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类课程

2024-06-01

环境类课程(精选12篇)

环境类课程 篇1

摘要:开设“环境与健康”公选课程是高校非环境类专业学生获得环保知识、树立环保观念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环境与健康”公开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提出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户外教学与现场参观相结合、多媒体网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阅读与专题讲座相结合、实地走访和分析调研相结合等方法, 为促进高校环境教育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环境与健康,公选课程,教学方法

近年来, 环境污染损害人体健康的事件频频发生, 空气污染, 雾霾的产生, 增加了人体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地表水和饮用水污染, 造成地方性疾病;土壤重金属污染, 使大米等农作物镉超标, 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日益扩大, 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2007年, 卫生部、环保总局等部委联合制订《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 (2007—2015) 》, 该文件对高校教育而言, 提出了两方面要求:一是技术支持, “调整充实专业技术队伍, 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改进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 为环境与健康工作提供人员和知识储备, 整体提高环境与健康工作技术支撑能力”;二是宣传教育, “提高社会各界对环境与健康工作的重视, 促进社会团体、非政府机构、科研与学术单位、企业以及媒体等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 积极为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做出贡献”。可见, 除了对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有专业素养的要求外, 对高校中绝大部分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来说, 也要求掌握一定的环境与健康知识。尤其是在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 提升年轻一代的环保意识, 促进意识转化为环保行动, 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在高校针对非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环境与健康”公选课程, 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非常迫切且有必要[1]。

由于“环境与健康”公选课程的目的并非保障学生的就业, 而在于宣传、普及和教育, 让非环境类专业学生了解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相关的基本知识, 潜移默化到日常生活点滴中, 并能影响周围的长辈、朋友, 通过日积月累的传播, 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环保观念。因此, 这门课程的教学应舍弃高深的专业化、技能化的教学理念, “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科学知识的掌握和了解, 满足他 (她) 们的求知欲望, 尤其是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保护形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2]。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 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学到知识。

一、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教师选用新闻热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环境与健康相关案例, 引导学生探讨,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直观具体, 同时也增进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例如, 在讲授大米镉含量超标的问题时, 教师可以提前1~2周将镉大米相关的部分焦点新闻材料发给学生, 对学生进行分组, 按组别提出具有关联性的问题, 如镉大米产生的原因、镉大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国内外对镉大米的处理措施等,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查询资料找出答案。课堂上, 教师组织不同小组的学生围绕自己小组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 并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小组总结发言, 小组成员要对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在这个阶段, 每个小组的学生对自己组分到的问题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当各个小组发言完毕后, 部分的资料形成了大米镉含量超标问题的整体, 教师再做点评和补充, 并做书面的总结, 让学生思考、消化相关知识, 使得知识的掌握更加牢靠。

二、户外教学与现场参观相结合

户外教学是指在户外的预先有组织的教学方式。对环境类课程来说, 这种体验式的教学非常合适。如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 培养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花鸟树木的形态、变化, 撰写观察日志, 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户外教学的过程中, 要有目的地与时下热点结合起来, 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如组织学生去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进行参观, 进而使学生对身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直观的感受;或者去造成环境污染的发电厂、煤矿等察看排污情况, 了解当地环境问题引发的地区病状况;又或者联系环保政府部门,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和环保部门监测, 了解监察能力建设等。

三、多媒体网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能够按照“环境与健康”课程设置的大纲、教材循序渐进地集中传授给学生知识, 让学生对书本知识具有理性的认识。同时, 教学中应该借助多媒体网络更好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扩大学生知识面, 如利用教学软件、播放教学视频、观看环保电影等。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的演示, 结合教师深入浅出的课堂讲解, 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中相对容易接受知识。例如, 在讲解环境污染形成、发展及其危害时, 播放纪录片《家园》的片段, 影片以唯美的画面告诉我们, 经过四十亿年的漫长演变, 形成了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奇特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 而人类在仅仅二十万年的时间, 便将地球的宝贵资源消耗殆尽, 珍稀物种灭绝, 原始资源奇缺, 污染日益严重。通过播放影片, 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对人类以及地球的明天的深入思考。在介绍环境对健康产生的危害种类时, 可以使用图片展示雾霾空气下戴着口罩行色匆匆的人们、受重化学品污染的五颜六色河水边得了癌症的村民等;同时, 也可播放环境污染的记录片、新闻节目, 让学生对身边环境污染的危害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增加危机意识, 树立起保护环境的坚定决心。

四、课外阅读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环境保护是个长期持续的话题, 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环境问题随时在发生变化, 这也要求师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都应具备发展性和开放性思维, 不拘泥于教材书上的内容, 与实时动态结合起来。一方面, 善于进行课外阅读。宏观上, 可阅读环保组织签订的协议、国际公约、宣言、议定书等, 对国际环保热点话题有个完整的认识;微观上, 也可就感兴趣的某一类环境类书籍进行深度阅读, 如环保类小说、环保人士传记、环保知识百科、环保科技杂志等, 从不同方面加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 邀请相关人士来校举办专题讲座, 或者及时了解校外讲座信息, 组织学生去校外听讲座。这类的讲座可以包括政府部门对国家环境政策、法规的讲解, 环境专家对国内外环境局面的解读, 环保一线人员对水污染、空气污染等亲身接触的感想, 医学专家对人们应对环境污染时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的介绍, 等等。

五、实地走访和分析调研相结合

环保是社会性课题, 具有其他专业课程所没有的全民参与性特点, 每个人都应是环保的一份子, 都能够为环保出一份力。如每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 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其中, 体现了年轻一代对环保的责任感。因此, 教师在教授“环境与健康”课程时, 要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 扩大环保的影响力。教师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帮助学生确定“环境与健康”课程的调研课题, 带领学生实地走访进行分析调研, 指导学生撰写调研报告, 也可指导学生以环保课题参与学院、高校或省市级的大学生调研竞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同时, 借助调研报告的成果对环保做出贡献。调研还可先从身边做起, 如调研高校学生的环保健康意识, 到洗漱间、自习室、图书馆、操场观察学生学习、生活习惯, 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发放问卷, 从是否注意随手关灯、电池处理、垃圾分类、塑料袋使用等细节, 了解大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又如调研高校环境教育情况, 分别针对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问卷, 调查学生对环保知识的了解范围、来源, 发现环境教育的成效与不足, 有的放矢地改进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突出的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活与健康。针对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 “环境与健康”公选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居住环境和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了解不同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 掌握各种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充分认识到如何降低环境因素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从而预防疾病, 保障人群健康, 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风险意识,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保护环境、降低环境健康危害的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张攸, 樊红波, 张宏柏.环境类公选课教学初探[J].高教高职研究, 2008, (18) :32-33.

[2]石晓枫, 张晓燕.在我国高校公选课中增加环境教育内容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 2001, 35 (1) :66-69.

