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娱乐产业

2024-10-02

电视娱乐产业(精选11篇)

电视娱乐产业 篇1

中国电视行业经历了从文化事业主体到文化产业主体的转变, 近年来, 电视娱乐行业已进入创意产业时代。近年来引进大量电视节目模板, 促进了中国电视娱乐的发展, 同时也引发了电视娱乐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及对创意产业核心价值的思考1。本文审视及梳理电视行业的双重主体角色, 探析文化创意产业下的电视娱乐业的特征、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电视娱乐业的历史沿革

文化事业是我国特有术语, 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当中存在的文化事业单位的集合名词。文化事业单位, 是指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公共服务的组织机构2。文化事业为非盈利机构, 旨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 提供精神产品。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 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 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 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包括文化艺术表演、音像、电影、电视、广播、书刊报业、新闻业等。

文化创意产业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 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 (团队) 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3。

电视行业经历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变, 三者均为传播、传承、创造文化, 三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目标是否具有盈利性, 电视娱乐文化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强调的是电视娱乐文化的创意作用及科技价值。随着近年来深入改革开放, 媒体机构逐渐形成事业电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模式, 文化从资源转变为消费品、商品、产品等, 促进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创意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

二、文化创意产业下电视娱乐文化的特点

1. 电视娱乐业的创意版权

电视娱乐业的创意成为产生利润、创造价值的核心资本, 逐渐受到法律保护的版权产业, 版权产业的天敌是模仿和抄袭, 电视节目模板即电视节目的版权, 是由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节目元素构成, 可完成及塑造电视节目特定的独创性框架或结构。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曾被指抄袭《美国偶像》, 后各省卫视再度抄袭“超女”的选秀节目4。随着近年来电视节目模板产业的发展, 各国强化了对电视节目模板的保护。

2. 电视娱乐业的创意流水线

近年来比较红火的节目大多数是购买国外版权, 如《中国梦想秀》《我们约会吧》《中国达人秀》等, 流水线上的创意进行批量复制5。电视模板购买后, 版权方提供详细的节目说明, 包括参与节目的营销、执行、制作、专人现场指导、音乐音响、舞台灯光、台词脚本、基本桥段等各环节, 必须严格执行版权方提供的节目模板。

3. 电视娱乐业的创意元素

首先, 电视娱乐业的创意强调戏剧的冲突性, 如电视娱乐节目中选手的激烈竞争、评委之间的分歧矛盾及戏谑甚至评委“恶毒”点评, 如《中国最强音》中导师为学员的场上表现而大打口水战;其次, 强调故事性, 近年来国内外选手通常在以自己的才艺打动评委及观众的同时, 贡献出自己经历的故事, 如《开门大吉》中一哈尔滨歌手寻找亲生父亲的经历等6;第三, 节目线上线下、内外的整体运作。话题引发围观, 围观助阵收视率, 收视率带来经济效益;第四, 奇观效应。传统电视节目中通常进行专业人进行专业秀, 如刘欢唱歌, 赵本山演小品等, 而创意产业下的电视节目通常突破了传统模式, 进行“反串”, 如演员或歌手比赛跳水、主持人或演员比赛唱歌等, 极易引发关注及好奇。

三、文化创意产业下的电视娱乐文化的缺陷

国外电视节目版权的购买是一种文化创意的进步, 在创造更多的利润及价值时, 国内电视节目更趋向于拿来主义, 会造成创意核心的群体惰性, 逐渐丧失了创意的动力及能力。第一, 创意产业的核心动力是人的创造力及智慧, 如对已购买创意进行反复复制, 会引发大众审美疲劳, 失去吸引力;第二, 传统文化在国外大量模板导向下受到巨大冲击, 如儒家文化在以“自我、争斗、分歧、怪异”等选秀节目中被边缘化;第三, 虚假泛滥, 有些节目为博大众眼球, 悲苦型、励志型故事虚假泛滥7。

四、文化创意产业下的电视娱乐文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文化创意产业下的电视娱乐文化应更加具有互动性及大众化, 更加自由及平等, 更加注重情感感受及精神享受, 更加贴近大众生活, 更加具有公益及塑造心灵的深度及态度, 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 实现真正的快乐文化。优质娱乐文化应具有通今博古并进, 通俗而不媚俗, 具有深邃思想、迷人的故事, 神奇的想象力, 以追求良性健康发展方向, 向更有活力、更有序、更快乐的方向迈进, 是媒介人不断探索的目标。

注释

11 .刘琴.电视娱乐文化与中国社会的消费化进程[J].新闻界, 2011, 7 (5) :174-176.

22 .李斌.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生态突围——以《中国达人秀》为例[J].声屏世界, 2013, 7 (12) :192-194.

33 .李冰.文化坚守与娱乐表达的共赢之道——解读《汉字英雄》[J].中国电视, 2013, 6 (10) :274-275.

44 .郑向荣.电视娱乐节目的娱乐本位与文化坚守——从央视《谢天谢地, 你来啦》栏目创作特色谈起[J].中国电视, 2012, 06 (9) :135-136.

55 .许婧.电视剧娱乐僭越审美的文化艺术分析--当前中国电视剧类型创作中的娱乐泛滥问题[J].艺术评论, 2013, 16 (9) :156-158.

66 .邓向阳, 张文.主导文化引领电视娱乐节目的商业主义诉求——以《中国好声音》为例[J].电影评介, 2013, 16 (14) :162-166.

77 .周晓宇, 张睿.浅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与传统文化[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16 (3) :116-118.

电视娱乐产业 篇2

在我们的新综艺节目定位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现在的市场。

当你采访一些上班族,年纪在28以上的观众,他们最喜欢什么综艺节目,他们会告诉你焦点访谈,幸运52,开心辞典,但他们更多的选择是新闻。

如果你的采访对象是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观众,你让他们答出脑里立刻想到的综艺节目,他们会说:情书、康熙来了、动物世界、我猜、超女、挑战主持人拉,其实他们看的范围比较广,无所谓特定的喜欢。

如果你的采访对象再往下,开始关注初高中学生时,他们会一脸神往地告诉你,超女!我型我秀!梦想中国!快乐大本营!……

综艺节目个例分析:

一、情书。从bt 下载情况就知道这个韩国综艺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在此,我想就一个普通观众的感受来谈谈我对情书的看法。

大学的时候,总会有比高中多更多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影视综艺。一般好看的节目只要一个人或者一个宿舍认同了,就会流传开了。互相在网上传递,或者用bt 从网上下载。情书就是别人介绍我看的综艺节目。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我几乎把所有的情书都下来看完了。呵呵,当然也没有完全看完,我最喜欢的是情书的第一季。到了第二季的改版女主角增多,再到后期没有了申大妈参加节目,我也感觉像网上有人形容的那样“像上厕所没有厕纸一样”,特别郁闷。现在情书已经第三季了,虽然策划方努力再改版,申大妈也回来了。但我已经不会再穷追不舍,因为最经典的第一季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情书第一季从第一期就邀请了神话组合去参加,明星的魅力加上搞笑主持人姜东虎、申正焕、千明轩的能力让整个情书的气氛好看好玩又融洽。当时是实行“众星捧月”制。安排九个男艺人担任追求者,再邀请一个当红女明星成为这九个人追逐的公主。

我十分佩服这个节目策划人。他把节目游戏环节安排得太贴题了,而且也留有了让艺人能完全展示出自己的空间。

情书做为一档爱情配对类综艺节目,在女杰等其他节目的存在下,并不显得主题新颖。但在第一季中,他只安排了一个当红女艺人的参与,让节目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就十分成功,让情书有了爱情的味道。

每个女孩子心里都有一个梦,一个成为爱情公主的梦。在梦里,她很美丽,有很多的追逐者,这些追逐者很优秀,却只倾心于她一个人。他们使出各种本事来吸引她的主义,希望来获取她的芳心。因为由此至终她都是他们眼里最美丽最倾心的公主,所以他们就算遭到了拒绝也不会放弃,会越挫越勇。但当所有的过程都已经过去的时候,她已经选出了属于她的小王子,其他落选的追求者又会绅士般地祝福她。――从此大家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呵呵。

而在游戏环节的安排上,又把追求者的魅力完全展现了出来。

绅士去迎接来从南瓜车上走下的美人儿。看到美丽的公主,他们心动,叫他小宝贝,亲爱的,甚至孩子他妈(爆笑ing~),为了她眼神的停留,他们个个都变身成眩舞王子,然后向她献上美丽的鲜花……

再后面的游戏互动环节不是每期都相同的,但都十分搞笑、有看头。不得不说的是集中营的故事。

公主经过第一轮的筛选选出了两个和她约会的.人后,剩下的爱情勇士心酸又不泄气地高喊着:爱情会回来的!被姜东虎踢进了冰冷残酷的爱情集中营来磨练成为一个越挫越勇的男子汉。

集中营环节几乎是那个号称韩国颧骨最好肩膀最窄的男子――申大妈的个人展场。

在这里,申大妈的搞笑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这个长相并不“偶像”但智慧是神赐予的男人还有着广阔的心胸和孩子般爱闹的脾性。

