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

2024-10-13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精选12篇)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 篇1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 依托情境的创设必须达成以下三个目标, 即引发学生问题意识, 激活探究的积极情感, 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总是应与一定的社会背景, 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学习, 有利于意义建构。美国教育家杜威还指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 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 作为思维的开发阶段”。因此, 教学中, 教师应选用针对性、实效性、实用性、灵活性的情境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 绽放课堂的活力, 是新课程改革派生的崭新理念, 具有现实意义。作为一线教师, 如何面对一个个不成熟的群体, 一个个充满情感、具有个性和活力的学生, 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 设计新颖有效的教学情境,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促使师生双方在互动情境中, 自主探究, 共同发展。并为学生将来甚至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 围绕教学内容, 共同参与, 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 产生交互影响, 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

一、捕捉生活情境, 紧扣相关的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新课堂, 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实践意义和使用价值,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作为教师应该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 活用教科书, 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沟通, 给课堂以“生活”的活水,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数学, 紧扣相关的数学知识, 捕捉情境中的数学内容展开教学。

1. 以情境做思考依托, 为新知识建构找到生长点。

创设情境时要直截了当、适度与实效, 这样不仅要有激起的作用, 还能唤起并发现学生的已有经验, 能接近新知识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思维的“振荡”。比如, “分数乘分数”课程的情境导入:师说: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 他请小强到家作客, 请小强吃西瓜。他切了一半留给自己的父母, 然后各吃了剩下的西瓜的一半, 小明吃了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人一共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学生对分西瓜有着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你一言我一语, 生1:两人共吃西瓜的二分之一。生2:小明吃西瓜的四分之一。生3补充:他们两人都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 此时此刻, 老师引领学生思考: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领进新课之中。这样简单“分西瓜”, 不仅提供了分数乘分数的材料, 而且在接下来的探索新课中, 学生有了一种思考的依托, 在验证的结果中, 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分西瓜, 而且类似的折纸、画图等, 使学生的探索变得积极而丰富, 这样, 简单的“分西瓜”情境成了学生们思考的拐杖, 成为新知识构建的生长点。有利于目标的定向, 有序地思考, 提高了时效。

2. 就地取材设情境, 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组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 教师一味追求新、奇、俏, 避旧、俗、熟, 以至出现了舍本求末、舍近求远的片面做法。陷进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怪圈, 导致了分离的感知和失真的判断, 阻碍了学生思维品质向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发展。如在学习《面积与面积单位》的课。情景一:先播放了教师家的新居的录像, 观察了教师家的地面, 电视机幕、屏幕、茶几面等, 再组织学生讨论所看到的这些物体的表面的特点。乍看以上利用课件创设的情境, 新颖别致, 但是细加分析, 反而有花哨的形式,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效率低。因为物体的表面, 可直接让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物体, 黑板、课桌、课本、门、窗等物体的表面, 学生直接体验物体的表面大小, 感到具有真实感。尽管设置情境, 可以从精美课件的制作, 童话故事的编写, 再到完整的购物环境的拍摄, 电影的下载等等。但在所创设的情境中, 提取的信息, 必须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让学生在经历建构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服务, 从中感悟数学思考的魅力, 彰显“数学味”, 让数学课堂绽放出最为本真的一面。

3. 将“数学文本”演绎成“生活文本”, 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活生生的现实素材是给予学生的思维认识的最好工具。在选取素材上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 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 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 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计算题教学学生感到乏味、枯燥, 但生活必不可少, 如何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有情有味、有趣呢?如在混合运算时, 5+9×2的新课教学中, 要求学生学会确定运算的先后和计算, 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先乘后加, 而是创设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使学生经历由物体—符号—模型数学化的过程,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中, 抽象概括:“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出示标价5元钢笔一支和两本标价9元的故事书, 问:购买这些物品一共多少元?引出算式5+9×2, 组织讨论总价是多少元?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 体验、感悟。先算两本书的钱再加一支笔的钱, 一共是多少?真正懂得先乘后加的道理, 给学生创造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回归生活。生活与数学有机的结合, 把无声的“数学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 恰到好处, 让课堂放射生活的阳光, 变得春光灿烂, 精彩纷呈。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 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 他们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相当薄弱, 为此, 必须借助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而且改变教材、开发教材、把握教材、用活教材, 这样课堂会栩栩如生。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中, 老师根据班级情况出示:二 (1) 班有32名学生去春游, 小朋友坐船游玩仙都, 每条船上最多能坐6人, 至少需要多少条船?听到是坐船游玩, 他们的思维一下子兴奋起来了。马上动笔列式计算, 大部分学生出现:32÷6=5 (条) ……2 (人) , 答, 需要5条船。此时此刻, 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讨论, 在讨论中, 表示赞成占大多数, 反对的人数却不多。我再次引导学生读题, 这时有一位学生恍然大悟地说:“老师, 至少需要6条船”, “为什么?”“多2人怎么办?”我们不能留下他们不管, 所以再添一条船。还有学生说:“老师, 我认为5条船够了, 把多下来的两位学生, 每条船再加一人就行了, 这样省钱?”又有学生马上插嘴说:“不行的, 这样不安全, 会翻船的。”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研究讨论中自己很快找到答案, 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情, 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同时又进行了思想 (安全) 的教育。

