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化教学

2024-09-18

简约化教学(通用12篇)

简约化教学 篇1

随着课堂改革的推进,一些新型教法、手段不断涌现,有些政治老师逐渐将其叠加进自己的课堂,致使课堂教学内容、方法越来越烦琐,教学效果反而不佳。画兰竹因删繁就简而达到艺术的极品,老子的“大道至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提出的教育教学应简约化,都给我们高中政治教师以启迪:政治教学应“简于形,精于神”,应构建简约化的政治课堂,实现以简驭繁、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中政治简约化教学的要求

简约化教学简单高效、经济实惠。简约化教学犹如一幅简笔画,线条简单而意境悠远。简约化教学彰显教师们的智慧,带给学生们无限的幸福。然而,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政治课堂“西瓜”“芝麻”统统要捡、课件繁华、连珠炮式的提问等使学生扫描般观看,无暇思考,没时间探究和探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光掠影,训练也是蜻蜓点水,结果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支离破碎,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因繁、新、奇而低效、无效。因此,简约化的教学风格,应该成为新课改主题下教师们的不懈追求。

二、简约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1)明确的目标。新课改下,教师们在教学中,既强调三维目标的落实,又关注生成性目标的落实,在追求教学目标的全面中,往往顾此失彼,也使教学背负沉重的负担,恰恰是教学目标的面面俱到,又把“挡箭牌”式的生成性问题作为手中宝,使教学目标多少带有随意性,教学显得杂乱无章。因此,科学、适当、明了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成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例如,学习“国家财政”时,要制定简明扼要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不是三维目标的叠加,能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知识目标:了解财政收入的意义和实质;了解预算决算的含义;了解财政收入的渠道、意义以及收支平衡的关系,这是这节课的基础,是核心,是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依托。感受国家财政收入的意义、功能以及基本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的情感目标教育可以融合到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性问题的讨论: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载人的宇宙飞船升空的史实等都离不开中央财政的收入,这些中央财政的资金是如何实现的,中央政府的这些资金投入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这些探究性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国家财政的作用,将德育渗透、情感目标融入到教学中,而不是孤立地进行情感的升华。

(2)简要的教学内容。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我们经常讲向课堂要效益,就是让单位时间效益最大化,教学效果与时间和精力密不可分,因此,在精力不变、时间固定的前提下,打造高效课堂,注重课堂效率是关键的一环。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效率的提升,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上做文章。内容的简约,要求教师不能面面俱到,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对于学生自己就能自主掌握的内容一定不讲,对于学生讨论就能解决的少讲,对于学生无论自主还是集体合作都无法解决的要作为重点内容探讨。

(3)简练的教学素材。教学素材的简练,主要指的是选材要“精”和“少”。在实际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教师为了充实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政治等素材一个又一个,对这些素材的分析,虽然有时学以致用,但如果选用的热点问题、社会问题太多,将会喧宾夺主,冲淡教学的主旋律。例如,学习“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可能会给出一些生活实例,如2010 年中国空调十大排行榜:格力,国有控股企业;美的,国有民营企业;海尔,集体企业;志高,国有企业;海信,国有企业。从这个排行榜,你能看出什么问题,能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这个材料总体上说,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且直击重点和难点,材料的选用可谓有效、有用。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提供素材,就有画蛇添足之嫌。

(4)教学环节要简化。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按照复习检查———导入———新授———练习———反馈的环节进行教学,走这个一成不变的路,始终如一的教学模式,日久也会使学生生厌,完全可以将这些环节融合在一起使用。比如反馈环节,不一定到临下课前再安排一个小检测,可以把要检测的内容融入到知识点的讲解和探究中,分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里。如对于一道填空题“: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准备金率,以应对通货预期,这是国家通过__ 调控国民经济的。”这个题与其放到反馈的集中练习里,不如将其前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时,及时提出这个练习,会实现即学即用的目的,更避免了反馈时间的不足。此外,为了压缩教学环节,节省教学时间,课堂小结更要聚焦核心内容。再结合“时动”原理,运用减法思维,对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提炼,删除泛泛而谈的无关紧要的部分,以凸显教学的高效性。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政治教学在开展体验、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的前提下,应注意“瘦身”。以省时、省力、高效为原则,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素材等诸方面,删繁就简,让简约化教学为有效教学,乃至高效课堂的创建而效力。

简约化教学 篇2

简约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上摒弃繁琐和多余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和过程,追求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倡导简约化教学,有利于从教学规律出发,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改变重手段、轻目标、重形式、轻内容的现状;有利于改变师生生存状态,把师生从过重负担中解放出来。实施简约化教学,需要建构学为主体、效率优先、多元生成等观念,并在教学准备、实施、评价等环节采取有效策略。

两则案例带来的启示

1:曾有一位中学老教师代人上语文课,一到教室便自称“不会上语文课”。看起来也是这样,他上课从不带语文书,似乎也不备课,很少讲什么内容,大多数时间只是捧着一本书“摇头晃脑地阅读和体验”。对学生,也不提多少要求,只是让他们自己读课文然后写感受,再把所写的体会贴到教室墙上,署名与否自便。一开始写的人并不多,老教师也不说什么,仔仔细细看墙上的“习作”,用红笔把写得好的地方划上圈,在有疑问的、句式不好的地方打上问号,间或在旁边写上几句话。渐渐的,墙上的“体会”越来越多,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每个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或多或少得到了提高。

2: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初中二年级的历史课与社会课,教师为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一味强调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查资料,提问题,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节课有上网查资料,有小组讨论,有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看似花样繁多,但学生反应平平。随堂听课的一位资深教员担忧:一味追求学习形式上的所谓变革,课堂上热热闹闹,但一堂课下来,教师展示知识以及价值引导的作用都没能体现,教师的特色和优势也发挥不出来,学生既没有得到什么知识,学习能力也得不到真正的提高。两则案例,两位教师,教学一简一繁,效果一好一差,带给人们的思考和启示颇多,再联想到人们对“公开教学”的种种质疑———长期酝酿、集体备课、反复试讲、滴水不漏、无法推广,痛感我们的教学必须改变现状,寻求突破,简约化教学的思路便是在这种背景下思考的产物。

说到简约,容易想到简单。《现代汉语词典》对简单的解释有三:一是结构单纯,头绪少,容易理解、使用或处理;二是经历、能力等平凡、平庸,如“这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三是草率,不细致,如“这个人做事简单”。简约主要取其第一种涵义,同时,简约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的简洁与明了,更体现在内容上的丰富与深刻,即言简意赅,文约义丰。“简约而不简单”,这是一句广告语,昭示的是一种形神兼备、返璞归真、大智若愚的做人、格物的高远境界。

力避繁琐,崇尚简约,已成为一种时尚追求。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处处充斥着繁琐、臃肿、复杂和形式主义。笔者提出的简约化教学,就是要在教学上摒弃繁琐和多余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方式,简明目标,简化内容,简捷过程,简要评价,达到有效、高效的教学效果。

许多教师在教学手段和形式上“苦心经营”“,无所不用其极”,对教学目标及内容,却关注不够。观摩我们的课堂,往往看不到灵动的思维、深刻的情感和得到提升的价值观,体会不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夺人眼帘的往往是蹩脚的启发、廉价的表扬、“热烈”的讨论、花哨的板书、琳琅满目的教具和“贴标签”的思想教育。我们倡导的简约化教学力图改变这种现状,锁定目标,突出内容,摒除过于繁琐的教学设计,手段和形式紧密服务于目标和内容,追求教学效果的达成度和最大化。

