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对比

2024-11-10

临床病理对比(共9篇)

临床病理对比 篇1

摘要:目的 对比青年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 我院4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 根据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 (≥60岁) 、青年组 (<60岁) , 每组各20例, 观察和比较2组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与青年组相比, 老年组患者肿瘤分期相对较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青年组相比, 老年组患者合并症发生率较高, 化疗耐受率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青年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应针对不同年龄段, 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关键词:乳腺癌,青年,老年,临床病理特征

乳腺癌作为女性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 且呈低龄化趋势,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有报道称, 我国老年乳腺癌患者约占48.7%, 而青年 (<60岁) 女性患有乳腺癌的概率在逐渐增多[1]。老年乳腺癌患者相对于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侵袭性较低、恶性度较低、进展较为缓慢。目前, 针对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临床报道较少, 本研究中, 探讨青年与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对比分析, 以期为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 我院4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 根据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 (≥60岁) 、青年组 (<60岁) , 每组各20例。20例老年组中, 体重指数为 (24.9±2.1) kg/m2, 其中乳腺癌根治术15例、单纯乳腺癌切除术5例;20例青年组中, 体重指数为 (25.0±2.2) kg/m2, 其中乳腺癌根治术16例、单纯乳腺癌切除术4例。2组体重指数、手术方法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及观察指标

2组均采取手术治疗, 术后常规性给予放化疗等综合性治疗, 观察和比较2组肿瘤临床分期 (参考1997年及其后UICC乳腺癌TNM分期标准) 、合并症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 , 以及化疗耐受性。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肿瘤临床分期比较

与青年组相比, 老年组肿瘤分期Ⅰ期、Ⅱ期率相对较少, 而Ⅲ期、Ⅳ期率相对较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分期相对较晚。见表1。

2.2 2组患者合并症及化疗耐受率比较

与青年组相比, 老年组患者合并症发生率较高, 化疗耐受率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老年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 对化疗的耐受性及疗效相对较差。见表2。

3 讨论

青年女性患者的雌激素代谢相对旺盛, 肿瘤生长速度相应较快, 更容易发生转移, 其预后相对较差;另外, 直系亲属如果有乳腺癌患者, 其乳腺癌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而老年患者自我保健意识相对较差, 乳腺癌患病后往往不容易早期发现, 导致患者确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 错过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 导致较差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中, 与青年组相比, 老年组肿瘤分期Ⅰ期、Ⅱ期率相对较少, 而Ⅲ期、Ⅳ期率相对较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分期相对较晚, 充分证实了上述观点。

术后化疗是乳腺癌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 采取相应的化疗方案。老年乳腺癌患者身体状况较差、基础性疾病合并较多, 导致其更不容易耐受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3]。本研究中, 与青年组相比, 老年组患者合并症发生率较高, 化疗耐受率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老年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 对化疗的耐受性及疗效相对较差, 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 青年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应针对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提高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敏敏, 莫军扬, 黄平, 等.3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附85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4, 23 (5) :665-669.

[2]周灿, 王珂, 何建军, 等.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回顾性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3, 34 (1) :133-137.

[3]黄云辉.中青年和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 21 (3) :293-295.

临床病理对比 篇2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针吸细胞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

[中图分类号] R446.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0-134-02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好发于40岁以上中年女性,造成甲状腺结节的病因主要有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退行性变和肿瘤等[1],临床分为恶性和良性两大类,快速准确的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质,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甲状腺细针穿刺(FNA)因其经济安全、准确简便等特点,在临床上逐渐被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应用诊断时常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造成漏诊误诊[2],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甲状腺结节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总结诊断经验,提高其诊断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男21例,女79例,年齡20~69岁,平均年龄(41.2±5.7)岁,其中单发结节37例,多发结节63例;结节直径≤2 cm 37例,2~4 cm 45例,≥4 cm 18例;超声检查示实性结节66例,囊实性结节31例,单纯囊性3例;所有患者均于细针穿刺后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术后对结节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1.2?检查方法

1.2.1?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对颈前区皮肤进行常规消毒,患者取坐位,医护人员一手固定结节后,另一手用9号针头10 mL注射器直接刺入甲状腺结节,在负压状态下,抽取不同部位的细胞2~3次,然后降低负压拔出针头,对穿刺点压迫1~3 min,抽吸物经95%乙醇固定涂片,HE染色后镜检。

1.2.2?组织学检查?将手术切除的肿物组织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进行切片、HE染色后镜检。

1.3?甲状腺细针穿刺诊断标准[3]

(1)良性病变:能够明确诊断为非肿瘤性疾病;(2)滤泡性肿瘤:包括滤泡性腺瘤、滤泡性腺癌、嗜酸细胞性腺瘤及嗜酸细胞性腺癌;(3)可疑恶性病变:存在提示恶性病变的细胞学特征,但不能明确诊断为恶性的病变;(4)恶性病变:能够明确诊断为恶性的病变。

1.4?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

参照甲状腺肿瘤分类标准[4]:(1)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单纯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及甲状腺腺瘤;(2)恶性病变: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甲状腺髓样癌。

1.5?观察指标

根据以上标准,将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分别计算甲状腺结节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甲状腺结节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计算公式如下:敏感性=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特异性=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准确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所有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单位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

病理组织学确诊良性病例36例,恶性病例64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75%、94.12%、91.0%。见表1。

2.2?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率情况比较

甲状腺结节细胞学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总符合率为91.0%,其中对滤泡癌的诊断符合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一种可靠方法,其符合率较高,本次研究为91.0%,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75%、94.12%、91.0%,这与相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5];由于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恶性病变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从而避免了对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手术和创伤,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容易被患者接受,是目前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但在应用时常会出现一定比例的误诊,因此掌握误诊的原因是提高甲状腺结节细胞学检查准确率的关键[6]。

