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低俗化

2024-08-20

文化低俗化(精选12篇)

文化低俗化 篇1

好莱坞的1994年被后人称为电影史的黄金年。在那一年, 绚烂的电脑特技还没占领所有制片方的头脑, 对于电影的成功与否来说, 好的故事还是导演们的一贯坚持。所以, 在那一年, 好莱坞产出了一批被影迷们奉为神作的荧幕经典, 例如《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 还有昆丁·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较前者的主流叙事情怀和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反思现实主义电影, 《低俗小说》在气质和故事上都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在一个充满了暴力和犯罪的故事框架里, 这部电影几乎是在一个话痨的黑帮世界里打了一个滚, 然后又嬉皮笑脸地走开。整部片子没有主线, 也没有主角, 一切人物和情节的存在都是为了描述一个美国式的黑色幽默。如果说《阿甘正传》用一种主流价值观记录了美国历史的人文风情和一个弱者的美国梦, 而《肖申克的救赎》在揭露美国梦的黑暗面的同时, 又用个人英雄主义和大欢喜的结局给了主流价值观一丝希望, 那么, 《低俗小说》则是在孜孜不倦地打破这种激昂的主旋律, 用街头的语言, 黑帮的暴力和黑人的幽默, 讽刺着好莱坞的批量生产, 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独立气质。

所以说, 虽然派拉蒙出品的《阿甘正传》在那一年用其成功塑造的主流价值观赢得了奥斯卡小金人, 但是《低俗小说》在整个文化界引起的讨论和反思则是不能用学院奖来衡量的。以至于今天这部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志, 但凡说喜爱电影的人就不得不看这部作品;而但凡看过之后的人们也是不得不叫好称赞的。影评人在反复的回味中感叹, 要是当年的奥斯卡把最佳影片颁给了《低俗小说》, 那证明奥斯卡还是有希望的。

除了打破主流价值的独立精神之外, 《低俗小说》让影迷们念念不忘的还有它的叙事模式。都说一个好电影的前提是有一个好的故事, 而电影的成功与否最终还要看导演是不是有讲好这个故事的能力。无疑, 《低俗小说》在这一点上向全世界证明了鬼才导演昆丁·塔伦蒂诺的叙事能力。总的来说, 此片打破了常规的线性叙事模式, 以一对雌雄大盗在餐厅的打劫开始, 而在打劫进行的高潮时又戛然而止, 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继而, 导演通过倒叙和插叙, 将整个故事的主线拆分开来, 打断了之前的叙事节奏, 使得小故事之间也高潮迭起, 出人意料。而在电影的最后, 镜头又回归到电影的第一个场景, 在雌雄大盗打劫的餐厅结束, 在电影的时空结构上形成一个环形, 而不同的人物和时间又在各自的空间里发展。这“环形叙事结构”听起来复杂, 然而在每一段被打乱顺序的小故事里, 人物对白间都隐含了内容的前后照应, 或者在关键物品和场景里埋下了伏笔, 这些精心策划的细节使得这个故事的环形结构完整而严谨。而发现和提炼电影中的暗示和线索, 也成为了人们一遍又一遍地研究这部影片的原因。

然而, 这种看似复杂的环形叙事模式打乱了人们习惯的观影模式, 所以很多缺乏耐心的观众会马上放弃这部看似无厘头的“黑帮”影片, 心里还要默默地骂上一句, 什么玩意儿?但是, 如果说导演昆丁·塔伦蒂诺是在用打乱线性叙事的模式来证明自己的小聪明, 那你就错了。这个自学成才的导演大概只是想用一个更有意思的方式来讲述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这分段式的呈现方式, 加上黑底白字的小标题, 无疑都是在给予观众直接的信息。甚至像是使用一种漫画里的分格结构, 通过文字和标题来提示读者。于是, 在这种“让故事看起来更过瘾”的目的之下, 《低俗小说》被导演分解成了“序曲/餐厅”, “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 “金表”, “邦妮的处境”和“尾声/餐厅”这五个部分。这五段小故事各自成立, 自身也高潮迭起, 似乎在暗示观众可以自行选择、打乱顺序、随意观看, 自助式地拼凑出一个故事的所谓“真实”, 或者是完整事件的“真相”。

电影的开场在一家早餐店。盗贼“南瓜头”和他的女友“小兔子”在这里用餐, 但他们实际上则在神经紧张地计划着一次打劫。故事在他们激烈的讨论中渐渐步入高潮, 就在抢劫开始之时, 在一片紧张的气氛里, 故事戛然而止。黑色的荧幕上出现了一排白色的字。

第一个故事题为“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故事的主角文森特是个好色的白人单身汉, 他和自己的搭档黑人朱尔斯都是黑社会大哥马沙·华莱士的手下。这天早上, 他们一边例行公事, 一边喋喋不休地讨论着薯条汉堡和马沙那年轻美艳的妻子。他们的任务是去干掉一屋子的小混混。黑人朱尔斯在开枪之前还若有深意地背诵了一大段圣经, 他们二人一副资深黑社会的气质, 身手利索, 毫不留情。正巧, 这夜, 老大马沙下命令让文森特陪他的妻子米亚一个晚上, 带她去她喜爱的餐厅吃饭。文森特怀揣着不安和激动的心情赴约, 和米亚在主题餐厅里眉来眼去, 还一起参加了霹雳舞比赛, 最后终于被米亚请到了家中。文森特一边告诉自己如越雷池必死无疑, 但一边难以抵抗米亚的美艳诱惑。正在文森特不知做何选择之时, 在屋里无聊等待的米亚居然嗑药过度, 昏死了过去。在这一系列看似荒谬的衔接里, 文森特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拯救米亚, 直到故事结束观众所期待的出轨偷情等香艳的剧情统统都没有发生。

在第二个故事“金表”中, 导演依旧不改其话痨的本质, 在一段冗长的阐述和介绍之后, 我们看到了好莱坞硬汉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拳击手布奇, 还有他的祖传家宝, 金表。故事的一开始, 身处危险的布奇就处在紧张的气氛里, 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回到自己原来的家中取走那块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金表。跟着镜头, 观众们也跟着布奇一起紧张, 把心都提到嗓子眼儿。好不容易, 布奇安全地拿到了金表, 就在大家都以为他要快速离开的时候, 导演又和观众看了一个玩笑。布奇居然放下警惕在自己的厨房里做起了早餐。就在观众诧异之时, 布奇在桌子上看到了一把步枪, 他疑惑地拿起抢。就在此时, 厨房对面的厕所里响起了抽水马桶的声音。这时, 观众都跃跃欲试, 料到布奇一定会和从厕所里走出的男人大战八百回合, 弄得两人遍体鳞伤。就在观众揣测时, 厕所里的人走了出来, 正是第一个故事的主角, 文森特。于是, 在好莱坞男主角不死之原则的指导下, 观众们都调整了坐姿准备看这一出好戏。可就在大家还没准备好时, 布奇就一枪把文森特解决了。嘣的一声, 文森特倒下, 死得干脆。导演用这一剂干脆利落的死给了所有自作聪明的观众一个响亮的嘴巴子。

可以说, 故事从这里才刚刚开始。顺利逃出的布奇没想到在超市门口停车时, 正好遇见了黑帮老大马沙。于是, 他为了保命, 二话不说就开车朝马沙撞了过去, 自己也和另一辆车发生了车祸。粗壮的黑人老大马沙似乎在撞击后伤势不重, 而布奇自己则伤得不轻。两人于是在大街和店铺间发起了恶战。最后两人一起进入了一家五金店。在观众以为二人要在此处打个鸡飞狗跳, 一决高下的时候, 导演又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家店铺的店主居然是个深藏不漏的性变态, 一下子和同伴一起将布奇和马沙两人打晕。醒来时, 他们二人已经成为了刀俎间的鱼肉, 仍听性变态的摆布。在幽闭的地下室里, 硬汉和黑社会老大都满脸恐惧, 看着这两个变态放出来的皮衣人兽犬都感到无力和无助。观众此时还没从震惊中恢复, 又顿时陷入了深深的紧张。强壮的黑人老大被不幸地先选中, 拖入了小黑屋被性变态侮辱。而此时的布奇则在屋外挣脱了枷锁, 在犹豫了片刻之后, 他决定掉头回去拯救被鸡奸的马沙。于是布奇帅气地杀了个痛快, 黑人老大被侮辱后也不卑不亢地亲手解决了侮辱自己的性变态。马沙也因此和布奇冰释前嫌, 布奇和女友汇合后继续了自己的生活, 自言自语到, “这真是我过的最诡异的一天了。”

第三个故事, 在“邦尼的状况”字幕后开始。电影转回到第一个故事里朱尔斯和文森特杀死小混混的场景。在朱尔斯解决了屋内的所有人之后, 一个躲在厕所里的敌人突然出现, 对着二人就是一阵扫射, 但是一枪也没有打中两人。朱尔斯顿时觉得自己遇到了神的庇护。之后, 在回程的路上文森特的枪无意走火, 误杀了人质。人质的脑浆就挂在朱尔斯那可笑的爆炸头上, 他顿时更加确定了自己感受的神迹。于是他们来到朋友吉米家里避风头, 但是要在一小时内, 也就是吉米的妻子邦尼下班回来之前把尸体和车子处理好。在这个故事里, 导演自己还客串了吉米这个颇有性格的清道夫, 一边满嘴脏话一边又是妻管严。文森特和朱尔斯在换上了干净而可笑的花衣服之后, 终于有惊无险, 结束任务, 决定去早餐店吃饭。于是他们来到了电影一开始出现的餐厅。观众也终于回到了电影的开头, 接上了环形叙事的起点。

在电影的尾声里, 在序曲里作为主角的“南瓜头”和“小白兔”此时成为了配角。已经相信神迹的朱尔斯控制住了他们鸳鸯大盗的劫持场面, 并严肃而意味深长地教训了南瓜头一番。朱尔斯在他的面前再次背诵之前出现过的圣经段落, 而此时的他却不是为了杀人, 而是试图挽救一个误入歧途的羔羊。最后, “南瓜头”和“小白兔”逃离餐厅, 早餐店里的人无一受伤, 朱尔斯和文森特也就穿着那身可笑的衣服离开了餐厅, 全片结束。

