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管理理念

2024-10-27

企业发展管理理念(共12篇)

企业发展管理理念 篇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出现了包括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农业经营主体。虽然每个农业经营体的主体、方式和机制不同, 但只要能够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 就能成为新的农业经营主体, 长久生存下去。今后, 农民合作社要以现代企业理念, 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壮大的土壤, 推动农场经济发展。

一、农民合作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农民合作社引领着千百万农民进行农业的规模生产和科学生产, 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合作社能够实现联合购买销售。在我国,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难度较大, 主要是因为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滞后。如大荔县是陕西省瓜果大县, 但经常会出现今年西瓜卖不出去, 明年西瓜又大幅涨价的现象, 也会出现挖了梨树梨涨价, 栽了杏树杏掉价现象。所以分散的小农户很难得到及时、准确、完整的市场信息, 一些新产品小面积示范试种一般不愁销路, 一旦大面积推开, 销路就是大问题, 而合作社能使大家抱团抗对市场, 减少农民生产、购买及销售的盲目性。二是合作社能够低成本推广农业技术。大荔县种植和养殖类合作社80%都聘请了果业、设施、畜牧方面的专家, 给社员提供技术指导, 降低了农户学习、使用技术的成本。大荔县天利葡萄专业合作社, 每年组织种植户到山东学习别人的管理新技术, 接受新的果树品种, 实地观摩, 亲眼看到其他农民使用新技术新品种有了效果, 收入提高了, 社员才能更加安心地使用, 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本。三是合作社能够获取规模收益。大荔县近年来出现了大批叫得响的特色产品, 高石脆瓜、红星冬枣、双泉哈密瓜等初具规模, 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在今天的市场走俏, 都是在合作社的推动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农民的产品通过合作社这个代言人, 减少了交易费用, 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对市场的了解和预测也更容易, 通过农产品的集体销售和农业投入的集体购买, 降低了农户在整个生产销售中的成本, 实现了产前和产后的规模经济。四是合作社能够拓宽农民收入增长点。在农户分散的状态下, 农民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直接销售出去, 以为这就是农产品的价格, 实际农产品的价格还包括:分级、包装、储藏、加工等, 这些环节带来的收入应属于农民的收入, 由农民自己来完成。大荔县沙底乡忠朝辣椒合作社, 就是把农民的辣椒进行深加工, 包装成礼盒, 现在已经是全县的招牌产品, 比起以前单纯卖辣椒, 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也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五是合作社能够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以合作社为纽带, 通过合作社来扩面提质, 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 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 能有效促进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品牌的培育, 特别是通过建立农产品追踪溯源制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二、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审视农民合作社现状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 我国合作社发展迅速, 农民的积极性高涨, 截止2013年底, 我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有100万家, 入社成员7400多万户。在发展过程中, 合作社能解决村集体无法解决的市场问题、能给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服务、能“抱团”应对市场等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但是, 由于我国合作社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 与现代企业相比, 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没有企业文化。二是服务覆盖面小、服务层次低, 大多从事生产环节服务, 涉及加工和销售服务的不多。三是个体规模偏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能力弱,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利用率低等。

合作社带头人作为新型农民的骨干力量, 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晰, 找准自己企业的特长, 开发市场, 延长产业链, 向农产品销售、加工和流通环节发展, 同时, 顺应变幻的市场需求, 创新合作社管理, 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发展农民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 创新农村经济管理的有效载体。今后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必须用科学的组织理念、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以利益为纽带, 通过引导土地、资金等要素合理流动、有机结合,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 努力培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市场主体。二是必须用科学的管理要求, 实施农民合作社内部管理。要按照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有显著的综合效益的标准, 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合作社建设的规范引导, 着力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 推动农民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三是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挥农民合作社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 积极适应农业农村形势的新变化, 加快发展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不断提高农业服务的组织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水平。四是必须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合作社产业发展方向上, 引导其从实际出发, 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重点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为依托, 建立生产基地, 通过内部资金、技术、生产、加工、销售、信息等要素的开发整合, 延伸产业链, 做大做强自身产业, 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 使得合作社实力不断增强, 产业化经营规模和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最终带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五是必须强化精品意识。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农产品商标培育工作计划, 并通过规范使用商标, 提高产品知名度, 树立品牌形象, 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在大荔县合作社中, 现注册的“荔友”、“红星”、“真社缘”等34个商标中, 在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窗口12个, 与超市、批发市场、学校等建立稳定产销关系的专业合作社9个, 商标的注册使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普遍提高, 也提高了其市场开拓能力。“红星”冬枣这个品牌, 由于被大家熟知认可, 比邻村的冬枣每斤多卖2元, 可见只有强化品牌和精品意识, 才能使产品效益凸现。六是必须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树立绿色农产品营销观念是随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产生的。农民合作社要以科研部门为依托, 大力开发以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和促进人类健康为核心的农产品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技术体系。农产品包装绿色化策略有节约和简化包装、摒除有毒包装、采用可降解包装、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等。对于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四、强化政策扶持, 优化发展环境

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结农户, 对接市场, 在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经营助推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品牌化, 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高端市场占有率, 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现金收入水平。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产生了积极的倍增效应。

所以政府部门必须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协调领导小组,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持示范引领, 实施典型带动、重点推动战略, 采取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工作措施, 突出典型示范抓带动、突出优势产业抓发展、提升农业发展质量。鼓励农户采取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方式, 入股设立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 推动土地适度流转和规模经营。同时, 要抓好合作社组织机构、章程制度、会计核算、成员账户、合作关系等制度建设。市县两级应把合作社纳入农业经济发展计划, 创新发展机制, 对合作社申请办理基地认证、商标注册、建设用地手续, 政府部门应免费提供相关服务;对合作社进城定点销售农产品的, 其运输车辆由交警部门核发进城通行证;税务部门应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 认真落实税收减免政策, 切实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是强化社务管理, 确保现代农业有序发展的坚强保障。今后, 我们应鼓励农民大胆探索和开拓创新, 积极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 按照“边发展、边引导、边规范”的工作方针, 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引导, 逐步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模式, 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民收入, 推进农村发展。

企业发展管理理念 篇2

2、一个疏忽百人忙,人人细心更顺畅。

3、产品与产品的差异,在于细节。

4、自信沉着,勇者无畏,厚积薄发,笑看今朝!

5、杜绝不良思想,发扬优质精神。

6、播下春的希望,收获秋的喜悦。

7、专业配件赢信赖,真诚真心迎未来。

8、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

9、技精于专,做于细;业成于勤,守于挚。

10、小配件,大作为,技艺精湛,收获金秋。

11、需要无限,资源有限,善用有限,发展无限。

12、细节决定成败,选择成就未来。

13、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14、辛辛苦苦工作,踏踏实实赚钱。

1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求创新。

16、艰苦创业、拼搏奉献、务实创新、发展气化。

17、任何时候,当务之急就是顾客服务更上一层楼。

18、热爱创造奇迹,努力铸造成功。

19、人人参与创新,时时关心创新,事事服务创新。

企业发展管理理念 篇3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引领中国朝向全面小康目标冲刺,也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其核心和关键,是转换经济治理思路,打破需求管理路径依赖,着力从供给侧发力,进一步破除供给约束、释放增长潜力、探寻增长新动能。五大发展理念为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

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创新发展理念。创新驱动是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世界工业发展进入4.0时代,“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重大创新举措全面实施,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正如“十三五”规划建议所强调的,在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其次,要抓好深化改革,落实好协调发展。变革是一种勇气的体现、更是一种智慧的表达。“十三五”时期,以改革为总抓手,政府放权,正在促使国企成为市场独立主体,充分激发活力,包括市场活力与资本活力,“改革”与“发展”并重,“改革”为“发展”提供动力。

第三,要极力注重企业的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第四,要认真落实好开放发展理念。没有大开放就没有大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的企业更要把“与巨人同行”的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全过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引资、引智、引技术、引市场,推动企业向高端发展。

第五,要着重落实好共享发展理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员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认真贯彻落实人民主体地位原则,我们企业要注重民生工程,保证员工的经济利益不断提高,保障员工的不断发展,让员工有充足的“获得感”。更要让员工看到企业光明的发展前景,使其共享对未来美好的预期。

企业发展管理理念 篇4

一、“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它是留住企业人才的核心思想

“以人为本”是树立“得国之要, 人才为先”的首要条件。人是企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卓越的领导人和优秀的团队, 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而企业是否有未来、有发展, 是否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必不可缺的资源与要素。曾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优秀人才培养公司的“百事公司”, 就提倡“要将人看作企业的根本, 当作是企业走向成功的第一资源。”

2.它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思想

企业管理过程中固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资源、措施和手段, 但其中核心的、关键的要素在于充分运用好“人”这一资源。秉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能使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员工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 使企业经营管理更规范、更高效;能统筹兼顾企业、人乃至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企业成功的同时, 又让员工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 实现员工个人价值与发展目标, 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共赢, 做到“全面”发展。

3.它是提升企业效益的根本思想

企业的竞争实际就是人的竞争, 员工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 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企业所有科学技术和社会化生产都由员工掌握, 强调“以人为本”, 实行人性化地管理, 在追求企业效益的同时, 也考虑员工的合理需求与切身利益, 更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二、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现状

