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学实训室

2024-10-11

智慧教学实训室(精选7篇)

智慧教学实训室 篇1

摘要:物联网是近几年兴起一门跨专业的技术, 物流行业是中国最早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行业。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融合, 将会进一步提升物流的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 推进物流功能整合。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物联网及智慧供应链实训室的建设, 以及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 对于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物联网,实训室,物流管理专业

1 引言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 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1]。物流行业是中国物联网热潮中被寄予厚望的一个行业,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物流服务各环节运作产生较大影响, 也将带来中国智慧物流的变革, 所以, 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训室是非常必要的。

2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物联网技术实训室建设定位

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 主要是面向现代信息技术, 培养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具体的课程内容涵盖了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和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相关高频和微波技术, 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课程, 以及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层、传输层与应用层关键设计等专业核心的知识和技能[2], 所以, 当前建设的物联网技术实训室大多数都是针对技术开发而制定实训设备, 而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 不需要深入了解传感器、网络构架和软件编写等专业内容, 只需要知道物联网技术在物流管理专业中的应用就行了。

所以, 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物流管理人才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 把物联网技术实训室定位在融入到智慧供应链的整个过程, 将物联网技术与供应链技术实体化, 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现代智能化物流技术的应用。

3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物联网技术实训室建设依据

3.1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分析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提升, 将给中国物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中国智慧物流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

(1) 提升已有的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通过建立统一物流业物联网平台, 做到信息共享和智慧应用。表现在物流行中物联网技术的四大集成应用:一是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 例如:货物的追踪、识别、查询、信息采集与管理;二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 例如:车辆实时定位、运输物品监控、在线调度与配送可视化与管理;三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 例如:物流作业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四是企业的智慧供应链, 例如:整个供应链流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

(2) 物联网技术的多种集成应用于智慧物流。在物流业应用较多的感知技术主要是条码、RFID和GPS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 传感技术、蓝牙技术、视频识别技术、M2M技术等多种技术也将逐步集成应用于现代物流领域, 用于现代物流作业中的各种感知与操作[3]。例如:冷链物流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温度感应;物流仓储安防系统的感知;物流作业引导系统中视频的感知等。

3.2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

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熟悉国际商贸理论、政策、业态发展;集商贸、金融、运输、报关货代、物联网技术与手段等多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具备对企业内外资源进行整合、对经营全过程进行管理的能力, 以及从事第三方物流操作,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在和未来跨境电商需求的物流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的学生能进行集装箱运输规划、调度管理、单证制作等操作与管理;能进行车辆调度、配载、运输方案制定、现代运输技术应用等运输操作与管理;能熟练操作叉车、电子标签分拣、自动化立体仓库等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能进行仓储配送管理;能进行企业供应链流程管理;能熟练操作和应用物流信息系统软件。专业课程包括:采购与供应管理实务、国际物流实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实务、物流运筹技术与方法、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配送中心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技术与方法、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集装箱运输实务、创业沙盘演练等课程。

4 物联网及智慧供应链实训室建设内容

通过物流管理专业物联网实训室的建设定位分析, 该实训室为物联网技术及智慧供应链实训室, 可以直观地展示物联网技术与智慧供应链之间的关联。从理论教学角度可以解决《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实务》、《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配送中心运作管理》等多门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实训问题;从专业群辐射角度可以实现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主导, 辐射社区管理中的智慧社区建设、市场营销中的微营销、电子商务的智慧电商平台和供应链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等专业群。同时, 可以使老师更加生动地传授当今“互联网+”与智能供应链的关系知识, 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深入地学习智能供应链各环节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的实时获取;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对信息的实时跟踪与共享, 消除供应链传递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 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供应链运行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 将当前热门的物联网技术和物流供应链急需解决的应用结合, 提供贴近现实的模拟环境, 既可用于物联网基础理论学习验证的实验教学, 还可用于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布线及二次开发的实训教学, 为师生接触和研究当前先进技术搭建桥梁。通过二次开发接口, 使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创新完成17个物联网应用实践实验课程, 包括:商品编码注册实验、订单处理实验、商品贴标实验, 商品生产与盘点实验, 商品销售出库实验, 商品配送入库与盘点实验, 商品出库实验, 商品装箱与运输绑定实验, 车辆位置监控实验, 在途商品监控实验, 超市商品入库与盘点实验, 商品管理实验, 用户与销售管理实验, 智能货架实验, 购物车基本信息维护实验, 非购物车购物实验, 购物车自动结算实验等。

因此, 物联网技术及智慧供应链创新实训室项目, 对于帮助学生学习和综合应用多种物联网技术具有积极意义。具体实训室内容见表1所示。

5 总结

建设物联网技术及智慧供应链创新实训室, 不仅与当下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 使学生能够紧追社会发展步伐, 了解社会动态, 为社会输送更为高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 实训室的建立可以帮助老师更加生动地传授知识, 增加学生的趣味性, 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学习物联网知识;另外, 通过二次开发接口, 使学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物流技术应用创新。

参考文献

[1]应玉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 (10) :54-55.

