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的继续教育

2024-12-19

转型发展的继续教育(共12篇)

转型发展的继续教育 篇1

摘要:从当前的研究以及实践工作来看,关于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分析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虽然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没有在社会中达成共识,缺少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我们应该结合继续教育的转型要求、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战略的选择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合理地进行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安排,选择适合的教育模式,竭尽所能寻求转型发展的适宜路径,为现在与未来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拓宽思路。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正处在继续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并要通过发展战略取向的优化与调整,带动自身发展思路的转型,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与发展空间。本文主要探讨与分析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内涵、战略取向、困境以及转型策略等内容。

一、转型、继续教育、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内涵

转型指的是人们在教育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决定转型的内容和方向的是转型主体对于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及转型主体的不同状态。

继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受教育者进行继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学习心得知识、学习新的技术以及增强自身的能力,保证能够更好地完成日常的工作; 第二,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其他教育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第三,受继续教育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学历。

高校继续教育转型主要指的是从办学理念到办学策略、从办学体制到办学机制、从发展战略到发展思路、从办学模式到办学内容等方面多个角度以及多个方面的转变,以保证我国教育能够继续向前发展,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

二、新形势下的继续教育转型要求

我国每年都有一些大学生不能够按时毕业,教育的结果不能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匹配。从社会的角度来讲,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得不到满足,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从高校的角度讲,高校不能够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就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不能够匹配,学生缺乏新技术、新理论、新技能、新知识,不能够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针对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开设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提高受教育者技能以及专业水平,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

三、高校继续教育转型面临的困难

( 一) 市场经济与办学体制不匹配

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时期,这也就要求继续教育教学要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办学制度。要将继续教育办学与地方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且还要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在当前的高校继续教育教学中,教学管理、课程结构、专业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缺乏动态性与适应性,也没有建立起适合我们国家发展以及当前经济发展的办学制度。

( 二) 多元化需求与办学模式不匹配

高校继续教育办学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与新形势,这就要求高校继续教育朝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当前我们国家的就业压力比较大,而且在很多地区的人们都要面临很快的生活节奏,这都要求高校继续教育要具有灵活的多元化办学模式,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都是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形成的,没有考虑到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对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 三) 个性化需要与办学理念不匹配

高校继续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都存在办学特色不突出的现象。高校继续教育办学都普遍存在“结构趋同现象”,很多高校的继续教育在课程、学习以及培养计划上几乎都是相同的,没有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开设不同的课程,甚至有的高校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短期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与自身的办学理念。因此,必须全方位地对高校继续教育进行转型进而变革。

四、高校继续教育转型战略选择

( 一) 体制转型

继续教育市场化属性要求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体制要转向市场主导。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对受教育者的选择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也就使得受教育者大多数都选择优质的并且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当前社会上对于继续教育质量好坏的评价主要决定于该教育是否达到社会的需求,所以,当前我们国家的继续教育应当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办学机制。

( 二) 模式转型

高校继续教育在进行承认高等学习教育的时候,应该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尤其要进行高层次岗位培训和大学后继续教育,将学历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同时开设其他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在专业设置方面,高校应该开设符合当前社会需求以及经济发展需要的课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建立具有成人教育特点的专业。

( 三) 资源配置转型

资源配置的转型在继续教育转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继续教育转型最基础的部分。其中师资的转型在各种教育资源转型中占有最关键的地位,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师资队伍必须随着学校继续教育办学功能的转变进行调整,主要表现在对师资种类与师资总量的提高上。

( 四) 视野转型

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条件下,高校继续教育也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趋势,这也就要求高校继续教育要加强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与国外的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办学模式,学习国外高校的办学理念与教育理念,并且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以及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与办学理念,为我国高校教育转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进而提高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的水平。

五、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发展路径

( 一) 展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就是就业矛盾,这就需要高校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与智力支持。高校的管理层要对当地的劳动力市场与人才市场进行调研,摸清市场所需的人才种类,并且要积极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解决社会、地方和行业发展中的人才供需问题。第一,要培养行业急需领域的人才,以此来满足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需求。第二,要培养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与新兴产业领域的人才,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增长对于人才的需求。第三,要培养前沿技术领域与关键技术领域的人才,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求。

( 二) 引入企业管理经营策略模式

发展继续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市场化,同时,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市场化。基于市场运行机制,对教育成本进行核算,对教育资源进行配备,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能够发挥效益的项目和专业上,将企业化管理模式引入到高校管理中,在办学机构内部建立竞争机制,充分调动高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与研究工作当中。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专业与学校优势,并且要与社会相关的机构加强合作,扩展培训项目,注重成果管理、服务品质、品牌铸造、对外关系以及校友关系,要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以增加知名度以及社会对于办学机构的认可。

( 三) 实现多元化办学形式,并建立投资渠道

教育规划纲要应该把继续教育列为终身教育体系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要不断加快继续教育的发展速度并重视发展质量,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不同方面的教育的需要,才能够保证当前我们国家社会与经济的顺利发展。继续教育既能够使受教育者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也能够使受教育者得到社会的认可,还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与工作能力,增加受教育者的经济收入。这也就使得它与普通教育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高校只有采取“以教养教”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供给。所以,高校必须建立开放灵活的继续教育体系,要开放共享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对当前的继续教育的投资方式进行改革,对继续教育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建立能够吸引投资的机制与环境,实施继续教育多元化投资渠道,对高校继续教育传统的投资方式进行转变,在高校教育市场中可以存在不同所有制性质的资金,并且它们之间可以存在利益差异。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建立多种多样的适合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高校自身发展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办学与合作方式,增强学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让各种各样的教学与合作方式能够相互竞争,实现学校的共同发展,以此来扩大继续教育的办学规模,增加继续教育的社会供给,实现推进学习化社会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办学目的。

( 四) 加强信息化建设,发展远程网络教育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将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运用到继续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高校应该要充分把握信息化时代的学习特点,建立适应信息化时代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建设教育技术支持信息化学习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及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二是对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改进,加强不同种类的学习成果之间的互认与衔接,构建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互通的学分制度,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五) 缩小学历教育规模,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相结合

继续教育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知识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也是人们对于终身学习意识增强的一种体现。开展继续教育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传统高校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通过近年来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从2013 年所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达到3000 多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30%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虽然在人数上已经达到一定的层次,但是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依然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我国传统的高校继续教育,通常都会以学历补偿的形式为主。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内,虽然成人教育学历的招生数量有一定的增加,但是继续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中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我国要达到更高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则需要加大继续教育的发展力度。这也会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高校继续教育学历补偿功能有所下降。随着成人学历教育功能的降低,一些非学历教育性质的继续教育势必会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这种类型的教育形式是一种以提高技能为主、以学历为辅的高等继续教育模式。而且随着人们终身学习意识的增加,加入到这种类型进行继续教育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这也就充分地说明,继续教育在保持稳定的发展势态下,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将会成为继续教育的一个新的阵营。

( 六) 规模与质量同步,有利于发展更高品质的教育服务

在发展高校继续教育过程中,需要坚持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的原则。避免出现追求规模而降低办学质量。我们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来加大发展的规模,而且要制定出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的评价体制,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方面的评价模式,要实行全方位的评价形式。通过转型与发展来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以及国家经济做出贡献,同时也要不断地推出更多更好的教育服务产品,以达到高品质、大规模的教育目标。此外,高校继续教育还需要与企业、学校、机构、市场等多个方面形成一体,把自身已经具备的各种资源充分地利用。认真地对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发展方向、资源整合、技术力量进行分析,在这些具有较强优势的资源支持下,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向着更广的领域与空间规划出更高品质的教育服务项目。

六、结语

高校继续教育具有非常好的发展潜力与发展前景。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时期,这也就意味着继续教育的发展也具有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对新时期的新挑战、新任务与新机遇。所以,新时期继续教育的发展必须具有更强的忧患意识与更远的战略思考,要考虑到当前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考虑到国家各个行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安排继续教育的专业、课程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培养模式等,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合当前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各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秀丽.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定位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8):42-44.

[2]乐传永.社会转型与高校继续教育冲突[J].教育研究,2012(11):108-110.

[3]郝玉荣.基于学区视域探讨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5(8):75-77.

[4]何桥,陈晶晶.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趋势与机制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31-32.

转型发展的继续教育 篇2

关于社会转型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程度患息相关.工业时代的高等职业教育受其片面追求技术理性的影响,遵循着技术理性的发展路径: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社会职业结构变得灵活和开放,工作任务也变得复杂和不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从技术理性的发展路径向价值理性的`发展路径转变,才能培养出适应新的职业结构和工作任务变化需要的人才.

