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转型

2025-01-03

农业发展转型(共12篇)

农业发展转型 篇1

吴江市当前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发展新阶段,农业产业正处在一个由分散向专业、由粗放向集约、由随意向规范转型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对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缩短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时限,尽快推动农业产业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1. 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现状

2009年,吴江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6.5亿元,同比增长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 200元,同比增长11.5%。到目前为止,建立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1个,苏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现有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苏州市级7个,吴江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1个;“吴江市香青菜”成为全省首批、苏州市第一个拥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已制定种类农业标准21项,成为全省认定农业基地最多、生产标准最多的县(市)。

(1)科技支撑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全市上下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共识,市委、市政府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形成“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格局。以各级各类科技示范园区(基地)为载体,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以各类农业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抓手,开展自主创新尝试与实践。“十一五”期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近400项,本市财政投入经费近5000万元,向上争取科技经费近500万元,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了58%以上。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利用、消化吸收及再创新,根据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选择相应的技术要素开展了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提高。目前拥有发明专利近10项,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近2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品种1个,申报并正在审查中的1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农业先进适用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建设发展迅猛。

一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近年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十一五”期间,各级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共实现产值近5亿元,利税1.2亿元,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超100项,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种养殖新品种300余个,带动、辐射12 000户农民户均年增收近5000元。

二是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通过各级政府的扶持、扶强,30家吴江市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正逐渐成为发展势头强劲、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营收入的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力量。吴江市苗圃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集省级林业种苗高新技术园区、林业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为一体的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十一五”期间共投入科研经费近800万元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9年实现产值5100万元,实现利税500余万元。目前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项,申请专利9项,申请省级标准1项,申报新品种1个,发表各类专业学术论文15篇。

三是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全市已有农业类行业协会6个,农村专业合作社78家,涉及粮油、园艺、水产、畜禽及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等专业,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基地+公司+农户的农技创新、推广模式,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产品宣传,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正逐步成为吴江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新生力量。

(3)产学研合作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是有效解决农业科技创新中人才队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科研手段不多等难题的很好的途径。近年来,吴江市农业企业已与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上海海洋大学、苏州大学等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借助他们的科研力量、设备设施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效果。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近年来先后与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四大家鱼和地方特色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良种选育、成果转化等。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的“黄颡鱼规模化扩繁与健康养殖”是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9年通过验收。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产值378.9万元,获得144.02万元,销售苗种1420万尾,辐射农户养成商品黄颡鱼213千克,间接经济效益达4800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吴江市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总目标来看,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还不高,存在着农业高效化技术粗放效益低、农业规模化总量小分布散、产品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低、农业外向化出口创汇少种类单一等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主要是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农村科技人才短缺。

(1)科技投入不足。

近几年市里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农业三项经费用于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但相对于政府的投入,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广大中小农业企业,因为科技创新理念的淡薄,导致用于科研的经费投入很少,甚至没有,使科技创新缺乏必须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2)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普遍存在着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的项目多,自主创新研发的项目少;常规技术研究的多,高新技术研究的少的现象,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较低,使得吴江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集团和叫得响的农业品牌。

(3)农村科技人才短缺。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亟待提高,一线科技力量特别是农技推广力量缺乏、老化,加上近年来农业科技的发展迅速,品种、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广大农技人员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明显不强,面对农业科技创新有些力不从心。广大中小农业企业产学研合作意识不强,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务农人员的年龄老化、素质明显下降,他们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高,也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

3. 发展对策

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农业面临着新的定位、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农业,尤其要高度重视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吴江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注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宣传引导。

要进一步落实“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职责,把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把科普宣传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宣传农业科技工作新思路、新亮点、新经验、新成效,在全社会形成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共识,创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环境。

(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首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巩固和加强公共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健全乡镇农技推广网络,充实农技推广人员,并确保在其岗、谋其职、做其事。其次,要支持鼓励农业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引导企业把发展的内在动力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上来,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加快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加大攻关研究和技术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第三,要进一步做好“科技入户”“科技特派员”工作,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服务能力。

(3)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入。

要采取政府加大投入、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招商引进境外和民间资本投入、向上争取科技项目投入、农技机构与市场对接自筹资本投入等多元化方式,努力使农业科技创新经费得到有力保障。作为政府层面,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确保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占科技三项经费的比例不低于30%。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增加对农业,特别是农业科技的扶持补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4)加速农业科技人员培养和引进。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第一要大力提高农民素质。要通过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三下乡”活动等多种形式,直接把科技送到农民手中。要采取定向培训,分期分批培训等多渠道、多方法培训来提高农民素质。第二要大力引进农技人才。对到农业企业、大型农业基地的大学毕业生,给予大力鼓励支持;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大学毕业生进入市场创业和面向农村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积极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三是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增加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采取相关配套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引进我市农业科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

(5)做大做强农业科技创新载体。

各级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吴江现代农业科技的有效载体,要给予重点支持。通过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使之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散地、现代农业的先行区,辐射、带动农民依靠科技致富,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型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引导其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使之成为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头羊”。

农业发展转型 篇2

型发展之路

一、形势不断变化、发展面临挑战

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东莞移动伴随着移动替代固话、东莞经济腾飞等浪潮,在08年以前实现高速发展,成为全国首个超越千万的地级市;也正是这种高速增长,掩盖了一系列问题和隐患,使得企业的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东莞移动已经意识到主动谋变、创新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经济环境之变。东莞的经济腾飞主要是凭借区域位置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发展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加工制造业而成为著名的“世界工厂”,产业“两头在外”、经济结构不牢,很容易受到市场变动的剧烈冲击。08年1月1日新的《劳动法》颁布实施,紧接着东莞又在广东“双转移”(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战略的部署下开始紧锣密鼓地谋划“腾笼换鸟”工作,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受到严重冲击。进入4季度以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开始冲击东莞:海外订单减少、大量企业关停并转、大量的外来工流出东莞,东莞的整体通信客户规模出现了连续多个月的负增长,流失客户规模接近

200万。东莞移动认识到,不改变增长模式,企业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

行业形势之变。东莞在08年的移动通信卡号普及率已达145%,是一个较早进入高普及率、高渗透率、高竞争度、高离网率的饱和市场。随着3G牌照发放、行业重组定格,三足鼎立的全业务竞争时代拉开序幕,东莞移动面临的市场竞争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激烈,电信和联通利用TD尚未成熟的时间窗口,不断加大资源投放力度,希望尽快提升客户规模。公司必须尽快的在新领域、新业务、新市场形成新的增长点。

企业管理之变。由于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客户规模、业务规模等方面的快速增长,市场运营和组织管理还比较粗放,人力资源增长滞后于企业发展速度。东莞移动必须尽快的理顺和完善基础支撑、业务流程,提升运营管理能力,以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二、持续深入创新、锻造核心能力

在这样的状况下,如何实现持续发展是摆在东莞移动管理者面前的严峻课题。公司温乃粘总经理认为,“决定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核心,不是一时的业绩,更关键的是核心竞争能力。”从而开始持续深入的推进公司在几个重要核心能力上的创新与变革。

营销服务创新。温乃粘总经理认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企业的生态环境。基于这样的认识,东莞移动将营销服务要与当地政府的热点、难点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融合,提出“文化营销”的理念。公司从08年开始相继推出“感动广东,和谐东莞”、“我爱广

东,为东莞加油”和“创新广东,成就新东莞”十大新起点工程等文化营销主题,形成企业发展、政府认同、社会赞扬、客户满意、行业和谐的良性的企业生态环境。其中,“关爱100”新莞人服务品牌受到政府和外来工的欢迎,成为巩固和发展外来工客户群体的重要手段,在克服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场运营创新。运营好千万级的客户群,必须要精细化的运营支撑手段。东莞移动从08年开始全面推动CRM(客户关系管理)、数据业务精益营销体系等精细化运营支撑建设,结合系统化的IT支撑规划和建设,搭建起市场运营的强大数据支撑,实现了基于数据分析的客户需求细分和满足,促进整体营销效率提升一倍。

服务管理创新。东莞移动在08年初提出的卓越服务链构建工程(DESS)成为抵御危机、顺势而上的坚实基础。他们认为,客户所接触到的服务只是整个服务链最末端的环节,要想提升对客户的服务,必须从服务链的上游着手,从根本上实现提升。在这一项目的推动下,东莞移动开始了持久而深入的管理优化,通过在全公司树立“内部服务”的理念、全面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全面建立内部服务承诺和考核体系,公司的运行效率提升40%以上,受到管理学界和社会的肯定,先后荣获“中国管理学院奖十佳管理创新奖”、入选《哈佛商业评论》和《北大商业评论》的优秀案例库,帮助企业荣获“亚太最佳客户服务奖”和“中国最佳客户服务管理奖”的殊荣。DESS工程与安全运营体系、质量安全盾体系共同形成了东莞移动的卓越的管理优势。

员工关怀创新。东莞移动始终坚持“人才优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温乃粘总经理认为,“传统的员工关怀更多的注重人文关怀,在公司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除了做好人文关怀,提升员工素质能力、提升员工价值更加重要。”从08年开始,东莞移动从人文关怀、组织支持、发展激励、学习交流四个方面,着力建设“关爱100”员工关怀体系,以打造高价值人才队伍。其中,员工互助基金、内部服务热线、沟通下午茶、阳光心态训练营、班组精神家园等举措,进一步扩展了企业人文关怀的范畴;员工学习发展体系实现了基于岗位素质能力模型和员工个人能力特征的员工价值提升,改变了“学习就是培训”的传统观点;三维人才评价体系实现了对员工业绩、能力、兢业综合全面的考核,改变了单一的员工评价方式;抓住金融危机契机,组织“全员动起来”行动,有效提升员工危机意识和责任感,提升组织的凝聚力。

东莞移动近年来完成3个国家级创新成果,获得2个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6项科技项目转化的国家级专利,先后有16个QC小组获得“国优“称号,在近年的东莞市质量管理总结表彰大会上,获得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优秀领导者等共15个奖项,占表彰数量的1/3。今年,东莞移动将打造“创新能力提升体系”作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工作,将通过系统化的建设,打造敢于挑战、结合实际、贴近客户、贴近一线的创新环境,充分释放员工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活力,把公司的全面创新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坚定转型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近年来,东莞移动相继提出了“保份额、促增长、求突破”和“保格局、促发展、强优势”的发展目标。在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时期,凭借扎实的管理和服务,东莞移动反而更加巩固和提升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环境的变化和冲击中,找准了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经过推进提升核心能力的各项创新,并经历金融危机、全业务竞争等深刻环境变化的考验和锤炼,东莞移动已经稳健的迈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正如温乃粘总经理在2010年工作会议上说的,“东莞通信市场已经进入动态饱和与传统通信市场萎缩并存的阶段,寻找新增长点将是各运营商未来布局的重点。如果说前十年是话音移动化,移动话音加速替代固定话音,那么今后的十年将是数据移动化、宽带移动化的时代。去年我们在无线城市、医疗信息化等方面的成功探索与实践,为我们加快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型积累了宝贵经验、坚定了信心,我们要看到在语音市场饱和的同时,信息消费的边界几乎是无限的。我们正进入向移动信息专家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新领域、新业务、新市场,需要高度关注,要着力打造第二条增长曲线。”

