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技能生成技能

2024-12-13

接受技能生成技能(共6篇)

接受技能生成技能 篇1

一、接受美学与教师教学技能

接受美学 (receptiveaesthetics) 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发端, 由康坦茨大学的学者尧斯、伊瑟尔为代表提出的一种美学思潮, 是文学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读者及其阅读活动上, 使读者也参与作品意义的创造和实现, 强调了读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接受美学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 指出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空缺”“空白”“否定性”成为激发读者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的内动力;接受美学总结出读者的“期待视界”与作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审美距离, 强调只有达到“视界的交融”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底蕴。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 所强调的观点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教师技能发展的观点有着很多不谋而合之处。教学技能是专业化教师必备的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水平的教学技能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当今人们已将教师职业视为一种具有双专业性的特殊职业, 教师不仅要具备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同时, 要具备传递知识、技能的技巧。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一个教师的教学技术上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 这是专业化教师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教学思想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转变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启发并激励学生把自己所“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接受学生通过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而获得的所有的合理想法, 从而鼓励学生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创造性的想法和见解。因此, 批判地借鉴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对现代英语教学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接受美学对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启示

(一)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作品意义生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接受美学认为, 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身, 不只是作者所赋予的, 或作品本身所囊括的, 而是也包括读者阅读所增补和丰富的。应用于教学,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作品”的“读者”———学生,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来看待,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的一味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思维定式, 严重制约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思考的巨大空间。在“教”与“学”中, 学生是始终的主体, 应该主动建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接受美学强调接受是主动建构意义, 因此, 教师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合作者和帮助者, 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知识的理解, 洞察因由, 集思广益, 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注重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 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与培养

接受美学认为, 任何一个文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 而这些空白需要读者去填补, 不确定性则需要读者去确定。教材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缺”的文本, 它的最大效能的发挥需要教师个性的解读以及学生个性的理解, 这都建立在他们原有经验上的内化和建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填补“空缺”, 领略相关学习材料的深层意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接受美学所提出的“期待视界”的观点, 对指导教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为重要。“期待视界”是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和接受的前提, 具有个体性, 由于受知识水平、社会经历、个人性格等因素影响, 不同读者必定拥有不同的期待视界, 因而在具体化过程中必然对文本产生不同的解读。学生只有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 才会主动进行自我探索。因此, 教师应把学生当作具有潜在审美能力的接受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接受美学对教师教学技能的科学建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带来教育观、教学观及学生观根本的转变, 相应的实践层面上的教师教学技能观及价值取向、内涵及外延也必然发上相应的改变, 完善教学技能发展理论,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学中引入接受美学理论, 促使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是由学生主动与教师、教材、其他同学进行语言、情感、思想、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对话交流。

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期待视界”, 指的是在文学接受活动中, 读者原有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在具体阅读时化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读者的阅读感受与自己的“期待视界”一致, 读者便没有了所谓的“期待”, 相反, 作品超出“期待视界”, 读者便兴趣盎然。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期待视界”的“超出”来加强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把握好所教授的内容与学生的期待视界之间的差距, 巧妙设置期待视界的“超出', 适度的信息差距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因此,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创设恰当的“审美距离”, 让学生多思考, 多参与,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接受美学的理论观点, 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教师应该科学建构如下教学技能:

(一) 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

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 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弹性加大以及课程标准、教材等, 都为教师留有很大的空间。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够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内容, 能够参与编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 采用最适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设计和整合的能力。根据新课程的要求, 课程是动态的、发展的, 教学成为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师要了解所教授教材的特点, 并掌握其重点、难点, 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根据自己学生的需要, 对教材作适当的增加、删减和顺序调整;能精心定制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客观条件, 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新课程为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潜能的空间, 教师要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到新课程的开发和整合中来。

(二) 组织合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融入了互动机制, 利用课堂中的动态因素, 通过协调、探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合作学习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独立思考, 发挥创造性思维, 提高主体意识。在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角色是综合性的, 既要设计活动, 又要在活动中组织参与、督促、解惑, 更要评价结果、反思自己、对不足之处总结研究,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 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 产生了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 营造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体现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教师应有效地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 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快速发展。

(四) 教学科研能力

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深入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 善于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科研活动, 拥有较强的科研意识, 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中的研究课题和校改实验。研讨课堂教学方法, 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 并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加以应用、调整、改革和创新, 以此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建构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 努力发展成为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