任何教学行为的发生都有价值观念的支撑。有效实施简约化教学,必须建构相应的观念。1.学为主体

不少教师的教学之所以走进繁琐、复杂的“死胡同”,是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教与学的主从位置是颠倒的,教师与学生的服务关系是颠覆的。他们把教作为根本,视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只不过是“烘托”他们高超教技的“陪衬”和“工具”,因此,他们要“展示”自己的教学“才华”,“卖弄”自己的丰富“学识”,“显示”自己的组织“能力”,把原本并不复杂的教学搞得异常复杂。实施简约化教学,就要真正确立学为主体、教为服务的思想。

2.效率优先

实施简约化教学,确立效率优先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教学之所以高耗低效,就在于我们过分看重了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只算投入,不计产出,过于推崇“大炼钢铁”、“挑灯夜战”、“题海战术”“、做总比不做好”等“苦干”、“蛮干”的方法和态度,缺乏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另外,一说到简约,就有人会想到简单从事。其实,实施简约化教学,不是降低教学要求和难度,也不是缩减教学内容和过程,更不是把本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是要让教师和学生在耗费最低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使学生素质得到充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多元生成

简约化,就是要留下空间,鼓励“布白”。以往的教学,看重结果,轻视过程,强调预设,忽略生成。教学前,要撰写详细的教案,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周密规划,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事先想到,甚至具体到提什么问题,点谁回答,怎么板书,用什么表情,都要一一设计。教学中,不容许出现“柳暗花明”的“岔道”,更不容忍出现“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完全按照事先的“闭门造车”,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教学后,就采用课前设定的“标杆”来衡量成败,评价优劣。这样的教学,程式化,模式化,忽略了课程的“生成性”和教学中的“不确定性”特征,束缚了师生的智慧和才情,压制了课堂的张力和活力,与时下倡导的课程改革精神格格不入。因此,实施简约化教学,必须建构多元生成的理念。

(二)实施重要策略 1.教学准备的简约化

预设目标是教学准备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做到简约化,关键是对教学目标进行清晰厘定,区分类型和限度。首先,要区分课内目标和课外目标,不能把原本应由课外完成的目标放在课内,造成目标膨胀和臃肿;其次,要区分达成目标和方向目标,诸如“培养能力”“、形成人格”等只能作为一种方向目标,如果两者混淆,则会脱离实际;再次,要区分实然目标和或然目标,实然目标是通过教学全体学生都能达到的目标,或然目标则是学生通过自学、体验结合自身实际有可能达成的、拓展性的、个性化的目标,如果两者混淆,就会拔高目标,且“一刀切”。新课程实施后,许多教师在预设目标时,每节课都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建构,混淆了目标类型,夸大了目标限度,造成的结果是:要么追求面面俱到,处处是重点,结果反而没有了重点,目标达成程度不高;要么定位过高,把方向目标当做达成目标来追求,或把原本是课外的、拓展性的、个性化的目标揉合到课内统一的目标中去,使目标失去了应有的效用。因此,目标不在多,而在精和实。

设计过程是教学准备的又一个关键环节,包括方法选用、内容安排、流程控制等的预先设定。要做到简约化,关键是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不纠缠于枝节的设计,不偏执于某一方案的执行,有应对课堂生成的心理准备和大致思路。

撰写教案是教学准备的重要体现。过去,我们太过注重教案文本的外在价值,要求教案要详细、工整、新颖(形式上的),甚至牵强地把书写教案的情况与教师工作态度、业务素质挂起钩来,不少学校依然保持着定期检查、评比、展览教师教案的可笑做法。事实上,教案的存在价值主要是帮助教师记忆,避免教师在课堂上出现“暂时性遗忘”。教案内容可以记录于内心(前些时候有报刊探讨过“零教案”),也可以用文本体现,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学生、学科和教师自身特点灵活选择。因此,用不着为撰写教案设置太多的要求、标准、模式等条条框框,把问题复杂化。

2.教学实施的简约化

教学实施的简约化,关键是要掌握住几个抓手:

一是锁定目标。要强化目标意识,内容、方法、手段和过程等教学要素紧紧围绕目标来运行,偏离、模糊目标,就会使教学走向复杂和低效。

二是简化内容。读书不是为了把书读厚,而是为了把书读薄。现在许多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抓不住重点,“故意”“为难”学生,把原本简单的内容讲得过于复杂,并大量增加内容,搞“题海战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三是简便方法。传播内容,有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和“浅入深出”等几种方式和运用方法的境界,最值得推崇的是深入浅出,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浅入深出”。能用语言和板书解决的问题,就用不着非要运行多媒体课件。

3.教学评价的简约化

说到教学评价,我们脑海里总会出现这样的定格“画面”:两鬓斑白的教师在灯下批改着一摞摞的作业,神情疲惫;或是学生面对作业本上的大红“X”,满脸沮丧。这样的评价花费时间多不说,效果也很差。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学”,而不是“创造适合于教学的儿童”,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和鉴别,而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只要指导思想和目的正确,最简约的方式往往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如:教师不应被“淹没”在作业堆里,可提供标准,发动学生自查自纠、互评互改,教师适当抽查,腾出精力多做些促进的工作。再如:作业本上,不一定非要留下确定性的评判符号或是大段大段的评价语言,适时地打个“?”或是“!”,简要地写上“真棒”或是“你好聪明”,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思考和体验的空间,还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省力又有效,何乐而不为? 新课改呼唤有效的课堂教学。这种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而且体现在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上,即要在单位时间内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如情境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媒体使用等。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到目标简明、内容简约和环节简化。

一、目标简明有效的课堂教学,在目标的设计上应该简明、清晰、具体。说得简单一些,一节数学课的基本目标就是双基与情感目标,而这三维目标是和谐统一的、不可割裂的。只要双基目标得到有效落实,情感目标其实就是附皮之毛,渗透于其中,无需言传,只要意会就行了。

教材的练习题内容少,所练习的内容,问题不够明确,让学生无从下手。在每一个课题的结束时都附带着一些练习,但是这些练习的内容少,只是针对了几个知识点的练习,此外我觉得题目难度的设置也没有梯度性。有些题目开放的范围太大,真正去让学生完成难度很大。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仅仅完成这几个问题去掌握巩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若自己另外设计作业,由于条件限制,只能让学生用手抄写,所以题量不能太多,还比较费力。精选题目,基于本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一定的训练题量,又达不到巩固知识的效果。感觉很无奈。

简约给人的是明了、凝练的感觉,而不是简单。简约不简单,是大气,是深刻,是智慧,是超越。简约数学教学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目标要简明,立足教材,立足学情,有的放矢;内容要简约,经济高效,少而精炼;环节要减少,清晰明快,整体性强;过程要简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方法要简括,灵活多变,彰显智慧;语言要简朴,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一句话,简约教学拒绝繁琐。简约教学需要老师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在简约中能够正确把握知识的本质和学生学习心理及其规律。教师要用深厚的功底,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让学生的思维闪光。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只有在简约中突出凝练,简约中带着思考和智慧,才能真正地彰显数学课堂的独特之处,才能真正地美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简约方式表示出来,从而使学习者更容易掌握。简约教学是教学的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的思想和艺术。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简约教学,丰满境界。

