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产业

2024-06-13

沙棘产业(共9篇)

沙棘产业 篇1

沙棘种植与开发20多年来,全国共营造人工沙棘林130多万hm2(2000多万亩),平均每年营造人工沙棘林8万hm2左右;截至2011年底,全国沙棘总面积达到270万hm2,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沙棘种植大国。沙棘植被建设的快速推进,有效地提高了三北地区的植被覆盖,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速度,减轻了风沙危害,改善了生态环境;沙棘产业全面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沙棘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北方一些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的地区通过开发利用沙棘,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沙棘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据初步统计和典型调查,全国现有各类沙棘加工企业200多家,产品100多种,年产值10亿多元,年上缴利税过亿元;沙棘主要种植区农民靠采摘沙棘果和叶每年人均增加收入300元,有5万多户农民靠沙棘养羊、养牛实现了脱贫致富。沙棘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沙棘植被建设,以加工促种植,以种植保加工,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同步协调发展;沙棘科研取得可喜成果,并发挥出先导作用,为沙棘植被建设和产业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联合、协作攻关,在沙棘引种驯化和良种选育,沙棘育苗、栽培、抚育管理技术的研究,沙棘食品、饮料、医药、保健、日化等众多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为我国沙棘植被建设和产业开发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在沙棘资源建设、产业开发、科研推广发展的同时,沙棘标准化工作也随之发展,截至2011年底,已颁布沙棘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20多项、企业标准多项,涵盖了资源建设、行业管理、产品加工及产品标准等各个产品标准。这些标准的出台,有效地规范了育苗、种植、产品加工过程,提高了种植成活率、保存率和郁闭度,加快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有效推进了水土流失的治理。

管理1 加强标准编制与宣贯,强化过程控制和程序

1.1 力求标准立项,构建标准体系

随着沙棘资源建设、产业开发的发展和沙棘产品的规范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沙棘标准的制定也愈来愈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在世贸组织框架下,标准术语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共同构成技术性贸易的措施,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更趋频繁,标准已经成为沙棘产品出口贸易的制高点[2]。在此形势下,沙棘中心于2008年编制了沙棘系列标准体系表,该体系表纳入了《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同年也纳入了“全国农业和食品标准‘十一五’发展规划”,有条不紊,逐年推进。申报了国家推荐性标准《沙棘籽油标准》、《沙棘黄酮质量标准》、《沙棘果叶采摘技术规范》3项。标准体系的制定,有力促进了沙棘标准的申报和立项。

1.2 加强宣传培训,普及标准知识

为了推广沙棘标准宣传贯彻落实,沙棘标准编制组每年组织2次大规模的培训,之后就深入黄土高原、砒砂岩等沙棘种植地区,从一个项目区到另一个项目区,进行现场宣传、指导,培训农民种植沙棘。种植结束后,编制组又深入到企业,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宣传、讲解、指导,让企业理解并接受相关标准的内容,按照标准开展生产,使生产规范化,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为了让老百姓得到切实的利益,编制组成员和砒砂岩项目区人员在示范区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结提炼推广了“项目法人制”和“政府+农协+企业+农户”的新机制,其中:“政府”的角色由沙棘中心和有关县(区、旗)水利水保部门担任,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监理、勘测设计、科研、监测、落实种植费用的兑现、种植苗木招投标等;“农协”负责种植和果叶采摘的组织工作,建立收购站点,代表农民与企业签订采果采叶合同;“企业”发挥产业拉动作用,保证沙棘种植户的果实、叶子有销路,项目区内龙头企业高原圣果沙棘制品有限公司等,每年从农民手中收购果实和叶子,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与管护沙棘的积极性,使得项目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有力地保证了项目的沙棘资源建设成果;“农户”既是种植管护的劳动力,也是项目实施的主要受益者。围绕“标准化”,真正将标准落实到了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形成政府扶持引导、协会组织实施、农民积极参与、企业生产拉动、市场供需调控的联动机制,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标准工作落到了实处[3]。

1.3 加大标准推广,提高产品质量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简称沙棘中心)一直肩负着全国沙棘行业管理工作的重任,先后组织专家编制了多个沙棘行业标准。近几年来,由沙棘中心独立编制发布的沙棘标准(行标)有8个,包括《黄土高原适生灌木栽培技术规程》、《沙棘生态建设技术规程》、《沙棘种子标准》、《沙棘苗木标准》、《沙棘原汁标准》、《沙棘汁的加工技术规范》、《沙棘籽油标准》和《沙棘果叶采摘技术规范》。这些标准颁布后,结合“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在育苗过程中,严格按照《沙棘种子标准》选择育苗所需的种子;在沙棘种植中,首先按照《沙棘苗木标准》选择种植所需的苗木,如果达不到规格则坚决不用,然后严格按照《沙棘生态建设技术规程》进行整地、种植、验收和种植后效益的监测等。特别是“晋陕蒙砒砂岩区窟野河流域沙棘生态减沙工程”2009年实施后,项目管理人员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上述三个标准执行,使原来印刷的标准销售一空。在沙棘果叶的加工中,首先按照《沙棘果叶采摘技术规范》进行采摘,然后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沙棘汁的加工技术规范》,加工产品则必须符合《沙棘原汁标准》、《沙棘籽油标准》、《沙棘黄酮标准》等。按照这些标准加工的沙棘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远销日本、韩国以及欧洲等地,促进了沙棘产品出口贸易创汇,使产品价值明显提高。同时,这些标准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行业的管理。

2 强化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动沙棘事业快速发展

沙棘中心在编制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将标准组装、配套和创新,并与沙棘生态建设项目紧密结合,积极推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4]。先后承担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沙棘标准化示范区第4批、第5批和第7批共7条小流域的建设任务,共培训当地技术人员或农民500余人次。建设的示范区中,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阿不亥小流域种植沙棘333.3hm2、偏关县刘家窑小流域种植沙棘266.7hm2、府谷县窟野河鸡合浪沟小流域种植沙棘400hm2、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常沟小流域种植沙棘280hm2、五寨县洪水沟小流域种植沙棘266.7hm2、府谷县孤山川大河沟小流域种植沙棘373.3hm2、吴起县金佛岭小流域种植标准化示范区200hm2。同时,承担了水利部3个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国家、水利部10个标准化示范区按照立地条件分别选择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沙盖砒砂岩区和砒砂岩丘陵沟壑区,在这些示范区建设中将制定的标准应用到沙棘种植工作中,规范沙棘生态建设,真正建成标准化、示范样板的沙棘种植区;同时通过示范区实际建设,发现标准或规程的不足,以便进一步完善修订标准或规程。

