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教育

2024-10-05

技能教育(共12篇)

技能教育 篇1

摘要:作为一名“准教师”的师范生, 要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顺利展开教育工作, 除了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娴熟的教学技能,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师范生中学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教学反思技能是英语学科教师教育技能之一, 在学生高年级阶段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发展、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均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学科,教师教育技能,教学反思技能

一、引言

英语学科教师教育技能 (亦称师范职业技能) 是有关英语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综合技能的别称, 是英语学科教育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互动与应用) 中的主要内容载体。英语学科教师教育技能主要涵盖: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微格教学技能、说课技能、听评课技能、教学评价与反思技能等模块。其中教学反思技能是诸多技能模块中关乎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技能。在英语专业 (教师教育方向) 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中加强教学反思技能的训练有益于学生客观评价学科教学知识掌握、学科教学技能应用与提高、综合专业素质培养与提升以及对在职期间的学科教育教学专业化有效发展具 有重要作用。

二、反思性教学的发展及其理论内涵

国外有关反思性思维和反思教学最早源于杜威 (1993) , 他认为, 反思性思维既包括引起思维的疑惑问题或心智上的困难等状态, 又包括探究的活动和解决疑惑的实际方法, 它能够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绪, 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景”。也就是说, 在反省前, 处于迷惑、困难和纷乱中, 这时, 提出疑问, 并通过思维来解答疑问, 而在反省后, 则得到“一种制胜、满足与愉快的直接经验。”

反思教学是一种思考经验问题的方式, 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杜威把反思性教学界定为一种根据支持的理由及其所导致的结果, 对任何信念和实践进行积极的、持续的和仔细的考虑行为。杜威认为, 每一所学校都存在着一种或更多的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教育观念或行为方式。在这种环境里, 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是以一种无问题的方式构成的, 并成为学习和实践其他行为的障碍。而反思性教学使教师从单纯冲动和一成不变的行动中解脱出来, 使教师的行动具有预见性并按照目的去计划执行, 能够使教师的行动更加深思熟虑。

三、英语师范生教学反思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外语教师教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 教育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反思性实践是指教师在解决问题, 做出决定和进行复杂思考自我反思的过程, 它是一种能够改进传统方法上教师职业发展的教学方法。在职业发展中, 通过反思学到的知识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反思性教学不仅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反思性思维, 也是对教师自身思考能力的培养。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讲, 无论何种层次何种形式的反思, 都是对教学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思考、提炼并加以解决的过程。反思性实践是使个别教师在其职责全范围内, 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建的行家的工具。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新问题, 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 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 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更高的高度。因此, 探寻促进师范生英语学科教学能力发展有效途径无论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改进, 还是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反思技能培养的有效策略

1.重视教学前的反思, 提高分析设计能力。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 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分析和设计能力。俗话说得好, 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教学重在准备, 要把足够的时间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程序上。师范生在这一环节上应狠下苦功, 提高教学行为的意识性和自觉性, 立足学习者的需要, 做到有备而教。

2.强化教学中的反思, 提高调控应变能力。教学中的反思具有调控性, 能使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 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的内核在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如果学生的反应是无动于衷, 教师自以为讲得精彩也只是“自我陶醉”。年轻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况及突发事件, 捕捉教学中的灵感, 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 注意师生间的和谐统一, 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提高课堂效率。

3.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 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 不仅能使年轻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 而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通过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 从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使得教学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 这将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使年轻教师的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总之, 高等师范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实现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 培养达到专业化标准的师资队伍是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改革方向和创新点。作为一名“准教师”的师范生, 要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顺利展开教育工作, 除了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娴熟的教学技能,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师范生中学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直接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与成败, 由此, 在学生高年级阶段积极开展教学反思与评价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发展、专业综合素质培养均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技能教育 篇2

小学生的性格发展水平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的,但其发展速度表现出不平衡、不等速的特点。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小学二年级至四年级发展较慢,表现为发展的稳定时期,四年级至六年级发展较快,表现为快速发展时期。这主要是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适应学校生活的过渡时期,繁重的课程和作业的压力使他们焦虑、紧张,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学校里以学习活动为主的特点,集体生活范围逐步扩大,同伴交往日益增加,教师、集体、同伴对儿童的性格越来越产生直接的影响,使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日益丰富和发展起来。到小学六年级,小学生开始步人青春期,青春期的身心巨变又将对小学生的性格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生的性格发展中,小学六年级是性格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情绪的强度和持久性迅速增长,求知欲发展很快,但自制力显著下降,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偏慢。他们既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对人、对事非常敏感,又缺乏自我分析、自我宽慰的能力,因而,其性格处于一种非常矛盾和严重的不平衡之中。如果这个时期教育得法,就能促进小学生的性格健康发展。作为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正确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和内心体验

学生的成绩落后,常常不是由于智力落后,而是由于学习态度不好。而学生学习态度不好,常常是和儿童在一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所形成起来的内心体验相联系的。如果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能克服,而又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及时帮助,甚至相反,还受到教师和同学的斥责或讥讽,这时候,儿童往往会用不好的行为来 “抗议”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他开始用捣乱、丑角表情等来维护自己,肯定自己。这就形成了儿童的内心体验和周围人的要求相矛盾或“冲突”。因此,必须了解儿童的内心情况或内心体验,了解儿童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并且使这种教育要求成为儿童个性发展的有效因素。这时班主任可以试着找一些同学聊聊天,了解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也可以找家长谈谈或者制定一个家访计划。

二、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在了解学生的内心情况之后,教师必须针对这些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来激发学生道德行为的动机,并产生把道德知识付诸行动的愿望,同时还要创造条件使学生有坚持不懈的反复实践的机会,从而使道德行为逐步变成道德习惯。如何采取措施,达到以上的要求,是教学中必须探讨的问题,这里我试着作如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合理的生活学习制度,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使学生有反复练习某些道德行为的机会。例如:班主任可以再班里制定一个生活学习制度,又或者建立一个合作小组、互助小组等等。

(二)、利用间接地组织学生活动的方式来对学生提出要求。例如:通过航空小组制作模型的活动,向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学生不但愿意做,而且效果很好。

(三)、适当利用竞赛是激发儿童行为动机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可以在上课的时候用分组的形式,进行小组竞赛。

(四)、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例如:在自习课时带着他们在操场上多活动活动。

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形成

在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中,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占有很显著的地位。自觉纪律是指一种出自内心要求的纪律而不是依靠外力强制的纪律,是在儿童对于纪律的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的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习惯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的,但在分析其特点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低年级课堂纪律常常和儿童的注意的特点有关。首先,以一年级学生,单纯要求有意注意,不利用无意注意,是不对的。其次,教师不要把儿童的注意引导到与教学无关的方面去。教师可以采用暗示或提醒的方法,无形中引导着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维持儿童注意和纪律的根本措施。例如:一节课的时间教师讲课的时间最好是在10分钟之内,过了十分钟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自由学习,遇到不会的问题在询问老师,假如是老师一味的给孩子灌输知识强迫他们记忆会使他们的压力更大。

(二)、疲劳是低年级儿童发生纪律问题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第二、三节课时,学生容易疲劳。班主任可采用休息、课间操和游戏等方法进行调节。

(三)、对个别不守秩序的儿童,教师要善于处理,不要感情用事,以致发生冲突。

(四)、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五)、因为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富于具体性,并且习惯于大声说话,所以教师应注意根据 这种特点来维持和加强课堂纪律,也要尊重学生的。

从小学低年级起,班主任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觉纪律,这无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还是在学生个性发展上都是极为重要的。

技能再教育 篇3

专业画画可能是一种非常枯燥无趣的事情,而在业余进行绘画,倒可能有些意思和趣味。开始画的时候,因为有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一起绘画,也就不会觉得非常无聊和枯燥。

首先是照着书本画,比如画吃东西,画水果,画小动物,只要你平时愿意花时间去画,完全可以画得像模像样。这个阶段很轻松,老师会夸你、鼓励你。

美术基础基本上是三块,分别是素描、速写和色彩。素描帮你掌握结构,以及光影的关系。如果对结构和光影不了解,那么画一个石膏体,可能画得扭扭曲曲。但通过素描,你可以了解结构、明暗关系、透视能力。素描画好了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画画的时候下笔更有力,更活,更稳。

