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变化(精选12篇)
理念变化 篇1
当前, 我国铁路进入大发展时期, 2007年4月18日铁路实施了第6次大提速, 对铁路信号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我国铁路有了自己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随着铁路大提速, 铁路信号重要装备水平开始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近年来, 铁路信号领域中无论在信号制式、系统、技术、设备、设计和研究中, 都发生了很多重要的理念变化, 这些理念的变化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随着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列车运行调度系统的推广运用, 我国铁路信号制式和系统经历着一些重大变化:铁路信号从以车站联锁为中心向以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为中心转化;列车运行调度指挥从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司机三级管理向由调度员直接控制移动体 (列车) 转化;列车运行由以人为主确认信号的操作向实现车载设备的智能化转化;区间闭塞由固定闭塞方式向准移动闭塞方式转化;信号显示制式由速差式向速度式 (目标距离) 转化。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普遍应用, 基于通信技术的信号系统应运而生, 我国铁路信号技术和设备经历着一些重大变化:计算机联锁大规模应用, 二乘二取二的冗余系统取代双机热备系统, 获得了用户的信任;传统的系统界面被突破, 列控与联锁一体化已经有了成功的样板, 区域控制计算机联锁也在多处运用;非安全通信通道用于信号安全领域,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控系统CTCS3已作为客运专线的主要方案;执行单元全电子化的计算机联锁已经上道, 必然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信号制式、系统、技术、设备的变化必然会带来设计理念的变化:从三显示到四显示自动闭塞引起了信号显示制式向速差式迈进, 概念尚未完全建立, 又被准移动闭塞推向了速度式信号显示制式;自动闭塞设计中最复杂的闭塞分区的划分因准移动闭塞变得简单, 闭塞分区的名称已失去原来的含义, 轨道区段基本上等长就可以, 再也不需要考虑线路参数等因素;计算机联锁的设计, 设计单位只提供两图一表, 逻辑设计转移到计算机联锁厂商,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作了理念的调整和相应的修改。
铁路信号的发展, 先进技术的应用, 信号系统和设备作为高科技、高投入和高风险产品, 传统的科研方式已不能确保信号系统和设备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 于是科研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迅速与国际接轨:根椐铁道部和用户的需求, 确立以欧洲铁路标准体系为参考标准, 研究铁路信号安全标准, 研究RAMS分配方法和技术;改变各自立题、从小产品做起和先产品后补标准等习惯, 开始系统研究, 标准先行;从依靠研制完成后再审查、鉴定, 到建立安全评估机制, 通过第三方的安全认证, 从系统研究的开发过程进行控制, 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从偏重应用层面的研究, 到开始加强通信信号核心技术的研究;从依靠现场试验到建立轨道交通运行控制实验室, 对系统进行综合仿真与测试。铁路现代化和信息化扩大了“铁路信号”专业的内涵, 广泛应用计算机等新技术, 促进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 使铁路信号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综合化方向迈进:计算机联锁技术、TDCS、CTC系统信息共享, 既提高了运输效率, 减轻劳动强度, 又保证了作业安全;新一代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的成功运用, 揭开了调度指挥的新篇章, 真正实现了行车调度员对移动体的直接指挥;CIPS系统以信息集成为核心, 综合管理技术、运输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 按照控制、调度、管理、经营、优化和决策一体化的路线, 经过三年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 使我国编组站管理与控制技术一步跨入了世界领先水平, 创造了编组站现代化的新模式;提速提高了旅行速度, 增加了旅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以通信信号为基础的信息共享, 使得行车信息服务于大众成为可能, 全面提高了铁路运输的社会形象。
刘政, 天津南环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
理念变化 篇2
每年的6、7和8月份是人才招聘市场的高峰期,但由于大学生倡导毕业前提前实习就业,所以造成过年前后是大学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另一个高峰。据分析指出,一线城市和非一线城市一样,近三年来,招聘应届生的比例,在逐年攀升。2009年,一线城市所需的应届毕业生占总人才需求的2.4%,而2010年则上升至5.8%。这一数据,在2011年的用人计划中,占到了8.3%。二线城市对应届生的需求比例,从 2009年的 3.6%到2010年的5.5%,再上升到2011年的7.3%。而在最近举行的广东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2万余名学生进场角逐4000个岗位。应届毕业生竞争压力大的客观现实摆在眼前,而当代的大学生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压力,其择业理念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面对近年的金融危机,受冲击最大的是外贸、房地产、金融、物流等专业的大学生毕业生。据人才市场相关部门了解,2010年金融业的就业岗位减少近两成。其实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受制于金融危机、企业减产减员,另一方面也与许多大学生“死守都市”的就业观念和“逢场必进”的求职心理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居住在大城市的大学生,由于都市的繁华的良好条件,有离不开都市的心里。况且家庭生活条件好,会有留守的“惰性”,而少了很多出去闯的心。
据了解,现今有选择外企合资企业和政府机关意向的大学生还是占据大部分,外企薪金高、培训系统和升职潜力是起吸引的原因;而近年火爆的公务员考试可以看出工作稳定和不错的待遇是起火爆的原因。
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观察,薪金在2000-3000元每个月的职位还是吸引了比较多大学生去留意咨询的,毕竟作为刚踏入社会的人,企业对其职位的要求和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比较理智的。没有工作经验和还以学习者身份进入企业还是得从低做起。但据观察,金融、会展、外贸等职位还是比较热门,应该还是受这些企业大环境影响,还是比较吸引人的。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广东省整合了社会力量,设立总额高达5000万元的广东大学生(聚晖)创业基金,通过评选优秀项目来扶持大学生创业,并带动更多企业加入到创业模式中来,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其实这个种基金迎合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工作难找、“寄人篱下”做事辛苦,不如三五伙伴凑钱力、脑力一起创业。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虽然日趋火热,却普遍存在难以找准市场定位、缺乏社会资源、营运模式不成熟等问题。
其实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人才市场火爆场景和招工难、职位空缺是相矛盾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是由于一下几个原因:
1.高校扩招导致应届毕业生数量巨大。大环境下毕业生争相去竞争同一类热门职位,待遇不好的职位少人问津,导致场景火爆,但是对职位满意的数量并不乐观。
2.供需错位,主要表现在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没能很好地协同发展。综合性大学很多都是追求“大而全”,新设专业一拥而上。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比如文学、新闻、管理、金融等专业,由于这些专业不需要增加实验设备等教学成本,学校就大量扩招,使得这些专业的大学毕业供给严重大于需求,而极少数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则严重供不应求。
3.高校教学内容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这已成为很多用人单位诟病的地方。很多高校由于沿袭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突出。相反,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4.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自我期望值过高。不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而进一点加大了就业的难度。大学生毕业时对自己即将可能从事的工作的薪资标准、工作环境、发展潜力
等的基本预期值过高。导致大学毕业生希望自己能在大型国企、外企及事业单位就业,还有很多人更是热衷报考公务员,从而出现了数千人争抢一个公务员职位的火热场面。面对如此困难的就业择业情况,我认为大学生应做好如下准备:
1.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务实的就业观念。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途径不一样,正确和确定的人生价值观会引导你坚定不移地选择人生仕途,并为止努力。
2.在大学积极地做好就业规划,有一个好的规划才能有步骤地实现理想目标。为你以后的职业方向的实现做好充足的准备。
3.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你会看见很多社会现象,体验很多社会关系,明白社会工作需要一些什么能力,因此在社会实践中会得到很多可贵的经验和得到很多社会人际关系。有条件可以参加你感兴趣的行业相关企业的实践,可以让你清楚你是否适合、喜欢这类的工作,也因此可能为你以后的事业打下基础。
4.大学是一生中最后的校园,因此大学生为了以后的工作应多在学校储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必要的各种技能证书。很多企业职位对其应聘者都有技能证书的要求,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应该趁早考取一些相关的技能证书,以备毕业应聘作为自己的优势。
5.在踏入社会前,应该要对自己的性格和突出优势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更适合哪类工作,和在应聘竞争中脱颖而出。
住宅开发设计理念的变化与创新 篇3
【关键词】住宅设计;别墅化
一、现代住宅设计的别墅化倾向
1、随着房地产“买方市场”的形成,消费者对住宅产品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建小区的规划设计与住宅开发设计应不断满足人们新的生活方式需求。开发商不能以“量”来满足消费者,而应以“质”的思想来运作,以优质的住宅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重视项目开发环节,尤其要强化前期市场研究和规划设计。
2、购房者生活品味的提高和对精神个性的追求无疑是促成建筑师设计思路转变和提高的原动力,注重變化、注重品味成为主要趋势。现代住宅业主不需要普通商品房,他们需要适应新生活方式、具有空间概念别墅化倾向的现代住宅。
3、别墅式的合理分区常常是设计高档住宅的必要手段。打破原有厅室布局,尽可能设计出多样的个性化空间。采用分区式设计,集多功能为一区,组成相关联的功能空间,减少交通空间。主要分区有:门厅区设入户花园、玄关、步入式衣帽间;餐厨区设中式厨房、开敞式西厨、独立餐厅;起居会客区设起居厅、会客厅、阳光室、观景阳台等;主卧区设主卧室、主卧卫生间、更衣间、书房、阳台或观景台;主卧区应与次卧区分开设置,以满足私密性要求。