甲状腺结节细胞学检查的局限性在于结节较小或多结节病灶,未在典型性病变区域穿刺,造成抽吸的细胞量少,缺乏代表性而影响诊断正确性,另外,部分病变单凭细胞的形态特征无法作出正确诊断,本次研究,细胞学检查对于滤泡癌的诊断符合率较低,仅为66.7%,这是由于滤泡性肿瘤与腺瘤性甲状腺结节的细胞学特征相重叠,影响诊断的准确率;因此,细胞学检查穿刺时,应选取代表性强或尽量穿刺多个结节,最大程度的减少误诊、漏诊率,对于可疑的恶性结节或囊实性结节,除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外,均应进行组织病理学确诊。

此外本次研究有4例良性病变被细胞学错诊为恶性肿瘤,这是由于滤泡性肿瘤与腺瘤性甲状腺结节的细胞学特征相重叠有关,因此,应用细胞学检查时,应注意避免对滤泡性肿瘤的过度诊断。

综上所述,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多数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应注意结合组织病理学、影像学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防止临床误诊、漏诊。

[参考文献]

[1] 张闽峰,孟加榕,郭以河,等.甲状腺结节针吸细胞学诊断345例分析[J].东南国防医学,2009,11(5):440-442.

[2] 张良岩.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毒症的鉴别诊断临床意义的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1(11):3157-3158.

[3] 郑宏庭,苏白梅,方芳,等.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评价[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5-7.

[4] 季正标,袁海霞,张晖,等.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用于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J].上海医学影像,2008,17(2):102-103.

[5] 何波.170例甲状腺疾病针吸细胞病理学检查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09-112.

[6] Polyzos SA,Kita M,Goulis DG,et al.Epidemiologic analysis of thyroi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ies over a period of 18 years(1987-2004)[J].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2008,116(8):496-500.

临床病理对比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2014 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O病例6 例,其中男性4 例,女性2 例,年龄36~68 岁,平均(52±7)岁。4 例为常规B超体检中无意发现,1 例腰背部胀痛2 个月余,1 例腰痛3 d伴发热。CT误诊为肾癌4 例,2 例考虑为RO。所有病例经随访观察均无复发和/或转移征象。

1.2 设备与方法: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机。扫描范围自膈肌水平至耻骨联合水平。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300 m As,螺距0.6,重建层厚1~5mm,层距1~5 mm。先行腹部平扫,然后采用高压注射器自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海醇80 ml(350 mg I/ml),流速3.5~4.0 ml/s。于开始注入对比剂后25 s、60 s和300 s行皮质期、髓质期和排泄期CT扫描。患者空腹,检查前30 min口服清水600~800 ml。扫描时嘱患者吸气后屏气,且幅度一致,以尽可能避免运动伪影。观察的窗宽为250~300 Hu,窗位为40 Hu。

1.3 影像学与病理学分析:由2 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共同阅读CT影像资料,重点观察分析病变的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密度以及强化表现,有无瘢痕、钙化、出血、囊变等;有无肾周组织侵犯以及淋巴结转移。对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大体、镜下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分析肿瘤的大体病理表现,并与影像学表现进行对照。

2 结果

2.1 CT影像表现:6 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1)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发生于右肾上极4 例,左肾上、下极各1 例。病灶最大径线3.2~11.4 cm,平均最大径(5.2±1.3)cm,体积最大者肿块几乎占据整个肾脏,且邻近肝脏受压、向上推移。(2)边界、生长方式:所有病例均起自肾实质,由肾皮质向外膨胀性生长,突出于肾轮廓之外(图1)。1 例见完整假包膜。(3)密度以及强化表现:4 例CT平扫呈等密度为主,2 例呈稍高密度为主;1 例见点状钙化。6 例病灶均明显强化,5 例病灶于皮髓质期呈“轮辐状”强化,与同侧肾皮质强化程度相似,于髓质期及排泄期其强化程度逐渐减低,低于同侧肾皮质(图2),病灶中央可见“星芒状”瘢痕,瘢痕有延迟强化趋势(图3,4);1例病灶强化程度低于肾皮质,髓质期及排泄期呈持续强化。(4)肾周组织侵犯以及淋巴结转移:5 例肾周脂肪间隙清晰,1例肾周脂肪间隙受压、显示不清。所有病例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内均未见瘤栓,肾门及腹主动脉旁均未见肿大淋巴结。

2.2 手术病理表现:4 例病例于全身麻醉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 例行肿瘤剜除术。6 例RO大体标本均呈类圆形,大小约3.2 cm×2.8 cm×3.6 cm~11.4 cm×10.6 cm×9.8 cm,切面呈灰红色或黄白相间,质地中等,内见灰白纤维瘢痕。肿瘤均位于肾皮质区,向肾轮廓外突出,有相对完整包膜,表面血管丰富,邻近肝脏、十二指肠受压移位,肾盂受压,肾被膜未见侵犯,未触及淋巴结,肾静脉未见瘤栓形成。镜下见肿瘤细胞为大小比较一致的卵圆形或圆形,排列致密呈片团状和腺泡状,间质为疏松水肿样、黏液样变,无明确出血、坏死。瘤细胞胞质内充满强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小、圆形、无明显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中心瘢痕标本可见纤维瘢痕组织突入肿瘤实质内,部分纤维呈席纹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CK7(-),DE10(+),EMA (++),CD117 (+),CD10 (+),Vimentin (-),TOP Ⅱ(-),P53(-),Ki-67(1%)。特殊染色:胶体铁(+)、PAS及PASD显示无丰富的细胞内糖原。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肾嗜酸细胞腺瘤是发生于肾脏的少见良性实质性肿瘤,占肾脏肿瘤的3%~7%。1942 年Zipple首次报道,1976 年Klein和Valensi[2]报道了13 例RO,对本病作了详细描述,通过电镜证实本病来源近曲小管,从此RO才作为一种独立明确的疾病被接受。发病年龄多在50 岁左右,一般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1.5~1.7:1[3]。多为单侧单发,双侧发生的病例占4%~5%,13%为多发[4]。RO有时可与其他肾脏肿瘤伴发,如肾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近年发现RO有家族性发病倾向[5]。临床上通常没有症状,大多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仅少数患者可出现腰痛、血尿或高血压等临床症状。因其发病隐匿且与肾癌临床表现相近,若能术前确诊,可行肿瘤剜除、肾部分切除或射频消融术等,可以避免根治性肾切除[6]。根据文献[3]报道RO预后良好,5 年生存率为100%。

