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性学习

2024-10-04

科学研究性学习(精选12篇)

科学研究性学习 篇1

一、科学界定研究性学习内涵

教育部指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用类似科研的方式,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可以把教育部关于研究性学习给出的说明中的“学习生活”一词理解为包含所有学科、包含课内课外的所有课程学习, 也包含所有非课程的学习, 我们根据教育部关于研究性学习给出的说明, 抽取其本质, 将研究性学习的定义进一步概括为:在研究中学习研究的学习活动叫做研究性学习。

二、科学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 构建研究性学习的知识观和学习观。

研究性学习并非仅仅是显性知识的建构, 而是包括人格、元认知、显性知识在内的多维知识的整体协调建构。基本精神 (人格) 、基本认知方法 (元认知)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研究性学习需要以这样的“四基”学习为基础。

(二) 个体认知发展的三维一体。

个人的认知结构体系是个人知识的总体, 它包括认知精神、认知方法、认知结果三个部分。认知精神是认知能力生命力的源泉。认知方法是对认知过程进行定向、控制和调节的决策规则经验系统, 是对于认知过程的认知, 即元认知。认知结果是对认知对象的描述, 即显性知识。这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 必须整体协调建构, 且只有通过认知实践才能产生、应用、发展、完善。

三、科学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

(一) 研究式示范模式。

对每一个领域, 从“不懂得研究”到“了解研究”, 需要旁观他人研究, 学习他人研究经验。因此, 应该用研究式示范模式, 对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进行学习支持。应该通过研究式示范, 使学生得到旁观研究的全过程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倾听到研究者在研究中把握自己情绪和研究方向的内心活动的诉说, 如同身临其境;使学生看到研究者的研究精神和研究方法的力量, 感到自己同样可以运用研究精神和研究方法的力量投入到此类研究中去, 于是, 产生自主研究的强烈愿望, 跃跃欲试, 要展示自己的力量。应该通过研究式示范, 帮助学生较快、较好地完成在这一领域从“不懂得研究”到“了解研究”的过渡。

研究式示范必须展示一个研究的全过程。不仅展示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每一次研究态势的分析, 每一个突破困境的决策, 而且展示每一环节中的研究者的思想和情绪, 展示一个正在研究着的活生生的人。同时, 研究式示范必须是一个有学习价值的研究范式, 它所展现的研究精神和研究方法都应该是人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都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都应该是学生认知结构建构的正确方向。

(二) 导师式点拨模式。

对每一个领域, 在“了解研究”以后, 还需要他人及时的经验指导, 只能进入“有指导的自主研究”;在“有指导的自主研究”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过程中, 研究的难度会逐渐加大, 对学习支持的需求会逐渐减少, 会进入对某领域的问题有能力完全“自主研究”的状态。

导师式点拨模式的要点:只在学生要求学习支持时, 才给出提示;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给出相应的提示;给出的提示应限制在知识点、研究方法、精神激励三方面, 主要的研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尽量给学生较少的提示。学生能够克服的困难要让学生自己去克服。

(三) 精神激励模式。

在进入某一领域的“自主研究”以后, 特别是随着自主研究的难度的逐渐加大, 需要精神激励, 鼓励学生在与困难的对抗中, 积聚自己人格的力量去战胜困难。此时, 应该用精神激励模式, 对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进行学习支持。

精神激励模式的要点:1.如果学生已经在另一个问题中成功地使用过能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指导思想, 那么, 系统就可以认为:这个问题是该学生有能力自主完成的。2.系统对于学生有能力自主完成的研究问题只给精神激励, 不给具体指导。3.学生自主地完成研究以后, 要通过祝贺, 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强化学生的人格的力量。4.学生自主地完成研究以后, 要求学生反思, 重温研究过程, 总结研究经验。5.学生自主地完成研究以后, 告诉学生系统储存的对该问题的研究方法及其指导思想, 帮助学生对研究方法进行高度的概括, 逐步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四) 学习导航模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 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是研究性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 需要建立大量的数据库, 如:研究问题库、基本知识库、社会信息资料库等, 并与互联网相通, 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做出比较充分的信息储备。需要采用学习导航模式, 在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自主性的前提下, 给学生一些及时的有益的建议, 供学生参考, 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导航。

学习导航模式需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系统平台, 具体做法如下:1.系统对学科性的自学课题和研究课题进行分类, 把在同一级水平上的课题归为一类, 组成同级课题组。2.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学课题和研究课题的顺序有悖于学习导航图的时候, 系统及时把学习导航图的相关信息通过系统界面告诉学生, 以便学生做出有利于学生顺利自学和研究的必要的调整。3.当学生自主选择的自学课题和研究课题一直停留在同一级的水平上, 对学生已经不再必要的时候, 系统也会把学习导航图的相关信息通过系统界面告诉学生, 并建议学生选择的更高一级的自学课题和研究课题, 去迎接更大的挑战。4.当学生在自学和研究中需要用到新的信息, 并请求信息支持的时候, 为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系统尽量不把相关信息直接告诉学生, 而只是给出信息查询的导航,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他所需要的信息。

学习导航可以帮助学生少走不必要的弯路,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让学生历经必要的锻炼。但是, 学习导航始终细心地呵护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自主性, 把最终的决定权留给学生。

(五) 社会化模式。

人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而是处在“自然—人—社会”复杂系统中并与整个系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个体。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理解和改造的过程中, 由于个人力量的渺小, 人们必须懂得合作, 学会合作。因此, 研究性学习不仅应该是学习者作为一个研究主体的主体性学习, 而且应该是学习者作为一个研究团体参与者的合作性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 研究性学习应该既包含个体研究, 也包含合作研究, 在个体研究中学会自信、自立、自控、自律、自强, 在合作研究中学会平等、责任、合作、尊重、谦让。

社会化模式的要点如下:1.设置研究问题库, 记录过去学生、专家、教师包含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情感经历的研究报告和研究式示范, 使学生能够和过去的学生和专家、教师进行跨时空的对话与交流。2.设置社会信息资料库, 便于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的动态, 从中寻找学习的内容和研究的基础信息。3.鼓励学生从社会中寻找研究课题, 对此类研究课题和研究的经验进行必要的实录和宣扬。4.把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的报告推向社会, 吸引社会的关注和评价, 并通过社会的关注和评价确立学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科学研究性学习 篇2

这学期通过学习社会科学方法论,我对社会科学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课后翻阅相关资料和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浅谈一下我对社会科学研究过程的一些认识。

一、对社会科学研究概念的认识

社会研究是运用科学方法对社会生活现象加以了解、说明和解释的一切活动,也就是一个解谜的活动。它是以人类社会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解释和预测为目的,以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一)社会科学的特点:

1.社会科学对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具有附属性,而这两者本身就具有抽象性

2、对于社会现象研究本身来说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外到内、由浅及深的过程。

由于研究成果的抽象性的特点,所以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具有间接性。由于受到研究者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社会科学成果总会包含各种的缺陷、不足和错误。

因此,我们要从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不懈的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再用发展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实现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社会科学成果到现实生产力之间的良好转换。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分类

1.定量研究:定量研究的大多数是调查而来的数据,验证结论的表述方式主要依靠数据、图表等来分析,定量研究的研究方法重于“量”。

2.定性研究:定性研究多数材料来源于前人的文献资料和经验调查,定性研究的验证结论注重文字的表达,定性研究的表述方式注重文字的表达,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重于主题的物质方面。

二、社会科学研究过程给我的启发

在学习了社会科学研究之后,我写了自己的第一份社会调查报告。在报告的完成过程中,我根据《社会科学方法论》书中第十章的社会科学研究过程,并结合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了社会调查。以下是我的研究过程:

(一)选择研究问题。我选择研究问题的途径是书中所提到的“跟从导师做分支方面的研究问题”,这学期社会学老师给我们留了社会调查报告的作业,我从中选择了城镇养老状况的问题。因为我所在小区就有很多养老的老年人,这样便于我的报告调查。

(二)综述相关文献。我查阅了有关当代老年人养老状况的文章,了解了相关的一些数据,是我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思路并确定了我的调查方向。

(三)设计研究方案。通过阅读社会科学方法论书中对设计研究方案的建议,我设计了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方案,那就是通过对我所在的小区及周边村镇的老年人进行调查,从而推断我所在的城镇养老状况。

(四)收集数据。我所选择的是定量研究,抽样是收集数据所要做出的首个决策,并且我进行的是简单随机抽样。我从小区中随机找到了50名居民作为样本。在数据的收集方法中,我选择了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因为问卷法的优点是简单可行,缺点是无法深入了解受访者的真实观点和情感,而访谈法恰恰弥补了这一缺点。

(五)分析数据。我把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推论性统计分析的参数估计,并得出了一定结论,这也使我对所调查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六)解释和报告结果。根据书中的“报告的内容和结构”提供的方法和格式,我撰写了调查研究报告,分析并解释了我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我的意见和建议,并指出了研究结果的不足。

三、社会科学研究课程的感想

所谓科学方法,主要是认识它的限度,在不能给予证明之处,它不提供证明。在它只能提出个人观点之处,它不妄自称之为科学,所以只能通过尝试和消错,通过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来学习。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

科学研究性学习 篇3

一、引言

当今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教学方式的改变被视为改革的核心。在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与“科学探究”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关键词之一。由于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相似,都提倡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这两个概念加以混淆。本文以两者的基本概念为基础,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二、概念理解

1.研究性学习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一种学习方式,或一种教学策略,或指一门专设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就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进行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相对的概念,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它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强调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形成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态度,摈弃那种被动接受、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是素质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

2.科学探究

要真正地理解科学探究,首先需要把几个与探究有关的概念加以分析与区别。

(1)探究与科学探究

探究的英文Inquire起源于拉丁文的in 或inward(在……之中)和动词quiler(质寻、寻找),按照《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索、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

广义的探究指一切独立解决问题的活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追根究底、好奇爱问,试图弄清楚事理的行为。它既包括成人那種深思熟虑的“思想实验”,又包括儿童那种尝试错误性的体验探索;既有自觉的,又有自发的;既有新颖独特的,又有可能是模仿的。可以说,广义的探究倾向是人类的天性,人皆有之。

狭义的探究专指科学探究,包括科学家的探究和学生的探究。对科学家而言,他们用科学探究研究自然界,并基于研究所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他们进行的是一种系统的调查研究活动,其目的在于发现并描述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2)探究教学与探究学习

探究教学就是把科学探究引入到学校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学的本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既有丰富的教学材料、各种教学仪器和设备等,又体现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二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必要帮助和指导。

与学生的科学探究相比,探究教学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更强调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即突出了“教”。但是在学生方面,探究的重心和出发点仍然是学生的探究,教师只是为学服务。因此又出现了“探究学习”的概念。

目前,国内对探究性学习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大体可以认为是学生从各种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可见,探究教学强调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而探究学习更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3.比较分析及其结论

(1)相同之处

首先,研究性学习与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策略,都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不同,强调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它们都要求学生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研究过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其次,两者都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探究,但都不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通过安排有一定内在结构、能揭示各现象间联系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在关键时给学生必要的提示,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教师只是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2)不同之处

第一,研究性学习可以是一种课程形态,而科学探究可以是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但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

我国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第一次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它作为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个部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每周三课时,高中阶段共计188课时。该课程2000年9月开始在一些省试行,2002年在全国所有高中都执行这一新的课程计划。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占有一定的课时数,它与其他学科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有同等地位,但是研究性课程与学科课程存在本质的区别:学科课程是基于或主要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掌握必要的体现学科中的间接经验是学科课程的直接目的;研究性学习则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它以获取探究学习的直接经验、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直接目的。但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这种学习方式又运用于“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中。

第二,在学习的内容上,科学探究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因此在教学中更多地强调要应用在理科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性学习可以应用在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学生可以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社会中选择需要研究的课题,它可以覆盖到任意学科的知识。如日本“综合学习时间”包括环境、信息、国际理解和健康四大领域。

另外,研究性学习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要求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因此,它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主动地获取知识,更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而科学探究主要用于自然科学,通过探究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强调知识的获取。

第三,在学习的情景设置上,科学探究强调把知识的学习情景设置成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然后按照预先设置的顺序一步一步完成学习过程,这样才有培养探索能力的可能;而研究性学习则没有这个要求,它所关注的是产生问题的可能,因为只要有问题产生,就可以进行研究,而不关注这个问题是来自自然,还是社会或是书本。

第四,在学习活动时间上,一个完整的研究性学习,往往需要花上几个星期或数月的时间,很少能够在课堂内完成,虽然它规定每周2~3个学时,只是教师用来进行阶段性指导与学生交流;而科学探究由于存在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探究,课堂内探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认知基础,精心设计探究方案,指导学生在课堂内按计划进行,在一节课内完成。课堂外探究主要由学生自主设计计划,主动开展探究活动,时间可以是几天或几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外的科学探究也可以认为是研究性学习。

