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形象

2024-06-11

科学形象(共7篇)

科学形象 篇1

21世纪以来,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使全球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持续地、稳定地向前推进, 这种种的迹象都在表明:科技发展已正式步入了“大科学”时代。而身处大科学、大技术时代, 在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技术化的同时, 科学也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 即伴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 各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日渐凸显, 各种伪科学、伪学术大行其道。这些问题的出现, 不置可否地使公众对当今的科学概念产生模糊, 科学似乎也不再仅仅是单一的一种固定形象, 或者说, 仅用一种固定形象还能否代表今日的“大科学”?答案是否定的。科学形象需要重塑, 至于如何重塑, 本文将做以下尝试性初探。

1 “大科学”的基本内涵及“大科学”时代的整体特征

“大科学” (Big Science) 这个词第一次以一个比较系统化的概念出现是在D.普赖斯于20世纪60年代所著的《小科学与大科学》书中。普赖斯在这部著作中指出:现代科学不仅硬件如此璀璨, 而且国家用于科学事业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支出, 也使科学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环节。现代科学的巨大规模, 面目一新, 强大无比, 以至于人们不得不用“大科学”这一名词誉之。这里的 “大科学”, 实际上指的是现代科学, 是和过去那种较多个人行为的“小科学”相对应的。先前的科学活动多是科学精英的小规模自由式探索活动, 设备简单, 人员较少。而现代科学则成为一种建制化的科学, 规模变大, 复杂程度提高, 所需人员较多, 并且更具有群体性。

现代意义的“大科学”, 正如同许多概念一样, 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彼此之间会有些差异,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中科院的何传启教授是这样定义“大科学”的:“一般而言, 大科学研究是指需投入巨资和众多科学家才能完成的科学研究, 依其组织形式和投入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某个目标, 由众多科学家有组织、有分工、有协作、相对分散进行的科学研究;另一类是需集中建设一个大型科研设施, 众多科学家利用这个装置开展相对集中的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常青认为:“大科学通常具有投资强度大, 多学科交叉, 实验规模巨大, 科学目标宏大等特点。因而, 往往是众多不同学科、不同国籍的科学家在一个大型科学装置上或围绕一个共同的科学目标有分工有协作地进行工作。如以寻找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反物质为目的的阿尔法磁谱仪就是一项由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

其他一些专家学者对“大科学”的认识和分类虽然措辞不同, 但意思相似, 和上述观点接近。总结来说, “大科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投入大、规模大、对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 我国正在进行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10个“大科学”工程为:①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高速交通网;②城市化进程改变了许多人的身份和生活方式;③“神州7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④正在实施的中国登月工程;⑤新材料工程;⑥信息化工程;⑦工业化正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⑧“2049”工程, 即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人们拥有基本科技素质的小康;⑨能源工程;⑩生态环境控制工程。

可以说, 科学发展到今天, 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建制, 因此科学明显地表现出以下特征:①科学的社会化;②科学的国家化;③科学技术的一体化;④科学学科的融合与分化;⑤科学的全球化。以上这些特征足以证明, 人类已经有能力组织规模很大的科学研究活动, 而且无论是出于国家战略考虑, 还是为了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都有了要进行大科学研究的需求和欲望。在这样的情况下, 大科学的出现可谓是水到渠成。

2 “大科学”时代科学形象多元化的缺失及其所造成的后果

一直以来, 公众所熟知的科学形象都是比较单一、固定的, 比如说学校教育、各种图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的报道和演示以及我们的日常社会交往, 都在塑造着一个固定的科学形象, 即“科技是好的”, “科学的殿堂是神圣的”, “科学技术是可靠的、确定的”, “科学代表真理”, 等等, 这些均是常见的用以描述科学形象的短句。可以说,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词句, 成功地塑造了“大科学”时代之前的“小科学”, 而在今时今日, 这种单一、固定的传播方式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其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公众对科学 “理解”的不充分,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公众对科学活动性质的理解要少于对科学事实的理解。举例来说, 科学方法的原理及其局限性都没有为普通公众所熟悉。公众对于基本的科学概念所知甚少, 而对于科学定量方面的认识也不多, 很难领会到自然界现象的内在变异性。

其次, 科学研究及其应用之间的联系经常被忽视或误解。人们支持社会上要求的目标, 如新药、辐射等医学应用等, 却反对那些能够实现目标的科学技术, 比如说动物试验、核反应堆以及人类胚胎研究。公众只关心目的, 却不要方法。而这种因缺乏公众支持而受阻碍的科学进步, 也就意味着退步和约束、压抑创新研究或把它拱手让给国外。

其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二, 是公众对反科学运动的盲目性。现代科学技术的无限制应用, 暴露出严重的社会问题, 同时也导致了公众的反科学运动。反科学运动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公众由于不了解科学的本质, 不了解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概念、科学的能力及科学的前途, 因此极易受到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 从而促成社会反科学运动的出现。

