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音乐

2024-10-05

低俗音乐(共7篇)

低俗音乐 篇1

2015年8月10日, 文化部官方网站列出了120首含有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或者危害社会公德之内容的网络音乐产品“黑名单”, 并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黑名单”上的曲目, 并禁止出现在KTV等点播系统、经营性表演, 禁止互联网下载复制和传播, 禁止以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形式出现。

从2007年的“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到2015年的“网络音乐黑名单”, 都鲜明的凸显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在倡导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今天, 低俗音乐文化 (特别是网络低俗歌曲) 这种混乱的作品形式, 主观上歌曲格调低俗、歌词怪异、或者以打色情擦边球的做法来哗众取宠, 客观上败坏了社会风气, 玷污了音乐艺术, 毒害了青少年的心灵。

正如在2007年的“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座谈会上, 中国音协副主席徐沛东先生所说:“这些歌曲, 有的淫言秽语、宣传色情;有的痞话连篇, 充斥着语言暴力;而像《那一夜》《狼爱上羊》等主题空洞, 矫情做作;《我是你老公》《不怕不怕》《嘻唰唰》则语无伦次、废话连篇;甚至还有一首歌直接叫《放屁》, ‘放屁’的字眼多次出现, 实在太低俗”, 他指出, 出现这种恶俗之风, 除了网络音乐的“门槛低”之外, 另外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一夜成名刺激了网络歌手, 纷纷进入, 于是泥沙俱下, 低俗之风泛滥。著名词作家阎肃说:“我今年77岁了, 可是像《那一夜》这样低俗、没文化的网络歌曲, 就是在西方也很少见。这些低俗的歌曲简直是对音乐、对人心灵的一种亵渎和糟蹋”1。

一、低俗音乐作品的特征

虽然所谓的“高雅音乐”和“低俗音乐”的简单划分, 也都只是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偏好而已, 人们想象中的判断“高雅”和“低俗”绝对标准, 是并不存在的。笔者赞同“声无哀乐论”的观点, 也一直支持音乐本身并没有高雅和低俗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 笔者也认为, 音乐作品的歌词和意向上却存在着高尚与卑下的区别。笔者认为, 现行的低俗音乐文化作品, 大都遵循着以下两条潜规则:

1. 歌词越火爆, 歌曲越流行

从网络音乐或流行音乐来看, 听着一般是记住其旋律哼唱的较多, 而记住其歌词的, 还是相对较少。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 对于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和演唱者而言, 就行成了“歌词要火爆”, “歌词越火爆, 歌曲越流行”的创作初衷。如《香水有毒》中“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 是我鼻子犯了罪, 不该嗅到她的美, 擦掉一切陪你睡……”;《那一夜》中:“那一夜, 你没有拒绝我;那一夜, 我伤害了你;那一夜, 你满眼泪水;那一夜, 你为我喝醉……”等等, 其歌词越来越火爆和露骨。而在国内, 由于没有音像制品分级制度, 且对于流行歌曲和网络歌曲的制作、管理、发行等环节的管理, 相对松散。从而使类似《香水有毒》和《那一夜》这一类的音乐作品, 有了创作和存在的客观坏境。另一方面, 从音乐产业来看, 由于歌词低俗的情况一致都存在, 且借助网络的兴起, 这些歌词低俗的音乐作品, 相对“草根”和“火爆”, 更容易流传, 从而在业界形成了“歌词越火爆, 歌曲越流行”的潜规则。

2. 歌曲越受争议, 歌曲越流行

伴随着网络的兴起和音乐制作水平的普及, 以及音乐制作软件的便利, 常规的音乐制作门槛被大大放低。通过简单的制作软件和网络的便利, 创作者的数量成几何形态上升。而在浩如烟海的网络歌曲和流行歌曲中, 很多创作者为了赚取人们的眼球, 以便达到炒红自己的目的, 总是想破脑袋的走非常规创作方式, 或故意走低俗的创作方式。对于这类“低俗化”创作者而言, 他们不怕其歌曲会招来非议, 在当前社会所出现的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音乐创作大坏境下, 音乐创作越是“低俗化”或越是“争议化”, 就越是流行, 越受到关注。从而在业界也形成了“歌曲越受争议, 歌曲越流行”的潜规则。

二、低俗音乐作品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

人民日报在2007年10月26日的通讯《网络音乐应该如何走出低俗》中提及2:“色情、暴力、庸俗, 是近年来部分恶俗网络音乐的内容特征, 有调查者将网络恶俗音乐的语言归纳为6种:A:淫言秽语, 音律色情;B:辱骂攻击, 歪曲恶搞;C:矫情做作, 无病呻吟;D:东拼西凑, 废话连篇;E:佶屈聱牙, 语无伦次;F:哗众取宠, 庸俗无聊”。笔者同样认为, 现行的大量的低俗音乐作品中, 现实的存在以侮辱人格、宣扬淫秽、彰显暴力、教唆犯罪或打色情的擦边球等方式博出位, 不仅对于青少年的正常认知、世界观、价值观等都有极其不良的影响, 而且对于青少年萌发和形成疑似犯罪心理、犯罪心理和产生犯罪行为, 也具有极其坏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

1. 低俗音乐作品满足了青少年的猎奇心理

低俗音乐文化作品的流行, 细究其原因, 不能排除与青少年群体的猎奇心理, 和审丑心理有关, 社会大众或青少年在繁重的社会生活和学业过程中, 倾向于追求“雷歌雷剧”所带来感官刺激, 达到娱乐和消遣的目的。而这种猎奇心理, 就给了低俗音乐文化作品以可趁之机, 其原因主要有两点:A:低俗音乐文化作品往往是依靠网络平台流传, 而网络资源的便利性、隐私性, 则加速了低俗音乐文化作品, 在人际间的广泛传播。B:管理部门对于这些低俗音乐文化作品的查处, 具有滞后性和非现场性。即政府部门一贯所采取的“先公布后查处”的做法, 为这些低俗音乐的“潜逃”提供了可乘之机, 很多网友在音乐网站对文化部的要求做出反应之前, 已将这些音乐下载到个人存储空间, 不仅使政府部门对于低俗网络音乐的执法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也加速了这些低俗音乐文化作品在个人之见的流传, 和满足了青少年的猎奇心理。

2. 低俗音乐作品误导了青少年的正常审美

音乐文化作品应该具有理性思考和感性娱乐的两个方面, 在古典音乐中, 任何伟大的交响乐, 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等, 都能使人们在接受感官刺激的同时, 产生理性的思考。而现在大量的低俗音乐文化作品, 却在一味的追求感官的刺激, 崇尚感性的娱乐, 而极少去思考理性的审美。这一类的低俗音乐文化作品, 在审美层次上始终处于低级的低俗娱乐成名, 仅仅使受听者从低俗娱乐中获得低级的娱乐趣味, 是对于青少年正常审美能力的一种浪费和损耗。反之, 如果青少年长期接受, 并主动追求这类仅仅满足于感官刺激的低俗音乐文化作品, 而无法欣赏或不愿意欣赏包含着理性、理想、智慧、崇高和正常的、理性的、智慧的音乐作品 (交响乐、古典音乐、民族经典音乐等) , 这样会使青少年的审美能力退化。由此可见, 低俗音乐文化作品会渠道青少年的正常审美。

三、低俗音乐作品的预防策略

在互联网如此开放的当今, 想要青少年完全不接触到低俗音乐作品, 也很困难。那么, 我们该如何抵御, 或减少低俗化音乐作品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呢?