四、结语

应对于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 将接受美学引入到现代教学中来, 重新审视“教”与“学”的机制, 为教学创新寻找新的理论依据。教师应该秉承接受美学所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 科学建构教学技能, 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

摘要:接受美学所提出的读者中心论、文本的“召唤结构”以及读者的“期待视界”等概念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教师技能发展的观点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对教师科学建构教学技能有着重要的启示, 批判地借鉴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对现代教学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接受美学,教师,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2]孙晨红.新课程与小学教师素质[J].教育探索, 2004 (9) :27-28.

接受技能生成技能 篇2

一、运动技能的分类

体育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对体育产生运动兴趣, 掌握一种或者两种运动运动技能, 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就是以普及体育学习为主, 淡化竞技体育, 基于这一实际情况, 笔者将运动技能分类如下。

(一) 锐化性运动技能与乳化性运动技能

1. 锐化性运动技能。

什么是“锐化性”, 大家刚一听可能不理解, 先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现在小学校园非常流行一种活力板的运动, 俗称蛇板, 也叫二轮滑板。这个项目初学时要有人扶或者练习者要借助于扶墙面等, 如果脱离了这些帮助, 练习者就无法完成动作, 称他为“还不会”, 可是经过不断的学习, 练习者突然能脱离帮助, 并能自由前进一段距离, 称其为“学会了”, 所以这项运动“还不会”与“学会了”有一个明显的界限, 这个界限是一个“锐化”的变化。类似于这样的运动技能还有骑自行车、单杠、肩肘倒立、抖空竹、技巧中的诸多动作等等。当一个练习者能骑行自行车前进一段时间了, 当抖空竹时从一个动作能突然过渡到另一个新动作, 当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能完成单杠的长振屈身上时, 都会发生一个由不会到会的明显的转折。

2. 乳化性运动技能。

“乳化”, 顾名思义就是说不像锐化那样有明显的变化, 而是平缓的, 其运用在运动技能方面也有一定的道理, 为了更好理解这一说法, 笔者还是先举一个例子:足球, 大家都会踢, 就是一个在幼儿园的小朋友见到一个球也会踢上一脚, 尽管踢得不远、踢得不准。同样, 篮球的传球、运球, 投沙包等等很多运动项目亦是如此。大家发现, 这些项目不像“锐化”运动技能那样有一个明显的“会”与“不会”的界限, 而是表现在运动技能的由不熟练逐渐过渡到熟练而已,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平缓的、渐进的, 也很难分清泛化、分化、由动化是由哪一刻开始变化的。我们称这一类的运动项目为乳化性运动技能。

(二) 规范化运动技能与基本运动技能

1. 规范化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学到一定的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从这一点来看, 技能是要学习的, 那学习什么呢?就是学习已经编好了的、符合人体解剖特点的、实用的、规范的运动技能, 如果运动技能不具备这些特点, 也就无需学习了。因此, 规范化的运动技能是给“运动”加了一定的外部限制, 例如:投篮动作正确才能更准, 跳水动作正确才能激起更小的水花, 健美操运动正确才能更美等等。

2. 基本性运动技能。

基本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如简单的走、跑、跳等技能, 这些技能中先天遗传占主导地位, 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不刻求运动的细节。

二、根据不同运动技能分类合理运用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方式

(一) 锐化性运动技能在初学时, 学生无

法独立完成, 更谈不上完整的练习, 因此, 教学步骤应该是非常详细的, 有一定的逻辑性, 目的是诱导学生学会独立的动作, 只有一环扣一环, 按部就班地按运动规律学下去, 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在必要的时候也要运用一些辅助练习,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概念, 来帮助学生掌握技能。就此教学手段来看, 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方法上更多的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 学生则是“被动”的授受学习, 所以在锐化性的运动技能教学时, 学生的授受学习方法也不过时, 反而非常有效, 这是由运动项目的特点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

(二) 在乳化性的运动技能的教学中, 基

于这类运动项目的特点则可以直接进行完整性的练习,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练习中探究, 进一步改善动作细节, 让学生在反复的学练中体验与认知动作, 不经意间将学习的阶段从泛化过渡到分化, 逐步实现自动化。在此类项目的学习中, 学生的自主性则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通过自己的练习、同时与同伴的交流进行探究, 从而迅速地掌握运动技术。