简约化教学的三个维度 篇3

关键词 教学 课堂 简约

教学繁杂化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如何给教学“瘦身”,各地采取了形形色色的措施,诸如:限定书包重量、规定教师课堂讲话时间、限制作业数量、严禁有偿补课、违者取消评优升级,有的地方还设立了投诉电话和邮箱等等。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令人遗憾的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这些做法只停留在“讲话多少”、“作业数量”或“是否补课”等这些表面现象,要实现“瘦身”必须从源头抓起,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教学有其内在规律,目前出现“繁杂”、“臃肿”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学校管理者、科任教师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或贪多求全,急功近利;或赶时髦,追求教育“形象工程”,采用过度教学的手段。它摧毁了学生的学科兴趣,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背离了教学主旨,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

如何给“繁杂”的教学“瘦身”?笔者认为,要“瘦身”必须控制好“三维”。“维”即维度,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分析目标对象所采用的分析角度。教学要控制好“三维”,就是要从“课堂”、“练习”和“考试”三个层面把握好质与量,克服繁杂,使教学返璞归真。

一、课堂教学贵在简约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一系列的矛盾与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教与学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内容上,就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共性知识与个性知识的关系;在方法上,就是接受性学习与发现性学习、模拟性学习与建构性学习的关系。不同年段、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不同,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当下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意改变,甚至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表现在课堂中就是“照本宣科”,逼学生“呆读死记”,这些教师经常拿诸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来训斥学生。表面上看,学生背了许多知识,但这种做法只能让学生获得一大堆“死”知识,这种只重视“共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缺乏对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缺乏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其学习价值是极其有限的。另一种则是打着新课程的晃子,背离教学实际,闭门造车式地杜撰出各种各样所谓的“模式”,造就形形色色的“教改形象工程”。在课堂教学中不顾实际,言必谈“探究”,学必须“调查”,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割裂了教与学的关系,片面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课堂教学把多媒体的使用推向极至,视频、歌曲、图表、漫画铺天盖地;小品、辩论、竞赛、讨论样样俱全。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除了被“探究”一回,经历一些“过瘾”、“刺激”后,一无所获。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目标建构,内容赋权”,简言之就是以学定教,以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材实际出发。把培养学生“接受学习”能力和“发现学习”能力统一起来,在“接受学习”中提高“发现学习”能力;把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等“公共知识”和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探究习惯结合起来,在学习基础知识中领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真谛,实现共性知识的个性建构。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时,做到目标明确,讲授到位,简洁明了;需要学生自主探究时要大胆放手,深入探究。只有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将教师传授与学生的探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让课堂焕发出活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从而从源头上给课堂“瘦身”。

二、作业练习贵在精练

学生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就成为课堂教学之外最重要的环节。

然而,目前中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是国人皆知的事。有媒体报道了国庆七天假学生族在网上晒作业的案例,有学生说国庆期间他有“19张试卷、23本练习、3篇作文,还有摘抄练习,国庆节只是换个地方做作业”。还有学生认为这不算什么,他有“40页英语练习册、50页数学练习册、23张卷子,还有读书笔记和20页摘抄”。

这只是中学生作业负担的冰山一角,中学生的作业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为什么会出现学生作业负担不停飚升的现象呢?笔者认为,学生的作业负担是否合理是由这所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艺术、管理水平和这所学校科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决定的。有的学校教师急功近利,为了考出好成绩,凭自身的能力既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于是选择了一条对学生危害极大的办法——通过作业来绑架学生,布置了“偏、难、繁、杂”的海量作业。作业布置得面面俱到是教学“臃肿、繁冗”的重要表现,它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情况衍生出许多悲哀的讽刺:作业旨在促进学生成功,在现实中却加速学生的失败。家长急了,政府急了,于是出现了多地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布置作业的规定:教师不得布置大量机械和重复的书面作业,严禁以增加作业量来惩罚学生,而且凡是留给学生的书面作业教师必须提前做。我相信这样的规定是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已而为之,对遏制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学校管理者要改变观念,提高领导艺术与水平,而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深入研究习题,布置作业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能太少,也不宜太多;不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把握好难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些,首先要精选习题,这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根本。教师面对浩如烟海的试卷与练习,要有一双慧眼,要对练习作出恰当的选择,删除难题、偏题和怪题以及不适合学生需求的题目,选出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做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样做必将事半功倍。把好精选这个关,作业的科学性、层次性、综合实践性和趣味性等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真正做到综合统筹,科学布置。为此学校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观念,减少无谓的工作环节,减轻教师负担,为教师能认真备课,认真选题创造良好的条件。控制好“作业”,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高效学习。

三、考试检测贵在适度

考试是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程度的一种检查手段,科学的考试是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总结教学得失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考试的这些作用早已被教学实践所证明,不注重考试、不规范考试的学校一定是没有竞争力的弱校。

传统考试对知识能力的考查比较单一、片面,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程度的考查都相对肤浅。学生考试负担仅限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巩固和熟练上,算不上很重。目前各种考试名目大大增加,统考、模拟考、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单元考试、周考,直到每天一考……。命题方式尤其是设问方式,实现了从重结论设问向重过程设问、重问题设问向重情境设问、重知识立意向重能力立意转变。回答这些试题,需要学生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积淀,需要对知识的重新建构和呈现答案形成的思维过程,因此难度与要求大大提高。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中学生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要经历数百次的考试,考试次数和难度,不断刷新纪录。考试过于频繁和难度过大已成为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主要原因。过度、过难的考试扼杀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因此,给考试“瘦身”,是给教学“瘦身”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给考试“瘦身”必须做到“适时”、“适量”、“适度”。

“适时”,即时间上正合适。考试的时间点必须选择在阶段性学习完成,学生有比较充分的准备后进行。只有适时,方才有效。适时考试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干劲,扎实基础,提高能力,完成好阶段性目标,把单元目标和学期目标统一起来;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序、有效地进行,实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层层推进”。这样的考试,能使学生享受收获、享受快乐、享受成功,从而把考试的负作用降到最低。那种不合时宜的考试,只会打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节奏,增加学生的负担,使考试的功能从促进学生进步演变为祸害学生成长。“适量”,即适当的数量。考试适量就是指考试的数量不能过少,也不宜过多、过滥。比较理想的考试数量是每学1~2个单元组织一次单元考,时间控制在1节课左右,没有必要进行周考,更不能每课都考。过多、过滥的考试,打乱了学习节奏,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企图以考试来替代学习,结果是事倍功半。“适度”,是从难度上看,既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所有的考试都必须坚持这个原则,只有难度适中的考试,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让学生有成就感,又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过难或过易的试题,都会使考试的功能大打折扣。“适时”、“适量”、“适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一个有效考试的体系,把握好它,才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简约化教学。

总之,实现简约化教学,必须控制好“三维”,这三个维度从不同角度审视教学,又紧紧围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质量展开,只有控制好它,才能还教学之本真,实现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完美统一。

