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

2024-07-22

技能(共12篇)

技能 篇1

龙固矿井井型大、设备新、门类齐全、技术先进、区域代表性强, 矿井所使用设备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 科学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公司现有井上、下生产单位10多个, 生产作业人员2000多人, 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文化程度、操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技能操作水平有待于提高。专业、区队重视生产效益、轻视技能操作水平的现象时有发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操作、使用、维修滞后不能与生产现场同步进行。现代化的矿井与现有的员工队伍技能操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为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培养和选拔一批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新巨龙公司开展职工技能大赛活动, 同时, 选拔出优秀者参加集团公司10月份组织的技能大赛。

本次大赛分为回采、掘进、机电、运输、通防、地测、洗消七大专业的25个工种, 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 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满分均为100分, 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按照30%计入总分, 实际操作考核成绩按照70%计入总分。技能大赛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5至7月份为学习培训阶段, 各专业单位自行制定学习和练兵计划, 分专业和工种组织所有在岗技术工人进行培训学习, 广泛发动技术工人立足本职岗位学技术、钻业务、强本领;8月份为预赛阶段, 各专业单位自班组—区队—专业层层组织开展技能比赛活动;9月份为决赛阶段, 由公司职工技能大赛办公室统一安排, 相关专业具体组织, 分专业分工种举行职工技能大赛, 选出优胜者参加集团公司技能大赛;比赛结束后, 由公司技能大赛办公室汇总成绩、总结大赛工作, 公司组织召开总结表彰大会, 对优秀选手进行表彰奖励。

为了保证技能大赛的顺利开展, 七月份培训中心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广泛发动, 组织全员参与岗位练兵比武活动, 启动技能大赛活动仪式

1、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工会主席张明

毅及工会、经管部有关人员来公司参加在培训中心举行的技能大赛活动启动、授旗仪式, 着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队伍, 深化创新型、学习型企业创建, 深入实施“铸精品矿井、创一流企业”工程, 推进“一井一面一千万吨”战略新跨越。集团公司工会主席张明毅、公司总经理辛恒奇分别做重要讲话。采掘专业、洗销、选煤专业参赛选手代表进行表态发言。张明毅为技能大赛活动授旗, 对创建学习型、创新型企业采取的措施给予充分肯定, 他强调:此次活动是集团公司第一家大规模开展的员工素质提升工程, 要按照集团公司统一安排部署, 扎实推进员工素质提升、全员培训、技能大赛、科技创新等活动, 确保取得实效。要专门成立技能大赛办公室, 对各专业、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分层推进, 创新模式, 增强实效。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橱窗等宣传阵地, 大力宣传各单位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创新经验, 努力营造“专业有规划、人人有计划、活动有目标”的良好氛围。要面向基层, 立足岗位, 把开展活动作为带动职工岗位练兵比武、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抓手, 加大投入, 明确责任、精心组织, 掀起一个学业务、学理论、比本领的竞赛热潮, 切实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储备人才。

2、活动结束后, 参观了职工培训中心展室、实验室, 理论知识培训办班、职工实训基地学员实践操作情况。

3、及时发放各工种教材、笔记本、笔, 保证理论知识学习。

二、全面加强基地、师资、教材三项建设, 打造安全培训平台

1、按照矿井的实际需要, 建成了由教

学区和实习区组成, 占地面积3576平方米的培训基地, 建有采掘、机运、通防、电器操作实验室四个, 配备试验设备、教学演示仪器12台。建有4块实际操作训练车间, 安设了综采机械、掘进机、扒装机、胶带机输送机、无轨胶轮车、多种机电开关、迎头放炮模型等设备10余种和相应的安全设施, 能够满足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防五个专业23个工种的岗位操作和系统训练。

2、按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

兼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 聘请了63名专兼职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层次的培训需要, 以兼职的形式, 聘用20名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管理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培训教师, 实施分类培训。

3、鉴于目前装备提升快、教材更新慢

等情况, 结合矿井阶段特点, 完成了多套教材的本企化改造。针对综采、综掘工艺普遍应用, 编制了《矿井新技术》, 就综合机械化采煤、掘进技术及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检修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说明;针对单轨吊运输工艺的全面推广, 编制了《单轨吊技术应用》一书, 采用简短的语言、好记的口诀, 使职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了设备的核心要领, 便于职工学习, 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充分利用职工实训基地, 坚持常规训练与技术比武相结合

1、积极开展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

动, 以比促学、以赛促练。对采、掘、机、通、运、洗选、地测七个专业分月度组织技术练兵、技术比武。

2、制定新巨龙公司职工实训基地实践操作考核标准

包括训练内容、危险源辨识、操作规程、现场实际操作评分标准。聘请实习指导教师重点针对采煤机、掘进机、输送机、液压支架、采掘电钳工、绞车、单轨吊、耙装机、胶轮车、锚杆支护工、放炮员等工种进行讲解和操作, 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实训基地培训和传统培训大为不

同, 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根据工作或生产实际情况, 灵活选择培训项目, 然后通过现场、实物或模拟演示 (练) 迅速抓住学员的注意力, 使学员有一种身临其境、课堂与现场零距离的感觉。解决了纯理论、培训内容抽象空洞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员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之更加容易掌握学习内容, 从而达到最佳培训效果。

技能 篇2

10月15日,在贵安农校开班的贵安新区农民培训班上,来自贵安新区四乡镇的120余名群众参加了培训。种植培训、电商培训、“三女”培训……这些接地气的课堂知识,让群众又进一步掌握致富技能,为幸福的小康生活打下扎实基础。

作为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虽在年就已实现全域高标准脱贫,但为了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贵安新区仍着力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和致富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随身。近年来,贵安新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把强化技能培训作为开展精准扶贫的关键一招,送各种技能培训上门,让那些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而导致收入低的农民,学开车、学家政、学厨艺、学种植等,从而有了一技之长。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作则必成。实践证明,新区不少群众因为学会了一门技术,有了赖以谋生的本领,找到了一份工作,收入稳定增加,日子越过越红火。

技能大赛推动了技能教学的实施 篇3

一、从职业技能大赛入手,探索技术文化为主的课程内容,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倡导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它的价值文化核心所在。怎样倡导和怎样提高一直是职业教育者研究的方向。职业院校的教学如何把准市场脉搏,使学生学以致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是非常难得的导向标。例如2011年江苏省“建筑CAD”项目,采用计算机上机操作方式进行,软件为中望ZWCAD2011教育版,考察参赛选手使用该软件绘制建筑工程图的能力,如:按图录入、图纸转换与保存打印等。要求参赛选手熟练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图示内容和图示方法,具备建筑工程图识读的基本能力,能够按照国家建筑制图标准和规范绘制建筑工程图。熟悉国家相关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4-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显而易见,它所显示的是典型的项目化、工程化教学要求,这正是职业院校课程内容的改革方向,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就能明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有利于职业院校明确教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也有利于职业院校课程内容的调整。技能大赛为职业院校确立教学内容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为实践教学中,如何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导向。

二、从职业技能大赛入手,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给技能教学带来生命力

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衡量专业能力的是岗位任务完成情况,主要评价标准是学生的综合实力。与过去老“三段式”教学方式相比,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使职业教育中专业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务实。(1)技能比赛的开展有效地更新了教师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就是技能型人才,所以教学内容必须以实用为目标。通过研究技能大赛组委会发布的文件,下到企业生产一线参观学习等途径、方式学习比赛项目的内容,邀请企业专家来现场指导,这更清楚地表明了职校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实用操作技能,以及所需技能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帮助职校解决教学与实际需要脱节的原因,明确教学内容的教授程度,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2)职业学校教师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具体实现者。所以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高低,关系到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高低。我国的职业教育与企业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而职业技能大赛则是一个促进教师技能学习的良好平台。从我校的具体参赛情况分析,专业教师带队参赛,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明显的帮助。要想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教师就必须要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从原有的单纯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带学生实践操作,把知识真正转化为技能。通过组织教师直接参与、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促使教师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和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职业教育能真正走向实践、走进企业、走入社会。而且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学校都会组织一些集训,教师会接触到很多新设备、新技能,从而提升了教师的能力,开阔了教师的视野。