二、空间穿插和流动性
1、住宅户内公共区域设计讲求空间的流动和穿插,使人感觉有情趣空间的存在并达到步移景异、别有洞天的空间效果。如开放西厨和餐厅的穿插、餐厅和客厅的空间流动、挑空起居厅上下层间的共享空间、主卧室书房及更衣间的空间序列等。
2、挑空空间的利用。住宅挑空空间是最能表达别墅情怀的地方,房间不再是单纯的天花地板墙面的六面体模式,整个空间流动有了大胆突破,空间形态具有新的创意,能达到丰富的视觉效果。
3、露台退台是住宅设计的手法之一。其特点是健康、休闲和接近自然,有更多户外活动场地,也是客厅或卧室设计的延伸与升华,是人们居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三、住宅产品更注重节能、环保
1、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总面积每年以15%—20%的速度递增,而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社会总能耗的30%。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建筑能耗中的2/3—3/4可通过正确、理想的建筑措施节省下来,以整体综合方法实现全方位的建筑节能,将大幅降低建筑物整体能耗。
2、建筑节能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另一部分就是从供暖、供冷的热源、输送渠道及实现方法来节约能源。合理的建筑体形能够减少建筑物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简单形体对节能有利。墙体采用高效保温的复合墙体,降低外墙传热系数。采取增加窗玻璃层数、门窗密封条、使用低辐射玻璃(Low-E)、选用断热型材等措施,提高建筑节能效果。
3、采用高效保温、架空型保温、覆土绿化等节能屋面,综合考虑建筑物通风、遮阳、自然采光等建筑围护结构的优化集成节能技术。外窗带有可调遮阳板,夏季可有效遮阳和通风,冬季使阳光透过,以减少能源消耗。
四、建筑设计的构思与创新
1、建筑设计构成应遵循一种秩序,设计中要充分把握这种秩序,体现出建筑的“一体性”。一幢好的建筑,不仅在于它巧妙的组合、丰富的变化,更在于它贯穿全局的主题思想,体现在从群体到单体、从整体到局部、从室内到室外,从地面到空中、从内容到形式等方方面面都能反映出内在的联系与多功能设计。把不同空间形体与环境等元素相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创作活动,最主要的是在满足功能基础上塑造出新颖优美的造型,形成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2、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创作活动,其关键是什么呢?有人认为应把满足其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主要问题,因为人们建造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用,这是从建筑的物质价值方面得出来的结论。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塑造出新颖优美的造型,如此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这是以建筑的精神价值为主而得出的结论。无疑,二者都是在建筑设计中必须满足的条件。但是更重要的不是把建筑设计当成一种生产过程,也不是把它当成艺术过程,而是作为一种思想过程,使它反映时代理念,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3、建筑的历史是继承与创新的历史。某种建筑风格在一个时期内可以风靡一时,建筑师们为它的完美和登峰造极而竞相献计,群众也以此崇为时尚,引为自豪。但往往就在它盛极一时之际,一种新的、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却在酝酿着,随即破土而出,并逐渐取而代之,形成新的设计浪潮,从而完成了一种风格的持续和另一种风格的创新与发展过程。但是,人们的继承要求并不局限于某个时代之内,喜古好旧的思想作为人们的一种文脉传承,也表现在对过去建筑与过去习俗的怀念之中。在建筑发展史上常常穿插了一些复兴古典建筑风格,即使是全新形式流行时也不难发现传统作法的片段和符号。继承不是历史的重复,创新才是建筑的精髓和生命力。
4、一个成功的建筑作品,首先来自优美的构思,要把自己对社会、对科学技术、对艺术和对人的理解,用建筑空间的形式完美的表达出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就是作者本人建筑哲学思想的表现形态。美国当代著名建筑师波特曼的设计作品之所以受欢迎并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共享空间热”,就是因为波特曼把“人要作为建筑主体”的思想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带来了生动壮观的空间效果、丰富多姿的生活环境、新颖别致的建筑造型。
5、住宅开发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适当减少楼层户数,降低建筑密度,提高户型品质。最大限度的实现房间的采光、通风、隔音和景观效果,有效实现房间的功能分区,合理的房间面积比例,户型由平面向立体多样化发展。加强住宅功能完备化,强调工人房、储藏间、生活阳台等服务空间。强调户型的灵活性,可分可合,大小套变通,使住宅户型由平面向立体多样化发展。
从汶川地震看新闻传播理念变化 篇4
媒体让真实跑在了谣言之前
2008年5月12日14时46分, 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 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这是国家通讯社发出的第一则地震报道, 从一开始就打破陈规, 在尚未确定震中、震级的情况下便发出了第一报。
第一个发布发生地震消息的, 是百度贴吧的网友没来得及登录, 就在地震吧发出一篇题为“地震了”的帖子, 内容简明扼要:“四川地区发生地震。”发帖时间是14时35分, 距地震发生时间仅间隔6分钟。
地震发生后, 各种谣言也纷至沓来, 有人宣称“北京地区晚上10时到12时还会有强震”。在一场与谣言的赛跑中, 媒体的快速反应、信息的权威透明很快澄清了谣言。
15时12分, 新华网推出专题《地震应急措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也即时报道灾区的最新情况。与此同时, 湖南、云南、河南、湖北等省市也迅速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报等及时转发地震权威信息, 消除居民的恐慌心理。
12日15时20分开始, 央视新闻频道取消原有节目, 开始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当晚《新闻联播》及时播出一组地震的报道, 准确传达了中央对救灾工作的指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从19时推出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 持续关注灾情和救灾工作。
震情的多渠道、全方位的持续发布, 使群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此次地震情况有了总体了解, 止住了可能蔓延的谣言, 媒体成为社会公众消除恐慌的“定心丸”。地震报道信息公开达到最大化、最优化
地震中我们的新闻表现, 在世界新闻史上也是少有的。这次汶川大地震报道, 给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受众最深刻、最漂亮的印象, 就是我们的信息公开达到了最大化、最优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上, 重大突发灾害性报道达到这样的信息公开程度, 是史无前例的。
一是信息发布快, 许多重要资讯都是在第一时间报道, 始终掌握着灾情发布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二是信息透明度高, 地震引发的灾难性后果, 我们决不隐瞒, 也从未隐瞒, 已知死亡多少人就报多少人, 城市损毁是什么样子就报什么样子, 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就说什么, 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就说是什么程度, 不掩饰、不夸大, 敞开天窗, 阳光运作, 使广大群众对灾区的了解达到了媒体掌握了多少信息, 受众就知道多少信息的知情程度。三是信息内容丰富多样, 全方位展开。海事卫星连线, 多维地形图像生动, 令人叹为观止, 尤其是24小时滚动报道方式, 更是空前未有。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丰富性、多样性、及时性、准确性, 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必将以标志性的经典之作, 载入国史。
归结起来讲, 抗震救灾中之所以出现这样成功的政府信息公开的范本, 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依赖于政府的开明态度、开放胸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突出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既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群众理应有权利了解和知晓国家发生的大事, 理应清楚事件的原委本末和发生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 信息公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体现之一。
二是依赖于信息传输技术的巨大进步。过去发生的一些重大突发灾害性事件, 我们做得不够理想或者很不理想, 实际上既有政治文化的因素, 也有资讯技术落后的原因。而在今天, 人类的信息传输能力达到空前程度, 谁的信息传输能力强, 谁就拥有强势地位。在当今世界, 人们掩饰和捂盖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弱化, 因而新闻的先发优势越来越强化, 新闻的后发优势越来越弱化。所以, 在信息化时代, 抢占第一时间的先机, 是掌握新闻报道话语权、主导权的第一要务。这次汶川大地震报道, 媒体动用了信息传输技术的十八般武艺, 从天上到地下, 从卫星到DV, 所有手段一起上阵, 将地震灾区的信息全面、丰富、准确、及时地向国人报道、向世界展示, 从而赢得了国人和世人的普遍赞誉。
汶川地震报道看信息发布机制
信息发布及时和透明化是制止谣言、稳定民心的重要手段, 也是危机应急机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此次灾情和抗灾信息披露的透明、迅速, 新闻报道的全方位和力度之大, 可谓历史之最。四川汶川强烈地震的消息, 政府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 人们在几分钟时间里就迅速从电视、网络、广播、手机等工具中获知灾难真相、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和有关方面救灾行动迅速展开的消息。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断了正常播出, 以24小时直播的方式, 全面、深入、准确地滚动报道灾情和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
信息公开条例促进报道公开透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 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条例》施行不到半月, 一场严峻的大考便突如其来。在灾情面前, 各级职能部门实事求是, 不瞒报、不回避———针对民众极度渴望的信息诉求, 勇于及时修订震级、发布辟谣信息, 把公众关心的相关动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通过手机和网络等方式及时、快捷地告知公众, 有效地稳定了局面, 安定了人心。
权威的新闻发布会制度。在这次汶川地震中,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四川省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 有关负责人通报当日震情和抗震救灾的最新情况, 人员死、伤、失踪数字, 灾民安置情况以及抗震救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并毫无保留地回答中外记者的任何提问。灾区情况稍微稳定后, 又及时组织400多名境外媒体记者前往灾区采访。许多中外记者在震区的不同地方提供现场报道。
新的背景呼唤新的传播理念