环境类课程 篇2

2.1 丰富的.网络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特网上丰富的网络资源由于表现形式多样,如文本信息、图像、动画、表格等,学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实践中,制作精美的网络课件,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原因也在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丰富的网络资源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如利用网络实验室培养学生数据的处理能力,利用网络使学生从事商情信息发布,网络营销推广活动,利用网络搭建个人网站,构建交流平台。

2.3 丰富的网络资源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协作学习,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潜能的开发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难易不同的学习内容,网络解决了班级授课条件下教师因材施教的难题。

环境类课程 篇3

[摘 要]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保障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专业课方向可分为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类、环境规划与管理类两大类。可以针对环境工程专业中环境规划与管理类课程的特点,以互动式理论教学、开放式课程设计,以及与项目相结合的毕业设计的方式,增加课程教学与实践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30-02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保障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专业课方向可分为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类、环境规划与管理类两大类。环境规划与管理类的课程主要包括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与污染治理技术类课程相比,缺乏直观的实验模型、可见的处理效果,并且书本内容偏理论比较枯燥,而其实践产生的成果是以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报告等文本形式来呈现的,对于工科学生来讲缺乏吸引力。

国务院2015年5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环境规划与管理类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的精神是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案例式教学、项目化教学以及互动式网络教学等教学法越来越多地用于理论和实践教学中。

一、互动式理论教学活化课堂

环境规划与管理类课程本身偏理论,内容比较繁杂,涉及与国家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环境系统优化以及管理学等诸多内容,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往往陷入“教师很辛苦,学生没反应、没兴趣”的困境。打破这一僵局,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互动式理论教学的核心是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

简单的课堂互动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做起,进而发展为由学生来讲授的翻转式课堂。课堂的引导式提问要注重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与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相挂钩来激发学生去思考。比如在讲解区域环境管理章节时,可以针对城市环境管理,引导学生思考现在普遍出现的雾霾天气,从环境管理的角度谈一谈如何留住APEC蓝。针对农村的区域环境管理,教科书中给出了具体的如加强乡镇企业管理、防治农村化肥污染、制定村镇发展规划等管理内容,通过引导式提问,让学生从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出发,谈一谈污染现状,突出问题是什么,进而思考如何去规划和管理。通过有效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去思考身边的环境问题,学生对农村的生活污水面源污染问题达成共识,再与污染治理类的课程相结合,提出了一体化家用装置的解决农村单户生活污水的设想,并得到学校的支持。将理论知识用于身边的环境问题,首先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积极性较高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展开翻转课堂,由学生课前根据书本或者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我学习;课堂为展示和讨论时间,由学生来讲,教师来解惑和提问。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课堂通常在教师的预设之内,翻转课堂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未知情况,因此教师要做更多的准备,并对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及时引导。

二、开放式课程设计促进实践

课程设计是针对具体课程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在环境规划与管理类课程中,通常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系统工程等课程都有1-2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开放式课程设计在实践中表现为不具体指定或者给予学生现成的题目与案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相关课题与案例;也没有固定标准的答案,只限定范围和基本原则等。

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为例,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通常来源于已有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学生要完成的主要工作一类是对现有的报告进行修订,查找标准选用是否合理,评价等级和评价方法需不需要完善等内容;另一类是由教师变更原始数据,学生重新完成报告,或者利用环境影响评价软件进行制图来学习实践中的常用评价软件。这些课程设计内容都与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所区别。在实际的评价工作中,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占到很大的比例,因此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角度出发,要逐步减少针对已有环评报告的修订等课程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关建设项目。首先要考虑需要哪些资料,到哪里去收集、监测,其次考虑环境背景,进行预测,最后给出评价结论。学生的选题应该从实际出发,例如对新建校园餐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基本情况可以从校园实际出发,污染数据可以通过类比同规模同档次餐厅、查找资料来解决,环境现状监测数据可以通过环保局网站获得。学生可自主解决评价等级、范围以及评价标准选择等问题,进而协作完成整本环境评价报告。开放式课程设计可以由学生自主选题完成,也可以由指导教师进行命题,提高学生的可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应该使课程设计尽可能的模拟实际工作过程。

三、与项目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接轨就业

毕业设计是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之前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常要持续16周左右的时间。毕业设计题目来源有科研课题、企业以及自选等,依托于科研课题和企业横向项目的毕业设计往往是真题真做,自选类课题则一般是模拟题目。无论哪一种题目,都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教学效果。但是以项目为依托的真题类毕业设计往往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也更胜一筹,因此在就业中也更具优势。

通常环境规划和管理类的项目有其相对固定的文本和标准,但是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可以不拘泥于完成标准的文本格式,可以就某些问题展开自己的论述,进而达到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目的。以一个典型的毕业设计——某段高铁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发现以现行的铁路噪声标准来度量高铁噪声是达标的,但是附近的居民却觉得高铁噪声无法忍受。矛盾的出现引发学生去思考噪声标准的问题,普通铁路的标准并不适用于评价高速铁路的噪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新的指标体系。学生在参照国外高铁噪声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大噪声和噪声变化率等新的衡量指标,完成了论文的创新研究,并获得了省级优秀论文奖。由此可见,与项目相结合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类毕业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完成项目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研究更具实用性,也给了学生创新的空间。

四、结语

在环境规划与管理类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中实现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未来的教改方向,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创新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为代表的实践教学也应该以学生为本,尽可能模拟实际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 参 考 文 献 ]

[1] 樊庆锌,任广萌,沈晋,邱微.案例教学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的重要性[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0):20-21.

[2] 王慧雅.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结合案例教学的重要性[J].广东化工,2012(11):211.

[3] 吴玉红,刘佳,陈伟.基于项目教学《环境规划与评价GIS技术》的教学单元设计[J] .考试周刊,2012(93):167-168.

[4] 刘臣辉,徐青,郑天柱,陆建兵.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教文汇,2015(7):37-40.

[5] 李天昕,周北海,宋存义,宋波.以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的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2011(4):92-94.

环境类课程 篇4

环境分析化学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是环境科学和化学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 是当今全球最具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环境分析化学是研究的分析化学一个新分支。环境分析化学是针对当前环境存在的问题, 运用分析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定量定性分析环境污染物污染物质的组成、结构、状态以及迁移转化规律。在某种意义上讲, 环境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环境分析化学的发展。环境分析化学具有以下特点: (1) 涉及范围广。涉及大气、水、生物圈、土壤陆地系统等; (2) 对象复杂。当前有数十万种化学品进入环境, 要求对这些物质进行价态、形态分析、结构分析、系统分析、同类物、异构体分析、表面分析等; (3) 变异性。对环境系多层次、多介质、多元动态系统, 要求分析研究对象的迁移变化等; (4) 定量分析。除要求常规分析指标外, 还要求具体物种的痕量甚至超痕量分析; (5) 普遍性, 实用性强。包括生命、化工、能源、交通等各行各业均有关。

鉴于环境分析化学的重要性, 一些本科院校逐渐开设了与环境相关的分析化学课程。由于该课程属新兴学科, 教材寥寥无几, 课程建设与方法也不尽相同。有些学校在课程内容上着重强调环境样品处理方法, 有些学校干脆以《分析化学》代替《环境分析化学》, 导致教学效果相差甚远。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08年为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了《环境分析化学》, 并定位为专业必修基础课。另外为扩大专业口径、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造性兴趣、提高学生在利用分析化学技术解决环境领域内问题的能力, 拟面向全校其他学院本科生开设《环境分析技术》选修课程。

1. 课程建设

从2008年起,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整合环境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课程的内容, 建设了一门新的课程, 即《环境分析化学》。到目前为止, 已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 并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基础上补充了设计性实验, 不仅开设了课程设计, 还开设了与之相关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 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初步建设, 课程目前覆盖了环境分析学的大部分核心内容。教学组还开发了多个相关的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推行了“学研”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同时, 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环境分析化学实验讲义与多媒体教学课件。试用效果良好。例如, 不少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很多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研究方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并积极地利用课余时间进入相关课题组进行研究。有效提高了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实际动手能力, 甚至有的学生在课程结束不久便完成了优秀的研究论文。

