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

2024-07-09

酒文化(通用12篇)

酒文化 篇1

摘要:茶与酒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两朵璀璨耀目的奇葩, 在中华五千余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并在无数华夏儿女的血脉里深深扎下了根。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体系中, 一方面, 茶与酒作为若干世的“兄弟”, 有其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具有医药功效、都蕴含文人情结、都用于祭神祀鬼、都讲究公德礼制;另一方面, 茶与酒作为数千年的冤家, 又有其截然不同之点。

关键词:中国,茶酒文化,异同

茶与酒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两朵璀璨耀目的奇葩, 在中华长达五千余年的悠久文明历史长河中, 在无数华夏儿女的血脉里已深深扎下了根。基于此, 笔者不揣谫陋, 以论从史出为圭臬, 借助对中国茶酒文化史料的爬梳钩沉, 谈出其所蕴含的异同, 以期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研究和丰富茶酒文化内涵有所裨益。

1 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相似之处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体系中, 茶与酒是若干世的“兄弟”, 将其放在一起品评, 会发现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1 两者都具有医药功效

茶为万病之药, 唐代医学家陈藏器指出:“诸药为各病之药, 茶为万病之药。”[1]此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 但茶最早被发现和利用, 的确是作为药用而进入人类日常生活的。早在神农时代, 就发现茶具有解毒治病的功能, 汉代《神农本草经》称:“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荼而解之。”[2]茶圣陆羽说得更有见地:“茶之为用, 味至寒。……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 聊四五啜, 与醍醐、甘露抗衡也。”[3]传统中医学认为, 茶具有清火去疾的功能, 《本草纲目》写道:“茶苦而寒, 最能降火, 火为百病, 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 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4]现代医学更进一步证明了茶叶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治疗辐射伤害、杀菌消炎、抑制心脑血管疾病、抗癌防癌、消食去腻、延缓衰老等显著疗效。不仅茶具有医药功效, 酒也同样具有此功效。在中国古代史书中, 关于酒医药功效的记载并不鲜见。《黄帝内经》提出了“汤液醪醴论”, 无论汤液还是醪醴, 均是用稻米五谷制作而成, 用以治疗疾病的两种不同药酒, 其中清稀液薄的叫汤液, 稠浊甘甜的叫醪醴。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 使用酒的方剂多达21 例。在现代外科医学中, 酒也占有重要地位, 如消毒、消炎、止痛、止血、活血等, 这些说明了酒的医药功能。可见, 茶与酒为人类的健康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1.2 两者都蕴含文人情结

进行文学艺术创作, 文人都需要有一种激情或一种情意境界, 茶与酒均能满足文人的这一需求, 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文人笔下的诗和词。上至诗经、楚辞, 下至近代诗词, 都可找到文人与茶酒结缘的因子, 其中, 名篇佳作还真不少。先看茶与文人的情结。诗人以茶作为媒介寄托自己丰富的情感和蕴含深邃哲理的思想。白居易把茶引为终生“知己”, 一生以茶为主题的诗有8首, 涉及茶的诗有50 多首;陆游终生与茶为伴, 一生创作茶诗300 余首, 冠绝当时诗坛。再看酒与文人情结。古往今来, 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是从喝酒中找到灵感的。“竹林七贤”的阮籍, 才高八斗嗜酒如命;“诗仙”李白一生留下诗作近千首, 其中, 与酒有关的就多达170 余首;杜甫一生留下诗作1400 余首, 其中与酒有关的竟达300 首之多, 这些名篇佳作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拜美酒所赐。欢乐与忧愁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 而酒能投人之所好, 既可用以兴乐, 又可用以消愁。“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彰显了大诗人杜甫通过纵酒放歌来释放心中的喜悦之情。而“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则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李白借酒消愁的失意之感。

1.3 两者都用于祭神祀鬼

祭神祀鬼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礼仪活动, 《左传》云:“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一个国家的重大事务, 就是祭神祀鬼和战争。茶作为祭品之一, 常跟鬼、神打交道, 其正式记载可见于梁萧子显所撰写的《南齐书》, 在该书《武帝本记》中, 南朝齐武帝萧赜临终遗诏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 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 咸同此制。”在此, 南朝齐武帝诏告天下, 灵前祭品只设茶等四样, 无论贵贱, 一概如此, 这是现存茶叶作祭的最早记载。与茶一样, 酒也具有祭祀功能。从远古以来, 酒是祭祀时的必备贡品。《周礼》对祭祀用酒就有明确规定:“凡祭祀, 以法共五齐三酒, 以实八尊, 大祭三贰, 中祭再贰, 小祭壹贰, 皆有酌数。唯齐酒不贰, 皆有器量。”也就是说, 凡有祭祀, 依据常法供五齐三酒, 装在八个樽里。祭天地等大祭, 可以增添三次酒;祭宗庙等中祭, 可以增添二次酒;祭五祀等小祭, 可以增添一次酒, 用勺盛酒于樽, 有一定数量。三酒可以增添, 但供祭祀的五齐不可以增添, 用勺注酒于樽亦有一定的数量。在古代, 封建皇帝祭祖所使用的酒称为“酎”, 这是一种历经多道工序精制酿造而成的高档酒。

1.4 两者都讲究公德礼制

饮茶很讲究茶礼和茶德, 茶圣陆羽《茶经》云:“茶之为用, 味至寒, 为饮, 最宜精行俭德之人。”[3]在此, 陆羽将饮茶不仅仅看成是为满足人的生理之需, 而且将茶德归之于饮茶人所应该具有的俭朴之美德。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一文中进一步将““茶德”的具体内容概括为四点, 即“以茶利礼仁”、“以茶可行道”、“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这就将饮茶的精神要求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即倡导借助饮茶来推行公德礼制, 借助饮茶实现人的修身养性。到了现代, 茶德内容日益丰富多样。当代著名茶学家庄晓芳一生以身许茶、一心为茶, 倡导以“廉、美、和、敬”为中心的茶德, 可谓现代茶人的标准。与饮茶一样, 饮酒也讲究酒礼和酒德。儒家所推崇的“乡饮酒礼”, 将饮酒作为封建礼制教化的有效途径。在酒席宴会中, 按照敬老尊贤的原则, 一般要将尊者、老者、贤者安排在酒宴席首, 并依据年高或道德标准来分配酒。儒家不仅讲酒礼, 还讲酒德, 《尚书·酒诰》将儒家酒德归纳为四点:“饮惟祀 (只有在敬拜时才饮酒) , 无彝酒 (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 , 执群饮 (克制大众聚众饮酒) , 禁沉湎 (克制饮酒太甚) 。”其精髓就是饮酒要有节制, 适可而止, 不可滥饮多喝。因此, 倡导酒德, 制定饮酒礼节就显得十分必要。

2 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不同之处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体系中, 茶与酒又是数千年的冤家, 将两者放在一起品评, 会发现其也有截然不同之处。

2.1 性格各异, 茶俭酒奢

从道德风尚和国计民生两个层面进行审视, 茶和酒二者留给人的印象是截然不同的。茶主要靠阳光雨露生长, 既不奢求肥壤沃土, 也不奢求施肥浇水, 只求荒山野岭, 山坡朝阳, 天降雨露, 茶籽种下后, 无论酷暑还是严冬, 过不了几年, 便满山翠绿, 郁郁葱葱, 凭君任意摘采。种茶无需太多成本, 而回报却颇为丰厚, 从宋直到明清, 中央王朝以“有余之茶”换取西番“必需之马”, 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御, 这对维护国家的统一的作用不可谓不大。现如今, 为了换取更多的外汇, 国茶每年都大批量出口, 2014 年我国茶叶出口多达30.1 万吨, 换取了12.7 亿美元外汇。与茶不同, 酒通常是由粮食酿造而成的, 直白点说, 酒就是粮食的转化物, 俗语云:“酒靡五谷。”此话不无道理。丰收之年, 老百姓家给人足, 丰衣足食, 酿酒一般不会造成人们的吃饭问题;不过, 灾荒之年, 情况就不同了, 金人梁肃言:“民间粟麦岁为酒所耗者十常二三。”这还不包括官酿所耗。可见, 茶之聚财和酒之耗粮, 其区别真是泾渭分明, 一清二楚。另外, 品茶一般很简单, 不求美味佳肴相佐, 一把茶壶, 加上少许茶叶, 再冲满开水, 即可招待宾朋好友, 嗅着浓郁四溢的茶香, 谈古论今。茶之为茶, 不可谓不俭也。饮酒则不同, 它与大吃大喝往往如影随形。诗仙李白云“: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值万钱。”酒之为酒, 不可谓不奢。

2.2 追求有别, 茶雅酒张

在中国文人眼里, 品茶可谓既风雅又高尚, 不仅能得其乐趣, 更能品出茶的味外之味, 得其神韵, 这就要求品茶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超乎寻常, 能以审美的方式对待品茶。茶人品茶, 比较讲究品茶意境和天气, 一般选择窗明几净、素朴清幽之地, 风日晴和、轻阴微雨之时。茶树生长在高山云雾之间, 吸日月之精华, 被赋予了“气质清雅洁净”这一人格特征。与之相应, 茶人也多为雅洁之士, 其思考充满理性, 精神非常坚毅, 修养沉着冷静, 行为公正无私。与茶的主体追求不同, 酒被赋予了舒张大气的主体追求。魏晋时期, 国家四分五裂, 社会动荡不安, 文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内心对死亡逼近的恐惧, 他们饮酒消忧, 逃避迫害。虽然压抑着对现实的不平之心, 无法谱出昂扬之曲, 然而, 他们醉酒后放荡不羁的行为却凸显着酒所赋予的生命张力。千百年来, 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饮酒吟诗, 借酒明志, 酒醉而成传世佳作。酒赋予了英雄豪杰非凡的壮举, 成就了文人雅士精彩的华章。曹孟德“煮酒论英雄”,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陶渊明“得酒诗自成”, 苏轼“把酒问青天”, 等等, 无一不是拜酒所赐。

2.3 酒劝壮士, 茶添风雅

酒性热, 故酒常与热血男儿为伴。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里, 酒常用来为将士出征壮形色, 凯旋回师洗征尘。诗云:“上马一碗壮形色, 下马一碗洗征尘。”此习惯一直演绎流传至今。老百姓为表示对军队的真诚拥护, 也常“牛酒犒军”。刘邦率军一入关中, 就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 废除秦朝苛政, 秋毫无犯, “秦人大喜, 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鸿门宴上, 屠狗出身的樊哙豪饮斗酒, 斥骂项羽有虎狼之心, 使刘邦得以死里逃生。唐朝诗人王翰《凉州词》云:“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表现了将士们借酒壮胆, 对酒当歌, 征战沙场, 视死如归, 何其英勇悲壮!与酒不同, 茶性温, 故往往与儒雅名士、高僧大德联在一起, 常为儒雅名流所情有独钟。宋朝诗人杜耒《寒夜》称:“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在寒冷的夜里, 主人点炉煮茶, 以茶当酒待客。客人围着红红的火焰, 每人手中一杯清香的热茶, 边品茗边交谈。其乐融融, 其情浓浓, 这既是令人钦羡的儒雅风习, 又是让人神往的高雅享受。唐朝书画家颜真卿《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曰:“泛花邀坐客, 代饮引清言。”邀请朋友来家作客共赏鲜花, 并以茶代酒交流感情, 一股馥郁茶香, 一派雅致温馨, 如此把品茶与文人雅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 结语

综括全文, 茶文化与酒文化,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史上交相辉映, 熠熠生辉, 无论是惊人的相似, 还是截然的不同, 都给传统文化增添了无穷魅力。茶酒文化惊人的相似昭示着我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 在人与人沟通交流中,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其永恒的主题;而其截然不同又昭示着我们:在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提升、丰富地方旅游产业的文化含量时, 体现特色、求异存同则是其常新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唐) 陈藏器.本草拾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吴普.神农本草经[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3] (唐) 陆羽.茶经[M].北京:中华书局, 1991.

