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2024-05-28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精选12篇)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篇1

应用翻译不同于表达美学意义和传达情感的文学翻译,其所翻译文本包括科技文章、法律文书、政府文件、商务信函、技术文书、产品说明书等各类文本。所谓应用型翻译人才,是指具备将翻译技能与英语知识应用于翻译实践,并从事各个行业实用翻译实践的专门人才。目前,我国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教学成功经验的不足造成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供需不平衡现象日渐凸显。因此,改革优化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更快更好地培养更多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成为我国各教学相关部门需要认真思索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国内市场对应用型翻译人才仍有较大需求。全国约有职业翻译4万—5万人,翻译从业人员大约有50万人,正式注册的翻译公司约有4 000余家,但是,能够完全胜任翻译工作的合格人才仅占市场需求量的百分之十[1]。不仅数量上并且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也存在严重的供需不平衡。毕业生实际的应用翻译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2],传统的翻译教学重视文学文本翻译的译本译法与技巧的对比,而忽视了应用翻译技巧的训练[3]。本文尝试从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习实践教学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探讨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

首先,明确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更关系到该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根据市场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主要需求,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结合院校的专业和办学特色,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将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翻译实践能力优秀、不仅可从事翻译工作还可以胜任自身业务工作的本科应用型翻译人才,满足各类企业以及重大涉外活动的口笔译人才需求。

翻译水平的高低体现的是译者各个方面的语言综合能力的水平,包括其词汇量、语言与语法知识、篇章理解能力、汉英语的口语与书面语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等。任何汉英语语言能力与素养的欠缺都会制约翻译技能水平与实际操作。因此,应用型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应首先注重加强英语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与水平。其次,适当删减文学语篇翻译课程内容所占的比重,增加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各领域不同类型应用文体翻译的比重,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在未来翻译工作实践中有的放矢、得心应手。

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在应用型翻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增加翻译实践能力培养教学的比重,以真正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为教学指导思想,不断增强学生翻译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积极建设模拟商务谈判和各种外事会议的翻译工作室,通过使学生进入译者角色来增强他们的翻译实践积极性。翻译项目式教学、以任务为驱动的翻译教学、翻译工作坊等教学模式能够合理地将翻译技能训练与翻译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要不断尝试如有声思维法等新的翻译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费时低效的教学模式;可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辅助教学手段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更多、更新和更实用的翻译实践语料及应用文体翻译技能与技巧。

翻译本身是一项要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学校通过寻找与公司或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供给学生实习及应用翻译实践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产学研合作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双方订单式人才培养或开展师资、项目合作等方式,可实现开放式实践型、复合型、应用型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改善以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状况。

三、加强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从未从事或接触过真正翻译活动的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知识填充,所教授的学生是难以适应翻译实际工作的。因此,高校应多渠道补充师资力量。首先,大力开展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掌握翻译理论知识又具备翻译工作的实践经验,能帮助学生完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供学生更多专业和职业指导的教师。学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有具体的培养规划。一方面,可将在校教师送到企业参加进修学习,丰富知识与实践经验;而另一方面,可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来校进行专业知识讲座等的教师培训,或者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从业者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授课以及实践教学的指导。其次,通过采取校内不同专业联合、校校专业教师联合以及校外合作方式引进外聘教师,弥补本校本专业翻译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专业翻译经验的问题。可聘任本校其他院系有翻译经验的专业课教师授课,或跨校聘请优秀有经验的翻译或专业课教师授课,或聘用社会各界翻译专家和学者、翻译企业的翻译人员为客座教师,通过鲜活的翻译案例提升学生的翻译认知和感知,使学生接受更专业的行业训练。

摘要:目前,我国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因此,需要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习实践教学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探讨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根本变革。

关键词: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黄映秋.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0,(6):78-91.

[2]班伟.构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33-134.

[3]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篇2

【关键词】社会需求;双语转换;培养目标;教学模式

【摘要】从分析我国翻译事业的现状出发,提出了翻译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观点,认为翻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而传统外语专业教学模式不适合于翻译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的翻译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翻译院系和翻译研究机构在一些高校相继建立。春,教育部批准在部分高校(复旦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试点设立本科翻译专业。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翻译学科体系的健全与发展,不仅是翻译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经济、科学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 应用型 本科院校 建构主义 翻译人才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如今的中国和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和世界的融合进一步加深。英语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起到桥梁沟通作用。为促进中国进一步发展,中国政府提出科技兴国战略。一方面是自主创新,另一方面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特别是高端设备和高新技术,中国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解决如何才能引进的同时,如何才能将引进的高端设备和高新技术为我所用就成为关键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关键问题便是翻译。解决翻译问题的关键是翻译人才的水平和数量。这种翻译人才说到底是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这种翻译人才需求非常广泛,但主要集中在科技方面。如何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是摆在全国高校面前的一个主要任务,应用型本科院校自然责无旁贷。

一、当前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或弊端

1.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教育比较重视理论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目前技术型人才奇缺的现状,许多企业高薪难求一个技工。而传统外语教学也是如此,以英语为例,本科主要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研究生阶段则主要研究英美文学。往往七年下来,关于翻译技能和方法学到的很少,根本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2.各种硬件设施及师资等方面的不足

由于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是由地方高等专科院校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各种硬件设施及师资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人才的培养集中在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上。翻译教学的师资主要是由新进的翻译硕士或具有较丰富翻译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的。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翻译史、翻译理论及一定量的翻译练习。由于这些翻译教师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因此翻译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有限。主要是文学类翻译,还涉及一些旅游和外贸翻译。另外,使用的翻译教材比较陈旧,内容及涉猎的知识面比较单一,翻译教学的辅助设备就是多媒体,加之学生本身水平所限,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翻译人才仅可以适应当地对翻译人才的一般性需求。如果涉及文学、旅游及外贸以外的翻译,这些学生就很难胜任了。

二、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必要性

中国翻译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技术人员近4万人,以不同形式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有50万,各种经济成分组成的翻译服务公司有3000余家,但我国翻译总体水平不高。

虽然市场上各种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高水平的翻译只占不到5%。由于翻译人才水平整体不高,高水平翻译人才缺乏,因此我国翻译市场出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翻译差错现象。无论是旅游指南,还是产品介绍,抑或名胜古迹的说明,乃至道路名称的标牌,外文翻译差错几乎随处可见。这也是我国翻译市场缺少应有规范标准带来的弊端,还有文学出版物翻译不当。从1995年至今天翻译类新书数量已达到十多万种,但是图书出版市场上一时充斥着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文学译本。据了解,名著《红与黑》在市场上出现了26个不同译本,其中有的是胡译、抄译。此外,翻译人才服务和翻译需求的中介组织需要完善。翻译市场需求在逐渐扩大的同时,很多单位却找不到需要的翻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翻译服务和中介组织的建设还很不完备。

翻译能力的强弱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中几个急需解决和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实用型翻译人士难求已经成为中国各行各业共同面临的突出难题。因此,如何培养大量合格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也就成了翻译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自身特点,完善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

1.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自身特点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发展十分迅速,新增加了许多本科院校,其中应用型本科——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院校--就占了极大比重,地方高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均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其“地方性”和“应用型”特点尤为突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无论在发展的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条件方面都面临挑战,前面有老牌的、强势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后面有各类高职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就是要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人才,而不是以理论研究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重点。这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在高等学校发展序列中处于“中间地带”,其外语专业教学与其他综合类或者研究型高校有不同的教学定位和教学计划,作为外语专业的主干课程——翻译,自然有其特殊的发展要求和特点。