三、结论

科学研究性学习 篇4

一、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践行课改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一线教师充满挑战, 主要表现在: (1) “动手做”是课改提倡的学习科学的有效方法, 但教材中有一些开放性很强的内容, 学生不能通过直接动手实践去理解。 (2) 新课标要求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但习惯了设定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教师们要在教学中实现深层次的开放是比较困难的。 (3) 新课标建议教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但大多数教师只是单纯停留在用电脑软件制作课件的表层上, 而对其他的深层次应用方式知之甚少。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是应对以上困境的有效对策。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研究一个具有多种解决方法或答案的开放性科学问题, 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为基础, 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进而激发他们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二、彰显网络优势的研究性学习案例

笔者以《水分子的神奇之旅》为例, 阐述如何建构小学科学课程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基于网络的探究活动, 了解大气和生物体中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掌握信息技术并提高探究能力。

1. 情境。

笔者在网页上以拟人化的语言、生动的图片创设情境, 让学生关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水”, 为学生确定探究主题进行铺垫,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2. 任务。

对学生将要完成的事项进行描述, 是科学课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学生而言, 只有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 才能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教师指导时集中在对任务的描述上, 尽量清楚、准确。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通过前面创设的情境和相关知识进行思考, 确立感兴趣的探究任务。它不但锻炼学生的信息搜集、获取、筛选、表达能力, 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个性化组织能力, 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网络观点变为个人思想。以本课为例, 学生最终确定的探究任务是了解水在大气和植物中的运动过程, 提交一份《水分子神奇之旅》报告, 公开向全体组员讲述探究结果。

3. 过程。

教师将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探究步骤, 具体内容包括查资料、搜集论据、分工、与其他组员合作、整理资料、总结探究结果等。本课中, 笔者为学生探究任务的顺利完成提出了1 0条建议, 涉及探究策略、探究内容、团队合作等方面。

4. 资源。

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 资源是最需要重视的内容。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锻炼。本课中, 笔者充分利用I n t e r n e t资源, 把与水有关的知识点都在网页里做了超链接, 学生通过一个个链接去查找相关知识, 筛选与课题有关的信息。由于配备了计算机和网络,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探究。本案例根据知识点分为三部分链接:水的循环、物质的三态变化、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三部分里又有若干个子链接, 可帮助学生找到相关知识点。

5. 评价。

网络化的研究性学习评价不受人员、空间、时间和模式限制。评价人员不单单是教师, 更有来自参与研究的各组成员以及学生, 评价的时间和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校园, 评价的形式是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本案例采用了多种评价量表, 教师可以对学生在探究的整个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评价, 学生也可以对照自己前后的发展和进步, 对自己做出评价。

6. 结论。

结论是一个探究主题的完成, 也可能是一个新课题的诞生。学生通过课题的探究, 解决了心中的疑惑, 完成了研究任务。在这个课题的基础上, 也可能会产生新的探究愿望, 希望进一步解开谜团。所以在探究的结论部分, 教师的责任是总结前面的成绩, 尽可能给学生鼓励和肯定, 保持他们的探究热情。同时, 教师也可以更进一步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探究。本案例在结论部分这样写道:水分子之旅结束了吗?水分子还会到什么地方去探险呢?我们身体里是不是也藏有水分子呢?它在我们的身体里是怎么运动的呢?这些问题将引导学生展开新的探索之旅。

三、反思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

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中实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 其应用价值虽已初显, 但从相关案例的调查分析来看, 要真正推动网络探究学习的深入发展, 无论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师, 都需要从早期的热情冲动和盲目乐观转入冷静分析与理性反思, 以便能通过反思、总结与调整, 来寻求深入开展网络探究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 深入了解学生,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科学探究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能较弱等实际情况, 科学教师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创设熟悉的、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其次, 在探究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调控, 设置绿色上网通道, 避免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浏览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再次, 在学生进行探究之前,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 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 营造民主、互动的学习环境。在分组的时候,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寻找合适的组员, 互相取长补短, 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最后, 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计算机技能培训, 如学会使用搜索引擎, 熟练操作W o r d、P P T、E x c e l等软件, 为将来制作图文并茂的研究报告做准备。

2. 积极沟通, 取得家长支持

由于网络探究式学习是一个新事物, 家长对这种学习方式不太了解, 不可避免地会对这种形式提出质疑。教师在进行网络探究式学习之前, 除了做好学生的工作外, 还应向家长说明科学教育的真正内涵, 消除传统教学观念给他们带来的根深蒂固的负面影响, 让家长明白这种全新学习方式的目的和价值, 尽量取得家长支持。具体操作方法有:印发关于网络探究性学习的相关资料, 让家长有感性认识;邀请家长观摩科学探究课;挖掘家长的教学资源, 如果有条件可以邀请与从事探究主题工作有关的家长辅助指导;在探究过程中请家长参与评价, 让家长聆听学生的结题报告, 亲身感受学生的成长, 一同欣赏学生的才华。

3. 慎重选择探究问题, 打好探究基础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并不适合科学课程中所有内容的教和学, 除了要完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任务外, 作为科学教师应该选择那些与生活有一定关联性的, 能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 以及需要创造性或者可能有多种解决途径的问题。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让学生乐于参与。这是探究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

4. 避免模式化, 发扬创新精神

科学研究性学习 篇5

16交管学硕班 樊华

10月13日下午,听完严新平教授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讲座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严新平教授在讲座的开始,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科学道德。在听完严教授的解释后,结合我自己的理解,对科学道德有如下认识: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科研活动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对科技事业而言,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近年来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学习,我对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科学道德及学风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认识到加强科学道德及学风建设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韩春雨事件,不管结果如何,这个事件中所反映出来的科学道德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与警醒。正是通过这样一些案例了解到科研活动中的一些不端、不当行为,让我对科研伦理及科研规范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要有诚信的科研品行、严谨的工作作风、遵循和掌握严格的科学方法、要有责任意识、要具备丰厚的人文素养。

科学研究性学习 篇6

一、挖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有着突出的实践性特征。就实践性而言,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价值主要在于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决定了研究性学习需要以学生的实现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开展一活动为主的实践性学习探究。

首先,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来自于学生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实现生活,生成于学生的学习实践。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引导学生在广袤的大自然中发现课题;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注民生国事,考察乡请民俗,从中挖掘课题;要促使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和自己和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寻找课题。同时,学生天天与教材打交道,教材亦是学生获得课题信息的重要来源。

其次,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亲历“研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各项活动之中,在完成“研究”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观察,提高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反思和运用的知识能力;通过实鉴和体验,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获得直接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的“项目”研究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生活,感受社会,有目的地实践和创造生活,经历和体验探究过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从而创造学习的意义。尽管他们得出的结论不足称道,有的甚至幼稚可笑,但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对生活的了解、对社会的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所经历的尝试,都会使之增加阅历,获得深切的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活动,研究性学习探究课题的选择要接近学生的思维水平,探究活动应在学生已有经验和感受的基础上展开。也就是说,探究实践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着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体验生活,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从而培养热爱、认识、感悟生活的心理品质。

