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庸俗化

2024-10-13

市场庸俗化(共7篇)

市场庸俗化 篇1

市场经济条件下宗教世俗化的社会影响

所谓宗教世俗化是指宗教在其发展中由于受到世俗社会的影响、振荡和冲击从而导致宗教的神圣性、神秘性逐渐淡化, 并使宗教各个方面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日益密切的过程。世界性的宗教自产生以来, 都经历了一个不断世俗化的过程。“世俗化”已然成为宗教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一种文化现象或思想体系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宗教世俗化当然也不例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宗教世俗化有其独特之处, 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于宗教世俗化的社会影响, 需作出辩证分析, 应充分认识到其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影响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 而是相互交错的甚至是相互转化的。

1.宗教世俗化在宗教的重新定位上满足了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宗教的重新定位不单一的局限在宗教与某一种社会因素的结合, 而是多方面的角度。譬如, 宗教可以作为解读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一把钥匙, 通过这种视角, 再辅之以宗教旅游的方式, 使得民族文化被更多的人所了解, 这既在一定意义上保留了民族文化中的核心成分, 又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至于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这是操作层面的问题。就宗教的组成部分而言, 宗教组织和宗教礼仪的调整, 使得宗教在形式上更加倾向于世俗的社会生活。比如教会举办的老人俱乐部、婚姻咨询处、母亲育儿班、旅游观光等, 实际上都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不大, 但是却能满足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这一系列宗教世俗化现象的出现, 都说明宗教世俗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现在的宗教组织机构更加倾向于社会组织, 这些组织机构所开展的社会活动能促使人们更多的关注现实生活。就宗教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而言, 宗教世俗化使宗教价值与既有的社会伦理价值之间的断层出现弥合的可能性。这里所谈的宗教价值主要指宗教的伦理道德价值。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日益严重, 于是宗教伦理道德中的合理成分成为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的一个方面, 宗教在宣扬其基本教义的同时, 大力宣扬其对社会有利的道德规范。

2.宗教世俗化把宗教由社会生活的核心移向了社会生活的边缘, 宗教变成了私人的“爱好”, 宗教的这种多元化、个人化, 使宗教的存在有了自我需要的基础

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渗透到包括宗教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当中。市场当中的供求关系, 在宗教领域当中同样存在, 为了继续生存下去, 它不得不向有选择信仰自由的“顾客们”推销自己。于是, 传统宗教不得不改变自己去适应“顾客”, 从而使世俗化的宗教活动也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宗教组织机构不能不考虑消费者的“爱好”和他们对商品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对于宗教世俗化的社会影响就要做出具体的分析。一方面, 从消极的意义上看, 这有可能使宗教过度的商品化, 虽然宗教的商业性行为无可非议, 因为宗教人士也是人, 他们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收入, 否则宗教不可能实现“自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宗教的这种发展趋势势必会受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近几年来, 中国各地民众烧香求佛的现象日渐兴盛, 各地趁机耗费巨资广建庙宇。人们发现, 在缭绕烟雾背后, 已不再是打坐修行的和尚, 而是一些见钱眼开的开发商等。他们投资建庙, 大发横财。宗教世俗化的发展超出了一定的范围, 产生一系列的现实困境。例如:在全国范围内造神运动的兴盛;新兴宗教和邪教、新型拜物教的产生;神圣感的凋零、道德意识的下降。另一方面, 从积极的意义上看, 这种世俗化倾向使宗教扎根于个人意识之中, 而不是扎根于外部世界之中。于是, 宗教不再涉及宇宙或历史, 而只是涉及个人的生存处境或心理状态, 成为人们现实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

3.圣俗交织的宗教旅游现象也是宗教世俗化的一个影响

神圣与世俗通过宗教旅游的方式表现出来, 人们通过了解宗教的各种外在形式从世俗世界走进神圣世界;然后世俗生活使人们再次远离宗教的各种符号, 又从神圣世界退回到世俗世界。在这一过程中, 游客的心灵空间也浸透充满了神圣与世俗的对立划分与交织互构。这样一种圣俗的统一和对立可以更好的帮助现代人站在一个文化的视角上去解读种种宗教遗迹。尤其对于民间信仰而言, 各大宗教在民间信仰中的相互融合现象异常的普遍, 当然这与一定的民族心理素质有关, 也同样反映出宗教世俗化所带来的一种圣俗的普遍融合。宗教旅游为宗教世俗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的影响, 宗教旅游中难免会出现异化的现象, 所谓的异化就是在发展宗教旅游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 使宗教旅游的发展出现不可持续的过程和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起, 我国宗教旅游发展迅速, 形成了一股全国性的“宗教旅游热”现象。然而在我国宗教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 存在非常盲目的宗教旅游开发, 宗教文化庸俗化、商品化和旅游者迷信消费等异化现象, 严重阻碍了我国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致使圣俗交织的宗教旅游成为了迷信活动的保护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引导宗教世俗化向适应社会的方向发展

宗教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宗教的世俗化过程。只能说是宗教适应现代社会的一种自我变革。因此, 世俗化不是宗教的灭亡, 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宗教世俗化是一种长期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这也是宗教世俗化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趋势, 要在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基础上协调立场、增进共识,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引导宗教世俗化朝着更加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这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也有利于宗教按照自身规律正常发展。

1.宗教作为解释世界的方式之一, 要更加重视自身的文化意义

当世俗化的过程让宗教对自身有了一种文化上的定义时, 宗教生活就更加世俗化了, 虽然宗教正在失去它原来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但是宗教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却日渐重要。在当代, 一个没有文化内涵、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的宗教是没有前途的, 文化内涵、文化素质和文化品位是宗教活力之所在, 而这种素质与品位的培养, 既需要宗教自身的自觉性又需要社会给予一定的引导, 而不是盲目地借着文化的名义, 肆意地破坏宗教遗迹, 比如对一些佛教的洞窟、寺院进行修缮的过程中, 毫无节制地掺杂现代人的理念, 使得这些古迹丢失了原本的文化底蕴。

2.剔除宗教世俗化过程中的迷信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活, 尤其是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在社会压力剧增的今天, 人们会寻求一定的心理安慰, 这就给迷信活动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许多迷信活动都打着宗教信仰的幌子谋取钱财, 实际上这种活动与宗教信仰完全不同。它们损害了宗教的神圣性, 只能在现实层面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但是这又是宗教世俗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现象, 对于这类迷信活动要有清楚认识, 不能将其等同于宗教信仰。

