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的胜利

2024-10-23

自我认知的胜利(共9篇)

自我认知的胜利 篇1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人们开始利用其改造周围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自我的认知也逐步发生了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可以理解为对自己认识、了解、反思的过程,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影响产生与以往不同的认知。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的多方面认识,包括对自己进行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认识。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环境中心理上的自我认知变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对应的判断准则作参照,形成不同的认知结果。信息环境强大功能背后的隐患是不是应该让人类有所警惕,面对人面对技术所反馈的认知真的同人与人面对所产生的认知是等价的吗?我们会被信息技术所改变到一种怎样的状态,又将成为怎样的人?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而且是对人们的生存观的彻底改变。(1)本文试图提醒人们在面对信息技术改革浪潮的同时对其有所警觉,意识到依赖技术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进一步思考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一、信息技术对自我认知的消极影响

1. 认知途径的冲突

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对认知途径的选择存在缺乏理性、选择渠道单一等问题。在信息环境中,人们的个体认知具有隐蔽性,在选择认知途径的过程中缺乏理性。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工具,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嵌入到人类生活的社会文化系统之中,使以往的社会文化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体现就是:信息技术带来了社会关系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2)很多人选择认知途径的过程多出于自身习惯和自身偏好,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以颁奖为例,这个问题就能得到很简单的印证。在各种比赛的颁奖环节,人们对于成绩的关注,多集中在自己,和关心的人身上,几乎很少去关注比赛中自己不关注的项目,这种输入性的认知获取途径就是缺乏理性的。人们在进行认知选择的时候,多接受的是自己主动希望去了解的内容,因此所得到的信息就是片面的,而这些片面的信息就容易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导致自我认知的偏差。

人与人互换信息是通过交往沟通实现的,交往行为在普遍意义上是一种以语言为纽带的互动活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这种语言转化为抽象的文字符号,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媒介,这种抽象的沟通方式完全区别于我们直接在现实环境中的进行人与人的交流,他没有语音、语调,无法完整表达说话者的意思,最重要的是,无法对接到话语的人形成语言刺激,人们面对符号的沟通是麻木的,这种单一的认知途径消解了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桥梁,没有了完整的互动,信息简单的传播,会改变人们对自我认知的积极态度,消解自我认知的客观性、完整性。

2. 对外部形象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影响下,个体会对之前的外部形象认知产生完全迥异的变化,对自身外部形象的认知影响是自我认知发生变化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会发现我们认识的自己和对外呈现的自己并非完全吻合。我们总觉得了解自己多过别人,因为自己是不会和自己说谎的,因此我们的自我认知会受限于我们的视角。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的形象可能是沉默寡言的,而在信息技术的保护下会转变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设定,表现出与现实性格不同的一面。信息技术下的个人身份和角色不是根据现实的拟定设立的,而是一种自我的幻化,这样的环境下,使我们自己也能重新认识一个新的自己,从而获得新的评价。个人对社会关于自身的反馈和主观观念相碰撞形成了自我认知,且其亦会随着主体社会实践活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和逐渐深入而动态地更新和重生,生成新的自我评价,那么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自然也包括吸收他人对我的评价,这种对我的评价与自身原有观念相互交织。这时个体就以他人的评价当作参照系统,进行新的自我认知,然而认知后的外部形象与更替前的外部形象经常会出现大相径庭的情况。根据个体在网络中表达的话语来构建一个新的形象,卸下了现实生活对于角色设定的约束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人们可以大胆表露自己的诚实和正直,任何真实的言行都不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3. 信息膨胀导致自我幻化

海量信息的处理,使得我们的认知主体受到影响,无法独立的存在于网络机器与现实社会。由于自我认识在这种海量的信息中的削弱作用,我们获得的信息也是破碎化的,零散化的知识使人们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系统。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不良信息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对人类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部分人的价值观发生偏离。对社会产生更多的否定性认识,对自身固有观念的强化,从而无法定位自己。舆论环境对受众起到一种“培养”作用,使受众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发生转变。信息技术是当人们接触较多的媒介,日益强大的传播功能为泥沙俱下的信息提供了传播途径,导致人们自我认知的偏离。

自我膨胀是以自我为中心主义,将自身囚禁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没有了参照物,容易对他人观点进行简单的否定,对自己的评价失去了客观的标准,造成自诩过高的情况,削弱了交往中对自己认知的影响,从而与他人关系紧张。由于对象的不特定产生自我幻化,自我的欲望在不断膨胀,并在信息技术的隐藏下不被满足,冲突愈发强烈,以至于影响到自我认知。因为一己私欲在作祟,使我们丧失了对于一件事物的基本思辨能力,应用到自身,就形成了自我认知的缺失,以至于,哪怕听取他人的意见这件事,只要坚持下来,并长期去做,就会获得巨大收益,但仅仅因为自我的满足而放弃去更新自我认知的机会,便放弃了这件事。而我们往往会看重那些自我膨胀类似的短期收益很大的事情,哪怕将来会损失更大,丧失思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自我认知的建立是扭曲的,而且是不容易建立起来的。

二、信息技术影响自我认知的原因

1. 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信息技术,虚拟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其简化为人与机器的关系,无法使自己完整地认识自己,因为人对自己的认知是需要放在社会中与他人相对照而形成的。认识自己是一个终生的过程,事实上,认识自己是很有趣的。信息技术环境将人与人割裂开来,无法形成持续的、真实的反馈,让机器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感知。马尔库塞谈论大众文化时常常谈到技术统治,技术理性使人们不断获得科学、发展科学,但是人们享受便利与舒适生活的同时,又被不同的观念所利用,诱使人们沉迷于科技的进步,却忘记了科技进步背后人类生活的本质和人之为人的真实需求。

在人与机器交流的过程中,人逐渐被机器所控制,越来越不自由,甚至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异化。信息技术革命不但带来了生活的便利,而且也带来了生活的困扰,人们原本独立的生活被信息技术的发展所绑架,无法认真思考,无法反省自身,更无法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人类会被电话、短信、互联网击碎,这种碎片化的切割对我们进行完整的自我认知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2. 自我认知的囚禁

新的囚禁状态直接导致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思想,人与现实世界隔离后导致自我膨胀。信息技术的出现让人类每天穿梭于信息海洋之中,无法回归现实的正常的沟通与交流。这种囚禁状态让人类无法清晰地看清自己,人的内心是丰富和变化的,仅仅通过静态的划分是难以充分地认识自身的。信息技术利用了自身隐蔽性的优势,使人们在无意识中逐渐发生膨胀。在网络的囚禁状态下,成为个人思想的狂欢地,具有鲜明的个体化色彩。就像罗素说的:“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世界,要把它变为天堂或地狱都在于我们。”