20世纪70~80年代, 核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拼命掠夺所造成的全球性生态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人类生存问题以及由于科学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给人类和平带来的威胁, 使得在公众眼中, 现代科学技术一时成为十恶不赦的“社会公敌”。对此, 环保主义者J.皮卡德曾这样指责道:“我们现在所津津乐道的技术, 除了广泛地造成自杀性的污染外, 再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了。它是一种灾难, 不仅影响到我们呼吸的空气和我们的饮用水, 而且影响到我们耕种的土地和了解甚少的空间。但是这一切, 最悲惨的还是隐伏在人们身体中的化学物品对人类造成的污染, 技术在慢慢地毁灭人类, 人类在默默地吞噬自然。”

20世纪80~90年代发生在英美等国绿色和平组织的几起游行示威, 虽然口号是“保护动物”, 但实际上是带有反科学性质的。1989年春天, 英国、美国不少地方的大学实验室被炸、皮毛商店被毁等事实, 在当时可以充分证明公众的反科学情绪已经相当激烈。

公众对待科学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 人们既希望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能够继续促进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另一方面, 却又不理解、不信任科学。可以说, 公众的反科学运动带有极大的盲目性, 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人的鼓吹及影响, 并没有一定的鉴别力, 而且也看不清事情的真相。当然, 公众对科学某些问题上的反科学运动, 迫使政府做出的决定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比如在核武器问题上, 公众意识到这种危险, 并迫使所有政府同意大量裁军是非常必要的。但是, 公众反科学运动带有极大的盲目性, 如果这类反科学运动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并且旨在反政府, 那么必然会引起社会动乱, 人心涣散, 其破坏性是极大的。

在现代民主的条件下, 如果科学同其他任何公众领域中的角色一样忽视了公众的态度和价值, 就会有危险。因此, 就更加需要增加公众与科学的对话, 以使科学得到公众的认可, 而不是限制科学的发展。我们目前身处的“大科学”时代, 科学的发展已不能仅依靠科学家及科学团体来验证, 公众也是迫切需要的。

3 “大科学”时代重塑科学形象的有效措施

经过前面对以往科学形象单一性的分析, 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在对科学形象的塑造上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而在“大科学”时代的进程中, 如果想避免伪科学、伪学术的出现, 其中一种可行性的方法便是对以往的科学形象进行重塑, 这里, 本文尝试性提出以下几种重塑科学形象的有效措施:

第一, 要注重科学自身及其机构的内省, 并真实地传播科学。首先, 应高度重视科技所带来的不利后果, 防患于未然。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给人类带来财富和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坏科学”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某种恶意目的的“科学”活动, 是“人为”的, 对后果有预见性, 这是由于人们滥用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危害。而另一类则是非“人为”的, 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 是科学技术使用后所带来的负效应。这两类负效应都对人类社会及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对于前者, 要用“禁止”来反对, 而对于后者, 则要加强对科技的社会控制。在技术运用之前, 对技术进行评估, 进行技术预测, 预防危害的发生。对于来自公众的反科学运动, 要正确引导, 通过科普教育, 平缓公众的反科学情绪。其次, 要防范科学界的越轨行为。目前, 科学界的越轨行为包含多个方面, 比如科学研究活动社会化 (从申请立项到荣誉分配) 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科技工作者本身的科学道德修养欠缺以及监督科学产品质量的法制不健全等。无疑, 科学作为社会体制存在, 需要其他社会体制对其进行监督。因此, 提高科技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是减少科学不端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另外, 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道德行为规范, 健全科学道德行为监督机构, 从外在机制方面对其进行监督。科学不端行为使现代科学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和耻辱。大科学家的轻率表态对某些伪科学现象在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 我们不能忽视, 更不能沉默。最后, 科学界和出版界应大力加强打击科学欺骗现象的宣传, 树立打击科学欺骗现象的意识。有关部门应将打击科学欺骗现象作为日常事务来抓, 要研究科学欺骗现象产生的原因和预防的对策, 健全科学产品质量的监督机制, 并建立能公开批评争论的监督与制约机制, 从而使真实的科学形象深入人心。

第二, 要注重多角度的传播方式, 加强大众媒介的传播力度。由于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存在着薄弱环节和一些问题,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实施四个基础工程, 以有效增加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其中就提到了“大众媒介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该工程是针对目前媒介科技传播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能力不强、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的现状提出的, 目的是有效提高大众媒介的科技传播能力。而从影响科技传播效果的诸多要素来综合考虑, 大众媒介科技传播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科技新闻传播。它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进行的一种无偿的、公益性的传播方式;二是科技出版传播, 其传播载体包括科技类图书、期刊、音响、电子等出版物;三是科技展示传播, 包括科技展示和技术示范两个方面;四是科技中介传播, 是在市场经济发育较为成熟的条件下, 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然结果。