2.完善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

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采用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传统翻译教学以行为主义的“刺激—反映”理论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学习环境单一。翻译课程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把翻译课本上的知识尽量讲授给学生,学生则尽可能消化教师讲授的内容。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翻译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翻译技能。最后老师进行纠错。在课时分布上老师课堂讲授占4/5课时,学生练习占1/5课时。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重语言训练,轻逻辑思维训练,偶有技巧讲解,但仍停留在经验阶段。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将练习纠错当成训练的主要方法,要求学生按照老师公布的标准答案进行改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翻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果就是学生认为翻译课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理想。可喜的是,目前对翻译的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一些新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方法已经为一些教师所接受。笔者以为,在众多翻译理论和教学模式中,建构主义教学观是适合当前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解释、假设,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进步不断被否定,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与传统学习环境相比,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环境有了很大进步。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组成了翻译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其中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会话是意义建构的具体过程;而意义建构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笔者认为,这种建构主义的翻译教学模式比较适合新建本科院校的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为目标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讲授及学生理解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翻译实践及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发现和讨论及改进翻译中出现的错误,达到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目的。传统翻译教学没有涉及翻译实践,所以学生的翻译能力自然受到限制。翻译实践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一个软肋,主要因为学校或老师对此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比较好,翻译课程也会学得好,学生的翻译能力也就高。事实上,学生的翻译能力需要在翻译实践中提高。近几年学生翻译实践证明,受过翻译实践训练的学生水平明显超过没有接受过翻译实践的学生。所以,翻译实践应当是翻译教学中的一部分。学校可根据翻译实践的实际需要,在当地为学生联系一些企业或翻译公司,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要向学生强调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除了英语基础知识,还应当大量增加文化、旅游及外贸等其他方面知识,鼓励学生选修有兴趣的其他专业,以达到了解并熟悉及部分掌握这个专业的知识,这样才能避免在今后翻译中出现贻笑大方的译作。

同时加强师资力量。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的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还需要在师资上有所作为。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鼓励教师出去进修或深造,聘请或引进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的其他行业的翻译人才作为学校的客座教师,以适应学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要。

四、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人才。在翻译人才培养上,改变传统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让学校真正成为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贾丽婷.以培养实用性翻译人才为目标的翻译教学改革[J].北方文学,2010(7).

[2]束永睿.英语翻译教学提升对策的实证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10).

[3]戍林海,李静.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关照下的翻译教材编写理念[J].外语界,2010(2).

[4]朱庆.培养与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5]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06).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4

精通语言又熟悉文化且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应用型翻译人才的缺乏成为外事外贸部门以及高校外语专业所面临的新问题;同时, 高校英语专业, 特别是本科以下层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狭窄。本文拟探讨整合现有教学资源, 借助地方企业, 培养毕业后可直接服务于翻译企业和翻译部门的应用型人才的途径。

1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

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文学翻译而非专业翻译, 二者在翻译标准、原作者与译者关系、翻译思维、操作模式、交稿期限、专业知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采纳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途径。

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依托高校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块实现, 即企业与学校之间通过人才、技术和资源的整合, 培养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通过给校企合作, 企业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翻译人才, 扩大了知名度;高校获得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技术和市场信息, 有利于促进教学和科研。 (蔡辉、张成智, 2013) 具体环节包括:师资合作 (聘请校外导师、兼职教师, 培训本校教师和实践指导专职教师) ;课程设置 (合作企业人员参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共建实习基地 (共同出资, 协同管理) ;项目合作 (共同完成翻译业务) ;参观访问 (互派代表, 实地到访, 座谈讲座) ;共建实验室 (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高校建立翻译实验室) 。

2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方案

2.1 教学目标

应用型翻译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双语能力、翻译能力和专业素养。

2.2 课程设置

制定课程设置方案时应考虑常规翻译教学和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差异且借鉴现有翻译课程的设计模式。

常规翻译教学在信息转换的准确度、复杂度、专业依赖程度、以及翻译实践过程方面均和应用型翻译有很大差异。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侧重信息传播的准确度, 全文的整体性和专业知识;常规翻译教学侧重忠实、通顺、追求雅致, 单一语言现象, 语法和修辞。

借鉴国内翻译教学中的通用做法“广外模式”和在此启发下形成的“3P口译过程模式” (刘建珠, 2012:79) , 把翻译训练分为职业训导、项目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层次。

职业训导阶段通过常规基础课程 (语音, 语法, 综合英语, 阅读, 听力和口语) 输入语言基础知识;通过专业知识课程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专业英语, 商务英语视听说, 科技文阅读, 翻译策略, 翻译职业操守, 翻译工作标准) 输入翻译基础知识;通过专业技能课程 (应用文写作, 文本编译与处理, 英汉互译技巧, 商务英语翻译、科技英语翻译、法律英语翻译, 商务口译, 旅游口译, 社区口译) 培养翻译基本技能。

项目实训是通过设计翻译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和任务, 让学生以项目模拟的形式参与项目的准备, 实施和总结, 提前熟悉未来的工作场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的项目实训采用翻译工作坊, 即案例教学的模式:教师讲解-阅读-翻译-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总结评价 (连彩云, 荆素蓉, 于婕, 2011:41) 。在笔译理论教学中, 首先由一名熟悉该行业专业知识且有相应翻译能力的教师为学生介绍该项目的性质和特点, 统一专业术语和关键词。然后, 分发一定数量和相应难度的阅读材料供学生熟悉术语, 体会文本特点。随后, 在给定时间内要求学生上交翻译作业, 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阅并评改具有共性和典型性的翻译错误。期间, 采取同伴评改和小组评改的方式去发现自己的错误。最后, 教师做出总结性评价, 对具有代表性的译文进行集体评阅。在笔译实践教学中, 翻译工作坊采用翻译公司的运作流程组织教学:翻译管理 (合同签订, 稿件审查, 任务分配和小组负责人及成员的确定) , 技术准备 (术语库确定, 应用软件确定, 统一关键词, 提出翻译文本要求) 和翻译操作 (原文文本转化, 疑问初审, 技术校对, 术语和风格的统一, 译文终审, 编辑和排版等) 。

顶岗实习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 在来自学校和企业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 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 解决实际问题, 完成翻译任务的过程, 分为准备实习、岗位实习、总结实习三个步骤。准备实习环节包括介绍相关的企业制度、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基本信息和参观、讲座等形式和定员定岗的安排;在岗位实习过程中, 要求学生详细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心得, 定期向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反馈信息;最后, 通过座谈, 撰写实习报告和用人单位鉴定等形式作出实习总结。

3 影响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问题

3.1 学生

学生需明确翻译学习的目的并加强学好翻译的信心。在校学生大多忽视了翻译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服务于双语交际的目的, 侧重于翻译理论而忽视翻译实践, 又因为翻译题在等级考试中所占分值不高而没有学习的兴趣;学生普遍认为翻译技巧难以掌握和运用, 从而打消了持续练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明确“语言服务于交际”的学习目的, 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翻译的信心。特别是本科及以下层次的英语专业学生, 往往因为对翻译工作流程的陌生而误认为自己缺乏入职的基本条件, 人为设置了就业瓶颈。