三、小结

在信息技术已经多方面融入我们生活的当下,在如何正确地看待和把握信息技术对个体自我认知的影响这一问题上,我们应该秉持理性,共同发展的态度。让信息技术成为意识支配下的工具,通过良好地利用,使个体建立起完整的自我认知体系。使个体投入信息技术社会中时,保持对自我认知的清晰认识,在面对自我认知发生冲突的时候,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更新,既不能丧失主观思考的能力,又要接受信息社会所带来的与自身相悖的认知事实。从而达到一种共同发展的目的,实现机器为人所用,信息技术与人类认知相容相生,实现人的主体价值,使社会在发展中合理演进。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触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导引人类走入一个从未体验过的认知世界。然而信息技术也正潜在地影响着个体的自我认知,由此引发了个体自我认知与原有认知的冲突。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对个体自我认知产生的消极影响,揭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自我认知的局限性和正确的指引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我认知,自我囚禁

注释

1程广安.论虚拟与现实矛盾关系中人的主体性价值[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10-114.

2白淑英.从技术思辨到社会哲学—关于虚拟世界研究的方法论转向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01):81-84+88.

自我认知的胜利 篇2

大家好。相信我的主题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是自我认知的不断进化。我们都在不断成长,但是我们也都感受到了,现在的社会笼罩着焦虑的乌云。这种焦虑可能源于中年危机,华为裁员,胡伟伟套现等等各个事件。人们想我的生活混乱了,我的生活不好,我们怎么办,我们一定要忙起来,然后,我们忙的昏天黑地到最后转身却发现只有一片狼藉。您们有过这种感觉吗,我就有过。所以我想说,其实,人这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而打破焦虑就始于清晰的自我认知。我希望我们永远知道哪些东西能让自己产生动力并坚持不懈;我希望我们一直敲着警钟问自己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希望我们时刻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和自己握手和解。

最后,请允许我用拜伦的诗来结束我的演讲: 可他不久就明知自己,与人几无相同之处,生来不肯使自己思想服从他人,他自行其是,怎肯把心灵主权拱手交给心灵反抗平庸之辈,孤掌难鸣而不失傲骨,他的心灵自有一种生命,无需仰息芸芸众生。

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团体干预研究 篇3

自我认知 (self-recognition) 是自我意识的三种心理成分之一, 自我意识是主体的自我认识, 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态度的统一[1]。尽管对于自我认知的理论构成方面, 学者们常常有着各自的见解, 难以得到公认的界定, 但纵观大家对其的理解, 我们还是可以得出自我认知是个体的主观我对客观我的认识与评价, 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知。

对于大学生而言, 其健康的心理环境离不开自我认知的健康发展。在本研究针对大学生自我认知常见问题, 采用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 设计系列团体活动, 并以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作为团体咨询活动有效性的标准, 由此来看团体咨询对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干预效果, 并检验方案的合理性, 最终为大学生自我认知团体干预的常规化做好实证资料的准备。

二、研究过程

首先, 根据团体活动的目的来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具体为: (1) 团体活动主题为“Know yourself, Love yourself”; (2) 内容设计, 第一单元目的是形成团体氛围, 达成团体规则, 并初步加深其对自我的认知;第二单元目的是进一步增进彼此了解, 澄清个体价值观;第三单元目的是帮助成员规划未来;第四单元目的是协助成员学会欣赏自己及他人, 回顾并分享团体历程, 最后处理离别情绪。

其次, 选取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作为评估团体咨询效果的校标, 并进一步选取其前后测工具, 分别为《自尊量表》 (SES) 和《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 。

再次, 通过宣传海报开展招募工作, 并对报名者进行测量, 通过面试选取了6名自我认知渴望提高和4名存在一定程度困扰的学生, 并将其测量结果作为前测成绩。所有被试总体精神状态良好, 身体健康, 无明显心理障碍, 有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的愿望, 并承诺愿意将团体心理咨询全程坚持下来。

最后, 团体活动的实施过程。共进行2周, 每周两次, 共4次活动, 每三天进行一个单元, 每次活动时间定为晚5:30-7:30。

三、研究结果

在完成4次的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后, 我们对10位成员的自尊与一般自我效能进行了后测, 由此来了解本次团体干预的最终效果。

(一) 自尊水平

采用描述统计来了解团体心理咨询前后的大学生自尊水平的变化情况, 见图1。

由图1可见, 从自尊量表的前测总分和后测总分上, 可以看出每位成员在参加完团体心理咨询后分数都高于参加团体心理咨询前, 即自尊程度都有所提高。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进一步了解自尊前 (M=22.30) 后 (M=27.60) 测的差异情况, 结果发现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t=-5.92, p<0.05) 。

(二) 一般自我效能

采用描述统计来了解团体心理咨询前后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变化情况, 见图2。

由图2可见, 从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前后测总量表分上, 可以看出大部分成员在参加完团体心理咨询后分数都高于参加团体心理咨询前, 即自我效能感方面, 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有所提高。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进一步了解自我效能感前 (M=2.55) 后 (M=2.86) 测的差异情况, 结果发现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t=-2.65, p<0.05) 。

(三) 团体成员反馈情况

从团体成员对活动的意见反馈来看, 团体咨询的目标大部分达到占62.5%, 完全达到占12.5%;团体成员对活动的整体感受都非常好;在团体进行过程中62.5%的成员觉得非常满意, 37.5%的成员觉得大部分满意;团体成员62.5%认为在团体中非常安全, 25%认为比较安全;成员的自我认知改善情况程度, 认为有很大改善的占62.5%, 认为有一些改善的占25%。

四、讨论

本次团体心理咨询将共同具有自我认知方面困扰的大学生组织在了一起。通过本次团体活动,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在认识层面及情感层面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在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 这种变化如果能持续地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中, 就一定会促使他们的行为有所改变。

总之, 通过本次团体活动实施及效果评估, 我们所设计的活动方案基本达到了预期干预目的, 说明“自己/他人眼中的我”与“价值观”方面的干预信息有利于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提升。另外, 团体心理咨询活动是改善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鉴于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密切关系,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对其正确自我认知的引导, 而团体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有效咨询形式之一。