作 者:周雪梅 Zhou Xuemei 作者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101101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社会转型 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路径 技术理性 价值理性

转型发展的继续教育 篇3

动物只有现实世界,而人还有可能世界,人在可能世界中,不断建构未来,创造历史,成就自己。那么,作为以人为培养对象、以帮助人打开可能世界为神圣使命的学校,同样具有丰富多元的可能世界。而只有充分打开学校发展的可能世界,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拓展社会发展的可能空间。

打开学校的可能世界,需要直面学校的“未来属性”。彼得·圣吉说:“学校需要适应环境,但它还必须成为社会中一个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因素。因为与其他任何组织相比,学校更多地代表着未来。”学校的“未来属性”决定学校必须应对时代变化,承担起顺应和引领时代发展的重任。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说过:“两个世纪前,人们生和死都在同一张床上。他们在日后遗留给子孙的碗碟中吃着变化甚微的食物。岁月流逝,代代繁衍……自然、物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一成不变。一切仿佛都是恒定的,变化只是例外……而当今世界,恒定显然变成了例外,而变化却成了规律。这种逆转的主要成因是技术、技术学和技术科学。”无疑,在这样一个时代,学校必须是一个积极的变革单元,必须积极迎接因技术革新而引发的各种挑战,并主动利用技术促进自身的发展。

打开学校的可能世界,需要对未来发展积极筹划。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曾预言:“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走向未来运动不是机械的、单纯的时间流逝,它植根于人的积极的筹划。每个学校对它所在的环境和现实的超越,是基于“筹划与实践的辩证运动”。这种筹划是凝聚人心、群策群力,调动一切可能资源,集聚变革力量的筹划;是在全面认识自身现状、历史传统和发展环境,分析各种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用系统思维明晰发展目标,寻找最佳突破领域和路径策略的筹划。

如前所述,打开学校发展的可能世界,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既然是创新的过程,那就不會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边思考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我想,有几件事情是我们当下特别要关注的:

更新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就是人对教育现象或者问题的看法或认识。一个人的教育观念不是天生的,与他所处的社会的教育传统教育理念、个人经历和教育现实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观念决定人的教育行为,要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首先必须改变人的教育观念。现在的教师,都是过去教育的产物,而他们所要完成的任务,则是为学生个体的未来以及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奠基。如果教师不对未来的社会、经济、科学的发展有很高的关切度,不去思考这些发展对教育所带来的影响,要完成教育的任务是很困难的。所以说,更新教育观念,是教师迫在眉睫的也是长期的任务。

坚定教育信念。最近这些年,社会和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但教育的变化非常缓慢。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层出不穷,但我们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世界越来越变得平坦,互联网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但教育却在想方设法地不让学生“触网”,将学生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社会上的职业划分越来越多,需要人才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我们的考试选拔制度依然非常单一,培养人的规格高度统一……这一系列的反差,导致社会各界对教育的不满逐渐加剧,甚至连教师自己也对教育现状牢骚满腹。但光靠发牢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各方面拿出具体的行动来支持,更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念,勇于创新和实践。当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都想方设法地去克服当前的教育弊端,促进教育走向和社会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时,教育的春天才会来临。

勇于教育创新。一是制度方面的创新。新生的入学,是否可以不按照年龄来决定,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来取舍?学生在学校里,是否可以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年级里读,以适合自身的学习水平?现行的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是否可以做一些变革,营造更适宜于学生发展、更加和谐的教育环境?不同部门对教育系统制定的政策,能否多从整体的角度思考而不是本位主义,使得各项政策能够形成合力?二是课程建设方面的创新。现行的教科书,对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造成了师生的过度依赖。一方面,可以将现有的纸质教科书转化为电子书籍,强调动态性和时代性;另一方面甚至可以取消教科书,以课程标准为本,彻底解放教师和学生,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三是教学方式的创新。我们现有的教学方式,以教定学非常普遍,对以学定教不够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很充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四是资源利用的创新。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这一资源,让教育教学工作插上信息的翅膀;要形成新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机制,让社会各界都能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

勤于教育实践。光有创新的设想还不够,还需要主动实践,求新求变。需要在制度层面、课程建设层面、教学方式、资源开放等方面有针对地选择好切入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践,以点带面。宿迁市教育局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生态理论支撑下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研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事例。这个项目主攻的方向就是教育生态下的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是为面向未来的教育形态做的创新性的探索。其实,多年来宿迁市教育局就一直坚持在教育领域内的创新探索,教育局统领的项目有“一校一章程”“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学校和教育专家开展的原创性教育实践有“分层递进教学”“跨学科研究”“史绍熙教育思想应用研究”等。为促进教育创新和转型,宿迁市教育局将继续以“强精神、强队伍、强环境”为着力点,认真建设“温馨课程、情趣课堂、有效课堂”,坚持抓质量、抓特色、抓项目,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争取为区域教育改革、创新和和转型提供更多鲜活的经验,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宿迁市教育局教研室

转型发展的继续教育 篇4

一、发展与完善继续教育的现实意义

1. 发展与完善继续教育是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立的战略选择。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起源于20 世纪60年代,被誉为个体素质提升的金钥匙。到了20 世纪9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逐步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被视为是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发展战略,于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及学习型社会也成为世界各国的教育政策出发点。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 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各国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均加大了继续教育的发展力度,积极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完善。欧盟在2009 年通过了《教育培训欧洲合作框架协议2020 计划》,明确提出了教育培训回应信息时代发展及技术革命、人口老化及全球竞争的方式,要加大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个体在终身学习中的关键作用,并在2020 年之前构建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终身学习体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 年的国情咨文中也提出,美国在2020 年之前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加大联邦财政支持,为青年及成年人提供更多的职后教育、技术教育及成人教育机会,积极完善成年人就业能力、职业技能、工作机会提升的终身生计教育体系,明确了成人教育发展是美国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方式。我国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明确指出,积极构建以成人学习为主体的继续教育体系,使得继续教育体系成为终身学习体系的一部分,并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及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教育方式。从世界各国的教育政策及其实践看,推进继续教育改革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一种战略发展方式。

2. 发展与完善继续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需要。目前,我国劳动力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及文化程度整体还是比较低的,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并不均衡。按照2010 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情况看,我国人口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15 周岁以上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 8 年,25 周岁以上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 9 年[1],尽管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仍然不足以适应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及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此外,人口的受教育结构重心主要还是以小学、初中为主体,二者的总比例达到64. 8% ,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受教育人口仅为9. 9% ,而发达国家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为61. 2% 左右,是我国的近7 倍。由此看来,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高,必须大力发展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体系,积极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及受教育程度,使其适应产业转型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发展与完善继续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以成人教育为主导的继续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初始教育的重要补充,我国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办学及教育格局。据统计,截至2014 年,我国各级各类成人教育的学历教育规模已经突破1500 万人次; 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中非学历的注册学员突破6000万人次,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社区、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以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继续教育体系,继续教育日渐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基本途径。尽管如此,但面对社会需求日益增多的形势,继续教育发展仍是我国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一环。据统计,我国35 周岁以上的人口中在校率几乎为0,这意味着这个年龄及其以上年龄的人基本上已经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同时,2010 年全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4. 8 周岁,这就意味着这些脱离学校教育进入社会的人中剩下的近40 年的时间内要完成素质提升及职业发展,必须由学校教育外的继续教育来完成。因此,继续教育的发展为人们搭建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桥梁,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与保障。

二、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方向

1. 功能定位转型: 由学历补偿教育转变为提高公民素质与能力的全民教育。在终身学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成人对学习的目的有新的理念,即通过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当前的社会竞争是人力资本的竞争,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继续教育往往将重点放在与就业相关、职业资格需要等方面。但随着新型教育观的发展,继续教育的目标发生转变,其首要目标不是放在就业及学历补偿方面,而是侧重于人的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是人们能够准确面对自身所处的政治、文化与技术挑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及快速的工业化、市场化,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教育的发展也逐步满足人们在快速工业化、市场化中对知识的更新需求。通过各类学校及成人教育机构提供的“补文化、补学历”的双补政策,满足部分社会成员对错失初始学校教育的缺憾,从这个意义上看,继续教育一直被视为一种学历补偿教育[2]。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继续教育所承担的使命在转型,继续教育不能只满足于对学校教育后的再教育。继续教育的发展必须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继续教育对人力资源素质及职业技能的提升作用明显加强,这使得继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边缘地位得到逐步的扭转,日渐成为终身学习体系下的主导角色。正是因为这种地位的转变,使得继续教育发展必须重新定位,要从原来的学历补偿、技能补偿教育转化为提升全民素质、能力的终身学习教育,成为促进社会个体全面发展的全民教育。

2. 教育体系转型: 从与初始教育相分离到与初始教育相沟通融合。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在其发展初期,人们习惯性地将其看成是与学校教育( 初始教育) 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含义等同于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近年来,随着终身教育在广义上与学习的有机融合,其慢慢演变为一个融合初始教育与成人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包括各个年龄段的各类教育的统称。在进入新世纪之后,许多国家开始承认通过非正规的教育或非正式方式学习获得的技能、知识,与正规的学历教育相似,国家可以通过资格证书认定的方式来对非正规教育获得技能与知识的认可,在认定中不再拘泥于教育形式与时限,由此使得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初始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形成了沟通、衔接的桥梁,为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创造了条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不仅积极扩大初始教育规模,还积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两个并行的教育体系快速发展。同时,成人教育在招生、培养等方面日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与学校教育之间并没有很好地衔接,导致成人教育与初始教育的割裂。而终身学习的理念是一个系统论的观点,要求将学习者置于主导地位,并要求贯穿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的学习组织与学习过程建立融合性的衔接。因此,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要重构继续教育体系,打破其与初始教育之间的壁垒,实现二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并建立继续教育与初始教育相互承认、人才流动等机制,为社会个体提供终身学习的途径。

