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

2024-06-20

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共8篇)

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 篇1

手部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损伤,常见的致伤原因包括电击、交通事故、器械砸伤等。对于手部外伤引起皮瓣脱离者则需要进行皮瓣移植术以进行伤处的愈合,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在临床治疗上较为常见。我院进行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16例,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现将该组病例的临床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6例手外伤实施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16例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17~49)岁,平均24.8岁;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引起者7例,电击伤者5例,机器绞伤者3例,其他原因者1例;手指缺损(3~10)个,平均4个;所有患者均有皮下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缺损及指骨外露,均施行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进行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手部损伤的特殊性,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多数患者会产生悲观、焦虑、失望等心理状态,这时候护理工作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给患者介绍相关手术的目的、方法及可达到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的接受手术治疗。同时应对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向患者交代清楚,使其有清晰的认识和做好思想准备。

1.2.2 术前护理

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包括肝、肾功能测定、心电图及出凝血时间测定等;术前一天为患者做血型测定及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敏感试验;术前早晨遵医嘱进行术前用药;对手术患肢进行备皮,用75%的乙醇消毒后,进行无菌敷料的包扎。

1.2.3 术后护理

(1)注意患处伤口敷料压力是否过大或过小,注意敷料的干燥与清洁,如果发生创口周围渗血、渗液情况,应及时更换敷料进行重新包扎;(2)术后应对患处进行皮瓣蒂部位的固定,防止皮瓣蒂部发生扭曲、牵拉、撕脱等现象,对手部进行石膏绷带固定;(3)待患者手术完毕回房后,帮助患者找到合适舒服的体位进行休息,避免受伤手部的压迫、屈曲等,患者可双下肢取屈曲位,患侧上肢适当垫高,以保证皮瓣不受牵拉;(4)对手指等隐蔽部位要经常进行清洗消毒,以防止皮肤发生糜烂和感染;(5)对于术后焦躁不安患者,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渡过心理瓶颈期或采取针灸、理疗、给与镇静止痛药物方法[1];(6)在患者住院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肢的皮瓣康复情况,注意皮瓣的血运是否良好,注意防止因皮瓣蒂部受压、牵拉、折叠凳引起的皮瓣血运障碍,对于皮瓣颜色、温度、末梢循环及张力情况不正常者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解决,如患肢皮瓣表现苍白、局部温度降低、毛细血管充血较慢,则需注意皮瓣蒂是否被压迫导致供血不畅。

1.2.4 术后并发症护理

(1)皮瓣下血肿是进行皮瓣移植术后常见的术后并发症[2],术后需常规给予负压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同时要做好引流管的管理工作,避免发生引流管扭曲、脱落等现象,保证引流管的时刻畅通;(2)对于自身体质较差或并发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术后抗感染治疗显得尤为关键。在局部伤口方面需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对于有分泌物、渗液等情况需按具体情况进行抗生素治疗,并及时更换敷料。给予患者合理饮食,保证全身营养的供应,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如发生创口局部坏死感染等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拆线处理,切口引流并做对应治疗。

2 结果

本组16例患者实施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均获成功,皮瓣全部存活,平均住院时间为16.8d。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后随访,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与周围组织相似,日常生活劳动不受影响。

3 讨论

手部外伤在临床较为常见,而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是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的常用方法。临床护理的要点在于保证移植皮瓣的成活,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术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工作,这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治疗成功率;在术后除了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进行体温、脉搏、呼吸等项目的检测外,还应该重点注意术后手术患肢的皮瓣护理,对裸露部位要做好保暖防寒措施,保证伤口敷料的清洁与干燥,对于有感染迹象的伤口应及时做抗感染治疗及伤口重新缝合。另外,注重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也是提高皮瓣成活率和愈合率的关键因素。本组16例患者在术前术后均施行了相关心理护理,皮瓣存活率为100%,6个月随访后发现皮瓣成活均良好。

参考文献

[1]岑均儿.邻指皮瓣移植术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J].临床骨科杂志,2009;12(6):715

[2]郭忠岩.显微外科皮瓣移植术后护理经验及教训[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24):164

腹部皮瓣移植术的术后护理观察 篇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31-02

手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致伤机会较多,各种原因造成的手部皮肤较大面积缺损,直接影响着术后效果及手功能的保存。腹部皮瓣移植术,因其手术简便,皮肤供给充分,疗效较满意,已成为手外科最常见的术式,而术后的护理工作对腹部皮瓣的成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腹部皮瓣移植术患者术后护理,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5~40岁。均为手背侧创面,腹部皮瓣最小7cm×7cm,最大面积20cm×20cm.