(三) 规范性的运动技能由于体育专家

或者比赛规则赋予特殊的动作要求, 所以应该运用“授受”式学习是最有效的方法, 让教师给以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 让学生去模仿练习, 而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去探究显得画蛇添足了, 这让学生走了很多徒劳的弯路, 到有头来还是错误的。又由于这类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会教师的规定动作, 所以, 学生学得好就意味着学“会”了, 如果与教师的示范相差甚远则意味着“没有学会”。

(四) 基本性运动技能, 例如简单投郑、

走跑跳等在普通中小学非专业的体育教学中, 就无需要教师的示范, 甚至教师的示范与讲解都是多余的, 只要学生去由主的学习就可以了, 让学生在练习中强化运动技术。例如, 在初学投掷的时候, 虽然投掷动作不尽如意, 但基本的投掷基础是每个学生都会有的, 只要求学生“投得远一点”这就是教学目标, 如果不远, 则提示投的高一点, 学生在投高的同时发现也投得远了, 学生就会明白, 投远必须要投得高一点, 而不是去“砸地”。

接受技能生成技能 篇3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英语接收性技能,高职英语学习者

英语学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技能培养, 即听、说、读、写。这些技能可以进一步分成接收性技能和产出性技能, 前者包括听、读两方面, 后者包括说、写两个方面。目前高职院校中分配的英语课时总体较少, 英语阅读、听力、口语、写作不实行分开教学, 大部分时间主要用于语法讲解和阅读训练。因此, 课时结构安排亟待调整。此外, 教师不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枯燥无谓, 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学生自身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学习动机千差万别, 但都不够强烈, 难以维系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另外,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差异, 教师教学的进度难以把握。对学生的英语接收性技能的培养方法相对传统, 高职学生英语接收性技能相对薄弱。

一、支架式教学法简述

支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亦可称之为一种教学策略。“支架”起初指的是用于建筑过程中的支撑结构, 一旦建筑完成, 该结构相应地被撤除。近年来, 支架式教学法被广泛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 即教师 (能力更胜的学生) 给学生提供暂时性的帮助以促进学生新技能的掌握。一旦学生掌握了该技能, 支架则被逐渐撤除, 最终学生或者初学者能够内化所学知识。简言之, 支架式教学是一个由更有能力者提供的帮助机制以帮助其它学习者在其最近发展区中成功的完成一项任务。一方面, 支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随着他们独立完成任务能力的提升, 支架随之渐渐撤除, 另一方面, 支架式教学法基于学生现有的理解水平提供帮助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支架式教学法是否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英语接收性技能, 改善他们的英语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并鼓励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独立探索。主要回答了“支架式教学法对高职院校英语学习者英语接收性技能有没有影响, 有什么影响”这一问题。

(二) 实验设计

在实验开展之前进行一次前测, 以了解研究对象的情况是否在同一水平上, 然后再开展教学实验。教学实验主要从以下步骤着手:搭建支架、创设问题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其中搭建支架指的是以课程内容主题为依托, 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 回顾关于相应主题的知识框架。创设问题情境指根据教学内容, 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进入独立探索阶段, 基于不同的知识水平, 学生的独立探索的结果不同, 进而转入合作学习阶段, 学生相互分享自己所探讨的结果并听取他人的意见, 以丰富自己的结论。最后, 进行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环节, 以归整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实验结束之后给学生发放问卷以了解学生对目前教学法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他们对这两个学期来的英语学习的自我评价。问卷数据收集之后, 根据学生的后测成绩进行有选择性的访谈。

(三)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内某高职院校两个非英语专业班级的94名大一新生。主要年龄段为18-23岁, 在实验开始前英语学习年限为6-12年。随机抽取一个实验班, 46名学生, 采用支架式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另一个班级为对照班, 48人, 主要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 两个班级采用同样的英语教材, 实验持续了2个学期 (36周) , 每周有4节英语课。

