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能

2024-10-05

教育技能(精选12篇)

教育技能 篇1

学生做作业粗心,令人头疼不已,虽苦口婆心地说教,但他们早已麻木,错误依旧,这该如何是好? 为了寻找解决之道,我尝试着从书中寻找答案。 把专家、名师的“ 思想玫瑰”移植到我的“ 试验田”,悟出其中的真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作业错误量。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 学生粗心的毛病少了, 我欣喜不已。 得意之际,意外却发生了……

我修改着学生的清明节作文, 它们字里行间表达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读着一篇篇情感真挚的作文, 发现在孩子们的努力下,他们的作文水平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此时,一篇作文的出现让我不由地皱起了眉头,孩子这样写道:带着无比沉痛的心情, 祭奠去世的爸爸。这是谁写的?一看封面,原来是小婷。 这怎么可能呢? 她爸爸我也认识, 每天上下学更是准时接送。 哎,准是把“ 爷爷”不小心写成了 “ 爸爸”,看来粗心的毛病还是没有改变。 于是一条妙计涌上心头。

之后的一节讲评课,我讲解着作文的优缺点,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中。 拿起小婷的作文,她睁大眼睛望着我,似乎有难言之隐。 我也不管这么多了,读着作文,到了关键处, 我特意提高了嗓门:“ 看,‘ 爸爸’与‘ 爷爷’写错了,要是让你爸爸看见,他会怎么想呢? ”周围的同学纷纷诉说各种遭遇,他们望着小婷,早已笑成一片。“ 作文写好后需要认真检查, 这样才不会闹出笑话,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我一本正经地说道。 此时的小婷蜷缩着身子, 恨不得有一条缝可以钻进去。 这可是粗心的后果,也许经历了这件事情,她能改掉坏毛病吧。

斥责犯错学生的现象已经消失不见了, 书中各种方法为我所用,效果明显。 正为自己的教育技能沾沾自喜时, 小婷缓缓向我走来,难道要认错吗?“ 老师,我爸爸真去世了,现在那个是后爸。 ”她面带难色,小声地说道。 解释完毕,她耷拉着脑袋走了,只剩下我一人呆呆地站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与小婷朝夕相处的竟然是“ 后爸”,为什么当初我没看出来呢? 曾经的家访, 与其父母亲的交谈,乃至小婷生活中的点滴,我一点儿也没察觉到。 回想刚才发生的一幕, 我感觉自己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面对种种问题,需要破解教育之道,我却过于看重解决问题的技能,最终被窄化为机械式的技能演练。 正沾沾自喜之时,小婷的当头一棒使我幡然醒悟。 站在教师面前的首先是一个“ 人”,其次才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育技能的追求。 教育需要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而不是依靠单纯的教育技能来实现教育目的。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 在运用教育技能唤醒和激发他们内在动机的同时,也要创造一片精神的栖息地, 使他们都有一个澄澈、清净的心境,面对种种考验。

要是一切可以重来,我会旁敲侧击地询问, 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就不会伤害一颗稚嫩的心灵。 望着她孤单的身影,我后悔不已。

很多时候, 教育技能看似重要, 可光有它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 其实不然,让学生幸福成长是所有教育技能的出发点与归宿,懂得尊重学生, 就需要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爱。

教育技能 篇2

炎热的夏季已经来临,为了保证师生在夏季里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学校德育处利用升旗时间,进行了汛期安全教育,并做出以下一些要求:

1、加强游泳安全教育及管理:强化学生游泳安全教育,做到“五不”: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结合本地实际,不得到坑河,鱼池洗澡游泳。

2、防雷击:汛期内,雷雨天气较多,上下学途中或者日常生活

中,要注意避开大树或者危险建筑,远离雷电可能带来的危险伤害。

3、注意交通安全:如今,正是夏收时节,当地百姓把麦子晾

晒到马路上,那是他们的血汗钱,希望大家知道珍惜,因为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要体谅农民挣钱的来之不易。在这样马路被占据了一半的情况下,要求所有教师和学生不得并行骑车,不得横冲直撞,要遵守交规,要时刻保持警惕,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汛期安全知识教育

一、汛期安全:

(一)汛期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防汛宣传教育工作。学生应该多学习,掌握防汛知识、技能。

(二)暴雨天气要注意防雷

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

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

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

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三)暴雨天气上学、放学要特别注意:

1、暴雨过后,上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回校,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中等候可以安全通过了再回校,同时要让家人打电话告诉学校、老师,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到邻居或者商店中打电话,以免学校、老师担心。

2、暴雨过后,放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先探视具体情况,或者由家长接送学生。回去要告诉家长,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暴风骤雨时要坚持主动到学校接送孩子,学生不能擅自涉险回家。

3、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学生,要安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

(四)严禁学生私自到河畔游玩、游泳:

1、不要私自或结伴去看河水,到河里游泳。有发现同学私自去河边的要及时阻止,阻止不了的要及时汇报学校、老师,以便学校、老师劝阻、批评教育,把溺水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2、请同学们不要在汛期私自或结伴到溪、池、坑、塘、和水库附近玩耍。

(五)要注意校园等房屋设施的安全

1、暴雨过后,学校要派教师对校舍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发现隐患要告知师生并及时处理。

2、暴雨过后,师生不要靠近危险的房屋、墙体、坑塘等,预防倒塌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六)请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如遇暴雨天气,学生不要单独外出玩耍及探亲访友,如确有必要,要由成人陪同。

汛期防汛安全教育

发布时间:2012-3-15 13:50:35

近日来,针对连续不断的突降暴雨的天气情况,秀屿区实验小学切实做出部署,要求全校老师扎实抓好汛期学校防汛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各处室、年段、班级积极行动,大力搞好宣传,确保汛期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切实落实学校防汛工作责任。各年段、处室要高度重视学校防汛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把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领导,层层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二是健全完善学校防汛应急预案。学校根据实际,不断健全完善学校防汛应急预案,通过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确保防汛工作到位。

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防范、避险及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安置地点、自护自救等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并组织学生进行防汛演练,确保一旦出现险情,学生可迅速撤往安全地带,切实保证师生生命安全。

三是建立学校防汛预警联动机制。各年段、处室在汛期要加强与未保办联系,随时掌握汛期安全动态,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及时掌握灾情预测、预报信息。一旦发生灾情,要第一时间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开展应急救灾工作,全力保障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

四是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学校将组织校务成员,针对汛期到来极易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校舍基础浸泡、地基下陷、墙体酥松、屋顶漏水等不安全因素,对学校周边山体、桥梁、校舍、设施安全等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治。学校将密切关注地势低洼、滑坡地段、河道附近的校舍,确保排水设施畅通,对学生上、下学途中的险情隐患认真调查。

五是加强师生防汛安全教育。各年段、处室要以“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为方针,学校将利用升旗仪式、思品课、各班黑板报、宣传栏、班队会、校园广播、原上草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师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汛意识和增长防汛知识。

教育技能 篇3

【关键词】通识教育 人文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技术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其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而不是只懂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指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职业人”首先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具备普通公民的基本素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民;其次作为从事特定职业的公民,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素质。需要具备其职业活动所要求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一定的人文素质,如将此视为素质教育理念在职业院校的深化,可归结为职业素质教育。而目前教育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不同看法,主要存在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本文将各观点与职业技术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比较分析。

一、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辨析

通识教育起源于西方,从19世纪初被提出以来,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表述达50多种。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界定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对教育质量非常不满,发出了“国家处于危险中”的呼声,因而“回归基础”的呼声高涨。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基本学术能力等的训练,许多学校将英文写作、数理统计、自然科学、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批判能力等视为学校教育基本要求。所以20世纪80年代左右哈佛学校发表的《哈佛大学关于核心课程的报告》开启了核心课程作为通识教育标志和特征的新时代。以核心课程取代原有通识教育课程,这些核心课程涉及文理学院六个领域。包括文艺领域、史学领域、社会领域与哲学分析、科学领域、外国文化领域、道德思考领域。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毕竟不同。通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业教育(Special Education),通识教育是关注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它是包括文化、道德、情感、体力等各个方面内容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更多在培养一个公民;而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特定专业技能人才。素质教育是从人的素质结构的具体操作目标入手解决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运用,素质教育包括了通识教育中的内容,同时专业教育中也有素质教育的内涵。

