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体系改革

2024-12-06

实践体系改革(通用12篇)

实践体系改革 篇1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是国内一所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的公有制医院。它以全新管理理念和体制成为改革的“试验田”[1]。医院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首先是打破传统的行政体制,确立自身的无行政级别的事业单位的地位。在人事制度上,不再延用传统的由上级定编的方式,而改为真正意义的全员聘任制,委托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人事托管。院长视工作岗位以及医院负担成本能力而决定用人的档次和数量,并实施医院选聘、辞聘、升降聘任级别和奖惩等人事工作。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和实践公立医院薪酬绩效改革。

1 薪酬体系改革思路

1.1 医院薪酬体系改革的目的

要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核心价值观,不断营造以绩效为特征的优秀医院文化,通过薪酬体系制度创新,激活员工内在潜力为医院提供长效激励机制,最终实现医院的发展战略[2]。

1.2 在薪酬形式、结构和标准上实施医院薪酬体系改革

主要是以岗定薪,以绩定酬。设立岗位工资,淡化身份、强化岗位,突出业绩,根据不同岗位的责任与风险大小、能力高低以及岗位技术含量的要求等,定级定薪。设立绩效工资,加大薪酬高弹性激励作用,为引进和稳定优秀人才,具有和保持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1.3 医院薪酬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

一是推行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和全成本核算,严格执行年度人力成本预算。二是建立以病种数量、技术难度、效率、成本控制和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分配模式。纠正以“收入减支出结余提成比例”的绩效(奖金)核算模式。三是充分运用薪酬这一激励杠杆,调动员工积极性。坚持效率优先,充分兑现多劳多得;兼顾公平,调节分配差异;按贡献大小分配薪酬,向临床一线倾斜,向优秀人才倾斜。

1.4 实施医院绩效管理

绩效是效率、公平、成本、质量与安全、满意度与反应性(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表现[3]。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的基本方法,因此,要大力推行医院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预算管理、收入分配,支付标准以及医院系统评价。

2 薪酬体系

医院薪酬体系包括工资体系(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福利及补充薪酬体系两部分(见表1)。

2.1 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天津生活保障线+工龄工资+档次工资。(1)以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为依据,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目前为每月920元);(2)工龄工资,每年2元;(3)档次工资,每档50元/月。从0档开始累计,年度考核合格者,上调1档。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全年累计请假超过半年者、未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或未通过初次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者当年不调档次工资。

2.2 岗位工资

岗位工资共分为18个级别,(6级,每一级3档),根据每个员工所在岗位来确定,员工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技术职称、培训经历等因素作为岗位级别参考条件。岗位工资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的原则。

2.2.1 定岗定薪方法。

新入职员工的岗级或满足晋级的基本条件员工的岗级,均由所在部门/科室主任考核,提出主要决定性意见,经人力资源部审核,报请院长办公会审批后执行。

2.2.2 起聘岗级规则。

应届大专生起聘5.3级;应届本科生(医疗、护理)起聘5.1级;应届硕士生起聘4.3级;应届博士生起聘4.2级;非临床护理人员(门诊、体检、医技等科室)起聘6.1级;科室文员、挂号收费员、库管员起聘6.3级。

2.2.3 调级规则。

(1)原则。以岗位编制为准绳,有岗位可晋级,无岗位加薪不晋级;(2)年限。级别越高年限越长。例如5级3年上调一级,4级4年上调一级,3级5年上调一级。2.2.4特殊津贴。(1)年薪制院长特聘津贴。对医院、科室发展贡献突出的学科带头人或引进的重点学科带头人实行年薪制。年薪制也与岗位、业绩考核相挂钩。(2)特殊岗位津贴(如ICU、CCU护士)。(3)其他岗位津贴,如放射补贴等。

2.3 绩效工资

2.3.1 绩效工资是薪酬体系的一部分。

月绩效工资分为岗位绩效和考核绩效两部分。(1)岗位绩效。即与岗位工资相对应共分为18个级别,每一个岗位有固定的绩效工资,通常被描述为系数是1。在实施时,医院要求科室首先按每位员工的岗位,发放系数1的岗位绩效;(2)考核绩效是绩效超过系数1的部分,在实施时,医院要求科室按照每个员工工作量、质量的考核进行发放。

年终绩效与医院人力成本预算和院科两级年度绩效考核有关。

2.3.2 强化指导与监督绩效工资的二级分配。

科室成立由至少3人组成的绩效分配小组,依同工同酬、按劳分配的原则,拟定与公开科室分配原则和方案,上报财务备案,并有财务监督审核,不得平均发放。

2.3.3 试用期内绩效工资按50%发放。

新到岗应届生员工绩效工资前半年不发放,后半年按50%发放。

2.4 补充薪酬体系

包括公共福利和“五险一金”,人人均等。具体内容见表1。

3 绩效体系设计与方法

3.1 指导思想

将绩效管理纳入医院发展战略,医院通过激励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通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来保持患者的忠诚,最终实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绩效工资指标与考核体系

3.2.1 常规指标。

临床、医技科室和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指标见表2。

3.2.2 常规指标的病种与技术等级制定。

(1)召开医院质量委员会,由各专业专家按照I C D 1 0或手术ICD9CM3分类确定临床科室病种和医技科室按诊疗项目分类,并参考对照上一年度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和医技科室诊疗项目数据后确定。(2)由各专业专家按技术难易和风险程度打分。例如:心脏外科病种51个,技术难度等级1~8级。表3仅展示每一个等级的两个病种。

3.2.3 常规指标考核标准。

(1)成本比,参考上一年成本比,按科室制定成本比标准,若成本比每升高1%扣绩效额1%;(2)患者满意度标准为90%,每降低1分扣绩效额1%;(3)平均住院日,医院标准9天,按科室分解制定标准,平均住院日每上升1天扣绩效额1%;(4)护理质量综合考评标准100分,为每降低1分扣绩效额1%。

3.2.4 医院综合质量考评标准。

除常规指标考评外,绩效考评指标依据我国《医院评审标准》、《医院管理评审指南》以及《全国百姓放心医院标准》和《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5],拟定医院质量控制方案和工作计划,由九大委员会和各职能科室执行,按月进行质量检查与考评,并与当月绩效挂钩。其中有综合质量检查考评,也有单项质量考评,例如:单病种质量(平均住院日、费用超标)、医院感染漏报、抗生素预防用药不合理以及各核心规章制度未落实等。

3.3 考评方法

3.3.1 医院绩效采用总预算控制法。

第一步制定年度人力成本预算(近3年持续在25%~27%之间);第二步制定绩效占固定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比例(约45%~50%);第三步划分一类科室(心内科、心外科、ICU、CCU、急诊、护理单元)、二类科室(医技科室、门诊、手术部、介入中心)、三类科室(职能科室及其他),拟定各类科室比例,分别为一类科室44%、二类科室34%、三类科室22%;第四步计算费率,即每一个病种或项目的金额(全院绩效预算总额除以全院病种按技术难度和预测年度数量目标);第五步,每月先按预算方法提取绩效总额,再按当月实际完成情况计算做细微调整。

3.3.2 临床、医技科室、护理单元绩效基本计算方法。

(1)科室病种或项目、难度系数、费率和数量相乘得出科室绩效总额;(2)扣除科室成本比、满意度和平均住院日考核不达标金额;(3)扣除单项质量考评不达标金额。

3.3.3 职能科室绩效计算方法。

采用总额约算法,按比例提取。

3.4 绩效评价与年终绩效奖

3.4.1 目的。

应用平衡计分卡的原理[4],制定医院发展战略,将客户、财务、内部管理、学习与发展构建一条服务价值链,进行绩效评价,通过年度绩效考评评价医院发展战略实施情况,对比分析发展趋势,包括医院之间的横向对比,自身纵向对比以及与标准对比,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制定下一年度医院工作计划。因此,年度绩效考评是重点,根据考评结果发放年终绩效。

3.4.2 绩效评价体系。

分别建立院级、科级及个人三个层次的年度绩效评价体系[6]。本文介绍院科两级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及考评标准(见表4、表5)。

3.5 年终效益

按总额预算得出年终效益奖总额,根据科室奖金比例进行分配。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科室年终效益奖=全院年终效益奖总额×科室所占比例×科室年度绩效考评分数/100。

4 实施与效果

4.1 实施

从建院以来就采用我院自定的薪酬绩效方案,随着医院发展,方案先后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一是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出台了调级加薪的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个级别调级的时限,并对全院99%的员工进行了工资晋级调薪。二是2010年年初,调整了绩效工资方案。全院绩效均不采用“收减支结余提出比例法”,扩大了病种范围,加大了技术难度等级,提升了费率。护理绩效单独核算,与护理单元的工作量、工作强度紧密结合,并由护理部和护士长发放。

4.2 效果

医院薪酬体系改革既突出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又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七年来医院不仅业务量显著增长,而且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医院人才队伍日益扩大,吸引了许多长期在国外从事医疗的专家加盟,医生护士队伍稳定,年流失率≤3%。医院薪酬体系改革,一方面有效地控制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员工的薪酬待遇,七年来,医院的人均收入位于天津市30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前5名。2010年在总额预算的前提下,将人力成本由25%提升至27%,绩效与固定工资比例达到1∶1。

参考文献

[1]刘晓程.我们种着一块改革“试验田”[J].中国卫生,2009,(9):59-60.

[2]郑大喜.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的绩效评价与薪酬分配[J].医学与社会,2010,23(2):15-17.