可以说, 这部电影的三个小故事的内容本身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它们的情节虽然精彩, 然而更精彩的是导演讲故事的手法。的确, 影片的三段情节本身并没有特别之处, 黑帮乱战, 好色男遇上饥渴女, 硬汉和老大的较量, 说起来都是一些低俗流行小说里的常用桥段。然而, 导演之所以把电影命名为《低俗小说》也正是这个用意。通过在关键之处打乱叙事的常规, 反类型化地处理情节, 导演用出神入化的电影语言把低俗的故事说得高潮迭起, 引人入胜, 耐人寻味。

王小波说过, 小说这东西, 首先就是要有趣。而昆丁·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首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有趣。这部典型的黑色幽默电影里充满了黑人的喋喋不休和痞子流氓的幽默。不断地用人物间看似无关紧要的冗长对话或是独白拖慢电影的节奏。在这部充满黑帮题材和血腥暴力的电影里, 刽子手们反复地讨论着汉堡和足底按摩, 他们一边持枪杀人一边东拉西扯, 这本身就是一种充满趣味的幽默。而且, 用这种手段将暴力场景不断推后, 又将紧张气氛不断延伸, 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所以, 有的人爱这部《低俗小说》爱到不行, 也有些人讨厌这种虚张声势、故弄玄虚。但原因都是一样的, 这部片子始终都在玩弄观众的期望, 不按常理出牌。相较于工厂化, 模式化的好莱坞产品, 昆丁·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真的是摆脱了所有的主流教条, 展现了一种疯狂而大胆的拼贴和反思。

导演昆丁·塔伦蒂诺本人没有接受过任何的专业电影学习, 他曾在加州的一家租碟店当过几十年的打工仔, 他应该是在大量的阅片量中自己修炼成才。他的处女作《落水狗》因为大量的暴力镜头让导演获得了当之无愧的恶名和难以抵挡的关注。而《低俗小说》作为昆丁·塔伦蒂诺的第二部长片作品, 依旧延续了他的强烈个人风格:大段的对话, 俏皮的折磨, 疯狂的情绪, 难以掩饰的幽默, 和有意地操纵观众。可以说, 《低俗小说》使用了各种与主流价值、主流情怀、主流思想相反的视觉和心理手段, 不断地建立和摧毁一种稳定的价值观, 以保持电影的观众在一种近乎癫狂的环境里不断地失去平衡, 不断地产生自我怀疑, 不断地延伸出不安和兴奋的情绪。而这些难以得到的观影体验正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人们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电影或是人物的道德审判上, 而是沉迷在导演营造的一种几乎“反重力”而存在的无限想象里, 并享受于这个想象世界里的景观。观众们突然爆发的笑声会削减暴力事件带来的紧张, 心情的反差获得情绪的解放。这些电影语言和叙事方式的设计使得观众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判断和推测, 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关键的人物身上, 一切情感都任由影片的咒语去实行。

可以说, 这部影片证明了什么是电影的魅力。通过塔伦蒂诺先生的成熟想象力, 一个充斥着危险、休克、性感、欢闹和活力的世界向观众敞开。人们顺势开始了一段充满了美国西海岸地方特色的迷幻之旅。没有什么是在这个无法抗拒的奇异世界是可以被预见的, 你不只是进入影院看电影, 你更像是去了一个深不见底、盘根错节的兔子洞。在这段旅程里, 镜头间一次次地描绘着洛杉矶的景色和风情。这个好莱坞的造梦场, 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全世界制造着“Made InUSA”的视觉奇观和精神价值。而在塔伦蒂诺这段令人惊讶的描述里, 时间和空间都被打乱了。摧毁一切好莱坞式的桥段变成了观众最大的乐趣:金发碧眼的长腿美女还没来得及展露自己的性感身体, 就已经因为过度嗑药而吐了自己一身;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黑手党帅哥居然在走出厕所的一瞬间被人爆头, 手里还拿着庸俗的厕所读物;上一秒还在疯狂杀人不眨眼的大老黑, 下一秒就决定放下屠刀, 并对着他人说着智者般的教导。这样的反类型化处理, 一方面在告诉人们, 同一个事件在不同人的角度里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子;另一方面, 也在告诉我们, 每一个人都不是类型化、单一性的存在, 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 他们都有着不同的人格, 不同的可能, 以及复杂的精神世界。

所以这种深刻的反思精神和解构一切的创作理念获得了许多文化界的关注。一个看似吊儿郎当的痞子导演, 用一种戏谑的口吻讲着一个不找边际的故事。但也许, 这一部“低俗小说”正是标志着塔伦蒂诺所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精神的最后胜利。这种精神是要清空所有艺术品的附加内容, 把故事还原给故事本身, 把形式从内容的束缚里解放出来。从而避免了我们人类做任何事情都为了获得一种内容或是结果的痛苦。因为到头来, 一切附加内容的行为都是徒劳。二十年前的导演昆丁·塔伦蒂诺只有31岁, 许多影评家也感叹到, 也只有在这个年龄的作家才有这种才华和勇气, 产生出如此真诚的虚无主义的作品。一部电影把它的所有意义从一切政治、形而上学、道德或利益中剥离了出来。在这一部弥漫着街头脏话的电影里, 它即杂糅了美国文化里对于种族辱骂的事实, 也包含了底层人民的智慧和幽默。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 是美国文化的菜市场, 尤其表现在人物的语言和电影的配乐上。所有的语言使用都是生活化的, 非舞台式的;而电影中的音乐也没有一曲是新创作的, 所有的音乐和歌曲都来自于美国人的真实生活。几乎是像杜尚当年用生活日用品进行艺术创作一样, 一种基于“二手货”的艺术加工被导演用一种电影媒介表现了出来。即便是人物的塑造, 也几乎是照搬了好莱坞模式里的陈词滥调, 但在情节的处理上又被一个个打破, 把原本漫画式的人物还原成了一个个真实的人。

昆丁·塔伦蒂诺曾表示, 他最初打算做一个“黑侠电影”, 指的是杂志里那些主要负责推广硬汉侦探类的小说。那类型的小说汇集了各种曲折的剧情和刻板的人物形象, 随处可见的巧合似乎是在和宇宙开着玩笑, 一种没有逻辑和审美的低俗境界让这种故事低俗到只能自成一类。昆丁·塔伦蒂诺认为, 这种低俗的气质正好符合了美国大众文化的心理需要, 反映出了流行文化的黑暗面。那些生活中的激烈的、负能量的幽默感, 以及暴力美学都是他个人的创作灵感的来源。

显然易见, 这部“低俗”的电影包含了许多流行文化的典故, 从玛丽莲·梦露的飞扬的裙子, 到希区柯克式的悬疑场景, 通过昆丁·塔伦蒂诺的重新筛选, 二次汇总, 艺术解构等一系列过程, 它们都体现出他个人的后现代主义的创作哲学。在2005年, 影评家大卫·沃克形容这部电影为塔伦蒂诺的“后现代主义的杰作”, 它一边俏皮地崇敬着1950年以来的文化风向标, 一边不断地对它们进行挑逗和讽刺。他这种错综复杂的叙事手法可以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巧思, 或是小技俩, 显现出一种电影媒介里的, 后现代主义末期的时尚拼贴。面对我们文化生活里那么多权威的, 有影响力的, 而又毫无疑义的作品而言, 《低俗小说》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只能在电影里找到的最畅快的、而又最内疚的快感。那种感觉仿佛是在吃一包制作精美的垃圾食品, 又像是游览一个被各种文化精品包装过后的地狱主题公园。在这个反讽的模式里, 以前的审美形式和艺术风格都变成了导演自由拼贴的材料。通过时空的重组, 导演一边用人物间荒谬的对话反复讨论着美国人难以逃避的虚无主义精神, 一边戏谑地创造了一个充满延伸性的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模式。

文化低俗化 篇2

随着消费降级、娱乐大众化,文化创作者们似乎发现恶搞、低俗、炒作等这些没有高度、没有营养的内容,反而更易吸引观众,获得粉丝。于是,消费丑行便成为了不少平台娱乐大众的一种手段。久而久之,大众的传统审美观念开始颠覆,社会文化风气出现恶化趋势。我认为,我们一定要阻止这个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保持健康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人民日报发文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是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而不是仅仅以恶搞手段搏人一笑的段子。

当代的文艺工作者们要弘扬主旋律,创作健康有益的文化,从文化产品的源头制止消费丑行的发生,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观念。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做好美育工作,坚持以德树人,立足实践,扎根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身心健康成长。要在青年一代心中埋下美的种子,为下一代扣好第一粒扣子。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要发展优秀文化、先进文化。

低俗文化能红极一时,是依赖于对低俗文化有需求的消费群体,如果消费者从自身做起,拒绝低俗文化,使其没有市场,那么文化产业自然而然会变得先进、向上并健康地发展。

文化会对经济、政治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见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更不能让低俗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泛滥,不能任其污染人们的心灵,阻碍社会的发展。

发展先进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生产优秀健康的文化产品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社会风气,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为青年一代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文化低俗化 篇3

近年来,各种低俗表演在城市渐渐绝迹,转移到了广大农村地区。各种集市、庙会,都活跃着跳脱衣舞的所谓戏班、剧团,甚至在有些地方,流行起了这么一种怪现象:凡高寿老人(80岁以上)去世,都要请这种所谓的戏班子跳脱衣舞。一边是庄严肃穆的葬礼,一边却是全裸露点、不堪入目的低俗表演,简直滑天下之大稽。然而就是这么滑稽的场景,却在有些地方的乡村不断上演,葬礼主家不但不认为“辱没先人”,反而觉得热闹、有面子,甚至认为可以旺子孙;参加葬礼的人,不管男女老幼,皆看得津津有味;而表演者及其班主,则赚得盆满钵满。看似一派和谐之下,其实贻害无穷——

农村葬礼居然流行跳脱衣舞

王老板是从安徽农村走出去的建筑商,这些年挣了不少钱。2014年4月初,84岁的老父亲去世,王老板回老家办丧事。其实在此之前,老父亲还躺在病榻上时,王老板就已经提前回村跟家人商量过如何办丧事。“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要热闹,有排场!”这是王老板的想法。很快,一个相当于治丧小组的临时组织成立了,主事人由见多识广的一位长辈担任。丧事除了搭灵棚守灵、祭奠、摆流水席宴客、请风水先生指点等事宜,还有一场压轴戏——请歌舞团吹吹打打、唱戏跳舞。有钱又想显摆的王老板自然一概应允。关于那场压轴戏,主事人问王老板要素的还是荤的。“素的怎么搞?荤的怎么搞?”王老板不明白。主事人说:“素的是请歌舞团的人吹吹唢呐,随便唱几曲跳两下,搞几个节目热闹热闹;荤的呢,则要说荤段子,女娃子要跳脱衣舞,有半脱,就是留点内衣;也有全脱,脱得一件不剩的。露得越多越抢眼,看的人也越多,不过费用也越高,看你怎么选择。”“不用选了,用最高标准!”王老板财大气粗地说。