简约化教学的三个维度 篇4

教学有其内在规律,目前出现“繁杂”、“臃肿”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学校管理者、科任教师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或贪多求全,急功近利;或赶时髦,追求教育“形象工程”,采用过度教学的手段。它摧毁了学生的学科兴趣,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背离了教学主旨,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

如何给“繁杂”的教学“瘦身”?笔者认为,要“瘦身”必须控制好“三维”。“维”即维度,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分析目标对象所采用的分析角度。教学要控制好“三维”,就是要从“课堂”、“练习”和“考试”三个层面把握好质与量,克服繁杂,使教学返璞归真。

一、课堂教学贵在简约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一系列的矛盾与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教与学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内容上,就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共性知识与个性知识的关系;在方法上,就是接受性学习与发现性学习、模拟性学习与建构性学习的关系。不同年段、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不同,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当下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意改变,甚至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表现在课堂中就是“照本宣科”,逼学生“呆读死记”,这些教师经常拿诸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来训斥学生。表面上看,学生背了许多知识,但这种做法只能让学生获得一大堆“死”知识,这种只重视“共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缺乏对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缺乏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其学习价值是极其有限的。另一种则是打着新课程的晃子,背离教学实际,闭门造车式地杜撰出各种各样所谓的“模式”,造就形形色色的“教改形象工程”。在课堂教学中不顾实际,言必谈“探究”,学必须“调查”,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割裂了教与学的关系,片面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课堂教学把多媒体的使用推向极至,视频、歌曲、图表、漫画铺天盖地;小品、辩论、竞赛、讨论样样俱全。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除了被“探究”一回,经历一些“过瘾”、“刺激”后,一无所获。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目标建构,内容赋权”,简言之就是以学定教,以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材实际出发。把培养学生“接受学习”能力和“发现学习”能力统一起来,在“接受学习”中提高“发现学习”能力;把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等“公共知识”和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探究习惯结合起来,在学习基础知识中领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真谛,实现共性知识的个性建构。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时,做到目标明确,讲授到位,简洁明了;需要学生自主探究时要大胆放手,深入探究。只有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将教师传授与学生的探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让课堂焕发出活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从而从源头上给课堂“瘦身”。

二、作业练习贵在精练

学生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就成为课堂教学之外最重要的环节。

然而,目前中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是国人皆知的事。有媒体报道了国庆七天假学生族在网上晒作业的案例,有学生说国庆期间他有“19张试卷、23本练习、3篇作文,还有摘抄练习,国庆节只是换个地方做作业”。还有学生认为这不算什么,他有“40页英语练习册、50页数学练习册、23张卷子,还有读书笔记和20页摘抄”。

这只是中学生作业负担的冰山一角,中学生的作业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为什么会出现学生作业负担不停飚升的现象呢?笔者认为,学生的作业负担是否合理是由这所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艺术、管理水平和这所学校科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决定的。有的学校教师急功近利,为了考出好成绩,凭自身的能力既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于是选择了一条对学生危害极大的办法———通过作业来绑架学生,布置了“偏、难、繁、杂”的海量作业。作业布置得面面俱到是教学“臃肿、繁冗”的重要表现,它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情况衍生出许多悲哀的讽刺:作业旨在促进学生成功,在现实中却加速学生的失败。家长急了,政府急了,于是出现了多地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布置作业的规定:教师不得布置大量机械和重复的书面作业,严禁以增加作业量来惩罚学生,而且凡是留给学生的书面作业教师必须提前做。我相信这样的规定是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已而为之,对遏制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学校管理者要改变观念,提高领导艺术与水平,而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深入研究习题,布置作业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能太少,也不宜太多;不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把握好难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些,首先要精选习题,这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根本。教师面对浩如烟海的试卷与练习,要有一双慧眼,要对练习作出恰当的选择,删除难题、偏题和怪题以及不适合学生需求的题目,选出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做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样做必将事半功倍。把好精选这个关,作业的科学性、层次性、综合实践性和趣味性等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真正做到综合统筹,科学布置。为此学校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观念,减少无谓的工作环节,减轻教师负担,为教师能认真备课,认真选题创造良好的条件。控制好“作业”,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高效学习。

三、考试检测贵在适度

考试是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程度的一种检查手段,科学的考试是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总结教学得失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考试的这些作用早已被教学实践所证明,不注重考试、不规范考试的学校一定是没有竞争力的弱校。

传统考试对知识能力的考查比较单一、片面,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程度的考查都相对肤浅。学生考试负担仅限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巩固和熟练上,算不上很重。目前各种考试名目大大增加,统考、模拟考、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单元考试、周考,直到每天一考……。命题方式尤其是设问方式,实现了从重结论设问向重过程设问、重问题设问向重情境设问、重知识立意向重能力立意转变。回答这些试题,需要学生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积淀,需要对知识的重新建构和呈现答案形成的思维过程,因此难度与要求大大提高。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中学生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要经历数百次的考试,考试次数和难度,不断刷新纪录。考试过于频繁和难度过大已成为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主要原因。过度、过难的考试扼杀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因此,给考试“瘦身”,是给教学“瘦身”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给考试“瘦身”必须做到“适时”、“适量”、“适度”。

“适时”,即时间上正合适。考试的时间点必须选择在阶段性学习完成,学生有比较充分的准备后进行。只有适时,方才有效。适时考试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干劲,扎实基础,提高能力,完成好阶段性目标,把单元目标和学期目标统一起来;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序、有效地进行,实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层层推进”。这样的考试,能使学生享受收获、享受快乐、享受成功,从而把考试的负作用降到最低。那种不合时宜的考试,只会打乱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节奏,增加学生的负担,使考试的功能从促进学生进步演变为祸害学生成长。“适量”,即适当的数量。考试适量就是指考试的数量不能过少,也不宜过多、过滥。比较理想的考试数量是每学1~2个单元组织一次单元考,时间控制在1节课左右,没有必要进行周考,更不能每课都考。过多、过滥的考试,打乱了学习节奏,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企图以考试来替代学习,结果是事倍功半。“适度”,是从难度上看,既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所有的考试都必须坚持这个原则,只有难度适中的考试,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让学生有成就感,又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过难或过易的试题,都会使考试的功能大打折扣。“适时”、“适量”、“适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一个有效考试的体系,把握好它,才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简约化教学。

总之,实现简约化教学,必须控制好“三维”,这三个维度从不同角度审视教学,又紧紧围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质量展开,只有控制好它,才能还教学之本真,实现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完美统一。

摘要:教学繁杂化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必须实行简约化教学,为此要控制好“三维”,即从“课堂”、“练习”和“考试”三个层面把握好质与量。课堂教学贵在简约,作业练习贵在精练,考试检测贵在适度,只有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才能还课堂教学之本真,实现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完美统一。

简约化教学 篇5

时下,“简单语文”似乎成了语文界尤其是小学语文界的流行词。“简单”是相对于“复杂”而言的。语文教学的简约化说到底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一 教学目标要简明

目前,部分语文教师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存在“虚化”的现象:目标高而多,在课堂上却得不到落实。教师在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扩展性训练,却忽视了识字、词句积累及运用等基础性内容的教学。更有甚者,个别教师把追求生成性目标作为“挡箭牌”,设计的教学目标随意性大,课堂教学杂乱无章。