三、从职业技能大赛入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给技能教学注入原动力

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引导,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在技能大赛的影响下,学生慢慢体会到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企业管理理念与创新精神等在大赛项目中的重要性,团队间只有彼此配合默契、个人专业技能娴熟,才能做好工作,完成任务。学生在平时的技能学习中,自然就慢慢显示出了特定的职业素养,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掌握。在职业规划上确定自身目标,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会整合及利用各种社会学习资源,尤其是提高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具备查找、筛选最新技能技术并快速掌握的能力。

总之,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受到社会日益广泛的关注和广大职教师生的高度重视的今天,技能大赛也成了各类职业院校发展的大检阅,引领和推动着职业院校办学模式,特别是实习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我们应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强化基础,合理地用技能大赛的形式进行技能考核,更好地发挥技能大赛对技能教学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 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技能 篇4

关键词:钳工,动作技能,技能教学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照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一项工种,是机械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种,它的特点是灵活性强,工作范围较广,技术性强,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决定加工质量。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动作或智力的活动方式,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这两者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动作技能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也是它的经常体现者;智力技能则是动作技能的调节者。根据心理学知识可知,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动作形成的不同阶段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钳工操作能力,并通过动作技能的教学和练习来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提高。笔者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进行技能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动作技能的认知和定向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学生对所学操作技能有初步认识,对动作方式有所了解,在头脑中形成动作印象。此阶段学生动作忙乱紧张、呆板而不协调,并出现多余动作,并难以觉察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因而自己不易发现错误。

根据这个阶段的特点,教师在钳工技能教学时,首先要设法加深学生对动作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操作技能。常用的方法有:

1. 将运用逐步分解。

教师在示范时应把操作的过程按顺序展现出来,以有利于学生观察操作中的要领;同时要求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并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自己的模仿写出操作步骤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而后再依据操作步骤进行练习,这种方法在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钳工锯削姿势的教学,教师对推锯、回锯、锯条的运动轨迹等进行分解示范,同时学生模仿练习。

2. 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

职业学校的钳工实习都是采用班级授课,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很难使每个学生都注意到,即使学生都集中注意力,也很难说每个学生都能理解。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的训练方法,一是可以缓解教师力量的不足,二是可以使指导与示范个别化,三是可使学生理解和观察中的错误及时得到纠正。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讲解示范后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人进行练习,一人进行动作监督,这样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示范,并指出对方错误所在。例如,在钳工錾削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握锤、握錾、挥锤、锤击等动作进行指导,这时采用的“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的方法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进行多媒体教学。

在播放多媒体课件前教师要注意讲解,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观看操作过程的动作细节。播放时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必须研究的动作上来,特别是对重点的动作或画面动作不够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醒,以免学生疏忽。播放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小结。例如,在进行钳工修理教学时,在学生进行操作之前进行多媒体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动作的联系形成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学生经过反复练习已使个别动作联合成完整的动作体系,视觉控制作用逐步减弱,肌肉运动感觉的自控作用逐步提高,并能发挥特殊功能。同时,在本阶段动作相互干扰减少,紧张程度减弱,多余动作消失。由于技能逐近形成,学生发现自己错误的能力也在加强。

根据本阶段的特点,教师应让学生进行反复有效的练习。这种练习并不是机械的重复,要使学生获得技能并达到熟练程度,教师在技能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 调动学生练习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具有了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练习时就能开动脑筋、主动练习。在操作练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独立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独立操作时可能发生一些错误,教师应及时给予指正,这对学生熟练掌握技能极为有利。如果仅让学生进行重复模仿练习,虽然学生操作不会发生错误,但这种正确性是教师示范的结果,而不是学生认识后加以掌握的结果,将无助于学生的技能提高。

2. 充分利用练习中反馈的强化作用。

教师在指导学生技能操作的练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指出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和不合理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动作的要领、操作的注意事项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了反馈信号,知道练习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就能每次练习都有所收获。

三、动作的协调阶段和完善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学生的各个动作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体系,相互协调,能够依照动作的顺序以连锁反应的方式实现出来。此阶段意识的调节作用已大大降低,肌肉运动感觉作用占主导地位,视觉对动作的控制也进一步减弱,注意范围扩大,并能根据情况变化适当调整动作方式。

1. 突出要点,反复练习。

由于这个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操作应以学生练习为主,其目的在于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使他们的操作技能得到强化和巩固。对难度较大的操作技能教师要重点练习,力求人人过关。

2. 定指标,合乎规范性。

根据心理学原理可知,这个阶段正是技能形成过程的高原期,学生练习的兴趣可能下降,或产生厌倦情绪,使技能成绩出现停顿状态。为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每次教学中应给学生一定的生产指标和技术指标,用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严格规范学生的技能操作,逐步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讲授的技能--教育教学技能 篇5

一、讲授技能概述

讲授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方式。它主要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等引导学生了解现象,感知事实,理解概念、定律和公式,从而使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

(一)课堂讲授的特点

课堂讲授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1.教师是课堂讲授的主要活动者,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以听讲的方式进行学习;

2.教师主要以言语传授知识,口头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

3.教师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4.面向全体学生,根据班级学生的一般特点和水平进行教学。

(二)课堂讲授的优势与局限

1.课堂讲授的优点

(1)效率高。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具有时间少、容量大、效率高的特点;

(2)成本低。讲授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受条件设备的限制,省时省力,便于广泛运用;

(3)能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恰当的设疑,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等,主导教学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4)保证知识的系统性。讲授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适宜解释多数学生面临的疑难问题。

2.课堂讲授的局限

(1)教师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机会对学习内容及时做出反馈,因而不易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

(2)讲授不能代替自学和练习,讲授过多,会挤占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3)讲授通常面向全体学生,无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不易得到全面贯彻;

(4)空泛的讲授,不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易陷入注入式教学的泥潭。

(三)课堂讲授的适用范围

1.适用于传授事实性的知识

事实性知识通常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在某些知识(如时事、学科的最新发展、研究的前沿状况等)不可能很快地从印刷品或其他形式的媒介中得到的情况下,讲授教学特别见长。对于抽象程度高、学科内容繁杂的课程,讲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论框架,为以后的学习作准备,起到概述或定向作用。对于事实性知识以外的知识类型,讲授教学必须借助于其他手段,如直观教具、示范实验或相关的视频材料等。

2.适用于班级教学

班级授课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在相当长的时间都会是教学的主要形式。采用班级教学,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一般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授教学。班级讲授不但能节省教学时间,而且实践表明,只要讲授得法,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讲授的基本形式

讲授通常有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基本形式。

(一)讲述

讲述是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地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讲述分为叙述式和描述式。叙述式在文科教学中用于叙述学习要求、政治事件、社会面貌、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梗概、写作方法、历史事实、地理状况等;在理科教学中用于叙述学习要求、数量之间的关系、自然现象的变化、物体结构和功能、生物种类和遗传、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等。描述式在文科教学中用于刻画人物、描绘环境、介绍细节、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等;在理科教学中用于描述与课题内容密切相关的科学家或发明家的经历或业绩。叙述式和描述式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说事,而不是说理。其不同之处在于:叙述式的语言简洁明快,朴实无华;描述式的语言细腻形象,生动有趣。

(二)讲解

讲解是指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阐述、论证的讲授方式,通过解释概念含义,说明事理背景,阐述知识本质,论证逻辑关系,达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与讲述不同的是:讲解不是讲事,而是讲理,侧重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讲解主要包括三种方式:

1.解说式。运用学生熟悉的事实、事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接触概念,以感知为起点对概念进行理解,或者把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如对古文、外语、专业术语进行准确的翻译,对疑难词语给出恰当的解释等。这种方式一般用来讲解无须定量分析的理论知识,多用于文科教学。

2.解析式。解释和分析规律、原理和法则,是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巧训练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有归纳和演绎两种途径。归纳是通过讲授分析事实、经验或实验,抓住共同要素,概括本质属性,综合基本特征,用简练、准确的语言作出结论,再把结论用于实践,解决典型问题,最后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内容进行比较,指明区别和联系;演绎,即首先讲解规律、原理和法则,再举出正反实例,加以应用。

