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精神

2024-09-29

探究精神(通用12篇)

探究精神 篇1

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并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我们已经学过电解水的知识, 今天我们通过探究电解饱和食盐水, 研究以食盐为基础原料的工业———氯碱工业的生产原理。

(教师指导学生实施实验,观察现象。结果发现在阴阳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

接下来教师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探究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

问题1:你们认为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什么物质?学生经过讨论,获得的结论是“它们可能是氢气、氧气、氯气”。教师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讨论, 看看有没有可能还有其他气体生成,结果有同学说还可能有氯化氢气体。

问题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能不能将上述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给排除掉?

学生经过研究,提出其中的氯化氢气体可以排除掉。在说明原因时,有同学说,根据电解水的方程式,其生成的产物只有单质,而氯化氢是化合物,所以不可能;也有同学说,氯化氢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不可能以气体逸出。

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感到他们说的理由不充分。

接着又有同学站起来说,根据电解水的方程式,两电极上生成的氢气、氧气中元素的化合价跟原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相同,所以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其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应该是不同的, 而氯化氢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跟原反应物中价态没有差别,所以氯化氢不可能生成。

最后有两个同学站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相互补充,达成的共识是:电解时,溶液中氢离子向阴极运动,氯离子向阳极运动,如果两种离子都参与反应的话,它们不可能在同一电极上生成,所以不可能产生HCl(此时,同学们面露钦佩的神色)。

问题3: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存在与否? 其中至少采用几种检验方法?

学生通过研究,认为至少需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检验它们。

(学生实施实验 ,发现阴极产生的气体能发生爆鸣现象阳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从而得出电解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氯气的结论。 )

问题4:电解液能使酚酞变红,能否证明电解产物中一定有Na OH?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争论:

有的认为不能证明, 因为是电解液使酚酞变红只能说明其显碱性,而不能证明这种碱一定是Na OH。

也有的认为可以证明,因为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Na+,如果有碱生成,它只能是Na OH。

经过讨论,绝大多数同学同意上述第二种观点。此时有一个同学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电解液使酚酞变红只能说明它显碱性,其中含Na OH,而不能说明这种碱是由电解产生的, 因为有可能食盐水在电解前本身就有可能已经显碱性了。这个同学陈述的观点,使大家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纷纷点头赞许。

问题5:假如溶液中Cl-全部转化为Cl2逸出,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溶质微粒是什么(学生认为是Na+)?

(1)溶液中溶质微粒是否只有Na+?

(2)跟Na+共存的阴离子可能是什么?

(3)怎样证明电解后的溶液中存在Na OH?

在上述问题的探究过程中, 学生认为溶液中溶质微粒不可能只有Na+,因为如果这样 ,溶液就会带电 ,所以溶液中一定有阴离子中和Na+的电性。根据原溶液的元素组成,认为这种阴离子只可能是OH,而Na+、OH-的组合即Na OH,此时很自然地想到检验有Na OH生成的方法可用酚酞试液。

(学生实验 :向电解后的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结果发现溶液显红色。 )

问题6:采用什么样的实验可证明电解液的碱性是电解产生的还是溶液本来就具有的?

学生经过研究发现这个实验很简单, 只要向原饱和食盐水中滴加酚酞试液即可。

(学生实验 ,向电解前的饱和食盐水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不变红色,证明Na OH是电解生成的。 )

至此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通过学生的探究全部搞清楚了,它们是:氢气、氯气、氢氧化钠,接着学生写出了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程式, 教师说这个反应就是氯碱工业的基本反应原理。……

由于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可探究性和发散性,使学生在提出假设、对假设证实或证伪、获得正确结论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发展。

在开展探究活动之前, 教师看似无意地回顾了电解水的知识,但从后来的探究过程来看,其目的是为学生探究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活动提供知识的固着点和出发点。

在否定氯化氢气体存在的探究活动中, 学生一开始仅仅将电解水(产物均为单质)的知识进行简单迁移,得到不可能生成氯化氢的结论,但说服力不强。随着探究的深入,学生否定氯化氢气体存在的理由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比如有同学从电解水中产物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角度否定了氯化氢的存在,虽然他的知识固着点与第一个学生相同,但理解的层次明显不同, 第一个学生仅仅从产物是单质这一表象进行知识的迁移,而第二个学生则将电解水的本质原理(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迁移到电解饱和食盐水中, 体现出其思维的深刻性。而最后两位学生则从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微粒移动方向的微观角度解释了氯化氢不存在的原因, 可见他们的探究活动已从宏观物质深入微观世界,其思维品质达到更高的层次。他们的探究结果将课堂教学气氛推向高潮,无论是提出这种假设的同学本身或是其他学生,还是老师都沉浸在惬意和谐的氛围中。

在对问题5的探究过程中,正当大家通过争论趋于一致地认为电解液能使酚酞变红可以证明电解产物中有Na OH的时候, 有学生提出电解液的碱性是否有可能在原饱和食盐水中就已经存在,这种观点的提出立即将大家即将获得的结论推翻了,大家从心底地感谢这位学生,感谢他将大家从思维定势中拉了回来。接着不约而同地探究起如何证明溶液的碱性究竟是原饱和食盐水具有的还是电解产生的。

从本课时的教学过程看,巧妙的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可将学生的探究活动一步一步引向深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尽可能地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

探究精神 篇2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学、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力图创新,学会创新,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个性得到张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精神呢?在进行长时间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中,我不断思考和摸索,下面谈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进行设计导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意识。学生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心理学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出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起他们的.求知热情,使他们以最佳心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也可以用神秘感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用故事开导引发兴趣;还可以启迪猜想增添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乘法简便运算时,推导“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这个规律,我采用这样一个故事开导学生:国庆节期间,我家来了许多客人,准备买一些饮料,我来到商场,营业员热情地向我介绍各种饮料的价钱,最后我相中一种每盒12瓶,每瓶6元的饮料,根据来的人数我需买5盒,正当我算花多少钱时,营业员告诉我需付360元,我感到很惊讶:营业员怎么会算的这样快?你们想知道吗?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笔帐该怎么算。于是学生们就自主地投入到探究新知识的奥秘中去。遇到困难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其次,创设民主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精神。第一,   让自主从形式走向实质。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究,去自学,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明确自探目标、方法与时限要求,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努力创造学生自主探索的氛围,增强学生探索的自信心。第二,   让探究从形式走向实质。创设民主环境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乐于展现自我,保证探究活动顺利高效的进行。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放手让学生探索研究,要多鼓励表扬学生,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探究结果,不要怕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出错;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不能横加指责,强令修正,应指导学生冷静分析,反思总结,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误养正,完成学习任务。重视学生的参与学生是否是学习的主题,最显著的特点是课堂上学生活动的表现,即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充足,是否有意义。课堂上要确立学生的主题地位,必须为学生的研究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在充足的时间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实实在在让探究从形式走向实质。第三,   让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但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习惯却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精心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学会倾听就是学会在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慢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轻易插嘴;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听清教师的提问,听懂小组分工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既要听得了表扬之词也要听得进批评之言。学会表达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常常出现“小老师”,他们发言的机会多,而

[1] [2]

重视模糊语言 培养探究精神 篇3

【关键词】模糊语言;探究精神

新课标的核心学习理念就是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程纷繁复杂,如何处理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呢?在教学中,我发现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是我们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一、模糊语言可以探究

文学语言经常表现流动不定、边界不明的情感内容,表现人物在各种特定情景的难隐之言、微妙之语。这些不定形的内容不可能用某种现有的语言准确表现出来,于是,文学家常常故意运用模糊语言对语言进行模糊的运用。这样一来,必然留下许多未定点,使读者拥有充分的想像空间,也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文学形象具有象外之境和味外之旨。

通常模糊语言有以下几种:

(一)点到为止

作者在创作时,有些内容用语言难以明释,就来个点到即止,留给读者去揣摩。陶渊明《饮酒》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真意”是什么?仅仅点了一下,自己也说不出来——“已忘言”。李白的“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怨情》)中“美人”究竟“心恨谁”,“恨”什么?这一切的一切仅仅点到,不甚了了。

(二)缄口不言

人们感情过于激动时,语言往往显得无能为力,这一点正是模糊语言的客观依据。《荷花淀》写水生晚上回来,妻子问到:“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水生没有回答,只是“笑了一下”;当水生去参军,“全庄的男女老少送他出来”时,“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在前程生死未卜的送别场面,水生要说的实在太多,作者巧妙地用“笑一笑”了事。可是这笑一笑里包含了多少千言万语啊:有对亲人的祝福,有对村民的期盼,有对家人的劝勉和眷恋,有自己参军后英勇杀敌的决心和打算……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欲言又止

在描写刻画人物时,其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往往不是三言两语能说透的,有时甚至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时高明的作者就干脆不让人把话说完,让读者进行审美填充。鲁迅小说《祝福》中鲁四老爷两次说了“然而……”这样的话,这两个省略号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运用之妙,堪称经典。《红楼梦》九十八回林黛玉听到宝玉和宝钗成亲时的音乐声直叫道:“宝玉!宝玉!你好……”“你好”后面还将说什么?这里有留恋、有祝愿、有指责、有撕心裂肺的苦痛……这位封建末世的叛逆女性弥留之际迸发出的生命的呼喊,像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多少年来一直震撼着读者的心扉。这种巨大的艺术力量当然也与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模糊语言有关。

(四)侧面烘托

文学作品中描写得太实、太细、太死,给读者一个规定的形象,这样不一定适合欣赏者的审美习惯和情趣。所以有经验的作者描写人物时往往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陌上桑》中写秦罗敷就是从器物、装束及旁观者的反映三个侧面来烘托其美貌的。模糊的形象留给读者自己去塑造。

此外,还有巧用虚数、巧用虚喻、闪烁其词等多种形式。

二、模糊语言需要探究

接受美学作为美学理论的一个派别,特别重视对艺术接受的研究,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断臂维纳斯,这断臂就是维纳斯的模糊语言。它的断臂原来是怎么样的呢?存在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不确定性引发了人们不断的猜想。在猜想中它的艺术内涵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如果没有人们的探究猜想,它的艺术魅力将大打折扣。文学作品同样如此,没有经过探究的作品就像未经雕琢的璧,像埋在地下的金,是无法散发出它的艺术魅力的。

作家完成一件作品,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还有一半需要鉴赏者去完成。有着丰富内涵的作品,需要一代代有着高品味文学修养的鉴赏主体去丰富、发展、拓宽,作品的价值才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发现。

