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刍议

2024-08-24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刍议(精选12篇)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刍议 篇1

众所周知, 语境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巧和发展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和基本因素, 小学生英语的学习同样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所谓情境教学, 就是教师充分的利用场景、实物、图片、影像、肢体语言、表情动作等手段, 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语言情境, 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与交流的活动中, 完成特定情境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

一、创设视听情境

1.利用流行文化创设情境。这里所谓的“流行文化”是指电视广告、电影台词、英文歌曲等, 这些普遍都具有时尚前卫、通俗易懂、煽动性强的特点。如“步步高点读机”的广告词:“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So easy!”再如, 生日快乐歌“Happy Birthday toyou!”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穿插这些流行的文化, 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 调动其情绪, 而且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其学习效率。

2.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幻灯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 使得课堂不再是单调的黑白色, 使得学生得到了更加直观、生动的视听刺激。如, 教学“I’m writing an e-mail.”E-mail对小学生而言, 抽象模糊, 难以理解, 但是借助于多媒体的力量, 演示“我”正在写一封电子邮件的情境, 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现代教学技术的出现, 不仅加快了课堂节奏, 加大了教学密度, 而且还给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3.利用故事创设情境。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 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 不仅能让学生在一种自然而然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而且还能发人深思。例如, 学生在学了基数词“one, two, three, four...”之后, 就会学到它们相应的序数词。这时, 我便给学生讲了一个“森林运动会”的故事, 每个动物跑到终点有各自的先后顺序, 从而引出“first, second, third, forth...”

二、创设体态情境

毫无生气的语言表达, 定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枯燥, 这时, 教师就需要生动活泼, 甚至夸张的体态语言、表情、动作来活跃课堂,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 单词的教学中, “fat”教师可以鼓起嘴, 双手划圆;“tall”教师就可以踮起脚尖, 举高手, 抬头望;再如, 短句的教学中, “Good idea!”教师就可以面露微笑, 竖起大拇指;“Look at the backboard.”教师就可以指一指背板等等, 通过这些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给学生传递信息, 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理解的大致意思, 这样, 虽学生一时未能明白, 但还是会对其留下初步的印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准确、恰当、协调地辅助运用体态语言, 不仅能帮助组织教学, 突出重、难点, 活跃课堂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而且还能开拓思维, 提高语言和动作表达能力。

除了视听情境和体态情境之外,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 我们还可以创设交际情境, 让学生有一个用英语的环境, 说英语的需要;还可以创设即兴情境, 做临场的发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通过情境教学, 让课堂的45分钟变成学生的快乐时光。

参考文献

叶红平.交际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刍议 篇2

庆城县玄马学区贾桥小学

张霞霞

情景教学能是能使单调、抽象、枯燥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生动、形象、熟悉的情景中讲解和操练英语知识,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促进学生感知、理解、记忆英语知识和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使英语课堂教学趣味化、形象化。而学生也往往能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中演好每一个角色。

一般地,创设情景教学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1)创设直观情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和运用英语

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接触英语时间不长,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可以利用实物、模型、简笔画或者视频、幻灯片等手段来设置直观情景进行英语教学,实物是最常用的直观道具,教师应当利用那些易于准备和携带的实物,如在教What can you smell?时,可让学生从家带来自己喜欢的水果和食物,有了具体的东西,整节课就有血有肉。简笔画形象生动,直观性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简洁传神。如让学生学会用bird、tiger、elephant和flying、running、walking这些单词进行说话训练活动,教师就可以通过简笔画,将飞翔的小鸟、奔跑的老虎和散步的大象有机结合在一起,由简到繁构成一幅情景画,学生也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掌握语言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把制作好的幻灯片投影在屏幕上,直观有效地再现教材内容;或者运用电影、电视和录像进行教学,再现教材中的场景和意境;也可以从不同渠道剪辑、下载并制作生动活泼、声像结合的课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情境。各种实物、教具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英语教学有声有色、有情有景,使抽象的单词或句子转化为直观形象或鲜活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获得一种真实的感受,让其觉得英语学习的实用性,有助于学生感知、理解英语。

(2)创设活动情色,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边动边学,可以使枯燥的单词和句型操练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们应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到这种活动情景中,在各种活动和交流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常见的活动情景主要有竞赛活动情景和游戏活动情景。以竞赛活动情景为例,英语教学中的常见的竞赛形式主要有:比记忆、比反应、比速度、比观察、比想象等等。比如,在字母、单词、音标教学中,可在不同几何图形的吹塑纸上贴字母、单词、音标,让学生观察完毕后把其中的部分字母、单词、音标摘掉,然后问学生“What’s missing?”,让学生凭借记忆说出“遗失”的内容。在巩固“What colour is/are…?”“Where is/are…?”“What’s in/on…? ”“Is/Are there..?”“How many…are there…?”等句型时,可先让学生观察图片或事物,记住有关细节,然后遮盖住图片或实物,结合具体句型,以小组对抗的形式,检查对方的记忆情况。竞赛或游戏活动情景的活力在于它具有极大的竞争性和乐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3)创设对话情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习惯和能力