经过多年的建设,示范区内沙棘已经成林并开始挂果,有些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经大面积采果、采叶,为当地农民找到了一条增加收入的途径。沙棘从种植到采摘各个环节的标准在实践中很好地指导了农户,达到了预期效果,起到了示范作用,带动了周边乡镇种植沙棘的积极性,而且为沙棘中心在鄂尔多斯的沙棘产品加工基地提供了优质丰富的原材料。总之,用标准规范了沙棘的资源建设、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以标准的实施促进了标准完善,以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了行业的大发展。

2.1 以标准为准则,提高沙棘生态建设质量效益

在沙棘生态工程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按标准实施、按标准管理、按标准检查,通过将现有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有机地应用到生态工程和示范区建设中,大大提高了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5]。如内蒙古准格尔旗、达旗、伊金霍洛旗等地在砒砂岩沙棘生态建设中,通过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造林成活率达到85.0%以上,加之沙棘的萌蘖能力强,3年后基本上郁闭了整个沟道,起到了很好的生态防护作用,形成“地上一把伞、地下一张网”,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2 以标准为准绳,促进沙棘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在以加工利用为主的大果沙棘示范区建设中,通过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将现代科学技术、标准规范等应用到大规模示范区建设中,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优质沙棘果品园,为沙棘产品的加工提供了优质的原料,有力地促进了沙棘产业的健康发展。例如陕西、内蒙古鄂尔多斯先后建立了6个示范区,种植大果沙棘33.3hm2,实现了大果沙棘规模化、基地化、商品化生产,极大地推进了沙棘产业化进程,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3 以标准为基点,示范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围绕沙棘产品加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结合本地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求,通过标准实施示范,推行标准化生产,有效地利用了当地的水土生物气候资源,提高了沙棘果产量和品质,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也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改善了区域经济。进而,企业的产品质量也随之提高,好的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为企业拓展了市场,增加了企业的利润。

2.4 以标准为轴线,提高社会对沙棘标准化的认知

沙棘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多集中于边远山区,生产经营分散,条件相对较差,长期处于人种天养、粗放经营的状态,市场化的程度不够成熟,缺乏对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监督的自我追求和约束。沙棘标准化实施难度大,标准生产水平低,沙棘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实践证明,标准宣传和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过程,是沙棘标准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社会各界标准化意识提高的过程。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各级政府、企业和农民逐步认识到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用标准化来规范生产,才能更好地促进沙棘产业现代化建设,产生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6]。

3 沙棘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未来设想

3.1 进一步完善各类标准,形成完整的标准化体系

虽然沙棘从种植到加工各个环节已有10多个行业标准、20多个地方标准,还有多个企业标准,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也在积极申报国家标准,但是目前还没有沙棘国家标准;而且技术在发展、行业在升级、产业在细化、需求在提高,现有标准不能满足沙棘资源建设、产品开发、加工利用等各个环节的需求。所以,要进一步完善沙棘标准体系表,争取列入重新修订的《水利标准体系表》;同时,做好标准的升级,争取列入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争取话语权[7]。

3.2 进一步做好总体规划,科学配置示范区的分布

在“十二五”期间,水利部沙棘中心积极争取国家、水利部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增加示范区的数量,以促进沙棘产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带动农民致富,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结合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所种植沙棘林归属个人经营管理,所有的收益也归属农民个人所有,坚持“谁栽植、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沙棘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了大果沙棘林示范区的建设,促进了沙棘产业的发展。

3.3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稳增示范区建设的规模

要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充分调动国家、部门、地方等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千方百计地加大示范区建设资金的投入,确保示范区建设的顺利开展[8]。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水利部专项经费的投入,确保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鼓励社会资金、企业对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投入,探索多方参与的模式,形成“有人出力、有钱出资、有财出物、有知出技”的良好局面,共同建设标准化示范区。

3.4 进一步强化示范带动,挖掘标准实施群体效益

沙棘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对于老百姓来说,要推进标准化的实施,让农民相信标准化实施可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示范,直观、简单、明显。每一个示范区的辐射都要有一定的辐射半径,需要多建标准化示范区,这样才能增大覆盖的范围,带动更多的农民采用标准,提高技术,促进收入增加。要多组织不同层次的现场观摩活动,相互学习,加强交流,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弄得懂,易于接受和实施,真正做到“建立一个示范区,培训一批骨干,带动一片农户,致富一方百姓”。

3.5 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确保示范区建设的质量

沙棘中心从管理入手,加强沙棘示范区建设,从“申报—立项—建设—验收”全过程的管理,提高示范区建设的质量,促进了各示范区的平衡发展。特别是在申报立项阶段,要根据全国不同区域生态建设和沙棘分布、生产企业、加工能力等科学规划;在示范区建设阶段,要加强监督、指导;在验收阶段要严格把关,并提出示范区下步发展规划,确保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示范区验收后的跟踪管理,促进示范区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长效发挥。通过验收的全国沙棘标准化示范区进行跟踪管理和分类指导,对示范效果显著并能够起到“兴建沙棘林,富裕百姓”作用的示范区,应予以一定的扶持和重点指导,促进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后续产业和生态效益的长效发挥。

3.6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推动标准体系应用

开展典型宣传活动,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让农民了解标准化示范区在增收中的作用,了解只有进行标准化生产,产业才能上规模、产品才会有出路、生产才能见实效,逐步形成自觉学标准、用标准的氛围。拟在目前已经建立的标准化示范区中,选出一定数量的示范效果好、管理水平高、辐射范围大、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效果显著的示范区进行典型宣传,加大示范区的实施力度,全面促进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与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李蓉.沙棘标准化初探[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9(3):11-13.

[2]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S].国标委农[2007]81号,2007.10.12.

[3]白俊元,樊少华,韩春霖.我们是如何开展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的[J].中国标准导报,1999(1):1-17.

[4]董兆芬.初探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J].中国标准导报,1997(3):1-16.

[5]张玉虎.发挥标准化作用加快花椒产业发展[J].中国标准导报,1997(5):1-12.

[6]丁昌东.关于标准的一些思考[J].中国标准导报,2006(10):8-9.

[7]金爱民.农业标准化作用与机理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8]刘鑫.中国县域生态农业型示范区建设中政府行为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1.