不同的理念产生不同的实践, 新的时代背景呼唤新的传播理念。我们从汶川地震报道中, 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些结论:
谣言止于公开。当重大的灾难事件发生时, 社会对信息需求空前增多, 在此背景下, 如果公众无法从政府那里获得消息, 也不能从媒体上看到, 即使看到了, 也只是语焉不详, 那么就会给谣言和“小道消息”留下生存的空间, 尤其是在手机短信、电话等的媒介帮助下, 各种谣言和流言就会快速大量地传播, 避免这些流言或谣言的唯一办法就是信息公开。
灾难事件面前要向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灾难事件多为负面信息, 负面信息并非一定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在负面信息的封锁理念下, 当事件爆发后, 媒体对其负面信息通过不报、少报或漏报来达到社会稳定的预期, 然而其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如果信息得以在非正规的渠道传播, 反而会增加社会恐慌, 对社会的危害作用也更大。在负面信息疏导理念下, 当突发事件爆发后, 媒体为社会公众提供权威、全面的资讯, 尽管不能完全避免社会恐慌, 但却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信息对社会的危害。
“有了结果再公布”的做法不可取。长期以来, 一些政府部门的思维惯性就是“没有结果不公布”, 出了事情可以紧急来处理善后事宜, 但就是不愿意公开已经发生的实情, 一直等到有了结果才全盘托出。然而随着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发达, 人们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事件的结果, 对事件处理的过程也往往很关注;人们想得到的不仅仅是实质正义, 更想得到程序正义。
任何一个出现的问题后面都隐藏着解决问题的契机。当事件爆发的时候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在第一时间报道问题, 就可以使社会各个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防止问题进一步蔓延。如果一味地隐瞒问题, 只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是丧失了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时机, 二是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最终还是欲盖弥彰。此外, 媒体和政府积极面对灾难事件, 不仅能够促进问题的早日解决, 还可以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使公众对政府和媒体充满信心, 同时还可以在国际上赢得良好声誉。
结语
处理与报道灾难事件离不开政府、民众、媒体这三个因素, 三者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共生体系。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 是决策阶层, 对外发布权威信息, 政府的介入对事件的有效解决至关重要, 而相关的信息是否公开、责任是否到位又常常是关键的关键, 如果不让公众知道事情的真相, 隐瞒事实甚至发布虚假信息, 这就不是一个阳光政府和责任政府的作为;媒体是公众与政府之间沟通的坚实平台, 它需要客观全面地传播信息, 让民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 同时也要传达民众的话语, 监督政府的行为。
我们认为,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 政府的新闻发布必须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方式。如果政府、民众、媒体这三者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充分调动并发挥三者的功能, 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控制危机, 解决危机, 有利于社会真正稳定与和谐。
参考文献
[1].埃伦·休姆:《新闻自由的作用》, 《新闻自由》, http://usinfo.state.gov/, 04/07/2007。
理念变化 篇5
2015年6月24日上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和谐?合作?发展?责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念与实践”国际圆桌会议在北京开幕。
本次国际气候会议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承办,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耶鲁大学全球正义研究中心(美)、中国政法大学自然资源与气候变化法研究中心等合作单位共同参与。会议的主题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哲学视野、应对气候变化的伦理责任、气候变化的法律应对与共同行动等。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秉持宋庆龄“缔造和平”、追求人类“普遍的和谐与合作”精神,始终遵循“和平、统一、未来”三项宗旨,积极致力于推动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基于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发挥具有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的优势,在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之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国内、国际关注环境及气候变化领域的知名智库和研究机构,举办小规模、高规格的国际圆桌会议,促进中外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和专家学者探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理念与实践,分享交流全球气候治理智慧,并在此过程中,探索总结如何通过民间渠道,构建非官方对话机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耶鲁大学讲座教授、全球正义研究中心主任托马斯?博格,全国人大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白鸽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在开幕式上表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地球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进而影响到经济、政治、社会各个方面,制约人类和平发展。气候变化问题得到各国政府与公众的极大关注。此次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气候变化国际圆桌会议,意在传承宋庆龄精神,关注人类共同命运;促进中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理念与实践,分享交流全球气候治理智慧;提升全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加强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理解和重视。
全国人大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赵白鸽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主动实施一系列举措,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明显成效。为取得这些成效,中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国际务实合作;加强制度建设,注重立法和法律实施;倡导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加强企业和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新课改下的政治课教学理念变化 篇6
一、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发生了大变化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步树立,现在已不再过分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开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开始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课改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注重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开始倡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体合作交流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已有意识地通过生活的实例、学生的实践活动、知识竞赛、辩论赛、游戏等形式引入新知识点,让学生感受政治知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处处存在。
二、联系实际,情景导入,又学而用变为用中学
能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能加强思想政治与现实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政治课学习并不难,政治就在自己身边,政治无处不在,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开放性题目时,我会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及其经验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同一类型题目的多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从而也验证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三、老师由台上“灌溉”变为了台下“策动”
“教师是知识的权威的角色”这一传统观念在课改课堂上受到极大冲击,老师们开始注意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的合作者转变,开始理解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真正意义,并尝试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鼓励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讲初三政治“人口、资源、环境”时,尝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设计了部分学生在环保方面真实表现的情景,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并结合身边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尝试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站在讲台上上课,并通过学生自己评课来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也因此体会到教师这个角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后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劳动,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四、学生由被动教育变成了主动发现