许多学生学英语时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语义及内容,导致在说英语时精神紧张,容易用错。只有增加“说”的经验的积累、说话环境的适应和开口习惯的养成,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基于这点认识,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出发,为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设计各种真实的用英语交际的情景。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刍议 篇3

一、利用音乐渲染英语文化情境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音乐元素,将毫无趣味的文字转变为动态的形式,营造出一个活跃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音乐的伴随中充分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如,在教学“How many”时,为了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有关数字的英语单词,老师在上课前,可以先播放一首Ten Little Indians,然后再进行正式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减少对英语的畏难心理,还可以利用英文歌曲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学生在英文歌中先初步了解了数字,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本节课的难度。在上课的过程中播放歌曲,能够创造出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在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通过故事讲解创设情境

因为小学生的年纪还比较小,还具有小孩子的天性,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学习中。因为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向学生展示出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所以学生会被故事中的内容所吸引,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听觉和思维。

如,在教学“Happy birthday”时,能够构造出一个富有趣味的故事《白雪公主的生日聚会》,让学生能够被故事中的内容吸引,老师在为学生讲述故事的时候,学生就已经很好地理解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

创建与学习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How much is your skirt”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上网搜集一些商场的图片和购物对话,在上课的时候,将图片展现出来,然后再让学生分组模拟图片中的情境,用英语进行对话,并且将其制作成视频让学生观看,从中选出表现比较好的组。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创新性,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能够让原本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丰富多彩。老师应该联系小学生的特征,以创新的眼光来看待情境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情境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李凤云,路新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孤儿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J].现代阅读,2013(11).

小学英语词汇情境教学刍议 篇4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单词,是满足日常写作及考试作文需求的基础。由此可见,教师要重视加强词汇训练,及时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促使学生养成及时背诵、巩固单词的好习惯,为英语写作打好坚实基础。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情景模式利于积累一定基础的词汇。教师应该创建多种情景模式,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设真实自然、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模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英语。

1. 引入多媒体,展现生活情境

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事物形象。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动画及影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展示了丰富、立体的英语词汇学习平台。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学习英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语言环境,难以掌握正确的发音和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多媒体可以提供发音标准的语音材料,使小学生在初始阶段能够学习到正确的英语发音。另外,运用多媒体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更加生动,达到最理想的词汇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rooster、hen、rabbit、bat、dog、pig、fish、sheep、chicken、 monkey等)、人体部位(body、head、arm、leg、knee、hand、eye、face、ear、nose、mouth等)、文具(pen、pencil、pencil-box、book、ruler等)或食物(hamburger、hotdog、bread、rice、milk、ice-cream、dumpling等)。将多媒体引入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学习和掌握词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

2. 融入课堂游戏,丰富交际情景

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为了稳定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适当运用游戏、唱歌、说绕口令、背小诗等小活动,寓教于乐,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教学数字时,笔者设计了“报数”的游戏;教学单词时,设计了“击鼓传词”的游戏;教学句子时,又设计了“拷贝不走样”的游戏等。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融入游戏,能够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单词学习变得有趣生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潜能。例如在教学“东南西北”时,笔者设计了以下歌谣:

“News,news,where are you?(拍拍)

I’m from north.(上拍)

I’m from east.(右拍)

I’m from west.(左拍)

I’m from south.(下拍)

N—N—north.(拍拍)E—E—east.(跺跺)W—W—west.(拍拍)S—S—south.(跺跺)

N—E—W—S makes news.(拍拍)”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玩的性格特点,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游戏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主动学习,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获取更扎实的英语知识。

3. 学唱英文歌曲,烘托学习氛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文歌曲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很多人认为歌曲的作用只限于调节课堂气氛。其实将英文歌曲运用于词汇情景教学模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新年将临到之际,教师可以领着学生一起唱《Happy New Year》。在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能够牢牢记住歌词中的“happy / we are sing⁃ing / we are dancing”等词汇和句型。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编一些简单易懂的英文歌曲或韵律诗,帮助学生记忆。

4. 积累生活词汇、创设直观情境

情景会话能够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掌握和运用水平,既是一种具有极大激励作用且富于趣味性的练习手段,也是一种语言应用方式。在引入生活情境进行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平时学过的词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词汇后,教师可以创设去餐厅或快餐店买东西的情景,让学生扮演售货员或顾客,在情景中活用简单的生活词汇。这样既在各种生活交际语境中巩固和复习了词汇,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初探 篇5

内容提要英语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从小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毕竟没有像学母语那样来得容易。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学“母语”的英语学习氛围——进行非常必要的“情境教学”。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结合自身实习经验从情境教学法的相关理念出发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关键词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运用 前言

目前我们不少老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仍然自觉不自觉的使用传统的“满堂灌英译汉”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根本不适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一开始就不愿意和英语打交道继而学好英语成了一句空话。再者缺少语言习得和使用环境是中国学生外语表达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因素。丹麦语言学家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头浸在水里才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们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从他的言论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语言的习得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得到全面完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学“母语”的英语学习氛围——进行非常必要的“情境教学”。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各种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理解不同情境所表达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激发他们表达思想的欲望在情境学习中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强度的、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而情绪过强和过弱以及情绪不佳则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记忆的困难。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还是学生的单项练习以至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而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二认识的直观原理