药食兼用之“沙棘” 篇2

沙棘本是蒙古族、藏族的习用药材。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经常食沙棘果的当地居民身体健壮,很少生病,特别是一些患有肠胃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常常不治而愈。在藏药中,沙棘果被称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临床应用中发现,沙棘具有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的功效,可以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仆瘀肿、瘀血经闭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沙棘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100克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到825~1100毫克,是猕猴桃的2~3倍,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沙棘果实中还含有异鼠李素及其糖苷、槲皮素、山柰酚等7种黄酮类物质,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扩张冠状动脉血管、降低胆固醇的效能,常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对治疗心绞痛有效率达94%。沙棘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沙棘油,沙棘种子含油率为10%~12%,果肉含油率为14%~18%,是提取沙棘油很好的原料。沙棘油中含有46科生物活性物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A、黄酮等,具有抗疲劳和增强机体活力及抗癌等特殊药理性能,具有保护和加速修复胃黏膜,降低血浆胆固醇、减少血管壁中胆固醇含量等作用,还能防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并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沙棘的食疗方法也很多。

沙棘汁

材料:新鲜沙棘100克,白糖20克。

做法:沙棘洗净,以杵捣烂如泥,用干净消毒纱布绞取果汁,在果汁中加入白糖、适量温开水,搅匀饮用。

功效:具有生津止渴,利咽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咽喉干燥、疼痛等。

沙棘膏

材料:新鲜沙棘50克。

做法:沙棘洗净,以杵捣烂如泥,加清水500毫升,先以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30分钟,滤去果渣,将果汁重新放回瓦罐中,以小火慢慢浓缩为膏。

功效:具有健脾益胃、止血通经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胄痛、消化不良、胃溃疡、皮下出血、月经不调、闭经等。

沙棘末

材料:沙棘干、白葡萄干、甘草各10克。

做法:以上三昧碾成粉末,贮罐中,日服两次,每次3克。

青海沙棘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篇3

关键词:沙棘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存在问题,建议

多重效益。

2、关于浙江进一步利用CDM的若干思考

目前发达国家正处在积极开发中国CDM市场的高峰时期, 因此, 浙江应加紧抓住CDM项目开发时机。为进一步利用CDM, 首先应结合《京都议定书》和相关公约树立两个重要的认识。

承担, 因此, 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率的企业将面临巨大压力, 事实上, 在国家现有环保和节能减排政策形势下, 企业已面临这方面压力, 如不及早应对和解决, 则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问题。

(2) CDM项目开发和交易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 需积极、妥善地处理项目开发和交易的各个环节。CDM在中国的应用还处于初期, 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天上掉馅饼”, 反映了人们对其风险尚无清晰认识。尽管CDM可带来多重效益, 但出于其本身的运作、项目的建设运营以及与外方的合作, 也可能涉及多方面的风险, 如因信息和专业能力不对称导致合同安排不利的风险, 因项目开发过程中配合问题出现注册不成功的风险, 因项目本身建设运营问题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风险, 等等。因此, 需要慎重对待, 从各环节把握、控制和防范风险。

在上述认识的前提下, 进一步利用CDM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CDM项目可利用多种交易方式, 不限于单纯地出售CER s, 政府和企业应重视以CER s换取技术、设备和融资等其他多种方式, 为企业和浙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长远的技术、设备和资金方面的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改变目前被动被国外中介机构 (往往既无资金, 也无技术) 拉进CDM领域的状况, 而要主动关注和联络国外有相应实力和资源的买方, 以可能达成更有利的交易方式。从以往情况来看, 转让技术的方式未得到较好体现, 政府和企业还需主动争取。二是加强CDM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目前省内企业开展CDM项目积极性不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能力障碍, 企业对项目本身的建设程序比较熟悉, 但以项目作为CDM项目进行注册涉及的多环节程序和要求则难以掌握, 整个过程还涉及与外方企业和官方机构打交道, 适用国际规则和国外法律, 处理比较特殊的标的物的交易和特定合同等, 即使企业熟悉了, 但一次使用后可能再也用不上, 效率低。为解决此类问题, 一方面, 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主动为企业进行一定的宣讲和培训, 使其对CDM有基本了解, 便于基本决策;另一方面, 要充分引入国内或省内专家和专业机构的介入, 发挥专业力量优势, 如专业的项目开发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 解决与外方专业不对称的问题。此外, 为争取有利交易条件, 政府部门也可引导协调同一地区或同一行业的项目打捆与外方合作。

○李满春1陈海香2郑强2

(1、大通林业调查队;2、青海省大通县林业

一、青海沙棘产业的发展现状

青海沙棘产业开发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 从最初的果汁开发到现在的食品、保健品、药品和化妆品行业的多个相关沙棘产品的开发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了, 回顾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 发展现状突出表现为:沙棘作为高寒地区经济树种之一, 虽然资源丰富, 资源品质优良, 但资源开发的方式原始, 产业化程度低, 企业规模小, 产业链尚未形成, 产业投入不足, 造成了沙棘资源的剩余性浪费, 资源利用率很低 (据初步测算, 青海野生沙棘资源的利用率低于2%) ;青海沙棘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 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沙棘果汁和各类沙棘饮料像雨后春笋出现在各个角落, 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不强, 特别是缺乏追踪市场消费趋势和潮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和研发产品的能力。技术和市场找不到切合点, 资源就难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缺乏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人才队伍, 难以将有利于青海沙棘产业发展的各种资源组织和调动起来, 无法在国内沙棘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青海沙棘资源仍以开发野生资源为主, 引进和培育优良高产品种的规模很小, 开发分散。从今后产业规模和集中角度来讲, 还需加大培育优选高产品种工作。如俄罗斯大果沙棘, 单产是我国沙棘林平均产量的7-8倍, 省林科所在青海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成活率很高, 但在全省的规模推广才刚刚起步, 成功推广的寥寥无几。

二、青海沙棘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1、潜力没有被挖掘出来。

青海沙棘产业开发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 沙棘资源的开发仍然以防止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为主要目的, 营造的沙棘林也以生态效益型沙棘林为主, 以产果为主的高效高产和复合效益 (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还有扶贫效益) 沙棘林营造规模很小,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沙棘加工, 特别是深加工的规模产业未能形成, 沙棘产业尚未进入资源培育和产品市场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阶段, 青海沙棘资源的潜力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2、行业优势并不大。

以沙棘饮料为例, 沙棘饮料酸中带甜、野味十足, 但是青海沙棘饮料企业不是倒闭就是发展壮大不起来, 很难打出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从个别企业看, 有产品质量问题、有市场开拓能力问题、有经营管理不善的问题 (大通沙棘饮料厂最为典型) , 但从青海省发展沙棘产业的整体角度来看, 沙棘饮料以原料初加工为主, 资源消耗大, 科技含量低, 产品附

