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共政策

2024-06-23

国际公共政策(共12篇)

国际公共政策 篇1

一、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公共政策

崇尚自治可谓是国际商事仲裁的最大魅力所在, 仲裁员的指定, 仲裁地点的确定, 仲裁法律适用等等, 均可以由当事人自行约定, 意思自治可实现当事人对仲裁程序的最大支配, 使得仲裁程序更加灵活, 这一点在诉讼中较难实现, 同时也是仲裁这一争端解决机制得以蓬勃发展, 充满生命力的关键。但是, 国际商事仲裁并不是脱缰的野马, 它之所以能得到世界范围内主权国家的接纳和承认, 究其根本, 在于各国家期望仲裁员能像法官那样, 既能满足当事人的合理期望, 又能遵循基本的“公平与正义”观念, 并在特定案件中能尊重涉及的相关国家的强制性规定。[1]在国际商事仲裁中, 公共政策对仲裁协议的效力, 仲裁程序的合法性, 仲裁实体法律适用, 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种影响恰恰能在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国家法律控制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二、公共政策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影响

公共政策通常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它既能够排除那些有违本国基本法律原则和重大社会利益的外国法的适用, 同时也能拒绝承认和执行某些违反本国基本道德观念、重大政策和基本法律原则的仲裁裁决。国家正是通过这一工具, 保留着对国际商事仲裁的最终司法审查权。

( 一) 公共政策对法院的影响

法院是一国的国家机构, 内国法院有义务适用本国的法律体系, 法院的管辖权和审判权均来自国家, 相应地, 法院必然有义务维护本国基本利益, 重大政策和道德基本观念不受侵犯。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 法院在两个阶段需要考虑公共政策的适用, 即考察仲裁协议效力和裁决执行这两个方面。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达成的, 约定通过仲裁解决具有国际性质商事争议的协议。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后, 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需要考虑本国公共政策, 审查争议事项可仲裁性及协议当事人提交仲裁的能力, 以确定法院有无管辖权。当事人若向本国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 也会涉及公共政策问题。国际商事仲裁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即具有约束力, 但是, 其只是表明该争议得到初步的解决, 若获得不利裁决的当事人拒绝执行, 那么, 获得有利裁决的当事人需要依靠法院的承认与执行才能最终实现其利益。在当事人向法院提交承认与执行申请时, 法院必须审查争议是否可以提交仲裁, 当事人是否具有合法能力, 仲裁程序与裁决是否符合本国基本公共政策也在法院审查之列。

( 二) 公共政策对仲裁员的影响

仲裁员与法官不同, 仲裁员不必忠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 也没有义务服从某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 不像法官那样, 受到“法院地法”的约束。但即便如此, 也绝不意味着, 仲裁员可以完全脱离有关国家的强制性规定及公共政策的限制。

当事人将争议交付解决, 当然希望能得到公正的解决, 这是当事人的合理期待, 但同时更期望仲裁庭作出的裁决最终能够得到执行, 谁也不希望得到“一纸白条”, 即仲裁员作出的仲裁裁决必须具有强制执行效力。为了避免裁决在仲裁举行地国法院撤销, 或者为了避免裁决在仲裁执行地国被拒绝承认和执行, 仲裁员就必须考虑以上两国的公共政策。[1]同时, 仲裁员也必须顺应并维护国际贸易往来的基本观念和原则, 捍卫国际商业秩序, 否则, 仲裁的权威和声誉会受到损害, 难以得到信任。

因此,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 仲裁员有义务适用支配法律所属国的公共政策, 通常是仲裁地国的公共政策规则, 为了保证仲裁程序正当, 仲裁员也应对仲裁举行地国的公共政策加以考虑。而影响最为显著的是裁决执行地国的公共政策, 这直接关系到当事人最终的利益能否实现, 也是仲裁员最不能忽视的, 犹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时时督促仲裁员作出一个有效且能够强制执行的裁决。

( 三) 公共政策对仲裁法律适用的影响

当事人意思自治贯穿仲裁各个阶段, 在法律适用方面也不例外, 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仲裁适用的程序法和实体法, 在当事人未选择适用的法律时, 仲裁员直接决定或依其认为适当的冲突规则援引的法律来进行审理。无论哪种情况, 也不能脱离公共政策的限制。即使当事人明示排除有关国家的强制性规定或公共政策, 仲裁员也不能直接排除该国政策, 而应具体分析该国与本争议的密切联系程度来决定是否适用该公共政策。

三、结语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 公共政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国际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 国际商事交易蓬勃发展, 规则渐趋统一, 公共政策适用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小。纵使说它是一匹难以驾驭的烈马, 也仍然有迹可循, 意思自治不是放任不管, 公共政策更不是牢牢控制, 掌握好意思自治和国家控制之间的微妙平衡, 国际商事仲裁将会在更加自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摘要:公共政策是国际商事仲裁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 对国际商事仲裁诸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从公共政策的概念入手, 分析公共政策对法院、仲裁员和仲裁法律适用的限制, 以明确公共政策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地位, 使国际商事仲裁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际商事仲裁,公共政策

参考文献

[1]曾强, 张华.国际商事仲裁中公共政策适用的价值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6) .

[2]黄进.区际冲突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国际公共政策 篇2

教学目的:了解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识和平与发展仍就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中国共产党外交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明确中国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知识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关于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关于“和谐世界”;关于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所谓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世界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一)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如何判断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历来是观察和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和执行内外政策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正是基于这种判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勇敢地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了全国政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密切关注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各种矛盾的变化,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继续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

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在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化和改组,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1][①]根据这样的判断,在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下,中国不仅对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继续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且对建立和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1974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他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2][②]他还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3][③]毛泽东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关于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并且推动同美国、日本建立正常关系的决策,对于我们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还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等著名论断。

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面对日益复杂的周边环境和不断加剧的国际紧张局势,我国政府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另一方面也在做应对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准备,提出备战备荒,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二)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他先是提出,国际形势是好的,我们有可能争取多一点时间不打仗。同时,我们也要防备别人早打、大打。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他又指出,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出现重要变化,和平因素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增长,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4][④]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所向,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

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强,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则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世界相对和平的新历史条件,为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展问题之所以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是因为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发展不仅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的基础。没有全人类协调、平衡、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已经实现的和平与稳定也难以巩固。邓小平强调,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明了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谋求发展,不仅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也成为一种现实可能。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人类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力量。

进入新世纪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江泽民指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5][⑤]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科学技术进步异常迅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新的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甚至可以避免。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2005年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指出,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无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只有坚持多边主义,才能实现共同安全;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只有坚持互利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繁荣。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

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只有坚持包容精神,才能共建和谐世界。

时代主题的变换,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平的国际环境,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有利时机。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的发展,西方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向各领域不断扩展深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巩固,又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会继续扩大,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再到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曲折发展过程。二战后形成的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结束了资本主义大国主宰世界以及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上尖锐对立、军事上全面对峙、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意识形态上演变与反演变。20世纪60年代后,苏联对外政策中的大国主义朝着霸权主义方向加速蜕变,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随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球争霸取代了两个阵营的对立。随着一些国家经济政治力量的兴起并迅速上升为对全球具有重大影响的新的战略力量,两极格局受到了冲击和削弱。国际舞台出现了大动荡、大分化和大改组的局面,世界格局逐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的终结。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虽然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是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世界上的大国强国,尤其是美国,都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抢占新的国际格局制高点的突破口。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都在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调整,实质是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和作用,谋求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21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因此,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摆在优先地位。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实现腾飞。中国要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发挥大国作用,必须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也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由于全球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把世界连成一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贸组织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经济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跨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面临着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挑战。

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新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财富的增长速度,促使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资源和市场;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和生产过程的分解,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创造了新的机会和条件;而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各国在时间和空

间上的距离,降低了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成本,导致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的日益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受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因此,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各国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稳定发展。国际社会还应共同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互惠共赢的多边经济体制,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人民正努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并以自身的发展不断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原则、我们的追求。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中国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面临众多难题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发展起来、振兴起来,要实现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奋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中国实行对内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同对外开放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勇敢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获得了在闭关锁国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各种人才,从而极大地增

强了发展的优势。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推进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自己的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依靠自己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依靠开拓国内市场和增加国内需求,依靠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开发人力资源,依靠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改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事实证明,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最需要、最珍爱和平的国际环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无疑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增添了极其重要的积极因素。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中国现在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始终是中国谋求发展的宗旨和原则。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中国人民在对外交往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新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从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任何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将给各国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中国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世界各国应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共同努力。中国将始终不渝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党在建国时就制定了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这一基本的方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针对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确定并实施了不同的具体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强调,中国必须独立自主,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中国真正的独立和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决不能靠外国恩赐,主要靠中国人民自己努力争取。周恩来也明确指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内政;我们愿意和一切平等待我之国家合作,不排外,不挑衅,但必须站稳立场,否则就只能倒在外国人的怀里。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公开宣布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着重加强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合,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同时,新中国的对外政策一直是以争取和平为宗旨的。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6][⑥]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指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它友好国家的关系。“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三大方针,符合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安全、独立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利益,为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中国执行向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一边倒”的方针,并不意味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同时,我们党还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经过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这五项原则后来进一步完整地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世界形势仍处于“冷战共处”状态。根据当时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和禁运,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我国外交政策重心由“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同时,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坚持睦邻友好,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世界的进步与和平。

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苏联加强在中苏边境地区和蒙古的军事部署,并企图从北、南、西三面包围中国。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急于从越南脱身,谋求打开对华关系。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即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洲、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努力,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这是我国外交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对缓和我国面临的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保障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实行什么样的具体对外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基本方针始终没变。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对国际形势作出新的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又对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外交思想。

邓小平鲜明地坚持独立自主,主张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美苏争霸转入均衡、僵持阶段,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及时地指导我们党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战略,确定了“真正的不结盟”战略,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集团。从“一条线”到“真正的不结盟”,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是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重大决策。

邓小平在外交工作中,强调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高度重视第三世界国家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强调加强同它们的团结与合作;主张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强调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确立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开创党的对外工作新局面;强调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力量,要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邓小平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我国的外交实践,解决了我国外交面临的一个又一个重大复杂的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邓小平外交思想。

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继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他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正

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江泽民还指出,我们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和平的周边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服务。外交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就是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而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就是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真诚愿望和高尚品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宽广胸怀和外交能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并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严格按照这一政策准则办事,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又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将这一基本原则运用于国际外交领域,将

它发展为正确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外交原则和方针,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高度地概括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该得到认真遵循和切实履行。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新形势下,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切增多,在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我们要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抓住历史机遇,巩固传统友谊,深化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各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和整个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整体相联系的;各个国家只有把本国的事情搞好了,才能更好地支持其他国家的发展,为履行国际义务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时,既要坚决维护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涉及我国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问题上决不妥协退让,同时又要注意维护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紧密结合起来。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人类只有地球一个家园,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多年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努力同各国一道实践建立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历史经验和国际形势的发展都告诉我们,哪里有霸权主义,哪里就会出现不稳定、不安宁的局面。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更不能恃强凌弱。中国反对霸权主义,也严格约束自己永远不称霸。中国始终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不同,世界上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文明、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无论是维护世界和平,还是促进共同发展,都要在国际事务中提倡和贯彻民主原则,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大家平等协商,集中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事实证明,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的持久和平。只有倡导新安全观,才能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维护各国安全利益。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新的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它继承了新中国外交的传统,并结合国际形势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变化,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应该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要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定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继续增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相互帮助和支持,按照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果;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及

英国国际学生政策分析(上) 篇3

关键词:英国;国际教育;留学政策;留学市场

一、英国留学生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后殖民时代(1960-1978年)

最早的留英学生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二战以后,留英学生数量增长缓慢。20世纪60年代初,留学生规模逐渐扩大,生源多来自英联邦国家。当时,留学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亲英的政治、经济力量及延续英国当时的政治战略。英国高等教育在1963年《罗宾斯报告》(Robbins Report) 出台后跨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此后,英国不但打开了本土学生赴国外留学的大门,也招收来自欧洲、非洲和远东的非英联邦国家的学生。当时,留学生可享受与本国学生同等的收费政策。这一举措使得留英学生数量猛涨,1963年已达到约2万名。然而,随之给英国纳税人带来的不断加重的经济负担偏离了改革的初衷。1967年,英国实行了差别性收费政策(Differential Fee Policy),对留英学生和本国学生收取不同的费用。197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种族关系法》(Race Relations Act),将雇佣、培训、教育等活动中存在的歧视行为定为非法行为,为海外学生赴英留学提供了法律保障。与此同时,各大学也开始为留学生提供相关的咨询与支持服务。