揣着王老板给的丰厚订金,主事人很快联系到了当地一个有名的所谓歌舞团。说是歌舞团,其实就是一个演出班子,由一个班主和若干演员组成。演员不光会吹拉弹唱,还各有“绝活儿”。这里的“绝活儿”,不是指艺术上的独门绝技,而是表演够刺激。婷婷就是当地红白喜事上表演的名角儿,她的“独门绝技”是“舍得做,舍得脱”。据知情人透露,婷婷以前是做“小姐”的,被公安机关打击后,转投这个所谓的歌舞团跳起了脱衣舞。

按当地风俗,在逝者下葬的头天上午,戏台已在王家门口搭好,下午开始试演,晚上正式演出。除了前来参加葬礼的亲友,本村及周边村里的村民,甚至在镇上打工的外地人也都赶来看热闹。而这个所谓的“热闹”,当然就是脱衣舞表演。当晚的演出现场,足有300余名观众,场面甚是壮观。

正式演出是在哀乐声中拉开序幕的。唢呐的呜呜哀鸣中,专业的哭丧伴着主家的呜咽,气氛悲伤肃穆。但不久,随着花枝招展的女主持人出场,演出气氛突变,哀伤被热闹与喜庆取代。几支欢快的歌舞后,男女主持人开始低俗地调侃、挑逗,台下哄笑声不断,直到一个妖艳的女子上场,演出氣氛达到高潮。女子上穿紧身小背心,下着金光闪闪的超短裙,走路故意大幅度扭腰摆臀,不时撩起几乎遮不住臀部的裙子。台下不知谁喊了一声:“脱!”女子立即接话:“谁叫脱啊?听好了,脱一件一百!”台下齐声叫好。有人扔了100块钱。女子果真脱掉了小背心,露出了胸衣。又有人扔了100块钱,女子继续脱……直到脱得一丝不挂。此时,台下男女老少都看得兴致勃勃,而台上的背景墙上,王老先生庄严的遗像正默默地注视着眼前闹哄哄的场景。

为亡父办这场葬礼,王老板赚足了面子。而相对于王老板,同样给亲人操办丧事的苏北乡村教师陈耀祖,感受更多的却是无奈。

陈耀祖有四个姐姐,是家中三代单传的独子。他出生那年,父亲病逝,是孤苦伶仃的母亲一手把他们姐弟五人拉扯大的。高中毕业后,陈耀祖回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一直陪在母亲身边。2015年春节,88岁的老母亲自感大限将至,将儿子拉到身边交代后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丧事必须办得热闹。老母亲谆谆嘱托:“丧事越热闹,来的人越多,越能旺子孙。咱陈家就你一棵独苗,更要图个好彩头啊!”陈耀祖含泪答应。

不久,母亲无疾而终。陈耀祖跟姐姐们商量母亲的后事。四个姐姐日子刚刚过得去,只能各尽所能地出点钱表示一下。她们深知弟弟经济条件有限,便体谅地说:“该走的过场咱都走,只要过得去就行了。”老陈的积蓄只有万把块钱,但想到母亲的嘱托,他还是找人借了两万元,想尽量把丧事办得热闹、体面些。但有一项费用他决定省掉,那就是请戏班子办晚会。他打听过,办一场晚会的花费,少则两三千,多则五六千。

村里有人劝老陈,索性再借个几千块钱请个演出班子将丧事办圆满了,老陈没有采纳。他知道最劲爆的还要跳脱衣舞什么的,他一辈子为人师表,对这个很反感。但在送母亲下葬的头天早晨,老陈突然改变了主意,又借了5000元钱紧急托人去请了演出班子。“该有的都要有,不能让母亲失望!”原来,他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母亲用乞求的目光看着他说:“一定要唱啊跳啊热热闹闹的,让陈家子孙兴旺!”他是个孝子,只能无条件满足母亲的“要求”!

就这样,老陈给母亲的丧礼增加了一台晚会,晚会上自然少不了脱衣舞。

脱掉的岂止是文明

中国农村传统的葬礼,除了祭奠和悼念活动,还会有锣鼓、唢呐等乐器配乐,但所有的演奏内容,基本是沉重、悲伤的传统葬礼曲目,营造的气氛也是低沉哀婉的。大约从10多年前开始,农村葬礼上开始出现所谓的“西乐队”,这些乐队从一开始单纯演奏葬礼曲目,慢慢演变为表演流行歌曲、地方戏剧、各种杂耍等。但因缺乏吸引力,后来渐渐向低俗化发展,以至于脱衣舞、黄段子纷纷登场,为的就是赚人气,挣面子,甚至所谓的“旺子孙”。

2006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就关注过这个问题。而近些年,这种恶俗的陋习越来越猖獗,给广大农村地区甚至整个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这些低俗不堪的表演,就如同精神鸦片,传播低级趣味,严重污染社会风气。

10年前央视《焦点访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的温泉镇,曾记录下低俗不堪的一幕——

晚上8点多,某村一农户家中办丧事。这家人经济条件不错,请来了两个表演班子在自家门外的空地上摆开了阵势。两个舞台距离不到10米,对台戏唱得很热闹,观众足有两三百人。为了吸引观众,两个戏班子互不示弱,看谁的表演更刺激,更能吸引观众。这边,一个衣着暴露的女子上场,用身体和语言进行挑逗性表演;那边,在一阵狂乱的舞蹈之后,一女子可能觉得气氛还不够热烈,跑到台下一位老人面前扭动起身体,吓得老人直往后躲。这边,一女子将上衣脱下,上身一丝不挂;那边,一女子干脆把裙子整个撩起,要脱内裤。这边,一女子将一名小伙子按倒在地,做着粗俗的动作;那边,一女子从观众中拉上来一个小伙子,两人抱在一起扭动,动作不堪入目……表演现场有很多稚气未脱的小观众。這种不堪入目甚至淫秽下流的表演,让在场的一位老者痛心疾首,直斥“伤风败俗”。

葬礼上跳脱衣舞,最直接的受害者当属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11岁的小亮是一名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他和7岁的妹妹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亮从6岁起,就有一些怪异的动作,经常将妹妹的衣服脱得精光。因孩子太小,最初老人以为孩子只是闹着玩,后来发觉越来越不对劲。一次,小亮放学没有回家,焦急万分的爷爷到镇上去找,居然在网吧里找到了他。而小小年纪的小亮竟然正在看黄色图片。愤怒的爷爷不由分说将小亮一顿暴打!可打并没有解决问题。不久,小亮一个女同学的家长怒气冲冲找上门来骂小亮是流氓。原来,小亮居然扒女同学的衣服!小亮的爷爷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把孩子的父母叫了回来。在父母的循循善诱下,小亮吞吞吐吐道出了实情:他是跟着“晚会”学的!他所说的晚会,是指村里办丧事时的脱衣舞表演。小亮的爷爷顿时羞愧难当。原来,远近乡邻中常有办丧事请戏班子表演的,反正闲着没事,爷爷就经常带着孙子孙女去看热闹,没想到却带孙子走上了邪路!老人后悔莫及。

我们的教育家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说,慎重地举行逝者的丧礼,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让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而葬礼上跳脱衣舞,显然与这个理念背道而驰,不仅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也是对生者莫大的讥讽,极大地伤害了后人对逝者的感情。

在城里工作的孙女士讲述去年7月份回老家参加外婆葬礼的经过时,仍难掩愤怒和难过:惊闻外婆仙逝,孙女士正在北京出差。她当即放下手头的工作买了机票往家赶,为的就是能送外婆一程。孙女士说:“因为我爸妈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外打工,我是外婆带大的。我跟外婆感情很深,有时候觉得她不是我的外婆,而是我的妈妈。外婆89岁了,我母亲在电话中劝我:‘这岁数走也算高寿了。你手头工作要紧,赶不回来就算了。’可我觉得外婆就是活100岁再走我也很伤心,我一定要赶在出殡之前回去跪在老人跟前尽最后的孝心。

“到家时已是傍晚,母亲电话中说的送别晚会刚刚开始,我正好赶上。可刚到村口,远远地听到强劲的音乐声,还隐隐有人唱流行歌曲,分明是喜庆欢歌,我还以为是别人家里在搞什么庆典。可母亲迎接我后,把我带到了那个喜庆的现场,眼前是几个露点的妖艳女子在卖弄风骚,而我外婆的遗像在女子背后闪烁的彩灯中隐隐可见!此时,在闹哄哄的舞台上,我慈祥的外婆显得很难堪。

“我问母亲是怎么回事,母亲说乡下如今都流行这个,演员衣服穿得越少,看的人就越多,就越旺子孙!我十分生气。这时,更加不堪的一幕出现了:台上的几个女孩子竟然齐刷刷脱光了衣服,台下一片哄笑声、叫好声和口哨声。我怒不可遏地找到我舅舅质问:‘外婆走了,你却这样庆祝,对得起她老人家吗?’舅舅却不以为然,说:‘丫头回来了?快看戏!’一旁的舅妈不高兴地说:‘这是徐家在办丧事,你一个外姓人掺和什么?’我母亲也极力把我往外推。我泪如雨下,离开了现场,远远地跪下对着外婆的遗像磕了三个头,不顾母亲的劝阻连夜离开了家……至今,供着外婆遗像的舞台上那不堪入目的一幕,仍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心痛!我始终想不明白,脱衣舞和葬礼,这么不搭调的两件事,怎么就搅和到了一起!”