3.解答式。以解答问题(思考题、练习题)为中心,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在事实中引出问题,或直接提出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标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比较、择优,进而找出论据,再开展论证,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果,最后归纳总结。

(三)讲读

讲读是在讲述、讲解的过程中,把阅读材料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讲授方式。通常是一边读一边讲,以讲导读,以读助讲,随读指点、阐述、引申、论证或进行评述。这种讲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较为常用。讲读主要有五种方式:

1.范读评述式。一篇课文由教师或学生分段范读,边范读边评述;

2.词句串讲式。在讲读课文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分析文中词句,筛选重点词句并板书;

3.讨论归纳式。读课文时遇到容易使学生困惑、起争议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待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小结;

4.比较对照式。读完课文后,比较文中的人与人、事与事、物与物,在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过程中讲授知识,指导学习;

5.辐射聚合式。联系先前学过的文体相同、主题相近、写法相似的课文,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找出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规律。

(四)讲演

讲演是讲授的最高形式。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而全面地描述事实、解释道理,而且还要通过深入地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判断、归纳演绎等抽象思维手段,作出科学的结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讲授的基本要求

(一)讲授要准备充分

准备讲授,最重要的是理清思路。所谓思路是指认识客观规律的思维过程,它反映着本学科的规律与人的认识规律的统一。教师应对讲授内容作全面的分析和把握,做到准备充足,力图将系统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应当指出,教师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思想、独特的见解,直接影响讲授的效果。

(二)讲授要有科学性

1.科学的内容

教学中所要传授的知识,应当是在人类目前达到的认识水平上已成定论的可靠知识。因此,教师讲授的内容应该是准确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知识。为此,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认真钻研、深刻领会知识的实质。做到讲授概念准确、论证原理充分、逻辑推理严密、列举事实真实、技能训练严格,使学生获得真实可靠的知识。切不可一味追求生动形象,违背科学性的要求。

2.科学的态度

要求教师要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树立尊重科学、严谨治学、去伪存真、求实创新的教风和学风。

3.科学的语言

科学的语言就是要求教师上课用严密的语言、精确的词汇表达概念,阐述定理公式,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如果教师用语含混或模棱两可,其结果只能使学生思维混乱,甚至导致错误认识,把错误的结论当作真理。

(三)讲授要有启发性

讲授要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心理水平、学习方法等实际出发,借助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地、创造性地思维,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真正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讲授要生动、形象

讲授的生动形象性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借助比喻、描绘、表演等手法或教学媒体手段使学生通过感知,领会抽象的概念、定理和规律,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讲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集中注意、积极思维,对学习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这对于他们理解、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有着重要作用。讲授要做到生动有度,切不可为了追求活泼有趣,而流于庸俗、低级,玷污教学环境和学生心灵。

(五)讲授要简洁

教师应使用简洁明快,既准确又精练,既有逻辑性又有概括性的语言进行知识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书面语言进行加工、提炼、斟酌,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使每一个字、每一个句话都起到相应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

历史教学讲鸦片战争,分析鸦片输入对我国的危害时,有位教师概括:“鸦片输入,使我国国贫、民穷、兵弱。”将教科书中洋洋数千字简缩为十几字,可谓言简意赅、言不虚发,学生听起来带劲,印象深刻。

(六)讲授要通俗

学生听得懂、听得明白,才有可能接受和掌握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因此,讲授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教师在选择例子和证据时,应做到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经历,尽可能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使他们容易把这些事物与即将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由于教师的教学对象是生活阅历不深、文化知识正处于打基础阶段的小学生,如果讲授的语言过于深奥,学生就很难听懂,从而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应通俗易懂。

(七)讲授要注意和谐性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语速、语调、响度等的科学运用,并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在确定基本的速度和音量后,语音的高低、强弱、快慢和停顿还应根据教学内容有一些变换、起伏,以吸引学生。一般而言,教师在讲授时应该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发音规范,节奏适宜,语调平直自然,但也要根据内容要求、感情表达的需要,适当改变,做到抑扬起伏,错落有致,恰当的语调是达到教学语言和谐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技能 篇6

关键词:技能竞赛 技能教学 教学质量

技能大赛是培养、选拔技能型人才并使之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要设计和创新,并且倡导“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 。采用各种措施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资金投入,完善和优化实训基础; 促进校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技能大赛的品牌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较快地提高技能教学质量。

一、影视后期制作技能大赛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过程

1.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课堂学习状况调研(采用两个平行班)

①按正常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讲解影视后期制作课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是否能够得到提高,最终的作品能否满足企业需要,技术含量是否达到一定水平。

②按技能大赛的要求,调整教学计划,采用技能大赛项目化教学,以题库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训练,达到熟练应用视频特效和视频转场。并结合理论学习,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操作的理解。

选取两个平行班,分别进行“齐步走”式的常用教学设计,调研两班的学生对两种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数字影音技术技能大赛近几年变革进行研究

①前几年数字影音技术技能大赛强调学生的创新创意,作品可以利用所学知识随心所欲的完成,只要新颖出彩,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制作结果。平行班中有一个班级就是按这个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知识点集中在学期前半部分,大部分时间给学生创作作品,评价标准以创新创意为主。

②近两年的技能大赛侧重点有所改变,加了理论题,并且侧重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必须按样片一比一的模仿,这对学生的基本功要求非常高,少了之前的创意部分,评价标准也是非常严格。平行班另外一个班级就是按这个技能大赛要求实施教学过程。

③根据技能大赛要求,建立课外培训小组,让感兴趣的和领悟能力高的学生参与到培训小组,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教学质量。

3.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课题研讨,定期进行学生座谈。

4.学生课前课后可以登录影视后期精品课程网站自主学习,及时上传课后作品,并且网络联系企业专家,实现校企合作,让企业思想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发展。

二、影视后期制作技能大赛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观点

1、平行一班的学生是未按照技能大赛的要求上课的,教师按课程要求完成知识点的讲解,但一般在最后的综合实例制作中,如果没有具体要求,让学生自由创意发挥的作品,就会发现有些学生会投机取巧,有时遗忘的知识点会有意避开,从而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视频特效;尤其在AE特效制作过程中,有些学生不能够理解参数,制作作品的很多成份是随意设置的参数形成的,最后让学生缺少了积极进取,努力钻研思考的精神。虽说最后作品有创意点在其中,但最终的技术含量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很多知识点学得不够扎实,基础薄弱。

2.平行二班的学生是严格按近两年技能大赛的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的,以真题的形式一题题一比一模仿制作,每道题的知识点反复强调制作,在发散思维没形成之前,拿出固定的样片,让学生思考样片采用的知识点,巩固知识点,打好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基础。在制作作品过程中,很明显的发现,本班的学生掌握知识点非常牢靠,做过一题,肯定就能够记住,并且牢记特效或转场名称(全英文软件)。技能大赛在近两年加入了理论题,可见理论支持实践的做法要逐步推广,我们在教学中也穿插着讲解了理论知识,同样发现,有些理论知识辅助支持了实践操作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操作,效果显著。最终的考核方式和技能大赛方式一样,时间和要求上都严格控制,作品评价上,创新创意点有些欠缺以外,知识点掌握基本能够完成教学目标,至少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每一个作品。

3、技能大赛的实训基地,以课外培训的方式,组成一个影视后期工作室,一方面为了每年的技能大赛,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企业,接手企业的订单,实现校企合作,将企业的需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学员以老帶新的方式在比赛前进行魔鬼训练,以点带面来给其他没有参加培训的学生最新的影视咨询和企业的影视动态,从而全面的提升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教学质量。

4、学生在不断地评价中,才能够得到成长和提高,对于学生的评价机制,包括课上和课外,课上教师采用边讲边练的方式,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实时评价,提出合理建议,让学生及时得到修改;课外学生可以随时登录影视后期精品课程网站自主学习,将自己满意的作品随时上传,教师随时上网批阅,指出不足,同时学生还可以上网自主学习网络资源,在技能大赛的不断推动下,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问题!