(四)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主要采用的调查工具有测试、问卷和访谈。测试主要分为前测和后测。前测在实验开始前实施, 测试的内容为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 试题来源与2008年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 。后测试题来源为同年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A) 。两次测试的时间均为55分钟。其次, 研究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及著作设计了问卷并于实验结束后进行发放。问卷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是参与者的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旨在调查学生对目前教学法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他们对这两个学期来的英语学习的自我评价情况, 包含18个题目, 采用Likert-type计分模式。最后, 每个班级抽取10名学生参加访谈, 其中包括5名成绩靠前的以及5名成绩靠后的学生, 访谈主要采用开放式问题来收集他们对目前的教学法的看法、英语接收性技能的成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他们采用的学习策略和作出的努力等。

(五) 数据收集及分析

本研究中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前测和后测分别在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实行。问卷调查是在实验结束后实施, 持续20分钟, 访谈采用开放式的问题形式进行, 每个班级分别有10人, 持续5分钟。

三、结果与讨论

(一) 研究结果 (见表1, 2, 3)

从表1可见, 在教学实验开始之前, 两个班级接收性技能的均值分别为38.261和39.938, 其中实验班的均值略低于对照班。两个班级的最小值分别为23和16, 实验班高出对照班7分, 而最大值实验班却比对照班低3分。实验后, 两个班级的均值都有提高, 其中实验班级提高的幅度为10.587, 远大于对照班级的3.354。

表2为对实验班及对照班的英语接收性技能的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不论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 在两个学期的实验结束之后, 都取得了显著的变化 (t=.000) 。

表3是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接收性技能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前测中, 试验班和对照班不存在显著差异 (p=.225) 。然而, 在两个学期的实验之后,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英语接收性技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p=.001) 。

(二) 讨论

尽管实验班的英语接收性技能在前测中的成绩要低于对照班, 但实验后, 实验班的英语接收性技能要比对照班的提高幅度高出5分。实验开始前两个班的学生都位于同一英语语言水平。从访谈结果中来看, 很多学生对当前的教学方法比较满意, 认为支架式教学法符合他们的兴趣需求, 设置的教学步骤和流程能够激励他们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唤起旧知识, 根据新的学习材料构建新的学习框架。他们知道了如何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巩固他们对新信息的理解。此外, 支架式教学法中的提供背景知识环节能够给学生的理解给以暗示, 这易于学生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融合在一起。王晓红 (2004) 指出, 接收新知识的过程都要求学习者先学知识的参与。从问卷结果可知, 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对支架式教学的各个环节。搭建支架、创设问题情境环节能够把提供的背景知识及学生的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 随之学生能够独立探索, 这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自由去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有助于学生建立起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进而合作学习, 分享观点看法, 这样他们能够更正自己的错误并丰富自己的认识。李裕娴 (2006) 指出, 讨论、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合作精神, 这有助于学习状况和结果的改善。最后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的方式, 学生能够扬长避短, 获取反馈, 进而做出改善。

四、结论

从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果来看, 支架式教学法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接收性技能。一方面, 支架式教学法通过搭建支架、创设问题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等几个流程, 促使学生充分利用先学知识来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 继而独立思考, 认真探讨, 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环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丰富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学生在效果评价环节不仅能够自我评价还能获取他人对自己观点的意见和建议。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环环相扣的过程, 学生能够置身其中。

参考文献

[1]Widdowson, H.G.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3]王晓红.图式理论与二语听力教学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4 (2) .

接受技能生成技能 篇4

一、参与性教学的定义和学生参与形式的划分

参与性教学是指“受教育者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 积极而又创造性地主动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接受教育的过程”。[1]就其“参与”度而言,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可将学生的参与形式粗略分为全局参与和部分参与。全局参与是指在某些教学章节的学习时, 教师仅作为教学活动的观察者, 整节课中大部分乃至全部时间均由学生支配, 通过让学生扮演“小老师”等方式, 互动、互助学习。部分参与则是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针对某一个或几个预设或课堂随机出现的问题,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参与解决问题, 并对学生的参与进行启发、诱导、调整、激励。教师在此时是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例如, 在DNA复制的教学活动中, 某学生对“半保留复制”这一原理如何发现、是否具有理论支持产生了兴趣, 并在全班提出。教师立即抓住这一契机, 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资料、同学讨论、交流假说、辨明真伪等过程, 解决这一问题。在整节课中这个环节仅占10多分钟, 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 教师与学生平等地探索学习。