(二)全额收费时期(1979-1998年)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笼罩下,英国的失业人数和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政府于1980年决定对留学生收取“全额成本”,以减少公共支出。此举直接导致赴英留学生数量大幅下降——5年内下降了38%。1983年,英国政府采纳了当时外交大臣弗朗西斯·皮姆(Francis Pym)的提议,实行“皮姆一揽子计划”(Pym Package),即3年内向留学生提供1500万英磅的补助(大约占原来对留学生补贴总额的1/10)。同年,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FCO)出台了“志奋领奖学金计划”(The Chevening Scholarships Programme)及一系列的留学生资助方案。这一时期,各种服务于留学生的咨询机构得以建立,高校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留学生的招收工作当中。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留学生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虽然在世界范围内留学生规模居前3位的是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但是,加拿大、新西兰等国也开始具备强劲的竞争力。自1992年英国出台《高等教育改革法》起,英国教育开始完全面向市场,其在留学市场的地位也更加巩固。英国于1994年签署了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承诺完全开放初、中、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领域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等,但因移民压力,对自然人流动暂不开放。英国期望借助其优势教育资源,扩大在国际教育的市场份额。英国各高校为了筹集办学资金及延揽人才,也大量招收海外学生。开发海外市场及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成为英国政府着重发展的方向之一。这些举措都为英国留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首相倡议计划一期(1999-2005年)

20世纪末,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许多国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战略。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为许多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促进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老牌留学生接收国,英国开始面对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多国的竞争压力。1999年,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推出了“国际教育首相倡议计划”(Prime Ministers Initiative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MI,以下简称“首相倡议计划”)。该计划由当时的教育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负责管理,开创了把政府、教育机构、国际组织等各种资源和活动纳为一体的新模式,结束了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由各高校分别采取行动的历史。“首相倡议计划”为英国争取到了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并重新塑造了英国的教育结构,开启了英国教育国际化的国家战略时代。

“首相倡议计划”旨在吸引海外学生到英国高校就读, 加强大学、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英国的教育国际化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市场战略,打造英国教育品牌;新增留学生就业项目,减少签证障碍;开展“真正英国运动”,创建奖学金;新增伙伴关系项目。

“首相倡议计划”成效显著,吸引了7万名国际学生赴英国接受本科教育,3万名海外学生赴英国接受继续教育;提升了国际学生在英国的满意度;增进了英国与其他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

2000年,英国国际学生人数突破了20万,估计年均带来的收益接近40亿英镑。到2005年,“首相倡议计划”超过了预期效果,新增9.3万名留学生接受高等教育,2.3万多名留学生接受继续教育。然而,这一时期英国对签证和移民问题的争论持续不断。2001年,在美国发生的 “9·11”事件导致各国将签证和移民制度严格化,英国也加强了对留学生签证的管理。2004年2月,莫克姆湾(Morecambe Bay)发生的拾贝者惨案导致21名非法偷渡的中国人死亡,这起案件直接导致了英国收紧签证政策,使得中国留学生的拒签率增高。不过,在加强留学生签证管理的同时,英国对于留学生留英就业的政策逐渐放宽,并推出多项奖学金计划,以期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2004年10月推出的“理工毕业生计划”(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s Scheme,SEGS),允许理工科的学生毕业后留在英国1年。2005年,苏格兰又引入“新英才计划”(Fresh Talent Scheme),允许所有在苏格兰院校毕业的留学生毕业后可以有2年时间留在苏格兰找工作。

(四)首相倡议计划二期(2006-2011年)

英国“首相倡议计划”二期战略发展规划更重视英国国际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旨在维持英国在国际教育市场的领先地位。“首相倡议计划”二期需要完成以下四个目标。第一,在英国高等院校及继续教育院校就读的国际学生分别增加7万和3万人次。内容包括在拟拓展的海外重点市场设立营销机构及派驻营销人员,建立“英国教育”(Education UK)品牌和网站,建立“首相倡议2”专门网站。第二,增加海外战略性伙伴合作。实现方式是发展高等院校、继续教育领域海外合作关系。第三,拓展多元化海外市场。使年输送1万名学生的生源国数量增加一倍,以减少对少数生源国的过度依赖。第四,提升国际学生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实施学生经历计划和学生就业计划。

可以看出,在“首相倡议计划”一期项目重点的基础上,二期加强了对留学生群体的关注,更加重视国际学生的留学经历和就业问题,并且新增了国际教育海外合作关系。总体来说,这一阶段,英国留学政策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增加留学生就业项目,减少签证障碍。留学经历带来的更高的工作期待是促使学生出国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首相倡议计划”二期更加重视学生的就业能力,新增了留学生就业项目。例如,英国放宽了对留学生工作的限制,规定留学生可以有每周不超过20小时的兼职时间,以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从2007年5月开始,在取得英国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的留学生,毕业后可以有2年的时间留在英国找工作,而没有任何专业或成绩限制。2年后,如满足相关规定,学生也可通过多种方式留在英国,如技术移民、高技术移民、工作签证、学习或者经商。2008年6月,英国公布了新的学生签证体系——积分制(Points-Based System)。该体系简化了原有的签证程序,使签证体系更加简单、公正、透明,从而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拿到签证。以上政策的实施都表明,增加留学经历的附加值,会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到英国求学。

第二,重视伙伴关系项目的发展。这一项目主要是针对“首相倡议计划”一期过于强调招收留学生的数量而忽视海外长期合作伙伴的状况而设立的,由政府资助英国教育管理机构与外国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产业部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和同盟,以寻求长期而稳定的发展关系,实现本国国际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伙伴关系项目包含丰富的内容和层次,如政策对话、研究合作、联合课程、伙伴发展资助等形式。

经过10年的发展,“首相倡议计划”基本实现了其目标,并且在经济、教育、政治等领域带来了明显的成效,使英国在国际教育方面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仅一期计划,就为英国经济带来了38亿英镑。

“首相倡议计划”是一项由国家主导的政策,高等教育的战略发展、留学生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是其关注的重点。该计划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还使留学签证的成功率大幅度上升。这表明学生对英国教育品牌的认可度有所提高。除此之外,“首相倡议计划”还使英国形成了其独特的国际教育品牌、中心网络及一批商业性教育服务机构。例如,在高等教育方面,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与中国政府、高校进行政策对话,开展全球伙伴关系、教育市场咨询、学生流动等方面的活动。此外,就一期计划存在的问题,二期计划也及时做出了调整,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在长期合作关系上,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合作项目,与多所高校建立伙伴项目;第二,提高留学生对留学体验的满意度,增强英国高校在国际学生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在肯定其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应注意到“首相倡议计划”的一些目标未能实现。例如,使每年输送留学生数量过1万的国家数量增加一倍。同时,虽然留学生对英国留学经历的整体评价是积极的,但是也有调查显示,在社会融合方面,65%的留学生希望增加他们与英国学生的交流机会。另外,与一期计划相比,二期计划中,学生在签证和移民方面出现的问题更多。

二、英国国际教育现状和采取的措施

对于英国来说,国际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机会。2012-2013学年,在英国留学的国际学生人数达42.5万多人,其中来自非欧盟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为299970人,来自欧盟地区的学生为125290人。英国大学校长联盟(Universities UK)于2014年4月3日发布的《高等教育行业对英国经济的影响》(The Impact of Universities on the UK Economy)报告指出,英国大学创造了730亿英镑的产值——比2009年公布的590亿英镑增长了24%。这一产值超过制药、航空、广告和市场研究、法律服务、计算机制造业等多个行业。

2011年,英国教育输出产值为175亿英镑;2011-2012年度,国际学生在英开支达102亿英镑(根据英国高教统计局数据,其中学费支出39亿,生活费63亿),占教育输出总额的75%左右。除了直接的经济收入,国际学生教育还带来了诸多间接利益,如强化了英国教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广了英语、英国文化等。在这些贡献中,非欧盟的国际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例如,在2011-2012学年中,13所高等教育机构超过20%的学费来自于非欧盟学生。可以说,国际学生促进了英国教育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生们开拓国际视野。2013年,英国政府提出,未来5年本国的留学生增长率为15%~20%,必须重视国际学生并采取相关措施。以下从英国对留学生以及国际教育政策的保护性、限制性和差异化措施三个方面来阐述所采取的措施。

(一)保护性措施

为了吸引更多的留学生赴英留学,英国商务、创新与技能部采取了如下具体措施为国际学生提供保护。

第一,改革学生签证系统,防止其被恶意滥用。商务、创新与技能部认为,人们对签证规则还存在一些误解,因此,他们必须对赴英留学的学生人数、毕业后留英工作的学生人数等进行清晰说明。此外,所有博士研究生在完成学业后都可以自动获得1年留英工作的权利。而且,英国政府计划最多允许1000名MBA学生持Tier 1签证留英工作1年。

第二,加强对目标市场的留学服务。商务、创新与技能部将以下9个国家和地区确定为未来英国国际教育合作的优先目标市场:中国、印度、巴西、沙特阿拉伯、哥伦比亚、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海湾地区。商务、创新与技能部将与英国文化协会、英国贸易投资总署以及其他机构一起合作,加强与这些目标市场的交流,为来自这些目标市场的学生提供服务。

第三,为国际学生提供安全保障。例如,鉴于那些来自战争国家的学生面临着资金和续签的问题,商务、创新与技能部已经设立了一个新的跨政府的国际学生危机响应(Responding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 Crises)委员会,用以监控危机并采取相应行动。

第四,规范留学中介,保护赴英留学生的权益。虽然留学中介在一些国家中对推动学生赴英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与英国教育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仍有一些中介试图通过不法行为帮助学生获取英国签证。英国文化协会正在积极加强对留学中介的培训和规范,政府也发布了《教育中介和咨询机构合法招收国际学生的原则声明》(Statement of Principles for the Ethical Recruit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y Education Agents and Consultants),并敦促各国实施。

第五,加强与各国政府合作,设立奖学金。商务、创新与技能部将巩固与主要留学输出国的合作关系,通过设立政府合作奖学金吸引更多国外学生赴英留学。类似的合作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如英国与巴西政府合作推出的“科学无国界”奖学金计划在未来4年内输送1万名巴西学生赴英留学;与印度尼西亚政府合作的Dikte项目,计划每年输送150名印尼博士生赴英留学。

第六,扩展校友联系网络。英国外交部将会加强与曾经获得“志奋领奖学金项目”资助的各国校友们的联系,从而建立一个全球网络,以便与每年从英国高校毕业的20万名外国学生保持联络。

(二)限制性措施

英国教育部门除了为留学生提供上述一系列保护性措施以外,还出台了限制性措施,在学习和就业方面设置门槛。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英国经济受到巨大影响,失业率居高不下。2011年3月,英国推出留学“新政”,对国际学生进行限制,旨在减少外国学生对本国就业市场造成的压力。总的来说,这些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提高招生机构资质。英国起初对招收留学生的教育机构并没有特别要求,2009年开始统一规范招生机构资质,当年实施的是“教育担保人”制度,即只有在英国边境管理局注册成为核准许可“担保人”的教育机构才有资格招收留学生。2011年3月,英国政府进一步提高招收留学生教育机构的门槛。从2012年4月起,只有经过法定教育监察机构的审核认证,获得“高度信任担保人地位”的学校才有资格招收留学生,并发放学习录取确认信(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CAS)。

第二,提高对留学生英语的要求。过去,英国政府对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低,很多缺乏基本英语听说能力的学生也能获得学生签证。但从2011年4月起,所有学习本科以下课程的学生必须拥有B1英语成绩(相当于雅思4.0分),学习本科及以上阶段课程的学生必须拥有英语B2成绩(相当于雅思5.5分)。这一要求虽然对公立大学基本没有影响,但对私立学校的冲击较大,因为后者往往通过降低对学生的英语要求提高自身吸引力。

第三,限定学生的学习期限。过去,英国留学签证时间最长为8年,但从2012年4月起,本科或以上的课程必须在5年内完成,本科以下的课程必须在3年内完成。该政策对按时毕业的学生影响不大,但对学习不好、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以及以各种借口延长签证而去打工的学生有较大影响。

第四,限制在读留学生打工。过去,英国政府允许16岁及以上在读留学生每周工作20小时(假期可全日工作),允许留学生参加与课程有关的实习工作。2011年3月后,公立大学留学生的打工权利不变;在公立继续教育学院学习的留学生,每周工作时间减为10小时,但允许假期全日工作;不允许其他教育机构的留学生从事任何形式的课外工作。

第五,取消留学生毕业后留英2年的政策。过去,留学生毕业后可以延长2年签证时间留在英国工作,无论毕业时是否找到工作。2012年4月后,留学生毕业后申请留英工作的条件被抬高,即必须找到一份年薪至少2万英镑的技术工作,否则就要按时离境。这直接影响到那些试图通过从事低工资、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而延长留英时间的留学生。

除此之外,英国国际教育的限制性措施还体现在近期对其签证政策的调整,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增加可信度面试。自2013年6月起,所有申请英国学生签证的申请人都要进行可信度面试,面试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