东莞移动早在金融危机等环境变化中,就已经结合城市发展、行业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在不断夯实传统通信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公司迅速投入资源在无线城市、物联网等信息化领域大胆创新实践。

09年,东莞移动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无线城市平台,如今已融合各类信息业120多项,合作的政府机构、行业、企业近百家,使用客

户超过10万,访问量近200万,通过推动成立无线产业促进会和无线产业联盟,正成为发展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平台。

东莞移动在医疗、教育等行业信息化领域也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09年开发推广的智慧健康管理平台,在全省首次将医疗卫生资源与移动信息化平台实现整合,有效缓解“三长一短”的社会难题,提供各类服务超过500万人次,受到了卫生部及省、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推广,荣获了“第四届全国信息化应用、通信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全国银奖。

此外,校讯通、政府移动OA、无线视频监控等一大批信息化应用已经广泛服务城市的方方面面。

在此基础上,公司大胆提出要在机器市场、家庭市场等七个重大新领域、新市场取得突破的发展目标,经过近年来的耕耘,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的发展,这些领域的规模发展,已经成为了东莞移动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曲线。

农业转型发展三题 篇3

节庆活动:

政府退出 企业接手

11月11日,网络上热传的“光棍节”、“剁手节”,但对济阳县曲堤镇的黄瓜种植户们来说,这是他们一年中最看重的“发财节”。

“从2012年起,我们将每年的11月11日定为‘曲堤黄瓜文化节’,寓意‘曲堤黄瓜直通天下’。”曲堤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前两年均以政府为主导操作该文化节不同,今年的第三届黄瓜文化节完全交给了企业主办。”

虽然像往届一样评选出了1个销售大王、8个营销惠农贡献奖、10个黄瓜种植状元、10个品牌维护贡献奖等,但文化节的冠名、节目安排,特别是主持人、颁奖嘉宾等,全部由镇领导换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营销人员。

“举办黄瓜文化节的目的还是为了打造曲堤的黄瓜品牌。”曲堤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中国黄瓜之乡”,曲堤镇目前共有黄瓜大棚2.6万个,占地5万余亩。目前,于2001年注册的“曲堤”牌黄瓜,已打入北京、上海、哈尔滨等50多个城市,年蔬菜交易量达到5亿公斤。连一向对食物标准要求苛刻的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都将其选为专供食品之一。每年销到北京的就大约有3000万斤,占到了北京黄瓜市场的近1/7。

“说实话,以前的这节那节说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但基本上是政府出钱自编自演自唱的独角戏,节庆的宣传效果和市场推广大打折扣。”曲堤镇政府负责人介绍说,“现在政府退出节庆,将主要精力放在科技推广和环境打造上。而节庆活动则通过招标、议标等形式,完全交给市场主体企业来主办,更能扣准市场的脉搏和种植户们的需求。”

据了解,包括杏花节、樱桃节、柿子节、白菜节等各种节庆在内,济阳、长清、历城、章丘等都有各自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活动,今年起都由以前的“政府搭台、政府唱戏”,转换成了现在的“企业搭台、市场唱戏”,少了领导致辞、贵宾剪彩等繁文缛节,直奔主题,效果反而更好。“希望明年就是蔬菜市场和营销大户们登台主演。”曲堤黄瓜文化节上,一位瓜农悄悄地告诉记者。

农村基层经济组织:

从专业合作社到联合社

石都庄的西红柿、大街村的芹菜、平房村的土豆、西兰花、纸坊村的大樱桃、庄家楼村的鸡蛋等等,这些分散在长清区各个街镇的特色农产品,经过统一包装后,统一配送到省城各大超市和餐饮企业甚至市民家里——长清区去年3月份成立的全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顺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运转一年多来实现多方共赢。

“成立联合社是专业合作社,或者说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顺航联合社负责人董伟告诉记者,从开始的种菜难到卖菜难,再到卖个好价钱更难,表面上是种植结构和种植品种单一、种植标准不统一等,实质上是市场需求和市场动态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合作社的思路却没有跟上。

记者看到,联合社由春光蔬菜种植合作社与舜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家合作社组成,以土地、大棚、果树、鸡舍等形式入股。这5个合作社的农产品在品质方面很有优势,但是同样存在产品品种单一、信息不畅、销售困难的难题。春光合作社利用自己在城区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专业配送中心的优势于其他几个合作社联合起来。供货不足的问题将得到解决,供货品种从14个增加到30多个,标准问题统一了,联合社的农产品都是联合社成员的基地直接提供的,而且销售的农产品必须经过品牌认证。

目前,长清区共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30多家,带动5万余农户走上致富路,约占该区农户数量的一半。“联合社的成立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生产经营模式。联合社在资金、人才、技术、服务、营销等方面进一步联合,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帮互助的机制,可降低单个合作社销售的成本,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它的成立,标志着具有组织包容性、服务经营兼容性、成员利益一致性、社团成员控制性等多方面优势的合作联合社,将逐渐成为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向联合的有效组织形式。”长清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新型职业农民:

基层组织建设后备军

“亩均茶园的收益可以证明,学与不学不一样,有这个证没这个证不一样,俺这两年多的作业可没白做呢。”10月27日,长清区万德镇坡里庄村的茶叶种植大户鲁茂荣说。

从这个月开始,包括鲁茂荣在内,长清区的307名农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据长清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区里制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和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是从事种植、养殖、优势特色产业的企业经营业主、家庭农场主或产业工人、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种植养殖大户,年龄在18至55周岁,接受过农业部门有关系统培训;人均纯收入是当地农民上一年度人均纯收入的数倍以上。

为此,长清区前期在全区进行了两次遴选,首批遴选出1732人,其中549名农民进入终审。最后,将种养规模、科技含量、带动能力、参加培训数量作为最终标准,优中选优。10月11日,307人被认定为长清区首批“新型职业农民”。

“就我个人来看,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科技致富的带头人,更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后备军。”一位在基层从事多年组织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农民特别是新一代年轻农民工作向非农产业转移、户籍向城市流动的趋势日益加强,农村“空巢家庭”、“空心村”问题只会越来越突出,留在农村无法转移的多是孤、老、病、残、幼,村“两委”班子开会都成了老人聚会,不少村里连个后备培养对象都找不出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广大农民是党的执政基础。农业、农村要发展,首先必须有人。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农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而新型职业农民的涌现,为农业、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也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抓好这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后备军、常备军,农业、农村发展的潜力就无限。

山西转型发展战略与劳动就业转型 篇4

关键词:转型发展,就业问题,科学发展观

转型发展指经济或社会在从一个阶段迈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时期,是实质性改变和全新制度安排的引入,是一个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转型发展的历史。笔者分析山西资源型地区从传统产业向现代经济模式的转变,研究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

一、转型发展是山西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山西省现状分析,转型发展是必由之路。近年来,山西省把转型发展作为经济工作主线,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总量迅速提升。但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更为严峻的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环境空前变化,山西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问题随之更为突出。其主要表现是“四个过大”,即三次产业中二产比重过大;其中支柱产业中煤、焦、冶、电比重过大;传统产业中粗放型工艺的比重过大;经济运行中资源能源消耗过大。截至2008年,煤、焦、冶和电合计占到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6.7%,占全省GDP的51.4%;三产比重为7.2%∶59.2%∶33.6%,二产比重过大,三产占全省GDP的比重比全国水平低5.9个百分点。山西旧有的大规模、群体性和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在发展方式上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率的粗放增长。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山西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快,规模不够大,多元、新型和稳固的现代产业体系远未建立起来。山西省只有实施转型发展,才能改变旧经济体系,破除新形势下的发展瓶颈。

从山西省面临的挑战看,转型发展是必由之路。2008年9月份以来,山西省经济运行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冲击,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为负增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根源还是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问题。正是由于山西省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下游产业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力、自主性和后劲不强,抵御市场风险的回旋余地较小。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保增长是首要任务。保增长要靠增加投资,要靠扩大内需,更要靠产业转型。只有在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的步伐,才能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才能确保经济增长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

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看,转型发展是必由之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推进转型发展,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资源整合、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实现快速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在发展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对山西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中期的资源性大省来说,推进转型发展,就要着眼于山西长远的发展,立足于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变被动适应为主的保护为主动保护,以较小的环境投入和成本换取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永续发展。

二、鲁尔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

从世界范围来分析,转型发展是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德国鲁尔地区为例,该地区一直是德国最重要的煤炭和钢铁基地。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遭遇了“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以煤钢为主导的重型工业逐步衰落,失业率大幅攀升。面对危机,德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政府主导产业转型发展。一方面,不断缩小煤矿开采的规模和减少钢产量,煤矿基地由1957年的140个减少到2002年的7个,炼钢炉由1955年的81座减少到2000年的7座;另一方面,鲁尔区大力拓展产业空间,增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弹性,在原来开采煤炭和炼钢的地方,相继建立化学、汽车、机械制造、信息通信技术以及环保等新的大型工业企业,并发展零售业、旅游、法律咨询和广告业等各种新兴产业。经过四十多年的转型发展,鲁尔工业区已经成为综合新经济区,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

其次,鲁尔区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科研中心和生产中心紧密结合,是鲁尔区经济结构成功转型的重要支撑。鲁尔区许多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科研机构,并根据企业特点和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制定自己的科研计划。此外,鲁尔区在德国建立起了最早重视技术转化的体系,所有大学和研究所都有“技术转化中心”,以帮助企业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并建立“鲁尔区风险资本基金会”和新技术服务公司,为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和咨询。同时,德国政府为转型发展促进就业提供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政府制定多种有关财政税收方面的优惠灵活政策,加大对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转型的扶持力度,有效地促进了转型的顺利实现。如德国政府建立了拥有5亿马克资金的鲁尔地产基金,用来进行结构调整,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鲁尔区高度重视吸纳劳动力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灵活,易于采用新技术,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从而成为转型发展中政府扶持的重要对象。鲁尔区在科研向生产力转换的过程中,建立科学技术革新的信息中心,优先向中小企业转让技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招商引资是实现转型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德国联邦政府等各级机构通过地价优惠等政策鼓励新兴工业迁入鲁尔区。仅1958年-1973年,鲁尔区新建和迁入企业达459个,极大地促进了鲁尔区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