从现有教育考试制度、高中生物教学现实及学生本身素质来说, 每节课都让学生全程参与显然是不现实的, 也不符合不同教学内容的难度要求, 全程参与仅是锦上添花, 学生部分参与才是平衡三者的一个质点, 也是实际操作中灵活可行的方式。然而,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部分参与时会出现以下问题:什么时候让学生参与?如何使学生真正参与?参与解决的问题解答到何种程度?如何发展能力, 提升参与技能?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理论水平、技能方法的提升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 其中一项必备技能便是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能力。

二、预设与生成的界定及其关系和作用

所谓“预设”, 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系统化设计, 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 在系统钻研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的知、情、意等实际情况, 以及对相关教学行为结果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设想。[2]“生成”相对于“预设”而言, 是指教学过程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在生成教学观下, 课堂教学过程错综复杂、灵活多变, 体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特征。[3]

就参与性教学的特质而言, “生成”似乎更契合参与的要求, “预设”仿佛是传统机械教学的余孽。一些教师由于片面理解二者的作用及其在教学中的辩证关系, 造成重“生成”轻“预设”, 在参与性教学中使生成走向了极端, 没有边际的发散, 脱离教学目标的衍生, 不加控制的学生讨论, 没有结论只有过程。这样的教学结果往往是“不知老师在讲什么, 虽然试图去听好, 但还是跟不上老师的思维, 所以成绩不理想”。

那么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及其作用究竟是什么呢?

预设与生成具有辩证关系。预设是前提, 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没有充分的预设, 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生成。教学中既要反对过程规则化和刻板地运用精确的模式, 也要防止极端夸大“随机生成性”的价值。

参与性教学应该是以预设为主、生成为辅的结构系统。每节课都要有一定的教学三维 (知识、能力、情感) 目标, 教学预设就是对这三维目标的确定, 有统领全课的作用;课堂生成则是在具体完成三维目标时所采取的灵活随机方式, 处在从属地位, 生成的作用在于最大程度地使教学目标有效实施。

三、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技能的运用及举例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 又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创设情境、提供知识材料、点明思维方向, 这是教师的“启发引导”, 而学生通过“读” (教科书、课外资料、大自然、社会、各种信息) , 通过积极的活动、主动的参与、开动思维器官, 通过抽象概括,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完成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知识能从理性应用于实践, 完成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飞跃”。[4]参与性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这两个飞跃, 概括起来, 就是使学生经过感性→理性→实践→升华的过程完成对事物的深刻认识。预设与生成是为了营造情境完成这一过程而存在的。

教师对预设与生成技能的灵活运用依赖于对每节课的精心构思及课后反思得到的经验积累。以下是笔者在对该技能使用后总结的一些心得。

首先, 教师需要根据每节课的特点、课型, 预设教学三维目标, 预设大体教学流程。在教学设计中, 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并给教师和学生足够的留白, 使整个预设有弹性, 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 为教学资源的生成提供可能, 为个体知识的生成创造条件。

例如, 在高二生物《新陈代谢与酶》的教学中, 在宏观设计上将课型定为实验课, 三维目标划分为:了解酶的特性 (知识目标) , 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温度、p H与酶活性 的关系 (能力目标) , 体会科学发现的 喜悦 (情感目标) 。预设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直接传述,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过程体会, 能力目标作为课堂重点。与传统教学备课不同的是:不对重点做刻板精细的计划, 而是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充分的“留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验材料, 引导学生完成示范实验后, 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己组合实验材料, 自行设计实验, 完成对酶特性的探究, 通过“做中学”深刻理解酶的性质。从实际操作来看, 学生的创造性得到释放, 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实验方式, 自创了一些新的对照实验方法, 而且主体意识被唤醒, 使部分学生锦上添花地用实验完成了“酶活性与温度的曲线”, 竟提前达到了实验要求。这一预设的留白为学生个体知识的生成创造了条件, 提供了无尽的思维天地。从实际效果来看, 学生完成了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接受教育的过程, 并发掘出新的教学资源。注重宏观设计, 把握好预设的包容度和自由度, 能大大提高学生参与性学习的程度并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次, 预设性设计应当是动态的。这种动态体现在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生成带来的变化、问题的开放性带来的变化, 在静态的教学程序中增加动态元素, 动态地调整静态的教学方案。下面是笔者用一个反面的例证对上述观点进行阐明。

