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功能

2024-07-23

临床功能(精选12篇)

临床功能 篇1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进食能力,影响了营养的摄入及发音,而且易造成误吸,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甚至窒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病情恢复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1,2]。本文旨在分析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特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的71例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的71例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本组患者均排除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意识障碍、食道及咽喉部病变、缺血性真性球麻痹、鼻咽癌术后球麻痹、进行性延髓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试验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50~77岁,平均(63.24±13.36)岁,病程2~60 d,平均(28.36±18.26)d,其中有32例为脑梗死,4例脑出血;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9~78岁,平均(64.07±13.45)岁,病程3~60 d,平均(28.72±18.63)d,其中有30例为脑梗死,5例脑出血。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单纯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药物包括:血塞通针,每次剂量0.4 g,1次/d,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0.75 g/次,1次/d,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注意调节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

1.2.2 试验组

(1)常规药物疗法同对照组。(2)针刺,选穴:风池(双侧)、丰隆(双侧)、太溪(双侧)、廉泉。针刺方法:常规对针刺穴位区域进行消毒,风池穴进针后,将针尖向鼻尖刺1~1.5寸,太溪穴则垂直刺入约1寸,反复提插、捻转行针30 s后留针,每5 min行针1次,丰隆穴垂直刺入1~2寸,上述穴诸均留针30 min。廉泉穴进针后,向舌根方向斜刺1~1.5寸,快速捻转行针15 s后出针,不留针。每日针刺1次,持续针刺10 d为1个疗程,每2个疗程间休息1 d,持续治疗两个疗程。(3)吞咽功能训练:是指针对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训练,包括基础性训练和治疗性进食训练。基础性训练有:口唇、颊肌、喉部、舌部运动训练及冰刺激、空咽训练等,每日4次左右,并逐渐增加次数和延长时间;治疗性进食训练利用体位与补偿技术,让患者保持头颈前屈坐位,并进食较为黏稠的食物,逐步增加进食量,持续训练3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4)吞咽电刺激治疗仪,每日1~2次。

1.3 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结果为1级;有效:患者的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结果为2级;无效:无以上改善者[3]。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影响患者恢复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该并发症主要是由于中风导致脑实质出血或缺血、缺氧、水肿和充血,并进一步降低了双侧运动神经元病损功能,最终引发中枢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吞咽困难、发音障碍、饮水呛咳等等[4,5]。中医将中风后吞咽障碍归为“中风”“喉痹”“喑痱”的范畴。我国传统医学著作《素问·脉解》记录:“所谓入中为喑者,阳气已衰,故为喑也,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6]。”中医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中,肾虚为本虚,风痰上壅为标实,引起舌脉失养,窍络气血不畅,最终造成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表现,因此在治疗上应按照祛风化痰,补肾开窍的原则。

针刺是常用的中医治疗手段,本组患者选择太溪、廉泉、风池、丰隆为针刺穴位。其中,太溪穴属于肾经原穴,针刺该穴位可产生良好的健脑补肾,安神益智作用,能有效促使患者咽窍得养,机窍灵活,最终促进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针刺该穴位可获得良好的平肝熄风、豁痰利咽功效,廉泉则属于任脉经穴,针刺该穴位的作用主要是通利咽喉、舒舌理气,丰隆属于足阳明胃经穴,针刺该穴位可或获得良好的健脾化痰功效[7,8]。联合针刺以上穴并能发挥较强的补肾开窍、通咽利喉、祛风化痰效果。

同时,在针刺过程中,笔者对患者进行了吞咽功能训练,主要是让患者保持头颈前屈坐位,该体位能更好的打开咽腔,方便于食团向舌根运送,并能够降低鼻腔反流、误吸、误咽的危险性。而对患者实施空咽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让患者进食比较黏稠的食物可以延长食团到达咽喉的时间[9,10]。联合应用以上方式能够提高吞咽相关肌肉运动协调性,从而避免了肌肉出现失用性萎缩等并发症,还可能增强咽反射的灵活性,对于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锋,李飞祥,李思明,等.电刺激结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隐性误吸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2):193-194.

[2]刘奕,石卫华,潘科,等.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5):553-555.

[3]田向阳,赵卫东,倪贵华,等.吞咽治疗仪联合肠内营养剂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6):408-410.

[4]钱志勇.盐酸苯海索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流涎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9):3408-3410.

[5]周凡,姚长江.尼麦角林对脑卒中患者的血清P物质及吞咽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4):404-406.

[6]兰月,徐光青,窦祖林,等.改良球囊扩张术对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食管上括约肌功能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3):2631-2636.

[7]朱海暴,张冠文,李晏,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卒中后肺炎发生率的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2,11(4):257-259.

[8]孟凡辉,孟庆良,贾振华,等.针刺、穴位注射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116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5):576-577.

[9]丁玲,汤显靖,杨小飞,等.吞咽治疗仪联合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对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1):39-41.

[10]程谦涛,王丽君,李明超,等.不同床边吞咽功能评估方法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4):2815-2817.

临床功能 篇2

研究证实急性胰腺炎常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 产生大量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il)-1、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等, 这些细胞因子形成瀑布式反应, 作用于胰腺及其他脏器, 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2]。肝脏是最早且最容易受到损伤的器官之一, 研究显示约有80%的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伤, 而一旦病发肝损伤将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并且影响预后[3]。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胰腺炎出现肝功能损伤的临床意义, 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胃肠病学会急性胰腺炎临床处理指南(2017版)》[4]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①与急性胰腺炎相一致的腹部症状和体征, 如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等, 体征如上腹部包块, 甚至可见胁肋部瘀斑(grey-turner征)和脐周瘀斑(cullen征);②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超过正常上限3倍以上;③腹部增强ct、超声及腹腔穿刺结果支持急性胰腺炎诊断。全部患者按照有无肝功能损伤分为肝损伤组(64例)和无肝损伤组(86例)。肝损伤组男42例, 女22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1.5±8.1)岁;体重42~85 kg,平均体重(66.4±5.2)kg。无肝损伤组男54例, 女32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2.4±8.3)岁;体重45~84 kg,平均体重(67.2±5.5)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 包括禁食禁水、胃肠减压、大黄灌肠、补液、抗自由基、抑制胰酶分泌、预防感染和营养支持等治疗, 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

