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类

2024-05-15

教改类(共7篇)

教改类 篇1

摘要:土力学是工科院校建筑工程本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土力学类课程的改革受到教育部及各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土力学教改的现状,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指出力学教改应从教材、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三方面去实现力学教学内容的工程实用性、先进性和趣味性;通过持之以恒的投入、积累和创新,实现土力学教师知识结构及能力的综合化、现代化。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

关键词:土力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自主性

0 《土力学》课程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土建类专业课程《土力学》包括理论基础和实验两部分内容。目前,在教学内容上,理论基础36课时,实验12课时,其中,并未包含实践部分。在教学方法上,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记笔记,当然有时使用多媒体。在教学内容上,土力学的核心内容是应力计算、沉降计算、有效应力原理分析、地基承载力分析、稳定性分析等理论内容。实验课程有辅助作用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室内一部分。长期以来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上课基本上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后则忙于备课、批改作业。由于土力学是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经验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收到积极良好的效果。土力学是之前所学的力学在土木建筑中的应用,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而我们大多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与之前的力学没有明显区别,更是与实践存在着严重脱节。虽然有时用多媒体或工程图片来说明工程应用,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的感性认识,学生只是机械地、被动地学习。课下与学生交流,大部分似懂非懂,更谈不上举一反三。比如有时讲到地基处理或基坑支护时,很多内容很难用图片或语言说明,就好比学骑自行车,别人怎么说要点,你自己不上车实践是永远不行,其实这不是表达能力的问题。

1《土力学》课程教改思路探讨

1.1 精选教学内容

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应着力贯彻“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实用、适度[1]。要实现土力学教学内容的工程实用性、先进性和趣味性,应从教材内容及课堂教学内容两方面去加以实施。首先要有适应现代土力学教育需要的特色教材或精品化教材,其次教师授课内容应有丰富的内涵。教材的精品化体现在按照新的培养计划,一方面要进一步精选传统内容,压缩课程教学时数;另一方面保证教材内容有最新的力学成果,向当代前沿适当开设窗口与接口等。结合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认真梳理,通过适当的增删,精选教学内容。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精讲基本概念。如力、应力、变形、有效应力原理、固结及其承载力等一定要讲清讲透。(2)删去教学难度大而实用性不大的内容或只简单提及与力学重复的一些内容。如功、功率等。(3)淡化一些力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如简化地基附加应力的推导、固结度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等。

1.2 更新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首先积极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化难为易,突出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念。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可强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采用案例式教学,从工程实例出发,导出问题,引入相关理论,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在授课中应充分和灵活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演示,通过听觉和视觉全方位地帮助学生对问题分析理解。如讲授土压力和地基变形时可通过仿真演示或多媒体课件利用动感画面,将土受力时变形的受力特点,变形特点、应力分布规律等与直观动感的图形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及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方式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评价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等,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尝试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系列改革。每个能力训练模块采用“项目教学法”。《土力学》课程项目教学是要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本身是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的具体任务。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改革考核形式及评价标准

考核形式和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习起着指导作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土力学》课程的考核形式及标准可作以下调整。考试用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进行,闭卷试卷重于对基础识点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考查,开卷以综合性试题形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两者各占40%左右。实验考核侧重能力考核,实验是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应注重对过程的考核,及时记录学生平时实验操作能力、课前准备和课后总结等情况,以充分反映学生做实验的态度和能力[2]。这种考核形式能够准确地、比较客观地实现对学生全面质量的考核,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以所学的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4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在生产一线真实的工程、技术环境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技术,提高能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高等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依据,尤其是工科专业,只有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了解教学改革的内容和重点以及必须达到的目标。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学校的教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专家一起讨论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共同参与制定教学计划等,使专业教学改革更有针对性。校企联手合作对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的培养目标最终是靠办学指导思想和课程体系来反映和保证的,这就要求高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互相学习,资源共享,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对培养模式的对照比较,横向合作,共同进行教学改革,促进专业的发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必由之路。

1.5 促进教师深入一线,提高“双师”素质

由于过去相当长时期受“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的影响,传统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理论有余,实践不足,高校的教师亦如此[3]。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校企合作,同时为教师提供一个极好的舞台。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和企业对所需人才规格的要求,能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自身工程技术实践素质,也可及时调整教学中出现的偏差。

1.6 教改的保证机制

(1)组织保障。成立由来自企业的技术专家、高校学术专家以及本院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小组,指导、监督教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2)经费保障。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每年应对教改试点专业提供一定的专项经费。

(3)师资保障。没有一支强大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实现“零距离上岗”的高等教育。教学单位应及时改革用人机制,建立自己培养和从企业引进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及能进能出的机制,来满足“零距离上岗”的高等教育对教师的需求。

(4)实习实训条件保障。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是学校的“练兵场”,是学生的“习武地”,实训基地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二者各具优势,不可偏废。校内实训基地的优点是能在极短时间内模拟生产现场的各种运行状态(包括各种可能的故障),而在生产现场实习或工作则根本达不到该效果;反之,生产现场那种特定的工作氛围、环境、要求也不是校内实训基地能模拟出来的。因此,按照“零距离”上岗教育理念的要求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同时还要通过各种途径与生产经营企业合作,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4]。