[3]胡善联.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12(6):517-518.

[4]崔爽,杨九龙,李传荣,等.利用平衡计分卡原理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J].卫生经济研究,2008,(8):8-11.

[5]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M].3版.陈同鉴,王羽,周简,译.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6]高解春,郭永瑾,赵军,等.公立医院院长绩效评价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5):318-521.

实践体系改革 篇2

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是一个循序暂进、逐步深入的过程,贯穿于大学4年的学习当中,具体应包含4个环节。首要环节为实验实践教学基础环节,包括生命科学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如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植物野外考察等基础实验课,微生物发酵、生化分离工程、细胞工程等专业实验课,属基本技能训练。实验教学以课堂实验为中心,注重实验教学效果,系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为专题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包括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各专业方向模块如生物制药、水产养殖等方向涉及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专题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以培养操作能力和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为主要目的。第三部分是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企业见习、生产实习以及生物技术相关企业科研考查、专题调研,企业生产研发技术人员来校讲座和报告等,通过实际了解和参与生物技术企业的生产,给学生提供理论联系生产、专业技术和实际工作结合的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为毕业后参加工作积累技术经验。第四部分是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参与教师科研,以及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设计)等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以上4个部分构成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平台,构成一个从理论到应用,从书本知识到工厂应用的有机体系[1]。

实践体系改革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数控专业 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这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主要包括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通过实验、实训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教会学生操作各种仪器设备、工具量具,再通过一定的综合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来,围绕学生就业需要,针对以前专业实训时间少、独立动手操作训练机会少的问题,对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我们重点抓了六个主要环节,即重构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管理、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教学考核。

一、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重构的重点是开发综合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在增大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在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减少前提下,通过整合课程体系,满足高职数控专业教学的需要。如《CAD/CAM实用软件》课程中删去了理论性强的内容,突出了应用性,学生可以利用软件完成三维实体造型,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生成刀具轨迹,并对刀具轨迹进行仿真,最后根据数控系统的特点,生成数控加工的程序。《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这门课程综合了数控编程和数控操作与加工的内容,把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综合为一门课程,把理论与实践实实在在地联系起来进行一体化教学,加上本课程有14周的综合实践训练,保证了学生的数控机床操作和数控编程两个关键能力的掌握和提高。综合课程的开发为深入的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础。近十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常州市的优质教学资源,与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现代工业中心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其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是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是“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江苏赛区选拔赛”的赛场,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拥有各类数控机床64台,其中:数控车床22台,数控铣床21台,加工中心21台,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该基地使学生能享受到国内一流的数控技术实验实训设备,并得到相应的教育和技术指导。这一方式新、投入少、质量好、效益高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同行的称赞。

三、 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包括实践项目的策划、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操作的指导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等方面。我们制定了数控技术专业群各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指导要求、操作要求、考核要求等;设计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和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两门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案;通过招聘引进和对现任教师进行实践操作方面的专业培训,目前已形成了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讲师、助教等较为合理的师资结构,为实践操作的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力保证。

四、培养专业基本实践能力

专业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从简单到复杂,稳步提高,努力做到在学期间不间断,同时不断增加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时间。目前实践课程学时已超过总学时的50%。通过机械CAD实训,机械制图测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加工实训、钳工实训、数控编程与操作技术实训、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能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来逐步达到培养目标。

五、 提升专业综合能力

专业综合能力是指解决数控专业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这种要求对于将要毕业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高的。要培养出这种能力,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环境和时间。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培养学生具备专业基本能力以后,充分利用学生的毕业实践环节(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将学生的毕业实践环节与就业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到未来可能就业的企业或同类企业去进行6到9个月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这两年我们把数控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安排到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常发集团等知名企业顶岗实习6个月,使学生的实践环境与将来的工作环境基本一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实习,可以充分了解企业的情况和工作过程,提高专业综合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六、 推进实践教学考核环节的改革

学生毕业后能迅速上岗工作,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我们在推动这一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此采用了教学、实训与考证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综合相应工种应知应会的基本要点,实践教学在保证实践要求的前提下,突出相应工种的技能要求,并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达到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经过理论和技能考核获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来代替理论课和实训课考试,大大调动了学生考证的积极性。近两年,数控专业的学生全部获得了国家数控加工技术中级资格证书,约有90%的学生通过进一步努力获得了国家数控加工技术高级资格证书。

我校这几年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收到明显效果,毕业生就业质量越来越好。我们将随着时代发展和市场变化,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数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洪林.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教育与职业,2005(1).

实践体系改革 篇4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尤其是机械综合设计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械原理和设计课程具有实践性强、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的特点,因此这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一直是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实践教学的好与坏不仅影响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直接决定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目前,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开设的实验绝大部分是以演示型和验证型为主。如《机械原理》课程的“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机械设计》课程的“测定带传动的效率和滑动率”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很少有学生能发挥主动性去将实验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进行探索,更多的是扮演一个被动角色,按照既定实验步骤进行简单操作。加之部分实验设备台数又少,每组人数又多,很多同学在实验时只是走马观花地应付了事,这大大降低了实践环节应起到的效果[1],达不到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机械原理与设计的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1 机械原理与设计的实践改革

1.1 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根据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的特点,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课题组首先对两门课程的实验形式进行改革,将原课内实验改为实验环节独立设置形式,并进行单独考核和计学分;其次对这两门课程的实验课时进行调整,由原来的16学时调整到目前的22学时,主要用来增开综合设计性、创新设计性实验,从而提供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机会;再次对这两门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体系[2,3]进行改革。按照实验教学规律,以对学生进行系统而完整的方法和技能训练为目的,在保持实验内容新颖和有特色的基础上,对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和项目进行改革和组合,分类设置实验项目和内容,构建完整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使实践教学效果最佳化。为此,课题组将实验内容划分为如表1所示的三个模块共11个实验项目,其中综合性和创新设计性实验项目6项,占所有实验项目的54. 5%,是改革前的4.4倍,这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应用现代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改革

目前,多数高校“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4,5]题目是二级齿轮减速器。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动机的选择、减速器的设计和联轴器的选择等。设计的工作量主要有减速器装配图一张、重要齿轮和轴的零件图,以及一份设计说明书。通过课程设计,大多数学生感到收获较大,认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课堂学习代替不了的,能够锻炼自己设计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极好机会。但从“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内容和效果来看,目前还存在如下问题:1) 学生不能将作品与工程实际相结合;2) 设计出来的产品性价比很低,甚至无法加工;3) 无法发挥自身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多是按图索骥式设计,积极性不高。因此,引入一些新的课程设计题目是当务之急。课题组在综合性课程设计改革方面,一方面将课程设计题目与我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提出了比如海洋起重机、船用夹板起重机和船用夹板机械等设计题目;另一方面结合教师科研项目,从中提炼出课程设计题目。通过这些改革使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结合更紧密,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3 开展第二课堂,提升创新能力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题组根据机械原理与设计的课程教学内容,联合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首先,连续两年成功申报到学校本科创新项目,其中服务机器人及其导航系统在2011年受到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支持,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以机械设计为主,里面涉及到了方案设计、机构运动分析、传动方案设计、零件设计计算和选用等知识点,涵盖了机械原理和设计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工程项目驱动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积极指导学生参与两年一度的机械创新比赛。2010年的“四轴飞行器”和2012年的“智能家居中服务机器人及其导航系统”作品分别荣获江苏省机械创新二等奖。2012还指导学生参加了全国机械创新慧鱼组的比赛,三项机械作品皆荣获三等奖。通过这些比赛,学生们在获得荣誉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通过项目提升了自身的科研能力,提升了自信心,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综合性实验案例设计与实践

为了进一步阐述课题组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内容和效果,本节给出表1中模块二的综合实践二教学案例。已知如图1所示曲柄滑块机构,假设曲柄转角α=α0~ (α0+1800),要求滑块按照undefined输出,α0和h0分别为曲柄在最左端时,曲柄初始角和滑块初始位置[6]。

该综合实验的要求:以滑块实际输出值与期望值的波动最小为目标,根据机械原理实验室的曲柄导杆滑块机构测试及设计平台(图2),进行结构参数(即r,l,e)的优化设计及实验验证。

整个综合实验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学生根据实验要求,选取x=[r,l,e]T为设计变量,将曲柄转角范围划分100等份,然后建立如下目标函数:

undefined

建立约束条件:

r+e-l≤0 (2)

undefined (3)

undefined (4)

2) 根据图2实验平台,测量出设计变量范围:r∈[ 0.45,0.58],l∈[0.28,0.34],e∈[0,0.15],单位为m。

3) 将式(1)作为适应度函数,利用遗传算法,按照图3优化流程获得最优设计变量:r=0.576m,l=0.28m,e=0.055m。

4) 根据优化结果,对图2实验平台进行结构调整设计,并结合动态测试系统获得滑块最终运动曲线,如图4所示。图中给出了所设计系统的滑块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

该综合性实验一改以往单纯按照要求进行验证性构件测试,而是根据工程实际进行有目的性优化、设计和实验。该综合性实验涉及到了数学建模、优化、人工智能、机械、测试等知识,较好地实现了学生的知识贯通,在加强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3 结语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主干课,为了提高实践效果,对这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系进行了改革。将原实验项目和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并增设新的设计性、综合型实验项目,使实验水平由浅入深,实验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点到多点,循序渐进,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了改革目的。

参考文献

[1]任金波,张翔.《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11,14(3):108-111.

[2]李建勇,李剑峰,等.机械原理实验教学新体系与改革实践[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7(4):90-92.