第二,限制一般性技能工作签证(Tier 2)。随着英国失业率的上升,一般性技能工作签证也受到了诸多限制,尤其是对收入水平和工作时间的限制。年收入约2.4~4万英磅的人只能申请12个月以下的Tier 2签证,并且不能在英国续签,在签证过期一年内也不能再次申请。只有年收入达4万英磅以上的管理人员才可以无限期得到Tier 2签证。

(三)差异化措施

英国国际教育的差异化措施主要体现在它的跨境教育战略上。所谓跨境教育(Transnational Education,TNE),就是学生在学历颁发机构所在国之外的国家或地区所接受的教育。跨境教育大大拓展了英国的国际教育市场和机会,并客观上鼓励国际学生在本国接受教育后赴英国继续深造,因此,受到商务、创新与技能部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跨境教育的质量,英国教育部门在英语教学,以及中小学、学院、大学等方面采取了差异策略,并将这些策略整合到跨境教育质量保障框架(Quality Assurance Framework for TNE)之中。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点。

首先,在英语教学方面,英国教育部门准备在欧洲和中美洲两个地区试点一项国际英语教学组织认证计划。这项计划将按照通行的规则和认证标准对所有相关组织进行评估,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其次,在中小学方面,英国教育部门已经引进一项针对海外中小学的质量保障计划,学校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检查,检查标准与英国国内的私立学校的标准一致。

再次,在学院方面,继续教育部门已经建立了一套针对教学内容的质量保障系统,商务、创新与技能部将要求他们把这个系统推广至海外学院。

最后,在大学方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uality Assurance Agency,QAA)与高等教育国际办公室(HE International Unit)已于2013年就如何提高海外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了磋商,这有助于提高英国跨境教育的质量。

更重要的是,英国教育部门在发展海外教育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适应不同国家的需求,采取相应的差异化政策。总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四点。

第一,根据市场需求,扩大跨境教育项目的录取名额或者设立新的毕业后实习计划。最新的调查表明,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都计划增加联合学位和双学位课程,但会根据不同市场需求有所调整。例如,根据英国文化协会的一项最新研究,英国跨境教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施状况并不相同,其中,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阿联酋因具有更有利的教育环境而更受青睐。

2014年4月1日新修订并出台的英国移民法中通过了关于中国学生毕业后在英国实习的最新细则,新增“国际学生实习计划”(International Student Internship Scheme,ISIS),被归入第五级(Tier 5)签证。该计划规定,来自中国“211”院校的中国学生,可直接在中国申请参与该计划;在英的中国留学生可从Tier 4学生签证转到Tier 5签证参与该计划。

第二,建设海外大学校区或合作院校,满足海外市场对英国高等教育的需求。目前,英国已经有很多高校在海外建有分校区或合作院校。例如,在中国已经与几所大学建立合作办学院校,包括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此外,英国在东南亚、中东、澳大利亚和非洲都建有分校,其中仅在阿联酋迪拜一座城市就建有包括赫瑞·瓦特大学(Heriot-Watt University)在内共7所分校。商务、创新与技能部对英国高校设立海外校区设有清晰的指导规范,这有助于保证海外校区的教育质量。

第三,根据不同国家的条件因地制宜地推动网络课程的发展。英国高校正在发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即慕课,目前主要市场在美国,但潜在的市场遍布全球。慕课的发展表明英国教育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并将进一步促进英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第四,注重与欧盟国家保持密切的教育联系。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整个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部分,因此英国特别注重与欧盟国家高校之间的交流。作为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博洛尼亚进程”的参与者,英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推动本国与欧洲国家的教育合作。例如,推进课程内容的国际化,特别是引入“欧洲维度”,增进学生的欧洲身份认同;推进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学分、学历、文凭互认进程,从而便于外国教育机构及劳动力市场招收或雇佣其他国家的学生;参与伊拉斯谟项目(Erasmus),增加短期留学的学生数量,并启动欧洲研究生交流项目伊拉斯谟世界计划(Erasmus Mundus),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国际公共政策 篇4

在国内法上限制公共政策的适用范围已是共识, 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更是如此。但是欧洲法院 (ECJ) 在对公共政策的解释中将其欧盟法中的一些内容解释成“强制性的法 (mandatory law) ”并纳入了公共政策的范畴, 这对整个国际商事仲裁的体系造成极大的影响。

一、欧盟的实践

1. Eco Swiss China Time Ltd.诉Benetton International NV案

1986年, 一家荷兰公司Benetton International NV同一家香港公司Eco Swiss China Time和一家美国公司Bulova Watch分别签订了8年的许可协议, 允许Eco Swiss China Time制造标有Benetton by Bulova的手表, 并且许可Eco Swiss China Time和Bulova Watch销售这些手表。这份协议规定协议产生的争端适用荷兰法在荷兰仲裁。后来在1991年Benetton发出了通知, 准备结束这一合同, 另外两方的当事人提交了仲裁。仲裁裁决要求Benetton各偿双方的损失23750000美元和2800000美元。

在1995年, Benetton向荷兰法院提起了诉讼, 要求法院撤销这一裁决, 理由是这一裁决与公共政策相触, 因为根据欧共体条约第81条, 许可协议是无效的。案子最后到达了荷兰最高法院, 随后最高法院将欧共体条约第81条的解释问题提交给欧洲法院, 询问“一个荷兰法院能否在荷兰法严格限制包括公共政策在内的撤销理由的情况下, 撤销一个仲裁裁决?在荷兰法下竞争法是否和公共政策有关?”

欧洲法院最终裁定如果一个裁决不符合欧共体条约的81条, 一国法院就必须予以撤销, 因为81条关系着公共政策的问题。欧共体条约第81条规定一系列的阻碍共同市场竞争的协议包括“直接或是间接的固定购买或是销售价格”“限制或是控制产量、市场、技术开发;或是投资”等等。欧共体条约3 (1) (g) 确定了81条的重要性, 是建立一个确保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不被扭曲的制度的根本之一。欧洲法院还强调81 (2) 表明“任何协议或是决定违反81条都应当自动无效”。

欧洲法院的认为, 欧共体条约81条的重要性使得条约的制定者表明任何协议或是决定违反欧共体条约81条的行为, 都是自动无效的。程序法的规则要求一国法院对于那些忽视公共政策的裁决予以撤销, 同样的对于那样与欧共体条约81条的相违背的裁决也应该予以撤销。荷兰法院并没有把欧盟竞争法在公共政策的程度予以考虑, 但欧洲法院却要求一国的法院把欧盟竞争法当作公共政策予以考虑, 其结果就是“排除了仲裁裁决有效的可能性和一个主权国家对于政策的理性判断”。

为了得出这一裁决不可执行的结论, 欧洲法院认为欧共体条约第3条 (1) (g) 和81 (2) 的强制性表达展示出欧盟作为一个和谐的内部的市场整体的重要性, 而一个和谐的内部市场构成了欧盟和其成员国必须为之努力的公共政策基石之一。为了说明这一裁决是符合纽约公约的, 欧洲法院特别的指出“欧共体条约81条可以看作与纽约公约下的‘公共政策’有关”。

就这样Eco Swiss China Time案开创了通过主张“必须延伸到共同体的公共政策而不是仅仅的适用本国的法律所理解的公共政策”来挑战不利的仲裁裁决的先河。在随后的Ingmar GB Ltd.诉Eaton Leonard Technologies, Inc.案 (这不是一个仲裁案件) 中欧洲法院又把欧共体的指令纳入了公共政策的范畴, 使得欧盟关于公共政策的理解进一步扩大。

2. Mostaza Claro诉Centro Móvil Mostaza案

Mostaza Claro是一个西班人, 她同运营商Centro Móvil Milenium SL签订了手机入网协议, 协议包括了仲裁条款, 后来Centro Móvil根据协议提起了仲裁。同Eco Swiss一样Mostaza Claro在仲裁之前并没有对于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当仲裁结果不利于她时, 她向西班牙法院提起了诉讼。她认为仲裁协议是无效的, 因为协议存在一个不公平条款。根据欧盟指令, 如果协议“违背诚信的要求, 导致双方的权利显著失衡, 并根据合同产生的义务, 给消费者造成损害”协议就是不公平的。依据西班牙实施欧洲理事会关于“消费者合同中的不公平条款”的法律, 这一协议是无效的。西班牙法院本可以根据指令的附件和西班牙实施指令的立法认定仲裁协议无效, 因为其包括了一个不公平条款。但是问题是当时的西班牙仲裁法要求原告在对于仲裁条款的疑义必须在仲裁过程中提出。于是西班牙法院询问欧洲法院, 如果对仲裁协议的疑义没有在仲裁过程中提出而法律要求在仲裁程序中提出的话, 欧盟的93/13/EEC决定对于消费者的保护是否会导致一个仲裁协议无效?

不出所料, 正如Ingmar案中的那样欧洲法院又一次的认为一项保护消费者的欧盟决定的会导致一个仲裁协议无效, 甚至在没有提出有效的疑义并且仲裁员已经做出了有效的仲裁裁决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欧洲法院的理由是, 法院对仲裁协议主动地 (sua sponte) 的审查是“确保消费者得到有效保护的必要” (尽管欧洲法院声称“对于仲裁裁决的审查应该限定在一定的范围···而且必须尽可能在例外的情况下”) 。欧洲法院又回到了Eco Swiss案中关于公共政策的认定, 认为一国的法院必须撤销那些违背公共政策的裁决, 同时如果双方的仲裁协议建立在与公共政策冲突的基础上的时, 法院也必须宣告这一协议无效。如果仅仅是因为消费者在仲裁的过程中对仲裁协议提出异就不能对裁决的效力做出判定的话, 那么指令第6条关于消费者保护的内容就不能实现。

Mostaza Claro案像是Eco Swiss的延续, 但其体现了Eco Swiss案和Ingmar案两方面的内容。同Eco Swiss案一样原告并没有在仲裁过程中提出异议, 而是在得到不利裁决后诉诸法院。同Ingmar案一样原告依据的是在欧盟权力位于次一级的欧盟指令。Mostaza Claro通过公共政策的解释, 认定了超国家的指令的优先性的, 依据这一指令的抗辩即使在仲裁程序中未能有效的提出, 也是适用的。

二、结论

无论人们是否愿意, 事实上欧盟所谓“强制性的法”已经对仲裁协议的效力, 和仲裁的承认与执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对与欧盟企业发生业务的外国企业来说是一个亟需注意的问题。同时欧盟自身对于其公共政策的解释还是要持慎重的态度, 无论是这种公共政策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还是跨国的, 因为走得太远的话, 就有被孤立的可能, 对其本身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注释

11Richardson v Mellish[1824]2 Bing 229, 252.

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 篇5

一、判断题

1.最佳关税或最佳关税率是由关税征收引起的额外损失与额外收益彼此相等的那种关税率,核心问题是通过选择最佳关税使外国的利益转变成本国的利益,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分配。()

2.厂商采取倾销的条件是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具备影响价格的市场势力,而且它所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曲线的弹性是相同的。()3.最优关税不会减少消费者剩余。()

4.征收关税后,国内进口替代部门的生产厂商能补偿因产出增加而提高的边际成本,于是国内生产减少。()

最佳关税的征收不能使外国出口商的收益转到进口国。()5.如果关税征收国是一个大国,那么贸易条件的改善对该国有利。()6.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不利于限制一国进口商品的数量。()7.当出口国厂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小时,该厂商对进口国的产品供给弹性就较小。()

8.外国出口商产品的供给弹性越小,进口国确定的的最佳关税水平就越小。()9.进口需求曲线比较平坦,关税就几乎不可能改善进口国的福利。()10.如果甲国的实际利率高于乙国,甲国在现在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11.资本流动的过程必然是资本从边际产量较高的国家流动到边际产量较低的国家。()

12.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主要作用因素是政府政策。()

二、选择题

1、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2、就国家整体而言,分配进口配额的方法是()。

A.竞争性拍卖 B.固定的受惠 C.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C.政府适时分配

3、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 1 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不确定

4、从出口补贴中得益的利益集团是()。

A.出口国的生产者 B.出口国的消费者 C.出口国的政府 D.进口国的生产者

5、从征收进口关税中受损的利益集团是()。

A、进口国生产者 B、进口国消费者 C、进口国政府 D、出口国消费者

6、对一个大国来说,最优关税率是()。

A、零关税率 B、禁止性关税率C、在禁止性关税率和零关税率之间 D、5%

7、出口补贴的经济影响不包括()。A、消费者剩余增加 B、消费者剩余减少 C、政府支出增加; D、生产者剩余增加

8、当征收关税时,获得国内价格与出口价格之间差额的是()。

A.进口国的消费者 B.有权进口物品的人 C.进口国政府 D.外国出口者

9、在征收关税的商品供给弹性很小时,意味着()将承担更多的关税。A.国内消费者B.本国进口商C.外国出口商D.本国出口商

10、最佳关税引起的贸易条件改善使额外获得的收益与征收关税而产生的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所带来的额外损失关系是()。

A.收益大于损失B.收益等于损失C.收益小于损失D.不确定 11.能给国家带来净福利收益的最优关税要求()。A.国家是“价格接受者” B.不存在消费者剩余损失

C.贸易伙伴国不会受到关税的伤害 D.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垄断力量 12.关税的设置()。

A.会带来完全由外国人支付的收入 B.总会提高出口国的国内价格水平C.与自由贸易相比,会减少“小型”进口国家的福利 D.总会增加福利 13.1970年索尼公司以180美元的价格向美国消费者出售日本电视机,同时却以333美元的价格向日本消费者销售同样的电视机。在美国政府的威胁下,索尼公司把为美国进行的生产转移到加利福尼亚进行,但并没有改变在两国的销售价格。本例最好被描述为()

A.美国政府对日本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保护 B.持续性倾销

C.掠夺性倾销 D.零星倾销

14.如果外国政府正在对向贵国市场的出口提供补贴,贵国应()做,以便使本国净福利收益最大化(假设贵国没有买方垄断力量)?

