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差异

2024-10-07

建筑差异(通用9篇)

建筑差异 篇1

摘要: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两者之间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两者相同之处都是节能的。两者又存在很多差异, 主要表现在基本特征、发展历程、设计要求和效益等方面。发展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 已成为我国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差异

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各自有不同的特征, 主要有以下几点差异:

1 基本特征不同

节能建筑是通过采用节能型材料、先进技术、合理设计以及减少能源消耗等措施, 达到高舒适度、低能耗的标准。主要包括: (1) 整体布局规划; (2) 生态能源系统应用; (3) 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4) 内部各技术系统之间的配合; (5) 小气候环境的研究等五大方面。它有三大特征:地域性, 地域不同, 引起环境差异, 也会引起气候不同、生活习俗不同, 建筑形式方面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别;可控性, 湿度、温度、光照、气流等因素, 对建筑物的节能会有很大的影响。它们出现了差别会使能耗随时间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经济性, 节能建筑的造价允许高于同类建筑, 但是按相关的标准规定, 不能超出同类建筑的20%。

生态建筑主要强调环保:也就是说, 不仅要节能, 更要强调环保。首先是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作为原则, 将建筑、人和环境纳入统一的整体, 主张自然、和谐。同时应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建筑技术、不污染环境的建筑技术以及高效、节能节水的建筑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 (1) 建筑物所坐落的地理条件要求苛刻, 如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地温相宜, 地下水纯净无污染等; (2) 生态绿色建筑建造时必须完全采用经过检验处理的天然建材、环保建材, 以达到隔热的效果;采用供暧一体化体系, 进而提高了热效率达到节能目的。 (3) 设置太阳能或风力装置等, 充分利用天然的、能够再生的资源, 既能减污又节能环保; (4) 最大限度地减少在生态建筑内排放废物; (5) 富有生态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从节能、节省资源, 到生态绿化, 满足人们的健康与舒适的生活需求。

2 发展历程不同

节能建筑起步较早:早在1986年, 我国就颁布了JGJ26-86, 标准中规定了节能率要求30%。29年来, 先后出台了多项关于建筑节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促进节能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四项: (1) 初步建立起民用建筑节能法规体系; (2) 初步形成了建筑节能的技术支撑体系; (3) 完成了建筑节能的试点示范工程; (4) 开展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广泛国际合作。

生态建筑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末, 生态建筑的概念进入我国, 从此逐渐受到了重视。虽然我国的生态建筑起步比较晚, 但也成功地完成了以下三项工作: (1) 生态建筑关键技术的研究全面开展了, 并获得了明显的突破; (2) 对奥运会的生态建筑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研究; (3) 把生态建筑实践于办公建筑、高院图书馆、城市住宅等建筑, 为进一步在全国推广生态建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设计要求不同

节能建筑的要求:建筑主体南北朝向;高效的复合外墙外保温及用能设备系统, 集中采暖系统的住宅, 太阳能一体化、污水源、地热源等热泵节能技术;节水型供水设备, 预装节水型洁具, 以及使用中水设施;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建筑围护结构内外均无发霉现象等。

生态建筑的要求:在节能的同时, 从设计、建设、使用到废弃的整个过程都要与环境协调, 对人和环境都要无害化。 (1) 生态建筑的设计:尽量保护原生态系统, 充分的利用主风向以及建筑物的朝向, 开辟出建筑区生态走廊, 保护和营造周围生物的多样性, 保证环境健康舒适, 光照良好, 自然通风, 以满足生活舒适要求; (2) 生态建筑建设:利用的资源一定要高效循环, 并尽最大限度地使用再生资源, 包括太阳能、地热、风能、水能和生物能等绿色能源, 达到节水、节电的目的; (3) 建筑材料生态化:必须使用再生的、无副作用的天然环保的新型建材, 同时考虑其经济性、可持续性及安全性等因素, 提高该种材料的使用范围; (4) .妥善处理生活废弃物, 实现废物排放无害化, 做到废水、废物资源化,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的同时, 再生利用以降低成本。

4 效益不同

节能建筑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我国新建面积超过20亿m2/年, 能耗是发达国家的近3倍。首先, 贯彻节能建筑标准后, 每年可以节约能源建设投资1万个亿;其次, 通过新型节水器具的使用, 每年全国城市可节水17亿吨;还有, 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推广可循环利用的建材, 进一步降低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

生态建筑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双重效益上:除了经济成本, 还要注重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达标的生态建筑改善了室内的环境, 大幅度降低疾病发生率, 延长人的寿命, 大大提高了生存质量。发展生态建筑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能够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两者之间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它们的前提条件都应该是节能的、节约资源的。因此, 发展节能建筑和生态建筑, 是我们国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非常重要的措施, 也应该成为我国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耿瑞涛.绿色建筑与我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 2008, (8) :96.

[2]孟扬.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J].城市住宅, 2011, (9) :120-122.

建筑差异 篇2

引言

民居,血缘家族的居住环境,百姓的生死之所,由于中西血缘家族文化及其生活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民居文化的不同特性。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在我国,“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原文是“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土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民居是世界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决定了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间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与发展,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一、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也是国家、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民间传承的世界,并与民居有着紧密的联系。广义的讲,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

中国我国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的等民间信仰。卜居相宅,就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在民间的建造学全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还要祭公鸡“以除鬼之气”。民居内还常设有“跳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古埃及在尼罗河两岸的繁衍生息的埃及人,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阻断了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获得了天然的屏障和丰富的资源,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古埃及的文字、创世说、历法和占星术等。相比较古埃及的神话和宗教,其民居文化更反映出对自身安全保卫和私密性功能的考虑。

古希腊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灿烂的文明,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人们将全部的建筑热情倾注在神庙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身上,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虽然对一般的居民住宅没有加以重视,但追求实用功能的努力是一贯的.,表现出了古希腊人的天性。

古罗马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古代希腊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的居住建筑在古罗马时期也得到了较大的飞跃。对家神的崇拜和对家族先祖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现出来。

相比较古希腊时期,古罗马人在自己的住宅中除了更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外,人们还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经济状况,对住宅内部不同作用的房间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二、等级思想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是与礼乐秩序的长期教化分不开的。“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而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种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人治,不是神治,因此强调规范人的观念行为,包括与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民宅环境格局。礼乐文化正是适应这种社会政治的儒家理论的精华所在。北京的四合院以外在形式体现这种关系的典范。