肝损伤的判断标准 血清谷丙转氨酶(gpt)≥54 u/l和(或)谷草转氨酶(got)≥45 u/l, 伴或不伴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 μmol/l和(或)直接胆红素(dbil)≥4.0 μmol/l, 排除其他类型的肝脏疾病所致的肝损伤。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原因、并发症和预后结局的差异。

肝功能常用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篇3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83-02

肝功能化验是了解肝脏健康状况的主要检查,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查肝功能的具体指标得到定位、定性、定量的反应,有助于各种肝病的诊断,了解肝病的程度、转归及预后。因此,肝功能化验的临床应用对于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1.乙肝两对半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其临床诊断,除依靠肝功能的生化检测外,在基层不能普遍开展乙肝病毒(HBV) DNA检测的情况下,卞要依赖于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标志物免疫学监测[1]。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不同的阳性结果组合有不同的意义,需结合临床由医师分析。

乙肝的检测五项指标:乙肝表而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自,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人部分可在病程旱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抗-HB、就是乙肝表而抗体;是乙肝的保护性抗体,也就是说:抗一HB、阳性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有了免疫力;感染HBV后,HBeAg可与HBsAg同时或稍后出现于血清中,但消失早于HbsAg。 HBeAg仅存在于HB-sAg阳性者的血液中,HBeAg阳性是乙肝病毒复制明显和传染性强的可靠标志,它与HBV-DNA,DNA多聚酶、Dane颗粒的检出有明显的平行关系,是体现病毒复制的重要血清标志物;抗HBE,又叫乙肝e抗原,英文缩写是HBeAb。它和HbeAg是一对相对应的抗原抗体系统。当E抗原转阴后,E抗体HbeAb和表而抗体HB-sAb同时出现,表明乙肝病毒复制停比或缓慢,肝脏病变穩定。在慢性乙型肝炎由血清HBeAg转换为抗HBe,随之病毒血症水平降低而病情逐渐缓解。但有的患者继续高水平的病毒血症,病变进展,ALT民期不正常,在随访中可有多次再活动,即是此节讨论的抗HBe ( +)的慢性乙型肝炎[2]。

2. 肝功能[3]

2.1白蛋白/球蛋白(A/G) 正常参考值1.2~2.5:1。临床意义:常用于衡量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当A/G比值小于1.0时,称比例倒置,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特征之一。

2.2 总蛋白(TPO) 正常参考值60~87g/L。临床意义:临床上用各种方法检测血蛋白的含量来协助诊断肝脏疾患,并作为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的指标。血清总蛋白浓度升高:血清中水分减少,而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升高。如高热、腹泻`呕吐,可使总蛋白浓度达10-15G/DL。另外,休克、慢性肾皮质机能减退也可使血浓缩,使总蛋白升高;血清蛋白质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总蛋白可超过10G/DL。 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血浆中水分增加,如静脉注射过多的低渗溶液,各种因素引起的水钠潴留;营养不良。如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慢性肠道疾病,或长期患有消耗性疾病、严重结核病、甲亢、肿瘤等;肝脏疾病。肝功能严重损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其中白蛋白下降最为显著;烧伤时,血浆渗出;大出血时,血液丢失;肾病综合症时,尿中长期丢失蛋白;溃疡性结肠炎时,可从粪便中长期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这都可使血浆总蛋白浓度降低。

2.3白蛋白(ALB)正常参考值35~55g/L。临床意义:血清白蛋白是血清总蛋白的一部分,由肝脏合成。肝脏疾患时常常检测血清白蛋白含量来协助诊断,判断预后。但是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所以只有当肝脏损害到一定程度时,以经过一定的病程后,才能够显示出白蛋白质量的变化。 白蛋白浓度升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血浆浓缩所致。尚未发现单纯白蛋白浓度升高的疾病。白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与总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相同。急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见于大量出血和严惩灼伤。慢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见于肝、肾疾病。

2.4 球蛋白(GLO) 正常参考值20~40g/L。临床意义:球蛋白浓度升高:血液浓缩可使球蛋白浓度相对升高,但临床上主要见于炎症和免疫系统疾病而引起的γ球蛋白增高,如结核、疟疾、黑热病、血吸虫、播散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由骨髓瘤。 球蛋白浓度降低:主要是体内的合成减少,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免疫机能缺陷的病人均可引起球蛋白降低。

2.5 总胆红素(TBS) 正常参考值2~20μmmol/L。临床意义: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所生成的直接胆红素不易透过细胞膜,因而不造成细胞损害。胆红素增高见于: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2.6 直接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0~6.8μmmol/L。临床意义:直接胆红素是经肝细胞代谢后生成,经胆道系统随胆汁一起排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阻塞及肝外阻塞,使胆汁排泄途径受阻或排泄不畅,致使胆汁淤积,肝胆管的内压逐渐升高,导致毛细血管破裂,直接胆红素经淋巴间隙或血窦进入血液循环,使血中直接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见于阻塞性黄疸、如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2.7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参考值5-35U/L。临床意义:测定血清中此酶含量可用以协助诊断疾病和观察预后。当心肌梗塞时,血清AST升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内显著升高,48小时达高峰,3-5天恢复正常。各种肝病也可引起AST升高。如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胸膜炎、肾炎,服用某些药物如异菸肼、氯丙嗪、鲁米那等均可使AST升高。

3. 讨论

肝脏作为人体机能中最关键的生化反应器官之一,担负着人体所吸收各种物质代谢活动的任务,在确保人体机能正常运转中的意义十分泉著川、由于中一个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依靠1项检验指标诊断某种疾病很少见[4]。

参考文献

[1]李立明.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78.

[2]赵寿奎,姜爱卿.乙肝五项检测检验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0):270.

[3]中华医学会.肝功能指标异常的临床意义[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了版),2013,7(2):156.

