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

2024-10-03

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通用6篇)

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 篇1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 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即是脑卒中, 即使患者存活下来, 也会常伴有严重的残疾。急性脑梗死是脑卒中的一种, 据相关资料显示[1], 它占有脑卒中的60%~80%左右。它的主要特点是发病率较高, 且极易导致患者残疾, 以及有着极高的死亡率, 所以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重点[2]。对于这类疾病的, 一般采用减少自由基的方法来。本研究主要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来清除自由基, 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我院共收治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患者86例, 其中男性56例, 女性30例。年龄在41~81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3.8岁。所有患者入院后, 均行CT检查, 确认为急性脑梗死患者, 且发病时间<24h。患者的既往病史有糖尿病患者25例, 阑尾炎患者31例, 高血压患者27例, 冠心病3例。入选研究对象需要确保既往病史不会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影响, 对于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肾脏功能不全者要排除在外。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既往病史上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依达拉奉组43例和常规组43例,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溶栓的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在治疗前, 均需要给予患者抗凝, 调控高压氧, 改善患者体内的血糖, 提高脑细胞营养等。之后, 对常规组采用阿司匹林加上静脉注射舒血宁等药物。依达拉奉组患者在此基础上, 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35mg, 配备300m L生理盐水一起静脉滴注, 每天2次, 一个疗程为2周[3]。

1.3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主要按照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加上患者的生活能力来评定, 主要有五个等级:痊愈、显著增强、增强、无效、恶化。痊愈:患者正常功能缺失减少90%~100%, 不会致残;显著增强:正常功能缺失减少50%~89%, 轻微残疾;增强:功能缺失减少18%~49%, 明显残疾;无效:功能缺失减少17%左右, 中度残疾;恶化:功能缺失增加18%以上, 重度残疾。统计患者的治愈有效率为痊愈+显著增强+增强的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记录患者的评分、疗效结果, 输入电脑建立患者治疗数据库, 采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8.0对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若P<0.05, 则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若P<0.01, 则数据对比的统计学意义非常明显。

2 结果

2.1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 分别统计患者在治疗一周后、两周后的评分。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患者在治疗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 且依达拉奉组患者的降低程度要低于常规组患者, 且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疗效结果

对治疗疗效进行统计, 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 依达拉奉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0%,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9.1%, 且P<0.01, 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 在发病期易在中心区出现绝对性缺血, 产生的后果便是增加患者脑细胞死亡的速度。但是, 患者脑部中心区的缺血性地带由于有来自于侧支的血液循环的供给, 使得留下大量的存活的神经元。所以, 如何保护好这些神经元成为治疗和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的关键所在[4]。据相关研究表明, 如果能够恢复患者的血液速度, 则能够使得患者损伤的神经元可逆恢复, 让受损的细胞存活下来并且恢复原有的功能。对于其治疗方法, 一般研究表明, 缺血的脑细胞会产生过多的钙, 这样便会触及氧化酶系统与四烯酸级联反应, 随之便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基, 自由基能够对大脑造成严重的损伤, 所以主要的致病原理主要考虑如何去除掉自由基, 以达到保护神经的目的。

依达拉奉的作用是有效保护大脑, 它主要是通过减少损坏大脑的自由基, 对脂质过度氧化进行抑制, 最终减少大脑内的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损伤[5]。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 能够减少梗死周围的血流量, 进一步抑制出现脑水肿, 减轻神经元的功能损伤程度。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 经过治疗后, 依达拉奉注射液不仅能够迅速改善神经元损伤程度, 且治疗的有效率也由于常规方法。两组数据的对比,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依达拉奉能够迅速改善脑梗死神经, 疗效显著, 可在今后治疗中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通过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来治疗和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探讨采用该种方法治疗的效果, 对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将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高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为依达拉奉组和常规组, 依达拉奉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方法来对比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对治疗结果的疗效进行统计,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依达拉奉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常规组, 治疗2周后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 且对比具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结果显示, 依达拉奉组的有效率为93.0%, 常规组的有效率为79.1%, 且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有助于快速恢复患者的受损神经, 从而避免症状恶化, 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参考文献

[1]王蔚, 印卫兵, 柏建岭, 等.依达拉奉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评价[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9, 42 (7) :486-489.

[2]宋志秀.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 2008, 3 (8) :463-464.