三、模糊语言如何探究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想象和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跃而形成的认知、体味、玩赏的审美活动。鉴赏者在文学鉴赏过程中尤其是对模糊语言的探究必须充满联想与想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联想与想象时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焉动,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捷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正因为通过鉴赏者自觉的联想与想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在鉴赏者眼中组成审美的意境,如在眼前,如闻其声,鉴赏者由此得到精神上的自由,获得愉悦感和超脱感。

联想是一种记忆的形式,即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诱发起另一种事物。作家、艺术家必须在感受客观外物的基础上,才能引出联想和想象,并通过联想和想象兴起“悲”、“喜”、“叹逝”之意,然后才能“措诸辞,属为句,敷之成章。”鉴赏主体在鉴赏的过程中也要通过联想来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构思初衷,并融进自己的人生感悟,开拓作品的内涵。朱光潜曾说:“在观照自然和艺术时,我们最容易起联想……一般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大半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例如红是火和血的颜色,所以看到红令人感觉温暖,感到热情。青是田园草木颜色,所以看到青色令人联想到乡村生活的安闲。”在文学鉴赏过程中,从鉴赏主体感受形象开始到鉴赏主体进入体味、玩赏阶段,都离不开联想。如: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朦胧诗。朦胧就是模糊之义,这首诗的朦胧也在于它只用四个句子呈现四个画面:疾风中转向的鸟,捡拾分币的少年,葡萄藤的触丝,海浪耸起的背脊。在画面与画面之间,画面与表达意图之间没有任何语言标示,可这四个画面并置在一起时,就凸现了这四个形象都包含的弧线,而由弧线出发,人们则可生发出许多审美遐想。

想象包括创造想象,再现想象,自由想象。马克思曾把人的想象力称为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而在审美活动(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中,想象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可以说它是审美反映的枢纽。在文学鉴赏中,想象担负着通过作品的语言再现形象和创造新形象的重要任务。前者一般称之为再现性想象,它是鉴赏主体根据作品的语言符号,或者说根据作品的形象化描述,在自己的意识中构成形象的心理功能。例如我们欣赏古典诗词时,读着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眼前自然就显出一幅早春的图景。欢乐的黄鹂在初绽新绿的高柳上鸣唱,远远的一行白鹭轻快的飞上了碧蓝的天空。窗外的西岭上终年积着白雪,门外停泊着开往东吴的船只。心中也随之充满了春的欢欣。如果没有再现性想象,感受形象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更不用说得到美的享受。文学鉴赏就失去了基础。后一种一般称之为创造性想象。它是鉴赏主体在鉴赏过程中不拘泥于作品的具体描写,透过作品的有限的形象捕捉更为深远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任思绪驰骋在广阔无垠的想象里,体会着作品激发的无穷的美感体味。优秀的作品总是含有不尽的余味,如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中含蕴的哲理意境,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妙在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身的境况,作不同的想象与解释。在文学鉴赏的体味、玩赏阶段,创造性想象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鉴赏主体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把文学鉴赏顺利的进行下去,真正获得美的感受。

探究精神 篇4

1.创设情境

探究性模式的教学总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教师通过问题、提纲等多种形式, 使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与此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交流。

2.启发思考

面对新的知识点, 孩子往往无从下手, 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 向学生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3.自主探究

探究性教学模式因为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在课堂学习的舞台上, 教师起到的是引导、支持的作用, 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4.协作交流

学生只有在经过了认真的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后, 才可能进入高质量的协作交流。也就是说, 协作交流一定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才能为学生提供思路交流、观点碰撞、成果分享的平台。

5.总结提高

教师与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 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 对当前知识点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

数学知识的学习, 往往从解决问题开始。而问题源于情境, 有效的教学情境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 并将知识内化为认知结构。案例:圆的周长。

1.创设问题情境:

师: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生:可能与它的直径有关。

生:可能与它的半径有关。

生:与半径有关, 也就是与它的直径有关。

师:如果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 有什么关系呢?请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4个大小不同的圆, 分别测量它们的直径和周长, 填一填表:

我们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是希望通过教学情境, 学生能够基于旧知识有效迁移, 习得一些知识, 思考一些问题, 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圆的周长的推导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计算、填表、比较, 发现规律。这个过程联系活动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将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进行引导, 使学生的思维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

2.启发思考问题:

上一个环节, 学生填完了表格, 教师轻轻地一句引导, 师:观察上表, 你发现了什么?

生:不管是大圆还是小圆, 周长除以直径的商都是3多一些。

生: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

生:我发现求圆的周长不一定要测量, 只要知道它的直径或半径就可以算出来了。

教师无痕的启迪, 起到了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了数学思考, 在观察和思考中发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抛开了教师告诉, 学生接受和记忆的传统, 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让位学生, 让学生告诉教师“我的发现, 我的思考, 我的感悟。”

3.自主探究

在本节课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学习中, 教师已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学生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师:是的,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 计算时通常取3.14。同学们, 上表中圆的周长如果不测量, 已知各圆的直径, 你们能求出圆的周长吗?请大家试一试。

生:我们组用直径乘圆周率, 但得数比刚才测量的小了一些。

生:我们组也是用直径乘圆周率, 得数比刚才测量的还大了一点。

生:我们这组比较幸运, 用直径乘圆周率的得数和刚才测量的一样。

师:不是你们组比较幸运, 而是你们组测量得比较精确。你们各组的方法一样, 用直径与圆周率相乘就可以算出圆的周长了。因为我们在测量时存在误差, 所以测量的结果与计算的结果不一致。可见测量时要尽可能精确。如果知道圆的半径, 能求出圆的周长吗?

生: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 所以圆的周长等于半径乘圆周率再乘2。

在短短的一节课里, 学生经历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从本能的测量, 到简便的计算, 学生走的是一条科学发现之旅。教师就是那个导游, 指给孩子方向, 但风景只能孩子自己用眼睛、用心去欣赏。

4.交流概括

归纳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总结, 使之富有条理性、系统性。

师:在数学上用C表示圆的周长, 用∏表示圆周率, 那么你们能写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生:π×d=C

生:C=π×d

生:C=π·d

生:π×r×2=C

生:C=πd或C=2πR

以上答案的本质是一样的, 都是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学生之所以能毫不费力地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是因为有前面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这公式是水到渠成的结论。

5.总结提高

师:同学们, 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我知道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生:我知道圆周率是一个固定的数, 用字母π表示。

生:如果知道直径, 我们就可以算出圆的周长了。

生:如果知道半径, 也能求出圆的周长。

生:我们组总结出的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跟书上一样, 我为我们组感到骄傲。

师:你们能以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连老师都佩服你们, 相信你们的收获会越会越多。

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中的探究 篇5

【摘 要】本文立足于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为核心内涵的工匠精神,分析如今职业学校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并提出转变职业学校办学理念、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完善课程安排、构建新型教育模式等可行性措施,以期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输送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融入 实践教学 基本要求 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B-0036-02

工匠精神在古代是指手艺人在拥有一项精湛技艺的同时,能够对所从事的工作以及钻研的物件有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追求。我国自李克强总理在 2016 年 3 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这个词时,工匠精神培养开始上升到国家层面。与此同时,诸如《致匠心》《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讲述工匠精神的微电影与纪录片的广泛流传甚至引起社会的热议,则反映了大众对工匠精神的敬仰,也体现出我国目前各行各业中工匠精神的普遍缺失。职业学校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摇篮,由于其特殊的办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更应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补上素质教育的这块“短板”,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尽早生根发芽。

一、职业学校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职业学校办学理念的特殊性。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行业办学规模的扩大,各类职业学校的数量迅速增加并且竞争日益激烈。但在数量剧增的前提下,多数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仍不能够得到保障。我国的职业教育类学校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院校,其办学导向更加强调解决在读学生的就业问题,要求毕业生能够无缝对接工作岗位。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将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导向结合起来成为职业学校负责人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市场发展对中职毕业生提出的新要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产业格局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变革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现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不仅要求其拥有扎实、广泛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其拥有超前的技术创新意识以及对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在对中职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技术实操能力的提高,更要注重对学生正确从业态度的培养。这种企业对毕业生的创新意识与敬业精神的要求正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

(三)职业教育课程安排灵活性的要求。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课程安排的灵活性,其课程设置直接对接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岗位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职业所需要的岗位能力进行解构,从而设置不仅局限于理论教学的、融合实训教学在内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安排中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从某种程度上讲类似于过去工匠带徒弟的方式,但又有所创新。这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安排更加要求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就融入对工匠精神的培养。

(四)中职言传身教的教育模式的要求。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进步,我国的中职教学已经进入成熟期。在教学开展过程中,职业学校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技术讲授型教学,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标准也转变为学生能够亲自独立实践所学技能。因此在技术讲授的基础上,大多数职业学校引进了个别辅导模式,即中职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组织小组讨论学习,直至全部学生真正掌握所教授的技能。现代的职业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弊端,变被动为主动,但也更加类似于我国古代工匠技艺传承模式,中职教师需要承担更大的教学责任,成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接触工匠精神的首要传授者。

二、职业学校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中的措施

(一)转变职业学校办学理念,融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职业学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导向不应单纯地局限于解决在读学生的就业问题和糊口营生,而应致力于培养兼具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使工匠精神在现代教育中得到新发展,使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为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者,在对中职生的在校培养过程中就使其树立正确的从业态度。作为广西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国办万人中专学校――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学校始终坚持以建设“国际水准、全国一流、广西第一”的职业学校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

(二)开展职业素质教育,融入敬业创新的工匠精神。对中职生职业素质方面的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负责人要紧抓职业品德教育,将其作为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我国从古至今的杰出工匠都热爱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将其作为一生的追求,这就是一种执着敬业的职业道德的体现。职业教育不仅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理解与应用,更要让学生拥有一颗热爱自己终身事业的心,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创造出打动人心的超一流产品,为客户提供无可挑剔的服务体验。

(三)完善课程安排,融入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毕业生这类对实际操作能力有专业要求的技术人才是我国流传至今的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因此在中职生在校期间,职业学校的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将工匠精神融入理论教学与技能传授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教师不仅要在基础知识教育中融入对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普及,还要在实训过程中强调遵守行业操作规范的重要性,通过小到工具摆放、服装穿戴,大到操作前准备、操作后清理的实际操作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以一丝不苟为内涵的工匠精神对于本职工作的必要性。