参考文献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篇4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在学习活动和职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职业活动的效率,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职业能力表现在相应的职业活动中。从事同一职业的人们,在相同的条件下,如果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不同,就使他们的职业能力形成差异。

(3)职业能力的构成由于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因此我们可以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①一般职业能力

主要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与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任何职业岗位的工作都需要与人打交道,因此人际交往能力、与他人良好协作的团队合作能力、生活与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与职业能力相关的、不可缺少的能力。

②专业能力

自我认知的胜利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5年6月—2006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按照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调查对象共98例。诊断标准为心衰程度的诊断和心功能分级标准,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法。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心力衰竭的病人;②符合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Ⅱ级~Ⅳ级者;③同意参加本调查研究者。

1.2 方法

1.2.1 一般情况的调查

设立病人一般资料及病情评估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诊断、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病史、日常照顾者、家庭模式和保持健康的依赖人员等。心功能分级:根据病人病历中的入院诊断确定病人的心功能分级(所有病人心功能分级标准均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法)。

1.2.2 调查内容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心力衰竭不适症状给病人带来的困扰;遵医嘱服药和饮食的认识水平;自我护理管理的认识水平。

1.2.3 资料收集

由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人在病区对纳入病人进行发放问卷,先引导病人本人认真、仔细地阅读,指导答题。对看不懂题目的受试者,以中性的、不加任何暗示和倾向性语言地把题目意思逐条告诉他们,让病人独立评定。填完后收回,发放98份,回收98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

2.2 自我护理维持水平(见表2)

2.3 自我护理管理认知水平(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自我护理维持水平部分较高,对生活方式接近40%持否定态度,94.5%病人能严格遵医嘱服药,较田芳英等报道的70.0%高[2]。考虑病人服药依从性比较高的原因,可能与病人对医院的期望值和对医生的信任度有关。

本研究亦显示,病人在自我护理管理认知方面较差,病情变化的观察接近70.0%不知道,对所服用药物的主要副反应及其自我观测指标78.6%不知道。提示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较低。原因可能是本组调查对象老年人多,年龄>60岁占61.1%,老年人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学习积极性下降。同时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院日的缩短,使病人的住院日缩短,往往是病人的症状得以控制、缓解就出院,在短时间内无法充分地向病人宣教更多的医疗、护理知识。护士人员不足和繁忙的工作,使护士没有针对不同病人、病情不同阶段差异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从遵医嘱服药行为较高结果表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在执行治疗方面比较积极,而在保健、预防复发方面重视不够。提示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教育,不但住院期间,还需要在门诊、甚至延续到社区,通过反复多次的、连续系统的对病人进行,才能使病人的自我护理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Gantz B.Self-care:Perspective from six disciplines[J].Holistic Nurse Practic,1990,4:1-12.

自我认知的胜利 篇6

目前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慢性病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 不仅严重影响了慢性病患者自身的生命质量[3,4], 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无论是对患者本人还是家庭, 都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 对个体会造成心理应激反应。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不适, 而且, 更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不适, 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有学者报道[5,6], 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健康人差, 存在多种心理痛苦, 主要表现为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睡眠饮食, 这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不利, 须给予心理干预。鉴此, 为进一步了解慢性病患者的内心自我感受, 以便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促进康复, 笔者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60名慢性病患者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1~2月间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6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入选条件: (1) 符合WHO制定的关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7];病程1年以上; (2) 意识清晰, 无智力障碍, 小学文化程度以上, 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3) 知情同意, 愿意参加本研究。其中, 男42例, 女18例;年龄49~68岁, 平均 (56.23±16.35) 岁;文化程度:小学8例, 初中28例, 高中或中专17例, 大专以上7例。职业:工人26例, 农民15例, 干部19例。婚姻状况:已婚60例。病程1~18年, 平均 (14.3±8.9) 年, 病种:高血压病者12例, 糖尿病者11例, 脑卒中者14例, 冠心病者13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10例。同期选取6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 女20例;年龄46岁~69岁, 平均 (59.8±15.73) 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 初中26例, 高中 (中专) 20例, 大专及以上8例;婚姻状况:已婚60例。职业:农民12例, 工人28例, 干部20例。两组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TSCS) [8]TSCS由美国H.Fitts于1965年编制、林邦杰在1978年修订的第3版, 共70个题目, 每个题目分5级评分, 完全相同计1分, 大部分相同计2分, 部分相同或部分不同计3分, 大部分相同计4分, 完全相同计5分。包含结构维度: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内容维度: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综合状况:自我总分与自我批评等10个因子。前9个因子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 而自我批评得分越高, 自我概念越消极。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前, 研究者向被测试对象解释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被测试者知情同意后, 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对被测试者讲解问卷填写方法, 要求被测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量表内容, 独立完成。对难理解的问题, 由研究者向被测试者解释, 但避免使用暗示性语言。

1.3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建立数据库, 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慢性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自我概念评分结果比较 (见表) 1。结果显示, 慢性病患者自我批评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健康人人群, 而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等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群,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慢性病影响患者的健康自评水平, 研究表明[9,10], 健康自评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高脂血症、骨关节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存在密切独立的关系, 不同种类慢性病造成的自感健康受损程度不同。本研究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从认知方面对慢性病患者进行了心理健康自评。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TSCS测评中, 慢性病患者自我概念总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 表明慢性病患者自我概念的积极性低于健康人群, 自我评价不足, 存在认知错误。具体表现为自我行动、自我满意、心理自我、生理自我、家庭自我以及社会自我等自我认知的各个方面的认知错误。慢性病患者自我批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表明慢性病患者表现为消极的自我概念。上述结果表明慢性病患者不仅存在一定程度的躯体不适, 而且更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 须引起医务工作的关注。导致慢性病患者产生上述认知错误的原因在于, 慢性病必然引起生活功能障碍, 随着慢性病病情加重、种类增多, 功能障碍会逐渐加重, 进而导致其心理状况减弱。心理状况受一定程度的认知影响, 认知水平高, 心理健康水平就高, 就能够积极正确地应对疾病, 就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反之, 认知水平低, 心理健康水平低, 就消极地应对疾病。对疾病的康复就不利。这就提示医护工作者在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不仅仅注重躯体治疗, 减轻躯体不适, 而且更应关注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疗康复中的作用, 对心理健康自评较差的慢性病患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 调查慢性病患者自我概念水平, 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TSCS) 对60例慢性病患者和60例健康人群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①慢性病患者自我批评因子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②慢性病患者心理自我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慢性病患者自我概念水平较低, 医护工作者应给予其心理干预, 帮助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慢性病,自我概念,心理健康,调查

参考文献

[1]李惠萍, 孔祥军.中学生自我概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3 (5) :324-326.