一次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示范课, 教师备课时预设让学生大量参与的时机是做完课堂练习后, 解题技巧的比较交流。而在实际授课中, 对例题某一步骤的推导分析时, 接连让几个学生解释原理, 均说不清楚。教师为了使教学进度保持流畅性, 留足时间进行后面的习题参与性教学, 便自己简单地把这一问题糊弄过去了。课后评课者有这样的评价:“从整节课来看, 结构完整, 高潮部分学生参与交流, 讨论解题方法既有师生互动, 又有生生互动, 的确精彩, 也有成效, 达到预设目的。但是前面未解决学生的疑问, 有违‘师者, 解惑也’的基本教育原则, 是不可忽视的失误。”

在这个事例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现实教学中参与性教学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些矛盾。教学预设是为了可以进行课堂生成, 能围绕主题更好的生成。而预设是在课前进行的, 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 预设不免变得机械, 虽然预设了“留白”, 但无论设想得多么周到, 那只是主观的臆断。课堂中的点滴变化, 都可能产生“蝴蝶效应”, 使预设无法如预期般顺利完成。如果为了整节课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而牺牲临时出现的课堂生成机会, 不免又产生了机械性教学的尴尬。

让我们对如何化解这些问题作一些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着眼动态生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什么时候让学生参与?”简言之就是学生有求知兴趣时引导学生参与。不必刻意地预设, 不要盲目地生成, 发现学生有解决问题的需求时, 便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灵活调整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行为, 为解决学生的需求服务。这个需求可能是课前通过分析教材和分析学生得出的, 也可能是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开放性带来的变化, 在教学中随机出现的, 千万不要放过这些学生求知欲兴起时的契机。

突出系统开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又一有效途径。“如何使学生真正参与?”这需要预设的多样性, 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动态的选择, 或讨论或模拟或实验。营造开放的系统, “随时而变”“随机应变”“与时观察”“与时消息”“与时俱进”。教师主导作用在这里体现出来, 对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作业,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这个能力需要长期实践积累, 胸中藏有各种参与性教学的手段, 遇到可生成的机会, 根据具体 情况作出适 当选择。

强调互动影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更高要求。“参与解决的问题解答到何种程度?如何发展能力, 提升参与技能?”教学中强调教学相长, 师生互动。在有教师引导的参与学习中, 把控好问题解答的度, 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基本要求, 适当发散, 高于教材, 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 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又能让学生得到知识结论。

总之, 参与性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技能的恰当使用, 利于参与性教学的课堂实施, 是一种教学的有益手段。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注重课堂教学的反思, 准确理解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 并采用科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注重宏观设计, 着眼动态生成, 突出系统开放, 强调互动影响, 灵活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参与性契机, 把握学生求知的脉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摘要:参与性教学能集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新课程改革理念, 研究如何有效实施参与性教学有其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高中生物参与性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预设及课堂生成技能进行分析, 阐明该技能的作用, 构建起“注重宏观设计, 着眼动态生成, 突出系统开放, 强调互动影响”的最佳使用思路。

关键词:参与性教学,预设,生成

参考文献

[1]文国韬.参与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 :88-90.

[2]宋秋前.新课程教学中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教育研究, 2005 (6) :74-78.

[3]喻平.教学中几对矛盾的对峙与融通[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2) :48-51.

接受技能生成技能 篇5

所谓“预设”就是指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预案, 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所谓“生成”即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生成”对应“预设”, 因预设而精彩。

二、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首先, 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 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握之中”的现象。当然又要避免不适当的、漫无边际的“生成”。教师只布置实训任务, 其余一切都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讨论、去操作, 那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减损课程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

其次, 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 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尽量考虑周到, 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 宁可“粗一点”, 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空间, 最终在教学中完成, 在教学后完善。

再次, 在课堂中, 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 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 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 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 又能促进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

三、合理地处理电子技能课中的“预设与生成”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 更需要做好精心的预设。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实训要求目标, 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预设的重点, 也是动态生成的起点。

(一) 充分预设是电子技能实训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

例如, 电子技能实训项目《三极管的检测》中, 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检测、判别三极管的类型和引脚, 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及多媒体演示各类型三极管, 并列举生活电器中三极管应用电路, 从NPN型及PNP型三极管基本结构及E、B、C管脚的介绍引出课题, 通过教师示范操作测量过程,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效果。