集中营的惩罚是残酷的。申大妈会毫无保留地贡献出他32岁的体力以及还是白皙的皮肤,让做为观众的我们暴笑到肚子痛。

情书所有的游戏环节都安排得很成功。在这里所有的明星都还原成一起长大的邻家大男孩。他们没有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烦恼,一起追求心中美丽的公主,一起欢快地嬉戏。他们玩的所有游戏我都觉得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游戏模式的变形。所以已经长大的他们,开始在浑浊的社会中追逐属于他们的名利的他们在这里却是毫无负担的。

男孩子之间的情素、友情。我们女的未必都懂,但我们总高兴能看到他们孩子般放肆、纯净、透明到底的笑脸。

也许上面的点评已经把我“申迷”的身份完全暴露出来:),我承认,但这同时也说明了做一档综艺节目,主持人的魅力该有多大。主持人控制了整档综艺节目的气氛,()他的个性也定位了综艺节目的特点。做综艺节目,只能是做一个大体的策划,剩下的一些细节,就要看主持人的急智了。而这些细节,牵引着观众的总体感受。

主持人的魅力掩盖一切的综艺节目是康熙来了里的那个率性女人――徐熙娣。宁财神就说过,像康熙来了这样的综艺节目完全靠主持人的魅力,大陆做不起来。

我们真的做不起来么?

完全是康熙来了抄袭版的娜可不一样在湖南台与观众见面大受欢迎后,我们应该怎么审视当今的综艺节目呢?如果只是一味地抄,像湖南台一样抄了台湾香港抄美国韩国,也能大受新生代的欢迎,在全国掀起热潮,让严肃如央视的老大哥也按耐不住要改风格抢观众眼球。但中国综艺节目什么时候才能走向国际。让韩国他们也抄抄我们,追追中国星呢?

综艺节目的开发,针对人群不同,定位就不同。全国人民口味不同,综艺节目肯定是多样化呈现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什么样的节目一定会大受欢迎。但我们只要有能钓住部分人胃口的噱头,印上时代特征,就会有了成功的希望。

成功的综艺节目的关键字除了一个种植灵魂的主持人还有什么?

*主题策划合理*定位准确*属于自己的独有特色魅力*配合的嘉宾*有时代特点*感动*知识性*有看头*娱乐感强*明星参与……

如果要节目还能更商业化一点,有短信收入和更多的赞助商

那关键字就要增加*观众参与*揉和观众心中的梦*亲切平民化又能给平凡人梦想实现的希望*塑造出能让全民动员的号召性人物……

那现在我们策划一档新的综艺节目,一定要抽取一些上面的关键字,创新之外应用一些综艺节目成功的因素来减低风险性。

以前见很多综艺节目都是照抄成功综艺节目的游戏环节。但我始终认同一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像韩国情书里的游戏环节,之所以一推出就能让观众接受并爱看,除了有一帮能快速上手把这些游戏玩会的智慧男孩以外,我觉得还可能因为这些游戏都是韩国的男孩子小时候自发玩的游戏的变形,所以让人有亲切感,容易让观众接受。

所以说,照抄抄得了噱头和新鲜感,抄不到神韵。

我们的综艺节目要成功,就一定要有超前的理念和创新,还要不落俗套地加一句“走中国特色综艺主义路线”。

好了,现在我们开始进入我们的新综艺吧。

在整体策划上,我首先选择的切入点是当代大学生。

他们有思想,爱搞怪,喜欢新事物,敢于尝试。

他们是新生儿,属于独生子女的一代,父母以他们为生活重心,在孩子离家在外求学以后,他们渴望多了解他们的生活,知道他们接触的事物,迫切希望拉进父辈和子辈之间的距离。

他们是初高生等小孩眼里的榜样,这些小孩会在他们身上寻找他们未来的影子。

他们是青春的代表,有一切踏入社会的人不断舍弃的纯真、锐气、朝气。

他们是网络的新宠儿,不自觉地在现实社会以外的虚拟的世界里游弋,而这个虚拟世界以后将会成为媒体的主平台。

他们有太多的理由成为新综艺节目的主角。

新生代综艺节目是完全让网民“当家做主”,顺应民意的一档综艺节目。

现在一些连续剧已经采用边写边拍的模式,剧情的延伸采取了网民的意见来编写。我想综艺节目也能以这样的模式来迎合大众口味。

已经成为新生一代的印记。电脑已经越来越普及化,电脑渗透了各个领域。电视已经渗入到了网络,而网络思想、语言已经成为了时代特征。

现在,一些传统综艺节目已经跟不上了新生儿的思想。鲁豫有约是著名的访谈类节目。但在采访“网络红人”那期,让我看到了两个时代的分水岭。

“网络红人”的采访对象是后舍男生和非常真人。这些采访对象都是大学生,他们搞怪,真实,敢于寻求不同的方式展现自我。虽然陈鲁豫一头干练的短发,但她问题的不到位让我觉得她的思想与接触的事物已经与新生一代脱节了。

做为新生代的一员,我们渴望关注的目光,我们要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我们要与思想一致的人对话。

新生代综艺节目具体方案:

节目的名字就决定了这档综艺节目的多样性。它每期的主题都可以不同,由网上、社会新关注的事情来决定主题。但“好玩、时尚、代言新生代思想”是它的特色。

比如说现在汉服又重新流行,我们可以安排一期节目为汉服秀。由汉服的爱好者穿着他们设计的服装来讲述他们的故事,策划模拟穿越失控的游戏环节。

又比如说香港翡翠台的美女厨房这档综艺节目大受欢迎,我们可以来一期是“我的厨房我做主”的创新菜式厨艺比赛。这些菜式可以像小燕子的“狗血喷头”一样有着奇怪的名字,菜式可能是一些户外爱好者一次肚子饿极后的大杂烩。

又又比如在网上闹得热热闹闹的对立追星族,“黎姿派”和“佘诗曼派”。我们可以开一个明星辩论会。

再比如我们可以访谈新职者:漫画同人志、网络歌手、彩铃编写者。

还比如在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邀请大四生,学校老师来谈一下院校、专业和就业的关系。建议一下高中毕业者应该怎么样选院校选专业。

反正我们的主题都是新的,是潮流的,是最新流行的事物或者最热门的事情。我们希望展现自己,也希望辈看了会更了解我们,和我们有共同话题。

除了每期的主题是由网上、社会新关注的事情来决定以外,还有主持人,是我们的主持人。主持人方面实行“1+1”模式。

其中的“1”可以是当红明星,著名主持人,也可以上往期主持得好的主持人。而这些主持人能主持得几期就看网民对他的支持声高不高,会不会让他下台。

还有一个“1”是根据每期的主题不同由网民自我申请,最后由短信平台票数统计来决定的主持人。比如主题是汉服兴起的一期节目,就要有一个熟悉汉服装,汉服装爱好者的主持人。只要你认为你自己够资格,你就可以在网络上申请成为这期的主持人(节目主题一般预先在网上告示)你可以用文字、图片、音乐、或者FLASH等等方式来说明你要申请成为主持人的理由,然后由投票和节目总策划方来决定。

由于“1+1”其中一个“1”是能把握大局的比较老练的主持人,另一个“1”位置永远空缺,可以让每一位不是明星的你来填补。

那这个综艺节目就能成功进行商业转型。

短信平台已经是电视台赢利的重要渠道。但并不一定每个节目都要成为超女一样的选秀节目。因为无论赛制有多长,总有比赛结束的一天。短信平台又得另劈新路。

那新生代主持人“1+1”的模式就给节目组提供了一个固定的短信收入平台。明星梦的更平民化会让很多人跃跃欲试,“平民明星”总有亲友团,崇拜者来帮他拉票。

节目与网络的严密结合也可以促进网站的盈利。

网络电视已经逐渐成气候,网络电影也已经产生,相信不久,网络电视就不只是转播电视节目或者是循播热门影视、节目而会有网络电视台自行制作的影视综艺节目。我们这款综艺节目的新颖性因素,就可以成为网络电视的领头军。

在内容安排上,人们总会喜欢关注热门的事物,而且相信节目气氛也会十分放得开。新生一代,特别是大学生中不缺乏主持人材(尉迟林嘉就是一个案例),如果主题是他们熟悉的,那他们会更放得开。并不一定每档综艺节目都需要明星来充场,在节目的起步,我们肯定给不起出场费。我们学生(新生代人物中)就有很多有明星气质的人(比如后舍男生)。他们也能控制局面,疯起来,用他们的独特魅力带动节目。但我们也不完全排斥明星。当节目主题涉及到明星,需要到明星的时候,我们节目又成熟起来给得起出场费,我们也可以邀请明星来增加噱头。

策划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在节目有总体策划的同时,又有热心的网民免费给我们提供点子,我相信可以参与会让他们更关注。

总而言之,实行起来就会不断改善。行动起来就会有进步。

电视娱乐的心态 篇3

对操盘者而言,操劳的结果关键要看收视、广告报表是否漂亮。看电视的人看的则是是否有趣,娱不娱乐。前者是经营性问题,后者是气质性问题——会娱乐吗?