古埃及古埃及同样也较为注重主次、长幼和轴线的等级思想。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基本上成为住宅设计的一种通用形式。

古希腊古希腊的民居中对等级制度的体现相对较少(奴隶和奴隶主的住宅除外)。如在五世纪中叶,希波丹姆的米列都城规划,目的是为给每个公民以平行的居住条件。在以后扩建的其他街坊中,每个住宅都有相同的基地面积和房屋。

古罗马古罗马的富人常居住在城郊,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多数拥有别墅和府第,并且在平面设计中设有中轴线和庭院,结构紧凑。多层式的公寓是为解决人口剧增,住房紧缺而创造的,为大多数的一般公民所居住。受古希腊的影响,民居中的等级制度体现也很微弱,而更直接的是和居民的财富挂钩。

三、地域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民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常以最廉价的一次性投入、最直观的思维方法和最简单的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室高足以壁湿润,边足以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墨子》)是当时人们对所居的理解。民居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

古埃及在古埃及,由于尼罗河三角洲较为干旱炎热,人们在屋顶上设立纳凉露台,利用屋顶高差开窗通风,这些手法都是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优秀创造,并对西方炎热干旱地区的住宅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希腊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民居普遍采用柱廊,院内常设有喷泉、水池、雕像,载有花木等。房间内常有壁画和彩色镶嵌,环境舒适宜人。

古罗马同属地中海气候的罗马,四季鲜明,天气温暖。当地建筑材料多为砖和混凝土。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及原材料的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因素,古罗马拱结构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民居类型较多,如别墅、府第、多层公寓等。

四、中西方传统建筑民居文化的表现——以庭院为例

中国的庭院是大家族聚居在一起,在主轴线旁再分处次轴线,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由四周房屋围成的院子为基本单位,数个大小形状不同的院子组合起来,成为一座住宅。一般为三进院,进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上书吉祥文字,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院落。四合院住宅对外不开窗,较为封闭。因此满足了封建社会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礼治要求,也给使用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常常围绕庭院增建层楼,以增加使用面积。在古埃及,入门穿过过道便是一个庭院,院的四周有柱廊,庭院实际上是家庭活动的中心,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古希腊的庭院多被营造成“园”的形态,多采用内向式院落布置,中央常设置水池。开敞明亮以及更多的“园”的特征使得古希腊庭院更具有农业文明的特色。古罗马将中庭式和庭院式住宅逐渐融合,形成了类似两进四合院的形式。前面是比较封闭的中庭,后面是古希腊的庭院。

我国天井多源于庭院的缩小,是群体建筑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受城市布局的影响。这点和希腊的庭院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希腊的庭院更强调“园”的特征,以及“与自然频繁接触”的哲学观念。古希腊的民居中更体现了理智、规整、。而古罗马的中庭则是单体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古罗马的民居自由,因地制宜,更能让人感到一种年轻的活力。古埃及的庭院住宅较少,而更多的是则更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质朴。:

五、小结

中西民居文化都源自人类对定居生活的需要。作为居住空间,无论古今中外,都有一定得私密性,所以,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居民的共性。但这种私密和内向程度是有差别的。中国和西方相比,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天寒、多风沙,如北京四合院那样四周院墙不设一窗,仅东南隅辟一门以供出入,是出于抵抗自然力侵害之故;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正统的儒家观念、内敛性格由其根深蒂固。西方人的血缘家庭观念一般比中国人淡薄的多,家庭中的父亲及祖先不是一家精神上的偶像,子辈也不是父辈的附庸,家庭成员之间推崇的是人格的平等与个性的自由。所以,这表现在建筑门类文化上,住宅的文化自然就不偏于内敛、封闭而强调外向开放。所以,西方的居民往往不设围墙,要求明亮,通敞。当然,中国民居的庭院主要是一个家庭活动的场所,并非那种密不透气的封闭。中国民居所追求的,是一种“无庭不成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月.

[3]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6月.

[4]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9月.

[5]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1月.

[6]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

[7]刘红星.先秦和古希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月.

[8]钱承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贵州人民出版社.年4月.

[9]金磊,李沉.中外建筑与文化.科学技术出版社.206月.

[10]潘显一,冉昌光.宗教与文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

建筑差异 篇3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地区差异十分明显。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人文情怀等作用下,建筑风格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建筑特点,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建筑的设计方案也是千差万别。而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分为南方建筑和北方建筑,两者在风格形态上形态各异,表现各有千秋,但都是中华建筑文化的代表。本文通过对于南北方建筑的差异性进行比较,从而概括出地区差异对于建筑设计方案的影响。

关键词:地区差异;建筑方案;影响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但有着多姿多彩的文化底蕴,而且各个地区的建筑物风格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通过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可以看见各地文化对于建筑方案设计的影响。南北方建筑文化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对于差异性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总体而言,北方的建筑大气磅礴,一般规模宏大;而南方的建筑小巧精致,一般清新婉约。

一、中国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

1、气候因素

北方地区气候比较寒冷,建筑物的用地相对充足,地形平坦开阔,建筑物多以院落、宫殿、建筑群等方式呈现。由于受到文化习俗、建筑材料、自然环境的条件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居民住宅多以坐北朝南的形式修建,建筑物对于采光的要求相对较高。建筑物大多呈现着古朴、敦厚的建筑特色。北方的人文环境和社会风气也普遍较为淳朴、憨厚和粗犷,所以在建筑材料上的选用多采用相对单一且较为结实的土木材料。北方的建筑在整体的布局方面多呈现出总体整齐、周正的格局。而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地处中温带,因此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天气变化明显。而且冬季十分漫长,这就要求建筑物必须能够防寒保暖,并且要满足居民对于采光的要求。所以北方居民建筑的正房都要保证坐北朝南的方向将进行建筑。居民建筑内部的结构也成离散型。在北纬度地区,纬度越高,气温就越低,使得这种离散式的建筑方式更加的明显。人们为了御寒保暖,所以在关于建筑物的建筑要求多为墙体厚实坚固,屋顶要防风保暖。所以整体看来北方的建筑物十分厚重,建筑空间受到严格的限制,所以大多数的北方建筑呈现出整齐划一的形态。