3.2 教师

高校需要能够胜任应用型翻译教学任务的师资。该专业教师不仅需要过硬的双语能力和翻译能力, 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熟悉翻译市场的运作情况。教师本人首先要将自己打造为“知识积累性”, “意识提高性”, “注重实践型”的人才。这就需要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 将企业代培翻译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 我们需要翻译教师主动走出校园, 和企业对接, 寻找实践机会, 加强双师型素质。

3.3 产业链建设

翻译行业是一个产业链, 需要业内人员包括高校师生, 翻译科研机构工作者和翻译企业职员的通力合作才能共同探索和推动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模式。各方面都要主动寻求与其他环节的合作机会。作为产学研合作主导因素的高校, 应当成为翻译科研机构和翻译服务类企业之间的桥梁, 结合研究领域的最新信息和不断丰富的实践素材, 加强自身人才培养的优势, 服务于地方产业。

4 结语

在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 本文以就业现状入手分析了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必要性, 提出了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即产学研结合模式和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 包括教学目标, 课程设置并分析了影响翻译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 探索出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整合科研机构优势, 借力于地方企业,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翻译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摘要: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和翻译实践经验, 探讨了翻译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包括教学目标, 课程设置, 实践安排并分析了影响翻译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模式应以现有教学资源为基础, 借力于地方企业,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开创翻译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蔡辉, 张成智.论翻译硕士培养中的校企合作[J].中国翻译, 2013 (1) :51-54.

[2]李明, 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 2010 (2) :32-36.

[3]连彩云, 荆素蓉, 于婕.创新翻译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翻译, 2011 (4) :37-41.

[4]刘建珠.论翻译硕士培养中的校企合作[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 (4) :78-81.

[5]刘季春.探寻本科翻译教学的第三种模式[J].中国科技翻译, 2010 (2) :30-33.

[6]姚锦清.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 与专业笔译理念[J].东方翻译, 2010 (4) :8-11.

翻译硕士培养方案 篇5

在遵循翻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借鉴、吸收国外高层次翻译专门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国情,特别是结合我国翻译实践领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方法

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优先考虑;鼓励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生源报考。

入学考试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统考(或联考)及招生单位自行组织的专业复试,结合工作业绩择优录取。

(三)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可以脱产学习,也可以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全脱产学制为两年;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者视其修满学分与完成论文情况,最多不超过五年,最少不低于三年。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2、采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口译课程要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如卫星电视、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开展,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笔译课程可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授课,即教学单位承接各类文体的翻译任务,学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加强翻译技能的训练。少数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研究生,修个别课程时可采用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通过学校统一的课程考试方式取得学分,或者已经掌握某门课程,通过本人申请经过考试准予免修,取得学分。

3、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至少有10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或不少于100小时的口译实践。

4、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翻译人员参加;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或编审共同指导。

(五)课程设置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一、必修课

1、公共必修课:

(1)政治理论 3学分

(2)中国语言文化 3学分

2、专业必修课:

(1)翻译概论 2学分

(2)基础口译 2学分

(3)基础笔译 2学分

3、方向必修课:

(1)口译方向:

交替传译 4学分

同声传译 4学分

(2)笔译方向:

文学翻译 2学分

非文学翻译 2学分

二、选修课(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与师资特色确定选修课,其中第二外国语为限定选修课)

1、第二外国语 2学分

2、中外翻译简史 2学分

3、翻译批评与赏析 2学分

4、跨文化交际 2学分

5、中外语言比较 2学分

6、文体概论 2学分

7、国际政治与经济 2学分

8、模拟会议传译 2学分

9、专题口译 2学分

10、视译 2学分

11.商务口译 2学分

12、法庭口译 2学分

13、外交口译 2学分

14、经贸翻译 2学分

15、法律翻译 2学分

16、科技翻译 2学分

17、传媒翻译 2学分

18、计算机辅助翻译 2学分

19、中国典籍外译 2学分

三、实习2学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学生任选一种,字数均以汉字计算):

1、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

2、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字的实验报告;

3、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有一位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七)学位授予

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修满30学分;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方案二:翻译硕士培养方案

根据教育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指导委员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以及四川大学有关规定,特制定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全日制攻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方法

招生对象为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一般应有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优先考虑;鼓励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考生报考。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须经所在学校的教务部门或学工部门同意;在职人员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其他人员由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同意。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四个单元。其中,政治理论为全国统考,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由我校自主命题。初试合格的考生还需参加复试,复试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英语笔译方向:英语写作、听力、面试;英语口译方向:英语写作、听力、面试(含简单交传)。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2年。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及格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符合有关要求,并经四川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并同时获得硕士毕业证书。

2、采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

口译课程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如卫星电视、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开展,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

笔译课程配有专用笔译实验室辅助教学,并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授课,即教学单位承接各类文体的翻译任务,学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加强翻译技能的训练。

少数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研究生,修个别课程时可采用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通过学校统一的课程考试的方式取得学分,或者已经掌握某门课程,通过本人申请经过考试准予免修,取得学分。

3、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要求学生至少有15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或不少于400小时的口译实践。

4、成立导师组。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翻译人员参加;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或编审共同指导。

方案三:翻译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科技英语翻译人才,以适应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需要。

二、领域方向

科技英语翻译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2年半。如需要可相应延长,但需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学院审核批准,报研究生部备案。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至少应完成总计38学分的学习任务。

课程分为学位课与非学位课。学位课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及专业课;非学位课包括实践教学、专业选修课。理论类课程应在第一年内完成。

课程设置详细情况见附表。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学位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应附文献综述)、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硕士研究生除完成学位论文外,在答辩前必须达到学校关于外语水平和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专利)的要求。

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学生任选一种,字数均以汉字计算):

1、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同时需提供合作单位的合同或相关的证明材料。

2、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口译或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字的实验报告;

3、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研究论文内容一般包括: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选题依据、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的评述、理论分析(或方案论证)与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包括本人的创新点或新见解)、有待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等。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必须有一位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七)学位授予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篇6

【关键词】《本杰明翻译丛书》;翻译人才;人才培养

【作者单位】陈夜雨,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项歆妮,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翻译专业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各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差异,有的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的致力于培养翻译通才,有的强调译员教育。各高校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应如何体现?笔者认为,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应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翻译本科教育阶段要注重翻译通才培养。

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是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独立家族控股学术出版公司。自创办以来,该公司一直专注于语言学、翻译学等领域学术著作的出版。《本杰明翻译丛书》(Benjamins Translation Library)(以下简称《丛书》)以学术专著、论文集等形式,呈现了尤金·奈达等几十位国际知名学者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研究成果。《丛书》涵盖了翻译研究的主要领域,涉及翻译学理论、翻译本地化、翻译过程研究、社区环境口译等主题。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通过《丛书》的出版,搭建起翻译研究平台,学者们从社会学、文化学、翻译技术、翻译教学等不同视角探索翻译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其研究成果对翻译专业发展、翻译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指导作用。本文着眼国际出版市场,结合对《丛书》几部代表性著作的分析,探讨其对我国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对学术研究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启示

翻译活动本身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果,它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需要借助语言学、语言教学等理论对翻译、翻译学、翻译能力等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我国翻译学科的发展亟须培养一大批翻译理论素养高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要熟悉国内外主要的翻译理论,还要能够从事理论研究。《丛书》认为,对学术研究型专业翻译人才的素质要求有以下3个方面。