三、山西省转型发展给就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从国内外资源性地区转型发展的实践经验看,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的经济全面转轨过程,对劳动就业会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看,山西转型发展给就业带来新的机遇,提供新的就业渠道。首先,各级政府对就业工作更加重视。转型发展是要实现科学发展,政府就要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新型的就业机制和相应的保障制度,从根本上促进全方位扩大就业目标的实现。其次,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在转型中延伸,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山西省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产业结构的转型,通过技术进步创新改革传统优势产业,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朝高级化和合理化发展。它不仅使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获得更大发展,而且加快了产业链的延伸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极大地吸收劳动力,以促进劳动力的大规模就业。第三,替代产业在转型中成长,重构经济增量中的就业空间。随着新行业的出现和发展,劳动量必然会增加。因此,积极利用技术进步促使新产业的产生,可以扩展就业渠道。

但是从短期发展分析,山西转型发展给就业带来严峻的挑战。首先,经济转型发展导致短期就业缩减,这是经济转型的阶段性成本。一方面,转型发展中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会改变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还约束了就业容量的扩张。随着山西省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企业用较少劳动力来推动更多生产资料,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新技术逐步减少对基层非技术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下降,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另一方面,山西省劳动力资源整体素质低造成就业困难。随着山西省转型发展步伐的加快,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高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近年来山西省教育发展成效巨大,但劳动者整体素质依然偏低,成为制约经济长远发展的主要障碍。其次,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山西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份额一直在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但是山西省农村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本省各级城市,加上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使就业压力空前严重。第三,传统的就业观念影响就业的实现。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长期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形成高依赖性、低风险性、弱竞争性的超稳定的就业观念。这种就业观念至今仍有深刻的影响力,并导致城市劳动力市场拥挤,就业难度加大。

总之,山西经济传统发展模式日益不适应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压力下,山西省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深度调整期。转型发展既给当前解决就业问题带来许多现实困难,也是面向长远的重大机遇。有鉴于此,认真分析转型发展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十分必要。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解决山西省就业问题

随着山西省实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山西省就业工作将面临新的形势,要抓住这次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务实的精神抓好就业工作,始终把解决就业问题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首先,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扩大经济增量中的就业空间。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增长是劳动就业的原动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旺盛,失业率就会相应降低,这是促进就业稳步发展的有效保证,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一是要以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为方向,做“精”资源产业,加快煤炭加工转化进程、延伸煤炭产业链,由过去只生产初级煤炭产品到提供多种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要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替代产业,加速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壮大园区经济,实行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以就业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二是发展知识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三是围绕构建和谐社区和加强城市管理的要求,以街道、社区为依托,重点开发便民服务、公共服务、公共事务协管等社区就业岗位,广辟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其次,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健全完善就业机制。就业问题是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山西省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帮助。从政府角度讲,在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新的就业机制,为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和就业压力的全面缓解提供政策和制度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失业保险制度,保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真正形成“单位自主用人、个人竞争就业、市场基础配置、政府引导促进”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三是建立一支规范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就业服务队伍,从而形成功能齐全、方式灵活、流程规范、运作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切实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优质服务。

第三,鼓励和发展非正规就业,缓解就业压力。非正规就业的目的是创造机会和提供收入,主要由从事生产和劳务的单位构成,包括部分小时工、租赁工、契约工、外包工、自我雇佣工、按时计酬的零工等。非正规就业进入成本低、市场程度化高、就业形式灵活,比较适合处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省份创造就业机会。政府应以市场为指导,将非正规就业视作有效吸纳劳动力的渠道,为非正规就业创造市场环境。政府要从制度上为非正规就业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保证他们享受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政府要鼓励下岗职工和新生劳动力进入城市的非正规部门就业。

最后,积极创建教育科研生产新模式,促进就业人口素质提高。从全球范围看,经济结构调整实际上就是就业创造与就业摧毁并存的过程。被摧毁的是低技能的就业岗位,而被创造出来的是高技能的就业岗位。山西省现有劳动力素质整体较低,难以适应转型后企业技术升级和新兴产业及替代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为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一要在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加速发展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完善高等本科和专科教育,提高未来时期新生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二是建立和完善劳动者教育培训体系。在解决就业问题时,建立多领域、多专业、多层次、多方式的培训体系,对劳动者的教育培训,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三是推动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培养和壮大具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学习潜力的工人队伍。

就业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事关社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在今后五年时间内,山西省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就业问题的解决将更加紧迫。全省必须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构建和谐山西的政治高度出发,把积极扩大就业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正确处理转型发展与增加就业的关系,推行切实可行的全省就业发展中长期战略。

参考文献

[1].郭金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比较.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2].黄余安.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景维民,孙景宇.转型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5].潘光军.中国就业问题的宏观经济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6].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农业发展转型 篇5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加快我县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农业工作,不仅对推进浙江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我县农业知名度和美誉度至关重要,而且对促进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县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对新农村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这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县积极响应中央、省、市的各项涉农政策,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把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招商引资、土地规模流转等工作纳入县对乡镇(街道)的综合考核,增强基层对农业工作的主动性。

(二)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近年来,我县积极打造“浙江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从体制、机制、措施上都有新的突破和落实,从农技服务到标准化推广,从质量监管到基地建设,从品牌创新到市场营销都有完整的实践。在现代农业基地规模方面,我县已有杨梅、绿色稻米、绿色蔬菜等十个产业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5万亩;在现在农业服务体系方面,我县已建立县乡村户四级农业服务网络和综合农业农技服务中心;在现代农业质量监管方面,我县已建立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初步形成了县企业基地和市场“四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在现代农业市场化方面,我县已创办了全省首家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创建了仙居鸡、仙居杨梅等区域农业品牌;特色农业有了比较好的发展基础,有了承接项目落户的能力、政策支撑的能力。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优越。我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化的农产品品种、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投资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为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契机。近年来,我县绿色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受到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的高度肯定。去年,我县被农业部、国务院台办列为台湾农民创业园;被农业部列为全国12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县之一,10个农产品质量监管试点县之一;全省“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唯一试点县,被省财政厅农业厅列为全省支农资金试点县,支农资金总数在全省农业系统中居第一位。

二、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主体少而小。近年来在政府的关注和扶持引导下,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大,企业数量逐年增多。但由于行业特点所限,大多农业企业发展的前期投入大、收效慢、效益低和部分人的轻农意识,使得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快,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中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较少,不适应现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农产品竞争日益加剧的需要。在全县57家龙头企业中,年产值上亿的仅有2家,且均为工艺品行业;年产值超过5000万的7家,其中属于工艺品行业的2家;年产值不足1000万元的25家,其中纯农业龙头企业仅占到15家。

(二)农技人员少而低。县乡村三级推广组织虽已基本成形,但乡村两级的组织建设还不够完善,我们的农技推广队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业科技推广者工资低、待遇差,工作环境条件艰苦,推广经费紧张,造成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农业推广人员年龄老化、知识弱化,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基层政府领导重视不够,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行政部门政事职能不清,大部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常年忙于政府的中心工作,自己的本职工作却很少过问。

(三)土地流转贵而难。随着国家对农业实行“一免三补”等惠农政策,有些农民心理上受到鼓励,种粮积极性得到恢复,不想丢田;在外务工农民因收种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需收种时节两头奔波,不愿丢田;多数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生活失去保障,不肯离田,导致土地流转难度加大、成本提高,成为制约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突出瓶颈。

(四)农业基础低而薄。虽然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地位有了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但是由于经济等原因,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偏远山区的耕地基本上无电力设施配套,无井灌设施、无渠系,还是靠天种地。农田水利建设比较滞后,自然防涝抗旱能力不高。如全县只有旱涝保收田8万亩左右,占总播面积的37%,许多耕地都是靠天下雨。

三、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突出模式创新,提升基地带动力,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基地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以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为抓手,按照“县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乡镇有科技示范场、村有科技示范户”思路,推进土地流转,引进产业主体,创新生产模式,提供全程服务,把园区建成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区、绿色标准化技术的样板区、农技人员的研发区和农民培训学习的教学区。一是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加快成立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领导小组,下设管委会,同时成立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融资公司;加快创业园规划制定,科学统筹园区布局;落实规划,推动核心区启动建设;加大宣传,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多渠道开展招商活动,组织参加2010年海峡两岸食品展览会。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快流转步伐,使土地集中到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的手中,同时,以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和投资者,通过租赁、承包、合股等方式从事农业开发,引导土地规模连片流转。三是园区内实行“七统一”服务,即统一规划、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标准技术、统一农业投入品使用、统一疾病防治、统一质量监管、统一品牌的生产管理,对符合绿色标准的农产品,实行统一商标销售,即实现技术集约化,又有效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四是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实施标准化生产,推行新型农作制度,加强统防统治,使我县农业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在全省形成较强的影响力。五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依托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杨梅、仙居鸡等特色产业优势,逐步在永安溪沿岸建成一批集科技示范、休闲垂钓、观光采摘、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基地。

(二)突出增收为本,提升市场牵引力,全面搭建现代农业发展营销平台。农业产业化是我县农业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培育产业化经营主体,大力扶持产业带动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和大户,通过责任农技制度、订单农业、合作化生产,对基地内所有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实行订单生产与收购,并利用统一平台进行销售,充分体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发展壮大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加强与连锁超市、供销社系统、大型集团公司等经营组织的合作发展,引进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借助连锁超市、供销社系统遍布各地的网点布局、四通八达的配送体系、灵敏的市场触角,把全县绿色农产品以专卖市场名义统一打包销售,全面提升专卖市场的经营水平,逐步使我县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配送中心。二是积极推进绿色品牌整合,建议成立县级品牌管理机构,对全县130多个仙居农产品品牌进行整合,分类进行认证,对重点产业的品牌,争取通过工商、质监等部门的认证;对仙居鸡通过证明商标认证;对仙居稻米、仙居高山蔬菜、仙居花猪、仙居永安溪鱼,通过地理标志认证,争创国家级、省级的区域农产品品牌,全面打响仙居绿色农产品的品牌。三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是加快我县绿色农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我县绿色农业发展上档次、上水平的关键。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农业大招商,做到每一个生产基地都采用“市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进行企业化管理,推动农业每个主导产业形成1-2家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的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另一方面对引进来的农业项目,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帮助落实农业种养殖用地和项目加工用地,确保引进工商资本的顺利落户。特别是要做好由国家供销总社与浙江省供销社、台州市供销社、仙居县供销社、台州华联超市五级联动共同投资2亿元的仙居国家级绿色有机农业产业项目。

(三)突出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支撑力,全面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体系。深化责任农技推广制度、构建“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是确保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成败的关键。一是深化试点工作,着眼于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先进经验,不断深化财政部、农业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和全省“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工作,进一步健全农技服务网络,创新农技服务模式,发挥农技队伍作用,使农技人员正真成为“农业技术的指导者、农产品质量的监管者、动植物疫病的防控者、产品产业化的引导者”。二是加强农技推广责任考核,建立绩效挂钩制度,完善农技人员联系基地制度,加快标准技术的实施与推广步伐。三是通过双向交流与服务,加强与农业先进地区、科研机构、大中院校合作,积极推进优质良种、生物技术、农作技术等信息源建设,做到一个主导产业,依托一个科研院所,建立一个研发基地。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与国外优秀种业公司共同建立跨国新品种示范园区。