3.2 影像学特点:CT具有较高的空间和密度分辨率,对RO具有一定的定性诊断价值。肿瘤通常表现为单发,类圆形,位于肾皮质区,常突出肾轮廓之外,呈外生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肾周脂肪很少受侵。肿瘤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密度较均匀,无出血、囊变、坏死,病灶内部或周边可出现簇状分布小钙化。肿瘤增强扫描具有早进晚出、呈中心向周边放射的星芒状瘢痕,瘢痕延迟强化。

3.3 病理学特点:肿瘤中心位于肾实质内,圆形或椭圆形,瘤体大小不一,边界清楚,呈外生性生长。光镜下肿瘤由较大的嗜酸细胞构成,形态一致,呈巢状或腺管状排列,无透明细胞及坏死灶。瘤细胞胞质富含嗜酸颗粒,嗜伊红染色呈阳性,间质可见黏液变性,细胞核小,分化良好,多位于细胞中央,呈光滑圆形,核分裂相罕见。无出血、坏死改变,可出现中心瘢痕组织突入肾实质内,部分纤维呈席纹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示RO CK8/18、EMA、E-cadherin、CD117 和CKpan常阳性,而Vimentin、CD10 和RCC阴性[7]。

3.4 体会及经验:(1)CT影像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RO发病隐匿,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手段,本组病例的主要CT影像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1)肿瘤较大,边界清楚,均发生于肾边缘的实性肿瘤,呈外生性生长,与术中大体病理所见一致,病理证实肿瘤起源于肾皮质。(2)肿瘤呈良性生长趋势,包膜完整,对周围组织器官推压改变,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内均未见瘤栓,肾门及腹主动脉旁均未见肿大淋巴结,与病理所见一致。(3)肿瘤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可出现斑点状、簇状小钙化,本组病例均未见明显的出血、坏死及囊变,与典型肾癌的“速升速降”的强化方式不同[8]。本组4 例(占66%)出现“星芒状”瘢痕,延迟扫描可有强化。Eiss等[9]认为瘢痕的形成是因为肿瘤生长缓慢并长期缺血所致,故肿瘤越大,瘢痕出现的频率越高;直径>3 cm的病变63%出现中央或偏心瘢痕,直径<3 cm的病变出现率为13%。位于肿瘤中央的星芒状瘢痕在大体标本上为灰白色的纤维瘢痕组织。本组1 例病灶内瘢痕区出现点状钙化,相对少见。若钙化发生在瘢痕的基础上,应首先考虑良性肿瘤;若钙化位于肿瘤实质区,应考虑恶性肿瘤[10]。(2)鉴别诊断:RO需与以下肿瘤相鉴别:(1)肾癌:透明细胞型肾癌为富血供肿瘤,瘤体密度多不均匀,瘤体内坏死、出血、囊变多见,肿瘤边缘不清,包膜多不完整,强化方式多表现为“快进快出”,临床症状明显,通常患者会出现腹部肿块、血尿、腹痛的“肾癌三联征”,甚至出现病灶多转移。乳头型肾癌及肾嫌色细胞癌:二者均为乏血供肿瘤,密度相对均匀,边缘较清[11],文献报道其亦可有星芒状中心瘢痕,且其恶性程度较低,有时从临床症状或影像学表现均难与RO鉴别,但其强化程度不如RO明显。(2)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瘤由平滑肌、血管以及脂肪三种成分随机混合而成,虽无包膜,但境界清楚,其密度与肿瘤的3 种成分比例有关,含脂肪成分多时较易鉴别,肿瘤较小且含脂肪成分较少时与RO难以鉴别。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术前仅凭影像学检查作出肾脏RO的定性诊断是比较困难的。但是RO的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如发现无临床症状的肾脏肿块,边界清楚,突出肾轮廓之外,局部无浸润,无肿大淋巴结,无明显出血、坏死,增强扫描呈“轮辐状”强化表现,有典型“星芒状”瘢痕等特征,应当高度怀疑RO。术前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可减少不必要的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正>肾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是起源于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罕见肾脏良性实质性肿瘤,占肾脏肿瘤的3%~7%[1]。该肿瘤患者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特征,术前确诊比较困难,很容易误诊为肾癌,从而导致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根治性肾切除术。本研究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例RO的CT影像学特征,并与临床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探析其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以期提高对本病的影像

参考文献

[1]Dechet CB,Bostwick DG,Blute ML,et al.Renal oncocytoma:multifocality,bilateralism,metachronous tumor development and coexistent renal cell carcinoma[J].J Urol,1999,162(1):40-42.

[2]Klein MJ,Valensi QJ.Proximal tubular adenomas of kidney with so-called oncocytic features: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13 cases of a rarely reported neoplasm[J].Cancer,1976,38(2):906-914.

[3]Amin MB,Crotty TB,Tickoo SK,et al.Renal oncocytoma:a reappraisal of morphologic features with clinicopathologic findings in 80 cases[J].Am J Surg Pathol,1997,21(1):1-12.

[4]Villanueva A,Roca Edreira A,de Diego Rodríguez E,et al.Bilateral multiple renal oncocytoma: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Prog Urol,2007,17(5):997-999.

[5]Junker K,Weirich G,Moravek P,et al.Familial and sporadie renal oneoeytomas-aeom-parative moleeular-genetic analysis[J].Eur Urol,2001,40(3):330-336.

[6]王芳,陆菁菁,秦明伟,等.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9):1230-1232.

[7]张伟,李玉军,刘燕,等.肾嗜酸细胞腺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1,18(1):5-8.

[8]汪洋,江泓,谈旭东,等.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9):1216-1218.

[9]Eiss D,Larousserie F,Mejean A,et al.Renal oncocytoma:CT diagnostic criteria revisited[J].J Radiol,2005,86(12 Pt1):1773-1782.