二、凸显研究性学习的多元、开放性特点,陪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大多来自于客观世界,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其学习方式也不再限于书本和读写,而是面向社会,面向实践。研究性学习的这种开放性和多元性,亦决定了他们本身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价值。

研究性学习内容极为丰富,它涉及天文、地理、人文、自然遗迹学生能够感知的和涉猎的方方面面。为此,要着力挖掘研究性学习的多元化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性学习所具有的开放性,时期重要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的内容,还在于课程特有的学习方式。从选题了立项、设置任务,致制定方案、实施探究,以致到得出结论,研究性学习都要求学生独立、主动地学习和实践。在这一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切的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观察是会与生活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学生更加关注现实社会和生活,注重了解、体验和感悟人生,从而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学生置身于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真是”的科学探究实践,有利于涉取多学科的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丰富的科学想象力和实践能力,从哦那个人提升、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需要强调的是,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注重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注重实验研究与说理论证的结合,注重假设求证与思辨释义的统一,让学生在面对真实社会问题时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着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研究性学习的立题和任务设置应打破科学禁忌,着力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学习,探索和提高,以培养其综合素质。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亦是一种课程形态。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探究性任务的设置,都应依据课程的内容进度而展开,要力求避免研究性学习活动化以及课程内容的无序性、随意性。为此,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让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挖掘研究性学习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

研究性学习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准”科学研究活动,它涉及自然和社会等多个领域,其内容涵盖科学、艺术和德育等方方面面。人文与科学在研究性学习中达到高度的融合,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搭建了平台。

首先,科学研究的真谛在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为此,研究性学习要注重挖掘课程真、善、美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不断地揭示客观规律之“真”,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善”和“美”。

其次,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除了增长知识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研究性实践活动中学习坚持真理、质疑问难、实事求是、不懈探索,从而培养和形成了不唯书、不唯上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最后,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研究性学习的题材和内容主要源自现实社会和生活,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生态环境、能源、交际等问题。学生联系现实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研究性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是一门生成性课程,它是中小学新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的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赋予了学习活动更多的新内涵,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科学研究性学习 篇7

关键词:初中科学,研究性学习,特征,方法,步骤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及意义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形容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体验, 在更大的范围, 更广的空间, 将大量的信息收集、分析、判断, 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纵观研究性学习的来源、发展与传统教学方式、学习方法, 研究性学习有其独到的特征:1.探究性;2.开放性;3.过程性;4.实践性.

二、初中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步骤

思维始于问题, 创造力富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问题”学习,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示成果.教师担负着组织、指导与评价.

1. 研究性课题及“引言”

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本地情况选择适宜的课题, 确定课题, 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其引言起着承前启后, 带入情景的作用, 引言要简洁, 要富有悬念, 它既可以从教材课本信息引入, 也可从报纸报道的最新信息引入.

2. 提出“任务”

课题的任务要相当明确, 使学生知道去研究些什么问题, 干些什么事业.朝着什么方向去研究.在语言文字上尽量把学生包装成一名学者, 专家或科学家, 以激发其兴趣, 增强其自豪感和使用感.

3. 设计“过程”

首先, 确定研究课题小组, 每个小组一般要4~6人, 其成员在性别、个性、兴趣、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及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等方面要有明显的差异, 使每个小组都成为整个班级的缩影.

其次, 根据各小组或小组内各“专家”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 问题间可以是环环相扣的, 也可是离散的.

再次, 小组内开会民主选举组长, 分工合作, 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拟定研究方案, 要求有研究目的, 问题和程序及调查问卷、提纲、实验方案等.最后, 小组根据研究方案展开调查, 访问, 实验、查阅相关资料, 上网等手机信息, 并将其信息进行整理, 归纳, 分析与概括, 找出规律性东西, 得出结论, 提出个人建议.写成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等.

三、初中科学研究性学习尝试案例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 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财富, 但我们还有很多人没有真正认识水, 水资源破坏严重, 让我们去研究开发, 保护水资源更是责无旁贷.

任务:了解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本地区水资源的情况及污染, 本地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水资源;会对“水”进行区别与分类.

分组:分成10组, 每组5人, 自由组合, 每组有物理专家、化学专家、健康专家、环境专家、新闻记者, 希望你们分工合作学会谦让.

分工:物理专家:研究水的物理性及用实验得出水的组成 (问题略) .

化学专家:研究水的化学性质, 展开一系列实验.

健康专家:研究天然水与纯净水的生物特征, 说明水对动植物的生理作用以及水质对人类健康的重要关系.

环保专家:研究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储水量以及可利用情况:了解本地区水资源及水污染情况, 并分析水污染产生的原因, 测定水的p H及溶解氧等.

新闻记者:你可去水文站、政府采访当地水资源的情况, 也可翻阅县、乡镇去了解当地水资源的过去, 调查当地水资源的破坏情况, 采访当地政府为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所采取的措施和宣传活动.

四、学生的感受

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深厚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尝试, 不少学生敢于超越常规, 敢于想象, 大胆猜想, 对同一个问题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地看待.有的学生说:“通过研究性学习, 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不再是唯一模式, 我们一个学期的科学教师不再是一位, 可以是工程师、农民、工人, 更可以是我们自己中的一员”.有的学生说, “我们不再是知识的乞讨者, 我们是学者, 我们是科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 我们在发明, 我们在创造.”更有学生说:“以前, 我想问的不敢问, 想做的不敢做, 啊, 现在敢了.”有的学生说:“瞧, 我又受到表扬了, ”看他们多么自豪.

让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 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 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 学生将多一份成功的体验, 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葛朝鼎.东北育才学校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 2001 (6) .

[2]谢杰妹.初中科学问题生成与解决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 2010.

[3]李召存.研究性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 2001 (1) .