某台的魔术节目现场极力维护嘉宾大腕的“权威”,选手和嘉宾评委冲突不断——一档娱乐节目,搞得貌似论文答辩。娱乐“维护权威”就太不娱乐了。

事后,该节目的一位导演在谈到节目现场的调度以及选手和评委嘉宾的冲突时说了一段话,大意是:新形态新节目,大家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为的是我们的魔术事业和魔术人才有希望。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心态,真是让人倒胃口。相反,同档节目的一位编导的话更纯粹:不这样就不好玩了。没错,娱乐就是娱乐,别让娱乐也要“拯救”、“促进”、“意义”。

相信那位导演说那话也是往“方向正确”上去的,节目好不好看、精彩不精彩他比谁都上心。问题是这番“方向正确”的话从一档娱乐节目的导演嘴里出来,总是怪怪的,只能归于娱乐心态的不纯粹。

采访赵本山的时候,老赵指点娱乐江山的话很朴实:让大家能笑是最大的能耐。老赵说的是小品和相声。套到电视娱乐节目,可以这么说:让大家能轻轻松松、别拧巴就是最大的能耐。

电视娱乐产业 篇4

关键词:娱乐节目,电视传媒产业,效能体现

当今, 在娱乐日渐成为各大产业的主题旋律时, 它自然也成为电视业的主流方向, 并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规律。在传媒产业化浪潮推动下, 各种新的娱乐节目类型层出不穷, 并且创造出惊人的经济效益。

电视娱乐节目成为当下最具产业活力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对整个电视传媒产业起着极为巨大的动力效能作用。

一、竞争效能带动中国电视娱乐界的变革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到今天, 经历了晚会时期、娱乐时期、竞猜时期、真人秀时期四个时期。中国娱乐节目一直分为中央台和地方台两大阵营, 在这四个时期当中, 蕴藏了它们长达十几年的博弈和数次洗牌, 而在这一次次的战略的自我突围与防守反击之中, 实力此消彼长, 精彩程度令人惊叹。

“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的《春节联欢晚会》、《综艺大观》还是《正大综艺》, 又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娱乐节目”, 它们仅处于综艺晚会模式, 观赏性大于娱乐性。东方电视台1993年建台之初打造的《快乐大转盘》, 可谓中国娱乐综艺节目的鼻祖, 开启了以“游戏+搞笑”为特点的娱乐节目的先河。1997年到2001年, 湖南卫视异军突起, 《快乐大本营》播出获得了巨大成功。1998年央视二套推出了由李咏担当主持的《幸运52》, 开播后在中央二套众多节目中收视率一直名列前茅。2000年7月又推出了一档仿制英美《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节目《开心辞典》, 开始了真人秀节目的试探。2005年, 湖南卫视“超女”反击, 收视率及观众参与人数前所未有。面对“超女”的火爆, 央视自信地推出《梦想中国》予以还击。但其光芒完全被《超级女声》盖过。CCTV这个中国“广告霸主”开始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危机。2006年, SMG的崛起让娱乐节目由“两军对垒”转化为“三强鼎立”。中国电视娱乐界未来也许会出现“春秋五霸”或“战国七雄”。”

如此激烈的竞争促进了电视传媒产业繁荣, 也推动了中国电视娱乐界的变革。实践证明, 在市场经济与全球传媒产业化的背景下, 娱乐节目已成为电视传媒产业的王牌。

二、明星效能加速电视传媒产业发展

明星是娱乐社会最好的传媒。不断出现的明星, 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前仆后继的“追星族”, 从而营造出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明星需要大众消费其制造出的精神产品, 大众需要通过传媒消费明星, 而娱乐节目正是这种需要间最便捷的载体, 娱乐节目、明星、大众三者在这个娱乐经济的“食物链”中实现共赢。从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到台湾中天的《康熙来了》, 从韩国风靡一时的《情书》到《X-MAN》, 大众看到的是明星们更为真实的面目, 满足了某种好奇和消遣心理。“明星的品牌效应极具号召力, 节目中所曝光的明星的隐私秩闻可以成为人们永不厌烦的谈资, 节目中明星所展示的新文化和新生活方式, 都是对旧生活和传统文化的一种挑战和冲击。”甚至, 观看和消费这种娱乐节目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一股难以抗拒的时尚潮流。

三、品牌效能衍生出的娱乐产业化运营

电视产业一如其他多数产业, 业已进入品牌至上的消费时代。“电视品牌的作用经由鲜明的品牌个性及品牌附加值的创造得以充分体现。”拿娱乐节目中的真人秀为例, 它不仅颠覆了传统节目的形态, 也带动了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从2004年张杰、2005年的薛之谦, 到2006年的师洋、蒲巴甲、马天宇, 这些从一场一场真人秀节目走出的选手, 他们的影响力日渐浩大。在“燃情麦克疯——2006七夕演唱会”上, 港台明星与《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的选手同台献艺, 后者的巨大号召力令不少港台明星黯然失色, 纷纷要求主办方将自己安排在《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选手前面, 这无疑颠覆了中国娱乐界的一贯传统, 从而创造了该娱乐节目的品牌个性。真人秀节目还促进了唱片、演出、短信、出版、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影响。选秀节目不再仅仅靠收视率和广告给电视台带来收益, 艺人每一张专辑、每一次演出、每一个广告, 都将与电视台一起分成, 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品牌附加值。

电视影音娱乐样样通 篇5

本本连接电视,变身HTPC第一步

所谓HTPC,是Home Theater Personal Computer的缩写,即家庭影院电脑。简单的HTPC就是将电脑和电视、音响设备连接起来,欣赏高质量的影音或进行游戏。要把我们的笔记本电脑作为HTPC来使用,第一步就是要与电脑相连了。

高端本本配平板电视 在2007年以后生产的,具有ATI Mobility Radeon HD 2000系列独立显卡的笔记本有些具有HDMI接口,可以通过HDMI连线与平板电视(液晶、等离子电视)的HDMI接口直接连接,就可以同时实现视频和音频传输。

VGA接口轻松连接几乎所有的本本都具有VGA输出接口,只要购买一条VGA连线,就可以和电视的VGA接口相连,而音频部分需要单独使用音频线。有些电视没有VGA接口,但是具有色差分量接口,电子市场上也有一端是VGA一端是色差分量端子的连线卖,价格在几十元到上百元。

除了HDMI接口可以通过一根线传输视频与音频,其他方式都需要一条单独的音频连接线。我们可以到市场上买一条3.5mm转“莲花头”的音频线连接电视或者音响。

TotalMeida,多媒体娱乐全搞定

本本与电视、音响连接后,就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HTPC的影音娱乐功能了。标准的HTPC通常使用微软MCE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我们如果考虑将本本作为全职HTPC,首选安装微软MCE系统。

不过除了MCE操作系统,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媒体中心”软件。比如功虹软公司推出的TotalMeida(下载地址:http://work.newhua.com/cfan/200814/arcsoft_totalmedia3.5_chinesesimptbyb.exe,快车代码:CF0814SZBB01)。从软件的名字就可以看出,TotalMeida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多媒体中心软件,它集电视录制、播放制作DVD、浏览和编辑照片以及音乐CD于一身,使用十分简单,基本不用太多设置。

软件启动后,默认菜单是电视功能,但是需要你的本本配置一个电视卡或USB接口的电视棒。而普通的USB电视棒价格更加便宜,只要一两百元就可以实现本本的电视功能了。第一次收看节目前需要搜索频道,注意选择所在位置为“中国”,这样才能正确搜索。如果是使用DMB-TH数字高清电视棒收看节目,TotalMeida可用通过数字电视棒下载EPG(电子节目菜单),我们在电视播放画面左侧点击EPG,就可以看到各个频道即将播放的节目,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双击,就可以加入播放列表了,和专业的HDTV(高清电视)一样方便。

作为HTPC,看大片自然是最重要的功能,TotalMeida可以方便的播放DVD,在播放过程中方便进行截屏。对于视频文件的播放并不是TotalMeida的长处,不过,我想大家的本本上都会有很多“专业”的播放软件,只要用你常用的播放器双击打开,就可以在电视前看大片了!

