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诚信研究

2024-06-20

政府诚信研究(通用6篇)

政府诚信研究 篇1

《论语》中记载, 当年子贡向他的老师孔子问如何治理国家。子曰:“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可见在中国智慧中, “信”在国家治理中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衰”。在社会信用体系中, 政府公信力反映的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它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灵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都强调要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国家“十二五”规划中, 更是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创新政府管理和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落脚点。

一、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及其体现

(一) 什么是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 是指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 是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政府公信力的强弱, 取决于政府所拥有的信用资源的丰富程度, 取决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公民心目中的具体形象。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 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诚信程度, 政府的服务水平, 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 政府民主化的程度等方面。

(二) 为什么要提升政府公信力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 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 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 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 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 只有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 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首先, 政府信用的范围广、内容复杂, 影响很大。政府信用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更具广泛性、深远性, 一旦信用流失, 就具有很强的扩散性、长久的破坏性和巨大的毁灭性, 修复成本也往往比其他信用要大得多。其次, 政府信用是其他信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总之, 在社会体系中, 政府作为行政权力组织, 其行为和形象都具有非常广泛非常重要的社会影响, 这就决定了政府公信力在现代公共生活和社会信用体系中, 也必然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 对社会系统信任以及社会生活的良序建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政府是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 政府信用对市场经济起着标杆的作用。第一, 在政府信用的影响下, 各类行政管理和指导监督机构才能够有效地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规范各种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第二, 政府是经济活动规则执行情况的仲裁者。经济运行过程犹如体育比赛, 政府不但制定赛程、比赛规则, 而且它还是裁判, 监督比赛的进行。政府的裁判地位, 要求它自身必须守信、公正、严格, 具有权威。政府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 没有政府信用的建立, 现代市场经济是不可能自行运转的。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 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评价

从总体上看, 我国政府的公信力是比较强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政府推动下取得的。但是, 毋庸讳言, 目前政府公信力存在不足和下降趋势, 近年来一些公共性事件中的舆论反应和一些舆情机构的调查都证明了这一点。具体表现如下: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 缺乏连续性、稳定性,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与民众意愿相违背;一些地方政府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被忽视或有意模糊, 恶意封堵政府信息的行为屡见不鲜;一些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不能依法行政, 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不同程度存在着部门利益经济化、经济利益部门化现象;一些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价值取向、评估的真实性受到公众质疑等。如2007年山西洪洞县惨绝人寰的黑砖窑虐工事件, 2008年震惊中外的毒奶粉事件, 人们在震惊和谴责之余, 种种疑问使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诚信度大打折扣。

(二) 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分析

1. 社会因素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随着工业化, 信息化和时代的发展, 在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如人口膨胀问题, 社会治安问题, 环境恶化问题, 失业问题, 健康问题, 犯罪问题, 交通问题等一系列问题, 旧的问题尚未解决, 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

1) 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 导致政府的信任危机增加。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 消极, 被动, 无效率, 都会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使政府的存在充满了合法性危机。

2) 社会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 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 一是政府的公信力。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 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信用是中国目前最稀缺的资源, 表现为合同欺诈、偷税漏税、地方保护、等等。失信行为遍及社会的角角落落, 方方面面。在社会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下, 政府信用也必然受其影响大打折扣。

2. 政府因素

1) 政府工作运行不够透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尚不平衡, 总体状况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深;二是信息公开应付检查的情况存在严重;三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 事后公开多, 事前、事中公开少;四是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五是未建立政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 公开后没有及时听取群众意见, 对群众提出的要求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 或避重就轻。

2) 问责监督考评机制不健全, 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仍然存在。责任追究机制的缺乏, 使政府官员就可能免受行政责任, 使其缺乏行政责任感。行政责任追究包括对政府及其人员的责任追究两个方面, 至今我国还没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行政责任追究赔偿制度, 在对行政人员的责任追究上, 往往只追究其主观过错, 而对其客观过错则较少追究或不予追究。法律的惩罚力度太小, 失信成本过小。