二、人文教育(Humanism Education)辨析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素质并促使其内化的教育活动。其中人文知识及方法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行为是人文素质的外化。

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人为本,做人的素质,特别是人格,是本之本”。可见,人文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内化、积淀,使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能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虽然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落脚点都在人身上,但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还蕴含着其它诸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三、文化素质教育(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辨析

文化素质和文化知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文化知识是指经过各种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得到的种种具体知识;而文化素质则指一个人的知识、才能、鉴识所构成的文化造诣或素养的一般体现。

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可见,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但文化素质教育涵盖了人文和科学素质两方面的教育,内容比单纯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广。

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把文化素质单独提出,旨在培养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不仅涵盖了人文素质培养,还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

四、职业素质教育(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ducation)辨析

素质教育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于1987年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的讲话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他认为基础教育不能单纯办成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叶澜(2006)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宗旨,处于一切教育活动之魂的地位,而不是一个规定化的教育活动的模式。在教育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在教育内容上,要求施以较全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教育途径上,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教育评价上,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品质的养成,并鼓励不同特色的培养。严格上讲,素质教育对教育效果的衡量重基础、重长远,不重眼前。

素质教育在每个教育阶段应有所不同。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应“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系统提出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只零散于各期刊中,多数从探讨的角度进行分析,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较缺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职业素质内涵与构成的探讨。对于职业素质的构成,有一定分歧。孙晓霞(2008)提出职业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宫玉杰(2007)认为除上述四项外,应将业务素质也涵盖其中;吉飞(2009)则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更有学者将职业素质进一步细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适应素质、创新素质等(周光宇,2009)。职业素质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要求,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自然不同,故对其构成有不同认识。在借鉴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职业素质教育虽然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有所不同,但仍是具有共性的。本文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身体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素质5个方面。

第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陈和(2007)认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可从职业理念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和创业素质教育5个方面实现。职业素质教育要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点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含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和职业核心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杨东进,2008)。黄三平(2008)从校园文化角度提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目前对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素质教育多数仍停留在形式上,普遍存在着模糊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等问题。职业素质养成是以知识为基础,课程教学仍应是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课程设计是重点,但不能忽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否则难以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落实到位。

五、结论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飞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但职业技术院校在重视技能教育的同时,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的全面發展。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情况,在技术能力培养上不仅注重实践操作技能,且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职业品质的培养,即重视培养技术能力又重视职业素质教育。从目前我国教学现状来看,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只重视职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播科技,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在职场中为人处事和如何思维,但是现今的职业院校培养很难达到以上要求,目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应提倡职业技术教育应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才能凸显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American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Report.1998.

[3]杨叔子.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J].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讯,1999(3-4).

[4]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1).

[6]孙晓霞.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7]宫玉杰.论高职人才职业素质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7(1).

[8]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8).

[9]周光宇.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9(6).

[10]陈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11]杨东进.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终身教育·成人教育·全民教育 篇4

一、终身教育———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一词英语为“Lifelong integrated education”。意思为“终身的综合完整的教育”。顾名思义, “综合统一”是终身教育的特征和主要意义所在。“综合完整”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1) 从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及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层面分析, 人的教育从个体扩展到社会, 即个体教育和社会教育; (2) 从人一生接受的整个教育情况分析, 应该包含人在不同阶段接受的全部各种类型的教育, 而不仅仅是学校教育。

终身教育即人一生所受教育的总和, 是影响巨大的世界教育思潮, 使人们对教育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由本世纪60年代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他认为, 人的前半生时间用来学习、积累知识, 后半生则一劳永逸地使用知识, 机械的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 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终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 各项内容, 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 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教育应该贯穿“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命的全部过程”, 连接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 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 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

终身教育以终身、教育两个概念为基础, 关注人们的生活、学习。在我国,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首次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正式提出。在1995年的《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推进教育改革,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5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 将终身教育理解成“与生命又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它不仅重视终身教育在职业训练方面的功能, 而且更加重视他在人格塑造、个性发展、潜能开发以及批判精神方面的作用。

二、成人教育———从“学历”走向“能力”

从1949年第一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的召开, 到1997年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发布《汉堡成人学习宣言》, 国际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在发展和创新成人教育的理念。成人教育是社会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经常被称之为业余教育、工农教育、社会教育、回归教育等。从办学形式看, 成人教育主要包括———扫盲教育、成人基础教育、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岗位培训、成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文化教育、远距离教育。

成人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具有教育的特性, 也有自己的特点。在我国, 成人教育通常被当作是普通教育的补充, 以成人学历教育为主。许多成人高校办学目标不明确, 只注重在学历上与普通高校看齐, 让成人学习者最终拥有“专科”、“本科”学历, 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式单一。长此以往, 成人学习者有可能在知识素养上不及普通高教的学生, 能力上又不符合成人高教培养目标, 最终, 在社会中难以定位, 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

《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成人教育, 使公民接受多种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这些都已成为发展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法律法规基础, 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我国成人教育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在知识经济、倡导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 成人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得到确认, 不能被淡化, 也不能被替代。成人教育也在不断尝试, 用一种新的眼光、站在一个新的高度, 理解和重塑自身, 时时刻刻进行改革, 尝试在概念与内涵上做出新的、突破性的认识, 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从重视“学历”走向了重视“能力”。关注成人个体的差异和具体的学习需要, 注重成人学习者各个方面能力培养, 指导人们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努力。通过任何形式的学习, 成人学习者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而且也能结合生活和工作实际, 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获得一技之长, 增强社会竞争力。

三、全民教育———实现教育民主和教育平等

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中全民教育被权列为基本的人权, 20世纪90年代, 全民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主题, 在1990年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 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 对全民教育进行了新的审视, 使“英才化”的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普及化”“现代化”的教育, 对各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全民教育已成为一项全球事业, 引起了世界各国共同的关注, 并形成了统一的行动纲领———达喀尔行动纲领。

全民教育重视教育平等, 教育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 利用各种手段提供教育机会, 缩小教育上的性别差异;强调教育民主, 人人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目标, 如注重基础教育和扫盲、普及初等教育、普及入学机会等, 使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 获得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 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进入21世纪, 全民教育注重实际, 利用区域间的合作, 合理和科学的开发各种教育资源, 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其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四、成人教育———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

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广泛传播, 开阔了成人教育的视野, 扩宽了成人教育与社会的接触, 促进了成人教育的深入发展, 尤其是对成人教育的功能、性质和目的有了新认识。长期以来, 人们总是把接受正规学校的教育, 特别是最终完成正规的学校教育, 作为立足社会, 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手段和方法。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尽管正规的学校教育现在还是教育体系中的主体, 但它绝不是教育的全部。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个体, 使需要不断的更新、补充新的知识, 接受新的思想, 这样就急需接受不同形式、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成人教育观念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也发生了及时地转变。成人教育逐步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成为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 成为终身教育的前沿阵地和实践领域。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从教育制度上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因此, 应该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中重新认识成人教育, 在终身学习的概念中构筑成人教育的新理念。本着终身教育的宗旨, 成人教育注意倡导学习贯穿个人一生的社会理念, 满足个体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 开发、整合和利用国家、社会的多种教育资源, 服务成人学习者, 提供给成人学习者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环境, 建立一个灵活、多样的成人教育体系。新的趋势和方向令人鼓舞、欣慰, 21世纪的成人教育发展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应当基于新的定位, 实施战略创新。积极进行改革, 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和障碍, 为人们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 协助劳动者提高生存、生活技能, 适应激励的社会竞争, 使成人学习者能在真正意义上全面开发自身的潜能和资源, 实现人终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促进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五、我国终身教育的科学归宿———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的思想是美好的, 然而我们世界的现实是严酷的。美国著名教育家霍勒斯·曼指出:估量科学或文化造福于一个社会, 不应过多地着眼于这个社会拥有多少掌握大量高深知识的人, 而在于广大人民掌握足够的知识。 (2)