1 .对一至两种主要翻译理论有所了解

学术研究型专业翻译人才最应了解的主要翻译理论是“功能对等理论”。它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对当代翻译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丛书》向读者提供了“功能对等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丛书》第六十九卷《从功能角度看文化与翻译》是法国著名学者何塞·兰博特在“功能对等理论”方面的新贡献。该书作者具有丰富的学术历程(研究法国文学和比较文学近四十载)和精湛的学术造诣,在著作中不遗余力地推动描述性翻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学习者了解这一理论,对翻译界的“千年之争”(直译与意译)和“百年之论”(异化与归化)的理解也就豁然开朗了。

2.粗略知晓翻译发展史

对文本材料(如翻译理论和批评)的研究,有助于翻译专业学习者理解一个特定社会在某个特定时代所标举的翻译规则,近年来也引起了翻译研究者和教学者的关注。《丛书》第五十一卷《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理论:风气、问题与争辩》由香港翻译学会会长陈德鸿教授撰写,该书对近代中国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系统介绍。翻译专业学习者知晓翻译理论史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借此透过翻译文本的表面特征,获取支撑或迫使我们改变假设的信息。例如,关于翻译诗歌恰当方法的探讨,尤其是关于韵律和韵式翻译方法的辩论,中国翻译界不同时期涌现出不同的回答,而翻译实践本身就是对理论家所提出的诸多观点的回应。这一点在20世纪中国的翻译家、诗人对韵律的不同处理中显露无遗。所以,学术研究型专业翻译人才粗略知晓国内外翻译发展史有助于他们宏观把握译文基调,在翻译研究中逐步形成批判性思维。

3 .从理论上分析翻译过程

近年来,翻译过程研究成为翻译研究的焦点。学术研究型专业翻译人才不仅应熟知翻译过程中需要应用的各种策略和技巧,还需要从理论上分析翻译实践的全过程。翻译专业学习者对翻译过程以及影响到翻译过程和翻译质量的各种因素要有基本认识。《丛书》第六十四卷《翻译过程中的专业技能与显化》探讨了翻译的复杂过程。作者瑞典学者Dimitrova运用翻译研究、写作研究和专业知识范式研究的最新理论和方法论,分析了翻译作为文本再生产的过程特征,对具有不同翻译经历的主体进行横向比较,突出翻译过程中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二、对应用职业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启示

学界一般都倾向于把翻译学分为两类:纯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其中,应用翻译主要是指“以传递信息为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就翻译文本内容来看,它几乎囊括了除文学翻译以外的所有作品。就翻译文本体裁而言,它包括政府文件、法律文书、商贸信函等各种应用型文本。仲伟合教授指出,我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职业译者(口译或笔译)。培养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口笔译人才”。为了实现应用职业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翻译专业须研究符合学科特点和市场需求的翻译课程结构,增加应用领域的口笔译课程比重,培养应用职业型专业翻译人才。《丛书》中两个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应用职业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启示。

1 .专业社区服务翻译

随着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翻译实践活动延伸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专业社区服务翻译就是其中之一。它指“在医疗、法庭、学校及其他公共服务领域进行的非商业性的口笔译服务”。其中,医疗口译和司法口译在国外发展比较成熟。《丛书》第七十六卷《跨越国界的社区口译》重点关注口译者的身份问题,如社区口译者具有单一还是多重身份,社区口译者如何促进交流。在该卷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和翻译从业者讨论了这些问题,反映了国外对社区口译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对我国应用职业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具有启发性,有助于我国在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中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实现应用职业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

2 . 语言本土化

语言本土化是指为了使商品适应本国消费者的需求,对商品的语言部分(包括软件、网站、用户手册、多媒体材料等) 进行转换的过程 。语言本土化既涉及对源语言内容的翻译,又包括对源语言产品的功能和特征进行修订或改造。因此,语言本土化比普通翻译的内涵更丰富,对文字的专业性和可读性要求更高。《丛书》第三十四卷《传媒翻译:概念、实践和研究》试图厘清媒体和多媒体的概念、跨学科的必要性以及视听媒体的多符号维度。不少论文介绍了传媒翻译实践,主要包括字幕翻译和电视口译。可以发现,国外研究者关注到了多媒体数字化时代对翻译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我国也应从中获得启示,调整应用职业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方向,提升人才培养标准,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1]何三宁,蒋云美. 对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几个概念的思考 [J]. 当代外语研究,2014(5).

[2] 伍志伟,穆雷. 构建翻译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J]. 外语教学,2015(1) .

[3] 仲伟合. 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 [J] . 中国翻译,2011(3) .

[4] 仲伟合. 我国翻译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 中国翻译,2014(4) .

[5] 仲伟合,赵军峰. 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J] .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2) .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篇7

1 高校非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原因

1.1 新传媒日益发展提出的要求

新传媒时代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国外的各种信息资料源源不断地传入我国, 这些资料外化成文字的形式往往是以英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这些信息要在我国传播开来, 需要优秀的翻译人才将这些英语信息理解并进行恰当的翻译, 而这些翻译将会涉及各行各业[1]。因此, 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英语翻译能力的应用型翻译人才至关重要。另外, 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要进行交流, 也必然需要精通本行业专业知识的翻译人才。因此, 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英语专业的翻译人才,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也有很大的需求。

1.2 市场化条件下企业发展提出的必然需求

在市场化不断发展深入的情况下, 各企业都在不断地与国际化接轨, 这对各行业应用型英语翻译人才提出了必然需求。企业自身的类型和性质要求翻译人才能够满足企业本身的独特性。在市场化条件下, 企业对于翻译人才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 需要他们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 仅靠英语专业的翻译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 我们需要针对各种行业的需要培养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非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

1.3 高校肩负着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重任

传统的高校进行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英语教学上, 把英语翻译当作英语专业的一个分支, 而非英语专业学生很难受到相关英语翻译的专业训练。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 应重视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 从而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

2 新传媒背景下非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2.1 相关专业教师的英语翻译以及媒介素质不高

高校很多专业教师往往只专注本专业研究, 对英语翻译知识知之甚少。公共英语教师长期从事基础英语教学, 对英语翻译涉及也较少, 两者都无法对学生进行英语翻译方面的教育。新传媒时代, 由于不少英语教师年纪较大, 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慢, 从而导致英语翻译教学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 要把非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成市场和企业所需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师资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翻译课程设置不足

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中, 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课程仅仅是公共英语, 只是对学生英语通用能力的培养。即使少数学校设置了专业英语课程, 如会计英语、护理英语、法律英语等, 但这些课程并没有专门针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培养。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选修课也没有涉及相关翻译课程[2]。

2.3 培养的翻译人才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对英语翻译人才的迫切需要, 很多高校都着力培养了专门的英语翻译人才, 但是大批英语翻译人才却无法很好地满足企业的要求。很多企业在招聘英语翻译人才时, 通常会存在一些顾虑, 担心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无法胜任企业日常的翻译工作。

3 新媒体背景下非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3.1 加强校企合作, 着重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

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要求高校在翻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不断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出企业所急需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把企业对翻译人才的要求纳入培养的要素体系中, 把企业引入培养的全过程, 从而形成高校、企业与学生互动的格局。不同地区的高校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当地企业的类型, 培养适合本地区企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3]。同一地区的高校可以联合起来, 对本地区企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 从而使翻译人才的培养与地区的经济行业发展联系起来, 避免出现人才培养不对口的情况。

3.2 发挥新媒体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不仅枯燥无趣而且耗时, 在新传媒背景下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严重浪费。利用网络等新传媒, 积极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进行翻译学习, 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兴趣, 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通过网络, 学生们能获得丰富的有关英语翻译的学习资源, 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 网络资源方便了学生在英语翻译方面的学习。

3.3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重视实践教学

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英语翻译理论知识, 还要注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技能。要以相关企业的真实翻译内容为范例, 对学生进行英语翻译方面的教育, 还可以通过加强和企业的联系, 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中进行具体的实习操作, 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实际英语翻译技能, 为其今后进入相关企业从事具体的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翻译技能专业课程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高校在进行以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时, 必须调整课程设置, 针对不同的专业, 开设翻译技能课程和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翻译课程, 如新闻翻译[4]。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术语的翻译, 提高他们的专业英语翻译技能, 从而胜任相关行业的英语翻译工作, 更好地发挥其本专业的翻译优势。

4 结语

总之, 要在新传媒背景下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进行培养, 就必须要克服其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包括教师素质的问题、课程设置的问题、市场和企业的具体需求问题等。只要高校能够采取正确的人才培养策略, 这些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从而使非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 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具体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甜.翻译图式视角下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3 (3) .