另外,速写和色彩也是非常重要的。速写锻炼短时间内对物体的把握能力。比如这个人的特征是尖嘴猴腮,还是体型偏胖,还是瘦弱得不堪一击等等,也帮助你快速对人物和动物进行拿捏,坐着站着躺着和运动中的人物,都是不一样的。速写实际上也可以帮助对透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色彩的简单运用。

最后就是色彩了,色彩更加复杂,但是绝对是建立于素描对明暗的把握的基础上的。比如,苹果是红色的,但在暖光的照射下,红色可能是橘色的,背光面可能是深褐色的。一个苹果放在红色的沙发上,是会变淡的,或者沙发变深,虽然都是红色。

当然,业余的绘画学习主要还是靠自己,能找到其中的乐趣,陶冶情操,就可以了。老师的作用在于帮助你找出自己的问题。

业余体验

大中城市有不少这种针对成人的业余美术培训课程。业余想要体验绘画的,可以办素描月卡,可以是工作日的晚上, 480元8次课,每次2小时。或者周末整天,素描、速写、油画、国画四种课,月卡4次,1000元;年卡48次4800元。而颜料、画板、画笔等材料和工具,都不用自带,画室都会免费提供。

钳工技能教育研究 篇4

1 钳工技能教育包含的问题

当前, 学生针对钳工技能教育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问题, 一些学生对设备维修的认识停留在节约时间、提升经济效益水平上。将维修设备等同于拆卸破损原件、更换新部件, 并认同当前的机械设施、应用的制造工艺技术方式比较完善。应用机械设备生产工件, 不论其体积、形状、尺寸精度或是实践生产效率均高于手工生产。而令他们通过辛苦的训练从事手工生产、进行工件修复, 并没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另外, 钳工技能教育过程中实训环节尤为重要, 通常该过程培训环境恶劣, 车间充斥着各类噪声且环境条件有限。制作工件不仅耗时同时更加乏味, 因此无法形成明显的成就感。因而致使一些学生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更不愿意亲自动手操作, 一些学生甚至形成了抵触的想法, 该类现象对钳工技能教育目标的实现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 较多学生将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没有其他出路时的后备选择, 因此思想层面上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悲观情绪, 再加上不愿意吃苦受累, 钳工专业多为男生, 他们本身就存在好动心理, 对于学习毫无信心, 没有太多的耐性, 因此在训练以及学习过程中并不刻苦, 对于了解一门技能的主动积极性并不强。一些学生仅仅将职业技术学校当做是过度, 在此混迹一段时间后, 毕业另行打算。基本上没能积极的掌握了解知识以及提升技能水平。在训练基本技能的环节, 尤其是精度标准较高, 具有一定困难的技能培训教育训练课程时, 学生们显现出一定的畏难情绪, 欠缺耐心以及信心。由于制作阶段并不详细认真, 使得生产制作的工件以及图纸同标准要求差距较大。

近年来, 钳工技能教育选择的基础训练主要涵盖划线、钻铰口以及锯削等复合作业。基于划线等各类技能培训, 应用器具、尺寸标准较易得到保障, 且应用操作方式并不困难, 较易掌握。因而, 一些职业技能学校安排教育培训的课时并不多, 较多课时分配给锉削以及锯削等训练环节。而该类训练应用器具种类较为单一, 同时操作训练较为单调, 而传统培训教育模式始终令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 较易使他们形成乏味枯燥的感觉。锉削等环节的训练需要制造生产精度标准高的工件, 该环节过程中学生应专注思想, 做到细致认真, 通常耗费较多时间且消耗较大体力, 更容易使学生产生烦躁的情绪。加之该类练习课题生产形成的工件并没有较多的实用价值, 因此令学生欠缺成就感, 感觉毫无新意, 由于自主创新学习内容较为欠缺, 令学生无法集中精神, 亦不能达到良好的钳工技能教育培训效果。

2 钳工技能教育包含的问题

2.1 摒弃错误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就当前学生在认识层面的错误偏差状况, 应仔细的对待并快速进行纠正。首先应开设专门课程向学生介绍有关钳工技能的内容、工作性质, 企业生产过程中钳工的核心重要性。虽然机械设备不断更新, 技术水平更加先进, 一些现代化工艺方式可取代钳工的一些基础操作, 使员工劳动生产强度大大下降。然而, 对一些不符合机械加工处理, 或应用机械生产耗费工时与成本经费的操作, 例如维修设备过程中要钻孔攻丝, 完成锉削加工等, 这些环节通过钳工操作处理更加节省时间, 便利快捷。又如机床导轨研磨等环节, 仍旧需要钳工处理完成。对于机械系统的配置调节、养护维修, 则更需要掌握专精知识的高技能钳工。由此可见, 钳工的一些基础技能非但不应抛弃, 相反应更加强化训练, 方能提升综合技术水平。只有拥有了较强的实力, 方能令学生在走进工作岗位后快速胜任本职工作, 激发内在潜能价值。

2.2 注重思想教育, 强化引导示范, 提升学生自信心

钳工技能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把握思想教育同技能教育同步开展的原则, 使道德培养、理想信念教育全面融合到实践训练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在实训教学中坚持思想教育与技能培训并重, 将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合理融入其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形成勇于吃苦、不断拼搏的精神。可为学生推荐一些有代表性的模范人物, 通过向他们介绍典型事迹, 对于国家的甘于奉献的经历, 使学生产生爱岗敬业, 勇于发展变成高级蓝领的决心。钳工技能教育过程中, 教师有效的示范成为激励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通过一把锉或是一个锯便能生产制造出所需的制件, 提升学生参与热情, 这样一来他们便会形成动手试验的冲动。另外, 教师教学阶段中应强化巡回引导, 对于学生的成绩应给予肯定以及正面赞美, 而对不科学的操作应快速指正, 同时通过亲切话语激励他们形成我能行的坚定决心, 进而消除畏惧心理, 提升自信心。

2.3 开创新课题、更新内容模式, 激发学生热情

钳工技能教育阶段中, 应基于教学目标突破传统开创新课题, 体现针对性, 提升实用性, 使学生产生更大的热情。例如, 组织学生制作孔明锁, 引导他们通过不锈钢板生产猫形启盖装置。这样一来不仅锻炼学生掌握划线技巧同时把握了锉削技能。基于制件体现更大的实用性, 制作过程充满趣味性, 因此使学生热情高涨。另外, 在锉削训练过程中可引入维修机床相关课题, 例如测试车床导轨直线度, 拆卸组装钻床等。这样不但令学生了解熟悉测试仪器, 掌握应用维修器具技巧, 同时还会熟悉钻床系统结构、运行原理、系统特征。这样钳工技能教育更为生动丰富, 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水平。

3 结语

总之, 钳工技能教育尤为重要, 我们只有针对该学科教育特征, 明确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方能符合新时期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要, 推进教学改革, 优化教学质量, 实现全面升华。

摘要:当前, 学生对于钳工技能教育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 甚至感到技能实训课程枯燥乏味, 进而对钳工专业学生参与实践学习、主动提升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形成了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 该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性, 提升钳工技能教育水平展开进一步研究, 通过课程教学包含的问题分析, 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提升钳工技能教育水平, 优化实践教学效果, 有效弥补不足缺陷, 实现良好发展,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钳工,技能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志明.利用技能等级考试引领实训教学──以工具钳工中级工为例[J].广西教育B (中教版) , 2014 (10) .

[2]刘斌, 霍建刚.钳工实习教学的提高与发展改革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 (基教版) , 2012 (6) .

[3]周兰生.中职院校技能大赛现状与对策--以甘肃省中职院校钳工技能大赛为视角[J].中外企业家, 2014 (12) .