5、校企信息的畅通有待加强。目前尚未形成学校与企业的持续互动机制,无法真正以市场化的模式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更好的解决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在各层次技能竞赛中,学生既是参与竞赛的主体,又是竞赛的最大受益者。在学校领导的组织安排下,影视后期制作项目组建了一个竞赛团队从低年级学生就开始培养骨干分子,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普及性训练。同时建立竞赛奖励机制和技能证书认证等方式鼓励学生群体积极参与技能竞赛。先在班级内部选拔,然后班班之间竞争,目的是将技能竞赛的积极作用辐射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把握专业方向。学校层次上组织的影视后期制作项目技能大赛,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竞争的氛围中空前高涨,技能竞赛已经俨然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文化。

通过影视后期制作项目技能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如将实际问题联系课堂理论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吴达 教学与技能竞赛对接模式创新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29).

[2]蔡勤生 “赛教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3]杨桂珍 以技能竞赛为手段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09(15).

[4]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职业学校建立和完善技能大赛制度的意见(苏教职[2008]40号).

技能 篇7

一、铁路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性

企业通过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开发,实际中一次职业技能大赛对企业职工来说就是一次检阅,也给予职工们一个互相学习及交流的平台,因此实际中很多企业对技能竞赛活动的组织、要求等及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以此促进企业职工技能大赛活动的举办与深入。不过在职工技能大赛举办过程中,各个企业不能盲目照搬模式,而是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大赛实施方案,充分提高职工技术钻研的积极性。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自身经验分析,企业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技术人才的氛围,进而在企业内部引导职工参与到相关培训及及不断深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在其中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二、铁路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

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涵盖很多方面,笔者经过总结将其分成六大板块,接下来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1.加快人才成长速度

铁路企业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这也是提高企业效能的有效措施。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情况下,在企业职工之中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劳动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也就是说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有助于快速提高职工职业技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才评选机制、职业技能鉴定机制等完善健全,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激发技术人才的创造力

目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能力不仅是岗位竞争的需求,也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需求。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做好各种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职工团队的整体技能水平。通过在职工中举行技能大赛,在职工群体里掀起学习、竞争的浪潮,最终实现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这就需要调动职工参与技能大赛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动员职工参与具有行业特点的职业技能大赛。在职工中埋下竞争的种子。除此之外,相关负责人还需要在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之间展开技能大赛,将员工求胜意识激发出来,让职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展现自身风采,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及创新,实现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目的。

3.强化职工自我学习意识

为确保职业技能大赛取得预期结果,赛前企业可以组织职工进行技术练兵及攻关等活动,通过赛前活动的组织,将职工参与大赛的积极性彻底激发出来,同时还可以锻炼职工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促进普通职工向技术工转变、单一技术技能转为多项技术技能。这样在技能竞赛举办过程中,还可以有效促进技能人才的技术创新,大量的技术人才不断摸索及学习,在企业中营造出尊重知识、利用知识的氛围,彻底激发职工竞争及忧患意识,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不知不觉间养成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职工内在学习愿望及动力,实现提高企业职工综合素质的目的。

4.促进企业人才可持续发展

铁路企业举办职工技能大赛,除了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外,还能做好企业内部人才队伍建设,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好学、好问的工作氛围。这样职工通过技能大赛学习到许多先进工作经验及操作方法,将这些东西带回到生产实践中,在岗位上创造出更多的绩效,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同时又给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人才及技术支持。所以说实际中职工培训机制、职工素质及技能竞赛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断开展及深化职工技能大赛,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中随着劳动关系的改变,会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能进能出、干部可上可下的良好竞争机制。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广大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5.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提出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因为如果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企业内部就很容易出现轻视技能培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现象,对企业形象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铁路企业应该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指导思想筹办职工技能大赛,通过赛事的举办培养职工责任感及职业道德。实现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帮助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6.有助于形成科学人才观

企业通过技能大赛的开展,在内部营造出重视技术、尊重技术的氛围,促进个技能人才之间的竞争交流,实现工作环境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渠道,形成人才快速成长的社会氛围,最终实现科学人才观的确立,将高技能人才作为企业的的宝贵资源,突破一切非技能因素的印象,发挥技术人才的作;通过岗位练兵及技术比武等活动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任人唯才的用人机制,不形成死板的唯学历等岗位机制。

三、铁路企业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大赛选拔技能人才

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大赛选拔技能人才,首先要需要确保企业领导层重视大赛,其次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最后就是做好大赛环节的设置。

1.相关企业领导重视大赛

企业技能大赛选拔人才的成败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着紧密的关系,比如大赛预算审批、资源协调等都离不开各级领导。可以这样说,没有企业各级领导的支持,职业技能大赛根本没有可能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实际中需要强化各级领导对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确保大赛的顺利进行。

2.严密的组织程序设计

只有科学严密的组织程序设计才能确保技能大赛的顺利进行,确保选拔人才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大赛程序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工种选定及公信力设计原则。

(1)选定比赛工种的原则

铁路企业在确定比赛工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该工程是否具有行业代表性,也就是人才选拔的专业含金量要高,这样企业职业技能大赛才可以实现与国家行业接口,在比赛过程中提高技能含量。通常情况下根据大赛的层面需要考虑不同的问题,如表1所示。

其次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参赛工种要具有普遍新、广泛性和代表性,使企业职工的参与面要广,参与人数要多,然后通过严格、公平、合理的竞赛环节设计,达到层层选拔突出特定人才,最终要达到通过竞赛选拔技能人才的同时还能普遍提高职工业务素质的效果。

(2)大赛公信力设计

在设计职业技能大赛过程中,本身就要坚持公正原则。设计过程中应该对每一个赛事工种的技能核心及专业工种特点进行深入对比分析。赛事评价原则不能过于单一,而是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重点考察选手实际操作能力。对每一个工种赛事的评价都要公正公开,将偶然获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竞赛的趣味性原则

原因是现代企业中,年轻力量不可忽略,新时代的年轻人,思想活跃,不喜欢墨守成规、简单枯燥的模式,为了提高这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不影响竞赛标准的前提下,适当的设计竞赛环节的趣味性,特别是理论知识方面,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分析大赛组织方案

为确保职业技能大赛达到预期目标,应该做好大赛组织方案的设计工作:采用专家遴选及考评团队组合,赛事方案设计中所有项目的专家考评组均需要采用奇数值,避免出现评价结果相同,一般情况下采用三人制专家考评组,这三人需要具有代表性,我们铁路单位会在内部筛选出专业理论型、现场技术技能型及实践经验型专家各一名,保证专业团队的客观公正性;职业技能大赛除了为铁路企业选择出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技能人才队伍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赛事举办强化职工技能培训。所以实际中对赛事上的所有项目,所有部门都要进行全员动员,大赛组委会应该组织赛前培训,结合每项赛事的特点制定培训方案。因此我们举办赛事赛前培训的原则就是:对于那些不能保证顺利进行的项目(主要是选手比赛中涉及到使用高精密工量卡具、仪器仪表、测量工具、铁路线路检测设备等;涉及到必须使用大赛提供的系统技术环境以及比赛所使用的仿真模型),这类项目就要做好赛前培训工作。

4.确保大赛公正的措施

(1)比赛位置的科学布置

安排理论考场位置的时候,需要坚持集约管理与资源优化的设计原则,实际中在理论考场中同时安排100人左右及3个项目进行比赛。第一个方法在位置安排上:岔开同一项目的选手,同一部门的选手也岔开;再者就是在理论收卷环节,在一间考场中只需要设置一个主席台,上面做好不同工种标签,选手交卷过程中实现考卷的自动分类,提高收卷效率。

(2)抽签电子化

理论考试结束后进行实操比赛,但实操比赛容易受到工位、设施及评委人数的限制,参赛选手也受到心态等因素的影响,对比赛先后顺序产生争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采用电子化抽签方式,随机产生比赛顺序,这样可以保证公平公正,所有参赛选手都可以接受。抽签过程中,参赛选手不需要移动,只需要坐在位置上说出自己的号码即可,这样保证公正性的同时不会造成赛场秩序混乱,切实有效完成选手比赛顺序确定工作。

(3)设计专用草稿纸

比赛进行中,为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性,我们设计专门的比赛草稿纸,草稿纸上只填写编码。这样就算笔试试卷拆封,考评专家也不能判断选手的真实信息,这也是确保职业技能大赛公正公平的基本措施之一。