3) 政府极少数工作人员的腐败、渎职行为。权钱交易, 权色交易等腐败行为严重影响干群关系, 损坏政府形象, 使民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本身信任程度降低。“李刚事件”和“浙江乐清村长之死”可以说是前年最受关注的事件, 这些事件给了社会舆论一个宣泄的窗口。网民利用这些事件进行了情绪上的宣泄。“李刚事件”, 对整体“官二代”的形象、官员形象都有负面作用。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教训是, 应对突发事件, 信息透明、公开, 不能以维稳的目的去遮蔽, 去拖延。网络是社会情绪的宣泄窗口, 用传统的维稳观去应对微博背景下的媒体环境, 会构成很大的矛盾。“李刚”已经变成了不良官员的代称。

3. 公众因素

从公众因素来说,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期望过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物质文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人民在自身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 也产生了对政治参与、生活环境质量、自我价值实现等多方面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多方面的追求使得人民对政府产生了多方面的期望。当政府作为不能满足这些期望时, 便会使政府和人民之间产生隔阂, 从而导致人民对政府的评价下降, 进而影响到政府公信力。

2) 认识不全面。部分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程度有限, 社会公众往往关注的是自身利益满足的程度, 所以当面对社会危机和社会事件的时候, 如果政府不能迅速地应对, 一部分社会公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对政府行为做出负面评价, 而忽略了政府的正面行为。

三、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途径和措施

(一) 建立法治政府, 以公正立公信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法治下的政府是政府获得公信力的基本前提。依法行政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官, 限制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权力, 避免文件和领导讲话大于法的现象, 减少行政行为的任意性, 使人们形成对法律和制度的信仰, 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体现政府的诚信, 让政府的行为完全按照法治的轨道运行, 有助于增加政府规范性, 合法性和公开性, 打造诚信政府。

(二) 建立阳光政府, 以公开促公信

信息公开, 确保公众知情权。在信息手段发达的今天, 种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只会使政府公信力下降, 为小道消息或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空间。政府信息公开的法理依据在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体现人民主权原则。信息公开要求政府权力行使的主体、依据、程序公开, 政府权力运作的过程公开。2010年岁末,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最受关注的一句话是“中国互联网进入全民围观时代”, 这意味着信息分享的背后挺立着4.2亿中国网民大军, 他们在虚拟平台上观点交锋、意见发布。与此同时, 一方面是社会参与意识的提高, 另一方面, 政府的话语体系与网民的期望尚有距离, 这是“围观”平台上, 影响政府公信力建设的主要障碍。

(三) 建立服务政府, 以服务促公信

各级政府应牢固树立情为民所系,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意识, 把人民的需要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 确立“服务至上”的思想, 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要把服务理念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政府工作人员要转变过去“官本位”的思想, 必须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这也是解决政府公信力问题的根本方法。

(四)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建设责任政府, 廉洁政府

建设一支高素质, 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因为公务员队伍是各项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和具体实施者。要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思想, 组织和作风建设。同时,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奖惩机制, 问责机制, 建设责任政府。使人民感受到政府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政府对政府公信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加大对公务员的反腐倡廉培训, 建立健全反腐败体系, 建设廉洁政府。

总之, 提高政府公信力, 是一个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长期任务。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 各种原因造成的政府公信力流失比较严重。同时, 政府公信力又为公共权力提供合法性基础、为新型治理提供联结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是其功能, 这就要从理念、行动和制度三个层次来着手构建政府公信体系, 打造政府公信平台。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增强我国政府公信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建构起一个公众更加信赖的政府。

摘要:在社会信用体系中, 政府公信力反映的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它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灵魂。政府公信力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增强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 巩固政府合法性, 维护社会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诚信建设

政府诚信研究 篇2

做诚信守法公民

1.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含义:当事人在社会活动中应讲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简称诚信原则,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应当诚实、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一种具有道德内涵的法律规范。诚实守信原则在

2.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 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3.《 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76号文件有哪些要求

为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表率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引领其他领域信用建设、弘扬诚信文化、培育诚信社会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深入开展政务诚信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全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建立一支守法守信、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树立政府公开、公正、诚信、清廉的良好形象,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坚持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和加强监督作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要手段,将建立政务领域失信记录和实施失信惩戒措施作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主要方面,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和各级人民政府诚信行政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合规性审核、集体讨论决定等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要按照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要求,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执行和依法监督。