从方法论看情境教学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儿童主观意识的作用进行的。而世界正是通过形象进入儿童的意识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因其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外界环境这种经过优化的客观情境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儿童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而且促使儿童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起儿童本身的自我运动。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跃醯幕疃?三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

相似原理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是普遍性原理也是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形象是情境的主体情境教学中的模拟要以范文中的形象和教学需要的形象对对象情境中的形象也应和学生的知识经验相一致。情境教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收入或创设许多生动的场景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知对象使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单元增加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也培养了学生相似性思维的能力。

四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众所周知意识心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有意知觉、有意记忆、有意注意、有意再认、有意重现回忆、有意想象、有意表象再造的和创造的、逻辑和言语思维、有意体验等等。但遗憾的是包含如此丰富内容的意识心理活动仍然不能单独完成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任务。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诱发和利用无意识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

自弗洛伊德以来无意识心理现象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所谓无意识心理就是人们所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主体对客体的不自觉的认识与内部体验的统一是人脑不可缺少的反映形式它包括无意感知、无意识记、无意再认、无意表象、无意想象、非言语思维、无意注意、无意体验等等。该定义强调无意识心理活动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

①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认知作用。如我们在边走路边谈话时对路边的景物以及路上的其他东西并未产生有意识的映象但我们却不会被路上的一堆石头绊倒。原因就是“石头”事实上引起了我们的反映并产生了“避让”这种不自觉的、未注意的、不由自主的和模糊不清的躯体反应

②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内部体验作用。常言的“情绪传染”就是无意识心理这一功能的表现。例如我们会感到无缘无故的快活、不知不觉的忧郁这往往是心境作用的结果。心境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状态它能使人的其他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较长时间的情绪色彩。

研究表明无意识心理的上述两个功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认知过程首先它是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必要形式其次它又是促使人们有效地进行学习或创造性工作的一种能力。可见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是人的认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情境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调用无意识的这些功能也就是强调于不知不觉中获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五人的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或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统一的过程

教学作为一种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在其中。否则人们常言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失去了理论依据。在教学这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由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其中师生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信息交流回路知识信息交流回路和情感信息交流回路。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依存从不同的侧面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知识回路中的信息是教学内容信息载体是教学形式情感回路中的信息是师生情绪情感的变化其载体是师生的表情包括言语表情、面部表情、动作表情等。无论哪一条回路发生故障都必然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质量只有当两条回路都畅通无阻时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对情境教学法的认识已改动 一情境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与发展

情境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并非现在才有在我国和西方的教育史上都有这方面的记述。当然这些记述所反映的情境教学从现代科学意义上说都还不能称为情境教学法。例如在《列女传·母仪》中就有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孟母为了教育孟子设置了“断机”这样强烈的刺激情境达到了说教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情境教学的著名实例。

在我国古代和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里都有宝贵的启发诱导思想。《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思想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强调通过师生谈话来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索以获得问题的解决。可以说这都是情境教学的萌芽。

在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也有情境教学的形式。一次教师为了教爱弥儿学会辨别方向就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爱弥儿在大森林里迷失了方向又饿又累想回家但找不到路。这时教师通过中午树影朝北的常识引导爱弥儿找到回家的路。这就是有目的地利用大自然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和思索。

教学中运用和创设情境形式在美国教育家杜威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是最早在教育学意义上运用“情境”一词他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并把情境列为教学法的首要因素。他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所以思维起于疑难是他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这里的“疑难”意即相对学生认识程度而言的有困难的情境。他认为要使这个有困难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思维必须使这个情境和学生经验过的情境有相似之处而学生对付这个情境又有一定的能力。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因而杜威的教学过程就是创设情境、引起动机、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成果。

在现代教学思想中情境教学的形式得到了较系统的反映如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中就十分重视自然情境的教育作用。他经常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给孩子们编制了300页《大自然的书》每一页都给孩子们以极大的兴趣和生动鲜明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又如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造的暗示教学法其实质是通过各种暗示手段通过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表演生动有趣的短剧和做游戏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学生的情感和理智、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共同进行从而充分挖掘大脑的潜能达到惊人的教学效果。可见暗示教学的关键在于组织和创造学习情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暗示教学也是一种情境教学。在我国把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较早提出并在理论上进行探讨的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她在借鉴国外外语教学中运用情境的同时吸收了我国古代诗词中关于意境说的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反映论的原理利用形象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她认为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儿童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把言和形结合起来进行片断的语言训练。第二通过“观察情境教作文”引导儿童观察时在情境中加深体验展开联想习作时再现情境中构思在进入情境中陈述促使儿童情动而辞发。第三通过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扮演体会情境、语言描绘情境六种不同途径创设和教材有关的情境对儿童进行美感教育促使儿童由感受美而入境→爱美而动情→理解美而晓理。第四在前三阶段的基础上运用形式上的新异性、内容上的实践性、方法上的启发性情境教学三原则进一步促使儿童的整体发展。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学理论虽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但它却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并且在实践中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二我看“情境教学法”的定义