A.享受廉价进口品 B.通过征收抵消关税进行保护,以便保护本国产业 C.对本国向外国市场的出口提供补贴 D.通过实施进口配额而进行保护

三、简答与简析题

1.“一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收益越大”。简要评论并用图说明。

2.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的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他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3.假设在自给自足条件下,中国的汽车价格是20万/辆,需求量为100万辆。中美两国进行汽车贸易,国际市场价格为15万/辆,中国自己生产60万辆,从美国进口60万辆。中国的消费者是获得收益还是受到损失?生产者呢?总福利增加了吗?请用图和数值说明。

4.在H-O模型中,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国内市场价格是每吨100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是每吨120美元。在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出现什么趋势?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纯收益(或纯损失)是多少?(用图和数字说明)

5.假设法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从波兰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波兰则相反,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假设波兰加入欧盟后大量的波兰人移居法国。请用图说明波兰移民对法、波两国劳动密集行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的影响。6.20世纪末,香港和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内的资本大量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这对海峡两岸和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有什么影响?(画图说明)

7.既然出口国对本国的出口企业的补贴增加了进口国的福利,为什么进口国政府要征收反补贴税?

8.假设毛麻纤维是S国的一项出口商品,该国以毛麻纤维为主要原材料的地毯工业也很发达。该国贸易部长建议取消对该产品的出口关税,但他的提议遭到财政部长和工业部长的强烈反对。(1)假定S国是毛麻纤维贸易的小国,用图说明如 果取消出口关税对S国各方利益的影响,并分析财政部长和工业部长为什么要反对这一政策。(2)假定S国是一个毛麻纤维的出口大国,贸易部长的建议还会对本国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四、计算分析题

1.设越南(V国)和马来西亚(M国)两国大米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PV = 1.5 – QDV, PM = 2.20.02 P Sc = 1200 + 0.03 P。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美元,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

(1)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出口量, 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的福利影响。

(2)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3000美元的进口税,国内汽车的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和厂商的福利变化。(考题)(3)中国为汽车进口设定150单位的配额限制,国内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

(4)中国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每辆3000美元的生产补贴,这时国内汽车的产量、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

(5)上述三种政策都是保护国内汽车制造业,你认为政府应该实行哪一种政策?在实践中会有什么问题?

(6)如果国际汽车市场价格降为8000美元,分析关税(仍为3000美元)和配额(仍为150)对国内价格、进口量、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影响。3.两国贸易模型:中国和美国。设中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c = 20000.02 P,Sus = 1400 + 0.03 P。请计算:(1)贸易前,双方汽车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4(2)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市场汽车的均衡价格、各国的产量及贸易量(不考虑运输成本)。自由贸易给两国的福利带来的影响。

(3)中国对汽车进口征收3000美元的单位税,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关税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国内消费者和中国政府的福利带来的影响如何?关税的福利净损失(与自由贸易相比)(4)美国为每辆出口的汽车提供3000美元的补贴,这时各国汽车的价格、产量和贸易量。对每个国家的消费者、政府及厂商的福利影响。

(5)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00, 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变动情况。如果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50, 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

(6)中国政府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提供3000美元的单位补贴,两国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变动情况。比较它与关税、进口配额的福利影响。

4.假设下面是中国20英寸电视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世界市场价格是$500。如果政府决定促进本国电视机产业的生产并征求你的意见,以下两种政策你会推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假定中国是电视机出口小国),(1)对每一台出口的电视机给予$100的退税;(2)企业每生产一台电视机给予$100的补贴。(3)对该产业承诺$600美元的保护价。

价格($)100 200 300 需求 140 130 120 供给 80 90 100

5.美国一向是石油的消费大国,消费世界1/4的石油,已知:美国石油的需求为 DUS = 125-0.25P, 美国国内供给为 SUS = 25 + 1.75P,世界石油供给为 S = 100 + 9P。现在假设美国政府为鼓励进口石油对每单位石油进口补贴$1, 试求美国国内生产、消费、价格和相关群体的利益变化。

6.设A、B两国对商品X的供求曲线相同,为:SA=SB =150+20 P,DA=DB =200-20 P。C国不生产X,只能从A、B两国进口,其国内需求为:DC =100-20P。(1)求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商品X的国际价格及各国的贸易量;(2)如果A、B两国同时对C国实行贸易制裁,不向其出口,求和自由贸易相比,各国的福利变化

400

110 500 100 120 600 90 130 情况。(3)如果A国单独对C实施制裁措施,不向其出口,求A、B、C三国的福利变化情况,这时A国的制裁措施是明智之举吗?为什么?

7.假设中国分别向日本与美国出口大力牌球鞋,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为: S=-20+6 P,日本与美国的进口需求曲线分别为:Dj=40 -2P 和 Dus = 60-2P。假设出于某种原因,美国决定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取消从中国进口球鞋,但日本不参与制裁,请估计这一行为对中美日各国利益的影响,并用图表示。8.在两个国家的贸易模型中,设A、B两国对商品X的供给需求分别为A国:SA=10P DA=-20P+90。B国:SB=10P+30 DB=-20P+60。⑴ 求两国自由贸易下商品X的均衡价格及贸易量。⑵ 假设A国对商品X征收每单位0.5元的进口关税,两国的国内价格、生产量和贸易量有什么变化?⑶ 如果B国对商品X的生产者提供每单位0.5元的生产补贴,两国的国内价格、生产量和贸易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⑷ 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哪种政策对A国最有利,哪种政策对B国最有利? 9.设A、B两国对X商品的供求曲线相同,为:SA=SB=150+20P,DA=DB=200-20P C国不生产X,只能从A、B两国进口,其国内需求为:DC=100-20P。⑴ 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商品X的国际价格及各国的贸易量。⑵ 如果A、B两国同时对C国实行贸易制裁,不向其出口,求和自由贸易相比,各国的福利变化情况。⑶ 如果A国单独对C国实施制裁措施,不向其出口,求A、B、C三国的福利变化情况。这时A国的制裁措施是明智之举吗?为什么?

从博弈的角度看国际贸易政策 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政策 博弈 囚徒困境 重复博弈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国家进人国际市场的基本目的都在于谋求增进本国的绝对财富,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然而,这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交往却像把“双刃剑”,它在为一国国民经济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对该国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各个国家都把制定一个符合本国发展需要的贸易政策当作是整个经济发展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变

从政策本身和作用来看,国际贸易政策有两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国际贸易活动采取不干预或尽可能不干预的基本立场,对进出口易不设置障碍,对本国进出口商不给予各种特权和优待,从而使商品能够自由地进出口和实行竞争的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是相对自由贸易政策而言的,指国家利用权利对外贸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通过高额关税或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进人,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的冲击,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刺激本国工业发展的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主要流行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当时英国率先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旨在从海外获得廉价原料并推销其工业品,产业资本也因此获得了巨额利润。但是,由于各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的不同,一些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美、法、德则实行了保护贸易政策。资本主义进人垄断阶段以后,由于世界市场相对变小,竞争更加激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但是,这一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与以前的保护贸易政策是不同的,是超保护贸易政策,具有更强的保护性,明显的侵略性、扩张性。二战后,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即贸易自由化倾向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20世纪50~7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放宽了进口限制,国际贸易中出现了贸易自由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两方面。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尤其是美国的贸易逆差急剧上升,美国不仅受到日、欧的竞争威胁,也受到一些新兴工业国家的竞争威胁。因此,美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源地。美国率先采取保护政策,必然产生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和效仿,致使新贸易保护主义得以迅速蔓延,形成普遍的保护贸易倾向。二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完全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不可能的,但要实行完全的保护贸易政策也越来越困难。相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日益深化,求同存异,倡导合作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通过谈判签定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实行双边和多边的互惠贸易政策,在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对非协定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互惠贸易政策实际上是对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的综合运用。

从世界范围来看,保护贸易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像孪生兄弟在不同国家、一国之内不同发展时期,同时存在并交叉地使用着。它们似乎是一对永远不能调和的矛盾,主张自由贸易者可以对贸易保护主义大张挞伐,贸易保护者也可以对自由贸易提出异议。尽管自由贸易政策在理论上要优于干预的贸易保护政策,但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差别对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理想中的自由贸易政策并不是现实中各国贸易政策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由于任何外贸活动都要涉及到至少两个国家的利益,但就某一项具体的外贸活动来说,一国之所得往往关联到另一国之所让步,所以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政策实际上是各国政策博弈的结果。一国当前的贸易政策以及贸易干预程度实际上是各方利益相互平衡的一种反映。

二、两国国际贸易政策的非合作博弈

博弈是对许多人在一个策略相互依存的架构中,相互作用的这种情况的表述,主要研究竞争者如何根据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变化,采取最优策略的问题。所谓相互依存,通常是指博弈中的任何一个局中人受到其他局中人的行为的影响,反过来,他的行为也影响到其他人。由于这种相互依存行为,博弈的结果依赖于每一个局中人的决策,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地控制所要发生的事情,也没有一个人处于孤立状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的贸易政策是策略互动的,具有鲜明的博弈特征。一般情况下,各国的最优贸易政策不仅依赖于它自己的选择,而且还依赖于其他国家的行动。各国的贸易政策,实际上意味着各国政府根据贸易博弈的局势如何“决策”。

在两个国家的国际贸易竞争中,两国国际贸易政策选择可能有四种情况,即两个国家都采用闭关锁国的保护国际贸易政策;两个国家都采取完全自由的国际贸易政策;一个国家采用保护贸易政策,而另外一个国家不采用任何的关税壁垒政策即自由贸易政策;一个国家采用自由贸易政策,而另外一个国家采用保护贸易政策。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双方都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种是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另一种是实施保护贸易政策。

显然,不论A国做何种选择,B国都会选择保护保护贸易政策,同样不论B国做何种选择,A国的最优选择都是采取保护贸易政策。这样的政策决策过程与“囚徒困境”的结果完全一致,虽然左上方的数值(8,8)要比(2,2)的结果好得多,但从一个两国同时决策的博弈来看,各国为了使自己的决策最优,最终都会选择保护。所以(保护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是优势策略均衡,同时也是一个非合作的纳什均衡。

可见,对于一个追求国民福利最大化的国家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选择单方面的自由贸易措施。而双方均选择贸易保护政策,毫无疑问这不仅会给本国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损失,并可能会导致保护逐步升级直至发生贸易大战。这种非合作产生的低效结果是两国都不愿看到的,要降低或者消除这种低效率就要通过贸易国之间的政策合作。下面将从动态博弈的角度进行分析。

三、两国国际贸易政策的合作博弈

上面例子中的博弈是一次博弈,如果博弈重复多次,情况会有所不同,在博弈理论中,无限次重复博弈存在着合作解。重复博弈是指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多次,其中博弈的不同阶段是相互依赖的,这就使得理性行为人的决策不仅受其过去经历的影响,其决策还要受未来可能的影响。如果博弈无穷次,双方就会逐渐从不合作走向互相合作。因为任何一次背叛都会招致对方在下一次博弈时的报复,而双方都采取合作态度会带来合作收益。

在上面的例子中,A国B国为了摆脱这种“囚徒困境”,谋求一种长期关系,使其福利最大化,两个国家只能由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化,双方协商缔结贸易协定,共同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在贸易政策上采取合作的态度。只要两国都遵守协定,就能获得最大利益,如果其中任何一国违背承诺,必然会遭到另一国的报复。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把其成员同时纳入一个统一的规则中,对各成员政府来说,该协议既是一种承诺,又是一种强有力的约束,如果有哪国不遵守该协议,将遭到别国的报复或惩罚。一般来说,所有其他成员方对他的惩罚所带来的损失要比他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所带来的利益大得多。世贸组织完善的多边贸易体制协调各个国家的国际贸易政策,使各个国家的收益都得到提高,从而推动贸易自由化,并使之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可见,国际贸易政策的博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贸易自由化必然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短期内,各国在顺应贸易自由化潮流的同时,是不会完全放弃贸易保护的。