[2]别文群.基于学科融合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开设探索[J].金卡工程, 2015, (4) :27-26.

[3]于深.物联网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24) :82-82.

智慧教学实训室 篇2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任务型教学的提出是基于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Vygotsky(1962)的语言学习理论,因而有其心理语言学的基础。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新动向。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learning for using)的结果,而不是单纯依赖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来实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缩写为TPR)是美国加州San Jose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Asher认为,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与小孩习得母语的过程相似,即对外语的学习,小孩先用身体反应,然后用语言进行反应。全身反应法吸收了直接法的代表人物法国外语教育家古因(F.Gouin)的系列法以及英国外语教育家帕尔默(H.E.Palmer)以动作为基础的教学策略,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全身反应法强调理解先于输入,并认为在理解与输出之间有一段沉默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训练儿童听的技能,而是以“听——做动作”为主要教学形式,儿童通过用身体对教师指令的动作进行反应来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全身反应法被称作是“让语言动起来(move the language)”的教学法,其主要优点是能尽快抓住儿童的注意力,在情感方面吸引儿童,课堂气氛热烈,有利于儿童创造性地尝试他们的语言技能。

浸入式教学法(Immersion)是一种以外语为各学科教学语言(除母语学科)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浸入”在外语环境中学习各种学科知识,从而使单一的外语学科教学与使用外语进行的各种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早期浸入式教学活动能促进幼儿在语言敏感期中依靠特有的认知能力习得第二语言。该教学法提出外语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外语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相互渗透,外语语言学习隐含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学科知识以外语承载,是显性教育内容;外语以其工具性作用成为隐性教育内容。

三文治故事教学法简介:

智慧教学实训室 篇3

【关键词】实训室;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B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18-02

人才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单纯依赖在教室造就高技能人才已成为过去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实训中心作为“教、学、做”一体化的主战场,时代赋予了实训室新的功能和定位的延伸。

1 实训室功能的一体化

现代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但是传统职业教育模式是理论知识在教室,技能实践在实训室,这与职业教育的培养宗旨相去甚远。针对这一问题,把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到实训室,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体化教学实训室,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老师讲授、学生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完全一体化配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整体训练。由此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技能鉴定于“流水线”式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颠覆传统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地点分离的授课模式,建设一体化实训室。具体方式是实训室必须具备多媒体教室功能,实训室必须配备投影仪,上课时老师一边讲授,一边操作并通过投影仪把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一边就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操作,实现边讲边练;这样既能实现整体教学,还能实现分层辅导。这样教师就可以随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穿插进行,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实训室功能的一体化,是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是培养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 既可培养人才,也可作为孕育科研成果的重要场所。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教师和教材的一体化

为了使实训室一体化功能定位准确和体现其内涵,教师和教材也要与之相匹配。

2.1 教师一体化

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训操作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实现教师一體化,就是要培养“双师型”教师。根据教师专业特点,结合学生就业岗位,学校对专业教师进行“双师型”培养时,可通过组织理论教师到企业或行业进行顶岗锻炼,或在进行技能培训后,取得相应的行业资格。 也可从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业技术人员中引进相关师资等形式。通过理论和实践双向培养,教师拥有了基本胜任本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这就要求现在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要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知识模块是“必需”、“够用”的基本理论, 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理论实训达标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 设计每次课必需、够用的基本理论和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本专业知识。优化教学内容,就是课堂上把时间和空间多交给学生,将理论及时应用于实践,而实践的成功体验,又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积极性。

2.2 教材一体化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组织课程教学的基本资源。一体化教材的编写要遵循能力递进的原则,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对结构和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有效裁剪和深度挖掘,形成职业课程新教材。