[2]王春燕.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教学的可行性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13 (20) .

[3]白莹.应用翻译: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2) .

地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篇8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北京2008奥运会、上海2010世博会的申办及举办成功,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我国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亟缺已成不争的事实, 单一外语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型翻译人才也早已显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2006年春, 教育部批准在部分高校试点设立本科翻译专业。2007年1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翻译学科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不仅是翻译事业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 经济科学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 迫切需要大批应用型翻译人才。因此, 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 地方高校应以市场理论为导向, 探讨地方高校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及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地方高校有许多共性, 探讨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培养学生实际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 是理想翻译人才培养和最优化课程体系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二、理论意义

经济意义上的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几乎操纵了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行业。市场经济的发展, 促使社会各类行为都可能成为商品。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大量需求, 不仅成为翻译课程教学的理论依据, 而且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现实的教学实践基地。以市场需求理论为导向, 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 地方高校的翻译教学应积极改革教学模式, 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实现翻译人才培养的职业化。

三、教学现状

国内不少学者对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给予更多的关注, 对翻译教学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分析了翻译教学现状、弊端及学生实际翻译能力不佳的成因。诸如, 作为培养翻译人才摇篮的各级、各个高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然而, 目前各高校专业翻译教学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翻译课程设置失衡, 课时偏少, 翻译教学手段落后, 翻译教材陈旧, 翻译教学一般都限于传授基本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传统的翻译教学, 学生缺乏必要的翻译技能训练, 翻译课堂上涉及实用文体的内容很少, 授课内容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只是讲解一些过时的实用文体的翻译技巧和理论, 与翻译市场上的实用文体翻译相距甚远。国外翻译人才的培养基本上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师资格、评价标准等方面, 以培养翻译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在国内传统的翻译教学中, 人们往往把外语专业等同于翻译专业, 认为凡是学外语的人都会翻译, 忽视了翻译人才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由此可见, 翻译教学侧重了翻译理论的学习总结与思考, 而忽视了实际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了语言转换基本功, 而轻视了实用翻译能力。

四、要解决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发展迫使人才培养的运作应符合市场规律。翻译课堂, 作为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首要阵地,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如何培养学生切实可行的翻译技能是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工作者深深思考与探索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学以致用。然而, 现在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存在严重的问题:教学重知识传授而轻技能培养, 学生缺乏必要的翻译技能训练;翻译课堂上涉及实用文体的内容很少, 翻译实践训练甚少, 与翻译市场上的实用文体翻译相距甚远;翻译教学培养目的不明确, 等等。分析表明, 翻译教学要以市场需求为理论基础, 指导翻译教学实践, 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

五、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方略探讨

1. 教学目的

判断教学方法的好坏最主要是看它在达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各种因素取得最好的效果。生动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听之愉快、精神亢奋, 诱导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至于确定其终身追求的目标与方向。系统的教学内容及授课过程设计会促使师生共同构建“学习—思考—翻译”和“学习—翻译—思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教学相长, 使翻译课得以顺利进行。教师在讲清翻译知识和训练翻译技能的过程中, 要有意地改进知识与技能背后的机制, 使学生摒弃狭隘的翻译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为成功地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2. 译料选编

高校翻译教材纷繁, 翻译材料俯首皆是, 然而地方高校本科生的翻译材料如何选择, 译料如何真正地提高学生实际翻译能力?这些都是值得翻译教学人员积极思考并努力探索的问题。结合地方市场对翻译人才模式的真正需求, 翻译教师应恰当地、比例适中地选编适合学生实际能力水平, 以及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翻译内容, 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翻译课的学习, 掌握一般的英汉互译方法与技巧, 进行各种实用文体的翻译训练, 并将学到的翻译知识自觉地运用于今后的翻译实践。使学生通过翻译课这个平台锻炼独立解决翻译实践问题的能力, 将来走向社会能够尽快上手。

3. 教学过程

教师不应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管理者、控制者, 还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翻译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时刻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采用课堂翻译、分组探究、报告演示、译文修改、教师讲评等科学的教学步骤与方法, 力求在教学过程中, 启发学生积极探究、思考与实践, 使其在体验翻译艰辛的同时, 品尝到无穷乐趣, 在笔耕中求知, 在探究中发展与创新。通过翻译课这个平台, 把探索翻译理论知识和切实掌握翻译基本技能看作一件乐事, 以及未来的立身之本。

六、结语

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大量需求, 不仅是翻译专业或翻译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而且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现实的教学实践基地。地方高校的翻译教学应积极改革教学模式, 以市场需求理论为导向, 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 凸显应用特色, 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实现翻译人才的培养职业化, 使翻译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翻译市场。为达到此目的, 翻译教学要与市场的需求找到契合点, 依托市场需求, 积极改革, 向多样化发展, 将翻译人才的培养方略与繁荣地方经济接轨, 让翻译人才市场化、经济化, 进而为培养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尽一份力量, 为繁荣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摘要: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而传统外语专业教学模式不适合翻译人才的培养。以市场需求理论为导向, 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 地方高校的翻译教学应积极改革教学模式, 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翻译教学,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英珍.改革翻译教学,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J].河南机电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 .

[2]孟庆升.翻译专业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J].科技咨询, 2007, (32) .

[3]何刚强.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应处理好五个关系.中国翻译, 1997, (2) .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篇9

关键词:机器翻译,机器翻译技术,大学生翻译水平,翻译能力培养

1 机器翻译的概念及优缺点

1.1 机器翻译的概念。

MT (Machine translation) 即利用机器 (电脑) 翻译系统, 把人类语言的翻译法则转变成电脑的运算法则, 使得电脑根据运算法则, 将输入的源语言 (source language) 翻译成所需要的目标语言 (target language) [1]。

1.2 机器翻译优缺点。

随着IT产业的发展, 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步伐在加快。机器翻译技术给大学生的翻译带来实惠和好处, 其优点表现在:专业翻译更准确、效率更高、时间更少、成本更低;专业领域词汇量有所扩大。然而机器翻译的结果令人堪忧:“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不能根据语境进行准确翻译;对原文理解和对句子结构分析能力差;句式转换效果不理想, 影响可读性;难以做到译文的通顺和流畅;文化理解上也有缺陷”[2], 功能对等是翻译追求的一个目标, 翻译软件只停留在语言形式上的对等, 不顾及语义关系更不考虑语义场内词项的同现关系以及此类语义场与其它语义场内词项的搭配关系。