二、及时捕捉“生成情境”, 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 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更贴近其思维实际, 更能引发探究。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案执行过程, 而是一个动态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既有精心预设内容的落实, 又有临时生成性的资源, 如何在课前预设的基础上, 敏锐捕捉课堂上学生的“意外”信息, 进行机智地处理, 使各种资源都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目标的完成服务。

1. 让“生成情境”激活思维。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老师对于学生预料之外的答案, 往往重视不够, 甚至心有忧, 弃置不顾。其实, 这些“尴尬”, 也许是课堂的精华。如果教师细心体会, 艺术地处理, 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发现学生的答案有错或有误时, 或有独特看法时, 老师转换课堂的教材, 让学生循着自己思维的脚步, 沿着自己假设的方向探究, 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促进学生思维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在《圆柱的认识》教学中, 教师问: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个什么图形?大部分学生响亮地说:一定是长方形。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操作, 果然是一个长方形。同学都向老师投来胜利的眼神。突然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老师, 我认为还有一种可能会是正方形。因为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一石击起千层浪”, 学生议论纷纷。于是教师组织学生换了一个比较特殊 (侧面展开刚好是正方形) 的圆柱后, 再次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将圆柱的侧面蒙住, 沿着圆柱侧面刚好能包住。哇, 居然真的可以是正方形。随着学生的情绪高涨, 老师问学生:“如果要在长方体中截取最大的圆柱, 我们应该如何考虑呢?”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 思维异常地活跃, 使之成为闪亮的教育, 教学资源, 真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于学生出现的异常, 及时捕捉, 作为活的教育资源, 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 让擦出的思维火花燃烧起来。

2. 巧妙设疑, 催化生成情境。

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习惯囿于常规化、一般化, 缺乏独到。教师可通过“陷阱”题的巧设, 促其突破常规方法的束缚, 致力于求新求异, 别具一格的解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培养他们思考的独特性, 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三、开拓动态情境, 营造和谐环境

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而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 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绝不能居高临下或独霸课堂, 应当特别强调课堂教学时空共有、内容共用、意义共生、成功共享。动态生成昭示着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 而应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营造平等、和谐的民主氛围。教学只有在人格平等的对话中推进, 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在和谐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处于积极的状态, 学生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勇于探究, 才能真正使课堂从“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 使课堂成为孩子个性张扬的天空。

1.“举一”让学生“反三”, 保护学生的创新火种。

尽可能地留给学生一方回味思考、自我展现的空间, 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 能主动地探索、去思考、去发现。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时空里得以充分发挥, 尽情展示,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的巩固练习中, 有这样一题:“小松鼠去森林商店买一袋松果, 每个松果4分钱, 不巧, 袋子破了一个洞, 小松鼠走一会儿就掉一个松果, 再走一会又掉一个……请小朋友想一想, 小松鼠到家后, 会损失多少钱?”生1:小松鼠可能损失4分钱, 因为掉一个就到家了。生2.小松鼠可能没有损失, 因为松果掉在地上有声音, 就回去把松果捡回来了。生3.我也觉得没有损失, 因为到家后发现了那个洞, 又回去把松果捡回来。生4.我反对, 也许早就被人捡去了……教师在课堂或遇到疑难问题时, 适时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 留下思考的时间, 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异想天开”“别出心裁”“创新立异”等创新的“火种”。有个性的表现才是出色的, 每个孩子都力求说出自己独到的想法、与众不同的建议, 创新的“星星之火”呈现着迅速蔓延的态势燃亮整个思维的“草原”。