南方的气候相对于北方气候十分炎热,因此在居民建筑的腔体和屋顶都选择轻薄的建筑方式。建筑空间因地制宜,所以建筑形式多为灵活多变,选择性更高,从而使建筑物能够自由的进行伸缩、甚至凹凸,建筑物整体的通透性要好得多。而南方地区相比较于北方地区,气候相对炎热,建筑用地相对稀缺。建筑的选址多为山地平原、丘陵之间,所以建筑物的材料选用种类丰富,材料多样。多以透气、防水的材料为主。整体的建筑风格趋向于清新、通透的风格。能够灵活的反应人们的生活状态。建筑物之间的布局没有北方的规范,多呈现零散的分布状态。南方的绿化景观很好的融入到南方的建筑中,对于建筑物的设计发挥空间极大。

2、地形因素

我国的北方地区分布着广泛的高原与平地,但是人口相对稀少。因此大多数的北方建筑属于平原性的建筑构成。建筑多以聚落或者种群的形式分布。建筑物的选址经常分布在平坦的地区。北方的村落和住宅的布局相对统一,这是因为北方宽松的地形和平整的地势决定的。而南方的建筑由于地形发杂多样,建筑形式也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都遵循着依山傍水的建筑特点,建筑物与地形相互适应,协调统一,这是人类对于自然所做的妥协。

3、人文因素

由于南北方的居民在意识形态、审美观点、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对于建筑物的风格也产生了深远的影響,导致了南北建筑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差异。北方的建筑多为规则、统一、简单的形式表现,而南方的建筑多为繁杂、自由的形式表现。南北方对于建筑装饰在人文环境下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北方大多数的传统民居装饰一般比较写实,而南方的装饰则比较抽象。有人总结说“南奢北朴”、“南繁北俭”的装饰特点。

4、造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

在传统的文化熏陶之下,南方的建筑物立面多为浅色,整体建筑强调着清新别致的特点,多选用材质较轻、颜色清新的建筑材料;北方的整体建筑多强调朴实厚重的特点,所以在材质上多选用砖、瓦等颜色端庄的建筑材料。

二、北方建筑设计的方案确定

1、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是北方建筑中具有十分典型代表意义的区域。是中华民区的起源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华北平原包括中国的7个省份,总面积大约在三十万平方千米。华北平原中有很多城市都存在了上百年,其建筑群的建筑格局方整规范,院落宽阔。建筑一般包括中院和天井。建筑物的整体造型起伏较小、屋顶平缓、屋身地平。建筑材料多采用砖瓦结构,装修简单,对于木结构的用料十分巨大。华北平原的民居住宅建筑物形式是“四合院”,是我国典型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之一。四合院是一种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院落。主要特征是外观规矩,有对称的中线,用法极其灵活。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而复杂的四合院则包括两三个院子。一般的富贵人家多居住在数座四合院相互组合而成的深宅大院中。

2、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相对于华北平原,同样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文化的发祥地,其面积横跨我国6个省份,大约占地四十万平方千米,可谓地域一场辽阔。黄土高原的院落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屋顶坡度平缓,屋身低矮,同时还有很多的建筑物使用平顶结构。在建材方面装修极为简单,很少使用砖瓦,多采用土坯或者夯土墙。黄土高原的建筑物在总体风格上更加敦厚质朴。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窑洞建筑。在黄土高原上因为有很多的回族聚居地,所以黄土高原上还有很多的清真寺,而这些建筑与其他的建筑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建筑体积大。装修华丽、色彩丰富、屋顶十分陡峻,具有十分鲜明的建筑风格。

三、南方建筑设计的方案确定

1、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南方比较广阔的区域,总面积在二十万平方千米,大部分位于湖北宜昌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由于该地长期以来都存在着地少人多的情况,因此在建筑群底十分密集,庭院具有狭窄的特点。总体的建筑风格十分的灵巧。建筑的装修富丽堂皇,雕刻彩绘十分丰富,具有雕梁画栋的美感,屋顶大多坡度陡峭,屋檐具有高翘的翼展。

2、岭南地区

南方五岭的建筑平面比较规整,但是庭院小,门窗狭窄,房屋高大。建筑物的装修、雕刻、彩绘技术十分成熟,整体建筑富丽堂皇,手法精湛。屋顶的坡度陡峻,翼展十分巨大。建筑物的密闭性很强,整体的建筑风格呈现飘逸细腻之感。

3、园林建筑

南方令人印象深刻是就是小桥流水,所以会产生园林建筑这一别致的园林景观。南方的园林景观一般情况下面积不大,但是园林景观所营造的氛围十分美妙,让人产生如梦似幻的感受。园林中的游廊雕梁画栋,曲折蜿蜒,常常形成曲径通幽的美景,富有很深的层次性。园林景观具有精致、幽深、细腻等特点。

四、结束语:

中国幅员辽阔,在建筑物设计方案确定的情况下要考虑建筑物缩在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等因素。必须符合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建造不同的建筑物,既能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要求又能符合居民的居住要求。在考虑建筑设计方案的同时,不能忽视地区差异的影响。包括气候因素、地形因素、人文因素和造型因素等方面。要做到尊重历史与民族传统,并且能够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符合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安生.论徽派建筑形成的几个条件.徽州文化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江荣先,柏冬友.中国民间故宫—王家大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建筑差异 篇4