3. 管理政策转型: 从就业补偿导向转向终身学习导向。劳动力的市场政策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消极的政策实际上就是失业补偿与救助,比如,岗位再就业、失业救济金保障等; 积极的政策指的是确立“教育投资于人”理念,通过教育、培训将扩大就业路径作为主要形式,其旨在通过终身学习体制的建立,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升级、教育培训及知识更新来提供其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机会,减少个人技能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排斥性。从世界范围看,终身教育体系发展成熟的国家,其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往往是占主导地位,用于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的支出占到劳动力措施投入经费的60% 以上,更多地将教育与劳动力发展、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内,我国劳动力市场政策已经由消极的政策逐步转向积极的政策,通过就业培训来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这种转向在促进社会就业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我国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中的教育培训投入、实施力度均不够大,且职能部门之间的掣肘太多,严重影响了教育培训在就业中的作用。因此,我国在继续教育政策导向上,将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扩大劳动者的就业机会、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作为发展战略,整合教育、劳动力市场与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将劳动者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经历、成果以及岗位聘任、职务聘任等人事制度相挂钩,最终促进劳动者的终身学习。

三、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转型的推进策略

1. 落实规划,完善继续教育的细化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 》提出,到2020 年我国社会全面形成学习型社会,要求加强初始学校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的衔接; 积极创建各类社会学习型组织,推动社会成员参与继续教育,力争社会成员参加的成人继续教育参与率突破50% 以上。当然,国家的规划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但要在实践中真正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需要一个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对规划进行积极的细化。从实施的角度看,要加强以成人继续教育为主导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必须建立与社会成员就业、生活相关的学习机会,重点关注这些学习机会在行动方案中的落实,并要积极建立起对实施结果的评价指标[3]。为了促进继续教育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评估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细化的指标体系,同时还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给各地的自主性留有一定的余地。具体而言,评估指标包括下列内容: 第一,参与终身继续教育学习人员的机会与权利度; 第二,成人参与学习的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及实际成效; 第三,政府投入的人均终身继续学习的经费。建立目标评价体系实际上是对规划落实的一种细化,其目的是为了检验与衡量各地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建立的成效,发现在促进继续教育为主导的终身学习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影响因素,进而能够及时总结经验,为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2. 积极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化、全民参与教育模式。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关系到社会福祉的事业,需要参与各方及相关利益者的全力配合与共同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 世纪的教育行动框架》中强调,成人教育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育各方、社会及政府的共同参与,需要在全社会建立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社会组织、私人部门、学习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共同参与、实施及评价的计划及相关实施机制。由此可见,推进继续教育战略的发展,必须是参与各方共同推进才能完成。我国在继续教育的学习政策制定上通常采用的是“政府推进型”,但全民参与的继续教育学习体系,是一个涉及参与主体极为广泛的事业,再全能的政府也不能单独完成这一任务。从当前实践角度看,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在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上有热心,但在相关的财政、资源、制度等方面仍然缺少对继续教育的实质性支持,地方政府主导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通常也是通过“运动”的方式推进,临时化色彩较为浓厚,而忽视了学习型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性、渐进性的过程。因此,在推动继续教育转型、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政府要从继续教育的提供者向继续教育的推动者、监督者过渡,放弃大包大揽的思维,具体而言,其职能主要是体现在法律法规的完善、制定各类继续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及资源支持、推进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对继续教育实施的评估与监测等方面。在实施过程中,要引入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各部门、各企业、各行业制订自己的继续教育学习计划与规划,推进各类继续教育的行业标准建设; 同时,要动员全社会,包括企业、教育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大众传媒及学习者的共同参与,形成社会、政府及学习者共同建设的局面。

3. 在实施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分区推进。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发展的多样化与教育培训之间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使用一套全国统一的模式进行,应该允许各地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有序推行,允许各地在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内容及时间进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为了保障继续教育主导下的终身学习体系的运行,可以先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一些试点工作,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的制度设计及实施方案。在试点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区域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之后,在经济发展缓慢、教育培训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较慢的地方,提供资源及制度支持,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 在经济发展较好、教育培训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较大的地方,需要总结其经验,分析其实施的成功之处,再向全国范围推广。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 》的要求,在试点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制度建设,如继续教育学习的服务网络及平台、建立学习成功的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以及与初始教育的互认机制等。逐步通过制度的完善及试点经验的推广,推动我国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摘要:在终身学习理念的背景下,继续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理念的制度完善方向,其发展与转型对推进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立足于继续教育发展的现实作用,提出了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转型的战略方向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终身学习,继续教育,转型,策略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2-13.

[2]史强,张毅坤.学习型社会与高等院校继续教育角色、任务及运行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15(4)11-12.

转型发展的继续教育 篇5

摘要:新中国建立后,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日趋成熟。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最为重要的问题,适应体系建设特点,实现发展转型,成为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现实选择。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转型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SJB880063)的研究成果。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新的转型。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中国建立以来职业教育体系概念的发展变化

新中国建立后,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在政治经济、社会意识、科学技术、教育思想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也不断完善、日趋成熟。

1963年,教育部和劳动部在北京召开城市职业教育座谈会,时任教育部部长的杨秀峰第一次提出要“逐步地建立起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个重要问题。

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原国家劳动总局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重申“三个并举”,要求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比重大大增长。这对于我国丰富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是我国在政府文件中首次将“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概念进行明确,对职业教育体系作了完整而科学的阐述。

1991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提出“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贯彻积极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兴办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

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作为单独一章,从法律上加以规范和强调,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体系进入法制化阶段。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就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强调,特别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规定。

2002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将中职、高职以及各类培训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明确。

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进一步强调,要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是未来10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性目标和核心任务。

从首次提出“职业教育体系”,到明确提出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间历经近半个世纪,体系的概念、内涵和基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行了艰苦而曲折的探索与实践,为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具备的几个典型特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科学系统的概念,它以科学发展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是职业教育不断创新、丰富与发展的结果。从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将经历艰苦的探索与实践。概括起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具备几个重要的特点:

一是现代性。首先是现代人才理念,要树立全面培养、系统培养、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的全新人才理念。其次是现代国家制度,要推进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形成一整套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框架。第三是现代培养模式,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全面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第四是现代教育资源,要建设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资源库和应用平台。第五是现代运行机制,要促进形成合理的治理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第六是现代评价体系,要形成包括行业企业界专家参与的开放评价体系。

二是适应性。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跟上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数量、规格和质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顺应这种新的时代要求,培养更多适合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是系统性。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的职业教育结构已经从以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发展到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可以预见,职业教育的重心将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上移,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结构体系。在新的结构体系中,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本科教育对口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制度将进一步完善,专业硕士培养也将逐步探索开展。

四是开放性。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重要区别,根本就在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体,必须要有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综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凡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开展得好的,职业教育无不居于领先地位,可以说,这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方向,也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只有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才能真正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也才真正富有生机和活力。

五是全程性。我国正在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在知识总量迅速增长、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不仅要通过学校学历教育来打牢基础,还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加强技术技能培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加快形成开放式结构。要在做好内部系统培养的基础上,促进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化,逐步建立在职继续学习成果认定制度,促进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生涯

持续发展。探索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衔接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内容向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合理渗透,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三、以体系建设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具体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加快建设“适应需求、内部衔接、外部对接、多元立交”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必须加快实现转型发展。

一是推动发展定位转型。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不是层次教育。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甚至包括教育系统内部,普遍认为普通教育高于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归为低层次的教育。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的认识不到位造成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需要以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为基础,这个人力资源结构则需通过合理的教育结构来实现。发展职业教育是构建合理教育结构的重大举措。只有切实调整发展定位,按照类型教育的特点来规划职业教育发展,才能使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层次更加合理。

二是推动工作重点转型。教育的中心任务就在于培养人,培养人的结果直接体现在教育质量上。近年来,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到达了历史的高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正面临着重大转折,要从比较注重规模转入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的新阶段。但是,人才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成长周期,相比硬件建设可以在短期内靠投入得到有效解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则需要长期的艰苦实践和努力付出。只有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把学校的工作重点和资源配置集中到教学上来,才能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三是推动制度建设转型。自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以完善,初步形成了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在新的形势下,制度和标准建设仍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存在许多缺失。职业教育由于其政策制订涉及的部门和利益群体众多,制度建设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就显得更为复杂和艰难。在进一步的工作中,要特别注重教育和产业政策并举并重,着力在行业指导制度、企业参与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只有加快建立健全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政策制度体系,才能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四是推动管理方式转型。职业教育既然是一种教育类型,就应该深入研究其自身特点,切实开展分类指导。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发展存在一种困境,即努力“升格”,但是“升格”后就迷失了原有的办学方向和定位,专业结构、培养模式和招考制度趋近于普通教育,失去了发展优势。对于这种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方式变革的滞后,没有形成分类指导的良好格局。只有在院校规格、人事管理、绩效考核、发展路径等关键方面做出实质性的变革,深入研究和实施分类指导,才能引导职业院校把工作重点真正集中到技能型人才培养上来,避免“升格”一哄而上,但是“升格”后却难以为继的困境。