从“接受”转向“发现”,学生开始由单一、机械的“听讲——练习——复习——巩固”的被动状态逐步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动手操作、游戏等活动,自行获取知识,在快乐中学习,由感知到了解身边发生的时政大事,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思想政治。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动中玩,乐中学,自由交流,进一步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体验的热情,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适当讲错,让学生发现错误所在,进而加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深刻印象,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会更主动的学习你所教的科目。
新课改进展到现在任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1)新课改理念的把握有待进一步深入。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课改的意义认识不足,甚至担心课改会影响教学质量,担心学生的“双基”会变得薄弱,课改使学生会说但不会做。其实,在课改中,中学思想政治的“双基”也发生了变化,不能拿以往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学生,所以我们应进一步学习《课改标准》,准确地把握课改标准对“双基”的新要求。(2)小组合作学习重形式、轻实质。学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合作学习之前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的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还必须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3)教学活动与教学任务的矛盾。应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活动的关系,课堂活动形式是多样的,只要是服务于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活动,那就是有效的、有益的课堂活动。也就是说,我们是围绕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来设置课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4)对学生的评价难以把握。应对学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乐意与同伴交流、善于倾听同伴意见给予高度评价。课堂评价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权利,学生可以互评、小组可以互评,学生可以自评。总之,评价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水平,关注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5)问题情境的创设与使用。新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注意创设情境,为学生探索政治问题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和信息,把理论性的知识寓于精美的图画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学校都设置了多媒体教学平台,这为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既方便了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
理念变化 篇7
1 我国高校体育管理理念及变化
1.1 高校体育管理理念
高校体育管理理念指的是由国家教委直接指挥, 辅以各个高校内部自我调控的一种以大学生的体育成绩作为评测标准的一种管理模式。
高校体育管理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 并且近年来社会也对高校体育管理的组织形式、组织目标、计划及实施等方面都进行了监督, 高校体育管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背景, 高校体育管理模式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例如:管理理念的实践缺乏灵活性, 高校体育管理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以及方法不够完善, 只有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提高管理质量。
1.2 我国高校体育管理理念的变化
由于网络、学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现在高校学生疏于锻炼身体, 身体素质下降, 我国高校也意识到体育管理的重要性, 由此我国高校体育管理的理念才开始被逐渐的重视起来。体育管理要适应体育教育功能的变革, 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体育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按市场经济规律来进行创新, 随着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但学校体育经费有限, 通过学校体育管理的角度, 采用体育有偿性教学, 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等方式。目前高校都致力于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使学生的学识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1.3 我国高校体育管理理念变化的认识
我国高校体育管理理念的变化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提升而发展起来的, 在经济强盛的基础下, 人们更加关注对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由此才开始了对体育管理理念的变化, 目前这一改变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是从总体结果上来说, 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管理理念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依然需要得到进一步改进。
2 高校体育管理理念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1 管理系统的完善与针对性对策的提出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管理虽然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但是管理不完善, 高校体育管理的各重要方面尽管都有所涉及, 但是全国各个地方很多高校的情况都不可能是一样的, 都是具有自己的特点的, 所面对的管理问题和其他重点问题都是不同的, 因此目前的高校体育管理理念中, 存在很多重点问题解决对策不够具有针对性的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 需要做到的是, 首先确立更加明确的具有统一指导性的管理体系, 要使得高校体育管理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较为全面的解决对策, 然后各个高校再根据学校内部具体情况, 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使得高校体育管理理念所具备的解决思路能够更加清晰。
2.2 管理者的革新意识与素质管理
高校体育管理理念的关键在于管理者思维的革新。在很多高校, 体育管理制度和体系都是较为完善的, 但是基本上都较为老旧, 只要不出什么岔子, 一套方案可以沿用很多年, 因此会造成一些和社会发展与要求脱节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 需要从管理理念的改变开始, 革新管理模式, 包括改变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改变体育活动的开展时间、更新体育活动的设施等。高校管理者应该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 分析和利用体育革新方面的经验, 把我国的体育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次, 高校体育管理者应该是一个素质良好的管理者, 强化自身的管理素质。这就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学习, 充分了解自己学校的情况, 以通过与其他学校沟通交流, 分享经验, 学习借鉴他校的管理优势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这样, 才能制定出最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措施, 也才能做到管理好学校的体育。
2.3 信息化的体育管理体系的推陈出新
目前, 我国高校体育管理虽然已经进行了信息化的管理, 但系统的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 不够健全, 还只停留在存储和查询、修改信息等基本功能。所以高校体育管理应该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强度, 利用信息的支持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的体育管理体系。其次, 对高校体育管理, 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工作效率并不高, 我们应改变一种新的模式来提高工作效率, 尽管信息化能够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 但是没有专业人才的使用, 这种信息化的体育管理体系, 会带来资源的浪费, 因此, 在建立信息化的体育管理体系的同时, 还要适配大量的人才进入体育管理体系中来, 才能够真正实现信息的高效工作效率。
2.4 资源合理配置, 多样化管理组织模式
目前我国的高校资源可以说是较为充足的, 但是还是会存在很多学校觉得自己对于体育管理力不从心的感觉, 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教学资源的原因, 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利用的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主要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解决。首先, 对利用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不断发展高校体育, 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课程、师资、教学过程等。其次, 在资源配置合理的情况下, 要学会专人专用, 不能把不必要的人才浪费在技术性不高的工作平台上, 因此还需要对教学资源和教学人才进行一个合理的匹配。
3 结语
高校体育管理理念是关系到中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结果的重要部分, 不管是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 还是对于民族来说, 都是十分重要的。针对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管理理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笔者从完善管理系统与针对性对策的提出、管理者的革新意识与素质管理、信息化的体育管理体系的推陈出新以及资源合理配置、多样化管理组织模式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希望能够为中国高校体育管理理念的革新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参考文献
[1]肖睿.论高校学校体育的去竞技化[J].科技信息, 2011 (20) :126-128.
[2]牛建军.高校体育信息化发展与信息主管体制的建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 (10) :263-268.
[3]蒲继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J].前沿, 2012 (21) :279-280.
[4]王丽钰.高校体育教学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 2013 (3) :121-124.