(4)阅卷公开化

对所有赛事理论考卷进行公开集中阅卷,各个参赛部门的领队可以在阅卷场地进行现场观摩。

(5)转换“参赛卡”

实际中考评专家不知道选手个人信息,能得到只有一个编码,因此不了解选手来自单位哪个部门,有效避免考评专家照顾某位选手情况的出现,保证比赛的公正性;每个项目打分环节由三个考评专家独立打分,在专用表格上记录相应分数,避免考评专家之间出现默契打分、相互讨论等情况。

(6)选手评级系统分析

比赛中实操环节设计独立待考室,待考室封闭管理,选手进出赛场路径不同;比赛中利用自激励式评价系统,计算机系统中放置比赛试题及评价标准,将人为影响因素彻底隔绝开,能够使用仿真模拟系统的尽可能在同一台仿真平台集中操作,实现多种不同品牌和控制逻辑的DCS系统在同一仿真平台的有效集成。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更多体现在人才上面,如何提高铁路企业内部人才质量是管理者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铁路企业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提高职工参与技能创新的积极性,提高职工技能水平的同时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发展空间,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延盛,姜颖,何琳锋,等.结合技能竞赛,创新“赛训一体”特色教学方法——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101.

[2]孙雪梅.全国高职高专技能大赛技术成果的转化及推广应用——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J].电子测试,2015,(20):78.

[3]相玉红.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34.

技能 篇8

关键词:技能竞赛,技能教学,教学质量

一、引言

2004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 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国家级的职业技能大赛活动, 这些活动得到了全国技工学校的积极响应, 并引导社会积极关注技能竞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和作用。从2004年的第一节技能竞赛开展至今已经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 随着普通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 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在下降, 而且随着竞赛难度的不断加大, 竞赛成为了少数人的竞赛。通过对职业学校师生的调查研究显示, 技能竞赛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整体水平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技能竞赛的难度一直在加大的话, 那么技能竞赛对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会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我们以职业学校的数控专业的师生为调查分析的样本, 通过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性的分析, 从而分析出技能竞赛同技能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 从而为更好地提高技能教学质量服务。

二、研究的意义和对象

(一) 研究的意义。

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的建设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的开展, 能够为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明确的前进方向, 从而使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更明确, 继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此外, 通过技能竞赛, 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有了更为深入地消化和吸收, 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检验并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在我国开展技能竞赛的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继而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使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可以说, 技能竞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 是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设计。同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 技能的掌握和运动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 提升教学的质量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研究技能竞赛与技能教学直接的关系, 来发现二者之间的紧密性, 能够为达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依据, 并在此基础上使教育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 对教育教学的改革、学生的就业能力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 研究技能竞赛与技能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于职业教育来讲就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 研究对象。

为了使研究的成果更具有参考价值, 我们选择了职业学校的数控专业的师生为研究对象。该专业的师生多数都参加过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数控技能大赛, 并获得了各类的奖项。研究的方法是以调查问卷为主,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来得出数据。

三、技能竞赛下的技能教学质量同传统技能教学质量的对比分析

(一) 传统技能教学质量。

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的是“教”, 突出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力图通过课堂教学教授给学生更好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是使得学生的技能水平仅局限于理论的操作平面上, 对于实际操作无法适应, 这就造成技能教学的质量比较低;二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在参加技能竞赛时创新能力不足, 在出现问题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弱, 没有办法依靠自己来独立地解决问题。传统的职业教育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它们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区别, 甚至在教学模式上照搬普通高校的模式, 这就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上没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在职业选择以及职业竞争上比较弱。总之, 传统的技能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 以教师“满堂灌”的方式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对学生实际技能的操作上比较忽视。

(二) 技能竞赛下的技能教学质量研究。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研究分析, 我们认为技能竞赛同技能教学质量的提升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参与技能竞赛的教师在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以及个人成效率上都会十分的明显, 特别是通过参加技能竞赛, 教师能够在比赛的过程中更好地发现理论知识同实际操作之间的关系, 能够根据最新的技能要求来更好地充实教学的理论。而在调查中, 参加过技能竞赛的学生同未参加过技能竞赛的学生相比, 在学习状况以及技能水平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学习上他们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同实际操作有效结合起来, 而且能够以理论来提升技能水平, 同时也能够用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的实践经验来充实已获得的理论知识。具体来讲, 在技能竞赛下的技能教学具有以下作用:

1. 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力。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 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比赛的过程中, 一方面是以指导教师的身份, 另一方面也是参赛学生的伙伴。由于技能竞赛是综合性的比赛, 因此, 几位指导教师组成的指导团队不仅需要熟悉本专业的知识还应当对同本专业相联系的其他知识有所了解, 而且比赛期间出现的新技术、新知识能够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 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除了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外, 数控技能竞赛中也有教师组的比赛, 对于参加竞赛的教师来讲, 如果要取得理想的成绩, 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 能够使教学的水平得到提升。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方式突出的是理论教学, 但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应当是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的教学方式是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在技能竞赛下的技能教学, 能够根据技能竞赛的实际, 改变课程的组织形式, 由原来的注重以理论讲解为主转变为实践操作为主。技能竞赛的创新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有助于教师不断更新原有的教育理念, 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更加强化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 技能竞赛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传统的技能教学以教师为主体, 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这就使得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得不到提升和完善, 学生仅仅成为学习的机器。通过技能竞赛, 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此外, 在参加技能竞赛的过程中, 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了他们对团队协作观念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提升综合职业素养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四、结语

总之, 以技能竞赛为指导的技能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能够转变传统技能教学中的一些弊端, 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未参加过技能竞赛的教师来讲, 他们对于理论与技能的紧密相关性的认识一般存在于感性的层面上, 对于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来讲起不到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成长效率上也是比较慢的。

参考文献

[1] .罗胜阳.从数控技能竞赛看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2] .黄银秀.职业技能竞赛与教学质量关系初探[J].科技世界, 2013

技能 篇9

技能大赛作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一直以来得到各级政府、学校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当前“双教融和”广泛实施的高职教育中, 通过技能大赛的开展, 校企协同创新“技能菜单”, 融技能大赛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中, 打破技能大赛集训淘汰制, 使更多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受益, 有利于引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同时对推进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师团队建设等, 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1]。

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教学成果展示和教学资源转化的媒介, 同时也有助于校企合作的深化开展。以技能大赛为导向, 围绕企业岗位技能需求, 始终以技能为主线, 创新并实践“技能菜单”, 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2]。

1 基于“技能菜单”实施“岗位引领、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是江苏省重点专业群主打专业, 江苏省示范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 多年来, 秉承技能培养为主线, 以就业岗位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形成了“岗位引领、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将“技能菜单”融入人才培养, 通过调研企业就业岗位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再从典型工作任务中构建“基于企业典型职业岗位”的二级“技能菜单”课程体系, 实施“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实行“项目化+阶段化+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以与悦达纺织、大丰纺织商会等的深度合作为契机, 多方联动, 基于企业典型工作岗位, 实施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例, 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各环节。校企合作共同编写十多部全国纺织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其中包括《纺织材料基础》、《纺织实用技术》等省级精品教材, 《机织物分析与设计》、《纺织材料基础》省级重点教材。

2 基于技能大赛引领校企合作创新“技能菜单”的教学做一体化

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技能培养和校企合作, 体现在教学实施中就是“教学做一体化”。技能大赛作为检验学生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近年来倍受关注。但是, 技能大赛作为选拔性的赛项使受益的学生较少, 而“技能菜单”正好可以弥补这种缺陷, 并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根据技能大赛以及企业岗位对技能的要求, 制定不同的“技能菜单”, 学生在掌握基础技能操作后, 可根据自身的技能特长及今后的“职业意向”进一步选择“技能菜单”。同时, 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建设, 打破传统的重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单一等形式, 创新技能考核评价体系。企业人员参与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 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毕业生拿到企业认证的上岗证书, 入职后能够立即胜任分析与检测试验员、面料设计师、工艺员等企业核心技术岗位, 真正实现毕业即顶岗, 顶岗即出色。

