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瘤灌注法(精选3篇)
肺肿瘤灌注法 篇1
在肺肿瘤的临床诊断中, 对于肿瘤恶性程度的评估为工作中的难点之一。GE64排CT肺肿瘤灌注法作为近年来的新兴技术, 在肺肿瘤的临床诊断工作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且成为了肺肿瘤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在我国范围内尚未发现对于GE64排CT肺肿瘤灌注法的详细报道, 对肺肿瘤灌注参数及相关的分化程度也并未研究出统一的理念[1]。本次研究中选取112例肺肿瘤患者, 探讨GR64排CT肺肿瘤灌注法在临床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12例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63例, 女49例, 年龄30~75 (54.5±13.5) 岁。所有患者经X线片检查或CT平扫后均在肺部发现直径为1~5cm的肿瘤形成。
1.2 方法
采用GE64排128层螺旋CT机对所有患者进行肺部扫描, 扫描前指导患者进行常规呼吸训练, 扫描时由头至足进行平行扫描, 对肺肿瘤形成部位的最大层面为中心层进行关注扫描, 并采用非螺旋式扫描对选取的4个层面进行同层扫描。仪器参数设置为:120~150m A、120k V、时间为60s、选取层厚度为5mm、间距为5mm, 并采用标准重组的计算方法。进行灌注扫描时, 应预先采用高压注射器进行300mg/ml优维显的输注, 药液流率控制在3ml/s左右, 药液注入后即可进行灌注扫描[2]。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本组112例患者中, 经GE64排CT肺肿瘤灌注法进行诊断后, 确诊为恶性肿瘤97例, 占86.61%, 其中鳞癌19例 (19.59%) , 腺鳞癌7例 (7.22%) , 小细胞肺癌4例 (4.12%) , 腺癌67例 (69.07%) ;良性肿瘤15例, 占13.39%, 其中硬化型血管瘤2例 (13.33%) , 支气管囊肿3例 (20%) , 纤维瘤4例 (26.67%) , 结核瘤6例 (40%) 。
2.2 良恶性肿瘤CT灌注参数比较
对良恶性肿瘤的BF、MTT、BV以及PS等CT灌注参数进行对照比较后发现, 前两项参数两者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后两项参数两者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
2.3 肿瘤分化程度与灌注参数的联系
对本组112例肺肿瘤患者进行统计后结果为低分化57例, 中分化33例, 高分化22例, 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与灌注参数之间呈反比, 即肿瘤恶性程度越严重, PEI、BF值越低, 具体见表2。
注:与低分化相比, *:P<0.05;与中分化相比, **:P<0.05
3 讨论
CT灌注法作为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与中心容积定律, 能够在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对比药剂后对肺部的特定层面进行连续扫描, 从而获取详细的时间-密度曲线, 经由不同的数学模型对患病区域的灌注参数进行计算, 通过不同的灌注参数对肺部肿瘤的灌注数量与通透性做出准确的评估[3]。本次研究中对112例肺肿瘤患者采用GE64排CT与灌注法进行临床诊断, 对良恶性肿瘤之间的灌注参数差异进行了对照比较, 结果表明, 恶性肿瘤的BV与PS值与良性肿瘤相比差异显著 (P<0.05) 。另外, 对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进行低、中、高的分级判定, 认为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与灌注参数呈反比, 即分化程度越严重, 恶性肿瘤的PEI值与BF值越低。通过本次研究, 证实GE64排CT肺肿瘤灌注法能够准确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 并对肿瘤恶性程度进行有效评估, 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松宇, 储成凤, 杨明, 等.64层螺旋CT肺肿瘤灌注感兴趣区选择对数据可重复性影响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27 (5) :357-360.
[2]蓝永乐, 李介华, 梁大立, 等.肺肿瘤三项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9) :91-92.
[3]董健, 高莉, 王霄英, 等.迭代重建对肺肿块低剂量CT灌注成像参数的影响[J].放射学实践, 2013, 28 (3) :280-283.