现行高职院校教材大多数还是按学科课程思想编写。偏重于学科体系逻辑结构的陈述,是本科教材的浓缩版。这与培养职业型人才要解决的“怎样做”、“怎样做更好”问题不相适应,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很多不便,不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因此,按照工作流程,开发建立在现代行动体系教学基础上,能呈现实际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材,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实现一体化的教学,就必须配备一体化的教材。因此,学校应该组织好 “教学做一体化”校本教材的编写。一方面,可以结合学校的优势资源和本校教师的长处进行编写;另一方面, 需要深入多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行业进行调研,全面研究企业和行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把岗位的典型任务转换成典型的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材的编写,让学生明确每一个任务下所要达到的目标,真正体会到“从做中学”的教学思想。

3 理论和实训的一体化

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分离的教学模式,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它集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为一体,集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小组讨论协作为一体,增强了学习理论的兴趣,促进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训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习实训室,师生双方一边教一边学一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种把课堂教学转向工作环境,实行专业课程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突出“做”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教师边授课边示范,学生边学习边操作,真正体现“课堂工作化、工作课堂化”的“双化”教学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实训室完成,既节约教学场所,又节约教师资源。

一体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由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向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转变。一体化教学方法要将“教学做”、联结起来,教中学,演中练、讲中训;同时“教演讲”、“学做、练训”要与“检考”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这是一个统一的整合体。我们通过建设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课室与实训场所相结合的一体化实训室。营造了仿真的工作场景,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职业教育,在仿真的工作岗位中进行技能学习、训练。 一体化实训室的改造和建设,大大地改善了教学的条件,学生和老师在贴近真实工作环境的一体化实训室上课,提高了教学效率,改进了教学效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作者简介:

智慧教学实训室 篇4

根据福建物流协会调查, 2010年福建省仅高级物流管理人员或高级物流战略、物流设计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不低于1.5万人。其次, 物流企业中对复合型的中级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类人才需要具备物流、管理以及英语等综合知识和能力。最后, 在操作层对熟练掌握物流操流程和物流设施设备维护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根据2009年福建物流发展报告统计, 信息化在物流行业的普及带来物流信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37.5%的物流企业急需物流信息管理人才, 31.5%的企业急需物流信息设计人才。

在物流企业中大量需求的还是管理层和操作层人才。具体从事设备的操作、维护, 物流信息搜集、加工、整理, 企业配送中心管理和成本核算, 储存、运输、货运代理、报关等具体工作的高级技术性、技能性物流操作人才。据福建省物流协会统计, 2009年福建物流技能型人才缺口高达2万余人。其人才的需求方向为:国际贸易、国际法、外语 (英语含小语种) 等专业的外向型人才;港口规划建设与管理、仓储管理、货物运输与代理、物流配送等专业的技术人才;熟悉进出口加工贸易、报关通关的专业人才;展示、展览、交易以及相关咨询代理、技术培训和物流服务等专业人才。

综合上述, 根据海西区域物流的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分析, 物流专业技术人才无论从类型上、质量上、数量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更加突出培养以服务台湾和海西外贸为特色的外向型物流服务与技术应用人才。

因此, 建设面向物流产业, 操作性较强的, 能够培养和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和业务管理能力的物流专业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举措。

一、物流实训室建设思路

高职物流实训室的功能首先是为学生实训提供场所, 培养实践技能、动手能力;其次可以为物流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便利;再次是为教学服务, 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在实训室进行教学;最后是为企业进行物流操作人才培养提供培训平台, 为企业服务。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始建于2002年。我们以立足漳州和闽南金三角, 以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港口物流和闽台经贸为重点, 以满足闽南、闽西区域物流人才需求及闽台两岸经贸物流服务需要, 建设模拟企业化运作的开放式校内生产性物流实训基地。物流实训室联合合作企业一起共建, 实现物流工作过程仿真系统化, 实行企业化开放式运作, 为学生提供模拟物流岗位情景的实训教学手段, 也为漳州及周边地区社会人员参加各种物流职业资格认证、物流技术培训服务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物流实训室从供应链角度来构建系统, 由物流信息技术区域、仓储与配送区域、集装箱堆场区域和运输调度区域以及微机房的物流软件系统等构成, 涵盖了物流整个业务流程。系统从接收客户订单开始, 涵盖物流中心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结算管理等物流核心环节, 形成一套完整的物流业务流程。物流实训室的建设目标应当成为一个集服务器、微机、工作站、网络通信设备、输入输出设备为一体的中等规模局域网络系统, 建立物流从订货开始, 通过生产、存储、配送、发货直至到货过程的网络环境和现实环境的有机结合, 具有仿真模拟和实战演练等主要特色。