临床功能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4例患者中, 男40例, 女54例, 年龄19~61岁, 平均 (40.5±4.5) 岁;病程1周至15年, 平均 (2.5±0.8) 年, 1年内60例 (63.2%) , 1~3年20例 (21.1%) , 3年以上14例 (15.7%) 。

1.2 诊断标准

1.2.1 甲亢性肝病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全部患者均符合第7版《内科学》关于甲亢的诊断标准[1]。 (2) 肝功能检查具备下列一项或以上者: (1) 碱性磷酸酶 (ALP) 升高; (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升高; (3) 血浆白蛋白降低; (4) 谷氨酰转肽酶 (γ-GT) 升高; (5) 血清胆红素升高; (6) 肝大。 (3)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 (4) 甲亢控制后肝功能恢复好转[2]。

1.2.2 药物性肝病

(1) 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有肝损害的证据。 (2) 无合并肝炎病毒感染,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及肝损害。 (3) 未同时使用其他药物。 (4) 发病与用药时间相关。 (5) 停药后肝功能好转或恢复。

1.2.3 甲亢合并慢性乙型肝炎

(1) 确诊为甲亢。 (2) 根据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3]。肝损程度: (1) 轻度异常:A L T、A S T或A L P≤10倍正常上限和 (或) 总胆红素 (TBil) <85.5μmol/L; (2) 中度异常:A L T、A S T或A L P>正常上限1 0倍和 (或) T B i l≥85.5μmol/L; (3) 重度异常:肝功能符合重型肝炎的诊断指标。

1.3临床表现

94例中以消瘦、乏力、心悸、怕热、甲状腺肿大为多见, 分别有55例 (58.5%) 、50例 (53.2%) 、40例 (42.6%) 、44例 (46.8%) 、60例 (63.8%) 。腹泻、激动、突眼较多见。皮肤黄染、恶心、呕吐、腹胀、失眠较少。94例中:甲亢性肝病80例 (85.1%) , 抗甲亢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病10例 (10.6%) , 甲亢合并慢性乙型肝炎4例 (4.3%) 。

1.4实验室检查

94例中ALP升高68例 (72.3%) , ALT升高63例 (67.0%) , AST升高49例 (5 2.1%) , 血浆白蛋白降低39例 (4 1.5%) , γ-GT升高24例 (25.5%) , TBil升高25例 (26.6%) 。94例中, 肝功能轻度异常67例 (71.3%) , 中度异常20例 (21.3%) , 重度异常7例 (7.4%) 。

1.5 治疗

治疗首先针对甲亢, 同时配合护肝治疗如充分休息, 加强营养, 保肝药物应用如硫普罗宁、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并积极预防和治疗甲亢合并症, 如感染、心功能不全、甲亢危象等。 (1) 甲亢性肝病80例中, 68例 (85.0%) 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12例 (15.0%) 行131I治疗。甲亢控制后肝功能多能恢复, 大多数预后良好, 在1~2个月内肝功能明显改善或基本正常而出院。本组中11例 (13.8%) 为抗甲亢药物停用后甲亢复发而出现肝功能损害, 故甲亢疗程一般要适当延长, 一般要在2~3年。 (2) 抗甲亢药引起药物性肝病10例中, 其中应用丙硫氧嘧啶2例, 甲巯咪唑8例;7例停用抗甲亢药物, 改131I治疗, 3例肝功能转氨酶轻度升高 (<3倍正常上限) , 予以护肝治疗, 继续使用抗甲亢药物, 未再加重。 (3) 甲亢合并慢性乙型肝炎4例组中, 3例HBV-D N A阳性, 予以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 1例H B V-D N A阴性, 未予以抗病毒治疗。

1.6 疗效

1例 (1.1%) 合并甲亢性心脏病, 出现心力衰竭, 肝脏淤血, 未愈;1例 (1.1%) 甲亢合并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重度异常, 出现腹水、原发性腹膜炎、肝功能衰竭, 自动出院;余92例 (97.9%) 均好转恢复出院。

2 讨论

临床上肝功能损害与甲亢同时存在时有以下几种可能:

2.1甲亢性肝损害

甲亢性肝损害较常见, 有学者报道其发生率为46%~88%[4]。甲亢临床表现多样、复杂, 易误诊。本组甲亢性肝病80例中16例 (20.0%) 曾误诊为“病毒性肝炎”, 需注意鉴别。甲亢引起肝损害原因有: (1) 长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可直接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 同时肝脏是甲状腺激素代谢的重要组织, 长期过多甲状腺激素的转化代谢增加了肝脏的负担。 (2) 高代谢导致肝脏营养不良及相对缺氧。营养不良可致肝细胞脂肪变性。 (3) 感染、心力衰竭。 (4) 甲亢中Graves病系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同时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引起肝功能损害。 (5) 甲亢还影响肝内各种酶的活力, 影响机体的代谢。

2.2抗甲亢药物 (ATD) 所致药物性肝损害

ATD引起的肝损害多见于在用药后3个月内[4]。抗甲亢药物性肝损害主要与机体的异质性反应有关, 变态反应或免疫介导的肝细胞损伤可能亦起重要作用。在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时应注意: (1) 药物剂量, 通常起始剂量为甲巯咪唑30mg/d, 丙硫氧嘧啶300mg/d, 也有建议甲巯咪唑更小剂量者, 如15mg/d。 (2) 监测肝功能。由于肝损害多在用药后3个月内出现, 故在治疗前3个月内应注意定期随诊行肝功能监测, 若出现类似肝炎症状如黄疸、厌食等, 应立即就医。我们认为:对于肝炎症状轻, 仅表现为单项转氨酶轻度升高者 (小于正常3倍) , 一般不需停药, 可减少药物剂量, 但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如肝损害为中、重度时, 需立即停药。治疗主要包括: (1) 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等治疗肝损害; (2) 可选择手术治疗或放射性碘治疗甲亢。

2.3 肝脏疾病合并甲亢本组中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甲亢4 例 (4.3%) , 肝炎伴甲亢时, 某些症状、体征易被掩盖、转变, 故易被漏诊。因此, 若患者出现体重明显下降且食欲缺乏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不平行时, 或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不理想时, 应警惕合并甲亢可能。

总之, 肝功能损害与甲亢同时存在时, 首先应明确肝功能损害原因, 针对性治疗, 才能达到控制甲亢、恢复肝功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712-721.

[2]张晓霞.503例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4, 11 (3) :145-147.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年版) [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 (1) :13-24.