1. 音乐从业者的自律

想要抵御和减少低俗音乐作品对于青少年的毒害和影响, 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办法, 就是要音乐业界的从业者能够自律, 拒绝创作低俗音乐作品或包含低俗成分的音乐作品, 创作符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征的音乐作品, 创作出符合主流社会价值和社会道德和音乐作品。发挥主流音乐作品对于青少年的教化作用。通过主流健康的音乐作品, 给青少年的社会大众传播正能量的信息, 和正能量的社会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收到主流音乐作品的价值观, 并受到其积极的影响。而这些积极影响的前提, 是音乐从业者的自律。

2. 家长和教师的努力

审美能力, 不仅是个体认识美的能力, 也是个体能够正确的批判、选择、甄别或接受各类低俗信息、不良信息、低俗文化、不良文化的能力。具有正确和常规审美能力的青少年, 在接受到低俗信息或低俗文化时, 会保持清醒的头脑, 拒绝其负面影响。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具有不强的分辨能力和自制能力的青少年, 或沉迷于低俗文化或低俗音乐作品的青少年, 就需要家长和学校教师的帮助, 在家长和教师的帮助之下, 纠正这类青少年非常规的审美观, 并对这类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审美教育, 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增强他们鉴别、识别、取舍音乐作品的能力, 自觉的杜绝和屏蔽掉低俗音乐作品。

摘要:对于低俗音乐文化和低俗音乐文化作品, 在多年前就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 以及音乐管理部门的重视和注意。早在2007年10月19日, 中国音乐家协会就在北京举行了“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的座谈会。与会代表痛批了一些网络歌曲的低俗化现象, 并以词作家阎肃为代表的20余位词曲作家、歌唱家, 联名发起了“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 倡导网络音乐健康发展”的倡议书。

关键词:低俗音乐,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犯罪预防

注释

11.新华社新华网2007年10月26日讯:“中国音乐家协会召开会议, 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

22 .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6日讯:“网络音乐应该如何走出低俗”.

析媒体低俗化 篇2

媒体低俗化——谁之过?

1999年12月在加拿大互联网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脱衣新闻节目“赤裸新闻”。这种脱衣新闻的所有主播均为女性, 年龄在20岁到43岁之间, 每位女主播会一边报道新闻, 一边慢慢地脱光衣服。该节目推出后大受欢迎, 每月观众人数从400万增至600多万。

俄罗斯M1电视台率先开创全球电视台裸体播报的先河。在《赤裸裸的真相》这个节目中, 主播边播新闻边脱衣服, 到新闻播报完主播已经全身一丝不挂。该节目推出后, 收视率极高, M1也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台之一。

2002年5月15日出版的《新周刊》封面是女性身体的“1/3”——肩部以下, 腹部以上, 处于视觉中心的图案是两个硕大无朋的乳房, 乳房被描绘成足球形状, 在乳房线上, 赫然标注一行黄色大字“世界杯期间的外遇”。这就是《新周刊》的“世界杯专题”。

上面的几个例子反映了媒体普遍存在的低俗之风,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在中国, 低俗之风已经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起被公众列为传媒界的“四大公害”。有人批评现在的媒体“明星取代了模范, 美女挤走了学者, 绯闻顶替了事实, 娱乐覆盖了文化, 低俗代替了高尚”。翻开报纸, 明星的奇闻轶事以及各种绯闻被娱乐记者炒得不亦乐乎, 几乎达到了“反手为云, 覆手为雨”的地步。再打开电视, 各种含有凶杀情节的警匪片成了“主角”。点击网络, 一系列有关性的内容触目即是, 各种美女图片在你眼前上下翻飞。

究竟是谁制造了媒体的低俗化?有人说有什么样的媒体就有什么样的读者, 媒体应该对低俗化负责任;也有人说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媒体, 是受众的求奇心理和需求使媒体走上低俗化之路的。

笔者认为, 对于媒体的低俗化谁该负责这个问题, 不应简单地归咎为是受众或者是传播者单方面, 虽然传播者在这中间要负的责任可能更大一些。

低俗化——追本溯源

媒体低俗化现象早在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就已存在。19世纪30年代, 商业报刊在美国兴起并成为报业发展的主流, 商业化社会的金钱观成为媒体的主宰力量, 新闻媒介以牟取最大的利润为目的, 不择手段, 广告可以冒充新闻, 新闻可以借助幻想, 甚至以讹传讹, 虚假新闻充斥报端。19世纪末, 美国报业出现了黄色新闻浪潮。以普利策经营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经营的《纽约新闻报》为主, 报刊大量传播凶杀、暴力、色情等刺激性报道。而在1895年, 亨利·塔曼则把《丹佛邮报》办成典型的黄色报纸。黄色新闻的流行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后果, 人们对其负面影响深恶痛绝。一些严肃、庄重的报纸兴起后, 以黄色新闻浪潮为代表的媒体低俗化现象就逐渐衰退下去。1896年美国《纽约时报》发行人奥克斯提出, 应“刊载一切适于刊载的新闻”, 不要让那些色腥新闻、私生活实录以及通过门缝中窃看得来的报道, 玷污了早餐的桌布。1841年, 美国著名近代报人霍格斯·格里利创办《纽约论坛报》, 他在创刊词中称:“我们将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他们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权益。将摒弃许多著名便士报上的不道德的、下流的警察局新闻、广告和一些其他材料。”

中国媒体的低俗化现象是伴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出现的。在逐步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市场因素的制约作用开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 尤其突出地显示在终端环节——受众市场的占有上。 (1) 在新闻传播由媒介本位转向受众本位后, 新闻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双重属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媒介产品的二次销售成为媒介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激烈的竞争中, 各类媒体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分得一杯羹, 资金是至关重要的。在媒介产品销售链中, 一次销售发生在媒介与受众之间, 媒体将其产品出售给受众, 受众为购买此类产品支付小额费用。真正为媒体盈利的是二次销售环节, 媒体将受众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在美国, 为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 广告商每年支付的费用要超过一千亿美元。 (2) 中国报业同全球报业一样, 其收入的60%乃至80%以上来自广告的收益。广告商投放广告的着眼点具体来说就是报纸的销量、电视的收视率、广播的收听率、网络的点击率。

如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抓住受众的眼球, 成了每一家媒体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在这中间, 市场因素负面的消极作用开始显现:一些媒体片面追求市场轰动效应, 片面追求所谓社会热点报道, 令一些格调低下、庸俗无益的作品出笼。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说过, 如果报纸的格调低一点, 读者数量就会多一些。他还坚信:“性、体育和比赛”是报纸热销的三大要素, 更是传媒赢利的利器。因此在他接手《太阳报》之后, 把这份枯燥的政治报纸变成了黄色小报。《太阳报》的性标签和色情武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它的发行量因此一路飙升。

默多克的话提醒了我们:媒休到底应该为受众提供什么样的新闻?是他们“应知”的还是“欲知”的?