二、物流专业能力和技能培养的设计和实施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工作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 因此它仅有普通高校实验、实习这两个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是远远不够的。由此必然要按照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 辅以实训, 设计、组织、实施实训项目, 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

实训项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实训突出了职业技术应用性, 要求学校加强投入, 更新设施, 积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1. 对接岗位能力需求, 加强技能操作训练

高职学生的实训课程不能仅限于对某项技能的了解, 知晓, 而应该对主要技能达到独立操作和熟练的水平, 乃至最后能对接岗位能力需求, 掌握综合业务的操作技能。

2. 结合物流竞赛, 构思实训项目

结合各级别物流竞赛, 构思创新型的实训项目, 提高实训的科技含量。高职学生的实训应区别于中职倚重动作技能的训练。在掌握动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 了解物流的业务流程。继而应该在分析业务流程的基础上, 设计能改进流程、优化业务操作的实训项目, 提高学生业务管理的能力。近几年, 全国性、省级的物流竞赛有所增加, 我们积极参与竞赛, 利用竞赛要求的项目操作, 注重业务流程的优化, 不断强化物流软硬件设施设备的结合。

3. 加强建设实训室师资队伍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中, 一直着重解决实训室的硬件设施建设, 而忽略了对实训室技术人员的培养。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要的, 但实训室的教学不仅需要完善的设备配备, 还需要优秀的师资队伍。重硬件、轻软件必然导致实训室教师队伍素质与快速发展的实训室建设不相适应。其根源在于对实训室建设的目的不明确。不可以把实训室建设的目的仅仅定位在理论教学的辅助上。

实训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要逐步调整实训教师的待遇, 提高实训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 实训室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 推进实训教学改革

依据专业设置规划学生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修订理实一体化教学大纲, 在完成验证性、演示性的基础实训之后, 更多地进行分析性、研究性、设计性的综合实训项目,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岗位业务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 改革实训室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之下, 实行实训室主任负责制, 切实提高实训室的使用率, 为学科和科研做好服务。

5. 拓宽实训途径,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依托漳州市校企合作委员会, 专业主动对接平台, 根据专业特点、企业需求, 与招商局漳州港码头有限公司、聚善堂漳州医药物流有限公司、沃尔玛、福建吉马经贸集团等10多家企业开展了实质性的校企合作,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专业依托这些企业, 积极寻求订单培养途径, 推行了“岗课对接、课证融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实践, 实行工学交替、订单培养。

三、建议和思考

1. 积极尝试、探讨教学方法

物流实训室仅仅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动手能力的物质基础, 教师要积极尝试各种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仿真教学法, 可以模仿一个生产企业的真实环境, 模拟采购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与废弃物流、客户服务等环节;也可以模拟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 安排学生在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配送、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中担任角色,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操作能力。此外, 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 安排学生有组织地完成某个研究性课题, 师生共同寻找物流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任务, 制定课题任务书, 学生组成课题小组, 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 这样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将封闭式学习转化为开放式学习,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 结合物流“实践性、流程性”强的特点, 按项目任务分组进行演练

尽管建设实训室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临实践动手操作, 加深对物流设施设备的认识, 掌握操作技能, 整合各环节的操作, 熟悉系统的运行流程, 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一味追求大而全, 忽略了实验实训设备的单台套数对一个班学生同时展开实验的可行性影响。我们实训室的建设也存在类似问题, 所以在进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 把班级划分为多个教学单元, 几个老师配合, 按项目任务分组进行演练,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介入到教学环节中来。只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 依然很有困难, 包括授课时间拉长、课时增加、教师工作量计算和报酬等问题有待解决。

3. 物流核心价值体现的思考

物流的核心价值在于强化物流信息管理来尽可能减少货物的搬运/运输次数和库存数量, 优化货物的搬运/运输路径和仓储方式, 缩短货物的搬运/运输距离和仓储时间;同时又要展开增值服务, 如流通加工等, 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效益。但在现实的物流实训教学中, 却极少将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传授给学生, 反而过于强调物流实训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结果使物流实训系统演变成物流自动化的展示设备。

结合近几年全国物流职业技能竞赛对物流成本的重视, 对物流各个环节操作的细化和成本的分析。我们立足本实训室具体情况, 设计并优化比赛项目, 考核学生在操作动作规范、操作时间节省、操作配合程度默契等方面进行考核, 在实训项目操练中体现物流的核心价值。