生活技能教育 篇5

由于目前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周边的农村,离学校较远,因此我校在初中部推行全员寄宿制、小学部中午留校吃饭午休的管理,随之也就出现了家长最担心的两个问题:一是孩子在家里生活惯了,能否在学校独立生活?饭是否吃得饱?能否自己睡觉„„二是学校的管理能否跟得上,尤其是孩子在学校的安全是否能得到保证。我结合学校推行寄宿管理的经验,就家长担心的两个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给农村学校寄宿制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材料,旨在抛砖引玉。

一、培养学生生活技能的重要实践意义

1、家长担心什么,学校首先就应该解决什么,把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在家长担心的焦点、难点问题上,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农村学校推行寄宿制,家长清楚地认识了寄宿制教育给农村孩子所带来的希望,主要的问题是孩子在学校能否在校把饭吃饱、吃好,家长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了第二位。例如,A校开学时,就有数百家长,站在食堂门口,看着自己的孩子吃饭,甚至有个别家长,担心孩子挤不上饭,亲自站在学生队伍里,替代学生排队。我们不去评论家长的做法对不对,但就这件事情所反映的问题,却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工作能否让家长放心,能否让家长迅速适应农村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新情况。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社会的认可,我们的寄宿制教育就等于是一句空话。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一方面解决了家长担心的问题,另一方面,家长可以放心地去挣钱,不必担心子女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减少家长不必要的牵挂。

2、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是当今社会对儿童终生发展的要求。儿童喜欢自由自在,随意行事,嬉戏打闹,并且充满了个性。现在,农村夫妇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养双子女的家长很少,又大多外出打工,绝大部分学生是祖辈或亲友照管。祖辈大多缺乏文化,溺爱孩子,孩子缺乏意志磨练和独立生活能力;托管在亲友处的孩子,大都性格抑郁、缺乏自信。学校教育正是弥补家庭教育缺陷的有效形式。

二、培养学生生活技能的策略

1、针对年龄不同的学生,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学校在构思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后勤工作计划时,必须做到“胸中自有一盘棋”,必须遵循“生活管理重于教学管理,生活设计重于教学设计”的原则,并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教师科学地制定具体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计划。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必须将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工作融会贯通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生活教师在制定工作计划时,要在具体上下工夫,要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同个体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2、生活管理、生活设计是实现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途径。生活教师既是学生生活的管理者、服务者,又是学生生活技能培养的合作伙伴。在我校安排的生活教师都是责任心非常强的教师,他们过去担任教学工作,现在担任专职生活教师,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作观念也相应的发生了许多变化。生活教师就是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进行科学设计,让他们充满童趣,被儿童所喜欢。

3、教给学生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在生活中自理,在自理中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如何生活、如何自理的方法,这是寄宿制教育的一个亮点,它克服了学生在家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弊病。如何教给学生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呢?一是生活教师设计好专题生活讲座,把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嫁接到生活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创造轻松、愉快的生活教学情景,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方法;二是班主任、任课教师经常给学生讲生活自理的方法,与生活教师互相配合,形成教育活力;三是指导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

4、拓宽培养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一是开展学生生活技能竞赛活动,开阔学生眼界,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二是开展文明学生评比活动,让每位学生在评比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四是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竞赛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在学校学习中得到的生活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帮助妈妈叠被子、洗碗。

技能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篇6

关键词:电工技能;安全教育;现状;对策

问题的提出

安全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因为电工原因而造成安全事故,致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反思这些案件,从电工身上找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引起的:(1)误操作。主要是操作程序颠倒、操作环节遗漏、操作对象出错等。(2)技术水平不高,不懂运行指标。主要指电气数据显示不对时,电工仍不采取措施。(3)设备本身存在问题。主要指设备因质量和使用寿命等原因而造成事故。(4)电工的身心素质差。反映在处理突发事故时不冷静、反应迟钝;平时没有全面细致的工作习性;缺乏责任心,对事故隐患不及时作出处理,使小故障发展成大悲剧。(5)工作经历差异和本工种经验积累欠缺。

作为专门从事培养电工类技工的职业培训学校,在电工技能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操作的能力,是一件十分迫切又非常重要的事。仅靠学校教育是无法满足安全教育提出的各项指标和要求的。针对以上事故分析中提出的五个方面,哪几点是可以在教育阶段实施的?用怎样的教育方法使安全教育最有效?以什么为抓手来确保电工少出安全事故?这是培训学校和电工专业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现状分析

在生产现场,经验丰富的电工都会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对刚进入工作岗位的电工说这样的话:你做不好可以学,做不完可以明天接着做,这些都不要紧,但安全是第一位的。与此相比,在电工专业教育中,这种把安全放在首位的思想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体现得远远不够。下面,笔者从六个方面对现状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目前,职校的电工类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技能教学,都偏重书本内容。理论教学以讲授工作原理、器件结构和线路工艺为主;技能教学在执行书本内容的同时,参照技能鉴定中心提出的技能等级鉴定要求在做。分析这两块内容的教育全过程,发现有关安全教育的内容很少,许多地方是一笔带过。如果查一下电工专业教师的教案不难发现,针对安全教育的章节内容不会超过全部章节内容的10%。教育内容如此,电工专业学生安全意识肤浅、没有处理安全隐患能力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教学方式如果问及电工专业教师,安全知识怎么教?回答通常会是:像教理论知识那样教。考试也是像考百科知识那样,用一些问答题、是非题、选择题来实施。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产生怎样的教育效果呢?就像教学生游泳,你让他背熟了全部游泳技巧后,照样不会游泳,甚至可能淹死。教师认为学生通过安全知识考试就高枕无忧,实为实践安全埋下了隐患。

教学环境在学校里,学生的实训环境都是在教师周密布置下创设的。为了保证学生在操作时不出安全事故,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诸如“10个严禁”、“20个不准”之类。即便这样,教师还是放心不下。在学生操作时,教师一直在边上指导,反复对学生强调:通电只有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不允许学生自己通电操作。带电操作更是被严令禁止。学校制定如此严格的制度,看上去是在为学生的安全着想,其实是在剥夺学生增加体验的机会。这样的环境训练出来的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也会以为工作岗位像实验室,对安全不加重视。经验丰富的电工都有这样的体会:学校出来的电工,开始几年,胆子都是非常大,什么也不顾忌。劝说他们时,还不以为然。有的甚至会认为是经验丰富的电工多事。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安全方面的切身经历与体验。

教师电类专业教师大多缺乏生产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在讲安全知识时非常空泛、枯燥。教师自己没有体会,如何让学生有所收获?结果是:学生不爱听,教师后来也就不再讲了。因为教师的缘故而使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的例子确实不少。

学生笔者所在学校接受初级电工学习的学生大多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年轻人的心理特点决定着喜欢冒险、考虑问题不全面、做事缺少细致周全的习惯。这些都是与安全要求相背离的。对这样的学生,强调安全意识、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

考核目前,电工类专业技能考核都是以装接线路为内容,线路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考核的最后成绩。考核标准中对线路正确与工艺规范要求很严格,也占去了很大的比例。而安全考核所占比例很少。究其原因,专业教师不知道安全知识的考核方法就是其中之一。这势必导致学生缺乏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职业学校实际,笔者提出以下六项对策:

教学内容对电工类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1)素质。每一个行业都对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有相应的素质要求,电工作为一个特殊工种,对从业人员素质更是提出了专门的要求。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素质要求,是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是不能从事电工工作的。(2)技术。主要包括:①熟悉安全数据。如安全电压、安全电流、各种情况下的绝缘电阻值等。②处理技术。如工具、仪表的使用,保护设施的添置。③设备知识。如质量要求、环境因素、使用寿命等。(3)安全规程。主要包括:①对操作者的要求。如健康状况、是否喝酒、是否正患感冒等,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处理不当会出安全事故。②操作规程的执行。国家有专门的操作规程,必须非常熟悉。(4)案例知识。主要是指企业电工安全事故案例。一般的工厂,都会对每一次事故有详细的事故记录与原因分析。应利用这些材料,结合学生与学校实际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方式几年前,对安全要求非常高的高配操作证只要通过理论考试就可取得,但后来发现,通过了安全理论考试的高配电工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出错,有的甚至屡出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生产和人员生命安全。实验证明,安全教育采用理论教育的方式是不行的。许多学生通过安全理论的学习,知道了怎么做,但实践时不知所措。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基础,大部分的教育还是要依靠技能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实施。所以,化理论内容为可操作的内容,是电工类安全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必须进行的改革。这项工作做好了,安全教育才会真正收到实效。目前,已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例子,如:(1)触电与急救处理办法。用橡皮人作教具,练习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心脏挤压法。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做一遍,自己做过的东西往往不会忘记。(2)高压接地环境的自我保护法。让每一个学生练习遇到有高压线接地、或者高压电缆击穿时的自我保护方法。练习时,学生排在一起,并脚小步跳。既有趣又有效。显然,这比上理论课、仅凭口头讲述要好得多。(3)练习听声与嗅味能力。让学生从几种特别的声音中区别出:电机是否缺相运行、是否转子扫膛、内部线路是否闪烁等;再从几种气味中嗅出:电机绕组是否短路、是何种程度的短路、电缆绝缘是否受损、受损到怎样的程度。对电工而言,这些是判别安全事故的重要技能。电工专业教师可以与经验丰富的电工一起做这个工作,培养学生具有灵敏的听觉和嗅觉。(4)练习学生的反应速度。反应是不是快、第一判断是不是准确,对电工处理安全事故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环境企业的生产环境与学校里学生的实训环境有很大的区别。作为学校,要想方设法创设类似企业生产现场的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学会安全操作,这才是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习处理安全事故能力的最佳途径。作为电工类专业的学生,终归是要到企业环境中从事电工工作的。那样的环境,有可能是一个陈旧的车间:线路老化、超载,设备、开关故障不断;也有可能是一个尘埃很多而且还是带电尘埃的环境;还有可能是一个酸性环境;可能是一个易爆环境……这些,作为电工是必须面对与早做准备的。在具体教育时,专业教师可以就各种环境下的安全操作各做一个模块,像导游专业的学生做模拟导游一样,让学生深入到特殊环境中,一个模块接一个模块地练习安全操作规程,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如何在执行学校安全制度的前提下,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安全操作经验?对电工类学生而言,最典型的就是“带电操作”。允不允许学生带电操作确实是让许多专业教师左右为难的事。不会带电操作的电工肯定是不合格的。而现在,许多实验室连学生自己通电都被禁止。这样的学生出去,如何当电工?笔者认为,在专业教师的监护下,在穿戴防护用品后,带电操作应该是可以的,而且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练习这项安全操作技能。在具体练习过程中,专业教师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一个观点:电工在处理问题时,开始都是要把处理对象看成是带电的,经过测验后,确认不带电的情况下,还要做好突然来电情况下的安全保护措施,以防万一。事实证明,经过带电作业训练的学生,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比没有受过此项训练的学生要强许多。

教师有两个途径可以解决专业教师自身在安全教育上存在的不足。一个是请进来,让经验丰富的电工来教安全教育课。每一个经验丰富的电工的身上都有许多关于安全的案例,这些案例是最好的教育内容。另一个途径是走出去。专业教师去生产现场收集安全案例,体验各种生产现场,参与企业的电工作业。专业教师有了切身感受,教起安全教育课,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学生从一个经验丰富的电工身上,分析其能力构成与素质要素,结合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把电工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分解成若干知识点与能力点,再按照教育规律对电工专业的学生进行分阶段教育。这样的安全教育是一种本质上的安全教育,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电工的自身素质提高了,特别是安全操作的意识与能力有了根本保障,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是最大的福音。

考核高电压状态下的操作是非常强调规范的。在目前通行的高压变电、送电、配电的考核中,安全内容占了大部分,如“二票制”、“十二条”等制度。所以,高压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总用电事故的比例不高。究其原因,考核中讲究安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大量的电气安全事故出在低压上。电工考核特别是维修电工考核都是在低压环境下实施的,这样的考核安全内容必须占首位。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前面提到的教育内容进行考核。如绝缘处理、仪表使用安全、操作规范、安全事故处理等。占分比例要提高,甚至可以采用“一票否决制”,即安全考核不过关,其他方面再好也不能及格。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校、教师、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全面重视。

作者简介:

技能教育 篇7

突出和强化技能并不等于“技能本位”、“技能至上”

职业教育当然要突出和强化技能, 关于这一点没有人有异议。基础性是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 而职业教育则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或技能型劳动者, 其最大特点就是侧重于应用。因此, 同其他教育相比, 职业教育要以各种技能训练为抓手, 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产业、行业、企业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发展需要, 学生、学校实际情况, 整体设计、实施好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技能训练。

职业教育一定要有技能训练, 而且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把技能训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突出抓好、抓实。这样的职业教育才是特色鲜明、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坚决反对把高职教育办成普通高等教育、把中职教育办成普通高中教育的做法。

然而, 突出和强化技能并不等于“技能本位”、“技能至上”。技能训练仅是职业教育多元化内容中比较特殊的层次和方面, 教给学生谋生的技能也只是个基本起点。技能只应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手段, 而不应成为我们追求的全部目的。人只能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发展技能, 而不能让技能发展阻碍人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基石是为了从业者更好地生活, 除了有为经济服务的社会功能外, 仍然具有教育活动的核心职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专门化中寻找全面发展应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宗旨。

(一) “技能本位”是错位的

职业教育是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本还是以片面训练学生的技能为本, 答案十分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全面”二字体现了我们应有的职业教育观。但令人遗憾的是, 现实中的职业教育非但没有按照这种规定去做, 反而与此渐行渐远, 成为一种异化了的职业教育。这样的职业教育使得人的能动性丧失, 使得人们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 使得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 只能片面地发展, 甚至畸形地发展。

一般而言,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 它更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但必须强调的是, 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 既如此, 就不能急功近利, 就要为受教育者的长远、全面、可持续发展着想。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正常的、身心健康的、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合格公民, 然后才是从事某一具体工作的职业人。这些年我们的职业教育忽视“教书育人”的功能, 突出了“职业训练”的特点, 把职业学校办成了职业训练所、职业介绍所。

杜威曾说过:“任何教育如果只是为了传授技能, 这种教育就是不自由的、不道德的;而且, 以实利为目的的教学, 牺牲想象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改进和理智见识的加深……不但有损于自由的教育, 也同样程度上限制了所学知识的运用”。职业教育的真正内涵, 外在是帮助个人获得技能, 本质则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功能中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目标, 最终都要以人为本, 都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不能只看到人的生产功能而把人作为工具去训练。

(二) “技能至上”是错误的

如果说“技能本位”论是错位的, 那“技能至上”论则是错误的。

近年来, 受多种因素影响, 职业教育领域出现了“技能至上”的论调。与此相关的一些信息被媒体放大后, 在社会上造成一种错觉, 仿佛只要一技在手, 一切便可高枕无忧。于是, 在一些职业院校德育不再强调, 综合素质培养成了虚无缥缈的口号, 技能训练日益成为全部内容。这使得职业教育越来越背离育人的宗旨。

此外, 职业院校生源综合素质整体不高, “教育不能”论 (一种认为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差、思维类型不适合、品行素养低, 对他们进行教育很难, 只能进行技能训练的放弃教育论观点) 很有市场。特别是提出“普教有考试, 职教有大赛,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之后, 类似“以赛代考”、“以赛代评”的声音开始喧嚣。很多职业院校从新生进校后的第一学期便组织专门人员, 拨出专门费用, 安排专门时间, 对选拔出的学生进行相关技能训练, 一旦获奖, 除荣誉外, 学校、辅导人员、学生、相关部门都会得到丰厚的物质奖励。目前, 这种应赛训练大有超过应试教育的势头。

其实, 技能只是人谋生的手段, 而不是目的, 不能把它当成职业教育的全部。“技能至上”的教育行为教会学生的只是操作, 而做人则需要更丰富的教育实践才能达成。教育包含训练, 单纯的训练不能称之为教育。职业教育应以人的自我完善为目的, 职业教育价值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职业院校发展中出现困难, 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式需要转变。

“技能本位”、“技能至上”论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多面, 当人们过分渲染或者只强调某一方面的时候问题就会出现。在职业教育中, 过分强调或者只强调技能, 必然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一) 对学校的影响

在资源配置上 使本就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过度配置到专业技能训练方面, 从而削弱其他方面的资源占有。比如, 购买设备、训练耗材、培训人员等都需要大量的投入, 而调配专职教学人员和挤占教育经费中其他部分成为最可能也是最容易的选择。

在教育教学上 本来从我国经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实际出发, 职业教育在国家层面已经有较科学合理的指导性教学大纲, 在培养目标上有知识、能力、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但实际上, 很多学校借口职业教育的特点、生源素质、区域差异、层次差异和自己的实际, 在教学和考核中只把技能视为主要目标, 其他目标基本上是直接忽略, 致使培养目标单一且标准大大降低, 学生综合素质难以形成和提高。