发展现状与前景

加值十分有限, 在青海高原远离东部沿海饮料消费主市场的地区发展沙棘饮料行业的相对优势并不大。

3、青海的沙棘资源丰富, 产果量低。

在青海省众多的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中, 沙棘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资源。全世界95%以上的沙棘资源在中国, 根据青海省森林资源调查结果, 青海省共有各种沙棘林230多万亩, 占全国沙棘资源总量的12%左右。由于沙棘适应性强, 栽培管理技术易掌握, 已成为我国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及西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种重要经济植物资源。果实有Vc之王之称的沙棘不仅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效益, 其潜在的营养和药用功效, 更使沙棘产业成为青海生物技术产业开发中的一大亮点。开发沙棘主要是利用果实和叶, 青海的沙棘虽然资源丰富, 但是产果量很低, 笔者长年从事资源调查工作, 发现好多成片的沙棘林产果量低甚至不产果,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雄株比例过大, 影响产果量。

4、没有响亮的品牌。

一个企业生产制造的产品标志明显、枪眼亮相, 是打开市场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 由于青海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制造的沙棘产品不仅数量有限, 而且整体竞争力不高。近些年, 食品、保健品、药品和化妆品行业对各种天然沙棘高营养原料和半成品, 如沙棘汁浓缩汁、沙棘果粉、沙棘油、沙棘黄酮、沙棘多糖、沙棘黄色素以及SOD等的需求成倍增长, 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如雀巢公司、宝洁公司、养生堂、天津天狮等都已推出或开发多个沙棘相关产品。然而青海没有一个响亮的品牌。原有的一些品牌如:老爷山牌沙棘果汁、饮料等一夜间说没有就没有了。

三、发展沙棘产业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随着对沙棘全方位、多用途研究和开发利用, 已显示出沙棘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开发沙棘, 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沙棘的生长可以快速恢复植被, 减少泥沙, 改善生态环境, 恢复生物链。种植沙棘林可以促进山区发展经济, 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符合发展和谐社会的宗旨。发展沙棘产业使沙棘资源保护和开发并举, 有利于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协调发展。

随着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批准和规划实施, 国家对退耕还林政策的调整, 建设生态大省已成为青海省的历史使命。在青海省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事业中, 沙棘这种独特资源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目前, 青海沙棘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开发的现状, 蕴含发展的无限商机。青海的沙棘产业发展适逢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

新型的健康产业将以更高标准更快速度发展。“天然、绿色、营养、保健、方便、休闲”产品备受大众欢迎, 沙棘作为天然原料, 其极富营养和明显的多种生理和药理保健功能独具优势。青海沙棘生长在海拔2300以上的高原地区, 功效营养成分独特, 天然绿色, 天成纯净, 正迎合了新世纪人们对健康产品原料的要求。好多知名企业开发了多个沙棘相关产品。

据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统计, 到2004年, 以沙棘油和沙棘黄酮等为原料的保健品和药品的市场规模已超过10亿元。在国内, 内蒙古、山西、河北、陕西等地的一些沙棘行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国内市场和出口创汇快速增长;在国外, 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的沙棘企业利用很有限的资源开拓出很大的市场。

在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 食品健康化和健康生活化的市场大趋势为沙棘产业的快速成长创造了难得的市场机遇。可以参照外地的成功经验, 比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实施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援助中国沙棘开发项目、中加沙棘发展合作项目、伊克昭盟荒漠区沙棘种植示范工程、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减沙生态建设工程等。截至2005年, 沙棘保存面积247万亩, 居全国之首, 被誉为“中国沙棘之都”。沙棘加工企业委托经纪人收购农民手里的沙棘果、沙棘叶, 项目区每年从中人均可增收200多元。寻求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的沙棘产业化之路。

四、发展沙棘产业的建议

1、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

青海省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事业中, 沙棘这种独特资源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今后结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中, 建立沙棘产业基地。在沙棘造林中合理配置雌雄比例, 沙棘产量最高的雌雄比例应在7∶1.8∶1之间。在今后的沙棘产业中造林做到这一点。

2、利用青海沙棘的品质优势。

青海的高海拔、强紫外线及氧气稀薄等特殊的自然环境, 使沙棘等药用植物天生具备抗高寒、抗缺氧、抗疲劳的生物特性, 同时也造就了青海动植物优于其它地区生物而具有活性强、药用成分含量高的特点, 这是青海沙棘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从沙棘资源调查结果看, 青海沙棘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广、种类多、面积大、生长好、果实质量高, 不受污染。这些特点对沙棘产业的发展以及科研工作十分有利。

3、走出去寻找市场机会, 通过技术引导市场, 集中人才, 实现重点突破。

青海的沙棘产业企业要做大做强, 必须瞄准省外和国外市场。从市场需求出发, 适应市场、引导市场的科学技术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在产品研究开发项目上, 与国内外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保持广泛的合作, 争取国家、企业、行业和国际合作的各种资金支持, 集中人才、资金、政策、信息等各种资源, 实现重点突破, 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饮料、果酱、沙棘油、化装品等一系列具有良好营养价值的高科技的响亮产品。

参考文献

[1]冯俊义:中国沙棘种子园和丰产林主要虫害鼠害防治方法[J].青海农林科技, 2003 (增刊) .

[2]唐福庆:大果无刺沙棘扦插育苗技术试验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2 (4) .

沙棘中蕴含动人的财富秘密 篇4

沙棘,又名醋柳、黑刺和酸刺等,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是一种耐干旱、耐寒冷、耐盐碱、耐贫瘠和生命力极强的雌雄异株灌木或小乔木果树。

俄罗斯大果沙棘与我国原产沙棘相比较,具有根系发达、枝条无刺或少刺、果实大、果柄长、单株产量高的优点,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于一身的珍贵树种。

二、市场前景

沙棘是目前世界上含有天然维生素种类最多的珍贵经济林树种,其维生素C的含量远远高于鲜枣和猕猴桃,从而被誉为天然维生素的宝库。据报道,每100克沙棘果汁中含维生素C400~500毫克、维生素E250~400毫克、维生素B10.05~0.3毫克、维生素B230~150毫克、维生素B120.2~0.88毫克、维生素K族化合物115毫克、维生素P 20~350毫克。