关键词:物质性,精神性,造型,尺度,审美,变革

1 中西方对建筑物质性与精神性的不同追求

首先,就使用者的层面而言,中西方对建筑的主要使用者有着显著的不同的观点。从总体上来看,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是:中国宫殿类建筑十分发达,而西方宗教类建筑十分繁荣,两者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中心思想的不同——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中国长久以来是以“人”的观念为中心,中国人信教也信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天子就是神在人间的化身。西方则不然,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这就在建筑观的层面上决定了双方对建筑认识的不同:中国建筑的主要使用者是人,注重建筑现实存在的物质属性,而西方建筑注重“神”来使用,因而西方注重的是建筑的精神属性,期望通过赋予建筑一定的精神功能,达到神使用建筑的目的。其次,就空间层面而言,中西方对建筑空间“器”与“道”的追求具有显著的区别。从先秦哲学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先民关注的是建筑物质方面的功能,建筑是用来“用”的,是要避润湿、围风寒、待霜雪雨露、别男女之体的,而且仅此则“止”,不关注甚至忽略建筑的精神层次功能,即中国传统建筑重视的是建筑作为“器”的一面(即通常所说的物品的“形”,在这里称之为“器”,意在强调建筑的三维性)。相反,西方人重视的是建筑的精神属性,即通常所说的“道”。西方人认为空间中充填着“GOD”(指上帝、神),“建筑”这个“容器”是神在人间的居所,是人神共处的场所。因此,对宗教的狂热在建造活动中就转化为对建筑形体的重视与追求。尤其是中世纪基督教会占统治地位以后,对神的崇拜达到痴迷的程度,他们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技术建造起一座座千古的神庙和教堂,以表达对神的崇拜和虔诚。英国的索尔兹伯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皆以其挺拔高耸的形体和华丽轻快的装饰表达对神的崇拜和对天国的憧憬[1]。

2 由建筑观引发的中西方宗教建筑差异

2.1 建筑造型差异:突出与平淡

西方文明对神灵的崇拜、对宗教的敬畏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建筑艺术,一部建筑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宗教和教堂的历史,突出建筑本体、风格多样变化和直指苍穹的艺术造型等个性特征,在西方宗教建筑上表现得非常充分。西方建筑追求的是让人在仰望这些建筑的时候感到震撼和压迫(见图1)。

2.2 建筑尺度差异:神本主义与人本主义

中国古典建筑体系一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很少建像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东西。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不论建筑群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这种设计取向,迥异于西方在神学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体量的巨大不是绝对的,适宜才是重要的。中国文化更重视现实人生,而非神性伟大,建筑体量一般不太大,尺度接近人自身实际尺寸需要(见图2)。

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神学中将神视为救世主,居于天国,不会轻易现身给世人观看,神与人的世界截然分明。受其影响,教堂这个神来到的地方,建造时追求超大的尺度。哥特教堂直插云天的尖顶,表达着对天国的向往,更是以神的尺度表达对神的敬畏。古罗马万神庙正殿43 m的高度流露着这种心声(见图3),它超人的宏伟尺度构成双轴线的壮观效果。另外,天主教和基督教相信世人是迷了路的羔羊,需要坦开胸怀接受主的引导,所以,西方园林中的路大都平直不刻意蜿蜒,似乎准备随时接受上帝的恩赐。

在中国,建筑的尺度多“以人为本”,中国古建筑的单体(除塔外)无大尺度,必要时以建筑台基高度、内部院落数目等暗示主人身份。这种在西方神学迷狂下的尺度差异与古代中国在佛道两教影响下的民宅和庙宇自然的亲和性尺度,形成中西传统宗教建筑单体尺度上的鲜明对比。

2.3 建筑审美:“外”美与“内”美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把建筑和雕刻、绘画并列为最高的艺术类别,修建建筑物,与雕刻、绘画一样是在从事艺术创作。建筑师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正是由于基本观念的差异,西方人对于建筑本身造型之美的追求远比中国人热衷得多。罗马凯旋门巍峨壮丽的柱券,科隆大教堂的雄伟壮丽,都是西方人醉心于建筑的“道”的例证。因此几千年来,西方人对建筑艺术苦心经营,各种流派、风格演变频繁,你方唱罢我登场,就是这种对于建筑的认识更加注重其精神属性的直接结果(见图4)。

而中国建筑并不像西方那样去积极展示立面,重要建筑的主立面往往隐藏在高墙之中不为人所见,代表中国建筑高超技艺的斗拱也深藏于屋檐之下。外人看到的只是冰冷的院墙,而生活在墙内的人们却是另外一番感受——那是“小庭也有月,小院亦有花”的生活情趣,是感受屋顶和柱廊优美变化的恬静心情,那是大木作、小木作等部件的艺术魅力的熏陶,一种低调的美。只有在内部的院落空间中才有可能充分感受到屋顶和柱廊的优美变化,也只有真正在建筑中生活的人,才能感受到建筑的惬意与温馨(见图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建筑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所以一般说来,中国建筑常常只对其使用者才具有审美上的意义(除非在园林或者某些特定的风景区,而在中国园林等公共风景区数量极其匮乏,大多数建筑物并不是整个社会的欣赏对象)。

2.4 建筑革新:嬗变与稳定

在宗教热情的驱使下,西方建筑往往具有超出其使用价值之外的巨大象征意义,成为社会思想的直接产物,成为全社会的审美目标和时代文化精神的代表。中国几千年的建筑史缓慢而稳定,而与之平行的西方建筑史则不断处于阶段性的嬗变之中,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直至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历史仿佛常常沉浸于一种激情的宣泄状态,总是急于求变。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建筑风格的变迁,尤其是文艺复兴之后的历次变革,都与时代的思想、哲学和艺术同步。在历次的新旧交替中,除了材料和技术的因素外,新风格往往主要从艺术和思想的角度对旧形式进行抨击,究其原因,是因为西方人始终关注着“道”这一层面的内容,“器”的形式追随着思想的变革而新陈代谢,“道”的内容有所调整,建筑的形式也跟着变革。上下数千年,中国前有诸子百家的争鸣,后有佛教和道教的盛极一时,思想和艺术上的动荡不可谓不剧烈,但是建筑的革新并未与之比肩,到了后来,佛寺、道观和作为儒家思想产物的宫殿、四合院在平面形制上大同小异,甚至在许多寺庙中可以做到三教合一,皆大欢喜(见图6)。

3 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建筑是给人使用的,从而重视建筑物的物质属性。低调、务实的中国人,凡事都讲究谦让,在儒道学说的深刻影响下,中国的建筑造型低调,尺度宜人,呈现一种内敛之美,并且形成一种稳定的形制。而忠诚观念促使西方追求建筑的永恒,期望采用这样的手段达到与神的共生,通过突出的造型追求建筑的张扬之美,通过大尺度追求建筑的震慑力量,并且建筑风格随着社会思想的变革而变革,呈现一种嬗变的格局。正是中西方建筑观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宗教建筑的鲜明差异,使我们获得了多姿多彩的建筑世界。

参考文献

[1]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王贵样.东西方的建筑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管欣,李丹.中国佛教寺庙宗教空间的意境塑造[J].山西建筑,2008,34(34):53-54.