笔者以为: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对教学目标的数量和难度仔细斟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将三者简单地叠加。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其他两个目标得以实现的依托。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如果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那么知识和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上层的建筑。只有基座稳固了,上层的建筑才能建得高。语文教学要以知识和能力训练为主线,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其充分地落实在过程与方法之中。

二 教学内容要简约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在春季人教版教材培训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一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无论“西瓜”还是“芝麻”统统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教学过程太繁琐、太复杂,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而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 一律;三是教学的方法、策略使用不当,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教师分析内容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

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有一定的限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简约”不是简单、机械地减少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而是要求教师认真地钻研、解读教材,对文章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把握,在深入解读教材上下工夫,在浅出教学内容上做文章。教师要大胆地处理教材,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等选择能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

教师还要正确地处理课文与补充材料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补充课外阅读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反之,则会浪费教学时间,增加教学负担。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克服教学内容“泛化”“不确定化”的现象,做到“该教的就教,不该教的就不教”。

三 教学过程要简化

语文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教学重点内容的过程。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片面追求教学“艺术”和堆砌滥用教学手段等现象,已造成课堂教学层次的混乱。大量的事实证明:复杂、繁琐的教学过程会破坏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学生不仅不能进行持续、深入的思考,而且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现象,长期以往还会形成厌学的情绪和浮躁的性格。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大力提倡简约,在搭好课文教学最基本的框架(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后再安排其他的教学内容。这样做,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层次性目标,使课堂教学更有条理;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防止对教学流程的构想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学生拥有一定的时间去朗读、去感悟、去思考、去体验。

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笔者以为突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即可: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迁移。初读感知,即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获得一个大概的了解;精读理解,是指教师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帮助学生体味、领悟课文的重、难点;熟读迁移,则是指教师主要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悟性。

四 教学方法要简便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需求以及教学的`内容、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为学生提供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条件,同时把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主体整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教学方法会因课文的题材、体裁、教学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当然,教学也有基本的方法:导入—初探—深究—总结—延伸。导入,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起着铺垫、定向、启迪、激情、激趣的作用;初探,即让学生熟悉课文、自读自悟,它可以看作是重点探究前的“热身”;深究,即研读、探究课文的重点部分,它是教学的主要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深入地理解、感悟课文;总结,即对课文的研读、探究加以归纳和升华;延伸,就是引导学生向着相关的知识领域进行拓展。语文教学如果能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新的疑惑走出课堂,便是成功的。

五 教学用语要简练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人为本、承认差异、激励为主、着眼长远”等新的发展性评价观已经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课堂评价语言注入了新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精神。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令人感到迷惘甚至担心。比如:“你个性的发言是水,清澈迷人。”“领新标异二月花,你的发言有了诗意。”“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你的答案。”猛然一看,这些评价语言非常富有诗意,但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却弄不明白自己的答案是对还是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简练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生动、有效地学习,把他们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笔者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发挥以下功能:1)渗透学习方法。新课堂应当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过程,改善学法。因此,教师要依据学情,巧妙地运用评价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2)促进认识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学生在步步深入的思维活动中理解知识,取得成功。为此,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文本的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少些理性和机械,多些感性和灵动。3)激发表现欲望。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在思考问题时难免出现“偏差”,因而教师要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既肯定学生的长处,又要有针对性地提醒并纠正学生的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4)沟通师生心灵。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评价时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不拘一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教师的评价语言应是真诚而恰如其分的,平等而充满关爱的,赞赏而充满期待的,要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亲近感。

小学数学“简约化教学”的实施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约化教学;方法与策略

早在2006年新课程改革全面进入反思时期时,首当其冲的就是小学数学教育的繁琐问题。然而,我们看到,近十年的发展并没有根除这一类问题,随着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小学数学教师为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仅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沟通了课堂及学生、教师主体与书本、社会生活的关系,与此同时,也导致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出现了一种不良的趋势,即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趋于复杂化。

一、精选学习材料,减轻学生压力

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不断增大,校园里有教材,有教师指定的学习材料,家里还有家长们从书店买来的铺天盖地的练习题。然而,题海战术对于小学生往往并没有太大的效果,题目数量多、题目类型单一的学习材料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并不起关键的作用。相反,这种学习材料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压力,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精选学习材料,以“举一反三的练习”为目的,避免盲目寻求题目数量。例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按照学校的标准选取学习材料时,根据材料中的题目形式选择了题目相对较少但是很有针对性的一系列资料,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了作业,还能够根据该材料进行相应的复习,大大减轻了小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精心设计导语,有效提升效率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课堂导语都有着绝对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简约化教学”的过程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导语的简约化,用最少的语言、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理解得更透彻才是简约化导语的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对自己所用的教材进行透彻的分析,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相融合的契机,把握教材脉络,根据教师的经验,依据所教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导语的精心设计,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展现。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克、千克”等计量单位的意义和价值时,教师拿出一本《牛津词典》让学生估计它的重量,答案与实际没有太大的偏差,当教师再拿出一块橡皮要学生估算重量时,他们便面露难色,显然明白了“克”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精备课堂设计,提升学习兴趣

按照传统的课堂设计,教师导入新课后便开始按照课本照本宣科,完全相信教材,按照教材里的顺序进行讲例题、做练习,这种像死水一般的教学过程并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促进小学数学“简约化”教学的实施,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辅工具,促使学生在感官上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同时,要给小学生一定的归属感,让他们找到学习知识的意义。此外,对于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侧重点,避免将学生兴趣引出教学范围,降低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讲授“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借助多媒体工具制作简易动画。动画中,小朋友从不同的角度向垃圾箱里投放垃圾,有的投入成功,有的投入失败,不仅形象地讲述了教材内容,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尽管新课改已进行多年,改革精神也已深入人心,但促进小学数学“简约化化教学”还需要教师的努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数学的相关知识是最容易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的,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合理选择学习材料,认真创设导语,精心设计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思路,完成教学目标。

数学简约化课堂教学的研究 篇7

一、适当减少铺垫,培养数学思维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对新知识的接纳程度比低年级的学生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基础,引导学生应用数学思维进行解题和思考。同时,不能忽略学生的特点,要注重从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圆”的内容时,教师向学生展示教学课件进行适当铺垫,视频中播放了多种涵盖不同图形的生活常见物品,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让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待发现圆的特性时,课时已经过去了一半。这种引导方式太过于宽泛,目标不明显,容易在引导的过程中分散学生注意力,教学的效果被大打折扣。实际上,教师在播放课件时,可以恰当安排图形的出现顺序,比如将圆形和其他图形交替播放,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促使其快速地找到图形的共同点和特征,缩短正式进入课程的时间,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教授圆形的性质、特点上,适当加深教学深度。如此,学生一方面能够明确核心问题的所在,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关注鼓励元素,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好奇心,他们的世界时刻都有“为什么”。因此,数学教师更应当重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发表的每一个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耐心地引导。例如:在“分数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几个不同的分数,其中掺杂一些值相同但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让学生观察,并试着计算一些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接着给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运算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但不讨论,然后由不同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有些学生会利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快速地将两个分数的分母进行化解,有的学生则直接将两个分母相乘,再进行加法运算。此时,有些教师会忽略其他问题,而专注于将分母化解为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答案,进而引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有些教师甚至直接否定了后者的运算方法,使提出此种运算方法的学生降低了学习热情。实际上,学生的认知方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采用多种思路解决问题的情况,有些运算方法甚至教师都知之甚少。作为教师来说,应当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不能强行否定或忽略,而应当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不同方法带来的优缺点。比如利用计算比赛的形式,引导学习不同的思路方法,并能够择优应用。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建立了,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对数学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加。