在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上 由于主张全部学科围绕专业训练来进行, 把大部分甚至全部精力都放到学生技能培养上, 于是出现了课程设置随意, 文化基础课大幅压缩甚至停开现象, 从以往的重理论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学生评价上 自提出“普通教育有考试, 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后, 很多职业院校把国赛、省赛的成绩作为考评学生、教师、部门和学校的重要指标, 甚至出现了只要一次大赛获奖, 学生其他所有科目都可以给合格的做法。这种单一评价方法, 对所有学生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在学校管理上 职业教育是个大系统, 绝不是抓住技能训练, 其他方面就都迎刃而解。相反, 只抓技能, 原有的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平衡被打破, 新的平衡难形成, 可能会混乱一片。

上述几个方面交织在一起, 对学校的招生、教学、管理、毕业生就业、校企合作影响非常大, 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吸引力。

(二) 对教师的影响

德育教师 教育之本在于育人。较之于普通院校, 职业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整体偏低, 育人是职业院校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可是, 由于“技能本位”、“技能至上”论的影响, 德育变得不再重要, 但迫于德育课的政治性和舆论影响, 一些学校还象征性地开着。对此, 德育教师无所适从。

文化基础课教师 受“技能本位”、“技能至上”、“教育不能”等论调的影响, 职业院校文化课压缩到几乎没有的地步, 特别是中职学校。大量的文化课教师被转岗从事一些非专业的技术或普通岗位, 留下来的人由于资源、时间、设备、培训、利益、地位等因素的影响, 对教学、教改十分茫然。

专业课教师 由于对所谓“双师型”、“一体化”教师的需要, 职业院校几乎所有专业课教师都以极高的热情在职进行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培训。他们成了最忙碌的一群, 教学、进修、培训一个接一个, 一批接一批,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本职工作。同时, 由于对技能的超常重视, 专业课教师在心理上会不自觉地忽视知识而偏重技能。这也会影响他们原有的教育理念, 导致实践中只重技能而放弃知识教育, 时间一长就会变成只会某种特定技能的专职实习指导人员, 离“双师型”恐怕越来越远。

实训教师 由于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技能训练, 再加上片面过度地强调“技能本位”、“技能至上”, 于是近些年实训教师成了“香饽饽”, 尽管其中有些人的技能水平不敢恭维, 知识水平和育人能力欠缺, 但还是令一些人自我陶醉。

上述情形, 势必影响到对教师的评价, 各种利益的合理分配, 教师之间的和谐, 队伍整体建设, 从而最终影响德育课、文化课、专业理论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三) 对学生的影响

在“技能本位”、“技能至上”的大环境中, 学生可能会认为品行无所谓, 知识不重要, 只有技能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金钥匙”。他们会受教育者错误观念的潜移默化, 他们会在技能大赛获奖后的名利中固化, 使他们形成这样的误区:只要一次技能大赛获奖, 无论我身上有多少毛病缺点, 无论我有多少科目没有学好, 老师、同学、家长、学校、企业都对我另眼相看。于是, 他们会忽视品行修养和知识学习, 从而成为一个片面发展的畸形人。

事实上, 近年来的一些调查显示, 很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进入企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并不顺利。由于综合素养不高, 在人际交往、岗位提升上并不如那些虽没获过什么奖但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也就是说, 无论学生技能多么娴熟, 如果在工作态度、为人处世、知识储备上欠缺, 企业将来是不会委以重任的。

(四) 对家庭的影响

“技能本位”、“技能至上”导向的职业教育或许可以实现学生眼前的低水平就业, 为学生暂时找到生活出路, 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但这种低水平的技能训练, 培养出来的是没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对学生家庭来说, 本来花那么长时间、用那么多金钱是要学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解决好学生今后的生计问题, 但学校却因种种理由而放弃教育只进行简单的技能训练, 这对学生及其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

(五) 对企业的影响

把技能训练视为法宝的职业院校, 限于自身师资、设备、耗材、场地、产品等因素, 不得不把大量学生实训放到合作企业进行。这给企业正常生产、管理带来压力, 企业虽不情愿, 但为了解决将来的用工问题, 还是不同程度上接受了大量的学生实训任务。

企业之间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企业虽然从学校得到了大量的用工, 但这些人员的综合素养较低, 即便是最引以为豪的技能操作, 也不一定比直接从农民工招聘培训后的好。企业会为频繁的人事调整、不断增加的培训成本、不断调整生产秩序而付出代价。

(六) 对社会的影响

如果任由“技能本位”、“技能至上”论在社会上泛滥, 就会造成一种只要有技能, 就能拿高薪的错误认识。我们并不否认工业社会技能的重要性, 不否认高技能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生存质量, 但绝不能过于片面, 过于绝对。一些媒体刻意渲染高薪招不到高级技术工人、缺多少多少高技能人才、大学生回炉上职校等。这种信息的表层传递, 忽视甚至忘了告诉人们怎样才能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再加之社会分配上的不合理现象, 造成先富起来的一些人并不是德、识、能较高者, 一部分大学生也确实存在着就业难的情况, 这些又都强化了“技能至上”的错误观点, 最终影响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

可以说, “技能本位”、“技能至上”论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有直接的, 也有间接的。它对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冲击, 对职业教育认可度、吸引力的影响, 对职业院校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对教师成长和学生后续发展的影响, 最终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 都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崇尚科学的职业教育观, 让职业教育回归本性

造成今天职业院校过度强调“技能本位”、“技能至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职业教育确实需要强化和突出技能训练这一抓手。其次, 现在职业院校多数学生的文化基础、综合素养欠缺, 德育和理论教学难度大, 而技能训练相对要容易些, 又容易立竿见影显政绩。再次, 与技能训练相关的设备、厂房、耗材和大量的教师培训等资源非常可观, 尤其是国家近年来持续加大投资力度, 谁都想争取更多投资。第四, 职业教育确有解决学生就业等功利性的方面。第五, 在一个商业化的社会, 坚持非功利的职业教育, 实际操作上难度很大。而这一切根源于人们的功利心和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只有改变错误认识, 遵循科学发展观指引, 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职业教育才有出路、才有前途。

(一) 回归公益

职业教育有其功利的一面。但是, 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确立理想信念、打好学习基础、丰富文化生活等非功利性人文素质养成却是职业教育之本。

(二) 改变认识

在认识上人们很容易把教育与训练混为一谈, 把技能与能力混为一谈。但是, 正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所说: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 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 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 其次才是职业教育, 技能训练又仅仅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部分而已。因此, 我们应该明白技能训练不是职业教育的全部, 更不能完全等同于职业教育。

(三) 遵循科学发展观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 强调育人为本, 树立全面可持续发展观、人人成才观、多样化人才观、终身学习观、科学质量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职教人应遵循和倡导的职业教育观。

蔡元培曾经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 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但作为教育之属概念, 职业教育还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 我们的职业教育, 应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 坚持培育德育之根、夯实知识之基、熟练技能之用, 三位一体, 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广大职教人应静下心来, 对职业教育政策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制约要素、评价标准等进行全面反思、梳理、矫正与调适, 对各种课程理论进行批判、整合、优化。还应认真思考:技能能给学生带来什么?除了技能学生还需要什么?到底怎样才能满足学生发展之需?我们应该明确:职业教育一定不是培训“机器人”, 而是把人培养成有尊严、有知识、有技能、有道德、有作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社会人。

可以想见, 指引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引领职业教育阔步前行的一定不是那些推崇“技能本位”、“技能至上”的职业院校, 而是那些秉承科学发展观, 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 代表职业教育最先进水平的职业院校。

摘要:当前, 职业教育中“技能本位”、“技能至上”论为许多人所推崇。固然, 职业教育需要突出和强化技能训练, 但是, 职业教育不只需要技能训练, 更不能片面宣扬“技能本位”和“技能至上”。职业教育需要的是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在当前形势下, 我们要警惕“技能本位”、“技能至上”论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技能本位,技能至上,职业教育,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时晓玲, 李挥, 李丹, 罗锋.内涵发展应成为更加明确的指向——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背后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 2010-08-28: (3) .