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篇5

1. 中国的宫室建筑带有权力中心思想的印记

中国大型宫室建筑的特点是中轴对称, 中轴线上的宫室巍峨宏伟, 有多层级纵深, 两旁有附属性建筑, 左右对称。这体现着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君臣秩序、尊卑长幼之节。皇家建筑是帝国形态的象征。普通人家建筑也严格地体现着封建家长的权威地位——家长住上房堂屋, 子孙住厢房偏厦。即使最偏远乡村中的房子也遵守着宫殿建筑中蕴含的等级体系与社会思想文化准则。

2. 中国重视“内宇宙”修炼的思想在园林建筑中的痕迹

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情趣。重视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之学, 涵泳性情, 默思玄览, 修炼“内宇宙”, 在笔墨纸砚则为书画, 在草木土石则为园林。他们将内心修养作为宇宙中最广大最重要的学问。中国古代除了李白、徐霞客等寥寥数人, 并无太多探险家, 大约与士大夫重视“内宇宙”修炼而不重视对“外宇宙”的探索有关。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华丽、精巧。他们将“内宇宙”又投影在园林建筑上。苏州园林玲珑精致, 咫尺之间变幻多重景观, 譬如狮子林中的假山曲径, 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

3. 中国建筑的围墙文化

中国建筑喜欢用一堵坚实的围墙把建筑封闭起来。作为家天下的皇帝, 更是给“国家” (以国为家) 修了一座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围墙。此处可隐约窥见中国内敛、保守的思想因子。

4. 中国建筑中的“天人合一”

徽派建筑模山范水、师法自然, 建筑和周围山川景物、地理形势融合无间, 让水土成为建筑的有机部分, 让建筑浑融而化入山川。中国建筑讲究风水堪舆之学, 大概与“天人合一”的思想间有某种内在的隐秘关联。

5. 西方建筑文化发展与中国文化的迥异之处

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 西方建筑在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都十分显著, 而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变迁的痕迹则微乎其微, 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斗拱的层数多寡等细微之处判断出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年代。建筑的差异体现出西方有比中国更强的革命性传统。中国儒学几千年基本是一脉相承的, 也基本上无人挑战。西方则不同。中世纪否定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果, 启蒙主义又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与蒙昧, 重新尊崇人的价值, 在巴洛克、洛可可走上华丽、花俏、奢靡的险途之后, 古典主义又一次向简洁、典雅的古代传统回归。就这样, 西方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比中国更早地迈向了现代文明社会。

6. 中西方建筑材料选材的不同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 宫殿的基座和普通房屋的墙则用夯土;欧洲建筑的材质则主要是石头。从东西方民族的性格差异与文化差异中是否可以找到答案呢?石头真率、质朴、刚硬、雄壮;木材细致、深秀、坚韧、柔美。物犹如此, 人岂相同?

西方文明的源头有二:一是古希腊文明, 一是中东的基督教文明。古希腊文明中特有的是酒神文化, 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着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 这种享乐与丰收、富饶联系在一起, 因而是明快、健康、乐观、积极的, 这与中国失意文人消极、遁世的及时行乐思想大相径庭。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有着人的七情六欲, 也折射出这种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民主与科学的源头都在古希腊, 继承了希腊精神的罗马人又发展了法治精神, 这些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石。基督教给西方文明带来了宗教品格, 其特点是罪感文化与契约文化。认为人生来有原罪, 所以摩西与上帝订立了十戒, 遵守戒约可以上天堂。这种契约文化从外部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定程度上对酒神文化的张扬进行了矫正。总之西方思想文化更多的是石头般的真率、质朴、刚硬、雄壮。

与西方相对, 中国的儒教可以说是一种耻感文化, 讲究温良恭俭让, 讲究忠恕之道, 强调自我约束, 强调从内部调节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如果做不到这些, 则足以羞耻。中国人素有忍的传统与韧的精神, “小不忍而乱大谋”、“欲速则不达”是忍, 中国的自然条件与历史环境培育了国人的坚韧精神。佛、道作为宗教是儒的制衡与补充。中国的思想文化与木材的细致、深秀、坚韧、柔美有更多相通之处。

东西方民族的文化与性格差异在建筑材质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反映。

7. 西方建筑的开放特质与中国围墙文化的封闭、内敛特质西方建筑从正面一个方向即可获取主体印象, 庶几可窥

得全貌。即使草坪、花园也在开阔之处。中国的宫室建筑要在空中俯瞰才可获取整体轮廓, 此外大门口还要加上照壁, 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中国的园林建筑回环、繁复、曲折, 决没有西方的草坪、花园来得直接、简约、开敞。中国无论宫室还是园林, 一律圈以围墙。西方建筑的围墙在若有若无之间, 即使有, 也不给人封闭、压抑的感觉。

这种差异同样可以从东西方文化中找到原因。起源于希腊的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 这种海洋文明富有商业精神。古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和伊阿宋即是典型的海洋冒险家。中世纪的骑士精神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明。后来的麦哲伦、哥伦布的探险之旅更是改写了整个世界史。美国是一群来自欧洲的冒险家的后裔建立的, 后来很多美国人到西部淘金成就了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总之, 西方海洋文明富有外向的扩张性。

而中国文明可以说是黄土文明, 这种黄土文明即是农业文明。东西方的这种文明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很大。中国人安土重迁, 家园不仅提供衣食, 而且是宗庙所系, 古训有“父母在, 不远游”和“叶落归根”。中国人自居于天下之中心, 对待周边民族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 实行德化要近者安而远者归, 要四夷宾服。总之, 中国文明富有内向的聚敛性。

西方人把世界幻化为自家的花园来游戏探险, 而中国人把自家的园林臆想为宇宙来修养心性。海洋文明与黄土文明的这种差异在建筑上得到了确实的反映。

8. 中西方建筑文化总结

(1) 中国建筑的意境与西方建筑的典型中国建筑基于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传统文化精神, 可以用“意境”二字来概括, 创造的建筑形象强调神似、写意, 与自然界参差相依而求得和谐, 以“天人合一”为其终极目标。而西方建筑美学主题则可以用“典型”二字概括, 美学思维使用了求异思维, 力求在无尽的纷争中达到对立统一。