(四)构建新型教育模式,融入言传身教的工匠精神。我国古代的技艺传承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这种传承模式传承的不仅是单纯的工艺,更重要的是对传承者与被传承者在朝夕相处、讨论钻研中产生的严于律己的从业态度的传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在传授精湛工艺的同时,也将无形的职业素质与精神熏陶传递给徒弟。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中职教师作为兼具传授知识与实践的“师父”,也应在与学生的共同实践、问题讨论、技艺钻研中建立像古时工匠传承技艺一般的言传身教式的实践教育模式,教会学生如何自立、做人,让学生感悟工匠精神的存在并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实践,继而实现工匠精神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传承。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学校依托广西中职教育最大的“教学工地”―― 昌桂源教学工地,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一方面“引企入校”,把工地搬进学校;一方面“移校入企”,将课堂搬到工地。学生、教师与来自业界一线的“师傅”们,在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工地上的设备、仪器、样板实体,进行场景化的项目教学,在校园内外的教学工地上真枪实刀地实践、“一招一式”地演练,进而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规范学生的专业技术操作。

总而言之,所有由大国工匠制作出的物件之所以最精美、最无可替代,其原因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人”。只有制作物件的“人”有情怀、有态度、有操守,懂得将精益求精、敬业创新的工匠精神融入物件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才能真正生产出有人味和人意的工艺品。我国的工匠精神经过了五千多年的传承,历久弥新。在现代,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含义,成为一种强调职业能力、职业品质与职业素养的职业精神,而职业教育更是强调对兼具专业技能与从业态度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只有在职业学校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理念,才能使我国的工匠精神在职业技术领域发扬光大并代代传承下去,最?K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研究迎来新的曙光。

【参考文献】

[1]谢佩清.工匠精神视域下旅游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文化学刊,2017(12)

[2]陈宏宇.工匠精神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培养[J].船舶职业教育,2017(6)

[3]左继红,刘丽丽.高职院校将“工匠精神”融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电力机车制动机》为例[J].才智,2017(15)

[4]赵德球,黄勤芳,谢俊杰.高职机械类实践课程“工匠精神”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2017(8)

[5]施 芳.“工匠精神”视角下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7(1)

【作者简介】何国林(1983―),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学管理;钱 勇(1984―),男,汉族,研究生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

巍山小吃道法自然精神探究 篇6

关键词:巍山;小吃;道法自然

巍山小吃,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当地的人们将大自然给予的馈赠——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的丰富物产,合理的采纳制作成有酸、有甜、有辣、有咸、有淡的饮食文化。小吃种类繁多齐全、制作工序精细而又富有文化内涵、有着独特的风味,随着时间的发展巍山人民将其特色发扬光大,全县共有小吃11个系列,91个品种,皆被众人所熟知。从2011年起,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政府结合传统的彝族祭祖活动打造了每年一次的巍山小吃节,旨在打造和树立“吃在巍山”的品牌,经过多年努力,成功获得了“中国名小吃之乡”的殊荣。

吃的文化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积淀下,已经越来越博大精深。也因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而造就不一样的美食,大到君王小到普通百姓都离不开吃的问题,可为温饱的吃和为享受生活的吃却是截然不同的。巍山人民将享受生活、热爱生活,更加热爱自然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体现在人们的食物中。而这种淡泊、闲适的态度也反映了道法自然中的精神,将“天人合一”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随着时代的发展笔者也相信巍山人民会将小吃中蕴含的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一、巍山小吃的起源和发展

巍山小吃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当地居民将本地特有的食材,合理的采纳制作成一种口味丰富的饮食文化。

(一)巍山的地理环境

巍山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优越的自然环境,并且拥有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为小吃赋予了文化内涵。

1.巍山的地理环境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气候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1]并且巍山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河谷、山地、盆地相间分布其中,地域辽阔,适宜物种生存。

2.巍山的风土人情

巍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相传说,张乐进求“禅位”于细奴罗建诏,并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他,每到过年过节时都会把女儿接回家。后来人们便把每年农历二月十一日定为“接三公主”日,并且有祭祀活动。据说在送三公主回去的时候如果下雨了便预示着今年会风调雨顺,否则会有干旱的天灾,这便是有名的“接三公主”活动。除此之外,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日的巍宝山歌会,大家会满心欢喜的带上各种生活的必需品到巍宝山上去,人们会又跳又唱,饮酒作乐,就像相亲大会一般,非常盛大,很多年轻人会在此结下很多好姻缘。还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彝族的新年,这一天,彝族的同胞们会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准备很多丰盛的酒菜,而且还会杀一头猪,举行栅大路祀密枯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也是彝族盛大节日之一。

巍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众多的传统民俗体现了巍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将心中最美好的祝愿寄予在这些风俗节日中,希望通过祭祀或者欢庆活动来实现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全族人民都能平平安安的生活在没有战争的安定时代等美好愿望。

3.巍山小吃——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的产物

巍山的气候可谓是四季如春,温暖适宜,有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正因巍山这独具特色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众多可用的物产材料,当地方特有的食材遇上了对吃很有研究的巍山人时,似乎注定会碰撞出炫丽的火花,而这炫丽的火花便是具有巍山特色的风味小吃。这种浓缩了饮食的精华,随性、樸实和真诚的小吃就像是平常百姓居家过日子般的自然和平淡,在小吃中透露出人们对幸福的追求。

巍山小吃是巍山人民将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产物,巍山人民运用自然界中存在的万物加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制造出的美味小吃。

(二)起源和历史

相传巍山曾是茶马古道的交通要冲,自唐代起就有许多从事马帮运输的商人将他们的饮食文化流传到此,后来巍山人将这些曾经的外族文化与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独具魅力的巍山饮食文化,且直至现在巍山小吃已有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传统宴席有“彝族祭祖宴”、“养生宴”、“高升宴”、“三滴水”等,特色小吃以“肉饵丝”、“过江饵丝”、“一根面”、咸菜、蜜饯、米糕等为代表。

(三)巍山小吃的发展

人们常会将饮食比作“天”,可见饮食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巍山人民热爱生活,也懂得发现生活的美,将大自然的馈赠积极运用到生活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巍山小吃文化也有所发展。

1.巍山小吃节的产生

巍山小吃节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政府结合传统的彝族祭祖活动打造的从2011年起每年一次的巍山小吃节。因为彝族祭祖节是每年的二月初八,所以小吃节也是这一天。在巍山小吃节的成功举办下,当地政府也有采取打造巍山小吃的品牌化和个性化的措施,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被小吃的独特魅力所吸引,让大家了解、喜爱巍山小吃。

2.巍山小吃节的变化

每到二月初八这一天,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小吃都会聚集到巍山,大家将本地区的特色美食和本民族的文化带到这里,使各种味道及文化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只是节日的热闹氛围反而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朴实,人们也不再注重吃的是什么,更多地是在意是不是应该去感受一下那份节日的热闹,有的人即使身处在那个情境中并且参与进去了,可是并不能真正体味到巍山小吃的传统文化内涵,这也是一种遗憾。

二、巍山小吃的种类及制作

巍山小吃总共有九十多个种类,而笔者选取了其中最具特色的肉饵丝、一根面、米糕、蜜饯和木瓜醋作为代表,并将其制作工序作个简单的描述,力求将巍山的小吃文化的特点呈现出来。

(一)肉饵丝

相传肉饵丝起源于唐代,据说是蒙舍诏时,宫殿建在珑玗图山上,每年冬至的时候,诏主都要宴请大将们吃饵丝。可有一年因为天气的原因无法将饵丝运上山,厨师便无奈地撤去柴火,只能用温火炖煮。直至次日饵丝才渡过江水,运到山上。当大厨师将用微火煮了一夜的猪肉汤锅揭开时,香味扑鼻而来,尝之味道美极了。于是赶紧把手工切制的饵丝烫好后,铺上香喷喷的肉,给诏主品尝。诏主被这美味深深吸引了,并让大家品尝,众人吃后,赞不绝口。传说唐开元年间,唐派遣御史严正诲和中使王承训协助皮逻阁兼并五诏大功告成,为酬谢唐王朝的大力支持,皮逻阁设国宴招待唐使,吃的就是肉饵丝。从那时起,肉饵丝便成为待客佳肴。从此每一年的冬至节,饵丝、糍粑(糯米做的)成为必吃的节日食品。[2]

巍山肉饵丝以肥而不腻的肉和口感柔糯的饵丝而得名,制作工序复杂,却能表现出最纯正的味道。材料所需要的新鲜猪肉都是由当地农户自己饲养、宰杀的,包括猪后腿、猪肘子、猪肚皮上的三线肉,将它们放置在炭火上慢慢烧至皮焦黄而肉未烂的状态,随后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两个小时左右,就可沥水放进高汤锅中熬煮,并且加入一些调料(草果、生姜、味精、盐巴等),一定要慢火煨炖,直到汤白肉,看起来很油腻可入口却极其鲜美,不得不令人赞叹。而饵丝则选用上乘的大米,经过淘洗、浸泡、蒸煮、压片、切丝、晾晒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但真正的肉饵丝还得要加入用时鲜蔬菜腌制而成的泡萝卜、腌菜、萝卜条、泡白菜等腌菜,味道爽口,使得一碗原汁原味的肉饵丝更加色香味俱全。

现在对于本地人而言,肉饵丝已成为最常见的早点,巍山人民也将其作为招待来宾的必备食物之一。

(二)一根面

相传一根面是发生在茶马古道时期的故事,当时有一个巍山马帮的年轻人走南闯北的时候尝到了拉面,觉得好吃于是便记在了脑子里,回到家乡之后边做给了大家吃。可由于人很多,于是他就提前将面醒好然后拉成长条放在大盘子里,第二天便可以边拉边煮食了。渐渐地一根面成了一种特色,长长的面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不论是一家人还是一群人吃的都是一根,因此过生日时吃一根面是寓意长命百岁,过年过节时一家人一起吃那一根面则是寓意子孙延绵不绝、好事不断、一切顺利。

一根面的做法很简单,将上乘的面粉与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醒面后揉搓成面团,边拉边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大盘子里,完整的一根面围成圆放在盘子里,第二天就可以拉的更细,这一道道拉的工序使其味道筋道有嚼劲,当然这还是不够的,还得加入特制的“帽子”。在对最有名的“苏三一古面”老板的采访中得知,做一根面的“帽子”是有野生的蛹蜂、松茸和一些云南特有的菌子,虽然菌子做的“帽子”只有七八月份时才有,但那种味道绝对是每一个巍山人值得等待的,最后放入葱花、油辣子,这才是地道的巍山一根面。