四、总结

2011年6月8日, 在北京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专题讨论促进物流业发展, 提出了“八条”要求。物流业的发展已由过去国家部门层面关注的经济活动, 上升至国家级经济政策层面研讨, 受到高度重视。我国物流业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发展春天。受到政策催化, 旺盛的内生性物流需求借助良好的基础设施, 在未来五年, 我国物流业整体将以每年21%左右的速度增长;

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出口转内需”不可避免。未来五年, 跨国物流增速将显著放缓, 而国内物流将更加活跃。对于具备本土优势而缺乏国际网络的中国物流企业而言, 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针对企业的机遇, 建立并不断完善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利用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 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设立实用并富有特色的物流实训项目和内容, 以适应社会、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 亦是我们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使命和机遇。

参考文献

[1]吴学凤, 金杉山.物流管理操作实训室与现代化教材库一体化建设初探[J].中国商界, 2010.12

[2]刘津平, 邵清东.实用型物流实验室建设分析[J].物流技术, 2007.3

智慧教学实训室 篇5

【摘要】目的:探讨有序实训室开放对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级高职护理1~10班449名学生和级高职护理1~10班491名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自主联系实训室开放的形式练习操作,实验组采用有序实训室开放的形式练习操作,比较两组学生的操作技能成绩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的基础护理操作成绩84.06±8.40,对照组的基础护理成绩为79.25±9.59,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序实训室开放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训条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改变了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解决高职护理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出实践型、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有序实训室开放;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效果

1引言

当今社会对高等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着眼于职业岗位群的需求,特别是要重点培养实践型、技术应用型人才[1]。随着着学院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学校实训场地及资源不能适应快速增加,护理技能实训课时少,仅仅依靠课堂开放的时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动手机会,必然影响到护生操作技能的提高,从而影响到毕业生质量和就业能力,满足不了临床岗位需求[2]。因此需要有序实训室开放,为护生提供了自主训练、反复强化训练的机会,充分挖掘潜能的空间,来提升护理操作技能,为临床培养出培养出实践型、技术应用型人才。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选取2014级高职护理1~10班449名学生和2015级高职护理1-10班491名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学生均是参加高考入学的专科学生,平均年龄、入学成绩、基础课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方法

2.2.1开放方法

对照组班级根据自己的自习时间,自愿原则到实训室联系练习基础护理操作,学生自主练习和管理。实验组由实训室统一在周一、周四晚上、周五下午、周六、周日对护生有计划有序对各个班级开放,借鉴医院“三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实训室教师—志愿者—护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主要由护理中心实训室志愿者团队进行开放前、中、后管理,老师协助督导。制定实训室开放方案和实训室开放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实训室开放有序进行,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2.2.2研究评价

比较对照组2014级高职护理的449名护生和2015级高职护理的491名护生的护基操作技能,由医院和学校共同制定的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操作评分标准,由相同的监考老师对相同的常规10项操作进行考核。再通过问卷调查护生对有序实训室开放前后满意度进行对比。

2.2.3统计方法

将数据录入Excel表,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描述,采用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计量资料采用均差±标准差(x-±s)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

3结果

3.1实施有序实训室开放前后护理技能成绩比较

2015级护生的总平均操作成绩明显高于2014级护生,两者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3.2实施有序实训室开放前后学生满意度情况

实施后学生的满意度(除卫生管理外)均高于实施前,两者比较有差异性(P<0.05).

4讨论

4.1有序实训室开放改变了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基础护理课程教学进度,针对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实训室开放方案和管理制度,有计划在周一至周四晚上、周五下午、周末双休日向学生定时开放相应的操作项目,弥补了护理技能实训课时少的问题。通过实训室课外开放模式的改革,为护生提供了自主训练、充分挖掘潜能的空间,反复强化训练,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护理操作技能,也训练了护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实训教学质量,达到了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4.2有序实训室开放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有序实训室开放安排的操作项目和时间,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紧密配合,学生自主练习,护理中心实训室志愿者辅助指导,有利于强化操作技能,为临床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从表1来看,有序实训室开放后,实验组2015级护生基础护理技能成绩为84.06±8.40,对照组2014级护生基础护理技能成绩为79.25±9.5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较实施前的技能成绩有明显提升。

4.3有序实训室开放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有序实训室开放,主要由从护生择优选拔的护理中心实训室志愿者进行自主管理,老师监督辅助管理。志愿者根据训练项目,从准备物品开始到物品交接、实训室开放训练中操作技能指导、安全管理、训练课堂纪律、训练结束后的物品整理归位,必须全程参与,这样充分训练了护生的方法、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3]。