转型发展服务“三农” 篇6

小额贷款一直以来被喻为世界级难题。一般而言,小额贷款主体往往抗风险能力差、质押能力不足……因此,破解这一难题并非易事。面对这一难题,纳溪区联社大胆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破解之道。

——打破“瓶颈”制约。“第一天去申请,第三天就拿到了贷款!”当皮具代理商何女士通过小微信贷申请,顺利获得了200万元急需的贷款后,不无感慨地说,“真没想到,通过‘绿色通道’,我的贷款能办得这么顺利!”这一切都源自纳溪区联社信贷模式的转变。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破解“小贷难题”,该社首先以“六项机制”建设为契机,积极建立小额贷款专营机构。设立了“微贷中心”,专门从事辖内小贷业务的营销、管理工作,实现了小微贷款的专业化、“一站式”服务。

其次,建立了“两化”高效贷款审批机

制,即调查分析时效化和贷款审批透明化。小贷人员接受客户贷款申请后,在1—2天内,通过实地考察、开放式问答、第三方调查、及时家访等手段还原客户真实经营情况,形成集文字、声像、图片于一体的调查报告提交贷审会。并将审批权限下发到“微贷中心”,及时分析、限时审查、快速决策,将贷款申请受理到贷款发放的时间缩短至1-3个工作日,最短1个工作日,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

再次,制定了科学的考核机制。将小额贷款发放、管理情况和客户经理的工资收入挂钩,实行梯级考核,在“数量和质量、新增和现有、增量和占比、质量和效率”四个层面上进行考核权重的合理分配。以业绩论英雄,薪酬有高有低,极大地激发了小贷人员的工作热情。

纳溪区联社小微贷款的创新注重对客户第一还款来源的分析。强调“重信用、重现金流、重第一还款来源,轻抵押”,采取“先授信,后用信”的方式,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推行“绿色信贷”和“阳光信贷”,打破了传统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对小微服务的无缝对接,有效破解了小微贷款难题。

——啃下“硬骨头”。农信社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唇齿相依,相辅相成。

截至2014年底,纳溪区联社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3,299.04万元,占比42.13%,增速27.15%。支持了新兴物流产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商贸流通等产业集群500余家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其壮筋强骨、提升经营层次奠定了基础。

纳溪区联社为什么热衷于啃下小微企业信贷这块硬骨头呢?

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不仅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同时,它也是落实纳溪区“中小企业成长规划”的一个重要举措。十二五开篇布局,纳溪区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县”的核心战略,为广大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小微企业金融需求。谁赢得了小微企业,谁就赢得了未来。

纳溪区联社在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时,注重从实际出发,减少中间环节,优化服务流程,先后取消了资产评估、贷款公证、报表审计等流程,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财务负担。为满足小微客户“短、频、快”的资金需求,该社针对全区经济发展实际特点,建立优良小微企业信贷档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量体裁衣,实行“一对一”服务,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在创新信贷产品、创新担保方式上下足了工夫。

农户贷款难说到底也就是缺少贷款保证条件。纳溪区联社针对“三农”、 小微日益增涨的资金需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探索并实践了“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林权抵押和多户联保等担保方式,先后推出了“惠商贷”信用(保证)贷款、“惠商贷”抵押贷款、“惠薪贷”信用(保证)贷款等业务新品种,有效突破“小贷难题”这一瓶颈。

在此基础上,纳溪区联社持续不断地加大创业贷款等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2014年,先后发放青年创业贷款13笔105万元、妇女创业贴息贷款158笔925.5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735笔532.3万元。打造了纳溪农信社“支农支小”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受到地方党政和群众的好评。

探索新思路:激活“土地流转”

从强力推动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到积极构建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从推进农产品产业链条不断向下游和深加工延伸到向精细化高端发展;从现代农业示范区到特色产业示范园。在县域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各领域,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纳溪农信社,始终扮演着“主力军”角色和发挥着“纽带”作用。

纳溪区联社坚持遵循省联社“加快转型”“猛上台阶”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思路,成功地推行了“土地流转”金融服务模式,激活了沉睡的农村土地。

2014年,纳溪区被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金融办选定为泸州市唯一的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县(区),为将该项试点工作落到实处,纳溪区联社积极响应。

首先,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理事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联社信贷业务部,并落实专人负责。

其次,深入市场摸清需求。组织人员对区域内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摸清了全区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对土地流转业主的资金需求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再次,积极创新金融产品。针对土地流转规模较小的农户,创新推出了“小额担保”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产品。其特点是:主要以土地经营户已支付的土地租金和土地上的前期投入为基础,结合后期预期收益和经营户家庭净资产,通过对家庭净资产、土地前期投入的资金和预期收益进行综合加权,测算出贷款额度,以流转土地的收益作为第一还款保证,辅以第三人保证(自然人、合作社、龙头企业),发放贷款。

针对规模较大的专业土地经营种、养殖大户和其他经营主体,又创新推出“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采取将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反担保措施,向联社提出贷款申请,由融资性担保机构向联社提供贷款担保。该项贷款产品的主要特点是:额度大,利率低,能有效满足专业大户大额信贷资金需求。

为确保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的顺利实施和拓展,纳溪区联社在加强政策引导和产品宣传,努力提高群众知晓度的同时,积极深入实地,以特色农业企业、现代循环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为推广重点,点对点,面对面地营销,尽最大可能满足他们生产经营需求。如为打造纳溪区“百亿”茶业产业,大力支持纳溪区现代农业“特早茶”示范基地,仅向泸州市纳溪区凤岭茶业有限公司就发放贷款360万元。2014年11月,纳溪区现代农业“特早茶”示范基地被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联合命名为第一批“支农再贷款支持现代农业省级示范基地”,达到了“金融支持一地、基地引领一批、产业带动一片”的目的。

截至2014年底,纳溪区联社已成功发放土地流转贷款2,160万元。沉睡的农村土地被“全面激活”,其巨大的成就为纳溪区联社倾力支持全区农业产业发展打造出了“集中连片”模式一个成功的服务“范本”,从而为全社创新“三农”服务注入了无限活力。截至2014年底,该联社涉农贷款余额215,433.25万元,占比97.28%,增速达19.53%,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构建新格局:创响“服务品牌”

2014年,纳溪区联社以“惠农兴村”金融服务工程为载体,以加快电子化建设、推进网点转型为基点,不断延伸服务的触角,扩大服务半径,创响了“三农”服务品牌,从而构建起“三农”服务的崭新格局。

——“全覆盖”的网点。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农民迫切需要身边的银行。农民的期盼,就是农信社服务“三农”的着力点。

正因如此,纳溪区联社积极探索执行“金融联络员”制度,在各镇设立具有一定威望的金融联络员,为农村信用社与广大农户架起更加便捷的沟通桥梁。

与此同时,为强化农信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渠道、科技、品牌优势,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纳溪区联社进一步加大自助银行设备的投放,在全区12个乡镇中的23个营业网点投放存取款一体机37台,自动取款机8台,自助查询机2台,网点覆盖率达100%;力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支付终端、POS机和短信通知业务,积极参与“酒城惠”微信平台建设。

截至2014年底,该联社签约手机银行5,174户,净增5,133户;签约短信银行业务26,315户,净增9,866户;签约网上银行3,695户,净增1,332户;自助银行设备台均交易达30,717笔。

——延伸的服务触角。纳溪区联社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每个乡村,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领取现金和办理转账汇款。

但是,纳溪区联社并不满足于此,而是以“专心、专注、专业”的职业精神,通过“两个百分之百”和“三个千方百计”,为客户提供“零距离”的服务。坚持把拓展“农信卡”的延伸服务作为服务“三农”的拳头产品来开发,并多方谋求合作。通过代收代付方式进行系统资金归集,为客户提供省时、方便、快捷的服务。很快就将粮食直补、家电下乡补贴、村干部工资、新农合等代理项目纳入了服务的范畴。

2014年,为抢占市场先机,纳溪区联社集中全社员工人脉资源,上下联动,主动出击,积极做好金融社保IC卡营销和发放。在辖内与145个企事业单位签约了《泸州市社会保障卡加载银行功能确认书》,企事业单位及城乡居民社保IC卡签发量达83,593张,占全区社保IC卡发卡量的52.55%。银行卡存款净增额达15,191万元,实现业务收入127.49万元,中间业务净收入占比达1.32%。

农业发展转型 篇7

1硅谷转型历程的简要回溯

2009年,硅谷地区创造的GDP占全美国5%,人均GDP更是高达8.3万美元,居全美第一。如果把硅谷作为独立经济体,其GDP总量位居全球第12位。目前,硅谷地区40%城市居民是出生在海外的移民,不同的观念和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思科、施乐、佳能、索尼、西门子、飞利浦、爱普生、富士通、德州仪器等6400多家科技公司在硅谷落户,雇佣员工总数达28.5万余人。这里85%的新工作岗位来自10年内成立的新企业。

20世纪50年代以来,硅谷在一次次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中发展繁荣。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硅谷经历了以下转型过程:国防产品研发与生产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集成电路研发与生产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个人电脑研发与生产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至90年代末)、互联网开发与服务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清洁技术开发与应用阶段(21世纪初至今)。经过一次次产业转型,硅谷成为全美乃至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创新经济体[1]。

2硅谷转型发展的理论渊源及实证分析

硅谷转型发展不是一次次偶然事件的巧合叠加,它暗合并印证了有关经济发展理论,并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这些理论。

2.1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实证分析

制度变迁理论系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罗纳德·科斯教授创立。该理论认为,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新的、潜在的、在现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实现的经济利益,潜在收益大于制度变迁所需付出的成本是制度变迁的充分条件。根据主导者及特征差异,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其中,以“初级行为团体”自发行动为特征的制度变迁称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以国家自觉行动和强制推进为特征的制度变迁称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前者主要以经济上的成本收益比较为制度变革的出发点,并以超过制度变迁成本的最大收益为目标函数。后者既考虑经济收益(即“产出最大化”),又考虑非经济收益(统治者稳定性最大化、政党利益最大化等,即“政府租金最大化”)。就强制性制度变迁而言,只有当产出最大化与租金最大化的综合收益大于成本时,制度变迁才会发生。从硅谷转型发展历程来看,其制度变迁具有从“诱致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融合转变的特点。在形成和发展初期,硅谷转型发展并非政府有计划、有目的的自觉行为,而是高新技术产业性质所决定的逻辑结果,企业在制度变迁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政府在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加大,并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例如,美国政府和加州政府顺应硅谷创新型经济发展趋势,适时修订相关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风险投资公司向高科技创新企业集聚。再如,硅谷首府圣何塞市推出美国最大的以城市为后盾的孵化器计划,其内容包括:创立中介机构(美国市场进入中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清洁技术展示中心等),引导软件产业、环保产业、生化产业等新兴产业集聚;设立创新基金,推动初创企业向成熟企业转化;建立外贸特区,延迟乃至减免企业缴纳进口关税。该市确定的面向2040年的城市愿景(Envision)是:“创造新一代城市”。另外,IBM公司“智慧城市”方案、思科公司“智能互联城市”方案等企业战略行为也与政府支持不无关系。