尽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赞同终身教育的思想, 但是, 由于诸多原因, 许多国家还不能提供更多的机会来满足所有人受教育的愿望, 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甚至贫困的发展中国家, 有些甚至连最起码的基础教育的任务也无法落实。在发展中国家, 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是教育机会的欠缺和不均等性。尽管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但直至20世纪90年代, 仍然没有达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2000年全民教育评估表明, 许多国家已经有了重大进展, 但是, 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中还有一亿多儿童仍然没有机会接受初等教育, 而且成人文盲也有增无减, 8亿多成人是文盲。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这与全民教育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因此,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现实是十分严峻的, 如果全民教育的目标得不到实现, 不加快步伐, 那终身教育就只是纸上谈兵, 最终沦为空谈, 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全民教育是我国21世界终身教育必然而又务实的选择和科学归宿.

六、我国全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成人扫盲教育和妇女教育

全民教育是公民的权利, 使所有的青年和成人, 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地层的弱势群体, 均有机会接受能真正地、充分地满足其基本学习需求的教育, 使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成人教育应被视为对全体国民的素质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的广泛教育方式, 其最终目标是建成促进全民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学习型社会。在我国, 全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成人扫盲教育和妇女教育。

(一) 扫盲有了新的内涵和发展

1.功能性扫盲的提出

近年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功能性扫盲”的新概念, 根据这一要求, 扫盲工作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在开展基本读写能力教学的基础性扫盲的过程中, 要注重实用, 注重识字教学内容贴近扫盲对象的工作生产和生活, 将学习文化同学习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如可以把科技普及教育的内容编入识字课本或由单位编写通俗的生产技术的补充教材。二是对已经脱盲的成员包括农村全体成员, 进行功能性扫盲, 以帮助他们扫除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岗位上因知识和能力的不足而产生的种种障碍。其内容可以包括科普法律医学保健消费保险社交礼仪等。

2.扫除“现代文盲”的提出

联合国对文盲的新界定是:“一文化水平低, 不识字, 不能阅读的人是文盲;二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是文盲;三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是文盲”。为区别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文盲, 人们把“不能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称为“现代文盲”。“现代文盲”在现实生活中单就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成人来说, 也大有人在。因此, 扫除”现代文盲”成为21世纪扫盲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 妇女教育的广泛开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有关国际教育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问题。国际社会一直在为提高妇女的地位、推进妇女教育的进程而努力。对妇女进行教育是当前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妇女教育的重点和实施全民教育战略的共同措施。

对妇女进行教育, 是提高妇女地位的主要途径关键, 是实现全民教育的关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为二十一世纪做准备》一书中指出:在使全球社会为21世纪做好准备的总努力之中, 教育的作用、妇女的地位是必须强调的三个关键因素的两个。 (3) 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提高人民素质, 通过合理、快捷的人力资源开发渠道, 把我国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是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妇女的受教育水平高,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会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女孩就会获得和男孩平等的受教育权, 女孩获得高水平教育的机会也越大。这样, 妇女接受教育会对后代子女的教育权利和机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对未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形成、全民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可以产生巨大作用。

新的理念给我们启迪, 在21世纪的今天, 成人教育应实行根本性的战略转变, 成为整个正规的继续教育或非正规的不断学习的过程。我国成人教育践行全民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理论的重要体现, 主要表现在通过种种活动的开展, 使成人教育走进社区、走向农村、深入企业, 促进全民自觉、平等、和宽容地参与生活、工作和学习, 实现构建全民参与的学习化社会的目标, 从而建设“和谐社会”, 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虽然任重道远, 但是前景无限光明。

参考文献

[1]沈文英.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辨析[J].中国成人教育, 1999 (12) :46.

[2]刘萍.论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与成人教育的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 2000 (3) :13.

[3]董建红.2000年世界全民教育评估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7) :60-61.

[4]黄志成.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国际教育思潮发展趋势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3) :27-28.

[5]何爱霞.社会化研究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理论支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11) :94-95.

[6]盖雨鸥.再论终身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1) :24.

[1][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等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16.

[2]徐荣远.全民教育:21世纪的行动纲领[J].中国成人教育, 2002 (8) :26.

教育杂谈:爱心教育优于棍棒教育 篇5

爱心教育,顾名思义是爱心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以爱护、关怀、帮助、尊重为宗旨,创造一种舒适、轻松、有爱的受教育环境,来合理有效的达到教育目的!这里的教育,广义而言是培养受教育者对自然、个人、集体、国家等的爱心。狭义而言也就是学历教育。爱心教育是教育事业前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比棍棒教育更胜一筹的教育与方式。

首先,以狭义教育来说,爱心教育一爱心为对策,对受教育者循循善诱,使其主动愉快的接受教育。而棍棒教育下的受教育者大多数是不情愿受胁迫的消极心理状态。据相关资料显示,积极的心理使大脑皮层活跃度大大提高,消极心理则严重滞缓大脑皮层的`活跃度。人体各器官的活动都受神经系统指挥和支配,长期的消极情绪严重的伤害身体各器官的组织的功能和作用。造成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等一系列疾病!从学习效率上来对比,爱心教育的优势不言而喻。另外,学习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吧。活到老学到老嘛!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最后搞成书没读完人没了,糟践自己!

然后,以广义教育来说,爱心教育倡导爱。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除了要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价值。这个已经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共识了。爱心教育下的受教育者体会爱、学习爱、并传播爱。长此以往,良性循环。歌词是怎么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永远是美好的明天”。孩子们心智发育不成熟,是非判断能力弱。很多时候大人怎么做,他们就会照着学。他们会认为就应该这样做,这样做是对的。你想让下一代孩子们学会这种不理智的、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吗?棍棒教育体现的是一种自私、掌控、自我中心的人生态度。复旦大学投毒事件还在震惊于心,深究其原因,就是变态人格惹的祸!希望覆辙不要重蹈。并且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也无法在社会上活好,大家都对这种人避而远之。心理课上也提到过“自私的人是因为缺爱”。解决方法,爱心教育!孩子们缺爱你就给他们补充爱,让邪恶无处遁形。

教育技能 篇6

关键词:教育漫话 惩罚 启示

洛克是英国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为近代教育理念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洛克在其对绅士教育事无巨细的娓娓道来中透露出的教育惩罚智慧,对当前学校教育惩罚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一、树立教育者权威,维护教师教育惩罚的权利

洛克认为教育惩罚是合理且正当的,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强调在实施教育惩罚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教育者权威地位的树立,主张儿童应受教育者绝对权利的约束。

然而当下教师惩罚学生的权利逐渐被吞噬,教师的权威地位也在逐渐消解,且不说教师对学生体罚,严厉的批评也是要不得。动辄就有家长找学校,告发教师惩罚不当,甚至直接把教师和学校告上法庭。教师不再敢实行教育惩罚的职权,惩罚也因而不能发挥其教育意义,惩罚的合理性遭到质疑且大有全盘否定之势。

笔者认为在这样的大局面下,要重塑教师形象,维护教师权威。教师在学校承担了家长的责任,一定程度上要管理好孩子,对孩子及家长负责。作为家长应与学校针对教育惩罚的作用达成共识,不要盲目听信媒体宣传而因噎废食夸大教育惩罚的危害,教育惩罚只要运用恰当其教育作用是能够体现出来的。家长应相信教师能够运用好教育惩罚以促进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伤害学生。最根本因素是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惩罚观,不断增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智慧,使惩罚运用更加恰当,达到公众信服。