[3]段巍.《机械原理》课程改革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2):81-82.

[4]吕宝占.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7):148-150.

[5]周先军.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0(26):140-141.

高职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篇5

现代物流业高速发展的条件之一是人才。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发展现代物流业,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论文的标准格式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要了解物流行业实际情况,满足物流行业产业升级的需求。物流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必须涵盖仓储、运输、配送、报关、货代、营销等内容。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应用性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制订应遵循的原则

1.1 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模式设计及课程评价等方面。

1.2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原则

高职课程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都必须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相对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落实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首先要突出职业性,以应用为主线构建专业基础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明确各层能力培养的要求;其次,要对现有的课程模式作彻底改革,摆脱学科模式;再次,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除了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更要重视课程实施模式的创新,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结合等途径,使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

1.3 整体优化原则

实现整体优化原则,首先要考虑三组关系:一是社会需求、学生基础水平、课程目标之间的协调关系。社会需求是出发点,学生的基础是前提,课程目标应结合这二者的实际要求合理设计。二是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统筹考虑,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三是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对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不同,应在目标统一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主次地位与作用,明确核心课程、支持课程、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

1.4 层次性原则

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体现在课程之间的层次性和课程内容的层次性。课程之间的层次性表现为正确处理课程之间的先后顺序和衔接关系;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应按照人们的认识事物的规律组织课程内容,体现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循序渐进的规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那么如何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呢?我们认为,应根据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技术能力,确定课程与课程内容,并形成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两套并行、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结构。因为,从横向上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主要分布于中小物流企业、外资仓储、运输、货代行业、国有企业、林业流通企业之中;从纵向上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主要分布于商品采购员、仓储管理员、商品配送员、货运代理员、电子商务员、市场营销员、商品调度员、理货员、报关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客户关系管理人员和林业物流组织人员。

与高职高专教育目标相适应,高职高专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较大幅度地增加实践环节和实践课程比例,使实践教学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例接近1∶1,使学生能有足够的实践时

间来进行操作、综合训练并针对不同的课程和要求,分别采用实物演示、模拟实习、案例教学、社会调查、项目设计、校外实习、会计实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内容教学。

根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特点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原则;二是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原则;三是理论讲授与物流实训软件操作相结合原则;四是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原则;五是校内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原则。

2.1 进一步完善“三层双轨制”实践教学体系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三层双轨制,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其中,“三层”是指按课程间内容的依存关系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综合技能训练三个阶段;“双轨”是指理论课程和相应性实训训练。

第一层次: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物流基本技能实训能力训练和物流认识实习。包括:对港口、码头的认知,并撰写报告;基于系统初始化、入库出库操作、调拨操作、库存盘点、生产采购计划操作、查询统计操作、高级报表操作、期末结转操作的文达库存管理软件和基于合同管理操作、入库管理操作、库存管理操作、出库及配送管理操作、车辆管理操作、结算管理操作模块的尼奥物流管理系统软件操作。

第二层次:专业技能训练。包括供应链课程设计与技能训练、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基础会计实习、物流市场营销实习、供应链管理实习、网页设计与制作实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习、国际贸易实务实习、市场调查与预测实习、电子商务实习。通过以上实训实习课程的开设紧密结合网络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Access数据库创建进、销、存模块,并与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如仓储与配送、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等互为补充,有效训练学生的实训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的目的。

第三层次:职业综合技能训练。包括物流仓储、集装箱运输、堆场管理、报关业务、货运代理业务五大实训软件的操作和助理物流师考证训练。

通过“三层双轨制”的技能训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得以系统化、综合化,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2 综合运用实践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物流管理可以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主要包括:

(1)实物演示方式:这是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压缩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目前应采用的具体演示方式有:实物展示讲解方式、投影播放讲解方式、电视录像演示方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方式等。主要是让学生观看有关一些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图片,如立体自动仓库、叉车、集装箱、起重机、堆垛机、条码机、分拣设备、拣选系统等。

(2)案例教学方式:针对物流专业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引进国外物流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增加物流实践和案例教学方法。论文的标准格式物流是一门新学科,学生对其缺乏了解,因此需要让学生多参加一些企业实习,增加对物流设备设施,物流业务流程的感性认识。物流技术及理论的日新月异也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院系可以开展案例教学,通过视频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速物流知识的传播和更新。

(3)社会调查方式:这是一种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机会,围绕专业或专业相关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专题调查报告的实践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项目设计方式:这是一种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亲自动手、相互协作完成某一实际或模拟系统(项目)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的实践教学形式。如利用Access数据库创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采购、销售、库存、销售退货管理等功能,还有对供应链进行设计,并能选

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和灵活应用准时制采购策略等,该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协作能力。

(5)物流实训:这是对物流工作的一种实战训练方式,包括物流仓储、集装箱运输、堆场管理、报关业务、货运代理业务五大实训软件的操作,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6)校外实习方式: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参加实务工作的实践教学形式。校外实习属于综合实习,不仅包括仓储与配送业务,还包括运输、报关、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校外实习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和检验。搞好校外实习的关键是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一般应建立在规模较大、业务全面、物流人员素质较高的企业,要保持实习基地和实习点所聘任指导教师的相对稳定,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实习工作的计划、管理、指导、交流及检查、考核工作。

(7)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围绕自身在实习调研中提出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结论。毕业设计则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要求学生根据实习及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完成仓储活动、运输配送、堆场管理、报关业务、货运代理等活动的综合分析等任务,以培养毕业生的实际综合应用能力。

此外,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计算机及其应用的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从学生进校开始至毕业,自始至终连续进行;计算机课程和物流专业课程,从基础课到专业课实现双轨同步开设,最终实现三者的结合,应当坚定不移地执行。

具体如下图:

计算机基础→常用工具软件→VFP数据库→网页制作与网站管理

物流基础→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基本技能训练→供应链课程设计与技能训练→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助理物流师考证训练→物流综合实训

2.3 整合教学内容,开设整合性课程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需要具备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及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

由于物流具有系统性和一体化以及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运作的特点,同时企业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而增加对岗位多面手的需求,因此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而言,在教学内容整合过程中,必须坚持技能培养为主线,并依托计算机基础与数据库技术、网页制作技术。因此我们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注重从物流基本技能训练,即仓储、配送基本业务模块操作开始,逐步过渡到供应链课程设计与技能训练,即培养学生设计企业供应链、正确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在供应链环境下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应用准时制采购策略、并解决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问题;之后进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主要是运用Access数据库进行进、销、存软件的开发,并设计一些物流单据;最后就是进行物流综合实训,主要是操作金科信仓储、集装箱运输、堆场管理、报关、货代软件。在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时,要注意遵循:

(1)课程应以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科目设置的标准。在课程内容上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应用与实践。

(2)课程内容应及时反映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

(3)课程内容的多元整合绝不是几门课程的简单叠加或随意拼凑,而是根据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有机整合。这种整合除了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外,还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培养对象、知识、技能、态度的合理形成与协调发展。3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其课程教学方法的实施必须符合课程体系本身的职业性,必须适应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采用应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采用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产”与“学”紧密结合。积极实行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1 教学方法与手段要灵活多样,突出技能性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实训教学、讨论式教学、结合技能考核进行教学等方式方法,减少部分课程的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突出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物流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核心课程可以采用实训教学或模拟教学法,而《供应链管理》课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去思索、判断,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第二,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接触实际,提高实践能力。例如,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专项技能训练课中,都可以大量采用现场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到现场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又如,在教学实习中,特别是在综合实习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理货、保管、堆垛、养护、贴标签等活动以强化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第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实现产学结合,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建立起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福建林职院借鉴德国“双元制”、美国“社区学院”和加拿大CBE教学模式,并结合国内具体情况,进行创造性探索,围绕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1)建立了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即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将有关知识和技能综合成公共课(基础理论)、专业理论课和技术与实践课(技术应用)三大模块。以实践性环节为中心线索,串接这三大模块。使这三大模块既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围绕着实践性环节有机地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整体。再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职业岗位(群)和技术型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建立适合理论教学体系并具高职教育特色的,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导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式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和“分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2)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建设,突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训项目教学和制订相关教学文件。

实践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和教材,实训指导书、实训报告,实习指导书等实践教学文件和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用书,一般应包括教材、讲义、实验实习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指导书、技能训练指导书、还有音像、计算机软件及期刊等参考资料等。我系加强了对实践作业的要求、指导和管理,对实训(验)报告、实习总结、课程设计、社会调研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作业都有要求和考核管理办法,执行情况良好。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专业大类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训练的三大模块,然后,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或实训项目。其中实训项目是指将实训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就对应为一个实训项目。例如物流2004级01班、2004级02班通过2006年6月5日至6月9日一周实验、实训,学生主要是操作供应链系统基础设置、销售业务的操作(销售报价、销售订货、发货、开票、委托代销、销售调拨等)、采购业务操作(请购、订货、到货、入库、发票、采购结算等)、库存管理与存货核算的操作(入库、出库、调拨、盘点,正常单据记账,发出商品记账,直至销售记账,特殊单据记账等)、期末处理的操作(月末结账,对账)。学生熟练掌握用友ERP-U8供应链管理系统应用于企业(狭义)供应链,其中通过与金蝶K/3系统供应

链进行对比,强化了对企业(狭义)供应链的理解。充分认识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用友ERPU8供应链管理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通过对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的操作,逐渐理解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是如何结合在一起,以及如何实现流动的。