[10]Perez-Ordonez B,Hamed G,Campbell S,et al.Renal oncocytoma:a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70 cases[J].Am J Surg Pathol,1997,21(8):871-883.

卵泡膜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篇4

【关键词】卵巢肿瘤 卵泡膜细胞瘤 弥漫性粒层细胞瘤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039-01

卵泡膜细胞瘤是指内卵泡膜细胞组成的肿瘤,首先由Lasta和Colillas两位在1926年报道,Giest等证实肿瘤产生雌激素,并常引起子宫内膜变化[1]。有时肿瘤内出现明显的黄素化,则称之为黄素化卵泡膜细胞瘤。我们报道1例卵泡膜细胞瘤,并结合文献总结复习,着重讨论卵泡膜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2岁,因渐进性加重性痛经2年,入院,查体心肺(—),妇科专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已产,皮肤色素无改变,无赘生物,阴道粘膜正常,通畅,见少量血性液,后穹窿不饱满。宫颈:大小正常,质地中等,光,无接触性出血,无息肉,无撕裂,无腺体囊肿,无举痛,口闭,宫体:前位如孕12周大,质硬,表面光滑,凹凸不平,活动可,有压痛,双侧宫旁结缔组织无增厚,双附件无增厚,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行子宫全切+右卵巢囊肿切除术。术中,子宫增大如孕12周,凹凸不平,右卵巢增大约4cm,质硬,表面呈结节状,左卵巢略大,术中将子宫及右卵巢完全切除,左卵巢取活检。

方法:标本经4%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

2结果

巨检:宫腔镜切除标本,灰白色不整组织一堆V4×11×9cm3,其中宫颈长3cm,宫口直径4.5cm,子宫前后壁厚分别为4 cm,3 cm,内膜厚0.2 cm,左卵巢:灰白灰红色组织一块V2×1.2×0.8 cm 3 ,切面实性,质中;右卵巢:灰黄色组织2块V5×4×2 cm 3,切面实性,灰黄灰白色,质韧。

镜检:细胞呈螺纹状交叉排列,被不同程度玻璃样变纤维组织间质分隔开来,瘤细胞为肥胖的短梭形,细胞核圆和卵圆形,细胞间质均匀。

免疫组化:肿瘤细胞inhibin(+),SMA灶性(+),Vim(+),CK(—),Des(—)。

病理诊断:1 子宫:子宫腺肌病。

2 宫内膜:分泌期子宫内膜。

3 右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4 左卵巢:未见明显异常。

3讨论

诊断:卵泡膜细胞瘤是指内卵泡膜细胞组成的肿瘤,首先由Lasta和Colillas两位在1926年报道,Giest等证实肿瘤产生雌激素,并常引起子宫内膜变化[1]。有时肿瘤内出现明显的黄素化,则称之为黄素化卵泡膜细胞瘤。临床可伴有男性化体征,典型的卵泡膜细胞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见于40岁以上,2/3以上为绝经后,青春期前罕见,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约60%出现内分泌症状,最常见雌激素增多引起的绝经后阴道流血或月经不规律,少数可出现男性化[2]。

本病特征根据细胞形态和成分分4种亚型[3]:

①典型的卵泡膜细胞瘤:瘤细胞呈梭形,胞浆内含有丰富的类脂质,瘤细胞排列成囊状或螺旋状疏密不均。

②黄素化的卵泡膜细胞瘤:具有卵细胞膜瘤的基本组织象,并含有大而圆的黄素化细胞。

③异性核卵泡膜瘤:少见,少数瘤细胞核有显著异性,但无核分裂,生物学行为也为良性。

⑤纤维卵泡膜瘤:瘤组织中除卵泡膜细胞外,内含有较多的纤维细胞,两者可有过度。

本例基本属于典型的卵泡膜细胞瘤,镜下特点:本病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细胞呈螺纹状交叉排列,被不同程度玻璃样变纤维组织间质分隔开来,瘤细胞为肥胖的短梭形,细胞核圆和卵圆形,细胞间质均匀。免疫組化:肿瘤细胞inhibin(+),SMA灶性(+),Vim(+),CK(—),Des(—)。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诊断:①弥漫性粒层细胞瘤的区别:前者卵泡膜细胞形态较一致,呈交叉漩涡状排列,极少分裂相。后者除弥漫排列外,常常可发现卡尔—爱克斯小体,或排列成这种小体的趋势,分裂相易找到。银染色前者含有丰富的嗜银纤维,并围绕着每一个肿瘤细胞。后者嗜银纤维较少,无次序地伸到肿瘤细胞群中。②黄素化卵泡膜瘤与间质黄体瘤的区别:前者较年轻,肿瘤多为孤立性病变,正常卵巢间质无增生,后者一般为老年患者,肿瘤绝大多数为结节状,瘤旁或(和)对侧常伴有卵泡膜增生症。③纤维瘤区别:瘤细胞长而细,核亦细长,常有较多的间质,胞浆内无类脂质,油红O染色阴性,瘤细胞排列成波浪状。④Krukenberg瘤:纤维卵泡膜瘤可出现印戒样细胞,所以应与Krukenberg瘤鉴别,后者的印戒细胞有异型,间质常有粘液样物质,免疫组化EMA和角蛋白阳性,细胞内粘液阳性。

预后:一般认为卵泡膜细胞瘤为良性肿瘤,但亦有少数恶性报道,但这些可能实际上是纤维肉瘤或颗粒细胞瘤的变异型,后者可能发生于原发肿瘤具有异源性成分并且颗粒细胞不明显的情况下[4]。

参考文献:

[1] 陈忠年主编:《妇产科诊断病理学》(第一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66,10:551.

[2] 陈乐真主编:《妇产科诊断病理学》(第二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6:351—353.

[3] 朱梅刚主编:《肿瘤病理鉴别诊断手册》(第一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0,6:136.