五是推动育人模式转型。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实践教学,突出实习实训环节,强调学生对有用知识的掌握。具体到教学中,培养职业道德,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职业教育始终,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职业技能,就是要把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就业创业能力,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使学生不仅学会“做事”,实现就业目标,更要学会“做人”,实现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六是推动治理结构转型。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非常紧密地与行业、企业结合。学校

要与行业、企业结合,就必须建立职业教育特色的现代院校制度,实现治理结构的转型。要通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吸收行业企业人员组成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推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治理,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院校决策机制。要努力健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技能骨干与职业院校校长、骨干教师相互兼职任职的制度。只有虚心学习和借鉴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管理改革,才能为全面对接行业、企业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七是推动运行机制转型。在计划经济时期,不同行业各自举办本行业的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的主办方是行业企业,因此并不缺少与行业企业的联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政府职能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行业企业逐步剥离了办教育的社会职能,职业教育脱离了与行业企业的天然紧密关系。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单凭教育战线的努力是无法独立完成的。从实践来看,集团化办学是推动运行机制改革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集团化办学,可以调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等6个方面的积极性,值得广大职业院校继续加以探索和完善。

八是推动教师队伍转型。职业学校的教师从事的是一项专业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能否培养一大批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重要问题。从当前职业院校的情况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还比较突出,这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极不相称,与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极不相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周期长、见效相对较慢,这必须引起更多的关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要注重内部人才挖潜,又要加强外部人才引入,关键在于建立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新机制。只有切实在用人制度方面做出新的探索,才能为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一条新路子。

九是推动面向人群转型。近年来,职业院校主动开展农民工转移技能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工作,为实现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学龄人口逐渐下降,招生工作日渐困难的局面下,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衔接,在继续做好传统学历教育的基础上,高度重视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继续教育,是未来职业院校重要的发展方向。如何衔接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如何整合自身的工作平台和资源库,对职业院校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方面,很多院校的潜力发挥还不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十是推动评价模式转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体系建设是否成功,需要充分听取教育系统外部成员的意见。科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把行业规范、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要求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只有真正实现开门办教育,形成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等多方深度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推动培养模式改革,也才能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对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转型发展 现状 路径

转型已经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耶鲁大学华裔教授陈志武先生在《教育不转型,国家只能卖苦力》一文中谈到:“中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时期,尤其是经济领域面临很大的挑战。”中国的公司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也与中国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从历史来看,产业结构本身的变化跟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的变化总是相辅相成的,产业结构的转型与教育的转型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是建立在教育转型的基础之上的。将教育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也是国家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重要基础与关键环节。

那么,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职业教育应如何转型呢?笔者认为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和方向

一个国家的重点产业结构会左右其教育知识体系的构成,反之,教育知识体系的构成又会影响其经济产业结构组成。比如经济以制造业为主体,就需要有很多的制造类技术人员,如果服务业占优,就会需要更多的通识型人才。2011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职业教育也要向“中国创造”转型》一文中指出:“提升劳动附加值已成为全球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共同特征。而我国制造企业却大多集中于附加值最低的‘组装环节。”这样的产业链环节位置,也就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定位在培养“组装工人”,教育侧重硬技术,在此环境下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想要从产业链的末端往上游转移面临着巨大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升级转型,“中国制造”逐步过渡为“中国创造”,对劳动力资源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要想适应当前产业结构的升级给劳动力资源提出的挑战,职业教育就应从两方面进行转型应对。一是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统一人才培养与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按照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变化,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和个性发展空间的人才;二是要积极向创新和品牌经济转型,要侧重培养人才的思辨能力,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职业学校应增设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目前职业学校虽然也开设了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但较之于技术课程,并未给予真正重视,教师或学生往往受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认为那些课程学习的好坏对自身影响不大,技术好才是真本事。

二、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学科、课堂”三中心是传统教育的基础和核心。要建立能够培养大量创新人才的教育体制,就必须挣脱传统教育思想的羁绊,推动由“接受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型,要完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理论为本”转向“能力为本”。中国学生习惯了循规蹈矩地思考问题,不敢、不想也不愿别出心裁地去思考或发现问题,他们的大脑被修整得如同一台考试的机器。而世界上最杰出的人才不是如何精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而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在科学的每一次划时代的大变革中,起作用的无不是科学家们的异想天开,我们的学生恰恰缺乏敢想的锐气,缺乏创新的能力。

有人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概括创新能力,即寻求与发展信息的能力、加工与超越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自我反省与监控能力。要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就必须调整教学方法和思路,真正实现教师从“主导”到“引导”的转变,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美国,教授如果要学生了解当地的气候,就会安排他们做一些研究,对当地每月降雨量、温度做数据采集,然后再计算、分析这些跟当地天文、地理情况的关系,然后讨论这些结果,再写出报告或答辩文稿。笔者觉得这样的课程项目研究与讨论就是非常好的一种训练。这样,学生寻求与发展信息的能力、加工与超越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都得以提高和发展。再比如,要培养学生自我反省和监控的能力,必须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或者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一切的态度。学生听到任何问题,都敢于去质疑、审视,然后看能否找到证据来证明这个在逻辑上或者事实上、数据上站不住脚。这种习惯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却是非常重要的开端。

三、进一步创新德育模式,以“以人文本”的思想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对于学生的教育,德育应先于智育。因为“一个人智力上的不足可以用他良好的德行来弥补,但智力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要立足社会,诚实、勇敢、谦虚、友善等良好的品格远比他的知识、技能、才华重要,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然而现有的德育教育方法和途径却仍然流于传统与形式,无法触及学生的心灵,收效甚微。

我们知道,一个人对观念的接受和认同必须以与他本人情感价值观产生共鸣为基础,因此,单纯的说教或单向的教育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建立“以人文本、相互尊重、温和沟通”的德育理念。我国台湾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学家贾馥茗女士在其代表作《教育的本质》中提出人道教育要旨,认为真正的教育,其责任必须以引导学习者成人为要务,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因此,德育工作者更应该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帮助其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完善自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才是切实有效的。

四、摆正教研定位,转变学校科研的态度和风气

以上的一些思考笔者是站在学生培养的角度来说的,那么对于职业教育的转型,教师和学校本身的转型也是教育转型的基础和保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差异性更加明显,教育变革的要求更加深刻,学校教育对教师教育研究的要求更加迫切、更强烈。于是教师教育研究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师也不例外。这原本是要通过这种要求来激励教师自觉参与教研,努力提高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以不断培育与教师职业相应的品格和技能,然而很多教师却片面地将教研当成职称评定或晋级的必要和无奈之选。于是教研活动变得功利化,教研完全流于形式或浮于表面。为此,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当紧扣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发展之需求,来开展教研工作,深入企业,下工夫研究企业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使教育研究真正从工作中来,再回到工作中去,使之成为教育创新的有力武器。当然这一切都需要相应的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作保证。再就是学校有责任引导教师科学合理地对已有的教研成果实行“拿来主义”,合理学习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样是教研的范畴,甚至比自己亲自开展的课题研究更有效,更值得提倡。

五、扭转学校行政本位化的倾向,形成健康与充满活力的教师晋升制度

在中国吏政制度的牵引下,不少学校存在着“教而优则仕”的倾向,优秀教师往往被提拔当领导,从此逐渐地淡出课堂,精力逐渐转移,一名优秀的教师从此消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呢?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评价或回报一名优秀教师的方式除了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的最高奖励可能就是行政上提升了。根据马斯洛的人获得尊敬的需求层次来看,人们自然而然也就容易产生追求了。如果能够建立一种与行政晋升平行的教师晋升机制,让教师不必通过行政职务的提升而同样能享有受人尊敬的地位,可能就会使许多优秀教师不必舍弃专业,能够终身致力教育教学。

浅析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转型 篇7

一、地方本科院校法学教育中的方法论缺失现象与转型发展的改革期待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任何一门科学, 都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引。作为传授学问最基本途径的高等教育, 自然更应当关注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问题, 尤其是法学专业。法学专业与自然科学不同, 法学专业的定位是社会科学, 追求的实践理性, 其对方法的依赖则更为甚。回溯法律产生和法学发展的历史, 从古罗马到后现代, 伴随其中的正是要回答在解决生活纠纷中所产生的法律问题, 是一种面向讼争的操作技艺, 也说明了以解决司法问题为中心的法学方法一直在法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说认为,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 法学必须对其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因此, 法学方法所包含的内容也便十分丰富。目前, 法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或多或少的与法学方法教育的薄弱有关, 即整体上缺乏对教义学视角下法学方法的应有关注, 更有甚者, 认为方法是工具或者是学术大家的“专利”, 或者认为法的适用就是从法律规定的大前提和案件事实的小前提, 推导出判决结论这么简单。比如, 学生偏重于教科书理论和法条的简单识记, 而缺乏法律思维的培养;法学教育偏重于课堂上知识灌输, 而实战技能培养不够;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职业教育的偏离等等。首先, 从地方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上来看, 极少开设“法学方法”或者“法律方法”课程, 相关内容仅仅在法理学课程中进行介绍性讲授。这说明, 国内法学教育的整体趋向并未给法学方法的教学提供足够的支持。其次, 从课时安排和教学大纲来看, 只有在民商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实体法的教学当中才涉及法学方法和法律方法的区分, 涉及到现行实证法的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论证等具体内容, 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课时安排、司考压力的综合作用, 很难对法学方法进行具体系统深入的讲授。最后, 法学方法论研究的滞后也使得为法学方法教育相应不足。