俄罗斯大果沙棘更是集鲜食、美容、保健和药用于一身,果、皮、叶中含有206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维生素含量高,果实和种子含有7%~18%的油脂,含有活性成分103种,其中脂溶性维生素6种、脂肪酸22种,还含有33种黄酮类、酚类物质等。以沙棘为主要原料的产品有:沙棘油、沙棘酒、沙棘饮料、沙棘药品、沙棘化妆品、沙棘食品等8个系列29个品种。

三、经济效益分析

俄罗斯大果沙棘是多年生植物,每亩地产量可达到500~1000公斤。以新疆清河县沙棘种植户为例:300亩沙棘林年产量最少可达到150吨,当地收购价为每公斤6元,年收入可达到90万元,除去树苗成本,肥料成本,人工成本,年纯收入可达到60万元。

国际市场上每吨沙棘油的价格90万元人民币,沙棘果汁每吨6500元,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沙棘嫩叶可制成高级保健茶,它的叶子和果渣还是很好的高蛋白优质饲料,各项指标均超过或达到优质牧草的标准,可加工成饲料添加剂。

沙棘产业 篇5

沙棘是人类共有的宝贵植物资源,为了发掘和利用各国沙棘种质资源中的优良基因培育新品种,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开展沙棘育种研究,确定育种目标为:培育适宜在我国半干旱区造林建园,抗性强,生态适应性广,经济性状优良,相对高产,果实营养丰富的雌性沙棘新品种。确立育种策略和技术路线为:充分利用我国沙棘引种育种研究的储备,选择有利于达成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为获得经济产量高、含油率高的遗传基因,选择俄罗斯良种沙棘为母本;为获得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的遗传基因,选择分布于半干旱区的中国沙棘为父本;采用易于获得杂种优势的远缘杂交育种技术获得杂交子代;用比较研究法,重点研究杂交子代在不良生境胁迫下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与抗旱性的关系,筛选出可靠和可操作的杂交子代选优评价指标;以经济性状和适应性兼顾的多指标综合评价选优,达成培育半干旱区杂交沙棘新品种的目标。

该项研究以3个品种俄罗斯良种沙棘为母本,以中国沙棘优良类型为父本杂交育种,获得了3个组合的杂交子代,从中选育出了杂种优势显著、经济性状优良和抗旱性较强的6株杂交沙棘新品系。作者将分3篇介绍该项研究的主要结果,包括杂交子代遗传变异分析、杂交沙棘雌株抗旱性研究和杂交子代优良雌株选择三部分内容。本文着重分析了杂交子代雌株群体的遗传变异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研究材料是2002年定植在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九成宫基地3个杂交组合杂交子代雌株群体,分别为“太阳×蛮汗山雄”沙棘子代雌株(简称太阳杂雌)、“优胜×蛮汗山雄”沙棘子代雌株(简称优胜杂雌)和“楚伊×蛮汗山雄”沙棘子代雌株(简称楚伊杂雌)。3个母本是俄罗斯沙棘良种,由中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园艺研究所于1992年从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乌兰乌德果树试验站引种到中国[1]。这3个母本在原产地果实大,产量高、棘刺少,果实含油率高。杂交父本是中国沙棘优良类型“蛮汗山雄”沙棘,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从内蒙古蛮汗山中国沙棘天然沙棘林中选出的[2]。其特点是生长适应性强,棘刺较少。选择种植在九成宫基地的“蛮汗山雄”沙棘家系雌株无性系(简称蛮汗山雌)和中国沙棘实生苗人工生态林雌株(简称中雌沙棘)作对比研究。

2006年杂交沙棘进入生殖生长期普遍开花结实,从太阳杂雌、优胜杂雌、楚伊杂雌、蛮汗山雌及中雌沙棘群体中各随机抽取50株结实单株作为子代测定样本挂牌登记(分别以AA、AD、AC编号),对各样本的表型性状进行了系统调查。

由于近几年干旱严重,加之九成宫园地的沙地土壤干旱缺水,在不灌溉的条件下,2006年和2007年杂雌沙棘和亲本沙棘在果实膨大期(6~7月)出现不同程度的落果,减产严重。为了减少因干旱引起的落果,使杂雌沙棘在水分供应比较充足条件下,充分表现其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于2008年对杂雌沙棘的调查样本进行了树坑浇水,减轻了落果。

1.2 研究方法

以往研究杂交沙棘子代的遗传变异,比较多地注重果实大小、产量高低和棘刺多少等经济利用性状的表型调查分析,而缺乏对适应性特别是抗旱性有关的表型调查分析。为了更深入地分析杂雌沙棘的遗传变异特性,我们详细调查了包括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抗旱性的30多个表型。例如,调查果实成熟期和果实发育速率,使我们认识了杂雌沙棘生殖生长适应性的变异。

2 结果与分析

2008年将系统调查的各个杂交组合子代雌株(简称杂雌沙棘)以及母本、父本和中雌沙棘的主要表现型和变异系数列于表1。

2.1 杂雌沙棘与中雌沙棘表型变异程度的差异

雌雄异株的沙棘,无论是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还是二者的杂交子代,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种群内的自然杂交或种群间的人工育种远缘杂交繁衍的杂合度很高的植物,由基因重组和环境影响而发生的变异使沙棘演变为多态性十分丰富植物。遗传距离较远的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远缘杂交,其子代雌株在九成宫基地比较干旱的不良生境胁迫[1、2]中生长发育,不仅各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差异很大,同一表型的变异在不同种质沙棘间的差异也很明显。

由表1看到,杂雌沙棘与中雌沙棘的表型变异有一条共同的规律:单一性状表型的变异程度明显小于由多个性状构成的综合性状的变异程度。前者如果形、叶形和枝条长度等,后者有果产量、叶产量等。杂雌沙棘与中雌沙棘变异的不同点,是同一表型的变异程度差异明显。例如,反映沙棘综合性状的果、叶产量的变异大,棘刺数量的变异大。从杂交育种目的看,这些表型的变异越大,选择优良单株的机会也越大。

2.2 营养生长各表型的变异

反映营养生长势的树高、冠幅、各年龄枝条数量的变异明显。母本沙棘在原产地俄罗斯生长,树冠较高大,而在气候干旱的九成宫基地则生长不良,树冠变矮小。在父本的遗传作用下,杂雌沙棘营养生长势显著强于母本,太阳杂雌的平均树高和冠幅分别为母本的1.64倍和2.23倍,结果枝和新梢数量分别为母本的3.6倍和3.4倍。