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 篇7

【真题回顾】

1. (2013·广东文综卷·28) 十八大报告指出, 中国将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下列选项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1) 中国支持巴西代表担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2) 中国支持南非和印度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 (3) 中国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4) 中国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在区域发展中发挥作用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本题以十八大报告观点为载体, 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国际组织的作用等知识。支持巴西代表担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支持南非和印度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 既有利于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也支持并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故 (1) (2) 符合题意。欧盟不是发展中国家, (3) 不符合题意。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国际组织, 也不是发展中国家, 故排除 (4) 。正确答案为A。

2. (2013·新课标卷Ⅱ·18) 在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盟) 区域外的国家中, 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 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1) 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2) 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3)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4) 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等基础知识。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体现了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 (1) 符合题意。支持东南亚无核条约、建立自由贸易区, 说明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故选 (4) 。 (2) (3) 说法错误。正确答案为B。

3. (2013·全国大纲卷·35) 2012年3月, 中国国家领导人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 中国高度重视核安全, 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恐怖主义。中国秉持这一立场是因为

(1) 核扩散会加剧军备竞赛, 违背世界各国的利益 (2) 恐怖主义会增加国际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 (3) 核扩散会助长强权政治, 导致世界战争不可避免 (4) 反对核扩散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本题属于因果选择题, 题干为果, 题肢为因。恐怖主义会增加国际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反对核扩散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 这是我国秉持这一立场的根本原因。 (1) 说法错误, 搞核扩散对少数国家有利。 (3) 说法错误, 和平仍然是主题。正确答案为A。

4. (2013·天津文综卷·11)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 受益而不觉, 失之则难存, 没有和平, 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 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这表明

A.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一律平等

B.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C.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 发展是和平的坚实基础

解析:本题摘录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名言作为命题切入点, 考查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并侧重说明和平对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和平, 发展就无从谈起”, 说明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即和平是发展的基本条件, 故选C。A、B、D与题干的指向性不一致。正确答案为C。

【考点精讲】

一、正确认识主权国家

二、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的正确认识

三、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四、我国承担国际责任, 走和平发展道路

1. 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1)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支持联合国按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积极参加联合国专门机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2) 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 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 采取和平的方式, 增加财富, 实现自身的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能够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五、国际形势的三个突出特点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两个重要特点。 (3)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这是世界多极化过程中国际竞争的新特点。

【应试策略】

本专题主要从静态方面分析国际社会。从近年来高考考查的内容看, 主权国家的权利、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际组织的作用、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及我国的外交政策等都是这一专题的主干知识和考查的重点。从本专题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上看, 经济生活角度, 考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原因和重要性;政治生活角度, 考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坚持和平发展的原因, 以及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等;文化生活角度, 考查文化交流的原因及措施;生活与哲学角度, 考查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同舟共济的依据。从联系实际的运用上, 要运用实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认识联合国的作用, 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关注和了解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并能联系政治观点进行分析与评价;联系国家关系和我国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政策的推行和运用。总之, 考生在复习时要有整体的观点, 既要系统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 又要在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中理解本课知识, 做到学以致用。

【创新演练】

1.2013年6月27日,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指出,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中方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政府和军队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这表明

(1) 主权国家应履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 (2)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3) 国家主权对外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4) 我国政府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A. (1) (2) B. (2) (4)

C. (3) (4) D. (1) (3)

2.2013年6月9日,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再次解缆启航, 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 这是辽宁舰停靠青岛某军港后首次出海训练。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将使我国

A.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B.行使自卫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C.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D.在国际舞台上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3. 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下列做法中属于维护我国安全利益的是

(1) 2013年4月20日, 中国渔政310船在黄岩岛开展常态化巡航 (2) 2013年6月18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3) 2013年7月1日, 外交部发言人表示, 中国政府严厉打击包括“东突”恐怖势力在内的恐怖组织, 维护国家统一 (4) 2013年6月14日,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 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A. (1) (2) B. (3) (4)

C. (2) (4) D. (1) (3)

4.2013年7月5日至12日, 中俄联合海军演习在日本海彼得大帝湾举行。中俄两军联合军演的目的是深化两军在训练领域的合作, 提高军事行动协调能力, 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中俄举行海上联合军演说明

(1) 中俄两国是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2) 保障国家安全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 (3) 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4) 开展军事合作是发展国家关系的重要内容

A. (1) (2) B. (3) (4)

C. (2) (4) D. (1) (3)

5.2013年7月5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同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举行会谈时指出, 中巴等亚洲国家要抓住机遇扩大和深化域内市场,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实现互利共赢合作, 构建和拉紧亚洲合作新纽带, 共同推动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这要求中巴等亚洲国家

(1) 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 (2) 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 (3) 与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4) 文化上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A. (1) (2) (3) B. (2) (3) (4)

C. (1) (2) (4) D. (1) (3) (4)

6.2013年8月2日,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目前, 中国贸易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出现贸易摩擦是正常的, 应理性看待, 妥善处理。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的解决, 将有助于维持一个开放、合作、稳定的持续发展的中欧经贸关系。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1) 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2) 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3) 保障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 中国开始超越欧盟, 领导世界经济

A. (1) (2) B. (2) (3)

C. (3) (4) D. (1) (4)

7.2013年6月11日,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神舟十号发射成功后,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 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中国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完全是出于和平目的, 也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重要贡献。这说明我国

(1)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建设和谐世界 (2) 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 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4) 发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要作用

A. (1) (4) B. (2) (4)

C. (1) (3) D. (2) (3)

8.2013年6月7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时强调, 新形势下, 我们应该深入审视两国关系。这不仅是我们两国人民关注的事, 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事。我们双方应该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 从人类发展进步着眼, 创新思维, 积极行动, 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7月10日至11日,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成果, 进一步拓展双边各领域和在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 广泛深入交换意见。本次对话有利于两国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指引下取得积极成果。

运用国家利益的知识, 简要说明习主席倡导“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依据。

9.2013年6月27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韩国总统朴槿惠举行会谈。习近平指出, 中韩关系发展应该遵循以下基本精神:一是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 相互支持对方和平发展。二是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原则, 全面深化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三是共同致力于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 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四是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协调和合作, 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分析中韩关系发展应该遵循的四个基本精神是如何体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

参考答案:

1.B本题考查国家主权的知识。我国政府的观点表明了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及国家维护核心利益, (2) (4) 反映题干意思。材料涉及国家的权利而不涉及义务, (1) 与题意不符; (3) 错误, 因为国家主权对外表现为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2.B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权利。拥有航空母舰, 表明我国的军事实力增强, 我国行使自卫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故选B。A、C与题意不符。D说法错误。

3.D本题考查国家利益的内容, 设问限制在安全利益上。中国渔政编队在黄岩岛海域巡航、打击包括“东突”恐怖势力在内的恐怖组织, 都是我国维护安全利益的表现。 (2) 是维护政治利益, (4) 是经济利益。

4. C本题考查国家利益的内容、国际关系的内容等知识。

此次军演提高军事行动协调能力, 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说明保障国家安全;联合军演旨在深化两军在训练领域的合作, 说明中俄两国是军事合作关系。 (1) 说法错误, (3) 与题意不符。

5. C本题考查建立国际新秩序等内容。

(1) (2) (4) 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阐明建设中巴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做法。 (3) 说法绝对, 因为有些国家还没有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6. B本题考查国家利益、建立国际新秩序等内容。

中欧出现贸易摩擦, 说明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倡导建立开放、合作、稳定的持续发展的中欧经贸关系, 说明我国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 (3) 符合题意。 (1) 夸大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 说法绝对。

7. C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出于和平目的, 说明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建设和谐世界, 这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故 (1) (3) 符合题意。 (2) (4) 与题干的指向性不一致。

8. (1)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美作为主权国家, 都有维持和发展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 这是中美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根本动力。 (2)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有利于满足中美各自的利益需要, 达到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的目的。 (3)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顺应时代潮流, 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是贯彻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表明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9. (1)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加强协调和合作, 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力量体现了这一点。 (2)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共同致力于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 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 既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 相互支持对方和平发展体现了这一点。 (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原则, 全面深化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体现了这一点。

国际公共政策 篇8

一、如何看待市场准入问题

市场准入在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贸易政策的目标是消除人为的针对外国企业和产品的市场准入障碍, 但是各国在确定竞争政策目标时却很少关注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的市场准入问题。与限制竞争行为有关的外国企业在本国市场的市场准入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企业限制竞争行为

1.同一市场国内企业之间达成协议, 拒绝从外国企业购买产品或拒绝销售从外国企业进口的产品, 或者协议拒绝向外国企业提供产品、服务或其他必要原材料, 这些措施都会阻碍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

2.供货商与销售商之间形成的协议, 外国企业会因此而无法建立销售网络, 进而达到阻止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目的。

3.国内垄断企业滥用市场势力, 拒绝供货或拒绝交易, 滥用知识产权、掠夺性定价以及差别定价等手段, 阻止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

4.国内企业间并购形成国内龙头企业, 会在其他国家市场形成市场势力, 或者阻止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

(二) 政府行为

1.一国政府直接免除国内企业应受的反垄断处罚, 而这种豁免会无形中培养本国企业的市场势力, 助长国内企业的限制性竞争行为, 进而阻止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OECD1998年《抵制核心卡特尔的建议》中指出各国均不愿放弃已有的竞争政策豁免和除外责任做法。大量竞争政策豁免导致全球大量的经济活动避开竞争政策处罚。

2.一国政府可以通过战略性地适用国内竞争政策来培育本国龙头企业, 从而增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来抗衡跨国公司事实上或潜在的竞争优势。欧洲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曾以促进合并来迎接美国跨国企业的挑战。如果说美国跨国公司具有很强的市场势力并加以滥用, 那么这一做法可以认为是符合竞争政策初衷的。但如果美国跨国公司并没有采取限制性竞争行为的话, 那么这一政策对美国企业来说就意味着是进入欧洲市场的壁垒。

(三) 混合型限制竞争行为

混合型市场进入障碍在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争议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混合型市场进入障碍既有企业参与, 又有政府机构参与, 难以单独通过竞争政策或者贸易政策来解决。

1.一国政府可以授权国内行业协会来决定是否批准企业的经营权, 该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该项权利来排除外国企业的竞争。

2.在全球性产品市场, 尤其是在通信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 一国制定标准的组织可能给予本国企业更多的考虑, 外国企业会因为没有能力影响国内标准制定组织的决策而无法进入该国市场。

3.国内反垄断机构执法不力也会助长企业的限制竞争行为, 因为企业会认为政府已经默许其限制竞争行为。政府甚至会积极地鼓励企业分割市场, 以此来保护幼稚产业, 抵制外来竞争。从竞争政策来看, 政府的参与表示本来应受到处罚的企业限制竞争行为可能免予处罚。从贸易政策来看, 虽然政府的参与会受到WTO规则的制约, 但这种制约的力度值得怀疑。

二、可否用开放的贸易政策来替代竞争政策

(一) 贸易政策部分替代竞争政策的途径

1.自由开放的贸易政策来代替竞争政策。

一些研究成果表明, 当不考虑产业内企业间相互战略影响时, 进口的增加会降低这一产业的利润率, 也就意味着贸易政策可以部分替代竞争政策, 甚至在一些小的国家可以实现完全替代。这些研究用价格成本加成率表示利润率, 考虑其受产业集中率、进口比率、资本产出比率、产业特殊性以及特定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进口比率的增加可以被看作是贸易政策更加开放, 利润率高低可以用来表示这一产业的竞争程度。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国采取自由的贸易政策, 来自于进口的压力就会限制本国企业的市场势力。加拿大竞争政策机构认为, 过去许多并购交易或企业行为存在限制竞争方面的效果, 加入NAFTA后由于进口压力的存在, 这些效果就不再存在了。

2.国内贸易法。

各国的国内贸易法规也会被用来解决外国市场上与限制市场准入相关问题。美国《1974年贸易法》 (修订案) 第301条就是要解决外国政府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和“限制或阻碍了美国贸易”等行为或政策。企业限制市场准入的行为可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外国行为, 外国政府一贯地宽容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政策和执法活动也属于上述“不合理”情形, 因此也在301条款适用范围之内。

3.WTO规则。

WTO规则规制的是政府行为, 而不是企业限制竞争行为。但是WTO有关非歧视和透明度的基本规则、在基础电信等领域的各成员国关于规制企业限制竞争行为方面需遵守的最低标准、在反倾销领域以及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方面针对企业行为的救济措施的规定等都会对企业限制竞争行为产生影响。WTO通过多边体系在某些领域要求各成员国建立解决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体系。《技术贸易壁垒协议》和《服务贸易总协定》都要求其成员国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以确保其国内制定标准的机构遵守《技术贸易壁垒协议》中关于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其他基本原则。WTO也制定详细的实体法规则, 例如《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这些也都会对企业限制竞争行为产生影响。