二、正确认识惩罚的教育性,发挥其科学性

教育惩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洛克认同的一方面,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惩罚儿童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如时间上要及早,注意先紧后松;惩罚时要目的明确,注意把握惩罚的场合和程度;惩罚不等于体罚、斥责和侮辱,在惩罚过程中要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和爱等等。

1.惩罚的时间

从惩罚时间上看,因当前学校在实施教育惩罚时往往不注重学生的年龄及个性等特点,实施惩罚简单粗暴,忽视学生心理动态,致使惩罚教育效果不佳。此时应在时间上把握好:在孩子错误行为初见端倪之时应予以惩罚。对于孩子自身来说,及早管制有利于不良习惯的改正,等到其不良习惯根深蒂固时再加以管制,如同已经长歪的老树再想去扶正,是件很难的事情。另一种时间早体现在孩子的年龄上,学生年龄小教育惩罚效果最明显。因而给幼儿和基础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孩子年龄越小,理性越少,越需要教育者严加管教。利用惩罚的方式通过教育者对孩子行为的态度,使孩子认识到行为的对错,进而对不良行为进行改正。

2.惩罚的目的及惩罚的“度”

惩罚的运用关键在于掌握惩罚的“度”, 即不必惩罚太重,也不要仅仅在形式上进行惩罚。惩罚的目的是教育,惩罚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才实施的必要教育手段,因此,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而应使儿童认识到为什么要进行惩罚,并且使儿童认识到这种惩罚手段的必要性:是教师对儿童负责和尊重的表现。在对学生进行惩罚时,教师应明确惩罚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错误并且加以改正。因此在惩罚学生时应从思想入手,标本兼治。

三、家校通力合作,教师、家长都需以身作则

孩子的成长环境绝大部分在学校,因此学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到,孩子犯了错误,所有人都要对孩子采取冷漠的态度,让他知道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不受喜爱的,这样有利于孩子改正错误。洛克还特别强调此时要提防仆人为讨好小主人,采取不一致的态度。由此可见,家长不能因孩子的一面之词而失去理智,抑或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学校教育进行全盘否定与批判。

在家長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有众多意见的当下,学校要实现更好的发展,教育教学要达成良好的效果,教育惩罚要发挥其教育作用,重要一点是加强学校与家长的通力合作。学校要与家长就其管理方式进行沟通,使家长能够对学校的管理方式予以认同和支持。在对学生实施惩罚时,加强教师和学校与家长的沟通,防止家长偏信孩子的一面之词,了解事实原委,对教师实施的惩罚予以支持并配合学校共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的另一个作用是学生有时存在的问题,预示着一个家庭的教育问题,教师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良策,也有助于家长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总之,洛克的《教育漫话》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智慧。树立教育者权威、认识惩罚的教育性,发挥其科学性,在现如今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家长、教师、学校齐努力,才能共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教育技能 篇7

“教育定位”再思考

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是学术界争议的老问题。

按三分法, 知识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前两者称科学, 科学的本质属性是可重复, 是规律的代名词, 掌握科学即掌握规律;后者称学科, “人文学科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知识”, 它是研究人性、教养等人本身的文化现象, 如哲学、宗教、神学、文学、心理、教育等, 是反应人的理念、信仰、精神、人格、期望、灵性、体验、境界等, 不具有规律的属性。

教育拒绝重复, 是创造。教育不是遵循规律育人, 而是育人去发现真理。至今为止, 被实践、实验证明, 学术界认可的根本性、全局性的教育规律还没有, 或者说还没有被发现。教育属于人文, 有不确定性, 是一种理想。教育的本质是创造, 属高层次的智慧, 最好不提或少提“教育规律”。

教育的对象是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故此,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教育的灵魂, 是人本教育的根本思想。

由此演绎推理, 教育没有统一, 也不必要制定统一的目标。创造永远是奇数, 是打破统一。同理, 进行历史反思, 我国教育一直强调统一, 教育改革 (含课改) 都是统一的变式、延续。教育真正的返璞归真, 是回到人自身, 实现人的解放。

原初的学校及其演进

人类初始没有学校。生产发展, 物质有了剩余, 少部分人从生产中解放出来, 成了悠闲者, 他们聚一起闲扯, 谈论趣文逸事……像今天的知识沙龙、茶馆聊天, 这就是原初学校的雏形。在希腊语里, 学校一词就是“闲暇”, 在希腊人看来, 学习属于动物摆脱生存繁衍之后的事情。据考证, 约公元前387年古希腊的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一所学校, 称学园, 是松散、随意、自由交谈的地方。

早期的大学是个行会。大学来自西方, 出现在中世纪, 是少数人联合起来寻求彼此间的保护、援助组合的一种群体, 就是当时普遍存在的行会, 按现代术语称社团。由于教权 (宗教) 与王权 (政府) 相争, 他们钻了个空子, 在教权与王权相争的缝隙中找到了空间, 发展壮大起来。像所有的行会一样, 既不屈从于教权, 也不屈从于王权, 是天然的独立于宗教、政府之外, 孕育自由思想、按理性运行的一种中介 (立) 机构。

大学是“社会良心”。后来教权、政权合二而一 (政教合一) , 主宰社会, 干预 (影响) 民主、自由, 学校就演化为对抗、批判“政教”的力量, 西方大学就是在批判、对抗中产生的。历史证实, 学校和政权对抗可以避免被同化, 大学有大学的文化, 官场有官场的规矩, 两者保持距离可以双赢。学校独立、高雅、圣洁, 成了追求真理、引领文化, 公平、正义的“社会良心”, 知识分子以公证、讲理为己任, 沦为“公知”、说“反话”的人。

大学是研究学术场所。大学一开始就重视学术、研究学术。学术分两类:无用学术和有用学术。从希腊开始传统的认为, 学术的本质是无用的, 用庄子的话说,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称无用学术;随着生产发展, 渐渐重视有用学术。“无用”、“有用”, 忠诚于知识是原初大学给后人留下的珍贵学术思想。

大学和教权、政权是分分合合, 到了阶级社会, 教育被定为“上层建筑”, 异化为政治的附庸、阶级斗争的工具。教育工具化——人工具化, 必然导至教育“无理”、“无家”, 进而失掉教育自身的独特性。

学校是出思想出智慧的地方。学校起源于悠闲。悠闲是学校的文化之母, “悠闲和单纯的消失”, 乃是“文化整个被连根拔起的征兆”。“金字塔的创造者不会是奴隶, 应该是一批悠闲的人”。教师是创造性的职业, 他们的自主权、悠闲太少了, 笔者赞成给教师设立学术假期, 每三、五年放一个学术假期, 由教师自己确定读书、进修、探险、旅游、做访问学者、亲近大自然……增长智慧, 体现教师的意义。

学校是意识形态的独立机构。原初学校是一部分悠闲的自由人聚在一起议论是非的地方, 大多数内容给社会主流意识、“政教”核心利益没有必然相关, “只管是非不管利害”。学校自治和政府保持一定距离是世界大学共同的特征。

学校的智力资源和批判精神。其一, 学校是智囊, 为政府决策、预测提供理论支持, 供政府选择;学校还有干预政府的功能, 即“学术干预行政行为”!这种干预的实质是理性的、积极的支持。世上没有完美, 干预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如果学校失去这种功能, 当下还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可以承担这个任务。昔日的“大学合并”运动, 眼下教育的“均衡发展”措举等, 是缺少干预的信号。其二, 教师初始就是有叛逆个性、批判责任的人。当然, 中国知识分子和西方知识分子不同, 自古读书扮演“教化”、“忠君”的角色, 缺乏自觉的社会批判意识。