低俗化——受众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认为, 所谓需要, 即为生命体处于缺乏状态而出现的体内自动平衡倾想和择取倾向, 这种缺乏状态, 既包括生理缺乏, 又包括精神需要。处于种种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 生命体就会自觉产生择取缺乏物以平衡自身的“行为动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说, 他认为, 人的需要, 表现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5个层次的需要, 低俗新闻满足的是受众最低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 这个层次的需要最容易满足

但是一份严肃的高级报纸, 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受众最低层次的需要, 他们要去不断挖掘受众高层次的需要, 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受众的需求反映在新闻传播上, 即分为“应知”和“欲知”。“应知”对应的是读者的需要, 而“欲知”对应的则是读者的期望。“应知”的内容大多具有指导性的内容, 而“欲知”的内容则可读性较高。隐藏在“欲知”背后的是报刊的发行量广播电视的收听收视率、网站的点击率, 直接和媒体的利益挂钩。“应知”和“欲知”二者是对立矛盾的关系, 如果度把握得好, 二者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 但是如果失度的话, 则有可能偏向一方, 如过于偏重于“应知”内容的传播, 则媒体很可能会在市场中没有立足之地, 不受读者欢迎, 如过于偏重于“欲知”内容的传播, 则媒体极有可能走向低俗化。

低俗化——不能走下去

媒体对低俗化内容的宣扬, 给受众营造了一个虚拟的偏离真实的环境。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 媒体提供的内容诉诸于大众的感官刺激, 从而受众看到的全是“星、性、腥”的内容, 这些虽然能够暂时满足受众好奇心的需要, 但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媒体的发展的, 而且会导致媒体公信力的缺失。这样的教训不是没有。早在19世纪末美国兴起报业黄色浪潮时, 我们就已经看到其结果了。尽管《世界报》和《新闻报》曾经名噪一时, 吸引了不少注意力, 但是时间越长, 受众对黄色新闻的负面影响越厌恶, 最终黄色新闻还是走向了衰落。

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国家, 媒体都不是纯粹盈利的工具, 它们承担着诸如“代表舆论、供给新闻、灌输知识、提倡道德” (徐宝磺《新闻学》) 的任务。在中国, 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代表党和人民说话。鉴于媒体特殊的社会性质, 媒体就应该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媒体不仅是社会环境化守望者、监测者, 更是先进价值观、健康审美观以及优秀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 决不能为了所谓的“眼球效应”、经济利益忽视甚至摒弃自己弥足珍贵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

远离媚俗, 需要媒体的自我觉醒, 更为紧迫的是建立相关制度, 规范媒体的行为, 只有制度才能让媒体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不断完善。正在进行的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就是表明了相关部门这方面的决心。但抵制低俗之风仅仅靠政府作为是不够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建议建立新闻评议会。新闻评议会在社会责任理论取代自由主义理论时, 就在西方一些国家建立起来了, 但是在中国一直还没有起步。新闻评议会是介于官方和民间的半官方性质的组织, 可以监督媒体, 将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 促使媒体自觉地抵制低俗新闻, 将精力集中在如何提供高品质的新闻以满足受众上, 使媒介营销的不仅仅是“注意力”, 更是“品牌忠诚度”。

注释

1 童兵、展江、郭青春《新闻传播学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P5

网络媒体新闻标题低俗化特征 篇3

纵观当下的一些网络媒体平台, 有些网络新闻发布者, 为片面追求点击率, 不惜用一些低俗不堪或带有挑逗性文字的标题来吸引网民, 尤其是在一些贴吧、论坛、微博、微信、QQ空间等网络平台, 语言低俗的标题随处可见, 其后果就是直接危害社会, 毒害青少年。

网络新闻标题低俗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 无中生有, 造谣惑众。

新闻应该以事实为基础, 但有些人利用网络可以匿名发表的便利机会, 在网上散布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虚假新闻信息, 这些人当中, 有的出于好玩的心理, 有的则是蓄意造谣。

2013年7月5日, 某县一名男子石某通过QQ“说说”发布了一条《一家十三口惨遭灭门》的新闻信息, 为了给人一种真实感觉, 石某还配发了两张有警车和民警的图片。事实真相并非如此, 实际情况是, 石某在上班附近的地方看到两只狗咬死13只鸭, 鸭主人和狗主人吵了起来, 鸭主人报了警, 民警前往调解, 在这个事件中, 石某故意歪曲事实, 本想开个玩笑, 以耸人听闻的文字标题吸引网民的注意, 不料虚假信息误导了他人, 造成了社会恐慌心理, 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2013年8月17日, 一名昵称为“请叫我叁公子”的梁姓女子因“觉得有趣”, 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标题为《浙江桐庐五名女性性侵一醉酒男子致死》的虚假新闻, 文中声称“在七夕节当晚, 杭州桐庐某个山上, 有五个女子有目的将一男子灌醉, 后以爬山为名对其实施轮奸、蹂躏、摧残, 手段极其残忍, 法医鉴定结果为:精尽人亡!”这则谣言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并不断蔓延, 后经桐庐警方认定纯属谣言。

上述例子可见, 一些网民只是出于好玩心理, 利用网络的便利以抢人眼球的文字为标题, 歪曲事实, 发布虚假新闻信息。更有甚者, 有的人有意挑战法律底线, 不顾谣言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蓄意在网上散布谣言蛊惑人心, 谋取不当利益。被公安机关依法刑拘的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谣言推手”就是典型例子, 他们为提高网络知名度和影响力, 牟取更多利益, 策划、制造了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 使自己迅速成为网络名人:“7.23”动车事故发生后, 故意编造、散布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利用“郭美美炫富事件”蓄意炒作, 编造了一些地方公务员被要求必须向红十字会捐款的谣言;编造雷锋生活奢侈情节;捏造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由于他们的蓄意炒作, 恶意传播, 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危害公共安全。

(二) 暴力血腥, 人性缺失。

在网络新闻中, 有不少属于事故或治安案件内容的, 在报道过程中, 有的标题文字选用过于倾向暴力血腥,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眼球, 提高点击率, 如《行人过马路被撞飞遭大巴碾压》《丈夫当着4名未成年子女面将妻子斩首》《树林中现“无脸”女尸, 生前曾遭强奸命丧剥皮刀》, 这种赤裸裸描述, 虽然有一定的冲击力, 但在标题文字中, 有意把暴力血腥细节放大, 追求感官刺激, 其后果是容易引起部分读者不适应。另外, 在一些车祸的报道中, 一些用词表现出人性缺失, 如《四川宜宾发生街头命案, 一湖南女子被捅数刀毙命》《深圳梅林关发生惨烈车祸, 一家三口当场毙命》, 这其中“毙命”一词就有淡薄苦难, 漠视死亡之意, 没有体现出在灾难面前对人性的关怀。

(三) 题文不符, 断章取义。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 网民在阅读时, 看到的首先是主页标题, 然后才是二级标题或正文, 有些人利用这种阅读的特殊性, 为达到煽情和诱惑的目的, 先是用带有欺骗性的假标题来吸引人眼球, 等读者按照标题点击进去阅读, 才知道标题与内容严重不符, 有的甚至驴唇不对马嘴, 读者大呼上当, 这种现象在社会新闻、文娱新闻标题制作中尤为多见。如某论坛有一则八卦新闻, 其题目采用了耸人听闻的《某公园惊现一具被支解的尸体》标题, 等网民点击进去后, 才发现是在公园内发现一辆被盗并被拆卸电瓶的电动车。影视明星张柏芝, 为“东洋之花”沐浴露拍新广告, 酬金是400万港币, 发布者却用了《张柏芝为400万宽衣解带》标题, 让人误以为是张柏芝在为400万而拍“艳照”之类的影视镜头, 这些标题与正文内容脱节, 使读者感觉受到了欺骗。