“2011年,巍山在拱城楼广场举办万人同拉一根面活动,成功申报上海吉尼斯纪录‘中国最长的一根面。”[3]“一根面”展示了人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得每一个品尝的人都被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所感动,这也正是小吃文化的魅力所在。

(三)米糕

米糕是将白米和糯米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后磨成粉,再放入辅料(青豆、玉米、紫米等),一般把红糖放在中间,不过得要将面粉进行一层一层地筛细放入盒子里。根据不同的盒子样式盛放,可以分成小蒸合糕、大蒸子糕和方块糕。凭借其细腻、柔糯、香甜的独特口感,而被人们所喜爱。

小蒸合糕,一般有米面、紫米、玉米和当季的蚕豆作为辅料,做成白米糕、紫米糕、玉米糕和青豆小糕,是用上径有5公分左右,高3公分左右的小甄作为工具来蒸食。其中不得不提的是青豆小糕,由每年当季的青蚕豆与原本就有陣阵清香的米面结合,再加上甜甜的红糖,使其有一种清香爽口而又甜蜜的感觉。正是其独特的季节性特点,只有一个季节才有,所以一年才能尝到一次,这就使得它比起每个季节都能吃到的米糕显得更加珍贵。

大蒸子糕,多是用于巍山人家的特殊场合,比如红白喜事、婚葬嫁娶之类的,因为比起小蒸合糕,大蒸子糕数量要多,更多的是其蕴含着某种特殊寓意,而不是精致的小吃风味。其中的小梅花糕或者白糕是用在丧葬宴席中,目的是表明对去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清高、家庭和睦的象征。还有红头糕,顾名思义是用在结婚喜事中的,寓意着红红火火、家庭幸福美满,是对新人的一种美好祝福。

方块糕,比起前两种米糕来说,方块糕可能是最常见的,是用长方形的盒子来蒸食的,再用蒸糕人独特的方式将其分成方便食用的平均等份的小糕,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作为平日里的早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蜜饯

巍山蜜饯曾是大理国时期的宫廷药膳,历史悠久。蜜饯主要是由冬瓜、姜、香橼、无花果等十余种食材与蜂蜜熬制而成,其功效是滋阴补肾、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等。在采访蜜饯铺老板的过程中,笔者也得知了她之所以从祖祖辈辈开始就制作蜜饯并且与时俱进不断增加做蜜饯的可用食材,原因是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富裕了,在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后,人们开始想到养生,每个人都想要身体健康,而食物不得不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她的家族才会一直坚持制作蜜饯,也成为巍山人民心中养生食物的必选。

这也可以看出,从古至今,养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的追求并不局限于吃得饱,而是在不断追问该吃什么,怎么吃才会更加健康。正因为这样,巍山蜜饯才会那么受欢迎,在制作蜜饯时蜂蜜是不可缺少的材料,而蜂蜜是滋补圣品,它对恢复疲劳、减肥、润肺、消炎、止咳、失眠等有很好的功效,不仅如此,蜂蜜还是很好的护肤品、还可改善心肌的代谢功能。在制作蜜饯时还可根据具体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食材,比如加入姜,就有驱寒暖身的作用,山楂则是帮助人们消化。这些对于想要身体健康的人们来说,是无法抗拒的美食,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似乎给蜜饯不断被发展创新提供了依据,因此蜜饯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

(五)木瓜醋

巍山还有一种独特而让人无法忘记的味道,那便是“木瓜醋”,醋每个地方都有,只是可能会因为不同地区而导致食用的多少罢了,在云南,由于炎热的气候及我们豪爽的性格决定了人们会喜爱酸辣的口感。可不得不赞叹巍山人民对美食的那种执着的精神,似乎所有大自然给予的食材在他们的加工下都能变成世间独一无二的美食,所以木瓜醋便是他们将云南特有的酸木瓜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的表现。

在巍山古镇中以卖凉拌卷粉、米线为生的江某说到“用木瓜、纯净水、白酒、红砂糖,放在一个大缸里酿上一个月,然后经过不断的调试,有时候过酸就要再加糖,有时候过甜就要再加木瓜,不断稀释,最后得到这种酸甜可口的味道。木瓜本来对身体很好,人们也喜欢它那种味道,除了酿醋,平时也用它来炖鸡、煮鱼,味道更是独特!”看似简单的制作工序,可无不反映出巍山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更加懂得去爱生活、享受生活,或许只有对生活很满足的人才会制作出这种味道,健康而解渴,坐在安静而闲适的古镇里,吃上一碗加了木瓜醋的凉卷粉或者油粉,味道很单纯,就像人们平凡日子里的每一天。美味的饮食是为人们所创造和食用,人们也会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反映到食物中去,展现了人类与美食的相互成就的关系。

三、巍山小吃中道法自然精神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价值理念,随着人们对它含义的理解和发展,也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产生。而这种精神对饮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指导了人们对美食的态度和制作,让人们在食物中体会生活,就像巍山小吃的文化精神,就是“道法自然”所要展示的。

(一)道法自然精神的起源與发展

“道法自然”出自于《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当然这里所说的“自然”,并不是指自然界。

道家的 “道法自然”,能够为现代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新的哲学根据,引导人类自觉地顺应自然、师法自然、亲近自然,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5]这正是人们常说到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顾名思义,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进步。这也恐怕是对“道法自然”精神后来发展的最好诠释了。

(二)道法自然精神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道法自然精神的无为、无所求被越来越多的人用来作为自己对生活的追求。这种精神不仅影响人们处事的态度,还对饮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饮食也有自己的法则,而老子认为人们也应遵循这一法则,主张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上天赐予人类的食材。所以我们应该在顺从自然的同时也将自己创新的想法融入进去,选择和搭配更好地饮食方式,使得上天赐予人类的食材得到更好地利用,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巍山小吃中的道法自然精神

巍山小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他们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有的风土人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巍山的小镇独具韵味,懂得生活的巍山人住在安静的小巷里,没有外界过于喧嚣的社会现实,感受着平静而又幸福的人生。正是因为这种环境造就了巍山的淳朴民风,巍山人民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没有猜忌,做人很简单,仿佛有着与世隔绝的境界。

每一种风味小吃都是巍山人经过精心的钻研制作,这不仅仅是对美食的执着和讲究,更是他们在小吃中注入了“道法自然”的精神。巍山人尊重自然也敬畏自然,积极地将它们运用到生活中来,将自然中提供的食材进行各种搭配和选择,制作出人们喜爱的美食。食物使人生存下来,是人与人交往时最重要的媒介,人们的生活和社交离不开食物,不同的地区、场合、节日、节气和季节都会有相应的食物来搭配。

其中养生观念也是道法自然精神中的思想之一。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造就了他们对于养生不一样的追求,先有养心才有养生。在老子看来人类最高的善就是像水一样平和,没有过于复杂的欲望追求,将自己的姿态放低,少点儿欲求,追求内心的平静才能有更多的思考。这也是巍山人对人生的向往,巍山小吃将巍山人的生活态度展现出来,所以小吃的味道很独特,让人吃起来能感觉到幸福。

巍山小吃体现了制作者表达生活态度的过程和方式,使食用者感受到小吃的独特魅力。不仅是口味的特色,更是小吃里蕴含的独特内涵,还能在品尝中体味到制作者的用心,从而被深深感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巍山小吃,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当地的人们将大自然中独具特色的食材,加入自己对食物的理解和感受,制作成有酸、有甜、有辣、有咸、有淡的饮食文化。巍山小吃汇集了巍山饮食文化中的所有精华部分,创造出的小吃种类繁多齐全、制作工序精细而又富有文化内涵、有着独特的风味。巍山政府在传承的同时也将小吃的名声不断打响,并且逐渐使其变成品牌文化,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将小吃文化与传统的中华彝族祭祖节结合起来打造了“巍山小吃节”。

饮食是最普遍的也是对人类而言最重要的东西。而巍山小吃为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更主要的原因便是它有着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也符合时代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将“道法自然”精神展现在小吃文化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巍山小吃的魅力,使得小吃文化在人们的传承中得以不断发展创新,最终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东红,李学龙.南诏故地——巍山[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2-4.

[2][3]黄艳芬.美食巍山[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42-48.

[4]老子.老子[M].卫广来.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45.

[5]葛荣晋.“道法自然”与生态智慧[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109.

营造探究氛围培养创新精神 篇7

一、教学目标多元,激励学生的创新勇气

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实现从过去的偏重知识技能的落实这单一的目标,转向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功能,做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整合,使数学课堂教学不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还关注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时,教师可让学生调查班上同学最喜欢吃什么菜(出示烧好的四种菜:蒸鱼、炒青菜、炸鸡腿、红烧肉);学生把最喜欢吃的一种菜写在纸上;师生合作统计出数据(教师报调查结果,生四人小组分工合作记录);让学生把数据表示在统计图上(每组一张空白格子图,因为用以前学过的“以一当一”,格子不够,学生合作作尝试解决问题,有的一项用两列表示,有的干脆把喜欢吃炸鸡腿人数移几个到炒青菜上);展示交流、引导评价,得出:“以一当二”;看到这张图,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生1:炸鸡腿最好吃,所以吃的人最多。

生2:喜欢吃青菜的人最少。

生3:……

师:那么,我们建议以后多买些鸡腿,少买青菜好不好?