二是坚持政务公开。推进阳光行政,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在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通过各地区各部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政务客户端等途径依法公开政务信息,加快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招商引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工作,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坚持勤政高效。进一步优化行政流程,继续清理、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推行网上服务、并联服务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措施,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

四是坚持守信践诺。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领域贯彻公平正义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要清正廉洁,恪尽职守,敢于担当。要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准确记录并客观评价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对职权范围内行政事项以及行政服务质量承诺、期限承诺和保障承诺的履行情况。各级人民政府在债务融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市场交易领域应诚实守信,严格履行各项约定义务,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五是坚持失信惩戒。加大对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的惩处和曝光力度,追究责任,惩戒到人。对社会关注度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务失信易发多发领域进行重点治理。建立健全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政务失信记录机制。加强社会各方对政务诚信的评价监督,形成多方监督的信用约束体系。对公务员在行政过程中懒政怠政,不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行为,特别是严重危害群众利益、有失公平公正、交易违约等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营造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三、探索构建广泛有效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

(一)建立政务诚信专项督导机制。上级人民政府要定期对下级人民政府进行政务诚信监督检查,实施政务诚信考核评价,考评结果作为对下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

(二)建立横向政务诚信监督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将办理和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情况作为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要考量因素。

(三)建立社会监督和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对政务失信行为进行投诉举报。实施区域政务诚信大数据监测预警。支持信用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机构对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政务诚信评价评级并及时公布结果,加强社会监督。

四、建立健全政务信用管理体系

(一)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公务员诚信、守法和道德教育,编制公务员诚信手册,将信用建设纳入公务员培训和领导干部进修课程,加强公务员信用知识学习,提升公务员信用意识。

(二)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将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由各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负责政务失信记录的采集和公开,将有关记录逐级归集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各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依托“信用中国”网站等依法依规逐步公开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政务失信记录。

(三)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存在政务失信记录的,要根据失信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失情况和社会影响程度,对具体失信情况书面说明原因并限期加以整改,依规取消相关政府部门参加各类荣誉评选资格,予以公开通报批评,对造成政务失信行为的主要负责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联合开展区域政务诚信状况评价,在改革试点、项目投资、社会管理等政策领域和绩效考核中应用政务诚信评价结果。对存在政务失信记录的公务员,按照相关规定采取限制评优评先等处理措施。

(四)健全信用权益保护和信用修复机制。完善政务信用信息保护机制,按照法律法规规定采集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政务失信记录。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异议、投诉制度,探索扩展公务员失信记录信用修复渠道和方式。建立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关爱机制,公务员在政务失信行为发生后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可从轻或免于实施失信惩戒措施。

五、加强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

(一)加强政府采购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完善政府采购诚信体系,建立政府采购方面的政务诚信责任制,加强对采购人在项目履约验收环节信用情况的监督,依法处理采购人及有关责任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违规失信行为。完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提高政府采购活动透明度。

(二)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强化政府有关部门责任,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失信违约记录。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方责任人及其在项目筹备、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融资、实施等阶段的诚信职责,建立项目责任回溯机制,将项目守信履约情况与实施成效纳入项目政府方责任人信用记录。

(三)加强招标投标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招标投标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探索推广和应用第三方信用报告制度。健全招标投标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提高政务信息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各级人民政府掌握的有关招标代理机构资质信息、信用信息及动态监管信息等。

(四)加强招商引资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完善招商引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严格依法依规出台优惠政策,避免恶性竞争。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招商引资行为,认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不得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理由毁约。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改变政府承诺和合同约定的,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相关企业和投资人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地方人民政府信用评级制度,促进政府举债依法依规、规模适度、风险可控和程序透明。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监管体系,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机制。

(六)加强街道和乡镇政务诚信建设。建立街道和乡镇公开承诺制度,加大街道和乡镇政务、财务等公开力度,确保就业、物业、就学、计生、养老、助残、扶贫、医保、住房、出行、停车、防火防盗、拥军优属、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和优惠政策有效落实到社会公众,并将各项工作守信践诺情况纳入街道和乡镇绩效考核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诚信街道和诚信乡镇创建活动。

六、健全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政务诚信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出台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做好本地区本部门政务诚信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协调解决政务诚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并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强各地区各部门协作配合。