关于情境和情境教学法的定义专家们似乎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说“情境是教师人为“创设”的“典型场景”是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创设的“有情之境”是一种人为优化的典型环境。”这种情境使儿童的生活空间不再是一个自然状态下的空间而是富有教育内涵、富有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乐趣的生活空间。其实质是一种虚拟情境。于是有人对此提出非议“难道客观情境不属于情境情境的创设是否只是教师的事情什么样的情境、情境教学概念才能更好的涵盖虚拟情境教学和客观情境教学两方面的内涵”这种质疑似乎有道理但是我们能不能暂且不要去提客观情境教学而是专门来探讨一下教师创设的一种虚拟情境教学呢因此我认为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人为优化的情境和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有人把情境教学法等同于演示教学法其实他们是有区别的。应该指明的是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而演示教学法则只限于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或者教师简单地做示范实验虽然也有直观的作用但仅有实物直观的效果只能导致学生冷冰冰的智力操作而不能引起学生的火热之情不能发挥情感的作用。由此也可以看出“情境”是“情”与“境”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三、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依据及意义

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学理论虽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但它却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并且在实践中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下面我将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特征来谈谈情境教学法适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依据 一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考虑

小学生听觉灵敏善于模仿具体形象思维好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较短在课堂教学中如以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就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作用。重情趣是情境教学法的一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各种方式创设各种情境使教学内容形象、具体、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些兴趣为先决条件。”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情感上愿意交流愿意表达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进行综合语言训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二从教材的编排上考虑

小学英语教材均采用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体系以结构为主体辅以情景将交际功能的训练贯穿始终。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交际情景如公园、学校、商店等。语言教材也较多地采用日常用语如问候、道谢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交际能力。三从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考虑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着重让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来获取和领悟英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特别是新课程标准更是全面提出了对英语教学的要求重情趣、重感悟、重参与、重实践。这也就是情境教学法的特征。事实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有着很大的意义 1降低教学难度便于解决问题

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情境教学法通过再现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琢磨、去尝试、去发现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因为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强化了感受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起共鸣如临其境。情境教学能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全面、透彻、快捷的感知、理解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准确、快捷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特别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其思维处于表象思维、形象思维阶段其思维活动主要是运用表象、形象来进行的。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感受形象开始而学生在感受形象时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互的联系此回合使表象的储存随之丰富。2降低疲劳程度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劲头

合适的教学情境能降低教学难度因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能消耗相对小一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更有利于学生较长时间的保持稳定的注意力玩中有学、学中有玩

爱玩是孩子的本性。可以利用这一点注意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慢慢习得新知而不是死记硬背。把要掌握的知识以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实行整体大量输入根据不同学生的记忆特点他们会或多或少记住不同的知识。在他们对很多的知识似懂非懂的情况下采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渗透如Pass the card 传卡片、Do the action 听音做动作、Find your friend 找朋友、Draw and Colour 画一画 涂一涂

等在游戏中通过多听、反复感觉从而在脑海里的印象就加深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

3有效激发、保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

要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善于运用多种形式、多种媒体为学生的英语实践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在于通过引起学生的惊奇、困惑等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对学生学情恰如其分的全面把握而创设教学情境涎现⒄构媛纱偈寡斡氲浇萄Щ疃小?

四、创设情境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情境教学法的一般原则

1、活动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其中能否根据情景和主体思想的变化做出准确的反应如听、说、读、译等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而具备这一能力就需要在情境教学中始终贯彻活动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角色选择的自主性与对活动设计的自主性原则两方面。在情境教学活动中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而不是教师分配角色并且要让学生在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同时充分发挥主动性。

创造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活动情境内容的灵活加工方面。

背离自主性与创造性的情境教学必然是机械的、缺乏活力的只能导致学生被动地重复已设计好的活动近似于传统教学法。

2、角色同“情”与“境”的交融。

情境教学的特点是言、形、情融为一体观念寓于其中。要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认知与情感相结合。在英语情境教学活动中“情”与“境”是二种异常宝贵的资源。前者可以为学生学习资源不断地提供动能。后者可以为学生提取并组织原有知识提供形象而具体的参照源与刺激源对两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

3、情境教学中的“角色”互动原则。

“角色”互动是指角色因相互作用而导致各自原有状态的变化。在角色选择中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主角”。有些人会成为情境中的“配角”而其他人只能是“观众”。对此就要贯彻“角色”互动原则努力实现在情境教学的设计、表演和评定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确保学生在融洽平等的情境中学习活动。二特殊原则

针对小学生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除了遵循以上一般原则还须遵循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学生学习英语成功与否是否具有学习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兴趣的最大源泉蕴藏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以情景化的活动为主来组织教学并使自己的教学充满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口味让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爱学乐学会学。