小提示:随身高清看奥运

电视娱乐产业 篇6

电视娱乐节目的勃起是我国电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机, 改变了我国传统电视的理念机制, 观众的审美娱乐需求被更好、更准确的满足。电视娱乐节目正是罗兰·巴特所说的“可读的文本”, 是一种消费性的文本。电视娱乐节目正是以一种非精英主义的方式接受大众的阅读, 从而形成一种大众化的轰动效应。所以, 电视娱乐节目归根到底, 是被大众文化所“消费”的。然而作为文本商品的电视娱乐节目, 如今却值得我们的思考。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越迅速越茁壮, 他所凸显出的问题就越深刻越值得人们的反思。

在笔者看来, 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至今日, 对于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确实具有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从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观点出发, 我们也不难看出当今的电视娱乐节目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阻碍其继续茁壮发展。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不管是媚俗也好、搏出位也罢, 归根结底都是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 出现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现象。因此, 本文从电视节目的异化现象的几点表现以及对于异化现象的产生所进行的反思入手, 简要的进行分析研究。

一、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现象

异化, 就是把自己变成非己或者说变成自己的对立面, 支配自己的东西。电视娱乐节目从起初的单向传播变成了近几年的双向互动, 显然电视娱乐节目是为大众创造的, 是被大众观看消费的。这样, 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现象就渐渐浮出水面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思想受到了大众思想的支配, 或者说, 电视娱乐节目极力的迎合受众的品味与审美倾向。从这个方面看, 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到底是大众文化塑造大众传媒, 还是大众传媒引导大众文化?假设是大众文化塑造了大众传媒, 那么大众传媒就成了大众文化的影子。但是一味的屈服跟从绝非大众传媒的本质, 因此正确的模式应该是大众传媒引导大众文化。那么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传播媒介, 电视娱乐节目又作为电视突出的娱乐方式, 因此电视娱乐节目应该引领大众文化消费而不是谄媚迎合。对于以上的观点, 笔者总结出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现象表现主要有三点:

(一) 追求感官刺激, 崇尚娱乐至死

当前电视娱乐节目对于娱乐的追捧只停留在及其表面的浮躁喧哗这一层面, 不具备理性娱乐的深层次意义, 只是对于大众娱乐需要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生理需求的满足。人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通常是成反比例的, 不会同时平静也不会同时兴奋。也就是说, 感官活动剧烈时内心通常较平静, 而内心活跃时感官就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那么, 今天的电视主要是一种感官化的娱乐媒体, 当它以“娱乐”的名义施予感官无限度刺激的时候, 实质上是将文化艺术对人类心智应有的内在调动迁移到了对感官的外在调动, “浅俗、浮躁”在所难免。4然而电视娱乐节目作为舶来品, 一时间受到社会大众的竞相追捧是可以理解的, 电视上自然也就刮起了娱乐旋风。在娱乐势头如此强劲的背后, 用来吸引人眼球的却是思想肤浅、语言粗俗的低劣行为。在《非诚勿扰》中, 有些女嘉宾表现的就十分拜金, 并说出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的偏激言辞, 严重的误导了观众对于价值观的认识。诸如此类的饕餮盛宴, 在一时间充斥银屏, 令人目不暇接。

(二) 放弃社会责任, 力求经济效益

大部分电视娱乐节目都无限放大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对受众的刺激, 仅仅满足了观众感官上的需求。一味的追求娱乐形式和搞笑内容, 忽视了这种形式和内容上所承载的社会意义, 这是当今电视娱乐节目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这种怪现象还突出体现在, 有些电视娱乐节目以牺牲社会道德观和传媒自律精神为代价来迎合观众浅层次的心理需求, 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被弱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5电视娱乐节目本应在娱乐大众的同时给人以人文关怀, 然而有些节目却极尽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这样的宣传完全落后于我国现有的社会道德标准, 把大众变成鲁迅笔下任人摆布的麻木看客。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形象地指出:“收视率是个隐匿的上帝, 它统治着这个圈子, 失去一个百分点的收视率在某种情况下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6在这样一个娱乐化的浪潮下, 收视率作为一个风向标, 指引着众多电视娱乐节目前行。这也就是为什么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像是一个在大庭广众之下哗众取宠的小丑, 毫无尊严可谈。

(三) 无视娱乐真实目的, 导致盲目娱乐

电视娱乐节目俨然成为大众窥探他人的渠道。好奇是人类的本能反应, 在大众的心底都有窥探他人的欲望, 但是这种欲望并不是需要。然而一些电视娱乐节目正在潜移默化之中将大众的这种欲望变成了一种需要, 大众在观看电视娱乐节目时变得无窥探不欢了。大众在这样的娱乐环境中, 有意无意间搜索一些重口味、刺激的娱乐节目以作为自己休闲放松的观看内容。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运用抄袭、炒作的手法来制造轰动效应。一些嘉宾、主持人更是狂打道德底线的擦边球, 赚足了眼球。从大众这一视角来看, 人们看到了别人的生活, 人性之恶、丑闻丑态。其实有很多时候都是盲从的, 只知道跟着乐, 却不知为何而乐。无论是媒体或是大众, 似乎都忘记了电视娱乐节目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了, 但是似乎两种又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节目得到了高收视率, 经济效益直线上升;大众看到了“有趣的”电视娱乐节目, 达到了窥探他人的目的。这就是之所以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很大程度上呈现给大众的都是“愚乐”, 盲目的娱乐, 毫无意义的娱乐。

二、电视娱乐节目产生异化现象的反思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现当代大众文化消费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内容, 在肯定了其为大众作出的卓越贡献的同时, 也不能忽略其“双刃剑”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要迎合大众的口味, 满足大众的需求, 因此呈现出一种过渡“娱乐化”的倾向。电视娱乐节目打着娱乐至上, 观众至上的旗帜, 通俗的文化很自然地会成为主旋律。电视娱乐节目变成了做给没有文化的人观赏的。杨滨先生在《评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的庸俗化倾向》一文中说:“目前所谓的电视娱乐节目, 已经是艺术之树上的病枝, 享乐而麻醉剂, 刺激收视以谋取金钱的商品。它们垄断着荧屏, 逐斥着真正的艺术, 它们以娱乐来以偏概全地冒充艺术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多元化功能与性质……丰满鲜活的艺术传统正在枯萎, 尸骸标本式的华丽‘艺术’将成为我们后代子孙的精神食粮。”7虽然这样说可能过于极端, 但是也并非毫无道理, 按照电视娱乐节目目前的“娱乐至上”发展下去, 可能就会如杨滨先生所讲。因此, 笔者对于现在电视娱乐节目产生异化倾向有如下三点反思。

(一) 媒体应该起到真正的传播信息, 传承文化, 娱乐百姓的作用

电视娱乐节目需要给观众轻松愉快的享受, 情趣、理趣的陶冶, 使观众得到积极向上的鼓舞, 以娱乐游戏方式展示人生哲理, 实现美学价值。8然而当今的不少电视娱乐节目却没有传播正确的信息来达到引导大众的目的。就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 该节目以男女嘉宾“出位”的语言以及大胆麻辣的表演迅速火爆中国以及海外。节目中多次出现宣扬“拜金”、“炫富”、“畸形的婚恋观”等一系列与大众相悖的思想。虽然节目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但是对于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即使社会上的确有一部分这样的人, 但是电视媒体应该做好把关人的工作, 媒体必须坐稳宣传本位, 向大众传播正能量。当代的电视娱乐节目走进了为收视率是瞻的怪圈中, 产生了低俗才有收视率的错误认知。因此只重视形而下的“快感”而忽略了形而上的“美感”, 导致了娱乐节目人文内涵的缺乏。所谓娱乐精神, 并不是指低级的降低媒体身份去取悦大众追求快感的心理需求。电视娱乐节目所表现出来的娱乐精神不应该仅仅是对大众感官上的刺激和心理的慰藉, 而应该是精神上的启迪与审美情趣的提高。收视率固然重要, 但是大众文化并不是低俗文化, 快感只能满足大众一时, 要想得到真正的高收视率, 就不能一味的迎合大众, 要成为娱乐的风向标, 带领大众走向真正的娱乐, “绿色”的娱乐。这才是开启高收视率大门的钥匙。

(二) 行业监管有待加强, 制度法规急需健全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方式, 应该是一种具有制度化的社会传播行为。尤其对于电视娱乐节目而言, 更需要一套保证节目正常运行的制度规范。有学者研究发现, 节目监管不力是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使得“推销低俗文化的电视制播者实际上占据竞争优势”。9虽然广电总局对于具有异化现象的电视娱乐节目多次进行整改, 但是多没有明显成效。有专家认为, 由于电视批判长期“缺席”导致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现象, 但是笔者认为, 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对于娱乐节目这一部分没有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美国最早对于电视节目的内容进行制度监管的国家, 对于电视娱乐节目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我国只有在1997年国务院公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带有国家法律性质的管理条例, 并无真正的电视法之类的法律条款。电视行业多依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进行管理。因为没有规范的政策法规, 必然使得电视娱乐节目产生异化的现象。再加上网络化对于电视市场份额的影响, 电视只有采取极端的异化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因此, 想要扼制电视娱乐节目继续不正常的发展, 必须从根本上阻断其发展的路径。

(三) 从业人员应提高自身素质, 大众的媒介素养也有待提高

作为从业者而言, 我们应该深知娱乐功能仅仅是电视审美功能中的一小部分, 传播信息、价值导向才应该是电视媒体本位, 一味的娱乐至上到头来只会成为愚乐。为杜绝这一现象, 作为从业者, 应该从自身出发, 审视电视娱乐节目的不足之处, 提高自身修养素质, 提高文化内涵以及社会责任感, 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做到“杜绝肤浅, 抵制流俗, 富有深度, 保函品味”。由于中国进入娱乐化社会的时间不长, 大众并没有良好的媒介素养。体现在实际中就是, 不能正确的认识媒介的性质、功能、目的, 没有有效的利用媒介信息;对于媒介信息深信不疑, 没有批判意识。这也是造成电视娱乐节目异化的一大原因。