[2]庄西真.“异化”了的职业教育[J].职教论坛, 2012 (13) :1.

[3]冯胜.不能让技能竞赛“绑架”职业教育[N].光明日报, 2010-01-10: (3) .

[4]冯胜清.增强职教吸引力:抓技能培训更要抓能力培养[N].中国教育报, 2009-04-13: (7) .

技能教育 篇8

关键词:技能大赛,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一、目前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规范

近年来高职院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的快速增长, 由于各院校在办校时间与办校经验的不同, 使得各院校在办学思想和模式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新专业建设等方面的不足, 导致相当多的院校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 主要表现在:原则性的要求较多, 可操作性的标准较少;弹性内容较多, 强制性落实的较少;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能与职业能力训练的特点相适应。

2、实践教学环境设备不匹配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真实或仿真的职业实训环境和实训设备以及足够的实训时间, 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投入比其他教育更大。由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全社会的认同度有限, 还存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的不足,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使得一些高职院校的生均设备总值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 导致各院校不得不减少学生职业技能实训的内容和时间, 不仅没有注重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也没有下大力气与当地的行业或企业形成紧密的教学合作关系, 这样形成了校内实践技能训练不够, 实际工作岗位训练得不到保障, 如此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双师型”师资队伍不充足

“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 一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国家对高职院校评估的相关政策促使很多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盲目向高学历方向发展, 大量引进缺乏职业实践经验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 而对专业教师培养的环节中又忽视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随着近年职业院校的扩招从事专业实践教学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得不到与时俱进的提高, 专业教师自身专业实践技能与目前职业岗位技能不能接轨, 使得实践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影响了专业实践的教学效果。

4、学生对实践技能训练的不重视

在以往学生的考核评价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 专业课程的实践技能考不考、考核的内容、考核的时间以及考核的形式由专业教师自行决定, 随意性较大。这种形式的考核评价无疑导致学生对实践技能考核的不重视, 乃至学生认为实践技能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无足轻重。因此, 学生对实践技能的学习缺乏兴趣, 也就更谈不上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技能大赛对实践教学改革的推动

1、大赛缩短了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距离

由于职业技能大赛的专家评委都来自行业或企业, 因此密切了行业或企业专家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关系。由于与行业或企业专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我校专业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等环节中不仅有专业教师和职教专家的参与, 更有了行业或企业专家的加入, 改善了专业教育与临床实际的脱节的状况, 为我校坚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 强调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的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

2、大赛加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通过实际工作岗位的深入, 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差距, 了解到毕业生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 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遵守职教规律, 更新职教理念, 使实践教学改革成为教师的主动行为, 我校积极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 按照专业的能力要求, 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在对口专业岗位上进行业务实践和能力锻炼。

3、大赛改善了校内外实训基地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 学校增加了对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环境建设和硬件投入。首先, 在环境建设中, 不仅将职业技能的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等相关专业文化进行展示, 同时将同一行业或企业中发展水平较高的医院或企业简介、专业教师寄语、学生感言、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等上墙, 融专业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为一体。

4、大赛改革了实践考核评价的形式

传统的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 缺乏对职业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造成毕业生给用人单位留下“高分低能、会考而不会做, 会说不会做”的印象。为此, 我们根据职业技能大赛取得的经验, 改革了专业课程的考核形式。 (1) 将部分专业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设为专业实践考核单列课程, 即将该课程的实践技能考核也以百分制记入学籍档案。 (2) 对部分有实践教学的课程, 期末考试前首先进行实践技能考核, 不合格者进行补考, 补考不过关者不能进入理论考核环节。 (3) 实施技能考核评价全过程体系, 即学习一项考核一项, 考核结果作为实践技能考核平时成绩, 学期末进行综合实践技能考核。

总之, 在“普教有高考, 职教有大赛”的新形式下, 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又一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金标准, 也促进了专业教师对现代职教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并自觉将现代职教理念应用于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1) 。

智障儿童的劳动技能教育 篇9

一、劳动技能教育对智障儿童的重要性

当今智障儿童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是:尽早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干预, 挖掘和利用智障儿童的智能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生活、劳动和社会适应能力, 并尽可能地发展、培养其积极的个性品质, 从而使其今后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合格自尊的公民。劳动技能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特殊教育中是劳动技能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总称, 智障儿童劳动技能课是对智障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劳动技能训练的一门课程。智障儿童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就是劳动和生活, 智障儿童心理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一环就是学会劳动和生活。另外, 劳动和生活的教育和训练过程, 对智障儿童的认知、情感、自我控制、情绪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 在整个劳动活动过程中, 不仅可以提高智障儿童对劳动和生活的适应能力, 而且对其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丰富其生活的知识经验, 促进其积极人格的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劳动技能教育, 不仅可以培养智障儿童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 进行劳动技能训练以提高他们适应家庭、社会生活的能力之外, 还有助于矫正和补偿他们的身心缺陷, 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促进智障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劳动技能教育的实施

智障儿童多是大脑受损害且智力发展有障碍的儿童, 其智力水平比同龄人要低, 发展速度也较缓慢, 通常会伴有适应行为方面的障碍。这些儿童多数不会洗衣做饭、乘车购物、害怕与人交往、甚至连简单的生活都无法自理, 如叠被、穿衣、吃饭、拧瓶盖等。这些现状不仅阻碍了其与人的正常交往, 还影响了其自身的生活和学习。如何通过劳动技能教育, 让这些智障儿童健康成长, 并在将来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是对智障儿童进行劳动技能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

1. 树立自信心。

大部分智障儿童由于智力低下, 产生心理自卑, 在生活中也会以失败的心理对待面前的任务。我们常常听到他们说“我不会做”或“我做不来”, 这些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面对智障儿童, 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 使之逐步树立自信心, 信心来自于懂得如何做事情。这将是一个良性循环, 有信心才敢去做, 做好了, 成就感和满足感又会带来更多的信心。在开展劳动技能教育之前, 要根据不同智障儿童的特点, 让家长寻找生活中不被他们发现的劳动方面的成功事例。例如, 有的智障儿童在不经意间模仿家长拿筷子, 或是端了碗, 穿了衣服, 扫了地等, 而经过这样重复的模仿, 他或许已经能够独自熟练地完成这些事情了, 但家长还没有发现, 也有可能发现但没有重视, 因此, 智障儿童本来具有的模仿积极性也被挫伤了。因此, 家长对智障儿童各方面点点滴滴的劳动成功事例, 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智障儿童会为自己能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而感到高兴和满足, 自信心也就自然地树立起来了。

2. 激发兴趣。

兴趣是开启学习大门的钥匙, 而智障儿童通常没有自主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动机, 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 不仅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还是劳动技能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智障儿童的自我服务技能发展缓慢, 在家里, 父母包办是常有的事, 形成了他们的懒惰心理, 进入学校后, 大多数儿童都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 不会穿鞋、不会系鞋带、不会系纽扣等。在激发智障儿童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时, 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取物质奖励、语言表扬的方式, 这不仅激发了智障儿童的劳动积极性, 还激发了他们的劳动兴趣, 使其想参与劳动。另外,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培智学校可以组织多样的活动, 比如, 可以组织“我是小管家”的活动, 让智障儿童在稍有竞争的环境下积极进行比赛形式的劳动教育, 大家可以做一些如扫地、擦桌、擦窗户等家务劳动, 最终组织活动的教师可以对表现好的智障儿童进行表扬或物质奖励。也可以带领智障儿童组织“小小野炊家”的活动, 锻炼其烧饭的能力。活动多种多样, 重在激发智障儿童的兴趣, 提高参与程度, 最终达成教育的目的。