二、法学教育转型发展的应用型要求与司法实践面相的法学方法论的契合

拉伦茨在其名著《法学方法论》的论述中始终是围绕着这样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法问题:即法律如何被正当化地操作?基于此, 拉伦茨在书中提出了“价值导向”的“评价法学”的思考方法, 并就法律体系为界限, 提供了一整套的法律解释和法的续造的标准和方法, 意图通过这些具有较强的客观的可操作性的方法来实现法律的价值判断功能, 进而解决法律问题, 防价值判断成为法官的纯粹个人立场, 该法学方法大大提升了法律适用的科学性, 拉伦茨对法学的定义采用了“狭义”的视角, 即以某个特定的, 在历史中逐步形成的法秩序为基础及界限, 借以探讨法律问题之答案的学问, 认可法学具有像宗教一样的某种教义学的特征, 即法学规范本身具有无需辩护的正确性, 即“法教义学”, 其方法论特色就在于:以无条件地认可法律的正确性为论证预设前提, 主张对现行法律进行合理的解释, 而不是动辄的无情批判, 而且这种解释也是限于实证法律规范体系内部, 它反对走出去寻找其他的评价标准。反对自然法学派、社会法学派那样通过引入所谓正义、公平、伦理、心理情感、社会现实等外部的判准;强调理论上建构起法律内部概念规范体系, 并力图通过概念体系、规则体系和原则体系的勾连, 以为法律实践问题的合理解决为目的对法律进行有效的妥当的解释。在法律解释论证理论体系中, 法教义学立基于实证法体系并走出了体系保守性的桎梏而具有了开放性、实践性, 并面向现实社会生活的内在自我更新完善的机制, 也就是说, 它开始关注法律体系自身的逻辑自洽和对规范概念的逻辑建构, 并兼顾到法律的实践面相。拉伦茨在《法学方法论》中所探讨的法学方法就是站在司法立场或者说法庭内的法学观, 其思维构造是以法官裁判案件中的司法三段论为中心展开的, 并广泛吸收各种法学理论和观点, 从而形成兼采众长的综合倾向。

三、拉伦茨的方法逻辑对本科院校法学教育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作为方法论中的名著, 其价值或者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它详细概括了法学方法论的一般规则, 能够为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转型提供路径依赖;第二是这本书的内容通俗易懂, 适合普通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课外拓展之用, 正是为学生而编写的, 所以说他具有面向学生和法学教育的特征。

本书坚持传统的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具体而言, 第一章的标题是“现代方法上的论辩”。作为全书展开的前提, 给读者勾勒出一个有关法学方法的宏大背景。第二章的标题是“导论:法学的一般特征”, 在该章中就本书的立论基础———法教义学做出了说明, 认为法学是作为规范科学而存在的, 这种规范存在的载体是规范性陈述的语言, 并指明了价值导向的思考方向。第三章的标题是“法条的理论”, 指明了法条可以分为完全性法条和不完全性法条, 完全性法条的的逻辑结构可以分为“构成要件”和“法效果”, 并指明完全性法条和不完全性法条是作为一个规整的组成部分而相互配合存在的。第四章的标题是“案件事实的形成及其法律判断”, 探讨了三段论中小前提的理解与类型化问题。第五章的标题是全书的重点, 系统论述了解释的任务、解释的标准以及影响解释的因素问题, 包括立法者之规范意旨、客观目的、合宪性等几个标准。对确定各种法律解释标准之间的关系, 拉伦茨做出了富有创见的一些原则性的总结。在法律解释的视角选择或者立场上, 始终是以法官为中心的。第六章的标题是“法官从事法的续造之方法”, 主要探讨了“法律内部”法律漏洞的填补和超越法律计划之外的法的续造方法, 旨在解决法律的不圆满性问题。第六章与第五章都应视为法官裁判案件时同一思考过程的不同阶段。同时, 拉伦茨明确地指出, 只有在判决先例演进为习惯法之后, 才具备法律的拘束力, 才对法院产生拘束力。第七章的标题是“法学中概念及体系的形成”。指明了法学的外部体系是由抽象概念构成的, 而法学内部体系是由法的原理和法的精神构成的, 并且两者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其中的概念和规范的逻辑体系应当保持面向社会法律实践的开放性以回应法律需求避免落入“概念法学”自说自话的窠臼。拉伦茨也特别强调了“类型”的作用, 是类型起到勾连法律概念与法律精神的作用。

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转型是一个庞大的一揽子工程, 在法学教育中应当要求应用型操作性的方法论与之配套。近几年来, 关于法学方法论方面的一些译著陆续出现, 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涉足法学方法论领域 (如王利明教授的学术专著《法学方法论》, 陈金钊教授的《法律方法论》) 。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就是其中的典型的关注法律逻辑体系和法律论证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著作的引入, 也为法学教育方法的转型提供了支持。

总之, 法学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方面确实有着巨大的贡献,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需求对法学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以及法学教育转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因此有必要借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东风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检讨。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方法教育在整体上仍然十分薄弱, 其中法解释学或者法教义学指导下的司法方法论还未受到重视。法学教育发展转型必须顺应法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符合知识传授、实务操作、说理论证等诸多方面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学方法论,拉伦茨

参考文献

[1]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2]舒国滢.走向显学的法学方法论[N].法制日报, 2007-04-15.

转型发展的继续教育 篇8

动物只有现实世界, 而人还有可能世界, 人在可能世界中, 不断建构未来, 创造历史, 成就自己。那么, 作为以人为培养对象、以帮助人打开可能世界为神圣使命的学校, 同样具有丰富多元的可能世界。而只有充分打开学校发展的可能世界, 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可能性, 最大限度地拓展社会发展的可能空间。

打开学校的可能世界, 需要直面学校的“未来属性”。彼得·圣吉说:“学校需要适应环境, 但它还必须成为社会中一个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因素。因为与其他任何组织相比, 学校更多地代表着未来。”学校的“未来属性”决定学校必须应对时代变化, 承担起顺应和引领时代发展的重任。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说过:“两个世纪前, 人们生和死都在同一张床上。他们在日后遗留给子孙的碗碟中吃着变化甚微的食物。岁月流逝, 代代繁衍……自然、物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一成不变。一切仿佛都是恒定的, 变化只是例外……而当今世界, 恒定显然变成了例外, 而变化却成了规律。这种逆转的主要成因是技术、技术学和技术科学。”无疑, 在这样一个时代, 学校必须是一个积极的变革单元, 必须积极迎接因技术革新而引发的各种挑战, 并主动利用技术促进自身的发展。

打开学校的可能世界, 需要对未来发展积极筹划。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曾预言:“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 走向未来运动不是机械的、单纯的时间流逝, 它植根于人的积极的筹划。每个学校对它所在的环境和现实的超越, 是基于“筹划与实践的辩证运动”。这种筹划是凝聚人心、群策群力, 调动一切可能资源, 集聚变革力量的筹划;是在全面认识自身现状、历史传统和发展环境, 分析各种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 用系统思维明晰发展目标, 寻找最佳突破领域和路径策略的筹划。

如前所述, 打开学校发展的可能世界, 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 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既然是创新的过程, 那就不会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 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 边思考边实践, 边探索边完善。我想, 有几件事情是我们当下特别要关注的:

更新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就是人对教育现象或者问题的看法或认识。一个人的教育观念不是天生的, 与他所处的社会的教育传统教育理念、个人经历和教育现实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观念决定人的教育行为, 要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首先必须改变人的教育观念。现在的教师, 都是过去教育的产物, 而他们所要完成的任务, 则是为学生个体的未来以及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奠基。如果教师不对未来的社会、经济、科学的发展有很高的关切度, 不去思考这些发展对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要完成教育的任务是很困难的。所以说, 更新教育观念, 是教师迫在眉睫的也是长期的任务。

坚定教育信念。最近这些年, 社会和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 但教育的变化非常缓慢。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层出不穷, 但我们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世界越来越变得平坦, 互联网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但教育却在想方设法地不让学生“触网”, 将学生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社会上的职业划分越来越多, 需要人才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但我们的考试选拔制度依然非常单一, 培养人的规格高度统一……这一系列的反差, 导致社会各界对教育的不满逐渐加剧, 甚至连教师自己也对教育现状牢骚满腹。但光靠发牢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需要各方面拿出具体的行动来支持, 更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念, 勇于创新和实践。当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都想方设法地去克服当前的教育弊端, 促进教育走向和社会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时, 教育的春天才会来临。