三、注重主导作用,引导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经常会有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提出小组意见。一方面是因为课堂教学时长有限,学生发言机会不足,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增加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但这种方式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应用,反而会使讨论变成某几个学生发表意见的专场,这样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比如,有些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只是自己看看教案,象征性地巡视一遍,即指明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方式完全失去了讨论的作用,其他学生依旧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在这一案例中,非但没有增加课堂的效率,反而失去了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但实际上对问题的讨论只是流于形式。部分学生思维发散,但同时会经常失去重点,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教师应当在学生讨论之时仔细巡视,并尽可能多地听取不同小组的讨论情况,尤其让平时上课发言较少的学生获得发表观点的机会。这样,教师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为学生明确讨论的方向,另一方面也能够发现新观点,完善教学内容,使其更科学合理。

四、关注资源开发,提高应用能力

现如今,让课堂学习的知识不再固化为试卷上的题目,而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已经成为趋势。有的数学教师,每个月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补充数学资源,给学生讲述名人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改变世界的故事,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实例,让学习的知识与生活不再脱节。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避免僵化和教条。

五、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多数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具有基础的生活经验,对社会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同时对学习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个人习惯。因此,对待高年级学生应当更有针对性,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将社会现象融入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霞芬.小学数学兴趣班[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高效课堂理念下散文教学的简约化 篇8

一、感悟散文的“形散”

1、选材的广泛性。散文是最自由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的取材十分广泛。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 都可以作为其写作素材。《背影》一文既写了父亲奔丧之事, 又写了父亲失业之事, 还写了家庭生活惨淡与社会社会动荡之事, 这些背景的简单叙述为着力刻画“背影”渲染了特定的“爱子”氛围。写背影, 又写了父亲“不打算送行”、决定亲自送行、车站买橘子等诸多小事, 还写了父亲的来信及其“我”的思念等, 这就是选材的广泛性。

2、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 (如两次使用“踌躇”) 同义动词 (如“嘱咐”、“嘱”、“嘱托”) 、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 (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 、动词的照应使用 (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 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 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 就会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 就必然节省许多时间。同时, 作者还应用了语言描写 : “不要紧 , 他们去不好!”“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心理描写 : 父亲本“ 不打算送行”, 但不放心, 决定亲自送行;外貌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这些描写丰富了父亲的形象。

3、结构的灵活性。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 一般没有完整的人物和情节, 所以散文作家往往是抓住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 或一些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片断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而不求其象小说和戏剧那样具有丰满的人物和完整的情节。《背影》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 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只对“车站送别”作了详尽的叙述与描写。

4、语言的独特性。优秀的散文, 通常几百字、上千字, 多则几千字, 或述所见所闻, 或说所感所想, 触及读者的情感神经, 拨动读者的思想琴弦, 以小见大, 言近旨远, 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散文的语言要精练优美、朴素自然。精练, 是指用恰当的词语准确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传达人物的神情特点。语言精练, 就能做到言简意丰。寥寥数语, 即可描绘出生动的形象, 勾勒出动人的场景, 显示出深远的意境。《背影》语言质朴无华, 读来亲切自然, 这就是它的独特风格。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简约化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简明,明确教学内容和方向

教学目标设计强调的是三维性,即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这是一般课堂教学设计都必须具备的要素.事实上,通过一节数学课要达成这么多维度目标,显然是不现实的,对教学目标进行简约化整合势在必行.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需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制订,设置过高、过多难以达标,设置过少、过低也没有太多价值.因此,教师要注 意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宽度的探究,抓住基本的内容和感知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本着“少而精,简而丰”的设计原则,凸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教学方向,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例如,在教学《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时,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熟练识别同位角;2使学生会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条直线平行;(2)过程与方 法.通过三角 板的平移 法做平行线,让学生经历直 线平行的 条件以及 同位角特 征的过程,自然引入“三线 八角”,培养学生 观察探索 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说理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意识.同样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另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能够熟练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会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条直线平行.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前者的教学目标太过繁杂,而且模棱两可;后者就非常简明,一目了然,学生学习的方向性更清晰.由此可见,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清晰简约表述,还要注意目标的经纬度和可行性,这对矫正教学方向有重要的帮助.

二、教学语言简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注意实现身份转型,将课堂还给学生,少讲精讲.在数学概念解读、数理理论剖析、例题讲解、训练点 拨、课堂评价等环节,教师要发挥教学语言的魅力,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精炼性、条理性、逻辑性,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数学学科有自身特点,教师要将数理讲解清楚,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要对教学语言进行个性化处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时,教师引导学 生利用数格子的方法理解平移问题:平移线段AA′,先将A向右平移三个格子得到B点,再将A′向右平移三个 格子得到B′,最后连接BB′.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做过多讲解,只是将平移操作程序用简约的语言加以陈述,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就掌握了平移的操作方法和计算平移距离的方法.教师的讲解语言常常会陷入繁琐啰嗦的状况,恐怕学生听不懂,结果是越说越多,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因此,对教师教学语言进行简约化,这是现代课堂教学对教师的重要规范要求.

三、教学组织简洁,整合课堂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课堂构成的重要因子,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率维度,如何实现教与学的高度和谐,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的“得法”,就是要提升教与学的契合度.教学方法众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等因素选择教法,这样才能实现教法效益的最大化.初中生大多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对学法也有一定的敏感度,但学生的认知毕竟肤浅,总结学法的能力有限,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建立学法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总结最有效的方法,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教师先将三 角形的高的定义展示出来: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然后让同桌两位学生根据这个定义,自行操作画出三角形的高,并要求从实践操作中总结经验.学生开始具体操作并探索操作方法.成果展示时,大多数学生能够总结出操作感知:三角形的高一定为线段;高一定垂直于对边;三角形有三条高.教师让学生根据定义自行操作,体现的是自主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行总结操作体验,获得的是有价值的学习认知.

简约化教学 篇10

“简约化”作为一个教学新理念和新境界, 在2006年新课程改革进入反思期后, 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也引起了一线教师的深思。“简约化教学”, 有时又称为“简约教学”“简约性教学”“简约课堂”, 这几者基本上是表达同一个意思。在国外, 目前没有明确提出“简约化教学”并对其作出探讨, 国内有关“简约化教学”的唯一一本著作《简约数学教学》中, 作者许卫兵提出:“所谓‘简约数学教学’, 是指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等教学要素做到精确把握和经济妙用, 使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丰富、深刻, 进而达到优质和高效, 最终实现学生数学基础学力的发展、数学素质的提升、健全人格的生成。”[1]

在中学政治学科中对于简约化教学的研究, 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 陈永中在《关于政治教学简约化的思考》中提出:“简约化的政治教学, 要求课堂情境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语言表达等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经济妙用, 使课堂变得简洁、清晰、流畅、深刻, 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和高效。”[2]可以看出, 其定义基本上与许卫兵“简约数学教学”概念一致, 只是针对不同的学科而已。除此之外, 朱天红在论文《追求简约的政治课堂》、史圣洁在论文《思想政治课教学简约化解读》中都进行了相似的概念论述。邵志萍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进行定义阐述时, 强调教师要具有简约化理念, 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需要、课程标准的规定为前提, 并且将简约化教学的目的落实到“培养学生政治素养”, 更进一步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课堂的特征是简约性、务实性、高效性。