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是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自从有了媒体以后, 基本是一个线性模型。上游是科学家, 下游是普通公众。单向的灌输式传播, 是当前科普工作的基本特征。然而, 科学知识的专业化和复杂化, 使一般公众难以理解。那么, 如何在我国公众与科学知识之间搭建起一座畅通的桥梁呢?这就要依靠媒介科技传播, 打破公众、科学家与媒体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

要有效提高大众媒介的科技传播能力, 就要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 利用各类媒体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如在电视上增加科学频道, 在报纸上开辟科技专栏, 在电台开设科普节目, 建立科普网站, 营造多层次、多渠道、多格局的科技传播社会氛围, 使传播者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又如在报纸专栏上开辟读者科技信箱, 形成传、受互动;在电台和电视台等媒介, 通过热线电话、手机短信支持鼓励听众、观众参与关注科学问题;利用网络媒体的论坛、博客等形式使公众进行广泛的科技交流。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媒介科技传播的模式从单向“灌输式”传播向非线性传播 (如双向交流、多点互动等) 转化, 即针对全民科学普及的不同程度, 使公众从“接受科学传播”到“参与科学传播”。

第三, 要注重对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首先, 良好的科学传播效果可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进而提高人们理解的科学意识, 而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是社会改善的力量, 其最终会促进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科学的艰深, 使科学在很大程度上高高在上地脱离了群众的觉悟, 其结果对双方都是极为不利的。对科学发展而言, 由于公众不明白科学家在做什么, 使科学失去了公众对它的“理解、兴趣和批评”, 出现了“科学的孤独”, 科学在为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产生着危险。而这一切的出现, 如果有良好的科学传播作为引导, 那么公众就会对科学进行参与及评价, 使公众在理解科学的同时, 科学也得到了公众的批评、监督和制约, 从而保障了科学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正确方向发展。

其次, 加强科学教育是提高科学素养、使公众充分理解科学的重要手段。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可塑性, 只要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 就能够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全方位加强和普及科学教育无疑是公众理解科学、改善和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当前, 应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工作:①正确把握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认真理解科学的语言特征、符号推理系统以及媒介传播系统。②转变观念, 切实增强科学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感。③在科学教育的内容方面, 必须考虑注重特色, 应从知识、方法、意识以及精神层面上全面展开。④科学教育的对象应该涵盖学生、工人、农民、干部等多个不同的社会群体。⑤利用各种舆论工具,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强化和普及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4 结束语

“大科学”时代, 人们在适应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社会变革的同时, 认识能力和思想也得到飞跃发展, 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手段, 也向公众提供了种种思想。科学的这种功能, 单靠科学家的孤军奋斗是无法实现的, 把这些科学思想化为行动需要依靠科学界以外的社会力量, 这种“科学界以外的社会力量”就是具备了科学素质的公众。科学技术能够改变一切, 而这一切改变的基础则是公众对科学的正确理解。因此, 对科学形象进行重塑也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程, 这需要科学工作者和公众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在此, 我谨以这篇论文来作为媒介呼吁所有的科学工作者,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力求成功地塑造出能够代表“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形象给予公众!

参考文献

[1]Price D JD.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M].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3.

[2] (英)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科学形象 篇2

从反映自然到社会的建构--析传统科学形象的转变

近代以来,科学及其产品--科学知识在现代社会中逐渐确立了特有的信誉和权威,成为真理、公正、正确的代名词,并与客观性、进步密切相关.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使得这种科学传统形象渐露危机,越来越难以维持其正统形象.特别是社会建构主义的兴起再次对科学的.传统形象以重大冲击,科学理性、崇高的形象逐渐从“神坛”走向了世俗化形象.

作 者:贾向桐 JIA Xiang-tong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刊 名:自然辩证法通讯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7(4)分类号:C91关键词:科学知识 真理 建构主义 科学知识社会学

形象思维在植物科学教学中的功能 篇3

关键词:形象思维;植物科学;知识迁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61-01

一、感知是形象思维的源泉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感知开始,主要通过视觉把所学的生物形象信息传递给大脑,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当 事情不在面前时,这种痕迹会再现出事物的形象,心理学称为表象。人脑用表象材料进行思维,创造出新形象 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没有感知作基础,表象就不会产生,没有表象作材料,就谈不上形象思维。因此,要为 形象思维准备丰富的表象,在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一)加强实验教学,这是形成丰富表象的主要途径,一个 成功的实验,会留下深刻的表象,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实验过程,从中获得生动形象的表象。(二)运用形象教具,来丰富学生的感觉,如模型、图片、挂图等。(三)理论联系实际,广泛摄取表象,引导学生到自然界去识别生物、调查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等。(四)从声象教材中摄取表象,声象教材的优势,能同时唤起听觉和视觉的兴奋,促进左右脑协同工作,发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作用,以达到对生物本质的认识。在施教中,我们提倡多种生物信息的渗透,以便形成丰富多彩的表象。