2 结束语

大学的教学必须遵循大学学习的本质特性。第一,大学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学习的素质是学生的终生财富,要培养学生爱学习的素质,善于把握方向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二,大学学习的高效性。大学应当是学习的圣地,学生在其中能学得更快、更广、更新。第三,大学学习方法的多维性。大学总是通过提供多种媒介与方式满足人们学习的需求,通过听课、实验、练习等方式系统性学习;通过研究、竞赛、实践等环节研究性学习;通过讨论、社团活动等途径交流性学习;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索性学习;通过环境熏陶、朋友交流、激发兴趣等展开陶冶性学习;通过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等促使开放性学习。第四,大学学习的前沿性。大学不但能不断创造新知识,也能将这些新知识集成为新系统、课程、专业,而且还要使学生学会这种创造与集成的方法。第五,大学学习的比较性。大学是知识和创新的海洋,学生通过各种比较,才能更深刻地知己知彼、知文知理、知洋知中[5]。

抓住大学学习的本质,紧密结合课程教学现状,今后《土力学》课程教改应从四个重点方向着手:一是自主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实施学分制、导师制和开设自学课程。二是高效化。提高课程的广度、深度、前沿性和吸引力,实施精品课程、交叉性课程和开展合作授课等。三是研究化。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增加项目课程,参加科研,竞赛和社会活动。四是国际化。即加强学生国际竞争力,开展双语教学,暑期访问,学生交流等。

参考文献

[1]芦保国.机械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初探[J].山西科技,2007,(5):81-82..

[2]唐保华.工程测量专业教改思路分析[J].太原科技,2008,(2):92-93.

[3]沈晓玲,平学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改探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24(12):175-176.

[4]吴琪琦.土建类专业《工程制图》教改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221-222.

[5]郑峻.对高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思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8-62.

教改类 篇2

摘 要:当前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创新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必然选择。本文结合近年来南京大学推行“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中,以“三个阶段”和“三条发展路径”为导向,结合应用人才培养的特点,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阶段和路径进行再定位,并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其他教学手段的改革,推动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三三制”教改;公共管理类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当前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创新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必然选择。

一、南京大学“三三制”教改及对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推动

1. 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

2009年秋季学期,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面向全校所有本科生推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突破口的新一轮全方位本科教学改革。改革主要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为学生自主构建课程模块和知识体系搭建平台,拓宽学生成才途径,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促使其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

“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以个性化、全方位、全覆盖、内生性为特点,将本科培养过程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和“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使全校本科生有机会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发展路径,进而实现多样化发展。大类培养阶段重点通过实施通识教育促进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专业培养阶段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多元培养阶段保障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实现个性化成长。

2.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

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按照南京大学创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四个融通”的人才培养新思路: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学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的本科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根据南京大学总体发展思路与本科生培养目标,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将具有良好的素质并掌握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国际视野,独立的科研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我国科学研究、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和领军人才。

二、公共管理类学生分流制度与课程体系改革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类学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末,需要由大类培养阶段向专业培养阶段转换,因而涉及专业分流。

1. 公共管理类学生分流制度

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分流制度如下:(1)专业分流时间。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将公共管理类学生进行分流,分流出行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专业。(2)专业分流方法。第一,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同时通过组织师生交流、安排学习导师等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志向,做好学生的分流指导和咨询工作。第二,为了学院各专业平衡发展,在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志愿的基础上,学院依据学生意愿进行学生专业的调剂。(3)建立公共管理类学生最低准入专业标准。鼓励其他学院各专业类同学按最低标准准入。

2. 公共管理类准入和准出课程体系

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改的课程体系主要由相互联系的三大模块组成,即通识通修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开放选修课程模块。

在此整体课程体系设置下,由各专业按学校统一要求自行制定专业准入和准出标准。在达到“专业准出标准”的前提下,学生根据院系“多元培养分流机制”自主选择个性化课程模块,在完成所有应修学分并满足其毕业条件后准予毕业。

(1)行政管理专业

准入课程:“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准入标准:第一,第二学期结束时,完成通识通修类课程31个学分。第二,本院学生第二学期结束时须完成6门专业准入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的13个学分。第三,外院系申请准入的学生在第二学期结束时至少取得6个准入课程学分(在“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课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选学)。

准出课程:“经济学原理”、“公共行政学”、“社会保障概论”、“宪法学”、“组织行为学”、“公务员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行政法”、“行政伦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

准出标准:第一,完成通识通修类课程53个学分;第二,完成6门准入课程、12门专业准出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的46个学分。

(2)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准入课程:“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准入标准:第一,第二学期结束时,完成通识通修类课程31个学分。第二,本院学生第二学期结束时须完成6门专业准入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的13个学分。第三,外院系申请准入的学生在第二学期结束时至少取得6个准入课程学分(在“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课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选学)。

准出课程:“经济学原理”、“公共行政学”、“社会保障概论”、“宪法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职业生涯与薪酬管理”、“保险精算”、“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政策”、“统计学”、“公共经济学”、“社会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

准出标准:第一,完成通识通修类课程53个学分;第二,完成6门准入课程的学习,14门专业准出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的51个学分。

三、专业学术型人才培养

1. 通过本科生创新项目提高专业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注重的是“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旨在通过组织本科生参加训练,使其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整体过程,感知“作为科研工作者的顶峰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按照“公开立项、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公共管理类创新训练项目主要来源于“教师发布课题”和“学生自选课题”两种类型。每位同学在校期间可以主持或参与一项创新项目。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大学生创新项目训练项目申报。

例如:有一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在了解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国经济学教授尤努斯基(Muhammad Yunus)开创的小额信贷而创立的格莱珉银行等社会企业之后,对中国的小额贷款公司非常感兴趣,因而以此为题申请了大学创新训练项目。综合多年的实施情况来看,经过公共管理类创新项目训练的学生,由于有前期初步的研究训练,通常毕业论文做得都比较有深度。从毕业去向上看,有的同学继续在国内攻读研究生,有的选择出国留学深造。从在本校继续读研的同学的情况看,创新项目训练确实有较好的专业训练效果。