2.3 果实各表型的变异

在果实的各个表型中,果柄长度的变异系数较小,而果径和百果重的变异系数较大。以太阳杂雌为例,果柄长和果粒大(百果重大)的个体比例多于中雌群体(图1、图2)。此外椭圆形果实(果形系数大于1)的数量多于圆形和扁圆形(果形系数等于小于1),有少数个体的果实大于和重于母本,这些特征都反映了母本对杂雌沙棘果实性状的遗传影响显著。

2.4 果实产量的变异

杂雌沙棘果实产量的变异系数显著大于其它表现型的变异系数,表明果实产量是性状分离很大的表现型。沙棘的果实产量,由结果枝数量、结果枝果实密度和百果重这3个成产因子共同构成。母本的果实大,父本雌株的结果枝数量多、果实虽小但果粒多,这些优良性状通过基因重组共同遗传给子代。例如太阳杂雌的平均果产量高于双亲,也高于中雌沙棘(图3),是母本的5.6倍,是父本雌株的1.27倍,是中雌沙棘的2.76倍;从分布图式看,太阳杂雌的高产单株比例多(图4),有少量个体的果实产量超越双亲数倍多,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这就为选择高产优良单株提供了机会。

2.5 果实成熟期的变异

杂雌沙棘及亲本的果实成熟期在各个表现型中的变异系数最小,反映出它是长期适应气候而进化形成的最为稳定的生物学特性。令人感兴趣的现象是,在九成宫基地,母本、父本和杂雌沙棘的花期很接近,但果实从开花到成熟的时间天数却差异很大,因而各自的果实发育速率差异很大。果实发育速率可以用百果重除以果实成熟天数所得日平均百果重这一指标反映(表2)。

母本太阳沙棘的果实早熟,成熟期短(103d),果实发育快(0.226g/d.百果)且大;中国沙棘果实晚熟,成熟期长(163~177d),果实发育慢(0.059~0.074g/d.百果)且小。太阳杂雌的果实成熟期和果实发育速率均值介于母本和父本家系雌株之间。

俄罗斯良种沙棘果大、高产而早熟,是其适应原产地冷凉湿润和生长季较短的气候的结果;中国沙棘果小而晚熟,是其适应原产地温热干旱和生长季较长的气候的结果。前者叶的光合能力强,充分利用时间较短的适宜光温促进果实快速发育;后者因习惯于躲避干旱使叶的光合速率减缓,果实缓慢发育成熟,这正是中国沙棘抗旱性较强的主要原因。杂雌沙棘个体间果实成熟期和发育速率发生了显著分离(图5、图6),改变了杂雌沙棘生殖生长的节律,从而改变了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有部分个体的果实成熟期比母本明显推迟,而果实发育速率比父本显著加快,能够适应比较干旱的环境而有更高的果实产量,这对于培育经济性状和适应性兼优的沙棘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2.6 叶的变异

杂雌沙棘叶形态变异系数虽然较小,但与双亲比较则变异明显。母本沙棘的叶片较大,狭长披针形,叶形系数较大;而父本沙棘的叶较小,宽短披针形,叶形系数较小,前者的叶形系数是后者的1.59倍。而杂雌沙棘的叶形介于母本和父本之间。叶是主要光合、蒸腾、呼吸器官,叶形态的变异必然使叶的解剖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异,从而改变其光合、蒸腾、呼吸的生理功能,显著影响杂雌沙棘的适应性特别是抗旱性。

2.7 刺的变异

沙棘的刺是适应干旱而退化的枝,杂雌沙棘和中雌沙棘的刺变异系数都很大。但受母本的遗传影响,杂雌沙棘的平均棘刺密度0.72~0.79个/10cm枝,比父本明显减少,但依然多于母本。

上述分析表明,杂雌沙棘与母本和父本比较,多数表型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异,部分个体的表型特别是果实产量超越双亲,杂种优势明显。本研究正是基于杂雌沙棘的上述变异特性,选育出了果产量较高、适应性较强的杂交沙棘新品系。

3 结论

(1)遗传距离较远的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远缘杂交,其子代雌株在九成宫基地比较干旱的不良生境胁迫中生长发育,多数表型性状与双亲比较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

(2)父本的遗传作用使杂交子代雌株的营养生长势显著强于母本。

(3)双亲分别把果实大、结果枝数量多、果实虽小但枝条果密度高的优良性状通过基因重组共同遗传给子代,使得杂雌沙棘的平均果产量高于双亲,有少量个体的果实产量超越双亲数倍,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为选择高产优良单株提供了机会。

(4)在双亲的遗传作用下,杂雌沙棘的果实成熟期和果实发育速率发生了显著变异,果实成熟天数比早熟的母本明显推迟而果实发育速率比父本大为加快,改变了杂雌沙棘生殖生长的节律,使其能够适应比较干旱的环境而有更高的果实产量,这对于培育半干旱区既高产又较抗旱的杂交沙棘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军,郭晓春,孙晓春,等.大果沙棘良种引种选育研究简报[J].沙棘,1996,9(4):19-21.

沙棘产业 篇6

经济型新品系:

HS-7和HS-22两个品系果实成熟期7月下旬, 百果重62g, 棘刺密度分别为0.9个/1 Ocm和0.7个/10cm, 单株产量为5.03kg和4.75kg�

HS-7.HS-22两个类型果油含量分别为1.44%和0.77%, HS-7籽油含量9.18%, HS-22为6.78%。P-胡萝卜素含量1^-7为14.9阳9/100 9, HS-22含量为19.30 mg/100g�沙棘果实槲皮素含量都在18�19mg/100g.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6.65mg/100g和28.50mg/100g�HS-7总氨酸含量为7.128 mg/100g.HS-22为4.912mg/100g�

生态经济型新品系:

杂1号新品系, 果实7月下旬开始成熟, 树体开阔.圆形, 枝叶繁茂, 生长旺盛, 树高2.5m.棘刺密度0.67�1.85个/10cm.百果重40g, 单株产量在干旱贫瘠的山地为2.8kg.在条件较好的立地单株产量5.8kg�果汁含量88.93%, Vc含量80.4mg/100g, p—胡萝卜素4.8 mg/100g, 总黄酮55.27 mg/100g, 果油含量3.88%, 籽油含量9.4%。

杂3号新品系, 果实成熟期8月中旬, 树形开阔.有明显主干。果实较小, 百果重34.13g, 但是密度较大, 果粒密度74.6粒/10cm�单株产量在贫瘠生态条件下为2.755kg.立地条件较好达4.594kg�果实总黄酮含量27.14mg/100g, 籽油含量10.62%, 果油含量2.63%。