二、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只有理解生物知识,才能把握生物的本质属性。若脱离形象思维的支持,学生学起来就感到抽象、空洞、难学。学生感到难理解的知识,往往是难以想象所造成的。因此,学生在教师诱导下,主要利用视觉接受生物形象信号,在大脑中形成感知表象。然后利用丰富的感知表象,通过联想、类比、分析、综合、构思等形象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获得典型表象,把它表达出来,得到创新形象。

三、能促进对知识的记忆

记忆是知识的源泉,是智慧的仓库。在记忆中占重要地位的是表象。表象属双重编码,即表象不仅有形象 编码,而且有语义编码。双重编码的材料有利于理解、保持、回忆、应用和迁移。例如叩打膝盖下部的韧带时,产生了小腿突然跳起的反应,这一知识点以语义和形象相联系的形式存入记忆中。形象记忆另一特征就是统 摄性,就是把一个完整的表象作为一个单元,储存在大脑中,例如把人体血循环作为一个单元,记忆在大脑中,比分散的概念记忆要容易些。在施教中,应尽可能采用声象教材,去强化记忆。实验表明:人脑贮存形象信息是语言信号记忆的1000倍,同样的学习内容,单纯用听觉学习、单纯用视觉学习视听兼用学习,三小时后,记忆效率分别是60%、70%、90%,可见声象教材能提高记忆效果。

四、能有效地优化概念教学

生物概念的形成,一般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行为掌握,主要通过实验观察去感知基本事实,从中获得 表象;第二层次是图象掌握,主要从形象思维方面去掌握基本事实的本质特征,即通过联想,类比、分析等形 象思维,去获得典型表象;第三层次是符号掌握,以语言形式或数量关系去掌握基本事实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 系,即通过分析、推理、归纳、概括出生物概念。这三个层次,就是感性认识层次,形象思维层次,逻辑思维 层次。教师按照行为—图象—符号三个层次去教,就可使概念教学处于最佳的状态。例如“两栖纲”的教学。 其过程简要归纳如下:

五、有效地促进知识迁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和作用,其实质是一种揭示新、旧知识共同本质的过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用联想的方法,由旧引新,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学习有还原趋势,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以原有知识先入为主,把新知识理解为已有的知识。因此,要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以抵消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还原”和“取代”,要善于类比新旧知识异同,从求异中促进新知识迁移。例如学了物质循环后,应与能量流动作对比,物流能流流动以无机物化合物形式以有机物形式 内容方向返单向流动在一定范围内能自动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是递减规律调节,维持平的,传递效率为10~20%范围生物圈各级生产系统

六、能有效地强化生理教学

简论中国国家形象的科学传播策略 篇4

关键词:国家形象,传播,歪曲,策略

在全球化背景下, 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轨道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日益频繁的国际政治经济合作, 使得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和影响更为紧密, 国际体系中他国的认知体系势必会影响我国的政治经济行为。而长期以来, 中国在国际信息传播中处于劣势地位, 意识形态、文化、政治领域的分歧, 又进一步导致西方国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误读和歪曲。这种误读和歪曲已经影响到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影响到综合国力的提高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 更影响到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采取科学有效的传播策略, 让中国的国际形象逐步得以改善, 为中国营造良好的文化、经济、政治发展环境。

1 何谓“国家形象”

中外学者对国家形象有着不同的理解:

所谓国家形象, 是指其他国家 (包括政府、个人和组织) 对该国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这是我国国际关系学家刘继南教授的观点。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自我认知及其他国际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 是一系列信息输出和输入所产生的结果。这是美国政治学家Boulding, K.E. 的看法。

由此可见, 国家形象既是一种社会传播过程, 又是一个信息传播的结果。他国对本国的认知经过与本国自我认知的博弈, 最终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得以形成。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国家形象不仅植根于观察者心目之中, 在形成这一结果之前, 已经普遍反映并存在于大众传媒所构筑的政治语境和信息环境中了。从这个层面来讲, 国家形象的最终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众传媒给国家形象的着色和描绘。

2 为什么中国国家形象会遭到西方媒体的歪曲

没有民主自由、蛮横专制、法制欠缺, 是很多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美国尤甚。

西方媒体之所以会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歪曲报道, 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不同意识形态

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 会渗透到新闻从业人员的编辑方针中, 势必会导致歪曲和误解。

2.2 诸多政治因素

政治方面的因素很多, 其中最核心的论调是“中国威胁论”。

2.3 失衡信息传播

跨国传播机构和先进信息传播技术均由发达国家掌握, 他们往往向第三世界国家流动信息, 却很少会看到从第三世界国家流动过来的信息。这种国际信息传播的不平等性, 必然导致信息误读。