[4]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酒文化 篇2

华夏文明五千年,其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自成体系。从人类起源到文字的创造,到各种文化体系的衍生,各体系和各地方文化共同组成了华夏文化。这中间崆峒文化不可或缺,其中,崆峒酒文化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中国早年“猿猴造酒”的传说,到杜康造酒,证明了酒源于自然。人类在自然规律的启迪下,发现了酒,进而自觉地酿造酒。古代帝王祭祀天地、举行宫廷大典、军中论功行赏、酒税、唐时乡试的饮酒礼、“鹿鸣宴”足以说明酒文化的历史悠久。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酒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把酒表现的最为透彻和关系最为密切的,则是中国的诗酒文化。

从宫廷到民间,酒与诗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成为人们一种精神生活的需要。《诗经·宾之初宴》篇中有“饮酒孔嘉,维其令仪”,脍炙人口的名句更是不胜枚举。三国时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我杜康”;陶渊明的“试酌百情远,垂觞忽忘天”;到唐代,李白、杜甫、贺知章、孟浩然诗人嗜酒,诗歌繁荣,诗酒交融出现盛况;以后历代直至今日,酒在各个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地方文化的崆峒文化与崆峒酒文化自然地脱离不开中国文化和中国酒文化的大背景。“泱泱崆峒,悠悠文化”。崆峒山方圆百里是中华先民最早生息地之一,至今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庄子载:“广成子,居崆峒山石室中,黄帝而造焉。”“唯我轩辕黄帝,创世远古,开国之祖,功盖乾坤;孜孜为民,急其所患,三临崆峒,问道广成,得治国长寿之道,恩泽五岳,泽被九州。至中华民族繁衍于华夏,为普天下所有共敬共尊。”;史记载:“黄帝东至于海,西至崆峒。”;秦始皇、汉武帝也相继登临崆峒山,足以说明崆峒山作为“天下道教第一山”之文化底蕴深厚和历史悠远。

从平凉境内出土的酒容器最早见于汉代,有贮酒容器,也有饮酒容器,可见平凉的酒文化也起源较早。盛唐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把诗酒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他几乎踏遍了大唐的名山胜水,漫游崆峒山,胜境加美酒,豪饮半酣,诗兴大发,留下了“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转战略朝那,倚剑登燕然。”的传世佳名,为崆峒文化和崆峒酒文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宋鲁提辖酒至半酣,拳打恶霸镇关西,痛快淋漓,尽显豪气。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酒,绝大多数以粮食酿造,紧紧依俯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所以酒业的兴衰成为粮食丰欠的“晴雨表”,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酒还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自汉武帝开征酒税至今,酒的专卖费和专税就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与军费、战争、徭役等都有关系。酒还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三类。几千年的酒历史,酒的作用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酒也使人沉沦、坠落,伤身败体,历史上有不少国君沉醉于酒,引来亡国之祸。

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研究社会的文明史,不可不研究酒文化史。那么,研究崆峒文化,就不能不研究崆峒酒文化,而崆峒酒文化就与崆峒酒息息相关。

成立于1951年的原柳湖春酒厂生产的“崆峒”系列酒,最初由几家小作坊合并而成,传说他们有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历史。它也一定在平凉的政治、经济、文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新世纪“崆峒”酒人把这厚重的崆峒文化和崆峒酒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在发掘崆峒文化和崆峒酒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做酒如做人”、“做酒是做酒文化”的全新理念,把人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文化溶入做酒,使“崆峒”酒文化得到发展和升华,并与崆峒文化的重要内涵作为“天下道教第一山”的“道德论”相得益彰。

感受日本酒文化 篇3

中国人好酒,但比起日本人来有许多不同,真还达不到像他们那样把饮酒作为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的程度。每天工作结束后,日本的大多数职员,总会相约在酒吧、餐馆中聚一聚,或独自坐上一坐,并且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和境遇,寻找适合自己消费水准的地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些人一直会待到深夜,去追赶最后一班电车或地铁;有些人甚至在一个夜晚连着应酬几个约会,不停地喝不同类型的酒。当然,也有些人是独自熬坐,一直待到一个合适的时间,才起身回家。

在日本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习俗:如果一个男人在下班后没有应酬,那他一定是没有社交能力的人。也就意味着没有朋友,不受同事看重,不为上司青睐,前程岌岌可危。一个已成家的男人,下班后就立即回家,妻子会产生危机感,会替丈夫的工作担心。为丈夫的前程挂怀。因此,日本男人们总是要在下班后到餐馆去泡上一泡,即使是百无聊赖,也不会轻易立即往家赶的。

应该说,日本人每天工作之后的相聚,在许多情况下,仅仅是一种生活的掩饰形式,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社交行为,有时,不得不怀疑他们彼此相交的真诚性。是,要聚,不是,也要聚。于是,这种相聚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可信性、可靠性和必要性,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说一切交往都具有虚假性的话,喝酒却一定是真实的。酒,也就成了日本人最可信、最可靠、最可依赖的朋友。日本人相邀约,如果不是事先明确谁请客的话,最后都是自己付自己的酒钱。对于多数职员来说,每天下餐馆喝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喝酒也就没什么讲究。一般不需要大量的下酒菜,只一两碟廉价的小菜就行,甚至咸菜、炒豆也凑合。对于多数日本人来说,如果不是特殊应酬,是不会到高档餐馆的,一般都到设备简陋、清洁卫生、价钱便宜的日式料理馆,点一两样菜,要一瓶啤酒,慢慢喝,款款聊,一坐一两个小时。如果有人请客,或者心情不舒畅,就会猛喝狂饮。每日不乏在大街上、地铁站看到醉醺醺、摇晃晃的酒客,时而也会出现因酒醉错过末班车而露宿街头的人。

比起中国人来说,日本人喝酒杂,而且乱。只要是酒他们都可以喝,烧酒、清酒、啤酒、葡萄酒、威士忌一概不论。最主要的是,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同时喝几种不同类型的酒。并且不显醉意。日本人喝酒比较怪,一般情况下,他们不喝烈性酒,如35度以上的酒,他们是不会去直接饮用的。中国人讲究某一品牌酒的纯度,这对日本人是不管用的。他们会兑上一大堆冰块或掺上一大杯水,味道淡淡的,酒不酒、水不水的喝得分外高兴。但是,一定不要为此小看日本人的酒量。在又杂又乱的长期饮酒过程中,日本人会显得酒量奇大。尽管日本人到中国,不太习惯于中国式的干杯,喝烈性酒一饮而尽在日本几乎看不见,可一时的应酬,他们完全可以抗住,不会醉倒。

在日本,除了下餐馆,还有专门提供饮酒的酒吧或酒廊。到这种地方喝酒,几乎都是熟客,在那里大都有客人自己的藏酒,一次喝不完二次再来喝,老板会为客人保存好陈酒的。这种酒廊档次有高有低,形式多种多样,价格差别也很大。银座是最贵的,还有年轻漂亮的陪酒女郎,没有几万日元是下不来的。如果开上一瓶小香槟,少说也得10万日元。对于中下层公司职员、小老板们来说,从不敢贸然涉足,常客自然是日本的大公司老板和权势人物了。

在新宿有一条保存得相当完好的酒吧街,旧旧的街面,矮矮的日式民居。这条街上的每一户人家都开一个酒吧。一个小破门,里面或许就藏着有相当年份的酒吧台。这里没有招待,只有老板一人既做掌柜又当跑堂。这里没有银座的豪华大气、富丽堂皇,只有陈旧、古朴,但它同样能吸引许多客人。我曾应日本友人之邀去过银座的酒廊,也去了新宿酒吧街的一家酒吧。那家小酒吧外面是一道窄窄的门,一个狭长的木梯直通二楼,酒吧真是小极了,挤坐在吧台前几乎没有转身的余地。这个酒吧由五十多岁的老板一人经营,三十多年了陈设一样不变,黑黑的、阴阴的、暗暗的。老板挤在吧台内。侧身都显得紧张,但三十多年都经营了下来,还能养家糊口,真让人不可思议。那日,酒吧没有其他客人,记得我们一行三人,喝了一杯淡得不能再淡的加了一大块冰和水的威士忌。走时,日本友人付了1万日元,当时我睁大了双眼。过后很长一段时间,还不敢相信这一高得离谱的价格,而且这位日本友人还是老板的好朋友。

日本人好酒是一种生活的手段,一种关系的桥梁,一种交易的中介,其问没有潇洒,没有豪迈,没有大气,没有审美文化的透视。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直白,看不到人生过程的美感,只有紧张、拘束、压抑以及无可奈何,虽然其间也不乏真诚、实感和热情,但较之于这种酒文化中的功利性,就淡了许多。甚至可以说。日本人很难从饮酒中品味出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美感。因此,当好酒作为一种生活的手段突然消失时,也就意味着这个人不是失意,就是事业到了危险的边缘。日本人会势利到在一夜之间转变他对某一个人几十年的态度。因此,你一旦失意,人不走茶也会凉。

在日本,相约喝酒,如果不具有特别的理由,年轻的请年长的,下级请上级,一般都是长者和上级承担费用,或者至少付一半,这一点与中国差异较大。当然,长者、上级们轻易是请不动的。如果长者或上司心情舒畅,愿意喝一杯的话,一定是长者或上司付款。有时,为了协调关系或激励职员们努力工作,上级部门负责人会邀请职员们下班后喝上一杯酒,费用自然是上司付。这时,无论是谁。上司叫喝多少。就喝多少,即使不会喝,也必须一口喝完。要不,由此得罪了上司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好酒自然是日本人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不仅男性喝,女性也能喝。只要是公司职员,工薪族中的一员。就必然逃不掉好酒这一劫。如果是独当一面的女性,不会喝酒恐怕就难以支撑,尤其是酒吧、酒廊的“妈妈桑”(老板娘),酒量常常大得惊人,可以陪任何客人喝各种各样的酒,这一点也不是天方夜谭。