2 术前准备

2.1心理護理:手部外伤常导致骨关节及肌腱的损伤外露,病人担心残废,生活不能自理,会给家庭带来负担,故心理上产生恐惧、自卑、失望等。因此我们耐心向患者介绍手术El的、预后及注意事项。解除其焦虑不安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手部创面的止血:手外伤后出血多,应加压包扎止血。

2.3局部清洁工作:手部及供区的清洁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供区用5%肥皂水刷洗干净后,认真备皮,以防皮肤刮破,局部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巾包。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3.1.1 术后的病室安排 患者术后应安置在安静、清洁、通风的病室。室温保持在25 ℃左右,若在炎热的夏季,最好放置在距窗户近的床位,因通风较好,易使伤口干燥,不至于因局部出汗、潮湿引起伤口感染及皮肤接触面溃烂,凡腋下、手指间皮肤面互相接触处要用锦垫纱布隔开。

3.1.2 术后体位的护理 术后患者平卧3 d,仰卧为宜;患肢下垫薄枕,防止患肢担空过久产生疲劳及慢性牵拉,引起皮瓣疼痛、撕脱;双腿微屈,膝下垫软枕,以减轻腹部张力;嘱患者放松裤带,避免皮瓣受压,影响皮瓣血运。

3.1.3 术后的生活护理 由于固定患者的一切生活完全由护理人员帮助解决,尤其在患者起卧时,应扶助,避免患者自行用力,无意识的牵拉患手,引起疼痛、脱出。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关心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同时注意健康指导,饮食要清淡而富于营养,由开始的半流质饮食再到固体食物,多食粗纤维易消化食物。因为长期卧床,患者排便习惯的改变,很易引起排便困难和便秘,故要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香蕉、芹菜等水果和蔬菜。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腹泻。

3.2 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皮瓣的观察尤为重要,应从固定、渗血及血运几方面进行,皮瓣固定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由于皮瓣固定不牢,体位移动,可使蒂部扭转,妨碍血液循环,而推迟愈合的时间,甚至会使皮瓣失败,也可由于慢性牵拉将皮瓣撕脱。包扎过紧,可压迫皮瓣影响血运,故如有过松或过紧应及时调整;皮瓣渗血属异常情况时,有少量渗血时,可用沙袋压迫止血,如有大量渗血易使皮瓣变硬,压迫而致皮瓣坏死,应立即进行结扎处理;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术后6 h~8 h即应查看伤口血运,特别是术后1 d~2 d最重要;查看时要看皮瓣远端缝合部位有无蒂部反折、扭转、受压等,观察皮瓣皮肤的颜色、温度、返红试验、皮肤的弹性,如皮肤颜色红润,皮温正常,返红试验好,按之有弹性,说明血运好;如皮肤颜色苍白或青紫、皮温低、伤口敷料有渗出或异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3 术后的心理护理 患者因长期卧床和固定,易产生烦躁、焦虑情绪,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介绍成功手术的病例,介绍医生、护士的技术水平及科室的实力,同情理解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

3.4 功能锻炼的指导 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术后1周,教会患者做患肢抬肩、抬肘活动,以防关节粘连、僵硬,影响功能;做运动时,嘱患者健手扶住患手皮瓣,动作要适度,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引起脱出,每日早晚各做一次。第二步,术后2周,鼓励患者下地活动,首先在室内活动,防止突然晕倒,可在床边做下肢、腰部及健侧上肢的活动,以增强身体机能,利于伤口愈合。第三步,术后3周,断蒂后指导患者做肩关节旋转、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运动、患手的被动活动;患手拆线后,可做患手的主动活动,如腕关节的光环运动,掌指及指间关节的用力握拳,用力伸直手指,拇指的对指练习,次数逐渐增加,以肌肉有酸痛感为度,每日早晚各练习一次;患手功能逐渐恢复后,为锻炼手指的协调性,尽快恢复手的灵活度,可用器具帮助练习,如手握橡皮圈、揉转石球等。

4 讨论

4.1 腹部皮瓣移植术术后护理的重要意义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特别是术后护理效果的好坏,决定了手术的成功率。我们在患者术后的细心观察及护理中,能及时发现各种问题,不论是在患者的卧位、皮瓣的固定、渗血、血运等环节中有一项护理工作上的疏漏,都将导致手术的失败,尤其是后期功能锻炼的指导,对患手功能的恢复作用更大。因此,腹部皮瓣移植术的术后护理工作对巩固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 篇3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90例, 男75例, 女15例;年龄16岁~58岁;均在局部麻醉下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手术;1指81例, 2指6例, 3指2例, 4指1例;住院15 d~60 d。

2 舒适护理

2.1 伤口疼痛的护理

术后病人均将无痛放在术后需求的首位, 是舒适护理需求最迫切的问题[2]。通常疼痛在术后24 h内最剧烈, 护士应指导病人正确表达疼痛的程度, 根据病人的情况可预防性的用药, 尽量避免一切能引起疼痛的原因, 如伤口包扎过紧、皮瓣过度牵拉、扭曲、受压和活动体位不舒适等。一般的疼痛使用一些转移注意力和娱乐的方法, 如听轻松音乐、深呼吸、看电视、看报纸、看杂志等。对于耐受力差的病人, 在夜间给予止痛药或安眠药, 使病人能入睡。对于因体位改变而引起疼痛的病人, 在转换体位时, 先用手或者枕头压住伤口。对于剧烈疼痛病人遵医嘱给予吗啡类止痛药。日常护理中护士应多与病人交流, 多倾听, 鼓励病人讲出自己的感受, 充分发挥心理镇痛效应。