[3]刘乃英, 张敏.依达拉奉在进行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 2010, 50 (31) :61-62.

[4]王宇.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09, 49 (12) :52-53.

[5]金炜, 陈观保, 徐文锐.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10, 17 (5) :591-592.

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 篇2

关键词:微创血肿清除术,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

脑出血是神经科的常见病症, 此类疾病预后较差, 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 一直是威胁患者生命及健康的一大隐患。随着近年来微创手术和影像学技术的进步, 在CT指导下的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已经成为了治疗脑出血的一个重要手段, 笔者就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0年9月-2012年1月之间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为观察组, 以同期收治的74例进行内科保守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 观察组包括男75例, 女41例, 年龄33~81岁, 平均 (59.8±9.4) 岁;对照组包括男性49例, 女25例, 年龄38~79岁, 平均 (59.4±9.9) 岁。以上两组患者均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1], 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 给予常规治疗措施, 采用降颅压、加强脑细胞保护、改善微循环以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 在颅脑CT定位下进行手术, 常规消毒、局麻, 钻透颅骨之后用塑料钝头针芯替代金属钻头缓缓进入到达血肿中心之后拔去塑料针芯用5 m L无菌注射器抽吸血肿, 尽可能将血肿液态部分抽吸的同时避免造成过大负压, 除去密封盖后, 插入血肿粉碎针, 用一定压力注入3~5 m L肝素生理盐水 (500 m L生理盐水含肝素钠12.5 k U) , 放置引流将血凝块引流出来, 反复冲洗直至引流液转为清亮, 最后留置20 k U尿激酶并闭管, 2~4 h后重新开放引流, 引流冲洗过程每天1~2次直至血肿清除, 术后CT复查, 证实血肿清除率在80%以上拔除穿刺针。

1.3 疗效判断

根据卒中量表中提出的判定标准进行疗效判定[2], 将治疗效果分为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以及死亡等, 以基本治愈、显著进步以及进步结果来进行总有效率的统计, 以总有效率统计作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的主要依据, 同时通过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 (NDS) 来对比恢复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数据录入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 组间对比用t检验, P<0.05说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基本治愈38例 (32.7%) , 显著进步30例 (25.8%) , 进步32例 (27.5%) , 死亡16例 (13.7%) , 总有效率为86.3%, 病死率为13.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6%, 病死率为28.4%, 观察组在疗效上显著优于对照组, 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来看, 观察组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见附表。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公认的脑出血的损害机制主要体现于血肿扩大、占位效应、血凝块毒性以及局部脑血流量改变等几个方面。因此尽早的清除颅内血肿能够有效的减少上述脑出血损害反应机制, 提高预后。从目前临床文献来看[3], 动物脑出血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血肿抽吸治疗后的运动行为评估效果要显著优于非手术治疗, 而且血肿抽吸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期功能, 从而达到减轻神经损伤的目的。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完善, 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也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 微创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无需全麻等特点, 同时有在患者一般情况不允许手术的情况下仍可进行操作的优势。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减少穿刺过程中的损伤, 控制术中出血量, 同时有效的控制颅内压, 避免造成颅内压波动, 其应用生物酶学技术代替了机械式的破碎方法, 在消除血肿的同时保留了残存的神经组织[4]。从两组患者的疗效我们可以看出,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同时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方面也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因此我们认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够显著地提高疗效和降低死亡率, 同时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 相对于保守治疗而言更加有效, 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 29 (6) :381-383.

[2]李军.溶栓后应用降纤抗凝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作用的安全性评价[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9 (9) :1911-1913.

[3]刘晓帆, 赵红武, 刘静磊, 等.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及术后早期康复治疗[J].临床医学, 2008, 28 (12) :50-52.