由于用友ERPU8供应链管理系统是在数据库(SQLSERVER),以及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运行的,在操作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到所学的数据库、网络技术等知识,从而加深了对数据库、网络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还有学生们在进行为期一周的物流市场营销实习中也体会到营销策略与营销手段的运用,并树立起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建立营销职业意识、学习用营销的思想分析问题。更重要的是,一周的实训,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高职教育的的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了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效果分析为重点的考试改革试点。强调考试内容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操作技能,还要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考核。考试形式随着考试内容的改革发生相应的变化,可采取笔试、动手实操、产品制作、课程设计、综合分析报告和现场解决工程问题等等。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并与福建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合作建立了“助理物流师”鉴定等级标准,目前物流2004级01班、2004级02班的学生共69人通过了“助理物流师”标准,获得了“助理物流师”资格证,通过率达到80%以上。

3.3 强化职业素质训导,突出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近几年我校在实践教学内容、方式的不断探索中,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个中心,不仅加大了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例(平均在40%以上),实行“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重实用”的职业技能训练,而且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素质训导和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根据上述实践教学的思想,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我专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我专业现有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下:

(1)职业技能训练课:计算机实训、英语训练及考证、物流基本技能训练、供应链课程设计与技能训练、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助理物流师考证训练、仓储、堆场管理、集装箱运输、报关、货代物流软件实训。

(2)实习:物流认识实习、基础会计实习、物流市场营销实习、供应链管理实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习、网页设计与制作实习、国际贸易实务实习、市场调查与预测实习、电子商务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答辩、毕业教育。

通过以上种种措施的实行,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初步形成了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式管理,产、学、研一体化,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实践体系改革 篇6

对于我们所说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在美俄等世界主要国家军队,目前还没有完全对应的专门术语。外军与它相近的,美军叫“作战指挥链”,俄军叫“作战指挥体系”,日本自卫队叫“联合运用体制”。新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中也没有这个条目。综合一些专家的观点,我们研究认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是指军队为指挥联合作战而建立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包括指挥机构的设置、职能划分和指挥关系等。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以联合作战为根本导向,以提高指挥效能为核心目标,对作战指挥体制进行的改革。

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大体上是从二战结束后开始的,推进过程几经曲折,一直延续到今天。究其时代背景和根本动因,是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战争形态深刻演变的必然结果,也是军队组织体系化、作战力量多元化、军事行动全域化的内在要求。归根结底,联合是现代战争制胜的基本规律。机械化时代需要联,信息化时代更需要联。战争实践始终是催生和倒逼外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美国军队是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当中的典型代表。

美军改革:战争实践倒逼与检验的强力推动

美国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特别是二战以来,美军经历了大量战争实践,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起步最早、主动性最强。经过近70年的三轮改革发展,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已日臻成熟。

第一轮改革是1947~1949年,属于初创阶段。美军联合作战,起始于1781年的约克敦战役。当时,华盛顿率军准备攻打英军占领的濒海城市约克敦。但当时英军力量仍非常强大,于是华盛顿以个人交情主动联系法国军队。在当年5月13日的战地日记中,华盛顿写道:“收到罗尚博伯爵(法国远征军指挥官)的来信,通知我,他儿子要到了。还收到巴拉斯伯爵(法国海军准将)的信,告诉我,他被任命为法国驻罗得岛的海军中队指挥官。两人都要求尽快与我见面。”三人会面后经过精心筹划,在华盛顿的统一指挥下,法国海军在约克敦港外与英国海军展开交战,切断英军的海上供应线和海上退路,并从海上配合大陆军的进攻;美国大陆军则从陆上围攻约克敦的英军,取得了战役胜利。目前,约克敦战役被大家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联合作战。当时的战役联合主要“靠的是战役期间指挥官个人之间的交情”交情好,联合得好;交情差,联合得差。

到二战期间,军事行动的全球化、盟国合作以及军种间协作的需求急剧上升,迫切要求美军的指挥结构做出改变。为此,罗斯福总统提出建立一个类似“参联会”的机构,即美英参谋长联合体,由专人负责来领导战争行动,起初只使用了几名利用业余时间工作的军官,职责仅限于负责参联会与总统间的联络,便于美英间的军事合作与协调。随着战争发展,承担起制定军事战略和指导军事行动的职责。后来,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提议用一个垂直的指挥机构来取代参联会,把各独立的军种统一到一名参谋长领导之下,这种架构基本上是陆军内部垂直体制的翻本。

战后,美军总结二战盟军联合作战指挥经验,检讨长期以来形成的美国军种至上、交相纷争、职责不清等体制弊端,创立了以国防部为主体的领导指挥体制,设立了参联会主席和联合参谋部,在战略层级上解决了作战指挥权不统一的问题,形成了现代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雏形。但军种仍然在指挥链上,在参联会,军种主导的局面仍旧没有被打破。

朝鲜战争中,这套指挥体系发挥了一定的效能,但军种之间的隔阂仍然比较突出。作战中,美军联合作战指挥关系复杂,各军种对本军种既有行政领导权,又有作战指挥权,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隶属关系,造成作战指挥受多线干扰。战区指挥官除了向上对国家指挥当局负责,还要受到参联会中各军种参谋长的影响,联合作战效果不能有效发挥。如当远东战区司令麦克阿瑟决定对鸭绿江桥进行轰炸时,执行轰炸任务的远东司令部空军司令斯特拉特迈耶,却将作战计划报批参联会空军参谋长,空军参谋长不同意轰炸,立刻通过参联会对此行动进行干涉,导致轰炸计划取消。美军后来检讨认为,在这套体制下,各军种“很难发起可以称得上联合作战的地面行动”。这也是美军推动后来改革的动因之一。

第二轮改革是1953~1958年,属于成型阶段。这个时期,主要是从法律上建设,特别是制定了《1958年国防部改组法》,应艾森豪威尔的要求,“取消了各军种以前作为‘执行代理人’所享有的指挥部队的法定权威。”同时,国防部长尼尔·麦克尔罗伊指示“建立两个指挥渠道:针对已部署部队的作战渠道和针对支援任务的行政渠道。”“涉及作战指挥和部队使用时,指挥关系自总统起下至国防部长,再向下到参联会,由其负责传递命令,然后抵达联合司令部和单一军种司令部总司令。涉及军种的训练和装备时,指挥关系自总统起下至国防部长,然后到各军种部长,最后到每个作战司令部内的军种司令部。两条指挥链均汇合于军种组成部队司令部一级。各军种组成部队司令部负责部署于联合司令部中的本军种的部队。”例如,第6舰队在训练和装备方面走的是海军指挥系列,但当它被部署到地中海时,就要接受负责地中海的联合司令部—美国欧洲司令部的作战命令。在美国欧洲司令部中的第6舰队和所有其他海军部队构成了美国欧洲司令部中的海军军种组成部队司令部,欧洲司令部中掌管所有海军部队的海军将领为海军军种组成部队司令。军种组成部队司令接受其所在的地区性总司令的作战指令,但有关装备、训练和其他保障方面的事宜却由其自己的军种负责。

nlc202309081152

这次改革从根本上实现了作战指挥权与建设管理权相对分开的体制性突破;建立了总统和国防部长对作战司令部的直接指挥关系,把军种排除在作战指挥链之外;强化了国防部长和参联会主席的职权,明确了战区联合司令部在军事上的联合指挥权。但军种对作战指挥的干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主要表现为:各军种利用他们所掌握的行政资源,在作战指挥上继续操控作战司令部下属的军种组成部队,在决策流程上干预联合参谋部的工作。这种状态一直延续了近30年,用美国学者帕利尔的话说,就是改革进入了“冬眠期”。由于这轮改革不到位,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战争和军事行动上的指挥不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军种拥权自重、联合机制举步维艰的局面。

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建立的军政军令分立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在战争中运行不畅,联合司令部司令权力不够集中,限制了联合作战指挥能力。越南战争是在太平洋司令部的辖区,理应由太平洋司令部指挥,但实际上战场没有一名全面运筹战事、拥有指挥全权的战区最高指挥官,作战指挥权由战略空军司令部、驻越军援司令部、太平洋舰队分享,彼此之间各自为政,没有统一协调的计划。同时,空军、海军和驻越军援司令部都有自己单独的作战区域,根本谈不上联合。时任美空军第七军副军长、后担任参联会主席的戴维·琼斯上将说:“我们的军队自上而下都缺乏跨军种和联合的经验。军种之争使得越南战场上,至少有6场不同的空战,海军在北部的空战,空军在北部的空战,战略空军的空战,空军在南部的空战,越南人的空战,以及陆军直升机的空战。”总统和国防部长常常过度地干预作战,绕过战区指挥官指挥一线作战部队,剥夺了战区指挥官的职责。戴维·琼斯上将认为越南战争“也许是我们战略战术目标不明、职责不清的典型”。

1968年1月23日,“普韦布洛”情报船被朝鲜俘获时,美海军陆战队的航空兵就在附近,“企业号”航母正在大约500海里的地方进行演习,但驻日海军舰队司令部与驻日美空军司令部没有直线电话,也无权指挥,不得不请求驻夏威夷的太平洋空军指挥官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官或太平洋舰队司令官进行沟通,协商此事。美军后来总结道:“在太平洋司令部之下的层级,缺乏统一的指挥,致使效率低下。而在太平洋司令部之上的层级,虽有足够的权力,但距离太远而难以及时反应。”美国东北亚军事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在日本和韩国的作战指挥体系处于分离状态。虽然各地区的下级联合司令部,实现了空军和陆军力量的统一指挥,但是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通信系统不兼容,甚至在海军内部、第7舰队和当地司令官的指挥体系也是分离的。因为驻日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司令官是通过3个分离的体系进行指挥的,所以他们之间没有相互协作”。