肺肿瘤灌注法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10—2008-12肺占位性肿瘤患者23例。其中女性9例,男性14例,年龄32~63岁,平均51岁。
1.2 设备及参数
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CT机进行扫描。MedRad STELLANT双筒高压注射器。造影剂:碘帕醇注射液350。患者取仰卧位、头足进位。扫描技术:选用双能量肺灌注扫描序列。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膈肌。经肘静脉用高压注射器团注对比剂,以4.5 ml/s注射对比剂90 ml,注射完后以相同速度追加生理盐水50 ml。延时扫描使用Test bolus自动触发技术,将肺动脉主干设为靶血管,当对比剂浓度达到设定域值(100Hu)机器自动开始扫描。扫描参数;A球管:47 mAs,140 kV,B球管:235 mAs,80 kV,准直器宽度:64 mm×0.6 mm,层厚:1.0mm,重叠间隔:0.6mm,螺距:0.7。
1.3 图像后处理方法
扫描结束后,原始数据被重组为3组数据,分别为80 kV、140 k V及两者按3∶7的比例融合图像,在工作站利用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软件(Lung PBV)进行数据分析,选择100%灌注模式用以显示肺灌注状态,在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综合观察。
1.4 图像分析
请我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两名高级职称医师对双能量肺灌注显像图像进行诊断价值的评价。分为:A组,肺肿瘤所在区域;B组,同侧或对侧正常肺组织。
以正常肺组织灌注为标准,灌注缺损诊断为灌注异常[4]。
2 结果
肺灌注显像(见图1)结合30 mm MIP图像(见图2)对比分析肿瘤所在区域血管分布及其灌注情况。A组23例肺肿瘤区域均出现灌注异常。B组19例正常肺组织无灌注异常,4例出现灌注异常(见表1)。
3 讨论
肺部肿瘤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常见病。早期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的关键。双源CT的开发,提高了时间分辨率,实现了CT能量成像鉴别组织成分的可能[1,2]。
注:4例(17%)为肺大泡、肺纤维化或胸水引起肺灌注异常
DSCT灌注成像可同时提供功能和形态学双重信息,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随访中有价值,但应注意,肺灌注受腔静脉内高浓度对比剂线束硬化的影响,可表现为灌注缺失致假阳性结果。应注意与对侧以及邻近区域进行对比参照,肺灌注影像虽然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但特异性并不高[3],很多因素如肺大泡、肺纤维化可造成肺灌注降低。因此结合原始图像以及重组影像进行分析是必须的。
目前应用的Lung PBV软件还没有提供定量参数评价肺的灌注状态,灌注状态仅通过视觉判断进行评价,由于双能量扫描视野较小260 mm,对于体型较大者难以覆盖整个肺野,有可能漏诊部分肺野病变。这时应尽量将患者放在床面的正中位置。
常规CT肺灌注成像尽管也可提供相关功能信息,但难以实现全肺的灌注成像。利用增强和平扫两者之间的减影影像,并利用专门的后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后得到的肺灌注图像虽然也可显示肺的血流分布状态,但两次扫描之间的空间匹配不良所致测量不准确及繁琐的后处理操作,非商业化的操作软件限制了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DSCT通过两种能量状态下对肺组织内碘对比剂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显示肺组织的血流灌注状态。与以往CT设备相比,DSCT双能量成像一次扫描即可同时提供全肺的薄层解剖信息,进行肺动脉的三维显示,并能同时显示全肺的功能状态,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Johnson TR,Kraub B,SedlmairM,et al.Material differentiation by dual energy CT:initial experience[J].Eur Radiol,2007,17(9):1510.
[2]Graser A,Johnson T R,Bader M,et al.Dual energy CT characteri-zation of urinary calculi:initial in vitro and clinical experience[J].Invest Radiol,2008,43(1):112.
[3]张燕,张竹花,金征宇,等.急性肺栓塞双能CT肺灌注影像表现与CT肺动脉造影的比较[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31(2):166-170.