3. 因材施教, 个别化教育。

智障儿童是个体差异极大的群体, 他们不仅与正常的同龄儿童存在差异, 就是智障儿童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 有的沉默寡言, 有的多动烦躁, 有的消极被动, 有的兴奋无法自控等, 近些年特殊儿童教育一直提倡个别化教育, 针对不同的智障儿童实施不同的教育计划、方法。在劳动技能教育中一样要因材施教, 进行个别化教育。特殊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分析每个智障儿童性格上、心理上的缺陷, 正确把握分寸, 因材施教, 千万不要千篇一律地教条式地施教。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智障儿童各自的特点, 进行分层教学, 布置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交代清楚劳动任务后, 教师要进行具体示范, 使其了解什么需要做、如何做。让智障儿童听明白再做, 这样成功几率就大, 成功了就会带来愉悦的感情,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式应该遵循直观性教学的原则, 生活劳动技能是指合理运用身体各部分进行劳动的能力, 也是非常直观的动作。因此, 在劳动技能训练时, 必须坚持做好示范。而针对智障儿童感知、记忆、思维能力较差的特点, 需要运用小步子、多循环的方法让他们较好地掌握生活劳动技能。最后, 在进行劳动技能训练时, 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家庭学校相互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父母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更为重要, 智障儿童的家长更应积极参加生活劳动技能训练的活动。家长在面对智障儿童时, 有些怀着内疚的感情, 有些则无法接受事实, 整天唉声叹气, 还有些家长对智障儿童一肚子怨气, 有些家长觉得亏欠了孩子, 整天忙于工作赚钱, 希望通过钱弥补智障儿童, 把所有的教育都推给了学校。家长的这些心态都是不健康的, 智障儿童的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智障儿童更需要家长的关爱和支持。这种关爱不是宠爱、溺爱, 也不是在生活上大包大揽、不闻不问。要正确鼓励智障儿童自己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 俗话说:“勤能补拙”。家庭是智障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 没有了这个特定的环境, 就谈不上生活劳动能力的形成, 那么劳动技能课堂教学也只能是一纸空文。首先, 家长要有信心, 有的家长课后训练孩子失败后, 就很难坚持下去, 或是不知如何引导、激发孩子实践、训练。这时, 培智学校和教师的配合是关键。教师应给予家长指导和支持, 必要时如有条件, 可以给予家长心理疏导。通过这种家校联系, 学校可以给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儿童参与劳动的一些指导或建议, 并加以辅导和训练。特殊学校可以把课后作业安排为在家中实践学校学到的生活技能, 而家长要做好记录, 学校再根据反馈, 针对每个智障儿童进行表扬和鼓励。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是智障儿童劳动技能教育成功的关键。

劳动技能训练可以促进智障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不仅可以使他们扩大和加深对某些食物的认识和理解, 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感知协调能力的发展, 另外, 还可以增强其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自信心。实践证明, 通过劳动技能的训练, 智障儿童的劳动技能得到了发展, 缺陷得到了补偿, 与人相处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 能够更好地与人交往, 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做好了准备。

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智障儿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 将来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对智障儿童进行劳动技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系统而科学的教学方法, 训练指导智障儿童掌握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 使其最终能适应社会生活, 成为残而不废的、能自立社会的有用人才。

摘要:劳动能力的培养对于智障儿童有效融入社会非常重要和关键。智障儿童接受的以适应生活为中心的劳动技能教育, 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智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智障儿童进行劳动技能教育, 可以使他们自理自立、自信自强, 更好地适应家庭和社会, 并终生受益。

关键词:智障儿童,劳动技能教育,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1.

[3]徐娥.弱智儿童素质教育与课程设置的思考.现代特殊教育, 2000, 1:35-36.

教育游戏与儿童社会技能 篇10

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泛指未满18岁以下的人。我国法律目前尚未对“儿童”概念作出法律界定。由于我国已批准加入《儿童权利公约》,所以,儿童也可指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

儿童年龄范围的争议: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儿童是指多大的人?社会和人们公认儿童的年龄段为0-14岁,因为此类人群都是正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而且年龄比较幼小。一些儿童活动都是针对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的。

本文将研究的儿童界定为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包含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的所有学生。

2社会技能的内涵

“社会技能”也称为“社会交往技能”,是指个体介入、适应和处置社会关系的本领,也是指个人影响和操纵他人的一种本领。儿童熟练掌握社会技能能够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以一种和平有效且有意义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对待与自己思想观念不一致的人,能够与老师同学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能够同他人和平共处,并且能习惯性地关心身边所有的人。

社会技能包括认知、行为以及情绪三种成分,其中行为成分主要指儿童日常社会交往中经常使用的一些行为;认知成分主要包括人际问题、解决策略和社会感知;而情绪成分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个体的相关情绪,三种成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社会技能对儿童的作用

1)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人际交往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阳光和雨露,是其立身处世的大智慧,也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倾向。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 他们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主要是由有亲密关系的父母、同伴、老师和亲戚等提供的,它包括情感、信息、工具等各个方面。熟练掌握社会技能的儿童可以从其自身的人际圈子里获得更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儿童拥有足够的社会支持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能很容易得到解决,心情也会变得轻松愉快,而得不到足够社会支持的儿童便容易出现担忧、焦虑等问题,心情沉重压抑,久而久之便容易引发心理和精神上的问题。因此,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

2)有效的社会技能是儿童走向成功未来的保证

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要想达到无往不胜,首先要懂得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个人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各方面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由其“人缘”好坏决定。儿童在经历了从幼儿园、 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的教育历程后,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走进社会,只有那些拥有良好的社会技能的人才能通过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的社会支持,从而较快的适应新的工作、 生活环境,而那些社会技能欠缺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去争取他人的帮助,从而影响到工作的顺利进行,生活也会倍感吃力。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技能,有助于儿童走向成功的未来。

3)我国社会现状要求加强儿童社会技能培养

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大部分学龄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在长辈的过分宠爱下,这些独生子女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能里,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自私、自我等极端的个人主义现象。

我国的教育非常重视儿童的学科知识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很少有教育机构将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当做重点教育内容,因此,相当一部分儿童熟谙学科基础知识,但却不善于交往和表达,最终导致人际交往的事变,这直接影响着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及未来的发展。

4什么是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是一种有别于教育软件的游戏,它是以游戏为依托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软件及其相关产品。它是娱乐与知识的相融合,能够让玩家愉快地获取知识,并促进他们深度学习,有效的获取知识、技能;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其他学习能力。目前教育游戏没有明确的定义,教育游戏和非教育游戏之间也并没有特别鲜明的界线。

在《中国远程教育》市场研究室提供的《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中,把教育游戏“定义”为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游戏研究中心的恽如伟、 李艺教授提出教育游戏的概念为:教育游戏是电子化的软件, 由游戏设计和制作人员创作、承载着具体的教育和娱乐目的, 它的运行状态可为游戏者提供包含教育内容的游戏环境,游戏者在此环境中可进行游戏活动。

5教育游戏与儿童社会技能

教育游戏对提高儿童社会技能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教育游戏在选取适当的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合理的游戏情境可以全方位地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儿童在游戏模拟的社会交往情境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这比起传统的社会技能培养方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1)教育游戏的虚拟情境为儿童提供社会实践的情境

儿童因为认知和身心的水平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他们不可能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体验和实践所有的角色和规范,而教育游戏为儿童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适当的平台,它采用数字化虚拟情境表征真实的社会交往场景,从而能够使儿童免于承担因不当行为而带来的现实后果。

2) 教育游戏为儿童提供虚拟交往情境

传统的社会技能培养方式一般是通过讲故事和展示图片的形式,为儿童创设相应的社会交往情境来促进儿童情绪体验和感情移入,教育游戏则是通过应用各种有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儿童创设更为直观的社会交往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儿童可以体验到游戏中同伴的情绪反应,让一个处于“自我中心”发展阶段的儿童在游戏中体验他人的情感,那么他的“自我中心”的思想和观念就可以通过游戏逐步得到克服,养成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

3)游戏角色有效促进儿童社会行为、认知及情感技能的迁移

角色扮演可以让儿童把已经习得的社会技能付诸实践进行演练或练习,从而能够让儿童将所学社会技能应用于现实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认知他当前扮演角色的认知和思维的变化过程,儿童可以通过对游戏中人物角色的情绪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他人的情绪感受和想法。

4)游戏任务的合理创设能够培养儿童社会认知技能

在培养儿童社会技能的教育游戏的设计过程中,理应巧妙设计游戏任务供儿童对社会问题进行界定并产生恰当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法。

5)教育游戏的反馈与奖惩机制促进儿童社会行为技能提升

儿童社会技能的行为培养模式中,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操作性反应方法强调儿童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要重视积极强化的作用。反馈和强化对于儿童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在进行教育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应要特别重视反馈机制和奖惩机制的设计,将反馈和强化融入到教育游戏的设计当中,通过及时反馈让儿童及时了解自己的社会技能学习情况,通过适当奖惩给予儿童正向强化以促进其外显行为的改变。