2 机器翻译背景下大学生翻译水平的界定和翻译能力的培养

2.1 机器翻译技术。

IT产业的进步推动了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 各种翻译软件如Yahoo翻译, Google翻译, 金山快译, 灵格斯等在线翻译软件的出现是其典型代表。

2.2 机器语言翻译背景下, 大学生翻译水平和培养大学生翻译能力的界定。

2.2.1机器翻译技术的出现为大学生英汉、汉英翻译创设了新的背景环境。IT产业的进步推动了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 大学英语中英汉、汉英翻译方法也有所变化。机器翻译技术出现之后, 大学英语中英汉、汉英翻译的背景环境发生了变化, 无论是学习多年英语还是几年的英语学习者, 甚至于刚刚接触英语的人利用翻译软件得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这便产生了新的课题, 即在机器语言翻译技术出现的前提下如何界定这几类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后两类英语学习者的翻译水平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翻译能力。2.2.2大学生翻译水平标准需重新界定。第一, 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出现, 有效利用网络手段查找专业术语的能力至关重要, 这对译者在众多的翻译软件提供的翻译结果中找到更符合要求的词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 对译文的修改能力, 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词法的运用和语法的使用能力。在线翻译的结果还不能令人满意, 因此对译文进行修改和整合的能力作为衡量翻译水平一个标准。第三, 对英语国家文化和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线翻译忽略文化的差异, 因此译者对文化和背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也可作为衡量其翻译水平的标准之一。第四, 机器翻译的弊端之一是寻求词与词之间形式上的一一对等, 并且忽视语义关系。汉式英语是译者试图在汉语句子中找到英语中与之一一对应的词项, 忽视英汉语语法结构的区别, 机器翻译的产出只是停留在语言形式上的对等, 而不考虑语义关系, 不能实现一个语义场内的词项与其它语义场内词项的合理搭配。因此, 在翻译中尽量避免汉式英语思维和对英语国家思维方式的培养也用来衡量译者的翻译水平。2.2.3机器语言翻译技术的背景下, 培养大学生翻译能力是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第一, 翻译能力的概念。“首先是译者对原文认知能力;其次是译者重构原文世界的能力, 个中体现译者的创造力;译者具备明确的翻译目的, 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能力;自我控制, 把握自我立场和各种主体性因素的能力, 总之, 翻译能力是译者认知能力、知识能力, 创造能力, 文化能力, 交际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的总和”[3]。第二, 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包括:语言转换能力的培养。a.实现文化转换:翻译是跨文化的交流, 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 词汇, 和语法等语言形式上也表现在语言的文化特点上, 翻译只有在文化背景下进行才能实现两种语言的真正交流, 因此需重视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翻译软件实现不了两种语言间的文化交流, 在机器翻译软件出现的前提下, 大学生需加强对文化的学习。b.实现思维的转换:语言是思维体现, 思维方式又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因此, 语言背后的思维的不同才是造成语言差异的根本原因。翻译是语言的转换, 也是思维的转换, 语言能力是其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 同时, 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培养语言思维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持续的阅读训练。“阅读目的语语篇有助于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摸索和确立自己应遵守的目的语的语体和语用规范。阅读源语言有助于加深对原文在源语言语境中的功能、语用和语篇特征的理解, 以便在译语语境中构建译文时更好地把握这些特征。”[4]语言对比能力, 汉语和英语文字类型, 词汇范畴不同, 机器翻译译文没有体现两者的区别。英语是主语显著的语言, 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 就句子成分连接来说,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 汉语中的意合通过篇章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取得的, 因此通过对比两种语言方能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正视母语在翻译中的作用, 克服母语负迁移。a.母语的积极作用:翻译是两种语码的转换, 母语修养对译者的翻译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汉语素养对英语翻译有重大影响, 应该对大学生的汉语水平有个全面的认识, 提高译者自身的母语素养能够促进翻译的进行。b.母语的消极作用:英语某词对应汉语的某词, 这种思维定势被错误地迁移到英汉翻译实践, 这导致了译者忽略英语单词在上下文语义的变化。因此, 应尽量避免母语负迁移并积极将这种负迁移变为正迁移, 更好地把握英汉语中的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以便有效地促进翻译能力的培养。

3 问卷调查及设想

3.1 问卷设计。

问卷总共包括25道多项选择题, 其中前8道关于大学生对机器翻译和机器翻译技术的了解程度, 后17道是关于大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策略。

调查的实施:对本校的8个系的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和30名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口头采访和调查问卷的形式,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21份。

对本次调查的评价: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较高, 其客观反映了大学生对机器翻译的了解和使用程度, 同时笔者从广大学生中获取有效的信息。但调查问卷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调查问卷还没有在整个学校内进行调查, 范围不够广。

3.2 调查问卷重要数据统计及分析。

3.3 培养大学生翻译能力的设想。

第一, 开设英语语法课, 学生应该系统地学习英语语法, 掌握英语语法结构。调查中52.38%的人认为自己更擅长英-汉翻译, 34.13%的认为自己在汉-英、英-汉翻译上都不擅长, 纠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语法不过关, 被调查的对象要求开设语法课的呼声愈益强烈。第二, 加强对机器翻译译文的修改和整合能力, 以文化和背景知识为依托。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语码转换, 更是文化上的交流, 失去了文化这个依托手段翻译无法实现。第三, 英汉对比是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英语课堂应以文化为引入点, 涉猎更多的文化知识以此来作为学习外语的依托手段。第四, 建议将英语国家文化史也作为非英语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并规定在两年之内必须修完这门课程。第五, 开设汉英对比课程, 包括历史、文化、语言结构和框架对比, 并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才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冯志伟.机器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2]翁辉琳.浅谈机器翻译存在的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6 (3) .

[3]吴波.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 24 (1) .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篇10

1 引言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翻译作为交流的纽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 我国目前的翻译市场却面临翻译人才短缺的局面, 翻译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 供需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拿河南省为例, 河南对外开放的高速发展对翻译人才有着刚性的需求。章华民 (2009) 指出:根据翻译总量与全省年进出口总值的常规比率 (1∶50) 粗略估计, 到2012年, 河南省共需各类翻译人才约1万人 (朱耕, 2012) 。[1]根据潘华凌、刘兵飞 (2011) 的调查发现, “江西省翻译人才缺口预计80%以上, 专业翻译人才需求在1万人左右;从翻译语种的需求情况看, 英语翻译需求比重最大, 约占65%;翻译需求也开始呈现多元态势, 专业领域涉及机械、电子、汽车、商贸、电信、计算机、生化、医疗卫生、金融、法律、会计等多个行业和领域”。[2]从众多企业在网站发布的各类翻译人员招聘信息也可以看出, 国内目前对各类翻译人才的需求巨大。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贫乏, 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毕业生对于机械、化工、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翻译工作往往不能胜任。仅仅靠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培养出来的翻译人才很难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既懂英语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可以作为充实翻译人才队伍的后备军。

2 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概述

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借鉴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笔者学院英语专业 (翻译方向) 本科培养方案, 把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和汉语功底、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翻译基础理论, 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 能够熟练运用英汉两种语言胜任外事、经贸、科技、金融、法律、新闻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的实用性翻译人才。非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设置应该具有针对性, 不仅要注重市场需求, 还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为主要目标。