清除侵蚀农村民风的毒瘤

办丧事请脱衣舞助兴,让严肃的葬礼变成不伦不类的娱乐场,甚至是污秽不堪的文化垃圾场,无不折射出农村文化的匮乏。有关专家认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贫乏是造成脱衣舞等低俗文化存在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从文化需求来说,农村群众文化娱乐的硬件投入不足,文化设施落后,文化队伍素质偏低,根本无法满足老百姓物质上脱贫致富后的精神需求。当前有些地方,群众性文体活动少得可怜,就连舞龙狮、扭秧歌等传统节目也日渐衰落,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问题普遍存在,除了打牌几乎没有别的娱乐。另一方面,从社会文化管理来说,地方政府对扰乱社会治安、败坏社会风气的淫秽表演视而不见,认为只要不发生重大事故,看看脱衣舞表演也没什么,这无疑纵容了农村低俗文化的蔓延。此外,农村长期以来的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仍然存在着“轻养厚葬”的陈规陋习。还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农村滋生,各种腐化堕落的思想意识沉渣泛起,无疑助长了这种低俗之风的泛滥。

《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依然得不到根本改善;农民的寂寞,仍如野草般疯长,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被一些人紧紧盯住,不分青红皂白地倾倒着文化垃圾。久而久之,由新奇、羞涩而司空见惯,我们的精神家园就可能这样令人难堪地渐渐失守……

农村本是一块文化净土,作为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原本拥有淳朴的民风,如今许多农村地区却被脱衣舞这样的文化毒瘤侵蚀,让人唏嘘。扫除文化垃圾,净化农村文化市场,还农村一片洁净天空,已刻不容缓!

当务之急,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执法,发现脱衣舞表演等违法行为,应及时依法查处。

今年4月,文化部通报了两起在农村地区查办的“脱衣舞”案件。一起是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15淫秽表演案”,一起是江苏省沭阳县“2·27淫秽表演案”。

今年2月15日,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红玫瑰歌舞团”参加了成安县李家疃镇抹疃村一位老人葬礼上的演出,在演出最后一个节目“艳舞”中,进行了“脱衣舞”表演。经调查,该演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同年2月27日,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梦溪街道章塘村一位老人的葬礼上,王某等3名演员以跳“脱衣舞”等形式進行了淫秽表演。经查,该演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两案均依法给予淫秽表演的组织者、演员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关于淫秽表演,我国《刑法》第365条明确了组织淫秽表演罪。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查办和公布这两起案件就是要警示违法经营分子,震慑不法行为。文化部将以营业性演出市场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执法,联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脱衣舞”等演出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重点部署各地开展五项工作,即加强农村文化市场排查、严格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执法、加强农村演出市场法制宣传教育、公布农村文化市场“黑名单”、充分发挥演出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淫秽表演背后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要让低俗文化彻底退出农村舞台,单靠打击查处不法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让健康文明的文娱活动占领农村文化市场。

为此,相关人士提出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新思路。第一,地方政府应加大文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给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让老百姓娱乐有去处,而不是轻易被脱衣舞之类的低俗表演吸引。第二,文化部门应整合地方文化资源,丰富老百姓的文化活动,组织、引导、带动群众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坚持经常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到农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广大农民能享受到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三,地方政府应提倡文化多元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农民的自主性,适当进行高尚文化的引导,鼓励群众进行文化创新,创造属于当代农民的文化形态。只有激发起了群众的创作兴趣,他们才可能远离低级趣味,同时,适当的文化引导、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也有利于群众去伪存真、分辨美丑,提升文化境界。第四,加强文化市场的日常监控。农村文化建设应与农村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相结合,对于那些具有破坏性的低俗文化,地方政府应积极干预,遏制其传播,也可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由村组干部带头,通过设立劝导员等形式,以村规民约来劝导群众主动拒绝脱衣舞等低俗表演,还可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举报各类低俗表演,全民行动,共同对低俗演出活动予以抵制,让恶俗之风难以抬头。

文化低俗化 篇4

2006年10月, 百家讲坛上出现了一位女士的身影, 她就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于丹, 其连续七天的“论语心得”好评如潮。“与易中天、阎崇年等人主要讲历史、秘史不同, 于丹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 以白话诠释经典, 讲述自己从《论语》中获得的为人处世之道。[3]”

于丹个性化的解读方式, 引来多方质疑, 除了学术界人士指责其解说偏差外, 还有人说于丹的解释“太浅了”。对此, 易中天回应道:“什么叫浅?如果你觉得听明白就是浅, 那孔子的话本身就很浅!说不明白的不是真理, 越是真理的东西越是简单。[4]”

福柯说:“知识就是权力。”知识作为一种工具, 不仅使掌握知识的人获得一定的权力;反过来, 在掌握权力之后, 知识又稳固了其拥有者的权力。

如何界定“知识”的概念, 划分出了不同的统一战线。而主体性的建立往往是通过否定的形式得以完成, 也就是说, 靠界定谁不是统一战线的一分子而界定出主体性。学术界人士对于丹个性化的解读方式的质疑, 正是凭借着自身“对知识的拥有”这一事实, 来否定于丹解读方式的权威性, 进而强调自己的权威性。

对于“孔子”———这位圣人的解读———一向都是学术界内部的事情, 和世俗生活中的人无甚关系。我们买件衣服、吃顿饭并不会想到孔子, 更不会想到要讨论孔子。在我们的意识中, 孔子只是一种神圣的符号, 而和世俗生活并没太多直接的关系。

白话的形式, 将孔子与学生的问答与日常生活中的遭遇相联系, 通过孔子的话告诉人们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目的是“为了让观众通过聆听得到启发”这一微观层面的意义———这是于丹的解读方式。这和学术界的用词和目的则大相径庭———其目的则可能在对孔子生活的时代的考证、对孔子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地位的界定等这些较为宏观的学术理想———这些学术理想, 怎能教人面对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琐事?

于丹解读的“亲民性”将孔子思想的“神圣性”世俗化了, 学术界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性”不同。这种不同, 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得以彰显。而“电视”这一平台的性质[5], 则决定了它连接的是大众, 它在意的是大众的喜好。

这里, 我们就看到了“学术权威———学术大众[6]”这一场域, 由于“百家讲坛的于丹讲述的《论语》心得”这一电视节目的出现而发生的变动。在这个场域的变动中, 大众对学术、权威、知识有了再认识, 大众和知识的接触并非一定要通过艰深的学术活动或话语而到达。而学术界也因“于丹现象”得以认识到大众的力量, 并会引发学术界对自身的再思考。

在“圣人思想”的“世俗化[7]”过程中, 出现了“儒学热”这一大众文化现象。

二、“圣人”的“世俗化”

对于大众来说, 孔子是个抽象而模糊的“谜”, 原因在于, 孔子本身“述而不作”, 而其他著述对孔子的记录也都未能详尽, 以至于我们无法勾勒出一个轮廓鲜明的孔子。而其思想和其身份的神圣化, 则让本身也生活于世俗社会的孔子的形象更加抽象化。

对于记录孔子、描绘孔子来说, 文字一直处于“霸权”地位。我们通过文字“想象出”的“我们的孔子[8]”。

2010年初, 《孔子》在国内各大院线上映。继于丹将“圣人思想”世俗化后, 电影《孔子》的上映, 则是将“圣人”世俗化的过程。电影《孔子》从筹拍到上映一路引来各方争议。“选角风波”、“对子见南子情节的争议”等等, 学术界、大众都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想象。

这次承载“圣人”世俗化的媒介是电影。电影从其最初诞生时候的以记录为主, 到后来随着电影理论、技术[9]的发展, 电影开始成为一种讲故事、表达观点的形式。对戏剧性、连贯性的追求, 让电影这一媒介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演绎”的逻辑。通过电影表现孔子, 和通过文字表现孔子, 是截然不同的。电影场景的真实性让人们容易将电影和真实相连;而被让·皮埃尔·欧达尔称之为“主体陷阱[10]”的电影本身的特性, 则告诉人们电影背后的意识形态色彩。

于是一个场域得以凸显, 这个场域类似于上面我们曾经提到过的“学术权威———学术大众”, 只不过在这里这个场域表现的大体是“电影制作方———学术权威———大众”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场域里, 电影制作方作为电影工业中的一分子, 受到电影工业自身运作的制约和政府部门的制约, 主要表现为商业目标和政治目标[11]上;学术权威则是把握着在文字上对孔子的解释权力的权威;而这里的大众, 则是分别相对于电影制作方和学术权威而言的大众, 是相对于这两方权力的一种反抗而出现的大众[12]。

在这个场域中, 如果孔子的形象被表现得过于崇高, 场景被表现得过于煽情, 则会遭致大众的反感, 就如电影中表现颜回溺水而死的镜头, 就遭到大众的非议, 而电影中孔子偶尔提到的“和谐”, 对于当代的中国人来说, 也是太过敏感的政治话题, 大众也因此联想到政府的和谐社会, 进而将其当作“宣传片”来抵制;而电影为了完成自身逻辑所进行的演绎, 比如将“子见南子”作为较为重要的镜头加以刻画, 无法让学术权威接受, 遭致诟病;而学术权威对孔子的神圣化想象和电影对于孔子世俗化的描述得到大众的认可, 则体现出了学术权威与大众之间的角力。

“圣人”的“世俗化”则将“儒学热”这一大众文化现象继续延伸, 在大众对社会力量的抵抗的过程中儒学才真正渗入到了大众。似乎矛盾与抵抗, 对于大众、大众文化、进而整个社会来说, 也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下转第125页)

摘要:从“于丹现象”到电影《孔子》, 孔子这位“圣人”慢慢走下圣殿。先是用其“思想”, 接着用其“本身”, 去接触“大众”所得以生存的“世俗社会[1]”。在这一层层的去神圣化的过程中, 靠着“神圣”支撑的场域在变化, 大众文化得以在场域的变化中一次次形成, 并在其与之抗争的力量面前角逐着文化资本, 获取着反抗的快感。本文试图描述并分析这一场域[2]变化的原因, 和在这一场域边和的过程中形成的大众文化。

关键词:大众文化,反抗,快感

参考文献

[2]场域 (Field) , 是布尔迪厄提出的一个概念, 它由不同位置之间形成的客观关系网络构成的开放性结构。不同权力或资本对应于一个位置, 因此场域中的每一个位置意味着各个不同的资本或利益, 意味着资本或权力在分配结构中的不同处境。差异性的位置之间形成了对抗和竞争的客观关系, 包括支配关系、屈从关系和对应关系等等。场域是不同位置之间的关系网, 每一位置受到其他位置的界定和影响;每一位置的变动、转换将影响到整个场域的结构。 (《文化研究关键词》p21)

[3]女性视角说《论语》惹争议?易中天力挺“美女主讲”来源:《北京娱乐信报》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19/5035041.html