(二)加快法规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务诚信建设法规规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政务诚信建设地方性法规。加快推进政务诚信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公务员诚信、政务诚信评价办法等制度建设。

政府采购期待双向诚信 篇3

[关键词] 政府采购 双向诚信

在政府采购这个市场中,诚信对于政府而言是公信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对企业而言,诚信既是一种无形资产,又是一种资源。但政府采购中采购人和供应商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这一让人痛心疾首的事实,已经成为阻碍政府采购发展的桎梏。

一、政府采购中的不诚信因素

1.采购人的不诚信不容忽视。现实中,人们的焦点往往集中在供应商的诚信上,而在这背后,政府采购部门直接和隐性失信行为,使得抱有长期参与政府采购美好愿望的供应商“有苦难言”,“爱恨交加”。主要是政府采购人在政府采购合同中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变平等的“贸易主体”身份为“贸易主管”,直接或间接地将政府需求和倾向强加于采购过程。其他诸如招标时随意抬高或降低准入门槛,在审定供应商资格和选择中标者方面预留操作空间,在中标后与供应商“二次谈判”,压低价格,附加额外条件,无偿增加招标文件中没有涉及到的服务事项,借口拖延付款等直接或“变相”违约,使严重损坏政府形象。

2.供应商的不诚信现象严重。供应商的不诚信主要表现为投机行为。为了分享政府消费的“大奶酪”,许多供应商为迎合政府采购需求,置社会道德约束与身外,不惜铤而走险。如在投标时,向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提供虚假材料或假冒他人资质、与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故意夸大产品性能,隐瞒不合乎招标要求的事实。在中标后,提供产品以次充好,以低档代替高档,售后服务不能严格按照合同进行,故意拖延。有些供应商出于自身利益,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这些不诚信的表现,都给政府采购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政府采购中构建双向诚信势在必行

1.政府推行“阳光工程”需要打牢诚信之基。首先,彰显政府形象需要诚信为先。政府采购人的诚信是政府采购市场诚信的核心与关键,它引导、影响着公众的诚信精神,推动、决定着政府采购的诚信程度。因此,政府首先要遵循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维护政府诚信形象,增强用户和公众对政府采购的信任。其次,凸显政府采购公平性、公正性需要诚信为本。采购人与供应商之间是完全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政府采购部门及代理人应改变权力本位、官大于民的传统观念,做到诚信于民,依法采购、廉洁采购、阳光采购,着力推进政府的诚信建设,

2.供应商铸造诚信“品质” 是生存和发展之道。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基本准则,也是市场经济有序运作的基础。从发展角度讲,一个企业只有树立诚实守信、信誉第一的观念,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这也是众多供应商的发展理念和不懈追求。从现实角度讲,政府对供应商的诚信要求越来越高,供应商要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冲突,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诈,认真兑现承诺,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只有铸造企业良好的诚信“品质”,才能使企业得到长远的效益。

3.构建双向诚信是解决当前一些棘手问题的必要手段。在目前的政府采购活动中,对供应商和政府采购人串通、向采购人、评标专家或采购代理机构行贿、进行恶意投诉或质疑等这些棘手的问题,执法难度大,依靠采取法律手段难以从根本上予以解决,需要充分发挥“诚信”这一道德的规范作用。同时,对待政府诚信缺失、一些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言而无信、缺乏责任感、以权谋私的问题的监管,也需要诚信道德建设这一必要手段。

三、对政府采购构建双向诚信的几点对策

1.大力加推进诚信体制建设。政府应大力加强诚信的体制建设,首先,政府采购人要转变观念,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把政府的诚信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防止行政恣意和滥权行为的发生,避免出现承而无诺和失信于民的现象,保证采购透明度高,采购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次,对供应商要通过政策循序诱导,使其逐步转入政府采购诚信建设的良性轨道上来,自觉做到诚信。最后,在体制建立过程中要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对遵守诚信原则和违反诚信原则的考核和奖惩等做出规定,推进诚信建设。

2.高度重视诚信教育。要重视诚信教育在构建政府采购诚信环境的作用,一方面培养“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另一方面,要从人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建设方面着手,切实加强对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廉政和法制教育。着力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较高的职业素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义感,增强其法纪、政纪和制度观念,提高依法采购水平和政策水平,努力做到奉公守法,清正廉洁,诚实守信,公正,自警、自爱、自律,树立政府采购的良好形象。