作为生活中的一个环节,日本人的确依赖酒来缓解心理的紧张,调节生活的节奏。但是。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好酒必然延长日本人在家庭外耗费的时间。当一个日本男人把生命中的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外时,家庭也就仅仅是让人能睡上几个小时的客栈。对妻子儿女相应的冷漠、不在意,仅把工资拿回家就算尽到家庭责任和义务的男人们,的确使不少日本家庭危机重重。这几年,当男人们一旦停止或失去工作,女人们一旦积累了一定的财产,获得稳定的生活保障时,家庭破裂就很难避免了,这已经成了日本国内的一大社会问题。男人们一旦习惯于把酒应酬。一回家,面对妻子儿女,没有了酒,不是睡觉,就是守着电视,家庭内的亲情沟通就自然成了大问题。男人累、女人苦,对于多数日本家庭来说,是非常自然而习以为常的社会现实。

汉字与古代酒文化 篇4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 商代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大量关于酒的记载。酒不仅仅是一种令人逸兴抟飞的饮品, 在华夏文明的早期, 酒就承载着诸多重要的社会功用, 诸如用于祭祀、用于各种庆典仪式、用来治疗疾病以及调味等。随之而产生的, 便是与酒相关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这些现象, 从一些与酒有关的古文字字形里可以窥其一斑。

“酒”跟“酉”最初其实是一个字。甲骨文“酉”有很多种写法, 如、、、、等, 尽管模样有差异, 但都像是一个盛酒的容器;有时甲骨文“酉”字还加上表示酒滴儿的三点, 作、等, 这便成了“酒”字。金文还有将酒滴置于酉器之中的写法, 如等, 这种写法更加强调了酒滴和酒罐的实际方位关系。

甲骨文“酉”的字形底部多为尖形, 据此有人认为当时的盛酒器多用兽角制成, 如牛角、犀牛角等, 因其表层坚硬、内部空心而被用来盛放酒。所以后来一些表示饮酒器的字形多从“角”, 如觚、觯、觞、觥等。后世小说中有所谓“一角酒”的说法, 这可能就是古代用兽角制作酒器的遗留。当然, “酉”的甲骨文字形底部也有圆形的, 如、等, 这表明一些酒器应当是用陶土制成或者用青铜等金属铸造的,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手工制造技艺的发展。

“酉”字在甲骨文中既表示酒, 又被借去表示十二地支之一,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明确的分工。据刘信芳《包山楚简近似文字辨析》考证, 在战国时期的包山楚简中, 凡干支名都写作“梄”, 而“酒食”都写作“酉食”, 但这样的分工并没有延续下来。后来人们以“酉”作为干支的专用字, 而以“酒”作为饮酒的专用字。

除了“酉”之外, 表示酒器的字还有很多。“爵”就是一种重要的饮酒器。“爵”字甲骨文作、、, 非常形象地描绘出这种饮酒器的形体特征:敞口, 口的一侧有供倒酒的流, 另一侧有尾, 腹小, 外表有纹理装饰, 腹旁有把手, 底部为高足三脚之形。如此复杂的饮酒器, 反映出商周时代青铜器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爵”字小篆作, 其上部本来应该是像爵之形, 但已经看不出来它像什么了。下面加上了部件“鬯”和“又”。加“又”是表示以手持爵;而“鬯”是《说文》中的一个部首, 以“鬯”为部首的字都和酿酒有关, “爵”字加“鬯”正取此义。

“尊”也是古代常用的酒器之一。《说文》:“尊, 酒器也。”“尊”在甲骨文中有两种基本写法, 一种从“酉”从“廾”, 像手捧着酒杯的形状, 如。另一种是在此形体旁再附加一个部件“阜”, 写作、、等形。甲骨文、金文中“阜”作偏旁时常常写作、, 像台阶、高地之形。据此可以看出, 尊作为一种酒器有登进奉献的意思, 表示诚恳地向人进献美酒, 应该多作祭祀或进献宾客之用。《周礼·司尊彝职》:“六尊:牺尊、象尊、箸尊、壶尊、大尊、山尊, 以待祭祀宾客之礼。”正因为尊具有登进奉献的意思, 才有了后来尊卑之尊的引申义。中间像酒器的部件在甲骨文中都作, 金文中出现了从“酋”的形体。著名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 凡从“酉”之字多变作从“酋”, 如尊、奠等。秦简文字中“尊”字开始出现“酉”下作“寸”的写法。“寸”就是“又”, 古文中“寸”“又”两个部件是可以通用的。“又”是一只手, “廾”是一双手, 其构字意图是一样的。也有学者认为, 凡从“寸”的字都有法度的意思, 所以“尊”的字形变为从“寸”, 正反映了尊这种器物在礼制上的特殊作用。后来“尊”又引申为尊卑之尊, 这种酒器的名称便另造“樽”“罇”二字来表示了。

古人饮酒, 是先将酒放在罍等较大的盛酒器中, 然后再从罍中舀出斟入爵、觯等较小的饮酒器中饮用, 经常用来舀酒的工具是“斗”。“斗”字甲骨文作, 像一个有柄的盛器。本义指舀酒或舀水的器皿, 其字形上部是勺头, 下部是勺柄, 中间两点像酒滴或水滴。《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 不可以挹酒浆。”北斗星因其排列像勺斗的形状而得名, 诗人又因北斗而联想到了舀酒的勺斗。其中的“可以挹酒浆”正反映了斗的最初的功能。后来“斗”字又加上了部件“木”, 写作“枓”, 说明用于舀酒的斗勺多以木质材料制成。

酒在古代的祭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周礼·天官·酒人》:“凡祭祀共酒以往。”可见, 古时祭祀不可无酒。“祭”字在《龙龛手鉴》中有一个异构字作“”, 字形从“酉”, 这个字形更印证了古代祭祀神灵是离不开酒的。除此之外, “奠”“醴”“莤”等从“酉”之字都与祭祀有关。奠, 甲骨文作, 像一个酒器置于台上之形, 表示将酒摆放在几案上以供祭祀。“醴”是一种酒的名称, 字形从“酉”从“豊”, 其偏旁“豊”即礼仪的“禮”的初文, 甲骨文、金文作, 像在器皿“豆”中盛放两串玉以供祭祀的样子。醴字从“豊”, 体现了醴酒与祭礼之间的密切关系。《周礼·酒正》:“以醴敬宾曰礼宾。”进一步指明了醴酒在古代礼仪中的功用。莤, 甲骨文作, 由酉、廾、束三个部件组成, 像手捧着一束茅草放在酉 (酒) 旁。《说文》:“莤, 礼祭, 束茅, 加于祼圭而灌鬯酒, 是为莤。象神歆之也。”大意是说, 在根据礼制举行祭祀时, 先摆放捆束好的茅草, 然后用祼圭这种酒器将鬯酒浇在茅草上, 酒马上就会渗进茅草里, 就像是神把酒喝光了一样, 这种仪式就叫“莤酒”, 又作“缩酒”。《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 王祭不供, 无以缩酒。”说的就是这种仪式, 其中的“包茅”就是“束茅”。

酒在民俗文化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配”字, 甲骨文作, 从“酉”从“卩”, 像一个人跪坐在酒器旁边的样子。部件“卩”甲骨文作, 像人跪着的样子, 反映出当时人典型的坐姿。《说文》:“配, 酒色也。”这一说解与字形不合, 且无文献用例可考。在先秦文献中, 配多作匹配、配偶讲, 如《左传·隐公八年》:“先配而后祖。”贾逵云:“配成夫妇也。”其中的“配”就是配偶之义。而且配当匹配、配偶讲, 也与“酉”的字形相符合, 因为在古代婚仪的每一个程序中, 都可以找到酒的影子。如《仪礼·士昏礼》:“赞者酌醴, 加柶……妇升席, 左执觯, 右祭脯醢。以柶祭醴三。降席东面, 坐啐醴。”《礼记·昏义》:“妇至, 壻揖妇人, 共牢而食, 合卺而酳, 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这都是描写古时婚礼仪式中的具体场景, 无论是妇“坐啐醴” (即坐下来品尝醴酒) , 还是夫妇二人“合卺而酳” (相当于现在的喝交杯酒) , 都表示婚配仪式中饮酒这一重要过程。据此可以推测配的本义应该是配偶之配。

酒不仅是饮品, 它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这一点可以从医生的“医”的古字形中得到反映。在秦简、汉印、《说文》等文献中, “医”字均写作“醫”, 其字形从酉, 即酒字。这说明, 当时医生已经常常用药酒来给人治病了。《说文》:“醫, 治病工也。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醫酒。”《汉书·食货志》:“酒, 百药之长。”《礼记·射义》:“酒者, 所以养老也, 所以养病也。”可见酒与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古人酿酒的目的之一就是充当药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一部医方专书, 后来被称为《五十二病方》, 被认为是公元前3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 其中用到酒的药方不下于35个, 至少有5个就是酒剂的配方, 用以治疗蛇伤、疽、疥瘙等疾病。中医学里很多药物都可以用酒泡制, 如鹿茸龟甲、参桂芪术等。迄今为止, 酒对于中医仍是不可或缺之物。

此外, 酒又可以用作烹调食物时的一种特别的添加剂。这一点, 同样可以从古文字形中找到证明。例如“酱”字, 《说文》古文作, 金文类此, 其字形从“酉”, 左边为声符“爿” (即“床”的象形字) 。小篆字形作, 秦简文字与之相似, 从“酉”从“肉”, 表示以肉与酒相混合而制成。由此可以看出酱的本义就是以酒调制的一种肉类食物。古时候的酱大约都是以肉制成, 不同于今人所食用的酱油、豆酱等。《礼记·内则》载有卵酱, 是用鱼肉的碎末制成的。其他还有豕、蚳、兔、鹰、蜗等都可以做酱。《齐民要术·作酱法》说:“牛羊麞鹿兔肉生鱼皆得作。”酱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论语·乡党》:“子曰:‘不得其酱不食。’”《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谷, 膳用六牲, 饮用六清……酱用百有二十瓮。”用一百二十个瓮来盛酱, 说明当时酱的食用量是非常大的。此外, 还有我们现在所说的醋, 本字作“醯”或“酢”, 曾被先民称作“苦酒”, 其字形也从“酉”, 说明其制作工艺也与酒相关, 这些都可以看出酒与人们日常调味品的密切关系。现在我们烹调中仍然以料酒、黄酒、米酒、红酒等各种酒来去除肉的腥膻, 提高肉类食品的鲜味。这说明, 活跃在古代社会文化中的酒,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仍然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酒文化知识 篇5

料酒是一种烹调用酒,一般是以黄酒为原料,再加入其他香料和调味料制造而成的。它的主要成分包括有酒精、糖、砂仁、花椒、桂皮、姜等。

文化

黄酒作为料酒的原材料,由来已久,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然后最早的黄酒可能出现在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正是对这种古老酒类的传承,使得那些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美食得以跳动于味蕾之上,延续至今。