3.以一个宽容的心态看待人的现代化与宗教世俗化的不同步性

宗教的世俗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人的现代化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必然走在宗教世俗化的前面, 人为的干涉宗教世俗化, 过分的要求它按照人类本身的意志去发展, 必然会产生出一系列的问题。人类本身的内在超越性, 决定了宗教世俗化的发展速度与轨迹, 不可能与人的现代化同步进行, 对此我们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态。但是在现代性扩张的社会变迁过程中, 一个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宗教组织既要处理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发展要求, 又要充分保护自身的内在本质要求, 保持其超越于世俗社会的神圣性和超越性, 避免过度的世俗化, 又需要人的现代化思维方式的引导。

宗教世俗化理论的价值在于它是对宗教的现代命运的伟大猜想, 它的这个意义不可抹杀。对于宗教世俗化理论的解读不在于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宗教的价值, 而是能够回到宗教世俗化的现代背景中, 更好的回答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究竟有哪些。也就是在社会现实层面上把握现代性与宗教变迁的动态关系, 当宗教世俗化与宗教旅游结合在一起, 它产生的社会影响存在双面性;当与文化结合在一起,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 也存在双面性。这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宗教世俗化的表现和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 对于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世俗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 但是适当地加以引导是必要的。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宗教不但没有消亡, 反而以一种世俗化的方式继续发展着,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宗教世俗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在这个大背景下, 宗教世俗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作者在思考宗教世俗化带来的社会影响的基础上, 认为对于宗教世俗化要给予一定的引导。

关键词:市场经济,宗教世俗化

参考文献

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65.

市场庸俗化 篇2

选题随意

“问题即课题”是基于降低课题研究的难度, 打破课题研究神秘化这个背景提出的, 现在看来, “问题即课题”, “挖到篮里都是菜”, 无疑把课题降到了一个太低的水平, 有必要加以澄清。问题是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课题是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亟待解决的事项。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 问题千头万绪, 各种各样, 有大有小, 有难有易, 有真问题有伪问题, 有与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 也有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不大的问题。从问题的类型来看, 有直接性问题, 探索性问题, 反思性问题。如果不加选择, 就把这些所谓的问题当成课题研究的话, 一方面教师的精力达不到, 另一方面, 研究也缺乏意义。因此, 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呈现出来的问题, 教师必须学会选择。要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能力来确定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转化为课题的问题具有如下特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教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解决;大小适当, 具有实用性、可行性、客观性的特点。把问题转化成课题很关键, 要将一个简单的日常问题进行有效转化, 使之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才能得以持续深入研究。有些问题虽然平常, 看似毫无深度和价值, 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矛盾。许多问题虽然本身没有新意, 但是研究角度、方法、效果不同则可以有新意, 有创新性, 这需要研究者具有一定的辨别、判定、选择能力。

过程粗糙

“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倡导“反思即研究, 教学即行动”。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是指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有效的教学才能称之为行动研究, 无效的教学是不能称之为行动研究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存在研究过程不到位的现象。在管理部门方面, 表现为指导、督查不到位, 不能定期召开相关会议, 阶段性总结不及时, 中期评估马马虎虎, 甚至没有。从教师方面来说, 压力主要来自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题研究方面压力相对要小得多。因此, 教师对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存在急功近利思想, 看不到课题研究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过程浮躁, 不能把小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能踏踏实实地开展研究工作。

成果单薄

“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倡导“效果即成果”, 结题变得相对容易, 这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机会, 另一方面, 把握不当也会对教师产生不良的影响。课题研究的效果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不可一蹴而就。在研究周期短, 研究过程不扎实的情况下, 课题研究的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如果课题鉴定方面要求不严格, 虽然课题组没做多少实质性的工作, 却可以顺利结题并获得荣誉, 教师对课题研究成果由原来的“遥不可及”转化为“唾手可得”, 这使原本对课题研究感觉深不可测的教师认为不过就那么回事。研究成果表面上遍地生花, 实则效果不佳, 一片虚假的繁荣。

市场庸俗化 篇3

导游是一门人际交往艺术。导游艺术的美从本质上讲是语言艺术的美, 这种美的本质是静态美:导游词文字辞藻的生动、华丽、朴实、含蓄, 或气势磅礴或委婉动人;这种美的精髓是动态美:导游词的口语化表达流畅、舒展, 或深入肺腑或沁人心脾。高质量的导游语言是导游词和导游讲解的高度统一。

1.1 导游词与导游讲解的关系

导游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讲, 导游词是导游员在导游活动中使用的全部讲解语言的总和。它涵盖欢迎词、自我介绍、天气信息、市情概况、沿途讲解、景点讲解、导游和游客的语言互动和欢送词等诸多方面。广义的导游词是文字性导游词的语言“活化”, 在导游实践活动中, “导游词”和“导游讲解”经常互相指代, 即意义等同。

狭义的导游词是指“导游人员为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的过程中, 对景点以及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和讲解的文字”。[1]狭义导游词的本质是文字资料, 是单个景区、景点、建筑或景观小品概况的文字具体化, 指向性比较明确。导游词不是各种资料的文字堆砌, 而是历史、自然、人文社会知识的融合和再创作过程。在实践中, 具体景区和景点的导游词没有固定不变的权威版本, 既有的导游词仅对导游员起辅助参考作用。导游员必须根据出团导游时的具体情况对导游词进行调整, 通过导游讲解对文字导游词进行语言表达的二次创作, 并内化为自我的导游词。由此可见, 从狭义上讲“导游词”和“导游讲解”是有本质区别的。“导游词”是文学化的文字资料, 而“导游讲解”属于传播媒介, 二者适用于不同的科学研究范式。

从狭义的角度对导游词和导游讲解进行区分, 有助于人们认清导游词解说庸俗化问题出现的层面, 并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可行的研究思路。

1.2 基于语言逻辑的导游词模块结构

从语文的角度考察, 导游词的篇章段落间具有语文逻辑结构, 这种逻辑结构是伴随导游词的创作过程由篇章段落间的“起承转合”关系体现的, 是串联导游词的文字线索, 是真实存在于字里行间的, 因此导游词的这种语文结构可以被称为导游词的“一维空间”即文字维度。