临床功能 篇5

1.症状

① 呼吸困难 为左心功能不全最重要的表现,早期仅于劳累后出现,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 病情的发展,休息时亦会发生。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卧位的姿势以图缓解,称为端坐呼吸。由于坐位时,血液多淤积于下肢,致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同时,坐位使隔肌下移,肺活量增加,有利于改善呼吸。左心功能不全的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常在夜间熟睡后,突然憋醒,被迫坐起,可伴阵咳,咯泡沫痰,或呈哮喘状态,可称为心源性哮喘。轻者坐起数分钟后即缓解,重者则可发展为肺水肿。

② 咳嗽、咯痰和咯血 可干咳或有少量痰液,痰常呈白色泡沫样浆液性,有时带血,呈粉红色泡沫痰,系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所致。

③ 紫绀、怠倦、乏力 为心排血量降低的结果。严重时,由于脑缺血、缺氧可出现嗜睡、烦躁、甚至精神错乱等精神神经症状。

2.体征

心脏浊音界扩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伴有抬举感。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重者可出现交替脉。两肺底部可闻及湿啰音。亦可因继发支气管痉挛而伴有哮鸣音和干啰音。严重者有中枢性紫绀。

3.急性肺水肿

多发生于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的患者,但亦可首次出现于从无严重呼吸困难者。发作时先出现呼吸困难并有呼吸频率显著增快,被迫端坐呼吸,胸闷憋气,极端焦虑,大汗淋漓,咳嗽,并咳出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有时痰量很多,可从口腔和鼻涌出。两肺满布哮鸣音,肺底湿啰音,常由下而上迅速布满全肺。患者面色苍白,口唇紫绀,由于应激反应,血压开始时可正常或甚至升高,但随后即下降,脉搏细弱,最后出现神志模糊、休克,甚至死亡。

右心功能不全

1.症状

主要是脏器淤血所引起的功能改变,如尿量减少、夜尿增多,系因肾脏淤血、钠与水潴留所致。肝脏淤血可致肝区胀痛甚或出现黄疸;胃肠道淤血可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

2.体征

① 心浊音界扩大,心尖搏动呈抬举性,搏动范围弥散,心率增快。

② 颈静脉怒张,即在半卧位或坐位时,可以在锁骨上方见到颈外静脉明显充盈,为右心衰竭的早期表现之一。

③ 肝脏肿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即压迫肿大的肝脏时,颈静脉更加充盈)亦是右心衰竭较早期的表现,常发生于水肿之前。长期右心衰竭,可导致心源性肝硬变,此时肝脏肿大、质地变硬,常伴黄疸、腹水和肝功能损害。

④ 凹陷性水肿,为右心衰竭的典型体征,多出现在身体的下垂部分。

全心功能不全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24例临床分析 篇6

【关键词】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354-01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又称西蒙——希恩综合征,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腺垂体大部分被破坏产生的一系列内分泌功能减退的表现,致使其调节的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腺体的功能发生继发性减退。临床上的症状变化的比较的大,所以容易引起长期的误诊。

1病因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多数是由于下丘脑病变和垂体本身的异常引起的。在过去比较多见的是产后大出血,但是在目前而言,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主要是由垂体肿瘤引起的,大约占50﹪,其他的一些病因有感染、颅内肿瘤、外伤、垂体的放疗、手术和患者自身的免疫等。

2临床表现和方法

患者的起病比较的隐匿,基本上症状会与病因有关系。一般早期的表现为Gn、GH和PRL缺乏;然后是TSH的缺乏;然后还可以伴有ACTH的缺乏。有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症状可以比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早发现。希恩综合征 的患者往往的表现为垂体激素均缺乏的症状,但是没有占位病变的表现。不过垂体以及鞍上肿瘤引起的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患者除了有垂体功能减退的表现以为,还会常常伴有占位性病变的体征。因为原发的病因不同,所以临床上的表现也比较的复杂,并且多种多样的,病情严重的程度取决于腺垂体各促激素减少的程度和相应靶腺体萎缩的程度。腺垂体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性腺、甲状腺、肾上腺功能减退群。

对于在2009年5月——2009年12月期间,确诊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并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4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在这24位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有10例,女性患者有14例,其年龄最小的是17岁,年龄最大的是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岁。对这24位患者请自身情况,均需要根据听床上的症状、体征以及有关垂体激素的测定而确诊。一般的检查,空腹时血糖偏低,比较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症状。血清钠、氯可以偏低,血钾大多都正常。还需要做内分泌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和功能检查。其中内分泌功能检查包括了腺垂体功能的测定、靶腺功能测定。患者比较适宜吃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品,医护工作者需要提醒患者需要注意生活需要有规律,注意取暖,预防感染等。需要更加注意的是禁用或者慎用吗啡等的止痛剂、巴比妥等安眠药等中枢神经抑制剂以及各种的降血糖的药物,以防诱发昏迷。还有就算是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原发病因以及患者本身的身体健康状况选择并且制定出与之适合并且治疗效果会明显的治疗方法。可以选择靶腺激素替代疗法。当出现腺垂体功能减退合并危象时,抢救的原则是尽快补充糖皮质激素和小剂量甲状腺激素解除危象,纠正低血糖、循环衰竭 以及控制感染等诱因,禁用麻醉剂、镇静药、催眠药和降糖药。

3结果

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有2例死亡,均死于垂体的危象。在检查的结果显示,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TSH、ACTH、PRL以及GH血浆的水平较正常的低,即低于正常。如果医护工作者需要了解腺垂体贮备功能或者是鉴别下丘脑性者,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兴奋试验检查。甲状腺的基础代谢率降低、雌激素、孕酮水平、血睾酮的水平也降低。当ACTH兴奋试验呈延迟反应,则可以表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系继发于腺垂体病变。

4结论

患有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患者在诱发危象的时候,会严重到危及生命,所以说通过对相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研究,能够更好的认知到腺垂体功能减退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尽量的避免误诊,减低误诊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早期发现就早期给予相应的有效的治疗。当临床上的表现不是十分的明显,又或者是出现相应复杂的临床表现时,可以建议做一些相关方面的检查,待排除先垂体功能减退症,这样有利于早期的诊断,多做一些检查会降低一些可以避免的误诊。通过探讨可以加深医务工作者对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的了解,再加上一些有利有用的检查结果后,就更降低了对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误诊和漏诊。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大同、许敏、王佑民、陈明卫、王长江;安徽医学;2010;(07).

[2]王玉霞、索琳娜、吴志香、纪红梅;现代预防医学;2011;(03).