4.4有序实训室开放改变了传统的实训室管理模式

护理实训室对护生的周一、周四晚上、周五下午和周末开放,改变了原有实训室的`管理模式,借鉴医院“三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实训室教师—志愿者—护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也锻炼了学生管理能力、沟通交流、随机应变能力、团队协助能力[4],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表2也可看出,有序实训室开放后,学生对实训室开放管理的满意度除了卫生管理,其余满意率均有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护生对有序实训室开放的管理模式是非常认可的。总之,通过有序实训室开放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训条件,在提升学生操作实践技能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交流沟通等综合职业素养,改变了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实训室管理模式,基本解决高职护理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为临床培养出实践型、技术应用型护理人才,值得推广和应用,但是满意度都还不算很高,还需探讨更好的管理方案和开放方案。

【参考资料】

[1]丁金昌.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和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4,07(19):92-95.

[2]张小翠,王杰.权变管理理论下开放式实训室的管理研究与探索[J].中国市场,,02:88-89.

[3]叶玲,吴林,刘清南,胡静.护生实训管理员管理护理技能中心开放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药教育,,08:44-45.

高职网络实训室建设方案 篇6

【关键词】高职 网络实训室 管理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79-03

一、高职网络实训室现状

从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布点比较集中的专业,基本上每个高职院校均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了保障专业实训的需要,各院校纷纷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实训室。但通过调查了解,各院校网络实训室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训设备数量较少,设备损坏多,影响学生实训

由于职业院校资金紧张,学生扩招数量大,网络实训室无法配置每个学生单独一组实训设备。实训过程中,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进行调试设备,学生直接插拔设备,造成网络设备损坏现象很多,如CONSLE口,路由器的以太网口烧坏等,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训的顺利开展。

(二)实训设备管理不到位,造成实训场面混乱,老师无法有效指导学生

一般学校网络实训室采取4-8个学生一组开展实训,由于没有统一管理设备,每组学生实训过程必须去插、拔自己的网线来更换到不同设备进行调试,这样不仅加快了网络设备端口的损坏速度,同时也影响学生的正常实训。而且每个班级学生实训完成后,还需要安排专门时间进行设备配置清除,占用了教师大量时间,老师指导实训时间很紧,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实训。

(三)实训设备无法赶上新技术发展,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目前学校的网络实训室只能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路由、交换的网络实验,当前网络技术在飞速发展,像安全、无线、语音等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学生没有掌握到当今网络的主流技术,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实训室的开放性不好,无法为学生的实习提供良好的平台

由于实训室的设备管理不到位,只能勉强保障专业实训要求,无法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使用。实训室的构架固定,无法满足学生自己进行设计网络架构,模拟大型的网络环境来进行网络实训的需要。学生必须花费更多时间到校外去实训,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由此可见,要满足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必须改造现有网络实训室,引入新技术,构建一个开放性良好,可高效管理的网络实训室。

二、高职网络实训室建设目标

为了满足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要求,网络实训室总体设计应实现五个方面的完备,即实训类型的完备、实训模拟情境的完备、实训功能的完备、实训布局的完备、使用效益的完备。

实训类型的完备是指实训室可完成网络科研实验、网络教学实训和网络培训三种类型网络实训实验。实训模拟情境的完备是要求在网络实训室的构建中,要能够模拟局域网、校园网、大中型园区网及广域网等组网方式,并可构建相关的网络应用。实训功能的完备是要求实训室能构建网络设计、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网络安全等实训环境,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专业实训操作,达到网络工程师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实训布局的完备是要求在实训室中构建包括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及广域网络接入的完整网络体系,并给学生提供完整的实训环境。使用效益的完备是要求实训室设计时充分考虑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科研四位一体的功能,实现实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五个方面的建设,可以把网络实训室建成为实训功能完善、组网方式多样化、使用效益良好的网络实训室,既满足校内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也可面向全校学生及社会开放培训使用,成为学校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与培训基地。

三、网络实训室建设方案

(一)网络实训室拓扑图

为构建一个开放性良好、可高效管理的网络实训室,引入了国内星网锐捷网络公司的RACK实验台,并以此作为组建网络实训室的实训单元,从而实现对网络实训室的设备统一管理。笔者所在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原已建有网络实训室,但设备技术水平无法很好满足当前网络实训教学要求,最为关键的是由于无法对实训室的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效率。为此,学校决定在原有网络实训室的基础之上,引入RACK及对新型网络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实训室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整个实训室布局由教师机区域、学生机区域和实验台区域三个部分组成,各区域设备通过实训室内部局域网相互连接。教师机区域主要供教师教学使用设备,可借助PC直接访问控制实验台区域的任一组设备;学生机区域则由多组学生实训PC组成,每组由4-6台PC组成,学生通过PC可访问指定实验台区域的网络设备;实验台区域以RACK实验台为核心组建多组网络实训单元,每个区域设备均接入访问控制服务器(RCMS),实现网络拓扑动态调整和实验室设备统一管理。同时实训室还扩展了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安全设备、无线网络设备、语音控制设备等,使实训室升级为功能强大、实训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网络实训室。