黄酒生性温和,味道似俗似雅,烈淡合宜,醇厚古朴,和儒家文化的“中庸之气一脉相承。

黄酒和料酒同出一源,似乎也承袭了儒家文化的精髓,用料酒所烹制的食物蕴含着淡淡的纯香之气,香味淳朴而不厚重。料酒的香气悠远,滋味无穷,与食物本身的鲜香相得益彰,却又不过分张扬而掩盖了食物的味道,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味觉体验。

营养

料酒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种氨基酸,如异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等,这些氨基酸被加热时,不仅能散发出多种香味,被食用后,还能对促进大脑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助于睡眠。

料酒还含有其他多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对于人体的脂肪酸的合成也十分有益,儿童适当食用有利于身体的发育。

作用

1、去腥

加热鸡、鸭、鱼、肉等有腥味的食物食,然后引起这些食物的腥味的胺类物质就会随着酒精一起挥发,腥膻味就会消失。

2、增香

料酒不仅可以去除肉类的腥膻之气,还能食盐、糖类结合,让食物更加鲜美,然后香味浓郁诱人。

3、嫩肉

肉禽类再被料酒腌制过后,料酒会渗入到其内部,微量有机物被溶解,食物的肉质更加细嫩。

4、保持叶绿素

烹饪蔬菜时,放一点料酒,还能减少加热过程中叶绿素的损失。

用法

1、入锅的最佳时间

料酒的放入最好是在锅内温度最高的时候,然后此时菜的腥膻之气能随着高温与酒精一同挥发。值得注意的时,煎或炒制鱼、肉、虾类,最好在食物炒熟或者煎熟后加入。炖制汤类最好在汤开后,改小火煨炖时放入。清蒸鱼、肉类菜肴,在入锅之前放上料酒即可。

2、腌制肉类

牛肉、鸡肉、瘦肉提前用料酒混合淀粉、生抽腌制一会,可使炒出来的肉口感滑嫩而不柴。新鲜度低的肉类,含有一定量的胺类物质,在烹饪前先浸入一点料酒,炒菜时,可以使胺类物质随酒精一同挥发。

其他酒类能否替代料酒

1、啤酒

啤酒的酒精度数一般比料酒低,而且啤酒也不想料酒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糖类和香料,加入后肯定会不如料酒的香味来的浓郁。另外,啤酒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在完全溶解肉中的腥膻味之前就已经挥发掉了,因此去腥效果不强。

2、白酒

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都比较高,虽然强烈的挥发性将能去除腥膻味,但高浓度的乙醇含量也使白酒就有了极强的渗透性,损坏了肉类中的蛋白质与脂类物质,使菜肴失去了原有的风味。故做菜时,不宜用白酒代替料酒。

3、米酒

米酒又称酒酿或是甜酒,它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发酵而成,酒精含量低,去腥能力弱,而且口感偏甜,对于菜肴口感有一定影响,故也不宜以此代替料酒。

4、红酒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会保留葡萄皮和葡萄籽,因此红酒会和葡萄皮、籽一样带有的涩味,影响烹饪口感。另外,红酒在高温加热后,其本身所含的营养成分微生物会被破坏,因此红酒不适宜高温烹煮。

法国酒文化的韵味 篇6

喝酒是全世界共有的文化现象,品尝一种好酒,就如品味一段人生。在法国,葡萄酒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有着极其丰富内涵的特殊文化。在法国长住多年的朋友汪冰曾对我讲过,“如果说,理解维也纳人最好的办法是学会欣赏欧洲古典音乐的话,那么了解法国人的最好方式是学会品味法国葡萄酒了。” 可不是嘛,多次的法国之行使我感受到,通过欣赏和体验葡萄酒文化去解读和体会法兰西民族文化的悠久和浪漫,这的确是一件很美好的艺术享受。

我们是做机电产品出口的,对酒文化没有太多研究,可每次去法国都会被浓郁芳香的法国酒文化感染着。在我们访问葡萄酒之乡波尔多时,当地人热情地打开陈年佳酿让我们品尝时说,“波尔多葡萄酒是特殊酿造工艺的艺术品。酿造葡萄酒就是把阳光装瓶,打开了波尔多的葡萄酒,就把阳光洒满了餐桌,喝了葡萄酒,你这一餐、这一天,心中就充满了阳光和愉悦。” 陪同我们的法国朋友G·Martin先生告诉我,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法国葡萄酒是法国优雅文化的表现,凝聚着法兰西的历史岁月的厚重和沧桑。喝葡萄酒是人生最美好饮食文化和生活艺术,是追求爱和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葡萄酒就像是他们的第二情人,喝葡萄酒是人生的快乐和享受,是一种文化的品位,是一份感情的挥洒。所以,葡萄酒是他们国民的第二种食物。法国人几乎不可一天无酒,即使巴黎街头的流浪汉,讨得几个法朗之后,也得先买一瓶葡萄酒,再买一根长面包。在巴黎的大小餐馆和酒吧里,你会看到餐桌上摆放的菜单只有二三页,但酒谱却是洋洋大观,厚厚的一本。法国人对酒的痴情就可略见一斑了。

法国是世界产酒大国,也是酒的消费大国。不仅其葡萄酒产量居世界之首,而且人均年消耗量也名列世界前茅。据法国食品协会统计,就葡萄酒一项,每个法国人年均消耗量就超过75升(据称,目前中国人均每年葡萄酒消费量是0.31升)。我们的客户曾自豪地炫耀说,法国葡萄酒每年的产值高达84亿欧元,其中出口的就近60亿欧元。这是多大的市场和商机啊!他们说畅销世界的法国名酒有:波尔多的葡萄酒、香槟酒和干邑的白兰地酒。其实这三种法国洋酒都是以葡萄为原料的果酒,只是加工方式不同。葡萄酒是果汁酿酒;白兰地是在葡萄酒基础上蒸馏而成的蒸馏烈酒,它的酒精度也在40度左右,和中国的白酒差不多;而香槟酒则是经过二次发酵的葡萄汽酒。世界优质葡萄酒多产于法国,法国又以波尔多葡萄酒和干邑白兰地最有名。特别是法国的干邑白兰地是享誉世界的红酒之冠,它是法国优质葡萄酒的杰出代表。

白兰地是英文“Branely”的音译,中世纪时被法兰西人称为“生命之水”。法国西南部干邑地区(Cognac)出产的白兰地,呈晶莹琥珀色,醇正厚润,芳香浓郁,有世界“白兰地之王”的美誉。创立于1724年的人头马(RemyMartin)是法国干邑白兰地中的姣姣者。路易十三人头马为干邑之最,酒质浑然天成,醇美无暇,达至酿酒艺术的最高境界。每年固定一万瓶的稀有产量,由驰名世界的水晶玻璃厂独特设计、精雕细琢、手工制造的专利酒瓶,使路易十三人头马成为收藏家的珍品。创建于1765年轩尼诗干邑(Hennessy),混合了一百多种非凡的“生命之水”调制酿造,使用一百多岁酒龄的橡木桶储藏。1870年首次推出的以X.O命名的轩尼诗,色纯味正,香醇厚润,被称作干邑之王。创立于1715年的马爹利干邑(Martell),酒味香醇,色泽丰厚,是法国干邑白兰地中较为普及的、销量最大的、在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高级干邑佳酿之一,拿破仑X.O是它的极品。所以,世人公认以轩尼诗、人头马和马爹利为代表的法国干邑白兰地是欧洲葡萄酒中的皇冠,历来受全世界各地政界、商界和文化阶层人士的推崇与青睐。在商务交际和情侣相会时,端上一杯法国干邑白兰地,往往成为了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法国洋酒有多种喝法,可以在酒吧加冰块直接饮用;也可在宴会餐桌、商务午餐上加果汁稀释作为开胃酒,还可做餐后消食酒饮用。法国人品酒时,手持一只郁金香型高脚杯,倒上小半杯白兰地,轻轻摇动,对光欣赏;继而用鼻子闻闻,感受一下浓郁的酒香;最后微呷一小口,让酒汁在口中上下环绕,细细体会其醇美纯正、甘洌厚香的底蕴。品酒艺术者多是一手提着杯肚,一手盖住杯口,这样一可保持酒香,二是使酒变得温润。一杯白兰地,法国人可以品味很长时间,因为他把饮酒作为了一种文化欣赏和艺术享受。那种一餐数瓶,鲸吞牛饮式的喝法其实是对洋酒佳酿的亵渎。我省某市市长率团在香港招商时,面对主人敬上的路易十三人头马,大杯畅饮,如喝饮料一般。倾刻间干掉一瓶万元港币的干邑极品,还直呼秘书让他们再上一瓶。这时候,别说缺乏了欧洲人品酒的艺术气质,就连东方酒文化的风度也荡然无存,而落得个让人贻笑大方了。

那次在法国访问后即将回国时,我们的经销商G·Martin先生为我们饯行。席间他特意打开了一瓶人头马白兰地。我知道,按照法国商务交际的惯例,这已是很隆重的规格了。他说,“在我们法国,品好酒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也是一种奋斗的动力。如果你懂得人生和艺术,你就懂得了品酒和欣赏,你就会对人和酒的不解之缘有了深刻的理解,它不是我们追逐的目标,而是上帝给我们美好生活的恩赐,是用来锦上添花,衬托生活甘甜美味的。”这顿西餐和洋酒,使我印象特别深刻,G·Martin先生一番充满哲理的话语和香醇的干邑,让我品味了许久许久……

是啊,人类的祖先为饮用而发明的葡萄酒,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早已摆脱了单纯的饮用价值,成为了一种民族文化的载体,参与到了人们的商务活动、人际交往和休闲享受中了。喝酒由单纯的解渴、佐餐,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从而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文化艺术现象。在经过繁忙的商务谈判后,双方会在午餐的小酌中松驰一下;业务会谈中的僵局往往在休会后晚餐的轻松气氛中,在音乐悠扬,细语浅笑,觥筹交错之际,就会出现令人愉快的转机。那年在法国工业城市南特(Nantes)和一个OEM市场客户关于近百万美元合同谈判僵持的最后关头,就是我们打开带去的洛阳杜康酒与客户打开的干邑白兰地的对饮,东西方酒文化的沟通与交融,促成了商务谈判的转机,使我们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出访任务。

在当今快速节奏的信息时代,当人们逢年过节庆喜事的时候;当人们想驱除一天的忙碌与疲惫的时候;当人们在周末松驰紧张一周的神经想休闲的时候;多么希望有一个轻松的地方去释放压力,去放飞心情、张扬个性啊!这时候,我想,不论是法国人,还是我们中国人,很多人都会想起温馨的酒吧来。想去酒吧和西餐厅寻找追求时尚、挥洒情感的感觉和品位。这时候,或情侣,或携上三两友人,在欧洲古典音乐的优美旋律中,啜着香醇的法国干邑白兰地,神侃祖国的天南海北和世界风云,啜饮品味心荡神怡的浪漫,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这时候你就能体会到法国酒文化的醇正厚润,韵味非凡了……