科学研究性学习 篇8

时代的发展对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人才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改变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本文探讨一下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1.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探究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现实、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自主探究活动中。如教学“空气产生的奇异现象”一课,教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和一支锥形漏斗,将锥形漏斗的口朝下,乒乓球置于漏斗中。提问:如果教师朝漏斗口用力往下吹气,乒乓球会做怎样的运动,学生猜测是乒乓球会往下飞出去。而当教师演示结果却恰恰相反时,学生感到很奇怪,便很想探究空气流动产生的这种奇异现象。

2. 激发实验兴趣。

比如在“空气在哪里”一课的设计中,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产生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将一小纸团塞入塑料杯的底部,杯口朝下,竖直压入水底。教师让学生猜测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学生的猜测各不相同。生①:水会进入杯子将纸巾浸湿。生②:不变。生③:杯子里全是水……此时,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验,实验兴趣很高,实验结果发现杯子里的纸没有变湿,好些同学脸上露出了疑惑不解的神情,一些同学还唧唧咕咕说这是为什么呢?个别同学脸露得意神色说道:我猜中了!同学们都产生了要探究为什么纸巾不会湿这一问题意识。

3. 捕捉生活细节。

学生在平时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行为过程中,因其原有的经验水平、认知结构与能力无法解释或解决而产生一些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又可能常常是他们正在思考、迷惑或尝试解决的,或者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偶发事件或现象,感到有趣且又无法解释或解决的问题。这些教师都可以抓住,作为探究教学中的一些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二、启发学生假想,促使学生思维发展

1. 让学生独立假想。

只有让学生做猜想、预测、假设,才能充分体现研究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教学“空气在哪里”一课,课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教师将乒乓球放入杯中将杯子倒扣水里,让学生猜一猜乒乓球会在杯子的哪个位置?学生有三种猜测,在杯子的上面、在杯子的中间和在杯子的下面。同学们猜得兴趣盎然,那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就在学生特别想知道答案的时候,让他们看到了实验的结果,兴奋的心情与探究的愿望加深了学生印象。学生的假设也许是错误的,但在探究过程中却逐步养成了他们正确、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这是终身受用的。

2. 让学生充分假想。

如在“桥”一课学习中,学生对如何增加桥的承受力就有多种假设,为防止学生的假设被遗漏,应该将所有假设板书出来。这样所作的假设会使这一过程具有更多的思维探究性。

三、精心设疑,促使学生动脑筋想问题

问题是引起思维的动因。当问题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大大地加紧活动,甚至可能想出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新办法来。因此,在教学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采用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对于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重要意义。

比如,在教学“氧”一课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氧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笔者演示了烧红的木炭、烧红的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做这个演示实验之前,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些物体在空气里会怎么样,在氧气里又会怎样呢?多数学生猜测回答:会慢慢地熄灭。但演示的结果是不但没有熄灭,而且燃烧得更剧烈。学生感到疑惑不解,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得出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的结论。为了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又提出了几个问题。如,“锅里的油烧起来了怎么办”、“卧室的地板小面积起火怎么办”、“酒精灯的酒精倒出来后起火了怎么办”等。学生各抒己见,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科学研究性学习 篇9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都是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对于一个学习者, 他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自己关心的问题, 他就不可能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持久动力。学生天性对周围环境好奇, 所以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 培养兴趣来激发和引导他们提出问题, 提高学习积极性是完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的。

例如, 在教学五年级科学《谁先迎来黎明》一课时, 我没有出示本课的课题, 而是利用网络, 找一位新疆朋友与班里的学生进行视频通话。这位新疆朋友是课前我在网络上认识的, 通过沟通, 这个新疆朋友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 让学生发现新疆与我们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此时,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 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我们与新疆比, 是谁先迎来黎明的呢?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与新疆在不同的时间迎来黎明的呢?”我顺势引导他们, 小组展开讨论, 进行大胆的推测, 提出假想。这样,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自然会产生一种探究心理, 思维状态变得积极, 就会自觉地、孜孜不倦地去研究。

二、建立大课堂, 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学校的教学是一个小环境, 是相对封闭的, 与实际生活有很大距离。而我们教育的目的是既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又让学生掌握各种技能技巧, 若完全离开实际生活很难完成。因此, 要让学生适时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实际参与、实地考察。

例如, 六年级科学《找拱形》一课,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了拱形和圆顶形。有的学生就会问我, 有些物品的形状是否属于拱形或圆顶形。还有一个学生问道:“老师, 生活中除了课本中提到的建筑物、塑料瓶等物品中含有拱形, 还有哪些物品中也有拱形呢?”此时, 由于课上的时间有限, 就将这同学提出的问题作为一个研究活动, 让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作为活动小组的组长, 让他寻找班中愿意利用课外时间参加这个研究活动小组的成员。这样, 课题和研究小组的人员确定后, 我利用课下的时间辅导他们制订预案、开展研究、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利用课外时间, 按照预案, 有的通过在生活中观察寻找拱形, 有的利用网络查找, 还有的寻找生活当中有经验的人询问。在课堂上, 我将他们的研究成课展示出来。这样, 将学生的研究活动延伸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既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使学生从中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和学习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又使他们更好地体验了生活, 成为科学的实践者。

科学研究性学习 篇10

研究性学习观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 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学习观。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 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主动探究, 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由于教学条件和学习时间的限制, 完全在现实场景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不太现实的。

另外,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全球性网络的普及, 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的出现, 使教学手段有了新的变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大大优化了科学课堂教学, 它对文本 (Text) 、图形 (Graph) 、静止图像 (Still Image) 、声音 (Audio) 、动画 (Animation) 和视频 (Video) 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 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交互环境。网络技术由于它资源共享, 信息全面、量大、实时、快速从而全面补充了科学教学资源的不足, 尤其是与科学相关的生产、生活、社会和现代科技方面的教学素材。网络化学习环境具有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 为学生提供的大量、便捷的资料, 犹如一巨形图书馆, 学生可以对选择出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和加工 (排序、重组、变换、存储) ;学生可以和教师或其它学生直接通讯 (咨询、辅导、讨论、交流) , 并利用网络的交互性, 公布自己的观点或想法, 寻找知音、倾听建议, 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最终的作品或成果可以在网上发布, 与教师或其它学生实现信息共享, 激发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可以说, 网络为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教育的信息化、信息的民主化, 意味着知识传递方式、途径等方面的变革。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 需要依托相应的载体。最初的研究性学习获取信息的渠道是访问信息情报中心、访问专家学者以及调查研究, 等等,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不断深入运用, 人们对教育信息技术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入, “信息技术不是外在于人的思想活动的单纯工具, 而是思想的延伸和直接表达”。研究性学习的信息来源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快捷了。

从教与学双方来看, 教师角色中“知识来源”的作用将部分由网络替代, 即技术也可承担部分的教师角色。特别是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条件下, 由于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分离, 使得网络的作用和地位变得更加突出。

第一, 网络的对话时间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 学生面对网络, 他可以查询资料也可以对话。选择对话是他所需的, 是内驱力驱使他通过对话方式解决问题。

第二, 网络中的人物是平等的, 因为在虚拟的环境里, 每个人的角色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 大家都拥有话语权, 平等的话语权促进学生尊重自我, 释放自我。在对话的激励与碰撞中, 学生容易释放出真实的想法, 潜力得到激发。

