院内感染暴发时做好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微生物环境监测可以为预防对策和控制措施提供资料, 同时应更进一步加强标准预防, 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Sakoulas G, Gold HS, Venkataraman L, et al.Met hicillin2 re2sistant S taphylococcus aureus:comparison of susceptibility testing met hods and analysisof mecA2positive susceptiblest rains[J].J Clin Microbiol, 2001, 39 (11) :3946~3951.

[2]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的通知[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1.

MRSA病例调查与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3年临床各科室细菌培养样本, 统计出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跟MRSA的病历, 再根据病例进行送样科室和样本及样本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统计, 并依此作出分析, 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2 结果

2013年度本院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72例, 其中MRSA32例, 分离率为44.4%。国内很多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的分离率报道一般为25%~60%, 而且各个地区和医院的MRSA检出率都明显有逐年增加趋势。2012年检出MRSA12例, 2011年检出2例, 2010年检出2例, 检出例数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

2.1 送样科室统计

儿科12例, 普外科10例, 内科6例, 骨伤科2例, 脑系科1例, 眼科1例。自我院开展细菌室以来, 临床送样率一直不高, 后来在院方与公共卫生管理科的共同监管努力与支持下, 送样率才逐年有所提升, 但总的来说仍是有科别的不同特点。如儿科送样率历年遥居第一, 内科虽总住院人次居高送样率却不尽如人意, 其余科室也同样很低。

2.2 样本类别分析

按数目由高及低排列为, 咽拭子10例, 脓液9例, 痰6例, 尿2例, 眼睑分泌物2例, 肺泡灌洗液1例, 尿道口分泌物1例, 褥疮分泌物1例。因儿科送样率位居第一, 而儿科住院疾病谱则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主, 故咽拭子样本份数排名最前。脓液因其本身即为机体组织炎症过程中所形成的含有大量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和少量组织液的混合物, 其样本的阳性检出率最高, 但因送样数的局限排至第二。内科住院疾病谱因老年慢性病排前,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相对较少, 再加送样率又低, 故痰样本又排后位。

2.3 送样时间调查

送样时间上并无雷同, 在流行病学分析上并无时间相关性。

2.4 单份样本检出菌超过1个的共有3份

检出菌分别为白假丝酵母菌, 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混合菌感染者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2.5 病例中患者相关信息统计分析

1) 性别;男24人, 女8人;2) 年龄段;<15岁13人, 15~30岁4人, 30~45岁5人, 45~60岁4人, >60岁6人。MRSA感染的性别取向应该无指导性意义, 此次统计只是表述本年度的性别排列特点而已。而年龄段的特点则是因儿科送样率高导致数值较大外, 其余各个年龄段的人数基本持平, 说明MR-SA感染并无年龄相关性差异。

2.6 病例患者疾病分类统计

气管、支气管、肺等炎症17例, 外科术后感染4例, 皮肤囊肿、蜂窝织炎、褥疮等4例, 泌尿系感染3例, 骨髓炎1例, 手足口病、水痘、结膜炎各1例。在分类方式上是按照呼吸系统, 外科手术类, 皮肤感染, 泌尿系感染, 骨髓炎和其他类进行。由以上数值可见在全院住院患者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外科手术后、皮肤感染类也具有较多数量。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 在人体常见于皮肤表面及上呼吸道黏膜, 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数月, 耐热性强, 耐低温。据美国疾控中心报告,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 仅次于大肠杆菌。在医院里, 耐甲氧西林和其他抗生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流行, 对万古霉素不敏感的菌株也有所增加, 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7 耐药性统计

按照耐药率的数值从大到小排列见表1。

由表1所见, 耐药率超过50%的品种共10种, 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有5个, 青霉素1个, 还包括大环内酯类2个, 还有克林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其中克林霉素耐药率高达93.1%, 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60%, 利福平耐药率为12%。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种类则有5类之多。在2011年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 在线发布的首个MRSA感染治疗指南中明确提供以证据为基础的指导建议, 讨论MRSA导致的不同临床感染情况的处理方案中使用的抗菌药物除万古霉素外还有利奈唑胺, 克林霉素, 复方新诺明, 利福平等。但是在短短3年不到的时间内, 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已高达93%, 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也有60%, 说明细菌的耐药性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