2.“画龙”让学生“点睛”, 奏响耐人寻味的乐章。

“龙”由老师“画”, 而“睛”则留给学生“点”。为学生搭建了创新的平台, 为学生和谐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天地。情景1.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 要求学生数100本作业本。学生按照常规一个一个地数, 得出共有100本。这时教师并没有马上提出数位与十进制的关系, 而是有意识的设计提出“还可以怎样数?”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数起来, 有的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1, 3, 5……单数数;2, 4, 6……双数数的等等。在探索中, 他们发现了10个10个地数最快最简便, 也道出了10个一是一个十;10个十是一百的关系, 发现了数与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渗透了乘法概念。这样的设计,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自主探索, 都有所发现, 都有了成功探索的体验, 使每个学生在开放的内容中学有所得, 在开放的课堂上学有发展。同时, 有效地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也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四、不断反思, 探寻有效情境的教学策略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数学, 理解数学。”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依托情境的创设必须达成以下三个目标, 即引发学生问题意识, 激活探究的积极情感, 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鉴于这样的考虑, 教师在预设课堂情境时应避免步入“形式化”的倾向, 特别关注那些对学生而言是富有现实意义的, 同时又与教学内容具有关联的问题事实。把这样的问题事实借助适当的形式呈现课堂现场, 便能构成一种真实有效、动态生成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活”起来, 让课堂“动”起来, 真正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但课堂表面的热闹, 淡化学生思维的活跃, 盲目追赶潮流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对自己的课堂做不断地反思, 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 为探寻有效的数学课堂而不断努力!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 篇2

教学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半,也是教师困惑的地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大多由命题论文,老,旧,虚拟,战斗现象组成,并不罕见。主要原因是教师不能创造有效的情境,指导写作方法,学生缺乏对生活事物的认识,缺乏写作兴趣。

写作心理学研究指出:文章必须经历材料文本双重变革的过程,即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变成观念或情感,然后这个概念 或情绪成文字。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写作的现实生活,客观的东西不会出现在物质基础的变革之前,实际上是现实生活,客观的东西留在人的心灵记忆中。没有外观,意义和文字只是被动的水。不同的物体在人类的心灵中不是在同一个层次,同样的外观在人类的大脑中不是完全凝固不变,经常冷漠和被遗忘。因此,表示存储的质量与写作的质量直接相关,创造有效的上下文是丰富学生心智的外观。

因此,我尝试用经验成分教学的环境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情境体验组成教学是基于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堂科学中有效创造一种情境。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外表丰富。在此基础上,教师随后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教学和语言表达的组成,思维发展,气质等,结合指导学生写一个个性组成。使学生能够深化对生活的理解,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第一,创造有效的情况,丰富学生的外表

一个特定的生动情境设置,可以导致学生亲密和新鲜,动员学生兴趣,提供想象力,协会和猜想的空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观察和写作。

当我教实验论文类Mobius Circle。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我给学生一个谜题新闻界达成发言权。离开出版物,也留下了组成的最实用的功能的文章,留下组成最能调用冲动来刺激写作功能。老师和家长的精彩评论,甚至可以添加学生组成的课堂体验,然后使用计算机布局,伴随插图和花边,最后打印,第一批论文,发送到手的每个学生。

七,从阅读到岳读,丰富精神体验

最直接和方便的诱导体验的方式实际上是阅读。事情是复杂的,我们不可能经历一个一个,通过阅读和其他手段来了解社区,了解别人,是另一个重要的方式来体验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阅读平台进行阅读和写作,使阅读和写作相结合。阅读的范围广泛,允许学生阅读古代和现代着名,可以让学生阅读他们的同学作品,更值得注意的是发挥语言阅读的作用。而且有意识地在文本上阅读了一个有选择性的扩展和链接,并交换,诵读,评价等形式的学生进入岳读。这是更有益的学生去 读书,使阅读孩子意识的行动,成为孩子快乐的选择。

试探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 策略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满堂串讲;忽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领悟情感;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等。情境教学策略的运用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有趣,形象变得鲜明生动,情感更加真切动人,意境更加宽阔感人,所蕴含的哲理更加耐人寻味。那么,怎样才能创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我们常说课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那么语文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应该走向生活。生活是文学的源泉,所学的文章都离不开现实生活,否则文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教读课文之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结合实际,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把课文所描述的情景和现象展现出来,生动形象地再现课文描绘的生活画面,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目的、选材、布局以及语言的运用,这样才能领悟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而更深层次地领悟文中的“真、善、美”。比如,在学习文章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做好课前观察、体会,让学生依情而学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便学文时的理解和运用。以《我的教师》为例,我先问学生他们心目中教师形象是怎样的,然后拿学生所说的与我做比较,自我剖析,自我批评,接着引入本课:我们今天跟随课文认识一位好老师,同学们可以和自己心中的老师做个比较,思考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希望赶紧阅读,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可见,联系学生生活,创设熟悉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出于这一认识规律。比如,教学《称象》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置情境的:装满水的透明玻璃缸当作小河,白色小盒作船,还有橡皮泥大象及若干小石子。以这些模拟的实物来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创设了一个具有探究性的可操作情境,不仅突破了课文如何称出大象的重量这个难点,又培养了学生探究的精神,教学效果非常好。

又如,在《自选商场》课文的认字、学词这一环节中,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我出示了文中的牛奶、面包、铅笔、尺子、毛巾、书籍、作业本、洗衣粉、火腿肠等学习生活用品。学生看到物品之后,兴致被调动起来。接着,我让学生给精美物品贴标签、分类。在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又快又准地贴出了物品相应的名称。这时,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就不再只是符号的记忆,而是表象的记忆。