(二)网络实训单元的功能

网络实训室的每一个网络实训单元都是由RACK(实验台)构成,每个RACK又是以一台访问控制管理服务器(RCMS)为核心连接相应的网络设备组成的,因此RACK实施管理主要就是依靠RCMS来完成的。根据网络实训单元的不同实训功能要求,可以RCMS为中心连接不同网络设备,形成不同的设备组合,从而实现不同设备组网方式。网络实训单元要完成不同的网络实训,就是依靠RCMS控制相关的网络实训设备来完成指导的实训功能的。一般来说,一个实训单元可供4-10人同时实训,一个实训室可由4-10个实训单元组成,因此组建的实训室可满足40人实训教学与培训的要求。

网络实训单元的标准配置由2台二层安全接入交换机、2台三层交换机、4台模块化的路由器以及一台RCMS组成。在网络实训单元应用中,只要准确连接好各网络设备并正确配置RCMS,学生就可以通过WEB方式登陆RCMS,然后十分方便地配置接定的任何一台网络设备,而不需要插拔控制线和网络线。这种管理方式,既提高使用效率,也可以减少因线缆插拔而引起的损坏。网络实训单元在标准配置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增加无线网、安全和语音实验模块,从而使实训室可完成交换机、路由器、无线网、安全和语音的综合实训内容,为学生实训构建良好的环境。

(三)RCMS的实训管理应用

RCMS具有远程登陆管理、“一键清除”、多种登陆权限管理的三大功能,从而有效地解决学生实训插拔网线带来的设备损坏,教师清除实训设备配置花费时间多等常见难题,使实训室具有良好开放性和高可管理性。

1.RCMS的远程登陆管理功能

原有的网络实训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串口线直接连接网络设备才能配置设备,因此就无法避免网络设备线缆的插拔。有了RCMS后,所有配置线缆及网络线均不需要插拔,学生可直接通过WEB方式方便登陆到RCMS设备上,就可以看到如图2所示网络设备的远程配置管理界面。该界面上显示了RCMS连接的所有网络设备,要使用某一个设备就直接点击设备相应图标,就可以登录到相应设备上。如果某一设备已被其他用户登录使用,则该设备图标就成为灰色,并且不能点击使用。由此可见,借助RCMS不仅能方便地组建各式各样的网络,还可以轻松配置网络。

2. RCMS的“一键清除”功能

原有网络实训室因缺乏统一的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因此实训设备配置的清除成为教师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实训室的开出率和教师的教学投入时间。实训室配置RCMS以后,所有网络设备可以做到统一管理。教师登录RCMS后,只需要执行一条专用指令就可以清除所有连接在RCMS上的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RCMS的“一键清除”功能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维护网络实训的工作量,学生做完网络实训后,便可以快速地清除学生在网络设备上的配置信息,为下一组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

3.RCMS的多种登陆权限管理功能

由于网络实训室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为了保障网络实训教学、管理的正常进行,必须对网络设备操作进行权限控制。RCMS提供了不同的用户访问权限,设置了学生和教师管理两种用户权限,只有教师管理员才可对RCMS进行配置管理,可以避免学生对网络设备乱操作。RCMS还可为连接的所有设备接口设置不同口令,使用者只有输入正确的口令,才可以连接使用相应网络设备,这样可对不同分组学生访问设备进行有效控制。RCMS还可为使用者的PC分配不同权限,只有通过认证的PC才可以登录使用设备,也对RCMS上的每个接口进行单独授权管理。

(四)网络实训教学内容设计

计算机网络组网应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了让学生在网络实训室中模拟真实的网络组网应用,必须针对性地设计一系列网络实训教学内容。笔者根据星网锐捷网络公司网络工程师认证培训标准,结合学校实际,设计了11种类型、50多种实训项目。整个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五大模块,即基础实训、组网实训、出口配置实训、专项拓展实训、综合实训。基础实训主要包括设备连接、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组网实训包括局域网组网、园区网组网、广域网组网、无线网组网实训;出口配置实训包括VPN配置、NAT配置等;专项拓展包括VOIP语音实训、网络安全实训、IPV6技术等;综合实训包括中小型企业网、大型网络、广域网、VPN拔号组网等项目实训。