[4]同上

文化低俗化 篇5

市函[2010]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

近来,一些网络游戏企业唯利是图,为制造“噱头”,利用低俗营销手段进行游戏推广活动,误导了网络游戏用户,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网络游戏作为文化产品,健康的游戏内容、正确的价值取向、规范的经营活动是保障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网络游戏企业应当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保护未成年人优先,规范自身的市场经营行为,为网络游戏用户提供健康、绿色的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要结合《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令第49号)的贯彻实施,针对一些网络游戏企业低俗推广的问题,加强网络游戏市场管理:

一、加强网上巡查,发现低俗的网络游戏推广、宣传等内容,要通知相关网站予以删除。

二、对践踏道德底线、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三、对存在网络游戏低俗推广现象的企业,要约谈企业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四、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情节严重的,要坚决依法处罚,有效遏制网络游戏低俗推广现象的蔓延。此函。

二〇一〇年七月六日

(中国文化市场网)

中青宝低俗化宣传透支行业健康 篇6

事实上,一款毫不相干的游戏内容,速途网却总打出:“老公不在家,老婆偷着玩”、“成人入口”等敏感词宣传语。对于日前中青宝旗下网页游戏《大话武林》的宣传方式,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在微博明确回应称,已要求调查此事。目前,《大话武林》官方主页的宣传语已经做出修改。

据悉,在2010年8月1日,文化部正式实施了《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明令禁止“低俗”、“暴力”、“色情”等违规宣传。为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市场管理,文化部还曾提出4点要求:对于网络游戏在推广、宣传等内容时发现低俗宣传,要通知该网站予以删除;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要及时发现、制止;存在网游低俗推广现象的企业负责人要进行批评教育;违反相关法规、情节严重的,则要遏制网游低俗化推广的蔓延。

对于“低俗化”宣传产生的诱因,业内人士表示,用户面前信息爆炸,互联网的推广成本越来越高,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角度新颖、传播性强”就成了炒作的最初形态。厂商们有“话题”要推,没有“话题”制造“话题”也要推,用“话题”让网民自动传播。

析媒体低俗化 篇7

媒体低俗化——谁之过?

1999年12月在加拿大互联网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脱衣新闻节目“赤裸新闻”。这种脱衣新闻的所有主播均为女性, 年龄在20岁到43岁之间, 每位女主播会一边报道新闻, 一边慢慢地脱光衣服。该节目推出后大受欢迎, 每月观众人数从400万增至600多万。

俄罗斯M1电视台率先开创全球电视台裸体播报的先河。在《赤裸裸的真相》这个节目中, 主播边播新闻边脱衣服, 到新闻播报完主播已经全身一丝不挂。该节目推出后, 收视率极高, M1也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台之一。

2002年5月15日出版的《新周刊》封面是女性身体的“1/3”——肩部以下, 腹部以上, 处于视觉中心的图案是两个硕大无朋的乳房, 乳房被描绘成足球形状, 在乳房线上, 赫然标注一行黄色大字“世界杯期间的外遇”。这就是《新周刊》的“世界杯专题”。

上面的几个例子反映了媒体普遍存在的低俗之风,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在中国, 低俗之风已经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起被公众列为传媒界的“四大公害”。有人批评现在的媒体“明星取代了模范, 美女挤走了学者, 绯闻顶替了事实, 娱乐覆盖了文化, 低俗代替了高尚”。翻开报纸, 明星的奇闻轶事以及各种绯闻被娱乐记者炒得不亦乐乎, 几乎达到了“反手为云, 覆手为雨”的地步。再打开电视, 各种含有凶杀情节的警匪片成了“主角”。点击网络, 一系列有关性的内容触目即是, 各种美女图片在你眼前上下翻飞。

究竟是谁制造了媒体的低俗化?有人说有什么样的媒体就有什么样的读者, 媒体应该对低俗化负责任;也有人说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媒体, 是受众的求奇心理和需求使媒体走上低俗化之路的。

笔者认为, 对于媒体的低俗化谁该负责这个问题, 不应简单地归咎为是受众或者是传播者单方面, 虽然传播者在这中间要负的责任可能更大一些。

低俗化——追本溯源

媒体低俗化现象早在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就已存在。19世纪30年代, 商业报刊在美国兴起并成为报业发展的主流, 商业化社会的金钱观成为媒体的主宰力量, 新闻媒介以牟取最大的利润为目的, 不择手段, 广告可以冒充新闻, 新闻可以借助幻想, 甚至以讹传讹, 虚假新闻充斥报端。19世纪末, 美国报业出现了黄色新闻浪潮。以普利策经营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经营的《纽约新闻报》为主, 报刊大量传播凶杀、暴力、色情等刺激性报道。而在1895年, 亨利·塔曼则把《丹佛邮报》办成典型的黄色报纸。黄色新闻的流行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后果, 人们对其负面影响深恶痛绝。一些严肃、庄重的报纸兴起后, 以黄色新闻浪潮为代表的媒体低俗化现象就逐渐衰退下去。1896年美国《纽约时报》发行人奥克斯提出, 应“刊载一切适于刊载的新闻”, 不要让那些色腥新闻、私生活实录以及通过门缝中窃看得来的报道, 玷污了早餐的桌布。1841年, 美国著名近代报人霍格斯·格里利创办《纽约论坛报》, 他在创刊词中称:“我们将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他们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权益。将摒弃许多著名便士报上的不道德的、下流的警察局新闻、广告和一些其他材料。”

中国媒体的低俗化现象是伴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出现的。在逐步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市场因素的制约作用开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 尤其突出地显示在终端环节——受众市场的占有上。 (1) 在新闻传播由媒介本位转向受众本位后, 新闻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双重属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媒介产品的二次销售成为媒介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激烈的竞争中, 各类媒体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分得一杯羹, 资金是至关重要的。在媒介产品销售链中, 一次销售发生在媒介与受众之间, 媒体将其产品出售给受众, 受众为购买此类产品支付小额费用。真正为媒体盈利的是二次销售环节, 媒体将受众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在美国, 为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 广告商每年支付的费用要超过一千亿美元。 (2) 中国报业同全球报业一样, 其收入的60%乃至80%以上来自广告的收益。广告商投放广告的着眼点具体来说就是报纸的销量、电视的收视率、广播的收听率、网络的点击率。

如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抓住受众的眼球, 成了每一家媒体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在这中间, 市场因素负面的消极作用开始显现:一些媒体片面追求市场轰动效应, 片面追求所谓社会热点报道, 令一些格调低下、庸俗无益的作品出笼。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说过, 如果报纸的格调低一点, 读者数量就会多一些。他还坚信:“性、体育和比赛”是报纸热销的三大要素, 更是传媒赢利的利器。因此在他接手《太阳报》之后, 把这份枯燥的政治报纸变成了黄色小报。《太阳报》的性标签和色情武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它的发行量因此一路飙升。

默多克的话提醒了我们:媒休到底应该为受众提供什么样的新闻?是他们“应知”的还是“欲知”的?

低俗化——受众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认为, 所谓需要, 即为生命体处于缺乏状态而出现的体内自动平衡倾想和择取倾向, 这种缺乏状态, 既包括生理缺乏, 又包括精神需要。处于种种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 生命体就会自觉产生择取缺乏物以平衡自身的“行为动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说, 他认为, 人的需要, 表现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5个层次的需要, 低俗新闻满足的是受众最低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 这个层次的需要最容易满足

但是一份严肃的高级报纸, 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受众最低层次的需要, 他们要去不断挖掘受众高层次的需要, 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受众的需求反映在新闻传播上, 即分为“应知”和“欲知”。“应知”对应的是读者的需要, 而“欲知”对应的则是读者的期望。“应知”的内容大多具有指导性的内容, 而“欲知”的内容则可读性较高。隐藏在“欲知”背后的是报刊的发行量广播电视的收听收视率、网站的点击率, 直接和媒体的利益挂钩。“应知”和“欲知”二者是对立矛盾的关系, 如果度把握得好, 二者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 但是如果失度的话, 则有可能偏向一方, 如过于偏重于“应知”内容的传播, 则媒体很可能会在市场中没有立足之地, 不受读者欢迎, 如过于偏重于“欲知”内容的传播, 则媒体极有可能走向低俗化。

低俗化——不能走下去

媒体对低俗化内容的宣扬, 给受众营造了一个虚拟的偏离真实的环境。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 媒体提供的内容诉诸于大众的感官刺激, 从而受众看到的全是“星、性、腥”的内容, 这些虽然能够暂时满足受众好奇心的需要, 但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媒体的发展的, 而且会导致媒体公信力的缺失。这样的教训不是没有。早在19世纪末美国兴起报业黄色浪潮时, 我们就已经看到其结果了。尽管《世界报》和《新闻报》曾经名噪一时, 吸引了不少注意力, 但是时间越长, 受众对黄色新闻的负面影响越厌恶, 最终黄色新闻还是走向了衰落。

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国家, 媒体都不是纯粹盈利的工具, 它们承担着诸如“代表舆论、供给新闻、灌输知识、提倡道德” (徐宝磺《新闻学》) 的任务。在中国, 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代表党和人民说话。鉴于媒体特殊的社会性质, 媒体就应该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媒体不仅是社会环境化守望者、监测者, 更是先进价值观、健康审美观以及优秀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 决不能为了所谓的“眼球效应”、经济利益忽视甚至摒弃自己弥足珍贵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

远离媚俗, 需要媒体的自我觉醒, 更为紧迫的是建立相关制度, 规范媒体的行为, 只有制度才能让媒体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不断完善。正在进行的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就是表明了相关部门这方面的决心。但抵制低俗之风仅仅靠政府作为是不够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建议建立新闻评议会。新闻评议会在社会责任理论取代自由主义理论时, 就在西方一些国家建立起来了, 但是在中国一直还没有起步。新闻评议会是介于官方和民间的半官方性质的组织, 可以监督媒体, 将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 促使媒体自觉地抵制低俗新闻, 将精力集中在如何提供高品质的新闻以满足受众上, 使媒介营销的不仅仅是“注意力”, 更是“品牌忠诚度”。

注释

1 童兵、展江、郭青春《新闻传播学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P5

网络媒体新闻标题低俗化特征 篇8

纵观当下的一些网络媒体平台, 有些网络新闻发布者, 为片面追求点击率, 不惜用一些低俗不堪或带有挑逗性文字的标题来吸引网民, 尤其是在一些贴吧、论坛、微博、微信、QQ空间等网络平台, 语言低俗的标题随处可见, 其后果就是直接危害社会, 毒害青少年。