[2]吕探云.健康评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39.

[3]马静.持续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 2006, 32 (5) :374-376.

[4]冷静, 邓冰, 胡艳文, 等.贵阳城区老年慢性病人健康状况及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J].贵州医药, 2010, 34 (4) :311-314.

[5]邢华燕, 林爱琴, 韩秀敏, 等.郑州城区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6, 41 (2) :308-310.

[6]吕保良.郑州城区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SCL-90与相关因素[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9 (4) :51-53.

[7]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8]林邦杰.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订[J].中国测验年刊 (台湾) , 1980, 27 (1) :71-78.

[9]张凤梅, 徐恒戬.健康自评与老年人群慢性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 (23) :2354-2356.

自我认知的胜利 篇7

不难发现, 牛津词典和韦氏词典对自拍的定义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或电脑摄像头的使用是自拍行为的必要条件, 而上传到社交网站则通常是这一行为最终的目的。因此, 自拍行为的流行与社交网络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辅相成。

社交网络自拍与图像操控

上世纪末, 因特网从传统的网页浏览模式, 发展到自媒体时代, 出现了各种多对多人际沟通工具, 并在21世纪开始普及, 社交网络应运而生。

国外较为热门的有职业社交网站Linked In、个性化空间Myspace、复制线下真实人际关系至线上的Facebook、多平台的图片实时分享应用Instagram等。

国内先后出现校内网、开心网、豆瓣网、同学网、占座网以及腾讯的QQ空间、后来的微博等等。[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又相继出现了米聊、微信等移动客户端产品。

1.社交网络中的照片分享

由于社交网络是一种新近出现的社会现象, 相关的调查相对欠缺, Beresford Research针对美国18岁以上民众使用在线社会网络的调查发现:民众平均每周使用在线网络22小时, 其中81%张贴照片, 72%的人回复他人所张贴的照片, 68%持续更新想法及活动记录。[4]

Instagram的新闻页面发布了该应用最新的统计数据:每月有2亿活跃用户, 其中65%的用户来自海外。全球照片上传总量已达到200亿, 每天平均有6千万张照片上传。每天这些照片会收到16亿的用户点赞。[5]

国内的移动社交网络中, 用户的图片上传量也很可观。微信用户数量目前已经突破6亿[6]微信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朋友圈月活跃用户达到2.7亿, 每日上传图片数量过亿。[7]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 人们似乎不约而同变得越来越忙碌, 传统形式的人际交往也显得越来越奢侈。而各种飞速发展的社交网络产品或服务形态,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社交活动的时间与成本。过去的当面拜访、书信交流、电话问候, 如今日益被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社交网络沟通所替代。如果想知道某人的近况, 只要打开社交网络, 查看此人最近更新的状态, 就可以看到对方图文并茂的生活写照。然后动动手指, 留下评论或问候, 等待对方回复。对方也可以在方便的时候看到评论, 并在回复中道谢或调侃或致以问候或分享信息, 然后等待评论者的再次回复。这样一次典型的社交网络沟通起于照片, 但远远不会止于照片, 整个沟通过程也许只需要花费双方排队时或者等地铁期间的几分钟时间。

社交网络的繁荣与图片分享行为尤其是自拍行为密不可分。在自媒体时代, 由于各种自媒体社交平台的出现, 普通民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技术门槛的降低也使得摄影行为逐渐去专业化和去精英化, 网络用户成为自媒体表达的主体和推动者。他们发现自拍照是一种自我表达和吸引注意力的有效方式, 也是网络沟通的优质媒介。于是, 各种随时随地拍摄的照片、长度只有十几秒的视频不断被分享到社交网络上, 捕捉着人们生活场景中有意味的瞬间, 呈现着日常生活的不同侧面。而社交网络中由照片引发的交流, 也使得摄影由个体的记录和自我表达变成了一种新的人际沟通形式。

2.网络自拍与图像操控

对于社交网络用户而言, 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拍行为的频率和可能性。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 普通人可以决定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表达, 但自己的形象却掌握在画家、摄影师和图片后期制作人员手中。而在自媒体时代,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普通人可以通过各种操作简单的移动智能设备, 记录、编辑和发布自己的形象, 人们终于获得了对网络空间中自我形象的操控权。

2010年开始, 以Iphone4为代表的一批智能手机陆续上市, 它们采用了超高像素密度的液晶显示屏和前置摄像头, 实现了此前任何移动设备都无法达到的高画质图像显示, 也让用户不仅可以独自享受自拍的乐趣, 还可以在拍摄过程中利用前置摄像头的镜面效果, 自由地调整表情、姿势、拍摄角度、背景和光线, 展示出自己最美的一面。从拍摄的那一刻起, 人们就开始自由掌控自己的形象。

过去, 人们往往会把重要的照片交给照相馆的专业人员, 用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后期加工, 让照片中的自己看上去更完美。而现在, 各种操作简单的傻瓜式图像处理软件, 让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对自己拍摄的照片进行修饰美化。2011年, 图像处理软件“美图秀秀”移动客户端发布后, 立即成为最受欢迎的手机应用软件之一。2014年4月, 美图秀秀及其子品牌用户总数达到7.4亿, 其中移动端用户数达到4.22亿, 日活跃用户数达到2358万。[8]除了传统的剪切、拼图、加边框等功能之外, 美图秀秀的卖点在于强大而全面的人像美化功能:磨皮美白、瘦脸瘦身、眼睛放大、祛斑祛痘一应俱全, 最新版本甚至还出现了腿部增长功能。

2012年起, 多家手机厂商更是推出了被称为“自拍神器”的机型, 而今年新上线的小米手机四代已经具备智能美颜功能, 能自动识别人物性别年龄, 进行针对性的智能美颜, 实现更真实自然的图片效果。

在自媒体时代, 网络社区的飞速发展为自拍图片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大量的观众;而安装于移动智能设备、伸手可及的图像处理软件、以自拍为卖点俘获女性用户的智能手机层出不穷, 都为自拍提供了足够的甚至过剩的技术支持。这些日益完美的自拍照片完成后, 往往可以一键分享至各种社交网络平台, 难免会让用户产生路径依赖, 从而进一步推动自拍潮流的形成。