(2) 传统与原创

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判断包含很强的社会性, 表现为重社会、重传统、重伦理。西方则宣扬个人本位论,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中洋溢着的审美因子中缺乏足够的冲突、夸张和崇高, 一切都被消融在静观平和的超越自我的境界之中。这种审美静观的心灵境界限制了人的创造能力, 思维的收敛性使得建筑创造固步自封的趋势在近现代物质技术大大更新的条件下显得更加明显。相反, 伴随着西方美学理论和其他艺术理论的兴起, 西方现代建筑的各种流派不断涌现, 使“天人相分, 天人相争”的成分更加浓烈, 使建筑形象“冲突化”的趋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3) 幻想与理念

西方建筑理论强调逻辑, 富于理念。古罗马时期维特鲁维就提出“实用、坚固、美观”的观点。如果说西方建筑的理念性集中体现在“实”上, 则中国建筑的幻想性集中体现在“空”上, 寻求一种虚幻的和谐。中国建筑不很注意整座建筑的体量造型与透视效果, 而更注重在平面上铺展与在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 以及建筑群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所显现的画面效果。

(4) 礼乐与逻辑、趋同与求异

中国建筑的哲学依据在于传统的礼乐精神, 即“大壮”思想与“形适”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秩序”, 整组建筑群、整座城市, 乃至整个国家的建筑, 都被纳入了这种统一的礼制规范中。以四合院形制为例, 外部由界限分明的围墙围合, 入口处要以照壁和影壁屏蔽, 显现出内向、自卫的心态, 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与外无涉的封闭特点。实是建筑物, 虚是组成建筑物的院落, 二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其伦理功能和群体意识极为明显。

西方建筑文化的特征为理性与抗争精神、个体与主体意识、怀疑与否定综合形态, 西方建筑通过中性空间向自然开放, 不强调内部空间, 以外部空间为主, 四周以开敞的柱廊形成外向的离心空间, 西方人把广场称为城市客厅, 表明了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 孕育了对待自然坦率、诚实、勇敢的心态。

9. 结语

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审美差异 篇6

一、建筑选址的审美差异

宗教建筑的地址选择, 承载着一定的宗教文化, 表达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东西方的宗教选址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向。

中国古代的宗教建筑一般都在山林之中。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他们信奉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注重探寻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把道观和寺庙建在山林之中, 让建筑融入自然, 与世隔绝, 羽化升仙。

西方的宗教建筑大多都选在城市中。西方传统的哲学思想是人本主义, 即“人神合一”的哲学观, 认为神就在自己的身边, 人们可以在教堂前面的广场上玩耍嬉戏, 宗教建筑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堂一般会建成城市中最高的建筑, 高耸入云的尖顶象征着人们的思想可以和上帝交流, 也是人们死后通往天堂的道路。

二、材料选择的审美差异

建筑的基本因素是材料。中国古建筑不论是皇家宫殿还是寻常百姓居所, 基本上都是土木建造。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木建筑发展很快, 应用也非常的广泛,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是最快的时期。东方的宗教建筑自然也深受影响, 都以木构架为主。

西方古代建筑则多以石料砌筑。石头的冰冷粗狂也体现了西方人的性格, 教堂选用石材建造也是宗教的需要。主教和牧师经常带领教徒在教堂唱诗歌, 由于石头吸音比较差, 就能够让声音在教堂内混音比较久, 使得诗歌声响亮清脆, 具有感染力, 犹如天籁之音。

三、建筑色彩的审美差异

中国的寺庙建筑红墙黄瓦, 在青山绿水间, 显得分外艳丽寺庙之所以要选用这些颜色是受中国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黄与红色都是中国古代封建权力的象征, 只有皇宫贵族高才可用黄色, 一般的民居只可以用青砖灰瓦。神在人们的心中是高的, 和上帝一样是不可逾越的, 所以在建筑用色上与皇帝的宫接近。

西方的宗教建筑以灰色为主, 这与选材是密不可分得, 灰是材料的原色调。但是建筑的玻璃一般都是用彩色的玻璃, 当通过玻璃照射进教堂, 就产生了神秘的色彩, 让人们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

四、布局方面的审美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都遵循着礼制观念, 并且以封建政权为核心。强调社会、家族、家庭的整体次序和利益, 限制个人的自由发展。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上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一般都是由几个单体建筑加上一些走廊、围墙围绕成庭院而组成。庭院一般都是采用对称的方式, 沿着轴线进行设计, 重要的建筑都放在中轴线上。宗教建筑也是如此, 不强调个体建筑的特色, 而是用次序理性的组合建筑群体, 一般是通过中轴线对称布局, 主体建筑放在中间来凸显其主体地位。

西方宗教建筑通常在市民公共活动中心进行发展布局, 除了供人们祷告之外, 教堂前面的广场还能集散人流、供人们休息、组织活动。西方宗教建筑喜欢强调和突出单体建筑的个性特征。用建筑和自然的对立来凸显人的智慧和力量, 以及神的伟大。辅助性的建筑很少, 即使有也与主体建筑相差甚远。可以说西方宗教建筑的布局是“广场式”的。

五、文化观念的差异造成宗教建筑的审美差异

中国古代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 长期的君主专制, 将皇权推向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君权和封建家长的地位几千年不可动摇, 人有尊卑贵贱, 三六九等不可逾越。这种思想使得建筑在布局和层次上也等级分明, 寺庙建筑也不例外。

中国自古推崇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这种思想在道教体现的尤为突出, 甚至到了当今社会, 人们在观赏建筑和园林, 仍然以自然、建筑和人的和谐统一为审美的标准。中国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固步自封, 喜欢归隐山林、四合院, 不与世人来往, 宗教建筑也深受影响。人们对天子和神的敬畏, 使得寺庙建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西方古代是一个泛神论社会, 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信仰。人们用最好的材料和技术建造教堂, 表达对神的虔诚。教会成为社会的中心, 使得西方的文明和艺术深受宗教的影响。

综上所述, 中国的寺庙和西方的教堂在审美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在选址上、材料上、色彩上以及布局上审美的眼光是不同的, 这些审美差异的产生与人们所在的环境、地域、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社会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审美观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建筑特色, 中国的寺庙建筑注重精神和意境, 西方宗教建筑则注重物质和外观。不论是何种特色, 都是建筑美的体现, 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曾坚, 蔡良娃.建筑美学[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余东长.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2.