网络新闻标题低俗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 无中生有, 造谣惑众。

新闻应该以事实为基础, 但有些人利用网络可以匿名发表的便利机会, 在网上散布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虚假新闻信息, 这些人当中, 有的出于好玩的心理, 有的则是蓄意造谣。

2013年7月5日, 某县一名男子石某通过QQ“说说”发布了一条《一家十三口惨遭灭门》的新闻信息, 为了给人一种真实感觉, 石某还配发了两张有警车和民警的图片。事实真相并非如此, 实际情况是, 石某在上班附近的地方看到两只狗咬死13只鸭, 鸭主人和狗主人吵了起来, 鸭主人报了警, 民警前往调解, 在这个事件中, 石某故意歪曲事实, 本想开个玩笑, 以耸人听闻的文字标题吸引网民的注意, 不料虚假信息误导了他人, 造成了社会恐慌心理, 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2013年8月17日, 一名昵称为“请叫我叁公子”的梁姓女子因“觉得有趣”, 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标题为《浙江桐庐五名女性性侵一醉酒男子致死》的虚假新闻, 文中声称“在七夕节当晚, 杭州桐庐某个山上, 有五个女子有目的将一男子灌醉, 后以爬山为名对其实施轮奸、蹂躏、摧残, 手段极其残忍, 法医鉴定结果为:精尽人亡!”这则谣言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并不断蔓延, 后经桐庐警方认定纯属谣言。

上述例子可见, 一些网民只是出于好玩心理, 利用网络的便利以抢人眼球的文字为标题, 歪曲事实, 发布虚假新闻信息。更有甚者, 有的人有意挑战法律底线, 不顾谣言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蓄意在网上散布谣言蛊惑人心, 谋取不当利益。被公安机关依法刑拘的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谣言推手”就是典型例子, 他们为提高网络知名度和影响力, 牟取更多利益, 策划、制造了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 使自己迅速成为网络名人:“7.23”动车事故发生后, 故意编造、散布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利用“郭美美炫富事件”蓄意炒作, 编造了一些地方公务员被要求必须向红十字会捐款的谣言;编造雷锋生活奢侈情节;捏造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由于他们的蓄意炒作, 恶意传播, 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危害公共安全。

(二) 暴力血腥, 人性缺失。

在网络新闻中, 有不少属于事故或治安案件内容的, 在报道过程中, 有的标题文字选用过于倾向暴力血腥,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眼球, 提高点击率, 如《行人过马路被撞飞遭大巴碾压》《丈夫当着4名未成年子女面将妻子斩首》《树林中现“无脸”女尸, 生前曾遭强奸命丧剥皮刀》, 这种赤裸裸描述, 虽然有一定的冲击力, 但在标题文字中, 有意把暴力血腥细节放大, 追求感官刺激, 其后果是容易引起部分读者不适应。另外, 在一些车祸的报道中, 一些用词表现出人性缺失, 如《四川宜宾发生街头命案, 一湖南女子被捅数刀毙命》《深圳梅林关发生惨烈车祸, 一家三口当场毙命》, 这其中“毙命”一词就有淡薄苦难, 漠视死亡之意, 没有体现出在灾难面前对人性的关怀。

(三) 题文不符, 断章取义。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 网民在阅读时, 看到的首先是主页标题, 然后才是二级标题或正文, 有些人利用这种阅读的特殊性, 为达到煽情和诱惑的目的, 先是用带有欺骗性的假标题来吸引人眼球, 等读者按照标题点击进去阅读, 才知道标题与内容严重不符, 有的甚至驴唇不对马嘴, 读者大呼上当, 这种现象在社会新闻、文娱新闻标题制作中尤为多见。如某论坛有一则八卦新闻, 其题目采用了耸人听闻的《某公园惊现一具被支解的尸体》标题, 等网民点击进去后, 才发现是在公园内发现一辆被盗并被拆卸电瓶的电动车。影视明星张柏芝, 为“东洋之花”沐浴露拍新广告, 酬金是400万港币, 发布者却用了《张柏芝为400万宽衣解带》标题, 让人误以为是张柏芝在为400万而拍“艳照”之类的影视镜头, 这些标题与正文内容脱节, 使读者感觉受到了欺骗。

有的新闻标题则是采取了断章取义手法, 以此来吸引眼球, 如某网娱乐频道的《娱记揭白岩松“抱儿寻母”》, 文中内容本来是说白岩松在毕业10年后, 抱着自己的儿子, 寻找母校的故事, 在这个标题中, 由于“抱儿寻母”中“母”字与“儿”字结合在一起, 容易让读者产生别样理解, 有“标题党”之嫌。

(四) 偷窥隐私, 语言挑逗。

一些低俗的网络新闻信息, 为迎合某些人低级趣味的猎奇心理, 不惜以女性身体的某些敏感隐私部位为焦点, 采用了重感官刺激的挑逗性语言进行描述, 这些语言中又以女明星“胸、乳、臀、性”居多。如《××女星翘腿掀裙频露底走光》《翘臀嫩模三角洲泄春光》《十大美女明星遭遇袭胸的尴尬瞬间》《女优示范性诱端茶服务, 双腿大开露底裤》等等, 这些词语具有明显的语言挑逗性。

(五) 无聊琐事, 故弄玄虚。

在网络媒体, 一些人利用人与生俱来的猎奇心理趋向, 把一些本来毫无意义的无聊琐事, 在语言表达时故弄玄虚, 以达到吸人眼球目的。

《陈慧琳“遗像”惊现殡仪馆》这一标题让人误以为香港著名女歌手及演员陈慧琳去世, 实际情况是重庆一家殡仪馆治丧中心借陈慧琳、古巨基的黑自照片作遗像广告招揽生意。

刘嘉玲在亚洲电视投拍的电视剧《影城大亨》中担任主角, 她提出的条件是按时收工, 不加夜班, 除夕和新年都要放假, 却用了一个《刘嘉玲不陪“大亨”过夜》标题;把仅为有张曼玉形象的广告搞清洁的照片, 用了《这个男人能给张曼玉搓澡》这个标题。这些事情本来都是一些无聊琐碎之事, 没有什么新闻价值, 作者却采用了故弄玄虚手法, 以此达到吸人眼球的目的。

论娱乐新闻低俗化的原因 篇9

究竟什么是娱乐新闻低俗化?综合业界专家的观点来说, 所谓的娱乐新闻低俗化就是说在大众娱乐节目的制作和播放过程中, 没有严格按照节目制作的相关规定, 而是片面的以低级、能够迎合人们低俗趣味和要求的节目为主, 以满足目前节目受众对娱乐新闻节目的要求。目前我国多数的娱乐新闻节目中, 正存在着许多类似的这种背离社会责任, 以低级娱乐趣味为导向的新闻节目, 对大众媒体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本文的论述中, 笔者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娱乐新闻行业所存在的这种娱乐新闻低俗化的现象, 并针对这种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本文的论述, 笔者期望能够对娱乐新闻低俗化的现象起到一定的遏制效果。

1.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环境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因此, 我国的娱乐传媒行业在进行节目录制过程中往往会基于观众视角考虑进行节目的编排和制作。娱乐新闻节目发展已久。在节目诞生之初, 就有很多传媒专家对娱乐新闻节目提出过各自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传媒大亨默多克认为, “如果报纸的格调低一点, 读者就会多一点。”他坚信“性、体育和比赛”是报纸热销的要素。当然, 默多克的这种报纸热销要素的影响, 也正是目前一些人用以提升娱乐新闻节目的手段。

美国著名的杰梅·凯尔纳 (Jamie Kellner) 提出了以明星播报员来拯救CNN的策略, 这种策略的提出引得一片舆论哗然。在具体的实施方面, 杰梅·凯尔纳甚至雇佣意大利色情电影《曼哈顿舞女》的安德里亚·汤普森 (Andrea Thompson) 来担任新闻播报员的职位。对此, 媒体议论纷纷。甚至有网友在网络上还爆出加拿大的一名网站为了博取点击率竟然推出了裸体主持出任节目主持的节目。在节目播放过程中, 男女主持人均是以裸体来进行新闻的播放。

由此可见, 娱乐新闻低俗化并非是我国娱乐新闻节目所独有的特点。一股低俗的风气正席卷着娱乐新闻节目圈, 世界传媒业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低俗化攻势。

2. 娱乐新闻低俗化的原因分析

娱乐新闻的节目制作宗旨原本是为了更好的娱乐观众。但娱乐观众的方式并非是只有低俗的新闻一种方式。就目前世界大范围内的娱乐新闻圈, 似乎都被一股低俗化的风潮所侵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何在?

第一, 利益的驱使

一个电视节目要想盈利, 首先就必须要拥有高收视率。目前, 许多电视台为了抢占收视率的制高点几乎是用尽各种方法。因此, 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 部分的娱乐新闻为了更好的取悦观众, 抢占收视市场, 往往会从低级娱乐趣味出发, 故意降低自身节目的格调和品位, 以赢得高收视率。笔者之前在对某些新闻单位进行走访时发现, 一些媒体在娱乐新闻相关部门的命名上有的被称为文化娱乐部, 也有的被称为娱乐新闻部。在笔者看来, 这决不是几个字的差别, 而是一种观念和理念的差异。

第二, 媒体责任感缺失

媒体责任感的缺失是造成娱乐新闻低俗化泛滥的又一原因所在。作为新闻媒体, 其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决定着其在娱乐新闻报道中所采用的角度和方向。而正是由于这种责任感的缺失, 导致了目前在娱乐新闻行业低俗节目盛行的结果。不少娱乐记者为了更好的提升节目的收视率或者报纸的发行量, 往往见缝插针的编造娱乐花边以赢得观众的追捧。作为娱乐新闻从业者, 首先在个人的品格和素质上应该对自身加以完善和提升, 以确保自己对于娱乐新闻价值的把控。

第三, 政府监管不力

政府监管的不利是导致当前娱乐新闻节目低俗化泛滥的又一重要原因所在。综观目前我国的立法, 对于娱乐节目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因此, 媒体的社会责任就目前而言, 仍是一个监管的亏空期。因此, 这就使得很多媒体在进行娱乐新闻报道时, 打擦边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看整个娱乐新闻的低俗化进程。

近年来虽然国家广电总局对一些违规操作的节目进行了停播处罚,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低俗娱乐新闻充斥荧屏的现状。同时, 新闻的整体行业还缺乏法律的制约, 这事实上也就意味着目前娱乐新闻也是仍然处于一种人为管理的状态。而人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是会出现偏差的。尤其是近些年来, 政策的多变性更使得很多娱乐新闻节目以游离于法律边缘的新闻形式, 越走越远。因此, 笔者认为, 目前我国应该尽快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而这也是彻底根治娱乐新闻节目中出现的这类顽疾的重要保证。