3.促进诚信网络发展。政府采购构建双向诚信,可以基于现代网络和数据库技术,逐步形成完整、准确、系统的供应商诚信数据库,将诚信网络的建设和使用推向成熟。诚信网络重点针对供应商在投标、签约、交货、质量、价格、技术、安全、环保、工期、工资、支付等方面的承诺与实践,通过科学的评判体系,对其信用程度进行综合评定并纳入诚信网络数据库。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各部门和地区之间的政府采购部门通过网络互相查询供应商的诚信记录,获得比较客观的依据。同时避免采购人在采购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实现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真正从源头上防腐。

4.构建诚信监督体系。政府采购双向诚信的构建需要全面、可靠、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对政府的诚信监督不能单独依靠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行政监察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行业监督的作用,不断完善和发展监督体系,形成对政府部门承诺的监督网络。监督部门工作人员,必须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责任心,从政府采购的资金预算、采购计划、市场调研、立项、审批、编制标书、发布招标公告、招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货物到位,到安装运行,要结合群众、舆论共同予以监督。群众要勇于向政府直言纳谏,媒体监督要坚持实事求是,敢于揭露政府采购活动中的不诚信和由此引发的各种腐败现象,供应商要善于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参考文献:

[1]王朝朝:采购人的诚信精神[J].西部财会2005.05

[2]王钰:中国政府采购现存问题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05

[3]马正红:论政府采购供应商的诚信建设[J].中国政府采购.2004.4

政府诚信的构建路径 篇4

作者 杨畅

2013-2-16 5:20:09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16日 11 版)政府诚信是构筑和夯实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大厦的核心价值理念和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我们要认真审视和检讨政府诚信问题,让政府自身成为遵循诚实守信及信赖保护准则的示范者。

导向明确,夯实政府诚信之基础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人本理念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是实现政府诚信的思想基础。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它的权力只能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政府的一切工作就是反映、表达、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把群众的情绪当作第一信号,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政府一要脚踏实地工作,有诺必践,“不可侮人民之愚,不可恃政党之势”。自觉抵制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诚信形象。二要明确科学导向。一个管理混乱、无序、盲目、低效的政府不可能获得公众的信赖,不可能践行对于公众的承诺。政府工作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为国家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保驾护航。三是走出传统困局。传统管制

型政府陷入到了政府规模膨胀、政府职能无限、政府“衙门”作风的困局,这些都是民众对政府行为不满意、不信任的原因。当代中国政府诚信建设就必须要走出传统管制型政府理念的束缚,实现政府职能范围的合理控制。

创新制度,健全政府诚信之机制

建设诚信政府,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政府决策制度的科学化、民主化。其一对政府决策制定、变更、废止的权限、程序等做出严格的规定,并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从根本上遏制政府规制无度,随意制订违背宪法、法律和上级政府政策规定的错误现象。其二建立健全政府决策的制度保障机制。根据多年来政府决策制定实施的经验和教训来规范决策制度;建立政府决策实施反馈机制,使政府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决策中存在的漏洞、缺陷。其三是建立诚信的行政监督与问责制度。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在明确政府及政府公务员诚信责任的基础上,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和完善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其四是建立诚信的政府及其公务员参与激励机制。在政府诚信建设过程中,如果能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诚信行为、以及因为诚信行为而获得的优异政绩进行肯定和奖励,就能为政府诚信建设提供一种激励力量。一方面,我们要细化政府公务员的责权、录用、考核、晋升和奖惩标准,引入公开化、民主化的竞争机制。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建立客观、规范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行政过错追究制,形成既恪守诚信又符合公务员自身利益的激励结构,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能。

有序参与,完善政府诚信之保障

诚信体系建设尤需政府率先垂范 篇5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定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指出,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十分不满。

西方哲学家史里斯·博克说:“信任是我们必须保护的东西,因为它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一旦受损,我们所居住的社会就会土崩瓦解。”“土崩瓦解”尚不至于,但社会缺乏诚信、公众互信度低酿成的苦酒,我们算是尝够了。当一个社会到了老人跌倒在地路人都不太敢扶的境地,这个社会诚信恐怕也到了应该反省与重构的时候了。