2. 课堂教学

由于环境分析化学涉及内容范围广、相关数据与分析工具资源繁多、涉及多学科知识、尚缺乏系统成熟的理论方法、正处在迅速发展中等一系列特点。因此其课程建设难度确实很大。我们教学组在教学中尝试了各种解决办法, 并不断调整改进:

2.1 课程内容的组织顺序尽可能与认识和解决环境科学问题的层次关系保持一致, 其顺序为:数据处理技术、酸碱、络合、沉淀、氧化还原、环境光分析法、环境电分析法、色谱质谱分析、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及环境样品的一般分析步骤。

2.2 以点带面, 深入浅出, 避繁就简, 着重于定量定性基础理论的介绍。通过热点环境问题探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热点环境问题探讨, 充实教材教学内容, 是改进环境分析化学课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丰富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效果, 在教学课程中,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 将一些热点环境问题进行剖析, 例如:在讲述有机毒物的环境行为和归趋模式的内容时, 我们可以结合自1999年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广泛研究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简称EDCs) 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简称POPs) 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探讨, 让学生了解到环境分析化学课程所解决的问题与我们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我们人体的健康, 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确环境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地位, 因此学生学习环境分析化学课程的兴趣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鉴于解决环境科学问题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很多, 学生很容易迷失于这些方法之中而无所适从, 因此教学时把这些方法概括为三方面:化学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多种技术融合方法, 同时也绘出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可兼顾不同背景不同目的的学生的需要。

2.3 跟踪学科的发展, 注重知识更新。环境分析化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实现在线、快速、高通量等是未来环境分析的方向。教材内容与相关知识领域的发展现状总存在一定的时差, 我们努力将相关领域新的发展状况、科研与教学改革的新成果融入到教学中, 并邀请工作在科研一线的教师、博士给学生做科普性学术报告, 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内容密切跟踪当前流行的样品前处理的新技术, 如加速溶剂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新的快速检测技术, 如免疫分析技术、微流控分析技术、酶抑制分析技术以及多种传感分析技术等。

2.4 强调互动式教学, 启发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还大胆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和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课堂上不仅仅是教师提问学生, 同时鼓励学生随时向教师提问。并适当地组织讨论, 例如, 组织了关于传感器的讨论, 组织固相微萃取技术的讨论, 让学生走上讲台, 提出自己的见解, 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思维, 使之能够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交流, 参与操作。发现知识, 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针对不同的环境污染物, 环境分析化学中新型分析方法很多, 举例十分灵活。例如, 持久性污染物问题, 可以从痕量分析分析入手, 探讨其来源及转化规律。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照本宣科, 而要采用启发式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 对于复合污染问题等前沿性的研究内容, 可以让学生分组在国外重要期刊 (如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或会议上检索收集有关方面的最新文献, 通过小组交流和讨论, 了解该领域的内容、应用和最新进展等。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

3. 实践教学

环境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十分紧密。我们借鉴了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中讲、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灵活地采用先理论后实践或先实践后理论或边理论边实践的方法, 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协调的发展。且随着新仪器、新技术不断涌现, 加上受到大型贵重分析仪器的限制, 致使该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因此, 在环境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要克服传统的教学方式, 理论联系实际, 更新教学知识内容, 师生互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入直观理解掌握该课程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加强实践环节, 我们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基础训练型实验、综合应用型实验和自主研究型实验等三组实验, 有效地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距离。另外, 在面向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 我们也设计了环境分析化学实验。我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 也有很多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环境分析化学方面的科研实践。比如针对前段时问流行的全球变化进行污染物环境分析, 研究其迁移转化关系等。并尝试在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环境分析化学教学离不开网络,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特点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结合。如电子邮件、FTP、电子期刊等。网络环境下的环境分析教学方便了师生间的互动,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不断调整教学方案,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考核方式

环境分析化学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的认识与理解, 对分析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从环境学角度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因此, 我们对该课程采用考核方式是:在老师指导下, 结合所讲内容进行学科调研和实践作业。期中完成课程调研和讨论, 期末完成闭卷笔试。其中, 期中论文和报告结合1~2次课堂讨论进行, 占总分的30%;期末考试占70%。采用这种考试方式后, 一方面促使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从能力培养的角度进行教学课堂设计和组织, 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学科知识的提高。

总之, 环境分析化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该课程在各大高校中开设较晚, 尚未完全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 因此为教师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经验, 尝试一系列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空间。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上述教学措施能较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并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当然, 由于经验有限, 具体操作上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 今后随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将会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环境分析化学人才。

摘要:《环境分析化学》是环境类本科教学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环境分析化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 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 初步探讨了该课程建设思路, 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环境分析化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马桂云.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5; (24) :280

[2]汤莉莉, 郭燕, 徐建强.环境科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6;28 (1-2) :13-17

[3]唐建设, 项丽.环境分析化学教学体会[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245

[4]陈景文.理工科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化学.2010;25 (1) :29-31

环境类专业简历 篇5

 个人信息: 姓名:游亚鱼

性别:女 年龄:23 籍贯:山东 民族:汉 健康状况:良好 毕业时间:2009年7月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学历:大学本科专业:环境工程

外语水平:大学英语四级联系方式:

E-mail:

 计算机水平:熟练掌握Auto-CAD绘图软件,能熟练操作Windows 98/2000/XP操作系统

平台及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软件。

 外语水平:已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熟练的书面表达以及一般的口语交流和查阅外文资料的能力。

 社会工作:2008年10月至今 担任英语教师。

 基础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五大化学,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

 主要课程:专业课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保设备设计及应用,水污染控制工

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化工原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噪声控制,生态工程,管道工程,环境工程制图,Auto-CA工程制图。

 专业水平:熟悉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方面的技能,尤其是熟练掌握了环境监测、污染

物鉴定等方面的实验操作,能熟练使用各种环境监测仪器,实验操作能力较强,具备各种仪器分析的原理基础,熟悉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和AA320的操作及721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等。

 自我评价:认真严谨,乐观开朗,富有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学习能力强,做事非常有效

率。能够学以致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求职意向:工作类型:全职

工作性质:文职类等

美国环境新闻类杂志的社会效益 篇6

人员组成与资金运作

编辑人员组成 在SEJ创立之初的1990年,环境新闻记者协会就规定:参加SEJ编辑与采写工作的人员必须是“在职”的新闻记者,这样一方面保证编辑和记者不会因为从事SEJ杂志工作而没有经济来源;另一方面,那些真正战斗在第一线上的记者和编辑,才会对环境问题有最深认识,才具有最新鲜的话题。

为了更清楚地确定SEJ编辑人员所从事的事业,环境新闻记者协会规定,SEJ的编辑成员不允许做公关,不允许在各处做关于各类环境问题的游说活动。这种规定限制了杂志编辑人员因为身份复杂而有可能给杂志学术研究带来的伤害,如有的记者编辑在SEJ兼职,有可能会利用在职做记者期间,以SEJ为名,在公共关系、社会游说方面获得个人好处。所有的编撰人员在环境新闻记者协会内部都降职为没有投票权的成员,目的是为了保证学术研究的中立性。

组织资金运作 从1990年8月起,环境新闻类杂志及其相关机构就被美国国税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归类为非营利性事业。德特金先生与其同仁就把发展与环境新闻学杂志的活动做一个政策性规定:拒绝接受政府机构、非媒体组织、环境单位或利益集团的资助;作为一项有尊严和独立理念的事业,更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和施舍。环境新闻类杂志的资金“仅仅来自个人、大学、基金或媒介同仁的捐献”,从不例外。由于SEJ与EJ杂志是免费期刊,从一开始建立起,就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虽然有很多人怀疑这种理念指导下的组织资金运作模式能够长久进行下去,但以德特金先生为首的环境新闻学教育同仁们一直笃信这一理想,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1994年,德特金先生辞去环境新闻记者协会主席一职,在纳尔特基金(The John S.and James L.Knight Foundation)的资助下,于密歇根州立大学创立了环境新闻学中心,把环境新闻学教育带到大学,EJ杂志在这种资金运作下随之诞生,并逐渐走向繁荣。