法国南特一家餐厅琳琅满目的葡萄酒柜

法国酒文化的韵味

法国波尔多的葡萄酒地窖

中国酒文化的自虐性 篇7

酒文化好像被认为是中国的古韵之一, 但中国的人均酒精消费其实并不高, 清朝时的传教士就发现, 中国人有酒士但无酒鬼, 餐酒传统不显著, 酒桌文化很醒目, 大家会凑热闹, 一起故意将人灌醉。但自己没事吃饭不会抿个小酒。即使现在,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酒精消费依然不是“强国”, 主要原因是没有餐酒传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 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年人均消费酒精大约4.21升, 美国酒精消费是8.44升——这在全世界也是一个很一般的水平, 但足足比中国高了一倍。

全世界最高的酒精消费水平都是有着餐酒文化传统的国家, 比如俄罗斯是11.03升, 捷克高达14.97升, 法国德国奥地利和白俄罗斯是一个层级, 大约都在11升附近, 连亚洲的韩国都有11.8升。很显然, 高丽人的餐酒文化传统比中国要高, 当然有人说, 因为韩国人冬天冷的时间长, 需要没事来点小酒御寒。但是暖和的泰国有6.37, 非洲的尼日利亚和乌干达都有9.78和10.93。总的来说, 我认为, 中国人其实是不好酒的。

中国人不好酒的另外一个证据是女人的酗酒率, 这个数据基本可以证明一个国家是否真的爱喝酒。日本、泰国和韩国的女人酗酒率都比中国高。女人的体内水分比男人少, 在饮用同量的酒精后, 女人血液里面的酒精含量会比男人高, 所以女人如果真的爱喝, 她们有着比男人更高的酒精依赖。女酒鬼出产比较多的国家, 基本上都是餐酒文化非常盛行的国家。

另外一个试验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所做的调查, 他们对华人移民到加拿大之后的酒精消费感兴趣, 发现跟国内相比, 这些中国人的酒精消费大减, 降低幅度甚至高达70%。原因很简单, 这些中国人在国内都是有身份的人, 应酬很多, 但搬到加拿大之后, 没有多少熟人, 适应了国外那种不咸不淡的人际关系, 酒桌减少了很多, 跟在加拿大的韩国人不同, 他们又没有餐酒文化传统, 所以导致华人移民的酒精消费量大减。

虽然中国人不好酒, 但是爱劝酒, 没有像俄罗斯一样盛产大量酒鬼, 但盛产大量居心叵测的劝酒士,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跟俄罗斯人相比, 大部分中国人其实不觉得酒是好东西, 不需要抢着喝。那么为什么爱劝酒呢?中国人的这种想法其实是一种“伤害性建立社会资本”的游戏规则, 这可以算是一种“投名状文化”:你必须通过某种伤残自身的方式来显示诚意, 如果双方都显示诚意, 那么就一起醉吧!

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曾经描述过多种社会资本建立的途径, 比如同一宗教、同乡同口音、同一幼儿园的家长……但是他没法想象到有一种“酒精侵害性社会资本”的文化, 如果不能喝酒的人愿意冒着头疼脑裂风险醉酒一场, 那么他是值得信任的, 或者进入了诚意的门槛。

中国社会长期是层级社会, 是没有个人主义传统的, 个人必须社区化或者官僚科层化生存。对于底层人来说, 他们需要某种身体上的受损付出以获得信任, 而对于高层来说, 他们顾忌的是面子, 但愿意用自己的“出丑”来获得信任。那么酒桌的酒精文化则完美地满足了这两点, 酒精既可以伤害人的躯体, 同时醉酒也容易出丑, 酒精是一个完美的“统筹物”。在当下中国, 军队是最严格的等级化组织, 而商场官场则是科层化社会, 乙方有求于甲方, 下级献媚于上级。而在酒桌文化之后, 中国人是厌恶喝酒的, 他们大部分不愿意将酒精延续到家庭餐桌。

几乎餐酒文化传统都有限制酒精的各种文化或者势力, 比如宗教。正儿八经的宗教基本上都是禁酒的, 认为酒精消费是有罪的, 虽然基督教有圣餐酒, 那是一种缀饮, 将酒看做是耶稣的血。伊斯兰对酒的禁止更是严酷, 甚至严厉过猪肉的不洁。印度教也是讨厌酒的, 但因为有“酒入药”的传统——韦陀医学认为酒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作为一种治疗的辅助, 但印度教总体上是否定“酒入药”以外的饮酒;就连鼓励多妻制有点淫荡色彩的摩门教也是限制酒精消费的。

中西酒文化之浪漫比较 篇8

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 在各种交际场合, 酒成了不可或缺的媒介, 正所谓“无酒不成席”, 其目的主要是消融国际界限、促进跨文化交流, 但各种酒文化和习惯的差异往往使得这种交流适得其反,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的交际的目的。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于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的群体, 所采用的方式或者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中国人一向主张“人造酒说”, 而西方则普遍认为酒是由神创造的。而这种观念上的差异也造成了对酒的不同态度, 形成了不同的酒文化风格。在酒文化的核心上, 中国人把酒当做工具, 意不在酒。受道家思想的长期影响, 许多中国人认为, 酒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或媒介。饮酒在于解忧愁、催生欢乐, 激发灵感、创造趣味和美, 但中国人很少注重酒本身, 缺少对美酒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性分析和品评、鉴别, 更在意的是使用它以后产生的美妙作用, 在于“味外之味”;西方人把酒看作艺术品, 意就在酒, 在酒的“味内之味”。在中国人看来, 酒的发明是用来为人服务的, 酒在欢乐时助兴, 在忧愁时浇愁, 神医华佗更用它作麻醉剂替人疗伤。因此, 中国人饮酒只求尽兴, 而西方人更多为怡情。

另一方面, 由于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 对酒的饮用也存在着不同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感性直觉思维, 因而中国人大多采用主观性思维模式, 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感性的层面, 以人的思想和感受为主, 即“以人为本”。在中国人看来, 酒的发明是用来为人服务的。再看饮酒地点, 你能在酒馆里旸饮, 也可在家中小酌全凭各人选择。而对于装酒的器皿, 也没有特殊的规定, 酒壶便于携带, 酒缸储存方便。而是采用普通的碟盘杯盏, 还是做工精致, 材质稀罕的昂贵酒具, 往往依循饮酒人的身份地位、关系情谊而定。而西方人喝酒有其特有的规矩和套路, 这是由于西方思维注重科学、理性, 趋向于探索自然和物质, 发现且尊重事物的本质, 是一种“以物为本”的理性思维。他们重视不同酒自身的不同特点, 充分尊重酒的性质和味道, 力求将各种酒不同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通常西方人都会去酒吧喝酒, 酒吧有特定的布局, 特制的柜台、凳子、酒柜。酒吧侍者也有一套特定的规范化的服务操作, 示瓶、开瓶、溜杯、温烫、滗酒、斟酒, 以及宴会上各种酒具的摆设, 都有严格规定, 程序之复杂倒与中国的茶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方人饮酒体现的是对葡萄酒自身特质的尊重, 而对于酒具的选择上, 也是围绕着如何让饮者充分享受品味酒来选择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充分舒展的滗酒器、乃至为葡萄酒温度而专门设计的温度计, 形形色色的玻璃杯等等。如果没有一副好的相框, 再美的画也将黯然失色。当你品味一款葡萄酒时, 倘若没有合适的酒杯, 酒的魅力也会大打折扣。这也就是为什么葡萄酒爱好者越来越喜欢收藏各式各样的精致酒杯的原因所在。

中国酒文化最独特之处是与浪漫主义结合。浪漫主义, 是从法语Romantic一词演变而来, 意思是“幻想的”、“传奇般的”, 其最大特点是主观性强, 突出“个人”和“自我意识”。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因此, 浪漫主义与酒文化在强调“主观性”和“个人意识”上是相通的。这种本质共性将二者自然而紧密地结合起来。

传统文化中, 酒文化就含有罗曼蒂克色彩。在我国的诗歌中, 到处都可以看到酒的影子, 到处都可以闻到酒的醇香。自古以来诗酒同风众所周知。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 就有不少以酒为主题的篇章, 如其中提出的"醉酒饱德"观点, 认为君子当醉而不失态, 当醉而不损德, 这可谓我国酒文化的起源。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诗人以酒作诗, 以诗歌酒, 其代表人物当推"斗酒诗百篇"的李白, 他素有“酒星魂”、“酒圣”、“酒仙”之称。在李白的诗集中, 就发现他生活酒诗同乐的情趣。譬如:“看花饮美酒, 听鸟鸣晴川”、“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等等。真可谓诗酒风流, 难怪郭沫若言:“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的确, 李白的死极富浪漫情调:他醉后到采石矾的江中捉月亮落水而溺死。有人作了如此的假设;如果没有酒, 陶渊明不能安享田园之乐, 李牧文章不会上天入地……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名篇中也有不少带“酒味”的佳品。例如:早期的《如梦令》、《醉花阴》等词中有“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显示一个封建贵族闺秀休闲、风雅、多愁善感的生活的品饮。

纵观我国历史, 不善饮酒之民族必定缺乏浪漫气质, 尤其在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 没有美酒助兴, 艺术领域绝不可能出现如此百卉千葩的繁荣兴盛景象。

摘要:本文通过对酒文化概念解读, 从不同层面对中西方酒文化进行比较, 进而找出中国酒文化在发展过程的独特之处, 即酒与浪漫主义结合时产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酒文化,浪漫主义,文学

参考文献

[1]杨乃济.中西酒文化比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1994, (04)

[2]巩玉丽.酒仙气质与酒神精神——中西方酒文化比较[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2)

[3]胡泽刚.中西方文学中酒的比较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4) .

[4]宋薇笳.古代的酒、酒器与酒文化——酒文化漫叙之一[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8, (S1)

酒文化 篇9

感悟之一, 文章对公司实行“现代医药商业模式”运行实践后对文化的思考, 提出一些很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感悟之二, 文章对文化是雷允上 (西) 超越发展的灵魂, 价值取向是文化的灵魂, 尽管还没有明白的提出, 但在文章一开头就有这个意识, 这是很了不起的;感悟之三, 文章强调“一把手”应是文化的第一推动者、第一责任人、第一宣传者, 把文化作为“一把手工程”而形成文化领导力;感悟之四, 文章是对中华老字号现有成就本源的追溯, 源于对创新孜孜追求。在实践中形成推崇创新的观点:不创新是老字号最大的风险, 许多老字号墨守成规创新不足, 要生存发展必须创新, 这是对创新的肯定;创新的动力, 既来自实际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原因, 又同时来自反击“废医存药”错误观念的需要, 创新观念很重要, 解决了中华老字号创新动力来源问题, 为中华老字号提供了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创新内容重点在技术和管理上, 重中之重是中华老字号要从传统管理跳出来, 推进文化管理这一观点回答了在什么地方创新;在创新方法上, 文章主张有重点, 集中力量, 各个击破。主张团队作战, 不赞成个人英雄主义。这一观点解决了中华老字号创新方式, 集中有限力量为确保创新的成功提供了方法。文章的很多观点, 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是不可能提出来的。

“‘中华老字号’曾经是伴随每一个中国人成长的儿时记忆。它温馨、美好, 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是每一位中国人脚下的鞋、身上的衣、口中的糖, 回味悠长。然而, 曾几何时,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 那些曾令人向往的老字号已与我们渐行渐远, 有些甚至已经湮灭在市场的尘埃之中, 成为往昔沉重的背影。

老字号是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如何继承和弘扬这些优秀品牌, 是每一个老字号传人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也是振兴民族工商业的重要任务。对于这一点, 相信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市场实践中, 面对新兴的市场主体和世界名牌名品的竞争, 很多老字号却显得力不从心, 进退维谷;在不断兴起的时尚潮流冲击下, 更是无所适从, 几无招架之力, 又无遑论腾飞与发展之见!