按一般的分类,社会诚信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个人诚信。三种诚信,虽有交集,然而主次、轻重、先后的界线还是明晰的。政府既是社会信用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维持者,又是公共信用的示范者,整个社会诚信的风向标,这种定位决定了政务诚信是社会的第一诚信,处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核心位置。霍布斯曾指出,信用和信任是政府和社会秩序的主要原则基础。如果第一诚信不复存在,整个信用大厦就会轰然坍塌,企业诚信、个人诚信都无从谈起。有一句老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表达的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令人尴尬的事实是,在某些地方或部门,政务诚信口碑皆不甚佳。《小康》杂志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逾70%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基层政府,而地方官员则被80.3%的受访者评为信用最差的群体。最该讲诚信的,反而成为公众心目中信用最差的群体,实在是一种反讽。

反讽的背后,难以掩盖的事实是:一些地方政府、地方官员在行政过程中,忘记权为谁给、权为谁用的原则,抛弃公正、中立、理性、无私的行政宗旨,滥用公权,盲目决策,越位與错位,暗箱操作,损害群众利益……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当前,中国要最终化解这场愈演愈烈的社会诚信危机,力挽社会诚信下滑的颓势,尤需政府率先垂范。解决政务诚信,一靠规则,二靠监督。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东方与西方在诚信方面的区别主要在于西方的诚信是靠诸多法律、规则、制度和宗教信仰,而东方则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当社会越来越复杂,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靠人际关系去维持的信任便变得不再可靠。因此,诚信重构,必须增加法律、规则与制度供给,提高诚信收益,增大失信成本,使得守信符合成本与效益成正比原则。

政务诚信,必须脱离自说自话的封闭体系,置于整个诚信体系中,才能相互监督,互相促进。换言之,要提高政务诚信,要创造条件让民众广泛参与政府公共事务的决策与监督。如此,才能确保政务诚信建设与维护有足够的约束力量。

政府诚信研究 篇6

【关键词】政策;政府诚信;缺失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政府在构筑稳定的社会生活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法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制定地方性政策,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各地方政府名义上打着执行中央政策的旗号,暗地里却打“擦边球”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造成诚信政府的缺失。

一、引言

中西方学者均对政府诚信做出过相关的理论研究,比如西方学者从社会契约理论、委托——代理人理论等视角予以阐述研究;国内的张康之老师认为“政府诚信是包含在政府价值理念、公共政策、行政行为等整个政府过程之中的,而且,也正是包含了诚信的整个政府过程在不断地往复演进中,才能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李砚忠老师认为公众对政府信任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期望值之间的落差大小”。从基层政府针对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执行政策法规层面看,政府诚信是以各级政府为主体,针对各地方具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地方政策法规,由制定政策的计划、组织、指挥、实施、控制等动态环节所构成,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维护当地民众根本利益为最终目标的在全社会范围内塑造政府公信力的运动。完善的政府诚信机制将会降低行政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二、政策视角下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

1.政府诚信应遵循的原则——政策制定视角

政策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制定的规章与行为准则,政策执行是政府遵循特定的法定程序将已经制定的政策赋予执行力的过程。

(1)公共性。一方面,在内容上,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体现民众意愿的公共问题;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政策目标和实施步骤上也要符合人民群众的的要求和利益。同时,在制定程序上,从问题界定、方案制定到最终方案合法化,所有的涉及方向性的重大问题都要经由法定的民主政治程序来确定。

(2)公平性。公平性包括机会公平与程序公平。机会公平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所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应该保证所有的公民都同样的享受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并使他们能从政府提供的机会中平等的获利;程序公平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所制定、执行的政策要遵循相应地民主政治程序。

(3)参与性。参与性包括参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督。

(4)稳定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颁布执行的的政策需要具有稳定性,避免受特定人员利益的影响而朝令夕改、影响政策的稳定性。

(5)合法性。具体而言包括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内容合法是指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而制定政策,政策规定的内容要符合全社会所有人民的利益,不能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损害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程序合法,亦即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所制定、执行的公共政策是经过合法的立法和行政程序产生并由相应的国家机构及其负责人签署并发行的政策,即程序合理性,程序合理性是指——“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实现内容合理性的情况下,人们通过接受适当程序审查的结果,即依赖程序来做出合理与否的判断”。