从语言传播的角度考察, 导游词文字背后隐含“文字意象”。导游员在解说导游词的过程中将这种意象传递到游客的头脑中, 并由游客在观看到景观时将抽象的文字意象具象化, 由此形成游客对景区景观的系统感知。“文字意象”是系统化和模块化的, 和真实景观可以形成一一对应关系。为了便于游客顺利形成对景区的系统感知, 导游词编写者会按照导游真实的带团游览动线来编排篇章段落, 而“文字意象”就由虚拟的游览动线顺序串联, 因此导游词的这种传播结构可以被称为“二维空间”即虚拟维度 (如下图所示) 。

导游词的模块结构是沟通文字导游词和导游讲解的桥梁。导游词解说庸俗化问题与模块构成和逻辑顺序有一定关系。

2 人文类景区导游词解说庸俗化现象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旅游系 (原旅游系) 2011级旅游英语专业87名学生开始为期一年 (0.25学年+0.25学年+0.5学年) 的实习。其中42名学生在一年的实习中从事了不少于6个月的导游实习工作并承担了实质性的导游接待任务。笔者选取其中的40名学生做调查分析, 采取跟团调研、实习生访谈、游客访谈和旅行社反馈等方式, 重点考察了实习学生对秦皇岛市富有代表性的人文类景区 (天下第一关、孟姜女庙、老龙头和秦皇求仙入海处) 的导游词解说情况, 以笔者和第三者的直观体验和感受为依据, 对实习学生导游词解说中的庸俗化现象进行了梳理。人文类景区导游词解说庸俗化呈现出以下现象:

2.1正史“戏说”趣味化

正史中的史实和人物事件是保证人文类景区导游词和导游讲解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基石, 是导游树立“学识权威”的核心依靠。景区导游词中的正史描写往往没有感情色彩略显生涩, 导游员在使正史生动化的讲解过程中常常错用导游技巧, 偏离客观性和科学性原则, 反而丧失自我权威。这其实是导游词解说庸俗化的一种表现。

部分导游在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时候, 时常基于历史过度“演绎”人物的生活, 出现古代人讲现代话做现代事的趣象;亦有导游在讲述学术界尚存争议的史料时, 夹杂个人的主观判断消除歧义来体现权威, 引起高层次游客的反感;在涉及明末清初的人物讲解时人物关系错乱, 电视剧中的“秘史”与“戏说”常被导游当做史实来讲解, 趣味有余可信度不足。

2.2神话传说迷信化

神话本是一种幻象产物, 是古人对未知世界的认知和解读, 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2]传说亦是神话的一种, 往往与特定的时间、地点有关。[3]实践证明, 导游在做景区解说的前端部分, 运用神话传说做铺垫过多过杂, 游客的兴趣点难以向目的景观聚焦;导游时常借由他处或完全编造的神话传说夸大本景观的重要性;涉及史实人物诞生或往生的故事则充斥着“神”、“仙”或“鬼”的出现;“托梦”、“转世”甚至“附体”等含有明显封建迷信色彩的词汇出现频率很高;具有宗教符号意义的景观解说不清甚至谬为迷信;诸如“八卦”和“风水”等属于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 导游往往不能正确理解, 时而被理解为宗教, 时而被用来解释迷信现象, 进而出现重大常识性错误。

2.3借古喻今误导化

导游为吸引游客对讲解内容的兴趣, 会将游客关注的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和人文景区的背景故事相联系作比较。这种由“实景描述”、“背景介绍”和“引导认知”三个层次[4]组成的讲解模式本身是导游词和导游讲解技巧高度融合的亮点, 但在现实中也往往成为人文类景区导游词解说庸俗化的“重灾区”。

“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和“帝王后宫嫔妃制度”常被用来和当代的婚姻问题与情感腐化相提并论, 确有不良和错误舆论导向的嫌疑;热播后宫电视剧所引发的“后宫哲学”以至“厚黑人际关系学”也用来将古人的成败功过模式化、简单化, 甚至和现代的“成功学”和“办公室哲学”等职场理论相联系, 此难言为适当, 对青少年游客危害甚大;很多导游在解说才子佳人故事和趣闻时“歌伎”与“歌妓”不分贻笑大方, 内容含蓄但寓意却粗俗不堪。

3原因剖析

当前在一线从事导游工作的导游员“学生化”和“年轻化”的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在暑期, 一线导游员不足, 旅行社利用旅游专业学生作为“实习导游”或“临时导游”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旅游专业实习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人文景区导游词解说中的问题, 在一线导游员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3.1导游讲解过程原因

(1) 年轻导游缺乏生活体验。

目前我国新生代导游员的年龄已经进入到“90后”年龄段。这群年轻导游不但缺少工作实践经验, 而且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对生活缺乏足够的体验, 生活常识和社会常识极度缺乏。导游员对人文历史景区景点难以形成切身的内化体验, 在将导游词口语化表述的过程中, 不能将历史事件和人物还原到现实的景区景观和建筑上, 而是臆造和想象历史事件的发生, 情节离奇和不尽合理的故事便由此形成。

(2) 导游员自身对人文历史缺乏足够兴趣。

“90后”导游中间的读书风气较弱, 导游缺乏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深度关注。流行文化对年轻导游的吸引力远大于人文历史对他们的吸引力。年轻导游利用讲解技巧来弥补基础知识不足的趋势渐强, 这种导游讲解过程中“走捷径”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对导游员的学习形成了反向刺激, 鼓励了导游将兴趣点放在技巧上而不是知识上。

(3) 讲解过程中的媚俗与讨好游客倾向。

新生代导游间的竞争激烈, 导游生存压力较大, 导游和游客的关系失衡导致导游员委身迎合游客的观念流行。导游讲解的底线越来越低, “存在即合理”的实用主义对年轻导游形成误导:只要游客喜欢的就可以说, 只要游客爱听的就应该讲。因此讲解过程严谨性和道德感的丧失必然导致讲解过程的庸俗化。

3.2导游词原因

(1) 模块结构比例失调。

导游词其自身模块结构失调也是导致导游词解说庸俗化的重要原因。有些导游词正史叙述过多, 自身刻板晦涩难于引起导游的兴趣, 通过解说的传播过程引起游客的兴趣就更加困难;还有一些导游词引述的故事流行于民间, 口耳相传鲜见史料记载, 神话传说怪诞神奇, 玄学义理云山雾罩, 本身也经不起游客的细细品味和推敲。在模块安排上, 应该故事出现的地方没有出现, 应该故事淡出的时候没有淡出, 导游词没有起到衬托和烘托人文景区主景的作用, 历史模块、神话模块和旁白过渡模块的衔接生硬, 不便于信息的便捷和高效传播。