生4:好,这样我们就能天天吃到喜欢的菜,而且不会浪费。

生5:不好,光吃鸡腿会长胖的。

生6:我也是,我妈说了,各种菜都要吃一点,不能挑食。

在落实“以一当二”、看懂统计图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体验统计的一般方法和统计必须真实反映客观事实的思想,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对“建议多买鸡腿,少买青菜”这个问题,有赞成的,有反对的,各抒己见,表现出学生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可以看出这样教学,对过程性目标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给予极大的关注,为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

二、加强直观操作,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然,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对小学生低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手、眼、脑、口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的活动形式,是把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化”为感性知识,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操作,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引导合理想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总体框架、教学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教师应更加注重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不断地调整教学预案,以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我们的关键是如何在课堂中牢牢把握,让学生“倾听、解读、评价”这一动态的教学活动。例:教师通过摆小棒的游戏,使学生产生了强列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后应提供有效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在充满自信的状态下大胆“奇思妙想”。接着教师提出:“如果老师给你们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还能列出算式吗?(学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小作品,还会列吗?(学生:会!)真棒!那你想象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学生:“算式太长了吧?”“本子上恐怕都写不下了。”“可能写满了黑板也定不出算式。”“写起来太麻烦了。”……师:“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些加法算式变得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方法来代替这样的加法算式呢?先研究这个最长的好吗?(指黑板上学生的10个3连加的算式)。”(学生活动)(交流活动)生1:“我有一个奇思妙想,我发明一种写字机器,有遥控器,一按按钮就能写出这个算式来。”生2:“我可以把这个算式变成6+6+6+6+6=,因为两个3加起来是6。”生3:“我们组写的是9+9+9+3=,因为3个3加起来是9,还剩下一个3,再加上就行了。”生4:“也可以是15+15=……呀!你看前面5个3加起来是15,后面5个3加起来也是15呀!”生5:“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把这么长的算式说清楚,10个3相加,我就写‘十个3相加’。”……这时教师说:“刚才同学们都是把几个加数合并起来,创造出了比原来简短的新的加法算式。数学家们也想出了许多方法来表示这么长的连加算式。后来,他们决定用这样的算式来表示(板书:3×10=),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吗?”……(学生思维活跃)“用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算式,你们有什么感觉?”……学生探索出了不同的合并加数的简便方法,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加法的简便运算“乘法”。这样不断地引导点拨,使学生学会倾听同伴意见;通过解读同伴的意见,使学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通过相互评价,使学生的意见及时得到补充调整而更趋完善,从而有效地使教学向更深层次推进。这样开放教学流程,发展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焕发出课堂的生命活力。

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篇8

一、营造探究氛围, 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

俗话说: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心理学研究揭示, 探究、创新是人类的基本潜能。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营造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使得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 营造民主氛围。

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小学生创新精神是以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民主的教学环境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得最重要的客观环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 善待学生, 热爱学生,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例如, 在《2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 几个学生对“20里面有20个一”学生产生困惑, 都认为有0个一。他们认为手中拿了2捆小棒, 没有单根的, 所以是0个一。我并没有批评他们的想法荒谬, 而是肯定了他们的探究精神。然后, 我又引导学生回想2捆小棒的由来。有的学生就说:“把橡皮筋拆掉, 不就是20根小棒了吗。学生信赖自己的老师, 心中有种说错了, 老师也不会批评的安全感,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学习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教学全过程, 使学生思维敏捷, 想象丰富, 敢想、敢说、敢问, 乐于发表独特的见解。

(二) 增强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正确、积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每个人能做的比他现在已做的和相信自己能做的要多的多。学生的自信, 来自于成功的体验。教师要看到学生的未来, 放手给学生探究的机会, 不断地认可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有效培养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 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过程中, 有的同学提出“54+25”不能口算。我引导学生:“能不能把这道题分成几个学过的口算题, 再口算?”一个同学分成:“50+20=704+5=9 70+9=79”。我肯定了他的想法, 请全班同学为他鼓掌说:“你真棒”。学生有了自信, 才不会盲从。即使自己的探究活动暂时没有得到承认, 依然能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二、创设探究情境, 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而应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 启迪学生探究的教学环境, 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 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 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 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 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一种“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设置“问题情境”, 能打破学生认知结构的原有平静, 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情境中去, 借问题促探究, 借探究促发现, 借发现促创新, 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新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学习的能力, 形成创新的意识。例如, 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的教学过程中, 上课开始, 我就要求学生画一个三角形, 再量出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由几名学生分别报出自己所量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度数, 老师猜第三个角是多少度, 结果被老师一一猜中。老师是怎样猜中的呀?在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 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打破学生认知结构的原有平静, 使学生愉快地, 不知不觉地进入探究知识的过程。

(二) 创设操作情境。

皮亚杰说:“智慧之花是开在手指之上的。”操作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让学生拥有主动权, 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究、发现, 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究, 主动发展的机会。例如, 在《有余数除法》的教学过程中, 我让学生自己分小棒, 每人9根, 不规定每堆几根, 但要求每堆分得根数同样多。在汇报结果的时候, 我有意识的分成两组板书在黑板上。

第一组:每堆1根 可分9堆

每堆3根 可分3堆

每堆9根 可分1堆

第二组:每堆2根 可分4堆……1根

每堆4根 可分2堆……1根

每堆5根 可分1堆……4根

每堆6根 可分1堆……3根

每堆7根 可分1堆……2根

每8堆根 可分1堆……1根

我继续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结果的不同。学生很快发现:第一组小棒正好分完, 第二组按要求分完后还有剩余。这时我指出像这样分成等份后, 剩下来不够再分的数叫“余数”, 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除法”。通过观察比较余数和除数, 探究得出“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三、指导探究方法, 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

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是学会创新的关键。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进行探究方法指导,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 学生才能自觉主动地探究、科学高效地探究。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要相机指导、精心施教, 教给学生诸如搜集证据、观察现象、撰写概述等方法。方法的指导必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例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我让学生搜集能被2整除的数 (搜集资料) , 对这些数进行观察、思考、分析, 找出自己发现的某种规律 (寻找规律) , 把自己的发现代入实际进行检验 (验证规律) , 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 并形成结论 (归纳结论)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掌握这些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方法、途径。对其余的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运用这些步骤、方法, 进行主动探究。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搞科学探究并不是一件神秘的事, 这样的过程就是在搞探究、搞创新。

四、加强讨论交流, 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失独老人精神帮扶问题探究 篇9

一、失独老人精神帮扶的必要性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要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继续改善民生和增进人民福祉, 要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的安定有序、国家长久治安①, 解决失独问题是极其必要的, 其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关系着社会能否继续良性运行和发展, 因此给予失独老人精神帮扶势在必行。

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党和国家都本着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决策任何事情, 凡事应该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我们对失独老人给予更多的精神关怀正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一种具体表现, 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更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体现。在精神上帮扶失独老人与政府以及社会各组织给予失独群体物质帮助结合起来正是我们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失独老人着想和服务的体现。不断满足失独父母的多方面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 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关注民生的重要表现, 更加体现了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 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思路。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在发展中解决, 要实现社会健康良好运行, 应该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民生。因为人民群众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力量, 也是和谐社会的真正主人。我们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与政府对失独家庭的福利政策相配合, 给予失独群体更多的精神关爱, 更加关注失独老人的精神世界, 使他们在失去独生子女之后仍然能够重新振作起来, 积极乐观的度过晚年, 让这些失独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这不仅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2. 弘扬我国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对于失独老人, 他们本应在晚年尽享和子女之间的天伦之乐, 然而, 他们却因失去了唯一的孩子而独自忍受巨大地悲伤和绝望。因此, 我们社会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竭尽全力地去帮助这些失独老人, 更多地给予他们精神关爱和人文关怀。这是一个爱心传递的过程, 也是一个传承优良美德的过程, 在这场爱心的接力赛中,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跑好自己这一棒, 从自己和发生在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能够主动对失独老人提出帮助, 平等地看待周围的失独群体, 这不仅是关注失独老人精神生活的表现, 还会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 也弘扬了我们国家尊敬老人、爱护老人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发扬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 向社会输入自己的正能量以形成帮扶失独老人良好的社会风气。

3. 帮助失独老人恢复身心健康的需要。

中国有句古话, “养儿防老”, 意思是我们养育孩子, 希望到了晚年的时候, 可以在物质上帮助自己, 生活上照料自己, 精神上关怀自己, 对于失独家庭的父母, 这最基本的需求都难以满足。老来丧子, 没有了养老支撑和精神支柱, 陷入无尽地孤苦和寂寞。失独老人不但要面对这些生活困境, 也要承受来自于社会外界的压力。一方面是当他们看到别人和子女在一起快乐的场面就会想起自己失去孩子的痛苦;另一方面是来自于社会上一些人对他们不理解, 认为他们没有能力照看好自己的孩子等, 让失独父母感到更加地自责和内疚, 长时间沉浸在思念之苦中承受巨大的压力。他们大多身体状况不好, 往往疾病缠身, 同时, 心理压力大, 常常抑郁寡欢, 生活中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因此, 给予失独老人精神帮扶, 为失独老人提供更多生活上的照顾、心理上的安慰以及情感上的关怀, 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帮扶有助于他们渐渐地走出心中的阴影, 逐步摆脱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 放开原本已不再完整的小家庭, 重新健康乐观地回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二、实现失独老人精神帮扶的措施

给予失独老人精神帮扶, 解决失独老人的精神孤独不是某一团体或者某一部门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需要社会各个组织、机构与政府部门的共同协作, 同时, 失独老人自身也要自我调节, 自强自助才能让失独老人的精神帮扶工作真正见到实效。

1. 呼吁全社会共同帮扶失独老人。

对于失独老人这个逐渐庞大的群体, 我们首先应该形成一个统一的帮扶意识, 营造全社会共同帮扶失独老人的氛围, 我们应积极广泛地倡导社会上的慈善团体和志愿者服务团队共同携手帮扶失独老人, 目前社会上已经存在一些自发而起的自愿帮助失独老人的群体, 但由于缺少组织性、稳定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以及自身能力不足和失独群体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等使其帮扶效果不佳。因此, 需要组织一些专业的社会帮扶组织对失独老人进行帮扶, 帮助失独老人减轻精神负担, 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失独老人大多体弱多病, 身体的各项功能下降, 生活无人照料, 使他们对生活充满恐慌和焦虑。因此, 工会和计生、妇联等各部门应积极组织对失独老人的亲情抚慰活动②;同时, 要为失独老人提供公益性的养老服务, 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设施和服务的同时, 提高对失独老人的服务水平, 进而提升服务质量, 丰富失独老人的精神世界, 使他们心情愉悦, 从而, 给予失独老人灵魂抚慰和精神关爱;失独老人的亲戚、朋友和同事、邻居都要积极主动的帮助失独老人, 他们有着亲缘、地缘和业缘的便利条件, 可以在失独老人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缓解生活压力;同时, 失独者以及其独生子女都曾经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做过贡献, 所以, 失独老人的子女单位和失独父母所在单位都应为失独老人提供必要的帮助。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帮扶失独群体社会支持网络, 并且迅速行动起来, 让帮扶失独老人的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实效。