2.1 刘和平曾在会上一再强调, “专业+外语”是以后翻译人才培养的趋势之一。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已经进行这方面的改革与探索, 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培养模式与实践经验, 如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实行“3+1”或“2+2”模式, 即前3个或2个学期学习基础英语, 后1个或2个学期选修 (李枚珍, 2011) 。[3]还有大连理工大学培养“专业+英语”双学士学位的复合型人才, 可以说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2.2“专业+翻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涉及经贸、旅游、管理、护理、电子、计算机等各个领域, 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 专业知识已经成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与强项, 那么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及实际翻译技能。因此, 非英语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专业知识+英语基础知识与技能课程+翻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国内外的一些大学实践了“专业+翻译”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如香港中文大学成功实践了“专业+翻译”的4+1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还有美国的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的翻译硕士生, 他们的本科专业往往不是外语专业和翻译专业, 而是一些理工类专业 (武光军, 2011) 。[4]

2.3 “专业+翻译+专业翻译”。这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对上一种模式的延伸。与前一种模式相比, 专业翻译的增加使得翻译人才的专业领域更加明确、细化, 一个优秀的翻译人才需要“术业有专攻”, 应该明确自己最擅长哪一方面的翻译。比如本科主修的是机械翻译, 那么将来最擅长的是机械方面的翻译。借鉴武光军 (2011) 对翻译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笔者认为非英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的课程体系可以向以专业为核心+翻译+专业翻译的一体化课程转向, 如图:

那么, 除了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之外, 非英语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专业知识+翻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翻译课程模块 (如:旅游英语翻译、科技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翻译、经贸英语翻译、新闻翻译等) 。

3 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3.1 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开设以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简称ESP) 为主、基础英语教学为辅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那么, 具有听说能力的学生能参加国际商务和技术谈判, 听懂英语学术讲座吗?只有一般读写能力的学生能够读懂英语专业文献, 能用英语写各种商务信函、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 我们必须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形成以专门用途英语为主、基础英语教学为辅的教学改革。

非英语专业的ESP教学是用来巩固学生的学科专业与提高其专业外语能力在未来特定情境中的运用。而且EPS课程能在英语学术能力和专业词汇、结构和语篇这两个方面, 为学生上全英语专业课程做好准备。因此, 我们必须让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英语, 一方面使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动力, 另外也可以提高他们用英语开展学术研究和专业工作的能力。“不仅仅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 日本的大学进行ESP教学也非常普遍, 尤其是日本的一流大学” (转引自蔡刚基, 2010) 。[5]卢思源 (2009) 提到, 他们学院的理工科毕业生被单位派去参加涉外任务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大学里学习过ESP课程, 对机械工程方面的英语科技术语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较为熟悉。[6]陈壁清 (2009) 指出, 根据日本的ESP机构的研究, 日本Sony公司之所以成功, 其中一点就是他们的产品说明书和技术文献都是以规范的英语写成的, 大部分员工都能讲英语, 能读英语技术文献和资料, 能写英语技术报告 (转引自蔡基刚, 2010) 。[5]

3.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加强校企合作, 发挥政府调节作用, 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高校培养出的翻译人才却无法满足巨大的翻译市场需求, 这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意识, 培养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型翻译人才。笔者建议, 高校之间可以联合进行需求调查与分析, 根据翻译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结果, 结合具有省内特色的经济、科技、文化产业, 设置符合本地化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特色的必修及选修课程, 培养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翻译人才。翻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 高校师生将有机会直接参与真实的企业项目并获得行业专家的指导。校企可以合作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共建实验室等活动。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有益于建立英语翻译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帮助企业挖掘和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英语翻译人才,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有力保障。而且增强了英语教学的目的性与针对性, 充分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操作技能、应变等综合能力。当然, 校企合作也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调节, 高校和企业同时掌握着所需的各种资源, 由于各自所处的角色不同, 在合作中所造成的分期应该由政府这个“协调器”进行引导语调节。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倡导双导师制式、多种翻译实践教学模式, 以应用翻译教学为主, 培养学生实际翻译能力与从业技能。双导师制式的教学模式是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有效地结合起来, 能够帮助学生深入行业, 了解行业的实际需求, 使其尽快满足企业对专业型翻译人才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 以教师为主导进行专业知识和理论的讲授与指导, 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 让学生通过小组实训了解和熟悉商业环境的要求, 提前进行职业化的素质训练;在课堂外, 由翻译行业专业人员指导学生进行翻译笔译及口译方面的培训与训练, 利用企业真实项目资源作为教学素材, 将翻译教学与翻译实际密切联系起来。马淑霞 (2012) 论述了项目融入式 (project-integrated approach) 、实习式 (hands-on approach) 和工作坊式 (work-shop approach) 三种翻译实践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不仅在基础理论课与专业实践之间建立了从理论知识到动手实践的有力衔接, 带领学生“在做中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翻译活动中, 相互交流合作, 不断总结反思, 使自己在翻译理论知识与技巧及职业素养等方面均得到锻炼与提升。[7]韩子满 (2008) 提出, 可以考虑招募职业译者加盟, 充实教师队伍;与专业翻译机构合作, 借用职业译者, 并为教师提供锻炼机会;创办自己的翻译公司, 为教师提供锻炼平台 (转引自王银全, 2009) 。[8]

建立翻译人才信息库, 邀请口笔译人员到高校进行讲座, 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和优良的翻译职业道德的翻译人才。为整合翻译人才队伍, 各省市相关部门可以帮助筹建英语翻译人才信息库, 将全省的翻译人才进行建库整合, 搭建英语翻译人才的平台。高校可以经常邀请一线口笔译工作者来学校讲学以保证学生与该行业职业者接触, 同时安排学生到翻译活动现场去体验。除此之外, 应用型翻译人才应该具备反应灵敏、知识面广、逻辑思维能力强以及丰富的文化素养和优良的翻译职业道德。

4 结语

高素质高水平的翻译人才, 尤其是汉译英人才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扩大我国对外交往、弘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非英语专业具有自身的专业技能优势, 若汉译英技能得以提升无疑如虎添翼, 进行以ESP教学为主、基础英语教学为辅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加强校企合作, 发挥企业调节作用, 倡导双导师制式和多种翻译实践教学模式, 政府相关部门应帮助建立翻译人才信息库, 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翻译能力与从业技能, 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和优良的翻译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耕.翻译人才需求趋势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2 (2) :189-192.

[2]潘华凌, 刘兵飞.翻译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及其培养对策研究——基于江西省的情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 34 (1) :79-83, 90.

[3]李枚珍.论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7 (1) :81-83.

[4]武光军.复合型翻译人才:我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方向[J].外语界, 2011 (3) :2-8.

[5]蔡基刚.中国台湾地区大学ESP教学对大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 (6) :26-30.