三、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诗画同源,文与画也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使课文更具体、更形象,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面对图画,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图文融合的创造性。另外,在利用图画使情境再现时,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和启发,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并要求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有感情地讲述出来,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

在学习《浪花》一文时,我精心设计了图画: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几只海鸥在天上自由的飞翔。蓝蓝的海面上,不时地激起朵朵浪花。金黄色的沙滩上散落着贝壳、小虾。画面中的出现了一个小女孩,笑呵呵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学生看到了这幅图,完全被画面上的情景吸引了,并饶有兴趣地学习起《浪花》来。在读到浪花悄悄地瘙痒了小女孩的小脚丫时,我随机选了一个小朋友模仿画中情景去“瘙痒”了图画中的小女孩的脚丫。这时,大家都像画中的女孩一样开心地笑起来,情感上得到了共鸣,课堂气氛活跃,朗读上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最终,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领悟了图文美,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能放松大脑,激活大脑活动,激发灵感,容易接收新的信息,对回忆力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利用音乐渲染语文教学情境,把音乐和语言文字有机结合,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比如,《观潮》这一课主要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大部分的学生没有亲眼看见过,更无法体会那种景象的壮观。在学习“潮来之时”这部分时,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声音,想像当时的磅礴气势,然后让学生结合想象默读文中描写的片段,谈自己的体会,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课文。

五、营造情境,在创造的乐趣中展现个性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总是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都有自己的阅读个性。《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个性化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思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阅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让他们读出个性。如我在教《落花生》一文时,在明确了文章主题:父亲是要“我”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之后。我创设了问题情境:“如果让你选择,你会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像石榴一样的人?只能选其一。”学生开始讨论,很快分成了“石榴”和“落花生”意见相反的两派进行辩论。通过辩论,教师点拨,学生真正理解了文章立意:做人要做有用的人。同时,对于学生特有的看法、想法,我并没有一票否决,而是重于引导。最终,学生在此次辩论会中各抒己见,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可行策略 篇4

一、利用直观的教材内容激活情境

小学英语教材从突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出发, 教材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境内容。如教科书全部采用彩色图画, 情境会话贯串全套教材;教材紧密结合儿童好新奇、爱活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跳、爱表演的特点编排和设计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游戏等和一些浅显易懂的趣味故事。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激发学生乐学情趣, 实施直观教具, 创设教学情境。如在展示新语言点时, 我们可以展示教材中的实物 (不同的学习用具、食品、衣物、颜色等) , 或画出相应的简笔画, 可以刺激学生大脑兴奋, 直接感受英语,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热情, 强化求知欲望, 并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拓展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操作手段和更为直观的实物形象, 灵活运用各种电教设施, 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示范, 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 让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 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其次, 在现代化电教设备创设的情境下, 让学生多看、多听, 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学生从录像中能看到生动的画面, 帮助他们加深对某个句型、某个词汇的理解。从录音机里能听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和对话, 这就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感。例如:利用投影仪、投影片来教音标, 清楚易懂;利用录音机、录音磁带听纯正的英文, 培养学生的听力、音感;利用VCD、电视机来观看英文动画片, 教学直观明了, 学生也感兴趣。运用电化教学手段, 拓展了教学情境, 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 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得信息, 在有声有色的真实语言场景中烘托出“无声”的学习内容, 从而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三、运用准确的体态语言引导情境

教师的身体语言即教态是无声的语言, 它能对教学情境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 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情境的表现更加准确、丰富, 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 消除恐惧感, 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 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去。

四、创设趣味的游戏活动丰富情境

儿童与游戏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课堂上适当地有意识地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戏, 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 使孩子们觉得好玩, 从而延长注意的保持时间, 更有效地参与教学。例如:在学head/eyes/nose/mouth等时, 安排一个比赛, 把全班分成几大组,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教室前面参加比赛, 每组代表面向本组同学。教师、台下同学先后向每组代表发令, 如:Touch your head/eyes/nose/mouth等, 要求代表按指令指对部位, 全体学生作为评判员, 用Yes, you're right或No, you're wrong随时作出判断, 全部做对的代表为他们小组获得一个奖品。这样, 每个同学都能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 既得到了听说读的训练, 又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讲究生动的教学方法优化情境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 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学上, 采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来优化英语教学情境,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英语教学 (尤其在起始阶段) 中, 采用音乐教学 (唱英语歌) 、游戏教学、课前或课后猜谜语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多用英语组织教学, 开辟英语语言环境, 再配以大量的感性材料和电化教学手段, 多给学生提供英语对话、表演、朗读的机会和时间, 组织科学的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学好英语, 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以活动为载体, 激活课堂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使用积极的鼓励评价活跃情境

学生是有情感的, 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 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课堂中要求学生做两人对话时, 轻声地鼓励:“Don't be afraid.Never mind.”每当学生回答正确时, 及时地说一声:“Very good!”“Well done!”“Great!”“You are clever.”