抚摸创伤:内容编辑特色

再现地球创伤 既然环境新闻研究要展示后工业社会的环境风险,环境新闻学杂志记者要独立揭露环境破坏的阴暗面,以挽救日益被破坏的地球生态,这些主张对于环境新闻类杂志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每期围绕一个主题来论说。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拿SEJ最初2年与最新1年为例,内容分析如下:

以上8期内容时间相隔17年,具有连续性。所刊新闻报道、评论和讨论文章,几乎全是关于环境破坏的负面内容。而且每期都围绕一个热点环境问题来组稿,主题在封面的大幅彩色照片统领下得以突出,里面的文章通过彩色照片、数据、表格、卡通、故事及艺术作品等形式得以丰富地表现,在视觉与文字效果上都力求有冲击力,通过环境创伤的再现,达到震撼人心的传播效果。

和谐社会的环境新闻教育 本着这一理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Harmonized Society)一部分的环境新闻类杂志,其编辑思想里渗透着把环境新闻学作为一门科学去建构、然后传之于后人的理念。环境新闻学在美国诞生于1980年代末,由于该门科学最早在业界人士积极努力下创建,其技术、感性成分远远大于学术、理性成分。要成为世代相传的成熟学科,尚需几代人的努力。

爱心出版发行与杂志影响力

出版与发行 EJ杂志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纳尔特环境新闻中心所办的杂志,SEJ是美国环境新闻记者协会的会刊,二者定位都不是市场化,在市场上买不到,而是向行业人士与大学图书馆免费赠送,资金主要来自纳尔特环境新闻中心与美国环境新闻记者协会的预算。

EJ杂志至2006年底印刷本在4000份左右,主要免费赠给美国大学,特别是开设环境新闻专业的图书馆,另一部分则赠送给环保单位与新闻记者。另外,这个杂志最大的发行通道在电子版上,由于是免费赠送,每一期大概有1万次的免费下载,而且读者来自世界各地。

SEJ也包括印刷本与电子版两类,前者向环境新闻记者协会成员、大学图书馆、新闻界与环保单位免费赠送,截至2006年底每期发行量为5000份左右;电子版定期提供给协会成员;非会员不需注册即可免费下载,目前每期下载量在15000份左右,读者来自世界五大洲。

杂志影响力 首先,环境新闻类杂志目标读者面对社会高端读者,是社会上最有行动能力的人,这是影响力的首要来源。

其次,通过会议或在职人员培训来提升杂志影响力。环境新闻记者协会自1991年以来已经召开过16次环境记者年会,都是来自全美最好的环境记者,到2006年到会人数为3500名,是美国最大的环境记者讨论会。并且每年都有最具影响力的讨论内容在SEJ上刊载,杂志已经成为最优秀环境记者交流的平台。

另外,通过环境新闻奖项的评选也是提高杂志影响力的环节。SEJ每年都要推出全美最“优秀环境新闻奖”评选,并刊载其上。EJ除了设立美国重要的Meaman环境新闻奖以外,该杂志的编辑与作者也在不断获得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奖项中提升杂志的注意力。如2003年EJ编辑卢因斯坦(Kristen Tuinstra)获得美国州级最高环境新闻奖The Ben East奖;密歇根州立大学一个本科生因在EJ上报道中国四川天全县退山还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被授予全美最高环境新闻荣誉称号之一的“学院环境新闻学作者”,所有这些都提升着EJ的影响力与权威性。

对国内杂志的借鉴意义 目前带有儒学气质的和谐社会构建理念在我国提出,目的是要改变过去快速经济发展建立在牺牲环境基础上的模式。和谐的对立面是“风险”,和谐社会的发展,从大范围上来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作为研究环境风险传播的环境新闻学应该走在前面。

环境类课程 篇7

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靠经济、科技等手段和政府力量能解决的,还需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使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及其利害关系,从而从行动上保护环境。尤其是年轻一代将是未来环境保护的中坚力量,因此在高等院校中普及环境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门公选课程,“环境与健康”课程面对的更多的是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如果内容涉及太深,会有碍于学生的学习,并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环境与健康的相关内容,该课程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方方面面入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寓娱于教,让学生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一、课程内容设置

教学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书本,也不能一味只考虑或迎合学生的喜好。完全照搬书本,将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若只考虑或迎合学生的喜好,就可能会导致教学的内容没有深度,使学生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因此,只有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去研究教法与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才有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学内容除了书本知识外,还应该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增添最新的知识内容,时刻保持与前沿接轨。

本课程首先从人类环境的基本理论入手,让学生对环境的概念、环境的基本结构、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有所了解,并从总体上介绍环境污染与健康的关系,让学生从整体了解课程的内容结构,以便于今后系统地教学与学习。除此之外,本课程还增加了近年来社会比较关注的环境安全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对最前沿的东西也有所了解。这主要是让学生在广度上加深对整个课程的了解。

在介绍了基本理论和总体框架后,本课程教学以“环境与健康”为主线,从大家经常接触的几个方面入手,全面介绍了水污染与健康、大气污染与健康、物理污染与健康、农药污染的危害、食品安全与健康,以及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等内容,在深度上加深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

具体课程安排如图1所示。

二、教学手段

从学生接受的角度而言,如果只是纯粹的书本或板书讲解,而不将相关内容与现实联系起来,将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尤其是本课程主要是针对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所开设,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其他环境类相关课程的学生而言,枯燥的教学只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本课程教学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易于接受。“环境与健康”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手段主要有:

1. 采用课件教学

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制作课件,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硬件。课件可以集文字、图形、声音等各种形式于一体,这样更加形象和直观,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介绍大气污染与健康时,将大气污染源及大气污染进入人体的途径的相关图片加入到课件中,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什么是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是如何进入人体的;在讲解农药污染的危害时,将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加的直观、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 结合实例

在讲课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不仅能充实教材教学的内容,同时实例与文字的结合比单纯的文字叙述更具有说服性,它使得学生对这些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水污染与健康时,结合大家所熟悉的中石油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所引发的松花江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来进行讲解;在讲到大气污染与健康时,增加全国首例大气污染环境事故案——安化“5.8”中毒事件,以此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并且,在案例讲解的最后,提出一些问题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思考,加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 影片教学

影片教学的特点是视听并用,能充分地发挥学生感官的作用。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媒体,也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能真实地再现客观事物,并能以形象的方式展示客观事物,有助于把复杂的难以理解的事物变成简单易懂的事物。影片教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注意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记忆、应用五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课程教学在每节课末尾都安排了影片播放,播放与本堂授课内容相关的影片,使学生能够对当堂课所学的内容有更形象、更深刻的认识。这一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支持,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是一种“双赢”的教学手段。

4. 其他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课件教学、结合实例与影片教学等手段外,我们还穿插了一些新的前沿知识和时事要闻,使学生能够了解“环境与健康”当前的动态,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书本内容。

另外,我们还为学生推荐相关的网站以及相关的书籍,使大家能在课后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或者有新想法,都可以在同学之间或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十分重要的,足够的反馈与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利于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也利于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在“环境与健康”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讲授,或者采用影音播放的形式,而学生所做的只是听、看、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来达到增强互动性的目的。