人本管理重视“人”的发展, 强调“人”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将其运用和深入到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去, 并以此指导企业开展工作, 有效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促其主动参与管理工作, 为企业管理提供意见和建议。

当前, 大部分企业都已越来越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 使员工能够在可升值的空间中最大可能发挥自身的价值, 从而带动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但仍有部分传统企业继续“以事为中心”, 因事择人, 重管理、轻开发, 重事轻人;仍沿用硬性管理制度, 任何事情都喜欢用条条框框来予以束缚, 从而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的发展, 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管理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路径

随着经济趋向一体化的今天, 人力的开发和利用在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中,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本作为企业创造万物的根本, 完善对人才培养, 才能为企业的有序经营、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促使企业蒸蒸日上。而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运用到企业中, 则能够更为真切了解“人与人”、“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从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1.对‘人’的管理应立足根本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作为管理者, 应具备出业绩的能力、培养人才和宣传企业文化的能力。”即企业领导要具备站得高, 看得远、纵观全局得眼光、决策得能力, 还要兼具培养人才的能力。例如, 知名企业“百事公司”、“宝洁集团”都在内部安排在职经理担任高层管理者培训教员, 并以人才培养作为企业领导层考核的重点;同时让中层干部和普通员工畅所欲言, 对提出合理建议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在科技发展迅速, 竞争日常激烈的当下, 企业缺少人才和员工整体业务能力低下这一问题已成为众多企业发展的“痛处”和弊端。所以, 要维护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 首要工作就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重视员工的职业规划, 实行战略性人力管理。同时, 为留住人才, 企业人力管理部门要搭建沟通平台, 了解员工的状态, 分析员工个人特征与能力;对员工的发展进行专业的指导与支持, 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气氛, 更深层次地挖掘员工潜力, 达到“1+1大于2”的工作效果, 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2.对“人”的管理应扎根创新

近年来, 无论是“互联网+”的兴起, 还是创新模式企业的发展, 无疑是对传统企业的冲击, 在这一过程中, 企业该如何从管理方面进行质的突破?如何去开发员工的潜力, 带给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学上的答案, 无疑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发展才会长盛不衰”。古曰:“任人之长不强其短, 任人之工不强其拙”。只有创新观念,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把创新的内容从“0”发展到“1”, 才能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如, 知名企业“惠普公司”的创始人比尔·休利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其认为工资和奖金不是公司的施舍, 必须尊重员工个体, 比如在发工资时, 部门经理亲自在员工办公桌前发放, 并附一句“辛苦了!”, 来表达公司的诚意与感谢。这种创新, 是真正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至每个细节, 而不是流于形式, 这样企业的发展才能源远流长。

四、结语

目前, 我国面临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型和全球化竞争形势, 企业要在时下大环境中实现发展目标, 必须改变旧体制、旧观念、旧做法, 实行“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战略, 结合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管理创新、人才才尽其用, 以辅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不败之地。

摘要:企业管理指的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规划、指挥、沟通、反馈、协调、控制和调整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其管理措施可以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激励来实现, 而这五项活动又被称为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本文将以“以人为本”理念为切入点, 就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展开论述, 以期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本思想,企业发展,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琬, 刘静静.论以人为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20 (9) :283-284.

[2]周巍.如何做好”人本管理”[J].信息网络, 2008, (12) :52-54.

[3]许冬妹.“以人为本”是提高管理有效性的关键[J].金山企业管理, 2007, (1) :28-29.

企业理念 发展的灵魂 篇5

在一般人眼里,企业就是为了钱,老板如何激励自己,如何激励员工?首先,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在任何体制的国家中,创造就业机会最多的总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在许多国家史,政府给了很多的政策扶持中小企业,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保持社会安定。民企老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就是你对社会的一份贡献,社会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其次,民营企业为国家创造了税收。民营企业不用国家投资,亏损了也自己消化,还为国家纳税。第三,为社会提供了价值。现在是市场经济,你能赚钱说明有人愿意送钱给你,有人愿意送钱给你说明你满足了他的某种需求,越是有人送钱给你越是说明你为他创造了价值,你为他服务得好。

有些人是从创办企业的第一天起就存着高远的志向,如松下幸之助,早在创业初期,就立下了“产业报国”的志向。大部分人初期的目的就是哥儿几个凑在一起办个公司发发财,赚了钱之后开始想,赚钱为什么呢?现在我富了,有责任有义务让那些跟着我一起干的员工也一同富裕,这时的使命感上了一个层次。员工也共同富裕之后,又开始想,我们能够富裕,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是这个社会给予的,我们能否给社会一些回报呢?于是投资办学,赞助文化事业,改善社区环境,这时也要结合企业的利益,图个好名声,如建“××希望小学”、“××图书馆”,就又上了一个层次。再上一个层次,就是完全不图回报的义举。如某处发洪水,捐上100万元,署名“一个有良心的企业家”等等。使命感常常是随着经济能力和富裕程度而提高的,如果富裕程度提高,经济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不提高,只想赚钱,一是可悲,二是企业没有感召力和凝聚力也做不大。西方战略管理和企业方化课程中注重的“Mission”--企业使命,用我们老祖宗的话说就是“道”。换句话说,一定是有远大志向,有高度使命感,有企业文化的公司。有着远大志向的企业不一定能办得大,但没有远大志向的企业一定办不大。

企业哲学观反映企业的内涵

在企业里首先有一个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企业里的人如何认识企业和企业里的工作,基本问题是:企业是我们谋生的场所,工作是谋生的手段;还是企业是我们生存的场所,工作就是生活,或者说工作就是我们生活的方式?仔细地观察一下,我们很容易把企业的老板和员工分成二类:一是前类人,这类老板爱炫耀财富,开好车,住大房子,戴劳力士表,穿的是名牌服装,大手笔地消费。因为“谋生”很辛苦,需要用“好好生活”来平衡一下。这类员工在找工作时,只求高薪,不问其它,有很强的业余爱好,业余激情高于工作激情。这类公司办公室里挂着“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之类的警句。第二类人认为工作就是生活的重要部分。这类的老板全身心地投入事业,把企业当作实现自我价值和为社会做贡献的舞台。这一类的员工选择工作时最重要的是考虑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公司的文化氛围如何,是否心情舒畅。这类公司里挂着追求理想,追求事业的格言。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是员工是小河,企业是大河,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因此员工是第一位的。而笔者的一位朋友是高科技民营股份制企业的总裁,他们公司哲学观中有三句话:收获事业带来利益收获,满足股东带来员工满足,回报社会带来企业回报。他们对待股东与员工的看法是股东第一,员工第二。因为民营企业的平台是股东们出资的,先有股东才有员工。股东若不满足,不是撤资,就是换人,你空有满足员工的心愿也无可奈何。近期发生的瀛海威事件也证明了这一点。瀛海威总裁张树新对员工为可谓好。员工的工资高,福利好。企业没效益员工也照发效益工资,中层以上干部都有车、一配十几辆。几年下来股东不满意了,结果是张树新先走人,最后底下的骨干和员工也不得不走人。

因此,企业在这几种关系上总有孰重孰轻,哪怕只是一丝差别也是存在的,这在理念上先要摆正,还有如何看待企业内部的技术、销售与管理的关系等等,都是一种哲学观的反映,当

然不存在绝对的优劣。要看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企业第一把手的个人特质等等综合诊断。但这些问题是老板或职业经理人必需深思的。

企业口号是企业理念的外化

用来表现企业理念的说法很多,如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信条、企业风格等等。这些名词从学术上划分,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的管理中很难,也没有必要分得那么细。因此,提炼出一句反映企业理念的口号,对外树立形象,对内鼓舞人心很有必要。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探讨 篇6

应该说,WTO的加入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些机遇包括:了解世界及其发展趋的机会更多,不出国门也能学到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相互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企业的竞争压力增大,因而产生的动力也越大,奋起直追的欲望强烈,使命感增强;企业的市场领域扩大,空间拓展的机会也更多,拥有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促使中国企业改进技术、改进管理、转变观念,而地理位置、劳动力价格低、文化背景熟悉等优势依然具有。

与此同时,WTO的加入也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对产品的技术性能、规格、档次、质量、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管理的水平亟待提高;各类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

那么,面对上述形式,现代企业将面临那些问题呢?企业在管理理念上应如何应对呢?