理念变化 篇8
1. 以“爱国”为主题的价值取向的凸显
两个版本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基本理念都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四个方面进行表述。但在对每个方面的表述中, 较2001年的相比, 2011版课标凸显了不同的内容。其中, 爱国主义价值取向的凸显较为抢眼。
不能否认, 两个版本都强调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重视教学内容的教育性, 但2011版课标更加明确地指出应该注意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尤其是以“爱国”为主题的价值取向的凸显。例如2001版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之“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相关的描述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在2011版课标基本理念之“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的描述为:“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 面向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呼唤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理念在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得以确立与彰显, 比如2001版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被认为是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
但是自“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提出以来所实施的教育教学实践来看, 教师大多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定位在“合作、合作式的探究”上, 呈现出来的是学生集体学习的身影, 对于学习的自主学习或者个体学习的引导还不够;而学习对学生来说, 更大程度上是个体的事情, 任何的学习方式都需要在个体身上引起变化才有意义。2011版课标不仅继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同样也关注了各具特色的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法, 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事半功倍, 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
2011版课标中面向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彰显可以在两个版本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找到相关的描述, 如2001版课标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在2011版课标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表述如下:“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3. 重视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回归
每一次教育教学改革也同时促进了语文教育教学的一次次革新, 而无论如何变革, 语文教育中的“识字、阅读、运用、积累、感悟”都保留了下来, 进一步增强了语文独特的学科味道。比如认为阅读是积累语文知识材料, 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 其中积累是基础, 感悟是关键, 朱熹曾说:“大抵观书, 先须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 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可以看出传统的语文教育不仅强调阅读、积累, 还强调思考中的感悟, 也就是强调学习者要学会深思而达到自悟, 从而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个性与能力。同时, 传统的语文教育还强调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即强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当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只是体现在写作上。
我们也曾一度丢失了其中的某些部分, 重识字、轻阅读, 重片段、轻整体, 重阅读、轻积累, 重运用、轻感悟, 结果总让我们的语文教育活动少了许多语文味, 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因为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更不是单纯依靠某一项教学活动就能实现的。
两版语文课程标准都重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但是2011版课标则明确指出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地位和价值, 即不仅对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具有重要作用, 同样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也是不可或缺的。
较之2001版课标相比, 2011版课标中明确凸显了对语文优良教育传统继承的重视, 这一点同样可以在两个版本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找到相关描述。例如2001版课标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中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在2011版课标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表述如下:“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 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理念变化 篇9
1.转换教师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 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通道。
2.树立“大语文”观
“大语文”观强调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 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 还要从报刊杂志中学, 从影视中学。“大语文”可以是报刊、杂志, 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朽篇章, 也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精品雅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多看点优秀的文章、电影、电视剧等。
二、走进新课堂
1.强化朗读
古人曰“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 , 让他们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最终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以读促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的效果。首先,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认读生字, 并且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接着, 教师引读, 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 理清思路, 掌握主要内容。然后, 教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结合教学设计中的预设, 明确教学重点, 并以问题整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最后, 引导学生赏读课文。
2.质疑问难
问题是打开思维闸门的钥匙, 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求索、发现与创造、成功与快乐, 是对学生智慧的开拓, 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教学时, 教师要在学生容易忽视的要紧处、关键处进行适当的点拨、讲解, 千方百计地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从无意识生疑转变为有意识发问, 逐渐爱问、善问, 让学生始终保持一颗积极的探究之心去读书, 从而高质量地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例如, 在《詹天佑》一文的结尾处, 我这样启发学生: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 过青龙桥车站, 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大家有什么感受?大家想象一下游览的外宾会怎样赞叹?这些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作业新布置
1.分层布置
分层布置作业有利于因材施教。传统的作业“一刀切”, 过难或过易, 缺少层次, 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布置不同的作业。比如, 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抄写词、句、段, 并能理解和运用所学字词;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阅读并理解全篇课文;对基础特别好的学生要求他们独立完成课后的拓展练习。实践证明, 分层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 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2.重视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着很重要的引领作用, 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正确、中肯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新课改强调, 批改作业应尽量不出现“×”, 最好运用等级、红花等给予做得好的学生奖励, 同时还要求教师经常面批面改作业, 重视学生的态度和学生的点滴进步, 并且要求教师及时评价, 每次上课前都要对上节课的作业进行表扬、指点。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内容灵活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切合自然、生活和社会实际。因此, 语文作业的内容不能死板、单一、枯燥。布置的作业形式要多样, 教师可以布置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制作和表演作业、个人和合作作业等。比如, “神舟六号”上天,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给杨利伟写信;桃花开了、下雪了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去写;学习了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还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实践证明, 这些有意义的作业,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理念变化 篇10
1、企业经营方式的创新。知识投入的增加,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 企业投资转向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的新领域,随着经验决策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决策转变,企业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日益知识化,对知识资产的评估和管理是知识决策的中心内容之一。由于知识成为企业的主体资产形式,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日益柔性化。生产方式的柔性化表现为小型灵活的生产日益成为主流。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发展出灵活的工作时间、场所和报酬制度,企业更强调知识、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利用,并通过网络在企业内部分享、重组和创新,整个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网络化的信息结构;由于知识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克服了物质资源的稀缺性和使用上的排他性,企业对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与社会对知识的要求形成经常性的正向互动关系,使企业经营目标与社会整体目标日趋一致。
2、企业经营产品的创新。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产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是产品的知识含量提高, 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其次是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主要由其所含的知识量决定,知识的重复使用使产品生产中物质消耗的制造成本在产品价格中的比重越来越小,最后是经济信息的广泛流通和网络购物的兴起,使市场信息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顾客要求企业以最低的价格快速进行市场订货并提供多种类和个性的产品和服务,企业传统存货管理模式的变革提上日程。
3、与以前的经济形态相比较,知识的形成、传播无区域性、无空间性,从而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范围迅速扩大,企业边界的概念模糊难定。首先企业活动与环境的联系更为密切,它们共处于一体化的网络之中;其次企业与企业在市场活动和产品链关系中形成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相向流动,固定结构关系被打破;最后企业与供应商以及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不再固定,在全球网络中,企业与客户形成在选择中结盟,在结盟中选择的新格局。
二、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活动的创新
1、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投资的重点由有形资产转变为无形资产。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的比重将会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企业投资应从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出发,以是否给企业带来知识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增强企业创新和竞争能力以及持续发展动力为投资效益评价标准。因此,企业投资活动应更加注重投知或投智活动。
2、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资源配置的第一要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知识资源的拥有量是其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财务人员应把对知识资本的培育作为重要的理财活动。企业不仅要筹集物质资本,还要筹集知识资本或者说智力资本。
3、在工业时代,物质是第一生产力,谁拥有了物质资本,占有了生产资料,谁就享有收益的分配权。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第一要素,因此,按知或按智分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这种分配模式比按资分配更符合实际。
三、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将逐渐向网络式财务管理变化。网络财务在时间上,实现了会计核算动态化、实时化,使得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极大地增强了财务处理活动的及时功能,提高了会计的价值。网络财务时空上对财务工作的改变,极大地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我国企业应牢牢把握住网络财务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机遇,使企业管理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促进企业经营更上一个台阶。
1、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进一步信息化和数字化,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到财务管理之中。如:管理信息系统日益广泛运用于财务管理之中,它能根据既定的原则,只要将每笔财务及财务计划等数据化后,输入数据库,即可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常规决策,并加以实践,使财务管理日趋机密,排除大部分人为干扰因素,减少管理的随意性,同时也可为非常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管理信息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有助于财务管理的优化和简化。网络技术的运用,如在公司中建立局域网,可以使公司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即可进行财务管理,特别是对于大型集团公司,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财务管理。当然,还有诸如,系统模型与模拟、战略信息系统等技术也可以应用到财务管理之中,这些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实现高效益、柔性化、智能化的财务管理。
2、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员工的劳动通过领取工资的形式得到补偿。在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讲究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理应不能把员工的利益排斥在外。企业必须依赖于员工的富有创新性的劳动,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员工的劳动已不再像工业经济社会中以可重复的劳动为主,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还必须把“员工利益的最大化”纳入其财务管理目标之中。同时,对于与企业关系密切的集团如: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潜在的投资者、政府、战略伙伴,满足这些集团的利益需要,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组成部分,是以成本-效益为指导原则,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或是为了获得营业许可证等,最终为企业取得高于投入的回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而不是对原有目标的全盘否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最终实现多赢目标。
3、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是以收益-风险-成本为其模式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一个总资源向量R, R={L, K},企业一旦破产,只有资金资源K才能用来偿债,人力资源L将重返劳动力市场,不能用来偿债,股东因无法使用L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如美国的微软公司有形资产的数量与小型企业相差无几,而市场价值则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这样的企业要是破产,将使其股东蒙受巨大损失。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破产成本将更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坚持以“生存”为导向,强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议:
1、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的层次。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尚处于较低水平,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方法单一,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以现金、应收应付款、存货等营运资金的管理为主,财务管理无法从大局上对企业经营状况予以把握。企业要想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做到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效率,必须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层次。首先,财务管理内容上的拓展。除传统的资金管理和财物管理外,还应向金融风险管理、税金管理、保险管理甚至知识资本管理方面拓展。其次,财务管理方法的更新。量化的财务管理方法应得到更多的应用,如定量预测、滚动预算、风险决策及不确定性决策等。最后,旨在防范风险、提高效率的财务控制方法和包含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指标在内的财务分析方法等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和超前性,现代企业必须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外语、写作及计算机操作及运用能力,适时进行知识的更新,力争实现的目标是财务人员既要有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又要有良好的现代数学、法学和网络技术基础。其次,鼓励财务人员接受函授、远程教育,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鼓励财务人员思考和创新,为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创造条件。
3、转变企业理财观念。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要加强生产过程成本管理。但不能只局限于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而应该将成本管理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加强对成本管理内涵的认识,逐步树立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意识。首先要认识知识资本,即了解知识资本的来源、特征、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其次要承认知识资本,即认可知识资本是企业总资本的一部分,认可知识资本与企业市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知识资本应分享的企业财富;最后要重视和利用知识资本,企业既要为知识创造及其商品化提供相应的经营资产以发展知识资本,又要充分利用知识资本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利润增长。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 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不断扩展,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受到巨大冲击, 企业财务管理的手段先进化, 目标多重化, 财务管理更加强调风险与创新等, 同时企业必须建立一套新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因此, 本文简单介绍了知识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形式、财务活动的创新、财务管理的创新及完善建议。
关键词:知识经济,财务管理,创新理念
参考文献
[1]、洪智敏.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J].经济研究, 2005, (6) .