总之,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这一重要方法扩展教学形式, 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有很大帮助。

(通渭县李店小学)

摘要:教学中离不开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教学措施, 创设各种生动、有趣、形象的情景, 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师生互动中主动地接受和领会教材中提供的信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 篇5

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自从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课程实施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很大的创新。今天,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会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学校新课程实施和教育创新的重要任务。

李吉林情境教学的研究,成功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素质结构中认识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真、善、美之间的不协调、不平衡,对我国的小学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深刻的影响。无数的实践表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完全可以进行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有效策略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小学生都十分积极地参与课堂,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上课一开始会集中精力,但是教学进行到一半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这样的学习现状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有所下降。要改变这样的课堂现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调动自身的感官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从而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直观的感觉情境

小学生的年龄偏低,他们的生活经验与阅历都不足,在学习与生活中他们往往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做事。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感觉情境,将小学生的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使其自主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探究中。

例如,在教学课文《葡萄沟》时,我就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些图片与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的感受对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有直观的认识。学生虽然平时能经常吃到葡萄,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葡萄是长在哪里的,没有见过这么一大片的葡萄沟,而这么壮观美丽的景象、晶莹剔透的葡萄都让学生垂涎欲滴,甚至还有的学生在偷偷地咽口水。在这样的情境下,我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内容,他们都十分地积极,课堂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共性,而好奇的前提来源于未知。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是很难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的,而教师为学生设计问题,让他们在未知的问题情境中探索,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地思考,从而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例如,在教学课文《钓鱼的启示》时,我就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入教学:“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你去商店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零钱,你会归还还是会占为己有呢?在考试的时候,你会趁监考老师不注意就作弊吗?”在提出了这些问题后,我便让学生自主交流,并讨论这些问题。在学生总结出做人要讲究诚信后,我再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说一说:“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对你有什么教育意义。”经过了之前的提问与互动,学生的思维变得十分活跃,课堂的氛围也变得十分热烈,在课文的学习中学生的表现也都十分积极,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三、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

语文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真实,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课文《郑人买履》时,我就让学生说一说家长在给他们买衣服、买鞋子的时候都是怎样看是否合适的。大部分的学生都说需要自己去试。然后我问学生:“如果你在上学,但是鞋子破了,那么你给妈妈出个主意,怎样才能买到大小合适的鞋子呢?”学生便都积极地动脑思考,说出了用尺子或者手测量的方法。然后我便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这样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课堂中的氛围明显轻松了许多,学生也都在努力地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创设愉快的表演情境

寓教于乐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而在语文教学中,课本剧表演是全面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一种有效手段,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愉快的表演情境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时,我就让学生采用了课本剧表演的方式学习。由于课文主要是靠人物的对话展开的,学生要想学好这篇课文,就要理清各个人物的职责,于是我便将学生8个人分成一组,让他们先在小组内练习,熟悉人物的对话以及人物关系,在学生熟练以后,我再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表演,生动形象的表演给课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增添了趣味,实现了愉快教学的基本目标。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要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从而将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唐雪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4.

[2]王诚.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 2015.

英语语法情境教学策略谈 篇7

一、情境策略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标准提倡英语语法要从运用的角度出发, 以学生为中心, 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 创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境及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目标语法。本文结合《牛津初中英语》Unit 3Grammar A的一节语法课, 探讨如何用情境教学法来提升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1.情境中感悟

【教学片段1】

T:Do you like English?

Ss:Yes, we do.

T:Do you often speak English in your English class?

Ss:Yes, we do.

T:Good.We speak English in our English class. (屏幕呈现)

We can also say:English is spoken in our English class. (屏幕呈现, 带读……)

[感悟]语法教学离不开口头操练, 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 将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的句子自然地呈现出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课堂互动交流, 输出含有目标语法的句子并在交际中感知和理解语法形式的表意功能。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 不知不觉地学习了新知识。有了语境, 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 都能做出积极反应, 从而激发了学习情感、兴趣和求知欲望。

2.情境中归纳

【教学片段2】

We speak English in our English class.

He closed the door just now.

English is spoken in our English class.

The door was closed by him just now.