管理模式的转变

·从传统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处于纯生产型,政府让企业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自己决定生产什么,以满足需求。

·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经营为中心转变。经营管理是生产管理的先导,生产管理是经营管理的基础。

·生产、销售、技术开发位置的转变。

计划经济时期,生产是前方,销售、技术开发是二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销售、技术开发是前方,生产是后方。

·生产管理从执行性向决策执行性转变。计划经济时期属于执行性,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生产指令来自于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生产指令来自于市场信号,市场需求决定企业的产品开发。

管理模式的转变

从单一的经营战略向灵活多样的经战略转变。产品的多样化,迫使企业改变计划经济单一的经营策略,实施多品种、差异化战略。产品档次的高层化,技术、性能不断提高,高新技术含量大大增加。以质取胜、以优取胜取代以貌取胜,市场更加规范要求企业有良好的质量信誉。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产品开发要做到以老养新;产品的升级要做到推陈出新;要形成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究一代的良性循环。在管理具体工作中,要抓经营领域的四定位:行业定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人才结构定位。

企业高层领导工作重心的转变

从生产管理型向战略决策型转变:

供求平衡或供不应求时,企业领导属于商品经营型,既重视生产也重视市场。市场发育正常时,企业领导要向多种经营型和资本经营型跨进。企业高级领导要研究市场信息、行情,研究竞争对手,重视市场调研、分析、预测;研究资源的最佳配置,人、财、物的合理调配,正确处理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企业高级领导要研究风险与机遇,研究市场的适应性;研究本企业的战略重点,从生产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从事务型向政策研究型转变。企业高级领导要熟悉国家的产业政策、经济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并用好政策。注意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如转移、跟踪优先发展的产品;研究营销策略,并确立企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和重大措施、重要政策。

现代市场竞争的新热点

现代市场竞争的新热点主要有:技术创新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人才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聚焦点;知识经济成为市场竞争的新话题;结构调整成为增强竞争活力的新措施;绿色营销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新特点;名、特、优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点。

现代管理又要求企业家具有发展眼光,要有魄力胆略,要有组织领导能力,要有强烈社会责任感。

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

企业发展管理理念 篇7

一、有关概念和知识解读

1. 微商的概念

微商这个数学词汇现在却与经济挂上了钩, 有了经济上的全新升级。所谓“微”就是微小的意思, 所谓“商”指的就是商人。现代生活中, 每个单独的个体都是微小的商人。这种经济学上对“微商”新赋予的定义更符合现代人的理解, 也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现代社会中, 微商是一人制企业, 在社会中, 人是组成整个社会细胞的分子, 而作为分子的人在社会上发出商业信息或进一步进行产品交换、买卖的人都可称为商人。微信发展壮大后, 微商应运而生, 更多微商分子积聚到一起会形成一种市场经济主体, 这就是以微商汇集而成的商业群。

2. 微商的信用缺失问题

微商经营模式主要是在信用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虽然是在网络上产生的经营模式, 但究其根本还是一种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的成功与否从本质上说是信用基础之上建立起的等价交换。但是, 微商模式是在网络大环境下经营的, 相对来说商品交换双方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 也会出现更多风险和问题, 其中信用缺失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例如, 当前微商存在严重的信用体系低和产品信任度缺乏, 售后服务不够完善, 支付方式保障不足等信用问题。

二、微商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流程分析

1. 微商的经营理念

零售商首先是卖货的, 而微商实际上是微信上的零售商。本文将微商和企业联系在一起进行关联性研究, 所涉及的微商实际上指的是以持续盈利作为经营理念的一类人群。微商和淘宝相比有很大区别。首先, 微商面向的是有限客户群体, 八成客户都是老客户。微信获取客户的成本非常高。假设一个微商店下面有50个微商个体代理, 每个微商有500个用户群, 这个微商店的固定客户群人数就达到25000人。如果个体代理继续发展, 客户群体会裂变式发展, 其趋势不可阻挡。这种代理式微商店客户群体是海量的。所以微商的经营理念是不断加强新客户的吸收力, 同时不断加强经营老客户的能力。

2. 微商的经营流程

微商的经营流程主要可以分解成为四个板块:

(1) ) 吸粉。微商的潜在客户群体是广大的微信好友, 微信好友的基数越大, 微商的商机就随之增加, 因此微信粉丝的加入是非常重要的。吸收粉丝主要有两种形式:如果微商自身的实力以及名气足够突出, 能很好地提供粉丝所需的商品, 做到让粉丝满意的程度, 那么微商可以坐等粉丝主动加你;如果微商的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 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吸引粉丝的主动关注, 就要选择主动策略, 利用微信搜索平台主动吸收粉丝, 进而壮大自己的微信粉丝群体。这两种增加微商粉丝形式被称为造粉效应。增加微信粉丝的基本策略是应用恰当的搜索工具以及宣传平台, 通过微博、QQ群、分类信息网站以及百度贴吧等信息平台吸引粉丝的关注, 扩大微商的影响力。只要微商自身的经营理念先进, 商品的质量以及售后做到足够精细, 然后在信息平台上大量散发广告信息, 就会产生一定影响力, 吸引粉丝关注其商品, 逐步成为微商的客户。造粉行为存在着一个艰难的过程, 最关键的一环是做到商品广告信息持续性传播。举个例子, 这与地铁或者公交车上投放广告信息的原理是一样的:当商品广告投放后, 也许有的人仔细关注了, 有的人也许没有关注, 但是由于交通工具的人流量大, 潜在的关注者很多, 乘坐交通工具的人每天都会看到同样的广告, 商品广告持续冲击人们的视觉, 会使他们对该广告印象越来越深刻, 最终很有可能变成该产品消费者。造粉也是同样道理, 要做到投放广告行为的持续不中断, 需要不断地坚持和重复才能引起粉丝对微商产品的大量关注。

(2) 文案。文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视觉信息和产品内容两个方面。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 通过互联网可以将商品信息转换成图文并茂形式;在微信朋友圈中添加了录制视频功能, 为商品广告的传播拓宽了渠道。但是, 在微商产品广告传播过程中一味采取大量的刷屏行为, 难免会让粉丝产生抵触情绪, 造成部分粉丝流失。因此, 微商应该另辟蹊径, 通过策划一些特点鲜明的文案, 激发粉丝购买商品的欲望和兴趣。通过举办一些互动以及点赞等营销活动, 达到吸引粉丝关注的目的。换一种思维方式, 告别大量的刷屏行为, 换一种温柔的营销方式使粉丝能接纳你的营销信息。

(3) 交易及售后。微商投入商品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要将自己的商品销售出去。但是交易完成的售后服务同样不能忽视。因为交易与售后是捆绑在一起的, 做好商品的售后服务是吸引回头客的最好方法。通过与顾客的售后交流不但可以解除其疑惑和了解其需求, 通过与其专门的交流还可以增加与客户的感情, 使微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亲近感达到一个更高层次。微商的交易不仅仅是同熟人和朋友之间做生意, 也在与粉丝交流过程中以朋友之间的感情进行交流, 微商需要运用和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吸引客户购买商品。

(4) 招商。微商除了要通过商品广告的营销方式提高自己的产品销量, 还要通过招商行为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现如今的微商, 大约80%的人都是通过加盟方式进入微商这一行的。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平台发展潜在的加盟客户, 通过每个加盟微商的影响力传播和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做到一传十、十传百的信息传播效应, 无形中扩大了商品的影响力, 增加潜在消费者, 扩大了商品的销售量。

三、微商信用缺失原因分析

前几年, 微信朋友群面膜营销成为一大赢家, 在其利益链条上, 微信模式下的赚钱赢家主要是各大代理和面膜的生产厂家。和传统的商业结构有着明显的不同, 微商是以朋友群为重点, 然后不断进行发散, 从这一点来看, 朋友群当中的人不仅仅是朋友圈的上家, 也是下家。所以, 微商实际上是一种金字塔形结构, 沿着人际关系使得朋友圈出现了裂变式传递。微商在缔造财富的同时, 也因为一些原因导致信用缺失问题,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

1. 导致微商信用缺失的内部因素

(1) 产品销售发布模式的原因。微商是网络销售的一种, 微商在微信上进行产品发布主要是以朋友圈为平台进行的。每个微商的粉丝能看到其朋友圈上所发布的信息, 但是很多用户对这些信息并不感兴趣。所以, 微商在朋友圈进行信息发布对于粉丝来说, 成本是非常低的。再者, 客户在朋友圈看到的是微商们所发布的图片, 无法看到实物, 在这种情况下, 客户的权益是无法保障的, 很容易出现微商欺骗客户的事情。

(2) 微信的信用能力评价机制相对比较简单。客户对微商的信用及能力的评价比较简单, 基本上都是通过朋友圈进行点赞和留言评价的, 而微信当中如果不是好友的话是无法看到别人留言的, 所以这些评价机制对微商的行为来说, 根本没有一点约束和控制。不仅没有办法对微商的行为数据深入挖掘, 也没有办法对微商做到客观性评价及与人共享。同时, 信用能力评价机制的利用率相对比较低, 评语、推荐等是对微商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 但是实际上在微信朋友圈上进行过评价的用户概率很小, 产生这种结果是因为微信本身的评价机制所造成的。

2. 导致微商信用缺失的外部因素

(1) 网络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信任度的建立是在问题提供方对服务者的信用了解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 在微信朋友圈即使采用的是实名制的方式进行的, 但供需双方之前并无了解, 有些客户对提供商品的微商情况做不到完全了解, 而作为微商也没有办法对客户的需求完全了解。所以, 微信作为一个经营平台很有必要在双方之间建立起一个好的信誉机制, 机制中需要对双方的信息有所提供, 使双方能互相了解。

(2) 网络交易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微商的经营模式属于电子商务经营模式, 但电子商务这种经营模式在我国还缺乏一定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在这种模式下, 必然会给进行网上交易的微商和客户带来一定的风险和隐患。再加上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特点, 对其进行法律的规范化管理很难做到。同时, 尚未形成统一的法律口径和制裁, 一旦因为信用问题引起纠纷, 很难做到有效解决。在微信交易当中, 如果某一方的权益受到侵犯, 法律上是没有确定的保护条文的。所以, 在弱势的法律保护和惩戒力度不够情况下, 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肯定会时有发生。