2.2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实证分析

产业集群理论系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麦克尔·波特教授创立。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企业、供应商、关联产业以及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生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以及区域竞争力。1951年,在特曼教授大力推动下,斯坦福大学工业园正式创立,吸引通用、惠普、柯达等一批高科技企业进入。作为美国第一家高技术工业园,斯坦福大学工业园对硅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有学者研究认为,硅谷把创业和创新所需要的一切有关要素,包括创业者和创意,包括风险资金和人力资源,也包括各种信息、知识、技术和实验条件,集中在这一区域之内,使它们可以借助各种非正式的联系和柔性关联相互自由碰撞和选择,从而为创新的建构提供选择的空间和便利的条件。硅谷地区的企业关系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即“是敌亦友”(Frienemy)。Palo Alto市长曾说过:“硅谷有一个健康的竞争氛围,彼此维持着一种平衡的竞争关系。平衡主要体现在,每个人都和其他人维持着紧密的联系,不会因为在有竞争关系的公司工作就如临大敌,老死不相往来。”[3]

2.3创新战略理论及其实证分析

创新战略理论系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Edison Tse(谢德荪)教授提出。该理论认为,创新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创新经济及持续创新生态系统系源创新与流创新互动而成。源创新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新,即确立特定价值理念并以此为基础搭建平台,有效组合一面的能力及资源以满足另一面的欲望及诉求,形成两面正向的网络效应商业模型(即“两面市场商业模型”),其特点是风险大但优势能持久。流创新是一种在现有价值理念及价值链上增加新价值的创新,其“价值链商业模型”的特点是风险低但优势不持久。雅虎是硅谷地区源创新与流创新融合发展的典型。首先,雅虎确立新的价值理念,即以分类搜索引擎为工具,在推销自己的企业与寻找企业的网民之间建立平台,满足双方欲望,创造商业价值,这是源创新。随后,雅虎推出以拍卖方法确定分类广告排行的经营模式,这属于流创新。源创新与流创新的良性互动为雅虎带来丰厚回报。

2.4小结

制度变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创新战略理论有效阐释了硅谷转型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技术创新引领下,敏感企业率先转型,并带动产业集聚区内相关企业跟进转型,进而推动硅谷地区整体转型。在这个一脉相承的转型体系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灵魂,就是“创造价值”。领先企业的创立或转型,其目的是创造价值;企业集群的产生或转型,其目的也是创造价值;硅谷地区的形成或转型,其目的还是创造价值。

3出版业转型发展现状

伴随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出版已成为发展趋势,我国出版业正快速步入数字出版时代。据统计,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产值达799.4亿元,比2008年增长50.6%,产业增长率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其中,数字报纸(网络版)收入3.1亿元,数字期刊收入6亿元,电子书收入14亿元,网络游戏收入256.2亿元,网络广告收入206.1亿元,手机出版(包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阅读)收入314亿元。网络游戏、网络广告和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名副其实的3巨头。

2011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全国首次数字出版工作会议主题报告中指出,“十一五”以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主要表现出以下6个特点:一是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模式日渐清晰;二是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形态日益丰富;三是出版企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呈现融合发展趋势;四是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区域整体发展初现端倪;五是数字阅读普及提速,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六是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产业政策日趋完善。他强调,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已成为新闻出版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他要求中国数字出版实现跨越式发展,5年时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来,在技术进步驱动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下,南京市一直在大力推进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坐落在雨花台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南京时代传媒文化创业园,一期竣工项目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数字印刷及发行中心,二期在建项目拟成为数字出版研发及产品中心、网络数据传播中心、数字出版产品版权和交易中心、网络产业中心等。2011年2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向江苏省人民政府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送“关于创建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申请报告”,表达了抢抓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契机,发挥南京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软件名城和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积极探索形成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数字出版产业高地的愿望和决心。2011年7月,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南京园区)获批建立。同年10月,南京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签署“共同推进南京新闻出版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共同提升传统新闻出版产业、推进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提高数字出版核心竞争力等10个方面达成共识。至此,南京出版业转型升级掀开新篇章。

4硅谷转型发展对南京出版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硅谷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转型发展历程带给我们诸多启示。在南京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① 在产业转型方面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使创造价值成为持续常态。

与美国不同,中国传媒制度变迁总体上是国家作为主导者推动实施的,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就数字出版转型升级而言,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分别出台了《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我国电子书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2012年5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南京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提出“政府推动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发展原则,即: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行业管理作用,加强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扶持,为全市数字出版产业营造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坚持市场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数字出版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数字出版企业走市场化道路。

经过若干年摸索,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已逐渐形成下述经营及盈利模式:以盛大文学等为代表的原创网络文学出版模式,以方正集团等为代表的数字图书馆模式,以同方等为代表的学术期刊数据库营销模式,以3大电信运营商为代表的手机阅读模式,以汉王等为代表的手持阅读终端移动阅读模式,以中文在线等为代表的全媒体出版模式,以网易等为代表的网络游戏出版模式,以及正在开发的电子书包和云出版模式等。在强调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我们应汲取硅谷转型发展经验,高度重视企业作为转型实践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充分尊重并调动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其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中充分消化借鉴上述有效经营及盈利模式,并大力探索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的经营及盈利模式,从而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只有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才能在实施数字出版重点工程、搭建数字出版运行平台、创新数字出版先进技术、培育数字出版优秀人才、优化数字出版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进展,为价值创造持续进行提供有力保证。

② 在产业集聚方面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将创造价值置于良好氛围。

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南京园区)即将实施特色鲜明、产业模式清晰的10大工程,即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数字报刊及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工程、数字音乐出版工程、互动教育工程、电子图书出版工程、网络游戏研发与销售工程、数字印刷工程、移动媒体出版工程、数字影像出版工程和数字版权保护工程。随着上述工程项目的启动和推进,一大批企业将会向园区集聚。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而言,缺乏竞争影响效率实现,过度竞争又导致其陷入你死我活的无尽“红海”[4]。非零和博弈理论认为,博弈中各方不是你赢我输的关系,一方所得并不一定意味着另一方所失;参与者可能存在某种共同利益,能够获得“双赢”、“多赢”或“共赢”的结果。我们应借鉴硅谷运用非零和博弈理论的转型发展经验,促使园区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良性互动关系。首先,南京园区可以创办自己的官方网站和平面媒体,交流信息,加强沟通,逐步形成园区的共同愿景和文化认同。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期主办《南京高新》报,产生了积极而长远的影响。其次,南京园区可以组建行业协会,整合驻区数字出版企业资源,为合作共赢奠定制度基础。在硅谷地区,仅华人发起的科技方面的行业协会就有数十家,如硅谷科技协会、硅谷工程师协会、硅谷华源科学技术协会、海外华人高新技术协会等。再次,南京园区可以举办沙龙、竞赛等文体休闲活动,搭建起驻区企业及其员工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为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创造条件。剑桥大学有个喝下午茶形式的学术沙龙。在硅谷,这种下午茶演变为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沙龙。来自竞争企业或非竞争企业的员工在沙龙里随心所欲地开聊,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在聊的过程中有形无形地在产生、交流和传播。只有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引导入驻企业培养开放心态和共享精神,区域竞争力提升和价值创造实现才能获得良好环境。

③ 在产业发展方面处理好源创新与流创新的关系,为创造价值供给不竭动力。

源创新与流创新互动形成的持续创新生态系统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和腹地[5]。作为两种不同的创新方式,源创新风险大但优势能持久,流创新风险低但优势不持久。两者各有特点和利弊,在南京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均须高度重视,不可畸轻畸重。我们应学习硅谷转型发展经验,既强调以客户中心化为特征的源创新,又不偏废以产品中心化为特征的流创新,让两者共同为南京出版业转型发展服务。人才是创新的内核。当前,应按照“南京创业人才321计划”总体规划,积极引进海内外数字出版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支持企业多方式、多渠道培养优秀数字出版人才,积极推荐数字出版创新人才申报“文化产业领军人才”、“333高层次人才”和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等选拔培养项目。只有处理好源创新与流创新的关系,持续创新生态系统才能成为价值创造的强大动力源。

2011年底,中共南京市委通过了《关于加快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实力,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都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定》,南京文化建设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难得机遇。经过出版人的不懈努力,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创造价值为目标的南京出版业转型升级将不断推进,南京出版业能够在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市的实践中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Theodore L Glasser.Normative Theories of the Media[M].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9.

[2]John V Pavlik.Media in the Digital Age[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8.

[3]Fred Turner.From Counterculture to Cybercultur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6.

[4]W.钱.金,勒倪.莫博涅.蓝海战略[M].吉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转型发展谋生存 篇8

蔡三明是一名在农忙季节跑单帮的收割机手。2010年, 他以10万的价格购入1台谷王联合收割机, 不出3年就赚回成本。说起现在的境况, 他有点打不起精神, “今年麦季纯收入不到3万元。只怪现在外面的收割机数量太多, 各地小麦的收割时间从半个月缩短到1周, 不能像以前那样一路‘赶场子’, 所以收入也少了一大半。”

组织性更强的农机合作社, 这些年效益也一路下滑。岐山县联盟收割机跨区作业专业合作社曾是全国粮产区闻名的品牌, 2008年成立至今, 137台大型农机具、260人的从业者团队, 打造闻名全国的“岐山麦客”。可这两年, 他们的烦恼也不少。“主要问题还是市场饱和, 各地农机扶持力度都很大, 农机普及率比以前提高一大截, 我们不再像以前吃香了。”合作社社长袁建文感到, 他们已到了发展瓶颈期。

袁建文心里有本账, 截至2014年年底, 全国农机合作社数量已达4.74万个, 比上年增加5 100多个。同时, 因为部分地区受损耕地进入“休养生息”的改种退耕阶段, 全国总的作业面积实际上每年在减少。跨区作业这碗饭, 对于“麦客”们来说已愈发沉重。

面对萎缩的市场, “麦客”们未来的生计是大问题。找新的增收之路, 成为很多“麦客”的选择。袁建文正是重操旧业, 在家乡承包粮田重新种起庄稼。有意思的是, 越来越多的“麦客”回头种田, 倒也在其中找到新商机。

联盟合作社的社员们还发现, 田间管理也是农机服务的大市场。去年以来, 联盟合作社又陆续添置1台大型玉米秸秆青贮收割机、7台铡草机和4台秸秆捡拾打捆机, 可同时为400多个种粮大户的近2万亩农田提供土地平整、播种、植保、收割、运输的农机全程服务 (1亩=1/15hm2) 。这样一条龙的农机服务, 深受当地种粮大户欢迎。