(2) 模块结构缺失。

导游词在纵向篇章段落结构上, 欠缺介于正史史实和神话传说之间的资料文献, 使得导游词结构“骨感有余”而“韵味不足”。整体导游词文字的框架结构和逻辑结构完整, 但是缺少饱满充实、值得回味和品味的故事。这种故事是历史的真实事件, 有完整的记载和出处仅见于民间传录, 既不是虚无的神话, 又不是民间口耳相传的趣闻, 也没有被正史收录。这种模块的缺失, 降低了导游词史料来源的多样性和可传播性, 实际上为导游员恣意庸俗化导游词解说提供了机会, 助推了人文类景区导游词解说庸俗化现象的发展。

4解决策略

人文类景区导游词解说庸俗化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旅游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 首先要提出解决庸俗化问题的对策和策略, 只有沿着正确的策略方向进行改革尝试, 才能为下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案提供条件。

4.1增加年轻导游员的旅游享受体验

诸多“90后”导游员在从事导游工作以前, 生活学习环境封闭, 对旅游活动本身非常陌生, 甚至没有过作为一名普通游客到人文类景区参观游玩的体验。学校、实习基地和旅行社应该三方共同努力在教学和培训中, 丰富学生的生活, 组织学生到人文类景区试玩, 让旅游专业的学生体会到旅游活动的乐趣, 从游客的角度获得高质量的服务体验, 接触社会感知生活并收获生活和社会常识经验, 进而使学生能换位思考, 把高质量的服务再反向传达到游客身上。

4.2重视语文和历史等传统文化课教育的创新

高职类院校旅游专业导游方向学生的培养方案应加强基础文化课的开设, 有针对性地恢复并完善语文和历史等课程。语文课程应重点向学生传授当地的诗词歌赋文化, 并引导学生赏析文学, 喜欢文学;历史课程应摒弃传统编年体式教学模式, 以旅游地人文历史遗迹中的史实和人物设计教学单元, 围绕人物和事件展开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适当减少正史陈述, 让学生辩证看待各种神话传说, 增加民间传录、杂记等“野史”中故事趣闻的讲授, 保证历史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 增加课程乐趣, 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

4.3重视野史在导游词模块结构中的作用

所谓“野史”非杜撰的历史, 亦非荒诞的历史。史学家谢国桢曰:“凡不是官修的史籍, 而是由在野的文人学士以及贫士寒儒所写的历史纪闻, 都可以说是野史笔记, 也可以说是稗乘杂家。”[5]野史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人物生活、情感、秉性、爱好、逸闻趣事和民间风俗等。人文类景区导游词应该丰富史料来源, 客观描述和评价景区, 用野史资料来丰满导游词的内容, 剥离并删减冗余的神话传说, 压缩非核心内容的正史叙述比例, 保证导游词严谨客观的基础上, 提升导游词的趣味性、可传播性和可接受性。

同时, 野史在导游词模块结构的安排上, 应按照导游动线的顺序结构, 在景区辅景、配景和主景的导游词解说中出现, 即景物导游词应该是正史与野史的组合, 而在景物前后的导入性故事和引申性故事介绍则可以是正史和神话传说的灵活搭配。单独出现的人物故事则可以积极利用野史, 塑造生动而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

综上所述, 全社会只有对人文类景区导游词解说庸俗化问题重视起来, 才能形成合力, 把人文历史旅游资源的导游讲解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摘要:高质量的导游词解说对人文类景区的旅游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一线导游员队伍年轻化趋势的到来, 人文类景区导游词解说庸俗化问题逐渐突出。正史媚俗、神话迷信过度、古今对比误导是在年轻导游员队伍中显著的解说庸俗化现象。从导游员、导游讲解过程和导游词三个方面有针对性破解桎梏, 是解决人文类景区导游词解说庸俗化问题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人文类景区,导游词解说,庸俗化,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导游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1.

[2]商崇梅.试论神话传说文本中的民族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 :72.

[3]李建仓.中外神话传说对后人创作及后世文化的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 2003, 11 (4) :123.

[4]付岗.人文景观导游讲解与旅游文化审美整合[J].燕山大学学报, 2002, 3 (2) :78-79.

析媒体低俗化 篇4

媒体低俗化——谁之过?

1999年12月在加拿大互联网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脱衣新闻节目“赤裸新闻”。这种脱衣新闻的所有主播均为女性, 年龄在20岁到43岁之间, 每位女主播会一边报道新闻, 一边慢慢地脱光衣服。该节目推出后大受欢迎, 每月观众人数从400万增至600多万。

俄罗斯M1电视台率先开创全球电视台裸体播报的先河。在《赤裸裸的真相》这个节目中, 主播边播新闻边脱衣服, 到新闻播报完主播已经全身一丝不挂。该节目推出后, 收视率极高, M1也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台之一。

2002年5月15日出版的《新周刊》封面是女性身体的“1/3”——肩部以下, 腹部以上, 处于视觉中心的图案是两个硕大无朋的乳房, 乳房被描绘成足球形状, 在乳房线上, 赫然标注一行黄色大字“世界杯期间的外遇”。这就是《新周刊》的“世界杯专题”。

上面的几个例子反映了媒体普遍存在的低俗之风,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在中国, 低俗之风已经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起被公众列为传媒界的“四大公害”。有人批评现在的媒体“明星取代了模范, 美女挤走了学者, 绯闻顶替了事实, 娱乐覆盖了文化, 低俗代替了高尚”。翻开报纸, 明星的奇闻轶事以及各种绯闻被娱乐记者炒得不亦乐乎, 几乎达到了“反手为云, 覆手为雨”的地步。再打开电视, 各种含有凶杀情节的警匪片成了“主角”。点击网络, 一系列有关性的内容触目即是, 各种美女图片在你眼前上下翻飞。

究竟是谁制造了媒体的低俗化?有人说有什么样的媒体就有什么样的读者, 媒体应该对低俗化负责任;也有人说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媒体, 是受众的求奇心理和需求使媒体走上低俗化之路的。