[2]、孙桂华.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变化及创新[J].经济与管理, 2003, (10) .
[3]、侯海平.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财务与会计, 2002, (3)
[4]、陈欣.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探析.财会月刊, 2004, (12)
理念变化 篇11
[关键词]数字出版;编辑;营销理念;角色;阅读服务
[作者简介]王东霞,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期刊社编辑; 赵龙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期刊社社长。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研究”(2012SJB880031)。
近年来,数字出版产业的增长速度惊人,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将发展数字出版提高到战略地位,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放在出版业五大工程建设、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数字出版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出版标准制订、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等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发展现代出版发行业,积极发展数字出版,重视网络媒体建设,并把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技术和发展新媒体列为科技创新的重点。在当前出版转型期,不少传统出版单位抓住机遇,积极开拓数字出版业务。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变的过程中,出版单位必须转变经营管理重点,确立从做好“产品”到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营销理念。同时,编辑人员除了正确认识数字出版的内涵及实质,还必须转变营销理念,增强服务营销意识和能力,积极转变角色,才能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一、数字出版活动的实质与内涵
关于数字出版,理论界、业界虽没有给出统一的定义,但形成了某种共识:数字出版是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及相关设备,将编辑、制作到发行等所有环节的出版信息,都以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光、磁等介质中的一种新型出版活动。数字出版物集多种媒体于一身,有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网络设计等,涉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出版与编辑技术、多媒体设计技术、流媒体技术等领域。从表面上来看,数字出版活动借助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赋予出版内容以新的形式,技术供应商、阅读终端提供商等新主体的加入,使得出版环节及其产业链相应发生巨大变化。其实,数字出版活动的实质仍是内容出版,是借助数字技术对内容进行创作、生产、加工、整合、传播和消费的过程。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其主旨都是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数字出版改变的只是阅读载体,目的是提供更舒适、便捷、周到的阅读服务,使读者更好地享受阅读。
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活动的读者群、阅读需求和方式、消费模式、出版经营与管理方式、产业链及其主体、资金、企业和市场运作方式、盈利模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字出版不是简单的电子书、网上书店、数据库等,也不是传统图书期刊的电子化、数字化过程。其实,数字出版的内涵相当丰富:
第一,数字出版活动是一种形式,或者说是出版环节的数字化,主要包括编辑对象数字化和多样化、编辑加工流程数字化、印刷复制数字化、出版管理数字化、发行销售数字化、阅读载体数字化等。出版活动链条上不再由传统出版单位一统天下,而是有技术供应商、渠道供应商等多个主体,出版利益关系也相应发生变化;出版物的载体不再局限于纸质,手机、电子书、电脑等新型阅读终端将占据相当大的份额……按照传统出版的流程,出版环节的局部数字化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数字出版活动,或者说只是形式上、低层次的数字出版活动。
第二,数字出版提供的是服务,本质上仍是阅读服务。与传统出版不同的是,借助数字技术和设备,消费者享受的阅读服务更快捷、方便、全面。以电子期刊数据库为例,除了发表论文这一基本功能,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是检索、导航,只要读者输入关键词,立刻就会跳出相应窗口,显示相关信息,包括国内外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信息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挑选出最需要的文献材料,然后付费、下载或阅读,这样既省时、省力又高效。在数字出版活动中,消费者的阅读习惯与消费行为等实现信息化、网络化,消费者与编辑的互动加强,这可以让出版方及时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和意见、建议,把握市场动态,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说,未来数字出版商要比传统出版商更重视基于出版内容的服务功能的开发或延伸。
第三,数字出版是一种独立的产品。现在电子书、手机报、网络动漫等新型阅读产品已经大行其道,这些产品的内容呈现颠覆了传统出版物的形式,实现了图、文、音、像等最佳组合,让读者体验更丰富的阅读享受,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看”或“听”的感受。
二、传统出版单位经营管理的变化
根据市场营销等理论,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出版单位应增强市场营销意识,转变营销观念,从产品服务的角色逐步向信息服务商转变。也就是说,传统出版单位要从制造纸质出版物为主转变为提供基于信息技术的集图、文、影、音于一体的综合阅读服务为主。简言之,出版的产品不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纸质出版物,还有基于网络、电子阅读终端器的无形阅读服务,而且数字阅读服务将占主要地位。这种服务包括阅读前后的整个过程,除了阅读体验,还有其他的超值服务感受。这种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其商业运作模式、流程、营销渠道等与传统出版截然不同,这需要传统出版单位转变营销理念,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实施支持,需要重塑出版活动的流程。传统出版单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从重内容到技术、内容并重转变。随着实践发展,传统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的认识将逐步深化,它们不会片面地将数字出版理解为出版内容的数字化或某一环节的简单数字化,而是更加重视技术因素,并根据网络经济的商业运作模式等来系统、全面地塑造出版产业链条。无论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内容都是核心。不同的是,在数字出版环境下,对内容的加工处理、开发利用等必须充分考虑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即时性、海量存储特点以及不同终端的特点、不同目标群的消费习惯等,要根据技术或阅读形式来构建内容,最大化地呈现、挖掘特定内容的价值,实现技术与内容的最佳结合,让读者获得超值体验。
nlc202309051121
第二,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转变。传统出版单位的产品是报刊、图书等有形物品,其生产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的特点,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考虑,在制作、发行过程当中,出版单位必须核算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库存与销量等多方面的关系。数字出版物的载体主要是虚拟的“比特流”形式,其生产或制作过程呈现个性化、组装化、碎片化等特点,基于此,数字阅读产品或服务具有立体化的特点,获取的信息量更大、更有针对性。比如电子书,需要不断的升级,读者才能阅读更多内容,对后续服务或后续阅读产品更加依赖,这种模式有利于出版单位和读者之间建立更密切、长期的关系。出版单位只有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不断提供超值服务才能获得读者的忠诚度和信任度,从而积累宝贵的、丰富的客户资源。
第三,从产品导向到服务导向转变。传统出版活动以产品为中心,从选题策划、封面设计到内容加工、发行渠道等,工作的重心是如何提高出版物质量(包括设计质量、编校质量、印装质量等),目标是实现销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数字出版以服务导向为主,围绕潜在读者的需求展开活动,不仅关注读者的数量及其增长速度,还重视读者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满足的程度如何,要对所提供的阅读服务进行后续维持,获得读者对阅读感受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改进设计,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服务。服务营销观念是以服务为导向,企业营销的不仅仅是产品,还必须包括服务,涉及管理、设计、生产、售前、售中、售后等环节,涉及所有部门,关系到每一位员工。可以说,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是服务增值的“点”。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服务营销理念,向服务导向转变还包括企业对内部员工的服务。人才是第一要素,传统出版单位要从学习、生活、技术或业务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为每位员工做好服务,使员工利益与单位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编辑树立服务营销理念的路径
在信息时代,出版单位应增强市场意识,转变经营观念。相应的,编辑工作者的责任和主要任务是提供精神产品或阅读服务,编辑工作的理念应从“产品导向”转为“服务导向”,从制造有形产品转向提供无形服务。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工作从“以生产和产品为中心”转为“以市场和顾客为中心”,其实质是具体工作思想或理念的变革。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环境中,编辑的主体地位、基本职能并没有改变,改变的主要是工作方式和工作重心。
1. 职责坚守
无论数字出版活动的流程或形式发生如何变化,提供精神文化产品仍然是编辑的首要职责,为读者服务的工作宗旨不会改变[1]。精神文化产品实际上就是一种阅读服务,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服务,书刊等只是精神产品的一种有形载体。编辑始终是引领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方向的坚定力量,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在先进文化资源的选择、掌控、加工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这一点是技术供应商、终端服务商等无法超越或替代的。今后,面对读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编辑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全方位地接近用户,了解读者需求,提供超值服务,更好地满足读者。与传统出版不同的是,数字出版对知识产权开发及保护体系的要求较高,只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才能促进编辑服务体系创新。需要注意的是,在数字出版时代,面对浩瀚的信息,编辑应该更加重视对信息的深度加工,依然要在内容的经典性、专业性、重要性上下足功夫,承担起对抗文化轻薄化、戏谑化、庸俗化、垃圾化的重任,充分发挥价值导向、把关功能。
2. 角色转变
第一,转变思想,确立服务意识,成为“服务者”。出版活动的产品不再是或不只是有形的纸质出版物,而是无形的知识、服务等。这种服务既包括出版过程中编辑为服务对象——读者、作者等提供的各种服务,也包括数字出版物出版之前的筹备工作及出版之后的反馈、补救等所有工作。编辑作为数字出版活动的主体,应确立市场经营和服务意识,正确认识数字出版活动的“服务性”,要从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转变为知识服务的提供者。要做好服务,编辑必须充分了解市场,了解读者的共性和个性需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满足需求的途径;必须熟练掌握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懂技术的知识服务者”,做到能“文”能“武”,才能进一步融入社会,了解读者的精神需求和思想动态,提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多样化精神文化产品。