在教学实施中, 采用学案导学、项目化教学等教学做一体化形式, 以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设计的载体,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结合在一起, 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 实现“赛证融合”

增强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改革的“协同性”, 真正实现“赛证融合”。突破“技能大赛”选拔性的特点, 将技能大赛融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 进一步推广“项目化”教学, 基于“技能菜单”进行人才培养, 引入技能证书, 实现全专业“双证融通”。近几年来, 学生在全国纺织面料检测大赛中蝉联四届团体一等奖, 面料设计大赛和外贸跟单大赛成绩也多次获得一等奖, 更有一名同学荣获2012年全国纺织面料设计大赛中唯一的“全国纺织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标兵”称号。

引入技能证书的考核, 将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和培训内容纳入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使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职业资格标准, 着力构建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 加大学生就业的砝码, 增强就业竞争力。经过技能鉴定, 学生毕业前需拿到“纺织面料设计师”、“针纺织品检验工”和“纺织设备保全工”等高级证书, 具备技师资质, 部分优秀学生可直接拿到技师资格证书。

4 推进“技能套餐”培训制度

加强校企合作, 广泛推进“技能套餐”培训制度,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开发“技能菜单”, 在培养学生不同专业技能的同时, 针对企业推出“技能套餐”, 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套餐式”技能培训, 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 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图1为企业“套餐式”培训示意图。

与江苏悦达家纺有限公司共建“悦达纺织学院”, 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学生技能培训和员工技能培训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深度融和与改革。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为学生上课和共同考核学生。企业提供学生顶岗实习岗位, 吸纳学生实习, 共同建设校内实习工厂等。与悦达家纺联合开展作品设计大赛, 优秀作品被企业选用并投入生产。另一方面, 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发“技能套餐”, 为新入职的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及鉴定。依托学校建有的江苏省第一家纺织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国家级纺织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 “内培外引”, 组建了一支本领过硬的实践教学和考评员队伍, 每年为企业鉴定员工数百人。

5 打造双优教师队伍

实践技能大赛引领下的“技能菜单”, 打造一支技能过硬的双优教师队伍。融技能大赛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中, 打破技能大赛集训淘汰制, 使更多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受益, 减少“技能偏科”, 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拥有“一技之长”。这同时要求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加强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已成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

以提高教师技能为根本, 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 在深入企业一线的过程中总结归纳课程教学项目、任务, 取得相关技能证书或工程师称号, 实践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同时, 学校牵头、校企共商、教师提炼, 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和项目, 多项成果转化企业。

经过校企七合作、产教八融和,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团队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纺织实训基地教学团队”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生物质功能纤维的制备”团队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团队称号, 这为技能大赛引领校企合作创新“技能菜单”的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图2为校企合作、产学融和, 建设双优专业团队的路线示意图。

6 结语

高职院校“技能菜单”的实施研究, 将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与技能大赛、企业需求有效融合。通过“技能菜单”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实施, 培养出一批不仅能够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还能够在多方技能得到均衡发展的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 将高职院校的“技能菜单”推向社会, 根据企业需求制订“技能套餐”, 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摘要:技能菜单式人才培养始终坚持以技能为主线, 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为目的, 减少技能“偏科”现象。基于技能大赛, 实施“岗位引领、学做合一”人才培养, 加强“不断型”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实现“赛证融和”, 结合企业技能需求, 多方面全方位进行技能培训, 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也能为企业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套餐式”技能培训。

关键词: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技能菜单,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郭泽忠.“技能菜单”教学模式浅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 12:91-94.

技能 篇10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 高职教育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对于高职教育, 即使对于一般性应用本科教育, 强调培养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 早已成为共识。

由中国市场学会组织发起的“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已历三届, 组织和搭建了一个与企业合作, 学生可以参与特定企业市场营销活动, 融入真实职业情境的平台, 也有高校在本校或地区层面组织类似竞赛, 如果这类竞赛要旨在于“考核和检验市场营销职业能力”, 那么, 认识什么是市场营销职业能力, 确定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规则就成为一个首要问题。本文试图在梳理其他学者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可以用于市场营销竞赛的技能评估标准及评价规则, 从而有助于高质量的组织实施市场营销技能竞赛。

2 营销职业能力概念及评价

关于职业能力, 邓泽民将其定义为“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从上述概念可以衍生出, 能力应该是和特定的工作任务联系在一起的, 要评估市场营销职业能力, 应该明确市场营销活动所涉及到的基本工作任务。从营销职业活动任务的性质来讲, 既包括作为决策环节的营销调研、策划活动, 也包括作为执行环节的营销组织管理活动。

能力有高低, 差异性的能力意味着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时所体现出的差异化的水平, 所以能力还应该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求有关。对于市场营销工作, 应该是和完成市场营销工作任务的要求有关。营销职业能力的差异, 体现在完成不同营销工作任务时满足要求的水平不同。

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需要相关的知识, 但是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 它是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 考查知识, 也可以间接的考察作为结果的能力。

态度和知识类似, 它指的是个体对职业活动的认知状态、情感状态和行为倾向, 它直接影响着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考察营销职业态度, 也可以间接地考察作为结果的能力。

营销职业能力的差异不仅体现为作为过程环节的营销调研、策划、营销活动组织管理水平的不同, 还体现在作为结果环节的营销综合绩效水平的差异, 所以可以考察作为结果变量的诸如市场份额、销售售额额、、利利润润、、顾顾客客的的满满意意度度, , 品品牌牌形形象象的的改改善善等等维维度度的的内内容容。。

3 市场营销工作任务的内涵

市场营销工作任务的核心是营销管理, 而管理的核心是决策, 按照P·Kotler《营销管理》一书第12版 (2006) , 营销管理的定义是:营销管理是选择目标市场, 通过创造、传递和沟通更高的顾客价值而获得、维系和发展顾客的艺术和科学, 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3.1 市场调研

主要包括消费者行为调研和其他环境影响因素调研

3.2 营销决策

(1) 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的选择。 (2) 消费者行为分析。 (3) 竞争战略与市场定位。 (4) 产品策略决策 (含品牌策略与包装策略) 。 (5) 价格策略决策。 (6) 渠道策略决策。 (7) 促销策略决策。

3.3 营销决策的组织实施和控制

4 市场营销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市场营销职业能力进行评估, 首先应该厘清营销管理活动所涉及的主要任务, 其次应该明确完成主要营销任务的要求, 以及完成该任务所涉及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而营销职业能力水平则体现为应用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完成一定营销任务时所体现的满足要求的程度。当然, 要求不仅包括过程环节的要求, 也包括结果环节的要求。本文尝试提出通过市场营销大赛测量营销职业能力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 具体使用时可把任务要求细分成不同水平的指标来进行测量。

4.1 营销调研及策划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一)

4.2 营销职业态度的评价

职业态度的涵义除一般意义的态度外, 它还包括职业精神 (敬业精神、创业精神) 、职业信念、职业道德等。因此, 要特别注意学生职业态度方面的培养, 以利于职业能力的形成。涵盖和反映营销工作态度的内容一般包括如敬业精神、职业信念、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合作精神、积极的工作态度等。可以参照这些内容制定关于营销工作态度的评估指标体系。

4.3 营销决策的组织执行和绩效评价

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是从过程角度体现对营销职业能力的评估, 还应该从营销活动的组织落实和绩效角度对营销职业能力进行评估, 这些内容一般包括:

(1) 建立营销工作团队, 并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工。 (2) 建立清晰的工作流程, 各个岗位能够协调配合。 (3) 营销岗位的激励及绩效考核反映该岗位的性质、特征。 (4) 制定反映营销绩效的考核指标, 例如市场份额、销售额、利润、顾客的满意度, 品牌形象的改善等。 (5) 反映营销策划工作效率的内容, 即从投入和产出比值的角度去对营销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估。

5 市场营销职业能力评价方法和过程

营销活动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 评价时主观性较强, 因此应遵循一定的规则, 本文试提出以下原则:

5.1

评价的对象应该具有可比性, 要评价的营销职业活动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分类, 例如本文提出的若干项营销活动工作任务划分。