笔者认为, 对于媒体的低俗化谁该负责这个问题, 不应简单地归咎为是受众或者是传播者单方面, 虽然传播者在这中间要负的责任可能更大一些。

低俗化——追本溯源

媒体低俗化现象早在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就已存在。19世纪30年代, 商业报刊在美国兴起并成为报业发展的主流, 商业化社会的金钱观成为媒体的主宰力量, 新闻媒介以牟取最大的利润为目的, 不择手段, 广告可以冒充新闻, 新闻可以借助幻想, 甚至以讹传讹, 虚假新闻充斥报端。19世纪末, 美国报业出现了黄色新闻浪潮。以普利策经营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经营的《纽约新闻报》为主, 报刊大量传播凶杀、暴力、色情等刺激性报道。而在1895年, 亨利·塔曼则把《丹佛邮报》办成典型的黄色报纸。黄色新闻的流行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后果, 人们对其负面影响深恶痛绝。一些严肃、庄重的报纸兴起后, 以黄色新闻浪潮为代表的媒体低俗化现象就逐渐衰退下去。1896年美国《纽约时报》发行人奥克斯提出, 应“刊载一切适于刊载的新闻”, 不要让那些色腥新闻、私生活实录以及通过门缝中窃看得来的报道, 玷污了早餐的桌布。1841年, 美国著名近代报人霍格斯·格里利创办《纽约论坛报》, 他在创刊词中称:“我们将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他们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权益。将摒弃许多著名便士报上的不道德的、下流的警察局新闻、广告和一些其他材料。”

中国媒体的低俗化现象是伴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出现的。在逐步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市场因素的制约作用开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 尤其突出地显示在终端环节——受众市场的占有上。 (1) 在新闻传播由媒介本位转向受众本位后, 新闻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双重属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媒介产品的二次销售成为媒介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激烈的竞争中, 各类媒体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分得一杯羹, 资金是至关重要的。在媒介产品销售链中, 一次销售发生在媒介与受众之间, 媒体将其产品出售给受众, 受众为购买此类产品支付小额费用。真正为媒体盈利的是二次销售环节, 媒体将受众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在美国, 为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 广告商每年支付的费用要超过一千亿美元。 (2) 中国报业同全球报业一样, 其收入的60%乃至80%以上来自广告的收益。广告商投放广告的着眼点具体来说就是报纸的销量、电视的收视率、广播的收听率、网络的点击率。

如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抓住受众的眼球, 成了每一家媒体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在这中间, 市场因素负面的消极作用开始显现:一些媒体片面追求市场轰动效应, 片面追求所谓社会热点报道, 令一些格调低下、庸俗无益的作品出笼。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说过, 如果报纸的格调低一点, 读者数量就会多一些。他还坚信:“性、体育和比赛”是报纸热销的三大要素, 更是传媒赢利的利器。因此在他接手《太阳报》之后, 把这份枯燥的政治报纸变成了黄色小报。《太阳报》的性标签和色情武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它的发行量因此一路飙升。

默多克的话提醒了我们:媒休到底应该为受众提供什么样的新闻?是他们“应知”的还是“欲知”的?

低俗化——受众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认为, 所谓需要, 即为生命体处于缺乏状态而出现的体内自动平衡倾想和择取倾向, 这种缺乏状态, 既包括生理缺乏, 又包括精神需要。处于种种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 生命体就会自觉产生择取缺乏物以平衡自身的“行为动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说, 他认为, 人的需要, 表现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5个层次的需要, 低俗新闻满足的是受众最低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 这个层次的需要最容易满足

但是一份严肃的高级报纸, 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受众最低层次的需要, 他们要去不断挖掘受众高层次的需要, 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受众的需求反映在新闻传播上, 即分为“应知”和“欲知”。“应知”对应的是读者的需要, 而“欲知”对应的则是读者的期望。“应知”的内容大多具有指导性的内容, 而“欲知”的内容则可读性较高。隐藏在“欲知”背后的是报刊的发行量广播电视的收听收视率、网站的点击率, 直接和媒体的利益挂钩。“应知”和“欲知”二者是对立矛盾的关系, 如果度把握得好, 二者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 但是如果失度的话, 则有可能偏向一方, 如过于偏重于“应知”内容的传播, 则媒体很可能会在市场中没有立足之地, 不受读者欢迎, 如过于偏重于“欲知”内容的传播, 则媒体极有可能走向低俗化。

低俗化——不能走下去

媒体对低俗化内容的宣扬, 给受众营造了一个虚拟的偏离真实的环境。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 媒体提供的内容诉诸于大众的感官刺激, 从而受众看到的全是“星、性、腥”的内容, 这些虽然能够暂时满足受众好奇心的需要, 但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媒体的发展的, 而且会导致媒体公信力的缺失。这样的教训不是没有。早在19世纪末美国兴起报业黄色浪潮时, 我们就已经看到其结果了。尽管《世界报》和《新闻报》曾经名噪一时, 吸引了不少注意力, 但是时间越长, 受众对黄色新闻的负面影响越厌恶, 最终黄色新闻还是走向了衰落。

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国家, 媒体都不是纯粹盈利的工具, 它们承担着诸如“代表舆论、供给新闻、灌输知识、提倡道德” (徐宝磺《新闻学》) 的任务。在中国, 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代表党和人民说话。鉴于媒体特殊的社会性质, 媒体就应该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媒体不仅是社会环境化守望者、监测者, 更是先进价值观、健康审美观以及优秀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 决不能为了所谓的“眼球效应”、经济利益忽视甚至摒弃自己弥足珍贵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

远离媚俗, 需要媒体的自我觉醒, 更为紧迫的是建立相关制度, 规范媒体的行为, 只有制度才能让媒体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不断完善。正在进行的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就是表明了相关部门这方面的决心。但抵制低俗之风仅仅靠政府作为是不够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建议建立新闻评议会。新闻评议会在社会责任理论取代自由主义理论时, 就在西方一些国家建立起来了, 但是在中国一直还没有起步。新闻评议会是介于官方和民间的半官方性质的组织, 可以监督媒体, 将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 促使媒体自觉地抵制低俗新闻, 将精力集中在如何提供高品质的新闻以满足受众上, 使媒介营销的不仅仅是“注意力”, 更是“品牌忠诚度”。