2、情感性原则。学生的情感依附性很强他们往往视教师为父母作为教师应该把最真诚的爱倾注在教学之中倾注在学生身上要重视情感教学用积极向上的情感影响学生用满腔的 热情爱护学生创设和写的 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也

带着积极的情感学习英语。“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布鲁姆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刍议 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模式;学习兴趣

一、为什么要开展情境教学模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相对于其他教学模式而言,情境教学更适合小学英语课堂。理由如下:一是小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对新鲜事物有着旺盛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二是小学生的想象思维占据思维能力的主要部分,因此,通过引入情境教学往往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如何在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模式

1.借助图片直观教学

以小学英语PEP教材中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为例,该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几种简单的句型,例如“What is it doing?”“It’s eating bananas.”等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如果只凭黑板书写很难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然而通过大象吃香蕉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产生联想记忆,借助图片直观教学,教师可以与学生相互互动对话,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

2.运用实物反复强调

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因此,只有不断强调才能让学生牢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这里所说的强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反复教学,而是通过一些特点的办法。例如,在进行颜色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就香蕉、黄色的衣服、苹果三者进行举例说明,也可以就地取材,引导学生:“What’s this?”学生在反复的回答中,不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综合上文,情境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所欠缺的,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下,教师应该牢牢抓住机遇,积极改革课堂,将情境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刘甲平.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刍议 篇7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小学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以提高素质教育和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目得。实现教学资源整合有利于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数学概念,认识数学命题和公式的本质。小学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教育理念。尤其在新课改实施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亟须进一步深化研究,具体实施情况并不乐观,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笔者认为要改善这种现状首先是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掌握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理论,提高计算机运用水平,其次是展示与新课程配套的整合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案例,供一线教师参考与研究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水平。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学生牢固掌握数学概念不仅仅在于能简单地将数学概念用语言表述出来,而是需要在本质上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表现为能对具体数学对象进行识别和概念推到归类,奥苏倍尔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新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获得意义的过程”。教师要把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以形象、生动的动态化演示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在对数学概念的反复感知过程中进行分析、类比、抽象的基础上完成的.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为概念学习创设生动贴切的学习背景、还能提供必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借助数字化技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具体的直观形象化动态演示,从而加深印象,强化理解记忆效果。

二、构建与传统数学教学实践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情境

传统教育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循规蹈矩尊崇权威,对教师指定的学习内容不敢随意改变,更谈不上有自主创新意识,长期以来必将扼杀潜在的创新思维能力。传统教育方式培养的学生过于严谨,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传统教学是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偏重于传授学科中固有的知识,而对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以及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是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门重要学科,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并运用于教学中,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发现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构建教学的情境。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就是一种在“做中学”,“玩中学”的学习方式,学生愉快地学习,自主地学习,老师扮演的只是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应用数字化学习工具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由简单被动变为主动多样,学生学习更主动、更快乐,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和“交互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处理和运用信息、自学等方面的能力大有提高,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学学习中,有算式,算理的运算与推理,有对事物的数量、形状、运动状态的分析;还有用数学概念进行的“数”“形”的转化。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状态要对很多事物进行归纳、探究、验证。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与教师交流,学生之间也需要交流,甚至有学生之间的解题比赛。这些操作、思考与交流中若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可较大地提高教学的效果。而这种整合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整合设计和教学过程的调控,使学生发现数学的内在规律,形成内在联系。达到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应用。这就是整合的全过程。信息技术为创设这种情境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为“多元联系表示”提供了较为有力的工具。信息技术为复杂、重复的运算、制图,提供了简洁、快速的工具,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只有把常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起来,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

三、构建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探讨性数学课堂

教师借助已经准备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网络等多媒体对数学问题分析研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构建研究探讨性数学课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教学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学生和现代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本来是好事,但数学教学要求学生上课要有高度的注意力,跟随老师上课的逻辑思维能力,数课件太花哨,反而还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教学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技术。而不漏任何痕迹,更不用严加管理学生,课程导入时必须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内容主要是与数学有关的话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前后4-6位同学为一个小组,课前由小组成员收集和加工信息,课时由小组的代表上讲台交流发言,发言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钟。应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的研究探讨性数学课堂,对学生来说既陌生又充满好奇心,通过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他们不仅仅会从书本去获取知识,在课外书籍、报刊和杂志、互联网、电视媒体以及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等多种途径中都可以获取知识,尤其是课外书籍,学生的兴趣面比较广泛。让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去思考,操作与相互探讨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素养。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通过有目的的,自觉的数学思维与操作学习数学,成为构建研究探讨性数学课的关键。

结束语: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辅助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教育理念,但是新课改实施以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情况有待于教育教学界同仁继续深入探索。

摘要:随着社会资源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出现了一个新的探索领域和研究视点,实现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以信息化为基础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是实现数字化教学的核心价值。教师在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化的过程中,需要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重新建构,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及整个资源体系的教学应用实践,探讨在信息社会全新教育的形势下,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刍议 篇8