[6]卢思源.ESP/EST纵横谈[A].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7]马淑霞.探讨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2 (12) :57-59.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篇11

本刊讯 近日,经国家留基委的专家评审组评审选拔,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语种优秀翻译人才培养基地班首批46名同学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录取为2015年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留学人员,他们于今年7月份陆续派往语言对象国学习。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启动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语种优秀翻译人才培养基地班项目的通知》,我省于2014年9月启动了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语种优秀翻译人才培养基地班项目,每年在全省开设东南亚南亚语种专业的高等学校选拔出优秀本科生集中在云南民族大学优秀翻译人才培养基地班学习。该项目采取“1+1+1+1”的培养模式,即一年级在原学籍学校就读,二年级和四年级在云南民族大学学习,三年级赴语言对象国学习。通过整合全省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快速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东南亚南亚语优秀口译、笔译人才。

2015年,为培养和储备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與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外交新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国家留学基金委重点支持选派从事外语非通用语种专业和国际区域问题特别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研究人员出国研修,在省教育厅和云南民族大学的积极争取和组织下,优秀翻译人才培养基地班首批56名学生参加遴选,最终46名学生入选,占全班总人数的82%。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篇12

关键词:应用型教育,翻译课程,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理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够熟练运用知识,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 具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 适应社会多样化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进入21世纪,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中国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 国际交往日益频繁, 社会对合格的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鉴于社会的需求, 旨在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蓬勃发展起来, 大多数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及翻译课程, 然而许多学生毕业后仍不能胜任工作中的实际翻译工作, 从事翻译专门工作的更是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 主要是当前的翻译教学与翻译人才的培养在某些方面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当前翻译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尽管作为一门必修课, 翻译课在大多院校一般只开两学期, 总学时大约在60~80学时左右, 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 要在这样有限的学时内完成英汉互译的理论和实践的培养训练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时的限制制约了学生英汉对比与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 而且考虑到他们要接触关于政治、经济、科技、商务、旅游等不同领域的文本, 背景知识与不同文体的积累与掌握更需要大量的时间。因为时间的限制, 多数院校也只停留在翻译基本理论与基本翻译方法与技巧的传授上, 鲜有翻译实习或实践环节, 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实际翻译工作。要培养社会急需的实用翻译人才, 大量的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现状显然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翻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因此, 词汇、语法、精读、泛读、文学、文化, 甚至大学语文等相关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翻译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着重于理论的传授和练习的讲解, 忽视了讨论、分享、思辨、归纳等过程, 学生少有机会独立思考、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进行合作实践。旨在提高翻译能力的教学被着重于培养语言能力的教学所取代, 阻碍了学生创新性与灵活性思维的培养, 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2. 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

传统的翻译教学中, 教学内容主要是分析文学或不同应用领域的文本, 解释字与句的翻译方法, 较少涉及语篇教学, 教师强调学生反复实践基本的翻译技巧, 这样的教学内容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与需求。首先, 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材料的翻译。由于翻译教材中选用的文本未能及时更新, 也存在过分强调文学文本的问题, 教学内容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而在实际工作场合中, 翻译材料多是办公文件、商务文书、公司宣传、法律事务等应用文本, 而不是文学翻译, 许多毕业生感到很难顺利完成翻译任务。其次, 缺乏职业能力的培养。很长时间以来, 翻译教学以基本翻译技巧为主要教学内容, 忽视了翻译能力的培养。翻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况且信息时代的发展为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教学内容以课本加黑板的形式展现, 多媒体和网络的发展为翻译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有效的教学环境。校园网的建设为现代翻译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与空间, 学生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 分享数据库带来的实用信息, 课内教师的指导与课外相关知识的扩展相得益彰。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 这些教学设施与资源没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事实上, 即便是许多教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 也只是将其作为“电子黑板”展现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师生地位

翻译教学实质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交际活动, 旨在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 在翻译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在课堂上教师仍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制订教学计划, 选择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 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单方面强调翻译理论和技巧的重要性, 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理论并辅之一定的练习就自然能够提高翻译能力, 学生也寄希望于把这些技巧作为翻译学习的捷径, 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发挥。由于教学中缺乏互动,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使得教学过程枯燥乏味, 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没能被给予自由讨论和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和时间,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 教师素质

应用文本的翻译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因此翻译职业能力不仅包括单纯的双语转换能力, 还包括传统文学、科技、文秘、管理、商贸、外交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意味着要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翻译人才。这必然要求翻译教师同时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和诸如商贸旅游等方面的职业素养, 因此在以培养学生实用翻译能力为目标的应用型教育中教师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关键。正如余兴中所说:“翻译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位翻译家, 然后是一位作家和学者, 还可能应该是一位军事家, 如果是一位杰出的将军则更好。”然而目前翻译教学战线极度缺乏复合式人才, 这些翻译教师也缺乏翻译实践经验、翻译教学研究以及相关培训。这严重制约了应用型翻译教学目标的实现, 因此翻译教师的知识更新与继续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二、能力为本位、应用为目标的翻译教学改革

为实现应用型教育目标, 满足社会实际需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应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 体现实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复合性原则, 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

1. 翻译课程改革导向

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方向应由市场需求来决定, 即围绕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培养实用型、跨学科、复合式人才。穆雷提出, 多数内陆高校将翻译课程作为外语教学的补充来开设, 旨在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 因此课程强调两种语言在语法、表达方式、习惯用语等方面的对比。由于双语能力不等同于翻译能力, 毕业生难以胜任实际的翻译工作。因此, 翻译教学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强调译者的实用翻译能力。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 要同时加强学生双语能力、跨文化能力、相关知识的拓展。翻译是一种跨语言活动, 翻译教学中不应只强调外语能力, 还要注重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 以避免因翻译中的“翻译腔”影响译文的通顺性和地道表达。翻译又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影响着语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跨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翻译这种语言转换活动。翻译还是一种跨学科活动, 既要求语言能力, 又需要百科知识, 因此要广泛涉猎诸如经贸、商务、科技、教育、法律等领域的知识。可以通过增加相关选修课的方式来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的需求。其次, 要加强学生使用翻译技术的能力和职业素养。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翻译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要充分利用数据库资源、互联网信息、工具软件等技术, 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此外, 学生还要了解翻译职业发展现状、操作模式、管理规则、职业道德等, 以缩短职业适应时间。

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与个人需求, 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培养自我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一, 要给予学生出现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机会, 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规律, 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传授;第二, 在更正错误的同时鼓励学生以讨论和分享的方式提出自己个性的翻译方式和建议, 培养独立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创新性翻译思维, 而不是以参考译文为终极标杆;第三,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以及未来的职业发现方向进行有个性化、有方向性的专门领域的应用文本翻译训练, 以适应未来职业的需求, 而不是“一刀切”式的通识教育;第四,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平台建立协作小组, 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与其他专业译员或学习者交流以及与外部资源的交流, 而不是封闭式学习;第五, 以职业情景模拟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实现学业与就业的良好对接。

4. 教师的作用与要求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首先是课程的设计者, 收集教学材料, 决定方式方法;其次是课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组织互动的教学活动, 指导学生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还是分析者, 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选择方法。新的教学模式也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具备职业理论知识和翻译实践能力, 不仅要有语言能力, 还要有扎实的理论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独立的研究能力;教师还要具备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丰富教学材料和手段, 强化教学效果。

5. 新的教学评价标准

应用型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学术型高等教育都有着显著的不同, 因而也应有其独特的教学评价标准, 即基于知识、能力和技能的标准、基于社会和市场反应的标准。首先, 评价的主体要多样化, 要建立起学校、就业市场、社会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其次, 评价内容要多样化, 要建立不仅注重学习结果而且注重思考与提高过程的评价系统。再次, 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不仅要采取量的方法, 还要采取质的方法。

三、结语

新的形势为应用型翻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现了从“工具型人才”向“交际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翻译课程教学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重新定位课程导向, 增强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实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其创新性翻译思维, 从而推动其复合性综合翻译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鲍川运.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J].中国翻译, 2003, (2) .

[2]高华丽.翻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3]余兴中.余兴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上一篇:政治发展思想下一篇:法国人眼中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