当一张自拍照片被上传至社交网络平台后, 它就开始承载远比图片内容更为丰富的意义和内涵。一张公开发布的自拍照是主体的一次自我表达, 在搭配上相关文字时, 它可以描述生活状态、宣泄个人情绪、表达思想观点……主体在这一表达中展示着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和自主性。他们可以有意控制和塑造自己的形象, 筛选自己的生活场景, 展示自己想要被人了解的一面。无论是拍照的背景环境、拍摄角度和时机还是自己的装扮、表情和姿态都完全由自己掌控, 所有图片都是由自己筛选, 自己修饰后发布在自己选择的社交网络圈。而用户在对自己的照片进行上述处理时, 也获得了对自我形象的操控权。于是, 自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主体在公共视野中对自己的形象行使主权的一种努力。

社交网络自拍中的印象管理

自拍照片作为社交网络中的话题生发点, 在网络空间的公开舞台上被赋予了表演色彩。而主体的这种表演既带有对观众反馈的期待, 也在某种程度上主动迎合着观众的期待。

个人在网络自拍照片中进行自我展示和自我美化时, 会采取各种印象管理策略。在社会心理学中, 我们将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称作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充分说明社会认知是认知者与被认知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中提出印象管理的概念。他进一步详述了莎士比亚的观点:人生是个大舞台, 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有如演员相互配合的演戏。人们按社会剧本的需要 (即社会期望的需要) 扮演自己的角色, 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对方互动的制约。在互动中, 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别人存在的事实, 因此都不可避免地根据别人的期望来塑造好自己的形象, 努力隐藏别人不欣赏的某些方面, 表现出别人欣赏的东西。[9]

在网络表达中, 自拍图片的拍摄和选择存在极大的自主性, 是一种控制性极强的表达和沟通方式。它比起当面沟通更容易过滤信息, 即更容易进行印象管理。

对于用户而言, 网络自拍图片中的印象管理分为以下几种不同情况:

1.熟人网络社区中的印象管理。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熟人网络社交平台中, 大部分社会关系都是由线下复制到线上的, 可能的观众都是自己生活中的熟人、亲友等等。既然观众都是已经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熟人, 为何还要煞费苦心地美化自己已经广为人知的形象呢?我们知道, 在中国社会古老的“面子”文化中, 印象管理的大部分努力都是针对熟人群体的。在熟人圈子中的印象装饰中, 脸面既可以起到人际互动的象征符号作用 (它可以表征一定的家世、财富、身份、地位、角色、权力、声望、荣耀和社会关系) , 也能够因使用得当而给人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满足和快感。[10]这就不难解释, 为什么很多人在网络空间中晒驾驶室自拍、办公桌自拍、饭局自拍、海外景点自拍、酒店自拍。以一种直白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告诉亲朋好友:我去过哪里, 我吃过什么, 我玩过什么, 我拥有什么。任何能够彰显生活品质和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场景, 都会成为备受自拍者青睐的背景。当然, 炫耀并不是唯一的自拍姿态, 网络空间中也不乏各种晒“糗事”的自拍, 比如炒菜炒煳了, 咖啡倒在电脑上了, 车被蹭了, 轮胎被扎了等等。这一类看似自爆尴尬实则表现可爱和求得同情的内容, 往往反而收到更多的关注和反馈。

根据戈夫曼的印象管理理论, 社会认知过程中, 既有首因效应, 又有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初次印象对人的社会认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学者指出, 认知者在与陌生人交往时, 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与熟人交往时, 近因效应则起较大作用。[11]虽然在熟人网络社区中, 大家都熟知彼此外貌体型、性格特征、生活水平、社会地位等各方面情况, 但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 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不断更新的状态和图片, 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掩盖对于熟人的旧有印象。如果每天都看到熟人分享经过美颜软件处理的完美照片, 人们逐渐会慢慢习惯这一皮肤光洁无瑕、眼睛明亮有神的完美形象, 以至于脑中原本不完美的真实印象也被这一形象所替代。对于不经常见面的熟人来说, 这种近因效应就更加明显;而与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接触频率越低, 通过网络自拍进行的印象管理也就更容易实现。

2.虚拟网络社区中的印象管理。在各种博客、微博、网络论坛等公开网络社区中, 大多数受众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 因相似的兴趣爱好或现实需求走到一起, 相互关注, 相互交流。显而易见, 在陌生人社区中, 由于信息发布的延时性, 让主体有充足的时间筛选信息、修改细节、精心润饰、自我美化, 呈现自己理想的形象;同时网络表达具有很强的控制性, 主体不会在表达过程中受到受众的影响, 所有的表达都是有准备、有选择的, 因此, 通过自拍照进行虚拟网络空间中的印象管理, 比在熟人网络社区中更加简单易行, 也更加有效。

社会认知中著名的“晕轮效应”, 也称光环效应, 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或好或坏的印象之后, 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12]这一效应实际上就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型的结果。在对人的认知中, 由于晕轮效应, 一个人的优点一旦变为光环被夸大, 其缺点也就被光环遮挡住了。

即使这一名词未被社交网络用户所熟知, 该效应也早已被用户充分利用。不仅普通人用美化过的自拍照给陌生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很多政要也利用这一效应来达到政治目的。

罗马教皇、英国皇室成员、美国总统等, 都曾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自拍照。2006年起, Facebook已经成为州长及国会议员竞选的重要工具。此前, 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张穿着休闲卡通T恤、笑容可爱的自拍照在网络中广为流传, 受到全世界很多网友的追捧, 而他与普通民众的大量合影自拍照, 也在世界范围内塑造了这位总统亲民的形象。由于晕轮效应的作用, 他所表现出的亲和这一特质, 往往会使人联想到热情、善良、富有同情心、富有幽默感等相关特质。自拍这一行为本身, 似乎也在对民众暗示:你看, 总统和你一样喜欢自拍。这种印象在无形中拉近了他与民众的心理距离, 于是国家领导人以普通人形象示人的自拍照、自拍合影, 已经成为一种政治工具, 承担着塑造意识形态的功能。正如陶东风所说:“‘微时代’的政治不再是宏观政治的一统天下, 更加世俗化和平民化的微观政治正在改写我们的政治话语, 重新设置我们的政治议程。”[13]自拍已经开始在自媒体时代的微观政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网络自拍与自我认知