本文试从老字号经营的共同境遇和实践经验中, 寻找破解发展瓶颈的途径, 借以抛砖引玉, 共同实现中华老字号的伟大复兴。

老字号的传承, 其核心在于文化内涵的发掘与弘扬

1989年, 位于上海南京西路719号的上海中药店找出尘封已久的“雷允上”店招, 把在“文革”中被更名的老字号店牌重新挂了出来。就这一挂, 很快为该店带来滚滚客源:许多老顾客慕名前来, 只为寻找那样一种感觉;留洋已久的华侨们扶老携幼前来观瞻、体验, 也只为找回童年的回忆;而好奇的欧美游客留连于中草药和百眼橱前, 则惊叹医药文化的古老和神奇。为满足顾客的怀旧情感, 同时也是为了恢复“雷允上”的经营特色, 对店内外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布局, 并专门开设精品饮片柜, 恢复“用料必求其精”的配方传统;请来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坐堂。这一系列恢复, 令“雷允上”老店顿时声誉雀起, 销售倍增, 连续多年成为沪上中药单店销售的冠军。

回顾当年“雷允上”复牌成功, 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回归的成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根植于社会泥土的文化魅力及其生发出来的巨大能量。中医药在传承和弘扬品牌文化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例证, 还有北京“同仁堂”, 它无论在其药品内在质量, 还是对品牌文化的策划宣传, 都显现出一脉相承的厚重底蕴, 散发出浓烈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的力量, 才是真正能够感染和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力量, 其作用与现代广告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 每一个老字号的背后, 都有一段品牌发展的奋斗史, 都有一些动人的故事或传说。这些故事和老字号的牌子血肉相糅、相映生辉, 对传播、推动老字号发展具有极强的社会功效。远非现代广告银弹轰炸可比。但可惜的是, 能够把老字号文化精髓融入产品或服务成为内涵, 又能以现代媒介给以发掘和宣传的企业少之又少, 更多企业还处于没有找准发展定位, 或在企业发展根本问题上缺乏统一认识, 从而造成老字号普遍陷入不能发展的困境。

当然, 造成老字号发展困境的原因, 决不止一个文化传承那样简单。正如去年发生在北京前门大栅栏老字号小吃店集体败走的原因, 很多就是文化以外的因素所导致。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 主要是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问题, 如果连生存立足都成问题的话, ……本文暂不做讨论。

应该说,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老字号的传承发展都倾注了极大心血, 给了前所未有的关心和支持。但归根结底, 在商海里游泳的是企业自己, 任何来自外界的帮助和支持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企业自身解决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老字号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有所改观。在这里, “我是谁”重点在于认识自我, 把握特征, 明白优势;“我从哪里来”重点在于把握文化脉络和发展渊源;“到哪里去”则要解决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问题。方向和策略, 必须建立在对自身发展脉络剖析的基础上, 真正把握企业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才是抓住企业发展的牛鼻子。就如“同仁堂”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制药原则。“雷允上”尊奉“药香九十国唯质量奠基, 店老十万天乃诚信为本”的祖训一样, 在这些制作和服务信条的背后, 真正主导企来发展的就是文化的本原。

老字号的发展, 关键在于产品和经营的不断创新

说到文化, 不能不提及另一种文化, 这就是对老字号形成重大冲击的时尚文化。前不久在一次商业研讨会上, 听到一位全球最大奢侈品企业集团的中国区营销总监的发言。他对中国时尚的变迁作了精辟的分析, 基于时尚品牌对人的研究、对人的观念研究提出“流行无国界”、“时尚是一种感受, 不在洗脑筋而在得人心”、“成功在于保持新鲜’等等, 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唯独对他认为“老, 只能进博物馆”的说法很不认同。因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 任何文化都有其本原的内核, 这种内核经过时间的洗礼不断丰富、精致, 始终是延续文化发展的源动力。例如巴黎早在十八世纪就已经是世界的时尚之都一样, 所不同的是, 不过是把贵夫人裙下的鲸鱼骨变成现代女孩的花样文胸罢了。任何把老字号与时尚对立起来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今天的老字号, 哪一个不曾是当初的时尚?我们的错误, 在于观念的老旧, 在于继承者的顽固不化, 没有不断给予老字号品牌以时代发展的新内涵、新立意、新表现, 所以才使老字号显得老态龙钟。从抱残守缺的角度看, 也就难怪时尚代言者要把我们的“老字号”送进历史博物馆了。

谈起创新, 很多业者感到无所措手足, 不知从何处下手。就象毛泽东同志曾经讽剌的那样:我们一些同志得到一把宝剑, 只知道拿在手中不停的赞叹:好剑!好剑!却不知道该如何去用一样。现在很多老字号的继承者只是一味强调继承而不懂得创新, 殊不知我们的老祖宗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才打磨出一块块光彩的品牌。全聚德的烤鸭为啥好吃?六必居的酱菜为啥出名?我们沪上更是不乏各种响当当的品牌。仔细考察他们的历史, 无不是在激烈竞争中下苦工出奇制胜, 靠躺在老祖宗牌子上想吃遍天下, 恐怕永远是痴人说梦。老字号品牌, 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家业, 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精神、一种文化传承。如果不了解这一点, 那我们拿在手中的, 就只能是一块毫无生气的牌子, 可就真的只能进历史博物馆了。

在创新方面, “雷允上”近年来做了一些初步尝试, 虽不敢说成功, 但对我们的经营工作和思路, 都有一定的启发。大家知道近年来上海掀起“膏方”热, 每到冬令时节, 膏方进补成为一种时尚, 也成为沪上各家中药店争相上马的经营项目。但随着膏方定制业务量不断扩大, 传统的加工方式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一是顾客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行业之间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三是规模化生产对人员、技术、工艺、场地等条件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死抱住传统工艺不放, 一则难以满足顾客需求, 二则要丢掉市场。经过反复调研分析, 决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按照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制订膏方加工质量标准, 为“雷允上” (上雷牌) 品牌注入规范化、集约化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元素。通过标准制定过程, 我们把‘雷允上’积淀数百年的传统工艺, 经过采集、分析、提炼、筛选, 运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检测, 得出最佳工艺方案;在不影响膏方品质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 以全面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2010年7月, 在经过上海市中药行业协会、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各方专家严格论证后, 雷允上 (西) 《中药膏方定制技术标淮》终于诞生, 受到市行业协会高度肯定和赞扬。经过去年冬令以来生产实践, 按照新标准制作加工的膏方, 不仅产量大幅提高, 而且品质更有保障, 口感、色泽、疗效均超过以往, 受到消费者热烈欢迎。通过制定膏方标准给我们以启发, 只有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前人的局限, 不守旧、不怠惰, 敢于创新, 才是真正的科学传承和有效传承, 才能赋予老字号品牌以鲜活的生命力。其实, 只要认真观察一下国外老字号的生存之道, 也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君不见可口可乐仅凭一张配方走遍全球, 虽然它的口味保持不变, 但仍不断推出新品;在它每年的创意广告、包装上, 更是融入了超前的时尚元素, 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 千方百计剌激你的味蕾、唤起你的感觉, 始终吸引和保持着一大批真实的消费者。

老字号重生, 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扩张与飞腾

众所周知, 我国的老字号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困难局面, 除了企业自身原因外, 还有一个与外国企业最大不同之处, 那就是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原因, 所有老字号无一例外, 都遭遇了人为的经营传统的断层。而这一时期, 正值全球工业化发展的高潮, 各种全新的经营思路和手段层出不穷, 工商业资本积累以几何级数增长, 等到我国的老字号重新走上竞争舞台, 世界早已是面目全非。我们所面对的, 不仅仅是经营思想的更新与学习, 还有着资本实力上的巨大悬殊, 很多现代营销理念和手法的应用, 被捉襟见肘的资金所限制, 更不用谈发展与扩张了。那么老字号究竟应该怎样实现自已的发展和腾飞呢?我们认为:除了把握和弘扬企业的文化精髓, 不断创新经营思想和方法外, 还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 借助现代发达的资本市场机制, 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在这一方面, 北京“同仁堂”药业为众多老字号带了一个好头。他们在充分整合企业的文化资源和经营资产基础上, 利用上市融资这一资本手段, 迅速实现了在全国中药市场的扩张布局, 同时进军海外, 兼顾在养生、美容市场的适度发展, 较快实现了依靠单一资本积累所难以实现的发展布局, 为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乃至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酒文化 篇10

坐落在长江之滨的浮桥中学, 是一所有着74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建校之初名为“乃德私塾”, 乃德创始人写下了高亢激昂的校歌, 校歌的最后一句为“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70多年来, 学校始终坚持“文化引脉, 德润校园”的办学理念。下面结合校歌, 谈谈浮桥中学乃德文化建设的三路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一、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唤醒文化的自觉

文化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 虽然无处不在, 但见之无形, 身处其中的人们最容易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觉而不察。如何让校园文化从概念走向现实, 首要的是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来唤醒校园中每个人的文化自觉。

我校校歌的最后一句话是:“乃德崛起, 复兴中华, 在吾仔肩”, 一种办好学校、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意识跃然纸上。要把口号化为行动, 不仅需要校长有文化自觉, 也需要全校师生的文化自觉。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割断历史式的从天而降, 空穴来风, 必须与传承携手而行。学校文化传承的有形载体很多, 在唤醒全员校园文化的自觉过程中, 必须要有的放矢, 全面渗透, 重点突破。

我校以校歌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初一新生刚跨入校门, 在入学军训时, 一堂必修课就是学唱校歌;每一位新教师加入我校时, 必须要学会唱校歌;每年的校红五月歌会, 常规节目是各班大合唱校歌;中午学校的校园广播, 每天必放的歌曲是校歌。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 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哼地唱起来。这是一种校园文化自觉的表象, 因为师生, 尤其是学生很难理解校歌的创作背景和真正内涵。对此, 必须要对校歌进行深度解读。我们通过全校教师会、班级主题班会、校园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 变着法让师生更好地理解体会“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的使命与责任。