2. 建立健全帮扶失独老人的各项制度。

学者蔡方华在文章中提到失独困境是一种“制度后遗症”③, 在解决失独老人实际生活中问题时, 制度手段更有实效, 因此要用制度来解决补救失独难题, 也提出帮扶失独群体进行精神抚慰往往更加重要。2007年, 我们国家也出台过一项对于失独家庭的救助制度, 为失独群体提供补助资金, 并在各个省市试点逐步推行展开, 但对于失独老人的帮扶, 除了给予一定的救助费以外, 政府也应设立救助失独老人的专项资金, 并逐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 对于失独老人, 政府更应该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倾斜。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计划生育的强制推行虽然在一定时期内确实解决了我国人口压力大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 但也存在着隐患, 如今, 大量失独家庭的存在, 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运行。因此, 政府部门应该及时制定相应的补救制度, 为失独老人提供养老补贴同时更要带头帮扶关怀失独群体④。由于失独老人没有子女, 因此, 一些失独群体在晚年时面临着入住难题, 对于失独者来说,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让悲伤更加深刻。因此, 政府应及时转变执政思路, 加大对失独老人的关怀力度, 着力解决好失独老人晚年入住养老机构难的问题, 做好帮扶失独老人的基础工作, 积极应对各种困难, 帮助失独者摆脱困境, 走出心理阴霾, 重新树立生活信心, 回归社会。

3. 社区关怀逐步推进。

在失独老人精神帮扶这个问题上, 社区关怀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区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把人们集中起来从事生产劳动或者是其他社会活动创造社会财富, 从而被社区成员所共享。失独老人所在的社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利用社区资源帮助失独老人进行集中养老⑤。社区首先可以提倡社区成员主动参与帮扶社区的失独父母, 失独老人大多由于长期处于伤心悲痛中, 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并存, 社区应组织人员为失独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 帮助那些身体行动不便的失独老人进行基础护理, 帮助老人购置生活用品、打扫卫生等, 为其减少身体上繁重的劳动;其次, 失独者大多在失独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精神空虚, 害怕谈及与孩子相关的问题, 变得不愿意与人沟通, 甚至是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交往, 由此而变得更加忧郁和自卑, 因此, 社区应集中、整合社会资源, 为失独群体提供交流平台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失独老人的活动, 让失独父母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也有利于把失独老人们集中在一起相互沟通, 互相倾诉、彼此劝慰共同走出失独阴影, 鼓励彼此树立生活信心, 积极乐观的生活下去;最后, 社区应建立面向失独老人的心理疏导中心, 在失独老人抑郁和难以走出心中阴霾的时候, 及时开导他们, 为他们疏散心中的积郁, 解开心结, 有助于失独者的心理康复。

4. 失独老人端正自身生活理念。

来自于全社会的精神关怀在缓解失独老人精神关怀缺失问题上起着极大的作用, 但问题的根本解决也要从失独父母本身出发。失独老人应该进行自我调整和劝慰, 面对现实, 尝试着勇敢的面对失独之后的生活。努力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 自觉的走出失去孩子的阴影。失独老人可以通过跳舞、健身、学习书法和美术、音乐等一系列积极的生活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排解忧愁。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知道, 失去唯一子女, 夫妻的感情也会受到影响, 失独父母缺少了天伦之乐, 夫妻双方常常无言以对不愿沟通, 使家庭功能受损。因此说失独父母要更加彼此珍惜, 互相依靠, 也要自寻感情寄托, 可以通过饲养小宠物的方式, 形成一个情感接力的模式, 或者主动加入失独群体的QQ群。目前, 有很多关于失独群体的QQ群, 在网上失独群体一起聊天倾吐心中的思念, 共勉和关心, 也能够及时了解到国家对失独群体所给予的各种福利和帮扶政策信息, 通过网络他们也会发现, 失独者是一个特殊而不特别的群体, 自己并不是“另类”也不是孤单的一个人, 因此会增加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失独老人也要坚强的直面失独, 而不是每天怨天尤人, 端正生活理念, 保持乐观的心态, 不能把注意力一直都放在不可逆转的事情上, 而是要想办法走出来, 自我劝慰, 自助自乐, 从而, 奔向幸福健康的新生活。

注释

1十八大报告

2毛建国.让失独者不孤独需要顶层设计[N].检查日报, 2012-08

3蔡芳华.“失独家庭”应得到社会双重关怀[N].中国社会报, 2012-5-21 (03)

4孙唐水, 郭安.城市独居老人需要社区的精神关爱[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英国继续教育专业精神探究 篇10

这里的“专业化” (professionalism) 或“职业化”并非指继续教育学院的课程内容转向专业性或职业性, 而是指继续教育学院里管理人员和教职工的专业信仰或专业精神的转化过程。随着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管理者信奉的是“管理主义”, 他们追求效率与效益。而教育人员则信奉“以学生为本”, 他们追求的是学生的发展。另外, 在继续教育系统还存在有学院的发展目标, 在国家系统背景下还存在有国家的规划要求。这些因素相互发生作用, 甚至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对立与矛盾, 如何从冲突走向融合是英国继续教育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英国继续教育学院的专业精神 (或专业主义) 理念可以追溯到1988年实施的继续教育改革法案 (the Further 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 和1992年的学院合并。学院合并实质是对学院控制权的下放, 从而形成了学院管理的新模式。与此同时, 在20世纪90年代, 学院的战略计划、财务“健康”, 以及新的检查和自我评估制度成为新的关注热点。两套变革的实施不仅增加了学院的自治权, 同时也增加了学院责任, 在学院内部产生了一些对立与矛盾, 也改变了学院内高级、中级管理者的角色。对于学院来说, 这是一个特别困难的时期, 紧缩的筹资机制引发了一场广泛的学院教职工裁员和一些学院的财政故障。

在这个部门紊乱和劳资纠纷的时期, 学院效益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另外也由于商业领域的管理理念开始被借鉴到教育系统, 教育界有了一种“管理主义”的趋势。兰德尔 (Randle) 和布雷迪 (Brady) 认为, 学院的新职责产生了一批新类型的管理者, 他们“管理”的焦点集中于学生“生产量”, 以及学院的创收, 他们关心的是学院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追求经济效益。而这与学术员工的价值体系发生了冲突, 因为学术员工的“专业精神”集中于学生的学习, 他们关心的是学术标准和学术自治。自1997年以来, 其他的研究者, 例如唐先 (Shain) 和格里森 (Gleeson) , 对兰德尔和布雷迪关于学院以学习者为中心活动的专业化“黄金时代”的假设提出质疑。有研究表明, 继续教育学院新的职责已经被人们所接受, 学院已是管理方式和专业方式并存的局面, 而这种并存并不一定是平和的, 因为不同的价值体系在学院系统内部发生着冲突与对立。

上文描述的“专业精神”所指是, 对公共部门服务于社区价值观的遵从, 以及对学习者个人的教育学关注 (课程管理者会赞成这种专业精神) 。在课程管理者职权范围内, 他们的期望可以描述为:为当地社区提供一系列兼职成人课程的职责;为当地和国家的产业提供职业教育的职责;对学院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规划管控的职责。这些理念可能会使任课教师员工对专业精神的理解有所不同。总的来说, 他们的专业精神显然受到来自需要把商业惯例运用于教育提供的威胁, 或者, 至少与之相对立。

英国继续教育学院运营管理的变化引入了其他专业精神的理念。在学院合并之时, 许多学院只是任命学术教职员工来领导新的“服务”部门, 如财务、人力资源和学生服务等。但是, 在90年代, 这些角色越来越多地被分配给专业人士, 他们具有会计、人事管理或学生服务管理等资格。格里森指出, 这种管理专业化趋势正好与学院产业动荡局面是相一致的。而且, 这些管理人员由于其职业特质, 往往固守一种“管理主义者”的价值观。因此, 在学院里, 就潜在的存在着不同专业精神的冲突。然而, 考虑到需要把务实性原则用以执行学院的教育宗旨, 因此有必要使这些不同专业精神进行对话, 从而保证学院总体上获得成功。

布里格斯博士把专业精神界定为对一套价值观或行为规范的支持与拥护, 它们被有意识地信仰, 并通过个人的思考和通过正式的组织系统来管理。对专业精神的承诺可以从三方面来描述: (1) 专业价值观:我信奉的; (2) 专业身份:我属于的职业; (3) 专业角色:我在整个学院环境中的角色。

布里格斯博士的调查对象提供了对“我信奉”所确定的范围。其中一位服务经理在团体访谈时对圆桌旁的同事们所说的话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概括:“无论我们在这个桌子旁做什么, 都是关于我们所能够给予外面那些孩子的, 我们如何帮助他们进步, 以及努力使他们成为社会上较优秀的人, 就是这些。”他认为, 不同的管理人员在其学院角色范围内确实存在不同的关注内容, 但是他们所有活动关注的焦点是“外面那些学生”。他们是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不同角色所关注的内容 (我属于的专业) 有很大差异。继续教育学院存在诸多不同的专业身份, 包括学院营销者、工程提供者、首席馆员、高等教育提供者等。一位图书馆经理从她的角度总结了她的职业:“我们大家都有不同的专业标准。我了解一个图书馆应该看起来是什么样的, 书籍的储存, 以及图书存储应如何与其使用者交互作用。”尤其作为一位中等的领导人, 管理人员对他们在职业中所期望的角色比较理解。对于课程管理者来说, 他的期望也许就是学科新的发展, 可能就相对于:“我与职业团队联系的各个环节是关于如何使课程在这个特殊领域发挥功效”。这里的专业信息是课程的应用。同样, 对于产业管理者来说, 为了获取关于提供住宿和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需要信息, 联络是很有必要的。这也说明中层管理者之间的对话沟通至关重要。

最后一项是关于对“整个学院背景下的角色”重要性的思考。能够依照专业精神采取行动的管理者角色应该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而这取决于管理者对其角色的定义, 并证明他对于别人的价值。这使得管理者在其角色和职位范围内进行有效交流成为必要。“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谋得一席之地、定义它、很好地了解它、并且确保能够得到他人的赞赏。” (服务部管理者) “现在人们相当尊重学院领导能够确定课程应是什么样的……如果你乐意, 有很广泛的战略或目标需要设定, 而如何将它实施就完全取决于你了。” (课程管理者)

对专业人员行使其职能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不同类型的管理者之间的职责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 课程管理者距离学生学习最近, 这恰恰正是学院的目标, 因此他们被认为持有最大的职权。然而, 事实证明, 这些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现在人们普遍认为, 所有的角色都应该支持“学习”这一学院的共享目标。对这个目标的共同愿景可能使各种管理者的职责获得更多平等, 使他们对彼此的专业角色更加理解与尊重。