注释

1 童兵、展江、郭青春《新闻传播学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P5

如何避免新闻“媚俗化” 篇5

1.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从新闻媚俗的危害结果分析, 其危害性影响的范围极为广泛, 包括广大受众的价值观、道德观、精神内涵以及生活方式, 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更甚, 为了改善这种现象, 传媒管理机构立即出台了各种限制媚俗化新闻信息的传播, 但收获的成果甚微, 只能指标, 根本无法遏制其根本。道德是维系一个民族、社会发展的根本, 是稳固社会思想的基石, 因此避免新闻媚俗的关键应在于重建受众的道德规范体系。目前, 我国当代主要树立的是为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 但由于现实和历史的种种原因影响, 我国的道德构建仍然任重道远, 存在严重的“道德滑坡”以及“道德真空”现象。这也是导致新闻媚俗“钻空子”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应根据当代中国现状, 继承民族伦理道德传统中比较积极、优良的一面, 有目的性、选择性的改造、整合到当前现行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中, 进而重新构建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同时也应该不断学习、借鉴中外一切优良的道德资源, 打造极具中国文化特色、更加完善的伦理道德体系。

2. 加强新闻媒体自律, 打造健康的媒体空间

2.1 重拾社会责任, 强调传媒职业精神。

新闻媚俗主要是由于新闻产业市场机制所引发的媒体职业角色和媒体生存、发展以及利益之间相互冲突的结果, 新闻媒体是党、政府的“喉舌”, 具有宣传党、政府政策、方针的社会责任, 是一种服务社会文明的角色, 但是作为一种经营主体, 新闻媒体是一种文化企业, 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 为了生存而逐渐淡化了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现在的新闻传媒越来越向低俗化发展, 不管是职业态度还是职业观念都与传统的传媒职业渐行渐远, 很多媒体丧失职业精神, 违反职业道德。当然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 但媒体缺乏一定的自律意识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传媒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关的权能机构以及部门, 制定可行性高的自律规则, 建立新的新闻批评体系, 加强对新闻媒体以及从业人员的监督、检查, 重新整治传媒的市场秩序。同时应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自身道德素质,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

2.2 倡导媒介教育, 提高受众的辨别能力以及媒介素养。

想要避免新闻媚俗, 应从两方面着手, 不仅应该从新闻媒体报道根源上切断蔓延趋势, 同时也应该加重受众对媒介的辨别能力, 让受众能够自觉意识到媚俗信息的低级庸俗, 自觉抵制低俗化信息的干扰。我们应通过主流媒体来遏制低俗化商业媒体对受众的负面影响, 首先对于一些不良文化广告以及设施应该进行查处, 鼓励受众从他们的身份、地位重新审视媒体, 加强受众的媒介教育, 提高他们对各种媒体的认识, 学会用批判的态度去分析、接触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传媒信息, 指导受众学会正确解读传媒信息背后蕴藏的意识形态。让受众正确了解媒体的职能和作用, 对我们的意义, 选择正确的媒介信息满足自己真正的需求。

3. 加强政府和社会的监督

首先应加强政府的有限管理, 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关或制度, 加强对新闻领导者以及新闻事业的管理, 比如可以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准入考核, 考核通过者颁发许可证。同时对于一些新闻媚俗者以及媒体应加强惩罚力度, 对于新闻媚俗者应进行封杀或曝光, 对其作品及本人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后予以社会公布。对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而不顾职业精神以及社会责任的媒体应及时清理出传媒市场。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完善相关立法, 通过法律手段杜绝新闻媚俗, 现阶段应先进一步修补并完善现存的司法体系, 加强现行法规的执行力度。其次应建立公共信息交流平台, 将受众也纳入媒体行为的舆论监督行列中, 政府部门应协助社会各种人士组成民间独立的受众投诉委员会, 从而使社会各界人士均可投诉新闻媒体传播中的问题, 加强对媒体的监督以及道德审判。媒体也可以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不断调整、改善信息传播品位。

民生新闻媚俗化探讨 篇6

1.1 媒体追求利润

新闻媒体行业的利益竞争已经不是秘密, 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认为新闻的内容形成受到几率原则的影响, 影响因素包括新闻专业的惯例、组织规范、新闻工作者特质或者更加宽广的社会因素, 但是传播科技的出现更加速媒体特别是报纸行业的商业化;所有权的转移也更强化新闻媒体追求利润的动机。追求高额的利润是新闻媒体在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的媒体行业如雨后春笋, 造成的结果就是竞争压力空前增大, 但媒体行业的利润空间的增长速度却不能和新兴媒体业的数量增加速度成正比, 所以迫于竞争压力, 许多新闻媒体会想出各种办法增加自己的阅读用户, 在这些媒体行业者用各种手段竞争的情况下, 民生新闻的媚俗化慢慢露出头角, 一开始, 民生新闻媚俗化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也为各大新闻媒体带来了一大笔收入, 因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集信息传播与公民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新闻传媒能做出这种改变是让人不敢相信的, 人们趋于好奇会去阅读这样的民生新闻报道。但是人民大众的好奇心在广大媒体行业看来这是一个争夺利润的切入点, 随之而来的就是民生新闻媚俗化出现在了各大新闻媒体的版面上。甚至有许多的新闻媒体人称只要群众需要, 我们就满足, 完全把民生新闻的教育理念抛诸脑后。

1.2 媒体追求收视效果

随着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 报纸已经不是唯一的民生新闻传播方式, 加上现在的社会节奏很快, 人们甚至不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去看纸质新闻, 电子科技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电子阅读, 视屏阅读, 这些阅读方式也有逐渐取代纸质报纸的趋势。清华大学教授李光布认为, 在高度商业化的媒介社会里, 人们的注意力大大缩短。在以前我们能够获得信息的方式很少, 我们可以将一份人民日报从头看到尾, 仅有的几个电视节目我们也可以从节目播出看到节目结束, 但是这种情况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 社会快节奏给了我们一种高效率的错觉, 我们在阅读报纸或者看视频新闻的时候会快速的浏览, 我们会去寻找对我们有价值和符合我们兴趣的新闻内容, 而各大民生新闻媒体也抓住了人们的这样一个心理, 但我们的这种心理让他们感觉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有快感, 刺激的新闻内容, 于是各种暴力的场面, 搞笑的谈话, 色情的图像被新闻媒体采用, 广告商为经常能看到这样媒体节目提供大量的赞助或特约播出。由此以来, 人们只关注能抓住眼球的血腥、色情、丑闻、搞笑的画面和内容, 不再去关注民生新闻的本身, 对身边应该关注的问题也不在关注。李希光认为:“媒体的日趋商业化和争抢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 促使大量偏离新闻理念和基本原则的坏新闻一一涌现, 民生新闻也变得不核实, 不准确, 不公正, 猜测, 低级趣味。”