一、利用现实场景创设英语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与应用。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高职英语水平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紧缺人才。高职英语的概念作为近年来新生的事物, 从提出之初就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高职英语是指与所从事职业密切相关的、具有特殊用途的技能英语, 是建立在公共英语基础之上、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的专门用途英语。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 有效地创设“体验情境”, 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活化语言, 并能正确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高职英语教师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应当善于应用情境教学法, 通过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提高学生在情境中体会语言意义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学生西方圣诞树、圣诞节、圣诞老人时, 许多学生并未接触过圣诞的概念, 对英语中的Christmas、Christmas tree等的概念都没有直观的印象, 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授这些内容时, 如果将事先准备好的圣诞老人的玩偶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 并通过这一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介绍西方圣诞节的习俗,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布置圣诞树给学生们欣赏, 提升了学生们对西方圣诞节习俗的了解, 加深了学生们对圣诞老人、圣诞树的印象, 提高了课堂效率, 长远看更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结合高职教材内容创设英语教学情境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应当具备更扎实、专业的技能外, 还应当具备相应的高职英语知识, 以应对企业与国际公司的交流、合作与实际生产中的需要。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许多学生抱怨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 当和老外对话时往往不知所措, 甚至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生遇到英语面试官时, 往往不知所措, 这种典型的中国式英语在我国高职教学学习中随处可见。纯理论的说教讲解对于学生的教学效果远远比不上情境化的环境教学, 当学生处于新鲜和愉悦的情境教学的环境中, 对于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远比传统的朗读、背诵的效果更好, 而且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 培养学生在实际英语环境中使用英语的能力。

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当激发学生自身的情境创设兴趣

通常高职院校的学生的个性特点已经形成, 由于年轻他们喜欢追求新事物, 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点创设情境,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首先在英语课堂中应当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情境设计, 使学生能够主动融入创设的情境之中,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英语教学中, 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兴趣, 选择当前高职学生比较喜欢的电影, 选择其中优秀的英语对白, 让学生们分角色扮演和对话。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更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听说能力, 对于高职毕业生在今后就业和实际工作中有很大帮助。

四、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高职英语教学情境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的功能, 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互动颠覆了传统的举手提问模式,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终端电脑给老师提问, 提问既可以实名提问也可以匿名提问, 提问既可以群显, 也可以单显, 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 使学生能够放心大胆的提问。同时教师可以选择即时回答学生的提问也可以集中时间回答学生的提问, 保证课堂的持续性和教学进度。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问题的性质, 选择回答学生提问的方式, 如果某位学生的问题是大家的提出的共性问题, 则教师可以通过群发的形式将讲解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如果问题比较特殊和个性, 则针对提问的学生单独解答, 不耽误其它学生的时间。同时针对高职英语的实用性原则, 高职院校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上将教师在工厂录制或拷贝的视频等影像资料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 使学生既能感受到在实际工厂工作的氛围, 又能学习到在工厂工作中实际用到的高职英语对话、读写等能力。

五、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1.应当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高职院校许多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 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的英语读写水平和听说能力设置合理的情境, 避免学生完全听不懂的尴尬境遇。

2.应当紧贴生活创设情境, 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模式中感受到更加容易理解的情境教学模式。

3.应当围绕教材内容设置情境, 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 教学内容贴近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1]赵丽琢.高职英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J].职教探索, 2013 (2) .

[2]李艳.运用情景教学法, 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刍议 篇9

1. 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现象分析

我国是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 学生无时无刻都受到母语环境的影响, 而对于英语的运用能力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都是应试背景下的生硬记忆, 这也对他们的英语学习造成不良影响。首先,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大多缺乏合理的教学方式的引导。因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这就需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者的作用, 引导学生学习。其次, 应试教育化教学严重。教师过多地强调学生的应试技能, 却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再次, 课堂中给予学生开口表达的机会甚少。教师过多地扮演“独角戏”的角色, 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最后,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发展。这种长期以来积累的教学问题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动力, 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2. 基于情境创造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1) 借助情境创造, 有效课前导入。我们知道, 一个好的课前导入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能否有效展开。而基于英语学科的特点, 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就十分重要。一般高中生大多都有一定的词汇量基础。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创设情境教学, 将课堂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可以借助情境性的教学问题提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从而产生刺激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强烈欲望, 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例如, 学习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Earthquakes”一课时, 教师可以在课前创设小组讨论地震的危害及如何在地震中进行自救等话题。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提问“How to save themselves in an earthquake?”“How to save themselves in an earthquake?”或者播放一段汶川地震的受灾者的采访, 利用身边的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或者让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这样的小组提问方式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学习积极性。

(2) 引入情境创造, 丰富课堂内容。教学过程中, 为摆脱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积极构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就十分重要。情境教学可以直观地将抽象的英语词汇及话题进行表达, 让学生无形中感受英语口语表达氛围。例如, 学习必修一Unit 1“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一课时, 为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激情,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围绕话题“How to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 at home and share feelings”。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模式, 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