2.政府诚信机制缺失的原因

(1)公共政策本身的因素

①公共政策缺乏合理性。具体而言,公共政策指定的内容并不符合全社会共同成员的根本利益,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并未经过法定的立法、行政程序,使政策本身缺乏执行的合理逻辑前提。

②公共政策缺乏明晰性。公共政策的明晰性亦即指公共政策目标的单一性,也即目标的单意性。决策目标必须表达准确,只能有一个单一含义而不能含糊不清,要让人们对于一个决策目标只能有一个理解。否则,就会使人无所适从,难于在执行中掌握。很难想象意向表述模糊且所指意向复杂的政策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

③公共政策缺乏稳定性。一项已经通过合法的民主政治程序制定并执行的公共政策,仅仅若是因为其规定的内容损害了社会极少数利益群体的缘故而朝令夕改,是很难在社会及民众心中建立起诚信的政府形象的。

④公共政策缺乏公平性。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具体论述了公平的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每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自由权利”;第二个原则是:“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被合理的期望被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依系于地位和职务平等的对所有人开放”。

(2)政策执行主体的影响

①利益因素的影响。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根据西方古典经济理论的观点,社会中的人都持利己的,都是在社会生活中企图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由此推之,若执行一项公共政策损害了执行主体的利益,执行主体将会千方百计阻碍政策的执行。

②执行主体的综合素质较低,具有认知上的缺陷。具体说来包括:第一,政治素质,忠诚于行政的炽热感情,执行主体需要有崇高的马列主义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敏锐的洞察力,执行主体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事先洞悉引起政策制定的原因及政策执行将会引起的影响;第三,形成具体的政策方案,并能对现已执行的政策的是非曲直做出自己的批判及见解;第四,具有从事政策执行的身体素质。

③执行手段方法不当。地方政府在执行具体的政策过程中,运用手中的行政权力,不顾行政相对人的反对,不惜运用野蛮及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严重撼动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

④沟通协调不畅通。一方面,上级政府无法将其政策意图及目标准确传达给下级;另一方面,下级政府无法将其在政策执行过程获得的反馈信息传达给上级,使其对政策作出相应的修改。同时地方政府之间也难以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传递。

3.政策目标群体

目标群体,亦称作政策受众,是指在社会层面利益直接受政策影响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将对政策的修订、继续执行及反馈产生重大影响。

(1)缺乏对公共政策的高度认同。由于政策本身因素的影响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影响,目标群体对执行的政策缺乏高度的认同感,出现目标群体心里超载的现象,有损政府在目标群体中的信用形象。

(2)政策制定权威出现合法性危机。

4.政策执行机制的缺陷

(1)政策信息沟通梗阻。信息是行政活动的生命线,是决策的生命之源,具体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单单受到由上而下、有里而外的单通道沟通体制的制约,政策执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很容易信息失真、变形、走样。

(2)政策执行监督制度欠缺。众所周知,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权力需要监督。同理,政策执行需要相应地监督,需要创新政策监督的内外机制。

(3)公共政策执行问责不力。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等问责客体在行政活动过程中不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法定的职责,影响了行政活动的效率和行政机关的口碑、信度或效度,甚至损害问责主体或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对其追究责任的一种制度。现阶段,一方面,公众没有足够的权利和接近信息源的机会,无法对政策执行的是非曲直及其效果予以直接的评价;另一方面,即使可以对其予以评价,但其评价对政府负责任人政治前途、职位晋升、薪俸多寡无实质性的影响。

5.政府行政体制不健全

所谓体制,根据查阅360百科,从管理学角度来说,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行政体制是指“政府系统内部中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从国家的层面看,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司法机关的权力的划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政府行政体制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纵向权力配置不合理,权限划分不明。中央和地方应各司其职,合理划分各自的职责范围,若一个国家中央和地方各自职权划分不明确,中央不能统筹各个地方,各个地方之间各自为政,就很难确保能够建构政府的诚信机制。

(2)横向职能重叠,多头管理。政府机构横向职能重叠,多头管理,使得政府体制改革积重难返。对同一项政府事务,各个政府部门都不同程度地进行决策并且投入相应地资源,使得多头管理存在于政府各部门。这种多头管理在相当程度上浪费了政府资源,降低了行政效率,阻碍政府诚信机制的构建。