5.2

评价应有统一的标准, 例如本文初步建立的营销职业能力评价标准指标体系。

5.3

评价应使用综合性的标准, 例如既包括过程性的标准, 如涉及到调研和策划任务的, 也要包括结果性的标准, 如销售额等。

5.4

评价指标体系要进行信度和效度测试, 符合要求才可以。

5.5

由评委根据统一的标准及自己的主观判断打分, 因此为确保准确性, 评委的分布应有一定的代表性, 例如评委应该既有企业界的人士又有学术界的人士, 以增强代表性。

5.6 即使对于同一个评估对象, 评委组成不同, 评价结果也会有差异。

因此, 当工作量比较大, 如不能有一组共同的评委完成所有的评价工作时, 不同组别的成绩不宜以分数标准横向比较。而应每组取前几名, 进行纵向比较。因为可能会产生由评委的主观差异所导致的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差异。

通过对市场营销职业能力概念的剖析, 建立了对营销职业能力水平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 有助于搭建对营销职业能力水平进行评估的竞赛平台, 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营销人才。

摘要:许多高校正在通过组织和参加不同层次的营销技能竞赛营造营销活动环境, 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工作任务平台, 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营销职业能力。本文从探讨营销职业能力的概念, 内涵入手, 提出了营销技能大赛营销职业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估原则, 从而有助于高质量的组织实施市场营销技能竞赛。

关键词:营销,技能大赛,职业能力,评估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02年3月.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6]16号2006年11月.

[3]卢泰宏.营销管理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1月.

[4]方光罗.市场营销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三版.

[5]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第二版.

技能 篇11

关键词:中餐冷拼;训练水平;技能大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1C-0045-03

由江苏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共同举办的201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烹饪项目比赛已经硝烟散尽,来自全省12个地级市137名中职学生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每年的江苏省职业院校烹饪技能大赛中职学生组是面向全体省内符合参赛要求的烹饪中职学生而展开的一次盛大的技能比拼。本次中职学生组烹饪项目比赛同往年一样,共设中餐热菜、中餐面点、中餐冷拼和果蔬雕4个项目,且均为个人单项竞赛项目。竞赛的内容仍然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的要求为基础,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所规定的应知应会的要求,包含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内容。笔者结合本校实践经验,试探讨技能指导教师在中餐冷拼技能竞赛项目的训练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及技能训练水平。

一、制定保障有力的规章制度

笔者所在学校在多年的技能大赛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训练制度体系。其目的不仅能促进和提升技能训练效果,更能为技能训练实施提高良好的基础保障。如技能训练后勤保障制度,建立有专门关于技能训练选手及指导教师节假日食宿管理办法等。正是这一管理办法的出台,解决了长期困扰技能训练选手和指导教师的难题,提高了技能训练的效率,促进了训练质量的全面提升。再如,关于技能训练的费用,其背后应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支持。由于各地各校对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竞争也越发激烈。而随着技能大赛的常态化,许多学校在肩挑市赛、省赛甚至还有国赛的长期重任下,不得不将技能训练之外的常规教学变成“窘态”。因而,技能训练的资金保障显得格外重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物价也在不断上涨,倘若没有健全和严格的训练费用保障制度,不仅对比赛成绩产生严重制约,更有可能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制定科学严谨的训练计划

(一)钻研大赛方案

经常参加省烹饪技能大赛的教师都知道,每年的省技能大赛方案看似变化不大,变动好像不多,但恰恰就针对这一点点变化、这几个字的不同,就极有可能给最终的比赛结果带来无法挽回的影响。如在2014年省赛方案中,中职学生组中餐冷拼项目规定品种(三拼)的竞赛内容描述是:竞赛内容为三拼(半球型)。现场提供每位参赛选手盐方火腿、象牙白萝卜、熟胡萝卜各250克,统一提供8吋平盘(内径15.5cm)。成型标准:盐方火腿、象牙白萝卜、胡萝卜切成两层刀面,呈扇形,每料均120°角,相邻间应保持0.5cm的齐直缝隙,每料垫底的原料应与刀面原料一致,成片状,不得使用茸泥粒形料垫底,组合成半球型的三拼冷盘,作品收口部分以原有自然刀面收口,不可使用其它装饰物,竞赛时间为30分钟。

同样的竞赛内容,在2015年省赛方案中是这样来描述的:竞赛内容为三拼(半球型)。现场提供每位参赛选手盐方火腿、象牙白萝卜、断生胡萝卜各250克,统一提供8吋平盘(内径15.5cm)。成型标准:盐方火腿、象牙白萝卜、胡萝卜切成两层刀面,呈扇形,每料均120°角,相邻间应保持0.5cm的齐直缝隙,每料垫底的原料应与刀面原料一致,成片状,不得使用茸泥粒形料垫底,组合成半球型的三拼冷盘,作品收口部分以原有自然刀面收口,不可使用其它装饰物,竞赛时间为30分钟。

就这两段描述,倘若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对于大多数经历过上一年度的省赛指导老师来说,感觉两段描述根本就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变化。起初,笔者所在学校两名中餐冷拼项目指导教师同样在看完几个关键词和数字后,也认为方案还是沿袭了去年的内容,没有带来本质上的变化。而在随后的第二次方案解读会上,细心的指导教师发现,2014年版方案中,对现场提供的原料——胡萝卜的描述是“熟胡萝卜”,而2015年版方案中的描述是“断生胡萝卜”。

那么,到底熟胡萝卜是否就是断生的胡萝卜?针对这个问题,指导教师向语文教师寻求帮助,同时通过文献检索理出如下答案:“所谓断生,俗称“八分熟”,就是把原料加热到无生性气味,并接近成熟的状态”。具有一定烹调常识的应该知道,生胡萝卜切出来的片,容易起翘,拼摆成型时易变形,不如煮熟的胡萝卜切出来的片显得“服帖”。所以,谨慎起见,教师将参加过2014年省赛中餐冷拼项目的选手叫来,经过仔细询问,了解到去年赛场提供的熟胡萝卜较烂,优点是比较容易切片,但缺点是切片易散、碎。针对这样的情况,指导教师不置可否,唯有展开实验。通过几轮实验和激烈的讨论,最终形成一致的意见,即在接下来的三拼项目训练过程中,所提供训练的胡萝卜分别取用在水锅中煮沸2分钟、3分钟、4分钟和5分钟的,此举旨在让学生能适应在不同生熟度下,胡萝卜在切片和拼摆上所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学校也主动向大赛组委会咨询,得到组委会“稍后会给予准确的回复”信息。在后面更新的最新大赛公告中,特别给本次冷拼项目“断生胡萝卜”较为明确的回复。

由此可见,指导教师对于解读方案的能力能直接影响到训练的合理和有效性。只有具备良好的解读方案能力,才可能制定出科学严谨的训练计划。

(二)制定训练计划

2012年之前,我校中餐冷拼赛项指导教师制定出的训练计划相对简单,针对性不强。训练时间看似很长,但训练的效率往往不能与此成正比关系。此后,相关指导教师通过由省职教学会组织的技能类暑期培训,并结合学校技能训练软、硬件条件等,逐渐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此举较往年训练计划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第一,可操作性更强。首先,因人而异。根据不同选手基本功的高低,分别给予不同的训练量,且要求也略有不同。有时,还会针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不同问题,作及时的调整等。第二,层次感清晰。将训练期扩充为5个阶段,即扎实基本功阶段、强化基本功阶段、分项计时阶段、仿真比赛阶段、备赛阶段。每个阶段都相应配备十分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考核标准,只有通过考核的选手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这给选手无形之中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感觉落后他人势必会有失颜面,因此训练也格外认真。endprint

三、制定合理得法的训练方法

只有科学的训练方法,方能达到训练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中餐冷拼项目的训练更应如此。以2015年省赛方案中三拼项目为例,根据其比赛内容的描述,三种原料均需在8吋平盘(内径15.5cm)中拼摆成两层刀面,并呈扇形,每料均120°角,相邻间保持0.5cm的齐直缝隙的半球型。那么,在内径15.5里面的圆盘中,究竟所拼摆出的三拼的高度、刀面的长度在多少才最为合理?上下两层各多少片视觉效果达到最佳?以往,指导教师只能以上一年省赛中所收集到的三拼图片作为资料来参考,但对于诸如上述问题却从未深究。2014年暑期技能培训会上,专家对这样的问题,给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经过高等数学知识精确计算后可知,在规定内径为15.5cm的空间里,每种原料上下刀面的比例应为1:1,约4cm左右长;下刀面为28片,上刀面为22片最为和谐,若下刀面增减,则根据其比例关系对上刀面进行增减即可,以上述数据为参照,半球型的高度在4.5cm效果最佳。