第三, 真实生活中, 我们或因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 不得不带着不同的“假面”, 扮演着各种角色以得到接纳与认可。这样的角色扮演固然能让人“和谐地适应”社会生活, 也容易使我们从掩饰自己开始渐渐地失去自我。虚拟的网络世界, 容易消除交流沟通中由于过失行为导致的人际关系损害危险, 我们容易摘除“假面”, 展现真实自我。

第四, 网络上的资源非常丰富, 一些研究性学习需要的资料和信息, 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获得, 大大节省了研究的时间,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可见,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全面、丰富的资源保障和方便、快捷的技术支持, 为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施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 对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 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初探

1.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各种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建构主义的方式而获得。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友好的。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情境、协作、问答、网上阅读、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库。研究性学习内容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电脑媒体则是用来创设情境, 进行协助学习、讨论、问答、阅读、交流和写作的媒介, 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 网络环境下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上网的目的, 不只是欣赏, 更重要的是获得信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而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字信息的迅猛增长。在“知识爆炸”的严重挑战面前, 在日益发展的网络社会, 自觉学习和处理信息在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培养网上研究性学习能力, 对学生来说, 是丰富知识适应未来社会的迫切需要。同时教学大纲要求,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使他们能综合应用物理、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自学能力是四种能力的核心, 包括能自觉看书, 上网浏览、交流、讨论、查阅资料, 用工具书去获取知识等的能力。在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中获取资料、信息和知识, 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在科学教学中, 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获得良好的科学意识, 学习多方面知识, 还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自我发展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为学生终身发展, 打下基础。

四、基于多媒体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1. 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科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而是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促进和指导作用。在一定的情境下, 学生通过自由探索、自主学习及协助学习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 教学方法

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根据教学内容及所选择的教学法, 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应有不同的设计。

五、基于网络的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实例

网络为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网络化的学习环境, 犹如一个巨型的图书馆, 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便捷的资料, 学生可以对选择出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 (排序、重组、变换、存储) ;学生可以和教师或其他学生直接在网上交流 (咨询、辅导、讨论、交流) , 并利用网络的交互性, 公布自己的观点或研究学习思路, 寻找知音、倾听建议, 不断增强学习兴趣;最终的研究成果或学习报告可以在网上发布, 与老师及同学实现资源共享。

我校八年级的研究课题《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影响》, 就是基于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课例。在引导同学们围绕“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影响”这个主题,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 研究课题的选择

研究性课题的选择至关重要, 它直接影响到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主性及探究过程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险需求是青少年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 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 学生们兴趣盎然, 动机强烈, 情绪高涨, 综合运用知识探究实践的效率特别高。

在《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影响》的研究主题下, 学生通过讨论确定的分题目是:

(1) 假如我们几位同学是区林水局的总工程师, 面对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 我们将怎样规划我区的绿化体系?

(2) 如果我们几位同学是交通警察, 面对尾气污染的困扰, 我们可能受到何种伤害?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少这些伤害?

(3) 假设我们几位同学是校长, 学校操场的位置正好在交通繁忙的公路边。近来, 很多学生抱怨说, 在做操时候, 操场总是烟尖滚滚, 外面公路的汽车废气呛人呛得历害。我们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4) 假如我们几位同学是校园环保站成员, 我们怎样利用植物进行校园空气的污染检测?

2.“合作小组的建立”强调全程探究、全员参与

由研究课题相近、兴趣相仿的同学自愿组成合作小组, 每组3~6人。在组建小组时, 老师视情况进行协调、帮助。如帮助个别因某种原因未能落实到组的同学加入到合适的课题小组。每位同学在课题合作小组中担当一部分的研究任务, 随着研究的深入, 参与程度的提高, 自身潜能的“富矿”得到开发, 提高了探究实践的能力。

3.“课题实施”的过程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影响》课题实施的大致过程如下:

(1) 对320国道的各种汽车尾气的分类、取样———汽车尾气的污染规律统计。

(2) 利用网络查找有关资料 (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危害;汽车尾气与酸雨形成的关系;近年来, 我市采取的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成果;如何通过生物手段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等) ———与汽车尾气污染有关的网络调查数据。

(3) 问卷调查。公众 (家庭、学生) 对尾气污染的态度, 专家访谈, 部分责任部门的态度调查。

(4) 网络论坛发表小组或个人意见。对我区降低汽车尾气污染方法的评价———提出适合本地区的降低尾气污染的可行性措施。

(5) 向区环保局提出具体措施 (呈交建议书) 。

(6) 调查成果展示 (多媒体报告及小论文校内展览、网上发布;研究成果汇报展示班会;小论文答辩等) 。

在研究性学习中, 教师给学生设定起点, 告诉他们到达终点时的要求, 以及一些必要的帮助因素 (如Internet网址和文献检索方法) 后, 就让学生上路, 老师只是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与参与者。

4. 报告的撰写、研究成果的展示、答辩或宣传

报告的撰写有:

(1) 制作工具, 用Power Point制作报告。

(2) 有关概念介绍 (汽车尾气、硫氧化物、PH值、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颗粒污染物、大气污染指数等) 。

(3) 污染源分类分析结果。

(4) 汽车尾气的成分及危害。对人类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响;对植物生理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学生可根据不同的研究题目侧重某一方面进行分析) 。

(5) 说明汽车尾气与酸雨形成的关系、酸雨的破坏力及酸雨对动植物的危害 (研究题目与酸雨不相关的小组此项可略去) 。

(6) 写出适合本地区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可行性措施的建议书问, 注明引用资料的文献及网址。

研究成果的展示:将各小组的成果报告在学校宣传窗展出;在街道宣传窗展出;在校园网上发布;在ENO网上发布 (ENO的全称是Environment Online, 是一个为环境问题而设的全球性网上学校, 目前, 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的70所学校加入了ENO组织。) 随着研究成果的网上发布, 成功感也会在同学们的心中油然而生。

答辩或宣传:学期末, 我校八年级部分班级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学生研究成果汇报展示班会, 课题组长们一个个走上讲台, 向全班同学一一展示他们拍摄的照片资料;制作的成果报告。

六、多媒体网络科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1. 学习资源方面

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 Internet是最主要的学习资源, 但学习资源不能局限于Internet, 还应该使用各种传统的学习资源, 特别应该利用好图书。如果本校图书馆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则应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另外, 以前学生的研究成果也是现在学生的重要的学习资源, 而现在学生的研究也将为以后的同学提供参考, 整个资源库是由社会、师生所共建的。

2. 关于指导教师

不能够局限于同一学科教师, 而应该是多学科教师对课题小组进行指导。如《进行基因研究的科学家的合作方式》这个课题, 科学教师为主来进行指导, 而论文的撰写, 又需要语文教师的协作指导。我们应该寻求多学科教师的合作教学。