应保留学校的“行会文化”。大学自古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可以原谅教师的不修边幅, 不能原谅他的肤浅无知。有建树的大家, 都有特殊的思维方式、不为人拘的执拗, 历史证实, 人类认识的飞跃很大一部分是这些“古怪”、“乖张”人的智慧。

“行会文化”就是给学校充分的民主、自由, 在学术的框架内, 允许无边界的谈论、研究、实验“无用的”、“离谱的”、“不搭界的”、“无人管的”、“高风险的”……问题, 开设“不相干”的课程, 教授可以讲授自己研究的成果, 自己有兴趣的、认为是最精彩的东西, 甚或艰涩难懂的内容。大学不是职业教育, 是出精英的地方, 不能太功利、太现实, 要有梦想、有点乌托邦精神。没有独立自由、异想天开的教授, 没有他们的奇谈怪论、轶闻趣事, 何谈大学精神, 何有科技、文化的繁荣。智慧、创造、大师是解放使然, 不是“规划”、“工程”制造的。

教学自然适应性法则

自然是天赐的最美的“诗性”。人无力改变自然的秩序, 只能安适于自然法则之中。

夸美纽斯 (1592~1670) 在世界第一本教育学《大教学论》中提出教学自然适应性法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源于自然, 归于自然, 教育必须“顺乎自然”, 教师“是自然的仆人”。换句话说, 教育是敬畏自然, 忠于自然, 不是“改造”、“驯服”!

近500年过去了, 实践证明, 自然适应性法则是教育的根本法则, 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适应的实质是发展, 在适应与发展的矛盾统一中创造自身。素质教育、人本教育和法则一脉相承, 是法则的延续、升华。

建国后, 受反映论影响, 教育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 受国体制约, 淡化了教育最本质的内涵——人。人本, 是以人 (性) 为本, 人本教育人是核心, 是保护天性、顺乎自然, 教育目的是人自身的提升、完善、美化;反思“应试”, 知识是核心, “教育”是为生活、生存进行的训练, 培养“接班人”、“劳动者”, 严格的讲, 不是教育, 是天性虐待。自然适应的内涵:

1. 顺应天性 (本性) 。

顺应天性是教育由国家立场回到人的立场, 由功利回到人自身。

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其一, 天生潜能。潜能是土壤, 提供了教育的可能性。“临终忏悔”:一个牧师听了1万个人的临终忏悔。84岁时听了一个布店老板忏悔:我年轻时和卡拉扬一起学吹小号, 他的成绩不如我, 最后他成了世界最优秀的天才音乐指挥家, 我成了卖布郎。牧师的墓志铭:“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世界上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它启示我们,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 选择得当, 用心去做, 人皆可成才;“巨大潜能”是共识, 潜能到底有多大, 还没有实验佐证!其二, 天生差异。遗传不平等, 马克思叫实质不平等。天性差异决定教育差异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对实质不平等的人进行平等 (均衡) 的教育是制造新的不平等 (不公平) ;遗传独特性, 每个人的遗传都有自己的强 (长) 项, 教育应扬其所长, 对没有天赋的项目强教是“骡子弹琴”、“草狗打猎”;其三, 天生爱心。爱是天性、是教育的起点, 因为爱他所以教育他;善心, 人人有善心, 要教人学会宽容、为善;爱美, 爱美是动物的本能, 如凤凰展翅……人来源于动物, 永远保有爱美之心;恋爱, 恋爱是性成熟的正常、健康心理, 青少年恋爱属纯恋, 是一次有益的生命体验, 就教育而言, 不是批判, 是指导;其四, 天性向上。“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向上、向前、向好是人的天性, 教育要相信人、尊重人,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其五, 天生灵感。创造是人的潜质, 灵感有含智量的高低, 没有没有灵感的人, 要教会学生珍惜灵感、捕捉灵感;其六, 天生真实。真诚、纯洁、坦然是天性, 儿童起步的认知是具体思维、动作思维, 思维和实物融为一体, 他们的看、想、说、做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所以, 儿童最真实, 说实话、讲真言。反观, “说谎”是发展、是智慧, 是思维和实物分离、思维抽象的表征。这是认知层面;从道德层面讲, 教育是激活真实的天性。俨然, 教育不是讲理 (认知系统——是非判断) , 是唤醒 (心理系统——情动领悟) !其七, 天生好动。好动、好玩是天性, 是健康的表现。身心发育需要活动, 通过活动促其发展。当前教育的通病是儿童活动量不足、内容单调, 创造性活动更少;其八, 天生好问。好奇、幻想是天性, 孩子是做梦年龄, 对未来的憧憬、对知识狂热的兴趣等萌发的质疑思维胜于黄金, 是一切科学发明和人文思辩的源泉;其九, 天生内向 (或外向) 。人的内向、外向是天生的, 应扬其所长。市场经济有利于外向人的发展, 内向的人谨慎、稳重、善于倾听, 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力量, 是领导角色的天然素养;其十, 天生自私。生物学确认基因是自私的, 叫“自私基因”。动物为繁衍自身期盼最大限度地和异性交配, 所以, 自私、嫉妒是动物的天性, “先为己后为人是科学的人生观”。可见, 教育不是批判自私, 而是引导做自己利益的保护者, 以自私为动力提升自我, 理性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2. 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自然生长、发展不可改变的顺序、周期。一个天真的小朋友, 看到蚕蛹缓慢艰难的破茧过程, 好心剪口破茧帮其出壳, 快速出壳的蚕蛾十分砢碜, 成了沉疴。

如果将循序渐进和“速度”、“效率”联系进行思考, 循序渐进是“最快速度”、“最佳效率”。教育是播种, 教师是农夫, 植物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能躐等飞跃是公理。所以, 教育教学一般不易提“高效”、“革命”、“跨越式”等激进的口号。过犹不及, 前苏联的“高难”、“高速”, 中国大跃进时的“教育革命”, 文革时的“开门办学”等, 足够使人清醒。

3. 普遍永恒。

普遍永恒是自然属性, 教育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个“普遍永恒的范畴”。所谓普遍, 凡有人的地方都有教育;所谓永恒, 教育和人共存亡。普遍永恒:其一, 教育是稳定 (或滞后) 的常态事业。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的过程, 是实实在在、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常态事业, 所以, 教育不适宜轰轰烈烈, 经常开展运动式的检查、考核、评比和过度竞争性的活动, 现实证明, 这些打破正常秩序、影响正事、破坏自然的活动, 已构成教育的灾难!其二, 教育是人类共有的、共同的财富。国与国之间的教育有先进落后之分, 没有不可超越、不可学习等实质性差别, 所以, 教育应弱化国家界线、政治意识, 不易提“为政治服务”、“中国特色”等口号, 应提为“人类”服务、资源共享, 思考如何做出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类行为”! (未完待续)

从希腊开始传统的认为, 学术的本质是无用的, 用庄子的话说,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称无用学术;随着生产发展, 渐渐重视有用学术。

教育技能 篇8

目前,有些学生在生命、生存和生活方面的认知偏差,漠视生命价值、生存能力低下、生活方式亚健康的现实,凸显出对学生进行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体育教育手段使学生认知生存的内涵及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在成长过程中将个人幸福、家庭幸福、团体幸福、民族幸福、国家幸福、人类幸福自然融为一体,实现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体育运动与三生教育的延伸和衍生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针对当前学生体质的持续下滑尤其是学生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的下降提出了若干实施意见:“实施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春冬季长跑,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大课间体育活动”。这些举措无疑旨在提高学生健康成长做出的努力。但在活动实施评价过程中只注重提高学生的量化指标,对学生基本的生活能力,生存等能力的教育却未能进行有效评价,疏忽了情感上的教育和启发思维的教育。