第四, 受众群体的文化趣味和素质

此外, 造成目前我国娱乐新闻节目低俗化的另一重要原因还在于受众群体的文化趣味和素质相对比较低下。受众最广泛的兴趣是非社会属性的, 如好奇心、求异心理等, 说到底, 与性爱、冲突、猎奇等本能有关。这些兴趣是人的“原始兴趣”, 虽然因政治背景、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职业特征、文化水平、个性心理、地域特点不同而有些个体差异, 但总的趋势和方向性基本一致。而媒体选择满足人的“原始兴趣”的方式做新闻, 必然使娱乐新闻循着人们的“原始兴趣”一路下滑。

3. 总结

娱乐新闻低俗化现象的形成非一日促就。因此, 要想改变这种现象也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不仅需要媒体自身加强约束, 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共同支持。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娱乐新闻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通过引导和纠正等多种方式改进娱乐新闻节目所存在的不足, 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贡献。■

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现象研究 篇10

电视娱乐节目是我国电视节目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 这二十余年间, 电视娱乐节目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然而, 与电视娱乐节目迅速发展相伴而生的, 就是节目质量良莠不齐, 不少节目甚至存在着庸俗化, 乃至低俗化的现象。 本文就电视节目中的低俗化现象做了相应的研究。

二、 电视娱乐节目“ 低俗化” 现象表征

“ 低俗” 是相对于“ 高雅” 而言, 它指低级而庸俗, 通常形容那些粗俗、 不文明、 有碍观瞻的现象或事物。 娱乐节目的低俗化, 则是指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趋向于低俗, 主要包括内容低俗以及价值取向低俗两个方面方面。 我国对电视节目的监管尚属严格, 因此, 那种赤裸裸地宣扬色情、 暴力等不良内容的节目并不多见, 然而那种以节目为平台, 在节目中若有若无地渲染情色、 恶意炒作、 散播不健康思想的情形却屡见不鲜。[1]当前电视节目中的低俗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 情色渲染。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欧美文化、 港台文化的入侵, 中国人不再羞于言性, 不少电视节目也趁此通过情色挑逗、 色情暗示等来追求收视率, 湖南卫视的 《 星气象》 就曾经引起过争议; 2) 恶意炒作。 恶意炒作指电视娱乐节目中, 为达到某一目的, 而故意制造一些低俗乃至恶俗的话题以吸引眼球, 例如江苏教育台的 《 棒棒棒》 节目邀请干露露母女做嘉宾, 结果现场污言秽语, 引发不良社会影响; 3) 传播不健康思想。 很多电视娱乐节目中的嘉宾们常常借助于节目平台传递一些错误思想, 如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等, 这也给社会精神文明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如《 非诚勿扰》 中红极一时的马诺等人。

三、 电视娱乐节目“ 低俗化” 形成原因分析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之所以会出现低俗化的现象, 是由多重原因共同决定的, 其中既包含整个市场环境的外在氛围, 也包括制作方、 观众和监管部门中所存在的问题。

1) 市场化。 市场化在给传媒带来发展空间的同时, 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最为主要的是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忽略了传媒所应有的人文价值与社会责任。 以娱乐节目为例, 市场化使得不少节目完全以收视率为纲, 因为收视率越高, 电视台所能得到的广告赞助就越多, 不少节目就从提升收视率的角度出发, 利用部分受众对低俗内容的关注来制造噱头。2) 竞争激烈。 当前我国的电视台共分中央、 省、 地、 县四级, 这四级电视台之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这种激烈竞争如果缺乏必要的引导与监管必然会带来两种不良后果[2], 第一、 节目的同质化。 当一个电视台的一档娱乐节目取得成功之后, 其他电视台必然会起来效仿, 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所出现的选秀热、 相亲热乃都是典型表现; 第二、 节目低俗化。 既然同质节目如此之多, 部分电视台尤其是地、 县级的电视台, 为了吸引观众, 必然在节目中融入一些低俗乃至恶俗的内容。 例如石家庄广播电视台的 《 情感密码》 节目的一期节目 《 我给儿子当孙子》 , 制作方为了吸引眼球, 不惜雇人扮演角色, 刻意扭曲伦理道德观。 3) 大众品位不高。 电视娱乐节目之所以出现低俗化的现象, 归根结底是观众自身的审美品位与审美偏好才是促使娱乐节目走向低俗的根本原因。 现在观众的信息获取渠道多样, 同时各种不良信息也随之而来, 不仅弱化了观众的审美情趣, 甚至还给他们带来了不健康的思想, 诸如拜金、 享乐、 窥视等。 电视台出于吸引这些观众的目的, 有时也会将这些低级趣味的东西通过娱乐节目来呈现出来。 4) 监管乏力。 监管乏力也是造成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重要愿意之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 立法滞后。 我国目前尚不具备专门针对娱乐节目的法律法规, 最权威的法规仍是1997 年制定的 《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 但其已不足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电视节目发展现状; 其次, 管理滞后。 我国现有的电视节目管理规章大都缺乏引导性, 娱乐节目的监管也通常是依赖行政命令。 但这种行政命令都是在同质节目泛滥与低俗内容已经播出的情形下颁布的, 它虽然能“ 亡羊补牢”, 却未能发挥引导作用; 最后, 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为“ 管办合一” 体制, 既承担节目制作的任务, 还肩负日常管理的任务, 难以切实发挥管理功用。

四、 改善电视娱乐节目“ 低俗化” 现象的策略研究

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是由于市场、 电视台、 观众以及监管部门共同造成的, 因此, 改善娱乐节目低俗化现象也必须从这四个主体出发, 才能起到对症下药的作用。

1) 正确引导电视娱乐节目市场。 市场化也会带来盲目性、 滞后性等多重弊端, 因此, 必须从节目理念、 节目内容、 节目考核等多个角度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 首先, 电视台要明确娱乐节目的理念; 其次, 节目内容要健康向上, 去提升观众的品味; 最后, 节目不能单一以收视率作为最终的评审标准。 因此, 广电部门应该重构一套以社会责任和收视率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 2) 规范电视台之间的竞争。 竞争是推动娱乐节目发展的必要手段, 应将娱乐节目的竞争从同质引向创新, 通过鼓励电视台创新节目形式、 内容来提升电视台之间竞争的层次, 推动娱乐节目的良性发展。 3) 提高观众的审美品位。 观众审美品位是决定娱乐节目性质的关键, 因此, 要提高观众审美品位。 首先, 政府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传媒以及各类型的文化活动来提升社会大众的审美品位与精神内涵, 使其主动脱离低级趣味; 其次, 娱乐节目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与社会责任, 通过节目来引导观众形成正确的“ 三观”, 而不是一味迁就观众的审美品位。 4) 加强监管力度。 针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就立法部门而言, 必须更具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现状, 制定一部完备的 《 广播电视法》 , 其他职能部门则应该从此法律出发, 积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尤其是针对电视娱乐节目的条例等; 其次, 监管部门要以事前引导作为监管的重点所在, 通过对市场行情的考察来制定相应的指引政策, 引导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 而不是过度依赖于强制性的行政命令, 这会降低电视娱乐节目从业者的工作热情; 最后, 广电部门要善于吸收国外电视台先进的管理经验, 将管理与制作分开, 构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 即“ 内部治理、 外部监管” 的模式, 提升管理效能[3]。

五、 结语

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是当前娱乐节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对于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 广电部门应该从娱乐节目低俗化形成的原因入手, 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提升节目档次。

摘要:电视娱乐节目是社会大众日常娱乐生活的重要内容, 目前却存在着低俗化的现象, 本文立足于此, 首先概述了低俗化的三个表征, 即渲染色情、恶意炒作以及散步不健康思想, 然后从市场、电视台、观众以及监管部门四个角度出发, 分析了当前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

参考文献

[1]钟耕军, 李微.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问题研究——以选秀类和相亲类节目为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

[2]桂恒姣.电视综艺节目低俗化原因探讨[J].新闻世界, 2011.

挑战低俗,追求崇高 篇11

[关键词]崇高 低俗 《都市没有地平线》

近日央视六套播放了由汪海编剧,乔梁导演,林依轮、周显欣主演的电影《都市没有地平线》。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程一度是从事广告业的一个资深总监,在公司招聘中招来了有潜力的林一丹,但富有戏剧性的是林一丹只能在“地平线”广告公司做一位内勤,在工作中通过一次次的交锋,林一丹终于以她尽职的工作态度打动了程一度,程一度最终将其收为麾下,并在一次为灯泡厂策划灯泡广告的过程中,两个建立了情谊。就在这时,因为王总搞婚外恋,染指阿芳并使阿芳怀有身孕,而王总却对此不负责任,于是程一度为阿芳打抱不平去找了王总,没想到王总却反咬一口,在赶走了程一度后起用了林一丹做了总监,林一丹虽然在矛盾犹豫中在做了总监,但她对程一度的感情却始终如一,她在得不到程一度的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就用繁忙的工作添补思念的心情,在一次寻找程一度的时候,张兵的一句话提醒了她,终于她在他们俩曾经住过的一所乡村希望小学里找到了程一度,并答应程一度留下来共同支教一年。

在当下的以都市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影视中,《都市没有地平线》以崇高的格调、干净的情节、纯洁的爱情深深地打动着观众,电影在主题意蕴的张显上有以下的特质:

一、主人公在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质疑中进行着对都市的背叛

程一度的工作是繁忙的,面对他的是一个个电话、一位位客户、一项项任务,无休止的工作,使他这个成功人士缺少温情、感情淡漠。与工作相反,个人生活却是单调、枯燥的,影片中他一个人吃饭时的场景,没有情趣,吃饭的过程中是机械的咀嚼、两眼专注的盯着电视屏幕,然后发出一连串撕人心肺的咳嗽。可是自从遇到曾和他有着同样遭遇的林一丹后,程一度在和林一丹的交往中找到了生活的温馨,不仅对自己的工作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出了质疑,并发出了“我们这样忙碌只是替别人卖东西”的思考,那么王总和阿芳的事件就成了程一度毅然决然背叛都市的导火线。