有的新闻标题则是采取了断章取义手法, 以此来吸引眼球, 如某网娱乐频道的《娱记揭白岩松“抱儿寻母”》, 文中内容本来是说白岩松在毕业10年后, 抱着自己的儿子, 寻找母校的故事, 在这个标题中, 由于“抱儿寻母”中“母”字与“儿”字结合在一起, 容易让读者产生别样理解, 有“标题党”之嫌。

(四) 偷窥隐私, 语言挑逗。

一些低俗的网络新闻信息, 为迎合某些人低级趣味的猎奇心理, 不惜以女性身体的某些敏感隐私部位为焦点, 采用了重感官刺激的挑逗性语言进行描述, 这些语言中又以女明星“胸、乳、臀、性”居多。如《××女星翘腿掀裙频露底走光》《翘臀嫩模三角洲泄春光》《十大美女明星遭遇袭胸的尴尬瞬间》《女优示范性诱端茶服务, 双腿大开露底裤》等等, 这些词语具有明显的语言挑逗性。

(五) 无聊琐事, 故弄玄虚。

在网络媒体, 一些人利用人与生俱来的猎奇心理趋向, 把一些本来毫无意义的无聊琐事, 在语言表达时故弄玄虚, 以达到吸人眼球目的。

《陈慧琳“遗像”惊现殡仪馆》这一标题让人误以为香港著名女歌手及演员陈慧琳去世, 实际情况是重庆一家殡仪馆治丧中心借陈慧琳、古巨基的黑自照片作遗像广告招揽生意。

刘嘉玲在亚洲电视投拍的电视剧《影城大亨》中担任主角, 她提出的条件是按时收工, 不加夜班, 除夕和新年都要放假, 却用了一个《刘嘉玲不陪“大亨”过夜》标题;把仅为有张曼玉形象的广告搞清洁的照片, 用了《这个男人能给张曼玉搓澡》这个标题。这些事情本来都是一些无聊琐碎之事, 没有什么新闻价值, 作者却采用了故弄玄虚手法, 以此达到吸人眼球的目的。

低俗音乐 篇4

所以说, 虽然派拉蒙出品的《阿甘正传》在那一年用其成功塑造的主流价值观赢得了奥斯卡小金人, 但是《低俗小说》在整个文化界引起的讨论和反思则是不能用学院奖来衡量的。以至于今天这部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志, 但凡说喜爱电影的人就不得不看这部作品;而但凡看过之后的人们也是不得不叫好称赞的。影评人在反复的回味中感叹, 要是当年的奥斯卡把最佳影片颁给了《低俗小说》, 那证明奥斯卡还是有希望的。

除了打破主流价值的独立精神之外, 《低俗小说》让影迷们念念不忘的还有它的叙事模式。都说一个好电影的前提是有一个好的故事, 而电影的成功与否最终还要看导演是不是有讲好这个故事的能力。无疑, 《低俗小说》在这一点上向全世界证明了鬼才导演昆丁·塔伦蒂诺的叙事能力。总的来说, 此片打破了常规的线性叙事模式, 以一对雌雄大盗在餐厅的打劫开始, 而在打劫进行的高潮时又戛然而止, 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继而, 导演通过倒叙和插叙, 将整个故事的主线拆分开来, 打断了之前的叙事节奏, 使得小故事之间也高潮迭起, 出人意料。而在电影的最后, 镜头又回归到电影的第一个场景, 在雌雄大盗打劫的餐厅结束, 在电影的时空结构上形成一个环形, 而不同的人物和时间又在各自的空间里发展。这“环形叙事结构”听起来复杂, 然而在每一段被打乱顺序的小故事里, 人物对白间都隐含了内容的前后照应, 或者在关键物品和场景里埋下了伏笔, 这些精心策划的细节使得这个故事的环形结构完整而严谨。而发现和提炼电影中的暗示和线索, 也成为了人们一遍又一遍地研究这部影片的原因。

然而, 这种看似复杂的环形叙事模式打乱了人们习惯的观影模式, 所以很多缺乏耐心的观众会马上放弃这部看似无厘头的“黑帮”影片, 心里还要默默地骂上一句, 什么玩意儿?但是, 如果说导演昆丁·塔伦蒂诺是在用打乱线性叙事的模式来证明自己的小聪明, 那你就错了。这个自学成才的导演大概只是想用一个更有意思的方式来讲述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这分段式的呈现方式, 加上黑底白字的小标题, 无疑都是在给予观众直接的信息。甚至像是使用一种漫画里的分格结构, 通过文字和标题来提示读者。于是, 在这种“让故事看起来更过瘾”的目的之下, 《低俗小说》被导演分解成了“序曲/餐厅”, “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 “金表”, “邦妮的处境”和“尾声/餐厅”这五个部分。这五段小故事各自成立, 自身也高潮迭起, 似乎在暗示观众可以自行选择、打乱顺序、随意观看, 自助式地拼凑出一个故事的所谓“真实”, 或者是完整事件的“真相”。

电影的开场在一家早餐店。盗贼“南瓜头”和他的女友“小兔子”在这里用餐, 但他们实际上则在神经紧张地计划着一次打劫。故事在他们激烈的讨论中渐渐步入高潮, 就在抢劫开始之时, 在一片紧张的气氛里, 故事戛然而止。黑色的荧幕上出现了一排白色的字。

第一个故事题为“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故事的主角文森特是个好色的白人单身汉, 他和自己的搭档黑人朱尔斯都是黑社会大哥马沙·华莱士的手下。这天早上, 他们一边例行公事, 一边喋喋不休地讨论着薯条汉堡和马沙那年轻美艳的妻子。他们的任务是去干掉一屋子的小混混。黑人朱尔斯在开枪之前还若有深意地背诵了一大段圣经, 他们二人一副资深黑社会的气质, 身手利索, 毫不留情。正巧, 这夜, 老大马沙下命令让文森特陪他的妻子米亚一个晚上, 带她去她喜爱的餐厅吃饭。文森特怀揣着不安和激动的心情赴约, 和米亚在主题餐厅里眉来眼去, 还一起参加了霹雳舞比赛, 最后终于被米亚请到了家中。文森特一边告诉自己如越雷池必死无疑, 但一边难以抵抗米亚的美艳诱惑。正在文森特不知做何选择之时, 在屋里无聊等待的米亚居然嗑药过度, 昏死了过去。在这一系列看似荒谬的衔接里, 文森特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拯救米亚, 直到故事结束观众所期待的出轨偷情等香艳的剧情统统都没有发生。