[3]吕述军、王文亮、吕述彦、郑立农、胡长军、方小正、郑惠安、马美珍;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2;(04).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患有临床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全部的患者都进行血常规,彩超等检查,此外还需要对患者做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患者宫腔镜活检的检查以后,诊断为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年龄在39—5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9±5.9)岁。患者病程0.2—2年,全部的患者都伴随着贫血,在经过了血液测试以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平均为(74.8±4.2)g/L,此外患者还使用雌孕激素进行药物治疗。在40例患有临床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中,单纯性的子宫内膜增生太长的患者有35例,复杂性的子宫内膜增生太长的患者有5例。在前3个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时,并无使用激素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各20例,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表现

月经紊乱或频发、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不断、药物流产后不规则出血、大量流血或阴道不规则流血等。有部分患者有目眩、头昏、心悸等伴发症状。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使用米非司酮,患者每日都要服用10mg/d,在每晚睡觉以前都要服用1 d的药量,服药持续1个月,患者如有子宫发生出血,可以按照患者的具体病情,对药物的使用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治疗组患者主要是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入宫血宁1.4 g进行配合使用,3次/d,疗程4周,观察其效果。

持续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做好患者在完成治疗以后的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孕酮以及黄体生成素等各项指标的记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1.4 疗效判定

显效:一些患者已经无出血的现象,在经过测量以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值超出了100 g/L,自觉症状消除;有效:在患者经过治疗以后,子宫出血的情况有明显的好转趋势,出血量也有所减少,血红蛋白值经过测量以后在80—100 g/L之间,自觉症状基本上已经消除;;无效:治疗前后的差距不大,改善的情况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使用SPSS12.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的患者在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以后,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5例,治疗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中宫血宁治疗,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功血是妇科常见疾病,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时期,85%的患者无排卵性功血。随着近年来微波法以及激光法、宫腔镜等2代内膜去除技术的发展和性激素类药物、促排卵药物的广泛使用,广大患者避免了子宫切除的痛苦。目前激素药物止血治疗主要有内膜萎缩法、孕激素内膜脱落法和雌激素内膜生长法等。

在更年期妇女与青春期的妇女中,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妇科疾病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率在10%左右,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患者的内分泌系统中有调控异常的现象出现。宫腔镜的活检能对功血进行准确的诊断,在临床的治疗中是比较有效的参考依据。在治疗的效果方面,米非司酮要比黄体酮强的效果理想,近些年来得到普遍的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功血,是一种新型的抗孕酮激素,能够直接作用于患者的内分泌神经—下丘脑—垂体,能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该研究结果为,临床针对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宫血宁进行治疗,临床治愈有效率达到95.9%。其临床主要功效为:与垂体后叶素临床作用效果相同,通过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收缩患者子宫,从而达到止血目的;通过收缩血管,促进血小板数量的增加和聚集从而缩短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减少出血量,达到止血目的;能使患者的卵巢血液循环得到很好的改善,使患者的内分泌得到调节。

综上所述,临床在宫腔镜下治疗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使用米非司酮治联合宫血宁优于单一使用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临床出血症状的同时,将患者的临床各类并发症几率降到最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蔡敏,杨桂春.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与戊酸雌二醇片用于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出血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0(3):444-446.

[2]顾静,杨克虎,张莉,等.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4):1333-1335.

[3]杨正洁,段兴秀,吕芝萍.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0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9):27.

儿童免疫功能的临床观察研究 篇8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最常见的以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2], 现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HSP患儿进行相关免疫功能诊断, 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7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HSP患儿 (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 (ARA) 1990年HSP诊断分类标准) 的初发病例55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8例, 女27例, 年龄3~12岁, 平均年龄 (7.5±2.0) 岁;所有病例之前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治疗, 且均有出血性紫癜疹, 其中, 关节肿痛45例, 单纯性皮疹4例, 镜下血尿15例。此外, 另收集健康儿童血标本30份作为对照, 同样进行相关免疫检测。从而初步判断患儿是否存在可能的免疫损害以及免疫损害的环节。

1.2 功能检测方法

1.2.1 病史

包括主诉和现病史。存在免疫异常的患儿临床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的损害:免疫防御、免疫耐受和免疫监视。

1.2.2 体格检查

免疫系统受损后, 其临床表现主要出现在其他组织器官中。其中, 某些具有特征性, 但更多时候不具有特异性。免疫科医师尽量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免疫缺陷特点。

1.2.3 实验免疫检测

细胞免疫则包括T细胞百分比绝对计数、判断各项指标的高低、T细胞功能等等。本案例中, 所有入选患儿于治疗前均先行检测CD3、CD4、CD8及补体 (C3、C4) 、免疫球蛋白 (Ig G、Ig A、Ig M、Ig E) [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 采用卡方进行检验, 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检测与对照组相比较, HSP患者Ig A及IgM IgG的水平显著升高 (P<0.05) ;补体水平的也有明显变化。HSP组与对照组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两组CD值。CD4/CD8比值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见表1。

3 讨论

相较于其他临床专业, 临床免疫学是一门相对新生的专业。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相对较早, 针对原发性免疫性免疫缺陷病的免疫诊断评价等工作也已取得一定成绩[4], 但还有待改善。我院在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免疫诊断观察的基础上, 对儿童免疫功能的检测、诊断及其对疾病的治疗、预后的作用, 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为了促进临床免疫学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该专业固有的体系和范畴, 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证据与支持十分重要, 待于所有从事这一专业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履周.我国儿科免疫学临床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 15 (2) :67-70.

[2]继豹, 叶家鹤.过敏性紫癜体液免疫状态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 15 (2) :115-116.

[3]李文斌, 陈凤琴, 刘泽英, 等.过敏性紫癜患儿Th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状态的研究[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06, 11 (1) :19-22.

交响乐功能的临床应用 篇9

1 方法与材料

1.1 设备

珠海友通E-COM DR-2000CTM多功能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该系统配备加拿大CPI公司高频X线机,美国VARIAN公司生产的医用X线机射线管,美国DRC公司Direct Ray-100直接转换非晶硒平板探测器(α-Se FPD)。

1.2 方法

采用该摄影系统后处理软件中的交响乐和影像增强功能,对胸部、脊柱、四肢关节和鼻骨、骶尾骨、外伤骨折、软组织等18个部位,每个部位30幅图像进行处理,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技师各2名对所有处理后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用交响乐功能处理图像结果

经对比分析,采用交响乐功能对脊柱、髋关节、股骨、膝关节、肩关节,特别是对鼻骨、骶尾骨、外伤骨折和软组织等特殊部位图像进行处理,在影像细节得到良好显示的同时,可使非细节结构也能得到充分显示(见图2),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曝光条件过高或不足对图像造成的负面影响。但“交响乐”功能使用不当可使图像的某些细节显示过于敏感、夸张,图像对比反差过大、图像均匀性降低、软组织影像显示差、甚至因图像信息丢失而得不到组织影像。

2.2 用影像增强功能处理图像结果

采用影像增强功能对胸部、前臂、手、腕关节、足、踝关节等四肢小关节图像进行处理,能得到清晰度高、对比柔和、特异性高、整体效果好的优质图像(见图3、图5)。交响乐与影像增强功能对比结果见表1。