在自我概念研究先驱查尔斯·库利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 认为自我是社会的产物, 只能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在社会互动中, 想象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人只存在于他人的心目中, “人们彼此之间的想象是社会的固定的事实”。[14]在库利看来,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无非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 因此, 每个人都有着从他人那里不断获取认同的欲望, 这种欲望强烈而持久, 成为网络自拍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囿于自己的特定身份, 很难直白地要求他人对自己进行评价。而且只有成就出众的人, 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可。于是, 人们就将这种心理需要投射到网络虚拟社区中, 在匿名性的保护下, 毫无顾忌地展示自己, 获取他人的关注和评价。而精心筛选和修饰过的自拍照作为陌生人了解自己的唯一渠道, 无疑是建立理想的自我形象、获取赞扬和认可的有力武器。在自拍图片中展示出的容貌, 直接决定了主体得到的关注程度, 决定了追随者的数量, 最终决定了其虚拟社区的社交圈。同时, 匿名受众的评价往往也比较直接和极端, 对主体的自我认知产生更大的形塑作用。

自我认知具有动机功能, 可以激发主体的不同行动。1987年, 托里希金斯提出了系统的自我差异理论, 将自我区分为不同的形式。实际自我 (actual self) 指我们真实表现出来的自我, 而我们将实际自我与其他两种自我进行比较。第一个是理想自我 (ideal self) , 代表了我们和他人对于我们自己的期望和渴望。第二种是应然自我 (ought self) , 指的是责任、义务以及我们感知到的为了荣誉的各种外在要求。实验证明, 自我认知会激发出不同动机, 导致不同的结果。[15]当人们想到自己可能接近理想自我时, 就会出现兴奋的情绪, 出现对积极后果的预期, 并出现积极的行为应对。如果人们感到或许永远不能成为理想自我, 就会体验到沮丧和羞愧的情绪, 并引起消极的行为应对。

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 英国19岁男孩丹尼·鲍曼疯狂沉迷于自拍, 曾为了拍一张“完美”的自拍照每天花去10个小时, 不得不因此退学, 期间他的体重减轻了12.7公斤。“我总是在追求拍摄完美的自拍照, 当我意识到我不可能拍摄一张完美的自拍照时, 我就想自杀。”鲍曼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 “为了自拍, 我失去了我的朋友、学校、健康和大部分生活。”鲍曼曾过度服用药物试图自杀, 幸好被母亲发现。[16]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但自我认知的动机作用并不只会带来消极后果。

社会心理学和医学领域的研究发现, 一些公开的自我呈现, 尤其是理想自我的呈现, 会对人的情绪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杨桃莲认为, 网络虚拟形象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模式来激励用户的自我持续行为。这一形象可以起到自我塑型的作用, 它类似于一个人的理想自我, 帮助用户创建和想象自己的理想形象, 激励他们的行为与其理想形象保持一致。[17]

当人们在论坛、博客等网络虚拟社区中用自拍图片塑造了一个新的自我形象, 这一形象通常跟实际自我略有差异。它也许比生活中真实的自己更美丽、更优雅、更时尚、更独立、更乐观、更坚强、更热情奔放、更幽默诙谐……这些形象与其说是虚假的幻想, 不如说是个体对理想自我的积极建构。在获得他人关注和赞赏、满足心理需求的同时, 个体也在无形之中受到这些形象的塑造, 不断调整自我认知, 积极主动地建构着理想自我。理想自我的形象可以激励主体产生多种积极的的情绪和行为, 让他们不断地向理想自我靠拢。

结语

近年来, 各种自媒体社交平台的出现, 使网络自拍照成为个体自我表达和吸引注意力的有效方式;而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拍行为的便利性;各种操作简单的图像处理软件, 让用户可以对自己拍摄的照片进行修饰美化。社交网络、智能移动设备和图像技术的飞速发展, 共同推动了自拍潮流的形成。

自我认知的胜利 篇8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电视记者,自我认知,工作

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 促进了新媒体的广泛发展。处在新媒体的社会环境中, 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必然要经受一定的冲击。基于新媒体环境, 电视记者需要开展的工作内容和形式也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1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电视记者自我认知情况

1.1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记者的主要变化特征

处在新媒体环境下, 电视记者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主要是集中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电视记者需要朝着全能化的方向转型。在传统媒体形式下, 电视记者的工作模式都是出镜记者和新闻采访摄影师充分结合的模式, 而在新媒体环境下, 电视记者全能化转型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电视记者需要积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不仅需要进行撰稿编辑, 还要进行视频采编、撰写网络软文等。第二, 电视记者逐渐转向自媒体。新媒体环境中, 传播方式更加广泛, 以微博和微信为主要传播方式的现代社会, 人们传播新闻、焦点的方式更加简便, 电视记者向着自媒体的趋势逐渐转变, 能够独自一人就完成新闻采编、撰稿及控制视频画面, 并随时发布新闻消息等。

1.2 新媒体环境中电视记者开展综合业务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现阶段的各种栏目形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给电视记者的实际采访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中电视记者开展综合业务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需要全面进行自我认知。首先, 电视记者在新媒体环境下, 缺乏较高的现场应变能力, 新闻事件的采访是没有彩排和重新剪辑的, 电视记者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捕捉到更为全面的信息, 跟踪报道现场的各项情况。在一些即兴采访的活动中, 电视记者需要拥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现场掌控能力。其次, 电视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容易和受访对象缺少相应的交流, 很多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忽略了采访对象的思想、情感交流, 容易导致电视节目效果缺乏良好的灵动性, 降低了节目质量。

2 新媒体环境中电视记者的有效工作策略

处在新媒体的社会环境下, 电视记者开展各项工作, 需要充分结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注重体会观众的需求, 不断加强自身的工作策略。

2.1 有效转变自身的观念和意识

电视记者在新媒体环境下想要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果, 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观念和意识, 提升自身的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电视记者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和意识, 首先, 需要积极掌握新媒体的发展动态, 不断提升自身运用各种新媒体的能力, 保证能够充分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相应的视频, 开展文字撰稿工作。其次, 电视记者需要紧紧把握受众的实际需求, 从受众的各项要求出发, 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 全面挖掘更深层次的新闻素材和报道内容[1]。

2.2 电视记者需要强化自身的各项学习能力

电视记者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 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新媒体社交化传播特点逐渐改变了受众接触媒介的形式, 因而电视记者在发布各项新闻信息的过程中, 也需要逐渐转变自身的模式。电视记者可以在征得工作单位同意的前提下, 积极应用自身的微博和微信, 使其成为重要的信息源和联系广大受众的重要渠道。将微博和微信作为自身工作的重要辅助渠道, 便利自身的工作。同时, 电视记者还需要积极学习多项新型技术, 如电视技术。新媒体环境下, 带给电视记者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电视技术, 电视记者需要积极应用和掌握电视图像采集和传输的相关技术[2]。

2.3 积极发挥深度报道的作用和优势

电视记者需要充分了解到当前新闻报道的发展情况, 积极转变自身的工作态度, 使用深度报道的形式, 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力。电视记者需要坚持群众路线, 深入走访和挖掘社会新闻的本质话题, 全面理解人们生活的环境、习惯和思想变化, 提升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3]。

3 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 电视记者需要积极开展自我认知工作, 全面了解当前社会形势下电视记者的主要变化特征和开展综合业务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基于全面的自我认知, 电视记者还需要有效转变自身的观念和意识, 不断强化自身的各项学习能力, 并积极发挥深度报道的作用和优势, 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给受众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杨志伟.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记者变化特征与创新工作思路[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6) .