勇于教育创新。一是制度方面的创新。新生的入学, 是否可以不按照年龄来决定, 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来取舍?学生在学校里, 是否可以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年级里读, 以适合自身的学习水平?现行的高中招生考试制度, 是否可以做一些变革, 营造更适宜于学生发展、更加和谐的教育环境?不同部门对教育系统制定的政策, 能否多从整体的角度思考而不是本位主义, 使得各项政策能够形成合力?二是课程建设方面的创新。现行的教科书, 对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但同时也造成了师生的过度依赖。一方面, 可以将现有的纸质教科书转化为电子书籍, 强调动态性和时代性;另一方面甚至可以取消教科书, 以课程标准为本, 彻底解放教师和学生, 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三是教学方式的创新。我们现有的教学方式, 以教定学非常普遍, 对以学定教不够重视, 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很充分, 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四是资源利用的创新。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这一资源, 让教育教学工作插上信息的翅膀;要形成新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机制, 让社会各界都能开发教育资源,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教育公平发展 篇9

一、我国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社会分层中的阶级差别并不严重,但由于社会成员的政治待遇、社会声望、社会地位不同,特别是随着社会分配按生产要求分配,人们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生活方式不同,教育机会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

1. 地区差别。

我国东、西、中部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各不相同,教育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多集中在东部地区,而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差、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发育不成熟等因素造成地区间明显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2. 民族差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1%。尽管少数民族学生在各类学校中在校生的比率不低,但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的一些民族,地广人稀导致普及义务教育有极大困难,同时师资短缺、经费不足也是致使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

3. 城乡差距。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的城乡二元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体制,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都投向城市。由此可见,城市偏向的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是造成城乡教育水平差距的决定性因素。

4. 收入差距。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伴随着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了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收入分配差距不仅在城乡、区域之间,行业差距也不断扩大。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而且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收入的差距直接影响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分配的不公平将最终导致教育水平的不同。

二、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1. 流动人口日趋增加的教育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向城市流动和转移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尽管农村学校在新的教育政策下经过布局调整,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由于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因此学校成了“空壳校”。而城市的教育资金投入、师资配备基本上是按照户籍人口数计算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缺乏明确的经费保障,产生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

2. 择校热的问题。

截至2008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学生入学率已分别达到99.54%、98.5%,在总体上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城乡间、地区间及学校间教育资源分布差异过大,人们为了子女能得到好的教育,往往选择优质学校,动辄就要上万元的择校费,使占据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校园优美、学生爆满、教师高薪;而其他普通校,校舍凋敝、教师无奈,几乎没有高价择校生,且片区内的学生还在不断流失。择校的存在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3. 学前教育的普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学前教育发展还是滞后的。2007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只有44.6%,城镇是55.6%,农村只有35.6%,两者相差20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

三、国外实例对我国促进教育公平的启示

1. 巴西———“助学补助金计划”。

巴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把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比例明文写入宪法的国家。1995年,巴西在基础教育阶段启动了一项“助学补助金计划”,即政府向贫困儿童的母亲发放一定数额的现金补助,条件是让孩子在学校保持就学。“助学补助金计划”作为一个联邦项目,由教育部协调在全国范围推广。2001年末,该项目覆盖了5562个市的98%的贫困家庭,使480万家庭共820万儿童受益,政府总计补助金额达到7亿美元。至2006年,该项目覆盖1120万家庭。该补助金计划对基础教育的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全国10岁至14岁童工人数减少了73.7万,降幅达25.6%,80万名儿童返回课堂。助学补助金计划的实施,使巴西儿童有了相对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推动了教育公平发展。

2. 芬兰———“个性化教学辅导”。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芬兰着力整体推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成绩斐然。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实施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测试中连连夺冠,令世人瞩目。高质量教师和个性化教学辅导是芬兰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芬兰为了实现个性化教学辅导,设立了班级教师、教师助理,特别需要教师和多学科综合工作小组等一系列分工细致、职责明确的教师团队。同时,还注重教师的质量,不断提高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芬兰《教育人员资格学位修正案》规定,从1999年起,所有中小学教师需具有硕士学位。为解决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和部分教师学历不达标的问题,2001年启动“教师教育发展计划”,投入5000万欧元扩大培养规模,提高教师学位层次。此外,芬兰还注重增加投入以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完善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和学生辅导制度,教师社会地位高,工作条件优良,学校和班级规模小,民主化决策和管理等,都极大地增加和促进了芬兰义务教育阶段的机会和结果公平。

四、我国为实现教育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各级政府要明确职责任务,把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各地教育公平发展,并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扩大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区域范围。

1.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表示,我国将继续努力保证教育投入真正用到每个需要接受教育的人身上。在农村小学和初中的教育总经费中,政府拨款所占的比例增幅年年上升。2007年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即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同时,政府还不断加大对中西部经济较薄弱地区的教育投入,由此缩小地区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在保证不降低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教育投入,由此缩小学校间的差距。

2. 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同时教育技术现代化工程的启动使原有的办学模式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与实施教育资源整合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部分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学校经过适当撤并扩大规模,合理布局优化配置,使校点适当集中,学校规模适度扩大,大大改善学校条件。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享受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使办学条件、教师资源、生源都进一步均衡发展,加快缩小校际差距,推进薄弱学校改造,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有好教师才有好教育,在倡导教育公平公正的今天,师资配置的平衡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关键。因此,首先要保障和改善相对薄弱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农村教师素质。2006-2008年,共招聘5.9万多名特岗教师,覆盖西部地区490多个县6400多所农村学校。2009年,“特岗计划”实施省份扩大到中部省份,实施县扩大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计划设岗达到7万名以上。教育部要求各地根据国家“特岗计划”的原则精神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地方“特岗计划”,吸引大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为中小学及时补充合格教师,着力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问题。

4. 改革教育评价体制。

推进教育公平,必须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教育价值观,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不能单纯以升学率、各类统考和竞赛指标来对学校进行评价,而应把学生是否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依据。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要改革教育评价体制,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强化素质教育的评价指标,加大导向力度。应把端正教育思想、规范办学行为、贯彻教育方针、执行新课程标准、创新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内容纳入评价体系,大力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

第二,坚持多元化和特色评价,增加评价梯度。我们应从改革中找出路,稳定中谋发展,发展中求生存,积极探索办学体制多元化。积极鼓励特色教育,促进特色班级和特长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第三,增加教育现代化指标内容,体现评价高度。全面提高学校的装备水平,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加强实验教学、电化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为了办好教育,全国各地大力倡导教育公平发展。目前,在学校建设规划、校际对口支援、教师补充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公平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踏实走好每一步,才能最终实现教育公平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吴正俊.教育公平的社会价值[J].教师博览, 2006, 12.

[2]邱瑜.试论我国教育公平的定位及其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 2003, 2.

[3]常秀娟.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 2006, 6.

[4]朱迎春.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5.

[5]刘尧.中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与对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2, 3.

[6]周英.区域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选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

[7]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1, 4.

[8]宋红霞.浅议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的关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6.

转型发展的继续教育 篇10

1从精英向普及转变,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基本理念

面对我国现状,我们必须认识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核心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1]这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需要,更是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客观要求。同时,创业教育不简单是一种附加或补充,而是融入日常学习生活,是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门选修课或一项课外活动,而是在新的知识观指导下对新的教育模式的探索; 创业教育不等同于职业培训,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创业教育并非让受教育者都去创业,而是为了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因此,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普及型教育,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都必须树立这一基本观念,主动融入其中。

2从分散向整体转变,建成有力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

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有效推进创业教育的根本保障。自身特有的开放式、实践性和社会性特征决定了创业教育实施离不开一个具有校内外协调功能的、专门的就业创业教育组织服务与协调机构。[2]这方面,国外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 在美国,创业中心是实施创业教育最重要的正规组织,可分为四种类型: 教学型创业中心———关注课程建设和学生培养; 科研型创业中心———关注创业研究的发展; 外联型创业中心———为学生创业者提供资源,加强与工商界联系; 整合型中心———关注教学、研究和服务。[3]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部分院校虽然成立了校级的类似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的组织机构,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常常出现各自为政、 力量分散、活动重复等问题,难以确保教育活动的规范化、 系统化和可持续化,同时专门从事创业工作的人员,也缺乏专业背景,工作效果大打折扣。未来,随着创业教育的深入推进,高校在校级机构下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主管部门有望成为趋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通常都有厚实的学术研究机构作为支撑。例如,美国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百森商学院等都设有创业研究中心; 日本一桥大学设有创新研究中心; 韩国仁荷大学设有创业研究中心。[3]当前,国内创业教育起步不久,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其主要任务在于教学,今后,在不断提高师资水平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中国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创业教育的本土化研究,为优化创业教育提供指导。

3从粗放向精细转变,形成科学的创业教育运行模式

在普及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建立系统化、全程化、特色化、分层化的教育模式,实现创业教育的精细化转型。