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共收治脑卒中患者共182例。其中, 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113例和69例;年龄在26~81岁范围内, 平均年龄为 (53.7±8.4) 岁;脑梗死135例, 脑出血47例;按照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 (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 OCSP) 中Bamford的分型法对本次研究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分型, 并经头颅MRI和 (或) CT证实后, 完全前循环梗死 (TACI) 13例、部分前循环梗死 (PACI) 108例、后循环梗死 (POCI) 61例。

1.2 评分方法

开始前对所有评定者进行各量表的评定培训。

1.2.1 量表评定

(1) 患者入院当天和入院两周后由医师和护士各1名分别对同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NIHSS、CNDS的评定;检查后2h, 由该医师再次进行上述检查。 (2) 发病3个月后:先由1名护士通过电话随访进行CNDS的评定, 并通知患者在2d内到医院进行随访, 由1名医师再次进行NIHSS、CNDS、Barthel指数 (Barthel Index, BI) 和改良的Rankin评分 (the modified Rankin scales, m RS) 的评定。

1.2.2 评价指标

(1) 信度分析:重测信度、评定者间信度、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不同评定方式间的信度。 (2) 效度分析:结构效度、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

1.3 数据处理

本文研究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以及其他记录数据, 经EXCEL软件将数据录入、整理后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 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 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定值

入院当天与发病2周的CNDS结果分别为 (14.1±12.4) 分、 (10.9±9.2) 分、 (7.1±6.6) 分, 具体者不同OCSP分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见表1。

2.2 信度分析

重测信度条目的Kappa值在0.605~0.903范围内,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评定间信度条目的Kappa值在0.542~0.895范围内,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评定方式间信度条目的Kappa值在0.386~0.735范围内,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情况见表2。

注:三者各评分指标对比P<0.05, 差异显著

2.3 效度分析

入院时与发病两周的CNDS结果与NIHSS评分结果呈正相关关系,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情况见表3。

注:对比P<0.05, 差异显著

3 讨论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疾病的预后分类”正式定名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5,6]。近年来, 脑血管病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使脑血管病患者致死率逐渐降低, 但残疾率却不断上升,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而脑皿管病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并被当作是脑卒中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7,8]。中国的脑卒中发病率为250/10万, 已成为中国人口中第二大死亡原因, 第一大致残原因, 近年来学者利用不同方法对脑卒中预后进行测量[9]。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血栓是导致脑梗死症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有关研究发现慢性高血压症状[10], 不仅可以直接导致患者出现脑内小动脉硬化症状表现, 还可以导致其颅底部位产生较大动脉粥样硬化现象[11], 这就不断加速了患者颅外颈动脉的粥样硬化的恶化, 严重损害了动脉自动调节与维持功能以及侧支循环情况, 但是颅底出现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 同时也是造成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陈运平等[12]的研究中, 亦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信度和效用进行评价, 亦得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内部一致性信度高, 而对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的结构效度表现表现较佳, 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本文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将我院182例脑卒中患者, 随机平分为A组与B组, 分别进行中药内服联合中药洗剂外用治疗与仅适用中药内服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发现入院当天与发病2周的CNDS结果分别为 (14.1±12.4) 分、 (10.9±9.2) 分、 (7.1±6.6) 分;CNDS的信度评定值,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与发病2周的CNDS结果与NIHSS评分结果呈正相关关系,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 CNOS内部结构较好, 评定结果与脑卒中预后有很好的相关性, 而且具有能很好地反映患者神经功能的变化的功能, 可以用来评定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脑卒中, 但并不敏感。

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68例均为本院神经内科2010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34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为(62.4±2.1)岁,其中男21例,女13例,平均病程为(11.4±2.4)周;观察组患者34例,年龄56~70岁,平均年龄为(62.0±2.2)岁,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病程(11.3±2.6)周。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学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中脑梗塞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II-R)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并<35分。本研究在征得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开展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包括脱水、抗凝、降低血液黏稠度、营养脑神经、营养脑神经、改善脑部供血、抗自由基、神经功能康复训练、中药活血化瘀等处理,抗抑郁药物包括:帕罗西汀片(帕罗西汀片,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10950043,每片20 mg,每天1片,两组的疗程均为4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及抗抑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和高压氧治疗,主要方法如下:(1)高压氧治疗:所有患者在进舱接受高压氧治疗之前需要明显不存在相关的禁忌证,并且在进舱之前需要对所有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相关知识的宣教以及注意事项的普及,从而最大程度消除患者的紧张和不安的情绪,本研究采用压力为0.2 kPa的医用单人高压氧舱,每次治疗时间为90 min,一般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本研究采用常州雅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S600型脑病治疗仪,使用方法为将两个电极分别放置于患者的两侧耳后乳突处,频率设置为181 Hz,强度设置为80到90%,每次治疗30 min,每天治疗两次,同意也是10 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效果评价