三、总结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电视媒体娱乐功能最突出的体现, 不但要承担起自身的义务, 以娱乐大众为本位, 更要提供高品位、高格调具有精神文化内涵的节目。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更加要注重人文关怀。负担起社会的审美导向责任, 积极引导观众提高媒介素养, 并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摘要:随着电视娱乐节目日新月异的发展, 我们在惊叹其带给我们如此多快乐的同时, 也不得不反思当今的电视娱乐节目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 分别从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现象以及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反思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电视娱乐产业 篇7

在2003年8月举办的广播影视博览会上, 当时展出的娱乐节目就超过100个栏目之多, 能够出品娱乐节目的民营机构将近20家, 同期在播栏目也超过了10家, 可见我国娱乐节目已进入娱乐传媒爆发期。近年来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收视率不断下滑, 伴随着各种骂名。

(一) 缺乏创新克隆成风。纵观电视荧屏, 在过去的几年里选秀节目独霸电视荧屏, 这类节目多数是以欧美的选秀节目为原型进行的本土化改造, 各家电台便争相模仿, 选秀节目泛滥成风, 而后国家广电总局不得不对选秀活动的播出等多方面进行了限制, 这样的限制使得众多电视台的选秀计划被迫停止, 就在热闹的选秀节目在荧屏上趋于平淡的时候, 2008年K歌类的节目成为又一个亮点, 《我爱记歌词》、《谁敢来唱歌》成为新的娱乐亮点, 其实后者也只不过是花重金引进的英国娱乐节目《who dares sings》的汉化克隆版。

(二) 过分追求收视率忽视社会责任。节目的收视率是一档栏目存在的价值体现, 它决定着这档栏目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 在日益竞争的今天一档栏目拼的不是什么节目质量, 而是收视率, 不管节目做的好不好, 有高收视率就是王道。许多节目把追求高收视率做为最高目标, 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就使得很多的社会责任被电视媒体人忽视, 他们只在忙忙碌碌中过分的追求着收视率。

二、电视娱乐节目的娱乐本位

电视是广大电视观众在闲暇时间消磨时间的最好工具, 而各类电视栏目更是层出不穷, 电视新闻节目、各类电视纪录片、文艺片、各类综艺节目, 都拥有了广大受众的支持。因此娱乐节目就应始终坚持娱乐节目的娱乐本位, “从观众中来, 到选手中去”。我们不应该过分重视娱乐节目的娱乐本位, 但也不能回避其娱乐的本质特征, 其实娱乐是伴随着电视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特性。美国学者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在其《电视与社会》一书中指出:“电视主要是一种娱乐媒体, 在电视上亮相的一切都具有娱乐性”。这意味着电视自诞生后要带给观众的就是一种愉悦轻松的氛围而不是说教。

三、 电视娱乐节目寓文化于娱乐的社会责任

以娱乐为目的的电视娱乐节目热在当前已经十分的普遍, 它们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消遣品, 引导着大众的精神状态, 影响着收视群体的意识形态, 它必然会成为一个弘扬中国文化的很好的平台。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要与中国传统文化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要想节目能够持久并且获得很好的收视效益, 必须经过一步一步的完善,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改善的过程。真正的娱乐节目应该是那种, 运用欢乐愉快的方式, 使人从中获得知识受到启迪的节目, 让大家在娱乐中学到知识, 在文化中感到开心。这样的娱乐节目才能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优秀的令人回味无穷的娱乐节目。一档成功的节目与它背后强大的制作团队、新颖的题材创新、强大的主持阵容, 还有一定的文化品位。不能让观众看完只是一笑, 把节目和传统文化、语言环境结合起来, 观众在笑过之后还能回味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所谓语言环境是指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具体的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使用者的职业、性格、修养、习惯等。娱乐节目利用语言娱乐大众的同时, 使语言与环境紧密结合, 使观众从中受益。

总之, 就如同德育教学的目标早已经融入到每一门课程教学之中一样, 在现今的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形势下, 必须将社会责任融入娱乐本位节目之中, 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坚持了娱乐本位又兼顾了社会责任, 来促使我国娱乐节目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这也是我国娱乐节目最应坚持的生存法则。

本文受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当代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化取向研究》支持 (项目编号:2014D054)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综艺节目导向功能诉求研究》支持 (项目编号:12542318) 。

参考文献

[1]李海港.从心理访谈节目语言特点看叙事语言差异[J].语文建设, 2012, 02:79-80.

[2]孙亚茹.论中国达人秀的侧幕主持艺术[J].中国报业, 2012, 10:27-28.

[3][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电视娱乐该怎样“娱众” 篇8

一、电视娱乐要有尺度

娱乐是人们的天性。娱乐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娱乐, 其目的是要通过娱乐调整身心, 更新精神状态。但娱乐有积极的方式, 也有消极颓废的方式, 积极的娱乐是人们自身发展所必需的补充, 而消极颓废的娱乐是被社会大众所排斥压制的丑恶行为。因此, 不论是自娱自乐, 还是社会公众娱乐, 都要受到社会道德、价值观、公共责任、正义与良知的约束。娱乐要有尺度, 绝不能闯越约束的区间, 以身体暴露尺度大、谈话内容麻辣做招牌。电视娱乐是一种社会性大众消费娱乐, 能直接吸引广大的观众眼球, 对观众有自然的亲和力, 加之娱乐栏目内容浅显、形式简单、轻松活泼, 对观众的文化素质没有特别要求, 因此它对社会的影响广泛。这就要求电视娱乐更为严格遵循社会规范、主流价值、承担社会责任和传播先进文化, 在道德价值观与审美取向、社会观照及媒体的经济效益之间作好取舍平衡。特别是电视娱乐的简单消费所形成的场效应, 对青少年受众群思想观念的影响及确立不可小觑。如今的电视节目似乎无所不能娱乐, 除专门的娱乐栏目, 一些社会新闻报道也充满娱乐化味道, 这种泛娱乐化的倾向值得媒体人关注。电视娱乐更要“流淌道德的血液”。

二、电视娱乐要有品位

一些电视娱乐节目, 尽管设计的环节紧凑, 场面华丽, 悬念欢笑跌宕起伏, 但看过之后细细品评, 觉得没什么可回味的东西, 就像一个漂亮的包装袋, 消费之后立即变成垃圾。可以理解, 当今的社会里人们生活压力加大, 生活节奏变快, 渴望通过简单娱乐从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 使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但这样的娱乐久而久之, 人的精神家园将失落, 人的理想将无所寄托, 真实的内涵随乐而去, 浅层次的娱乐如同饮鸠止渴。电视娱乐节目没有了立场, 完全被卖点所左右, 被收视率所控制, 绑架了受众潜意识中的追求简单快乐心理, 精神的升华权当一文不值的小菜。电视娱乐节目抹去了教化功能, 阉割了受众思考意义的空间, 势必使它滑向追逐感官刺激, 哗众取宠的境地。因而, 在电视娱乐节目中出现以搞笑、滑稽、噱头为手段的愚乐;以当众秀丑, 博得观众笑声的低俗节目就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啦!有些电视娱乐栏目或有意或无意宣扬金钱崇拜、名利场、不劳而获、变态的时尚追求等观念, 混淆社会道德观、价值观。人性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这符合辩证法, 电视娱乐节目的教化功能虽然是潜移默化的, 但要强化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不能以调动低级趣味为能事。有些电视娱乐节目已把格调降为街头杂耍式娱乐, 给青少年受众群造成极坏的示范作用, 为此, 广电总局叫停了一些粗俗拙劣, 甚至行走在黄色边缘不堪入目的电视娱乐节目。

三、电视娱乐要有真情

在电视娱乐节目里, 经常看到一大堆主持人嬉笑打闹侃谈, 调侃的方式不尽相同, 调侃的内容有时雷人;在娱乐的现场也不乏悲喜交加, 煽情落泪的场面, 但总让人觉得假膜假样, 缺少真情实感。主持人用话技编织着卖点, 其实就是在兜售娱乐栏目———这个商品。片面强调电视传媒的产业诉求, 势必要使从业者按照隐性规则向受众推销自己的产品抢占市场份额。电视媒体的产品是各种各样的栏目, 观众人气高的娱乐栏目是畅销产品, 但并不意味着是弘扬主旋律的佳品。电视娱乐佳品应该是传播真情真意, 弘扬真善美的节目, 这样的栏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 更要带动社会道德风尚的提高, 担当起阻滞“道德滑坡”制动器的作用。电视是连接每个家庭最直接的信息、娱乐、教育终端, 在这个载体上, 过去灌输式宣教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多元选择的社会要求, 但电视栏目的教化功能依然存在, 实现这一功能需要用真情来感染观众, 用灵魂和真心来激励观众。电视娱乐应该是有意义的真情娱乐, 应该用令人愉悦的方式使人受到启迪, 让人们在娱乐中学到东西, 这才是为社会所需大众所需的电视娱乐节目。要让电视娱乐由浅显的感官刺激升华到真情实感的体验和交流, 成为宜智、宜生、宜学的宝典, 使娱乐的格调向精神家园的深度、广度拓展。