临床病理对比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治疗宫颈癌的患者60例,所选取的患者都满足有关宫颈癌的诊断标准,60例患者都经过病理得到确诊,本次研究排除以下情况的患者。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出现严重疾病者;参与过类似研究的患者;孕妇及患有其他类型肿瘤者。采用回顾性方法观察6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得出,根据年龄划分为两组,≤35岁的患者30例将其划分为青年组,平均年龄为(28.00±1.10)岁;>35岁的患者也为30例划分为中老年组,平均年龄为(54.00±1.30)岁,本次研究所有的患者或其家属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观察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本次研究的宫颈癌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根据《妇科肿瘤学》[3]与目前有关宫颈癌临床试验的方案,制定出不同群体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分析报告表,并指定专人对表中的有关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发病因素、临床病症等)展开细致的观察和记录,之后对获取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得到的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标准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选用χ2进行计数资料的检验,选用t进行计量资料的检测,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运用Mann-Whitney U加以检验。如果P<0.05,就可以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

青年组患者的接触性出血及月经紊乱的情况、不规则阴道出血、无明显症状与中老年组患者相比较,其临床症状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腰部酸痛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辅助检查情况:

通过对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患者的宫颈检查得出,青年组患者非鳞癌发病概率比中老年组患者要高(P<0.05),青年组患者的细胞分化情况也明显高于中老年组患者(P<0.05)。高危险型HPV的感染率青年组也高于中老年组(P<0.05)。

3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经过研究获知,HPV是产生宫颈癌的必然因素,因此,做好早期的预防、诊断方可治愈宫颈癌,认真分析对比宫颈癌的临床特征也是治愈的关键因素。研究得出早期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不够典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确诊,会经常误诊为宫颈炎[4]。根据对本次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得出,青年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接触性出血为主,中老年组患者则是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采用液基薄片细胞学是早期诊断宫颈癌重要的手段。根据文中的对比结果与文献想结合,得出如下分析,近年来,宫颈癌年轻化的趋势明显增加,年轻妇女吸烟或口服避孕药物增多也会导致腺癌呈现上升趋势。青年人的宫颈上皮细胞对致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这也是青年组宫颈癌发生率升高的原因。应该对宫颈癌知识进行普及,积极配合宫颈癌的检查工作,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加强不同人群宫颈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概率,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必须对宫颈癌的治疗和病理研究不断深化,提升宫颈癌病理研究效率,让其更好的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所服务。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青年宫颈癌患者与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治疗宫颈癌的患者60例,根据发病的年龄将其划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青年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接触性出血为主,中老年组患者以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青年组患者的非鳞癌发生概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5),青年组患者的细胞分化程度也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5)。结论 重视各个人群宫颈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观察及分析工作,做到早期筛选、干预,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生的概率,对提高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年宫颈癌,中老年宫颈癌,临床病症,分析

参考文献

[1]明芳,李立,徐又先,等.青年宫颈癌患者与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4-36.

[2]曹科林,杨燕.青年宫颈癌的临床特征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8):1027-1028.

[3]吴丽英.青年宫颈癌与中老年人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62-63.

临床病理对比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9例, 其中男9例, 女10例;年龄32~73岁, 平均年龄 (60.4±10.6) 岁;发病时间 (36±22) h。

1.2 方法

本研究19例患者均采用东芝-60000型超声诊断仪, 2.5~5 MHz探头频率。术前1d超声检查, 在检查前空腹8 h以上, 患者选取左侧卧位、仰卧位和膝胸卧位。超声检查要按照常规方法扫查胆系, 检查胆囊大小和形态、囊壁厚度、囊壁光滑度、囊内强回声数目和太小、囊内有没有结石和胆囊周围积液情况。检查肝外胆管是不是畅通。在测量囊壁厚度时, 探头都要置于胆囊底体部并且声束与之垂直处[1], 重点观察胆囊周围、Calot三角区显示是否清晰。所有病例的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6.0进行录入和统计学分析, 采用检验和χ2检验。两组间差异用P值 (P=0.05) 表示。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

由表1可知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对比发现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74% (18/19) 。

2.2 超声检查结果

术前超声测得胆囊大小平均8.8 cm×3.8 cm, 平均囊壁厚度为 (0.27±0.06) cm;手术病理检查发现胆囊平均大小11.0 cm×4.5 cm, 平均囊壁厚度为 (0.41±0.12) cm。

3 讨论

胆囊发生的急性细菌性和 (或) 化学性炎症为急性胆囊炎。胆石阻塞胆囊管引起占95%, 可造成局部组织、黏膜发生缺血或损伤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 主要表现为:腹痛、消化道症状、发热或中毒症状, 严重者可导致胆囊坏疽或穿孔[2,3]。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即可得到确诊[4,5]。为了探讨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在急性胆囊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于2008年2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前使用超声诊断, 对检查结果分析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研究, 探讨超声诊断在急性胆囊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对比发现, 超声诊断术前符合率94.74% (1819) 。超声测得术前胆囊大小平均是8.8 cm×3.8 cm, 平均囊壁厚度是 (0.27±0.06) cm;手术病理检查发现胆囊平均大小11.0 cm×4.5cm, 平均囊壁厚度为 (0.41±0.12) cm。

因此, 超声具有简便、易操作、可重复、无损伤性等优点, 对于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为早期筛选及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杨丽云.急性胆囊炎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J].海南医学, 2011, 22 (6) :97-98.

[2]王晶明, 丁蓉, 白新艳, 等.超声检查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 27 (5) :1006-1008.

[3]马静, 安淑云, 马力.超声显像在急性胆囊炎诊断中的应用12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30) :7321.

[4]吴卫东.手术后急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25例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36) :147-148.