在1980年的伊朗人质事件中,来自多个军种的部队临时组合,按陌生地域配置,在模糊的指挥与控制下行动;救援部队多头指挥,缺少单一的指挥官,联合指挥措施存在严重缺陷。现场指挥官、空军上校詹姆斯卡尔说:“集结地一片黑暗,漫天黄沙,发动机震耳欲聋,无人知道谁负责。现场有4位指挥官,没法辨认,无线电通信互不兼容,没有统一计划,甚至连指挥位置也不固定。”戴维·琼斯指出:“这次行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各军种互不与谋,虽然军种之间希望互相合作,但是其中存在极其严重的问题。我的联合参谋部主任来自陆军,对陆军之外的其他兵种知之甚少。现在的组织均不能完成此次行动。每个人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在工作和训练中无法联合,这是我们无法逾越的障碍。”

在1983年的贝鲁特海军陆战队军营遭袭事件中,美国国家指挥当局与驻贝鲁特机场的海军陆战队分遣队之间存在6个层次,复杂的指挥链掣肘了总司令对其战区内部队安全的监督管理能力。美国《贝鲁特国际机场恐怖主义法案委员报告》称:“军队的指挥链又长又绕:先是从美国欧洲司令部总司令绕到海军军种组成部队司令部(美国海军部队欧洲总司令),然后再绕到第6舰队司令,再绕到第61两栖特遣部队司令,最后再绕到陆战队两栖部队司令。没有任何高级军官专门负责陆战队的安全。”“指挥链中没有一处能系统而主动地为在机场的陆战队员们采取反恐安全措施”。

拿破仑说过:“在战争中,没有什么比统一指挥更重要。”美国议员纳恩认为,越南战争、“普韦布洛”号事件、贝鲁特遇袭事件,都是缺乏统一指挥所致。如果不加强战地指挥官的权威,作战仍将问题重重。美国《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案》的主要起草和推动者詹姆斯· 洛克毫不客气地批评道:“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军官僚主义盛行,内部关系复杂而混乱,决策过程错综复杂,各军种各自为政,各级责权不明,指挥序列混乱,这些问题导致军队屡让国家失望。”并无不痛惜地说:“现代战争是由‘联合’作战组成的。所有的军事部门必须实现一体化。”而“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40年,军种狭隘的本位主义和独立自主性让国防部不能实现开展现代战争所必须的联合”。

第三轮改革是自1986年至今,属于完善阶段。改革之初,光论战就历时了近5年,比美国参加二战的时间还要长,可见这场改革之复杂程度。这个时期主要是确立了当前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赋予了参联会主席多个关键领域的权力,进一步强化了战区司令的权力和影响力。它彻底结束了军种干预作战指挥的局面,从法律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实现了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突破,建立起了“由国家指挥当局(总统和国防部长)到作战司令部(战区司令部和职能司令部),再到任务部队”的指挥链。

nlc202309081152

由于这轮改革最为坚决,也最为彻底,基本上扫清了体制上的障碍。曾任国防部长的阿斯平说:“这可能是自1775年大陆会议创建大陆军以来,美国军事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根本性巨变。”里根总统说,它是美国“国防体制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时任海湾战争总指挥、中央总部司令的施瓦茨科普夫上将很得意地说:“战争中,非常非常清晰的指挥链和对下级指挥官的责任,使我们在战场上,统一指挥部队和联合作战的能力,无人匹敌。”之后,美军对这一体制只是进行了一些微调,主要是不断完善作战司令部体系。

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特点

目前,美军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主要由国家和战区两级构成。国家级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由总统、国防部长、参联会和联合参谋部组成,主要负责指挥全球性大规模战争及核大战。参联会主席由军队的高级将领担任,是总统和国防部长的首席军事顾问,但是没有作战指挥权。战区级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由9大联合作战司令部构成:太平洋、欧洲、北方、南方、中央、非洲6个战区司令部,再加上特种作战、战略、运输3个不受地理责任区限制、可在全球范围内行动的职能司令部。他们分别按照总统和国防部长的命令,负责指挥相关的军兵种部队实施局部战争或战役战术行动。在西太平洋等重要方向,还有常设的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

美国议员金里奇当年在推动美军改革时说:“从历史上看,各国只有在经历了大失败后才会改革军队。”美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逐步建立和推进新体制,在一系列战争中去检验,并逐步完善。纵观美军近70年改革,是战争推动改革,改革在战争中得到检验。如针对二战中美军暴露出来的大量问题,推动了战后1947~1949年的第一轮改革。针对朝鲜战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又推动了1953~1958年的第二轮改革。针对越战结束后,特别是80年代初期,相继发生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指挥混乱,洋相百出,国内意见沸腾,推动了1986年这场非常艰难的第三轮改革。随后,改革效果在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中得到检验。以后进入不断微调、检验、微调的过程。二是通过强力推动,把分散在各军种的指挥权,转移到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彻底剥夺了军种作战指挥权。在国家指挥当局层面,实现了政治控制与军事效率的平衡。三是作战指挥体制与建设管理体制分立,但不完全分离,呈现出了两头合、中间分的状态。两头合,即在国家指挥当局和军种组成部队层级,实行军政军令合一的体制;中间分,即在作战司令部和军种部这个中间层级,实行军政军令分开的体制。之所以采取这种体制,是因为现代条件下军队结构日益复杂,分工更加精细,作战指挥与建设管理已成为既密切相连又各具特点的两个领域,要求作战司令部专司作战,军种部专司建设,有利于实现兵权合一、增强效益的内在要求。另外,受到美国权力制衡传统思想影响,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四是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推动和保障改革,每次改革都强调,制定和修改有关法规。三轮改革分别制定了许多法规、法案、条令条例。其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1958年的《国防部改组法》、1986年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等,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 语

纵观从二战至今美军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主要包含3大内容:一是成立了机构(国防部、参联会和联合司令部);二是建立了指挥关系(作战指挥链和行政指挥链);三是划分了职能(国防部、参联会、联合司令部、军种部)。

责任编辑:葛 妍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篇7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背景

(一) 社会需求

当前,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 高职会计专业方面的人才供不应求。尤其是在工商管理及进出口贸易领域, 人才供求的矛盾更加突出。虽然每年都会有大量大学生毕业, 但真正可以参与到团队或项目协作中的毕业生并不多, 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实践经验上的欠缺。目前我国企业正在朝着信息化的方面迈进, 企业信息化最核心的环节的就是会计。近几年, 我国各大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目前来看, 企业对高校毕业生有以下四点基本要求, 分别是职业精神、实践经验、管理技巧和管理意识以及扎实的基础理论。然而,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在这四个方面还存在不小的欠缺, 各省高校一定要加强实践教学和专业实验方面的工作, 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与企业加强教学实践合作, 创建科学有效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拓宽大学生的视野, 提高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 掌握会计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已经采用电算化的方式进行财务审计工作, 网络化、电算化的办公环境基本形成, 会计电算工作相关的硬件更新维护与升级换代、管理软件与核算软件的使用都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有关规范进行。为了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深刻理解会计学方面的技术手段和基本理论, 对工商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胜任企业、事业单位以及行政部门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学习会计技能的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经济、成本管理、账务管理、税法、审计、电算化、财务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基于“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与发展趋势

“工学结合”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评价标准、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及培养目标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职会计专业所制定的工作任务与教学目标相比以往而言更加明确

“工学结合”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行业及职业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高职学生素质与岗位能力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并且具体。真正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职业发展能力、职业素质、职业行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工作上来, 充分体现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

(二)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教学,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教学任务紧密围绕典型工作任务, 任课教师要采用情境教学的基本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反复训练、独立操作、模拟产品、模拟案例及模拟项目等方式来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的基本目标。具体来讲, 实践是专业能力的集中体现, 情境教学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将应用实际与知识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提升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职会计教学中, 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表达或演示来营造出一些与工作状况和生活实际有关的情景, 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与学习理论联系起来, 同时也将课堂情境与专业应用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情境教学法实施模拟练习, 可以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对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模拟创建, 包括与他人的沟通与交谈等。这些情境模拟都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组织能力。同时, 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为日后的专业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三) 实践教学的职业岗位需求、评价标准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校内外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与企业、职业、行业全面对接, 即管理、生产过程中不同岗位员工的素质与技术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内容。将职业标准与课程设置相融合, 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具体来说, 改变评估方式是当前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会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一定要与新的考核评估体系相配合, 使终结性考核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 使量化评价与性质相平衡, 全面利用小组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语、学习认真程度等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对评估体系进行丰富与完善。综合利用互联网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多元动态的评价体系, 拓展评价渠道与评价主体、丰富评价方法、完善评价标准、提供实时反馈, 帮助任课教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促进考核体系常规化、科学化、系统化, 充分发挥多元评价考核体系特有的激励作用, 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掌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 促进高职英语教师、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评估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的优势, 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推动会计教学改革并提高会计课程教学质量。