[感悟]设计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屏幕上的两组单复数的一般现在时及一般过去时的主动和被动语态的句子, 给学生思维空间, 让学生自然地感悟到一般现在时及一般过去时的主动和被动语态的区别, 有利于他们在主动语态及被动语态的比较和分析中发现、归纳被动语态的意义及结构。

3.情境中运用

【教学片段3】

T:boys and girls, you are lucky and happy today.We seldom meet with some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s, but in other places of our country often do.Please watch the video. (播放视频)

[感悟]创设适宜的语境可以让学生准确运用语法知识, 并在更多语境中不断感知、运用、归纳和总结, 突破语法教学的难点。此处通过观看汶川地震的视频录像, 让学生用英语描述地震场景, 在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的灵活运用中达到真正活用语法知识的目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练活动, 到最后能够连贯地围绕一个话题来表达思想, 真正将语法学习与语篇表达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衔接过渡自然。

二、运用情境策略进行语法教学的反思

1.在语法教学中, 教师要时刻关注语言使用的语境, 创设情景的例句与实际运用相符, 不能生搬硬套, 机械套用。新课程鼓励教师为英语语法学习构建恰当的语境, 从而让语法教学变得有趣、有意义, 让学生从简单、机械识记语法的传统呆板的教学中突围出来。教师应为学生构建语法学习的平台, 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接触语法、运用语法, 自主探寻语法规则与结构, 让学生更主动更投入地活化语法。

2.语法活动构建以学生为主角。学生应掌握语法学习的主动权, 能主动质疑, 主动参与, 有浓厚的兴趣参与语法学习活动。教师应给学生语法学习的支持, 给学生学习语法的充分空间与选择余地, 合理地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让学生合理运用英语语法。

试论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篇8

一、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兴趣盎然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又充满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 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 让数学走进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 接触数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按比分配》时, 一上课, 我就把学生带入了帮体育老师分球的情境中.“体育老师想请你们帮助他给三年级的学生分篮球, 王老师有12个球, 要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 你们看怎么分?”学生纷纷议论起来, 交流后, 基本上都同意男、女各分6个.这时, 我说:“你们这种分法王老师试过, 可三年级的男同学非常不满, 说这样不合理.他们说他们有16个人, 怎么和女生8个人分的一样多呢?老师太偏心了.那你们觉得怎样分才算公平呢?”学生们又陷入了沉思, 经过讨论, 有学生提出建议:按男、女学生人数的多少来分, 多的多分点, 少的少分点.有的学生起了争议:那到底多分多少呢?我及时抓住时机:“对, 多的要多分, 少的要少分, 那么有没有一定的依据呢?”又经过一番思考后, 学生们自己总结出“应按人数的比来分配, 就比较合理了”.可见, 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 对学生而言, 有着多么强烈的亲和力, 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二、创设质疑情境, 让学生自主探究

创设质疑情境, 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是思维的动力.学生在上课时, 对老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根据这一特点, 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时, 我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矛盾冲突:要求圆柱体容器里水的体积该怎么办? (生: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 再测量计算.) 要求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该怎么办? (生:把它捏成长方体再求.) 要求圆柱体铁块的体积呢? (生:把它浸入水中, 求出排出水的体积.) 要求商场门口圆柱体柱子的体积呢? (生面面相觑, 不知所措) 这样由浅入深不断施问的情境, 诱发了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 激发了学生产生探求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强烈愿望.

三、创设游戏情境, 让学生多感官参与

初中英语情境化教学策略探析 篇9

一、情景教学法的特点

情景教学法作为创新教法之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引入情景教学法, 可以利用其所特有的言语、行为、情境三个不同的元素, 将其融合在一起, 进行情境创设, 给予学生很强的直观感和趣味性, 让学生如临其境, 在生动的情境中说英语、学英语。 情景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增强英语学科本身的趣味性。 比如 “Which duck do you want to eat?”这个句子, 设置在养殖场的情境下所表达的意思就是“你要哪只鸭子吃食物? ”, 如果设置在熟食店中, 就会变成“你想要吃哪一只鸭子? ”。 不同的情境设置, 即使是同一个表达方式, 也会有不同的意思。 同样, 在情境中如果各个变项发生变化, 也会引起情境发生变化。 比如当我们在询问门外面敲门的人是谁的时候, 通常会说“who is it?”, 但是在询问电话那头的人是谁的时候, 就会变换表达方式, 而说“who is that?”。 由此可见, 对于英语这样一门语言性学科而言, 更应当创设适合的情境来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让英语的使用具有背景依托, 才能让英语学习更具有意义。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一) 角色扮演, 创设情境。

在经过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之后, 笔者认识到, 角色扮演是创设适当情境, 有效促进初中生学习和理解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重要方法。 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操作时, 可以将学生有意识地分成若干个小组, 然后通过情境创设, 引导他们进行分角色扮演和互动。 比如笔者在教学初中英语时, 除了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之外, 时常会结合教材知识, 开展一些轻松且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 如课堂小品表演、英语演讲赛、英语词汇接龙等, 然后组织学生按照个性、口才等开展分组角色扮演。 活动一开始, 学生就兴趣盎然, 被有趣的活动吸引, 津津有味地加入到活动中体验、感受和理解角色。