2.2 人性化护理, 尊重病人的灵性需求

手外伤一般都是急性创伤, 突如其来的事故, 对病人是一个极大的应激原, 而手术治疗是病人面临的人生重大事件, 必然有各种心理问题出现, 如紧张、恐惧、焦虑甚至绝望等。护士应运用沟通技术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更多地从人性、人情的角度体谅病人的心理感受, 注重人性化护理。对有宗教信仰的病人, 尊重他们的信仰和习惯, 在不影响周围环境的情况下允许病人与亲人、教友一起祈祷;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允许他们留胡须。所有的护理服务都从病人的需求考虑, 满足他们对灵性的需求。如有1例58岁的男性病人, 有留胡须的习惯, 住院时胡须已有19 cm长, 我们并未为了应付基础护理的检查而强行刮掉病人的胡须, 病人出院后称赞医院的服务态度好, 护理质量好。

2.3 肩关节酸痛、僵硬的预防及护理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 由于肢体的固定容易发生同侧肩关节僵硬, 关节周围有压痛和肌肉萎缩。根据我院制订的临床路径, 术后2 d开始指导家属协助病人进行患侧肩部、肘部及前臂肌肉的向心性按摩;术后3 d~5 d开始协助病人坐起, 指导病人坐在床旁用健侧手固定患肢进行肩关节外展、内收运动, 并为病人做2次或3次的背部徒手按摩, 每次7 min~10 min。断蒂术后加强各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特别是腕关节及患指指间关节的屈伸及对掌运动, 以感觉轻微疼痛和不疲劳为原则。本组病人经过2 d或3 d的练习, 肩关节酸痛及僵硬程度均有较大程度缓解。

2.4 排泄困难的舒适护理

尿潴留、便秘是术后病人普遍存在的不舒适问题, 其发生率为50%~70%[3]。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1 d~2 d内要绝对卧床休息, 由于体位限制、环境的改变以及伤口疼痛的影响, 排尿及排便反射更容易受抑制, 严重影响病人的舒适。对于体位不适引起的病人, 采用热敷、腹部按摩、温水冲洗会阴、开塞露塞肛等方法促进排尿, 并指导病人饮食少量多餐、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素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排便。对于因环境改变而导致排便障碍的病人, 采用屏风遮挡, 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 给病人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2.5 卧位的舒适护理

由于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的特殊性, 需要长时间姿势固定, 应帮助病人选择正确的卧位。术后给予平卧位, 患肢肘部用科室自制的软枕抬高, 下肢稍屈曲, 可减轻切口张力, 并避免过度伸展肌肉造成皮瓣牵拉、扭曲。经常协助病人更换体位, 防止压疮的发生。同时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平坦, 并指导病人行相关的主动功能锻炼, 如伸曲下肢、抬臀运动等。翻身时嘱病人放松腹部, 深呼吸的同时向健侧侧卧45°, 加垫长三角枕。

2.6 手部形象改变的护理

术后早期病人对恢复手功能期望较高, 而断蒂术后皮瓣臃肿。因此病人常出现恐惧、沮丧心理。不良的心理因素易影响其今后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护理中应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生活依赖程度, 制定个性化护理标准, 了解病人最关心、最担心的事, 详细介绍皮瓣移植的预后, 配合图片资料介绍功能锻炼方法及最新皮瓣修复资料, 并激励亲友及家人积极参与配合。如有1例23岁女性病人, 断蒂术前第1天独自在病房角落流泪。询问原因是担心男友明天看见做完手术的手指肿胀难看而嫌弃她而与她分手。通过精心的护理, 病人情绪稳定, 顺利完成手术, 并且与男友的感情也很好。

3 结果

实施舒适护理后, 病人对疼痛的耐受力有所提高, 发生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的情况明显减少。病人出院时由值班护士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 从疼痛处理、护理服务态度、技能操作、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等方面调查满意度, 结果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9.6%。

4 小结

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实施舒适护理, 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状态, 减少或降低了不适的程度。护理过程中病人的合作程度有所提高, 也增进了护患关系, 增加了术后获得最大程度恢复的可能性。同时, 舒适护理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4,5], 强化了护士“一切为病人服务”的意识, 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宏.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 2001, 16 (6) :409.

[2]陆烈红.病人对生理与心理舒适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12) :937-938.

[3]王桂珍, 李红.舒适护理在脊柱外科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9) :34.

[4]张国英, 姜虹, 任伟霞.舒适护理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8) :13-14.

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 篇4

1 腹部皮瓣修复手外伤的手术方法以及对患者的意义

由于手外伤患者很有可能出现皮肤软组织的缺损,同时患者的骨骼、肌腱、血管以及神经等重要组织也会出现外露或出现缺损等情况,因此需要对患者的手部缺损进行及时的治疗以及处理。目前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就是腹部皮瓣修复的方法对患者的手外伤进行修复。所谓皮瓣移植就是将患者身体某一部位的带有血液供应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转移到患者的另一个部位,从而到达消灭创面,并且将畸形部位进行修整的效果。由于手部是最常外露的部位,因此美观以及功能的恢复对于手外伤患者而言尤其重要。通过皮瓣移植的方式能够较好地帮助患者恢复手部的功能,并且帮助患者的手部尽可能美观。对于患者而言,腹部的皮瓣是一种随意皮瓣,皮下组织较为丰富,同时皮肤的质地也较好,面积也较大,血供可靠,抗感染能力极强,因此在目前对于手外伤患者进行皮瓣修复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使用腹部带蒂皮瓣为手外伤患者进行修复。

