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嗪颗粒

2024-05-21

美沙拉嗪颗粒(精选8篇)

美沙拉嗪颗粒 篇1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多局限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 属于非特异性炎症, 其发病率不断增加。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选择合理有效的药物是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8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1];无严重器质性疾病及胃肠恶性肿瘤者;排除全身感染、凝血机制障碍患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无相关药物禁忌证, 均在2014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其中男51例, 女38例, 年龄20岁~70岁, 平均年龄 (36.8±6.3) 岁, 按照应用药物不同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2组患者就诊时, 医护人员需叮嘱患者合理饮食, 清淡为主, 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注意防寒保暖, 坚持运动, 适当舒缓情绪。对照组患者每次服用0.1 g美沙拉嗪颗粒, 用水冲服, 3次/d;治疗组患者在服用美沙拉嗪颗粒时, 同时每次服用2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3次/d。2组患者均连续用药8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症状积分:按照《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评价患者临床症状积分, 包括腹泻、腹痛、脓血便等症状, 每项症状0~3分, 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共9分, 分数越高, 临床症状越严重[2]。临床疗效:治愈:患者腹泻、腹痛、脓血便等症状消失, 通过结肠镜检查, 黏膜恢复正常;有效:各症状改善明显, 结肠镜下黏膜存在轻度炎症或假息肉;无效:患者各症状未改善或加重[3]。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4% (32/43) , 治愈13例, 有效19例, 无效11例;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 (44/46) , 治愈27例, 有效17例, 无效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24, P<0.05) 。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为 (6.2±1.3) 分, 治疗后为 (1.7±0.7) 分;对照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为 (6.1±1.2) 分, 治疗后为 (3.6±1.1) 分。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显著 (t=3.572, P<0.05) 。

2.3 2组不良反应对比

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治疗组2例腹胀, 2例头晕恶心, 占8.7%;对照组1例腹胀, 2例头晕, 1例恶心, 占9.3%, 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34, P>0.05) 。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早期发病较为隐匿, 但病情呈进行性发展, 会诱发溃疡、炎性息肉, 若不合理处理, 甚至会诱发癌变, 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尤其是该病反复发作, 迁延难愈, 由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与多因素有关, 因此选择针对性安全有效的药物是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

美沙拉嗪是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药物, 属于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通过对细胞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 以此阻断活性氧的生成和释放;同时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性因子的合成及释放, 以此减轻机体内部环境的炎症反应, 缓解临床症状。与柳氮磺胺吡啶相比, 美沙拉嗪存在肠溶包膜的特性, 在体内适当延长了药物释放时间, 并在肠末端和结肠释放, 延长了药物作用, 药效持久, 且相应降低了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安全性高。

在相关动物实验中发现[3],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肠道功能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功能异常等都会诱发肠道炎症, 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因此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 不仅需要抑制炎症反应, 减轻肠道炎症症状, 也需要改善肠道功能。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主要成分包括枯草杆菌和肠球菌两种益生菌, 益生菌的应用, 通过结合肠黏膜上皮, 预防致病菌的侵入和定植;并通过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的黏附, 使黏膜黏液不断分泌, 并形成肠道相应的保护层, 预防致病菌侵入;同时益生菌可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 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以此有效吞噬致病菌, 改善肠道内部环境。因此联合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 可有效穿透胃酸屏障, 直接作用于肠道, 并不断释放活菌, 在肠道定植并不断繁殖, 以此起到显著的抗菌消炎作用。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 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7% (P<0.05)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证明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效果, 可明显改善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等症状, 减轻肠黏膜炎症, 提高治疗效果, 缓解临床症状。同时两药合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P>0.05) , 可见联合用药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 不会增加患者的治疗副作用, 安全性高。

总而言之,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美沙拉嗪颗粒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治疗, 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 安全有效。

摘要:目的 分析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89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为2组, 其中经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治疗组, 经单独美沙拉嗪颗粒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 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7%, 差异显著 (P<0.05)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效果显著, 安全有效。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晓梅.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1 (24) :1697-1698.

[2]刘胜雄, 黄庆伦, 叶纪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45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0 (8) :961-962.

[3]谷忠星.美沙拉嗪联合美常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21) :2346-2347.