3 讨论

MRSA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接触从定植或感染者传播给其他人, 社区感染者所占比例很高。在对社区MRSA感染暴发的调查结果显示, 经常服用抗菌药物者虽然没有明显的感染危险因素, 但大多是社区MRSA的传播者。所以对MRSA感染而言预防非常重要, 调查显示洗手是防止MRSA传播最关键的环节。正确的洗手、跟患者接触治疗时做好标准预防、对患者采取正确的隔离方式、医疗器械的消毒及环境净化、早期检查带菌者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降低MRSA的传播。另外医院应加强对新入院及MRSA易感者的检查, 尤其是烧伤病区、ICU、呼吸病区及小儿科患者。

摘要:对32例病例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并总结了其特点。MRSA不仅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中历年上升, 而且其耐药率也衍变飞速。正确预防MRSA感染是目前全人类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MRSA,超级细菌,耐药性

参考文献

MRS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各临床科室送检的血、前列腺液、痰液、手术切口分泌物、引流液等标本中分离的MRSA 41株,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

1.2 分析方法

(1) 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实验:按临床微生物学操作规程对各种标本接种培养,用BD公司CRYSTAL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作菌株鉴定,少数不能上机鉴定的菌株,采用微量生化管法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药敏卡进行,结果按照2010版CLSI标准判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检测中心推荐的WHONET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质控菌株为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和ATCC25922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 (2) MRSA鉴定,在4%NaCl MH琼脂平板上,经35℃24 h培养后,头孢西丁纸片(30μg含量)。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环≤21 mm为耐药,≥22 mm为敏感。

2 结果

2.1 MRSA分布

对2012年1~6月住院患者标本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95株,其中MRSA 106株,MRSA检出率54.3%。

106株MRSA标本分布情况为:呼吸道标本(38.6%),血液23.6%,皮肤、软组织19.8%,泌尿道7.5%,胸腹水、胆汁、脑脊液等6.5%,其它4.0%。

106株MRSA科室分布情况为:ICU 58例(占54.7%);非ICU科48例(占45.3%),其中烧伤科14例(占13.2%),神经外科12例(占11.3%),感染科10例(占9.6%),神经内科6例(占5.7%)呼吸内科4例(占3.8%),其他科室2例(占1.7%)。

2.2 抗菌药物耐药性

106株MRSA对14种抗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表1), MRSA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全部敏感外,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均>70.0%,MRSA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3 讨论

MRS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由于MRSA传播速度快,并且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常引起感染的流行及爆发流行。目前MRSA感染已与HBV, AIDS并列世界范围内的三大难解决的感染性疾病。本院2012年1~6月共检出的106株MRSA, MRSA检出率为54.3%,本院MRSA的检出率较同期中国CHINET耐药监测组报道的数据略低。

从标本检出情况看,各类标本均可检出MRSA,但主要以呼吸道标本(占38.6%),可能与呼吸道为葡萄球菌的主要定植部位有关,MRSA常寄居于人的鼻前庭,一旦皮肤黏膜屏障被破坏或损伤就可引起感染有关[2]。

MRSA科室分布主要以ICU病房(占54.7%);非ICU科的烧伤科(占13.2%)和神经外科(占11.3%)为主,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为:ICU和神经外科患者主要为病情严重患者且多伴免疫力低下,患者接受侵人性检查或治疗较多,增加了其对MRSA的易感性;另外,烧伤科如大面积烧伤的患者由于丧失皮肤的屏障保护作用及免疫力减低而导致其易感染MRSA。

MRSA的耐药性较强,除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还可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同时近年来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也在逐年增加[2,3]。本实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耐药性较高的药物依次为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其中MR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均>70.0%;对MRSA保持较好活性的抗菌药物有呋喃妥因、喹奴普丁-达福普丁、米诺环素和左氧氟沙星;本院未发现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株,是目前治疗院内MRSA感染的最后防线。同时本实验结果显示,MRSA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二者相比有统计性差异(P<0.01)。

由于MRSA菌株大多为院内获得,具有易传播、多重耐药的特性,感染率逐年升高,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有效降低MRSA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尽早进行MRSA菌株流行病学调查,追踪传染源,了解传播途径及扩散范围,采取有效措施如严格执行病区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以及各类探视人员的卫生监督等以防止院内扩散[3],同时加强实验室细菌培养检测工作,及时掌握耐药动态,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谨防产生耐药。