2 如何对手外伤患者使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后进行护理

(一)对患者的皮瓣血液循环进行相应的观察

手外伤患者进行了腹部带蒂皮瓣的修复后,血液循环的观察是术后护理最为重要的一点内容,在患者术后的1—3天之内,最容易发生血管危象,因此对于患者的皮瓣血液循环进行相应的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患者的血液循环进行观察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检查患者的皮瓣蒂部是否出现了牵拉、受压或打转的情况,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需要及时的调整患者的体位,为患者局部注射罂粟碱,防止患者的血管出现痉挛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了水泡、瘀斑瘀点,可以为患者进行切口放血的相关处理。同时需要观察患者的皮瓣颜色、体温、肿胀程度以及毛细血管的充盈时间,通过观查这些指标就能够较好地对喊着的皮瓣血液循环情况进行分析。

(2)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以及指导的的方法

由于腹部带蒂皮瓣手术对于体位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一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次患者在术后必须要进行10—14天的卧床,并且需要注意进行较好的皮肤护理。在患者进行卧床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采用平卧位,在这其中以仰卧位为最佳,患者的髋关节需要注意弯曲,减少腹部的张力,通过这样的方法就能够帮助患者的皮瓣能够和心脏在同一水平,对于患者的静脉回流、减轻淤血以及肿胀有着较大的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卧床的过程中较容易会出现皮瓣修复的位置和腹部的供区吻合口可能会出现断裂,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需要及时地为患者进行清创并且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缝合,同时需要注意对患者的前臂进行较好的固定,同时制动住患者的患肢,对患者的皮瓣进行观察,保证皮瓣能够顺利的成活以及断蒂[2]。同时为了防止患者在术后出现皮瓣撕脱的情况,需要对患者的饿前臂进行相应的固定,保证患者不会因为无意识的动作而造成皮瓣出现移位以及牵拉。

(3)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

通过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手外伤患者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严重手外伤。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往往会焦虑、恐惧以及烦躁,同时大多数患者也会担心手术后手部的恢复情况,担心日后的手部工作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医护人员需要着重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如果患者出现了焦虑以及恐惧等情绪,可以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并且需要及时的为患者进行止痛,减少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刺激,让患者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并且医护人员也需要和患者建立其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减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3 结语

手外伤的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术已经成为了目前手外伤患者最为常见的手术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互利无法较好的进行。本文讨论了如何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

摘要:手外伤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目前在对手外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并且手术治疗的方式目前已经较为成熟。在对手外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为了治疗效果的提升以及在治疗后的美观等原因,为患者进行腹部带蒂皮瓣进行修复。文章讨论了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

关键词: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术后护理

参考文献

[1]张苏,印砚.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2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54-55.

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 篇5

关键词: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护理效果

手外伤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较为常见,对手外伤患者进行治疗常用的方法是进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术。这种术式可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和后期手部功能的重建。多数患者术前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反应,当反应过大时,将会影响手术和麻醉的顺利进行、术后康复[1] 。本文选取在2013年4月~ 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为手外伤患者进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术为研究对象。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3年4月~ 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为手外伤患者进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术为研究对象。男59例,女21例;患者年龄8 ~ 43岁,平均年龄(21.37±2.89)岁。其中毁损伤32例,套脱伤16例,机器绞伤14例,爆炸伤6例,其它12例。80例手外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并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术。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1.2 方 法

对照组给予本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 , 如心理护理、健康知识教育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1入院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2术前护理,包括患者创面和皮肤护理;3术后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的皮瓣血运情况、舒适护理和肢体功能恢复的锻炼。

1.3 评价标准

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判定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结果采用百分制划分等级:1非常满意:> 90分;2满意:80~90分;3不满意:< 80。总满意率 = 非常满意率 + 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100%(40/40)和87.5%(35/40);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如表1所示。

3 护 理

3.1入院护理

在手外伤患者入院前,护理人员要详细地向患者介绍住院的环境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的伤情做详细地了解和评估,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感和信心,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做好基本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的现象[1]。

3.2 术前护理

首先患者在术前要进行常规的检查,患者要进食高蛋白的食物,提高其组织修复的能力,但在术前10 ~ 12h要禁食。其次是创面和皮肤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创伤面进行清洁,防止患者的创伤面感染。在手术前准备备用皮肤,供皮区的皮肤进行清洁并保持完整。再次是心理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前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详细地介绍整个手术的过程及其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以及对手术的信心[2]。最后要对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锻炼,原因在于进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要卧床1周。因此,在患者术前就应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大小便,可以有效地防止患者术后出现便秘的状况。在患者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遮挡患者的私处,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3.3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包括对患者皮瓣的血运情况进行观察、病房护理、舒适护理、心理护理以及肢体功能的锻炼。由于患者在术后皮瓣的血运情况是手术成功与否的直接反映,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要从皮瓣的颜色、温度等进行血运情况的判断。良好的血运情况皮瓣的颜色应该是稍红,温度可能会稍微比正常温度要高,也不会出现大程度的肿胀,且毛细血管充盈的时间在1 ~ 2s。其次是对病房的环境进行护理,要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和清洁,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可以用鹅颈灯进行照射,促进患者血液的循环,提高皮瓣修复手术的成活率。再次对患者的切口、肩肘关节和卧床姿势进行护理[3]。在患者切口剧烈疼痛时,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对患者的肩肘关节进行按摩,缓解患者的酸痛感。保持患者舒适的卧位和干净的床单及贴身衣物,并适当地进行翻身,防止患者长时间的卧位出现压疮。最后是患者肢体的功能训练,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尽快恢复。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术的手外伤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措施,有利于保障术后皮瓣血供的良好运行。从手外伤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表1)可得出,采用人性化的综合护理措施,患者非常总满意率为100%。说明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术后皮瓣修复成活率。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成功的标准是看术后皮瓣供血是否良好 , 断蒂后功能恢复是否达到满意[4]。因此 ,术后护理的着重点是严密观察皮瓣的血运情况 , 观察表面颜色是否存在积血,务必保证皮瓣颜色正常、温度正常、毛细血管充盈等正常 , 还要积极预防处理血管痉挛、血栓,防止动、静脉发生危象。同时禁用血管收缩药物[5]。术后绝对卧床休息7 ~ 14天 , 避免体位改变引起血流方向的改变。患肢应高于心脏水平 , 这样有利于静脉回流从而减轻水肿。注意患肢保暖 , 预防再次受到损伤 , 每天加强功能锻炼 , 定期随访 , 以便于顺利康复。