2. 通过境内外交换学习提高专业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在学校层面上,每学期会遴选优秀本科生赴境外签约学校交换学习,同时,C9联盟学生交换项目、长三角地区高校学生交换项目也是学生可以选择的。随着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与境外高校相关学院交流合作的不断增多,每年一些优秀的公共管理类学生被遴选出来赴境外交换学习。从近年境外交换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交换学习的经历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增强了他们专业学习的兴趣。从他们的毕业去向看,几乎所有有过交换生经历的学生,都选择了继续学习深造,其中有不少是去境外相关院校留学读研。而从留在本校读研的同学情况看,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相对比较深厚一些,有的甚至在课后自发组织兴趣小组,讨论共同感兴趣的专业学术问题。

3. 通过“以专业主流知识为导向”课程改革来提高专业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专业基础课程重在讲述人类政治文明的智慧成果,搭建合格公民所需的制度、历史与国情背景;专业核心课程遵循公共行政专业主义的内在要求,聚焦在公共伦理、公共责任等价值系列和公共政策、公共组织行为等知识系列;专业实务课程突出政府运作以及公共议事规则训练,形成了宏观视野与专业内核双轨并重的课程结构体系。和原有的课程设置比较,删除了过去因人设置、内容陈旧的多门课程,开出了“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政府与企业关系导论”、“城市与社区治理”、“数字化政务信息管理”、“民意调查与民意分析”、“地方政治与治理案例分析”等多门新课;还改造和新开了“中国政府改革与发展”、“中国公共政策分析”、“中国公共服务模式与绩效评估”等高年级研讨课,提高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程度。

四、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

1. 通过交叉课程学习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

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对一部分学生而言,通过交叉复合性课程的学习是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比如学校和学院每年都会组织教师给学生开设交叉复合型课程,让全校学生或本院学生可以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复合型课程。另外,学校还通过开放学生选课的所有权限,让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广泛选课,拓宽自己的学科视野、专业视角,增强知识底蕴,避免过分局限于本学科、专业知识领域而缺乏交叉融合等综合性创新能力的缺陷。

在公共管理类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上,形成了“注重方法训练、体察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理念。改革以前的教学过程理论灌输多、方法训练少、实践环节弱,人才培养的能力取向没有受到重视。改革以后,通过课堂方法论训练和课外实习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将方法类课程从原先的两门扩充为四门,并且鼓励教师将课堂变为师生共同研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载体;在保留原有教学实践基地的同时,按照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顺应公共管理改革的趋势,继续完善省、市、街道等各层级的教学研究和实务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拓展机会。与此同时,有计划地安排实际部门人员参与授课,打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壁垒,扩大教学信息源。教学改革强化了学生对专业角色和职业情境的认同。

2. 通过跨专业的系统学习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

跨专业的系统学习,是走第二专业证书、双学位证书、主辅修证书等学习发展路径,也是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第二条路径就是要面对那些积极上进的学生,系统学习另一专业知识的机会。随着对大学环境中的逐渐适应和广泛了解,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现在的专业未必是自己的最大兴趣,也有可能发现掌握另一个专业的知识可以增强自己未来的竞争力,还有可能觉得自己学习能力比较强,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多学一个专业的课程等等。

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同时,通过系统学习,取得了法学专业的本科学位,这会使得他与单纯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法律基础等方面有着很大不同;有的学生,在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同时,选修了商学院的会计学专业,这不仅拓宽了其知识面,让其了解企业的运作与基础状况,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其更好地从事劳动人事与工资薪酬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当然,还有的学生,在学习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同时,还系统学习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这样有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更好地理解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未来还可能会有自己的集成创新。

五、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

1. 就业创业课及其对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

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实习训练。学校一方面在课程体系建设的时候,有意识地开设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则是多部门联动,组织丰富的就业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目前已经发展为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训练、创业讲座与创业实践“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模式。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类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还在探索建设之中。目前主要还是在学校组织建设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延伸出来,其中包括创业融资、一些行业性创业课程。公共管理类创业教育课程,主要还是仿真模拟性的,有的通过设计软件程序来模拟行政管理体系,有的模拟企业的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工作程序,等等。通过这些课程学习与仿真模拟训练,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一个近似的工作环境。

2. 创业训练项目及其对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

就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模拟一个企业创立与运行的训练计划。学校每年都会一次创业项目成果汇展。做得比较成功的项目,可以进入南京大学创业学院孵化基地进行实际运作。每年都会有公共管理类学生申请成功,还有学生完成较出色,会进一步申请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的资助。比如有一个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团队策划了一个“关爱空巢”项目,将空巢老人与空巢绿色植物代养相结合,初创了一个社会企业运营项目,不仅已经成功地运营了起来,而且获得了国家希望工程激励行动的资助。这对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理念有较大的帮助。

测控类专业英语教改实践与探讨 篇3

一、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专业英语讲授往往采取阅读理解和翻译形式。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书本为主,且基本上采用汉语讲课,同学被动地接受。比如对于检测与控制类科普文章,基本以单词——语法、朗读——分析、练习——作业的形式讲授。这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还不如自己看书、查字典,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笔者们认为,应将专业英语课定位为一个工具课程、一个窗口课程。学生除掌握实用型本专业知识、生产实践日常基本专业词汇及术语外,还需了解国内外检测与控制类专业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于大学生来说,以生活英语为主,即使学习科技词语,也属于科普性的“大众菜”。虽然学生通过CET4考试,少数甚至通过CET6考试,有较好的语法、阅读理解、听力、生活词汇等基础,但考试以选择答案为主,在翻译技巧、语言组织、工程词汇、动手写作等方面相对薄弱;在口语表达上更是如此。对于教师来说,专业英语教师不像基础英语教师那样经过几年专门学习,其教学水平由教师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共同决定。除此之外,目前,教师讲授的教材与本专业内容相近的专业英语有关,但有的教材或与专业匹配性不强,或文献内容较多;授课方式不恰当,则教师、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二、专业英语教学实践