沙棘药用、食用历史 篇7

中国以研究利用沙棘早而闻名遐迩。中国是世界上沙棘药用记载最早的国家, 也是古代记载沙棘药用经典著作最多的国家。其中, 最具影响的应属1200多年前唐代, 中国藏医药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本书收集记载了许多沙棘在医疗方面的应用资料。全书共4卷156章, 其中有30章记载了沙棘具有祛痰、利肺、化湿、壮阴、升阳的功能, 60余处记载了沙棘健脾养胃、化瘀止血的作用, 记载了用沙棘制成的汤、散、丸、膏、酥、灰、酒等7合剂以及84种沙棘的配方。

沙棘育苗造林技术 篇8

1 采种

沙棘一般4~5年开始结果, 4月前后开花, 9~10月果实成熟后长期不落。采种时剪下果枝, 捣碎果浆, 用筛子淘洗, 除去果肉、果皮和杂质即得净种, 然后晾干备用。

2 育苗

(1) 苗圃地选择有灌溉条件的砂壤土, 对苗圃地精耕细作, 施硫酸亚铁225~300kg/hm2进行土壤消毒;施肥量可根据土壤肥力和粪肥质量确定, 一般施有机肥30~45 t/hm2、磷肥225~450kg/hm2、碳酸铵225kg/hm2作底肥。

(2) 种子处理。沙棘种子小, 皮厚而硬, 并附油脂状棕色胶膜, 妨碍吸水, 播种前应做好浸种催芽。催芽时先用0.5%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2h, 然后进行催芽处理。 (1) 雪藏催芽。将当年采集的沙棘种子, 通过精选、消毒后, 选择背阴、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坑 (或库房内) , 在入冬前用积雪 (冰) 堆放, 待翌春雪化, 再按1∶3比例混入湿沙置温暖处催芽, 此时需控制温度, 以延缓发芽时间。待有20%~30%裂嘴或发芽时随即播种, 严防风吹日晒。雪藏保证了种子所需水分、养分和低温, 催芽效果很好, 出苗整齐, 抗性强。 (2) 温水浸种催芽。一般在播种前15d左右, 将种子用45~50℃温水浸泡1~2昼夜, 然后捞出混入湿沙置温暖处催芽, 待有30%~4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3) 播种时间与播种量。春季应适时早播。当土层5cm深处温度达9~10℃时, 沙棘种子就可发芽, 14~15℃时最为适宜。一般以4月播种为好。在播前灌足底水, 待土壤湿度不粘工具时, 再浅翻、耙平。条播行距15~20cm, 播幅5~8cm, 下种量75~150kg/hm2, 覆土厚度1.5~2.0cm, 出苗后应及时喷灌, 遮阳降温, 以防日灼。也可秋播, 土壤封冻前, 一般在9~10月种子消毒后, 即可播种;翌春幼苗出土早且整齐、扎根深、抗性强、生长季节长, 避开了出苗时的高温天气, 不易发生日灼和其他病害, 产苗量高。

(4) 间苗。当年间苗1~2次, 第1次在幼苗长出真叶后拔出病株, 第2次在第1次间苗10~15d后进行, 留苗15~20株/m2, 间苗后应及时灌水松土。一年生幼苗要灌水4~5次, 并及时拔草松土, 亦可在6~7月追施速效氮肥112.5~150.0kg/hm2。

3 整地

在干旱地区可采用鱼鳞坑整地方法, 尽量保留原生植被, 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应推广雨季或雨季前整地, 提高土壤保水、保墒、保肥能力, 使造林质量和成活率在干旱年份得到大幅度提高, 并能有效地拦蓄降水。整地时要巧用小地形, 一般规格为60cm×50cm×30cm、40cm×40cm×30cm等, 呈“品”字形排列在集水线上, 使周围的降水集中到定植穴内。整地过程中, 要拣净草根、石块, 垒砌硬堰, 表土、熟土回穴, 形成15°的反坡, 最大限度地截留雨水, 提高定植穴内土壤含水量和活土层厚度, 防止水土流失。采用鱼鳞坑整地施工比较灵活, 可以根据小地形的变化定位挖坑, 动土量小, 省工, 成本较低。

4 造林

沙棘植苗造林, 在春、秋季均可进行。由于沙棘苗发芽较早, 春季要适时早栽, 一般土壤解冻20~30cm时即可进行。苗木不宜过大, 以一至二年生、苗高40~100cm左右为好, 根长保留20~30cm。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 选择阴坡或半阴坡、梁峁等立地类型进行栽植。在栽植时将苗木根系用泥浆磷肥液 (过磷酸钙和水、黄土比例为1∶4∶10) 蘸根带水栽植;也可采用ABT生根粉、保水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苗木蘸根处理, 可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沙棘纯林, 初植密度4 950~5 400株/hm2;沙棘混交林, 如油松与沙棘混交, 一般栽植沙棘1 050~1 650株/hm2、油松2 250~3 300株/hm2。利用沙棘前期生长快的特点, 可以改善生境, 减轻中华鼢鼠对油松的危害。

5 病虫害防治

沙棘抗性强, 病虫害不严重。苗期有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危害;林地内发现有沙棘毒蛾、木蠹蛾、介壳虫、沙棘长眼金龟甲等虫害。采用除营造混交林、平茬更新等营林措施外, 可按通常采用的方法进行药物防治, 但应注意农药交替使用, 以防发生抗药性和药害。

参考文献

[1]赵晨霞.沙霞育苗技术及造林方法[J].沙棘育苗技术及造林方法, 2003 (Z1) :303-305.

[2]刘振山.沙棘的育苗与造林[J].生物学通报, 2000, 35 (6) :45.

[3]李根前, 唐德瑞.沙棘林培育技术研究[J].沙棘, 2000, 13 (3) :12-17.