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例手损伤病人中, 男16例, 女3例;年龄12岁~16岁;住院时间3个月至2年;手术次数3次~9次。

1.2 手术方法

给予全身麻醉, 常规消毒, 彻底清除创面及周围的坏死组织, 再根据缺损面积大小及形状在腹部设计蒂位于脐部的胸脐皮瓣[2], 蒂宽3 cm~4 cm, 皮瓣从远端深筋膜堆起, 近蒂部时注意穿透血管不要损伤, 皮瓣形成后观察皮瓣血液供应良好, 将皮瓣与受区无张力缝合, 蒂部可缝成管状或植皮, 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植皮, 然后将上肢固定于胸腹合适位。

1.3 结果

皮瓣Ⅰ期愈合14例, 5例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 除1例经过远处皮管形成转移修复外, 余4例经换药后愈合, 皮瓣成活, 未发生异常。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术前、术后给予病人适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有重要的作用。因为意外受伤, 病情治疗复杂, 加上受伤处软组织缺损严重, 肉眼就可见暴露的深部组织, 病人非常恐惧、紧张, 甚至于语言和行为过激, 针对这一情况, 应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 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 了解病人的感受及愤怒的原因, 给病人以理解, 让病人感受到护士在为他排忧解难, 使病人身心恢复平衡。在术前谈话中部分病人将手术方式理解为“将手埋在肚子里”而拒绝接受手术, 大部分病人均不同程度地担心手术是否成功, 担心多次手术疼痛、制动不适、生活不能自理等。为此, 向病人耐心解释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损伤的优点及安全性;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 请康复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讲解手术麻醉知识, 增加信心, 并告诉病人不良的情绪有可能导致皮瓣的血液循环障碍而致手术失败, 争取病人的积极配合, 为手术治疗的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2.2 术前护理

术前常规进行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 保证手术安全。保持创面包扎外敷料清洁、干燥, 及时更换消毒垫及床单位被服。供瓣区 (胸腹部) 彻底清洁, 保证皮肤完整、无破溃。告知病人术前1周禁烟, 讲解戒烟的重要性, 指导病人训练术后制动体位, 训练翻身, 健侧卧位, 避免伤侧受压, 保持正确的体位, 训练床上大小便。

2.3 术后护理

2.3.1 病室准备

病室的环境与温度合适是预防血管痉挛的重要措施, 尤其在寒冷季节尤为重要。应保持环境清洁、安静、舒适, 温度保持在24 ℃~28 ℃, 以免环境温度变化而致血管收缩影响皮瓣血液循环。病室内禁止吸烟, 防止因吸烟引起血管收缩痉挛。定时通风, 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 每次30 min。

2.3.2 体位

术后卧床休息, 相对制动, 采取平卧位和健侧卧位相交替, 避免俯卧位及患侧卧位, 指导协助病人更换体位, 避免因体位不适而随意变换体位。及时告诉病人皮瓣的成活情况, 稳定情绪, 并解释被动体位、制动对皮瓣成活的重要性。

2.3.3 疼痛护理

术后剧烈疼痛可使病人烦躁不安, 同时又使机体释放疼痛介质, 导致血管收缩甚至使血管闭塞或血栓形成, 而影响皮瓣的成活。术后48 h内用镇痛泵止痛, 48 h后给口服止痛药, 并与病人多交流, 让病人听轻松的音乐, 以转移其注意力, 同时保持病室环境的安静, 保证病人的睡眠和休息。

2.3.4 皮瓣护理

2.3.4.1 病情观察

术后常规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术后24 h内每隔30 min观察1次, 术后48 h内每隔1 h~2 h观察1次, 术后72 h内每隔6 h观察1次。同时局部用烤灯照射, 灯烤时注意防止烫伤或温度过高致皮瓣坏死, 故保持一定的距离和温度。采用25 W灯泡, 距离照射部位20 cm ~30 cm, 照射1 h~2 h, 每天照射2 次。术后皮瓣观察主要是看是否有动脉供血不足和静脉回流障碍。如发现皮瓣颜色变化、肿胀严重, 积极寻找原因, 看蒂部是否有扭曲、压迫或牵拉, 皮瓣下是否有血肿, 局部药物应用是否正确, 发现血肿及时处理清除。观察皮瓣下引流的颜色、性质及量, 如每小时引流量在50 mL以上, 提示可能有活动性出血, 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本组病人出现血肿3例, 活动性出血1例, 经积极处理, 效果满意。