关于加快农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 篇9

一、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必须把握结构调整这条主线

努力做好结构调整文章,通过提升产业层次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坚持把结构调整贯穿农业发展全过程,不断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一是调整农业布局结构,加快形成板块发展格局。结合“十二五”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规划实施,着力构建东部、中部、南部、城郊4 大农业板块格局。在东部山区,重点建设以林果、食用菌、油料作物、有机生态农产品为主的山区生态农业经济区;在中部平原地区,重点建设以优质粮食、设施蔬菜、苗木花卉、大蒜、圆葱为主的平原现代农业经济区;在南部湖区,重点建设以渔湖产品、观光旅游为主的环湖高效农业经济区;在城市郊区,重点建设以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示范园、示范区为主的城郊观光农业经济区。二是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坚持把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努力构建“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实施重点龙头企业培植提升工程,强化政策扶持,推动龙头企业规模扩张、质量提升和集群式发展。健全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由松散型合作向紧密型利益共同体转变,提高产业化经营基地规模、标准和档次,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调整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品牌化战略,依靠市场拉动,推进济宁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扩大认证总量规模,注重农产品商标培育,鼓励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创建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打造一批济宁特色品牌农产品。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物流、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各类农产品营销组织和新型流通业态,促进农产品顺畅销售。充分利用展会平台,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和举办地方特色农产品节会,着力推介本地特色农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培育主导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必须强化科技信息这个支撑

努力做好科技支撑文章,通过提升产业素质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科技进步,逐步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和信息引领提升的轨道上来。一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各类农业科研机构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研发合作,重点在种子种苗、高产创建、质量安全、防灾减灾、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进行联合攻关,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和集成配套技术。二是加快技术推广应用。探索推行“专家团队+ 试验示范基地+ 科技人员+ 科技示范户+ 辐射农户”的农技服务新模式,大力推广粮棉油、瓜果菜等主要作物良种和集成组装配套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率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三是搞好农民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实施好各类农民培训工程,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渠道,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四是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市、县、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农业生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融合,利用信息和物联网技术装备农业,提升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三、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必须突出生态发展这个重点

努力做好循环发展文章,通过提升生态水平助推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更加注重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围绕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实现循环发展,大力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认真实施“两减三保”行动计划,积极推广生态环保新技术、新成果,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一是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生物反应堆、青贮氨化、秸秆沼气、秸秆代料栽培食用菌等技术,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加大畜禽养殖粪污、农业生产加工废弃物和农村生活垃圾等无害化处理,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二是实施“两减三保”行动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绿色防控和生物综合防治,减少农药、化肥、重金属、田间废弃物等农业面源污染源。三是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加快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鼓励大中型养殖场、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完善运行服务机制,拉长沼气产业链条,发展循环型农业。四是积极推广农村新能源新技术。结合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建设,大力推广节肥、节水、节药、节能技术和绿色、有机、无公害清洁农业生产模式,拓宽太阳能等农村清洁能源应用途径领域,促进农业节能减排。

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必须构筑园区项目这个载体

努力做好园区建设文章,通过提升项目水平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农业产业园区是现代农业技术转化应用、生产要素聚集、经营方式创新的重要载体,是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集群产业、集成技术、集约发展,突出区域特色,培育支柱产业,努力建设技术领先、设施配套、运行高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一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强对在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帮助和指导,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培育选择一批产业基础好、品牌影响大、发展后劲足、有龙头带动和市场支撑的优势产业园区申报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培育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科学规划布局一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构建以国家示范区为龙头、省示范区为支撑、市示范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体系。二是建设高产创建示范区。用园区建设管理理念和模式指导高产创建,实现高产创建园区化。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投入,落实减灾增产措施,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积极推进整县、整乡高产创建活动,提高单产水平,辐射带动全市粮棉油均衡增产。三是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项目建设,确保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按照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生产有标准、质量可追溯的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造济宁农产品安全品牌。四是建设生态循环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集成组装生态技术,合理引进商业资本投入,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和现代农业多种功能,提升改造、建设一批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农业园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五、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必须夯实设施装备这个基础

努力做好基础保障文章,通过提升设施装备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坚持把农业设施装备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实施高标准农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灾害监测等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抓好高标准粮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项目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深挖增产潜能,大幅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以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业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进主体,加大投入,着力发展大棚温室栽培设施、喷微灌设施和种养殖配套设施,建立一批高档次、高质量、高效益的设施农业基地。三是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水平。在普及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机械化的同时,大力提高大蒜、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耕、种、管、收及烘干、运输、秸秆还田等全过程的机械装备水平和作业效率。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必须抓住机制创新这个关键

努力做好改革创新文章,通过提升内生动力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坚持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内部发展活力,增创农业发展新优势。一是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坚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注重搞好指导和服务,规范流转行为,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二是创新农业经营服务机制。围绕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方面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扶持政策,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工商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产业延伸、品牌嫁接等途径投资开发农业,为农业发展提供资本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支撑。另一方面加快构建多元化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推行“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发展模式,强化农业公共服务,大力开展行业服务和专业化服务,加快构建以公益性服务机构为依托、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经营性服务组织为主体、其他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创新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稳步提高市、县财政“三农”投入的总量和比重,健全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支持“三农”发展;创新社会融资机制,通过税收优惠、贴息扶持、奖励补助等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农业发展,逐步建立“农民主体、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农业投融资体制。

七、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日前,国家已在4 个中央级科研机构开展种业权益比例试点工作。立足实际,要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制度创新,一是给科研单位和人员“赋权”,既可以是单一收益权,也可以是成果的占有、使用、处置、收益权;二是要给科研单位和人员“让利”,提高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积极性。若把农业结构调整比作一艘船,那么,市场竞争力就是导航灯,科技创新是风帆,实现可持续发展则是要到达的彼岸。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科技含量,才能从总体上改变济宁市农产品竞争力低下的状况。为了提高济宁市农业的科技水平,一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为我所用,注重农业技术与国际接轨。二要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新体系,要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支持和鼓励应用农业科研机构改制为科技型龙头企业,加速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三要搞好农民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水平。四要抓好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搞好良种基地建设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意味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要求,今后要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研人员持股激励改革试点。

八、强化装备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继续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同时,针对取消农业税后村级财力普遍不足、农田灌溉设施配套建设缺乏的现状,不断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力度和水平,确保机井和排灌站得到及时维护,农田、沟、渠等灌浸配套设施畅通无阻,以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同时,搞好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雨水集蓄等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建设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库设施。强化预警,科学调度,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扩大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治规模,多措并举治理采煤塌陷地,改善农民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启动耕地保护补偿试点。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三是加快农业机械化。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适度提高农机具购置补贴标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

九、培育社会服务体系和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建设

各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在宏观上完善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加强对农资价格市场秩序的监管,完善农资储备制度,不断减轻农民负担,严惩损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要有序组织好蔬菜、粮食、花生等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工作,让政府扶持发展的龙头企业真正为农民分担风险,让农民受益,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度,不断深化、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龙头企业联合重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竞争实力和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自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成立区域性联合组织或专业协会,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接机制。

十、进一步加快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体系。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其融入城市的能力,提高济宁市城市化的水平,改善农村人地禀赋,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围绕城镇二、三产业用工需求,利用现有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是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如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骨干,根据其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利用现有的农业教育资源,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充分发挥它们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训专业农民。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农民职业技能。重点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二是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不断完善扶持优惠政策,引导商业保险机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参与提供相关服务,走公益性和市场化结合道路,切实降低新农保的制度运行成本。不断扩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覆盖范围,完善保费补贴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再保险体系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制度衔接,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标准,进一步推进农村敬老院规范化建设,搞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加强农民负担监管,落实减轻农民负担责任追究等“五项制度”,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尽快明确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法定地位,加大财政农业资金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倾斜力度,逐步建立稳定的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机制。加快制定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办法,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胡学红,郭娥,熊珊.新时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径,学习月刊,2015(1)

农业发展转型 篇10

一、阜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效

阜新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发展较快, 特别是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以来,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已初步构建。

1. 农业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得力。

阜新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循环型农业为阜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之一, 率先成立了“阜新市农业循环经济领导小组”, 编制了《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管理办法 (暂行) 》《阜新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阜新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施方案》, 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规划。

2. 农业循环经济链条运行良好。

阜新已建立起以农作物秸秆、林产品、农产品、畜产品为资源的四大循环经济体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多个循环经济链条运行良好。

一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果显著。到2009年,

注:本文系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L09DJY077) 阶段性成果

全市农作物秸秆青黄贮6.5万窖、秸秆气化站6处、大中型沼气池45座,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40%以上。阜新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依托阜新荣大颗粒饲料等企业, 发展草食畜牧业;二是发挥辽宁田园实业等龙头企业带头作用, 生产食用菌;三是秸秆机械粉碎后直接还田, 增加土壤有机含量;四是秸秆气化可燃气体供给农户。

二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居全省领先水平。阜新“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建设从1990年开始, 2009年全市累计建设生态模式户4.5万户, 年综合处理畜禽粪便约72万吨, 年产沼气900万立方米, 建设数量及利用率在省内名列前茅, 被评为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先进市。

3. 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显效。

“十五”以来, 阜新市共完成人工造林作业面积321.5万亩, 投入造林资金8.6亿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使农民获直接经济效益2.9亿元;实施以林草间作为主, 配以林药、林菌、林烟、林粮间作和林下养鹅等办法, 林地经济开发面积100万亩。彰武县推行的“林草畜一体化”开发模式, 形成了“沙荒地造林——林下杂草养鹅——鹅粪滋养林木”的良性立体循环体系。

4. 农产品加工业循环经济良性格局初现。

阜新以双汇等企业为龙头, 建成千亩以上农业园区15个, 建立了养殖业、有机农业发展链条。辽宁田园实业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生产食用菌和有机肥料, 每年转化秸秆6万吨、畜禽粪10万吨, 生产食用菌菌料10万吨, 年生产褐菇2万吨, 安置农村劳力3200人, 带动15000余户农户致富。阜新振隆土特产开发了南瓜干、南瓜粉、南瓜丝面、南瓜饼干等系列产品, 既提高了企业效益, 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阜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阜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取得了成绩, 但也存在着制约循环农业发展的问题。

1. 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阜新地处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 水资源相对短缺, 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造成生态退化。阜新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滥施和偏施农药化肥、地膜回收不力、用水浪费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2. 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阜新的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 而“靠天吃饭”的粮食生产在种植业中比重较大。阜新现有耕地的80%左右为中低产田, 农田基础水利设施缺乏, 有效灌溉和节水灌溉面积数量偏低。

3. 农业中介组织作用发挥欠佳。

农业中介组织是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纽带。阜新的农业中介组织数量有限、产业覆盖面窄, 尚处于初始阶段, 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阜新有专业生产合作社和专业生产协会285个, 带动农户3万户, 仅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0%。