文化无处不在, 有效载体固然重要, 但唤醒师生文化自觉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巧设计、精安排。为了让师生对校园文化有深入直观的理解, 学校召开各层面的会议, 集思广益, 几经三番, 设计了一个校园文化标志 (LOGO) , 通过图片对校园文化进行浓缩性的解读, 更直观;学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 评出每月乃德之星;学校展板、画栏等外显宣传资料, 都紧扣校园文化, 学校大墙上张贴“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八个大字;每月小组合作展板边上横批都是“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等。时时处处都能找寻到校园文化的印迹, 人人皆知, 这是提升校园文化自觉的必备条件。

二、敦品励学, 愈困弥坚———增长文化的自信

宏大的文化口号固然有一定的作用, 但校园文化口号只有化作行为, 才具有生命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始终坚持以传承与践行校园文化为主旋律,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 增长师生文化的自信。

我校前辈就以“乃德”为校名, 提出了“敦品励学”的校训, 学校办学坚持德字为先, 立德树人, 几十年来, 一脉相承。学校的德育工作扎扎实实, 从不虚浮。每天清晨值日班级的学生, 提前15分钟到校, 一班6人, 身披红色值日横幅站在校门口, 笑迎每一位师生;护绿队的学生检查卫生;监察队的学生到班内检查是否有抄作业和违规现象;中午值日学生带着纸与笔, 记录各班浪费食物的学生姓名。每天值日学生会把检查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 大家各司其责, 工作有条不紊, 虽然事小, 但几十年坚持如一, 是多么的不容易。风正好扬帆, 良好的自我管理文化有利于铸就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敦品励学的校训, 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浮桥中学教师身上。服饰打扮必须要规范, 不着奇装异服进教室, 不能大声呵斥学生, 同事之间不允许有打骂, 否则会引起公愤, 教学质量相对差一些的教师倍感压力……这些大多不是学校规定的, 而是学校文化传承的惯性使然。

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形势下, 学校如何不断提升办学品质、正视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提高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等, 这些都要求浮桥中学的管理者和教师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心力, 不断思考进取的发展力, 虽愈困弥坚, 但持续努力。

三、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走向文化的自强

“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喊出了浮中人办学的气魄和胆识。办好学校, 要有责任的担当, 要有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每任浮中校长都深知使命, 勇于担当。

校园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面对生源结构的不断变化,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日渐显现, 学校提出了“拿着别人的地图, 找自己的路”, 量校而行, 量法而行, 量生而行, 智慧型地吸收, 创生性地实践,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以“学习用表”为载体,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 深入学习, 勇于实践, 有成功的喜悦, 有失败的苦楚, 有理论与实践偏离的困惑, 有家长的质疑和实践的艰辛矛盾交织的忧虑等。但凡是革新者, 困难从来不是止步的理由, 思考和实践才是最好的武器。团结协作, 勇著先鞭, 是学校文化积淀在每个教师身上的显性产物, 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精神源动力。

英国酒吧与酒文化 篇11

很快,这家名为The Plough at Cadsden的乡间酒吧一举成名,不少中国人特地驱车前往,并点上一份由炸鱼薯条以及印度麦啤(IPA啤酒)构成的“主席套餐”。

酒吧红火

卡梅伦招待客人的这家乡间酒吧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不过在讲究老字号的英国,这家店还算年轻,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的英国最古老酒吧,其卖酒的时间约为公元560年。

目前英国共开张了8万多家酒吧,这些熙熙攘攘的酒吧构成了伦敦和英国各主要城市傍晚的一大街景。

很多人下班后到回家吃晚饭之间的这段时间,多半是用来和同事们到酒吧喝酒,理由往往冠冕堂皇:增进沟通与交流,或是避开交通的高峰时段。

英国人对运动有着近乎偏执的狂热,只要天气晴好,或是踢球,或是徒步,总要变着法子在外面撒欢。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英国一年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时间阴雨连绵,因此被迫宅着的英国人又培养出了另一个爱好——去酒吧喝酒。

随着10月底英国进入了冬令时,阴冷多雨的季节再次来临。在这种环境下,不少人觉得和朋友聚在一起,喝上几杯酒,才能驱散坏天气带来的阴霾心情。

和酒客的忧郁结伴而来的却是酒吧店主的欢乐:旺季又来了。不过酒吧老板的欢乐,同样是建立在警察和医生等人备感头疼的基础上的,因为他们不得不面对英国城市的顽症——酒吧里出来的醉汉太多!

盛产酒鬼

在英国,过度饮酒成为像喜爱足球那样的全民现象,只不过酗酒造成的社会现象要恶劣得多。

60多岁的人是酗酒的主要人群。自上世纪50年代后,英国酒类的消费量逐年上升。除了老人爱喝外,年轻人也不甘落后。据统计,11~15岁青少年中酗酒的比例高达20%,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出演电影《哈利·波特》男主角而成名的年轻演员丹尼尔·雷德克利夫坦言,英国年轻人中,有一种以狂饮、滥饮、一醉方休为荣的不良文化,而很多年轻人经常因受同伴压力被迫拼酒。

一项调查表明,英国比欧洲其他国家更盛产酒鬼。虽然英国人喝酒的频率并非欧洲最高,但他们一旦喝起酒来,就是一副不醉不归的架势。约12%的英国人承认自己一次能喝7杯以上。而在保加利亚、希腊和奥地利,几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大量饮酒正使英国成为欧洲的肝病等可预防疾病的发病重灾区之一,而英国的医疗服务系统为治疗因酗酒导致的各类疾病每年要花费27亿英镑。

此外,英国很多城市都存在夜间在公众场合酗酒、烂醉,最终或者导致暴力犯罪或者动用急救服务的社会问题。

同样烦恼的还有警察。醉汉们让英国警方伤透了脑筋,他们对那些醉倒在街头的人不能视而不见,但管理这些醉鬼本不该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因此警方作出计划,准备将街头醉鬼送到商业营运的“酒醉者收容所”,等他们清醒后自己支付费用,以此节省警力资源。

更严重的是,由英国政府建立的智囊机构“社会正义中心”提交的一份报告说,英国人每年在饮酒和使用毒品方面的花费高达360亿英镑,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滥用酒精之都”。

因此,首相卡梅伦有点坐不住了,他誓言将出台强力政策,迫使酒吧、超市及酒精饮品制造商变得更注重消费者健康,更主动拿出能确保消费者“负责任饮酒”的举措。

首相的设想变成政策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目前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自律。

英国人也知道喜欢酗酒的习惯不好,因此也常常自嘲。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电视剧《神探夏洛克》里,福尔摩斯和搭档华生医生常常喝得醉醺醺,直到无法侦破案件。看到这一幕不少英国人都会会心一笑,连大名鼎鼎的神探都是如此,自己再来一杯也无妨。

闻酒识身份

在经常阴雨连绵的英国,拥有强大抗抑郁效果的酒可谓是跨性别和跨地域的全民性爱好。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全球各国酒精摄入量排行榜上,英国进了前20名。

英国人虽然普遍爱喝酒,但种类选择上却各有所好。比如,有钱人都喜欢喝葡萄酒,中产阶级偏爱杜松子酒,而对于劳动人民来说,最爱的则是烈性的威士忌和大杯的啤酒。因此,看到一个人的杯中物,大概也能对其社会地位了解几分。

在英国,不同阶层喝各自的酒是有历史渊源的。

大麦酿造的啤酒一直是劳苦大众的最爱。而从13世纪起,从法国波尔多地区运来的葡萄酒则是达官显贵的最爱。因此当300多年前英格兰内战的时候,议会军大都喜欢啤酒,而保皇派则钟爱葡萄酒,并借此展示自己的贵族气派以及和欧洲大陆文化的联系。后来君主制复辟后,啤酒和葡萄酒便日趋成为区分社会不同阶层和政治立场的符号,高贵者喝葡萄酒,庶民百姓喝啤酒。

无论是爱尔兰的健力士黑啤酒还是苏格兰威士忌,这些谷物酿造的酒都算得上是英国的本土饮品,价格相对便宜,而且群众基础好,在街头的小酒馆里就能买到。

17世纪末,从荷兰引进的烈性杜松子酒逐渐在英国流行开来。由于对其早年的管理比啤酒宽松,因此很快流行开来,不过很快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不少路边醉汉手里都拎着杜松子酒的空瓶子。

相比之下,喝葡萄酒喝醉的人就少得多,理由其实很简单,葡萄酒大多是进口货,价格较高,喝葡萄酒的人也大都自持身份,这个讲究格调的群体不会让自己醉倒在桌子底下。

每年喝掉17亿瓶葡萄酒

罗马人在2000年前征服不列颠列岛的时候就已经把喝葡萄酒的习俗带进来,然而由于英国气候常年冷湿,英国的气候缺乏让葡萄得以成熟的阳光,葡萄很难有好的收成、结出上乘的果实,因此本土酿造的葡萄酒一直难以形成气候。在葡萄酒酿造方面,英国和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邻居相比,始终矮一头。

不过,英国的有钱人几个世纪来一直迷恋舶来的葡萄酒。这一喜好也影响到了更广阔的社会群体。目前,英国人每年喝掉17亿瓶葡萄酒,这一产业每年产值高达60亿英镑。

在英国,银行家密集的伦敦金融城一直是葡萄酒坚固的堡垒,产自法国波尔多的酒仍是金融界人士的最爱。从古老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到资深的银行家们,在波尔多都拥有自己的酒庄。即使是新晋的金领们,在酒会上也会把梅多克、玛歌、波亚克和波美侯等产区挂在嘴边,而且还时不时蹦出一两句法语。在金领们云集的酒吧里,酒单上的文字也都是法语,这算是仿效英国王室国宴的体例了。

大笔的酒钱都被欧洲大陆的酒庄赚走,英国的酒商们也不甘心。托全球气候变暖的福,英国南部的日照时间近些年在增长,雨水也减少了,天气逐渐变得适宜葡萄生长了,这让英国的酒庄可以用更好的葡萄酿酒。

而本土能出产好的葡萄酒,似乎也带动了英国人对这种酒更大的兴趣。在酒吧里放弃啤酒、威士忌,改喝葡萄酒已经在中产阶层、甚至很多工薪阶层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潮流。

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研究 篇12

1 四川少数民族分布及概况

四川是由5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省份, 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达到408万多, 其中有14个世代居住的少数民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土家族、蒙古族、傈僳族、纳西族、满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其中彝族是四川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达到了185万左右, 也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它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凉山州、攀枝花市和乐山市。藏族排在彝族之后位居第二, 人口达到了125万左右, 它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甘孜州、木里县和阿坝州三个地区, 这里还有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其人口数为25万左右, 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汶川县、理县、绵阳和茂县。回族人口达到了10万多, 主要分布在青川县、苍溪县、阆中市、武胜县、新都区、崇州市、宜宾市等地。四川的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其中酒是各个民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通过酒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本民族的特色之处。

2 四川主要少数民族的酒文化特色

四川是个少数民族居多的省份, 各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酒文化, 笔者主要介绍下四川彝族和藏族的酒文化。