因此, 从多个定义中可以总结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的内涵:首先, 简约化教学是课堂教学各个层面的“简约化”, 包括教学素材、环节、问题、媒体、语言等多个方面。其次, 简约化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再次, 在思想政治课简约化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的意义

1. 从改善师生“教”与“学”的现状角度

邵志萍提出, 简约化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精选教学内容, 讲的内容便少很多, 环节清晰而明快, 教学重难点突出, 可以避免学生因应接不暇而造成的走马观花, 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对重要问题作出深入有效的思考和讨论,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 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 拓宽知识面, 加强对常规教学的反思, 提高教师的教学分析和评价能力。潘健提出, 简约化教学通过简明教学目标、简捷教学过程、简化教学评价等, 使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改善师生的生存状态, 解除过重的教学负担。[3]

2. 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角度

史圣洁认为, 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对于思想政治课堂的意义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 教学简约化规避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将课堂由冗繁转向凝练, 由浅显转向深刻。其次, 教学简约化契合了思想政治课自身的需求, 从浩瀚信息中去粗取精, 还原思想政治课本身生活化、现实化的东西。再次, 其适应了教学资源有限的条件, 适合当前班级容量大、课时数有限的环境, 以明晰的教学目标、简洁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潘健提出, 简约化教学有利于改变重手段、轻目标, 重形式、轻内容的现状, 锁定目标, 突出内容, 摒除过于繁琐的教学设计, 手段和形式紧密服务于目标和内容, 追求教学效果的达成度和最大化。[4]

3. 从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质量的角度

邵志萍认为, 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的理念如果受到学校管理者的认可, 就会有助于推进一系列的教学研修活动, 从而优化和扩展学校的办学理念, 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5]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的教学策略

从已有的文献中可以得出, 当前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能力和具体课堂教学策略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陈铮认为, 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 深入研读教材。第二, 丰富知识阅历, 简化手头素材。第三, 营造激情氛围, 致力有效教学。史圣洁强调,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简约化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 并且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能脱离大纲, 标新立异, 而要在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下对内容进行重构。总之, 思想政治课教师既要丰富知识储备, 广泛收集素材, 还要具备整合素材的能力, 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简约化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1.教学准备的简约化

从当前文献中, 对于教学准备阶段的简约化, 主要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素材的选用、教学媒体运用这几个方面分析。

在教学目标简约化方面, 陈永中提出, 教学目标要分清主次, 抓住主要目标, 适当考虑次要目标, 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起来, 而不是三者简单的叠加, 也不可将情感目标抬到过高的位置, 而是在知识和能力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再实现其他两个目标。黄岩提出, 要改变教学目标多而不切实际的现状, 对教学目标的数量和难易度要进行斟酌, 分清教学的重点和非重点目标, 抓住重点, 兼顾非重点。姜玉提出教学目标要“简明”, 即简单和明确, 教学目标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 另一方面设置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 明确自身学习上的强项和弱项。

在教学内容简约化方面, 黄岩认为, 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解读教材,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大胆重组教材, 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有用的核心知识提炼出来,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朱天红认为, 教学内容的简约化, 在于提炼课堂教学的主干脉络, 从而分清重要内容和次要内容, 删繁就简, 深入浅出,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在教学素材简约化方面, 陈永中提出, 教学素材要做到三点:一是选材要“少”, 所选背景材料要有典型性和扩张力, 切合国家、地方大事和学生生活。二是用材要“丰”, 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开发、多角度开发。三是组材求“优”, 力戒随意组拼素材, 力求将材料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生活情境。朱天红提出教学素材选择要做到“二宜二不宜”:选材宜少不宜多, 选材宜简不宜繁。许卫兵认为, 课堂中应精选素材、巧用素材, 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

在教学媒体简约化方面, 朱天红提出, 简约化教学意味着不再一味地使用多媒体, 而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设备, 注意设备、软件、教师运用设备能力的整体协调性, 从而让简便的教学设备发挥最大效用。邵志萍提出, 教师课件制作要简化, 一般不能超过15张, 不可过分花哨, 但是同时要精细制作, 符合教学审美化、艺术化的追求。他认为如果教师不用多媒体也可以讲好的内容, 就没有必要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张春英、张家如强调, 在课件中不应当使用太多的文字、过小的字体, 以及太多的艺术字和过多的颜色。

2.教学实施的简约化

对于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的实施方面, 当前研究主要是从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语言的简约化进行研究。

在教学方法的简约化方面, 陈永中认为, 简约教法不意味着马虎, 而是选择经济实惠的教学方法, 一般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学, 重点知识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思维, 难点知识教师进行重点解剖。对于不同类型的课 (如新授课、复习课) 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不能“一刀切”。此外, 教师集体备课时可以同课异构, 选择不同方法在平行班级对比使用。由此可见, 通过教学方法的简约化, 是要去除那些“形式化”教学模式, 留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

在教学环节的简约化方面, 姜玉认为, 在新知识导入过程中可以通过开门见山的形式, 以旧知识带入新知识, 在知识讲授中, 尽量用一个案例、一个故事将知识点串起来, 简洁又有故事性。邵志萍提出了“创境激趣—引思明理—体验导行”一气呵成的教学环节。“创境激趣”要求在政治课教学的导入环节创设贴近生活的、多样化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思明理”是教师和学生对情境共同探究和讨论, 解决教学重难点;“体验导行”是另外创设贴近生活的新情境, 引导学生当堂做题或者布置实践作业。[6]

在教学语言的简约化方面, 邵志萍提出, 教学语言要注意把握时机和数量, 教学语言说得清楚、明白、简短、流畅就行, 没必要咬文嚼字, 并且提出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其他的教学语言, 例如语音语调、手势、眼神、身体动作。陈铮提倡简约化教学语言要不嗦、要有幽默感。陈永中提出, 教师可以运用微格教研, 从教学录像中分析教学语言的问题, 努力去除口头禅, 避免对学生的话多次重复……实际上, 陈永中这一观点已经开始涉及教学反思的部分。此外, 课堂教学语言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提问, 因此简约化教学对于教师的提问也作出了要求。邵志萍认为, 教学中提问不可以过多, 一般以3~5个主要问题为宜;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难易适中;问题应该聚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3.教学评价的简约化

从现有文献中发现, 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中的“教学评价简约化”进行分析的非常少。潘健提出, 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学”, 而不是“创造适合于教学的儿童”, 他提倡简约化的评价方式, 认为可以发动学生进行自查自纠、互评互改, 以此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

四、启示

从已有的文献中可以看出, 国内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的研究正在逐步增多, 但是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是当前相关研究缺乏对于教学反思在简约化教学中作用的思考, 而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 因此简约化教学的成功实行, 实际上离不开教师在课后对于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

二是对于简约化教学实施策略中普遍缺乏对于教学评价“简约化”的分析, 而实际上, 教学评价中也存在繁琐化的问题, 需要得到重视, 例如可以改教师评价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在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同时, 让学生对于错误获得最直观的感受。

三是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的研究中, 缺少对于具体“简约化”教学案例的设计, 因此相对过于理论化,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难以凸显思想政治课简约化教学的独特之处。

四是当前提出的简约化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还比较零散, 缺乏系统性, 也缺少思想政治课堂简约化教学现状的实证调查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许卫兵.简约数学教学[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11.