在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获取英语专业信息能力与教师讲授方式、教材的丰富性密切相关。为此,专业英语教师具备教学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同时快速从专业型转向语言型,熟悉和了解语言教学的规律性和特点,掌握语言教学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语言水平。

教材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主要表现在教材恰当选择,合理地利用,内容充实等方面,在讲授测控类专业英语过程中,在已有的英文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还要收集现场环境设备的英文产品说明书、广告以及英文专利、设计意图、方案特色、预决算书、工程合同等;以及大量图文并茂的工厂常用设备英文安装手册、调试手册或编程手册,甚至安排一些英文工程图表或图纸,在课堂中进行讲授。如内蒙古科技大学测控专业2005级专业英语学习时,采用西门子CPU210的安装调试及编程使用手册英语阅读材料,模拟现场设备使用英语教学。此文献资料既符合学生已具备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专业知识(如图1),又为即将工作使用和维护P L C系统提前获取现场专业信息,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阅读和翻译能力得到改善。

除了专业英语教材多样化、现场突出性外,为了专业英语教学的丰富性、生动性,动态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及网络教学平台。教师收集相关专业英语内容的教学资料整理成多媒体课件,以及国际国内测控类知名产品、与测控类相关的商业往来等方面的影像资料。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观看影片,达到身临其境的英语学习环境。鉴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及局限性,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如百度、Google、搜狗等网站,查询测控专业相关英文技术资料,结合金山词霸、专业英语电子版词典,学生设法理解,翻译,将实用性强、内容丰富的测控专业英语材料推荐给老师及其他同学,同时定期让英语技术资料翻译较好的学生给其他同学讲授。另外,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与一些测控类专业相关的外资公司、合资公司联系,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进行专业英语语言的社会实践,调动企业安排学生作为负责人助理处理有关测控类的专业英语业务,最后在企业内部模拟国际会议发言、写学术论文,鼓励学生把实习中所碰到的问题带到课堂进行讨论。

教材是为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能力服务的,学生自身阅读、翻译能力提高也是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根据专业英语内容讲授进度,在规定时间内有意识地加大学生阅读量。培养专业英语文献资料阅读能力和翻译技巧是其教学的主要目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衡量取决于阅读速度和质量等要素,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口译与笔译训练大有裨益。口译训练达到提高快速阅读和反应能力的目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笔译训练主要是深层次地理解英语原文,培养翻译技巧和再创作的能力。口、笔译训练关键是分别恰当地控制时间以及求于精。另外,课堂上开展讨论和课后反复练习是行之有效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译和笔译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在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所采用的教学材料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对于较简单、生词较少的英文资料,教师模拟工厂的设备安装调试情节口述安装调试要求并示范,选择同学们轮流分段进行口译。对有一定难度的英文材料,提前给出生僻词的多种解释,将学生们分成几组,限时笔译,然后进行讲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束语

大学测控类专业英语与其专业知识是息息相关的。由于现有专业英语教材缺乏现场特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旦解决对于培养专业型实用性人才至关重要,对此,专业英语教学建议如下:(1)加强与具有英语语言环境测控类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使用专业英语的能力;(2)专业英语教材应随测控专业发展适时更新,随着国外先进生产现场设备引进编写新的教材,内容涉及现场设备英文说明书、使用手册、商业广告、国际学术会议等;(3)设置专业英语写作课程,传授科技论文写作方法、技巧,促进测控专业英语教学跨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目前测控类专业英语教学存在不足,必须进行教改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我院以测控类现场实用性英文文献资料为教材进行专业英语讲授,同时模拟现场英语教学环境,提高大学生阅读和翻译专业英语资料的能力。文章最后展望了测控类专业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测控类专业英语,现场英文资料,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彭青华,许金英.关于专业英语的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21(4):75~76

[2]肖亮容,黄嘉毅.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J].汕头大学学报,2002,18(5):90~93

[3]张向阳.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3,22(2):116~117

教改类 篇4

1 现状

目前,非机类金工实习课程一般采用连续的集中式学习方式,学习周期最长为3周,学习内容涵盖传统加工工艺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传统的加工工艺有车工、钳工、铸工、焊工、铣工、刨工、磨工,现代制造技术有数控铣、数控车、线切割、快速成型、数控雕铣、电火花成型等。学习周期按3周计(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刨工、磨工、电火花成型、快速成型、数控雕铣这5个工艺内容并没有安排单独的学习时间,而是分别包含在铣工(刨工、磨工)、线切割(电火花成型、快速成型)、数控铣(数控雕铣)中。就铣工、线切割、数控铣而言,最长的学习时间充其量也就1.5天。由此可见,很多内容只能是走马观花,只观其表,不明就里。

现行金工实习方案虽然基本跟上了主流技术工艺的更新潮流,但显然没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不足:

(1)由于内容偏多,时间过于仓促,学习过程容易流于形式,极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金工实习就是走过场。

(2)不能很好体现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学生人数众多,每学期都是从开学第一天到学期末,几乎不间断地上课、实训指导,得不到有效地调整,也没有足够的时间钻研业务,基本上属于疲于应对,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健康成长,对教学工作不利。

(4)由于时间偏紧,内容偏多。所以,在金工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主讲占了很大一部分时间,而学生自主实训时间偏少,有悖于实践教学的初衷。

(5)新工艺新设备的利用率偏低,数控雕铣机床、快速成型等昂贵设备由于时间关系,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