临床病理对比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 04-2 00 8年我科共接受电子胃镜检查患者4810例, 其中男2694例, 女2116例。其中消化性溃疡636例, 胃镜检出率13.2%, 平均就诊年龄44.2岁, 患者发病年龄6~92岁。

1.2 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 按月逐年统计胃镜检查确诊消化性溃疡人数和Hp感染数, 对Hp感染及非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Hp感染率, 以及胃黏膜病理切片主要结果慢性炎症程度、炎症活动性、淋巴细胞浸润、肠化、腺体扩张、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进行统计及比较。胃溃疡、复合性溃疡取材包括各部位胃黏膜,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选择背景取材, 来源于胃窦部黏膜。Hp测定采用组织切片Giemsa染色法。异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重度及上皮内瘤变。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消化性溃疡6 3 6例中, H p+者4 5 5例 (71.5%) , 平均就诊年龄43.2岁, Hp-者181例 (28.5%) , 平均就诊年龄46.5岁;男性470例, 女性166例, 男女之比约为2.83∶1。其中胃溃疡269例, 胃镜检出率5.6% (26 9/4 8 10) , 平均就诊年龄4 6.5岁, 男性1 9 3例, 平均就诊年龄45.1岁, 女性76例, 平均就诊年龄50.2岁, 男女之比约为2.54∶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72例, 胃镜检出率5.7% (272/4810) , 平均就诊年龄41.0岁, 其中男性202例, 平均就诊年龄41.0岁, 女性70例, 平均就诊年龄40.9岁, 男女之比约为2.89∶1。复合性溃疡95例, 胃镜检出率2.0% (95/4810) , 平均就诊年龄46.7岁, 其中男性75例, 平均就诊年龄45.8岁, 女性20例, 平均就诊年龄50.1岁, 男女之比为3.75∶1。总体上, 消化性溃疡Hp感染较非感染患者发病年龄平均提前3.3年;胃溃疡与复合性溃疡患者发病年龄相当,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发病年龄较小, 与前两种疾病相比发病年龄约小5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胃镜检出率接近, 两者之比约为1.01∶1。

2.2 不同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病理组织对比分析 (表1)

由表1可见, 复合性溃疡患者Hp感染率、重度炎症发生率和炎症活动性均明显高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而中度炎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患者淋巴细胞浸润率均明显低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复合性溃疡;不同消化性溃疡余指标所占比例差别不大。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十二指肠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 其深度达到或穿透黏膜肌层, 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可见于食管下段及胃肠吻合术的吻合口、Meckel憩室等。消化性溃疡胃镜检出率为16.5%~28.5%[1], 地理分布有由北向南升高趋势, 多发于青壮年, 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 胃溃疡患者的好发年龄较十二指肠溃疡约迟10年。消化性溃疡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男女之比十二指肠溃疡为 (4.4~6.8) ∶1, 胃溃疡 (3.6~4.7) ∶1[2]。本组资料显示, 消化性溃疡发病年龄推迟, 胃镜检出率下降, 女性发病率上升, 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发病比例下降, 好发年龄相差缩小。究其原因考虑有以下几点: (1)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习惯发生很大改变, 男性吸烟、饮酒及喝浓茶者逐年减少, 导致男性在消化性溃疡发病比例下降。 (2) 酸是溃疡产生的基础, 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新型强效质子泵抑制药不断问世, 增强抑酸效果, 促进溃疡愈合, 间接导致高胃酸的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比例下降。 (3) 饮食习惯的改变也可能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率下降的原因, 如食用油从动物油改为植物油, 后者富含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素微量物质[2]。 (4) Hp根除治疗的广泛应用, Hp感染率明显下降, 使消化性溃疡发病减少, 年龄推迟。

自1982年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中分离出Hp后, 对Hp与消化性溃疡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有文献报道, Hp与消化性溃疡、胃癌均有关系[3,4]。本组资料显示, 复合性溃疡较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Hp感染、炎症活动性上明显增高。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的平衡有关。其中Hp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 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因。大量证据表明,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Hp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普通人群,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感染率约为90%, 胃溃疡为70%~84%[5]。本组资料显示,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感染率均较上述报道低, 而复合性溃疡Hp感染率相对较高, 说明Hp感染是导致复合性溃疡的主因。提高Hp检测准确率有助于消化性溃疡的规范治疗及预防复发, 也有助于减少癌变的发生, 应重视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6]。

本组资料显示, 体现胃癌发生危险性的主要指标肠化、腺体萎缩、异型增生在复合性溃疡、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占比例差别不大。Correa提出, Hp感染后胃癌的发生遵循“Hp感染→慢性胃炎→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的途径, 在这一过程中Hp起到启动因子的作用[7]。胃溃疡少数病例可以发生胃癌,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则不引起癌变[2]。因此, 对存在长期慢性胃溃疡病史、年龄在45岁以上、溃疡顽固者应提高警惕, 消化性溃疡者均应定期复查胃镜, 检测胃黏膜病理改变, 有助于提高早期癌变诊断率。同时, 注意生活规律, 劳逸结合, 避免精神紧张, 少食辛辣、过咸食物及喝浓茶、咖啡等饮料。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复合性溃疡在胃镜病理组织切片中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慢性炎症、炎症活动性、淋巴细胞浸润、肠化、腺体扩张、腺体萎缩及异型增生的变化。方法 对2004-2008年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消化性溃疡Hp感染较非感染发病年龄平均提前3.3年;胃溃疡与复合性溃疡患者发病年龄相当,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发病年龄较小, 与前两种疾病相比发病年龄约小5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溃疡胃镜检出率接近, 两者之比约为1.01∶1。②复合性溃疡患者Hp感染率、重度炎症发生率和炎症活动性均明显高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而中度炎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患者淋巴细胞浸润率均明显低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复合性溃疡;不同消化性溃疡余指标所占比例差别不大。结论 对有长期慢性胃溃疡病史、年龄在45岁以上、溃疡顽固者应提高警惕, 消化性溃疡者均应定期复查胃镜, 同时注意生活规律, 劳逸结合。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胃镜,病理组织

参考文献

[1]李益农, 陆星华.消化内镜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350.

[2]刘新光.消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4-28.

[3]Kurata JH.Meta-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peptic ulcer: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smorking[J].J Clin Gastroenterol, 1997, 24 (1) :2-17.

[4]Forman D, Newell DG, Fullerton F,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infection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risk gastric:evidence from a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J].BMJ, 1991, 302 (6788) :1302

[5]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84.