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临床分离的MRSA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预防耐药菌株蔓延。方法 采用BDCRYSTAL微生物系统进行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采用API药敏卡;使用WHONET5.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16月本地区共检出106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 MRSA检出率依次为54.3%, 标本分布以下呼吸道居首 (占38.6%) 、血液及皮肤软组织其次;临床科室分布以ICU主 (占54.7%) , 非ICU科占 (45.3%) ;MRSA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全部敏感外, 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均>70.0%, 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比较有统计性差异 (P<0.01) 。结论 近半年来MRSA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 特别是MRSA对绝多数抗生素耐药性相当严重, 呈多药耐药, 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应重视耐药株监测, 严格隔离MRSA患者, 加强医护人员手的卫生, 临床合理用药, 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及传播。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

参考文献

[1]Nosky GA.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eocc:emerging Problems and new Prospectsformanagement[J].Ann Acad Med Singapore, 2001, 30 (3) :320-325.

[2]蒋景华, 陈文光, 章泽豹, 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的现状及临床治疗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10) :129-1293.

MRSA感染 篇5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孕妇,耐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SA) , 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是临床常见的病原菌并可引起一系列感染性疾病, 如皮肤软组织感染、肺炎、脓毒症、心内膜炎等[1,2,3]。文献[4-6]研究表明, 产妇与新生儿分离出的MRSA菌株在分子型别上具有同源性, 提示母婴接触存在传播风险。而SA和MRSA主要在人体鼻腔定植, 鼻腔定植SA和MRSA是其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7]。因此, 为阐明孕妇鼻腔携带SA和MRSA现状和耐药性, 防治其生产期和新生儿的感染, 并为其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本研究对深圳市龙华新区两家医院入院待产的孕妇鼻腔分离出的SA菌株进行详细的药敏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收集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与中心医院2015年9-11月入院待产的孕妇鼻腔分离出的SA菌株。

1.2 菌种鉴定

将采集的鼻拭子样本增菌后在高盐甘露醇琼脂培养基上培养, 随后进行革兰染色、触酶试验、溶血实验、血浆凝固酶实验, 以上均为阳性即确定为SA。

1.3 药敏试验

参照2015年国际公认的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的标准 (CLSI) 采用Kirby-Bauer (K-B) 纸片琼脂扩散法对SA进行10种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具体方法为挑取单个菌落悬浮于装有3 m L的生理盐水中, 调整菌液的麦氏浊度为0.5。用无菌棉拭子蘸取上述菌液, 在管内壁液面上方旋转紧压, 将多余菌液挤掉, 然后在药敏平板 (M-H琼脂平板) 表面均匀涂布接种3次, 每次旋转平板60°确保接种菌的均匀分布, 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1周。将接种后的M-H琼脂平板置于室温干燥3~5 min, 然后用药敏纸片分配器将药敏纸片放入琼脂表面并轻压, 使得纸片与琼脂表面完全接触, 各纸片中心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4 mm, 纸片中心与平板边缘的距离至少为15 mm。纸片贴完后15 min内, 将贴好纸片的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 设置培养温度为35℃, 培养18~24 h。在反射光照明下, 用游标卡尺从M-H琼脂平板背面测量抑菌圈直径并记录数据测量结果。其中若SA对头孢西丁耐药 (抑菌圈不大于21 cm) 即可判定其为MRSA。另外, 对三类及三类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称为多重耐药菌株[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X2检验对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MSSA) 的耐药性进行比较, 采用X2趋势性检验对不同年龄组MRSA耐药性进行比较, 双侧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从2184例孕妇中收集了547株SA菌株, 待产孕妇鼻前庭SA定植率为25.05%。其中MRSA107株, MRSA阳性率为19.56%, MSSA 440株。MRSA按年龄分布:<24岁22株, 24~29岁57株, 30~35岁21株, >35岁7株。SA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最高为青霉素, 其次为红霉素、克林霉素、替考拉宁、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莫西沙星、利福平、庆大霉素, 最低为利奈唑胺。其中SA的多重耐药率为33.46%。MRSA对克林霉素、利福平、红霉素、青霉素及多重耐药的情况与MSSA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P<0.001、P<0.001、P=0.012、P<0.001) , 见表1。对孕妇的年龄进行分组后, 可见不同年龄组对利福平、妥布霉素、红霉素、青霉素、替考拉宁、复方新诺明及多重耐药情况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P=0.012、P=0.034、P=0.009、P=0.008、P=0.004、P=0.003) , 见表2。

株 (%)

注:本研究将耐药和中介菌株均划分为耐药菌株进行分析

株 (%)

3 讨论

上一篇:经典歌曲下一篇:内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