1.3 媒体人忽视新闻专业理念

上面我们已经说到许多新闻媒体将群众的需求当作自己的新闻动机, 完全抛弃一个新闻媒体工作者的原则和理念。我们的新闻媒体视读者为消费者,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我们的读者和新闻媒体者双方受到损失, 因为如果一旦新闻媒体者一味的迎合读者的需求, 读者会只顾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去索取有刺激感和快感的报刊报道和视屏报道, 而这样我们的人民群众在民生新闻里只能收获刺激和快感, 无法从新闻里获得太多有用的东西, 垃圾新闻不但不会提高我们人民群众的素质, 相反还会使我们的国民素质日渐下滑, 人们追求新闻报道的有趣而导致自己的审美扭曲, 情趣低下。除此之外, 我们的消息来源也被控制, 现在我们只要打开任何新闻媒体的娱乐版面, 里面到处充斥铜臭味,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被大打折扣, 许多新闻人物为了自身宣传, 不惜败坏名声, 让广大人民群众嬉笑怒骂, 他们的目的就是想借人民群众的舆论风暴增加自己的知名度, 通过炒作让自己的作品深入人心, 甚至有的人不惜打破道德底线, 只为了那一时的金钱和利益。这样的结果是人民群中不再相信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他们纯粹以一种看客的心态去浏览新闻报道, 不相信能从中活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新闻报道成为了一种大众娱乐, 而不是一种信息传递, 更谈不上教育人民大众, 提高公民素质。有专家学者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其实是正常的新闻不能卖点, 新闻媒体人为了取悦读者必须在正常的新闻报道上裹上一层媚俗化的外套, 只不过人们没有看出这种新闻报道的本质, 而更多的是去关注这件“媚俗的外套”。

1.4 民生新闻媚俗化的社会影响

民生新闻的媚俗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媒体行业的收入, 但是民生新闻作为一种信息媒介本应该给我们带来高质量的可信度高的新闻信息, 这是民生新闻最基本的原则。权衡利弊, 民生新闻的媚俗化给我们带来的还是巨大的损失。曾经有人抱怨说现在的报纸越做越差, 打开报纸有的时候一个明星人物能占一个版面, 报纸的内容越来越商业化, 各种广告和商业信息充斥其中, 人们想去找一些能够陶冶情操, 增加文学修养的文章简直就是大海捞针。电子图书和电子视频更是让人头疼不已, 一打开新闻页面, 一些软广告就会随之而来, 我们在浏览新闻的同时, 各种图片和视屏窗口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的注意力瞬间就会被分散, 看新闻的想法也就变的更加不坚定。我国的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 我们也需要一些好的新闻媒体去给我们带去正确的思想和信仰, 如今这样的新闻阅读环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商业大行其道, 金钱与利益才是第一的错觉。民生新闻的媚俗化带给了这个社会负面的东西太多, 我们对新闻的认识在一定的程度上被曲解, 我们甚至不愿意去阅读新闻, 不愿意从所谓的新闻报道中获取有用的消息,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质疑。总而言之, 民生新闻的媚俗化带给新闻媒体行业的弊大于利, 我们应该积极反思。

1.5 民生新闻媚俗化对媒体从业者的影响

作为一个民生新闻的媒体从业者, 他们的职责就是带给广大人民群众有思想深度, 有艺术高度, 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但是无奈新闻媒体行业的巨大竞争, 新闻节目的低俗化是利润来源的重要保证, 这是媒体生存的必要手段, 但是这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与新闻从业者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发生了冲突, 利益使他们逐渐抛弃了当初从业时的伟大理想, 抛弃了作为一个民生新闻媒体从业者的基本道德准则。有一位新闻媒体人曾经这么说过:“我不想把自己标榜为一个孤傲洁身自好的新闻媒体人, 但是我也不想自己的新闻理想受到如此大的挑战。如果有必要, 我可能会为了生计去迎合新闻媒体的市场需求而做一些媚俗化的新闻报道, 但那仅仅只是为了生计, 因为我时时刻刻都在为了我的生计而发愁”。这是很真实的想法, 当人们在为了生计而工作的时候, 我们要做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工作, 听从上级的安排, 我们所有的东西在生计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新闻媒体人在民生新闻媚俗化的大背景下, 他们也是别无选择, 他们没有能力去改变, 他们只能顺着民生新闻媚俗化的潮流, 一直往前走。

2 民生新闻媚俗化的解决办法

2.1 规范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

我们新闻媒体工作者应该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 要严格把控我们新闻报道对题材选择的要求, 民生新闻的采访应该做好采访前的摸底调查, 做好前期的采访准备, 提前明确我们要的对象, 我们要把采访的具体问题落到实处。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要求采访记录和被采访者的叙述内容高度统一, 如果是采访事实新闻, 我们应该采集最有效的图片, 是我们的新闻更具可信度。新闻媒体的撰稿人的新闻稿要体现社会新闻的责任, 传播是有选择的, 有倾向的, 要讲究效果, 没有人看的新闻报道是失败的。我们的新闻稿要带给人们更多的启发意义, 是让人民群众能够从中学到知识, 我们的报道内容要精益求精。

2.2 规范民生新闻的媒体从业者

新闻从业人员是民生新闻媒体行业的支柱, 他们也是将新闻传递给人民大众的一个中间人, 媒体材料只有通过他们的解读才会被人们接收, 这就要求我们的民生新闻的媒体从业者具有极高的工作素养和道德要求, 要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加强对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的报道, 我们的民生新闻报道对象是一些中低文化层次的群众, 我们的新闻在向他们传播消息的同时也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所以我们要加强社会责任感在民生新闻中的分量, 通过对新闻的适当解读, 用权威的评论对人民群众进行引导。让民生新闻传播正能量。

2.3 政府部门的介入和监督

要想民生新闻媚俗化的问题得到改善, 我们不仅要在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民生新闻的媒体从业者方面加以有效的规范, 我们政府也应该积极干预。民生新闻的传播是一项大众传媒工作, 一个好的大众传媒能够起到教化人民的作用, 我们的国民素质还是有待提高, 我们的民生新闻可以作为一种软教科书让广大民众能够从中得到很好的学习。政府应该严格监管民生新闻的播出内容, 严厉打击民生新闻媚俗化的现象, 通过对新闻内容以及新闻媒体从业者的规范和监督, 民生新闻媚俗化问题肯定能得倒改善。