[3]王振复.建筑美学笔记[J].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4]王世仁.理性和浪漫的交织[J].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建筑差异 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西方传统建筑,建筑差异,文化差异

Architecture is influenced by natural objects, materials, social conditions, technology, ideology, religion, culture, and aesthetics and so on.For example, Eskimo use ice and snow to build house thoroughly, while people in southwest China often use bamboo to build houses on stilts, which is affected by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During a long period of time,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was in a relatively closed system,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with little opportunity to communicate.So a variety of differences in architecture are formed.

Among all the differences in architecture building, materials wil be the basic one.Chinese like to use wood while the Westerners like to use ston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had used wooden structure since long ago, and most of the traditional buildings which now are preserved are wooden structures.Even if a number of brick pagodas and underground tombs use a masonry structure, they still mimic the appearance of wood structure.It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woods in traditional buildings in China.Wooden structure with wooden pillars and beams forms the skeleton of the house, and the weight of the roof beams passed through the column, and then through the column to the ground.In a word, the wooden structure is widespread in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buildings.

The color is a part of a building, and people’s preference to colors is a culture.Some bright colors, such as red, green and yellow are popular in house decoration in China, and some plain colors such as white, black and grey are also popular.The Westerners also prefer to use bright colors to decorate their building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bright red and some plain color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buildings.Doors, windows and beams are colored vermilion.Walls are usually colored white which are called“washed wall”.In Wester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showy colors can be found everywhere.As the architecture classic, "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introduces, at that time the building colors are very rich, ocher, gray and yellow, blush, pink, reddish brown red, gray, blue, white, black and gold and so on. (Yuan&Cao, 2004:37) Speculating from the marble of the existing legacy, on the stigma of the temple eaves are not only exquisite carvings, but also bright colors.They use the red for the background more, use black for the pattern or oppositely use.They form a vivid comparison. (Zhang Fang&Zhang, 2007:90)

Chinese architecture is influenced by Western culture.Many western-style buildings appear in China, such as Yuanmingyuan and a lot of Western-style gardens.In modern times, th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West become more convenient and frequent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rn architecture have fused gradually Nowadays, in preserving and promoting our traditional essence in architectur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expecting the integration points in building development with the West and thus further our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s in various aspects.

注释

1[1]张得亚, 方拥班, 张一兵.东西民俗文化差异对建筑的影响.观点, 2007.

2[2]袁成, 曹诗图.中西建筑文化比较及其形成背景分析.三峡大学学报, 2004.

3[3]刘婉华.辩证思维方式与中国古典建筑审美特征.现代哲学, 2006 (3) .

建筑差异 篇8

1、主要分歧

单纯采用一、二根作为引下线效果很差。采用均匀的对称分布的主筋做引下线可以使建筑物内的磁场互相抵消。利用柱内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是一种既经济又合理的做法, 现在国内的新建建筑几乎都采用这一做法。

利用柱内主筋为引下线, 是极力推荐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B 5 0 0 0 5 7是我国现行唯一强制性防雷标准, 图6.3, 图6.4, 图6.5均为利用主筋为引下线。这与I E C标准是完全一致的。

对利用柱内主筋做防雷引下线, 现在钢筋的连接方式较多采用直螺纹连接, 为保证连通性能, 在连接处跨接钢筋。对此跨接钢筋的必要性有争议, 有人做过实验, 雷击瞬间, 强大的电流将砼内两根连接钢筋 (无论是绑扎, 还是螺纹连接, 焊接当然也是) 焊接成一体, 没必要保证连通性。但保证连通性的原因是需要把电流快速引到地下, 减少流向其他支路 (如其他用电设备) 的电流强度。

作为引下线的柱内钢筋是焊接还是绑扎, 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防雷验收时对于引下线、均压环的连接方式与之有所区别。

防雷检测部门要求钢筋搭焊, 优点有几个: (1) 、防止了雷电流泻流时产生点焊的危害, 减小弱电设备受损的几率; (2) 、有利于快速、均衡泄流, 避免局部高电位。而一些建筑师认为钢筋焊接时, 会损坏钢筋面积, 从而减小钢筋的受力强度, 特别是一些高层建筑, 抗震强度要求高的地区, 采用焊接是不妥的。

2、研究情况

在新疆防雷中心针对某高层智能建筑项目验收过程中, 发现防雷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均压环时, 每隔3层设置均压环 (与主筋焊接连接) , 每个梁柱主筋之间设置短路环 (焊接连接) 。采用焊接, 并在主筋上, 严重违反了建筑规范要求。最终将焊接的部分拆除, 重新绑扎连接。

针对这种情况, GB50057第3.3.5条的条文说明中有这么一段话供参考: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钢筋体偶尔采用焊接连接, 此时, 提供了肯定的电气贯通。然而, 更多的是, 在交叉点采用金属绑线绑扎在一起, 但是, 不管金属性连接的偶然性, 这样一种建筑物具有许许多多钢筋和连接点, 它们保证将全部雷电流经过许多次再分流流入大量的并联放电路径。经验表明, 这样一种建筑物可容易地被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一部分。

混凝土内的钢筋借绑扎作为电气连接, 当雷电流通过时, 在连接处是否可能随此而发生混凝土的爆炸性炸裂。为了澄清这一问题, 瑞士高压问题研究委员会进行过研究, 认为钢筋之间的普通金属绑丝连接对防雷保护说来是完全足够的, 而且确证, 在任何情况下, 在这样连接附近的混凝土决不会碎裂, 甚至出现雷电流本身把绑在一起的钢筋焊接起来, 如点焊一样, 通过电流以后, 一个这样的连接点的电阻下降为几个毫欧的数值。

日本对试样做过试验, 其结果是, 有一个试样的一个绑扎点通过48k A和两个试样的各一个绑扎点通过61kA后, 采用绑扎连接的这三个钢筋混凝土试样才遭受轻度裂缝的破坏。这说明一个绑扎点可以安全地流过若干万安培的冲击电流。