2 教改方案探索

鉴于现行金工实习课程实施方案有如上不足,课改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真正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笔者在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的一些探索。具体思路是将现在所开设的实习教学内容模块化,每个模块的侧重点不同,但涵盖基本工艺方法,学生实习之前先进行模块选择。

A模块内容:钳工、车工、数车、铣工、焊工、快速成型。B模块内容:钳工、车工、数铣、雕铣、铸工、线切割。

实训具体流程见表2。

对比表1和表2,可以发现如下异同点:

①A模块和B模块在内容上只有车工、钳工相同。

②A模块和B模块均为六大块内容,和原方案相比减少了2块,其中车、钳的时间未变,有效地延长了其余4部分内容的实习时间。

③A,B两模块和表1内容相比,分别增加了快速成型和数控雕铣内容。

④A,B两大模块在最后2天都安排了综合设计环节,取消原有的综合考试环节。

⑤表2和表1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新方案中各工种都有轮空的时间。

3 教改落实举措

为了有效落实教改方案,必须辅以配套的举措,具体做法如下:

(1)对指导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每位指导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根据自身特点选择1~2个其他工种,经部门推荐,以学校委托的方式利用寒暑假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业务学习,学习结束取得中级上岗证书。

(2)岗位管理模块化。指导教师按现岗位分属两大模块,指定模块负责人,便于协调开展工作。

(3)制作发布模块选择系统,为实习按时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4)制定综合设计引导方案,以免出现无头绪、无目的状态,同时还能为后续加工提前准备毛坯、工具,增强该环节的可操作性。

(5)加强中心网站的建设与完善工作,有效发布各工种实训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Flash动画、重点难点解析等知识点,方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面,以便弥补所选模块之外的知识。

4 教改的目的意义

(1)A,B两模块保留钳工、车工两个传统基本内容,保证了整个实习的一贯性和延续性,体现了以传统工艺为主的基本思路。

(2)通过合理的时间配置,有效地延长了数控车、数控铣、铣工、铸工、焊工等内容的实习时间,可以使学生有重点地进行学习,改善以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局面。

(3)近两年,学校用中地共建项目争取到的经费购置了2台快速成型机和2台雕铣机,开设了相应的实习内容。但由于时间有限,目前只是附属于线切割和数控铣两个工种,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指导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现场观摩,根本没有时间亲自操作。通过增加单独的实习时间,可以有效改善这种现状,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4)抓住课程自身特点及合理化考核方式。将理论考试改成综合零件设计,有利于检验各工种实习效果,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同时,该环节以学生自选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方式组成新的实习设计小组,有助于提升协作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5)新方案的实施使得每位指导教师都有施展一专多能的机会,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通过外出培训,提升了教学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改善了指导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可以有效实施相关工种交叉.教学,缓解了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人数比的矛盾,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及时地指导和帮助;通过强化业务学习,开展集体备课、讲课交流等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综合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

摘要:金工实习是高校工科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实习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扩展。非机类专业由于实习时间短,内容相对偏多,实习过程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分析了现行实习方案的几点不足,提出了教改方案,对比分析了新老方案的不同,并从新方案的落实举措和现实意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非机类专业,金工实习,教改探索

参考文献

教改类 篇5

《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它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技术学科, 它既不同于基础课程, 又不同于专业课程, 更接近操作技能的理论化。本课程内容涉及到热加工工艺、冷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三大部分的基础知识, 是一门实用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尽管内容庞杂, 知识点很多, 但可以用一线、两段、三重点、五要求来概括。

“一线”是指整个课程内容贯穿着从毛坯制造到加工成产品的一条主线, 这与实际生产的工艺路线一致。用这样一条线来引导学生学习就使知识有了系统性。

“两段”是指产品的制造过程可分为毛坯制造与机械加工两个阶段。在一般工厂或企业中通常称之为“热加工”及“冷加工”。热加工的主要基础理论是“铁—碳平衡图”, 而冷加工的基础理论则是“金属切削原理”。

“三重点”是学生学习必须理解与掌握的基本知识, 它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密切相关。其一是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 组织性能与热处理方法。二是了解铸造、锻压、焊接等热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零件毛坯制造工艺性的初步能力。三是领会并掌握机械零件的各种常用加工方法的实质、工艺原理与生产特点, 以及加工所用设备、工卡量具的工作原理与安全技术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和选择加工方法的初步能力。

“五要求”是如下几点: (一) 了解毛坯制造及零件切削的主要工作内容、工艺特点、工艺装备和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 (二) 了解各种主要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 (三) 掌握选择毛坯制造、零件切削加工的方式方法的基础知识; (四) 对常见典型零件能合理确定其加工工艺过程; (五) 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

通过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分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不难看出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概念性强, 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因此, 教师要教好《机械制造工艺》这门课程, 就必须从多方面努力。

2《机械制造工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陈旧

该课程的内容多又相互独立, 学时少而且有些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日显陈旧;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化与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完全相适应, 必须探索一套与之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程实践性强、学生实践经验少, 难以保证在较少学时内既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2 教学方式陈旧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灌输式教学, 对于教材内容的教授面面俱到, 惟恐学生不能完全掌握。结果导致学生只有死记硬背, 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 并且对于每一章中的“精髓”没能很好地把握。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停留在从书本到书本的狭隘教学方式, 不能拓宽视野, 获取的信息量较少,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的人才。