三、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 实践内容

根据科学的发展方向以及专业的教学思路, 高职会计实践的主要内容需要包含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校内部分含有综合实训和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带领学生进行计算机审计实验、ERP实验、系统维护实验、会计系统实验、供应链系统实验、财会系统实验、手工模拟实验等;综合实训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实战演练及企业经营实践演练等内容。另外, 再通过一些校外部分的训练如项目实施岗位、仓储管理会计岗位、固定资产会计实习管理员岗位的实习来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习实践一般都会在校外教学基地、企业经营实验室、ERP模拟实验室、会计软件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等场地进行, 高校要大力支持企业合作实践平台建设, 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来完善实践平台, 确保实践平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才华、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 实践模式

1.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模拟实战的方式来讲解内容, 教学方式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分别是学生讨论、老师引导、撰写报告。教学可以采用公开演示、辩论、模拟实验、小组学习等形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科学的学习方式, 增强学生运用知识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技术应用及人际交往能力。

2.校内模拟和校外实战相结合模式。实践教学离不开校内模拟和校外实战, 校内模拟可以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同时进行, 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掌握会计实践技能技巧。校外实战通常安排在毕业前的一学期进行, 学生通过校外实践真正加入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中去, 可以了解并掌握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和业务操作环节。通过校内、外双重实践锻炼, 可以不断加强学生提高会计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3.体验式课程教学模式。合理设置体验式课程是当前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可以让学生担任企业高管角色, 将复杂抽象的财务及经营管理理念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来体验和学习。在模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体验企业生产发展中所面对的问题和不足。

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转变观念, 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教学观。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的改革要使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典型产品等真正落实到实践教学过程中, 对师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既要求学生“做中学”, 也要求教师“做中教”。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开发实践性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重视实践性课程的开发, 请行业、企业专家全程、深入地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课程评价及课程的改进与完善等工作。专业教师应根据学习目的和工作任务构建教学情境, 以此引出工作过程, 分解和设计工作岗位任务, 导入具体的实践性教学项目和课程内容。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兼职教师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为此, 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 通过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 提升其岗位实践能力, 同时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服务, 密切校企合作关系, 真正实现校企人才资源共享;二是聘请行业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专业兼职教师, 对学生及校内的教师进行实践技能的指导, 同时要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 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校内实习基地要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校内实习基地应依照企业模式进行运作, 注重营造职业氛围, 按照真实的工作环境布置实践教学场所, 按企业的产品、标准及管理流程设计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玲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27) :627-628.

[2]王腊娣.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J].新课程研究, 2010 (1) :23-25.

[3]邓金娥, 周荛阳.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基于“411”工学结合模式[J].财会通讯, 2008 (21) :64-66.

[4]林松池.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17) :126-129.

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篇8

浙江省正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构建国际纺织服装强省, 而绍兴市是纺织大市, 尤其是绍兴县在纺织产品的加工制造和市场方面享有盛誉。绍兴县结合国家纺织产业发展规划, 提出了打造国际性纺织制造中心、贸易中心、创意中心。因此, 培养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 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 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 构建合理、完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才能真正使纺织工程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关键, 绍兴纺织产业在转型升级发展中, 企业对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较大, 绍兴文理学院又是绍兴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 纺织工程专业应立足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上, 确立学生毕业后能够在生产第一线从事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等工作。目前民营纺织印染企业工程管理、国际贸易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奇缺, 是制约绍兴地区纺织行业进一步发展和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明显瓶颈。

因此, 在新形势下, 高校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也要与时俱进, 不能再沿袭“精英教育”模式———培养研究院、所等所需要的研究型人才, 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 高校要以培养厂矿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 特别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要牢牢抓住为地方经济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色, 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 构建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因此,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必然之路。首先, 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是办学之本, 否则任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都是缘木求鱼。因此, 依托绍兴纺织产业发展优势, 建立大批的教学实践平台, 是实践教学得到保证的关键。其次,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培养纺织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2 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实验课时少

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 课程中实验课时很少, 学生动手机会少, 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而且实验教学内容一般都为示范性、验证性实验为主,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能力。

2.2 实习效果不佳

纺织工程专业实习环节主要分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块, 每年按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 每次实习时间一般1~2周, 一个企业安排20人左右, 由于实习时间较短, 实习人数多, 而且在企业以参观学习为主, 得不到实际动手锻炼, 几天下来学生就看得厌倦, 实习兴趣不高, 企业也不受欢迎, 实习效果收效甚微。

2.3 毕业设计 (论文) 存在的问题

在毕业设计 (论文) 实践环节中,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大多采用教师虚拟、模拟性题目, 而且大部分在学校完成, 与企业生产实际联系脱节。由于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单一、虚构, 很难激发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兴趣, 有的学生急于找工作、应付了事, 东拼西凑, 甚至抄袭而成, 不利于学生的实践动手和综合创新素质能力的培养。

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拘泥于书本, 缺乏实际工作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 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较差, 而企业最缺乏的往往是实际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培养模式在早期的教学体制下是可行的, 但目前社会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绍兴地区, 大多数是乡镇企业, 许多国有企业也进行了转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是“实用型”、“实惠型”人才, 即一进工厂, 马上就能应用的人才。

绍兴文理学院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为绍兴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面向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的, 学生就业的方式是供需见面, 双向选择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毕业生必须对工厂实际运作比较熟悉。因此在新的形势下, 进行实践体系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3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3.1 增加课内实验学时, 减少理论教学时间

在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 课程内的实验教学总学时只有79学时, 实验教学只不过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依附和补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数安排见图1。

从图1中可看到, 课程内实验学时比例太少,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太偏重于理论教学, 不重视实践教学, 由于实验学时少, 设备台套数少, 学生人数多,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基本是走过场, 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有的学生甚至根本没有动手机会, 因此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中, 大大增强了课内实践环节, 减少了理论教学学时, 实验教学学时由原来的79学时提高为360学时, 课程教学以理论教学转为实践教学为主, 而且由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教学转为以创意型、综合设计型实践为主。同时也改善了实验条件, 增加了学生实验台套数, 在实验室设立数字化纺织工艺与装备现代化中心、纺织产品设计生产中心、纺织CAD中心、面料花型设计中心、织物试样中心, 用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训练, 改善学生的实验条件,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进一步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改革“灌输式”讲授的教学方法, 构建实践互动式教学的新模式

改善实验室学习和实践环境, 构建实践互动式教学的新模式。把相关专业课的课堂教学设在实验室, 教师在实验室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穿插教学, 学生在实验室一边接受理论教学, 一边可直接在实验设备上进行动手操作, 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学习效果好。以纺织品设计课程为例, 将学生分为3~5人一组, 学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整个学习过程在实验室进行, 而且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构建以实训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学习体系。把必须掌握的知识 (织物原料选用、织物组织设计分析、织物小样试织等) 以项目需求驱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从简到难逐步展开实训项目教学, 增强现场实践设计指导和考核, 并形成相应的项目过程考核机制。最终成绩除一部分理论考核外, 增加动手实践能力考核, 如织物样品分析、纺织CAD上机模拟设计和实训与纺织品创意设计制造实训成绩综合评定。同时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服装和面料市场, 以纺织品分析中心、纺织品设计生产中心、纺织CAD中心、面料花型设计中心、织物试样中心为实践基地, 开展从创意设计到试样的全程技术创新。这样鼓励学生不要死记硬背, 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3 专业实习环节的改革

原有的实习环节主要采用阶段分散实习方式, 认识实习1周、生产实习2周、毕业实习2周。由于实习时间短, 人数多, 企业难以安排学生在每道工序和环节之间进行实践操作动手, 学生不能系统性地进行顶岗生产实习, 学生只能是走马观花, 参观认识为主, 几天下来, 学生很快厌倦, 扎堆聊天现象严重, 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 企业也不认可, 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对实习环节进行改革, 根据企业的建议和专业老师的意见, 充分利用绍兴纺织的产业背景, 调整专业生产实习的内容和时间, 大大延长学生的生产实习时间, 所有专业课程学习安排在第六学期前完成, 在第七学期中整整一学期安排学生进入纺织企业和纺织公司进行刚性生产实习, 每个企业安排4~6人, 并聘请企业校外指导教师1人。由于实习时间长, 企业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向 (如机织方向、针织方向和纺织品外贸方向等) 安排学生进入相应岗位进行系统性的生产实习, 学生在纺织企业或公司以技术工人的身份实习, 直接面向工程生产第一线, 在各道工序、岗位间轮换, 直接了解纺织生产的全过程, 纺织品的工艺流程和生产工艺、设备及操作管理等工作情况, 掌握企业新产品的开发情况及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 使学生的工程技术训练得到有效锻炼, 使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真正巩固和提高, 学生实践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3.4 进行与就业相结合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

在经过第七学期的刚性实习后, 在第八学期中, 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 毕业生与企业可进行双向选择, 学生可以以员工的身份进一步带薪实习和工作, 并结合不同纺织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 由高校与企业或公司共同指导学生半工半学进行校外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

根据企业对大学生所需人才的要求和期望, 校企合作,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因地制宜地共同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急需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构建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就业倾向, 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工艺设计和外贸的综合实践训练, 使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直接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与企业合作, 综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毕业设计 (论文) 课题直接来自企业, 直接从事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等具体的工程技术领域, 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开发新产品、创新生产工艺, 形式丰富多样。让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来自企业, 真枪实干, 与学生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 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通过在企业完成毕业实践环节, 使毕业设计 (论文) 内容更丰富并贴近生产实际, 解决实际问题, 有利于学生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为毕业生的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增加了学生就业机会。而且又密切了校企关系, 有利于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 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 实现高等院校与企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体制的创新, 不论课程体系还是实践体系, 都突破了传统教育机制在人才培养中脱离实际的机械僵化缺陷, 尤其使教学实践更加贴近产业发展实际, 绍兴是一个纺织大市, 这为我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供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平台, 也为大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和就业工作提供了保障。

4 结语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作为地方高等本科院校纺织类专业, 纺织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是专业建设必须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加快发展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我们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实践教学的模式和内容, 形成自身的实践教学的特点和特色, 建立起相对灵活可变的实践教学体系, 这为不断提高我校纺织工程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特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针对绍兴文理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几十年来的教学实践, 依据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 提出了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纺织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刘铁山, 叶仲琪.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尝试[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0, (4) :80-81.