此外,可以开展一些“专题”讲座,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单一灌输,并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带来多个不同的思考视角。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请一些遭遇过环境污染事故的人来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也可让学生课下收集相关方面的资料,并在课堂上对其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体会,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目前,我国的发展已进入环境高风险时期,环境污染突出地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普及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为例,介绍了其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手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公选课,环境与健康,教学

参考文献

[1]程胜高,但德忠.环境与健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田文敏.论高效开设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

环境类课程 篇8

一、实验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实验课程考核是实验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一方面, 实验考核是测量和评价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考核, 不仅可了解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熟悉程度, 更重要的是可以考察学生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实验技能掌握程度和处理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 实验考核是检查实验教学效果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实验考核的实施可改变“重理论轻实践, 重笔试轻操作”的一贯看法, 发现和改进教学薄弱环节, 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以往环境监测类实验教学没有独立的考核环节, 而是并入理论课程以笔试的方式考核, 难以评定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高低;或者仅以实验报告的优劣加上教师带教时的主观印象给分, 无法全面、客观、定量地评定实验成绩, 不利于调动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 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课程的学习和实现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考核环节的缺失, 往往造成教学中诸多不良现象。有些学生预习照抄书本, 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不作深入思考;实验时袖手旁观或者按照步骤机械操作, 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对实验现象和实验中存在问题不作观察分析, 实验操作缺乏规范, 实验数据不够准确;报告撰写时臆造数据, 甚至抄袭实验报告。因此, 实验课程考核环节不可或缺,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实验课程考核的指导原则

1. 目的性

目的性是实验课程考核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人才, 考核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也应以培养人才为第一要务。考核不是目的, 而是教学手段。通过实验课程的考核, 可促使学生熟悉实验的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实验能力, 具备敏锐观察实验现象、合理分析实验误差和解决实际问题、准确处理实验数据、科学设计实验及处理实验室一般事故的能力,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科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 实验课程考核可全面、客观、公正地检查实验教学质量, 反馈教学信息, 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2. 科学性

科学性是实验课程考核的核心原则。实验课程考核作为认知和评价客观事物的一项活动, 必须具有科学性。首先, 评价要全面。不能仅评价学生对实验原理的领会而忽视实验操作的掌握;不能仅评价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而忽视误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仅评价学生实验结果的表达而忽视科学实验的设计。其次, 评价要公正。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也适用于实验课程考核, 实验考核应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再次, 评价还要客观准确, 做到定量化。实验考核应制订考试大纲、建立试题库、规范考核程序、严格评分标准, 如此才能保证公平客观。

3. 可行性

实验考核采用操作考核的形式, 必然比笔试占用更多的教学资源, 需统筹协调, 保障考核的顺利进行。考核命题应紧扣考试大纲, 考核环境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操作,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考核场地仪器条件和考核时间限制, 评分点可察可量, 具有可操作性。

三、实验课程考核大纲的制订

制订规范的实验考核大纲是保证实验考核效果的前提。实验考核大纲根据环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特点、专业特色确定合理的考核内容。考核范围以实验教学大纲要求为准绳, 着眼于环境监测工作所需, 不应局限于平时训练的实验项目。例如, 环境监测实验课程考核大纲应包括环境监测实验室基础与安全、试剂的配制与定值、环境样品采集制备、预处理与分析测试、常见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监测方案制订与实验设计等内容。应把考核重点放在考察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利于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四、实验课程考核方法与实施

1. 考核形式与组织

目前实验课程的考核主要有笔试、口试、操作等形式, 操作考核又分指定和抽签确定实验试题两种方法。这些考核形式各有优劣, 应因境制宜, 灵活应用, 一般由平时考察与期末考核组成。期末考核以参照职业能力测试的形式为宜, 即建立有一定题量的试题库, 考核时随机抽取考题形成试题单, 一份试题单上可包括笔试、口试、操作等内容。考生按试题单上的试题要求进行解答、口述或操作, 由监考员参考评分标准给出成绩。一般每位考生考试时间为15~20分钟, 可分考场进行, 每位考官同时考核2~3名考生。

2. 命题

根据实验考核大纲所要求的考点命题, 形成试题单。试题单包括试题编号、试题名称、试题题干 (口述、操作要求) 、仪器设备清单、考核点、评分标准等内容 (图1) 。试题可囊括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仪器使用、实验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试题单完成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3. 评分

实验课程最终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70%, 分别为实验态度 (10%) 、操作规范 (20%) 、实验结果 (20%) 、实验报告 (20%) 。实验态度主要考察学生出勤、实验学习热情与求知欲、实验防护与安全、实验清洁等情况;操作规范包括实验预备、动作规范、仪器使用正确、准确记录、事故应变等方面;实验结果指实验数据的忠实性与精确度, 忠实性可比对实验报告中的数据与现场记录确认的数据是否一致来判断, 精确度可用相对平均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回收率、相关系数等衡量;实验报告考察学生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是否正确, 误差分析是否合理, 实验讨论是否深入, 试验结论是否严谨科学, 有无创新性的建议等。

期末考核成绩占30%, 按口述正确度 (5%) 、操作规范熟练度 (10%) 、程序科学性 (10%) 、实验安全性与清洁度 (5%) 等4个方面给分。口述正确度指能快速正确回答实验考核中考官提出的问题, 分析合理, 有理有据, 具有鲜明观点;操作规范熟练度指实验考核中实验组装的规整程度、操作的熟练规范程度、仪器性能的熟悉程度等;程序科学性指实验原理清楚, 程序设计合理, 方法正确, 操作有序, 实验误差不超出规定范围等;实验安全性与清洁度指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中不会造成人员和仪器设备损伤, 能及时正确处置突发事故, 合理节约使用实验资源, 以及实验完成后实验台与仪器设备的清洁归整等。

五、实验课程考核的保障机制

如上所述, 实验课程采用操作考核方式必然比笔试占用较多的教学资源需统筹协调建立考核保障机制首先管理制度保障相比之下操作考核方式较适合于环境监测类实验课程的考核, 应鼓励采用。教务处可制订更为灵活的管理条例, 允许考核时间、考核内容、考核形式的自由选择, 以适应操作考核方式。如考核时间不作统一规定, 仅在考核前申报;考核内容允许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自拟, 不仅是实验项目的考核, 可增加综合和设计性的内容;核定操作考核所增加的工作量, 纳入年度考核系统, 建立奖励制度。其次, 师资保障。笔试全班学生可同时进行, 只需两名监考教师;而操作考核不能一对多, 全班学生必须依次进行, 考试时间延长, 这就需要更多的考官分组同时进行。仪器试剂的考前准备和靠后清理也增加了实验员的工作量。再次, 场地仪器保障。分组操作考核需多个实验室同时设为考场, 同时使用较多的仪器设备, 实验室保障要求更高。

六、结语

环境监测类实验课程考核改革大势所趋, 操作考核方式灵活有效, 能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 预约菜单式实验教学方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热点和方向, 操作考核方式能与之相适应, 具有生命力。虽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抽取考核试题难度不相当、考官评分主观性不一致等问题, 这种实验考核方式仍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并逐步积累经验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党金宁.改革化学实验考核,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5) .

[2]施小芳, 朱跃姿, 林晓勤.改革实验考核方法,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

[3]孟庆祥.改革实验考核办法, 培养创新性人才[J].实验室科学, 2007, (4) .