注:图像显示良好标准为:投照部位骨骼、附属结构、周围软组织或骨折线显示良好;图像显示一般标准为:投照部位骨骼、附属结构或骨折线显示较好图像能够用于诊断;图像显示差标准为:投照部位骨骼、附属结构、周围软组织或骨折线显示较差处理后图像不能用于诊断

3 讨论

3.1 DR成像技术的优点

与普通X线摄影[3]屏-胶[4]成像方式不同,DR成像技术采用了高精度的探测技术,直接转换非晶硒平板探测器(α-Se FPD)是DR成像系统的核心部分[5],它可以把X线光子直接转换[6]成电信号,并且实现了X线影像数据的数字化,使X线影像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与储存;直接转换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的应用丰富了形态医学诊断的信息和层次,改变了传统放射技术的诊断模式,拓展了X线检查的适用范围;DR成像系统曝光宽容度大[7]、感光度高可达400(CR的屏感光度为200,与常用的增感屏相当)、平板探测器量子探测率(DQE)高达90%以上[8],这些优点使行DR摄影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能适当降低曝光参数数值,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受照射剂量。

3.2 DR系统的影像后处理功能强大

DR系统的影像后处理软件包含丰富的后处理功能,其中主要有交响乐、影像增强、窗宽窗位调节、正负影像互换、图像切割、打印版式选择等功能,这些后处理功能的应用改变了普通X线照相系统没有后处理功能,X线胶片一旦曝光就无法对影像进行补救的缺点[9];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改善DR影像因曝光条件过高与不足对图像造成的负面影响,为DR图像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保证。

3.3 交响乐功能的原理、优势与不足

交响乐功能是综合了增强、降噪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参数组合[10],它功能丰富、数据调节范围大(0~10级),其主要通过对图像进行对比度控制、动态范围调节,细节增强控制、噪声抑制、曲线调节模式,并辅以窗宽窗位调节等处理获得高质量的图像。经交响乐功能处理过的图像在细节部分被重点增强显示的同时,非细节结构也能得到充分显示,处理后图像能较大程度满足观察者的视觉需求。根据数字化成像的原理,图像细节部分表现为频谱的波动和增高,而缺乏细节的部分则相反,表现为频谱平直[11]。交响乐功能正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计算机系统运用特殊算法(ESA)[12],对图像的细节和非细节结构分别进行处理,不同程度地增加高频信号(细节部分)和压制低频信号(非细节部分),进而获得细节增强,所以能使骨小梁、软组织及病变内部结构同时得到良好显示,使其在髋关节(图1~2)和骨折的显示中具有良好效果。交响乐功能动态范围大,达104~106,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曝光条件过高或不足对图像的负面影响,从而获得优质图像;其对图像的组织均衡能力强,所以在鼻骨、骶尾骨及软组织等组织密度对比相差较大部位的图像中,使用交响乐功能对其进行处理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但如果曝光条件过高或过低时使用交响乐功能对图像进行处理,会对影像结果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当曝光条件过低时,表现为图像噪声大、图像颗粒粗、均匀性差、细节显示差,且使图像对比度、分辨率和清晰度下降;曝光条件过高时,则图像对比度反差过大、图像细节显示夸张、软组织影像显示差、甚至因图像信息丢失而不能得到组织影像。

交响乐功能是对原始图像的一种特殊处理,处理后图像的特异性降低[11],考虑其原因可能是:交响乐功能对图像的处理主要使图像的高频信号(细节部分)得到增强,而低频信号(非细节部分)受到抑制,可使图像的某些细节显示过于敏感、夸张而造成假阳性诊断。因此,在四肢小关节和老年患者的图像中,使用交响乐功能对图像进行处理容易过度增强,导致假阳性率。图像处理技术使用不当可使图像失真、图像信息丢失,影响图像质量甚至不能用于诊断,因此,应加强操作者的软件应用能力和阅片医师对增强影像的适应和认知能力培养,以提高对影像细节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此外,采用交响乐功能对图像进行处理时,其对呼吸、被照体运动造成的伪影更加敏感[9],因此在摄影时应注意对患者进行训练,必要时对照摄部位进行固定,在处理图像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多进行对比、取长补短、克服不足,充分发挥交响乐功能的综合优势。

3.4 影像增强功能的优势与不足

影像增强功能是对图像高频、低频信号的同等增强,图像对比柔和、平滑,图像的特异性高,在高千伏摄影的胸部图像,以及前臂、手、腕关节、足、踝关节(图3、图5)等四肢小关节图像使用影像增强功能,能反映出良好效果。但由于影像增强动态范围小,对因曝光条件过高或不足对图像造成的负面影响弥补能力低,抑制噪声功能差,处理后图像不能突出影像细节,使其在髋关节、鼻骨、骶尾骨、外伤骨折、软组织等需要观察细节的部位效果不佳,在实际工作中应加以注意。

总之,应用交响乐功能对DR影像进行处理,能得到良好的影像效果。但在工作中应根据临床需要、投照部位和曝光条件等因素选用正确的后处理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充分发挥DR摄影系统的综合优势,获得高质量图像服务临床。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评价交响乐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系统后处理软件中的交响乐和影像增强功能,对胸部、脊柱、四肢关节和鼻骨、骶尾骨、外伤骨折、软组织等18个部位,每个部位30幅图像进行处理,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技师各2名对所有处理后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交响乐功能对脊柱、髋关节、股骨、膝关节、肩关节,特别是对鼻骨、骶尾骨、外伤骨折和软组织等特殊部位图像进行处理能获得良好效果;采用影像增强功能对胸部、前臂、手、腕关节、足、踝关节等四肢小关节图像进行处理能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应用交响乐功能对DR影像进行处理,能得到良好的影像效果。

关键词: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后处理,影像增强

参考文献

[1]Fahrig R,Rowlands JA.X-ray imaging with amouphous Selenium:detective quantum,efficiency of photoconductive receptors for digital mammography[J].med phys,1995(2):153-160.

[2]尹志军,马彪,漆兰,等.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的进展[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3,220(12):5-6.

[3]孙桂琦.计算机X线摄影(CR)与普通X线摄影(CF)在胸外伤诊断中的对照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5):699-700.

[4]吴穗,梁永超.腰椎数字化摄影和屏胶系统摄影之比较[J].华夏医学杂志,2009,1(4):702-703.