本研究通过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的得分情况进行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在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三方面的得分均得到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得分与治疗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相比,观察组患者在以上三个指标方面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是患者的脑部组织血液循环系统出现障碍从而导致患者的脑组织缺氧、缺血[1]。脑梗死治疗周期长,且尚无法彻底根治,这不仅给患者的生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在漫长而艰辛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大多数患者因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长期卧床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等对生活失去信心,出现绝望、悲观、抑郁等心理情绪。当患者处于长期抑郁状态时,治疗积极性下降,依从性不高,又反过来影响治疗效果,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重,产生脑卒中远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组相比,酗酒、吸烟以及血清甘油三酯出现异常是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十分重要危险因素,在出现脑梗死之后存活的患者的统计结果表明,该病的临床致残率高达50%~75%,不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脑梗死临床治疗目标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神经内分泌研究认为脑梗死造成了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结构的神经细胞萎缩、变性、坏死,位于脑干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胞体,其轴突经过丘脑、基底核、胼胝体和放射冠,到达额叶皮质,如梗死部位累及以上部位时,可影响病变区域内的5羟色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的神经通路,使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含量下降而导致脑梗死患者出现抑郁[3]。有关文献报道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抑郁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4]:(1)高压氧治疗显著增加了血、脑脊液和脑组织中的氧含量,氧分压增高,氧的弥散程度提高,有利于改善脑细胞缺血、缺氧,增加脑细胞的功能和活性,促使大脑皮质功能得到改善;(2)高压氧治疗对大脑皮质功能调节具有双向性;(3)高压氧治疗可刺激机体出现应激反应,神经-内分泌紧张度明显升高,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还可调节细胞内NO的生成,具有调节脑血流量、促进神经递质释放等作用;(4)高压氧治疗可提高红细胞的可变形性,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颅内微循环,促进梗死部位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的修复。

在脑血流量的调节中小脑顶核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5,6]小脑顶核受到适当的刺激后,能够经过激活自身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从而有效激发患者的神经自我保护作用,通过小脑预防性电刺激能够有效减低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神经系统运动功能出现的缺损,从而使得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在患者脑部边缘区梗死的脑组织内的表达上调,从而能够与患者神经的可塑性密切相关。临床报道表明[7,8],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高压氧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十分确切的疗效,有学者认为采用高压氧治疗急期脑梗死患者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抗心磷脂抗体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含量以及改善和提高该疾病在临床上的治疗的总有效率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急性期脑梗死的血管舒缩功能、增加患者脑部供氧以及减轻患者的脑水肿而实现[9,10]。

综上,神经内科临床对上脑梗死后抑郁的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疾病的转归有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钟家菊.泰舒达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3.

[2]蒋国红,黄良国,祝红,等.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D].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34(06):588-590.

[3]刘伯聪.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康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2):155

[4]吴钟琪.医用高压氧临床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43.

[5]唐艳芝,余丹,喻森明.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30例报告[J].临床军医杂志,2003,31(3):8.

[6]朱建忠.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3):103-104.

[7]李彩霞.小脑顶核电刺激辅助治疗脑梗死48例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6,46(5):55.

[8]吴勤花,宋玉兰,张洁.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75例临床疗效观察[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5):620-622.

[9]高浚峰,许成岗,黄静,等.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62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8):950-951.

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 篇5

关键词:小儿乙型脑炎,中西医结合,神经功能缺损

小儿乙型脑炎是儿科常见病症,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为主要特点。病死率较高,后遗症多,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越高,7岁以后逐渐减少[1]。其遗留的后遗症主要是不同程度语言障碍,其次是肢体瘫痪和中枢性面瘫,早期对其进行干预性防治是促进康复、降低致残率的关键。本研究对50例乙型脑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西医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电针加头针针炙治疗;西医治疗组为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经五个疗程的综合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西医治疗组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生活能力改善,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儿均根据临床特点和脑脊液检查明确为乙型脑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按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评分标准,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3~7岁,0~15分3例,16~30分5例,31~45分17例;西医治疗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4~7岁,0~15分3例,16~30分4例,31~45分18例。