虽然学院的中级管理者角色, 如课程管理者、学生服务管理者和学院服务领导者共享学院目标的价值观, 但是, 他们可能把自己的专业理念建立在不同的职业标准和对角色的不同期望之上。总的来说, 课程管理者具有的职位权力被认为是通过他们对教学的管理来完成学院目标, 这是他们专业精神的基准。然而, 学院的教员和部门相对隔绝, 这就使他们与其他管理人员难以有机会交流联系, 也难以融入其他的专业精神。在学院整体系统内, 他们的专业职权可能受到束缚, 所以只能依靠他们对学院整体的理解程度, 以及他们与其他管理者的联络情况来确保学院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学生服务管理者需要广泛接触学院各个部门, 以管理散布于学院的工作人员, 并要与学生提供者保持联络。其角色的广泛特性往往使他们能够理解整个学院的价值观和目标, 并把自己的专业角色与学院的需要联系起来。他们的角色可能不被理解或本身不受重视, 必须通过提供给学生服务的质量才能获得其他管理者和教员的尊重。因此他们的专业精神体现在, 通过服务于学院部门的不同需要来促进整个学院的效能。服务经理创造学院系统目标, 执行国家系统要求。有些机构把学院与其资助机构相连接, 尤其是关于财务和管理的信息。有些机构担负着学院重要的内部功能, 诸如学院教职员工的聘用。这种情况潜在的提供了服务经理的职位——一种现有的专业概念。然而, 他们的管理角色使其难以与学院官僚作风相融合。因此, 像学生服务经理, 他们必须赢得角色尊重才能够获得重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 服务经理能够很好地理解整个学院的目标和价值观, 并希望与其他管理者进行有效的交流。然而, 他们却没有被恰当地配置于学院的结构与领域中, 而是往往待在自己的松散结构中, 与其他管理人员很难取得联系。反过来, 这就使得他们难以能够获取其他管理者的尊重, 这将导致服务管理人员成为“过失文化”的目标。

上述分析表明, 学院中层管理者在他们理解和行使专业精神方面存在差异。把这些分散的理念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很重要。图1提供了一个继续教育中层管理者专业化的理论模型。管理者对专业精神的理解用A, B和C在模型中表示。在很大程度上, 管理者能够阐释自己的个人价值观, 并认为对他们角色和职业身份的认同感是他们工作的精神支柱。他们认为中层管理者的职能即是在不同的部门等级来执行学院的目标, 包括管理活动和专业活动。他们给这些活动带来现在和以前角色所获得的知识和专业。总体上, 他们理解自己的职能, 虽然他们强烈地意识到行使起来很难。对其角色的意识及对角色行使程度的反省与判断为A点:管理者对自己专业精神的界定。大多数所访问的管理者做到这一点。

从A到B转变的过程是较有疑问的, 所采访的中层管理者认为, 对这部分的探索还不是很充分。他们只在与自己角色发生直接影响的范围内理解学院的需要和学院这个系统, 但是, 却不能够把对他人角色的理解和对他人专业精神的期望整合为对学院整体的理解。在庞大复杂的学院结构中, 管理者基于在日常工作中与他人的接触才能够理解别人的角色, 尤其那些地理位置距离他们较近的同事们。而对其他人的角色可能不能做到很好的理解, 即使那些人的工作对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影响。

当中层管理人员懂得如何把他们自己的角色与学院的目标联系起来, 可能会认为他们已经达到B阶段, 而这很少涉及对组成学院整体职能的多重角色的理解。然而, 通过与那些在其他学院的同级人员的联络和专业性交流, 他们可能会对他们的角色与及与国家背景的联系有较多的理解。反过来, 这可能使得对C位置的理解成为可能, 即如何把在他们自己的角色中体现的专业精神和整个学院目标与国家职能相联系。如果所有的管理者都在C点或在C点附近, 许多管理者行使其职能所现存的障碍则将都会得以消除, 也可以使他们更清楚地理解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院的专业精神。此外, 专业化 (professionalism) 也可以被看做学院的官僚式管理职能的履行——处理数据、满足目标, 也可以看做把专业价值观和专业知识应用于对学习活动的提供和支持。

对于英国继续教育专业精神不断变化的概念进行解析, 使我们能够了解到英国继续教育系统存在多种专业精神的冲突, 而如何从冲突走向融合, 才是继续教育学院健康发展的保障。这对于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7]Briggs, A.R.J. (2005) ‘Professionalism in Fur-ther Education:a changing concept’,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Vol.19 (3) 19-23.

[2] Gleeson, D. (2001) ‘Style and substance in education leadership; Further Education (FE) as a case in poi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olicy, Vol. 16 (3) 181 196.

探究沈从文的精神个性 篇11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西文化强烈冲突中萌生的,这为学界所公认。西方文化思潮对中国现代作家影响尤甚,如鲁迅之于尼采,早期郭沫若之于西欧泛神论哲学,茅盾之于苏俄现实主义文学,巴金之于克鲁泡特金等人的无政府主义,曹禺之于西方戏剧艺术等。(钱理群等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因此,学界多把目光聚焦在西方文化对中国现代作家的关系上,研究成果让人目不暇接,似乎有意无意冷落了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事实上,中国现代作家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是至深的,他们所受教育大多是以儒道学说为主的传统文化,因而不少作家的古文学功底相当深厚。如鲁迅、周作人等曾受业于清末国学大师章太炎;闻一多、朱自清等人对古典文学的研究;鲁迅、郁达夫等人创作的旧诗词等等。毫无疑问,对于这些作家的研究,不能忽略受传统文化浸染的一面。《孤独》一书作为对沈从文的个案研究就是从中国传统视角出发的。对于“传统”一词,学界颇多争议,而该书著者对此也认为“不同的精神个体对这两个字的回答是很难相同的”(P7),也许作者为论述便利而求取某种共识,将“传统”默认为以儒道文化为主的传统,并根据沈从文的理解得出“对沈从文来说,‘传统’指的是中国本土的文化和文学积累中最艺术化、最诗性化的人格精神、思维方式和语言感觉”(P10)从而展开论述。

正如西方文化对中国现代作家存在一个如何影响、多大程度上影响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之于中国现代作家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换句话说,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传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要考察此种影响关系,在根本上要涉及到人学观,即如何认识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有这样深刻的认识:“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也即“人的类本质”。

此处“有意识的”就是指“自觉的”。《孤独》一书基于这种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提出沈从文对传统的承接和吸收是在“自觉”和“自由”的层面上进行的(P3),这也是全书的理论重心所在。在研究过程中,著者没有“理论先行”,而是基于沈从文的教育背景、成长经历进行客观论述。著者在论述沈从文“自觉”接受“传统”方面,以其私塾教育和行伍生活中的阅读及其成长经历中所遇到的传统人格风范作为充足的论据;在论述“自觉”接收“传统”方面,著者同样从其“早期苍白的教育背景和漂浮不定的人生经历”发现“沈从文很幸运地拥有了一种自由: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个性选择‘传统’的精髓”(P7)。接下去,著者从沈从文所理解的“传统”这个“坚实的基点”出发,探寻到了沈从文由儒道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儒道人格风范”,进而逐步还原沈从文的本真面貌。

如本文开头所述,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意义而被学界发现并阐释着。朱光潜在80年代初曾“有把握地预言从文的文学成就,历史将会重新评价”。朱光潜《(凤凰)序》,《朱光潜全集》十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P616)在今天看来,沈从文之于现代文学史的意义之一就在于他以自称为“乡下人”的眼光打量着当时的现代文明,思索着民族文化的出路,表达着他个人的文学理想,构建着他心目中的“希腊神性小庙”。“乡下人”是沈从文文本中的关键词之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西文化论战中,冯友兰曾写过《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冯友兰《三松堂全集》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一文,他以城乡文化之别譬喻东西文化之分,认为中国人自周秦以来是以“城里人”自居的,而到了近代西方文明突入中国文明则使中国人的身份颠倒过来,由“城里人”沦为“乡下人”。在三四十年代那个社会语境下,沈从文与冯友兰的“乡下人”观虽有不同,但都指向那个厚重的“传统”。从“乡下人”这一独特视角可以透视出沈从文对传统文化自由自觉的接受态度。《孤独》一书在探讨沈从文的“乡下人”情结时,准确把捉住了这一点,认为这是沈从文“对文化自由的追求:强调‘乡下人’的身份,无疑是为了获得一种文化自由”(P98),而且著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从文自传》及《边城》、《萧萧》、《丈夫》、《山道中》、《屠桌边》等小说的分析,得出沈从文有“一种与土地休戚与共的感情”(P104)的结论。

该著在论述沈从文的精神个性的基础上,对作家创作的艺术个性也进行了详尽地分析,认为沈从文的作品“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但又不为传统所拘囿,形成一种极具感性和个性的特点”,并把这种特点称之为“诗性特点”(9139)。而沈从文这种“诗性特点”的形成正是他自觉(“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自由(“不为传统所拘囿”)地接纳“传统”的结果。也正因此形成了其“独特的空间意识”和“独特的时间意识”,有“常”有“变”的“诗性叙事”和“在有言与无言之间的诗性语言”。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沈从文叙事上的“常”与“变”概括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这“常”与“变”都是他自觉自由地接纳“传统”之表征。

作为主体的人不只是对于作为客体的“传统”进行自由自觉的接受,而且每个精神个体在对“传统”扬弃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自我,并通过媒介经主体交互作用进而促使新的“传统”产生。换言之,精神主体与客体“传统”在影响过程中经过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不断地超越自身。沈从文与传统文化之间就是这样一种辩证关系。这首先体现在创作上,如该著下编分析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发展与变化”,认为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分为明显的三个阶段,即初期的感觉写作阶段,文化设想写作阶段和哲学思辨写作阶段(P249),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既是著者通过沈从文文本细读后的自然结论,又是符合沈从文与“传统”之辩证关系的。对沈从文而言,更具文学史意义的是,通过他与“传统”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他在自己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和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等刊物的公共空间领域,逐渐和周作人、废名等人一起形成了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的“京派文学”这一新的文学“传统”,并且后继有人,如汪曾祺等人。

综观《孤独》一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著者从自由自觉的层面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沈从文的影响,既靠近了沈从文的历史真貌,又没有犯削文本之足适理论之履之嫌。文学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不同的思维路径去探讨作家作品的独特性,该著的价值也在于以马克思人学观为理论立足点,从沈从文自由自觉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出发,深入探讨了沈从文的创作。