2.3.4.2 并发症的预防

如皮瓣发绀、皮肤温度下降、肿胀加重、起水疱, 警惕皮瓣术后血液循环危象的发生。可采用多普勒仪对皮瓣颜色、皮肤温度、肿胀程度、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等指标进行监测, 以便尽早发现血管危象征兆。本组19例病人均未发生血管危象。

2.3.5 皮瓣训练

早期合理的血管阻断训练, 有利于促进皮瓣血液供应早日形成, 术后3周~4周开始用肠钳 (外套橡皮) 夹住蒂部, 每次3 min~5 min, 每次1次或2次, 当血液供应正常逐渐增加次数并延长阻断时间, 当阻断2 h而皮瓣颜色、温度无改变, 则表明可以断蒂;若血液供应差, 应延时断蒂。本组有2例病人延时断蒂。

2.3.6 断蒂后的康复指导

因皮瓣较厚且感觉不敏感, 防止烫伤或冻伤, 不要抓挠, 避免瘢痕增生。让病人从日常生活训练开始, 鼓励病人自己洗脸、穿衣、系鞋带、解扣、用筷子进食、练习写字等。注意日常生活训练应循序渐进。

3 讨论

手部复合伤为严重的损伤, 处理比较棘手, 腹部带蒂皮瓣覆盖手部创面, 将供瓣区与肢体创面对合, 手贴于腹部供皮区内, 以暂时封闭创面[3], 可待受瓣区血液供应建立后将皮瓣蒂延长。这是在游离皮瓣或其他皮瓣无法修复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方法, 但需要多次分指, 时间长, 费用高, 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制动不适, 这些都给护理增加了难度。本组病人一般都经过多次手术, 最多达9次, 出院时间长, 对预后缺乏合理的预期,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烦躁心理, 这种不良心理直接影响手术成功及创面愈合。病人术后长时间手固定于腹部, 长时间侧卧不便翻身, 体位不适, 也易形成压疮, 甚至造成皮瓣蒂部压迫、移位、扭曲、撕脱。故应系统而全面地做好病人围术期的护理, 保证病人术前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术后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预防并发症发生, 争取皮瓣成活, 手术成功。

关键词:手损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护理

参考文献

[1]王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486 488.

[2]袁相斌, 林子豪.胸部皮瓣在修复重建外科中的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1, 24 (2) :144.

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7例, 男12例, 女5例;年龄18~56岁;受伤原因:机器挤压伤7例, 热压伤2例, 套状撕脱伤3例, 切割伤5例;其中合并甲床完全缺损4例, 指骨骨折3例, 屈肌腱断裂5例, 伸肌腱断裂5例。

1.2 术后治疗

术后给予防感染和扩血管治疗, 患肢制动, 避免受压, 注意保暖, 观察皮瓣供血情况。

1.3 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 17例患者手形及运动、感觉功能恢复较好。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对突发创伤毫无思想准备, 担心手术是否成功, 术后功能外形是否满意, 普遍存在恐惧、不安, 心理压力大。因此, 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现实, 摆脱恐惧。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 笔者注意到患者家属的情绪也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2]。向患者介绍手术有关知识及成功案例, 不断给予患者精神支持, 以消除焦虑情绪,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3]。

2.1.2 术前准备:

协助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检查, 如术前1d手术野常规备皮、做药敏试验等。并对患者行特殊体位的适应性训练, 如床上进餐、洗漱、使用大小便器等。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房要求:

病房内要保持整洁、通风、光线充足, 以利于伤口干燥, 减少局部渗血、渗液、出汗、潮湿, 室温保持在20~25℃, 相对湿度55%~60%。空气新鲜, 禁止吸烟, 因烟草中尼古丁可引起微循环痉挛[4], 要禁止患者及陪伴、探视人员在病房内吸烟。护士在入院宣教中反复耐心地讲明道理并做好及时提示, 在病区走廊、病房内设有标识。保持病区安静、安全。

2.2.2 体位护理:

术后平卧3~4d, 以仰卧为主。卧床期间各患指尽量处于功能位, 在患指下垫一薄枕, 高于心脏水平10~15cm[5], 肘关节下垫一软枕, 增加舒服感, 以利于静脉回流, 减少肿胀。双腿微屈膝下垫软枕, 以减轻腹部伤口张力, 嘱患者放松裤带, 避免皮瓣受压, 影响皮瓣血运。第5天可将病床摇起, 7d可搀扶下地沿床活动。

2.2.3 饮食护理: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清淡而富有营养。由于术后患者卧床, 易发生便秘, 要指导患者多食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晨起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或蜂蜜水, 鼓励每天多饮水防止大便干结, 避免因排便用力加重伤口的疼痛而引起皮瓣血管痉挛。

2.2.4 疼痛护理:

疼痛也是导致皮瓣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疼痛发生在术后1~2d, 第3天有所减轻。如一直不缓解或加重应考虑伤口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疼痛导致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成功率。一般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口服或吲哚美辛栓纳肛, 严重者给予哌替啶肌内注射来减轻患者疼痛。同时加强患者心理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 减少刺激, 以提高舒适度。

2.2.5 术后观察:

(1) 患肢应有效制动, 行局部宽胶布固定, 包扎伤口时预留一小空隙以便于观察皮瓣伤口渗血情况, 伤口渗液多时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防止感染。换药时应注意无菌操作且动作轻柔, 包扎敷料松紧应适当, 以防压迫皮瓣而致血运障碍。注意观察皮瓣蒂部有无扭曲, 敷料包扎有无松脱, 局部皮肤有无肿胀情况及体温变化。 (2) 观察皮管蒂部血运, 避免牵拉、受压、扭曲。皮瓣远端要稍高于蒂部, 肘部垫一软枕, 这样有助于静脉回流, 防止肿胀。 (3) 注意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弹性、肿胀程度, 术后48h内为血管危象高峰, 因此需每半小时观察皮肤颜色1次, 以后每1~2小时观察1次, 持续5~6d, 术后1~2d内皮瓣颜色较苍白, 以后逐渐恢复正常。如皮瓣颜色苍白、温度降低, 多为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所致, 可考虑提高室温, 选用抗凝药物及解痉药物治疗;若皮瓣温度过高, 可用冰袋降温或用75%乙醇湿敷, 以降低局部组织新陈代谢;如发现皮瓣颜色青紫, 可能为静脉回流障碍, 及时报告医师, 查明原因, 及时处理, 因淤血比缺血对皮瓣的危害性大。 (4) 术后一般采取抗痉挛、抗凝血、抗感染治疗原则。 (5) 换药时应注意无菌操作且动作轻柔, 包扎敷料应松紧适当, 以防压迫皮瓣而致血运障碍。 (6) 皮瓣移植后固定时间需3~4周, 肢体长时间在强迫位上, 造成术后肢体关节酸痛不适, 手术后第2d至断蒂后局部可采用热敷、按摩、理疗等方法, 促使功能及早恢复。 (7) 卧床时每2小时定时翻身, 观察受压处皮肤情况。冬天要注意皮瓣保温, 防止风寒;夏天要保持创口清洁、干燥, 勤换药、勤擦澡。

2.2.6 功能锻炼指导:

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 术后6h可行肩肘关节按摩, 可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肿胀。运动时, 嘱患者健手扶住患手皮瓣, 动作要适度, 次数不宜过多, 以免引起脱出, 每天早晚各做1次。术后2周, 鼓励患者下地活动, 首先在室内活动, 防止突然晕倒, 可在床边做左下肢、腰部及健侧上肢活动, 以增强身体机能, 利于伤口愈合。术后3周, 断蒂后, 健指做最大幅度的屈伸锻炼, 加强患手的主动活动锻炼, 如手指的屈伸、对指练习, 腕关节的光环运动, 掌指及指间关节的手指屈伸运动, 次数逐渐增加, 以不引起局部疼痛为宜。患手功能逐渐恢复后, 为锻炼手指的协调性, 尽快恢复手的灵活度, 可用器具帮助练习, 如手握橡皮圈、揉转石球等。

3小结

手部外伤在临床较为常见,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是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的常用方法。绝大多数患者存在紧张、恐惧等心理, 因此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和护士的严密观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术后护理效果的好坏, 决定了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腹部皮瓣,手外伤,缺损,护理

参考文献

[1]刘遵勇, 姜德欣, 姜波, 等.多种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5, 2 (14) :211-212.

[2]谈燕飞, 王仕玲.手外伤患者急诊应激反应的心理护理[J].广东医学, 2000, 21 (1) :79-80.

[3]陈春霞.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1例围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12) :97-98.

[4]周明霞, 王家缘, 孙振中.上臂外侧骨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复合伤的护理9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 2006, 22 (5) :26-27.

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 篇8

关键词: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护理

手外伤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常常伴有肌肉、神经、肌腱损伤及皮肤缺损, 甚至危及肢体远端的存活, 带血管蒂皮瓣转移术是进行缺损组织修复与重建的主要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 我科共收治手外伤皮肤缺损合并深部组织损伤者36例, 采用多种带蒂皮瓣移植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病人中男28例, 女8例;年龄15岁~60岁;其中碾挫伤17例, 爆炸伤6例, 热压伤8例, 电击伤5例;有7例手背皮肤缺损合并掌骨骨折, 9例指腹缺损合并指骨骨折, 皮肤缺损1 cm×2 cm~6 cm×8 cm。

1.2 方法

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 待2 d~3 d后再行皮瓣移植术。根据皮肤缺损的面积选用不同的皮瓣修复。选用的皮瓣类型为腹部带蒂皮瓣15例,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瓣3例, 指动脉岛状瓣2例, 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瓣9例, 尺动脉腕上支皮瓣5例, 桡神经浅支逆行岛状瓣2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病人伤后担心手部功能受影响或残废, 术前担心皮瓣移植不成功或外形不美观, 会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此, 入院后即对病人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以便为合理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耐心解释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必要性及选择皮瓣的重要性, 帮助病人了解手术方法、目的及手术后注意事项并以成功病例作宣教。