1.2 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方法:50例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吸氧,抗病毒,降低颅内压,脑细胞活化剂,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等措施。(2)中医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于病情平稳3d后加用针炙治疗,每日一次,10d为1个疗程,共5个疗程。取穴:顶颞前斜线、百会、风池、人中、涌泉、气海、合谷、足三里,同时根据临床症状在上述穴位基础上给予穴位加减如下:高热加曲池、大椎、委中;抽搐加水沟、身柱、太冲;昏迷加十宣、印堂;吞咽苦难加天突、人迎;失语加廉泉、金津、玉液;中枢性面瘫加颊车、承浆、迎香、地仓;肢体瘫痪加肩髃、肩峰、曲池、外关。(3)针法。体针:按常规进针,针刺得气后,接上针疗电麻仪,留针30min;头针:用毫针与皮肤呈30°左右夹角刺入,快速捻转2min,留针30min。一疗程10d,连续5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

1.3.1 观察项目及记分方法

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价患儿针炙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

1.3.2 临床疗效评定判断标准

(1)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29分以上,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减少21分以上,且病残程度在1~3级;(3)进步:神经功能缺损减少8~20分,病残程度在4~5级;(4)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或增多不足8分,病残程度在6~7级。

1.3.3 统计学分析

神经功能缺损采用(χ—±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临床疗效评定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具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13例,进步6例,无效2例,有效率92%;西医治疗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8例,进步10例,无效7例,有效率72%。两组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西医治疗组。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间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乙型脑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生活能力评分改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

3 讨论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多在10岁以下儿童,2~6岁发病率最高。人感染乙脑病毒后病毒通过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脑实质广泛病变[3],以大脑皮质、脑干及基底核的病变最为明显,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约10%,致残率约20%~30%。

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中医“惊风”范畴,“惊”指惊惕,悸动不安,“风”指抽搐,临床上“惊”与“风”常同时出现,故称之为“惊风”。主要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为特点,如不及时治疗可遗留不同程度语言障碍和瘫痪等后遗症。乙型脑炎后遗症,其病变部位在脑,多为小儿感受时邪、热毒炽盛、灼阴伤津、营热未尽、虚火内扰所致,故治疗以醒脑开窍、祛痰清热、疏通经络为主[4]。百会为督脉腧穴,位于巅顶,配以顶颞前斜线、风池、人中、涌泉、气海、合谷、足三里,其功效醒脑开窍、宁心安神,升阳,根据临床症状给予穴位加减,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目的。因此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电针加头针针炙治疗可提高小儿乙型脑炎的治愈率,降低后遗症的发生。本组资料研究结果也显示了联合针炙疗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72%,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小儿乙型脑炎的治愈率;同时对两组治疗后组间神经功能缺损的比较,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乙型脑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生活能力评分改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

参考文献

[1]江育仁.实用中医儿科[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3.

[2]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4-135.

[3]薛辛东,李永柏.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7.

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科收入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12例, 根据PSD的诊断标准共86例患者被诊断为PSD并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联合氟西汀治疗, 其中男28例, 女15例, 年龄45~74岁, 平均64.7岁;对照组采用为氟西汀治疗, 其中男26例, 女17例, 年龄47~68岁, 平均66.1岁。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的评估,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病情程度 (NIHSS和CSS评分) 及HAMD抑郁评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 (1) 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5]; (2) 抑郁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抑郁症诊断标准[6],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17项评分≥18分; (3) 患者及家属同意本试验治疗。 (2) 排除标准: (1) 存在精神疾病病史或家族史; (2) 存在明显智能障碍, 失语, 严重构音障碍及意识障碍患者; (3) 严重的肝、肾功能病变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给予心理疏导、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营养支持及血脂调节等常规治疗措施, 对照组每天早餐后服用氟西汀治疗, 起始剂量20 mg/d, 2周内根据病情变化需要调整给药剂量加至40 mg/d。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氟西汀 (服药方法与剂量同对照组) , 同时加用丁苯酞软胶囊200 mg/次, 3次/d, 两组疗程均为8周。

1.4疗效评定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和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China Stroke Scale, CSS) 对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进行评价,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对患者抑郁症状改善进行疗效评价, 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 (卒中发病2周内) 和治疗后8周的指标变化, 同时进行血液常规和血生化检查, 观察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为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各有3例脱落, 完成80例。治疗后两组NIHSS、CSS及HAMD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患者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无不良反应发生。