关于“三拼的扇形刀面需拼摆成120°角”,如单纯靠手工操作制成120°角刀面,一次性成型的技术难度较大,且稳定性差。即便是教师选手也不能达到每次都能100%的成功率。在训练过程中,借助量角器在塑料透明薄片上剪出准确的120°角的扇形模具,以此来提高训练的成功率。通过大量的训练,选手还可逐步具备脱离模具完成拼摆,且保持较稳定的高成功率。

由此可见,在中餐冷拼项目上的“角逐”,已经不单纯是靠基本功的扎实与否来解决问题,更是充分体现出中餐冷拼项目在技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上,必须通过更为科学的运算方式等来给予其有力的理论支撑。除此,还需要选手和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等能力。

四、制定常态化的训练方案

多年来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的经历使我们体会到: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着力于平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好教师的教,导好学生的学,把各级别技能大赛的要求落到实处,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比赛,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让每个学生从中学习,在比赛中得到锻炼,让最优秀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市级、省级或者是全国级别的比赛。

目前,有部分学校参赛选手(其中有参赛教师,更多的则是参赛学生)急功近利,为了金牌长期停课训练,同时占用了学校大量优质资源,严重影响了学校其他受教育者的正常学习。把本来是针对广大受教育者的教育变成了只针对极少数参赛者的精英教育,而放弃了对大多数受教育者的培养。此等做法,即便获得金牌,也违背了大赛的主旨,更不可能真正反映出学校的综合教学水平。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有目的性、有选择性的把大赛所展示出的学习精神和氛围融入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并努力使之变成一种常态化的良性的教学活动。同时,视大赛为一次特殊的教学活动的延伸。

在连续不间断的技能比赛的“轰炸”中,难免会让长期担任技能指导重任的教师们感到迷茫,身心疲惫。所以,我们应积极反思,定期探讨,制定常态化的大赛训练方案,把竞赛早日变成学校的常规工作,纳入到正常的教学环节中,紧密的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融为一体,让大赛返璞归真。

技能 篇12

关键词:汽车驾驶技能,形成,培养

1 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

1.1 驾驶员技能培训

根据我国不同单位聘用的各种驾驶员来看, 他们没有统一性的标准, 一些驾驶员对汽车驾驶没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心理素质也不够高, 致使他们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存在较强随意性, 如驾驶动作不标注、不遵守交通规则等, 给汽车驾车安全带来极大影响, 最终埋下各种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 在聘用驾驶员时必须采用统一的标准, 并注重驾驶员驾驶技能的统一培训, 才能真正形成水平较高的驾驶技能。

首先, 在进行驾驶员的聘用时, 要求驾驶员必须拥有合格的驾驶资质证书;其次, 增加驾驶员的驾驶次数, 丰富他们的驾驶经验, 严禁有重大违规行为、违章现象和重大安全事故等的驾驶员受聘。例如:在起步时, 需要同时完成松抬离合、踏下加速踏板两个动作, 必须在反复多次练习的情况下, 才能提高驾驶员的基本驾驶技能。

其次, 加大驾驶员队伍的建设力度, 定期开展各种驾驶技能培训活动, 并与合适的驾校加强合作, 才能在分批次进行驾驶员驾驶技能培训的基础上, 大大提升驾驶员的整体驾驶技能水平, 对于保障驾驶员驾车的安全性、熟练度等有着极大影响, 是汽车驾驶技能形成的重要基础。

例如:在进行复杂性较高的路段的练习时, 需要注重驾驶员判断能力、观察力的培养与提升, 并加强肢体和大脑的协作, 才能及时纠正驾驶员练习过程存在的问题, 从而在熟练操作的情况下, 消除复杂路段给驾驶员带来的紧张感。

1.2 驾驶员技能提升

加大驾驶员思想政治建设力度, 将思想政治建筑作为首要任务, 从根本上改变驾驶员的驾驶思维、意识等, 才能真正形成汽车驾驶技能。在实践过程中, 驾驶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应从责任意识、价值观、人生观等多个方面着手, 并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等, 才能真正提升驾驶员的理论基础, 最终全面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

例如:以一辆5档手动变速器的车为例, 在起步时, 驾驶员必须要挂一档, 起步后当车速如果低于20 km/h, 则应选择2挡;在当车达到20~60 km/h后, 则要选择3挡;当车速在60~80 km/h之间时, 则要挂入4挡;如果车速超高于80 km/h;则可以挂入5挡, 有利于保持整个驾驶过程的安全性。

又如:将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严重交通事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 如甘肃宁县发生的客车冲下坡道, 造成18人遇难;贵州从江的严重超载, 导致12人丧生;四川古蔺的翻车事件, 造成7人死亡, 等等。与此同时, 增强驾驶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并将驾驶过程的安全性提升作为驾驶技能形成的重要保障, 才能真正增强驾驶员的安全驾驶自觉性, 最终帮助驾驶员养成良好驾驶习惯。

1.3 驾驶员技能形成

一般情况下, 采用科学、合理的奖励方式来激励汽车驾驶员, 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自觉性, 并提升驾驶员的服务水平、服务意识等, 对于奠定坚实的驾驶技能基础有着重要作用。因此, 在驾驶员个性、习惯等不一样的情况下, 一些驾驶员会出现部分多余的驾驶动作, 不但会给驾驶技能形成带来不良影响, 还会大大降低驾驶员驾驶的安全性, 最终给驾驶员技能形成造成严重危害。

例如:及时纠正驾驶员驾车过程中存在各种不良动作, 如打电话、抽烟、看手机信息等, 并严格执行各种交通规则制度, 才能在严格实施各种处罚条例的基础上, 促进较高汽车驾驶技能真正形成。

2 汽车驾驶技能的培养

首先, 加大驾驶技能培训力度, 提高驾驶员的技术水平, 对于提高驾驶员的工作效率有着极大影响, 以在驾驶员有着一定驾龄的前提下, 全面掌握汽车的机械构造原理、故障发生可能性等, 最终在驾车前仔细检查汽车的情况的基础上, 有效保障汽车驾驶员安全驾驶。

例如:注重方向盘的正确掌控, 加强制动、换挡的练习, 并根据实际交通情况, 灵活组织每个驾驶操作动作, 对于提高汽车驾驶员的独立驾驶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 培养驾驶员良好驾车习惯。在不断丰富汽车驾驶员驾车经验的情况下, 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并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安全意识等, 才能在不断提高驾驶员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等的基础上, 促进驾驶员驾驶技能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练习减速或停车这个过程时, 驾驶员必须时刻注意车速的变化情况, 而不用考虑制动踏板的情况, 便可以平稳的完成汽车减速。

最后, 增强环保节能意识、安全责任意识。在驾驶员不断完善自我的情况下, 提升驾驶员的驾驶水平, 严格按照各自规章制度执行、操作等, 并增强驾驶员的环保节能意识、安全责任意识等, 才能在遵守各种交通规则、养成良好驾驶习惯的基础上, 避免各种违规行为出现, 最终达到节省能源、资源和降低油耗等目的。例如:不随意从车窗扔垃圾, 不在高度路上随意逗留, 不超车、不闯红灯等, 都是驾驶员具有较高安全意识的重要体现, 是培养较高汽车驾驶技能的重要内容之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根据汽车驾驶的实际情况来看, 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 需要驾驶员认真学习、练习和总结, 并提高驾驶员的驾车水平、丰富驾驶员的驾车经验等, 才能在全面提升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等的基础上, 促进汽车驾驶技能更快、更加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志霞.浅谈汽车驾驶技能的熟练形成[J].中外企业家, 2015, 32:260.

[2]陈巧玲.影响汽车驾驶操作技能形成因素分析[J].新经济, 2014, 02:123-124.

上一篇:泛化阶段论文下一篇:伴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