(二) 动态生成是电子技能实训课堂有效学习的发展

例如, 在检测三极管类型与管脚步骤中, 万用表的档位选择, 教师一般会在布置任务或实训报告单上列出, 选择R×100或R×1k档。学生或许会提出, 为什么不选择R×10或R×1档测量呢?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当学生的回答或思考与教学设计不一致时, 就是教学动态生成的好时机。这样, 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自行进行测量, 根据观察并记录相关的信息和结果, 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还能加深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巩固, 取得课前预设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 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是相互联系的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在电子技能实训课中, 一个元器件的管脚, 万用表的正确读数方式, 哪怕实训步骤的前后顺序等,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 一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 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 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

四、“预设与生成”之反思

(一)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每一节技能实训课都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 因此精心的预设显得必不可少。针对实训项目要求, 做到全面了解学生, 有效开发资源是“预设”的重点, 也是动态“生成”的起点。因此, 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预设时, 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同时, 根据中职学生实际和自身的教学风格,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生成”对应于“预设”, 在课前的设计, 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做了设想。在实训过程中, 尽量鼓励学生同教师展开争论, 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空间, 加强实训方法指导, 重点帮助学生解决实训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问题, 以减轻学生参与实训教学的思想压力, 引导学生一起探索研究, 让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地参与讨论交流。

(三)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基础, 有合理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保证。如果学生通过很大的努力才完成了实训操作任务, 教师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既要指出存在的不足, 又要肯定付出的努力, 这样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品格, 增强学生参与实训教学的自信心。

五、结束语

总之, 预设是前提, 生成是关键, 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 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 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 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成功的教案预设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

关键词:电子技能实训,预设,生成

参考文献

[1]朱国兴.电子技能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徐洪俊.浅谈化学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J], 化学教学, 2007 (11) :23-25.

接受技能生成技能 篇6

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后,大学生们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许多人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2009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教授陈忠林到重庆一所中职学校实地调研后发现,这所学校先后已接收150多名有大专以上文凭的大学生,这些原先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经过半年到一年的职校培训后,全都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一现象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教育与就业关系的思考。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令世人瞩目,与此同时很多高校多年来普通教育的传统培养理念、模式和功利化、市场化的扩张招生战略,使得大学毕业生们在残酷的就业竞争面前,自身实践的空白与现实职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现。大学生们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现实,显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所具有的鲜明就业优势。

一、职业教育及其主要特点

(一)职业教育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1) 其培养目标以社会大量需要的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职业教育除了育人这一其它类型教育都具有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建设,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就业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等特殊属性。

(二)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

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有明显特色,主要表现在地方性与行业性、市场导向性、技术技能性三方面。

职业教育能为地方和行业提供直接的人才支持与技术支持,以此带动地方和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经济发展。地方和行业能提供学生获得技术技能所必须的真实现场和良好条件。

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而让毕业生掌握专业技术和熟练技能,胜任就业岗位需要,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一直以来,我国各教育类别中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则更多地依靠各类职业教育包括专科、本科和中等层次的教育培养。

二、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就业优势的表现分析

(一)培养对象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当前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须有大量的技术工人作为支撑。劳动力密集的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受过一定教育的高素质一线操作、服务人才。传统观念中曾经“受甩”的职校生,现在成了用人单位竞相争抢的“香饽饽”。而在我国总体科学技术与自主创新水平有限的现阶段,社会对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需求不足,对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长,比较而言,职业教育毕业生更适应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对象符合企业人力资源的现实要求

新《劳动法》实施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明显提高,用人单位在选人时考虑到用人成本,只会“量体裁衣”地聘人。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职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职业素养好,拿来就能用,因而很受欢迎。很多企业甚至常常会因急缺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人,而提前到有关的职业学校预订下一年的毕业生。

(三)培养对象的劳动素质市场美誉度高

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学生面对巨大的理论学习和应试压力,缺少对社会整体环境、职业精神约束的认知。而职业教育中,学生则有着明确的就业学习目标,其所受的技能教育内容更贴近具体的岗位实践需求,价值观教育也更贴近职场需要,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还掌握了就职所必需的职业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做事踏实、做人朴实,职校学生让用人单位用得放心、舒心、开心,久而久之,他们在人力市场就拥有了更高的美誉度和信任度。