在第二个故事“金表”中, 导演依旧不改其话痨的本质, 在一段冗长的阐述和介绍之后, 我们看到了好莱坞硬汉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拳击手布奇, 还有他的祖传家宝, 金表。故事的一开始, 身处危险的布奇就处在紧张的气氛里, 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回到自己原来的家中取走那块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金表。跟着镜头, 观众们也跟着布奇一起紧张, 把心都提到嗓子眼儿。好不容易, 布奇安全地拿到了金表, 就在大家都以为他要快速离开的时候, 导演又和观众看了一个玩笑。布奇居然放下警惕在自己的厨房里做起了早餐。就在观众诧异之时, 布奇在桌子上看到了一把步枪, 他疑惑地拿起抢。就在此时, 厨房对面的厕所里响起了抽水马桶的声音。这时, 观众都跃跃欲试, 料到布奇一定会和从厕所里走出的男人大战八百回合, 弄得两人遍体鳞伤。就在观众揣测时, 厕所里的人走了出来, 正是第一个故事的主角, 文森特。于是, 在好莱坞男主角不死之原则的指导下, 观众们都调整了坐姿准备看这一出好戏。可就在大家还没准备好时, 布奇就一枪把文森特解决了。嘣的一声, 文森特倒下, 死得干脆。导演用这一剂干脆利落的死给了所有自作聪明的观众一个响亮的嘴巴子。

可以说, 故事从这里才刚刚开始。顺利逃出的布奇没想到在超市门口停车时, 正好遇见了黑帮老大马沙。于是, 他为了保命, 二话不说就开车朝马沙撞了过去, 自己也和另一辆车发生了车祸。粗壮的黑人老大马沙似乎在撞击后伤势不重, 而布奇自己则伤得不轻。两人于是在大街和店铺间发起了恶战。最后两人一起进入了一家五金店。在观众以为二人要在此处打个鸡飞狗跳, 一决高下的时候, 导演又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家店铺的店主居然是个深藏不漏的性变态, 一下子和同伴一起将布奇和马沙两人打晕。醒来时, 他们二人已经成为了刀俎间的鱼肉, 仍听性变态的摆布。在幽闭的地下室里, 硬汉和黑社会老大都满脸恐惧, 看着这两个变态放出来的皮衣人兽犬都感到无力和无助。观众此时还没从震惊中恢复, 又顿时陷入了深深的紧张。强壮的黑人老大被不幸地先选中, 拖入了小黑屋被性变态侮辱。而此时的布奇则在屋外挣脱了枷锁, 在犹豫了片刻之后, 他决定掉头回去拯救被鸡奸的马沙。于是布奇帅气地杀了个痛快, 黑人老大被侮辱后也不卑不亢地亲手解决了侮辱自己的性变态。马沙也因此和布奇冰释前嫌, 布奇和女友汇合后继续了自己的生活, 自言自语到, “这真是我过的最诡异的一天了。”

第三个故事, 在“邦尼的状况”字幕后开始。电影转回到第一个故事里朱尔斯和文森特杀死小混混的场景。在朱尔斯解决了屋内的所有人之后, 一个躲在厕所里的敌人突然出现, 对着二人就是一阵扫射, 但是一枪也没有打中两人。朱尔斯顿时觉得自己遇到了神的庇护。之后, 在回程的路上文森特的枪无意走火, 误杀了人质。人质的脑浆就挂在朱尔斯那可笑的爆炸头上, 他顿时更加确定了自己感受的神迹。于是他们来到朋友吉米家里避风头, 但是要在一小时内, 也就是吉米的妻子邦尼下班回来之前把尸体和车子处理好。在这个故事里, 导演自己还客串了吉米这个颇有性格的清道夫, 一边满嘴脏话一边又是妻管严。文森特和朱尔斯在换上了干净而可笑的花衣服之后, 终于有惊无险, 结束任务, 决定去早餐店吃饭。于是他们来到了电影一开始出现的餐厅。观众也终于回到了电影的开头, 接上了环形叙事的起点。

在电影的尾声里, 在序曲里作为主角的“南瓜头”和“小白兔”此时成为了配角。已经相信神迹的朱尔斯控制住了他们鸳鸯大盗的劫持场面, 并严肃而意味深长地教训了南瓜头一番。朱尔斯在他的面前再次背诵之前出现过的圣经段落, 而此时的他却不是为了杀人, 而是试图挽救一个误入歧途的羔羊。最后, “南瓜头”和“小白兔”逃离餐厅, 早餐店里的人无一受伤, 朱尔斯和文森特也就穿着那身可笑的衣服离开了餐厅, 全片结束。

可以说, 这部电影的三个小故事的内容本身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它们的情节虽然精彩, 然而更精彩的是导演讲故事的手法。的确, 影片的三段情节本身并没有特别之处, 黑帮乱战, 好色男遇上饥渴女, 硬汉和老大的较量, 说起来都是一些低俗流行小说里的常用桥段。然而, 导演之所以把电影命名为《低俗小说》也正是这个用意。通过在关键之处打乱叙事的常规, 反类型化地处理情节, 导演用出神入化的电影语言把低俗的故事说得高潮迭起, 引人入胜, 耐人寻味。

王小波说过, 小说这东西, 首先就是要有趣。而昆丁·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首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有趣。这部典型的黑色幽默电影里充满了黑人的喋喋不休和痞子流氓的幽默。不断地用人物间看似无关紧要的冗长对话或是独白拖慢电影的节奏。在这部充满黑帮题材和血腥暴力的电影里, 刽子手们反复地讨论着汉堡和足底按摩, 他们一边持枪杀人一边东拉西扯, 这本身就是一种充满趣味的幽默。而且, 用这种手段将暴力场景不断推后, 又将紧张气氛不断延伸, 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所以, 有的人爱这部《低俗小说》爱到不行, 也有些人讨厌这种虚张声势、故弄玄虚。但原因都是一样的, 这部片子始终都在玩弄观众的期望, 不按常理出牌。相较于工厂化, 模式化的好莱坞产品, 昆丁·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真的是摆脱了所有的主流教条, 展现了一种疯狂而大胆的拼贴和反思。

导演昆丁·塔伦蒂诺本人没有接受过任何的专业电影学习, 他曾在加州的一家租碟店当过几十年的打工仔, 他应该是在大量的阅片量中自己修炼成才。他的处女作《落水狗》因为大量的暴力镜头让导演获得了当之无愧的恶名和难以抵挡的关注。而《低俗小说》作为昆丁·塔伦蒂诺的第二部长片作品, 依旧延续了他的强烈个人风格:大段的对话, 俏皮的折磨, 疯狂的情绪, 难以掩饰的幽默, 和有意地操纵观众。可以说, 《低俗小说》使用了各种与主流价值、主流情怀、主流思想相反的视觉和心理手段, 不断地建立和摧毁一种稳定的价值观, 以保持电影的观众在一种近乎癫狂的环境里不断地失去平衡, 不断地产生自我怀疑, 不断地延伸出不安和兴奋的情绪。而这些难以得到的观影体验正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人们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电影或是人物的道德审判上, 而是沉迷在导演营造的一种几乎“反重力”而存在的无限想象里, 并享受于这个想象世界里的景观。观众们突然爆发的笑声会削减暴力事件带来的紧张, 心情的反差获得情绪的解放。这些电影语言和叙事方式的设计使得观众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判断和推测, 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关键的人物身上, 一切情感都任由影片的咒语去实行。