(3) 交易方式导致的信用缺失。微商和客户之间在达成交易之后需要先付款, 再发货。一旦客户交钱之后, 不仅没有办法得到淘宝一样的维权, 也没有办法约束微商行为, 这种交易方式很容易导致一些有不良企图的微商以次充好等无信行为发生。

(4) 微商所销售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例如, 2014年火爆朋友圈的面膜, 实际上是在微信出品的, 但本质上是淘宝制造的。这些微商销售资质、甚至面膜本身都可以在淘宝上花钱购买。在我国最大的化妆品生产地——广州白云区的一个村镇当中, 微商所经营和销售的面膜很多都是这里生产的。火爆微商圈的ZUZU牌面膜实际上是这个镇上的代加工厂, 这个代加工厂外面并没有任何标识。微商的这个牌子面膜是由植一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但该公司实际上并没有推出这个牌子的面膜。2014年面膜在微信朋友圈火爆之后, 广州的一些小化妆品代工厂被带活, 这些小化妆品厂商的产品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研发过程, 不管什么质量就将其全部地交给代加工厂进行加工, 而这些面膜很多都是添加了激素等违禁物的产品, 长期发展不仅会损害消费者利益, 也会致使销售停滞等问题出现。

微商在面临内外部问题的时候, 若一味地只求发展, 不进行自身改造, 必然会因为自身的诚信问题, 逐渐退出市场。这是作为新兴的微商需要思考的, 也是传统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思路

1. 借鉴微商的经营理念搭建企业自己的经营管理平台

我国现代企业进入互联网经营不仅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 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如果企业不在互联网上下功夫, 在现代社会不仅无法做到发展, 甚至长久下去还会走入困局。在解读了微商的经营理念之后, 现代企业要想借鉴其经营模式, 首先做的就是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思维, 在产品的每一个经营环节都需要构建扁平化模式。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经营。微商代理的裂变优势是建立企业的社群文化体。当然, 还可以和同行之间合作, 建立起合作共赢的网络经营平台。其实现代企业在走向互联网发展的时候, 改变思维方式才是根本。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微信能颠覆传统企业, 主要是因为其思考的模式、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传统企业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当然, 现代企业在借鉴微商经营理念的时候不应全盘接收, 应该在吸收其精华的同时和自己的发展及需求结合在一起。例如, 现在微商的售后基本上还是“0”的时代, 现代企业在借鉴微商发展思路和模式的时候, 还应该拓宽思路, 将售后做起来, 做到和微商之间有相似, 但又好于微商的服务, 才能利用现有微商经营模式有效地稳定顾客群体。其实不管是微商还是传统的经营管理, 其以客户为中心的本质是没有变化的, 只有找到客户的需求点, 才能够得到更为持续、长久的发展。

2. 不断完善企业信用体系

(1) 交易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在发展了互联网经营之后, 会面临经营的诚信问题。所以,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营就需要以一定的制度为保障手段, 建立起安全工作的规范和标准, 对其日常行为做到有效规范和管理。这些制度包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保密制度、运营维护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内容。同时, 制度制定后还要建立起相应的保障实施措施, 切实使制度能够有效地落地执行。这点可以借鉴淘宝网, 建立起第三方的支付平台, 使微商的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 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客户成交的信心。

(2) 在平台内部建立起投诉奖励制度。由于国家对于网上不诚信行为的监督力度比较弱, 所以作为现在风生水起的类似微商的交易平台很有必要在内部建立起相应的奖励制度, 对于提供不诚信行为的举报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同时还应该对举报人的信息做到保密。

3. 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

企业在经营管理当中若要借鉴微商的经营模式, 必然会不断发展代理, 出现安全上的问题。电子商务安全性一般考虑技术上的安全保障、法律安全保障和保险行业的安全保障。

技术上的安全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大多采用多方验证保障支付安全。一般是自己的身份信息, 隐私答案, 手机号码等, 一定程度上是安全的, 但是, 仍然存在盗刷等一些网络诈骗事件。往后应该在正在普及的指纹验证基础上, 加速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多重、多方安全验证。

为了能有效消除电子商务及电子政务发展进程当中所遇到的法律方面的阻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在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正式通过。该法律制定过程中, 立法机关充分借鉴了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电子签名示范法和一些国家电子签名立法的经验、法例, 注意遵守国际惯例, 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该法律的实施, 加强了电子签名规范化管理, 同时也明确了电子签名所具有的法律效力, 能够有效地维护电子商务和政务发生关系方的合法权益, 促进二者的持续健康发展。当然, 只有这个是远远不够的, 法律的完善仍然任重而道远。

保险保障是目前保险行业新兴的投保方式, 有支付安全保、盗刷赔付、大额资金保护。虽然费用低, 但是审核流程繁琐, 审核速度慢, 证据收集也困难。保险行业应该创新更新颖的投保方式, 满足电子商务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蕾.微商的未来发展空间[J].消费电子, 2014 (6) .

[2]胡巧荣.浅谈微商——朋友圈的不速之客[J].文化, 2014 (10) .

[3]覃凯.微信在企业营销中心的利与弊[J].新营销, 2012 (7) .

[4]成果.微信精准营销方兴未艾[J].新闻传播, 2013 (6) .

[5]陈慧琼.探究传统零售业微商营销策略及模式——以苏宁为例[J].现代营销, 2016 (5) .

[6]经济时代下的美丽营销[J].现代商业, 2014 (32) .

企业发展管理理念 篇8

我国对资产管理绩效的评价起步较晚, 近几年许多学者逐步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 并已获得一些成果。陈当阳等 (2007) 针对传统资产经营绩效评估模型的缺陷, 提出了使用BP神经网络对资产经营进行绩效评估;李道国 (2009) 将雷达图分析法应用到高校资产管理中, 提出了基于雷达图分析法的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型;霍江林 (2010) 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设置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并建立了资产管理三重绩效评价模型。我国目前在企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 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导致部分企业只注重资产管理的短期绩效, 无法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

目前, 对于资产管理绩效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多集中在专家评估法、德尔菲法、成本效益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等。虽然这些方法均摆脱了单一财务指标评价的束缚, 加入了非财务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但所用的指标没有统一性, 同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考虑不够周全, 不利于企业持续改进资产管理业绩, 进而提升资产管理效率。

因此, 本文认为对于资产管理绩效评估方法的最佳选择仍然是综合评估方法, 结合平衡记分卡 (BSC) 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形成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和企业战略管理有效结合。

二、平衡记分卡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入

近年来, 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 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把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注重经济绩效, 强调资产的保值、增值, 把“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主要价值取向, 忽视了企业在资产运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 同时会产生废气、灰尘等环境污染, 这些方面已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因此, 有必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并结合BSC来完善企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我国企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可以尝试将BSC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 以BSC的四个维度为基本指导思想, 将环境绩效、社会绩效的评价引入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满足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点”, 即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持续和谐发展, 将资产管理绩效的价值取向由传统的“股东利益最大化”改进为“所有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1. 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入。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 要求企业注重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相关因素, 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应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既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以后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内容, 三者缺一不可。从价值取向来看, 可持续发展理论反对“股东利益最大化”, 强调企业相关者利益的和谐发展, 强调企业的社会性和生态性, 主张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和谐性与持续性。

绩效评价是企业进行资产管理的指挥棒和监督器, 传统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单纯强调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经济绩效,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微观层面的具体落实。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嵌入到企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理论中, 实现可持续发展与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理论的全面结合, 从理论上解决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相脱节的问题, 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 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上引导和督促企业自觉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资产管理的全过程, 为企业资产管理提供科学、全面的决策依据。

2.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平衡记分卡的改进。

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后, 引起了企业对生态、环境、资源、社会责任等问题的极大关注, 平衡记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需要进一步完善。

(1) 缺乏对生态及社会绩效的长远考虑。企业绩效评价不仅是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经营绩效的评价, 而且包括对企业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绩效的评价。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重视这些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 并着手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必须构建在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点”的基础上, 因此将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引入平衡记分卡是十分必要的。

(2) 缺乏对价值取向的全面和深层次考虑。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多元资本共生体, 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依赖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企业是一个由股东、客户、供应商、员工、政府及公众等共同组成的一个契约, 因此绩效评价既包括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绩效考量, 也应包括为客户、供应商、企业员工、政府及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绩效考量。因此, 需要将平衡记分卡中顾客维度发展为利益相关者维度, 增加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绩效评价指标。

3. BSC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企业资产管理中的结合。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EAM) , 不仅包括资产维护、检修管理的内容, 还整合了与之相关的采购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资产管理是以资产台账为基础, 以计划的提交、审批和执行为主线, 充分运用计划检修、预防性维修、全员维修及可靠性维修等维修保养模式, 整合了采购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对资产进行全寿命管理的数据共享管理体系。EAM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采购管理模块、物资管理模块、日常管理模块以及对资产管理起辅助作用的财务管理模块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块。BSC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结合是通过建立与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对应关系而连接起来的, BSC与可持续发展在EAM中的结合如下图所示:

(1)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三个基本点”融入到EAM的各个模块中, 并形成相应的资产管理评价指标。单纯根据EAM的各个模块来分析企业的资产管理状况, 只能反映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 无法体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因此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 通过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促使企业注重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相关因素, 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

(2)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资产管理评价指标以平衡记分卡的四个评价维度为指引, 经整合后上升到企业的战略高度, 把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点”与BSC的四个维度结合, 将管理工具和可持续发展相融合,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企业的实施层面。通过运用BSC的“平衡”及“因果链”思想与整个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EAM运作过程联系起来, 根据企业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的因果关系将其整体目标分解扩展到各个管理环节的子目标, 分析资产管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变化是由哪些环节上的因素影响的。

三、基于BSC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

基于BSC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既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又保持了其能较好地满足企业战略绩效评价需要的优势。该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将测评的目光延伸到未来, 突破了过去重视短期效益的局限, 考虑到了资产管理绩效中动因与结果的关系, 考虑到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使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能够更完美地结合, 形成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BSC的四维指导思想,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点”, 在每一维度下, 在考虑分析其对应测量对象与内容的基础上, 首先设置了一系列的指标, 并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判断法等方法, 采用李斯特五级评分法, 即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 对应的分数依次为5、4、3、2、1, 要求被调查者结合给出的指标含义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量化打分。

根据打分结果计算方案层各测评指标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 按照分数的算术平均值大于或等于3.5和变异系数小于或等于0.25为筛选标准, 得到每一维度下的代表性指标。同时, 结合被调查者的具体意见, 采用深度访谈法, 对指标框架及指标内涵进一步加以筛选和修正, 从而确定基于BSC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具体结构如下表所示:

基于BSC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

四、结论及展望

本文通过对平衡记分卡四个维度与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点”的分析, 寻找出了平衡记分卡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点, 并以平衡记分卡四个维度为指导思想, 将企业资产管理可持续发展目标分解落实到了各个维度, 同时设置了相应的评价指标, 为我国企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完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但基于BSC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仅仅提供了一种资产管理绩效考评的思路与框架, 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来加以完善, 使其更具有实用性。需要指出的是, 现行有关资产管理的信息披露只披露财务信息, 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应尽快推行环境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 同时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推广应用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陈当阳, 贾素玲.基于BP神经网络的资产经营绩效评估模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3

[2].李道国, 邵渊韬.雷达图分析法在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新西部, 2009;1

[3].霍江林, 刘素荣.可持续发展视阈下资产管理三重绩效评价研究.价值工程, 2010;5

[4].温素彬, 黄浩岚.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企业绩效评价——绩效三棱镜的应用案例.会计研究, 2009;4

[5].徐泓, 朱秀霞.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5

企业发展管理理念 篇9

关键词:发展理念,企业,企业发展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个总方针下,对于烟草行业来说,如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既紧迫又重要,因为烟草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烟草行业就应该集中全部精力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烟草行业前行的航向,采取有效措施,使得烟草行业再上卷烟新水平。

一、创新是驱动烟草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烟草企业前行的主要力量

烟草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创新贯穿了发展的全过程,这也成为企业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在特定的背景和形势下,中国烟草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有着“戴着镣铐在跳舞”的炽热感和紧迫感,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挖掘中国烟草发展的新潜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因此,烟草企业要保持平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坚持创新。

一是在管理上要有创新理念。理念引领观念,观念引导行动,事物的是非成败,人的思想意识非常重要。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树立创新理念,管理层面首先就要有创新理念,要转变职能,从传统管理型向创新服务型转变,要把行业全员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创新发展上来,让他们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实现性,形成全员抓创新、全员想创新、全员敢创新的良好局面。只有做好观念层面的创新工作,才能做到技术和产品创新,才能在创新推进模式上做文章,在创新方式方法上出新招,才能为创新举措保驾护航。

二是在人才培养机制要有创新理念。烟草行业30多年来的健康发展,已经培养和聚集了一大批敢于创新的有真才实学人才,为烟草行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我们也要同时看到,由于机制体制的影响,行业现在的队伍出现“断层”的现象。因此,要做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就要创新观念,只要是人才,只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才能,我们就要把他们摆到合适的位置,让他们为企业服务,实施“以人为本,人才强企战略”,尤其是在信息化、技术化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发现、培养、集聚一大批高技能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是要形成创新体系。创新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体系,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服务创新还是管理形式创新,都要形成一定的体系,要让创新成为企业前行的动力,完善创新管理体系非常重要,不能让创新举措只挂在嘴上、留在纸上,而要说在嘴上,拿在手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上,要让创新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

四是要形成全员参与创新的氛围。创新是件全员参与的大事情,要秉承“管理就是生产力、节约就是竞争力”的理念,烟草行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提升企业发展效力。要注重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入手,积极引导广大员工从一滴水、一度电、一块钱入手,养成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良好习惯,有效推动降本增效,逐步形成敢于创新的人能重用、反对创新的人让位子、不换思想就换人的良好氛围。

二、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新常态下的烟草企业,处理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如同弹钢琴,统筹兼顾各方发展如同指挥乐队,只有协调,才能奏响行业健康发展的进行曲。因此,烟草企业要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就要从大局出发,处理好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充分发挥整体性和协调作用,不断提升中国烟草的竞争实力。

一是提升区域品牌,狠抓名优品牌。要做到让知名品牌与区域品牌齐头并进,就要有一定的大局意识、协同意识、互补意识,互相为对方提供空间,让二者协调和谐发展。区域品牌步入全国性品牌的时间短,市场认知度低,要统筹安排,要百般呵护区域品牌,让它与全国知名品牌协调发展,促进卷烟品牌共同发展和提质增效升级,达到工商税利增长目的。

二是既抓专卖管理,又抓卷烟营销。专卖管理和卷烟营销是烟草行业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虽然各施其职但却密不可分。因此,双方应做好相互协调工作,加强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如果没有销售,专卖管理就失去了落脚点;如果没有专卖管理,卷烟市场也会成为一盘散沙,形成恶性竞争。随着社会经济持续低迷,大家已经强烈感受到行业发展形势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以及诸多压力和挑战,地方经济增速放缓,控烟政策趋严,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卷烟消费环境受限,压力前所未有,公司的成品库存高位运行,行业的创新营销思路,发挥营销部门的优势和便利,改变营销策略,带动市场营销就尤为重要,势在必行。

三是既抓行业利益,又维护消费者益。烟草专卖立法的根本宗旨就是维护国家利益和维护消费者利益。因此,烟草行业必须对国家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切实维护好国家和消费者利益,保护烟农与零售客户利益。烟草行业在营销过程中,当行业与零售客户、消费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要从“两个维护”的根本宗旨出发,要以客户和消费者的利益为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以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三、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贯彻落实好绿色发展的理念,要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的基本方针,企业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的同时,勇于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这种责任要求烟草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展绿色产业,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加强废弃物处理,促进从产品设计、生产开发到产品包装、产品分销的整个产业链绿色化,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一是推进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加强基础管理,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以预算管理为抓手,在费用控制上努力做到精打细算,大力推行新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

二是推行绿色办公体系,降低办公费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还要以“互联网+”理念为依托,狠抓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实行网上办公系统,完善标准化工作体系,降低办公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节约意识,减少污染、减少浪费,基本达到“成本控制、资源节约”效果。同时还要逐步推行无纸化办公,来代替网上的系统操作与纸质票据、纸质文件同时运行的现状。

三是绿色产业从绿色烟叶抓起。烟草行业主要由烟草种植、烟叶复烤、烟草品制造、烟草物流、烟草专卖等一系列环节构成,走“绿色、生态、无公害”的路子,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必经之路,必须从源头抓起,在烟叶生产方面,做好绿色农业,减少环境污染,大量使用绿肥,舍弃化学肥料,烟叶的防虫治病方面应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烟叶农药残留量,让烟叶更“绿”。

四是低碳环保从物流管理入手。着力提升物流管理水平,打造绿色物流,做好废弃物的回收,探索热收缩包装膜替代的新途径,大力推广使用国产超高速卷接包设备,将其作为“十三五”期间装备的主力机型和主导产品。目前,有些企业已经率先开始使用,在不能及时更新设备的情况下,尽快使用其他“绿色”包装方式,做好薄膜的回收工作,要做好绿色配送服务,行业要积极探索电动汽车配送的办法,减少配送车辆的尾气排放。

四、树立开放发展理念,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当前,要保持行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财税继续作出更大贡献,就要在坚持专卖制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加快行业“走出去”步伐,不断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增加企业与参与国际竞争活力,为行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要贯彻开放发展理念,转变职能。烟草行业肩负着专卖管理和卷烟销售的双重职能,加之处于专卖垄断地位,政企一体的官商色彩很浓。因此,要转变职能,转变工作作风,调整思路,脚踏实地做事,潜心低调做人,要解放思想,以更宽广的思维,更开放的目光,更包容的姿态做好具体工作。

二要坚持开放意识,利益共享,共同发展。应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零售终端是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行业应以维护零售终端的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为落脚点,坚持合作意识、共赢意识和开放意识,保证零售客户合理盈利空间。开放与合作是企业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共同的发展。