三、透视职业教育构成,追因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相比,职校学生入校时,一般被视为“失败者”或者“被淘汰者”,甚至被怀疑为智力不够高或行为不够合规人群。而在毕业时,这一人群却在就业市场上拥有了更好的对口性和适应性。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多年来不断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

(一)贴近现实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多数职业学校一般由地方政府或者地方企业直接资助,其培养目标明确,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或企业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由于充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结构需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人力需要,因而在专业设置上,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如以能源为支撑的地市,则倾向培养相关的采掘机电等专业人才,而以旅游为支撑的地区,则倾向培养相关的酒店旅游专业人才。因此,与普通高校知识型教育的倾向相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更加适合具体的岗位需求与学生谋生的现实需要。

(二)劳动者为本的职业教育培养理念

职业教育培养理念,崇尚的是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当前,劳动依然是人们谋生的主要手段,科技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教育是改进人们劳动能力的主要渠道。对教育的投资就是对创造理想生活能力的投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市场需要的投资更有竞争力。职业教育以培养实用的劳动者为目标,符合大多数人的教育投资需要,符合人类劳动生存的本性需要,也就是以劳动者为本的教育。

(三)经济高效的职业教育培养方式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职业理论知识+职业实践训练。这种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受教阶段,掌握一门职业技术。同时职业教育普遍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方式,校方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的直接需求培养学生,让学生在企业实际的岗位环境中锻炼动手能力。所以与普通教育培养方式相比,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知识教育针对性更强,实践训练课程在时间保证、技术指导、设备场地使用上都更加规范有效。在加强知识与技术教育的同时,职业学校也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规划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且设置了相应的完备课程。这种全面且追求实效的教育方式,符合学生职业技术掌握的实际需要,符合学生未来职业成长发展的需要,经济高效。

(四)对口的“双师型”师资力量保证

高素质的综合师资力量保证,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前提。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能科学有效地传授知识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因此,职业学校在引进师资时,看中的不仅仅是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准,更看重专业技能的水平,还有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师,才真正符合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才能对学生予以现实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同时要配备相关的辅助机构,有相应的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人生职业规划等方面辅导,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五)来自政府的有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

发展职业教育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教育投资者的实际需要、符合广大人民就业谋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尤其是迫切需要职业教育的广大农村人口。因此,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一直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对职业教育予以大力支持。如减免部分学费,提高补助和奖励标准等。在宣传上也予以多方引导,使人们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中逐渐走出来,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现实性和经济性,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整顿教育市场,清理不符合标准的所谓“职校”,规范职业教育秩序,保证质量,使之健康长远地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可见,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需要,符合教育投资效益回报率的合理需要,符合劳动者生存发展的职业需要。当前,为了使普通高校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帮助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到职校或者别的实训基地接受职业技能教育,这也是对职业教育就业优势的一种肯定。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其中潜藏的危机。比如:当前大学生的这种职业培训是否是从个人到社会在就业教育中的一种治标之选,显示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就业培育不足?职业教育在就业培训上的优势经验是否可以被普通高等教育有效吸收以化解其自身存在的某些本质矛盾?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已经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拥有了职业技能教育后,对职业学校自身原有的学生的就业会不会构成一定影响?在严峻经济形势的考验下,为了职业教育本身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和其培养对象的长远发展,职业教育是否需要吸收借鉴普通教育中的某些有效成果,提高培养对象的基础适应能力?

这些问题都需要对教育的就业功能予以更多关注和研究,尤其是关系民生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使学生们在掌握一门技术的同时更能增强生存能力,高校自身的培育模式也能不断拓展,比如由学校同某校企业联合或走向学校同整个行业的联合等,更好地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律,经受住任何危机风暴的考验。

摘要:本文由分析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与模式入手, 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 追因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上的独特优势, 对一些潜在的问题与危机作进一步思索。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优势,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财政局.杭州市大学生职业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EB/OL].2008-4-29.

[2]叶鹏.职业技能培训为大学生就业增加砝码[N].大连晚报, 2009-5-30.

[3]沈超.就业收入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G].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19-63.

[4]蒋作斌.对职业教育特色问题的认识[OL].中国职业教育网, 2006-1-5.

上一篇:直播类综艺节目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