四、电视娱乐要有创新

浅析电视新闻娱乐化 篇9

一、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原因

(一) 社会矛盾还比较突出

现实中, 社会民众会产生许多不满和抱怨, 而大众传媒刚好作为政府与民众间的联系纽带, 而其沟通、宣传、监督、教育、娱乐等功能, 对缓解这些对社会现实存有不满情绪的群众的抱怨心理有一定作用, 释放了人们积压的不满, 缓解社会矛盾。也就是说, 新闻娱乐化可以消解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政治上矛盾的堆积可能会造成社会的动荡, 但娱乐节目就不同了。它几乎没有风险, 因此, 娱乐化的新闻报道可以成功地把民众的注意力转移, 间接上可以缓解民众过高的政治热情, 缓解民众与政府及社会的矛盾。

(二) 电视行业之间利益竞争

在电视行业的竞争特别是同一类电视节目的竞争中, 衡量节目优劣的重要标准就是收视率, 如果没有收视率, 电视节目就难以在竞争中取胜, 有的甚至要被淘汰掉。在这种情况下, 电视新闻要想提高收视率, 获得更大的利润, 就必须创造出更多的产品, 使播出的节目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于是, 在市场竞争和利益驱动之下, 一些电视台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 使传播的信息能够让受众满意, 以此来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 就不得不对电视新闻的标题、内容、报道形式等进行创新, 从而使之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观看节目。

(三) 电视行业对新闻节目定位不准

一些电视台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忘记了电视新闻的传播和教化功能, 只是一味地迎合受众需求, 满足市场竞争需要, 从而失去了对电视新闻节目的正确而又清晰的定位, 对一些新闻特别是硬新闻不以严肃、真实、客观的态度来表现, 而是带有很强的戏说和娱乐性的成分, 从而使得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二、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消极影响

(一) 媒体公信力下降

贴近受众, 不等于一味迎合。作为新闻工作者, 有责任把人们的好奇心引向求知和上进, 使他们产生探索未知事物的愿望。这样, 才会使人远离动物性, 以一个大写的人那样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从媒体自身的发展角度来看, 娱乐化的泛滥使得一些媒体放弃了新闻工作者应恪守的真实、公正的原则, 有的甚至不惜以假新闻制造噱头争夺受众, 严重玷污了媒体的形象, 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损害。

(二) 媒体发展陷入狭隘境地

新闻娱乐化的过度, 不仅使舆论混乱, 还使媒体自身的发展陷人狭隘境地。由于过度追求娱乐化, 一些电视台干脆定位为娱乐化构架。从短期来看, 这么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视率。但从长远来看, 单纯娱乐化或以娱乐化为主的媒体, 为了竞争, 不得不以更加娱乐的节目吸引受众。即使他们做出具有一定深度的新闻节目, 也有可能因为整个媒体的娱乐定位, 而失去媒体的新闻本质属性, 只是残留了少数受众, 刺激他们本已麻痹的神经, 使媒体饱满的正义性也受到抑制。

(三) 媒体的社会责任被淡化

传媒的社会责任包括:真实而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做社会与公众的耳目喉舌;维护国家安全, 促进社会稳定;发挥媒介社会监督作用;尊重公民人格尊严, 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履行社会公共文化的使命, 不传播低俗不雅的信息。大众传媒有责任让公众迅速、准确、充分、完整地知晓和理解新闻事件, 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中存在的机遇、挑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并形成正确的判断。而媒体为了一味满足受众的需要, 争取最多的眼球, 以提高媒体收视率、收听率, 就可能会不顾其社会责任, 就会造成社会的负面影响。

三、正确对待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态度

(一)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正面性

随着客观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 如果电视新闻故步自封、固守僵化, 必然会难以满足形势和受众的实际需要, 最终有可能走向衰落甚至退出新闻传播舞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对电视新闻进行娱乐化, 改变电视新闻以往的报道和传播形式, 以鲜活、生动的语言和多样的报道风格来传播信息, 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 吸引受众的目光, 这必然会促进电视新闻节目更好地发展, 从而对整个新闻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 注意处理好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度

新闻传播具有客观规律, 即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可信性, 这是包括电视新闻在内的整个新闻传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在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过程之中, 必须充分尊重新闻传播的这几个客观规律, 正确把握好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度。对于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社会新闻, 在制作电视节目时必须保证其严肃性, 尽量不要以娱乐化的形态出现, 以通过电视新闻向受众传递客观、真实的信息, 避免因娱乐化、调侃化混淆视听, 使受众对事实产生片面或错误的认识。

(三) 加强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研究

在电视新闻娱乐化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 为了促进电视新闻节目的健康发展, 进而推动整个新闻和传播业的健康发展, 就必须加强对电视新闻娱乐化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当前, 对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 学者们“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有的人对新闻娱乐化持反对意见, 视其为洪水猛兽, 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 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 甚至危害社会风气;而有的人则将“新闻娱乐化”当作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有的人认为新闻娱乐化有利又有弊, 既要杜绝其负面影响, 又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因此, 加强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研究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雅璇.《关于新闻娱乐化的思考与应对》[N].中华新闻报, 2006-03-22 (C02) ;

[2].戚鸣、刘朝霞.《试析新闻娱乐化现象》[N].光明日报, 2006-04-15 (007) ;

[3].陈欢.《浅谈新闻娱乐化的“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电视娱乐符号的传播致效研究 篇10

关键词:娱乐符号;传播致效;积极娱乐

0引言

电视娱乐节目其内容千变万化,其主体琳琅满目,似乎从传播内容着手显得无所适从,但是,细究这些节目,不难发现,其背后所传播的无非是一些符号,只不过这些符号披上了娱乐的外衣,并最终实现了娱乐大众的功能。所以,有必要对这些娱乐符号进行梳理,从而更近距离地接触传播。

1电视娱乐符号

符号就是负载或传递信息的基元,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图形、姿态、表情等。符号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符号,一类是非语言符号。[1]

1.1电视娱乐的语言类符号

语言符号包括语言与文字两种类型,即所谓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电视语言类符号中,很显然,口头语言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同时,也正是由于口头语言的存在,其他的符号才成其为符号,才成其为有意义的代码。而电视文字,表面上看象一套独立自主的符号体系,而其实无非是语言的代表,或者叫符号的符号。[2]所以,口头语言成为电视语言类娱乐符号的主要所指,一些俏皮话、流行语等更是成为娱乐符号的典型。

1.1.1电视娱乐中主持人的口头语言符号——言说体

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口头语言符号的讲述性必然要求主持人具有属于这个职业自身的风格特点,主持人要达到沟通就必须使口头语言符号呈现出职业的语体。如果用文绉绉的书面语言老百姓听着费劲不愿意,如果用日常生活口语老百姓听着不雅也不乐意。所以主持人作为当众说话的公众人物,就要求主持人的语言即是大众传播的语言,同时还要考虑人际传播的因素,而语体当中的言说体恰恰就满足了这些要求。言说体是书面语和口语的融合,即结合了书面语言的逻辑和文采,也有口头日常用语的生动和流畅。[3]

1.1.2电视娱乐中非主持人的口头语言符号

非主持人的口头语言是主持人口头语言的来源和基础,保持着鲜活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演变出多姿多彩的生活奇葩。在电视节目中,倘若因势利导,绝对堪当幽默与娱乐的大任。比如在《不差钱》中小沈阳的经典口语:“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广为流传。比如在《小崔说事》里宋丹丹的一句经典口语:“看你这主持人当的,应变能力也忒差了,几个嗝就把你打蒙了”,此话一出,爆笑全场。日常生活当中多次被人模仿,并改造成其它适合语境的话。再比如《乡村爱情交响曲》里面,保安拍硕大肥胖的刘大脑袋的马屁:“我发现刘总的脚不瘸了,走路身轻如燕,明显提速了。”各大媒体整日报道着动车提速的新闻,没料想保安把提速这一概念用到人身上,很好的起到了喜剧效果。同时,对比着刘大脑袋富盈笨重的体态,用身轻如燕来形容,把两件原本反差极大的概念并排罗列,不自觉令人捧腹大笑。

非主持人的口头语言一经搬上荧屏,它所承载的娱乐功能完全地生活化和艺术化,且是在一定的情节基础之上的喜剧与幽默。同时,便于大家接受,利于大家模仿,甚至某些非主持人的娱乐明星一度成为大众的娱乐领袖和舆论领袖。起源于草根的小沈阳等即是最好的佐证。他们的语言一般不局限于固定的脚本,而是根据节目自由发挥,同时不刻板,不拘泥于表演,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的娱乐升华。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娱乐角色其实是演员,只不过是在演生活的喜剧罢了。