可以说, 这部影片证明了什么是电影的魅力。通过塔伦蒂诺先生的成熟想象力, 一个充斥着危险、休克、性感、欢闹和活力的世界向观众敞开。人们顺势开始了一段充满了美国西海岸地方特色的迷幻之旅。没有什么是在这个无法抗拒的奇异世界是可以被预见的, 你不只是进入影院看电影, 你更像是去了一个深不见底、盘根错节的兔子洞。在这段旅程里, 镜头间一次次地描绘着洛杉矶的景色和风情。这个好莱坞的造梦场, 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全世界制造着“Made InUSA”的视觉奇观和精神价值。而在塔伦蒂诺这段令人惊讶的描述里, 时间和空间都被打乱了。摧毁一切好莱坞式的桥段变成了观众最大的乐趣:金发碧眼的长腿美女还没来得及展露自己的性感身体, 就已经因为过度嗑药而吐了自己一身;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黑手党帅哥居然在走出厕所的一瞬间被人爆头, 手里还拿着庸俗的厕所读物;上一秒还在疯狂杀人不眨眼的大老黑, 下一秒就决定放下屠刀, 并对着他人说着智者般的教导。这样的反类型化处理, 一方面在告诉人们, 同一个事件在不同人的角度里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子;另一方面, 也在告诉我们, 每一个人都不是类型化、单一性的存在, 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 他们都有着不同的人格, 不同的可能, 以及复杂的精神世界。

所以这种深刻的反思精神和解构一切的创作理念获得了许多文化界的关注。一个看似吊儿郎当的痞子导演, 用一种戏谑的口吻讲着一个不找边际的故事。但也许, 这一部“低俗小说”正是标志着塔伦蒂诺所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精神的最后胜利。这种精神是要清空所有艺术品的附加内容, 把故事还原给故事本身, 把形式从内容的束缚里解放出来。从而避免了我们人类做任何事情都为了获得一种内容或是结果的痛苦。因为到头来, 一切附加内容的行为都是徒劳。二十年前的导演昆丁·塔伦蒂诺只有31岁, 许多影评家也感叹到, 也只有在这个年龄的作家才有这种才华和勇气, 产生出如此真诚的虚无主义的作品。一部电影把它的所有意义从一切政治、形而上学、道德或利益中剥离了出来。在这一部弥漫着街头脏话的电影里, 它即杂糅了美国文化里对于种族辱骂的事实, 也包含了底层人民的智慧和幽默。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 是美国文化的菜市场, 尤其表现在人物的语言和电影的配乐上。所有的语言使用都是生活化的, 非舞台式的;而电影中的音乐也没有一曲是新创作的, 所有的音乐和歌曲都来自于美国人的真实生活。几乎是像杜尚当年用生活日用品进行艺术创作一样, 一种基于“二手货”的艺术加工被导演用一种电影媒介表现了出来。即便是人物的塑造, 也几乎是照搬了好莱坞模式里的陈词滥调, 但在情节的处理上又被一个个打破, 把原本漫画式的人物还原成了一个个真实的人。

昆丁·塔伦蒂诺曾表示, 他最初打算做一个“黑侠电影”, 指的是杂志里那些主要负责推广硬汉侦探类的小说。那类型的小说汇集了各种曲折的剧情和刻板的人物形象, 随处可见的巧合似乎是在和宇宙开着玩笑, 一种没有逻辑和审美的低俗境界让这种故事低俗到只能自成一类。昆丁·塔伦蒂诺认为, 这种低俗的气质正好符合了美国大众文化的心理需要, 反映出了流行文化的黑暗面。那些生活中的激烈的、负能量的幽默感, 以及暴力美学都是他个人的创作灵感的来源。

论娱乐新闻低俗化的原因 篇5

究竟什么是娱乐新闻低俗化?综合业界专家的观点来说, 所谓的娱乐新闻低俗化就是说在大众娱乐节目的制作和播放过程中, 没有严格按照节目制作的相关规定, 而是片面的以低级、能够迎合人们低俗趣味和要求的节目为主, 以满足目前节目受众对娱乐新闻节目的要求。目前我国多数的娱乐新闻节目中, 正存在着许多类似的这种背离社会责任, 以低级娱乐趣味为导向的新闻节目, 对大众媒体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本文的论述中, 笔者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娱乐新闻行业所存在的这种娱乐新闻低俗化的现象, 并针对这种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本文的论述, 笔者期望能够对娱乐新闻低俗化的现象起到一定的遏制效果。

1.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环境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因此, 我国的娱乐传媒行业在进行节目录制过程中往往会基于观众视角考虑进行节目的编排和制作。娱乐新闻节目发展已久。在节目诞生之初, 就有很多传媒专家对娱乐新闻节目提出过各自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传媒大亨默多克认为, “如果报纸的格调低一点, 读者就会多一点。”他坚信“性、体育和比赛”是报纸热销的要素。当然, 默多克的这种报纸热销要素的影响, 也正是目前一些人用以提升娱乐新闻节目的手段。

美国著名的杰梅·凯尔纳 (Jamie Kellner) 提出了以明星播报员来拯救CNN的策略, 这种策略的提出引得一片舆论哗然。在具体的实施方面, 杰梅·凯尔纳甚至雇佣意大利色情电影《曼哈顿舞女》的安德里亚·汤普森 (Andrea Thompson) 来担任新闻播报员的职位。对此, 媒体议论纷纷。甚至有网友在网络上还爆出加拿大的一名网站为了博取点击率竟然推出了裸体主持出任节目主持的节目。在节目播放过程中, 男女主持人均是以裸体来进行新闻的播放。

由此可见, 娱乐新闻低俗化并非是我国娱乐新闻节目所独有的特点。一股低俗的风气正席卷着娱乐新闻节目圈, 世界传媒业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低俗化攻势。

2. 娱乐新闻低俗化的原因分析

娱乐新闻的节目制作宗旨原本是为了更好的娱乐观众。但娱乐观众的方式并非是只有低俗的新闻一种方式。就目前世界大范围内的娱乐新闻圈, 似乎都被一股低俗化的风潮所侵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何在?

第一, 利益的驱使

一个电视节目要想盈利, 首先就必须要拥有高收视率。目前, 许多电视台为了抢占收视率的制高点几乎是用尽各种方法。因此, 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 部分的娱乐新闻为了更好的取悦观众, 抢占收视市场, 往往会从低级娱乐趣味出发, 故意降低自身节目的格调和品位, 以赢得高收视率。笔者之前在对某些新闻单位进行走访时发现, 一些媒体在娱乐新闻相关部门的命名上有的被称为文化娱乐部, 也有的被称为娱乐新闻部。在笔者看来, 这决不是几个字的差别, 而是一种观念和理念的差异。

第二, 媒体责任感缺失

媒体责任感的缺失是造成娱乐新闻低俗化泛滥的又一原因所在。作为新闻媒体, 其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决定着其在娱乐新闻报道中所采用的角度和方向。而正是由于这种责任感的缺失, 导致了目前在娱乐新闻行业低俗节目盛行的结果。不少娱乐记者为了更好的提升节目的收视率或者报纸的发行量, 往往见缝插针的编造娱乐花边以赢得观众的追捧。作为娱乐新闻从业者, 首先在个人的品格和素质上应该对自身加以完善和提升, 以确保自己对于娱乐新闻价值的把控。