2.4 落后公关策略

中国政府尚未全面认识到公关的重要性, 领导者心目中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加之开始时间不长的发言人制度、不够完善的公关实施策略, 当危机出现后, 本可以简单处理的问题就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3 提升国家形象的科学传播策略

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之所以任务艰巨, 缘于西方媒体歪曲中国国家形象的原因复杂多样。冷静客观地分析后, 笔者认为, 首先, 政府的行政能力需要加强, 积极树立良好的国家政府形象;另外, 借助各种国际传播手段, 采取有效措施, 客观准确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

3.1 重视政府公关

西方媒体之所以一直以来会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歪曲,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政府忽视“公关外交”。因此, 政府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启动公关策略。

3.1.1 开展文化艺术交流

对外国受众来说, 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多数国外游客对华夏文明的印象依旧是“辉煌而神秘”。要想回避中西方经济政治上的敏感和矛盾问题, 打破传统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和束缚, 文化艺术交流是非常有效的形式。加强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对改善中西方国际关系大有裨益, 还可以让西方媒体在报道之外, 从另一个侧面让外国受众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而近些年来, 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其他国家领导人较为频繁的互访, 也是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的绝好平台和机会。

3.1.2 借助跨国公关公司

国外大型公关公司业务能力相对成熟, 中国政府可以雇佣他们为其服务。这些公关公司作为信息源与当地媒体进行交换, 他们开展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与当地媒体的互动与交流, 都会成为当地新闻媒体报道的对象, 进而影响到报道内容。借助跨国公关公司的力量来渗透外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 促使他们积极正面地传播中国信息, 这样一来, 中国的国家形象也会得到改善, 最终通过营造大众舆论影响贸易、投资、旅游以及对外政策等。

3.2 加强信息公开

3.2.1 外国记者采访限制放宽

中国对外国记者的入境采访要求严、门槛高, 向来十分慎重。要想让境外记者公正客观地向国外报道国内发生的事件, 就必须让他们准确及时地知晓重大事件的信息, 这就需要适当放宽对外国记者的采访限制。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外国记者的主观臆想和猜忌, 保证信息顺畅、及时地传递。而且, 相对公正客观的报道不断在国外媒体受众间传递, 外国公众对中国当前形象的认知势必会得到一定的改进。

3.2.2 危机事件信息及时发布

对于突发性危机事件,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即将采取的方案与措施等, 政府都有责任和义务向社会公布。之所以这样做, 既维护了社会稳定、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 同时通过各种途径真实、客观地向国外传递中国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效果等相关信息, 对良好国家形象的树立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相反的, 用封锁、瞒报甚至不报等办法来解决和处置危机事件, 只会导致政府公信力在公众心目中的下降,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受损。

3.2.3 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

中国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的一大进步要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推行, 它体现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步, 也是现代民主的需要。但现行新闻发言人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 如信息发布机制亟须调整, 发言人的整体素质需要提高等等, 都是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

3.3 注重传播技巧

中国对外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上不去, 导致中国在对外传播方面处处受制于人。只重宣传, 不重方式和规律, 这是我们对外新闻报道的通病, 传播效果因此受到严重制约。所以说, 在对外新闻传播问题上既要讲政治、讲策略, 更要讲艺术、讲技巧。

3.3.1 内容表达丰富多彩

形式单一, 政治性强, 教化色彩浓, 没有人情味, 这些在我们以往的新闻表达中, 经常出现。这样的形式和内容与国外受众的欣赏口味和价值标准背道而驰, 难免会引起排斥和反感。这就需要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 具体做法有:在内容上, 将情感的表达与理性的内容结合起来, 体现人情色彩和人文关怀;引导受众通过客观报道的新闻事件得出结论, 摒弃直接给出观点和结论的方式等。

3.3.2 平衡报道正反方面

任何事情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衡量和看待, 新闻报道也不例外。我们在对外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受众心理上的接受程度, 在对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辉煌成就着力报道的同时, 中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要切合实际地报道, 这样才能让外国受众更加信服而不反感。而且, 正反两方面平衡报道, 可以让中国把对外传播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改善中国国家形象意义深远。

3.4 扩大媒体影响

一个国家国家形象的树立与维护, 与这个国家媒体的国际影响力息息相关。只有中国媒体的综合实力不断得到提高, 国际新闻传播的主动权才能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一旦中国媒体的公信力得以大幅提升, 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必将随之扩大, 良好中国形象的树立也就指日可待。这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4.1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当前, 闭门造车的道路已经行不通了, 加强交流合作, 在任何领域都显示出重大的积极意义。减少分歧和猜疑, 增加共识与对话, 都可以通过与国际间各主流媒体的交流与合作来达成。举行中外传媒研究专家与学者论坛、海内外电视节目的互换与交流、适度放宽卫星电视频道和节目落地政策、中外传媒机构负责人和记者编辑定期互访等, 都是很好的合作交流方式, 通过精心组织和安排, 通常会达到双赢的效果。