( 1) 立足自身实际,突出学校特色。高校的办学层次、 办学水平、学科特色、专业背景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创业教育的开展应该也必然存在差异,教育主管部门在加强普及的大前提下,应允许和鼓励高校立足自身实际进行探索,建立符合本校情况的特色模式。

( 2) 覆盖不同年级,加强分类指导。高校应系统地拟定对学生在大学期间实施创业教育的计划,对低年级学生注重普及、体验,加强创业通识教育,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第二课堂活动等,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 对有志于创业的高年级学生加强竞赛、实训,实施创业精英教育,培养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

( 3) 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全程跟踪。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组织机构、师资队伍,到课程建设、活动开展,再到反馈评价、保障支持,都需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管理运行机制,才能科学实施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程化的培养。

4从内生向外向转变,打造强大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要进一步改变传统封闭办学的模式,面向社会,打造一支由 “学者型企业家”或 “企业家型学者”共同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当前,可行的路径有:

( 1) 着力培养校内优秀教师。校内专职教师在创业教育中发挥着主导和基础性作用,当前,要在进一步充实数量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质量的提升,一方面,选派优秀教师参加进修学习,通过系统培训、更新教育理念、了解新的趋势,掌握新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或开展创业活动,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丰富个人的实践体验、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提供生动素材和正确指导。

( 2) 积极引进校外成功人士。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是创业教育中 “活”的教材,他们在学生中往往有着无可比拟的吸引力、 权威性,各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将其作为兼职教师、创业导师引入,可以较好地弥补在创业实践教育中的不足。

( 3) 实现高校优质师资共享。面对创业教育优质师资短缺的困境和创业教育发展失衡的格局,高校之间也可通过适宜的方式加强师资交流,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5从零散向系统转变,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结构是人才培养的支柱。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特别强调: 要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般而言,完善的创业教育含有五个基本目标要素,即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创新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从内容上看,可以将其划分为通识教育类、专业技能类、体验实践类课程。

在课程设计上,要注重创业教育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使之有效衔接,形成大学阶段全程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纸上谈兵,逐步形成更加注重互动交流和体验参加的教学模式。

6从非主流向主流转变,培育浓厚的创业教育文化氛围

创业教育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走入师生心灵。

6. 1纳入核心指标,确立主流地位

要使创业教育真正融入、全面渗透到学校的办学过程中,与整个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目标考核的联结与互动,从而从根本上改变高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的认识,为创业教育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6. 2利用宣传媒介,营造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校园网等传统媒体,积极探索使用QQ群、微信等新媒体,深入宣传创业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倡创业精神,讲解创业政策,介绍创业典型和成功经验,搭建创业交流平台等,使创业成为师生关心的热点。

6. 3立足创业平台,激活创业群体

大学生创业基地、各类创业社团、创业俱乐部等是创业活动的主体,在创业文化塑造中发挥着先锋引领和连接纽带的作用。高校要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科学指导,提高活动质量,使其成为吸纳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 “试验场”和创业团队开展创业活动的 “桥头堡”。

6. 4依托项目载体,活跃创业文化

实践证明,创业项目对于创业文化的牵引作用明显。以 “挑战杯”创业竞赛为例,近年来,随着赛事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各高校给予了高度重视,以此项赛事为龙头,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创业工作运行机制,使得创业教育迅速升温。因此,高校要加强竞赛、项目、活动的科学设计,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有益的体验,繁荣校园创业文化。

摘要: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改进高校创业教育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指出了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动高校创业教育体系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

转型发展的继续教育 篇11

通过聆听专题报告,实地参观分享先进成人学校的办学成果,我对新常态下乡镇成人学校的职能、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发展难题与破解途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我省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正确认识新常态下乡镇成人学校的基本职能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作为距离基层群众最近的乡镇成人学校,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始终贯彻党中央关于农村工作、教育工作的精神,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农村贫困群体的精准扶贫、社会治理创新等战略目标,坚持服务宗旨,强化责任使命,提升教育质量,促进转型发展。

1.主动承担起党和政府对民众的教化引导职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早已深入人心,我国GDP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然而,农村新出现的一些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例如,一些披着宗教外衣的非法组织趁机渗入农村,采用各种方式诱导农民参与所谓的“宗教”活动,其负面作用不容忽视。乡镇成人学校要紧贴当地社会建设工作,加强党的政策宣传,引导和增强人们的法治意识,畅通党组织与广大群众的沟通交流,化解干群矛盾,协助重构村规民约,促进乡村群众民主自治,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承担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

目前,全国城镇化建设率已超过55%,随着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大量土地向农业公司流转,一些农村出现了空心化、老龄化现象。由于农村文化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一些老年人经常到庙宇烧香祷告,以打发内心的寂寞;青壮年人则经常在棋牌室、KTV等场所消磨时间;青少年经常在网上寻求精神寄托。乡镇成人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的集体文体活动,重建优良家风村风,传承优良的传统文化,释放民众的精神负能量,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化解社区矛盾,和谐邻里关系,构建文明乡村。

3.承担起教育培训扶贫的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扶贫思路。从教育角度来看,老乡富不富,关键在技术。乡镇成人学校要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当地产业结构特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致富,努力实现教育脱贫。新郑市城关乡、梨河镇成人学校开展的月嫂培训班帮助农村妇女就业,江苏扬州的成人学校面向农民开展蔬菜栽培、蛇类养殖、河蟹养殖等技术培训,都在当地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4.承担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职能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乡镇成人学校要依托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教育培训,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技推广人员、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

5.承担起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职能

党的十八大把“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根本保障,突出强调了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2020年要构建完成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乡镇成人学校要扎根农村社区,搭建学习平台,培育学习型组织和居民学习圈,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

二、正确认识并积极破解乡镇成校面临的发展难题

全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走向与政策课题组的调研结果显示:1999年,全国94%以上的乡镇和82%的行政村设立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全国有县办农民中学(中专)4062所、乡镇办成人学校4.28万所,专任教师22万余人,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52.29万所,农村劳动者年培训率达20.68%;2012年,乡镇成人学校减至1.58万所。通过对17个省(市)5933所乡镇成校抽样调查,只有14.5%的成人学校保持着“四独立”状态(独立法人、独立编制、独立校园、独立经费)。全国乡镇成人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阵地被蚕食、编制被削减、经费没保障的状况。

乡镇成人学校是教育延伸到农村最终端的办学机构,是打通农村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在继续教育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各级政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的成人教育工作者务必要重视并努力解决当前面临的发展难题,主动创造抢先发展的机会。

1.引起政府重视,争取领导支持

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乡镇政府要承办的事情千头万绪。成教工作者要思考如何引起政府重视成人学校,要让政府怎样支持成人学校。乡镇成校要研究国家政策,研究当地政府关注点,紧贴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居民群众和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和优势,从而争取领导重视,促使政府出台扶持政策。

2.帮助政府解忧,争取资金支持

政府经费总是优先安排到有限的重要的地方。让当地领导认为在成人教育事业上的投入有价值,经费问题就容易解决。另外,除了政府外还有谁有钱?市场、企业!和企业结合,引入市场机制,成校也不会缺钱。其实我们缺的不是钱,缺的是找钱的本领!

3.整合教育资源,实施共建共享

据统计,目前至少有21个党政部门具有开展居民培训服务的职责,各相关行业分别掌握了一定的培训项目、网络、阵地等资源。201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村民自治与多元主体参与有机结合的农村社区共建共享机制”。乡镇成人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党员远程教育基地、留守儿童之家、计划生育学校、撤点并校后富余的中小学等资源,与相关部门共用场地和设施,巩固农村成人教育办学阵地。

4.聘用行业专家,提升队伍素质

成人教育是开放的、多元的教育类型。我们要转变基础教育的师资管理模式,不能仅仅依赖上级安排专业教师或学校培育一专多能人才。目前,成校编制在1?酃左右。试想,一个人有多大能耐能给一万人开展培训?哪一桶水能经得起一万人去舀?一个人无论怎么去学习,也无法满足一万人的专业学习需求。所以,成人学校教师更应该是资源的整合者,是培训活动的组织者,而非仅是知识传授者。群众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我们就帮他们找什么样的老师,从而建立乡镇级或县市级培训专家资源库。实践证明,群众更喜欢实践经验丰富、贴近农民的乡土专家,那些一天就要几千元劳务费的大专家,往往会用专业术语吓跑听众。

5.贴近群众需求,搭建交流平台

能真正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难题的培训,永远不缺学员。不少成人学校为了培训而培训,自己擅长什么培训就组织什么培训,缺乏对群众学习需求调研,缺乏对成人学习特点研究,缺乏对农民学习时间合理安排,习惯于把学员当听众、当鼓掌的道具、当培训档案的数据资料,这样就必然会站在组织方的角度安排培训。我们要引导农民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培训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的受益者,这样才会赢得群众的欢迎。同时,要善于搭建农民学习交流的平台,鼓励学员自主学习、互相帮学。其实,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每个人都是学习者。激发人的学习欲望,是每位教育者的天职。