6基于儿童社会技能发展的教育游戏结构探究

儿童社会技能的培养一般从认知、行为和情绪三个方面展开,与之相应,培养儿童社会技能的教育游戏主要包含的要素有:反馈机制、奖惩机制、游戏任务、游戏情节及游戏角色及游戏界面、游戏交互等。

1)反馈机制

游戏反馈机制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可接受程度,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并以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反馈。当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对社会问题进行界定并选择出其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法时,及时的反馈可以告知儿童该方法正确与否,从而激励儿童继续下一环节中社会问题的解决或鼓励其再次对本环节中的社会问题进行探索。

2)奖惩机制

在促进儿童社会技能发展的教育游戏中,适当的奖惩不但有效增加教育游戏的娱乐效果,而且可以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和好胜心理。

3)任务设计

游戏的任务是儿童游戏过程中的目标,游戏必须给儿童提供任务说明信息,儿童看到游戏任务说明后明确自己在游戏中要做的事情。游戏任务需符合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儿童在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努力完成。任务难度要随儿童的闯关成功而一次次难度升级,具备挑战性。在一个游戏中,儿童随着技能的熟练,对游戏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提高游戏的相对难度来抵消学生增长的游戏内经验,否则游戏过程在他们看来只是无聊乏味的重复过程。

4 )情节设计

游戏要发生在特定的故事情节中,生动的游戏故事情节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投身游戏当中。

5)角色设计

游戏的角色设计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特征进行分析, 儿童在执行游戏任务的过程中要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旁白、文字提示或按钮进行交流,可以支配自己简单的行为。这样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才能和游戏中角色的感情相融合,心理状态也会随着游戏中角色状态变化而变化,实现情感移入,有利于儿童社会情绪技能的培养。

6)界面设计

游戏界面的设计主要包含视觉设计与听觉设计。无论是视觉设计还是听觉设计都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呈现一个全面的,一致的外观。

7)游戏的交互设计

技能教育 篇11

关键词:职业;人文;教育

一、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实现二者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融合具有必然性。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却是职业技能和职业人文相分离的状况,大部分高职院校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职业人文教育力度不够,即便是开设了一些人文素质课程,也只是照本宣科,很少将职业精神和价值观教育贯彻到人文教育中去。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因素:

1、社会宏观环境因素。受发展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大环境更加推崇高技能的职业教育,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毕业生的时候,主要看重学历和专业技能证书,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只是泛泛地加以要求。而且人文素质在短期内也难以直观地考核和展现出来,企业难以将其作为选拔录用人员的指标,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在有限的办学条件和资源之下,选择了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片面地强调了职业技能教育,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形成了重专业、轻素质、重技术、轻德育的现象。

2、微观教学主体因素。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依靠师生的共同参与展开的,教学活动的效果也依赖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水平。但在多数高职院校中,教师普遍缺乏将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将结合的意识和能力,专业课教师往往只注重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很少关注与职业相关的人文素养的培育。而文化基础课教师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要求和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只能开设毫无针对性的通识教育。在学生素质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入学分数较低,其基本人文素养水平低,人文知识基础薄弱。

二、建立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长期处于分隔状态,由此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思维模式及教育模式,不利于二者的融合发展。在这种情形之下,高职院校应积极实施思想和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规划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在职业院校中融合的具体路径和方式,使二者达到自然结合、相互渗透,培养符合职业需要和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1、在教育思想上重视,确定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人文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要推进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人文教育的融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为教育目标,在注重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树立以职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文化为基础的办学理念。转变长期以来以“专业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功利主义态度和思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关和价值观,并以此为指导,把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人文教育的融合贯彻到学校发展的各个领域。从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决策者到普通的教师和辅导员都应认同这一理念,把专业技术、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统一起来,并自觉地贯彻实施。

2、在课程教学中落实,形成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人文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课程设置过程中应以“职业性”为立足点,把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建立科学高效的课程体系。根据高职教育学制短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第一,建立“公共必修+专业选修”的职业人文课程体系。高职学制短、理论课时相对较少,所以人文课程不宜占用过多,应采取“公共必修+专业选修”的模式。对于支配着国家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人文课程,应设为公共必修课。这类课程要少而精,主要包括“两课”和就业指导课等,这些课程以普及人文知识为目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念,适于在大一年级开设,以奠定学生的基本的人文素养。在二、三年级可以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开设职业人文素质选修课程,采取学分制,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性质和兴趣爱好,较为系统地掌握几门人文课程知识,促进与职业相关的人文精神的养成。

第二,在专业技能课程中渗透职业人文教育的内容。专业技能课程同样也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尤其是职业人文教育。专业技能课程中处处渗透着人文精神,在其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学生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消化人文教育,同時也能使学生跟家了解专业技能学习的意义。刘献君总结60位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8种方式: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专业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要结合教学内容融入人文教育理念,把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文化历史等职业人文因素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将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人文教育结合起来。

3、在校园文化中渲染,形成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环境氛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职业人”为导向,把学习、生活和课余活动形成一个综合的文化体系,形成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环境氛围,把职业精神、人文情怀、职业特征、职业价值观等因素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要力所能及地进行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在建筑设计、园林绿化、雕塑标志等方面体现职业性和个性化,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和思想。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要加强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有意识地与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选择、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密切挂钩,要赋予校园活动鲜明的职业化主题,凸显其人文内涵。同时,校园网络也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文化设施,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信息是校园网的生命力,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发具有行业性、职业性特点的教育教学软件,让科学健康的信息内容占领校园网络阵地,在网络文化中加强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

技工教育如何抓好技能培训 篇12

一、发展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技工教育在我国已有几十年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术岗位工人。随着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技校毕业生在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必须配备大批优秀应用型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直接决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践证明,现代技工教育迫切需要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教学能力强,熟悉生产领域,掌握过硬技术,乐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这不仅对教师固有的知识和能力提出新要求,而且对实践活动能力,掌握新技术、新产品、新动态的能力提出新要求,同时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能力,包括就业态度和动手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技工学校的教师多数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现场生产一线实践经验普遍匮乏,专业操作技能较为欠缺。技工学校应加大对教师队伍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师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我们学校的经验一是通过每年带学生下工厂实习,师生共同学习的方式来增强教师实际动手能力。二是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精通本专业及相关技术领域发展动态的专家来校任教。通过对本校任课教师的传、帮、带,迅速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三是定期安排各类专业教师参加实验室和实训室的建设,增加实践的机会。目前我们学校正在筹建一个高水平的技工教师培训基地,目的是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技能操作水平。因此,打造一支既具有高水平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高技能训练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迫在眉睫。随着时间推移,这支队伍将不断发展壮大。

二、精心选择适合的培训教材

实践证明,精心选择适合的培训教材对加强技能培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时期技校学生的技能培训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培训教材同样要具有时代特征。技工学校目前所用教材普遍存在下列问题:第一,教材单一固定,内容陈旧过时。学生无法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更新速度飞快,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现有教材在实际、实用、实效方面发展缓慢,无法体现新内容,给学生就业带来阻碍。第二,内容难度过大,没有突出技工教育特色。现有教材过于注重知识讲授,忽略能力培养,缺乏具有实用价值的技能训练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到培训对象—学生的实际情况。当前技工学校学生大部分属于“学困生”,入学时基础较差,很多理论课对于他们来说犹如听“天书”,根本听不懂更何谈去掌握。结果造成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质量下滑。针对上述弊端,本人认为培训教材选择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实用性原则。首先内容要适合学生学习需要,解决学生实际。真正做到既有理论分析,又有思想教育;既有实验操作,又有现实例证。第二,针对性原则。可专门针对技校学生普遍关注的知识、技能、就业等问题,并根据他们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合理编写,尽量做到难度适中。第三,科学性原则。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新时期社会上各行业急需的热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指导编入教材并及时更新。第四,系统性原则。教材内容要完整有序,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技能指导内容要科学合理,自成一体,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因此,精心选择适合技校技能培训的教材刻不容缓,对于技工学校的长久发展意义深远。

上一篇:边疆高校下一篇:倍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