当代大学生团体精神培养探究 篇12

一、团体及团体精神的内涵

团体一般指由共同的目的、志趣的人所组成的集体。

团体精神 (team spirit, 又译为团队精神) 是指一个群体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尽心尽力的意愿与作风。团体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其内涵不断深化。

(一) 团体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组织成员与组织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团体精神表明了组织成员的一种态度, 一种对个人和组织之间, 以及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根本态度, 其实质和核心就是组织与个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这是一种稳固的群体心理, 是综合了群体成员的信仰、情感后形成的一种积极的意志和信念。一方面, 每个组织都有各自的价值观, 它渗透在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 另一方面, 组织中的个人也有自身的价值观。因此, 一个群体如何协调个体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 做到团结统一, 用共同的价值观指导组织和成员的实践, 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是团体区别于一般群体的标志, 故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是团体精神的核心所在。

(二) 团体精神的内核标志是组织和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

团体精神是团体的灵魂。团体精神表现为成员对团体强烈的归属感和组织的一体性, 其内在体现为组织与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 这是从松散的群体走向团体最重要的标志。团体的凝聚力是针对团体和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在团体中, 有着共同的目标并鼓励成员为之而奋斗固然是重要的, 但是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来自于团体成员的内心自觉, 来自于共同的价值观。没有展示自我、发挥自我的团体里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向心力, 团体在没有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下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凝聚力。只有当个人目标和团体目标一致时, 才能实现团结协作、优势互补, 发挥积极协同作用, 凝聚力、向心力才能深刻地体现出来, 团体精神也随之迸发以下特征:团体内部沟通通畅, 成员参与意识强, 人际和谐、互尊互爱;成员责任心强;团体为成员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 成员愿意为团体、自身及他人的发展付出;成员有强烈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 等等。

二、团体精神培养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社会的重要人力资源, 其与他人协调和交往的能力素质如何, 关系到他们进入社会后潜能和作用的发挥, 关系到社会的良性发展。对大学生团体精神及其培养途径方法进行探究, 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 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促进相互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其次, 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 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民主与平等意识。共同参与、民主管理是团体的特征之一, 平等交流与共处是团体精神培养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再次, 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从心理层面看, 大学生在团体中容易获得安全感, 满足归属需要, 并通过团体目标的实现获取尊重与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提升心理素质。最后, 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社会化发展水平。大学生团体一般由同辈人员构成, 它比一般群体更突出学习性和成长性, 大学生在团体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节, 更能客观地认识自我、认同社会基本价值与规范, 从而提升社会化水平。

(二) 有利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团体精神讲究团体的和谐、协作, 它要求各个体要养成宽容待人、与人合作的优良品质。大学生群体中的每个人各有长处和缺点, 关键是要端正心态, 学会欣赏他人, 能够在平常之中发现对方的亮点, 培养求同存异的思维, 这是一种人格的修养和气质的提升。团体精神的培养还会促进大学生心智模式的改变, 引导大学生对人学会感恩, 对物学会珍惜, 对事学会尽心, 对己学会克制, 等等。团体精神对团体成员个性化的要求及认同自己社会角色的要求, 符合素质教育健全学生人格、塑造学生良好个性的要求。

(三)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团体精神的培养能够促进团体不断地释放成员潜在的才能和技巧, 促进个体竞争意识, 激发学习与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在团体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 能创造出一种增加学习、生活满意度的氛围, 促进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和活动。社会心理学实验证明, 团体性活动能够提高个人和团体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绩效。

三、大学生团体精神的培养路径

大学生团体精神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素质工程, 其内容丰富, 途径和方法多样, 最基本的途径离不开两个方面:一个是解决认知问题, 一个是解决内化问题。其根本立足点是加强团体建设, 创建学习型组织。

(一) 认识性教育途径——解决认知问题。

社会心理学认为, 态度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构成, 它们共同构成态度, 形成行为的倾向。认知成分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它解决对态度对象的理性认知, 是对态度对象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认识, 对于人们了解事物、作出判断起重要作用。外界各种信息直接影响认知成分, 进而影响态度和行为倾向。价值观是形成态度的核心因素, 是人们对事物意义大小的分级分类的鉴定方式, 以及进行这种鉴定的标准或准则。这些准则是人们判断自己合理的行为和调整与他人关系的基础。人们只有真正认识到某事物的性质, 才会正确评价这一事物, 形成对它正确的价值观念, 产生赞同、支持或反对态度。

因此, 高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放在重要位置, 树立团体精神培育观, 通过理论教育等明确向大学生宣讲团体精神、合作能力在人才目标结构中的重要性, 修正“重个人发展目标、轻社会目标, 重智力目标、轻道德目标”的偏向, 强化团体精神、合作能力在态度和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 实践性培养途径——解决内化问题。

素质教育不等于人文科学知识的简单积累, 素质知识需通过内化才能转化为人的品格。文化素质教授在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 需使它内化为人的品格, 提高人的格调、品位、修养, 也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实现了这种转化, 才算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合作意识、协同能力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即在进行知识理论教育、认知信息传输的同时, 要花力气解决团体精神、合作意识、协调能力由认知到品格、修养的转化, 由认知积累到习性的养成过程, 解决大学生把外来要求内化为自我要求的问题。团体精神的内化过程是一种体验、熏染、陶冶、养成的实践过程, 因而大学生团体精神培养尤其要注重实践环节。

(三) 培养的根本立足点——加强团体建设, 创建学习型组织。

团体及其活动是教育的载体, 因而团体精神的培养要从团体的建设入手。团体在群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却又与群体有着本质的区别, 就是因为团体成员与团体有着以共同的价值观为根本的团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 组织建设的全部要旨就在于培养以共同价值观为根本的团体精神, 用价值观、团体精神把人员组织起来。只有当群体成员间有共同的力求协同行动并与组织目标和利益相一致的时候, 即具有浓郁的团体精神的时候, 群体才算是发展为团体。大学生团体主要具有多样性、自发性及学习型等特点, 因此要培育大学生的团体精神, 高校务必要加强团体建设, 特别是主阵地的团体建设, 努力建设学习型的大学生团体。

大学生团体建设的主阵地有班级和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学习科研小组等。班级和党团组织是高校中对学生影响最大、关系最密切的团体, 因此高校必须加强班级和党团组织建设, 增强团体凝聚力, 使成员之间关系融洽, 彼此关爱, 协同进步;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 它是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力量, 学生社团的建设对形成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对培养学生自主性人格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各种学习科研小组是由有共同的学习爱好或科研课题攻关而组织起来的团体, 因而是以学、研为主的高校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和滋养精神的主要平台。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以“系统动力学”为核心的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对团体的凝聚力、竞争力、团体精神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推动及整合作用。因此, 在大学生团体阵地地建设中, 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团体的类型及以学习为主等特点, 大力创建学习型组织, 促进团体精神的培养。

1. 建立愿景, 确立团体共同目标。

共同愿景是使不同的个体集合一起工作的第一步, 它能产生一体感, 是构成共识的基础。愿景好比方向舵, 能够使团体中的个体在遭遇混乱或阻力时, 继续循着正确的路径前进。因而, 在大学生团体的主阵地建设中, 高校首先必须确立团体的愿景、目标。它的确立会使每个成员在思想上加入团体, 作为团体的一员, 具有“我们的”这种共同情感。当团体的发展目标得到普遍认同后, 它将是全体成员积极向上的一种内驱力, 增强成员对团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 促进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与强化, 为团体精神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注重学习, 形成健康向上的团体风气。

“团体学习”是提高团体成员互相配合, 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的学习、活动及其过程。整体搭配合理, 将会不断激发团体成员的个人能量, 从而提高团体力量。在大学生团体的主阵地建设中, 高校要引导学生注重团体学习, 学习提取高于个人智力的团体智慧, 密切配合动作上的默契, 这样既能使学生有自主空间, 又能使成员和团体保持协调一致。精熟团体学习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一个关键步骤, 注重团体学习, 班级、学生社团、党团组织、各种小组等学生团体将会不断养成相应的学风和团体作风。

3. 塑造团体VI形象, 凝聚团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VI形象设计是一种视觉表达, 有自己的主色调、符号或LOGO等, 它融入了团体建设的理念或发展目标等, 从团体的整体VI形象设计中可体现不同团体的特点与风格。视觉上的系列设计表达会增强团体成员对团体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而且形成一种无形的团体压力和牵引力, 潜意识中要求团体成员按照团体目标和准则调节自己的行为, 促进团体行为的协调性与和谐性, 这对团体精神的培养会起到推动及熏陶作用。

4. 培养心理相容, 增强团体民主氛围。

心理相容是指团体中成员与成员、成员与团体相互吸引、和谐共处。若是不相容, 则表现为相互猜疑、相互排斥。心理相容是团体团结的心理基础, 也是实现团体目标的重要保证。心理相容可以为实践活动提供积极的心理氛围, 使成员保持良好的心境, 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在心理相容的气氛下人际关系融洽, 成员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保持心情舒畅, 从而能全力投入工作与学习, 较少受到心理上的干扰。否则, 成员之间将会相互设防, 关系紧张, 导致内耗。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 直接影响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影响团体精神的培养。

5. 制定合理的制度和规范, 规范和保障成员行为及团体绩效。

团体是众多个体以一定方式维系而组成的, 团体一旦形成, 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来统一其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 以保障团体目标的实现和团体活动的一致性。这种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准则, 就是团体规范, 包括团体章程、沟通协作机制、激励机制等。团体规范在团体成员共同活动中一经形成, 便具有一种公认的团体力量, 它通过不断内化为团体成员的心理尺度。团体规范对团体成员所产生的压力, 在一定限度内能促使整个团体为实现团体目标而明确责任分工和统一行动步调。因此, 在大学生团体的主阵地建设中, 高校要合理制定既维护团体成员的权益、不抹杀成员的个性发展, 又有利于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团体绩效的制度和规范, 这对团体的稳定及发展会起到保障作用, 同时也是团体精神培养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 1998:238, 268-269.

【探究精神】推荐阅读:

对探究题的探究09-27

应用探究07-18

电学探究05-18

直观探究05-20

教法探究05-20

定量探究05-21

综合探究05-25

指导探究05-25

伪探究05-27

探究05-31

上一篇: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下一篇:Philos钢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