6.借助网络资源,开发乡土教材

课程建设是乡镇成人学校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关键。2016年,教育部职成司已经启动了面向农村成人教育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应用”的课程开发计划,将吸纳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农广校、全国数千所乡镇成人学校、社会机构等建立课程资源联盟。乡镇成人学校要注重开发特色乡土课程,编制特色教材、微电影、课件、讲义等,参加课程资源联盟,借助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平台,共享全国课程资源。

成人教育帮助政府解决难题,政府就能解决成教的发展难题。乡镇成人学校只要坚持落实国家政策,紧密结合政府中心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主动吸引居民参与学习,一切的难题都将不再是难题。

转型发展的继续教育 篇12

关键词:岗位创业,创业教育,转型发展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不断重视教育,并开设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为社会培养创业人才。当前,在创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岗位创业导向为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岗位创业人才也是社会发展中的稀缺人才,所以在高校创业教育中,需要实施岗位创业教育。基于岗位创业导向的创业教育战略的转型发展,既是创业教育的改革,也是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为此,我们针对基于岗位创业导向的创业教育战略转型发展等内容进行研究。

一、岗位创业教育的特点

( 一) 对象范围广

从高校创业教育进行分析,自主创业教育的对象是在受教育时立志要进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受到家庭、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创业想法,但是其在学校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岗位创业教育有效地将自主创业的范畴进行了扩展,将大学生的责任心、事业心等进行塑造和培养,让大学生带着创业者的心态,进行岗位经营,并在工作岗位上,开拓自己的事业,获取成功[1]。所以岗位创业教育的对象是所有的在校大学生,其教育对象的范围较广。

( 二) 目标实际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创业教育是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产生的,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企业家型的复合型人才,进而为大学生开创更多的就业岗位。随着我国创业教育不断进行和发展,很多开展创业教育的学校认识到创业教育并不是进行创业家的培养,所以开始以岗位创业为导向,进行创业教育的改革、转型发展。岗位创业导向的创业教育以培养创业人才为目标,将人才的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创业个性等进行培养和提升。岗位创业导向的创业教育的目标更加贴近实际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其主要是对人才的专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创业基础等进行培养,主要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岗位创业教育能够使大学生的就业实力、创业素质、就业竞争力提升。

( 三) 与专业密切结合

在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中,自主创业教育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从共性的角度,进行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创业教育开设的公共课程具有片面性,没有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创业领域、方向等进行分析,所以学生应用的知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造成创业教育的指导性不强,进而影响学生的创业。基于岗位创业导向的创业教育,围绕着学生的岗位需求开展,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并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岗位创业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结合,进而让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习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促进创业项目的完成[2]。

二、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 一) 学生的受益面窄

从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以自主创业教育为主,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进而忽视专业精神等的传授和培养。但是从近几年的高校创业情况分析,实施创业教育的高校逐渐增多,而创业课程的设置非常有限,而且创业课程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进而造成了创业教育的受益面较窄。因为创业教育的受益面较窄,所以只能应用到少数学生的创业实践上,而无法满足不同地域、专业学生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股动力,创业知识也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创业教育的知识内容只有不断优化,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提高创业教育效果[3]。

( 二) 教育内容与学生专业脱节

自从创业教育实施之后,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不断地推进和实施,国内部分高校充分地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课程的设置中,增加了创业教育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创业教育的内容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创业教育的积极推广和开展。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应不同,需要结合专业知识。但是当前的高校创业教育,不同专业的学生接受的都是同质化的创业教育内容,创业教育与学生的专业互不融合,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脱离,无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所以无法吸引更多的学生、教师参与其中,无法保证创业教育的深度。此外,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业教育与我国的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不符,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加重了教育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脱节现象。

( 三) 教育体系不完善

在高校的创业教育中,需要得到一定的制度、体系保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为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不成熟,创业教育的内容较多而且非常复杂,进而造成当前的高校创业教育机构分散,创业教育没有制度保障,创业教育的管理、实施等方面的制度也不完善,进而造成创业教育资源零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在高校的创业教育中,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的不完善、不健全,造成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资源缺乏、存在缺陷等,制约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的完善、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的制定等,是高校创业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当前,高校的创业教育为了适应学校的发展需求,朝着岗位创业教育的方向发展,为了提升高校创业教育效果和质量,结合岗位创业导向,进行创业教育战略转型发展的研究,为社会培养更多岗位创业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岗位创业导向的创业教育战略转型发展

( 一) 岗位创业导向教育理念与特点

基于岗位创业导向的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需要基于岗位创业导向,培养人才的岗位创业能力、精神、责任意识等。高校的教育教学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知识与技术的结合,突出高校人才教育的创新[4]。当前创业教育的发展存在一些限制,为了更好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从社会发展需求上入手,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需求,进行创业教育的创新、转型发展。在进行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中,对创业教育理念进行转型、转变有重要的意义,创业需要具有一定的创业环境、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岗位专长等,加强岗位创业教育理念的转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分析,基于岗位创业导向,进行创业教育理念的转型,以岗位创业教育为目标,让大学生掌握更多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同时让大学生具备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新思维等,进而更好地进行创业活动。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就是为了培养自主创业人才、岗位创业人才,将接受创业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企业家的可能性较小,也不切合实际,还会造成大学生盲目地进行创业等。岗位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转型,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岗位创业能力。

岗位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很多,例如,以人才培养为主,将岗位创业导向融入其中,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将创业教育内容、规模等进行完善,使岗位创业导向的创业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教育相互融合[5]。基于岗位创业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以大多数大学生为教育对象,重点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创业能力等。创业不仅是创业实践,还是一种思维、行动,创业教育可以帮助部分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以岗位创业为导向,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企业家思维等进行培养,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 二) 基于岗位创业导向的创业教育战略转型策略

在高校的创业教育中,将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效地结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创业实践等进行整体的转型构建,进而促进创业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基于岗位创业导向的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策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基于岗位创业导向构建创业类通识课程

创业教育与学生的专业教育不同,在基于岗位创业导向的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中,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能力、思维等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岗位创业导向的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设置,要面向全校的师生,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优势。创业教育一般情况下为选修课程,进行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设置,可以提高学生对创业问题的关注,在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中,也有基础性的作用。在创业教育中以自主创业者的培养为教育目标,在创业课程的设置的过程中,将专业实施和岗位创业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岗位创业教育研究。以岗位创业为指导,邀请企业家、创业家到校参与创业讲座等,在创业教育中可以开设创业学、小型企业管理、风险投资、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创业营销等课程,这些课程都具有开放性、跨学科性等,在岗位创业教育中,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完善创业教育相关的体系、机制。

2. 建立专业创业类课程

在我国教育教学制度发展的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是教育的基本职能,创业教育可以为学生传授创业知识,为了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相互融合。在专业教育中,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创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交叉学科的专业信息等,都对专业创业类课程的设置和创业教育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岗位创业导向的创业教育发展战略转型的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创业教育,并将多种创业教育的相关知识融合在专业的创业类课程体系中,进而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在国外,创业教育是学生最佳的实践条件,大型企业、小型企业等涉及众多专业知识,所以在国外的创业教育中增设了很多的课程,例如,游戏产业、能源行业等,且在教学中允许学生跨专业选课,并结合专业特色,让不同的学生和教师参与。在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和创业课程的安排空间有限,所以需要将创业教育的内容引入到专业课程知识的教育教学中,适当地增加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创业元素,对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素养进行培养。因为专业性质的不同,文科和理科专业实施教育的侧重点不同,理科侧重于实践,文科侧重于理论。对于理科专业的学生而言,加强专业创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诱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3. 加强岗位创业实践教学

通过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基础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需要加强学生的岗位创业实践教学。在岗位创业能力培养中,对学生的岗位创业认知、岗位创业训练、岗位创业实习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使其全面地深入到学生的创业实践教学中[6]。创业创业训练是一种创业实践教学方法,其通过灵活性、创造性、多领域等途径和方法,为学生有目的地设置创业教育情境,对学生的创业感知、领悟能力进行培养。在岗位创业训练中,设置挑战项目,增加职业岗位或者是与创业相关的管理岗位实习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进行岗位创业。岗位创业实践教学,需要将创业教育知识、专业知识实习、毕业设计等加入,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岗位意向,选择合适的岗位进行自主创业。

四、结语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实施创业教育,可以对学生的创业思维、创业能力、创业素养等进行培养。创业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自主创业的企业家,还是为了培养有岗位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从实际教学出发,以岗位创业为导向,进行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在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中,结合岗位创业教育,加强与学生专业知识的融合,为学生提供岗位创业实践的机会和条件,促进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思维等的提升。岗位创业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帮助社会解决一定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基于岗位创业导向的创业教育战略转型发展策略,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艳辉.高校继续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0(2):1-3.

[2]祖静.构建创新型继续教育模式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4(2):9-12.

[3]黄兆信,等.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温州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4(8):87-91.

[4]黄兆信,等.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46-52.

[5]徐小洲.岗位创业: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之道——兼评黄兆信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1):1-4.

上一篇:常规血脂检测下一篇:大型数据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