(3) 创设情境任务, 充实课后作业。我们知道, 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而英语本身就是一门语言性学科, 它重点强调学生的口语表达及应用能力。由于我国是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 学生在课余时间很少进行英语表达。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布置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那么, 教师可以尝试留设情境性的教学问题。如“Give yourself a piece of advice, let oneself become more outstanding.”然后第二天课前让学生自主表达, 开放性地进行语言表达。这种开放性的情境类作业, 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综上可知, 情境教学法是基于模拟现实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 围绕某个话题串联相关知识点, 引发学生的发散思考, 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既丰富又饱满, 有助于学生感受英语交流的氛围,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摘要:本文为研究高中英语教学的高效性, 提出基于情境教学模式的高中英语教学。通过分析高中英语学科特点, 有针对性地提出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措施, 以此为一线高中英语教师高效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情境模拟,身临其境,思维,自主性

参考文献

[1]陈武英.创设情境教学, 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J].新课程 (中旬) , 2015, (3) .

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之刍议 篇10

一、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的基本特点

一是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以达到优化学生的个人情感品质的目的。我们知道, 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 就是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优良品质。特别需要提出的是, 应该重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感情训练, 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 并在教学设计中安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通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计, 让唯一的认知心理活动变成学生全面的心理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能动作用, 让课堂中的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历史教师如果在讲课的过程中通过灵活的教法、生动的语言, 再加上和蔼的微笑、鼓励的目光, 尽最大可能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感染和影响课堂中的学生, 让他们的情绪处于积极兴奋状态, 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教师应该“知”“情”结合。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 必须把“知”与“情”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贯穿于整堂课中, 让学生与教师有良好的互动, 以此来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要实现的目标

从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可以看出, 历史课堂情境教学事实上被划分成两个方面, 一个是以传播基本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认知, 另一个是以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注重学生个人发展为目的的目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使之成为一个有严格体系的教育模式。

一是教师应该确立情感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在历史课本中, 历史课情感目标的内容是根据历史基本知识点对启发学生情感体验来区分的, 依据这种分法, 历史教师在深入钻研每个历史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 可以尽可能地挖掘其情感内涵, 从中得出教学情感目标的详细内容。

二是教师要确认每个学生具体情感目标的水平层次。情感目标的层次化是经过每个学生内心不同的体验, 再到形成具体行为规范, 这是一个具有连续性的变化过程。我们进行情境教学活动, 就能够检测和评估出班中的学生在对某一个历史基本点的掌握程度和具体的水平层次。譬如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情境教学时, 可通过大量的爱国人士的先进事迹, 再加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心情舒畅地接受知识信息, 再让他们各自进行内心体验, 以便于对爱国主义的内涵、价值观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最大驱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是初中历史阶段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 因此学习不仅仅是观念的认知活动, 它还要求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其中。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历史课堂教学中, 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情感的投入, 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恰当应用,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刍议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教学;方法研究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还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通过创造丰富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加强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情境化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一、传统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不足

(一)教学方法落后且单一。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上,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先在黑板上示范汉字的书写步骤,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老师对常见的错误进行提醒和指导之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汉字的书写步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汉字字形、笔画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反复讲解和示范,对于常见错误,也要反复强调,然后通过听写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对于仍然存在的错误,就要求学生加大练习力度,直到会写为止。这种方法不但需要老师多次讲解和强调,还需要学生反复进行枯燥的练习,导致老师的积极f生不高,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教学进度很慢,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吸收也很困难。

(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科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主要关注学生的正确率,通过听写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察,根据学生的正确率来判断学生对汉字书写的掌握程度。并且对于出错的学生,老师还会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让学生抄写错了的汉字,这样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达不到帮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方法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对汉字书写方法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对汉字应用的能力,仅从学生的正确率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进度是很不科学的。

(三)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对识字教学缺乏创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还有其他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没有经历去研究和探索新的识字教学的方法,只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学校和相关的教育机构也没有设立识字教学的奖励,教师缺乏研究和探索的动力,尽管教师认识到传统识字教学的不足,也不花精力去探索更好地教学方法。

(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传统的识字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而且长期重复练字过程,学习的方法十分枯燥,而且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式也很单一,奖惩措施也没有创新,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教师的教学只注重学生写字的正确率,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差,不能实质性地掌握学习内容。

二、情境化识字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寻找汉字和生活的联系,向学生讲解汉字的来历和使用环境时也尽量使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产生联想和共鸣,能够及时在大脑中产生印象。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教师上课时举过的例子就会想起教师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发现生活和学习的联系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形象化教学。在教学生书写汉字时,打破让学生反复练习的传统,让学生在第一次学习的时候就能有形象化的认识。比如可以将汉字图形化,将汉字和它所表达的事物进行联系,第一次就以图形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减少教师的讲解次数和学生的练习次数,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少教师教学过程中付出的精力,从而也能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三)趣味化教学。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本正经地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对于识字时期的学生来说,这种传统的方式并不能使他们产生兴趣。因此,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将教学内容和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汉字。这样不仅能够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还能够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增强他们学号汉字的信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自然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现有的周边自然的环境,将教学内容和周边的自然环境相结合,而不是传统地进行生硬的教学。以周边的自然环境为载体,循序渐进地将学生带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学习的兴趣并将兴趣延伸到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将教学过程自然化,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之间有一个心理的过度,从而更容易将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学习的紧张感,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为了了解情境化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以本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从本校随机选择了100名正在学习识字的学生,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情境化的识字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识字教学,然后通过同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合格率为80%,而对照组合格率为60%,这就更加证明了情境化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结论: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教学方法落后且单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科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对识字教学缺乏创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多方面的问题,导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很差,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因此,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情境化教学就是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适合新时代教学发展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通过生活化、形象化、趣味化、自然化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刍议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作用 篇12