[4]孟平安, 何国强, 万平等.化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 2003, (1) .

[5]杨红兵, 边丽, 张玲.基础化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6]蔡丽玲, 葛志刚.建立实验成绩评定体系,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嘉兴学院学报, 2002.

[7]龙小玲, 苏庆平, 陈文等.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9.

环境类课程 篇9

一、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 教学内容的选取。

目前国内多数《环境生态学》教材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生态学原理, 二是应用生态学。内容包括:环境生态学绪论、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干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我校《环境生态学》讲课课时为24学时, 相对于教材内容来说课时严重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兼顾生态学基础原理和应用生态学两大方面的内容, 同时突出重点, 让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 是该门课程改革创新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 实践内容的设置。

《环境生态学》的课程特点是基础理论和知识点多, 涉及的交叉学科多 (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植物学、动物学、土壤学、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等) ;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从生物个体、生态系统到景观和生物圈。此外, 许多基础理论和方法需要在实验和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 如何结合我校建筑类大学的培养要求和实验条件, 科学设计《环境生态学》的实践教学内容, 巩固和提高课堂内所学知识, 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

目前, 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 以PPT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多数时候, 课堂上教师以PPT为线索进行讲授,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下,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思考, 缺少与老师的交流互动, 课后也缺少相应的作业习题, 导致学生很难深入理解知识点和基本原理。特别是在生态学原理部分的教学中, 单纯的理论讲授较为枯燥,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 通过更加多样化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4. 学生成绩的评定。

在教学过程中, 以往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多以平时成绩 (30%) +期末考试 (70%) 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如作业相互抄袭现象突出、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考前突击背书复习等。由此可见, 上述成绩评定方法存在一定弊端, 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 也没有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因此, 迫切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成绩评定方式。

二、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优化对策

1. 教学内容的取舍。

根据我校建筑类大学的定位、环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取舍。除了重新选择更加适合短学时、环境类专业的生态学教材之外, 在课堂教学中特别突出生态学的基础知识脉络、生态学思想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态恢复和生态工程等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教师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重点讲解课程要点和难点, 介绍学科最新研究与工程进展, 补充和穿插较多的工程案例, 使得教学内容既不脱离教材, 又在教材基础上有所深化和补充。此外, 结合我校城市雨水管理、给水排水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特色研究方向, 重点展开水生态系统构成、水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水生态恢复工程等内容, 为环境类专业后续相关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较为扎实的生态学基础。

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改革中, 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 丰富和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我校《环境生态学》的实践环节分为两部分内容, 即生态实习和认识实习。在生态实习方面, 借助大兴新校区建设的有利契机, 建设了生态学专业实验室和室外实习基地。在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 给环境科学专业安排了两周的实习期, 开设的实验有:重金属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对植物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氯气污染对植物叶片澄清液p H的影响, 校园环境生态因子调查和校园植物群落调查。通过生态实习周, 使学生巩固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掌握了生态学调查和实验的基本方法, 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激发了其对身边环境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兴趣, 教学效果良好。此外, 在大一第二学期开展的认识实习中, 重点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学习。为提升我校教学质量, 特聘请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实习。实习过程中, 徒步考察北京北海团城、景山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和国家大剧院等典型场地, 就城市植被群落、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排水和水景营造等内容展开专题实习。在实习中, 学生通过对北京乡土植被和人工植被的认知和比较, 了解华北地区常见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应用, 对比古代和现代城市水景营造理念和技术方面的异同, 使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针对上文提到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 我校在《环境生态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包括课堂讲授、案例研讨、播放视频和课后资料检索等。特别是在课堂上, 教师针对教学重点, 设计开放式问题,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锻炼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一些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掌握的内容, 如生态工程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就某类生态工程进行系统介绍, 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汇总、课堂汇报、报告写作等环节,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论文写作等综合技能。同时, 教师在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全局, 通过教师对学生汇报的深入分析及总结, 弥补学生汇报中的不足, 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理解的深度和系统性。

4. 改进成绩评定方法。

我校对《环境生态学》的成绩评定方式也进行了一定改进。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两方面组成, 既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也考核学生出勤、作业等情况。期末试题的形式力求多样化, 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试题在考察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同时, 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此外, 也结合教学内容的改革, 将学生案例研讨、专题报告等形式纳入成绩评定。

《环境生态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随着近年来生态学理论的迅猛发展和复杂环境问题的涌现, 《环境生态学》的前沿性领域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内容不断丰富和扩展。目前, 我国《环境生态学》的教材偏重生态学基础理论, 对于建筑类高校的环境专业而言, 存在学时不足、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这些特点决定了《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针对以上问题, 我校环境系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和改进, 力求提高教学效果, 办出特色。

参考文献

[1]牛晓音, 郑家文, 刘家第.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 2011, (4) :44-45.

[2]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环境类课程 篇10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作为具有58年办学历史的地方石油化工院校,从2010年开始,在环境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一些大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我们作为教学改革的参与者、设计者和执行者,站在总结经验的高度,试就环境类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着力点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期进一步提高环境类实验课的教学水平,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 着力点之一:从构建“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上着力

构建“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是推进环境类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众所周知,环境学科是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必须打破长期以来环境类实验教学单打独斗的“壁垒”,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新课程体系[1],将工程设计思想加入到实验教学之中,使实验不但能够验证专业理论,而且使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按照认识环境问题的环境科学实验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环境工程实验整合为一门大的课程“环境工程实验”。

在“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的目标设计上:(1)整合环境工程专业技能培训,突出知识目标,“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就是使学生掌握和认识环境问题的环境学科实验手段和方法,以及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有关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工程实验技能和方法,并能够结合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进行综合运用和自行设计。(2)突出能力目标,“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个人操作能力,合作事的能力、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能力、动手操作和总结归纳能力等。(3)突出素质目标,“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刻苦务实、精勤进取,以及思维敏捷、乐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在“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的内容设计上:建立了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实验教学新体系。(1)“环境工程实验”内容包括: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分析技能实验等方面内容;(2)“环境工程综合实验”包括: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等实验内容。“环境工程实验”,分上下两学期开设,第五学期开设分析技能实验等,学时为98学时,第六学期开设环境工程部分,学时为60学时。此次调整后,在课程组织、考核方式、讲义编写等方面筹划,注重了综合设计实验。

我校“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教学改革始于2010年,整合于2011年。“环境工程实验”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自己构思和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或撰写报告。我们2009级学生调查中发现,有9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动手能力”,97%的学生认为环境工程综合实验“提高创新能力”,93%的学生认为“培养了合作精神”,98%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实践效果”。

2 着力点之二:从突出“环境工程特色实验”上着力

(1)特色是“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之魂,是提升实验教学的立足点。

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创新[2]。为此,我们在环境工程实验的教学改革中,分别将特色实验作为每学期必开的内容。在“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特色实验的内容上:改革创新实验,支持学生的素质提高,采取学生组队—导师选聘—创新实验申报—创新实验教学—绩效考核,在安排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上结合社会环境问题,同时又与环境工程实际紧密相连的科研内容做为创新实验内容。(1)室内空气污染的类型与控制方法浅析、环境工程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与研究、微生物处理技术在垃圾降解中的应用、油页岩渣资源综合研究进展、序批式混凝土生物膜反应器净化工艺特性研究等。

(2)环境工程特色实验。

2012年我们共开设了5项,在老师的指导下包括室内空气污染的类型与控制方法浅析、环境工程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与研究、微生物处理技术在垃圾降解中的应用、油页岩渣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序批式混凝土生物膜反应器净化工艺特性研究16学时,分组进行,每组共8人,每个实验在4周内完成。