3《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

3.1 通过直观教学, 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在学校的学生, 多数在过去的在校学习中, 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现代化的工业生产, 不了解生产中的机床设备和操作要点。如果按照过去的教育模式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进行教学,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无法形成感性认识, 渐渐的就会所学课程失去兴趣, 而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课前或授课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观看, 及时地通过生产现场的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根据教学内容, 分块打包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把十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浓缩在一起, 分为冷加工、热加工和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制定三个部分, 在教学中每个部分都要进行“打包”, 既为应知理论包、应会技能包、能力应用考核包;应知理论包, 就是以够用为度, 以机械加工部分为例, 在教学中把各种机械加工方法中所用到的机床的组成、工作原理、加工内容、运动形式、刀具、夹具的形式作以详细介绍并进行认真对比, 掌握特点, 使之有效地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应会技能包就是突出技能, 根据现在学生的特点 (易跳槽) , 企业生产的需求 (复合型人才) ,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 到生产现场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在以车削加工练习为主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其它类型机床切削方法的模拟练习。通过对比练习, 进行多方面的技能培训。能力应用考核包, 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实例让学生找出设备事故原因、产品质量差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艺措施。

3.3 结合专业特点, 进行教材的相应处理

由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就决定了学校对学生的培训目标的不确定性。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中,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有不同的侧重面。机械加工与数控专业的学生应以各种机床的切削加工为主, 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则应以车、钻、磨为主。因为一个好的钳工, 不仅要对钳加工的教学内容达到应知应会, 对常用的通用机床也应有一些了解和掌握。另外在机械加工和钳加工中所采用的刀具不同, 运动形式不同, 在授课时都进行相应的比较, 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

3.4 通过开放型习题教学, 纵横对比开阔思路, 确定最佳加工方案

《机械制造工艺》同其它学科不同, 虽然章节很多, 知识面很广, 但计算题数量很少。如果始终采用讲解——观看的教学方法, 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在每个部分的内容结束后, 上一次开放型习题课, 通过纵横对比, 开阔思路, 确定最佳加工方案。传统的习题课就是老师按照例题的形式改几个数、换个问法, 让学生多做几道题, 熟练的掌握解题思路,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而在《机械制造工艺》的教学中,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是没有意义的。我通过多年的探索, 有一定的收效, 就是全学期只上三次开放型习题课 (在每个部分完成后进行) 。因为教学是一种特定的情境中的人际交往, 通过创设、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需求和兴趣。在探索——发展的教学模式中, 启发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动力。

3.5 提升自身素质, 做合格的双师型人才

教改类 篇6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水产业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其中之一便是水族产业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水族产业将发展为与海洋捕捞业、水产养殖业并列的第三大产业。水族产业主要包括观赏鱼养殖业、水族馆业及水族器材制造业 (水族器材制造业与水产养殖专业关联度不是很大, 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从观赏鱼的养殖和贸易方面看, 全球观赏鱼贸易额正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 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家庭水族箱的拥有率约在15%以上, 台湾地区水族箱拥有率更高, 平均每户拥有一只, 而我国大陆水族箱拥有率还只有1~2%, 市场空间很大, 我国观赏鱼的出口创汇总量1999年仅200多万美元, 但到2004年, 出口创汇已达20多亿人民币, 占世界出口额的1/3, 几乎成倍增长。[1]从水族馆业的发展看, 据1993年不完全统计, 当时全球共有水族馆314个, [2]而我国目前就已经拥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水族馆。

我国水族馆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 进入21世纪后发展很快, 目前仅浙江就已有五座水族馆, 还有几家正在建设。近几年来, 随着水族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格局也随之有很大变化, 毕业生在水族行业就业的比例逐年增高。社会迫切需要具有观赏水族养殖与育种、水环境控制、病害防治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能力, 能够从事休闲渔业及观赏水族研发等工作的技术人才。但另一方面, 国内这一领域的教学科研比较落后, 虽然相关的课程在水产院校中开设已久, 但由于长期以来, 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教学单位, 把食用水产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 对观赏渔业不够重视, 开课也多为选修课, 各校讲授的内容多少不一, 深浅各异, 很不规范。

我院开设的观赏渔业类课程名为“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 是我院水产养殖专业比较有特色、开设时间较长的一门专业课程, 也是近几年发展改革较快的一门课程。现笔者结合长期以来在该类课程教学上的经验和体会, 分析课程特点, 并对教材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以供参考。

一观赏渔业类课程与传统的食用水产养殖类课程相比有一些明显特点

1 内容比较庞杂

观赏水生生物种类繁多, 涉及淡水品种、海水品种;温水性品种、冷水性品种;无脊椎动物、鱼类、爬行动物、水生哺乳动物, 甚至植物, 如观赏水草。除金鱼、锦鲤及少数几种热带鱼外, 其它许多种类并不如食用水产养殖品种那样被学生所熟识。仅仅课程所介绍的上百种常见的观赏鱼类以及其它几十种常见的低等或高等的水生观赏动植物的名称, 就很容易使学生张冠李戴, 更何况许多物种经选育后产生上百个品种, 学名、商品名、俗称、地方名称层出不穷。且不同物种有各自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尤其是对水质条件、产卵环境要求差异甚大。另外, 该课程还涉及到学科的交叉, 如水族造景这部分内容既需要掌握不同水草的生物学特性, 还要涉及到美学、园林设计方面的知识, 水族器材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机电、电子领域的知识。

2 理论性强

食用水产养殖相对而言是以大水体为主, 而观赏水生生物多以小水体养殖为主, 无论是水族馆的大水槽、家用的水族箱、室外的水景池抑或是标准化金鱼养殖池, 这些和食用水产养殖相比, 通常水体更小, 养殖密度更大一些, 生态平衡更容易打破, 氨态氮、亚硝酸盐以及PH值等水质因子的变化更加迅速, 甚至在食用水产品养殖中不太关注的水质硬度等指标在许多观赏水生生物繁养殖中都显得尤为重要。对水质的维护和调控的技术要求更高, 尤其是涉及到海水观赏水生生物养殖这一领域。这就要求在观赏水生生物养殖中更好地掌握小水体水质因子的变化规律、调控机制这些理论知识。