[2]陈永中.关于政治教学简约化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 2009 (12) .

[3][4]潘健.简约化教学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0 (4) .

初中语文简约化教学的作用研究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简约化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5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速度与质量并重的方式逐渐被各个领域所采用。在对初中生的教学过程中,以简单、高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传统教学注重形式,对课文的分析层次较多,有时候一个课时就只能讲解一小段文字,该教学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会减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简约式教学则是以“简”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

一、简约化教学的作用

所谓简约式教学,顾名思义,其实就是以最简单、最高效的方法进行授课。将学生的感想摆在首位,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展学生的思维。该教学方式并非是直接被提出的教学概念,而是由另外两种教学思维逐渐发展、融合而来,即简单教学法和高效教学法。高效教学法又称有效教学法,早在二十世纪就被学者提出,成为教育行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高效教学法强调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简单教学法注重的是教学过程的简洁性。因此,将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便得到了本文所提出的简约式教学。简约式教学不仅提倡教学过程的简洁化,而且注重教学结果的质量。简约式教学的主要作用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将简约式教学运用到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其作用可大致分为三种。第一,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简约式教学摒弃了以往由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而是单纯的由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将学习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把握,锻炼其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有利于保持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因为老师不再扮演教学者的角色,而是与学生一起探究问题,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交流,达到了与学生平等相处的目的。第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简约式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活泼有趣,避免了传统课堂上呆板、无聊的现象,直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简约化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法

1、提出教学目标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明确学习目标。语文课程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其涵盖范围广,要掌握的知识点多,容易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盲目性,使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感到无从下手。因此一定要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便于学生认清学习方向,确定学习步骤。以课文《社戏》为例:该文章由鲁迅先生所著,是描绘鲁迅先生幼时在家乡鲁镇观看社戏的故事。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直是学生们难以理解的,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属于偏难的一类,原因是鲁迅所写文章的背景较为复杂,寓意较为深刻,且语句的应用与学生平时接触的略有不同。因此,在讲解该课文时,应当先提出学习目标,如“了解鲁迅的基本资料”、“了解文章的背景”或者更简单的“了解什么是社戏”等等,所提目标一定要简洁明了,且难度不宜过高,最好以“学生努力就能够做到”的程度为标准。提出目标后,学生便可根据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由学生自己把握学习的方法、内容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能力。在学生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而学生自己也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发现自身学习的问题并自我纠正。

2、确定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中,一个课时往往包含多种内容,既要讲解生字的含义,又要讲解文章作者的生平、文章的背景、文章的内涵,还需要将文章中优秀的写作手法传递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导致学生在段时间内无法消化所学内容,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如上所述,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繁多,既要学生能够掌握字词的用法,又要其从课文中学会写作的手法和技巧,还有的还要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精髓。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显然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点全部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学的内容一定要明确。教师要能够运用巧妙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将各种知识点尽量融合成为一个知识点,这样既不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仍以《社戏》为例。对社戏进行内容分析时,可将课文的各种问题进行综合,对学生提出启发式的问题,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描绘社戏”等问题,既可以考察学生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又可以锻炼其表达能力。

3、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

在对语文课程进行教学时,切不可采取填鸭式教学,而是要教会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探索新知识。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的教学要不急不躁,让学生在课堂上慢慢积累知识,再由教师进行统一梳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设备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之一。现在几乎所有学校都配备有多媒体设施,因此在课堂上播放与所学课文相关的音频也是相当的便捷。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

由于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同于从前。现在的社会更加趋向于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将繁琐的形式简约化。因此,摒弃华而不实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新型简约式教学运用到各高校的教学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简约式教学通过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营造出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培养自我思考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日后接触更为复杂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卢 乐.初中语文简约化教学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177-180.

[2] 陈伟琪.积极自主,高效简约——语文教学的追求[J].考试周刊,2014,36:24.

[3] 沈曙光.试论初中语文“简约化教学”[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02:72.

简约化教学 篇12

简约化教学,是指高度概括性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它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更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思维训练的深入简出、通俗易懂。

二、探索简约化教学在历史与社会中的应用

简约化教学主要围绕两个内容,第一个是文本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很关键,否则再漂亮的方法教给学生还是错误的东西。第二个是我们的教学方法。而我所说的简约化教学实际上是从教学方法上来讲的,如果方法越好学生记得越牢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1. 解读文本核心内容

阅读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明确内容要点及结构。从单元及教材体系的角度,明确本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本课教材的核心概念。对本课内容进行知识分类。

2. 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第一,运用演绎归纳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性的认识过程。根据演绎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关键一步是学生归纳出解答问题的一般思维角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之后学生根据此思维角度解决同类型的问题,以强化思维角度,提升思维能力。如上初三历史与社会复习课时,笔者应用演绎归纳法设置了对策类问题专题复习。请学生根据材料谈谈针对环境污染应采取什么对策?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对策是:(1)国家将保护环境纳入法制轨道;严格执法,加强监管;发展科技,开发清洁能源;(2)生产者要加强法制观念,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合法排污。(3)公众行使好监督权利,举报问题企业;提升环保意识,践行环保,从我做起。其次学生根据此特殊的例子归纳出解答对策类问题思维的一般角度(要求列作表格形式)。

第二,运用归类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归类教学法指的是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知识类别,对教材进行系统归类,将同类教材进行处理,总结出一般的认知规律。按一般的认知规律结合具体课文进行教学,以此强化同类课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备课时,一要做好对教材的归类,根据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或主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归为一类,称归类课或同类课。二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归纳出针对同类课的一般教学方法。

在教学安排上,尽可能地将同类课作为同一主题连续上完,以强化同类课的一般学习方法。将教材这样处理,学生就有机会连续应用此类课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方法的迁移,有利于学生掌握同类课的一般学习方法并将此内化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路”专题复习,笔者将教材内容《秦朝的驰道》《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元的驿站系统》《新航路的开辟》整合在一起,学习“路”的一般性作用。(1)起到交通方面的作用,沟通两地。(2)在经济上起到方便两地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3)在文化上起到促进两地文化交流的作用。(4)在政治上起到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作用。(5)在军事上有利于军队打击军事目标的作用。

第三,利用“问题导学”的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笔者采用了“问题导学”的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关键是问题的设计,即问题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总体要求应是以问题为依托,普及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问题为纽带,不断设置富有启迪性,拓展学生思维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使学生课堂上处于“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下,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从而激活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如上《母亲河》这一课时,笔者设置问题,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状况等方面分析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各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教学实践反思

围绕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简约化的教学思路,可以用图片说明的就无需过多的文字描述,可以在课本里找到的就无需过分强调,可以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就无需过多干预,力求以恰当的方式呈现教学资源,同时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教学效果。

摘要:简约化教学应主要围绕两个内容,第一个是文本的核心内容,第二个是教师的教学方法。简约化教学实际上是从教学方法上来讲的,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简约化教学,文本核心内容,教学方法,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MLC模拟参数下一篇:图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