【参考文献】

[1]徐济惠.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8(9)

智慧教学实训室 篇7

关键词:实训室 建设 原则

实训室是做好电力培训、提高职工素质的基础元素,只有打造好特色鲜明、技术过硬、前瞻一流、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实训室,教师才能得心应手地展现教学理念、实现培训目标,学员才能融会贯通地提升岗位技能、强化综合素质。下面从实训室建设五个原则(即:理技一体化原则、设施前瞻化原则、培训直通化原则、手段现代化原则、标志醒目化原则)入手,谈谈如何做好实训室建设工作。

一、理技一体化原则

所谓理技一体化,就是要构建专业理论与岗位技能一体化实训室,实现一体化教学。理技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将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融为一体,用理论指导技能,用技能验证理论,能大大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员综合素质。教师既在实训室指导学员实训操作,又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专业理论融于实践中,形象、直观、实用,针对性强,使学员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同步提高,提高培训效率。

二、设施前瞻化原则

所谓设施前瞻化原则,就是指培训设备、设施建设要立足长远、高起点、高标准、技术适度超前、典型适用、便于淘汰更新、预留发展空间,适应电力发展的要求。

1.适度超前。

电力发展日新月异,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更新很快。设备建设不能停留在多年不变的旧思维模式上,应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做好实训设备硬件建设,极力避免走进建成后就落伍、落伍后再建设、培训跟在生产后头转、周而复始地重复投资、浪费人力物力、培训仍然滞后于生产的怪圈。

2.典型适用。

培训设备应具备典型性、实用性、适度普遍性,性能优良,耐拆装、耐检修、耐多次性能特性试验,具有良好的复装恢复功能。要对生产厂家广泛调研,走培训与生产相结合之路,为培训设备订单制造,不过分强调生产要求,而应极力适应培训要求,不能把培训设备当成装潢花瓶,搞华而不实。

3.便于更新,预留发展空间。

在培训过程中,只有设备不断更新,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才能不断适应电力发展要求,确保培训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变电设备有些比较庞大,如何进行顺利更新,淘汰旧有设备,实现新旧设备的“请进来、送出去”,是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再则,实训教室要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这样既能保证培训过程中不断补充新型设备,提升学员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又能保证学员对生产一线普及使用的挑大梁设备进行实用性培训,真正做到设备更新得心应手,新旧设备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三、培训直通化原则

所谓培训直通化原则,就是尽力做到岗位培训与技能鉴定、各种考证(如进网作业电工考证、安全培训考证等)、技术比武相结合,两者形成直通车式培训,先培训、后鉴定考证,以鉴定考证技术等级要求为教学目标,激发学员学习热情,自我加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实现培训目标、强化教学效果。培训设施既要考虑到实训操作,又要通盘考虑鉴定考评的规划要求。工位要足够,整个实训室要便于灵活组合,满足培训、各等级(初、中、高级、技师、高级技师)技能考评要求。

四、手段现代化原则

所谓手段现代化原则,就是要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实现教学的现代化,不陈旧落后。教师要具备独立制作培训课件的能力,实现幻灯教学、影像教学甚至动漫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训室要具有实现上述教学的配套设施。除此之外,实训室还应配置传统的书写板(最好是可移动书写板),便于教师与学员借助于书写板进行互动交流、书写交流、随机交流及临时性讲解,弥补现代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机动灵活、声情并茂、直面探讨的缺陷。

五、标志醒目化原则

一个好的实训室要具有设计新颖、独具特色、鲜明醒目的标志性图标、文字等,通过标示性设计,展现实训室特色、培训理念,从而不间断地强化学员的视觉感受,强化学员的注意与记忆,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好的标志,能提升培训档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应注重以墙面为依托,做好标志性设计,通过文字、符号、图形甚至游动字幕等多方面构思做好实施,具体包括实训室铭牌、宣传标语、上墙规章制度、禁止吸烟标示、用电安全警示等。标语等要具备可更换性,满足培训、鉴定等时效性要求,烘托和营造浓重的学习氛围。学员管理规定、操作规程等要上墙悬挂,做到醒目、可读、便于实施。此外,还要设有公告栏,让学员及时了解所有培训信息及培训要求、培训安排等等。

上一篇:《泰囧》下一篇:检查及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