2.1 四川彝族的酒文化

彝族自古以来就有生以酒迎来, 死以酒送归的规矩。无论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民间活动, 都离不开酒, 有谚语说:“彝区贵酒, 汉区贵茶”, “有酒便是荣, 有酒便是宴”[1]等等, 这正说明彝族离不开酒, 酒是彝族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凡事几乎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可以进行饮酒, 彝族的酒文化是特有的并且是丰富多彩的。

酒礼酒俗代表了彝族的文化意识、文化风貌, 其中的酒俗文化一些是祖祖辈辈继承的原始文化, 一些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彝族酒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它又保留着彝族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 是彝族人们世世代代努力积累的精华。

彝族的饮酒方式是根据场合、对象、用途、条件等来决定的, 每个饮酒方式都要遵循一定的饮酒规则。这其中的饮酒规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祖灵为大, 行酒必先。凡是在节日里, 宗教祭祀及家人亲友在家饮酒时, 第一杯酒一定要敬给祖灵和各神灵。该杯酒在祖灵供桌上放置一会, 然后由主家人分别分享后, 别人才可饮用;主人和客人分别使用各自的饮具, 客人到彝族人家做客, 彝族家主人倒酒先敬客人, 自己也会陪着饮酒, 主人与客人的分别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各自用各自的饮具, 各饮各的酒;尊卑有序, 长幼有别, 凡是饮酒时候, 都要遵循先尊者后卑者, 先长辈后晚辈的顺序, 这其中有谚语曰“酒是长辈的, 肉是青年的”[2];特殊的酒, 还要贻赠。彝族人们尤其重视女性敬的酒, 娃娃的认亲酒、拜年酒等, 这时候彝族人不会一家人独自饮酒, 会召集本村或者是本家族人一起来饮酒, 并且饮酒者要向敬酒人赠送一些东西如钱、物品等等, 以此作为纪念;见者有份, 共分享, 彝族人在饮酒时遇到很多人, 那么这些人就参与进来, 采用就地围成一圈, 一人分一口, 酒杯依次传递给每个人, 围绕着轮流喝酒, 见到的可以一起分享, 这就是彝族有名的“转转酒”。除此之外, 彝族还有很多酒俗酒礼文化, 如寡酒成宴席, 先酒后饭;一边饮酒一边谈笑风生, 不喝闷酒等等。

彝族饮酒分很多种类别, 如女性酒, 在彝语中称为“尼知娆知”意思是女性敬的酒, 不论是什么场合下, 只要是女性敬酒, 彝族人们看得很珍贵, 被敬酒的人要回赠礼物, 在火把节时候, 姑娘们就会带着自己酿制的“姑娘酒”, 来到村中主要的交通要道, 把酒分发给行人, 前来参加的人都要给姑娘礼物, 并且姑娘给的酒不能不喝, 如果赶上姑娘的有情人, 其赠的礼物不在于多少, 但一定要有纪念意义;又如安慰酒, 当亲友有生病的、去世的时候, 彝族人必带酒去看望、安慰, 若去去世人家, 进屋后要用酒来祭奠去世的人, 然后劝慰亲人节哀顺变, 好好生活。如果没有准备突然遇到了, 那也要买酒再去安慰亲人。除此之外, 彝族的饮酒类别还与很多:成人酒、订婚酒、娃娃认亲酒、家支酒、开戒酒等等, 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饮酒方式、饮酒规则, 彝族最壮观的饮酒类别当属吊丧酒和送灵酒, 它是彝族人重要的社交活动, 参与饮酒热的人数会达到成千上万, 时间上会持续数日或者数十日之久。

2.2 四川藏族的酒文化

在藏族饮酒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惯, 尤其是青稞酒, 藏族的青稞酒算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酒, 青稞酒的制作很简单, 以青稞为原料, 把请客洗干净, 用水浸泡一夜, 然后放在大平底锅内烧煮约两个小时, 然后将青稞捞出凉一下, 去去水气, 再把发酵曲饼碾成粉末均匀地撒在青稞水中搅拌均匀, 最后装进坛子里面密封好, 隔一两天就可以取出饮用。四川藏族有个特别的酒俗, 在四川嘉绒的藏族人们, 平日里对来的客人先敬一壶酒, 然后吧食物用盘奉上, 客人一人一份。而在阿坝的藏民, 凡是见到熟人从家门前经过必回请进屋内敬一碗酒, 熟人若不进去, 藏民就会把酒拿出来请熟人喝, 以表示慰劳。四川阿坝的藏民对酒的钟爱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他们用茶代酒, 不论是吃糌粑还是吃干馍, 他们都用酒代替茶或开水, 甚至是吃烤土豆也要把土豆泡在酒里面。每逢盛大节日, 藏族人民就会载歌载舞, 畅快饮酒加以庆祝, 唱歌是藏族饮酒是时不可缺少的环节, 手拿酒杯载歌载舞, 但酒还不能撒出来, 在敬客人酒时, 藏族人们先要擎着酒杯唱酒歌。藏族饮酒的酒具也很讲究, 有酒壶、酒杯、酒碗, 其做工精湛, 外观晶莹剔透, 上面还绘有“八吉祥”图案、“六字真言”等。藏民爱酒但不酗酒, 饮酒是表达快乐, 从没借酒消愁之说, 这就是藏族的饮酒的最高境界, 值得我们学习。

3 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的传播方法

3.1 通过非物质文化收藏进行传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久远, 关于酒的文献也颇多, 因此, 历史文献对酒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大意义。四川少数民族的酒文化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不论对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具有极大地吸引力。

利用历史文献大力推广宣传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 如在明代冯时化的《酒史》中就有“酒自仪狄、杜康始, ”古今智者把酒作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因为酒乃春也, 所以自古以春给酒命名的颇多, 如“五粮春”, 司空图《诗品.典雅》中有曰:“玉壶买春, 赏雨茆屋”[3]。还有关于酒的传说、酒歌、酒令、文章、论著、礼仪风俗等非物质文化收藏。这些非物质收藏可以称之为酒文化的灵魂。如苗族酒起源于一个传说:有人把剩下的糯米反放在锅里, 然后就出远门了, 几天后回来发现糯米饭表面长出来一层白毛, 还发出清香味, 此人就拿起来吃了, 感觉味道不错, 后来人们就这样开始酿酒了。此传说在晋代文学家江统的《酒诰》中也有记载。又如土家族的咂酒文化, 很多文人墨客都为咂酒写下了很多诗歌, 也为咂酒留下了宝贵的史书记载资料。唐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巫峡中心郡, 巴城四面风, 薰草铺坐席, 藤枝注酒樽, 蛮歌声坎坎, 巴女舞蹲蹲”[4]。还有李焕春竹枝词:“糯米新熬酒一壶, 吸来可胜碧筒无?诗肠借此频浇洗, 醉咏山林月不孤。”[5]等等这些诗词描绘出的是土家族人们畅饮咂酒的热闹画面, 体现了土家人的热情、豪爽的民族个性, 也为咂酒注入了诸多文化内涵。对于咂酒的喝法也有一定讲究, 它不同于往日的喝酒方式, 咂酒是用竹管吸饮, 主人给客人倒满咂酒后, 前一个客人用竹管吸咂酒, 后一个客人用毛巾擦拭下继续吸饮, 该喝酒方式又称为喝“砸抹坛酒”, 用咂酒招待客人是土家族待客的最高礼仪, 有诗文曰“贵客临门共咂酒”[6], 说明咂酒是土家人最具诚意的待客之物。还有在饮酒时彝族会唱《酒礼歌》, 苗族会给路人喝拦路牛角酒等酒俗酒礼。

这些非物质文化的收藏对传播本民族酒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我们要充分保护这些非物质收藏品, 通过这些收藏品来推动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的传播, 酒文化的收藏是酒文化传播的桥梁。

3.2 通过关于酒的收藏品进行传播

酒的收藏品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传播媒体, 酒文化的传播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关于酒文化的收藏品就是一种较普遍的传播方法, 酒文化的收藏除了上述历史文献的记载收藏, 还包括关于酒的物质收藏如收藏白酒、红酒、药酒、民族风味酒等;还有酒器的收藏:酒瓶、酒杯、酒壶、酒盅、温酒的器具、取酒的工具、造酒的模具模型、酒盖等;还包括酒的标识、酒的说明书、酒的包装盒、有关酒的广告宣传单及图书报刊书画等等,

酒具也是一种传播媒介, 因为酒具承载着一个民族酒文化的特色, 譬如很多酒具上的图案、造型都很别致, 图案绘画栩栩如生, 色彩斑斓, 一些图案则是标有本民族的代表动物或几何图案等, 从古就器酒具就有着极大的社会交际功能, 随着礼制的形成, 酒器酒具也逐渐发展为具有礼器的象征, 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及对客人的尊重程度, 具有了等级的标志符号作用。因此, 酒具也是少数民族酒文化发展传播方法之一。

除此之外, 少数民族酒文化的传播方法还有各种载体, 如借助于家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宗教文化等, 这些文化载体为酒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发展传播的空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利用网络媒介进行传播, 引领酒文化与国际接轨传播到世界各地。

4 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的发展策略

1) 整合各民族资源, 集中体现各民族特色。整合汇总四川各个少数民族酿酒方法、酿酒特色、酒器酒具等资料, 向人们展示系统的民族酒文化信息。

2) 建立系统的宣传平台, 增强国际影响力。加大各民族酒文化的宣传力度, 利用现代化手段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可以建立系统的宣传平台, 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挖掘, 让世界都来认识四川少数民族的酒文化。

3) 对非物质收藏品进行整理汇编。非物质收藏品对酒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大的价值, 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整理汇编, 形成系统的资料信息, 方便向世人展示, 如整理相关的历史文献、诗歌、诗词、书画等, 增强对阅读者的吸引力。

4) 做好酒的外在包装, 丰富酒文化内涵。“酒香也怕巷子深”, 所以, 要做好酒的宣传工作,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对酒外在包装要做精心研究, 既要体现出本民族的特色, 还能凸显酒的特色, 让人一见就能留下很深的印象, 做好酒包装是促进酒推销的关键, 也是酒文化传播的重要基础性环节, 让四川少数民族酒包装的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 不论从材质还是形状等方面进行精心研制, 使其成为世界上独有的特色包装。

5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 四川各种极具特色的民族酒也得到了发展如咂酒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五粮液酒, 还有泸州老窖、郎酒、曲酒等, 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为今天川酒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让川酒名扬天下。本文从四川少数民族分布及概况、主要少数民族酒文化特色、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的传播方法及发展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希望对大家认识川酒文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也希望四川少数民族酒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洪光住.中国酿酒科技发展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2]伍新福.苗族文化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0.

[3]刘军.少数民族酒歌的类别、特点及社会文化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24 (2) :26-31+56.

[4]潘正云.凉山彝族酒文化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1999, 21 (S3) :3-6.

[5]蒋雁峰.中国酒文化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健康档案信息一卡通下一篇: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