4. 农业循环经济支撑体系不完善。

目前, 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工作机构、工作队伍、工作方式等还不适应循环农业发展的需要, 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阜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议

走农业循环经济之路, 不仅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需要, 更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坚持因地制宜, 减少面源污染, 实现“减量化”。

阜新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耕地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等问题, 特别需要通过“减量化”来解决。“减量化”原则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一是节水,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二是节药, 减少高毒农药使用量和薄膜残留量;三是节肥, 增施有机肥, 控制化肥量, 提高化肥利用率。

2. 抓住转型契机, 依托农产品加工业, 实现“再利用”。

农产品加工业基地是阜新经济转型中打造的三大基地之一。阜新的农产品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转型前12.7%上升到27.3%, 成为继煤、电之后的重要接续产业。再利用原则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再利用原则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系列开发、反复加工、深度加工各类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副产品。因此, 要依托农产品加工业, 以龙头企业与农业园区为载体,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畜禽类深加工、林产品加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实现“再利用”。

3. 推广典型经验,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阜新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已经涌现了发展典型, 如“四位一体”生态户模式、彰武半干旱地区的“五峰模式”。五峰镇发展了“甜玉米种植——保鲜玉米深加工”、“肉牛饲养——肉牛屠宰加工”、“甜玉米种植——秸秆青贮——肉牛饲养”、“养牛——牛粪——沼气——照明 (燃料) ”、沼肥等良性循环产业链条, 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环境改善。因此, 要积极推广典型经验, 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激发农户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热情。

4. 多方协力, 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完善的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一是中介组织服务。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产品销售、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 促进农户与市场、农户与企业的有效衔接。二是资金投入。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与农民收入的波动性, 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 加大政府财政、银行信贷、社会资本投入力度, 重点支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畜牧养殖、生态建设。三是技术保障。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使农户得到科学用药、合理施肥、保护性耕作、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生态畜禽养殖、沼气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等应有的技术指导。

5. 正确定位, 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管理能力对经济转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阜新各级政府应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责范围之内, 把资源和环境作为硬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二是利用财税杠杆。对环境污染、农药超标、化肥过度使用的可采取限制性政策, 对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发展沼气工程的给予鼓励性政策。

摘要:本文在总结阜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成效的基础上, 分析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从原则、资金、服务、政府等多方面入手, 提出了阜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转型的建议。

转型发展新起点 篇11

据了解,青岛银行本次IPO由高盛(亚洲)责任有限公司及中信里昂证券资本市场有限公司担任全球发售的联席保荐人。高盛(亚洲)责任有限公司、尚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为联席全球协调人,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尚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海通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农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仅作为联席账簿管理人)、农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仅作为联席牵头经办人)、招商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国信证券(香港)融资有限公司、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及BANCA IMI S.P.A(仅就国际发售)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洛希尔(香港)有限公司为全球发售的财务顾问。

青岛银行首日开盘价为4.75元(港币,下同),盘中最高至4.78元,收盘报4.77元,全日交投量达3783万手,总成交额1.8亿元。

青岛银行董事长郭少泉:选择青岛银行就是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本次IPO发行成功,是青岛银行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历史性跨越,实现了我们多年以来的梦想。这也标志着青岛银行正式踏上国际资本市场舞台,意味着我们多年追求的、成为特色鲜明城商行的战略和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检验和投资者的认可。”青岛银行董事长郭少泉在上市仪式上表示,“挂牌上市将开启青岛银行未来发展的新篇章,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快综合化、国际化发展步伐,坚持稳健经营,坚守风险底线,持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努力把青岛银行打造成具有高成长性和独特竞争力的优秀上市银行,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加优厚的资本回报。”

郭少泉坦言,上市是青岛银行在新的起点的重新起航,是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全新开始。未来,青岛银行将继续深化特色发展之路,夯实“服务温馨、风管坚实、科技卓越”特色,摸索、打造新的业务支撑点,营造新常态下最适宜该行的创新发展模式,保持企业的稳健快速发展。对于上市后的发展方向,郭少泉向记者透露,大资管业务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下一步,青岛银行将重点发展大资管业务,并将此业务做为该行未来的一个重要盈利点去扩展。

19年特色发展 一朝梦想绽放

青岛银行成立于1996年,是目前我省规模最大的城商行,经过19年的探索与努力,特别是最近六年的创新跨越式发展,以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依托,转变粗放的经营模式,提升资本管理水平,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扎根半岛蓝色经济区,辐射山东,加快特色化经营、跨区域经营,探索出新时期城商行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截至2015年9月30日,青岛银行总资产近1800亿元(人民币,下同),是2009年末的4倍;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39.3亿元、685.4亿元,均为2009年末的3倍多;不良贷款率为1.27%,低于全国及山东省银行业平均水平;核心监管指标表现优异。

完善的治理结构是青岛银行快速发展的“根基”。近几年来,青岛银行着力优化股权结构,股权由相对集中到逐步分散,无持股超过30%的单一控股股东,外资及非国有股东持股占比超过75%。多元化股东结构造就中国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的典范。青岛银行还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从董事长、行长到管理团队的其他负责人都市场化运作产生,具有良好的决策、执行、组织和协调能力,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

优良的资产状况和经营业绩成为上市的最佳“通行证”。青岛银行资产业务增速、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均处于国内城商行领先水平,并始终走在“创新”的路上,带动业务不断转型,经营业绩不断攀升。

着力发展中小微企业金融。青岛银行通过推行“双签制”审批、1+N批量营销等创新模式、产品,全面覆盖中小、小微企业需求,成为最受小微企业信赖的银行。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4年,青岛银行小微贷款复合增长率为23.6%,截至2015年6月30日,青岛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47亿元,合计共有超过1600户小微企业贷款客户。

加快零售银行创新和转型发展,为客户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金融产品及线上线下全面服务。我们可以从一组数字看到青岛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高增长态势,2012至2014年,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约为40%,对全行营收贡献从2012年的约16%上升到2015年上半年的约21%;存款中零售存款占比从2012年底的约29%升至2015年上半年的约40%,远高于H股上市城商行平均值;2015年上半年,零售客户保有资产规模已达到约658亿,是2012年末的2.4倍。

创新提出“接口银行”模式,将行内业务平台陆续与医院、高校、地铁、港口、政府缴费等大型集团客户的服务平台系统对接,依靠大数据围绕客户及其上下游客户进行交叉营销,提供包括公司业务、零售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开启了探索银企政多方合作共赢之路。

农业发展转型 篇12

1 杭州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城市,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旅游中心。杭州所辖包括8区5县市,全市总面积1.66万km2,森林覆盖率达到66%,常住人口87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9.68万人。杭州市GDP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1年杭州市常住人口GDP达到15679美元。杭州自然条件优越,西部崇山峻岭,中部丘陵河谷,东部水网平原,构成“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形格局。全市耕地面积18.6万hm2,其中水田16.0万hm2,旱地2.51万hm2。杭州的自然环境使农业发展具有多宜性,盛产各类农产品,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茶叶之都”、“花果之地”的美称。

1.1 农业经济连年增长,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2010年,杭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16.3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达169.88亿元,种植业产值为167.35亿元,林业产值为32.93亿元,牧业产值有70.56亿元,渔业产值有34.90亿元。2000—2010年以来,杭州农村经济总收入增加显著,2010年是2000年的8倍之多,2010年劳动者报酬达208.78亿元,2010年农民人均所得13775元,为上一年的111.5%。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也呈连续增长趋势,其中2000年总产值为152.65亿元,2010年总产值为316.34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208.4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9.18%,超过2000年以来的年平均增幅7.6%(表1)。2010年杭州市农作物总面积为38.18万hm2,位列浙江省第一。农业机械总动力2010年比2000年增加了24.15%。相比2000年,2010年农业总人口增加了5.93%,其中女性增加了5.68%。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2011年杭州统计年鉴。

1.2 加快龙头企业品牌建设,注重农产品质量监管

杭州通过品牌影响力的扩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杭州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市农产品国家名牌产品4个,省市级以上品牌225个;著名商标农产品19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0件,省级著名商标97件。累计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认证700余个,其中贡牌西湖龙井茶和淳牌有机鱼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杭州市目前拥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其中被评为国家级的4家,省级45家、市级413家。年销售超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89家、超5亿元的5家。截2011年底,杭州累计通过国家认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共有603只。西湖龙井茶等504个基地通过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证,全市累计建成省级无公害农林产品基地12.53万hm2,拥有一大批历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浙江省农业博览会的金奖、银奖和优质奖的农产品。

1.3 形成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物流和营销体系

杭州根据区域特点和农业产业优势,构建城市、平原、山区在个圈层布局的三大功能区块。重点发展花卉苗木、水产、节粮型畜禽、蔬菜、竹业、茶叶六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水果、干果、蚕桑、中药材、蜂业五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其中花卉苗木产业已形成一批有实力的园林企业,萧山区的浙江(中国)花木城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集散地,江干区的花卉基地和交易市场是华东地区最具繁华的花卉市场。杭州具有良好的农产品物流和营销体系。全市拥有华东地区一流的大规模农副产品集散市场2个,其中杭州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总投资约60亿元,年进出量达600万t,2011年年交易额达216亿元。

1.4 良好的环境吸引投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

杭州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农业投资的乐土,并创新农业经济,其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正方兴未艾。世界银行连续四年将杭州评为“中国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多次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中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城市美誉。杭州每年在各地举办农业招商融资洽谈会,展示杭州农业发展状况、特色项目、农业环境及优惠政策。目前,杭州累计实际引进内资258.6亿元,外资12.5亿美元。涉及种子种苗、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及生产等领域。休闲观光农业已成为都市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全市现有480家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和农家乐旅游村,总投资额近45亿元,年接待游客量达1800万人次以上,已有近百家被命名为市级以上的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单位。

2 杭州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土地资源趋紧,种粮面积减少,农业产量不稳定

(1)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粮食播种面积减少。2011年浙江农业产值占GDP总产值的4.9%,杭州实现生产总值(GDP)7011.80亿元,农业产值192.08亿元,仅占GDP的2.74%。杭州农业产值比重下降,2010年杭州市农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7%,而2000年为59.2%。杭州农业土地资源已趋饱和,特别是杭州城郊种植面积削减,粮食谷物产量下降。2010年杭州市稻谷播种面积仅占8.08万hm2,201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97.81万t,比上年下降2.4%。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作物产量不稳定。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特别是城市近郊,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减幅较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潜力不足。2011年第一季度经济作物出现“四减”现象:油菜籽种植面积3.80万hm2,下降3.1%;蔬菜种植面积3.05万hm2,下降0.3%;果用瓜种植面积0.24万hm2,下降4.7%;绿肥、饲料草等其他作物种植面积0.52万hm2,下降3.6%。农村局部地区挖桑毁园较为严重,导致蚕茧产量减幅较大;干果、水果等生产经常出现“大小年”现象,产品产量大起大落,既不利于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也给果农造成较大损失。