第二,完善知识结构,向复合型人才转变,成为“知识生产的组织设计者”。在数字出版条件下,编辑要回归到出版的本质——知识传播,需要创新传统的工作方法,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要持续学习,苦练内功,完善知识结构,向复合型(既擅长出版业务又熟练掌握数字技术)人才转变;工作要从以往注重文字加工转移到以内容加工为重,而且要重视出版资源的多重利用[2],在敏锐、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和读者多样化需求的前提下,组织、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字技术读物,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第三,增强沟通能力、影响力,提高服务水平,成为“意见领袖”。编辑思维方式应当从“文字匠”的层次提高到“思想统领者”的层次,变“严把关”为“巧指路”,影响广大群众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发挥导向、筛选等基本职能,服务于知识传播,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多种需求。在数字出版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文字加工的重要性并没有减弱。编辑除了做好文字加工工作,必须在海量的网络信息或出版内容资源库中挑选、挖掘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有价值的内容,更加重视选题策划,还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读者、作者保持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及时掌握大众的思想动态或潜在需求,以便更好地用丰富的、深刻的思想武装读者的头脑,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这要求编辑既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又要精于某些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
第四,提供增值服务,超越顾客的期望,增强其满意度,成为“服务创造者”。在数字出版条件下,编辑与作者、读者的沟通更直接、更密切,编辑的“社会性”将大大增强,有助于更准确、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当前,手机阅读、在线阅读等“浅阅读”方式越来越流行,这种快餐式、娱乐化、视觉化的文化产品缺乏厚重感,缺乏思想内涵,其中不乏空洞的信息垃圾。因此,编辑人员应当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分析数字出版活动的“增值环节”或“增值点”,并灵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数据挖掘(Data Mining)、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ing Databases)、超文本技术和内容聚合技术(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等,对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增加内容的“附加值”,为读者提供最大的便利,引导读者从内容消费提升到知识消费的层次,从单纯的被动阅读向目的导向、问题驱动的主动搜索转变,使“浅阅读”逐渐变为“深阅读”乃至“创造性阅读”[3]。例如很多数字图书馆,除了基本的检索、阅读、下载功能,还有相关知识元的超链接功能、个人图书馆、互动平台等,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咨询服务,从而让读者更便捷地获取知识、管理知识,深化阅读内容。
综上所述,传统出版单位及其编辑必须全面认识数字出版的内涵,紧紧围绕“服务”二字,在坚守出版者的基本职责外,要转变营销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挖掘服务内容,提供优质、超值的服务,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1]吴平.数字出版时代的编辑理念[J].中国出版,2009(2):55.
[2]蔡继辉,高蝴蝶.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的作用与价值[J].出版参考,2010(30).
[4]吴燕.数字出版时代编辑职能的变与不变[J].中国出版,2011(9):29-32.
理念变化 篇12
[热点素材]
1941年11月7日,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军队已兵临莫斯科城下,形势非常严峻。为了鼓舞士气,苏联政府在红场上举行盛大阅兵式,以纪念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受阅部队参加完阅兵式就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与逼近莫斯科的纳粹德国军队展开血战。68年后的2009年11月7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再度举行阅兵仪式,纪念1941年11月7日的红场阅兵式68周年,45位曾经参加过1941年阅兵式的二战老兵也应邀到场。
上午10时,阅兵式正式开始,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向克里姆林宫旁的无名烈士墓敬献了花圈,并在致辞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英烈们表示崇高敬意。随后,在雄壮的军乐声中,身着俄罗斯及苏联不同历史时期军服的步兵、骑兵和军校学生列队穿过红场。紧接着在两辆T-34坦克的引导下,数百名化装成苏联红军的士兵高举红旗,手持老式武器装备,模仿战斗场面,再现了当年苏联红军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
——《莫斯科举行盛大阅兵式纪念红场阅兵68周年》
[考点链接]
本专题主要复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在复习过程中,要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这一主线。
本专题涉及的主要考点有: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及其主要内容和意义。复习时,要注意从经济条件、阶级关系、理论基础和个人的努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要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外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进行分析。既要尊重马克思主义,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在实践之中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①它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的建立及其采取的革命措施、留给人们的革命的经验教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②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背景,《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和平法令》与《土地法令》、《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十月革命的意义),开辟了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以城市为中心,暴力夺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③苏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苏俄为巩固新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先后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赢得了内战的胜利,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苏联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通过两个五年计划,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但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其弊端对后来的苏联乃至整个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此,从1956年起,苏联先后经历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但都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以失败告终,给社会主义国家以深刻的教训和启迪。④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瓦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力量,催生了东欧八国和亚洲的蒙古、越南、朝鲜、中国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与以美国为核心的帝国主义阵营对抗,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形成了世界局势紧张之下的相对和平局势;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帝国主义阵营发生动摇,与此同时,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加剧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名存实亡。⑤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由于苏联模式的束缚和各国自身的政治经济问题,苏联的干涉和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各国的改革尽管取得过一些成绩,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东欧各国与苏联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终于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一枝独秀,改革开放卓有成效,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已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促使“一超多强”的世界局面形成。
【命题视角]
近几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日益成为高考历史试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多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并存的今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在许多方面相互借鉴,这有利于和谐世界的发展。为此,高考命题思路之一可能是通过反思历史,为现实中的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提供值得借鉴之处。在试题的内容选择上,可能通过引用历史材料,考查对相关历史事件的理解;或者要求对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如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在背景、主要内容与影响等方面的比较,中苏巩固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的比较,中国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比较;或者以一些历史结论作为命题点,考查演绎思维能力。在题型设计上,以提供相关材料(人物言论、书稿摘录、新闻背景材料等)创设新情境为主,而选择题出现的概率可能高于非选择题。
[思路方法]
对本专题的复习,要充分运用理论源于并指导社会实践,又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这一哲学原理,明确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针,又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得以发展完善。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既要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又要立足本国的国情,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在具体复习过程中,要以这些史学哲理为依据,梳理本专题中革命理论与革命建设实践之间的关系,理解各国革命建设的特点、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要善于从相似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中寻找异同,分析其因果,明确其实质,得出相关的启示和认识。
复习中,在夯实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历史学科能力和跨学科能力。如认识到俄国二月革命只是推翻了沙皇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明确巴黎公社革命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不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通过对巴黎公社的复习,明确以下道理:吸取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即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必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决非简单地推翻旧政权即可一蹴而就;无产阶级的解放不仅仅是一场革命,更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于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强化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大批失业和挨饿的工人陷入绝望的地步,以致发生公开的暴动……数以千计的人涌到赛克斯公司的工厂,冲进室内,捣毁了所有的织布机……同样在普雷斯敦、罗契台尔也发生了类似的捣毁织布机的风潮。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三恩格斯生前第一次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战斗的无产阶级是能自己帮助自己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了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就是恩格斯的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一书的基本思想。
——列宁《佛里德里希·恩格斯》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圣西门等人与恩格斯思想的异同。
(2)材料三谈到的工人运动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工人运动有何区别?