3. 对于选题的指导

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主选题, 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对学生所选的题目, 我们应该进行鼓励, 不能因其“幼稚”而给予否定。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避开那些成人化、功利化的题目, 对《长寿能够遗传吗?》《怎样复制恐龙》这类兴趣性为主的研究课题, 我们应该加以鼓励。

4. 关于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要重在学习过程而非研究的结果, 重在全员参与。因此, 应该从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态度、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情况和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等几方面来进行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 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 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展示活动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5. 关于网络

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 但不能过分依赖网络。研究性学习对网络的技术要求日益增加, 网络资源共享、及时评价反馈、信息交流展示等功能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要求日趋明显。然而, 尽管网络为研究性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它决不能替代现实情境中的学习。网络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自然科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并非所有的研究性学习都可以借助网络实施, 尤其是在那些需要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的研究性学习中, 大部分的研究工作还需要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学习活动来完成。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中, 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 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媒体手段, 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培养。

七、结束语

20多年的应试教育, 使教师队伍的知识面越来越窄, 而研究性学习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天文、地理、工业化学、自然、网络、电子商务……这对我们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在研究中学习, 在合作中提高, 是信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 运用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的容量不断扩充, 课外知识面不断扩大, 运用电脑网络的能力逐渐增强;学生能很好地发挥想象及创造能力, 师生关系处于平等、和谐的融洽状态;人机互动灵活多样, 学生之间合作加强, 凝聚力提高。因此, 为了适应未来的网络社会, 教师应努力积极地创造真实的多媒体网络环境, 运用新的自然科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及使用电脑操作的能力, 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下, 在教师的指导下, 结合自己实际, 自由地整合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这种教学模式也正体现了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素质教育观。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但目前, 研究性学习特别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才刚起步, 应该如何为这种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如何把握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如何深入持久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相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研究性学习的推广, 我们将迎来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春天。

摘要: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学习模式正得到深入地研究和普遍地重视, 从网络技术对研究性学习的技术支持谈起,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论述了网络环境下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学习过程、师生活动以及教学组织原则等要素, 并给出了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实例。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学,研究性学习,建构主义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2]潘志宇.中学英语阅读课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

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具有着较强的目标导向性,能够使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进行探讨、钻研,并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帮助小组中的学生完成共同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同时,由于合作学习追求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合作,因此对于调节课堂学习氛围、改善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培养学生良好品质都有极好的效果。

一、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合作学习在新的课程标准改革体系中得到了重点提倡,在许多的课例展示之中都能够见到。尽管许多教师都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应用了这一模式,但其对于合作学习的认识和理解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导致了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降低。

1.缺少真正实质性的合作

在小学科学课的课堂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在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展教学工作时,因提出的问题没有学生回答,导致教学进程难以继续向下进行,教师往往就会选择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该问题进行讨论。笔者在细心观察之后发现,一些学生虽然确实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了讨论,但存在各说各话、各自为政的情况,合作效率极低,还有一些学生则直接借此机会开始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内容。这实际上并不能在既定目标的指引下达到较好的合作学习效果,而只是帮助教师顺利地推动教学环节的进行,自然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

2.合作内容难度不当

若合作学习的难度太低或太高,将很难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以笔者的实践经历为例,在带领学生学习“电磁铁的磁力”时,笔者安排学生搜集各种材料,并分别通过实验来确定磁力与铁芯的粗细、长短以及电流大小之间的关系。由于每组学生研究的问题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准备的材料也就不同,学生所要做的实验也不一样。上课时笔者为了确保能够照顾到每个小组,忙得不可开交,常常刚点拨完这一小组,另一小组的学生也开始喊笔者过去。尽管在笔者看来二十分钟的时间已比较充裕了,但在下课时依然有几组学生未能完成实验,这跟笔者所选取合作内容的难度偏高有很大关系。

3.只有少数学生能参与到合作之中

在小学科学课的小组合作实验过程中,常常能够发现这样的情况:学习成绩突出或性格比较外向、开朗的学生独自把握实验的全过程,而其他学生则彻底成为了观众,甚至存在着严重走神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的情况。而在实验结束后的汇报环节,真正参与进来的依然只是那少数几个学生,许多学生都被排除在了合作学习之外。

二、小学科学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改进策略

1.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在大多数小学科学课中,教师都是按照座位将相邻的若干学生分为一个小组,这在进行各种讨论时有着方便、快捷的优势。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座位往往是按照学生的身高排列的,因此在划分小组时很难合理地对成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搭配,也无法实现学生间的优化组合与互帮互助。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背景、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因此对所学内容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恰恰能够为学生提供互动与交流的机会,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小组人数控制在4到6人之间,便于开展合作学习;②依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征、知识能力等指标进行合理分配,确保位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共同进步;③结合课堂活动的变化来调整小组的划分,鼓励学生自由组合,从而保障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的积极性和新鲜感,为学生提供展示和表现自己的机会。

2.合理制定小组合作学习规则

尽管许多教师都为小学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普及和实践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小学科学课中仍常常有这种情况发生:学生在教师提出了相应问题之后立刻展开激烈的讨论,虽然看起来整个教室中的气氛都十分热烈,但经过仔细观察我们能够发现,这仅仅只是表面上的活跃,而活跃的背后则是一片混乱,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在阐述自己的理解,而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十分集中,认为这是“好学生”的任务,与自己并没有什么相干,这自然很难得到有价值的讨论结果。因此,教师必须建立起一套高效、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规则,才有可能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独有优势。

在展开讨论之前,教师应在每个小组中任命团队意识较强、组织能力过硬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由他们引导和把握小组讨论的节奏和进程,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更顺畅、更有效率。同时,还应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个写字快、字迹工整的学生作为记录员,在学习过程中对重要内容进行记录。最后,还要选择表达能力强、思路清晰流畅的学生作为发言者,并将归纳总结本小组讨论成果和向其他同学进行汇报的任务交给他们。只有小组成员之间做到密切配合、彼此支持,才能高效地完成预期任务,更好地培养和发挥团结精神。

3.选择恰当契机推进小组合作学习

少数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认识不够透彻,在小学科学课中无论讲授何种内容都一味采用小组合作。而实际上,若问题足够简单,则完全可以由学生独立解决,若问题太难,即使给学生整节课的时间讨论可能也得不到什么结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使用契机十分重要,教师必须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实现其效果的最大化。

三、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在新课标改革中也有所体现。这种模式能够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对所学知识展开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彼此帮助,进而实现共同进步。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强化对这一模式重要性的认识,并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小组的合理划分、规则的及时制定以及合作契机的科学选择等策略实现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强化,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空间,最终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奉安.小学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与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7):4-5.