肺肿瘤灌注法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需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60例, 排除原有慢性呼吸道炎症和已发生肺部感染者, 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30人, 所有患者按常规接受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手术区域皮肤的准备、插尿管、胃管, 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变化。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术前准备时给予儿童软毛牙刷刷牙后再用氯己定含漱液棉签擦洗口腔。护理人员需洗净双手, 戴手套及口罩, 保持环境清洁及舒适。刷牙的最好时间是进食后的半小时内, 每次刷牙时间控制在2min, 先用儿童软毛牙刷沾下氯己定含漱液刷牙, 用上下刷牙方式保护牙龈, 避免大力横刷以免造成过度磨损并引起牙龈退缩。再用氯己定含漱液棉签擦洗口腔, 棉签刚好被含漱液浸湿, 避免过多水分引起呛咳。动作尽量轻柔, 擦洗范围尽可能大, 避免诱发呕吐反射。有呕吐的患者需小心清理口腔内残留食物残渣。操作时注意患者的面色、心率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刷牙后要用清水多次冲洗牙刷, 并将刷毛上的水分甩干, 并倒置保存。
对照组患者术前仅给予用氯己定含漱液棉签擦洗口腔。护理人员仅用氯己定含漱液棉签擦洗口腔, 棉签刚好被含漱液浸湿, 避免过多水分引起呛咳。动作尽量轻柔, 擦洗范围尽可能大, 避免诱发呕吐反射。有呕吐的患者需小心清理口腔内残留食物残渣。操作时注意患者的面色、心率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术后两组患者分别按术前护理方法给予一日两次的口腔护理。清醒患者需做好解释工作, 确保患者配合。
1.3 评价指标
(1) 评价两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2)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术后一周内异常发热、肺部湿啰音、肺部X线片出现阴影或阴影加重和白细胞增高。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资料。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资料采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基本相同 (P>0.05) (表1) 。
组间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口腔护理时患者情况对比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行口腔护理时均没有诱发明显的意识状态改变或出现明显的血压、心率波动, 两组均无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以下并持续超过半分钟的情况, 组间无明显差异 (P>0.05) 。
2.3 二组患者麻醉、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组间无明显差异 (P>0.05) (表2) 。
组间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表3) 。
2.5 肺部感染:
实验组患者术后5例出现肺部感染, 对照组患者术后9例出现肺部感染, 对照组组术后肺部感染人数明显高于实验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术后并发症, 其中肺部感染又是术后并发症最常见最易反复难控制的并发症[1,2], 因此运用科学的护理理念探讨脑肿瘤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 以最大限度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由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 术前口腔护理可以减少由于气管插管操作将口腔内的病原菌带入呼吸道, 同时术后积极的口腔护理也可明显减少术后的下呼吸道感染, 提高患者生存率。常用的口腔护理方法包括冲洗法与擦拭法, 各有优缺点[5,6], 国内的多位学者也都提出了不同的改进方法, 有研究建议护理前测定口腔p H值, 再根据p H值选用相应的口腔护理液, 目的均是为了降低口咽部和上呼吸道病原菌[3,4]。在本研究中结合我科的具体情况, 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刷牙法的口腔护理方法不会增加患者明显的不适, 同时不会引起病情的恶化, 而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 能减少患者肺部受感染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增加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良好的口腔护理确实可以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在实施此项护理时需注意监测, 动作轻柔, 避免加重患者病情。由此说明儿童软毛牙刷刷牙后再用氯己定含漱液棉签擦洗口腔对于脑肿瘤患者的术后恢复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7]。
参考文献
[1]Mayer SA, Rincon F.Treatment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M].Lancet Neurol, 2005, 4 (10) :662-672.
[2]Qureshi AI, Mendelow AD, Hanley DF.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M].Lancet, 2009, 373 (9675) :1632-1644.
[3]巫香球, 赵明红.口腔护理预防气管插管全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1) :2215-2216.
[4]刘雪, 徐仲璇, 李丽.洗必泰在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 2008, 7 (3) :74.
[5]刘丽, 刘宝珍.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12) :1606-1607.
[6]蒋常英, 王康佩, 丘春玲, 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程序改进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 13 (4) :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