分*与治疗前比较, P<0.01

3 讨论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 以心境低落、兴趣减退或精力疲乏为主要的临床特征,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与规范治疗, 会导致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根据WHO疾病负担报道, 抑郁症所致疾病负担在全球非感染性疾病中列首位, 占10%, 近似于所有癌症所致疾病负担 (11%) [7]。卒中后抑郁 (PSD) 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 发病率更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肢体功能恢复[1], 增加认知功能损害及死亡率[2]。2015年加拿大卒中最佳实践推荐:鉴于PSD的高患病率, 所有卒中患者都应视为有PSD高风险人群并进行筛查[8], 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PSD治疗的总体原则, 综合运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种治疗手段, 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9]。在参照循证医学证据的同时, 充分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并考虑风险因素及患者 (家属) 意愿等, 选择治疗手段及治疗药物, 应注意监控和评估治疗的依从性、疗效、不良反应及症状复发的可能性。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类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SRI) 能选择性抑制突触前5-HT神经末梢, 对5-HT的再摄取而产生疗效, 为目前一线抗抑郁药, 其中氟西汀作为SSRI的代表药物, 被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用于PSD的首选药物之一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主要药理作用可阻断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 提高突触间隙5-羟色胺的含量而达到抗抑郁作用, 副作用较小。氟西汀不但可以缓解抑郁症状, 而且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 可能与其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中作用较强, 选择性较高, 可使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受体下调, 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臧丽娥等[10]研究发现, 氟西汀能不同程度减少P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中TNF-α、IL-1含量, 提高IL-6的含量而发挥作用。大量研究发现, 氟西汀在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中效果理想[11,12]。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人群, 新一代抗抑郁药氟西汀更适合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 它的半衰期长, 安全性好[13]。系统评价发现与对照组比较, 氟西汀可明显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14]。本研究发现, 单独使用氟西汀治疗PSD后8周患者的NIHSS评分、CSS评分及HAMD评分改善明显,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进一步证实了对PSD的患者使用氟西汀不仅可以改善抑郁症状, 同时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缺失的恢复。

大量的研究证实丁苯酞直接作用于缺血区脑线粒体, 提高线粒体膜流动性及呼吸链复合酶活性, 减轻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 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提高脑内ATP和磷酸肌酸水平, 提高缺血耐受, 调节脑缺血状态下脑能量代谢, 减少自由基的生成, 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 减小梗死面积, 减轻脑水肿, 从而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15]。另外丁苯酞有促进侧枝循环, 增加微血管数量, 重构缺血区微循环, 保护微血管结构形态相对完整增加缺血区灌注, 减少梗死后出血的作用[16], 从而通过多途径、多环节阻断脑缺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 保护神经元, 修复神经功能。丁苯酞对PSD中的作用国内报道少见, 隋汝波等[17]研究发现恩必普可明显降低PSD时某些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而增加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从而稳定细胞因子网络, 证实恩必普的抗炎作用为PSD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实验依据。有研究发现帕罗西汀、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帕罗西汀, 相比于帕罗西汀, 氟西汀临床应用更广泛且更加价廉, 但是关于氟西汀联合丁苯酞治疗PSD却鲜有报道[18]。本研究发现, 丁苯酞联合氟西汀治疗PSD患者的疗效较单纯使用氟西汀症状改善更明显,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长期联合治疗对抑郁症状的改善具有更好的效果, 两药联合治疗PSD有协同治疗效果, 与陆强彬等[19]研究结果相似。

临床研究已经明确丁苯酞主要的副作用是引起ALT和AST不同程度的升高, 但以轻度和中度升高为主, 超过正常者2倍以上者较少, 停药后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对血常规和其他血液的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 本研究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符达峰等[20]报道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 其中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3例, 经停药及予以护肝治疗1周后恢复正常, 与本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 丁苯酞胶囊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可以发挥协同作用, 而且不良反应少。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 本研究为单中心设计, 样本量相对较小, 且观察时间较短, 今后应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 以期得到更加详实的观察资料。另外患者因卒中所致神经功能损害程度不同, 以及综合治疗的不同可能对后期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 (PSD) 患者抑郁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最后确定的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都给予氟西汀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 治疗8周后分别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 (NIHSS)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CSS) 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CSS、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PSD后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的康复疗效更加显著, 有协同治疗效果。

上一篇:领域合作下一篇:县级气象信息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