(二) 贸易政策能否完全替代竞争政策

如果仅仅依靠贸易政策的实施就会解决与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相关的问题, 那么竞争政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 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考虑是否在竞争政策领域引入一套普遍原则。虽然从自由贸易立场看, 贸易政策途径大大地减少了竞争政策存在的必要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竞争政策就绝对地没有用武之地。虽然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仅仅消除贸易与投资壁垒还不能保证市场的自由进入。

1.要辩证地看待一些理论研究结果。前面提到的开放自由的贸易政策替代竞争政策的相关理论结论, 虽然有一定道理, 但我们在制定政策时还是要考虑到这些理论的局限性,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同产业的利润率可能受生产效率高低的影响, 生产效率高的产业在面对海外竞争时更可能维持高的利润率。有些产业的企业主要竞争的是创新和产品种类, 而不是价格。产品差异化以及其他一些非价格竞争因素也会使得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 (2) 贸易自由化后的较高的进口比率并不意味着国内产业在贸易自由化以前存在限制竞争行为。在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 如果进口竞争产业是相对资本密集型的, 贸易自由化会使得资本报酬率降低, 但这是要素价格均等的结果, 而不是消除限制竞争行为所带来的结果。 (3) 当贸易自由化之前国内产业存在X-无效率时, 贸易开放而带来的竞争压力的增加就会使得国内企业降低成本或改进管理效率, 从而使得利润率增加, 而这并不是消除限制竞争行为而带来的结果。 (4) 在许多国家占GDP很大份额的许多产业并不受进口竞争压力的影响。 (5) 进口比率的变化不仅受贸易政策的影响, 而且受国内企业抵消外国竞争能力大小的影响。一些类似于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的纵向协议会限制外国企业进入。当国内企业相对于外国竞争者位于不利地位时, 他们经常游说竞争当局放松国内的竞争政策执行力度, 以采取限制性竞争行为来阻止外国企业在本国的竞争。

2.自由贸易政策必须以市场上企业自由进入为条件, 包括潜在竞争者自由进入。OECD 1993年的一份报告主张经济的全球化有利于提高生产与营销效率, 但前提条件是市场准入条件和竞争环境不受破坏。企业在不断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市场势力, 可能在国内市场上从事某些排除外国竞争的行为。外国企业可以利用竞争政策来解决市场准入方面的问题。

3.虽然贸易政策可以消除由于政府机构而产生的市场准入问题, 但并不能解决企业限制竞争行为而产生的市场准入问题。国内竞争政策存在制度缺陷或者实施不力, 都会导致外国企业的市场准入问题, 形成妨碍来自国外竞争的进入壁垒, 限制了国与国之间贸易和投资的流动。

4.国内贸易法在实际操作中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并未界定“宽容”、“限制竞争”、“一贯地”等概念, 美国贸易代表在决定是否提起诉讼方面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301条款下的程序也不涉及法庭审理、司法裁决和救济措施等程序。

三、竞争政策的运用能否起到贸易政策的效果

(一) 具体的方式

1.如果一国不能有效地通过贸易政策来制止本国企业阻止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限制竞争行为, 外国企业的所属国政府就希望通过域外适用其竞争政策, 以达到进入该国市场的目的, 起到类似于贸易政策的作用。

2.当一国企业运用限制性竞争行为来阻止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时, 外国企业有权利用贸易伙伴国家竞争政策进行诉讼来获得救济, 从而弥补贸易政策的不足。

3.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战略性地运用本国竞争政策来培育本国龙头企业或者豁免出口卡特尔等国内企业的限制性竞争行为, 目的在于在国际市场上增加本国企业的竞争力, 进而抢占国际市场, 实现贸易政策的目标。

4.反垄断机构之间加强合作, 签订含有积极礼让原则的双边协议, 有助于增加全球竞争政策的一致性, 促进各国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从而有利于市场的开放和贸易与投资的增长。

(二) 效果大小受到制约

一个国家可以通过竞争政策的国际运用来弥补贸易政策的不足。运用竞争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为企业限制竞争行为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壁垒, 但其效果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1.竞争政策的适用范围和目标很难统一, 还不存在广为接受的用以解决市场准入问题的准则。各国有可能在竞争政策如何解决市场准入问题上争执不休。几乎全部贸易大国关于出口卡特尔都有某种形式的免责规定, 国内竞争政策的效率会因为豁免条款而大打折扣。

2.国内竞争政策的效力还取决于其竞争政策的执行力度。如果外国企业不是本地注册企业, 可能不具备提起诉讼资格。国内反垄断机构的自由裁量权以及所受的政治压力使得保护外国的贸易利益受到制约。与关税壁垒的大幅度消减相伴而来的却是非关税壁垒的盛行以及反倾销等手段的滥用, 故意放松国内竞争政策也会达到同样的效果。竞争政策比贸易政策更容易受到利益相关者的游说。

3.在战略环境下的贸易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变得很复杂。虽然他们的效果很相似, 但目标却不同。竞争政策的目标是抑制国内企业的市场势力, 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目标是运用国内企业的市场势力来从国外企业那里获取转移租金。广泛的政治目标会损害竞争政策对贸易政策的补救效果。

4.反垄断机构之间的双边合作存在局限性。反垄断机构之间若没有涉案企业的同意, 将无法交换保密信息, 致使反垄断机构很难真正地解决跨国限制竞争行为问题。各国竞争政策内容和执法程序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如果缺少一套共同的反垄断规则和解决争端的机制, 就很难避免贸易摩擦。

四、如何实现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在市场准入问题上的互动

(一) 在贸易政策和竞争政策中同时引入市场准入规则

在竞争政策中建立普遍的市场准入规则, 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限制竞争行为引起的市场准入问题。该原则与贸易政策中的市场准入规则相对应, 禁止一切形式的阻止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限制竞争行为, 包括企业和政府机构两方面, 从而解决混合型进入壁垒的难题。

(二) 促进贸易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国际化

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在解决市场准入问题上均存在某些缺陷。一方面, 法律域外适用虽然可以解决某些问题, 但会因此而引发其他问题。反垄断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又缺乏构建全球竞争政策框架的基础。另一方面, 贸易政策不是直接地调整企业限制竞争的行为。这就需要竞争政策国际化。贸易政策在国际层面上已经有了很大发展, 而竞争政策仍然没有国际规则。

(三) 在WTO框架下实现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互动

反垄断机构之间主要的合作方式一直表现为签订双边协议, 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制定了反垄断法, 还有30多个国家正在制订反垄断法。全世界所有的国家不可能制订有完全相同的反垄断法, 进行大量的双边合作的困难和障碍显而易见。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通过多边框架发挥作用的必要性。

在WTO框架之外存在一些双边的、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机制和框架, 包括EC、NAFTA、UNCTAD、OECD、世界银行以及ICN等。与其他国际机构不同的是, WTO多边框架既包含发展中国家成员, 又包含发达国家成员, 能够实施具有广泛拘束力的规则。

竞争政策如果能够在WTO多边框架下引入普遍的市场准入准则, 就会使得各成员国在其各自国内法体系中都采用该原则, 并且建立有效的执行机制, 在非歧视原则基础上为其他国家提供充分的法律救济, 就可以实现国际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的互动, 从而有效解决市场准入问题, 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晔.纳入多边框架——竞争政策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J].国际贸易, 2003 (6) .

[2]黄勇.论贸易政策和竞争政策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策建议[J].国际贸易, 2006 (6) .

[3]于立, 吴绪亮.国际竞争政策的分歧、互动与展望[J].世界经济研究, 2006 (11) .

[4]尹竹.WTO框架下竞争政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问题述评[J].中国法学, 2004 (3) .

[5]马赫.M.达芭 (Maher, M.D.) .反垄断政策的国际化[M].肖兴志, 丁宁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6]Olivier C.J..Grether and Jaime D.M..Trade and Competition Policy, Where Do We Stand?.Journal of World Trade, 2000 (34) .

[7]Lloyd.P..Multilateral Rules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Law[J].World Economy, 1998 (21) .

国际公共政策 篇9

一、海南现行退免税政策的利弊

(一) 海南现行退免税政策的优点。

在海南实施购物退免税政策, 能有效地将旅游跟购物相结合, 有利于提高海南国际旅游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有利于提高我国尤其是海南旅游产品的国际知名度, 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前往海南观光购物。同时, 在海南开展退免税政策试点工作也是海南发挥“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作用的具体体现, 有利于为将来完善我国出口退免税制度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对海南来讲, 购物退免税政策将会提升其旅游竞争力, 使其度假胜地的旅游形象更加饱满、功能更加完善。

(二) 海南购物退免税政策的弊端。

1. 国产产品价格优势不显著, 旅游商品竞争力不明显。

海南制造业并不发达, 当地的民族工艺产业水平偏低, 运输成本升高使海南从外地引入的旅游商品竞争力有所下降;退税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 而在售的奢侈品牌在很多实行“离境退税”的国家也有销售, 难以提升海南本地品牌影响力。

2. 海南的购物吸引力并不显著。

海南岛的核心吸引力是其自然风光, 适应的消费群体多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游客。目前海南实行的统一退税率为11%, 在酒店价格明显高于香港的情况下, 很难吸引游客专程前往购物, 退税效果大打折扣;此外, 再加上海南开征的高昂行邮税也使得众多消费者尤其是奢侈品消费者望而却步, 因此海南的购物吸引力并不显著。

3. 实行商品退税的商家偏少。

目前在海南仅有海口两家、三亚一家, 共三家退税商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购物者的购物范围和热情, 也给游客的购物带来了诸多不便。

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和具体做法

(一)离境退税经验。

“离境退税 ”制度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起源于瑞典,目前包括欧盟主要成员国、日本、澳大利 亚、新加坡、韩国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实行购物退 税制度。该制度在各国贸易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已形 成一项国际惯例,并取得一些共同经验。对于试点的海南省 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退税基本条件。实行购物退税的国家均规定一定的限制条件, 主要有:退税对象限定为非本国居民, 且在本国连续居住不超过6个月 (超过6个月的, 则对其离境前3个月内所购商品予以退税) ;商品在本国境内不得使用;商品为家庭或个人使用;一天购物或在一个商店一次购物须超过起退点;须经海关验货盖章。

2.退税商品限制和购物最低限额。实行购物退税制度的国家一般都有购物最低限额的要求, 并且大多数国家原则上对凡是在本国征收了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商品均予以退税, 加拿大还对游客的旅馆住宿费、当地旅行社旅游套餐旅费也予以退税。但也有些国家规定部分商品不予退税。

3.退税方式和主要类型。退税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即购即退。即在购买商品时, 填好退税单, 到收款台结账时出示购物者护照或其他有效证件并作登记, 则可退回一定比例的现金。二是邮寄退税。购物时由商店开出退税单, 拿到海关盖章后再交给商店, 由商店将退税款寄回给购物者。三是出境前到海关窗口退税。由海关办理退税。退税类型主要有三类:一是专业公司代理主导型。即由政府授权专业代理公司办理购物退税业务, 专业代理公司垫付退税款, 并凭有关单据向政府有关部门申报退税。目前, 世界上实施购物退税制度的国家大多采用此种方式。二是零售主导型。政府授权零售店直接办理购物退税。目前实施该种退税制度的国家只有法国等少数国家。三是政府与专业代理公司结合型。由政府税务部门和专业代理公司共同办理购物退税业务。目前实施此种退税方式的国家只有加拿大。

(二)离岛免税的具体做法。

离岛免税作为一项重要的配套政策对振兴当地旅游经济、 扩大内需等发挥了重要作 用。 因此,海南也有必要大力提高免税政策的开放程度,除 在免税店方面着手外,还可以参照以上地区做法,将海南打 造为内地日用消费品的免税区。

1.日本———冲绳。日本冲绳规定, 本国本土、本岛及外国离岛、离境旅客可购买免税进口商品。旅客购买免税商品不限次数, 但每次限购20万日元。经营品种包括除烟草外各类免税商品, 免税店不能销售本国产品, 日本中央政府和冲绳地方政府都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支持。冲绳海关对购物的次数及数量限制采取了灵活、宽松的处理手段。

2.澳大利亚———悉尼。在澳大利亚悉尼可通过电话及网络进行订货, 享受送货上门服务。澳大利亚政府为免税行业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海关、税务部门与免税店实现联网, 对免税业务实时监管, 澳大利亚免税业的销售渠道包括机场免税店、机上免税店、市内免税店、购物退税商店等。其中, 全行业20%的销售额来自机场免税店, 而当地机场同时开设出境免税店和入境免税店, 另外机场有税区还出售免税商品, 大大延伸了免税销售渠道。