2.2 农村劳动力递减,技术人才稀缺,学科结构不合理

(1)农村劳动力转移率高,纯务农人口逐年减少。对杭州周边大量从事农业的人来说,在城市务工收入的提升,意味着农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上升,于是更多的年轻代农民选择放弃农业进入城市务工,2011年杭州农村劳动力195.6万余人,纯务农仅22万余人,占11.48%;主城区纯务农人口仅1508人,占主城区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0%,比2010年4540人和6.71%明显下降。自2000年以来,每年农林牧渔业从业者人数逐年递减,2000年为116.05万人,2009年为75.79万人,而2010年仅73.24万人,相比2000年减少了36.89%(表2)。表2 2000-2010年杭州市农业人口分布比较(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2000-2011年杭州统计年鉴。

(2)农业技术人才缺口大,学科结构未满足生产需求。杭州市每万人中仅有农业科技人员13.50人,而以色列有140人,美国有80人,日本有75人。根据2008年杭州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市在村级组织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共有农业技术人员1.60万人,其中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0.48万人。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0.05万人、0.29万人和1.26万人。从学科和人员结构看,全市农业科技人员中,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员比例较高,占到总人数的40%,而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的人员比例偏小,只占1.3%;占种植业产值第一位的蔬菜的科技人员只占总人数的2.6%,果树也只有2.5%。

2.3 经营水平较落后,资本筹集困难,政策支持欠周密

(1)农业经营水平比较落后,知名品牌数量较少。杭州周边还存在不少农场,绝大多数农场还在继续沿用旧有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格局,没有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一些农村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在制度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杭州市现有2214个农业企业、中介组织和专业市场,已建立279个农业示范园区,共注册商标278个,相比企业数量,杭州注册商标和知名品牌很少。2011年1月,在杭召开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品牌大会上发布了2010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浙江仅“庆元香菇”跻身十强,价值43.78亿元。

(2)从业者筹资渠道狭窄,农业科研投入资金不足。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下,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承包的土地不能用于抵押。而土地抵押正是农村正规金融抑制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措施[3]。目前已经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只是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而新的免税政策对小企业和农民不起作用。杭州目前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科研投入资金不足。据统计,杭州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还没有达到我国《农业法》中规定的“各地科技三项经费中用于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的比例必须达到1/3”。杭州市目前的农业科技竞争性项目过多,几乎占100%,固定拨款仍是主要经费来源,而美国各洲竞争性农业科技项目的经费投入大约为15%。

2.4 产销信息不对称,菜价伤民伤农,市场预测能力弱

(1)农产品价格涨幅过大,严重影响家庭消费开支。2011年1-9月杭州市CPI高位运行,平均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6%,涨幅居八大类之首。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2.93个百分点,对CPI的拉动力达59.8%,影响最为明显。2011年1至5月份,杭州市区白肉平均批发价从每公斤的17.55元上升至20.33元,继续保持平缓上升走势。6月份白肉批发价同比上涨了81.7%,生猪到杭价同比上涨了82.49%,农贸市场猪肉的零售价格同比上涨约40%。2012年杭州市鸡蛋价格“大起大落”,从年初的6元/kg,到6月涨至8.3元/kg,到9月又达到12元/kg。

(2)市场产销信息不对称,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2011年4月,杭州农业局调查数据显示,杭州滞销蔬菜总面积达0.13万hm2,主要集中在萧山围垦。以萧山白萝卜为例,2011年11月,在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和良渚蔬菜市场,成本价为0.8元/kg,刚上市时能卖到0.6元/kg,没有多久跌至0.36元/kg还卖不掉。上一年一车萝卜能卖10000元,而这一年却不到2000元。其它萧山大白菜、乔司有机花菜等本地蔬菜也都遭遇了滞销。除天气等客观原因,从整体看,蔬菜的家庭式生产主体比较多,规模比较小,生产比较无序,很难准确预测市场,只能跟风种植,供求信息很不对称。

3 促进杭州农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的对策

杭州农业要成功转型,必须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实行生产过程全程监控,迅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生产绿色食品。一是要有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二是高竞争力、高价格、高收益的精致农产品;三是生产、储运、销售集约化的产业经营模式;四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战略。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3.1 加大农业科研推广力度,创新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1)扩大农业科技应用范围,推进农业生产加工标准化。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备条件,要制定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标准,初步形成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的地方农业标准体系,使环境条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都有标准可依。鼓励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创意农业的项目开发,将高科技术手段直接运用到农业中来,如物联网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形成产业链。时刻跟踪并应用国内外最新种植研究成果,科研部门的研究课题要多从农民的需要出发,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改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农技推广方法为又下又上的双向性工作方法,对技术的选择和决策要通过广大农民的充分参与而共同形成。

(2)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手段,尽快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依靠科技兴农,发挥农科教组织的作用,培养新型农民通过对农、牧、渔专业农户开展培训班、现场观摩、咨询辅导等专业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同时,推选一些懂经营、善管理、有潜力并有志务农的核心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知识技能、经营管理知识、信息网络知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使其成为有现代农业经营观念和开拓精神的新型农民,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积极探索新的农业科技服务的模式,如“农业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技110”、“农业科技入户”、“农民网上培训”、“田间学校”等。

3.2 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拓展创意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1)全面适度开发土地资源,做稳传统特色产业。按照自然资源条件、产业基础以及发展潜力,以市场为导向将农业区域分成优势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三类区域。一是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二是利用自然地理资源;三是摸清市场底牌。要优化畜产品区域布局,针对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特色优势畜产品集中产区,已有的重点工程要向优势畜产品区域倾斜。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商品畜禽集中屠宰,尽量减少活畜禽的大范围流通,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批发市场,规范活畜禽交易市场。

(2)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农业经济合作范围。发挥杭州都市圈经济优势,形成为集农业科技、教育、示范、推广于一体的都市型农业孵化基地;在城郊结合部农业板块,发展生态绿色农业,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障和安全空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升级转型将农业发展与旅游文化开发相结合,利用人文历史条件、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现代精致农业示范园区等,结合农业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及农民生活习俗[4]。以杭州本土的地理条件,适合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游人提供休闲、观光、娱乐、健身及教育、推广、示范等多种服务,满足现代人日益扩大的休闲文化生活的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转型。

3.3 加强人才储备开发,推广产业集群合作经营理念

(1)加快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学习台湾农民创业经验。面对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高校设置农业专业时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特别是花卉苗木、创意农业等新兴产业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扩大专业宣传力度,增加就业对接渠道。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项目优势,从农业高等院校吸收优秀毕业生加入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可以因地制宜开辟村官创业园,由政府作前期引导工作,吸引创业大学生、风险投资商、农户及农技人才等共同创业,专门扶持发展现代农业。利用台湾农民创业园扩大农业交流空间,实现两岸优势农业资源的有效对接。

(2)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协组织体系。要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发挥特色优势,壮大主导产业,扩大现代农业发展规模,大力扶持辐射带动能力强、骨干型、成长型和出口创汇型的龙头企业,积极创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方式,引导企业通过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参股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工业理念经营农业,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营销体系[5]。妥善处理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真正的产业化经营,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行业协会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商户和农户的法律培训,各地农业管理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岗位为农民提供直接帮助。

3.4 增强农业组织功能,完善多阶层的利益保障机制

(1)鼓励培育农业品牌,农业合作组织向多功能发展。要本着因地制宜的方针,强化品牌意识,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作为主攻方向,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根据农产品品牌的生命周期特征,在不同的阶段要采取不同的塑造模式,通过“由内而外”、“品牌聚焦”、“品牌体验”、“品牌更新”等模式,不断积累品牌资产,提升农产品品牌的市场竞争力[6]。提高农产品加工比例和附加值,减少由于集中上市而造成的卖难、损耗率高的问题[7]。现代农业要培养和发展市场主体,提高经营水平,将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广大农户整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要推进农业合作社制度的发展,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设[8]。

(2)降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门槛,完善农户融资与税赋政策。积极支持和鼓励跨地区、复合型、多功能的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对中小企业和个人农民也要有针对性的政策作为支撑,以政策杠杆撬动效益农业。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破解城乡金融“二元化”困境。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鼓励创新各种金融组织。可以设立科技投资风险基金,弥补政府供给主体的功能缺陷,解决农业科技供给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对创新型合作组织的发展应给予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主要包括产业政策、资金政策和税费征收政策等。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支持政策,扩大享受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范围;统一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进销项税率[9]。

3.5 升级直销直供方式,完善公共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1)减少流通环节费用,升级农产品直销直供方式。一般农村合作社给杭州市场的餐馆配送都是单打独独斗,成本太高,一辆运输车没有装满就跑一趟,油费、过路费等物流成本增加。通过将多家农村合作社组团合作的方式,集中收菜与送菜,在杭州各大农贸市场设直供点。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各种环节税太多,不利于农产品物流企业积累资金进行技术和设备升级,因此,政府应减免这些环节税,属于地方财政计税范围的项目,由各市、县、镇税务局按照优惠比例直接给予优惠[10]。如果不采取措施降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成本,而是打压农产品价格,很容易挫伤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主体增加供给的积极性,造成农产品供给的短缺,并推动价格上涨[11]。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运用高新技术加快信息传递。现代化的农业应当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挖掘农业信息资源,把农业信息视野扩展到农业及相关的各个领域,来充实现有数据库的内容,逐步建立大型综合性数据库和专业特色数据库[12]。通过建立当地农业信息库,设法掌握以农村合作社为单位的农作物播种信息,提高供求信息的对称性。要构建更丰富的多元化信息与交易平台,提高市场信息的公开度、及时性和全面性。必须通过有效渠道向生产者最直接地发布市场未来供应量的预期等数据,而不盲目因市场调节生产。杭州市农村网络普及率已达90%以上,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扩大农产品的网络交易能力,如阿里巴巴携手央视开拓农产品专销渠道,促进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忠伟,蒋和平,陈艳芬.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阶段定位及其发展策略[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3):11-14.

[2]孟秋菊.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概念辨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3):267-271.

[3]林炳华.我国现代农业集约发展的特点与金融供给支持体系的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6):678-682.

[4]聂亚珍.创意农产品的价值体系分析[J].江汉论坛,2011(3):37-39.

[5]高虹,刘延虹.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J].农村经济问题研究,2012(10):8-9.

[6]魏文川,方姗.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农产品品牌塑造理论[J].农业经济,2011(3):32-34.

[7]王化峰.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管理研究[J].农业经济,2011(3):35-36.

[8]刘洁,祁春节.我国农业合作社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完善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192-195.

[9]赵海,张照新.关于增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的思考——基于油脂加工业和乳业发展演变的比较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2):3-8.

[10]杨军,葛孚桥.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财政支持政策探讨[J].生态经济,2011(3):144-148.

[11]姜长云.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化趋势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1(7):32-33.

上一篇:石材干挂胶论文下一篇: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