3.4.2 策划全球媒介事件

举办全球性的媒介事件是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的利好办法之一。这里所说的媒介事件, 一般是指经过策划的、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和表演性质的活动。它涵盖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比如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各种协定签约仪式、大型会展等。就今年来说, 中国申办2022 年冬季奥运会的成功及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都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绝好时机。这类全球性事件可以提升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受重视程度, 扩大其国际舆论影响力, 提高其国际地位, 进而提升国家形象。

3.4.3 做精重点外语媒体

国家形象的传播, 对外宣传至关重要。我国对外宣传媒体虽然已经推向全球并走向世界,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着诸多差距与不足, 提高其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迫在眉睫。要想在国际传播中形成强势与合力, 需要花大力气打造几家有影响力的重点外语媒体。

除了央视国际新闻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老牌对外宣传媒体, 还要充分重视网络媒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加强人民网、央视国际、新华网等重要网络媒体的网站建设, 尤其要做好英语、德语、法语等和繁体字网站, 对信息加强管理, 做到及时更新,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同时要吸纳不同方面的声音, 做到平衡、公正、客观, 不断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3.5 强化科技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我们的媒体, 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作为信息传播发展的直接动力,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国际传播的格局。信息技术建设必须放在突出位置加以重视, 加快淘汰落后的信息采集、编辑、发表模式, 采用最新的信息化手段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让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准备及时地呈现在受众面前。

3.6 提高业务素质

目前, 国内新闻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于西方的新闻工作者, 还有一定的差距,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逐步适应国际传播的“游戏规则”。具体来说, 就是如何把握传播时机和传播力度。传播时机的把握就是对重大新闻的报道时机, 如何提高对突发事件的敏感度问题。而传播力度即对报道内容的分析深度, 依据要有理有力有据, 能够说服受众。

4 结论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中国的国家形象被歪曲误解, 由来已久, 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并非易事。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传播事业的发展壮大, 全方位、多层面的国家形象传播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应的传播策略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一个高效、廉洁、公正、负责任的中国国家形象正在逐步树立起来。

参考文献

[1]刘继南.大众传播和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

[2]管文虎.国家形象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3]刘继南, 周积华, 段鹏, 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

[4]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 4, 第1版.

[5]李彬.传播学引论 (增补版) .新华出版社出版, 2003.

科学形象 篇5

抓好班子树形象

带强队伍创佳绩

解放思想促发展 科学跨越谱新篇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基层党的建设更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党的建设,是进一步提高党的整体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由之路。站在新的起点上,**县**乡党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解决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使领导班子团结有凝聚力,党员队伍发挥有战斗力,党务工作创新有号召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实现科学跨越,为“两个率先”奋力拼博。

加强班子建设,着力提高执政能力。抓住班子建设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按照班子“五个好”的建设标准,**乡党委以着力抓好“两个”班子建设为重点。一是抓好党委班子建设。以建立一支务实、团结的领导班子为抓手,时时、处处给全乡党员干部做榜样,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班子成员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模范行动带动和感召党员干部,班子成员之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事讲友谊、工作讲奉献,班子成员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 议决定的党委议事原则,并严格落实对重大决策、重大问题提交党委会集体讨论研究议事的制度。班子成员做到合理分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三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和奖惩考核办法,成员既分工又合作,主要领导统揽不独揽,在班子内部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基层组织具体抓”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了班子成员思想同心、同德、同调,切实成为群众信任的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有力推进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二是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建立和完善选拔培养机制,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村级班子成员的选拔任用,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和民主公开、注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配强班子,并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培养,通过集中培训、上岗锻炼等多种措施进行重点培养工作。今年以来,乡党委对工作长期无成效的支部委员调整8人,调整支部书记1人,从而提升了村级班子的建设,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加强班子建设关键在于抓好党员、干部“两支队伍”的建设。一是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乡党委为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确保干部教育管理工作走上经常化、正规化、科学化、人性化的轨道,克服思想松懈、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工作拖拉等现象,结合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教育为抓手,以制度为准绳,以班子为向导,继承历年来团结奋进、拼搏向上、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完善干部岗位责任制度,2 并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新进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作为重点,着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切实增强培训实效。二是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坚持不懈地开展党员教育学习制度,扩展教育学习内容,创新教育学习形式,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充分调动党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党员监督制度,制定发展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等8条制度,进一步激发党员工作热情,营造党员齐心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切实让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党员、干部“两支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带头作用发挥好,党员干部之间团结协作,有事情互相通气,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不拆台而互相补台,各族群众拥护,从而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增强了班子成员、党员干部之间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科学谋划促发展,着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解决农村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农村的发展。新形势下,农村要发展,“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是为乡镇科学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乡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促农增收”中心任务,探索党建工作促发展的新路子,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瞄准“一甜一辣”基地建设,坚持“稳粮、强畜、优林果、创特色、抓劳务、促增收”发展思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稳定粮食生产面积,规模发展特色种植,巩固“一甜 一辣”特色作物发展,大力推广温室育苗移栽、无公害病虫防治和膜下滴灌技术,稳步提高土地产出率。狠抓品种优化、集中育苗、大苗移栽、膜下滴灌、测土配方等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二是强力推动畜物业。继续优化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安居增畜”工程,借畜牧业贴息贷款政策,积极发展农区牛羊育肥及家禽周期短、见效快的“短、频、快”增收项目,整顿和规范养殖小区,积极引导养殖育肥户,逐步辐射加大改善品种改良工作,注重牲畜疫病防治工作。三是提升林果业。稳定现有核桃、杏子种植面积,稳步扩大葡萄种植规模,积极推进庭院规划。全力抓好葡萄定植、低产田改造,建立健全林果灾害防控体系,不断提高应对各种灾害的防范能力,继续实施荒漠造林和“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加大成林管护和采伐管控力度,同步落实好基地育苗工作。四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扎实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年”和“高效节水增效年”两大活动,继续抓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工作,年内完成平整土地3000亩,100%的全覆盖落实农户饮水安全。五是抓好“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坚持安居与富民相结合,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地规划实施,把“安居富民”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治、庭院改造有效衔接,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同安排,同推动,切实抓好186亩温室大棚建造工程。六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抓好100套高标准示范小区建设,并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安全适用的原则,坚持“四高”,加4 强交通、供排水、供气、供电、供热等“生命线”工程,依托省道之优,借山西金辉、大北气田等重工作业基地之力,提升人口聚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决心把**乡建设成拜阿通道上的西部商业物流民族区和区域开发综合交通枢纽带。