3 受学生欢迎程度较高

由于观赏水生生物具有可爱或奇异的外形、艳丽夺目的色彩、有趣的生活习性以及其原产地神秘而特殊的环境, 这些都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笔者上课时, 有时会从大衣口袋中摸出一个瓶子, 里面是学生们以前未曾见到过的美丽观赏水生生物, 学生们往往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 激发起了探究欲望, 于是上课的气氛变得十分活跃。总之相对于食用水产品养殖课程, 观赏渔业的课程更受学生欢迎, 也就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有利条件。

4 便于结合课程内容, 开展相关的第二课堂

由于大多数观赏水生生物个体比食用水产品小得多, 普通品种价格不高, 所需的空间也不大, 所以组建和发展观赏鱼 (水生生物) 兴趣小组相对容易, 同时, 以此为基础, 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一些水质调控或繁育方面的相关试验, 进而撰写一些科研小论文, 对于增强学生对本课程及本专业的兴趣, 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是非常有帮助的。笔者曾指导观赏鱼兴趣小组的学生设计制作水母养殖缸, 把硬币大小的海月水母养成至杯口大小, 并让学生采用不同饵料投喂进行对比试验, 学生兴趣高涨。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 师资上缺乏资深的水族专家型教师

由于政府职能部门及教学科研单位长期以来对观赏鱼 (水族) 领域不够重视, 国内这一领域的教学科研比较落后。讲授该课程的教师也都是食用水产养殖专业背景, 虽然这两个领域在理论上大同小异, 但在品种、技术方面毕竟差别很大。又由于该课程涉及品种繁多, 若缺少足够的实践锻炼, 水产养殖专业背景的教师也难以短期内对课程涉及的生物品种和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2 优秀的教材较少

虽然国内关于观赏鱼养殖的书籍每年都有出版, 但多是休闲类的书籍, 不够规范且普遍错误较多, 并不能作为正规教材使用。许多院校多用自编教材, 内容上比较随意, 深浅各异, 不够规范。近年来国内有两所院校出版了相关教材, 分别是列入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和列入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的《观赏水产养殖学》, 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当然, 随着产业的发展, 内容也应不断调整完善。

3 教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

由于课程内容广, 而学时紧张, 且由于观念上对这类课程不够重视, 许多院校往往不设配套的实验或实训课, 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在这一领域的实践技能。有的院校虽然设有实验课, 但实验教学内容偏少、且往往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对个别环节进行实验 (实训) , 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 绝大多数是属于认知性和验证性的实验, 很少有综合性的实验, 更不用说创新性的实验。[3]在理论教学上, 往往只有教师满堂灌, 方法死板, 缺少师生互动, 教学手段落后, 图片、视频不足, 把原本趣味横生的内容上得学生毫无兴趣。

三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 教师应努力成为水族行业的专家

鼓励教师深入到水族馆及从事观赏渔业的企业访问、交流与指导, 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及时了解水族馆业的新思路、新技术、新的营销手段, 观赏水生生物的新品种、市场流行趋势、新颖水族器材的使用以及新的养殖技术。

(二) 以产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修订教学计划, 优化教材内容

结合本省及周边产业现状, 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跟踪产业最新发展动向, 优化教材内容, 使之更符合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观赏渔业类课程原有内容主要包括金鱼、锦鲤、热带鱼主要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繁殖及饲养管理技术、病害防治、品种优劣标准、景观设置与欣赏等。随着水族产业的发展及学生就业趋势, 增加水族馆技术、水族箱维护、水族器材及新的观赏品种等内容的介绍。

(三) 课堂教学改革

1 完善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涉及大量的图片, 视频, 精美的图片或视频有助于学生识别观赏生物的种类、掌握形态特征, 区分雌雄差别。若没有积累优质教学资料, 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实现开放式和互动式教学

理论教学中, 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方式, 注重师生互动, 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在系统分析教学任务、找准难点和重点的基础上, 通过指定若干个主题, 要求学生分组自行收集、整理资料, 做成PPT, 在课堂上以讲述的方式, 或者以其它“讨论式”、“小结式”等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另外, 还要充分利用毕业生或实习生的资源优势。近几年有不少学生在水族馆、水族商行、观赏鱼企业就业或实习, 请这些同学讲述从业的感受和工作经验或参与讨论本领域的一些议题。另外, 为处理好养殖环节的阶段性与教学渐进性的关系, 有时上课地点移到实习基地, 或实验室中, 采用边观察边讲解的方式。比如, 在学生进行水草造景实训后的某一天, 笔者把原本在教室上的课移到实训室, 让学生先观察自己栽种的观赏水草所产生的形态变化, 再讲述水草移植后其形态从水上叶转化为水下叶的过程,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在教学中把美育和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知识的讲授中

观赏渔业类课程有其特殊性, 它不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课, 而且在内容上, 如对品种留优去劣的挑选, 对观赏鱼色彩、形体、姿态的欣赏, 以及景观设计布局都极大程度地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4]讲到金鱼的家化史, 里面就涉及许多历史和民俗的人文知识。如何根据这门课的特点, 在教学中把美育和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知识的讲授中, 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从而有助于其完美人格的形成。

(四) 采用多种方式, 搞好实践性教学

1 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能有力地支持教改的实施

我院周边有数家大型水族馆、数家具有一定规模的观赏鱼养殖公司以及几十家水族店, 学院与部分单位保持联系;学校实习基地内设有便于从事观赏鱼养殖试验的必要设施;学院陆续投入资金进行实验室建设, 以上这些对于满足本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2 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力求创新