第三, 政府监管不力

政府监管的不利是导致当前娱乐新闻节目低俗化泛滥的又一重要原因所在。综观目前我国的立法, 对于娱乐节目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因此, 媒体的社会责任就目前而言, 仍是一个监管的亏空期。因此, 这就使得很多媒体在进行娱乐新闻报道时, 打擦边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看整个娱乐新闻的低俗化进程。

近年来虽然国家广电总局对一些违规操作的节目进行了停播处罚,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低俗娱乐新闻充斥荧屏的现状。同时, 新闻的整体行业还缺乏法律的制约, 这事实上也就意味着目前娱乐新闻也是仍然处于一种人为管理的状态。而人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是会出现偏差的。尤其是近些年来, 政策的多变性更使得很多娱乐新闻节目以游离于法律边缘的新闻形式, 越走越远。因此, 笔者认为, 目前我国应该尽快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而这也是彻底根治娱乐新闻节目中出现的这类顽疾的重要保证。

第四, 受众群体的文化趣味和素质

此外, 造成目前我国娱乐新闻节目低俗化的另一重要原因还在于受众群体的文化趣味和素质相对比较低下。受众最广泛的兴趣是非社会属性的, 如好奇心、求异心理等, 说到底, 与性爱、冲突、猎奇等本能有关。这些兴趣是人的“原始兴趣”, 虽然因政治背景、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职业特征、文化水平、个性心理、地域特点不同而有些个体差异, 但总的趋势和方向性基本一致。而媒体选择满足人的“原始兴趣”的方式做新闻, 必然使娱乐新闻循着人们的“原始兴趣”一路下滑。

3. 总结

娱乐新闻低俗化现象的形成非一日促就。因此, 要想改变这种现象也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不仅需要媒体自身加强约束, 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共同支持。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娱乐新闻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通过引导和纠正等多种方式改进娱乐新闻节目所存在的不足, 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贡献。■

浅论网络低俗内容的解决办法 篇6

近年来, 针对网络低俗内容的泛滥, 我国相关部门频频出击, 组织过多次的治理行动, 虽然有所成效, 但是治理行动一过, 低俗内容就又大行其道。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网络内容的发布者的财迷心窍, 也有一般网民对于低俗内容的追捧。网络低俗内容成因的复杂, 其治理必然也是多方面的, 不能仅靠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一两行动就能够完成。

一、切断低俗网站的利益链条

网络的信息发布主要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是一般的网站专业人员的发布, 另外一种是网民自发进行的信息发布。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 要想使得信息广泛传播, 必然要有大量的点击数量, 而这种点击数量也标志着受众对于此信息的关注程度, 而这种关注正是商业广告商的价值衡量标准。

网络低俗内容的泛滥,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商业网站对于点击率的追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08年7月发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数据显示, 目前中国网站数量已达191.9万个, 年增长率达到46.3%。中国网站的人均拥有水平为76个/万网民, 与2007年12月相比, 增长了4个, 中国网站数量持续增长。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迅速发展之后, 我国的it业已经不再像原来一样遍地机遇, 大量网站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的网络进入了竞争的时代, 网站们在沉重的生存压力面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拥有的内容产品。而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媒体的新闻资源十分有限, 而发布平台资源却几乎可看做是无限的, 这就给低俗内容提供了广阔的发布平台。这种将低俗信息放置在页面显著位置的做法不仅仅是那些实力不强的小网站的做法, 很多门户网站也将低俗内容当作吸引点击率的重要内容放置在首页的显要位置。在2009年1月5日开始的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中, 首批被曝光的网站就包括新浪, 搜狐, 网易, 腾讯等知名门户网站。[1]

除了以点击率为赢利手段之外, 还有一些赤裸裸的从事色情信息发布的网站, 这些网站大多采用会员制度, 通过银行卡或者手机充值的手段向会员收取一定额度的信息使用费, 这些网站充斥着色情暴力内容, 有些网站还兼营赌博非法内容。2008年9月广东梅州警方捣毁一色情网站, 此网站日均点击量达2万多人次、有普通会员50多万人、收费会员200多人, 犯罪嫌疑人通过租用境外服务器, 制作并上传或转帖淫秽色情图片、小说、电影吸引网民点击, 同时以更具诱惑的宣传吸引网民注册成普通会员、收费会员, 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 非法牟利2万多元。

网民对于低俗内容的需求是网络低俗化的根本原因, 而商业网站没有社会责任的经营更使得低俗内容泛滥。因此, 解决网络低俗问题, 首先要从网站的治理上下功夫。对于网站的内容要加强监管, 对于点击率高, 流量大的网站有关部门要特别给与关注, 以避免商业网站通过低俗内容去吸引网民的注意力, 从而大量散布低俗信息, 造成不良影响。在监管一般网站的同时要打击那些专门从事网络低俗内容制作和发布的网站, 切断其利益链条。

二、加大监管力度

(一) 提高监管的技术含量

网络不同于其他的传播媒体, 它具有开放性, 虚拟性的特点, 监管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有很多的低俗网站在国内被取缔滞后, 不久便将服务器放置于国外, 仍然向国内网民传播低俗信息。而我国的法律无法延伸至国外, 使得打击行动处在十分被动的地位。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在第一时间封锁这些低俗网站向国内信息传播的通道, 设置网关屏蔽这些国外服务器的地址, 把危害降低到最低。

另外, 网络信息的数量是巨大的, 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内容, 有关部门的确很难在第一时间去一一区分信息的良莠。

这两方面的原因促使有关部门要尽快的更新网络监管的技术, 通过新技术的使用做到低俗内容迅速的反应。

(二) 制定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网络进入我们国家的十几年当中, 网络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网络中的新事物不断涌现, 新的情况, 新的问题呈现在网络使用者与网络管理者的面前。已经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 对于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显著, 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对网络的管理无法做到全面, 还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认识和加深对网络的理解。因此对于网络的监管以及网络法规也要跟不断进步的网络同步, 对于网络中出现的新问题, 新现象一定要及时研究, 以免使其走上歧途。

当下网络低俗内容泛滥的原因之一, 就是网络法规的相对滞后, 正是由于网络法规的部分缺失使得很多网站在低俗内容上时常打“擦边球”。

如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第三条第五项:“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 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 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其内容过于笼统没有涉及到网络信息其自身的特点, 可行性大打折扣。

因此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改善网络低俗内容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 多方参与, 共同监管

在整治网络低俗内容的方法上, 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的经验, 多方参与, 发动群众举报就是很好的方法。

网络低俗内容对于青少年的危害尤其巨大, 因此青少年的家庭和学校也成为打击网络低俗内容的重要参与成员。发动普通网民对不良网络信息进行举报可以大大节省有关部门的人力物力, 提高整治效率, 维护网络环境。

三、发展文化事业, 提高网民的素质

(一) “使用与满足”与“大众文化”

依照传播学的观点, 是受众接触媒体的重要模式。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种需要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3]从网民的信息需求来看, 他们对网络的一个期待就是找到其他媒体当中找不到的内容, 而低俗内容正是这种需求的一部分。网络低俗内容的泛滥, 无疑跟网民的需求离不开。以色情信息为例, 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这类信息出现的几率非常低, 但是作为一种生理需求的体现, 此类信息对人们有着很强的吸引性, 而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环境, 消解了现实社会中伦理道德对于色情信息的限制, 在这样相对宽松的环境下, 很多网民的低俗需求被放大了, 使得色情信息在网络上被追捧。