1.2电视娱乐的非语言类符号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一般包括鼓声、烽火、标志、图像、手势、表情、姿态、病症、口哨、气味等。[4]是在人际交流和传播的语境中除语言刺激以外的刺激,也就是指人类在语言符号之外进行交流和传播的所有符号。非语言符号是“一种不见诸文字,没有人知道但大家全都理解的精心设计的代码”[5]。非语言符号是不以自然语言为载体的信息符号,它是除语言之外的其它的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即动作性符号、音响符号、图像符号等,其载体可以为人的表情,身体姿势、摆设、服装、环境、绘画、使用物品等等。非语言符号为信息的表征提供了多种途径。人类学家伯德惠斯戴尔的研究表明:在两个人互动传播的场合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进行的。[6]而另一位研究非语言沟通的学者艾伯特·梅热比提出了这样一个关于非语言的传播公式: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7]在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过程中,除语言符号外,非语言符号,即主持人的相貌、服饰、表情、体态,以及使用的道具等亦可成为主持人传播的重要手段。人类的传播行为既是互相传递信息、共享信息同时又是彼此交流情感、沟通情感的过程。主持人在传播中所表现的非语言符号一方面能真实地传达无声语言的情感,渲染环境气氛、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另一方面对有声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亦可进行必不可少的补充、强调、解释和说明。[8]

电视传播中不是經过解说词、对话而进行传播的信息,都属于非语言符号系统。其内容可分四大类画面语言、音响语言、特技语言、主持人镜前语言。

1)画面语言。电视画面能够直观、迅速地展现活生生的世界。画面可以独立于解说词而完整、准确地传达有关信息它是电视非语言符号的主体。2)音响语言。现场效果音响、后期配上的背景音乐为非语言符号。3)特技语言。在节目采编播过程中尤其是在后期制作中特技语言被广泛应用.包括动画、图表、虚拟、画面效果处理、字幕等.它是一种表情达意的重要的电视手段。4)主持人镜前语言。主持人镜前语言可分成两类,一是发型、胸饰、服装等妆饰语言,二是主持人的动作、表情、眼神等体态语言。[9]

2娱乐致效分析

2.1娱乐现状

电视娱乐节目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是单纯以娱乐性、消遣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节目。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成与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不管是第一阶段以《正大综艺》和《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节目类型,第二阶段《快乐大本营》和《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类娱乐节目,第三阶段以《幸运52》和《开心辞典》为代表的益智博彩类节目还是第四阶段以《超级女声》和《非常6+1》为代表的“真人秀”类节目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在于寻求和发掘“娱乐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呈多元化、多样化趋势。轻松休闲、释放心灵、缓解紧张情绪的电视娱乐节目的盛行,契合了社会转型期的大众普遍心态,是文化转型期与价值重建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现象与结果。[10]

2.2致效分析

在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看来,一个符号由关联的两部分组成—“能指”和“所指”。“能指”是指一些字码、声音、画面等形象。而“所指”则表示由这些形象构成的概念和意义。索绪尔称:“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记,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11]因此,语言符号是一个两面的心理实体,两个方面紧密相连、彼此呼应。

在电视节目诸多符号中主持人是其中重要的“能指”符号,因为这个符号不同于电视其他符号只承载着单一的听觉或视觉能指的作用,主持人承载着视觉和听觉两套系统的能指功能。主持人因其视觉和听觉层面符号语言的丰富性、表意手法的多样性以及意指过程的贴切性,承担着连接微观符号意义和宏观的意识形态领域中意义的重要作用。可以说,电视节目的听觉和视觉符号的设定和意指都通过主持人符号这一连贯的整体集中表现。主持人的外貌、装扮、动作、表情能让观众从视觉层面看懂节目所表达的意义,达到节目所指的目的;而主持人的语音、语调、语速则能从听觉层面传达出节目的意义。[12]

比如大型相亲娱乐类节目《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的光头形象,既睿智,又干练,伴随着他风趣幽默的风格,两者相得益彰,同时,不失时机地与同是光头形象的嘉宾乐嘉调侃斗嘴,使得整个节目颇具观赏性,经常让人忍俊不禁。再比如《鲁豫有约》中鲁豫的沙宣头型,配着她的娃娃般的长相,显得可爱,友情,又俏皮。在《快乐大本营》中,五位主持人的服饰与造型总是根据嘉宾与节目的需要,随时搭配,随时更新,老瓶装新酒,新意无限,惊喜不断。

除此之外,技术与舞台语言等也都充分担负了娱乐的领衔作用。比如同是相亲娱乐类节目,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和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却各有千秋,平分秋色,定位并适合了不同的年轻类受众,即目标受众的细分。《非诚勿扰》的娱乐看点大多集中在主持人与嘉宾身上,甚至刻意围绕着他们两个人打造了这档节目,该卫视的用意非常明显,打造自己的品牌主持,然后在品牌之下继续开发衍生节目——《老公看你的》以及《非常了得》,从而产生了由节目到主持,由主持再到节目的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在主持人与嘉宾的包装方面不可避免打上江苏卫视的娱乐符号——幸福中国。而《爱情连连看》,我们可以看到绚丽的灯光,曼妙的身姿,花团锦簇,花枝招展,总之,该卫视的造型师、形象师以及灯光师强强联合,以炫、以丽,让人耳目一新。同时,摄影师的特写镜头往往聚焦在女宾的腿部和面部,这些给受众以感官的刺激,激发人体的荷尔蒙。所以,《爱情连连看》里符号都具体化、局部化,比如肤色、腿部、灯光等等,其所指一目了然,暗合了人们的求偶心理和生理,从而在娱乐节目群中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此外,情节的设计也吻合了人们的求奇求异心理,安排夫妻相似度比对等,增加情节的波澜,有冲突,有矛盾,有高潮,时刻牵扯着受众的敏感神经,这也是一种符号,以及符号的象征意义。

3娱乐媒体借鉴

3.1积极担负,娱乐大众

电视娱乐节目是内心焦虑的现代人的有效“心理代偿”,激烈的竞争、不平等的生存状态等,使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失衡,而高扬娱乐精神的电视娱乐节目以游戏的外化形式和特定的狂欢氛围使不同层面的观众暂时颠覆日常的生活秩序,实现平等的共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精神放松。需要注意的是,娱乐传播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电视绝不能从片面讲政治这一极端走向片面讲娱乐的另一极端。“如果说没有传播的文化是死文化的话,那么没有文化的传播就是死传播。”在当下,传媒文化的消费特性、市场价值、娱乐功能等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尤其在新兴媒体方兴未艾之际,异质的、感官化的、更具炫惑魅力的“意象形态”价值被高度张扬,而传媒文化本该拥有的审美品格追求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漠视的语境下,电视娱乐节目更要坚守电视的文化品格,坚守娱乐底线,致力于提升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做到不肤浅、不流俗、有深度、有品位,或者说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真正正视并重视观众的主体性,迎合与激发观众主动的“娱乐”心理与期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积极娱乐。[13]

3.2适时引导,正确调控

我国的娱乐节目典型体现出“以和为贵”、知足常乐的传统文化内核。不论是主持人和选手,大多“潜在地”把游戏规则和道德准则交织在一起。大多数竞技节目中善于以动人故事濡染观众,败北者能够获得足够的安慰和同情,为娱乐“贴上情感的标签”。和谐构成了中国电视娱乐的独特生存方式。港台及国内一些娱乐节目中大量的色情、变态的内容设计,贬低到食色物欲層次,和崇奉伦理国人心理是相悖的。目前国内电视娱乐虽名目繁多,但存在传统演艺竞技稳居,选秀类节目动辄就会触礁之现象,根源在于是否以传播文化艺术为目的。可以说,“娱乐”无论引进还是创新,都要受到国人伦理之“节制”,需迎合国人“普遍”的审美趣味。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的游戏精神,始终是和伦理要求一体的,理性驾驭着狂欢,精神操控着欲望。[14]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娱乐审美须在先进的文化理念之下提高层次和品位,升华格调和境界,所以,必须适时更新观念,探求思想,解放形式,尊重美学,同时,主动担负社会文明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融洽的娱乐气候,这一切无不构成了娱乐节目的宏大的生存环境,成为和谐社会里一支令人精神愉悦的曲子。

3.3植入特效,升华品相

节奏拖沓、冗长,剪辑创造意识薄弱,是我国电视节目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一般来说,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编辑,以固定镜头组接为主的形式呆板、单调,画面切换较少。可以说,剪辑速度快慢,视觉节奏强弱,直接决定着电视娱乐节目是否具有可视性。同时,特技应用对于丰富娱乐视觉传播也是非常有力的。就电视文字而言,在其它电视节目类型中,充其量就是解说或字幕的角色,但是作为娱乐元素之一,却可以焕发出强大的魅力。不同字体、大小、色彩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其对画面表现的增进功能,升华节目气氛。除文字外,电视娱乐节目还可以广泛运用动漫、抠像等多种特技手段来丰富节目的视觉效力。[14]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51.

[2]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52.