体育教育是实现三生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体育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去面对、克服、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如2012年北京特大洪水,洪水把车甚至矮小的房子都淹没了,唯有部分高高的大树还挺拔着,有些人就眼睁睁地看着大树挺拔,而自己被洪水冲走吞噬。如果遇到这样困境的人,具备攀爬或者游泳的基本生存能力,就可以延长被救助的时间或实施自救。许多调查研究表明,许多疾病或人的死亡与心理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心理情绪低落者会致使很多疾病生成和加速死亡,而体育锻炼能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促使人体健康成长。

生命和谐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不仅给人身心健康,且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美[4]。运动中,不仅展现了身体美、技术美、战术美、精神美、人文美、和谐美等生命因子,也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体育教育中,教师教授学生怎么去追求和谐,怎么去学习和谐,可以在体育运动中体现。尤其是体育竞技,激烈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是和谐的竞争,是追求生命和谐的象征。中美著名的“乒乓球外交”,奥运会的口号,均赋予了追求和谐而奋斗努力的精神。众所周知,生命的宝贵,生命的脆弱,身体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肩负着身体教育的体育教育,对生命的教育密切相关。

生命和谐度,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幸福的重要基础,同时又与社会和谐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乃在于全体人的幸福,当然包括一切社会成员的生命健康和应有价值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和谐是整个和谐理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社会成员的生命和谐,也是创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个体生命的和谐度缺失,在道德自我约束下,易于引发个人对于社会,对于环境的非理性的冲击,常常会引发忧郁的、病态乃至于仇视的眼光看待社会和周围的环境,对社会和环境作出不理性的行为,导致做出与社会和谐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举动。因此,增进生命和谐度,无论是对于社会的和谐,还是个体生命的健康与价值,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生教育”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是对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生命负责的教育。罗崇敏先生说:“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走向幸福”,客观地说,“三生教育”并不是教育理论创新,而是对教育本真的一种回归,所以三生教育就是一种教育本真的回归。对教育回归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部艺教委专家周荫昌教授这样说道。

2 学校体育的目标与三生教育关系

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校体育的目标[5]是增进学生健康,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和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提高部分有特长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2.1 三生教育是体育教育的深层次的体现

增进健康与生存,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健康被人们视为生存能力强,生活质量高,生命长寿的状态。持续有效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进学生健康,而且能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和适应性,提高机体神经、体液和生物节律性,从而促进循环机能、呼吸机能、物质与能量代谢、肾脏机能、内分泌机能、感觉与神经机能的发育和完善[6]。

2.2 掌握运动技能是生存、生活和生命的延续

人每天无论是通过徒手、器械或工具都离不开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活性的运用,从吃、穿、行、乐的生活都离不开运动。基本的生存能力来自于技能的掌握,有了生存能力,才有生活和生命的论述。在体育技能的掌握过程中,首先是通过动作的纠正,从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的过程转变,这种技能的学习,不仅仅是某个体育运动项目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更是为了将来生活和工作的生存能力储备而学习。在生活和工作中储备更多的运动技能,激发和提高运动技能,让人生在走、跑、跳、投中突显优秀,提高适应社会和坏境能力,提高生存保障,从而改善生活态度,提高生命质量。

2.3 体育运动是生存、生活和生命的需要

体育锻炼能够促心理健康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决定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7]。人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交往能力、适应能力,是人体健康的2/3。通过中长跑体育锻炼,中长跑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艰苦奋斗,不仅是对提高学生吃苦耐劳,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挑战,也是对学生心、智、体、能的磨砺。坚定的毅力等有积极作用,在兴趣爱好项目中,轻松愉快的活动不仅能减轻生理和心理负担,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无论是在对抗项目中和在还是集体项目中,通过团队合作,增加队友之间的默契配合,相互交流沟通,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进师生之间,因此在增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机体的适应和生存能力,对改善人的生活和提高生命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3 将三生教育融入体育教育的方法及其途径

三生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青少年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珍爱生命,认识三生教育的本质、理解其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而体育教育是实现三生教育的重要载体与途径之一。在体育教育中融入三生教育必须结合生存,生活生命和教育的特征与目的,结合影响体育教育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等具体情况展开。

3.1 从战略层面重视将三生教育融入体育教育中

一是要重视体育教育融入三生教育;二是要重视将三生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改革之中,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价值观和传统教学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了“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辅之以配套政策措施,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从战略上予以高度重视。

3.2 切实将三生教育纳入体育教学计划和考核中

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师生互动优势,以人为本,通过开展关于生命教育的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运动技能之外的精神世界,拓宽渠道,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与模式,生动活泼的开展体育教育,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使得体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得以贯彻实施。

3.3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对教师队伍进行业务培训,了解、领悟生命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加强对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政策支持,加大财力支持,保障教学场地、器材等基本物质条件。

摘要:结合“三生教育”教育观与体育的教育价值分析,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三生教育”是加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助推器,是实现社会与生命和谐教育本质的回归,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从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探索“三生教育”教育观下体育教育的方法及其途径。

关键词:三生教育,体育价值,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M].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1- 38.

[2]郑锋,代春玲.大学生体育与健康[M].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0,7:1-29.

[3]耿培新.体育与健康[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6:1-51.

[4]李红.体育的美学价值与陶艺教育——兼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76-81.

[5]兰亚强.新世纪学校体育功能和目标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1,5(4):63-64.

[6]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2002.

浅谈高职商科教育技能竞赛的作用 篇9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 (China Business Skills Competition, 简称CBSC) 是目前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教育部主办) 、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 并列的全国规模的大型竞赛。

中国商业联合会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关于要“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要求, 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7]2号) 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08]8号) , 展示中国专业教学改革成果, 强化商科教育师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教育与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推动作用, 已于2007年起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包含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商科教育实践教学大赛和全国商科教育课程设计大赛等3项赛事。每年参赛院校约500所, 在全国高校已形成广泛影响。如2010年全国共有200多所本科院校、300多所专科院校参加了“中商联”组织的技能大赛, 其中参赛的本科院校中约有四分之一是“211”院校, 高职院校中超过25%的是国家示范院校。

2 竞赛对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技能竞赛对提高师生的职业技能、进行教学改革、育人环境优化及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展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1 技能大赛有效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技能大赛

的命题以全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内容的, 密切跟踪现代企业服务与管理的现状, 大赛选拔出来的人才具有时代感, 满足市场需求, 是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系统的设计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 学生对本专业综合理论和综合技能的运用能力得到全面的检验。参赛学生素质类型以应用型和技能型为准。随着大赛的不断举行, 各职业院校纷纷根据大赛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 在教学模式上逐渐形成了理实一体化, 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成为技能比赛作用下的不断追求的教学模式。

如营销策划大赛中采取调研报告与现场答辩方式进行, 调研报告是各参赛队对商业服务业企业的门店进行实地调研基础上, 需对门店管理、商品 (或服务) 管理、营销管理、人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和物流管理等方面作出的有针对性的综合研究报告, 不仅考核了参赛选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成为今后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的重要依据。促进实训教学质量提高。因为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就是一个完整的项目, 技能竞赛的过程就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所以赛前训练实际上就是项目化的实训教学。另外大赛的评价标准等文件, 也可以用来完善校内实训的评价体系,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专业综合技能的实训课程模式和内容均以大赛为参照, 一般根据任务或项目规模将课程集中安排在一周或一个月之内, 地点在学校的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或相关企业和社会中去完成。

技能大赛还成了其他专业的导航器, 带动了对没有比赛项目的专业或学科的发展。如家政管理专业借鉴大赛的精神实质对每门课程进行了整合, 对于重复的内容进行合并, 对于过时落伍的内容删除不用, 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 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融为一体, 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管理类课程中将国家企业培训师的职业资格标准内容融入家政服务与管理公司管理的教学之中;将高级家政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家政服务技能类的课程之中, 实现课证融合。课程结束后学生可顺利考取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

随着技能大赛的深入展开, 各职业院校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又因多年的刻苦训练以及参赛经验的积累, 学生的职业技能出现了飞跃发展, 使一批能工巧匠脱颖而出。