三要以开放的姿态,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行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搞好市场化取向改革,让市场配置资源,让客户选择品牌。这样,可以实现供货模式的改变、价值的改变和行业与零售客户关系的改变,进一步融洽了客户关系,实现了行业与客户的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四要以开放的理念学习先进的经验。企业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方法,以开放的理念、以开阔的思维,去行业内先进单位看一看、学一学,借鉴先进经验,形成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发力点,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强化同周边地县级局合作,始终保持打假破网高压态势,发挥与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协作机制作用,召开卷烟打假打私联席会议,并与毗邻县级局建立了卷烟打假打私联合协作机制,集中力量对飞机场货运部、重点物流公司、邮政快递实施重点监管,坚决打击非法卷烟经营行为,向卷烟打假打私要市场、要销量、要效益。

五、共享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企业发展的本质要求

无论“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还是“三个始终”的要求,都是对共建共享理念的贯彻与落实。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就要打破富企业、穷员工的传统思维模式,加快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缩小行业间、企业间、员工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改善职工生产经营条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就要打破工业产,商业销的格局。工商应为一体,工业企业要考虑市场,考虑客户与消费者需求,实现共享发展。要解决好工业不管市场,商业不管生产的矛盾,更好地服务卷烟零售客户,创造更加和谐的供销关系,因为工业企业的产品需要通过商业企业销售到市场上,如果市场不认可,就会造成滞销的现象,受损的不仅仅是商业企业,工业的品牌受到伤害更大。

培育文化理念促进企业发展 篇10

认真提炼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通过近年来努力总结提炼企业文化理念,注重在集团内部将这些理念植入员工的思想中,使企业的核心理念在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得以显现。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的文化理念包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中铁集团企业精神在电气化局集团转化为“促创干,争一流”:为您服务,让您满意的核心价值观,在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快速发展进程中转化为“在不断否定中超越自我,在不断创新中追求卓越”;“一呼就起,一激就活,一战就胜”是电气化局集团长期形成的企业作风。

成功企业所以能持续生存发展,一个共同特点是信守核心价值体系,使其在企业经营发展全过程中渗透,并内化于员工的心灵深处,外化于员工的行为、习惯,固化为规划、制度和机制,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气化局集团企业文化理念的确立和文化建设成果,是在近50年的丰厚的企业文化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所做的总结和提炼。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对促进实现电气化集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正在产生重要影响。

以企业文化理念推进企业发展

总结企业文化理念,就是要使企业文化理念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近年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采取了以下途径和措施,有意识地运用企业文化理念推进企业发展:

以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目标。电气化局集团是全国铁路电气化行业的龙头企业,它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制定以及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安排,对全行业的运行有着带动作用。同时,通过企业发展,巩固和强化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关注的工作要点。只有根据不断变化着的新形势,自觉按照企业文化理念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才能确保企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为此,2003年,电气化局集团提出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强化支柱产业,开辟运营维护、房产开发、物流开发、资本经营等新领域,提升电信试验、海外经营、咨询监理、科技开发的效能。这个发展战略方案是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从企业主客观实际情况出发,自觉地在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下精心设计的。

引导员工认同企业文化理念,为企业发展寻求内在动力。企业文化能否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关键在于企业倡导的文化理念是否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在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这样一个工作关联度强、要以高水平的团队协作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企业,越发需要以企业文化理念来规范员工行为,使个人行为与企业行为统一起来。因此,引导员工认同、接受企业文化理念日益重要起来。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注重从企业历史中总结提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发动员工,广泛征求意见,直至被广大员工认知、认可、接受,引导员工以此作为行为规范。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在确立和固化后,集团开展了广泛持续的宣传解释工作,利用各种会议和报刊、局域网站、理论刊物、视频新闻和各单位的宣传载体,广泛深入地宣传企业文化理念,主要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带头宣传讲解企业文化理念,使员工不断受到企业文化理念的熏陶,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进而形成行演讲等一系列活动。集团特别注意发挥先进典型作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理念的内涵。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员工用创造性的行动丰富了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如“敢于挑战、敢于胜利”的京沪精神、“挑战极限、攻坚克难、创造之最”的大秦精神和“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大包精神,使集团的企业精神在工程项目上得为习惯。

企业发展管理理念 篇11

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有教学活动都是通过校级、院系级教学管理组织推进实施,教学管理组织的水平反映整个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的实现能力,直接影响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学水平。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面临观念、体制、规模、服务对象的新变化,教学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成为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

二、教学管理面临的新变化

(一)管理理念的更新

很久以来,人们对教学管理在认识上普遍存在误区。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与科学性两个方面:一是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高校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学管理处于辅助地位。而事实上,许多著名大学发展的历程证明,一流大学不仅要有一流大师,更应有一流管理。二是忽视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认为教学管理是纯粹的行政事务性工作,殊不知教学管理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要遵循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要以科学的态度分析研究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深入了解学校管理的历史背景及现有条件,分析投资效益;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手段来管理教学工作,是一门高等教育的应用学科。

(二)管理体制的变革

我国“高教法”规定的现行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国家是学校的主权人,学校党委被授予领导学校,把握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法令、法规,保持学校稳定,管理和选拔校内领导干部等,同时支持校长依法行政。教授通过各种委员会、领导小组在校内学术问题、规划、发展等许多问题发挥作用,教工则通过教代会、工会对学校发展和管理上享有审议权、监督权或部分决议权,是一种特殊的“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使高等学校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高校需要不断分析,了解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自主地制定办学目标,在竞争中找准自己定位,寻求自己发展机遇。高校必须改革计划经济时期教学管理体制,追求教学质量提高,关注社会经济效益,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相结合的“中国式”教学管理制度。

(三)管理对象的变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与家长为高等教育付费,学校与学生之间,不再是以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一种享受服务和提供服务的关系。这使学生在与学校的关系中变得更主动,出现了学生选择学校,要求学校的管理组织提供相应的服务。另外,随着我国人才流动机制的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另一个对象教师也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各高校间的“人才战”就是充分的证明。教学管理工作如何面对教学管理对象的变化及时调整,更好地让教学管理工作导向教学、服务于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必然要面对的新课题。

四、发展高校组织的管理能力

美国学者艾利森指出:“在达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有10%,而其余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现实中,不难发现学校顶层设计本身制定得很好,但宣传不够、组织与安排不精心、配套资源不充足、无适当的监督,都无法保证政策的全面贯彻和落实。教学管理组织不仅为学校顶层设计提供依据,还承担着设计方案的实施重任。面对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规模、管理对象发生明显变化的高等教育,在发展高校组织教学管理能力时,注重将个人力量转化为组织力量,形成整体协调的管理效力同时,要摆正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个人、组织管理能力协同发展

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取决于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学校各级组织的管理水平也将直接影响个人业务能力的提高。教学管理的发展不仅是个人问题,还是组织问题;个人的管理水平与组织的专业化管理水平是相互作用的,组织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个人的专业化水平。高校管理组织不仅要管理别人,还要致力于自身的发展,精心打造能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的现代化学校。组织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内容是组织学习能力和管理知识经验的生产与共享。(1)建立管理知识与信息的生产与共享机制。教学管理知识库是学校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工程。教学管理知识库产生于从事教学管理的每一位人员。校长或教学委员会的会议记录,教学管理文件汇编,学生的座谈会记录,学生实践教学记录,奖学金的评定办法等,都是教学管理知识库的内容。而一旦形成学校管理知识的生产、储存与共享的机制,学校的管理就有了实际支撑。在形成的过程中,创建管理组织信息平台,增加信息合作与共享,实现管理信息的传承。(2)加强组织对已有管理能力的继承。教学管理是将教学工作各环节连接起来锁链。学校的长期发展,在日常教学运行过程中自行生成、形成、储存了组织管理能力,这也是学校发展的实际支撑。现行教学管理人员更换很频繁,换人时只重视是否能够完成新任务,常忽略管理经验的延续性。组织管理能力的继承将避免重复实践,跳跃性大,随意性大,促使工作迅速展开,管理者与被管理都尽快适应,少走弯路,尽快投入改革创新管理上,发挥效能。

(二)提高管理专业化与科学化水平

首先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办法,确立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校、院两级管理组织分工合作,学校管理层面则主要强化目标管理,配套责任考核,主要进行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施、教学评价等目标管理,发挥宏观调控、科学决策、监督指导作用,实现高效、优质、有序的教学管理目标。

其次,高校的教学管理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它还承担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学术性管理职能。作为管理职能部门应当树立管理不仅是服务,“管理是科学、管理体制出效益,管理是生产力”的理念,加强管理的专业化与科学化。

(三)重视质量管理的局部与整体效应

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认为,质量产生于过程,过程决定质量,强调通过抓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从过程上对质量进行管理。实践证明,质量形成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和偏差,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只有保证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达到标准,才能确保最终的结果达到质量标准。教学活动作为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要保证其质量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样必须对整个行为过程加以保证。

(四)加强信息网络化教学管理与现代技术的应用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将面临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学校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竞争力关键的因素。国外一流大学往往也有着一流的网络化教学管理,我们必须自觉形成与互联网一致的网络意识,努力去形成一个所有资源无缝集成,低成本运行、个性化服务和及时反应的教学管理体系,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及时共享与更新,最终促使学校由传统管理型向公开服务型转变。教学管理信息网络化在向服务对象提供信息资源的同时,各级教学管理政策、管理方法、管理人员行为等也将纳入到管理网络系统中,该动态管理系统一旦运行,各管理组织与人员将受到学校内外各类人员的推动,信息网络化将使教学管理由控制向服务、由单向指挥向双向互动、由制定规则向协调关系转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享受对方提供的服务中形成促进与监督的作用。

四、结语

中国香港某些大学能够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其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发展现代高校组织管理能力,创建一套完整高效人才培养体系,为人才成长与科研成果培育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希望这些成功的经验能够给予国内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发展内地高校组织管理能力一些启迪。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潘维真.创新管理理念建立现代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6(07):88-89.