大众媒介的普及催生了我国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又被称作通俗文化, 是与精英文化相对应的一种文化类型, 属于一种浅层次的文化。[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改革开放前的旧社会观念的解体都成为了大众文化兴起的条件。而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 我国大众媒体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但是作为一种市场化的文化形式,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浓厚, 它以商业原则取代艺术原则, 以市场要求取代精神要求, 在很多情况下为了迎合受众的感官刺激, 往往会走上低俗的道路。在这种文化的强大影响力下, 民众会丧失自身的判断能力, 成为被动的文化消费者。

(三)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提高网民素质

提高网民对于低俗内容的辨别能力, 培养网民良好的审美倾向是解决网络低俗内容泛滥的根本途径。

还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还不够协调。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也增加了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而相对于高速发展的经济, 我们的文化事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但是和经济发展相比却仍然落后, 这种不协调使得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相对单调, 在缺少优良的文化产品而低俗内容的泛滥正好体现了这一不平衡。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创造适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用好的文化产品去陶冶人民的情操, 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和审美情趣, 这样就从源头上切断了低俗内容的市场, 从而根本上消除网络低俗内容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等7部委开展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N/OL], 网易新闻 (2009-1-5) [2009-1-8].http://news.163.com/09/0105/14/4UTD0CDB000120GU.html.

[2]广东梅州捣毁“六月联盟情色论坛”网站[N/OL],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网站 (2008-09-09) [2009-1-8]http://www.gapp.gov.cn/cms/html/47/919/200809/460810.html.

[3]彭兰, 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226.

论电视娱乐节目的低俗化 篇7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收视率

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表现的类别

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不断提升, 与之相对应的节目内容却开始走下坡路, 为了博人眼球, 于是一部分不考虑意义和价值的节目陆续上架, 形成畸形的发展趋势, 趋于低俗。

(一) 以“性”为看点, 狂打擦边球

现在很多手机客户端, 有自己平台制作的节目, 画面内容绚丽多彩、节目嘉宾立场奇怪、涉及话题高敏感度, 从头至尾都充斥着色情、另类荤段子、暧昧字眼等无下限吐槽点, 为的是博人眼球、大胆出位, 引起观众的猎奇心理, 提高收视率。“情色+恶搞”成为当下电视节目的另类配方, 爱奇艺客户端推出的一个辩论节目《奇葩说》, 其中在节目主持人的选择上有亦正亦邪的马东, 台湾综艺节目领头羊著名的同性恋者蔡康永, 以及大胆出位言辞犀利的变性人金星, 在辩题的选择上更是大胆出位, “性”、“约炮”等字眼充斥于耳, 辩手们也是极具前卫思想的80后和90后, 支持一些有悖于社会伦理道德的观点和行为, 为了吸引年轻的受众群体而标新立异, 毫无下限。

(二) 以残忍为噱头, 发掘人性之恶

一些电视节目中也出现了以“残忍”与“毁灭”来吸引注意力, 刻意暴露人性弱点和阴暗面, 挑战道德底线。去年5月, 某旅游卫视名为“怪怪大学堂”的一档节目, 有一期叫“猫能从四层楼摔下而安然无恙”, 节目中, 一只挂着彩条的白猫被人从四楼左右高的地方丢了下来, 让热爱小动物一族心惊肉跳。

(三) 暴露隐私, 混淆视听

随着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和受众需求的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而牺牲节目品质, 一味猎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一些访谈类和故事类节目, 编导适时地在采访中用语言或者其他手段加剧节目主人公情感的波动, 来满足受众的另类需求。在湖南卫视有一档别具新意的电视节目《变形记》, 节目选用的城市主人公多是刁钻蛮横、对父母拳打脚踢的反面人物, 农村主人公多是勤俭节约、老实听话的山里孩子, 编导让城市主人公故意表现出过激言行来凸显城乡孩子的教育差别, 在剪辑过程中通过删减、错位剪辑以及夸张的画外音等来暴露短板, 过多展现暴力、殴打、残暴的镜头来博取眼球。

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影响

第一, 在1974年大众传播学领域的先驱人物卡茨提出过“使用与满足理论”, 从受众角度出发来分析受众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样的需求, 来考察大众传播带给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而在中国, 80年代出现的受众本位论, 认为大众信息的传播应该以受众为主体, 最大程度地适应他们的需求。作为电视娱乐节目, 一方面寻求多元化的角度来满足大众娱乐;另一方面, 为了迎合受众的不同需求开始出现格调不高的内容。

第二, 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 选题角度和内容展现出极大的重复率, 每个电视台和电视节目都在寻找新的突破口, 以寻求、抢占稳定的节目受众, 竞争日趋白色化。节目编导受利益的驱使, 为避免市场竞争的压力, 在选择节目点时, 倾向于劲爆、噱头等话题来博取眼球。在很大程度上, 加入一些低俗化的元素确实能增强电视的畸形收视率, 还能给电视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一个电视节目的成功靠的是歪门邪道和不入流的歪风邪气来站稳脚跟注定是不能长久的, 更负面的是加剧了电视节目低俗化倾向。

第三, 在当今信息发达的年代, 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获得信息, 但是最为广泛、最为大众所接受的方式仍然是电视。然而时间一长, 电视媒体为了取得受众的收视率, 一些娱乐节目过度娱乐、恶性炒作, 从而走向低俗。江苏教育电视台的一档嘉宾谈话节目——《棒棒棒》, 为了抓人眼球, 提高收视率, 邀请干露露母女作为现场嘉宾, 两人游离在社会道德底线之外的污言秽语在网上蔓延, 作为所谓的公众人物给社会、给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带来严重影响, 是电视节目低俗化的典型案例。

三、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对策

(一) 建立新体制, 规范市场

我们要规范电视市场和网络市场, 建立新体制, 创建和谐环境。在网络多元化环境下, 由于网络传播的及时性和交互性, 且网络环境下受众品味不一, 鱼龙混杂, 导致低俗趣味话题得以快速传播。政府相关部门及网络媒体内容运营商应该积极监督网络舆情, 防止三俗信息传播, 做好把关人的工作, 营造一个内容充实饱满, 思想积极向上, 引导社会大众和谐相处的体系制度, 在这个体系基础上, 完善社会的法律法规, 通过自律和他律来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修养和素质。

(二) 提高品位, 抵制恶俗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是娱乐节目质量的保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 在创新求异、精心结构的大前提下, 编导要对每个环节、细节加以宏观掌握和微观调控, 树立品位意识,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提高品位, 抵制低俗恶俗庸俗之风, 各媒体制作单位要进行议程设置, 把关信息, 屏蔽三俗, 防止低俗事件进入大众传播流程, 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 提高观众自身素养

随着物质社会的高度发达, 受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应上一个新的台阶。受众的品位决定了节目的收视率和水平, 节目工作者依据受众品位进行节目制作。因此, 受众提高自身的观赏品位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是间接提升节目质量的重要渠道。

四、结语

上一篇:服务化转型下一篇:肝脏结节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