2.2 促进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发展校内专业教师通

过指导学生参赛或直接参加大赛, 不断承受着大赛项目的各种磨练, 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加强了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有效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高职院校近年来不断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下企业锻炼, 有的学校还激励教师必须参加一次技能大赛。我院的老师除了参加和带队比赛, 有的年轻老师还成为大赛专家评委, 并做总结发言。由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最终也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2.3 优化专业教育环境技能大赛的内容及形式在学

院的大学生科技艺术节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均有渗透, 艺术节中增加了营销策划大赛、会展项目策划大赛、赛导游之星大赛等项目, 平常的学生活动竞赛除了文艺体育比赛, 还增加了专业技能大赛, 即各专业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 对相应学期所学的专业技术技能进行比赛。这些活动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持续关注, 激发了对本专业学习的热爱。

通过全国范围内的比赛, 学生们深深感受到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尊重和关心, 对职业教育支持, 这些增加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也坚定了学生们在本专业就业的决心, 这是最好的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

在竞赛的过程中如领导的重视, 有专人负责, 有配套的设施设备做保障;建立起一支辅导能力强、参赛经验丰富的学科竞赛指导团队, 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都设有专人负责该项工作。从赛事甄选、报名组织、方案遴选、模拟训练到率队比赛, 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带动机制。这一切够让学生们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环境的重要。

2.4 激励学院培养优秀人才技能竞赛是一个考试

场, 通过竞赛项目和参赛选手的表现可以评判高职院校是否重视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否掌握了企业的新技艺、新知识和新方法等;技能竞赛是一个检查站, 通过单一技能看综合素质, 越过参赛选手个人看学生整体, 透过参赛选手如何做事看如何做人, 检查高职院校是否贯彻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是否突出了职教特色, 是对高职院校从教师到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企业的全方位检阅;技能竞赛是一个展示台, 参赛选手通过展示娴熟的技术、技能和技巧, 不仅展现了职业能力和个人风采, 同时也展现了高职院校教学水平。

全国范围内的技能大赛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 从而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地位, 为学院吸引来了更多更好的生源。

3 竞赛的消极倾向及应对措施

竞赛中明显暴露了为赛而赛的功利主义倾向, 应加以避免。

过分注重比赛结果, 集中优秀教师、精良的设施设备等一切优质资源对个别优秀的学生进行高强度培训, 参赛的老师、学生和指导老师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赛的准备当中, 该阶段教师保证不了常教学工作, 学生也不能正常学习, 忽略了大多数学生, 违背了高职教育规律。应该建立层层选拔的分级竞赛制度, 可通过学科课程竞赛———校级竞赛———市级竞赛———省级竞赛———国家及竞赛等流程, 使学生人人参与, 共同成才。

有些学校单纯只抓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 忽略对实际操作具有支撑作用的理论和人文素养课程的学习, 从而走向注重技能而忽略理论的另一种极端技能大赛在命题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互相融合在一起, 如可在实践性试题中穿插必须的理论知识点, 为发展学生的可持续能力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樊超, 范海明.物流技能竞赛对物流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J].时代教育.2011.

[2]李和平.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的助推作用—以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

教育技能 篇10

关键词:英语学科,教师教育技能,教学反思技能

一、引言

英语学科教师教育技能 (亦称师范职业技能) 是有关英语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综合技能的别称, 是英语学科教育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互动与应用) 中的主要内容载体。英语学科教师教育技能主要涵盖: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微格教学技能、说课技能、听评课技能、教学评价与反思技能等模块。其中教学反思技能是诸多技能模块中关乎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技能。在英语专业 (教师教育方向) 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中加强教学反思技能的训练有益于学生客观评价学科教学知识掌握、学科教学技能应用与提高、综合专业素质培养与提升以及对在职期间的学科教育教学专业化有效发展具 有重要作用。

二、反思性教学的发展及其理论内涵

国外有关反思性思维和反思教学最早源于杜威 (1993) , 他认为, 反思性思维既包括引起思维的疑惑问题或心智上的困难等状态, 又包括探究的活动和解决疑惑的实际方法, 它能够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绪, 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景”。也就是说, 在反省前, 处于迷惑、困难和纷乱中, 这时, 提出疑问, 并通过思维来解答疑问, 而在反省后, 则得到“一种制胜、满足与愉快的直接经验。”

反思教学是一种思考经验问题的方式, 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杜威把反思性教学界定为一种根据支持的理由及其所导致的结果, 对任何信念和实践进行积极的、持续的和仔细的考虑行为。杜威认为, 每一所学校都存在着一种或更多的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教育观念或行为方式。在这种环境里, 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是以一种无问题的方式构成的, 并成为学习和实践其他行为的障碍。而反思性教学使教师从单纯冲动和一成不变的行动中解脱出来, 使教师的行动具有预见性并按照目的去计划执行, 能够使教师的行动更加深思熟虑。

三、英语师范生教学反思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外语教师教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 教育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反思性实践是指教师在解决问题, 做出决定和进行复杂思考自我反思的过程, 它是一种能够改进传统方法上教师职业发展的教学方法。在职业发展中, 通过反思学到的知识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反思性教学不仅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反思性思维, 也是对教师自身思考能力的培养。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讲, 无论何种层次何种形式的反思, 都是对教学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思考、提炼并加以解决的过程。反思性实践是使个别教师在其职责全范围内, 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建的行家的工具。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新问题, 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 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 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更高的高度。因此, 探寻促进师范生英语学科教学能力发展有效途径无论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改进, 还是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反思技能培养的有效策略

1.重视教学前的反思, 提高分析设计能力。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 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分析和设计能力。俗话说得好, 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教学重在准备, 要把足够的时间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程序上。师范生在这一环节上应狠下苦功, 提高教学行为的意识性和自觉性, 立足学习者的需要, 做到有备而教。

2.强化教学中的反思, 提高调控应变能力。教学中的反思具有调控性, 能使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 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的内核在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如果学生的反应是无动于衷, 教师自以为讲得精彩也只是“自我陶醉”。年轻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况及突发事件, 捕捉教学中的灵感, 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 注意师生间的和谐统一, 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提高课堂效率。

3.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 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 不仅能使年轻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 而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通过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 从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使得教学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这将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使年轻教师的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教育技能 篇11

关键词:理性 情绪化 钢琴学习 教学方式

人刚出生时,大脑中保持和管理人体生命系统的脑干和产生喜怒哀乐情绪的大脑边缘层巳完全发育,其中维持生命和发生情绪是人类和哺乳类动物都有的一种求生本能,所以人脑中的脑干和大脑边缘层又可称为动物脑。而人类特有的大脑新皮层却是在出生以后从一片空白开始发育,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不断成长和发达,成为有理性和智力的人。所谓理性是在人类社会中求生的规则,理性培育主要是培养能承受各种社会约束而努力融入社会的能力。而智力则是对世界的认识,智力培育主要是学习在社会中求生的各种技能。理性和智力是后天培育成的,人从零岁到二十岁接受教育,这段时间的理性和智力成长程度将决定人一生的命运,其中理性教育的程度又将起到主导作用。试想我们培养出一个不能融入社会但有高智力人,可以说只是培养了一个高智力的动物,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害的。

从教学中可以观察到,刚开始学习钢琴的儿童都是很情绪化的,他们的喜怒哀乐直接表露在脸上和行动中,这和小狗小猫是一样的,因为他们的行为主要受动物脑的影响。他们离不开亲人,不愿单独走进课堂,还不知道将来进入社会,要独立和各种各样人打交道。他们天性活泼,喜欢好听的音乐,但要自己去学习产生音乐的钢琴时就太容易表现出畏难情绪、甚至产生厌恶情绪。情绪化是本能,是人的动物性的一面,是将孩子培育成人首先要遇到的障碍,可见理性和智力的培育是多么艰难。