二、对乡土——大自然的依恋,主动寻找精神家园的诉求

本来程一度和林一丹都来自乡村,对乡土生活有着极浓厚的童年记忆,因而行走于都市的程一度,面对都市的快节奏,残酷的竞争,使他身心俱疲,他虽然在事业上有所成功,但他的心灵却需要一个停泊的港湾,精神需要一个休憩的家园。其实在他俩曾出差的时候,因车坏了,他们被滞留在一个乡村的希望小学里。那里优美的田园风光,那里鲜活灵动的生命,曾使他们怦然心动,心向往之。所以程一度在失意后回到那里,应该是一种自然的心理调适,这是一种对乡土的依恋,更高层次上说是对大自然的依恋,是程一度主动寻找精神家园的一种诉求。从这一点上来说,程一度是明显地传承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怀的,我们说此时程一度所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一种坦然、达观,更是一种承担,一种追求。因为不管是他还是林一丹,他们的支教是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是实现了自我价值,充实了生活,崇高了精神。而且在偏僻的乡村小学支教,程一度事业并没有因此而荒废,相反他的作品还获得了国际大奖。

三、批判低俗、商业化的婚外恋,崇尚传统经典爱情

自从王海鸽《牵手》上影以来,都市婚外恋题材的作品倍受人们的关注,一时间婚外恋影视作品铺天盖地而来,这些作品中低俗的、商业化的婚外恋情一度使一些都市人们失去了生活的准则,迷失在个人欲望之中,使都市人们的婚姻生活蒙上了阴影。但是在《都市没有地平线》中,可以发现程一度和林一丹青的爱情是一种崇尚传统、追求经典的爱情观,程一度对王总玩弄阿芳的感情非常地气愤,并且直接找了王总,没想到王总这个无耻的家伙不但不负责任,还反咬一口,为此程一度愤然辞去了总监职务,离开了地平线广告公司。在此,程一度的挑战王總实际上是向一种低俗的婚外恋现象做挑战,他蔑视都市中商业背后的恶习,人性深处的流毒。和王总相比,程一度对待感情的审慎、纯洁、高尚是令人景仰的,他在林一丹经济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帮助不求回报只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经历,在林一丹为工作遇上困难的时候他鼎力帮助,只因为惺惺相惜,在林一丹喝多了酒以后,他并没有像许多丑恶的家伙一样乘虚而入,他是一位谦谦君子。正因为程一度在做人方面表现出这些优秀品质,所以在和林一丹的爱情上这种崇尚高尚、经典的爱情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也是很难得的。谈到这里,不仅想起了在一部都市网络小说《成都粉子》中,主人公胡向东也是一位广告人,但是胡向东游戏爱情,最终发狂而死。胡向东和程一度同是广告人,但是两人的做人标准、价值取向、情感追求是那么地大相径庭,一个恶俗、一个崇高:一个像魔鬼,一个像天使。和程一度对纯洁情感的捍卫一致的是林一丹对人生的选择,对爱情的忠贞,当她在怀着负疚心理做了公司总监之后,虽然工作很繁忙,但还是没有减少对程一度的思念,所以在“寻他千百度”后,她重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也找回了自己的爱情。说实在地,在欲望横行的现代都市,许多青年男女被金钱、物欲蒙遮了心灵,象林一丹这样的高尚、纯洁、善良的知识女性是很难得的。其实在影片中林一丹有这样的选择是有影子的,那就是林一丹的好友小亭为了爱情甘愿放弃都市,毅然选择跟随着男朋友回老家,后来已婚的小亭又带着孩子陪着老公再一次地来到这个都市来读研究生。可见,小亭这种走出去又飞回来的生活中都始终围绕着爱转的历程潜意识中影响着林一丹,小亭说过的“我已经错过一次机会了,再不能错过这一次了”对林一丹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启发。所以,不管是程一度、林一丹,还是小亭,他们这种爱情观是对久违了的传统的、经典的爱情的重温,是对当下流行的庸俗的、商业化的婚外恋的否定。

出版低俗化与编辑的责任 篇12

1 出版物低俗化的具体表现及出版物低俗化的原因概述

出版物主要包括报纸、期刊杂志和图书。出版物低俗化是指出版物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违背, 或存在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及不良文化, 对读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当前我国出版物低俗化程度逐渐加剧, 接下来对出版物低俗化的具体表现进行阐述。

1) 新闻报道中虚假消息屡禁不止。当前报纸行业发展低迷, 有些出版社为了吸引大众眼球, 捏造虚假新闻, 无中生有。这充分反映了有些新闻出版行业从业人员政治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感匮乏, 职业道德缺失。

2) 大量的期刊杂志、报纸热衷于报道社会知名人物的绯闻、丑闻, 对事实不加辩驳, 捕风捉影, 夸大其词。娱乐新闻版面对于明星、知名社会人士的日常生活过度关注, 各类出版消息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影响了读者的价值观念, 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

3) 当前出版的许多图书都是以“戏说”经典、“恶搞”传统为主要内容, 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小说良莠不齐, 各种打着“爱情”故事名头的, 讲述婚外情、家庭伦理的小说层出不穷, 充斥着各个书店, 严重扭曲了读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导致低俗文化出现的原因有许多, 具体而言主要有3点: (1) 多种文化的冲击。改革开放以后, 西方思想输入中国市场, 外来文化冲击了我国的传统思想, 一些别有居心的国家将西方文化不断输入, 希望通过文化传播影响我国人民的意识取向, 国民对于外来文化又不加分辨, 一味吸纳, 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民众的价值观, 为一些腐朽没落事物的传播提供了便捷, 为低俗文化的传播创造了环境条件。 (2) 经济利益的驱使。出版商社会责任感匮乏、职业道德缺失, 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盲目跟风, 对于出版内容不加挑选, 钻法律的空子, 用低级趣味的杂志图书吸引群众眼球, 以期获得高额利润, 虽然都打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名头, 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的落实到人、落实到书,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不少编辑违背了自身的原则, 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 渐渐的向低俗化发展。 (3) 文化监管不力。文化监管对于文化传播十分重要, 有力的文化监管能够始终鞭策出版商, 避免低俗文化流入市场。

2 避免出版低俗化的有效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出版物低俗化发展的趋势, 文化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必须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 保证我国文化市场清澈干净, 具体建议如下。

2.1 坚决抵制外来糟粕文化引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各个国家的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市场, 有些国家居心不良, 妄图输入糟粕文化污染我国文化环境, 相关单位在要制定相关的文化输入制度, 国民对待外来文化必须正确对待, 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能不加分辨, 全盘引入。总之, 文化监管部门和民众都必须坚决抵制糟粕文化引进中国文化市场, 以免低俗文化污染市场环境, 误导读者三观。

2.2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在图书出版行业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漏洞, 许多出版商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利用法律的漏洞谋取私利, 危害社会。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 监督管理部门真正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 落实管理, 把好监督管理关, 严厉打击低俗出版物, 科学管控, 保证我国文化市场不受低俗文化的侵害。

2.3 培养出版商的社会责任意识

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 出版行业也是如此, 但出版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不能忘记出版行业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 出版商必须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以此为前提, 明确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经济效益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明确的道德底线。当前我国文化管理相关法律确实存在着一些漏洞, 出版商不能为了利益, 钻法律的空子, 打“擦边球”, 应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保证传播的文化积极健康, 确保我国文化传播繁荣发展。

3 编辑人员应具备的主要责任意识

编辑人员是出版物的主要撰写者, 编辑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直接关系出版物的质量, 下文将结合编辑人员在出版物撰写时的主要责任, 探讨如何把握出版物质量水平, 以保证出版物的“清澈干净”。

3.1 政治意识

出版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意识形态, 对于民众起到影响、教育、鼓舞、塑造的作用, 因此, 出版物必须明确政治责任, 树立正确的政治倾向,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弘扬时代主旋律,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必须承担起一定的政治责任, 时刻关注国内、国际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动态, 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 保证出版物的内容始终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 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

3.2 质量责任意识

编辑人员是出版物的主要撰写者, 编辑人员直接决定着出版物的质量, 因此, 提高当前出版物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加强编辑的质量责任意识。编辑在撰写文章的时候必须注意文章内容的选材、逻辑思维的编排, 在选题、组稿、修改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 保证文稿的质量, 尤其是撰写学术性比较强的文稿时, 文章学术性是衡量其质量重要标准, 编辑人员在选题和组稿时对稿件内容的审查应更加严格, 严禁不实的内容出现, 撰写者必须对文稿涉及的专业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广泛收集专业知识参考信息, 掌握学科发展方向, 以保证文稿的专业性。

3.3 效益责任意识

不可否认, 出版物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大责任, 质量问题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 前文以大篇幅的文字概述了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性, 呼吁编辑人员重视出版物质量问题, 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止当前出版行业低俗化发展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追求质量而彻底忽视出版单位的效益问题。

3.4 创新意识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渐渐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 一些传统的文化形式也不能满足当前民众的精神需求。因此, 编辑人员应注重自身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编辑文稿时应该注重观点、内容的创新, 变革文化形式, 将时代元素融入文化传播内容中, 摒弃不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形式, 弘扬正能量。

4 结论

我国文化传播相关监督管理人员对于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市场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加上民众对于外国文化不加辩驳的推崇,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出版物质量参差不齐, 大量的低俗出版物不断涌现, 荼毒了一批又一批的民众, “污染”了我国的文化市场, 严重影响了民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主流文化的传播十分不利, 造成了恶劣的后果。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图书出版行业必须严格控制图书质量, 编辑人员必须明确自身责任, 培养良好的职责素养和专业水平, 紧跟时代步伐, 从根本上杜绝低俗出版物进入文化市场, 荼毒广大民众, 保证文化市场蓬勃健康的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出版业受到信息媒体的强烈冲击, 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 我国许多出版社逐步向低俗化发展, 市场上低俗出版物层出不穷, 严重污染了出版市场的环境。本文简要探讨当前我国出版市场现状, 分析低俗出版物充斥市场的原因, 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明确出版编辑人员的责任。

关键词:出版物,低俗化,编辑责任

参考文献

[1]孙丽.试论出版低俗化与编辑的责任[J].戏剧之家, 2015 (8) .

[2]李岩.孙晓亚.殷畅, 等.焦虑与反思:谁是新闻传播娱乐化、低俗化的操盘手[J].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0 (Z7) .

[3]雷群明.出版低俗化与编辑的责任[J].中国编辑学会年会论文集, 2010 (8) .

[4]蒋建国.消费主义背景下报纸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J].探索, 2010 (3) .

上一篇:隧道通病下一篇: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