[2]张德宏.浅谈小学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3):285-285.

科学研究性学习 篇12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强调以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虽然对科学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实验器材的缺乏和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素养难以得到提高。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参与科学探究,组织小组合作,以主人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中,如果让每个学生每人一套工具,各做各的实验显然不可能。于是在实验合约中确立合作组成为我们教学的首要考虑。在这样的组合中,可以通过同伴互助教学使学习者彼此提高学习技能,增强自信和学习动机,改善了学习态度,增进承担责任的意愿,并培养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渐渐地我发现一些问题,热热闹闹的活动背后,有的学生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是在模仿着同学和老师的做法,盲目地操作着,这样的课,从表面看学生都在参与活动,实际上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因为实验前没有思考,实验后也没有总结,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于是我反思这一现象:我们提倡的有意义学习是一种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自由主动的学习,如果我们强制性地将实验小组定为平时上课的四人小组是不合情理的。为使彼此各有适合的归属,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最后教师再统一协调(一般要考虑一个组有一个能力稍强的学生)。组长由老师推荐,小组确定后经过一定时间(一般1—2月)再自由组合。

就这样上了一段时间,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在上一堂公开课时,看到有的同学坐在位上不参与,不发言,不积极。我问他为什么不动手呢,他说:“老师你不知道组长死抓着器材不放。”我明白了:组长在小组中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这种领导者独揽了操作大权,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常常有这样一些表现:东张西望;只看不说,在小组中较少提出建议;离开本组,到别的组观望(有时会引起抗议);发呆走神;当由他代表小组汇报时较难使人满意,而同组他人却能完成汇报(排除单纯表达能力因素);做别的与研究无关甚至影响别人的事情。

反思:这些学生和小组同学在一起,有的也动手动嘴,但就是没动脑筋,这是不易发现的。多数情况下并非教师不重视他们,而是以为他们也在“一起干”。其实,这些学生的参与水平低是有踪迹可查的,主要问题是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

学生在进行每个实验探究活动时,没有一个合理的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工作。以如在上《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课时,当让学生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时,每个小组成员都抢着做搅拌的工作,有时候甚至两三个人一起拿着搅拌棒在搅拌,却很少把注意力放在观察实验现象上,更没有去做实验现象的记录这项工作。又比如在上《光》这节课时,让学生探究影子的变化和光源的关系时,个别同学却拿起手电筒,做起了手影,玩得不亦乐乎,小组成员之间几乎没有人开始探究活动。学生这样的“疯狂”状态,不仅减慢了实验的进程,浪费了课堂时间,也使实验结果的得出受到影响。

改进方法:合作中要明确分工。不少实验教学,学生只是形式上地坐在一组,由于没有合理的分工,随意性很大,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进来,成了旁观者。分组实验教学,应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制订实验计划、准备实验器材、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小组要有合理的分工,包括实验员、材料员、记录员和汇报员等(具体分工一般每周轮换一次),在实验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终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

于是每次试验前我都对合作学习小组各成员角色进行细致的分工。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小组的分工和约定。小组分工只有具体化,约定明确,小组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角色的一般分工有组长 (主持人) 、观察监督员、记录员、发言人等。组长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主持、管理全组的工作,召集本组成员迅速各就各位形成学习小组。观察监督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检查、督促各成员迅速进入角色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活动中如有边缘人、开思想小差的进行及时纠正。记录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记录小组活动所需的数据、结果等。发言人的主要职责是把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在班上呈现出来,供全班同学评判、分享等。角色分工这实际是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是他们学会做人,锻炼融入社会能力的好机会,所以科学课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

1. 科学分组,确保合作竞争的公平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在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时,我遵守“优势互补”“自由组合”“双向选择”的原则。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简单地把前后四个同学划定为一个小组,由老师指定组长,不论你是乐意还是不乐意,只能遵从老师的意愿,其实这样不利于小组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般需要一个组长主持,需要一个同学记录,需要一个同学负责器材与操作,在完成合作探究后还需要确定一位同学向全班同学报告小组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这样在组长的组织下就可以开展有序的探究活动,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一个一个地发表意见,最终完善计划并参与实践,达到理想的合作效果。

选组长时我采用学生自荐和同学推选相结合的方式。“请愿意当组长的同学到台上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全班有近20个同学上台争着当组长,然后我让台下的同学从自愿当组长的20名同学中推选出了6位同学。组长选定后,由组长和组员“双向选择”成立小组。这时课堂气氛空前的活跃,组长择组员,组员挑组长,很快成立了6个探究小组并重新选定座位坐好。接着我要求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来个竞赛,看哪组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更快地完成任务。同学们在组长的组织下,探究的积极性异常高涨。

2. 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进行小组间的分工。

并列式:对于几个平行并列的内容,让各小组负责一项内容,或者几个小组负责一项内容,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在课堂上汇报,达到全班学习的目的。《蒸发》中有三组并列的对比实验,每个实验只能改变一个变量,在讨论好实验方法后,可以让小组选择一个实验或者几个实验,进行合作探究,请进行不同实验内容的小组汇报,这样便减少了重复探究。

对部分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引导同一小组的学生如何帮助他,给他留出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如,在大家都有想法时,是否可以先不争着讨论,让不善言谈的同学先说,然后大家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小组成员间的分工。

3.“评价”让学生天天都在进步成长。

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样,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也不一样。只有评价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才是有效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中常善用评价激励语如:“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真棒,真聪明!”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学生好像已经听腻了这种呆板的评价方式,变得有点无动于衷了,于是我尝试着语言丰富点:“××同学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对小组长的评价:“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熟练地做一遍!”还有,“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我知道你能行!”“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了不起的发现!”等等。

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学会了倾听、乐意倾听,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了大家都能自由表达的群言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

除此之外,对小组整体的评价也尤为重要,有的教师认为,既然是分组教学在评价时就不应再以个别同学为基本评价单位,我认为个人评价有它的优点,小组评价也有它的妙处,通过小组竞赛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定一些量化的标准,比如在这一节课中,每个小组分别得了几颗星,哪个小组评为实验操作的小标兵,今天的光荣榜上有哪几小组。小组的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很有帮助。

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这点我在教学中已深有感触。

摘要:在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下, 合作学习正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但课堂上的学习怎样才具有有效性, 怎样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促进其全面发展, 已成为困扰课堂效率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教学经验、反思, 科学分组, 制定方案, 以及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让“边缘人”去主动学习, 主动参与, 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边缘人”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胡志林, 屈春丽, 编著.走进科学课——小学科学课例及教学建议.

[3]周小东, 陈春风.科学分组实验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

上一篇:人生而平等下一篇:雏鸡运输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