[2]汪家惠,郑秀英,张进明等.以人为本建设学习型教学管理队伍[J].教学管理,2005(6):45-46.

[3]傅定涛,胡弼成.论大学教学质量的基本特点[J]集美大学学报。2005,6(2).

中国和加拿大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比较研究

?笏 龚玉平

一、加拿大对于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现状

加拿大的法律制度主要以判例法为基础的普通法系,但魁北克省的私法在不少方面是以欧洲大陆法系为基础的。{1}但是加拿大或是魁北克省都未曾颁布过专门处理商业秘密的成文法。当魁北克省出现了“民法”问题时,不能使用衡平法或是不成文法。实际上,正如后文所见,衡平法与不成文法中的条例经常被民法所引用,法庭通常是试图在民法典中寻找相似的法规以便可以使用特殊的不成文法法规。显然,民法典本身并不是专门处理商业秘密。与商业秘密和保密协议相关的法律完全是由法官制定的。

在魁北克省与商业秘密相关的案件是根据民法来裁决的。在没有禁止透露和使用商业秘密或机密信息的书面契约时,便可运用民法典中的1024,1053,1065及1984条进行裁决。其内容如下:

1024条:合同不仅对合同中所申明的内容有法律约束,并且从法规、法律上来看,履行合同时所产生的结果也具有法律约束力。

1053条:任何有明辨是非能力的人都要对因自己的过错而对别人造成的损失负法律责任。不论这种错误是由于独断、不慎、疏忽,还是因缺乏技术而造成。

1065条:法律表明债务人在单方面毁约时有责任赔偿损失。而债权人在情况允许时可以要求执行该法令,并且有权在债务人承担开销的情况下执行该法令,他还有权取消赋予债务人义务的合同,这些都是根据法典中所包含的特殊法规或根据其本人对损失的声明来决定的。

1484条:以下人无论是在其本人或其他团体介入时都不能成为买方,也就是说:

该财产的指定监护人或管理者,除非有法律授权,否则就不能成为买方。

担任销售该财产的代理人不能购买该财产。

负责管理该财产的管理人或受托管理人,不论他是公共团体还是个人都不能购买该财产。

通过其所在部门销售的国有财产的官员不能购买该财产。

该条中所宣布的无权购买的人不能由买方来决定,该条只倾向于对财产所有者和对所售财产有兴趣的人。

依据以上规定,原告可以获得以下方式的保护:

(一)赔偿

基于民法典1053款和1056款,在魁北克省当出现非法使用商业秘密或机密信息时通常要索赔,主要有以下几种:

-永久禁令

-损失

-交出所有包含机密信息的文件

-在魁北克省法庭没有追索权

(二)书面程序

在魁北克省并没有法规指出原告需要怎样以书面的形式描绘出机密信息或商业秘密。根据民事诉讼法典,要申请对信息的保护必须包括以下几点:

1、申明原告用由该商业秘密或机密信息,并且陈述为什么它可以成为商业信息。

2、解释被告得知该信息的环境,并且解释被告如何非法使用了该信息。

3、索取赔偿

在上述情况下,法院有权将所有的辩护和与机密信息相关的发现密封起来,作为机密保护。这种解决办法虽然远不完美,但是可以给原告的财产以最小程度的保护。

除此之外,加拿大刑法对商业秘密也有相关的规定,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基于加拿大刑法,加拿大高级法院认为获取保密情报不能出于控诉偷窃的目的,也就是说复杂难缠的机密情报并非达到刑法目的的合法“所有物”。最高法院做此决定一部分原因是,在这样的案件中受害人保留有他的信息的使用和所有权,只是信息已不具有机密性。但是,法院保留了这样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如果受害人在经济利益上蒙受损失时,这种对信息的非法使用就构成了欺诈。在加拿大刑法增加的有关商业秘密保护条款草案中第301届第3条第(1)款规定如下:任何人欺诈性的违反合法权利获取、披露、使用他人商业秘密,未经他人同意而企图剥夺他人

(1)对商业秘密的控制,或

(2)与商业秘密相联系的经济优势

为应公诉的犯罪处以十年徒刑,或以简易审判处罚。{2}

二、中国关于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现状

我国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起步比较晚,过去主要是通过民法进行保护,如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7年颁布的技术合同中都有关于商业秘密的规定。在1991年4月9日施行的《民事诉讼法》中,我国首次使用商业秘密这一术语,但该法并没有对商业秘密作出明确的界定,参与立法人员对其的解释是:商业秘密一般涉及到企业以及经济部门的技术诀窍,商业情报等。{3}1993年9月2号,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我国商业秘密立法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法对商业秘密作出了详尽的定义,而且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1997年刑法在第219条里明确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这标志着我国对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处罚力度的提高,更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我国目前对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形成民法,刑法,劳动法和不正当竞争法综合保护模式,以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为主。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都对商业秘密的概念以及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有如下四种:(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第一种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四)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三种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劳动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依据以上法律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一)民事责任

1、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指侵权行为人依人民法院的判决、调解,给负对权利人造成的财产或精神损失进行赔偿。具体表现为:

(1)违约责任。当事人根据保密合同造成权利人损失的,应当根据保密合同中约定的损失赔偿额承担赔偿责任;若合同没有约定的,可根据实际损失赔偿,但赔偿额不得超过双方签定合同时所预见的损失。

(2)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是指权利人因被侵权而造成的损害,侵权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权利人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同时承担被侵权人因调查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2、支付违约金。当事人应当依合同约定履行保密义务,因未履行保密义务或喝没有完全履行保密义务,是违反合同约定的,无论该行为是否造成权利人实际损失,均应按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

3、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为防止权力人的损失扩大,最大限度减少权利人损失,人民法院向侵权人发出的警示,责任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如停止生产和销售、责令销毁侵权产品等。

4、其他民事责任。除以上三种民事责任外,侵权人应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承担其他民事责任。如排除妨害;恢复名誉、荣誉等。

(二)刑事责任

1997年修订的刑法第九条对侵犯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该罪的刑罚为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由此,《刑法》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力度是非常大的。

(三)行政责任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行为人违反该法第十条规定,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负有监督检查责任的县级以上工商管理机关在查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时,可以采取两种措施:

1、以强制措施制止侵权。

根据受害权利人的要求或者依照职权,工商管理机关认定侵权行为存在,并且将给权利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在权利人出具自愿对强制措施后果承担责任的书面保护的前提下,工商管理机关可以扣留侵权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再有商业秘密的图纸,软件以及其它有关资料,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销售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生产的产品。在采取以上处罚措施时,工商管理机关对侵权物品可以做以下处理:责令并监督侵权人将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软件以及其他有关资料返还权利人;监督侵权人销毁使用权历任商业秘密生产的,流入市场将会造成商业秘密公开的产品。但权利人同意收购,销售等其他处理方式的除外。

2、罚款。

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人,监督检查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侵权人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继续实施侵犯商业秘密的,视为新的违法行为,从重处罚。

三、中国、加拿大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比较

商业秘密保护作为专门的法律制度,是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商业秘密不仅仅牵涉到私人的利益,还牵涉到公共利益,因此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就牵涉到不同的法律部门。各个国家又有其特定的社会状况,历史及社会现状的影响下,对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侧重点也不一样。加拿大对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模式主要是以民法为基础,以侵权和合同理论对其进行保护,这与其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加拿大属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经过长久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政府只是起着辅助性的作用,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就主要由私法调节。合同法理论,侵权法理论,财产法理论都比较成熟。我国经济发展道路非常曲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才走了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许多遗留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市场秩序依然混乱,人们的权利意识尚未发达,因而我国则更多的偏向于用公法的手段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即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进行调整。

由此可见我国和加拿大对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侧重于不同的方面。但是从商业秘密自身的特性来看,还适应该侧重于从民法的角度来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商业秘密,从根本上来说,具有财产权的性质,侵犯商业秘密,首先是侵犯了权利人的财产权,应该使得权利人受到的损失得到弥补。因此,我国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亟待完善。

四、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的建议

保护商业秘密的理论,主要有侵权法理论,合同法理论,财产法理论,还有限制竞争理论和不正当竞争理论,各种竞争理论各有优势。但是在我国,侵权法理论,财产法理论,合同法理论的传统都不是很深厚,实践中,更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是依托于其他的法律,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此进行明确规定。因此,在制定商业秘密法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确立商业秘密是一种财产,商业秘密权是一种财产权