3.韩国———济州岛。韩国济州岛也规定, 本国本土、本岛以及外国离岛的离境旅客可购买免税进口商品, 国人离岛免税限次数限金额, 但平均可达10万美元。济州岛国人离岛免税政策主要有年满19岁、1年限购4次、1次限购40万韩元, 每年最多享受6次免税待遇。为适应济州岛经济发展需要, 及时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相对宽松的立法保障, 在地方政府层面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从中央到地方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三、完善海南购物退免税制度的积极意义、面临问题及具体建议

(一)完善购物退免税制度的积极意义 。

完善购物退免税制度有四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海南,激发其购物热情,进而增加创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 国际旅游岛建设,提高海南岛的国际影响力。二是可以提高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增强我国产 品的国际影响力和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促进我 国旅游消费市场的完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新的经济 和税收增长点。四是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借助海南国际旅 游岛建设的契机不断完善相关环节, 为今后再试点工作奠 定基础。

(二) 完善购物退免税制度面临的问题。

1.国家政策目标的冲突性问题。国家税收制度的制定需要通盘考虑, 购物退免税不仅涉及消费税、增值税等间接税制度, 也涉及国家财政收入、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等目标。促进出口增长与财政承担能力之间的关系比较难以把握, 而在实行购物退免税以后, 财政也许难以承受带来的负担, 因此, 在购物退免税政策的实施及完善过程中, 需要慎重协调购物退免税的政策目标。

2.我国税制结构和现实状况的特殊性问题。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体, 增值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较高, 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主体税种则是所得税, 流转税的比重远低于我国。出口退税只能退流转税而不能退所得税, 因此税制结构是我国以往出口退税额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同样也会对购物退免税制度产生相应影响。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 物价总体水平偏低, 而国外也有促进消费的优惠政策, 所以即便不实行购物退税制度, 一般商品的较低价格水平也会吸引境外旅客, 有关于该政策的刺激作用并不一定明显。

3.需要解决的技术层面问题。在广泛实施离境退税后, 与之相关的税务监控、财政压力状况、退税方式的选择及退税通关效率的保障等, 都是必须解决的技术性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目前诚信纳税意识有待加强的情况下, 还需要吸取出口退税改革过程中曾出现的出口骗税的教训。这就需要税务部门选择纳税业绩等方面较好的销售商, 并把它们统一纳入税务部门的监控网络中来。同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及时向销售商或购物退税代理公司退税, 以确保该项制度的正常运转。

(三) 完善购物退税制度的具体建议。

目前购物退免税制度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生的事物, 仅在海南岛进行试点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 在科学分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加以完善。实行购物退税后, 将会导致一部分退税支出, 因此有必要科学、客观地分析实行购物退税的税收收入效应。建议由国家财税部门牵头, 在深入研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研究有关税制和政策, 为购物退免税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可能。

1. 进一步完善和充分利用已有条件。

目前, 在我国实行购物退免税制度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主要体现在制度基础、商品供应、销售网络、监管条件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在制度方面,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出口退税管理制度, 为实行购物退税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在商品方面, 主要旅游产品已经品牌化、系列化, 能够满足境外旅客的购物需求。在监管方面, 海关监管条件已经具备, 我国在境外旅游者出入境口岸都设有完备的海关监管机构, 为实行该项制度提供了有利的监管保障。在销售方面, 以现代化的综合商场、专卖店、旅游购物定点商店等为代表的销售网络已经健全, 为实行购物退税奠定了良好的设施基础。在实行购物退免税制度的过程中, 应进一步完善和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2. 完善购物退免税制度。

(1) 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措施。根据试点工作的需要, 深入分析研究, 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文件, 通过法律效力切实保障退免税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 打造有别于国内其他非免税地区的税收体制。 (2) 增加退税商品种类, 扩大退税商店数量。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增加价格弹性相对较大的商品, 尤其是一些地方特色商品, 并将其列为退税产品, 提高本国、本地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根据试点情况适时选择硬件设施条件好、管理规范、信誉度高的综合商场、旅游购物定点商店等实施购物退税制度。逐步考察并扩大购物退税商店数量, 以适应现实的游客需求状况。及时淘汰经营状况不乐观的商场及商店, 实现政策资源的合理配置。 (3) 加强行政管理, 保证退免税便捷有序。明确退税对象、退税限额、退税率和退税方式, 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对其作出适时调整。逐步完善报关离境环节的申退税, 减少海关工作量, 简化退税程序。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由财政、税务、海关、旅游等部门共同研究确定退税代理公司, 由其代理相应的购物退税业务, 承担一些具体的退税工作。及时处理操作中出现的突发问题, 在确保顺利完成退免税手续的同时, 逐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海南旅游形象。 (4) 加强价格监管, 扩大宣传力度。在实施购物退税政策时, 对于国内产品以及国外进口产品的价格要保持合理水平, 加强有效监管, 防止价格欺诈, 切实让消费者从中得到实惠;在游客集中的机场、车站、酒店、商场、旅行社等场所, 加强退免税的宣传, 提供健全的指南服务, 可通过安排专人引导、讲解等方式, 使游客广泛了解相应的政策、内容及流程, 进而增加其对退免税购物的关注和热情。

参考文献

[1].刘隆亨, 孙健波.我国建立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制度研究[J].税务研究, 2010, (5) .

[2].依绍华.海南实施游客购物退免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财政, 2011, (10) .

长期护理保险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 篇10

一、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

目前, 国外存在商业和社保两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前者以美国为代表, 后者以日本为代表。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营商业性质的长期护理保险, 日本在2000年将长期护理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1.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情况。

20世纪70年代, 长期护理保险开始在美国出现。20世纪80年代, 虽然政府出台许多推广长期护理保险政策, 但发展缓慢。到20世纪90年代, 随着1996年出台的联邦健康保险可转移与说明责任法案等政策出台, 长期护理保险才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 在2002年, 104家保险公司销售了超过90万份长期护理保险单, 市场份额达到人身保险市场的21%。截至2008年底, 美国近600万人购买了长期护理保险, 保费收入约占人寿保险市场30%的份额。美国长期护理保险是以商业保险的形式存在, 长期护理保险承保被保险人入住护理院、使用社区服务和家庭健康护理服务等产生的护理费用进行补偿, 可以是全天候的专业护理, 也可以是非全日的中级护理与日常护理。家庭护理在美国长期护理保险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在家中接受护理服务。美国长期护理保险有很大需求, 2005年, 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有3 500万, 占总人口的13%, 65岁以上人口增长数是所有美国人口增长数的2.5倍, 据预测, 到2030年, 这个数字将达到7 000万。2009年美国大约900万65岁以上老年人需要护理服务, 大约4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入住护理服务机构, 其中10%的老年人在护理服务机构的居住时间在5年以上。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既为个人提供了年老时所需护理的保障, 又对美国护理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鉴于长期护理保险对社会所作出的独特贡献, 美国有四个州 (加州、纽约州、康州和印地安纳州) 由联邦政府批准, 成立了长期护理伙伴计划, 由州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 为投保人提供独特优惠, 即要求被保险人购买一定数额的私人保险, 由保险公司负担护理的最初费用, 不足部分再由政府补足, 从而使投保者得到更多保障。

2.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发展情况。

日本于197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据统计, 1999年, 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6.7%, 2000年,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2%。据预测, 到2020年左右, 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7%。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 需要护理的高龄人口也增加, 加上家庭规模不断缩少、老年单身家庭增多及女性就业率增加、福利制度社会性住院等问题, 长期护理保险推出具有紧迫性。在此背景下, 日本《护理保险法》在1997年12月由议会通过, 2000年4月1日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是日本继医疗保险、年金保险、劳灾保险、失业保险后的第五项社会保险制度。主要目标是构筑以使用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体系, 把以前分属于老年福利与老年医疗领域的高龄者护理服务一体化, 改变以前福利和医疗领域中使用者负担不均衡和手续复杂的状况, 提高利用效率, 并且通过在宅护理服务的积极展开解决一般病人的长期住院问题。

日本要求40岁以上的人都要参加长期护理保险。保险费按照全国医疗保险费的一个固定比例支付, 低收入者可减免。被保险人被分为两类:第一类称为第1号被保险者, 是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其缴纳与自己收入水平相对应的护理保险费, 一般每人每月约2 900日元, 低收入者保险费负担较轻。第二类称为第2号被保险者, 是指40~64岁的人, 为保险费的主要支付者。其护理保险费与医疗保险费一起缴纳, 根据收入水平及所处区域缴纳不同数额的护理保险费, 以适应不同老人护理负担差异。第1号被保险者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得到护理保险服务:一是在因卧床不起、老年痴呆等原因需要经常护理时;二是在需要有人帮助料理家务或起居等日常生活时。第2号被保险者只有被确诊患有闭塞性动脉硬化、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等慢性疾病才能享受护理服务。

由此可见,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总体上向65岁以上的被保险人偏斜, 65岁以上与40~64岁的被保险人的缴费和所享受的长期护理保障不同。65岁以上的被保险人既是长期护理保险的缴费者也是主要受益者, 而40~64岁的被保险人为主要的缴费者。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一半由公费筹措, 即中央政府负责25%, 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各负担12.5%, 另一半来自于国民缴纳的保险费的收入, 即66%来自于40~64岁人员, 34%来自于65岁以上人员。

二、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经验

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以日本为代表的社会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保障范围全面, 切实缓解了被保险人护理服务需求, 但两种制度各有自身的优势和弱势, 其实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 长期护理保险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较好的制度选择。

人口老龄化是包括美国、德国和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正在面临的社会问题, 而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 这个问题将愈加突出。从他们的实践可以看出, 长期护理保险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民对公共福利需求的压力, 降低了政府对长期护理成本的财政支出, 避免了老年人因支付护理费用而背负上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取决于各国社会制度和经济实力。

以盈利为目标的美国模式, 由于市场法则的结果, 保障的对象主要为收入较高的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 而低收入人群的长期护理费用主要由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资助的医疗计划支付, 目前已承担了美国主要的长期护理费用。这种模式能提供优质的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服务, 能迫使医护提供者提供质优价廉的医护服务, 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控制医疗保险费用。以日本为代表的社会保险模式, 覆盖几乎是所有国民, 解决了全社会共同面临的老年护理问题, 体现公平性、福利性。但这种模式灵活性差, 较难满足有高层次需求人群对高档次护理需求, 同时在运行过程中, 由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 引起护理费用大幅上涨。由此可以看出, 世界长期护理保险无论采取那种模式, 取决于各国社会制度和经济实力。由于各国资源总是有限的, 要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 因而两种制度的实践在不同时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

3. 政府的政策扶持是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重要保证。

政府对长期护理保险扶持政策, 主要有税收鼓励政策产业发展政策。税收鼓励政策对个人和企业参加长期护理保险进行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为雇员所缴纳的长期护理保险费全部算作公司的经营费用而作为税收的扣除额。个人为自己或家庭成员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险费不算应税收入。发展规划政策主要对长期护理保险进行规划, 建立服务标准、机构准入要求, 规定人员培训等, 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发展。

4. 长期护理保险配套护理服务业为老年社会的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美日两国的护理服务产业发展迅速, 其中长期护理院已成为最重要的长期护理服务机构。根据美国卫生部全国卫生统计资料, 2009年, 美国所有护理院总营业收入已达到1 000亿美元。从经营情况上看, 占比超过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半数以上的营利性的私立服务机构盈利情况较好。日本为高端客户开办的护理院在第四年就开始盈利, 为低端人群开办的护理院因前期投入成本少, 很多当年就可盈利。

随着美国护理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 能够一揽子解决老年人不同护理需求的综合护理机构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护理机构里, 可独立生活的老人和丧失日常生活能力的老人均可获得不同等级的综合性护理服务。

三、中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建议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但是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 我们未富先老, 这是中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基本出发点。从中国国情出发, 借鉴国际经验, 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对中国老龄化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必要。

1.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制度选择。

在中国, 如完全采用日本强制性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模式, 即:长期护理保险费由政府和个人各负担一半, 将会遇到很大困难。一是中国还没有富裕,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老年人基数大, 老龄化速度快, 财政很难拿出大额预算支付保费。二是中国个人收入水平较低, 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 有人有了病也不敢去医疗机构治疗, 更不用说长期护理。三是这种方式灵活性差, 效率低。由于过分强调公平, 这种模式将使收入高的人群不能享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而且容易出现道德风险,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若完全采用美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模式, 不仅要求人均收入水平高, 而且要求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要发达。中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出现较晚, 2005年国泰人寿在上海推出“康宁长期护理健康保险”, 2006年,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全无忧长期护理个人健康保险”, 标志着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在中国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还很不发达, 到2010年,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费收入677.47亿元, 占GDP的比重仅仅为0.17%, 人均健康保险费为50.6元, 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可见, 目前完全采用美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模式解决不了老年龄长期护理费用问题。基于以上分析, 中国可以实行混合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种制度一是在资金的积累上要建立两个账户, 一个是商业健康保险账户, 另一个是在社会医疗保险下设长期护理保险账户;二是在购买上实行强制性制度。出台法律法规, 规定年龄在40岁以上人必须有长期护理保险;三是政府采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向商业保险公司还是向社保缴纳长期护理保险费, 由客户自己决定。参加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将得到财税补贴, 参加社会医疗保险长期护理账户的按社保要求办理, 国家承担低收入人口的全部长期护理费用。