(3)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多次发生争论。20世纪20年代末,斯大林和另一位苏联领导人布哈林进行了激烈的论争。下面是双方的主要观点:
(1)关于农业问题:布哈林认为,从长远观点看,需要改造个体农业,但必须在个体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只要国家政策得当,个体农业还有很大潜力。而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
(2)关于工业化问题:布哈林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国民经济要平衡发展,否则也会出现经济危机。而斯大林认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重工业开始;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因为帝国主义仇视社会主义,战争不可避免,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
(3)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布哈林认为,群众消费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而斯大林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通过进行阶级斗争推动经济建设。
——摘编自岳麓书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进入高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了初步的实践经验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基本思想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路。主要内容是:①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要防止片面发展重工业,应当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论十大关系》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尝试,其中许多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材料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步摆脱这种观念,形成新的认识,对推动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共十四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斯大林和布哈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观点的异同,并对他们的观点加以简要评价。在斯大林思想的指导下,苏联采取了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
(2)结合材料二,指出毛泽东与斯大林相比,他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活动上的成功之处。
(3)材料三表明中共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上有何重大突破?试从实践和认识的角度分析取得突破的原因。
参考答案
1.(1)异:恩格斯看到了圣西门等没有认识到的无产阶级的力量的伟大。
同:都看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2)材料二反映了无产阶级斗争还处于自发阶段,捣毁机器是其主要的斗争手段;材料三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斗争已进入自觉的阶段,工人运动开始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3)空想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2.(1)异:布哈林主张先发展再改造个体农业,而斯大林主张消灭个体农业,实现农业集体化;布哈林主张国民经济平衡发展,而斯大林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布哈林主张通过发展生产力、群众消费的增长来发展经济,而斯大林主张以阶级斗争来推动经济建设。
同:都主张改造个体农业,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
评价:布哈林的主张更切合当时苏联的实际,他的观点立足于苏联的国情,注重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的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发展。而斯大林的主张则脱离了苏联的实际,损害了人民的当前利益,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发展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斯大林模式)。
(2)认识到要正确处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
(3)突破: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因:中苏两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中共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转变观念,解放思想。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问题
[热点素材】
2009年11月14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总统府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促进持续增长,密切区域联系”,主要讨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等议题。在第一阶段会议上,与会成员领导人重点围绕如何“密切区域联系”交换意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专题作了引导性发言,他强调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稳定,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加快进程并取得成功,将有利于提升国际贸易开放水平、抑制贸易保护主义、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对所有成员特别是发展中成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至关重要,符合各方共同利益。
[考点链接]
本专题是历年高考历史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它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把握该专题的相关知识。
1.新航路的开辟。其打通了往东沿非洲西海岸、跨印度洋,往西横渡大西洋和太平洋通往亚洲的新航线,欧洲经济的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此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雏形出现。
2.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殖民扩张。①工场手工业时期,列强对外扩张是为了抢夺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以加快资本的原始积累;②英国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抢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加紧输出商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列强开始以输出资本为主,输出商品为辅,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有力地冲击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1991年纳米比亚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瓦解;⑤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殖民扩张对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亚非拉国家的双重影响即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要明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①第一阶段:16~18世纪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萌芽时期,它的萌芽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各大洲的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②第二阶段:19世纪前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期,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廉价原料,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③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时期,它在推动欧美各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遭受残酷的经济剥削,民族危机更加严重,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式形成,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其次要正确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源;交通运输业的空前发展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依托;以机器大工业为中心的世界城市的发展和国际分工体系趋于成熟,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通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
再次要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作用:它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成分的发展和壮大,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
最后还要注意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战后出现的一些经济新现象,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滞胀”现象、福利国家制度、知识经济和新经济,要分析它们出现的原因及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4.世界近现代史上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固有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作用的结果。要明确世界近现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危机,同时还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如1825年英国发生的世界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是工业革命在英国基本完成的反映;1857年发生在美国的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二战前危害最大的经济危机;1973~1975年经济危机则是二战后规模大、恢复时间漫长的经济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5.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要明确它们是世界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和全球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的产物,对世界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不同,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要理解主要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及其特征、主要宗旨、发展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在复习经济全球化时,要明确关贸总协定这个临时性国际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异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及其贸易规则,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借反倾销、反补贴之名而引发的新一轮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逆流,阻碍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
6.中国加入WTO。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2001年加入WTO,2009年增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这是中国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的体现,也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贡献,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命题视角]
世界经济史模块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内容,理解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重大经济现象,相关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影响,明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发展的进程及其产生的影响。在高考试题设计上,可提供表格、图片或文字材料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判断、比较能力;在主观题的设问方面,则可能结合当前的新闻材料考查历史知识,或从历史材料的角度考查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考查对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全球合作和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认识等。
[思路方法]
1.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三个前提”:社会稳定(战乱和政局动荡都会破坏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四个条件”:科技条件: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市场条件: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市场是其发展的生命线。当市场不能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就受到阻碍,资产阶级就设法开拓市场;当市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时,资本主义经济就充满活力和生机,资本主义列强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争夺商品和资本市场的过程。资本条件:无论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还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时期,资本始终影响经济的发展。自由劳动力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摆脱土地和封建国家束缚的自由劳动力。
2.要明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盲目性,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分析各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时,还要分析它们产生的不同结果,比如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百年不遇的2008年金融危机则通过国际合作逐渐予以化解。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教训的角度进行剖析。
3.注意对同一时期中外经济现象的分析比较,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可以相互影响与借鉴,以促使和谐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推动21世纪的和平与稳定。
[强化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西欧的殖民扩张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这种改变首先表现在人种的重新分布上。欧洲白人大量渗入南非和美洲。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在欧洲白人的侵略和屠杀中大量死去,非洲黑人又被大量贩卖到美洲。欧印混合种人、黑白混合种人随之而生。这种人的跨洲流动,客观上促进了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渗透。经济上,则首先表现在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把马、牛、羊等家畜和小麦、大麦等农作物以及橄榄、葡萄等水果带到美洲;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南瓜、可可、烟草、棉花等物种也开始流向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世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繁荣的三角贸易可谓一个典型的佐证。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枪支及金属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美洲,再从美洲运砂糖、烟草和白银到欧洲。伴随整个世界经济联系的增强,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渗透也加强了,比如“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之类。……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诸如为欧洲的工业品开拓了日益广阔的市场,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随着这些条件的积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终于在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发生了。
——杨和平《世界近代史教学内容研究二题》
材料三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泰州某服装企业转变经营策略,积极与欧洲某跨国公司展开合作,企业以来料加工为主,由外商提供商标、款式、纸样稿进行加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每出口一件衬衣,获利0.3美元,企业效益明显提高,但外商从每件衬衣中获利约3美元。
——新华网
(1)材料一中“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指什么?依据材料一,分析“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西欧的殖民扩张给世界带来的重大改变,并分析它对世界政治带来的重大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晚期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试分析19世纪末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提供了哪些条件。
(4)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企业怎样的发展情况?请你为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参考答案
(1)美洲航路: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东印度航路:1497~1498年达·伽马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渡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影响:欧洲商人、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互孤立状态,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的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的发展。
(2)改变:人种的重新分布和改变;经济联系的加强;文化交流和渗透的加强;为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奠定基础。影响: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3)科技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科技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了世界各地原料、资本、人员和商品的交流,而通讯技术的发展则加快了世界各地商品信息的交流。
【理念变化】推荐阅读:
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09-25
写新变化的作文:奶奶家的新变化08-21
路径变化07-14
处理变化07-16
视野变化07-19
变化07-22
煤层变化10-20
水平变化05-10
养分变化05-11
应力变化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