在“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管理模式上,我们在实验教学管理体制上引入了PDCA管理模式(P-计划;D-施行;C-检查;A-改进),在制度上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

在“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特色实验的考核上,我们建立了特色实验综合考核模式[3]。根据其在实验课程中的周学时数,其分数一般在本课程中占到25%~30%左右。考核内容包括:过程考核(20%)、PPT汇报(40%)和综合设计实验报告(40%)三部分。PPT汇报要求学生按照小组进行答辩交流,通过汇报交流起到成果凝炼和促进交流学习的目的,也是考察小组成员表现的重要手段。特色实验的报告也不同于传统实验的报告,更多的体现为一种研究报告,也是要求小组提交,报告格式包括中英题目、摘要、关键词、实验研究背景、实验方法材料、实验结果与讨论、参考文献等内容。

此外,“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部分综合实验,需要比较昂贵的仪器、消耗的试剂也非常贵,对学校的实验室来说,难以实现。我们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来实现,与企业共建实验室,请企业的工程师参与我们的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进行仪器培训,无偿为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和实验耗材,达到“双赢”的目的。

3 着力点之三:从打造高水平实验教师队伍上着力

实验教学是教学、科研的基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它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高水平的教学队伍。温总理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深刻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4]。”我们在多年实验教学改革中,深深感到实验教学队伍力量缺乏,难以形成高水平的稳定教师队伍,仅凭实验教辅人员或是实验助教是无法实现科研向实验教学的转化、以及特色实验体现的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构建高水平实验教师队伍:

(1)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力的支撑了实验教学新体系,在整个新体系建设期间,课题组老师积极开展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相关的教研与科学工作,有力的支撑了实验教学体系,极大的推动了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教师队伍。 实验室师资队伍的人员组成、层次、结构、数量科学合理。

(2)调动“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现有教师的积极性。所有环境工程系的教师都是环境工程学科申报广东省重点学科成员都参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

(3)要提高实验课教师的科研水平。“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其首要基础是教师的科研项目,没有足够的科研项目的研究,无法面向众多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工作。

(4)提高“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在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下功夫,构建“环境工程实验”新课程精品课程网上教学平台,对实验教学架起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永臻,崔在为.环境工程专业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3):14-18.

[2]方强,钱瑜,杨柳燕.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133-136.

[3]施鼎方,徐竟成,唐贤春.环境监测综合实验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287-289.

环境类课程 篇11

【关键词】民办院校 数学类课程 仿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44-01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规范后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俗称“三本”。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在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的办学和教学经验。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几乎所有的民办院校都在思考如何转型,经过短短几年的摸索,绝大多数民办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前独立学院基本上都是照搬母体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由于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如果继续沿用母体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就很难适应民办院校的培养目标的需求。公共基础课数学类课程作为各专业课的基础,其教学问题显得更加明显。因此,如何改变由母体高校沿袭下来的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建立起适应民办院校人才培养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以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仿射教学法在数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民办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由于目前市面上没有专门针对民办院校的数学类课程的教材,大多数民办院校使用的数学类课程教材与其母体高校的教材相同或相近,或者是自己的老师编写的教材。依据现有的情况来看,全校所有专业的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基本使用相同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高度类似,教学内容与专业之间是分离的,很难满足民办院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根据笔者近几年的调查和教学经验来分析,民办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出现下降,学生的生源地不一样,导致学生的数学基础也参差不齐,加上数学类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学生普遍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虽然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但是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仿射教学法

知识与技能仿射教学法是以讲授某项内容过程的开始为起点,结束为终点,过程(或过程节点)讲解中采用以知识导向技能扩展应用,技能唤醒知识、拓宽应用方向的一种教学法。此方法既可以應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个课程体系中,也可以应用于某门单独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

三、仿射教学法在数学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讨论仿射教学法在数学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这两个专业的数学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确定这四门课程在全校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列出主要的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我们研读了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技术教程、算法设计与分析、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理论及其应用、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Asp.net程序设计教程、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2000、软件测试、计算机控制技术。然后,提炼出这些课程所要用到的数学类课程的知识点,从而制订出相应的数学类课程在这两个专业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学生会用为目的,删去或弱化与专业没有联系或联系不紧密的内容,以及理论程度较难的内容,同时保证课程的完整性,我们采用如下仿射教学流程图:

仿射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数学类课程的教学中,在讲解有关知识点的教学中,加入相关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点,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理论课程知识与专业应用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增加学习的目的性。

四、仿射教学法应用举例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极限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这个概念也是很抽象的概念,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我们给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讲解时,引入《算法设计与分析》教程中算法执行时间确定的内容,把算法执行时间与极限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会了解这种理论、概念的用处,就会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中,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是一个基本的也是重要的概念,即使是很简单的均匀随机变量都有很重要的用途,但是我们一般在教学时,只是直接给出均匀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这样讲解肯定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当我们讲解时,引入随机数的概念,以及随机数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讲解如何产生均匀随机数,以及如何用均匀随机数产生其他形式的随机数,这样讲解相信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仿射教学法的应用,对课程体系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师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及前沿发展,还需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乃至学科的行业发展,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通过仿射教学,不仅可以把不同数学课程理论知识之间联系起来,还可以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专业技能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仿射教学法在数学类课程中的应用,将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也是一种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环境类课程 篇12

一、农林类院校《环境管理学》开放课程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当前的发展方向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通过国家开放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普及共享,服务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学习者自主学习。目前,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已纷纷在网上提供课堂实录。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普及,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同时,也给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

不同的农林院校在其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农林院校本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仍是理学,但兼具农林学性质。其培养计划有农林特色,因此一般学校都增加一些特色课程。为了适应农林院校环境管理开放课程需要,获得环境管理学课程的良好教学效果,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

由于环境管理学是培养“理、工、文、社、管”多位一体复合型环保应用人才的专业基础课程,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于具备环境管理专业素养的人才需求量又比较大,所以许多学生比较关注和欢迎该课程。然而,由于涉及学科广泛、教学内容较多和学科本身具有的边缘性、综合性、实践性强等特点,如何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时代,具体研究环境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成为当前系统的、规范地加强环境管理学课程建设的重要议题。

二、农林院校的《环境管理学》课程特色

高等农林业院校是培养农林业类人才、促进农林业发展的重要机构。一门课程的研究领域、应用领域等方方面面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前提下也将随之加深和扩展。所以,当今农林类高校开设“环境管理”意义更加深远,以林业院校为例,鉴于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与森林资源现状之间的关系,森林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发挥着重大作用,根据我国目前森林资源短缺和环境形势严峻的现状,如何应用环境管理学的理论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应成为今后环境管理课要攻克的课题。

为了调整课程教学目标,适应农林院校毕业生的需求。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深厚的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及水、气、声固废污染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科研、教学、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环境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服务于这一目标,将教学目标调整并确定为: 根据林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为环保领域直接输送中高级应用和管理人才,或是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研究人才宽厚基础的人选,培养他们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环境管理相关问题的能力。需要重新构建课程知识体系和改进教学方法。并且,围绕着《环境管理学》开展了以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生态伦理和绿色能源等为主要着眼点的一系列研究。

三、开放课程背景下《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框架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数字电视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远距离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教学应该并且能够更有效率地运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使其成为传统课堂有益补充。基于资源共享原则,利用网络无远近、交叉串连的功能,在开放大学团队的主导下,通过电脑虚拟空间营造网络公开课程。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快地增长才干,成长为优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1. 改革目标在于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开放课程要求打破专业局限,开阔学习者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要求教师能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深入系统的把握,对研究前沿动态有敏锐的眼光,并善于深入浅出地讲解,保证课程既有深度又有新意,同时对不同学科学习者有广泛吸引力和思维启发性。