[2]邓理峰, 涂胜彬.青年学生的核电认知、态度及核电科普偏好——基于广州大学城的调查[J].科普研究, 2016, 11 (1) .

自我认知的胜利 篇9

在一次《丑小鸭》的公开课上,课将近结束的时候,教师问学生,学完此课后有什么感想。一位学生站起来说道:“如果我是文中的丑小鸭,我不会逃离家,反正无论离不离开家,我都会变成白天鹅。虽然在家哥哥姐姐邻居们都欺负我,但还有鸭妈妈爱我呢,在外面一个亲人都没有,还要受很多苦……”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丑小鸭》最终要让学生领悟的难道不是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仍然向往和追求美好理想吗?

一、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一)教材编写者的误导

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丑小鸭》一文的课前导读部分这样写道:“作者笔下的这只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讽,受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这一切缘于他心中那一份恒久的梦想。你我都能成为一只天鹅,你会成功的,不过有很长的路要走……”既然是“变成”,那么这个“变”就一定是质发生变化了,丑小鸭本身不是天鹅。但在注释部分这样写道:“丑小鸭原是一个不知来历、被遗忘在一棵牛蒡底下的天鹅蛋,一只母野鸭把他当成一只鸭蛋孵化出来。”从注释中可以看出,丑小鸭本来就是白天鹅,但在导读中为什么又说“变成”白天鹅呢?从这可知《丑小鸭》要告诉学生的应是:只要你是白天鹅,即使前面的成长道路艰险重重,你最终都是白天鹅,不会变成野鸭子。[2]

《丑小鸭》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落了》等都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第一单元导语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这个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由第一单元导语结合《丑小鸭》导读可知,《丑小鸭》要告诉我们的就变成了:我们本身都是天鹅,但天鹅也需要承受一定的苦难,这就是我们的成长经历。这样的结果,孩子们可以接受吗?而现实生活中,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过有关如何面对困难的文章,因此对于这些会很熟悉,但学生的自我认知较为缺乏,如果用上面的说教教育孩子,显然难以满足孩子的需求。

再看北师大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丑小鸭》一文。在教师教学用书里,教师阅读提示部分这样写道:“人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美丽高贵也有被别人误会、嘲笑、冷落、抛弃的经历,也难免有孤单困苦的时候。但只要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天鹅就是天鹅,不是鸭子。”这也是把鸭子当成其本身就是白天鹅的。[3]

文中“天鹅就是天鹅,不是鸭子”,但现实生活中,平凡的孩子经过努力就不能变成“白天鹅”了吗?著名女哲学家埃迪特·施泰因(Edith Stein)曾说:“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程度决定他的价值。”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仅告诉孩子,天鹅无论遇到怎样的磨难都不会改变其高贵的命运,现实生活中那些平凡的鸭子就都要被否定了吗?

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丑小鸭》一文这样导读:“丑小鸭经受那么多的苦难,为什么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没有放弃?那些因为长得丑而欺负、讥笑它的人看到它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目的在于告诉孩子:“要正确认识问题,善于思考,正确对待自己。”[4]

无论是鸭还是鹅,都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也没必要去原文中找答案,因为如果鸭子本身是鸭子,我们可以这样教育孩子:丑小鸭经过努力变成了白天鹅,但在北师大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丑小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它,谁都欺负它。哥哥、姐姐咬它,公鸡啄它,猫吓唬它。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伤心地离开了家。”以及后来的“小鸟讥笑它”“猎狗追赶它”,丑小鸭没有做出任何努力,只会默默流泪。他努力了吗?难道我们要告诉孩子:受委屈了,要选择忍气吞声,这就是所谓的努力吗?相类似的题材,我们在《棕色侠》中却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棕色侠》是一本关于孩子成长教育的书,针对学校里普遍存在的大欺小、强欺弱的现象,告诉孩子,面对别人的欺负,不能忍气吞声,要让自己变得勇敢坚强,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去解决。这种做法正是我们现在的孩子要学会的。在《丑小鸭》里显然不能告诉孩子遇到困难就出逃。

现在我们看一下,文本对安徒生写《丑小鸭》的真正意图的解读:《丑小鸭》是源自安徒生心灵深处的一种生命的律动,是安徒生青年时代的真实写照和人生理想。《丑小鸭》表现的不仅是安徒生本人的人生遭遇,同时也是他面临苦难时的一种人生态度:在苦难中学会忍耐、学会坚守,不放弃自己、不放弃追求,最终就一定会从苦难中突围,到达一种崭新的境界。而在改编后的课文中,我们只看到丑小鸭的坚守,看不到他的追求。但在原文中有句:“你们不了解我。”小鸭说。“我们不了解你?那么请问谁了解你呢?你决不会比猫儿和女主人更聪明吧———我先不提我自己。孩子,你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吧!你现在得到这些照顾,你应该感谢上帝。你现在到一个温暖的屋子里来,有了一些朋友,而且还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的东西,不是吗?不过你是一个废物,跟你在一起真不痛快。你可以相信我,我对你说这些不好听的话,完全是为了帮助你呀。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谁是你真正的朋友!请你注意学习生蛋,或者咪咪地叫,或者迸出火花吧!”母鸡说。“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上去好。”小鸭说。原文中小鸭经过“哥哥、姐姐的欺凌”“小鸟的讥笑”“猎狗的追赶”,在女主人家里最起码可以避免被冻死,但小鸭并没有满足,想到大世界去看看,这里可以看出丑小鸭的追求。但在改编后的文中一点也看不到。