一、新课引入中创设情境

新课的引入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若不注意将问题进行情境创设而照本宣科, 本来很简单的内容反而让学生觉得难懂乏味, 师生便不易进入“角色”, 教师的导学过程和导学效应便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若能把呆板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生活例子, 让问题活灵活现, 学生的思维也会活跃起来.如在上“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 学生对和的符号和绝对值的确定常常是感到束手无策, 对法则更是难以理解.对算式“-10+5=?”我向学生用这样的例子来解释-10表示向别人借10块, +5表示向别人还5块, 结果还借5块, 答案是5.在上这节课时笔者引入提问学生:“向别人借钱后应该怎样?”学生肯定会大声答:“要还!”再问:“向别人借10块, 再跟他借5块, 共跟他借了多少块?我们可以把向别人借钱用负数来表示, 还钱用正数来表示, 用算式来表示出来.”经这样提问, 学生立刻活跃起来.在做加法练习时很容易就得到和的结果, 对法则的理解就豁然开朗.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引入时, 提问学生:不过河, 如何测河对岸的树高?再如, 在教学“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引入时, 问学生:知道为什么骑自行车时不会倒而不动时就会倒?善于运用生活例子, 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意向.由此可见, 在新课进行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新课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创造“愤”、“徘”意境.“愤徘意境”, 即所谓“欲知未知, 半生不熟”的情境.“惯”是欲求明后而不得, “悱”是想说又说不出来.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跃跃欲试, 学习积极性最高.创设生活化情境, 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 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 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 听得到的现实, 我们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 让数学贴近生活, 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此外, 在新课引入时还可通过以旧引新———复习与新课有联系的旧知识, 引入新知识;故事激趣———与新课有关的数学和数学家的趣味故事等创设情境.如在学习乘方时引入一个小故事:传说有一位自作聪明的亿万富翁同意跟一个他认为很笨的家伙做一笔交易, 即是在一个月的每一天, 富翁第一天给他1元, 第二天给他2元, 第三天给他4元, 以后每天只要给他的钱数是前一天钱数的2倍就可以了, 而他每天必须给亿万富翁1000万元, 大家认为亿万富翁真的占便宜了吗?通过创设故事化情境, 巧妙地与新授内容联系上, 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兴趣, 并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新课进行过程中创设情境

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认为主要通过联系、挑战、变化、比喻的方式.所谓联系是在教学设计中要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 使教学内容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有意义的, 是与其已有经验和知识有联系的.挑战自然是制定教学任务, 对学生具有挑战性, 平庸拖沓的教学安排不可能吸引学生,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感到学习充实, 收获大.一个问题解答完毕, 谁还有其他创新的解法?类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都能吸引学生.变化是教师在学生注意力涣散或情绪低落时, 改变教学的形式, 如讲授法、讨论法、“答记者问”、辩论会等,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如投影机、电视机、电脑等多媒体, 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多个感观器官都受到适当的刺激, 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比喻是把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先后关系用有趣的例子来形容, 如在讲两直线相交与对顶角的关系时, 学生常对两者的关系分不清先后, 认为对顶角的存在不需要两直线相交, 导致不是两直线相交产生的角也是对顶角的错误.我跟学生强调, 没有两直线相交就没有对顶角, 就好像没有父亲就没有儿子, 两直线相交是父亲, 对顶角是儿子, 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是它的兄弟姐妹, 跟它是并列关系.学生对这样的比喻较容易接受, 一下子就从混乱的思维中理清了思路, 也加强了记忆, 扎实了基础知识.

三、练习中创设情境

课堂练习是学生在一节课内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情况的一种检测, 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 从中反馈出的信念可以得到及时评价和调整, 同时课堂练习也是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创设练习情境, 能大大强化这个过程.可以创设游戏情境, 比赛情境.如一些证明和计算题以小组为单位, 每组派一名同学上黑板板演, 规定时间内完成, 学生立刻紧张兴奋起来, 非常关心本组的结果是否正确, 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黑板, 既使课堂气氛活跃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或是按顺序答出答案, 答不对的就要唱歌, 这样学生就会认真听讲, 认真做题.创设这样的情境, 学生肯定会喜欢, 不会觉得数学课是沉闷而漫长的.只要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善于及时引导, 点播, 善于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 我们的数学课堂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教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情境, 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 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显得十分重要.

上一篇:人力资本的产权研究下一篇:超大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