2.1.2 一般护理

①保持病室的安静舒适, 室内严禁吸烟, 以免导致血管痉挛, 造成修复组织坏死;②做好病人的饮食指导, 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 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③注意保护病人供区与受区组织, 感染创面必须做好创面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工作;④参与手术方案的制订, 以便配合术后的护理。

2.2 术后护理

2.2.1 病室准备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室温25 ℃~28 ℃。室温过高会加速皮瓣耗氧代谢, 且引起病人烦闷不适、出汗, 影响手术效果, 室温过低易引起血管痉挛, 造成血管危象[1]。每天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洗桌面、地面, 病室紫外线消毒每天2次, 病室内禁止吸烟。

2.2.2 体位护理

指导病人坚持适当的体位, 前臂垫起高于心脏水平面10 cm, 手保持休息位, 皮瓣向上。病人平卧时在上臂下加垫, 避免肢体因重力下垂而牵扯皮瓣。

2.2.3 皮瓣血运观察及护理

观察内容包括皮瓣的肿胀程度、颜色、皮温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2]。带蒂皮瓣移植术后6 h~8 h检查伤口, 观察皮瓣血液循环, 尤其是术后48 h内最为重要。局部用烤灯持续照射, 保持局部温度在25 ℃~30 ℃, 既可以观察血运又能起保温作用[3]。局部肤色微红或鲜红, 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 表示皮瓣血运好。若发现皮瓣颜色灰白或苍白, 提示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若皮瓣肿胀发绀, 皮色为淡紫红色或青紫斑点或出现水泡, 表明静脉回流障碍;及时查找有无皮瓣血管受压、包扎过紧、积液等并及时向医生汇报。术后24 h~72 h易发生血管危象。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是判断皮瓣血运的重要指标, 术后常规每1 h~2 h观察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方法:用消毒棉棒轻压皮瓣远端并迅速移开, 皮色应在1 s~2 s内转为红润, 如果≥3 s示血运障碍。本组有4例术后24 h内皮瓣出现血运障碍, 经及时调整体位、保温、应用解痉和扩血管药物, 皮瓣血运恢复正常。仅1例皮瓣远端出现小面积坏死。70%的病人皮瓣外形及色泽较好, 外观满意。

2.2.4 疼痛的护理

疼痛可使机体释放5羟色胺, 具有收缩血管作用, 如不及时处理, 易导致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4]。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 确认引起疼痛的原因, 及时遵医嘱给予止痛镇静药, 保持环境安静以减少刺激。

2.2.5 预防感染

观察皮瓣移植处局部有无红肿及脓性渗液及体温变化, 及时发现感染指征,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减少探陪人员, 防止交叉感染, 合理应用抗生素。

2.2.6 功能锻炼

术后3 d至皮瓣断蒂前可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指导病人主动幅度的握拳、伸掌, 切忌牵拉皮瓣。手术部位炎性水肿消退后, 开始患指的屈伸活动, 动作幅度缓慢增加, 以不引起局部疼痛为限。腹部皮瓣断蒂后 (一般术后3周) 行肌力训练。拆除皮瓣缝线后, 进一步加大活动幅度如握拳、伸指等活动, 同时进行腕关节和手部各关节全方位被动运动。局部给予按摩, 暖水袋热敷、针灸等处理[5]。本组36例病人术后2周~4周肌力均恢复至Ⅱ级~Ⅲ级, 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2.3 出院指导

①继续功能锻炼以促进肌力的恢复, 加强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树立战胜伤残的信心, 早日回归社会;②合理调节饮食, 保证营养的摄入[6];③坚持随访, 及时观察恢复期护理的效果。

3 结果

36例手外伤术后除2例皮瓣有小面积坏死经换药愈合外, 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康复训练3个月~6个月后, 疗效为优 (感觉正常) 14例, 良 (浅痛觉和触觉恢复) 16例, 中 (部分浅感觉和触觉恢复) 6例, 优良率为83%。

4 讨论

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是重要的护理环节。本组有2 例经血管探查术解除了血管危象, 使皮瓣最终成活。2 例因血管危象及血肿压迫出现皮瓣边缘部分坏死, 经局部创面处理后伤口愈合, 功能恢复良好。皮瓣血管危象多发生在术后72 h内, 术后皮瓣是否成活除与医生的操作技术及病人的自身条件有关外, 护理人员对皮瓣监护与护理非常重要。寒冷、疼痛、紧张、低血压、压迫或感染、烟雾等均是引起血管痉挛和栓塞的原因, 排除这些因素, 早期发现血管危象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稳定的心理状态对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也很重要。因此术前、术后均应认真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术后应当注意调整病人的心理至健康、积极的状态, 使其手功能恢复至最佳程度, 回归社会。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皮瓣移植应用于肢体组织缺损的修复。对护理工作者而言, 要有整体护理观, 把病人视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人而给予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护理。

参考文献

[1]庞景霞, 闫慧.游离复合组织移植术后的护理[J].中医正骨, 1999, 11 (12) :59.

[2]顾玉东.四肢的显微外科修复[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25-27.

[3]顾玉东.四肢显微外科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31-32.

[4]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128.

[5]高广芬.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移植围术期的护理[J].河北医学, 2007, 13 (1) :118.

上一篇:政府诚信研究下一篇: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