[2]崔庆玲, 刘常云.大学教育目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纺织教育, 2008, (1) :36-37.

[3]龙英, 张跃勤, 张文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长沙大学学报, 2010, (2) :84-86.

实践体系改革 篇9

关键词: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体系,构建,教学体系

一、目前高校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体系的现状

当前, 高校的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仍使用传统的考试制度, 对推行素质教育和重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有阻碍作用, 所以,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传统考试的种种弊端, 树立正确的学生评价观。其弊端有以下方面:

第一, 考试形式片面、僵化, 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切非智力因素的素质排除在考试之外, 所有的实验不管设计的如何, 最终结果长期以来都是固定的, 导致多年来学生按部就班的, 抹杀了新时代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使得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第二, 考试目的的片段性, 无持续性和后延性。由于设计的实验结果的唯一性以及实验的依年级而设的片段性, 使得每一年的同级学生都在做着同样的工作, 甚至导致下一级的学生干脆直接把上一年级已经做好的实验结果拿过来一誊了事, 多年来的学生一直做着重复的工作, 年级的承接性并没有带来实验结果的承接性, 在目前强调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无疑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第三, 考试管理过于集中, 造成教师考什么教什么的局面, 颠倒了考试为教学服务的关系。由于实验课程基本上都设在某门基础理论课程之中, 并没有独立出来, 这样就造成了理论课程的阶段性的同时实践实训项目的单一和独立, 必然导致教师讲授实践课程的阶段性和不连贯性, 教师无法发挥实践教学的长远连接性, 从而使得实践考试的阶段性和片面性。

第四, 考试方法单一、死板, 造成纸上做实验、纸上考实践的怪事。大多数实践课程也是老师像讲授理论课似的在课堂上演示一遍就完成了, 最后考试的时候只要求学生把演示过程描述一番或写一些实验总结或实验心得了事。

二、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体系改革的途径

首先, 要求教学的各主体明确会计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现在家庭和学校对考试分数还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就是把分数看成学生智力水平高低和学生用功强弱的尺度。为了全面实施素质和创新教育, 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改革、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实践与探索,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次, 要确定层次化的会计实践教学目标。一是基本应用型目标, 这要求学生掌握基本会计实务的操作。二是综合应用型目标, 这要求学生不单掌握单个会计技能模块的应用, 而且要掌握所有技能模块的操作和应用。三是创新应用型目标, 这要求学生在出色完成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设计性和创新型学习。四是应用理论型目标, 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学习和感悟, 为有兴趣进行继续会计理论深造的学生提供进一步理论研究学习的环境和平台。

最后, 要控制好具体的学习环节。一是在学生入学的职业生涯阶段完成:带领学生到虚拟的企业环境即市场环境实验室, 由教师引导达到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企业的整个流程的体验的目的, 让学生知道实际企业具体开设哪些岗位、每个岗位的职责以及岗位之间的联系, 从而使学生明确自己将来学习的目标。二是在一年级的基础课程中完成:利用会计的基础课程课堂实现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操作方法的认知, 实现理论知识、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的一体化,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专业技能, 达到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三是在二三年级的专业课程中完成: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进行预测、决策分析、财务监督控制、财务分析, 通过生产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学生的管理分析能力。四是在高年级的深造课程中完成:利用实验室的先进教学和实验资源, 由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引导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进行项目课题的实验, 从而为有机会进行继续深入学习的学生提供条件,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环境下能够达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目的。

三、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体系改革的措施

(一)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

1、在入学阶段:根据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 带领学生到虚拟的企业环境, 由教师引导, 使学生从宏观上体验企业的整个流程, 要求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 在规划书中表达自己的愿望、提出好的建议, 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引导学生掌握在今后的几年学习中对每一个阶段实践项目的了解。

2、在低年级阶段:通过理论题库和实际业务操作对学生的基本会计技能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并能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下一步实践项目选择的指导和引导, 使学生有的放矢。

3、在高年级阶段:通过组织各种竞赛, 考核学生对会计高级技能的掌握程度, 根据参与竞赛的具体情况给学生颁发相应的资格认证证书。

根据上述具体的实践项目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和评判标准题库, 对不同阶段的实训进行考核, 并且还应针对提前完成阶段任务的学生提供不受具体时间限制的提前跳级到下一阶段的机会。

(二) 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

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篇10

关键词: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改革,实施

模具工业的发展, 已成为制造业中科技含量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模具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是国家或地区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模具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 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 65%的机械零件都由模具成型, 80%以上的塑料制品也由模具成型, 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性、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 是其他加工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没有高水平的模具业, 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制造业, 模具产业故被称为“百业之母”。而模具高技能人才的匮乏, 正成为模具工业发展的“软肋”。因此, 模具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对模具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高职教育的模具专业必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人才培养新机制, 重组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内容, 才能适应形势, 满足社会需求。

一、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原教学计划基本上是学科型教学体系,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原专业教学计划中, 课程相互独立, 课程门数较多, 相关知识未能有机地渗透融合在一起;其次, 从专业知识角度, 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后, 因不能及时与应用“接口”, 很难形成综合应用能力;第三, 没能把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 使原有的专业教学计划不能按模具行业所需高技能人才的业务规格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第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不断涌现, 原有教学计划难以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构建符合“双证融通, 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从2002年起推行课程体系改革, 树立“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理念。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行业特点, 确定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标准, 淡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 整合课程内容, 降低理论学时, 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 是为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的, 课程体系的内容必须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根据模具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要求, 参照模具、制造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围绕模具设计能力、模具制造能力和模具生产技术管理能力, 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框架, 构建适应模具行业、企业的教学内容。以此为基础, 与模具企业、行业共同构建体现“双证融通, 产学合作”特色的课程体系, 制订素质教育和专业课程标准。通过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 规范课程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1. 引入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

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融入课程, 开发体现“双证融通, 产学合作”特色的课程体系, 突出校企共建、双证融通, 注重能力培养, 强调将职业道德渗透到课程, 整合现有课程, 与企业合作开发新型课程, 形成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2. 按照“根据职业活动设课”的原则, 分析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过程

一般而言, 模具企业的设计与制造过程如下:

3. 根据模具企业的工作过程, 进行职业能力与对应的课程 (见表1)

4. 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重组和开发

参照模具钳工、模具制造工、模具设计师职业资格标准和四大能力标准, 根据分解后的职业能力和对应课程进行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重组和开发,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见表2。

四、新课程体系的实施

新课程体系通过采用“学习-实践-学习”的方式, 即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做边学, 并通过开设理论与实训合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以符合高职类学生的认知规律,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我院先后在07、08级模具专业班级中进行了试点, 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1.要求任课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丰富专业知识, 而且需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这就需要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不断选派青年教师深入生产一线, 进行顶岗培训,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2.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经过课程体系的重组之后, 课程的内容也相应作了调整, 目前现有的教材都无法满足教学要求, 任课教师必须自己编写上课讲义, 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3.学生开始的时候感觉有些茫然, 由于没有对应的教材, 学生总感觉缺少什么似的, 心理没底,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 才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一旦学生与教师合拍之后, 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4.硬件建设刻不容缓, 为了实现模具专业的培养目标, 体现“双证融通, 产学合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必须再现真实的工程情景,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而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就必须增添必要的设备, 作为教学保障。

我院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经过连续两届学生的试点,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比, 还存在差距。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 锐意改革, 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脉搏, 只有这样, 才能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方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我国信息化进程在不断加速,IT技术在快速普及,沿用近十年的以“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为基本框架的教学内容已不合时宜了,新一轮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此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简称“白皮书”)在高等教育界人士的期待和争论中问世了。它标志着,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走过了它的普及阶段,开始步入了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规范、更加成熟的新阶段。“白皮书”,同1997年的155号文件一样,将对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阶段,农林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如何开展,是我们每一个在农林院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们认为,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应以白皮书为指导,结合农林院校的特点逐步实现白皮书提出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教学理念、环境支持、教学模式、手段、方法。通过我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将“白皮书”提出的目标表转化成质量优良的课程以及围绕着课程提供的服务。

“白皮书”文件是指导性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在落实白皮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落实“白皮书”提出的教学目标,又不能脱离我校目前的教学实际。要制定出适合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白皮书”执行版,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环境:

(1)学生的差异性较大,大部分学生已有使用计算机的初步能力,但从总体上看学生的基础、志趣、能力、学习目标差异较大。

(2)对计算机教学需求呈多样性,不同专业学科对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要求相距甚远,在应用方向各不相同。

(3)与专业结合部分的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边界难以确定,我校是所农林院校,农科专业是我校的强项,所有的农科专业都希望通过引进计算机技术提升本专业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很多院系希望通过计算机教学改革能使教学内容与专业有更加紧密的结合。但具体用哪些知识和技术与专业结合,怎么结合?