商业秘密属于知识产权法的范畴,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其他几种保护对象,如专利,商标,和著作权都已经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来进行保护,对商业秘密也应该一样。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已制定专门的商业秘密法,加拿大也制定了商业秘密保护法草案,我国制定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也是势在必行的。商业秘密财产权理论是技术,经济基础的客观反映。{4}产权的特征是普遍性,排他性和可转让性。在法律上明确商业秘密是一种财产,对于实现其流转,进而使利益最大化是必然的选择。

(二)明确商业秘密的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商业秘密合同主要存在于有合作关系的当事人之间以及有雇佣关系的单位和职员之间。尽管从理论上来讲,只要不与公共制醋相冲突的合同都是合法的,且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有些信息,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往往不能肯定是否可以得到保护。因为商业秘密的秘密性较差,或者无法得到证明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还有些合同中未明确规定需要保密的的信息,属于职员的模式义务。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明确规定。

(三)明确侵犯商业秘密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商业秘密受到侵犯时,利益最先受到损害的是商业秘密权人。侵权人和商业秘密权人作为平等的权利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民事关系,应由民法来调整,侵权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目前我国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是以不正当竞争法为主,所采取的是行政手段。但是采取行政手段,只是对侵权者进行了制裁,权利人受到的损失并未得到赔偿。明确侵权者的民事责任,才能更好的保护商业秘密权人的利益,才能保护商业,促进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法学院)

注释:

{1}刘艺工,杨士虎.加拿大民商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第1页.

{2}张玉瑞.商业秘密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第763页.

{3}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问题解答.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第37页.

{4}张玉瑞.商业秘密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第303页.

论探望权及其执行

?笏 张国刚 范凯文

所谓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直接抚养方协助非抚养方行使探望权。它是由亲权派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夫妻离异后,它关系到能否定期与子女团聚,弥合家庭解体给子女造成的感情伤害,促进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我国宪法规定获得父爱、母爱是一个人的宪法权利,这些权利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更是社会未来安定的重要因素,规定探望权对社会道德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离婚是现代文明社会普遍的现象,是婚姻自由权利的重要体现,抚养方都不能阻止有探望权方探望子女,伤害对方和子女的感情,侵犯对方的合法权益。

探望权,在国外通称为探视权,探视权制度起源于英美法系,这一制度为处理离婚后父母探视子女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各国立法和法理所接受。确立探视权符合世界婚姻家庭制度发展的潮流,我国婚姻法在修订时,正式把探望权引入,这个规定弥补了我国婚姻法中探望权制度的缺失,是婚姻立法上的一大完善。

刍议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企业发展 篇12

循环经济, 具体的说是结合自然的循环体系设置的经济模式, 其规定结合生态学的思想来指引人类的经济工作。它的关键特点是节省资源, 而且循环利用。其从根源上讲是生态经济, 其规定按照生态学的思想来指引经济发展过去的经济是一类单向的流动形式, 未分析经济对于环境的干扰, 对于资源的使用是非常不集约的, 它是将大规模的耗用资源为前提来带动经济进步的。循环经济则是通过组织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生产过程, 全部的物质以及资源等都要在这个高速前进的循环中有序的发展, 以将经济活动对于外在氛围的干扰减少到最低为目的, 将污染的排放降到最少。从根源之中消除一致存在的资源和发展之间的矛盾。

循环经济需遵循3R原则, 所谓“原则”是指减量化原则, 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 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 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 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 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 通过把废弃物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3R原则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但它们的重要性不是并列的, 只有减量化原则才具有循环经济第一法则的意义。

2 当前单位开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2.1 发展此类经济是防治污染, 确保清洁生产有序开展的关键方法

过去的污染的治理活动关键是一类末端控制活动。它的关键目的是废弃物质的排放符合规定, 此类措施有非常多的不利现象。单位关键是为了符合当前的排污规定来开展的该项管控活动。针对单位来讲, 其是一类负担, 所以单位在开展该项治理活动的时候非常的不积极, 此时导致治理工作无法实现应有的意义。它的效率低使得单位的形象不能够有效的展示出来。同时还使得单位不能够形成优秀的环境氛围, 进而削减了单位的竞争能力, 干扰到利润的获取。落实此类经济规定单位积极的开展清洁生产工作, 此时就能够从根源处防止出现, 它是确保环境有效发展的关键方法。该措施是一类全新的污染治理措施。其不将污染的排放当成是关键的目的, 它关注管控以及技术的发展, 尽量的降低污染物质的释放, 进而从根源之中处理环境面对的不利现象。

2.2 积极的开展循环经济是处理当前绿色壁垒的关键方法

最近几年, 我们国家的经济开放力度提升, 不过贸易摩擦等问题经常性的发生。通过分析我们得知, 假如不尽快的使用处理方法, 我们国家的数额巨大的产品就会由于违背法规而被禁止出售。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将因主要贸易对象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我国每年都有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绿色壁垒”被禁止。资源环境要素在当前的贸易工作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此时绿色壁垒成为了我们国家的单位扩大出口时面对的最为严重的不利点。所以, 要鼓舞单位积极的开展循环经济, 可以在资源等耗损较低的背景之中, 强化单位的竞争水平, 突破壁垒, 切实的发挥出关键的意义。

2.3 开展循环经济是符合消费者的绿色规定, 提升市场份额的关键措施

由于社会高速前进, 此时群众开始从单纯的分析生存问题变化为开始分析健康等生态问题。此时绿色思想受到人们的关注, 此时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得以提升, 进而积极的开展生态维护活动。于是, 以适度节约消费, 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特征的绿色消费在各地兴起。所谓绿色消费, 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 要求企业生产、销售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 以监守危害环境的消费。消费观念的“绿色”趋向, 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要求, 使企业不得不转变观念, 发展以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为中心的循环经济, 以适应市场需求。

3 带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

3.1 提升认知能力

提升认知能力是单位发展该项经济的关键背景。它是一项全新的事物, 对于我们国家的单位来讲, 要把该项经济变化为单位运作的具体模式, 还是由一定的困难的, 所以对于单位开展该项经济工作来讲, 第一要分析的就是提升对其认知的水平。过去的管控活动关注的是利润, 不过在这种背景之中, 单位要在带动利润提升的时候, 关注自身的权益。在经济进步的时候不单单要分析到经济总数的提升, 同时还要分析其环境承受力, 不但要关心经济的进步, 同时还要关心后代的发展。

3.2 积极的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当今的单位开展循环经济不能够脱离技术, 技术的革新是落实该项经济的指引力量。在单位中主要表现为循环经济的大处理技术上:污染治理技术。即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工程技术, 这是用来消除污染物质的技术, 通过建设废弃物净化装置来实现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净化处理。废物利用技术。其是经由开展废物再利用活动, 利用这些技术确保废物得以有效的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它是进行无废弃物和少废弃物生产的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

3.3 建立资源流分析系统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 宏观上表现为外部环境形成资源再生关系;中观层面主要是尽可能调准产业结构, 延长产业链, 建立起共生链;而微观层面上的循环, 也就是生产线内部的循环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环节。在现代物质流分析理论以及价值链理论的指导下, 通过建立立足于生产线上的“资源流转模型”分析系统, 追踪被投入资源在企业生产流程中的资源投入、消耗、废弃等的流量与存量信息, 追踪被投入资源在企业生产流程中的移动轨迹, 并根据资源流的去向划分合格品资源与废弃损失成本, 提供资源的物量和成本损失比率, 寻找损失成本产生的环节所在, 并对此采取相应改善对策, 以求达到资源节约、污染降低及成本削减的环境保护效果与环保经济效益同时提高的目的。

3.4 加强政府扶植

单位发展该项经济不仅仅要靠着本身的发展, 不断的强化内部循环和外在的产业链, 同时还要确保国家对其扶持。此时就规定将其融汇到单位的决策活动之中, 激励企业的环境友好型活动, 带动单位的有序进步。比如对于开展该项活动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补助, 鼓舞单位积极的开展该项活动。同时, 还要增加对其环保科技创新扶持资金的投入, 积极的应对当前单位开展该项活动时期面对的一些不利现象。国家金融机构须面向进行清洁生产的循环型企业实行金融优惠政策, 扩大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空间, 发放软贷款, 提供商业信贷担保, 支持企业开发符合环境法和绿色标准的产品和服务。

要想确保单位积极的开展该项经济, 设置有序的法规体系, 就要切实的指引单位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来开展工作, 确保其发展顺畅。通过分析国外单位的发展经验, 经由有序的立法, 积极的设置合乎我们国家的具体状态的法规体系, 进而对于带动该项经济发展来讲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要借鉴国外企业的经验,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鼓励推进循环经济的经济与技术政策体系。要根据企业生产情况, 制定并实施促进循环经济的奖励政策、收费减免政策、税收减免政策、贷款优惠政策。对采用闭路循环、资源有效利用的企业, 在污染排放配额分配、环境税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构建企业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摘要:由于经济增长使得环境出现了一些负面的效应。此时切实的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为了人们要积极分析的内容。文章分析了其定义, 以及意义和重要的步骤。

关键词:循环经济,企业,环节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施工敏感性下一篇: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