科学形象 篇6

1 提高组织人事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组织人事部门自身建设的关键所在

组织人事部门干部的基本素质:就是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讲党性, 政治上要坚定。就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坚强的党性原则, 忠诚于党和人民, 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重品行, 既要重政治品行, 又要重生活品行, 作风上要优良, 公道正派。作表率, 纪律上要严明, 以身作则, 严明的纪律是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保证, 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要带头遵守各项纪律, 业务上要精, 要熟悉组织人事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原则及工作程序等业务知识。这就要求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党的组织认识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在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要善于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创新组织人事工作的新局面。

2 建设一支政治上坚定、作风上优良、纪律上严明、业务上精通的组织人事干部队伍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头脑, 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一名合格的组织人事干部。组织人事部门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组织人事干部来说, 不能仅仅视为一般的行业要求, 而是讲党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练好基本功, 提高工作质量和办公效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起表率作用。组织人事干部肩负着党的干部工作和组织建设工作的重任, 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 是管人才的人才, 使命神圣, 责任重大。一是理论功底要扎实。要熟悉掌握科学发展观基本理论, 能够较深刻地掌握和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并用以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二是政策水平要高。熟练掌握组织人事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原则以及工作程序, 并能不折不扣做好贯彻执行和落实工作。三是基本功要扎实。业务熟练, 对每名组工干部不求成为专家, 但必须努力成为一个行家, 注重细微之处, 把工作做细、做实, 做到心细如发、举重若轻, 考虑问题要全面、周到, 努力避免工作中出现漏洞。办事讲程序, 不要擅自做主, 要懂得政策原则, 要讲究工作效率, 当天能做的事, 不能拖到明天。四是创新能力要强。知人善任, 要有强烈的人才意识。要有甘当人梯的精神, 要有奉献精神,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求真务实、埋头苦干, 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中开创新局面, 为群众多办实事。

3 严以律已、公道正派, 树组织人事干部新形象, 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组织人事干部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管住自己、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本人多年从事组织工作, 虽然经过长期的党性洗礼, 但仍感不能放松对自己

上接页的要求, 经常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头脑, 警惕小节无害、计较攀比、学习无用等不良心理, 防止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消极影响。

对人要公正, 要坚持原则,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按政策原则办事。在向上级反映情况、汇报工作的时候, 敢于直言, 敢讲真话, 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 如实反映情况, 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 不看谁的“眼色”行事。

要有宽广的胸怀。要以宽阔的胸襟投身工作, 善于容人之贤、容人之言、容人之“权”、容人之过。既要严格按照组织工作程序, 把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更要听得进逆耳之言, 把组织人事部门建设成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知识分子之家。

要清正律己。清正律己是坚持公道正派的前提。组织人事干部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在政治上清醒、坚定, 在思想上坦荡、磊落, 在作风上清正、廉洁, 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