[5]高登发,贾红,佟海燕,等.直接转换非晶硒平板探测器报废原因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杂志,2008,29(10):208-209.

[6]曾路.DR维修实例[J].医疗卫生装备杂志,2008,29(9):130-131.

[7]梁瑞冰,唐博,刘庆威,等.50例DR茎突摄影体位的探讨[J].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2009,18(5):316-318.

[8]赵文前,孙玉芝,薛剑峰,等.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胸部的应用[J].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37(11):45-46.

[9]高登发,王海军,张爱莲,等.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鼻骨摄影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0):1081-1083.

[10]高登发,贾红,张爱莲,等.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骶尾骨外伤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3(6):434-436.

[11]梁荣光,胡文清,曾庆思.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及影像后处理对骨折的诊断作用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10(3):182-184.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临床治疗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116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 其中男婴61例, 女婴55例。116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患儿原发疾病统计详细如表1所示。

1.2胎龄与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关系相关统计, 见表2。

本组116例患儿在进行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 同时给予必要的氧疗以及循环支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等。采取禁食以及胃肠减压, 经胃管注入生理盐水或1.4%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后, 用凝血酶500u加百分之0.9生理盐水15mL胃管注入, 并保留4小时左右, 视情况而定, 必要时可4小时重复一次, 在这之后注入思密达冲剂0.75g加生理盐水15mL, 每天2-3次, 连用2-3d。如有腹胀者可给予肛管排气及吗丁啉0.3mg/kg一日3次口服或胃管内注入;益生菌 (双歧杆菌) 等加生理盐水5mL, 按照比例要求稀释后胃管内注入, 每天1-2次;微量泵连续静脉滴注多巴胺2ug/ (kg.min) 至3ug/ (kg.min) , 改善胃肠道循环;静脉滴注西咪替丁每次10mg/kg至15mg/kg以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止血可采用静脉应用维生素K1和止血敏以及立止血等;控制感染采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或少量多次输血浆等增强免疫功能[2]。

2讨论

2.1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一个始发部位, 是衡量危重症患儿的一个重要标志, 同样也是促进全身多系统器官衰竭的重要动力部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产生大量肠源性炎性介质释放、自由基、肿瘤坏死因子、内毒素等大量炎症介质释放入血, 激活全身性炎症反应 (SIRS) , 造成肠道黏膜屏障进一步损伤, 从而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

2.2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 (SIRS) 是指机体在受到感染或非感染诱因下体内发生失控的瀑布样的炎性反应, 过多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解放, 酶类失常和氧自由基过多, 前列腺素和血栓素失调, 或加以细菌毒素的作用, 引起体温、心血管、呼吸、细胞等多方面失常。新生儿机体的各种功能尚未完善, 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都还未成熟, 容易受到感染, 在这个时期新生儿受到感染后容易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 机体在受到外来刺激时过量释放炎性介质, 而引起炎症反应失控, 激发连锁反应, 结果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新生儿时期机体的各种功能尚未完善对于早产儿来说食管及肠道的蠕动程度和收缩幅相对度较弱, 各种消化酶含量及活性低, 从而会造成胃肠排空越延迟等多种胃肠功能障碍, 肠黏膜渗透压相对较高容易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由此可见早产儿胎龄越小, 增加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 更易发生胃肠功能障碍。

2.3危重症的初级阶段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多发期。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在治疗上应当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对策, 及时控制消化道出血增强肠动力消除腹胀。由此可见, 加强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有效治疗, 防止病情恶化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是抢救高危重新生儿成功的先决条件。

2.4胃肠外营养是临床上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确切而有效的方法。胃肠营养有利于肠道菌群平衡, 可促进消化液和酶分泌和肠蠕动恢复。急性期可予静脉营养以补充必要氨基酸、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患儿进行综合治疗, 病情稳定后早期进行微量喂养, 胃肠功能的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患儿是急危重症, 对有高危的原发疾病时临床中高度重视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早起临床症状, 能够做到早发现, 尽早全面积极救治, 控制病情发展, 阻断全身多系统器官衰竭的序贯发生, 降低病死率, 提高抢救成功率。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8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116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116例经过治疗后111例痊愈, 痊愈率95.7%, 5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患儿是急危重症, 在有高危的原发疾病时, 临床应高度重视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起临床症状, 能够做到早发现, 尽早全面积极救治, 控制病情发展, 阻断全身多系统器官衰竭的序贯发生, 降低病死率, 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治疗,控制

参考文献

[1]曹桂玲.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04.

临床功能 篇11

【关键词】高频;彩超;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37-02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疾病( AITD)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疾病,主要常见的有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炎、甲状腺瘤、甲亢、甲减、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症等。随着医学各种检查手段的进步,甲狀腺疾病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甲状腺疾病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触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穿刺活检。由于穿刺活检属于有创性检查,故甲状腺检查最为简单、直观、经济的方法是超声影像学检查。高频超声结合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技术、脉冲多普勒技术,综合评定甲状腺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甲状腺疾

病的诊断率。为探讨超声诊断女性甲减疾病的临床意义。2013年 3 月 ~ 2014 年3月女性患者60例,对其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 2013 年3月 ~ 2014 年3月女性甲减患者60例,年龄 20 ~68 岁,平均42岁,甲亢患者50例,年龄 22 ~ 63 岁,平均 48 岁。正常对照组 50例,年龄 19 ~66 岁,平均 44 岁。以上各例均经症状、体征、化验、同位素扫描等方法确诊。

1. 2 方法 使用仪器GELOGE 7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7. 5 MHz,甲状腺检查预置。受试者仰卧,充分暴露颈部。用二维超声观察甲状腺大小、形态、实质内回声,并测量记录,用 CDFI 显示实质内血流分布情况,最后用脉冲多普勒测甲状上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 Vmax) 阻力指数( RI) ,各组数据统计学处理并作组间对比分析。本研究中还对甲状腺组织内部血流信号丰富程度进行了如

下分级:0级:甲状腺实质内无血流信号,仅较大血管分支内可见彩色血流显示;

I级:甲状腺实质内散布点状、条状和小斑片状彩色信号,多无融合,彩色面积

<1/3;II级:甲状腺实质内散布斑片状血流信号,部分融合成大片彩色镶嵌状,彩色面积为1/3~2/3;III级:甲状腺内布满彩色血流信号,成大片融合五彩镶嵌状,彩色面积>2/3,包括“火海征”。