人类进行沟通, 除了通过口口相通之外, 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表达。 在课堂教学中, 可使用肢体语言进行情境创设, 活灵活现教材内容。 笔者在教学课堂上, 就十分擅长使用肢体语言呈现教学情境。 比如在教学生辨别“push”和 “pull”的区别时, 就运用肢体语言进行呈现。 在表达 “push”的意思时, 笔者就面向学生平直地伸出双臂, 然后将手掌心向着学生方向, 做出一个推的动作。 而在表达“pull”一词时, 就将手掌反过来, 使劲朝着自己的方向做拉的动作。 通过这样的肢体教学, 不用教师用言语解说, 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明白 “push”和 “pull”二词各自的意思和之间的不同, 教学过程既生动又有趣。

(二) 对话沟通, 导入情境。

当然, 情境创设的基础是沟通和交流。 在教学操作中, 教师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好奇心重、玩心大、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特点, 采取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形式, 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 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现行的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 有很多话题适合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 教师通过创设对话情境, 一方面有助于实现互动教学, 另一方面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投身到英语课堂教学中。

(三) 多媒体辅助, 丰富情境。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为现代教学提供了诸多可能和方便。 现代多媒体技术拥有独特的声音、视频、图片、动画等元素, 在创设初中英语课堂情境, 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作为辅助, 结合所要教学的内容, 运用多媒体手段给予学生多种感官的冲击, 从而引导学生更积极地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在教学自然灾害一课时, 就通过多媒体展现各种自然灾害的情景, 包括地震、火山爆发、 海啸、台风等, 学生通过观看这些震撼的图片和视频, 不仅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 而且打从心底懂得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教会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敬畏自然、 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三、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 情境创设十分必要, 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 大胆运用情景教学法, 通过分阶段推进、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不断进步, 以此寻找出更多、更好的创设情境的方法, 让学生在情境教学课堂中真正得到提高。

摘要:情景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 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且生动的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近几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情景教学法以其特有的情景特点和教学优势, 被越来越多的英语从教者所重视, 并在初中英语教学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执教初中英语的实际经验, 探究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法,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孙爱华.活化活动情境深化互动交际——初中英语活动教学模式运用之探[J].中学生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 , 2014 (12) .

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 篇10

目前, 在我国大力发展教育改革事业的过程中, 对小学数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重视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 成为重要的教学探究问题. 在进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数学教师如何结合学生学习情况, 应用有效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是不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之一. 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的应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学习活动. 因此, 在实践教学中, 重视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 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的必要性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由于教学资源有限, 加之数学学习的内容相对枯燥, 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 学习效率很低. 结合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实际情况, 深入分析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成为完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工作.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 探究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主要是数学教师运用多种手段, 精心设计富有感情色彩的生活场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概念, 使学生可以化被动为主动, 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 并快速的理解学习的内容. 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的应用, 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因此, 进行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 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工作.

二、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一) 创设生活情境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数学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是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 我们都知道,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只有引导学生切实的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作用, 才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数学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场景,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观察, 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 在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研究中, 创设生活情境是一种相对有效的策略.

(二) 创设趣味性情境

众所周知,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 其认知能力有限, 大多数学生只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也更加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 数学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这一学习特点, 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 选择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作为教学的素材,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快乐的事情, 并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从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长期发展下去, 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就会获得很大的提高. 因此, 创设趣味性情境, 也是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中相对重要的内容.

(三) 创设悬念式情境

在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中发现, 创设悬念式情境, 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数学教学目标以及内容, 选择一定的生活素材, 创设悬念式情境, 为学生制造教学悬念. 通过创设悬念式情境的设置, 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并逐渐实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因此,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 重视创设悬念式情境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非常重要.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中, 小学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质量,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具有重要的影响. 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 也为探索教学目标有效实现教学方法提供了关键的依据. 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的应用, 有利于数学教师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数学问题, 收获更多的知识. 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想象能力, 使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因此, 在农村小学阶段的学习中, 数学教师应积极的进行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工作, 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作出积极的努力.

摘要:当前, 在小学课程标准改革的发展背景下, 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 对于提高全民的义务教育水平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教学中, 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 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小学教学教学实践的发展, 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分析, 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将简要分析, 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方面的相关内容, 旨在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获得提高.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宋辉.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J].小作家选刊 (教学交流) , 2013, (10) .

[2]杜良群.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 (下半月) , 2014, (8) .

[3]周小洪.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浅析[J].速读 (上旬) , 2015, (5) :179-179.