(4)计算机课程学时不可能增加,白皮书提出的课程内容框架在教学内容和难度均有较大的增加,按学校规定的计划学时,完成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当前,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资源趋于紧张:因就业、考研的压力,许多课程都希望增加学时,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了。在此形势下,要学校增加计划学时是不实际的。

因此,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落实“白皮书”的目标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个过渡期。我们可以采用分两步走的策略。首先,按照“白皮书”的基本要求,搭建新课程体系的框架,然后按照质量工程要求进行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等几个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地充实其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内容以应用优先兼顾基本理论,这是毫无疑义的。“应用”是纲,紧紧抓住“应用”这个主要矛盾,确实可以达到“纲举目张”效果。但“应用”对计算机技术来说又意味什么?按字面理解就是会用计算机和会操作应用软件做事。仅会使用计算机和会操作应用软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结合专业做一些学所能及的硬件软件的开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这才是大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方向,才符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大目标,这才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所在。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结构

“白皮书”提出了1+X的课程体系结构,它标志着计算机教学重点从教会学生了解计算机基本理论,会使用计算机;掌握一门语言向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方向转变。华中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针对不同的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我们设计了含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结构。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第一层次为必修课,其中“计算机基础”模块是所有专业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新生入学后进行Windows、Office基本操作的考试,考试合格的学生,可以免修“基本应用操作”模块,然后选修第三层次的公选课程。根据院系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不同要求以及考虑后续课程的选择以院系为单位进行指导性的针对后三个模块选择两个。此层次,以培养学生基础为主,重点放在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

第二层次为必修课,在大学第二学期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应用能力,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选其一,选择时要兼顾第一和第三层次的课程选择。如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可能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植物苗期生长信息,则该专业在第一层次选择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库技术应用;在第二层次选择VB.NET程序设计:在第三层次选择图形学、多媒体技术应用与开发等。本层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部分教学的重点放在程序设计基本方法、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程序开发的环境、程序调试技术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具有结构化、模块化、面向对象等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规范的编写程序的习惯,能够用计算机编写程序解决本专业的一些基本问题;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的教学重点放在数据库的基本理论、ACCESS和SQL-SERVER数据库的基本操作、VBA编程,以及利用VBA编程实现对ACCESS和EXCELL的操作。如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经常处理一些社会调查数据,选择此课程学生感觉非常有助于专业学习。

第三层次,含专业选修课和公选课两个方面的课程。专业选修课,根据专业的应用需要推荐选修的课程,如信息管理系统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学要开设的图形学等课程;公选课,根据学生个人志趣自由选修的课程。此层次,通过师生的相互切磋探索,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解决本专业中应用开发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范例一观察分析范例一抽出知识点一应用于实际”的案例教学法,鼓励教师积极研究采用研究性教学。加强课程设计的力度,课程设计的题目最好是学生自己带来的专业学习中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上述三个层次课程体系的设置符合当前学分制教学改革,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获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目前VB.NET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

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已被学校立项为重点建设课程和优质课程。因此,这种多层次、多模块的进阶式课程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来源对教学实践的归纳总结,结合我校“实践。创新·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广泛开展研究性教学,同时将任课教师固定在所授课专业,以进一步挖掘计算机在该专业中的应用,鼓励开展科研合作。计算机基础课程最好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课时的比例应该达到1:1,最好是1:1.5。

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校园网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随着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广和使用,也暴露出了一些致命的弱点。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粉笔+黑板”的模式不能丢弃,它可以支配课堂,教师的肢体语言和进度控制是多媒体技术不能取代的。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采用是“粉笔+黑板+投影+校园网”的教学模式,这种“现代”和“传统”结合的模式在下一轮教学改革中需进一步的发扬。

运用归纳推理的教学方法。计算机基础课程大致可以分为软件操作类和程序设计类,比较适合使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可从具体的事实和问题开始,逐步逼近概念和理论,即使有部分理论描述的内容,也可以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到理论。例如,软件操作类的课程,先演示已操作成功的“案例”,提出任务和要求,分析实现的步骤,介绍实行过程中要用到的方法,归纳其原理和概念,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学边练。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最后作品的点评,达到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所学知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例如,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可采以“设计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即先演示编写成功的实例,提出设计任务和要求,归纳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流程,由此导出知识点。这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程序实现、调试的过程能使学生相对轻松地学习到程序设计的要领。

实验教学的改革是本次教学改革的关键。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实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采取如下措施保证实验教学改革的进展:对实验室进行了硬件改造和完善: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实行单独开课以加强实验教学;增加和学生本专业相关,如DNA片段的切割、食料的配方等方面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加大过程考核力度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编写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每门课程都要求完成一个大作业,而且大作业的题目一般都和学生本专业和生活相关,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指明了学习计算机的应用方向。

(本文为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20060171>“高等农林院校多层次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实践体系改革 篇12

一、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我校城市规划专业五年制教学中, 低年级阶段进行专业基础训练, 高年级阶段进行专业设计训练 (图1) 。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的“专业技能基础”课程有美术、徒手画、建筑初步、测量等;大学二年级及大三第一学期的“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有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和建筑设计Ⅲ等。第六学期开始“专业设计”, 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城市工程系统、绿地景观系统等专项规划设计, 及居住区规划设计、村镇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综合性规划设计。

这一实践课程体系基于建筑学背景, 并涵盖了城市规划设计各个层面, 内容完整, 是国内城市规划专业通常的设置方式。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发现其中隐含了一定问题, 并对学生专业学习过程及城市规划能力产生着消极的影响。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城市规划并没有贯穿于五年制的全部教学之中。在低年级基础教育阶段, 几乎沿用了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体系, 没有把系统的城市规划专业知识融会于其中。具体表现为:其一, 在低年级阶段, 第四学期之前, 学生很少接触到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的学习, 几乎没有认识到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不同。只有大学入学的“新生教育”和大学一年级16个学时的理论课《城市规划导论》, 对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内容体系进行了很简单的介绍, 显然不够充分。所幸我校实行了专业教师作为学生导师的“导师制”, 导师在课堂以外针对专业进行指导并布置作业,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其二, 大学一年级的“专业技能基础”如美术、测量、工程制图等, 几乎没有针对城市规划做专门的训练, 学生很难清晰理解这些基础课程对规划专业学习有什么作用。学生没有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建立起城市不同空间与尺度的概念, 没有建立起城市实体空间与抽象数据之间的转化能力, 而空间与尺度的概念对于城市规划何其何等重要。其三, 建筑设计Ⅰ、Ⅱ、Ⅲ的教学中, 主要针对小型建筑如别墅、图书馆、幼儿园等进行设计。学生按照老师给定的任务书, 对建筑的平、立、剖和形体进行设计, 而学生对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不甚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学生进入到高年级的第一个规划设计, 教学中发现, 在给定学生一份规划场地的控规图则时, 很大一部分学生竟不知道如何识图!他们在分析老师提供的基础资料进行规划构思时, 第一反应是根据用地面积和容积率去推算可能的建筑总面积及人口数。以上三点导致了学生对城市规划知识体系认识的片面, 对城市规划专业认识的偏差, 以及城市规划系统思维方式的缺乏。这也造成了学生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候对宏观的、强调逻辑思维的城市规划专业学习衔接困难。

二、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

认识到以上问题, 对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进行了思考:城市规划专业五年制教学应该紧紧围绕城市规划学科开展, 不管是设计基础课还是理论基础课, 必须把系统的城市规划专业知识融汇于低年级教学之中, 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正确的城市及城市规划认识论, 以便学生从多方面更好地理解城市和城市规划, 只有在低年级阶段解决好“城市规划是什么”的问题, 才能为高年级解决“城市规划怎么做”的问题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思考及大量调研、交流资料, 对现有实践课程体系进行适当修改, 修改集中于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训练阶段 (图2) 。

第一, 设立“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这一实践教学环节, 将现有的课程如测量、规划模型制作、建筑设计Ⅰ等融入这一环节, 同时增加一些新的课题。具体落实到两门课程即“城市规划思维基础训练”和“城市规划思维综合训练”, 分别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完成。“基础训练”设置六个子课题即空间与尺度、小建筑测绘、外部空间测绘、城市空间解析、“类城市空间”设计、数字与城市空间[2];“综合训练”设置四个子课题即城市认识方法、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3]、子系统规划[4]、城市空间认知与改造 (图3) 。通过这种设置让学生建立起一贯的城市规划思维方式和城市空间与尺度的概念。

第二, 对“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的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Ⅲ的教学内容和指导思想进行适当调整 (图3) , 改变只针对建筑本身设计的教学, 将建筑设计融入城市规划之中。教学组织上, 给定一个具体地块, 给定该地块的上位规划, 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现场调研分析, 参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内容, 制定给定地段的相关城市规划管理条件, 并在规划管理条件的限定下制定建筑设计任务书, 完成小型建筑设计。通过这种方式, 让学生明白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的等指标的由来, 明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具体指导, 懂得城市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

三、结语

通过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 将各个实践环节纳入城市规划系统之中, 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并有效组织教学, 让学生从一开始形成城市规划的思维习惯, 建立起城市空间与尺度的概念, 避免学生在思维方式及知识体系上出现“跃迁”而前后衔接困难。这将有助于学生城市规划能力的培养及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万民, 李和平, 李泽新.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 .

[2]王琛, 吴锋, 段德罡.“数字与城市空间”——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环节1[J].建筑与文化, 2009, (5) .

[3]张晓荣, 段德罡, 吴锋.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初步——城市规划思维训练环节2[J].建筑与文化, 2009, (6) .

上一篇:补正解释下一篇:城市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