要廉洁自律。要恪守职业道德, 遵守组织人事纪律, 严格保守秘密, 决不“跑风漏气”, 做到不该说的不说, 不该问的不问, 不该看的不看;要对己严格要求, 有些话别人能说我们不能说, 有些事别人能做我们不能做, 有些场合别人能去我们不能去;在考察干部、下基层、社会交往等活动中, 要严格执行有关廉政规定, 不该吃的饭坚决不吃, 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慎言、慎微、慎欲、慎独, 防微杜渐, 警钟长鸣, 要常思贪欲之害, 常弃非分之想, 常怀律己之心, 常修为政之德, 守得住清苦, 耐得住寂寞, 抵得住诱惑, 保持组织人事干部的浩然正气。

摘要:提高组织人事部门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树立组织人事部门的良好形象, 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科学形象 篇7

关键词:深化,文明创建,推进,发展

深化文明创建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化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养护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具体体现。当前, 正处于“十二五”开局之年, 是大力推进海西建设的关键时期, 文明创建工作应当站在新的起点, 承担新的使命。探索和完善新的机制、载体、方向, 使文明创建更好地发挥职能, 服务于企业发展大局, 是当前文明创建工作的重点。文明创建工作是一场持久战, 贵在坚持, 难在管理, 重在实效, 必须坚持内外兼修———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 打造。

1 坚定一个信念, 即要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文明创建工作长久发展的根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全体职工, 坚定信念,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发挥党建的龙头作用, 支持、带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领导保障。

2 坚持一条路线, 即坚持走群众路线

创建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明确创建为了职工群众, 创建依靠职工群众, 创建造福职工群众, 创建的成果与职工群众共享的思路。

2.1 凝心聚力, 共谋创建

充分发挥党支部、工青妇组织特殊的重要作用, 团结动员全体职工广泛参与创建活动, 提高文明创建的层次与水平;针对企业内部不同人群多样化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注重示范教育和引导, 大力培养和塑造踊跃在高速公路各个岗位上的先进典型,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深入广泛地进行先进事迹宣传, 使广大职工学有榜样, 学有标尺, 营造学先进、比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重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使创建工作始终处于职工群众的密切关注和广泛监督之下, 调动并发挥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 使他们成为推动文明创建科学、持久发展的建设者与保护者。

2.2 以人为本, 改善民生

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 保障职工群众的利益是文明创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将开展文明创建作为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与抓手, 明确创建根本目的就是提升职工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必须要深入基层, 贴近群众, 深入研究了解群众的愿望与需求, 重点研究职工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 建立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改善民生、解决实际问题, 使群众中蕴藏的不竭动力和创业热情迸发, 以稳定的职工群众基础为创建工作保驾护航, 助推创建工作。

3 坚持一条主线, 即围绕中心抓创建, 抓好创建促发展

创建工作要立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坚持围绕中心抓创建, 抓好创建促发展, 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创建活动;要立足全局, 着眼长远, 以战略发展的要求, 转变职能, 转变作风, 不断提升创建能力与水平;要准确把握养护发展大局及形势变化, 把创建工作放到企业发展、海西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研究, 准确定位, 从而找准创建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及着力点, 精心部署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志愿者服务、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学先进、树新风、建体系、创一流”、创先争优等活动, 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 为“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 为海西发展大局奋力作为。

4 坚持一种融合, 即文化与生产经营的融合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要加大力度, 深入挖掘高速公路文化资源, 在传承与创新中建设具有时代特色、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 将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相融合, 实现互融共进, 提升文化影响力及企业魅力。一要大力构建企业价值理念体系, 加快开展核心价值理念体系宣贯, 执行统一的价值理念、统一的制度行为规范、统一的标识形象。二要大力培养、凝练企业自身的精神与文化底蕴, 大力弘扬“铺路石”精神, 倡导学习踊跃在一线的先进典型的崇高精神, 让企业始终保持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活力。三要大力开展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在活动中宣贯企业文化, 在活动中强化文化建设, 并且依托各类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四要大力开展技改创新, 倡导降本增效、节能减排, 开展“五小”活动, 即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 倡导文明新风尚。五是大力推进“职工之家”、“职工小家”、“文明路”、“文明班站”、“生态班站”、走廊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 增加企业文化活力,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不断积淀文化底蕴, 提升企业魅力。

5 坚持一条主流, 即坚持打造一流的队伍

在文明创建中, 要坚持建设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与服务能力。一是要突出理论武装, 坚持不懈地抓思想建设。把先进理论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进一步加强科学理论、科学思想、科学观点的学习教育, 不断提升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二是深化职工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诚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三是要加大职工业务技能培训力度, 采取培训班、参观考察、总结交流会等方式, 切实开展工程、法律、安全等知识培训, 进一步拓展职工的知识面, 提高他们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打造一个品牌, 即企业服务形象品牌

上一篇:拧紧技术下一篇:围岩变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