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98-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都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积极性提不起来,教学效率就跟着下降。所以情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笔者就此问题对小学数学情景教学进行了以下的探讨。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将是其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大动力。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师问:“你是怎样测量出圆的周长的?”“我用滚动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如果要测量的是大圆形水池,你能把水池立起来滚动吗?”“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呢?”“用绳子绕圆一周,量出绳的长度,也就是圆的周长。”教师演示:把系着小球的另一端固定在黑板上(半径不等),用力甩动小球,让学生观察小球甩动时运动的轨迹形成的圆。问:“你能用绳测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观察实验:两个球同时甩动,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学生欣喜地发现:圆周长的大小与半径有关,圆周长的大小与直径有关。“圆的周长到底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的探索不再是被动的,教师的提问层层设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趣味无穷的,数学课堂变成了学生求知的乐园。

二、构建开放性的生活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探究、验证,不断积累,拓展新的教学知识,形成生活经验。例如,在《商的近似数》这节课中,先通过与学生谈话引出“一筒羽毛球”,让学生猜猜里面有几个羽毛球,从而引出一个生活中常用语“一打”,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对某些数据的特定称呼,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去品味数学浓厚的生活气息。接着,老师告诉学生“一筒羽毛球”的价格,让学生去计算其中一个羽毛球的价钱。这个问题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所以,学生也很有信心完成这个問题,可是就在这个简单的问题背后蕴藏着一个很大的“阴谋”,学生很快就遇到了困难,掉进了老师的“陷阱”。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计算时根本除不完,出现循环的现象。于是,老师马上质疑:是不是就没办法给一个羽毛球定价呢?通过这个质疑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学生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四舍五入”法,于是学生自觉地把“除不尽的小数除法”和“四舍五入”法联系在一起,并完成了知识之间的对接,重新进行构建,这样的设计颇有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很快就解决了本节课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三、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只关注知识的传授、理论的传达,而忽略了实践的应用,结果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数学和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用手中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拼摆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他们有的剪,有的拼,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接着开始交流,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不时地补充、提问。学生在交流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认识到了可以用很多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但许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深切地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学生既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又创造出了独特新颖的方法,还可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总结:在情境教学中,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非常重要。情境教学对老师的要求也就非常高。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备课,课后在反思中提高。力求创设新颖、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阵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的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达到旺盛状态,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赖宝珊.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的创设[J].考试周刊,2010,(33).

[2] 柳桃珠.小学数学利用生活情景教学策略浅议[J].吉林教育,2010,(14).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 篇12

一、加强实物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方的重要要求之一就是让教学情境更加形象和具体, 而加强事物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是使教学情境更加形象和具体的重要方法, 因此我们必须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加强实物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加直观和具体的英语。

举例来说, 在Is your pencil? 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本单元主要学习的英语单词有pencil, ruler, pen等, 教师可以将这些英语单词所对应的实际物体拿到课堂上来, 然后让学生看着实际的物体来学习英语单词。 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 又可以加强学生对英语单词的理解, 从而使英语教学的质量得到良好的提高。

二、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来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尤其是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情境教学中, 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2]。 英语是一种语言, 需要在一种在良好的氛围中进学习, 多媒体技术使得小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和优化,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举例来说, 在Chinese New Year这一单元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Chinese New Year这一单元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国新年的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关于中国新年的视频, 创设一种类似于过节日的情景, 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到课堂中, 让学生完全跟随教师的引领去体验知识, 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学好Chinese New Year这一单元的内容。

三、加强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来说, 小学生天性好动, 对于游戏等具有强烈的兴趣, 因此我们要加强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使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知识, 而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 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而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3]。

举例来说, 在Hobbies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主要的内容有skating, reading, singing等英语单词, 教师可以将小学分成组, 一组学生表演动作, 另一组学生来猜是哪一个英文单词, 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 教师可以让一组小学生表演跳舞, 然后让另一组学生猜该组小学生在表演什么, 那么学生肯定会回答dancing, 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掌握dancing的基本含义, 又能够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氛围里感受到dancing的深厚内涵, 这对于促进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

四、加强动作表情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除了上述的几点以外, 加强动作表情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际应用也是提高情境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意识, 加强动作表情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尤其是在学习喜怒哀乐相关的英语单词时, 加强动作表情的应用更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举例来说, 在What is the matter?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将要学生happy, angry, sad等许多情绪类的英语单词,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当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学生进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做出的表情, 然后向学生提问What is the matter with me? 然后让学生通过英文进行回答, 这样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还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学生对于happy, angry, sad等许多情绪类的英语单词进行更加熟练的掌握。 总而言之, 加强动作表情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情境教学方法的主要含义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实际场景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法。 我们要加强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相关策略探究, 促进情境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我们应当加强实物、多媒体技术、游戏和动作表情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这对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玲, 胡智杰, 周志.1:1环境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特征探究——基于视频案例分析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 2014 (2) :88-94.

[2]任雯.卡通情境教学助推课堂实效——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策略初探[J].学周刊, 2015 (31) :54-55.

上一篇:市场庸俗化下一篇:仔猪白痢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