2. 政府出台支持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财税政策。

长期护理保险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它关系到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我们应研究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财税政策。一是鼓励企业为员工购买长期护理保险。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购买长期护理保险, 企业为员工缴纳的长期护理保险费作为企业的营业费用。二是鼓励个人购买长期护理保险。个人为自己或家庭成员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险费不算应税收入。三是政府对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企业或个人进行适当比例的补贴。这样, 既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又为老龄社会可持续发展筹集一笔建设资金, 还可解决老年人的护理费用。1996年美国出台健康护理制度改革, 不论是雇主还是雇员, 缴纳的长期护理保险费均享受税收优惠, 企业缴纳算为公司的营业费用, 个人缴纳不算应税收入。改革措施的出台大大促进了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日本实行1∶1∶2的费用负担方式, 即中央政府出25%, 地方政府出25%, 个人出50%的方式, 直接促进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

3. 长期护理保险公共资源配置政策倾斜。

人口老龄化在中国已经不是一种短期现象, 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必然结果。为使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政府就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一是制定适合中国老龄社会发展的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规划, 建立完善的配套护理体系,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及护理信息。在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筹集方面, 要规划中国到底实行那种筹资模式, 筹资的规模需要多大, 资金如何使用以及资金的增殖等问题。二是在护理机构的设置上, 城市可以社区为依托, 强化家庭护理服务, 发展医院与社区的联合服务, 建立不同服务层次的护理服务机构。农村可以乡、村卫生所为基础, 建立老人之家, 这样既可以提供迅速方便的护理服务, 又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解决就业矛盾。三是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方面, 应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的长期护理中心, 提高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的护理质量。

混合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即强制购买, 自由选择购买对象的方式, 配之相应的政策支持, 将使中国所有老年人拥有长期护理保险, 改善老年人面临的困境, 为中国老龄化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 这种制度兼顾了公平和效率, 可缓解社会保障的财政困难, 使有限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使社会得到综合治理。

摘要: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正在加快, 老年人长期护理费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威胁。美国、德国、日本等众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他们用长期护理保险来迎接这一挑战。因此, 我们应总结分析国际长期护理保险实践经验, 为解决中国老年人长期护理费用问题, 支持老龄化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长期护理保险,国际经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文辉, 梁涛.中国寿险业经营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2]荆涛.长期护理保险——中国未来极富竞争力的险种[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3]裴光, 徐文虎.中国健康保险统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4]赵立新.德国日本社会保障法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5]艾维瓦.罗恩 (Aviva Ron) , 等.医疗保障政策创新[M].王金龙, 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45.

国际公共政策 篇11

调查报告引用了该机构与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联合研究获得的数据,其中国际学生的学费和日常生活开支高达28亿英镑。相关产业还为伦敦地区提供并维持了近7万个工作岗位,但是国际学生所耗费的公共服务开支仅约5.4亿英镑,因此,国际学生所带来的经济净收益高达23亿英镑。

相关研究显示,2013-2014年度全英国际学生的总数为31万, 其中,约22%集中在伦敦,而伦敦各高校中的国际学生比例也高达18%,近6.75万人。虽然大学、商业机构等都坚持呼吁政府重新审视现有移民政策,合理制定移民比例,但是,英国内政部却一直将国际学生纳入移民范畴,并坚称其对英国社区、公共医疗服务以及住房等公共服务等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而加以控制。超过1/3的国际学生表示,英国复杂的移民系统对其留学经历带来了负面影响,并且成为其选择继续在英学习或工作的核心障碍。英国国家统计局的一项最新估算显示,2014年共有13.3万名非欧盟国际学生进入英国学习,离开的仅有4.8万名。因此,英国内政部移民事务国务大臣詹姆斯·布罗肯希尔(James Brokenshire)表示,政府将继续推动移民系统改革,在打击钻空子行为的同时努力吸引各国优秀学生到英国学习。

负责此次调查的“伦敦优先”首席执行官乔·瓦伦丁(Jo Valentine)在调查结果公布后也表示,“对英国来说,国际学生在英国留学期间的巨额学费和各项花费其实是一种新型出口行为。新一届政府应该努力创造一种‘接受来英国的国际学生是一种财富,而非责任的良性环境。同时,新政府应该就国际学生与移民数量的关系问题向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学习,营造有利于英国高校向世界优秀学生展示英国教育的和谐氛围。”因此,他们建议从促进英国大学的发展和推动英国各商业领域雇佣国际学生建立国际化商业圈的角度考虑,尽快恢复原有的国际学生毕业后工作签证制度。

灾害金融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篇12

从国际实践经验来看,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受灾的居民和企业发放低利率、低担保要求的援助贷款。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灾后贷款援助计划, 主要包括:1.联邦政府的贷款援助。在重大灾害发生时, 如果地方政府受重大灾难影响导致其税收和收入严重受损, 美国总统有权要求联邦政府向这些地方政府提供贷款。2.小企业管理局灾害援助贷款。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 (U.S.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简称SBA) 将为符合条件的受灾自然人、企业或非赢利性组织提供低息贷款。在美国, 对于一个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社区来说, SBA灾害贷款是经济援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金融政策。3.农业部紧急援助贷款 (USDA Emergency Loan Assistance) 。美国农业部中的农业服务机构长期为受灾地区的农民和农场主提供低息援助贷款, 以帮助其恢复生产, 贷款的最高金额上限为50万美元, 还款期限为1—7年。4.地方政府的贷款保障计划。如美国加州的自然灾害救助法中有明确规定, 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由州政府向商业借贷机构提供资金担保, 再由商业借贷机构向在灾难中遭受重大经济物质损失的小型企业提供短期低息贷款。

二、国际上巨灾后的债权债务处理政策

巨灾发生后, 房屋等不动产在灭失以后的抵押债务处置问题, 成为了各国和地区灾后金融政策关注的重要内容。从实践经验来看, 政府都倾向于全部或部分地保持灾害发生前的债权债务关系, 但也为不同程度的受损灾民提供贷款展期、利息减免和补贴、重建贷款等多样化的金融救济。如在台湾“9·21”地震发生后, 台湾当局对灾区居民原有房屋借款, 提供“本金延期5年, 利率按原贷款利率减4码, 利息延期6个月”的措施,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民短期的经济压力。同时, 有关部门为房屋全损的受灾户每户提供350万元的低息贷款, 这些贷款一部分用于偿还商业银行的房屋贷款, 另一部分则用于重建或重购新的住宅。1995年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以后, 与台湾当局类似, 日本政府也尽量避免对受灾户的房屋毁坏进行直接补偿, 政府一方面以慰问金、修理金、搬家费的名义间接地为贷款受灾户提供经济援助, 另一方面则增加部分预算, 兴建公共住房, 由住宅金融公库 (日本的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 提供灾后复兴的住宅融资, 政府提供部分贴息。

三、巨灾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

巨灾发生后政府的金融和财政援助将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 因此, 许多国家充分利用市场的经济杠杆作用, 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职能, 并结合债券等金融市场工具, 逐步建立起了商业保险、政策性再保险和证券化工具相结合的一整套巨灾保险制度, 其中美国、日本和新西兰等自然灾害频发国家的巨灾保险制度具有一定代表性。

1. 日本的地震保险体系。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 也是地震保险制度相当完备的国家。日本地震保险分为三级机制, 第一级由民间的保险公司以火灾附加险的方式承保住宅的地震保险;第二级再由国有的再保险公司 (JER) 承担再保险;第三级再由JER将超额损失以再保方式转予政府承担, 由政府承担最后一级的风险。1995年1月日本阪神大地震发生以后, 日本有关保险会社全体动员, 派出几千名调查员对投保受害者的受灾情况进行及时、全面地了解和调查, 同年3月就完成了受害投保人的赔偿金额核算及支付工作, 总计赔偿65364件, 支付赔偿金大约790亿日元。

2. 新西兰的地震保险体系。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新西兰, 平均每年发生地震近3000次, 抗击自然灾害以及灾后重建是新西兰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因此, 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被誉为全球运作最成功的巨灾保险制度之一, 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 通过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尽可能分散巨灾风险。新西兰的地震保险是强制购买的, 居民向保险公司购买房屋或房内财产保险时, 会被强制征收每户每年约60新西兰元的地震巨灾保险费。新西兰地震保险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包括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 分属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提供的保险范围包括地震、山体塌方、火山爆发、海啸和地热活动等。一旦灾害发生, 地震委员会负责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 房屋最高责任限额为10万新西兰元, 约合7.7万美元;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合同承担超出法定保险责任部分的损失赔偿;而保险协会则负责启动应急计划。

3. 美国的巨灾保险证券化。

随着近半个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破坏力的不断增强, 全球巨灾保险体系承受的压力日益加大, 特别是20世纪后期几次破坏性极强的地震给开展地震保险的保险公司和再保险机构造成巨大损失, 巨灾保险证券化也因此应运而生。巨灾保险证券化的作用是将巨灾风险由保险公司转移到资本市场的巨灾证券投资者, 同时投资者也因为承担风险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收益, 其中巨灾债券的运作最为广泛也最为成功。巨灾债券将债券本金与利息的偿还与否, 直接和巨灾风险的发生与否相关联, 在未发生巨灾风险时, 它是一种高收益债券, 所得利息来自于将债券本金投资于信托资产所带来的收益;在发生巨灾风险的情况下, 投资者可能会损失利息甚至本金。巨灾债券运作主体由四部分组成:投保人、保险公司、特殊目的公司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和投资者, SPV作为连接其他参与者的纽带, 由保险公司在税收优惠地区以再保险公司的形式设立, 由SPV来发行巨灾债券, 并与原保险公司签定再保险合同, 提供再保险保障。目前美国公司发行的巨灾债券最多, 如1996年Hanovr Re公司成功在国际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了第一个标准的巨灾债券, 包含了日本地震、澳洲与加拿大飓风与地震以及欧洲飓风, 随后推出的Swiss Re.加利福尼亚地震债券、Winterhur Re.暴风雪债券等都获得投资者青睐。

四、国际灾害金融政策对我国的借鉴及政策建议

深入借鉴国际上灾后重建中金融政策的实践经验, 可以为我国灾后重建的金融政策提供以下借鉴经验及政策建议:

一是要积极营造宽松的金融环境, 国际上的经验表明, 许多国家的中央政府或中央银行都曾为受灾地区的地方政府或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再贷款支持和相对较宽松的金融货币政策。因此, 应该为灾区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 优先保证抗震救灾急需物资生产与流通的信贷需求, 并制订灾区重建的信贷支持计划, 从信贷总量、资金和利率等多个方面, 优先支持灾区重建。

二是要加大对相关群体的金融支持。对于受灾的农民、小企业、失房居民等群体, 许多国家都普遍设计了相应的低息优惠贷款援助计划。因此, 应重点做好受灾的农民、小企业、失房居民等群体的金融支持工作, 设计满足这些群体的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方式。同时, 应为受灾的房贷借款客户提供一定的宽限期, 缓解其经济和精神压力, 并为受灾居民房屋的重建计划提供一定的住房援助贷款。

三是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重大自然灾害需要大额、长期的资金支持, 从上述各国和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 一些专业化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如美国的SBA, 日本的住宅金融公库) 在支持灾后重建方面有明显优势, 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作用, 为灾区的交通、电力、水利、农业等基础设施和居民公共住宅等不动产的重建提供长期化、低利率的贷款支持。

四是要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缺失值得金融部门和法律部门高度重视, 下阶段, 应积极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 尽快建立并完善巨灾保险制度。建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巨灾保险的政策性和强制性地位, 探索建立巨灾保险的再保险体系, 建立国家巨灾风险再保险基金, 建立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间的合理分担机制。同时探索利用资本市场探索发行巨灾债券, 建立多层次的巨灾风险共担体系。

参考文献

[1] .施建祥、邬云玲, 《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台风灾害债券的设计》[J], 金融研究, 2006 (5)

[2] .熊华、罗奇峰, 《国内外地震保险概况》[J], 灾害学, 2003 (3)

[3] .孙贵尚、王晓杰, 《世界地质环境灾害保险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6 (6)

上一篇:阴道超声检查下一篇:低功耗MSP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