民生新闻是人民群众看世界的一个窗口, 我们一定要净化窗外的世界, 积极整改当今民生新闻媚俗化的问题, 让民生新闻变得更加有质量。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新闻媒体业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将新闻媒体的发展与教育大众相结合, 用民生新闻的旺盛生命力作为我们传播正能量的平台, 主张民生新闻要坚守自己的固有品质, 既要有本土化的特质又要防止地方主义, 既要做到人文关怀又要防治过多的失误报道, 我们的民生新闻要更加贴近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但不能以媚俗化作为竞争手段。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 民生问题逐渐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各大报刊杂志, 电影电视对民生新闻的报道也是乐此不疲, 人们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逐年攀高, 但在这种民生新闻受到极大关注的情况下, 本应该本着以平民化大众化原则进行报道的新闻逐渐趋向了媚俗化。民生新闻的报道成了各大媒体行业追逐利益的战场, 民生新闻的节目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平民大众能够阅读到一篇内容质量高的民生新闻也变的更加困难。针对这种现象, 我们必须积极反思我们的新闻媒体行业, 就我们的民生新闻媚俗化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关键词:民生新闻,利益竞争,媚俗化

参考文献

[1]杨威.运用八项原则, 提高新闻质量, 2005.

娱乐新闻媚俗化现象分析 篇7

一、新闻娱乐化的现状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年代里, 传媒的媚俗化传播随处可见:报刊、杂志追求轻松娱乐的新式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成为争夺读者眼球的常规武器;影视上则盛行戏说风。各种综艺节目更是把娱乐大众作为了节目的唯一宗旨:谈话类节目在媚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嘉宾的身高、体重、生活隐私成了主持人谈论的最好话题;网络上更是靠艳照曝光、丑闻频传来博取眼球!新闻娱乐化呈现出新闻题材低俗化、新闻角度“包装”化、新闻形式噱头化、新闻主持人队伍搞笑化的特点。

二、大众传播媚俗化产生的原因

1.广告商的利益驱动

受利益驱动影响, 广告商以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来决定如何选择媒体, 投放多少广告费, 正是他们的这种喜好促使媒体为了获取更多的注意力而不得不调动所有手段去迎合受众, 不惜用一些低级娱乐新闻大搞煽情。

2.媒体极力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

在当今“快餐文化”时代, 有相当数量的受众不能静下心来读书, 而是更多地寻求感官刺激, 新闻的娱乐化用戏弄搞笑, 调侃玩耍的方式带给人们信息, 迎合了部分受众享乐和游戏人生的心理需求。

3.政府和社会舆论的认可

人们既然对娱乐性的东西很感兴趣, 那自然而然会对一些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的关注度有所减弱, 对政府、对社会的抱怨也会减少, 社会安定的因素会增多, 政府自然认可。新闻的娱乐化同时也给媒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并能缓解人们的压力, 因此, 新闻的娱乐化被受众所接受也就顺理成章。

4.西方文化的渗透

西方发达国家一些以娱乐、低俗为特征的电视节目, 既用来麻醉本国边缘群体, 同时又用来进行文化渗透。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发达国家希望通过文化渗透来影响我国的传播观念和传播形式, 幻想通过传播媒介的失控导致政治的全面失控。

三、娱乐节目媚俗化的危害

1.新闻的娱乐化使受众思想异化

新闻娱乐化毕竟是大众媒介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 往往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 在某种程度上消解着占我国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 也消解着关注人文价值、倡导思想的独立性、伦理的严肃性与艺术的创造性的精英文化。

2.法制节目媚俗化的危害

近些年来, 法制新闻更多的是贴近百姓生活的情感纠葛和奇闻轶事等, 由于内容的贴近性与人情味, 确实能与受众产生沟通和交流, 甚至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但在这个过程中, 难免会陷入内容琐碎、报道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挖掘而忽视新闻整体品质和格调的问题中。

3.从新闻本性角度来看, 让新闻承载过多的娱乐功能, 必然会造成新闻传播形式与功能的错位。

4.过度追求娱乐化, 淡化宣传教育功能, 使新闻走向低俗化、庸俗化甚至恶俗化的歧途。

5.廉价占用人们的思想空间, 降低大众的品位和修养, 甚至限制了人们的思考能力。

6.传媒教育功能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化功能弱化, 导致青少年盲目认同影视和广告人物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 沉迷于色情以及暴力画面, 造成其在消费上盲目攀比、婚恋中不负责任、处事中滥用暴力等失范行为。

7.受众在娱乐消遣过程中, 对真实的、深刻的现象逐渐盲视, 丧失全面认知现实环境的理性能力, 最终导致认知危机。

四、遏制大众传播媚俗化的方法与途径

1.加强对媒体的管理, 准确定位、突出媒体特色

抑制媚俗化倾向, 需要媒体自身做出努力。媒体只有准确定位和找准特色, 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满足受众更高层次的需要才是媒体的长久生存之道。媒体要在自身不断规范的前提下, 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和受众心理的基础上, 通过有思想有品位的传媒活动来切实提高自身的公信力, 从而实现自身发展。

2.正视收视率、订阅率, 追求高格调和高品位

媒体应在适应大众需要的基础之上, 赋予精神产品以积极的社会意义、思想内涵和美学品位, 提高受众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 使之不断走向文明与高尚。

3.理性认识西方文化, 及时开展媒体批评

西方“娱乐文化”与我国的娱乐文化截然不同, 照搬西方“娱乐文化”批判理论来构建我国娱乐文化的批判理论, 显然是不够明智的。我们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在目前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 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 站在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娱乐文化。

4.承担社会责任, 将国家意志在传播中潜移默化

媒介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它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承载弘扬主旋律的使命。提高受众的精神境界, 把精英文化意志渗透到文化政策和文化传播当中, 使社会大众在接受文化传播时, 自发地接受精英文化的思想及成果, 实现自发的“他律”与“自律”, 实现人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摘要:当前, 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传媒文化已经出现了“生态失衡”现象。“泛娱乐化”元素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 无孔不入地进行着渗透, 而“媚俗”是突出表现。媒体作为代表国家的信息窗口, 理应追求高品位, 弘扬主旋律, 同时正视收视率、订阅率, 承担社会责任。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受众, 引导他们的审美向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

上一篇:加强员工管理下一篇: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