1.3统计学处理方法:统计学处理:数值变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2.结果

2.1 三组甲状腺上动脉管径比较

甲减组甲状腺上动脉管径约2.5mm,甲亢组管径约2.6mm,正常组管径约1.8mm。将三组甲状腺上动脉管径进行比较,发现甲减组、甲亢组均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减组与甲亢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 CDFI及CDE 表现:⑴正常组甲状腺为均匀分布的中等强度回声,实质内无明显血流或有少量散在点状血流信号,在左右叶的上下极可见甲状腺上下动脉及彩色血流。脉冲多普勒显示其血流特点为窄带、空窗的层流频谱。⑵甲减患者的甲状腺彩色血流多较丰富,呈较密集长线、短线状分布,部分病例呈“火海征”。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⑶甲状腺机能亢进:双侧甲状腺及峡部对称均匀性增大,内部回声增粗增强。CDFI 示甲状腺实质内血流信号极丰富,可见弥漫性点条状及分支状红蓝色高速血流信号,即“火海征”,甲状腺上动脉内径增宽,峰速明显增高。

讨 论

甲状腺位于颈前部,分左、右两侧叶。 形状呈蝶形或哑铃形。上起甲状软骨,下至第六气管环。它粘附在喉及气管的两侧,随吞咽而上下移动。 甲状腺两侧叶的相连接处称峡部[1]。随着超声影像学的发展, 甲状腺疾病的诊断率日益提高,在没有任何症状或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时的一些病例中,超声检查仍可发现病灶,故超声成为人们首选排查甲状腺疾病的检查方法。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指甲状腺激素作用不足或缺如的一种病理状态。根据其发病年龄及病因可有多种分类方法。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 40 ~60 岁之间多见,男女之比为 1∶4. 5。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病因不明者,病变多呈完全性。典型症状为粘液性水肿、疲乏、怕冷、纳差、体重增加等[2-3]。本文仅探讨此类患者的甲状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表现。继发性甲减,即甲状腺疾病经手术或药物治疗后出现甲减者,病变多呈不完全性,临床较易明确诊断,在此不作讨论。本组研究结果表现成人甲减之甲状腺体积增大,彩色血流丰富,血流分布均匀,甚至表现为甲状腺“火海征”,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加快。本研究通过比较发现上述表现不是甲亢患者特有的,甲减患者同样可有类似表现。通过细致观察此类患者之甲状腺实质回声是均匀细小密集抑或是稀疏粗糙伴条带回声,可以对上述两种疾病作出初步鉴别,进一步确诊可测定血甲状腺素及 TSH。

参考文献

[1]Koike E,Noguchi S,Yamashita H,et al.Ultra-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yroid nodules,predicion of malignancy[J]. Arch Surg,2001,136( 3) : 334- 337.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862 -867.

临床功能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2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为59.7岁。经过初步分析,患者中有29例胃大部份切除手术,9例脾切除术,12例结肠癌切除术,25例肠梗阻手术,24例直肠癌根治术,11例为胃癌根治术,10例腹部损伤手术。将患者均分为三组:药物组、针灸组以及复合组。其中,关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手术种类对于研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之前留置管,在手术结束后进行常规禁食,且在4 d之内对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的电解质变化。在4 d之后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通过注射器从患者鼻空腔注射全营养膳食纤维整蛋白液[1]。

药物组:给予患者肌内注射维生素,且在患者手术之后1d口服四磨汤;具体情况遵医嘱。

针灸组:中医选取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相关的穴道,例如足三里、天枢、阴陵泉等穴位,实施针灸治疗,帮助改善患者的胃肠运化和传导功能[2]。

复合组:联合上述两组的治疗方法同时实施治疗。

1.3 诊断方法

观察患者有无出现肠梗阻以及缺血坏死等症状,对比患者肛门恢复排气的平均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临床观察没有出现肠梗阻以及缺血坏死等症状,患者恢复良好。观察对比患者肛门恢复排气的平均时间发现,药物组的肛门恢复排气的平均时间明显高于针灸组患者(P<0.05),且针灸组和复合组患者的肛门恢复排气的平均时间没有明显差异。其中药物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平均时间为(46.42±5.78)h、针灸组患者患者肛门恢复排气平均时间为(21.98±6.12)h、复合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平均时间为(19.69±6.02)h。

3 讨论

在临床上,腹部手术属于一种相对比较常见的外科手术,所有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都会出现暂时性的肠道功能障碍。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升,腹部手术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尽早恢复患者的进食功能、提前患者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在本次的观察中发现,患者在手术之后,常会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情况。医生在处理时,主要是维持患者的水以及电解质平衡,同时也通过给予患者一定的营养支持来改善患者的血清状况[3]。有研究表明,在腹部外科手术之后,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且患者在被给予肠胃外营养时,也要适当给予谷氨酰胺双肽等辅助治疗,这样可以强化患者的肠黏膜屏障保护功能。本研究中,对比三组不同的治疗结果发现,针灸组和复合组的疗效没有明显的差异,药物组的疗效却明显高于针灸组患者,表明药物治疗增加了患者的肠道负担[4]。因此,与单纯的药物治疗相比,临床上要尽可能少地使用单纯药物治疗。

腹部手术容易导致胃和肠管出现损伤,刺激腹腔干神经丛,引起患者交感神经元兴奋。本研究发现,医生为了促进患者肠蠕动,无论是采用针灸方法还是药物治疗,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刺激了患者的肠壁神经丛,迫使患者神经末梢释放大量的乙酰胆碱,强化了患者胃部以及十二指肠的收缩能力,一方面能够增加肠蠕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患者小肠运转能力,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nbsp;探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正确方法。方法&nbsp;回顾性分析12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分为三组:药物组、针灸组以及复合组,观察对比各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nbsp;三组患者均没有出现肠梗阻以及缺血坏死等症状,恢复良好;药物组的肛门恢复排气平均时间明显长于针灸组患者(P<0.05),针灸组和复合组患者的肛门恢复排气平均时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nbsp;针灸治疗方法以及药物治疗联合针灸治疗方法&nbsp;,临床疗效良好,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得推广利用。

关键词: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玉勤,刘辉,杨东鹰.神厥穴经皮给药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报,2009,16(19):18-20.

[2]刘春香,韦涌初.护理干预促进腹部手术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全科护理,2009,7(10):111-112.

[3]孙建华.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河北医药,2011,33(2):103-104.

上一篇:实验资源整合下一篇:微生物学检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