[3]王宇.从口头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有机运用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沟通[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6.

[4]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17.

[5]李幼蒸.理论符号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515.

[6]温华.关于思维符号与传播符号的哲学思考[J].江汉论坛,2008(10):58.

[7]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96.

[9]温华.关于思维符号与传播符号的哲学思考[J].江汉论坛,2008(10):58.

[9]徐小平.电视的非语言符號[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10):74.

[10]韩卫娟.电视娱乐节目盛行的原因探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92.

[1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85:101.

[12]黄雨水.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和电视品牌节目的符号学解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5):59.

[13]苗燊.“娱乐”是娱乐节目的核心功能[J].新闻爱好者,2010(03):83.

电视娱乐产业 篇11

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的三功能, 而赖特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第四个功能:娱乐功能。任何电视节目都离不开这四个功能, 特别是第四个功能, 电视问政也不例外。波兹曼在他的书中提到:“新闻节目是一种娱乐形式, 而不是为了教育、反思或净化灵魂, 而且我们还不能过于指责那些把新闻节目作此定位的人。”[1]虽然波兹曼这么说有些过于悲观,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 人们观看电视的初衷是为了娱乐放松, 而不是劳碌一天后在电视机前接受教育, 进行自我反思。《法制讲堂》是一档将一些犯罪故事拍摄成故事片, 通过故事来讲解法律条例的节目。观众观看此节目是为增加法律知识还是为节目中比电视剧更加精彩的故事所吸引?观众是为了精彩故事而来的, 如果你问他们, 故事中的人物违反了什么法, 第几条?他们一定哑口无言, 但对于故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观众都能明确分辨。不可否认, 《法律讲堂》确实是一档好栏目。所以, 我们已经认识到节目的关键不在于提供娱乐性的内容, 而是将内容以娱乐性的方式表现出来。

一、主持人

主持人是一台节目的顶梁柱, 主持人的风格决定了节目的风格。如果主持人总是紧绷着脸, 语言谨慎严肃, 那么他只会成为严肃知识分子的典范。如果他全程都满腔怒火, 义愤填膺, 那么他也只是正义的化身, 不会受到观众的喜爱。但电视问政不是批斗官员, 主持人一味站在民众一边, 不分青红皂白, 声讨官员, 看似痛快, 实际上是愚蠢的。这不是主持人的幽默, 而是滑稽、可笑, 也是不会被喜爱的。

杰伊罗森教授提出公共新闻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能够看到这些社会问题, 还要让人们学会如何应对, 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最终加强公民的职责和权益保护意识, 推动公共讨论和复兴公共生活。这就意味着, 主持人首先要成为杂家, 要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因为新闻是不可预见的、涉及多方面的问题, 如住房问题、环境问题、养老保险问题、教育问题等, 一切都有可能成为问政的内容。主持人不仅是官方和公众之间的一个纽带和沟通的中介, 还是公众思想的方向盘, 所以必须站在观众之上, 才能比观众看得更远。

有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之后, 主持人还要学会幽默。幽默不是娱乐官员、取乐民众, 而是一种语言技巧。说一两句幽默的话并不难, 但要形成自己的幽默风格并非一件易事。曾经一位地理老师在讲到著名的宗教圣地耶路撒冷时, 为了让学生记住这四个由感叹词、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拼凑的奇怪地名, 故意将整个名字断开, 读成“耶~ 路撒冷”或者“耶路撒, 冷!” (搭配他幽默的语气) 。因此, 在多年后, 笔者仍能牢牢记住这座宗教古城的名字。好的节目“它需要的是掌声, 而不是反思。”[1]

二、音乐

音乐在电视和电影中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制造一种主题需要的情绪。如果没有音乐, 节目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主持人的身上, 主持人如何的声情并茂也不一定能打动受众。例如, 《新闻联播》除了开场和结束, 没有任何音乐, 难以带动受众的情绪。

试想, 在新闻节目中, 当民众声讨雾霾严重时, 在茫茫雾霾中加入一个翻着跟头的孙悟空, 再配上《西游记》主题曲, 或许意境就会完全不同, 观众一定不会吝啬他们的注意力。而在官员几次三番答应负责到底并鞠躬致歉时, 将画面放慢, 配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情景又将是何等悲壮, 或许这样的致歉更有感染力。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 宾夕法尼亚的公立学校曾经把要学的科目都唱给学生。而在此之前, 儿歌就把一些文明礼仪、生活常识通过歌曲的形式唱给小朋友, 唱歌的形式能让小朋友更快更牢的记住这些知识。同样, 红歌赞扬革命先驱, 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情歌寄托对爱人的感情和思念。歌曲总是要承载一些感情, 在电视问政节目中, 将民众对官员的要求和期望唱进歌里, 或许能让官员更好地记住他们的任务。如果一个严肃的电视问政节目正在大合唱, 观众应该会忍不住多停留一会儿。

三、微电影

每个人都有猎奇心理, 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鲜的事物, 总是想一探究竟。在电影的宣传中, 电影正式上映之前通常会有各种版本的预告片, 吊足观众的胃口、引起观众的兴趣。而笔者想说的正是为一本正经的电视问政节目拍摄一个“预告片”。

微电影广告, 是为了某一产品或品牌的宣传, 采用电影的手法拍摄的具有故事情节的短片, 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目前问政节目的视频资料还是一些民间调查走访, 如过期食品仍然继续出售、乱倒建筑垃圾等。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在受众身边, 已经不足为奇, 无法满足受众“挑剔”的眼光。受众希望看到更新鲜的、更有震撼力的东西。微电影广告, 短小精悍, 短短的几秒钟就能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引发受众主动思考问题。

例如, 一个国外的微电影公益广告:不要对女性使用暴力, 即使你手捧鲜花。影片中分别采访了五个7岁到11岁不等的小男孩, 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对他们进行了解, 然后请一位漂亮的小女孩分别站在他们面前。当采访者让他们摸摸小女孩时, 小男孩们都表现得很开心。接着, 采访者要求他们打小女孩, 小男孩们都面露难色表示“no”。他们说:“不可以打女孩子”, “我反对暴力”, “上帝不希望我们打别人”, “不可以打女孩子, 即使你手捧鲜花”。短短的三分钟让人震撼, 胜过主持人苦口婆心的千言万语。

住房问题是现在热议的社会问题。在问政节目中, 视频资料仍然是一大串数据:目前北漂年轻人有多少计划买房;全国房价增长了百分之几个点;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买房者....... 这样的大数据对于观众来说只是一串没有情感的数字而已。但如果我们将“为省钱, 爸爸带着女儿睡桥洞”这样的真实故事拍摄成一部小小的电影, 观众一定会泪流满面, 深切体会到住房问题着实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四、热门话题

“媒体报道什么, 受众就关注什么”, 这是麦克卢汉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于是, “热门话题”出现了。热门话题是将一些媒介希望受众重视的新闻话题主动推送到受众眼前, 而不是让受众主动去搜索这些新闻。微博“热门话题”自出现以来一直炙手可热, “能在热门话题中出现的原因有两个:其一, 管理微博的后台工作人员;其二, 网友对此话题的关注度。”[2]那么当网友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过低, 就需要后台工作者发挥强大的作用。在后台的作用下, 事件的关注度自然会提高。这就是“媒体报道什么, 受众就关注什么”。目前的热门话题人物除明星外, 政界人物、商界人物、平民也被纳入其中, 因此他们也被冠以娱乐化色彩, 不知不觉间, 政治、经济、社会新闻也进入了人们的“第三地”生活。

同样, 若媒体什么都报道, 那么受众什么都不会看。问政节目现场热烈, 而后期的网络跟进却“门前冷落鞍马稀”。受众关注的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事件的热度。话题热起来, 受众自然就会去关注。问政节目的后期网络跟进可以模仿和学习微博热门话题, 制作一个热门话题排行榜板块, 处理得更好、更快的事件排名就更靠前, 受众选择起来也更有目的性。

五、结语

就像很多宗教曾试图用绘画、音乐或者其他艺术的方式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而他们的最终目的在于传播自己的教义一样, 尽管娱乐并非我们的本意,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 通过娱乐, 受众离我们更近了。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 人们因为娱乐而来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 就像许多人因为艺术而开始宗教信仰一样, 但我们要谨记, 娱乐并不是我们的本意。

摘要:公共新闻在中国的发展不过十多年。目前, 中国的电视公共新闻形式单一, 主要以电视问政为主。而我国社会体制能够提供的公共环境培育土壤也给问政节目带来了一些阻碍。民众对于这种官民平等对话的形式并不看好。如何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首先要提高受众对节目的关注度。本文分别从:主持人的风格、音乐、微电影视频制作、热门话题四个部分, 浅析如何提高电视问政节目的娱乐性, 提升受众的关注度。但需要强调的是, 节目的关键不在于提供娱乐性的内容, 而是将内容以娱乐性的方式表现出来。

关键词:电视问政,娱乐,主持人,音乐,微电影,热门话题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96.

上一篇:主管领导下一篇:网络通信的安全和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