刘志峰:我的沙棘不是梦 篇9

刘志峰就是一个和沙棘“较上劲”的年轻企业家。他所创立的水域山饮品公司(以下简称“水域山”)正是以沙棘作为原料,致力于集沙棘种植、研发和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

2011年,水域山投入5.5亿元,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起百万亩沙棘种植基地,全力调动群众种植沙棘的积极性。用刘志峰的话说,要走出一条“先让山头绿起来,再让群众富起来”的新路子,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绿色梦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刘志峰已是年轻亿万富翁中的一位佼佼者,他旗下的珂维璐集团拥有珂维璐投资、水域山饮品、青海昆仑山水屋水业、玺峰地产和韵传传媒等众多品牌企业。

刘志峰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珂维璐集团秉承“合作重于竞争”的理念,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之路,热衷公益事业,先后被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和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授予“抗震救灾、人道、博爱、奉献”奖章及“爱心企业”等荣誉称号。

尽管如此,在刘志峰的内心,却仍有一份隐痛。

由于生意上的原因,刘志峰经常往返于鄂尔多斯到南方和东部沿海之间。每当飞机起飞、降落时,俯瞰大地,南方、东部沿海的绿水青山与家乡鄂尔多斯部分地区植被稀疏、砒砂岩裸露的景象往往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他心中一个长久的心结。

5年前,刘志峰的珂维璐集团收购了原鄂尔多斯一枝绿饮品公司,如何让一家内蒙古饮品企业的产品走向全国,成为他日思夜想的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志峰认识了一种叫沙棘的植物。沙棘是一种多年生的灌木或小乔木,耐严寒、耐干旱,是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先锋树种,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叶、皮、果实及种子在医药上有着特殊功效,被誉为“奇树神果”。同时,沙棘根系发达,可与某些固氮菌共生,形成根瘤,具有极强的固氮能力,故沙棘林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绿化荒山和改善环境方面有显著作用。

鄂尔多斯土地面积8.7万平方千米,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占48%,丘陵沟壑区、干旱硬梁区占48%。在这种被誉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上,鄂尔多斯人启动了沙棘生态工程,大量种植沙棘,目前种植面积已达500多万亩。随着国家支农、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支持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沙棘产业已成为鄂尔多斯市林业主导产业之一,并被列为重大产业项目进行集群开发。

2009年4月初,尽管鄂尔多斯高原仍是朔风凛冽,可伊金霍洛旗的许多农户都收到了水域山公司免费提供的沙棘苗,还收到了种植沙棘的补贴。不久后,昔日看似无可用途的荒坡、沼泽地上,新栽的沙棘便挺起了稚嫩的腰枝。这是刘志峰的水域山饮品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始种植沙棘的成果。

这一年,投资2.8亿元的水域山饮品沙棘生产基地在伊旗竣工投产,基地配备了自主研发的沙棘原果处理线,引进了先进的PET无菌灌装生产线、屋顶包生产线和世界上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分子溶解技术对沙棘进行提纯的生产设备,年生产规模可达5万吨以上,是中国最大的沙棘果加工生产基地。

370亩的生产加工园区,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完善的营销网络,水域山的行动有效带动了鄂尔多斯市的林沙产业发展,提高了沙棘行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为将鄂尔多斯市打造成“中国沙棘之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科技梦

自打迷上沙棘之后,凡沙棘方面的书籍,刘志峰必买;凡遇上生产沙棘产品的企业,刘志峰必去。随着对沙棘研究的深入,刘志峰发现,尽管沙棘全身都是宝,加工后可生产出饮料、保健品等,连提取过后的废料都是很好的饲料,可是,要用沙棘加工出好产品,却并非易事,技术上的难题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工厂尚未动一锹土,极具前瞻眼光的刘志峰就在北京建立了研发和市场团队。沙棘加工技术的研发已经在和国内外高等院校、科技院所的合作下紧锣密鼓地进行,市场开发的调研也是不惜代价,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摸底市场。

尽管沙棘因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而被人们广泛认可,国内目前也有几家企业从事沙棘饮品开发,但是,因为投资规模和生产技术等问题,产品纯度和口感一直不被人们所接受,目前为止,尚无一家企业能将沙棘产业做大做强。2007年,水域山和国内一所农业大学合作,于2008年3月在原来普遍用的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之上,研制出了分子溶解技术,使沙棘在提取纯度上达到更高,同时解决了沙棘的降酸问题,两大技术难题终被攻克,该技术已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

水域山生产的沙棘果汁饮料系列产品采用“鄂尔多斯高原沙棘”———种最优质的天然原料酿制而成,避免了工业污染的同时,也杜绝了人工种植时肥料的化学污染。沙棘果实采用手工采摘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果实的完整性,防止了机械采摘对果实的破坏。沙棘果实经过三次人工筛选出品质上乘的果实方可榨成果浆。果浆的加工过程采用目前最先进的鲜榨技术,采取真空封存,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储存,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也保持了营养和口感。

产业梦

选择了做沙棘产业,就注定了刘志峰要走一条艰辛的路。但刘志峰深信,只要脚踏实地,立足长远,就会有收获。

最初涉及沙棘产业时,摆在刘志峰面前的是一系列问题:供应链长、研发能力差、市场能力弱、品牌意识不足等等,都制约着沙棘产业化的发展。通过调研,刘志峰设计了一个大循环的产业链思路:把沙棘果做成沙棘汁,然后从沙棘籽提取出籽油,从沙棘皮中提取黄酮、氨基酸,剩下的一些原料做成沙棘饲料,得到的商业利益再次投资到沙棘种植与推广领域。

2007年,水域山饮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首先面临的是种植问题。沙棘从栽种到长果产生收益需要3年时间,由于收益慢,很难调动农民积极性。为了让更多农民种植沙棘,水域山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并免费为农民提供种苗和种植工资,沙棘成果后再负责收集,还给农民补贴。

其次就是产品的市场化和品牌化问题。为了把品牌打出去,提升沙棘产业影响力,刘志峰不仅请来电影明星张涵予做产品代言人,还在长江商学院的同学中广泛介绍沙棘的生态效益,但是要得到老百姓的了解和认可仍需时间。

刘志峰深知,只有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整个沙棘产业才能实现良性运作,才能靠产品的产业运作带动沙棘的大量种植,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为此,水域山从原料源头开始,实行“订单种植”,在“公司+农牧户”的成功运作模式下,把数十万农牧民和百万亩的沙棘原料基地纳入水域山沙棘原料管理体系中。

此外,刘志峰早在公司创立之初就确立了“关注生态,成就健康,缔造财富”的经营使命和“做中国生态健康新产业”的目标。通过落实种植、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环节,打造沙棘生态产业链;通过品牌运营扩大市场规模;通过产业带动种植,实现生态治理产业化。

面对追求利润和效益的商业化环境,刘志峰却选择了一条漫长而遥远的道路:“沙棘产业需要技术化、产品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只有产品卖好了,才能带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年轻人就应该有理想、追求、责任和热情,把沙棘产业做到全中国,是我的理想和追求,也是我的责任。我将一直努力。”

上一篇:高职公文写作教学下一篇: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