[6]叶强, 黄梅芳, 施先艳, 等.4957例消化性溃疡临床与胃镜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9, 21 (5) :275-277

临床病理对比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考虑为子宫内膜癌的32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更年期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间出血和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排液、血性分泌等。其中,72例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年龄39~64岁,平均(53.5±11.5)岁,其中,内膜腺癌70例;高分化腺癌42例,中分化腺癌16例,低分化腺癌12例,内膜高分化透明细胞癌2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ANTARES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5~13 MHz;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经阴道探头伸入至穹隆后,常规检查子宫、附件,对子宫行纵向和横向扫查,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结构,低回声晕的完整性以确定是否存在肌层浸润,宫腔内有无异常团块或积液,然后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多切面观察病灶内的血流情况,用脉冲多普勒进行多点测量,并记录计测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

1.3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

按1991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手术病理分期进行划分。Ⅰa期:无肌层浸润(病变局限于子宫内膜);Ⅰb期:浅肌层浸润(浸润程度<原肌层的1/2);Ⅰc期:深肌层浸润(浸润程度>原肌层的1/2);Ⅱ期:浸润肌层、宫颈、浆膜;Ⅲ期:浸润肌层、宫颈、宫旁组织;Ⅳ期:浸润肌层、宫颈、宫旁远处转移。

1.4 术后观察指标

以术后病理组织诊断为金标准,计算超声检查对肌层浸润的符合率、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真阳性/有病组总人数×100%;特异性=真阴性人数/无病组总人数×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人数/试验阳性总人数×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人数/试验阴性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用数据输入SPSS 11.5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肌层浸润与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

经过病理检查发现,7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无肌层浸润36例,其中超声诊断符合34例,符合率为94.44%;浅肌层浸润24例,其中超声诊断符合21例,符合率为87.50%;深肌层浸润12例,其中超声诊断符合7例,符合率为58.33%。见表1。

2.2 病理分期与病灶内血流情况比较

比较发现,在无肌层或浅肌层浸润中的RI值明显高于深肌层浸润RI值,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P<0.01),同样发现在无肌层或浅肌层浸润中的PI值明显高于深肌层浸润的PI值,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肿瘤的分化程度与肌层浸润深度的关系

高分化腺癌42例,其中,无肌层或浅肌层浸润所占比例(92.86%)明显高于深肌层浸润(7.1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中分化腺癌16例,其中,无肌层或浅肌层浸润所占比例(87.50%)明显高于深肌层浸润(12.5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腺癌12例,深肌层浸润所占比例(58.33%)明显高于无肌层或浅肌层浸润(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原发的上皮恶性肿瘤,症状多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并且是女性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第二位,仅次于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术前分期、治疗方案的制订和预后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诊断方法和技术应运而生,应用较为广泛的有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其中,后两种在子宫内膜癌的应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创伤性,并且不能判断内膜癌肌层的浸润程度,在筛查及普查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4]。近年来超声技术发展迅速,并且经阴道超声合并彩色多普勒显像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获得清晰的二维图像及更为敏感的血流信息,阴道探头紧贴宫颈与阴道穹窿,图像分辨力好,扫查视角大,并且不受肥胖、肠气等因素的影响,不需充盈膀胱,可以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癌病灶,对是否有肌层浸润及深度能进行较准确的判断[5]。

本研究选择Ⅰ~Ⅱ期患者,因为对于这两期的患者来说,准确判断肌层浸润对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72例子宫内膜癌超声及病理浸润的对照研究发现,无肌层浸润超声和病理检查符合率为94.44%,特异性为94.44%;浅肌层浸润符合率为87.50%,特异性为93.75%;深肌层浸润符合率为58.33%,特异性为88.83%。本研究结果显示,阴道超声对无肌层浸润和浅肌层浸润的准确率较高,而对深肌层的准确率较低,这可能与宫腔内肿物生长压迫子宫腔扩张、变形,导致超声不能准确的区分肌层和浸润的肿瘤组织,从而导致误诊。肿瘤新生血管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肿瘤实质的生长、转移和扩散均依赖新生血管的生成,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RI和PI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本组资料显示,RI值和PI值与子宫内膜癌分期密切相关,并随分期的增加而降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临床可用于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分期。通过表3可以看到,92.86%高分化腺癌为无或浅肌层浸润,87.50%中分化腺癌为无或浅肌层浸润,而58.33%低分化腺癌为深肌层浸,这与低分化癌肿瘤异型性较大,侵袭力较强有关[6,7]。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无创伤的优点,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回声,直观地观察宫腔内病灶部位,能准确的诊断无肌层浸润和浅肌层浸润,并且应该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RI和PI对深层肌浸润做出准确的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为子宫内膜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7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分析,分析肌层浸润的符合率、血流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以及分化程度与子宫浸润的相关性。结果:超声诊断和病理检查显示,无肌层浸润符合率为94.44%,特异性为94.44%;浅肌层浸润符合率为87.50%,特异性为93.75%;深肌层浸润符合率为58.33%,特异性为88.83%。血流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在无肌层或浅肌层浸润中明显高于深肌层浸润(t=6.32、7.32,P<0.01);浸润程度与肿瘤分化情况密切相关,低分化瘤的深肌层浸润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肌层或浅肌层浸润(χ2=4.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肌层浸润程度的判定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内膜癌,诊断

参考文献

[1]Haidopoulos D,Simou M,Akrivos N,et al.Risk factors in women 40years of age and younger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10,89(10):1326-1330.

[2]Amant F,Moerman P,Neven P,et al.Endometrial cancer[J].Lancet,2005,366(9484):491-505.

[3]Clarke BA,Gilks CB.Endometrial carcinoma:controversies in histopatho-logical assessment of grade and tumour cell type[J].J Clin Pathol,2010,63(5):410-415.

[4]陈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20(25):2889-2890.

[5]Alcázar JL,Ajossa S,Floris S,et al.Reproducibility of endometrial vas-cular patterns in endometrial disease as assessed by transvaginal powerDoppler sonography in women with postmenopausal bleeding[J].J Ultra-sound Med,2006,25(2):159-163.