观赏水生生物品种繁多, 其中不乏个体小巧、繁育周期短、适应性强品种, 它们很适合作为实验材料, 以这些品种为材料, 把几门课的实验整合起来, 可以开设一些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比如把本课程的实验与水化学结合在一起, 水化学实验中需要测一些水质指标, 我们通过测试不同的观赏鱼水族箱的水质和外塘水质, 相当于一次实验完成了两门课的实验内容;而且把实验结果相互比较后学生就明白许多水质指标在室外大水体和室内水族箱小水体存在显著差异, 即使同样都属于室内水族箱小水体, 采用不同的过滤材料, 水质硬度、PH值等指标也会有显著差异。又比如:让学生连续测定新缸的水质指标, 找出其变化规律, 通过网络等渠道查找资料分析其产生的机制。于是, 同学们就明白什么是“新缸综合症”以及如何去解决它。

3 积极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创造条件

首先教师尽量使自己在本领域课题研究和学生的第二课堂结合起来, 使学生参与教师的部分科研活动。同时个别实验室对学生开放,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组成小组, 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设计研究方案, 并将方案制成多媒体课件, 在课堂讲解并回答问题, 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对于可行性高的方案向这些学生开放个别实验室, 教师还积极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通过以上举措, 激发了学生对水产养殖尤其是观赏水生生物领域探究兴趣, 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科研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 考核方式多元化

该课程原有的考核方式多以理论考核为主, 课程成绩一般由考试成绩、实验成绩与平时成绩综合评定, 这种方式不能客观地评价学习成绩, 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高低。我院为改变学生仅靠背笔记应付考试的通病, 对该门课程考核进行改进, 突出实践能力考核, 并且在实践能力考核中体现“三个一”, 具体如下:要求每个学生能辨识一些水族市场常见的观赏水生生物;要求每组学生 (一般3~5人) 完成一只鱼缸的设计、制作、水草布景、鱼类放养及短期维护等工作;要求学生调查某一类 (或某一种) 观赏水生生物在本省 (本地区) 水族市场、水族馆、观赏鱼养殖场的养殖或销售等有关信息, 整理并写成论文。以上三方面的考核成绩作为实践能力考核成绩, 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60%。我们通过建立本课程以上考核体系, 注重实践技能, 以考促学, 通过这两年的实践, 事实表明效果是显著的。

参考文献

[1]王玉堂.观赏渔业的发展概况[J].中国水产, 2006 (2) :78-79.

[2]Leighton Taylor.Aquariums Windows to Nature[M].New York:Prentice Hall General Reference, 1993:155-166.

[3]林曙, 等.水产养殖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05 (10) :60-62.

教改类 篇7

一、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德国双元制是职业教育的领军制度, 学生文化知识的培育是“一元”, 操作技能的培养是“另一元”, 二者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德国双元制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主要的目标, 利用不同的教育手段, 在保证学生文化知识体系构建的同时, 增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双元制教学模式对于理论的研究显得较为广泛而且浅显, 但是在专业技能上却追求成熟、精准, 而这对于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来说, 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且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广泛的理论知识, 广泛而浅显的理论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实践操作, 这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来说, 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校汽车维修类专业入德国双元制, 无论是从汽车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角度, 还是从汽车类专业具有较多实训基地的角度, 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德国双元制的引入并不是简单那的照搬, 而是要从我国教育体系的大环境出发, 结合我校汽车类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 吸收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中符合中国职业教育特点的精华部分, 推行符合我校汽车类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 才能保证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德国双元制汽车教育模式与我校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的对比

第一, 在培养目标方面。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追求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步培养, 并且与企业合作, 实现学生身份的双元化。我校汽车类专业教学模式开设的理论课程较多, 在实践操作方面尝试与企业合作, 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效果上并不理想, 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第二, 在课程开发模式方面。德国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是由联邦执教研究所开发, 力求满足企业岗位对学生的需求, 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 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我校汽车类专业课程的开发模式以DACUM为主, 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 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以及专业发展的要求进行课程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第三, 在教学特点方面。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课程的比例远远超过理论课程的比例。我校汽车类的教学仍然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相当。

三、基于德国双元制模式下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1. 课程的设置。

课程设置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充分遵循德国双元制教育的特点, 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 确定实践为主、理论为主的基本思想, 并且适当增加综合性理论课程的内容, 促进课程内容的优化, 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保证理论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实践课程的关联性, 只有这样才能同时实现学生理论和技能的培养。

2. 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而且在教学内容方面集中在理论教学, 因此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指导下, 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充分运用课堂上的实物, 如录像、投影、模型、汽车零件等,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同时, 要充分利用我校的实训基地, 将操作技能的培养转移到实训基地开展, 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实践环境元素, 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实践, 可以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有利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3.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密切合作。

为了促进我校汽车维修专业类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校外建立了相应的实习基地, 而且与多个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在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引导下, 需要持续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 企业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 可以为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 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多的条件,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了适应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教学需求, 我校需要加强与其他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 针对双元制的引入与实践经验进行交流与分享, 可以对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也可以通过经验交流促进我校在双元制教育模式应用方面的适应性, 促进我校汽车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 为了促进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需要引入先进的德国双元制教育制度, 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完善, 促进我校汽车维修类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总之,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引入, 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大鹏.德国双元制对我校汽车维修类专业教改的启示探讨[J].时代教育, 2014-05-23.

[2]陶艳花.基于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下汽车维修类专业教改的启示[J].时代教育, 2013-09-23.

上一篇:配色方案下一篇:斯卡拉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