(二)教师的“说教”思想

杜威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现实中的语文教学往往教条化、理论化,常暗含一种对传授道德价值观的“继承”性,认为只要对孩子好,就是符合孩子需要,而忽视了与文本的对话,与原作者的对话,依据课标却往往把课标扭曲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孩子,要学会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孩子要学会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当学习者真正需要体会“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生命”和“学习作品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这些主题思想时,却被教师脱离文本地说教化了。[5]

二、对教师的建议

(一)尊重学生对教材的多元解读,让学生学会自我认知

在这个被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多元文化教育也能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帮助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以便发展自我并学会尊重其他文化的价值。而教材作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单一主题的教材不再能满足学生需求,因此教师要尊重孩子对教材的多元解读。教育不是一种外部学习的过程,而是在多方面外部形势影响下的一种精神转换器。丑小鸭因为自己的无能,被“小鸡”“火鸡”“猎狗”等欺负,被带到了很多地方,受到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很多折磨,才发现自己是白天鹅,如果丑小鸭能早点知道自己是白天鹅,也许就可以少受很多痛苦。我们要告诉孩子的不是“变成”而是“发现”,要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点,产生对自己的认知。在讲解《丑小鸭》时建议教师少讲,让孩子多悟,要多和孩子们一起投入地朗读。当他们的纯真心灵、情感需要甚至无奈的心情,与“丑小鸭”的美好心灵、情感需要以及无奈的心情产生共鸣的时候,自然会感悟到文章的真谛,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并学会自我认知。著名女哲学家埃迪特·施泰因(Edith Stein)曾说,安徒生写《丑小鸭》的真正目的是教会孩子自我认知(self-knowled)。[6]所以,在教授《丑小鸭》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

(1)丑小鸭真的丑吗?丑小鸭是真的丑,还是只是跟别人不一样?

(2)故事中的丑小鸭离家后,发现困难重重,但没有选择回家。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回家吗?

(3)假如你就是这只“丑小鸭”,面对别人甚至自己亲人的欺辱、嘲笑、隔离、冷漠,你会选择逃避吗?

(4)如果你发现最后你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你心里会怎么想?

(5)如果你发现自己最后没有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你心里会怎么想?

(6)假如你的生活中有视力或肢体等身体障碍的人,你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基于上面的问题,让孩子自己联想,从而让孩子学会自我认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丑小鸭不是“丑”,而是与他人不一样。如果你是生活中的“丑小鸭”,那也没什么,只要努力追求梦想,总有成功的可能。即使最后变不成白天鹅,你仍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付出总有收获,只是每个人的收获不同罢了。如果你本是“白天鹅”,却被误会成了“丑小鸭”,那也没关系,就像在班级里,有些同学数学成绩很好,而英语总是学不会,要让这些同学明白,只要努力和坚守,英语成绩就有提升的可能;如果英语成绩实在提升不了,就做数学方面的“白天鹅”。这样的教学,既没有脱离文本,也没有脱离作者的初衷,符合课标要求的“向往美好的情境”等要求。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生命的活力,培养了健康、乐观的品质以及耐性和毅力。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发现孩子的才能,帮助他实现自我认知的提升。而基于学生需求的《丑小鸭》也符合了教育的目的。注重孩子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有助于开启其思维模式,培养主动、好奇和探究的兴致与习惯,提升多方面的能力。

(二)深入了解学生,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认知

现实生活中,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早教等教育辅导机构的盛行,位于大城市的家庭,大多父母因为忙于工作,无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往往把孩子送进辅导机构。而现存的辅导机构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孩子在最需要父母呵护的年龄阶段,却缺失了父母的爱。早教机构对孩子关注更多的是学习成绩与所谓的“特长”技能,即使关注孩子的生命与健康,也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而缺乏对孩子身心的真正了解,无法满足孩子的真正需求。正所谓“对孩子成绩的追求大于精神生活的建构”,致使处于富裕生活状态下的一代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出现“物质上富裕,而身心却处在冰山角落里”的现象。生活没有明确的方向,加上周围人过度地关心呵护,导致他们缺乏勇敢乐观的品质和自信心,缺乏良好的抗压能力,容易造成身体健康而心理不健全的状态,逐渐步入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

基于此现实,教师在教授《丑小鸭》时要教会孩子自我认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偏爱上课积极发言的孩子,而忽视课堂上的“沉默者”。上课不积极发言的孩子一样都是独特的生命,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也让这些独特的生命受到同等的关注,如何更好地关注到每位孩子。一节课让每位孩子发言,也许是不可能的,教师需要做的是心中一定要有孩子,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更快地认识自我。看到两位孩子同时举手,教师可以这样做,一只手指示孩子发言,另一只手伸出大拇指给举手未发言的孩子,这样同一时间内关注到了两个孩子,让这些同样盛开的花朵同时得到爱心雨露的滋润。有的孩子一直不举手怎么办?教师就不管了?每位孩子都是最好的未来,教师的责任就是启发孩子全面成长。一位教育家说过:“只有爱那些‘不可爱’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爱没有等级,那些‘不可爱’的孩子身上一样有‘可爱之处’,将他们引入‘我能行’的大门,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并不是不举手就不想发言,有的学生想发言,但勇气不足。面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可以这样说:“有些同学没有发言,但从你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你们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老师还没有听到你们的想法,可以让老师也听听吗?”鼓励每位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融化每位孩子内心胆怯的坚冰,尽力关注到每个人。

印度的伟大诗人泰戈尔也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每个孩子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而犯错正是他们的一种成长状态。严厉地批评只会增加孩子内心的迷茫与不解,老师需要用自己的爱去点燃孩子的爱。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除了指孩子能力的培养和成长外,更多的还指精神世界的建构,意在培养孩子健康的精神状态。好的老师不能只告诉孩子如何遵守纪律,还应该让孩子蕴育高贵的灵魂,需要留给孩子足够的生长的空间。[7]

让人格塑造人格,让爱充满爱,让心灵影响心灵,让生命感染生命。

三、结束语

“一千个读者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针对每一部作品,每个人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在教授文本时,一定要基于学生需要。只有用心去关注孩子需求,才能真正使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让孩子明白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带着这份意义去热爱生活,实现自身理想。

参考文献

[1]黄琼.《丑小鸭》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2007,(2):24-26.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3.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教师读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6.

[5]肖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25.

[6]Astell A W.From Ugly Duckling to Swan:Education as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ought of Edith Stein[J].Spiritus:A Journal of Christian Spirituality,2013,(13):1-16.

上一篇:第三方责任险下一篇:协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