[6]Kee KH,Lee MJ,Ro JY,et al.Oncoprotein changes in the flat lesionswith atypia and invasive neoplasms of the urinary bladder[J].Oncol Rep,2001,8(3):579-583.

临床病理对比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来该院就诊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8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这98例患者都经过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男57例,女41例,患者年龄在25~70岁之间,其胃肠不适症状持续了3 d~15个月。取所有患者黏膜组织实施病理诊断,该次实验病例选取需要排除一些病例,病例排除标准如下:患有消化道肿瘤、消化性溃疡等其他上消化道疾病者;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等疾病者。所有临床患者资料均经过患者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1.2.1内镜检查借助电子内窥镜直视患者胃部,经内镜观察到其表现为:患者胃黏膜变薄;白相黏膜为主,暴露出的血管透明可见,胃黏膜红白相间;患者胃黏膜及壁相对粗糙,呈现出颗粒或结节状,黏膜壁表现出凹凸不平,然后应取患者胃黏膜病变部位2~5块标本进行病理诊断。

1.2.2病理诊断活检取患者病变处2~5块标本,接着将其浸放在10%甲醛溶液中实施固定,下一步是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挑选该院这方面专业医师仔细观察活检样本的结构、细胞学形态、病灶分布等借助显微镜,内镜要提供给病理医师取材部位、内镜所见与病史等有关资料,病理医师需要观看阅片进行病理诊断,病理诊断实施过程需要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相关诊断标准。

1.3观察指标

计算临床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1.4统计方法

此次实验研究中,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给予χ2检验,以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比较结果

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过内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确诊的有65例,诊断符合率为66.33%,其中伴随有肠上皮化生44例,伴随有上皮内瘤变的21例。

2.2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那些在胃内镜检查中表现出黏膜皱裂变平或消失、呈现出红白相间黏膜、以白相为主及血管透见等病理症状确诊为该病符合率为91.6%,胃镜检查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病理症状确诊为该病符合率为81.26%,两种病理症状的疾病确诊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仅仅看到黏膜皱裂变平或消失,红白黏膜相间,并以白相为主,血管透见内镜表现的疾病诊断符合率为43.5%,与上述2种病理表现的诊断符合率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炎,其与遗传、饮食及年龄等因素关系密切,该病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胀、食欲消退及疲劳消瘦等等,病理上则表现为胃黏膜腺体萎缩、组织增生或化生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具有持续性、迁延性,临床治疗也比较困难[2]。CAG病理特征非常容易抓捕转化演变成胃癌,应给予患者及时、准确的诊断,以此提升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国外学者提出了相关胃癌发病多阶段模式被多数人所普遍接受,其认为胃癌发病演变方式主要经历了几个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上皮内瘤变属于动态过程,其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也可能是保持不变或者逆转,但是一旦发展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就不能逆转,并由此发展成胃癌,因此及早发现、诊断、治疗及定期随访是非常必要的[3]。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年龄关系密切,常常随着年龄增加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也有年龄增长有关。

CAG临床诊断过程中,不能将影像、生化诊断作为判断是否有该病的最终依据,上述两项检查仅仅能将病灶位置、体积及异常指标等揭示出来,病理检查相比,其取样更为真实可靠,分析病灶样本细胞学特征、显微结构等等,从而做出准确、真实又全面的判断,病理学中也具有比较成熟的病理分类及病理学鉴定标准[4]。医生常常将病理检查作为各类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实际上内镜检查中的取样操作受限较大,医师在病理检查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受主观判断及经验不足等影响而出现漏诊[5]。除此之外,患者自身的体征、体内生化指标等也会影响病理诊断结果。内镜检查操作则操作方便、观察全面等,对于那些疑似CAG患者,可以及时地发现其异常结构变化,因此内镜检查在CAG术前诊断及筛查过程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6]。近几年来,内镜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胃镜检查下的图像也更加清晰,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水平有显著提升[7],但是仅仅依据胃镜检查中的相关描述过于片面不科学,具有一定误差,胃镜检查时会出现多种病症表现,不能仅靠一种病症就确定或排除没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我国有许多相关研究报道表明:胃黏膜粗糙不平与结节状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同一型,其常常还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但是实际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其阳性率差异较大,不能较好地区分清楚黏膜粗糙不平与颗粒状或结节状隆起,因为每个人对粗糙不平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实际上胃镜检查诊断与病理诊断还是有一定相关性,联合使用两种检查方式,能显著提升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准确率。马艺宁等人[8]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0.0%,经胃内镜观察到的白相及胃黏膜变薄占比18.0%;胃黏膜粗糙征象的内镜诊断率是46.0%,病理诊断率是32.0%,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此次实验研究中,内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98例患者中,经过病理检查诊断为该病的65例,诊断符合率是66.33%,这些确诊病例中有44例为肠上皮化生,21例上皮内瘤变;那些在胃内镜检查中表现出黏膜皱裂趋于平展或者消失、胃黏膜以红白相间呈现、以白相为主及血管透见等病理症状确诊为该病符合率为91.6%,胃镜检查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病理症状确诊为该病符合率为81.26%,两种病理症状的疾病确诊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仅仅看到黏膜皱裂变平或消失,红白黏膜相间,并以白相为主,血管透见内镜表现的疾病诊断符合率为43.5%,与上述两种病理表现的诊断符合率相比明显较低,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此次实验研究与马艺宁等人[8]研究结果比较一致,胃内镜检查诊断率无显著差距,但是病理诊断率相差较大,两者研究都总结分析出了联合使用胃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来诊断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慢性萎缩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结合起来在诊治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胃内镜检查病理表现特征主要是胃黏膜变薄、白相及胃黏膜粗糙,应结合使用胃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孙芳红,曲爱华.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255-256.

[2]樊荣.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关系[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2):64-65.

[3]徐斌,黄玉凯,周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9):1388-1390.

[4]王英红.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9):1237-1238.

[5]郭伟宣.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4):142-143.

[6]李晓娜.内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34-35.

[7]邱晓娣,潘翔珍,梁群英,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对比研究[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11):1954-1957.

上一篇:财务整合风险下一篇:救援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