理性和智力的培育是强制性的,否则我们的孩子就不能区别于动物成为一个在人类社会中有求生能力的人。但是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有不少倾向是在培养高智力的动物。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重智力轻理性的教育倾向就是一种比较容易看到危害性的倾向。有些倾向我们还很少意识到它的危险性,例如我们不少家长和老师只重视知识或技能教学,忽视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等直接和理性教育相关的教学。重知识轻过程的教育实际上是放弃了理性教育。

其实,理性教育处处都体现在智力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是人类大脑新皮层创造出来的,是智力的产物。音乐直接影响人的情绪,所以在人的理性和智力教育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积极向上的音乐对理性和智力的培育都有正面的作用。钢琴之所以被称为乐器之王,是它宽广的音乐表现力能极大地影响和感染人喜怒哀乐的情绪,使之上升为人特有的情感,所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面向孩子的钢琴教育。由于钢琴和钢琴曲都是人类高度智力的产物,所以钢琴教学也是一种高级智力教育。但钢琴复杂的结构和高难度的表演技巧,学习钢琴的过程不是件容易的事。学会演奏一首钢琴曲不但需要用大脑新皮层的理性和智力去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还要用十个手指再现这一情感并在黑白键盘上作反复的高难度练习,最后成为记忆在小脑中的肢体语言。这一过程对孩子来说,是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遇见的真正困难,但也是学习做人的最完整的一次机遇。作为老师的我们和学生家长也要学会在这过程中不断鼓励和帮助他们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首先要提供适当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只要开动脑子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同时要让他们享受演奏好每一首钢琴曲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憾,使之成为努力攀登一个又一个音乐高峰的原动力。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孩子们才能在学习钢琴的同时学习到情感的表现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人际情感交流和互动能力、自主的行动能力及高度的责任性等和理性和智力相关的基本求生能力。最终孩子们会懂得学习是自己事,一切成功都离不开刻苦努力地奋斗。

但是,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在学了多年的钢琴以后,最终还是选择放弃。因为不少家长只是将钢琴学习简单地看成是一种技能学习,没有很好地面对孩子在学习钢琴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化问题,错失了一次对孩子进行全面的理性和智力教育的机会。例如有一个孩子已考到了钢琴十级,但是进入大学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家长将钢琴卖掉。这些孩子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无奈和被迫,很少从钢琴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这样,被压抑了的“怒和哀”的情绪一旦条件合适就会总爆发出来,学习钢琴的经历反而成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痛苦的回忆。还有一个例子,一个小学的班级从一年级开始学琴的人数多达30人,但坚持到小学毕业的只有2个孩子仍在学琴,这不仅仅是孩子的不坚持,也是家长的不够坚持,从而放弃学琴,放弃正面面对困难的一次机会。

孩子的钢琴教学要明确提出两个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钢琴学习的过程,让孩子具备在社会中独立生存的能力;通过钢琴的技能教学,使孩子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传递对美的追求。为达到这两个目标,钢琴教学的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都要有利于孩子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化,进而上升为积极向上的生活动力。

理性培育的核心是培养克服困难追求目标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具备在社会中独立的生存能力,理性培育的主要障碍是情绪化。为此,老师和家长都不能忽视学习过程中孩子情绪的变化,特别是表现出不想学钢琴或不愿进行艰苦的钢琴练习时,要了解其原因,帮助孩子解决他所遇到的困难,进行情绪转换工作。绝对避免简单训斥或放弃学习,否则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很难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向着确定目标努力奋斗的精神。同时,孩子在不同年龄和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情绪变化,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有一个叫Kin的小朋友,由于畏难情绪,他在学琴半年后出现过1个半月左右的消极期,不愿意弹琴。但是他对音乐还有兴趣。为此在1对1时,指导老师采取先不强迫他弹琴,而是给他弹他喜欢的儿歌,让他跟着唱音符,来调动他的兴趣。在课下练习中,又让他在家长指导下上网观看配有该曲的动画片视频,既加深他对该曲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又提升了他的兴趣。这样他畏惧练琴的情绪出现好转,重新激发了他弹琴兴趣,学习速度也变快了。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情绪的转换工作不光是老师和家长的事,必需要和孩子一起寻找情绪转换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慢慢懂得学习钢琴是自己的事。

4-6岁孩子的性格行为主要还是受动物脑的控制,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行为情绪化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情绪自控能力都比较差。4岁半左右大脑新皮层处在特殊的发育阶段;一是要扔掉出生以后多余的脑神经细胞,孩子显示出好奇心强,但精神不容易集中,情绪波动比较大的特点;二是新皮层运动区对手指指挥还不是很灵活,特别是4岁的孩子还很难按老师的要求进行键盘活动。但有目的和有规律的手指运动反过来也能促进新皮层的发育;三是新皮层的听力区处在最佳发育阶段,对音高和节奏很敏感。这年龄段孩子开始学习钢琴时,要用比较长的时间对他们进行适应性训练,目标是使孩子从不排斥钢琴到习惯每周上钢琴课,帮助孩子从情绪化开始向理性转换。所以这一时期的钢琴教学形式可以考虑采用4-5个孩子在一起学习的小班教学,进行互动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弹一些孩子喜欢的乐曲,让孩子围着看老师弹钢琴,认识钢琴和认识音乐,让孩子开始有追求美的习惯。由于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一次课堂教学应有多种形式变换。教学内容不应刻意追求指法和能学习多少钢琴曲目量,而应该将学习重点放在听力和节奏训练上。回家练习时尽可能由家长陪同,养成规定时间练习的习惯,让孩子把练琴变成同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的事,一旦养成习惯将产生良好的影响。

钢琴学习不仅是技能训练,若能注重过程教育,必会对儿童的成长起到巨大的作用。使钢琴学习不仅实现了钢琴梦,还实现情绪化向理性的转变,最终实现智力和理性培养。

参考文献:

[1]梁筱妹,方冰.儿童钢琴学习中的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音乐大观,2013,(07).

[2]许尧.视唱练耳和钢琴学习的结合运用探讨[J].黄河之声,2012,(17).

[3]黎松涛.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技能教育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4]杜晓兵.钢琴教学中贯入音乐理论及钢琴教学法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07).

教育技能 篇12

首先,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教学则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过程。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 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 而且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 可以说, 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学构建“情感教学模式”, 试图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音乐情感教学问题, 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 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其次, 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它是对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其教育功能是通过情绪感染和情感共鸣为途径才能实现的情感体验的美学观。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音乐情感体验。所谓音乐审美意识, 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和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所谓音乐情感体验 (即审美体验范畴) 是指对音乐美的品味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在对音乐形式与情感内含的感受与理解中获得的。音乐的美只有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中才能升华出美的品味。由此产生特殊的审美喜悦 (即美感) , 才能获得真正的音乐审美情感体验。音乐既是听觉艺术, 又是表现感情的艺术。这是从美学的角度, 抓住了音乐表现内容主要的、最核心的东西。

再次, 音乐的主要内容是对现实生活主观感受的思想情感表达。这种情感既不是纯生理的喜怒哀乐, 也不是纯个人的自我表现, 而是具有社会性的、有思想倾向性的。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培养的审美情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由于音乐教育手段中的音乐感知和感情体验的关系, 比其它艺术教育中的这种关系更加直接和密切。因此, 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更容易在情感上为人所接受。举凡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教学, 无不是充满着丰富的情感流露和交流, 而那些忽视情感性的音乐教育教学, 有悖于音乐的审美特点, 很难获得成功。

最后, 音乐教育本是一项审美教育, 是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情趣, 而且陶冶情操;在音乐教育中, 渗透德育, 开发智力、促进智育, 都有“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 在音乐教育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 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情感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情感体验,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情感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机械训练为主动参与、乐于发现。这样的模式,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上一篇:讽刺型幽默下一篇:研究生收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