6.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中国受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传统文化深深影响国民价值观念的形成,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对政治行为产生很大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官本位思想、人情关系化、重权轻责、执行专断、法制意识淡薄等。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使得“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人治”色彩异常浓厚,社会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政府新的价值追求尚未完全建立,遗留下来的管制性政府的“政府本位”理念根深蒂固,现代服务型政府理念尚未完全建立,使得政策执行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相互信任缺失、关系紧张,最终阻碍了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三、政策视角下构建政府诚信机制的路径选择

本文着重探讨政策视角下构建政府诚信机制的具体措施,就首先必须明确政策的过程性概念。所谓政策的过程性是指政策是由确认问题、制定方案、执行政策、跟踪反馈、政策终结等一系列环节构成的动态性过程。相应地本文将从构成政策的过程出发来探讨提高政府诚信机制的路径选择。

1.使公众摆脱扮演“沉默的螺旋”的地位

通过具体途径增加政策受众对政策修正、执行、终止的发言权。公众在日常的政治生活中已经摆脱“沉默的螺旋”地位。由于现代网络媒体、现代传媒的发展,公众的自觉意识不断觉醒,逐渐摆脱在政治生活中的从属地位。

第一,在问题界定过程中,要加强搜集民众对政策问题的倾向性的意见,建立政策问题的社会系统。所谓政策问题的社会系统是指“针对政策问题的搜寻和发现,政府、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介和专业分析机构所构成的及时、准确地发现政策问题的工作体系”;

第二,在制定具体政策的过程中,要遵循公正、效益、可行、创新的原则;

第三,“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在具体的分析、反馈、评估过程中,要广泛收集民众对政策的反应,因为他们是具体政策执行的受众,对所执行政策的功过得失最具有发言权,他们是获得政策效果的第一手资料。

2.切实加强政策主体的行政伦理教育

所谓行政伦理是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针对行政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系统。从此定义中,我们可以得知,行政伦理包括行政组织的伦理和行政人员的伦理。

第一,在行政组织伦理的层面上:第一要加强中央政府对政策的顶层设计,所谓顶层设计是指由中央纵览全局,全面设计、统筹规划,中央组建由国务院相关负责人牵头的专门的机构,切实加强对地方执行所制定的政策的领导和控制;

第二,各地方政府要建立相应地利益均衡机制,破解束缚地方利益藩篱的瓶颈问题;

第三,要加强对行政人员的伦理道德教育,使其在制定并贯彻执行具体政策时能够从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考虑,并且要将行政人员贯彻执行政策的合理与否纳入年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3.加强社会组织间的竞争,构筑政策网络执行模式

一般认为,政策网络是指由于各自特定的利益和资源而联系在一起的一群组织或者若干群组织的联合体,以此影响着公共政策。具体而言,政策网络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政策网络中存在多元的政策行为者;政策行为者之间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性, 不存在一个或少数政策行为者控制或垄断权力的行为;政策行为者之间有很强的政策互依性, 包括资源依赖、利益诉求、政策合法化需求;政策网络的互依性和自主性决定了政策网络中政策行为者之间结成平等合作的关系;由于社会的无序性和情境的不确定性, 政策行为者在参与活动中有着相当程度的流动性”。构筑政策网络执行模式,可以加强互信,促进合作。

4.完善相关制度,变革压力型体制束缚

本文所论述的制度主要是指官僚制,官僚制是最适合现代大型组织的模型,通过组建合理的官僚制,可以避免政府组织的权责不清、职责交叉、执行不力等弊病,从而为建立政府的诚信机制奠定基石;其次,还要加强社会对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内外创新政策监督模式,对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严重损害当地民众利益的政策要予以终结。

参考文献:

[1]张康之.论政府诚信以及政府的社会信用建设功能[J]. 理论与改革,2004,(5).

[2]李砚忠.论政府诚信的产生与效果及其模型构建[J].学术探索,2007,(1).

[3]金冬日.论行政决策[J].2007,(2).

[4]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何怀宏译,1998.

作者简介:

上一篇:制作有效应用下一篇: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