通过以上研究和试验结果可以认为, 在雷电流流过的路径上, 有一些并联的绑扎点时就会是安全的。

许多国家的建筑物防雷规范和标准均允许利用绑扎连接的钢筋体作为防雷装置。

据防雷设施检测、验收和灾情调查实例分析, 对以上说法有三个疑问:其一是钢筋的锈蚀, 水泥浇注时的振动, 使钢筋绑扎接口成为不良接触, 使应该作为防雷接地系统的各部分钢筋连接体未能形成良好的电气通路, 不利于雷电流的泄放;其次, 在选作接地装置的桩、梁、柱筋的绑接, 各接口的过渡电阻值不同, 影响了雷电流的平衡分布;其三, 因为雷电冲击使绑扎点发生焊接的可能性是不均匀的, 而每次雷电流的“点焊”结果, 已经使建筑物经历了一次局部的灾害, 无论是墙柱体爆裂, 或者是“点焊”处周边产生的强烈电磁感应, 对人体或设备的损害, 特别是对高层建筑和现在所称的“智能大厦”, 其危害是显然的。选作防雷装置的桩、梁、柱内的钢筋, 在混凝土浇灌前, 各钢筋之间必须构成电气连接。主要是作为接地体的桩筋与承台的连接, 选定作为引下线和均压环屏蔽网的梁柱筋驳接处必须作牢固的焊接, 使之成为可靠的电气通道。

国外对焊接 (包括熔接) 或绑扎有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钢筋淬火后, 物理性质有所改变。关于绑扎还是焊接, 这个问题在国际IEC 81委员会讨论了四年, 其中建筑电气专家和建筑结构专家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大辩论, 最终用水泥块雷击实验去验证, 可最后, 到底是绑扎还是焊接还是没有写进标准。为什么?因为无法评估二者的缺陷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失谁大。最后的统一是主筋采用焊接, 均压环 (带) 可以采用绑扎。

3、结论

建筑差异 篇9

一、艺术特点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1. 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抬梁式、穿斗式和干栏式等, 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构架各节点榫卯有若干伸缩余地, 因而可减小地震对建筑的危害。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 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 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 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 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 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 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 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

2. 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

中国古代建筑讲究完整的院落组织, 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即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 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先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 再以主要殿堂为中心, 四周围绕配厢、夹室、廊庑、围墙等单体建筑而组成庭院, 进而以庭院为单元, 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一般地说, 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 通过前院到达后院,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 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 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 沿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 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 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样的布局即能表现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威严和宗教教义的庄严肃穆、礼敬崇高, 又追求曲折变化、灵活多样的平面形态, 体现自由随意的变化。

中国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 与欧洲建筑相比, 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 一座欧洲建筑, 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 却像一幅中国画长卷, 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 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

3. 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

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 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 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

二、艺术形象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 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 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 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并形成了不少特点。

1. 造型优美

中国古代建筑, 无论是立面平面, 还是屋顶, 都特别讲究式样的变化, 形成优美柔和的造型艺术美, 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采光性, 使檐角体现出优美的轮廓线。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 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 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 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 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2. 装饰丰富多彩

我国传统建筑装饰丰富多彩:包括彩绘和雕饰, 它们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 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 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

3. 自然环境的协调

中国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项突出成就, 也是世界各系园林中的重要典型。中国园林以自然为蓝本, 摄取了自然美的精华, 又注入了富有文化素养的人的审美情趣, 使自然美典型化, 变成园林美, 讲究“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古代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 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 都要认真调查研究, 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从而构成一个大的环境空间。西方古典园林是以山树石等自然物为元素, 强迫大自然符合人工的法则所“雕刻”成的立体的图案, 人工斧凿痕迹十分显著。花坛、草地都是几何形的, 把树木修剪成几何形体——尖锥形、多角柱、圆球形、半圆球形和矮墙式的绿篱, 或剪成动物的形状, 被称为“绿色雕刻”;草地用不同颜色的花草组成像地毯样的图案;道路又平又直, 几何对称, 人工砌出几何形池岸和笔直的小河。全园一目了然。

4. 绘画艺术语言

中国传统绘画无论是绘画工具还是绘画语言, 都与线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建筑秉承了传统绘画语言, 特别注重“线形美”, 出发点是线, 完成的是铺开成面的群。群里的廊、墙、殿、台、亭、阁以及池岸、曲栏、小河, 道路等, 都是些粗细浓淡长短不同的“线”, 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和节奏韵律, 擅长以线造型, 以线传情。中国传统建筑采取木质的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感染力, 它虽然也具有装饰美, 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合乎材料本性和力学逻辑的结构美。中国人注重感性, 追求的是一种意境、求和睦。西方在绘画上追求写实艺术, 以塑造出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为目的。西方建筑也讲究“体积美”, 出发点是面, 完成的是团块状的体。建筑有明确的几何形体与几何比例关系以及确定的数量关系构成, 所以他们往往借助数的组合和几何形来塑造建筑的形式美, 而不规则的石块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西方人理性、客观、求实际。前者具绘画之美, 后者则更多带有雕刻的意味。

总的来说, 中国古代建筑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 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 独树一帜.中国建筑在气质上更重精神, 重意境:以绘画为典型, 要求“以形写神”“气韵生动”, 含蕴而抒情;是内向的、收敛的。西方建筑则重物质, 重外观:以雕刻为典型, 是单体的突出, 直观而写实;是外向的、放射的;空间是明确的、实在的, 有肯定的体积体形, 空间的变化就是空间体积体形的变化。这个差异, 代表了中西艺术的不同侧重, 中国建筑艺术表现出中国文化特有的伟岸俊秀, 显示了与西方不同的风貌性格, 在世界文化艺术之林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艺术史.萧默.文物出版社.日期:1999.

[2].西方建筑史:从远古到后现代 (原书第2版) .马文·特拉亨伯格 (Marvin Trachtenberg) .机械工业出版社.日期:2011年6月1日.

[3].图解西方古代建筑史.王其钧.中国电力出版社.日期:2008-01-01.

上一篇:风管施工下一篇:掌握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