依据环境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教师是解惑的角色,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定位,形成开放课程背景下《环境管理学》课程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意在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单项灌输方法,通过创设情境,鼓励和激发学生自己思考,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思维互动来激励大学生发展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范例教学环节的增加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知识和能力。开放课程背景下《环境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 以行为导向教学理论为基础,让学生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享受师生面对面的传统课堂空间的乐趣和愉悦,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从而为资质、能力和经验各异的人们提供日后长远学习所必须的方法和眼界。

2. 构建开放课程背景下《环境管理学》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

由于环境管理涉及的概念理论多,知识更新迅速,在课堂教学中,只靠单一的教学手段不能让学生很好地吸收教学内容,必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板书、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同时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分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形式更为生动,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性和直观的认识,加深他们对理论的理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1) 兴趣引导为主与任务驱动相结合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对环境管理课程的态度不同将学生分为以下四类: a. 对环境管理课程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教师同步思维,不断解惑和收获; b. 为实现其既定的目标而学好环境管理课程,这种动力使他们能配合教师理解相应的内容; c. 被动上课,但对环境管理课程没有抵触; d. 为出勤率而上课课程时间与其目标有抵触,往往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角色定位,给予某一特定任务,只有当他们完成特定知识的消化吸收后,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这样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对这两类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法; 对于a、b类学生,多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c、d类学生,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这样既能保证兴趣较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照顾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两极分化。

( 2) 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方法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学生学习已进入立体化时代,不仅在课堂、图书馆,在宿舍通过网络也可以获取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网络教学能够突破教师教学内容的框架思考来研究更多的相关问题,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辅助学习。

《环境管理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较为突出的实践性。在环境管理学课程的课堂讲授中,如果在环境经济手段———排污交易、生态补偿、押金返还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等学习过程中,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在课堂上通过开放课堂的共享,通过老师的辅助讲解,控制课堂进行的速度促进大学的课堂教学从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从结论教育转向方法教育转变。

环境管理课程内容多,课程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保持课堂的轻松学习气氛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学中教师应使授课内容层次清晰、简明扼要。其次,采用生动的素材。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刺激,解除他们单器官的疲劳感。最后及时为学生总结学习的收获,使他们不断地享受到收获的喜悦,实践表明,这是维持学生轻松学习心态的持久动力。

( 3) 网络互动教学方法

一些学者认为,在环境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中应使用团队项目教学法,使得教学方法逐渐从传授法向互动法转移,实现基于互动的传授。而基于网络的开放课程,恰恰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使该教学法付诸实施。

网络互动教学方法是借助于博客、网站、QQ群等网络技术与学习者进行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师将与环境管理学课程相关的开放课程资料和精品范例更新到自己的微博上,逐步形成一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呼应、与实际教学进度相一致的网上教学资料库,学生在教师博客上的这个资源库进行下载学习。课程视频不仅有授课,学生如果想跟踪教授布置的作业、课堂笔记,甚至可以扩展到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各个方面。还可以点击该教授的网页查看,互动性更强,也更有课堂上的真实感。同时进行课程跟踪评价与交流,形成一个随着课堂进度而不局限于时空限制的师生互动环境。综上所述,通过创设情境,鼓励和激发学生自己思考,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思维互动,来激励大学生发展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构建开放课程背景下《环境管理学》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快乐、主动地进行知识体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 1) 范例式体验

开放课程背景下,范例仍然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教学模式。运用任务驱动法,使网络的开放课程和网络资源为环境类课堂教学和范例服务。让同学们通过课前自主的查询相关的开放课程资源和相关的前沿发展趋势,通过自学,提高学生自主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基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过对范例中一些环境的模拟仿真,学生亲自参与构思、巧妙设计; 并通过在课堂上的分组练习和小组讨论,分别讲解自身观点,其他组进行质疑和补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深度和学习兴趣深化认识凝练思维。在与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分析相关问题,对学生的表现做出正确评价的同时,结合理论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养成严谨和批判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一些经典教学范例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可活跃课堂气氛。例如,以2005年和2010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范例,分析企业的环境责任,特别是对于化工型企业应该如何开展环境管理。通过分析化工厂选址的合理性、城市水源结构、应急预案、环境风险评价以及跨国环境诉讼、国际环境责任等方面,引导学生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同时,鼓励学生站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不同角度分析如何做好事前预防、事中处理和事后补救。

生动的教学范例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不但从学习中得到了创造的乐趣,还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自身的表达组织能力,为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 2) 社会调查式体验

环境管理学课程需要学生与社会接轨,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物尽其用、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环境安全等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活动为题目,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多角度地深入社会增加其社会阅历,进而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的基础上,传播环境文明。当然,作为农林类院校,还应设计一些凸显农林特色的典型主题,如强调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环境伦理的有效实施,如何有效开展森林、土地、水等资源的环境保护与管理,从而使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率大于资源开发速率,为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 3) 模拟式体验

引入项目式模拟,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虚拟项目,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由授课教师和同学一起为其点评。例如,学生可以以哈尔滨的雾霾为背景,设计完成以“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为题的项目。授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城市的能源结构、北方冬季供暖、周边村民焚烧秸秆等直接原因到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大气的环境容量、环境政策标准间接原因入手,综合运用环境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探索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具体方案、综合对策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小组分工协作,以多媒体展示的形式提交项目报告,授课教师要对其成果做出恰当评价。学生在模拟体验过程中对授课内容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通透掌握教学内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农林类《环境管理学》展望

在教育全球化、科技化的背景下,知识共享促进了开放理念的传播。在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呈现出了信息时代的特点———科技化、全球化、共享化。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将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农林业科技人才,突出东北林业大学的林、理、工办学特色,不断提高专业的竞争力,唯一的出路将在于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重组,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通过我们几代人的努力,教学心得、经验的凝练、精心设计,一定会为网络课程的开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林类《环境管理学》网络公开课,如何体现特色,也值得思考。课程视频不仅有授课,学生如果想跟踪教授布置的作业和课堂笔记,还可以点击该教授的网页查看,互动性更强,也更有课堂上的真实感。有专家指出,开放教育和学习资源具有蓬勃发展的潜力和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公开课资源将不仅仅包含课程本身,而更加关注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公开课发展成为社会化的学习平台,使学习者不仅成为资源的使用者,还成为资源的创造者,实现进一步的社会化学习。除了进行多媒体网络课程的在线开放外,还同时将与网络课程学习配套的网上学习资源和管理平台权限等一并开放。这种“课程、教学、资源、考核和管理”的一体化开放模式,不仅深化了教育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资源共享水平,还成为教学计划的有益补充。可持续农林业是未来农林业的发展方向,重视农林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环境保护与管理科技人员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农林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阵地,随着生物技术、信息产业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高等农林业院校环境管理人才素质,使环境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摘要:《环境管理学》是农林类院校环境类和其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农林类院校《环境管理学》的教学特色、中国林业出版社《环境管理学》的教材特点、开放课程教学方法的框架(强化创新能力、体验式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其中多样化教学方法包括兴趣引导为主与任务驱动相结合教学方法、多媒体等辅助教学、网络互动教学方法等,体验式教学模式包括范例式体验、社会调查式体验、模拟式体验等。

上一篇: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下一篇:存在主义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