美沙拉嗪颗粒 篇2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奥硝唑;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52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83-01

潰疡性结肠炎也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感。本病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1-2]。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差异。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灌肠是临床上经常采用的方法[3]。我院在用美沙拉嗪灌肠的基础上让患者服用奥硝唑,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我院普通内科住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6例。所有患者据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排除重度溃疡患者、特异性感染性结肠炎患者、以及伴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53例患者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37-69岁,平均(48.5±6.4)岁。病程3-34个月,平均(14.6±3.4)月。对照组53例患者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38-70岁,平均(49.2±6.8)岁。病程4-33个月,平均(15.1±3.8)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灌肠治疗。2g美沙拉嗪研成粉末后倒入100ml40℃左右的生理盐水中。完全溶解后保留灌肠。每晚睡前一次。四周为一疗程,连治6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奥硝唑,每次0.5g,一日两次。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大便每日两次以下。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肠镜复查黏膜有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大便每日3-4次。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均无改善,甚至加重[4]。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两组患者随访一年,观察组5例(9.4℅)患者复发,对照组17例(32.1℅)患者复发,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多为慢性起病,偶有急性起病者。病程呈慢性经过,常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可因饮食失调、精神刺激、过度劳累而诱发发作或病情加重。上腹部疼痛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为主要的症状,其特点为:慢性疼痛病史,呈周期性和节律性发作,每次发作可持续数日或数周,发作常与精神刺激、饮食失调、过度疲劳、季节变化和刺激性药物等有关。溃疡发作期患者上腹部剑突下可有局限性压痛,缓解时无明显体征。

我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为多,轻症及缓解期长者预后较好,病变只局限于直肠者预后良好。年龄超过60岁或20岁以下者,病情往往较严重,常有并发症,低血钾、低蛋白血症、病变范围又广者,预后差。伴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并不影响预后。并发结肠穿孔或大出血时,预后较差;病程超过10年者,癌变率较高[5]。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原则是减少侵袭因素,增强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能力。治疗的目标是消除症状,促进愈合,防止复发[6]。患者生活应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一般无须卧床休息,但溃疡活动期伴并发症时,需卧床休息。饮食提倡细嚼慢咽,规律的进食,急性活动期可少吃多餐。应戒烟酒,避免食用咖啡、浓茶、烈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损伤胃黏膜的药物,不宜过饱,防止胃窦部过度扩张而增加促胃液素的分泌。少数伴有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的患者,可短期使用一些镇静药。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黏膜中前列腺素E2(PGE2)和白三烯B4(LTB4)的含量很高。美沙拉嗪可以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炎性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对肠粘膜的炎症起显著抑制作用。对有炎症的肠壁的结缔组织效果更佳。奥硝唑为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其发挥抗微生物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其分子中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与细胞成份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用于治疗由多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幽门螺杆菌、所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

本研究显示,美沙拉嗪联合奥硝唑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旭丹,张乐幸,徐惠萍.溃疡性结肠炎81例临床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3):262.

[2] 刘刚.培菲康联合奥沙拉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9,33(12):933-934.

[3] 孙芳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45-446.

[4]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545-550.

[5] 杨志平.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治要点[J].健康指南:中老年,2012,21(2):18-19.

美沙拉嗪颗粒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排除肠道手术史患者;②排除严重出血性疾病患者;③排除肝肾功能损伤患者;④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⑤排除对本次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其中男53例, 女31例, 最小年龄21岁, 最大年龄65岁, 平均年龄42.9岁,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用美沙拉嗪颗粒治疗, 1 g/次, 3次/d;观察组患者则行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 即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 3次/d, 2粒/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6周。

1.3 疗效判定

完全缓解:患者无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且患者大便次数≤2次/d, 且便常规显示正常;有效:患者腹痛、腹泻等症状明显减轻, 且患者大便次数<4次/d, 便常规可见少量白细胞及红细胞;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均未改善。治疗总有效率= (完全缓解+有效) /总例数×100%[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 (x-±s) 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数据展开t检验, 组内数据展开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42例患者中24例患者为完全缓解, 占57.14%, 16例患者为有效, 占38.10%, 2例患者为无效, 占4.7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 对照组42例患者中15例患者为完全缓解, 占35.71%, 18例患者为有效, 占42.86%, 9例患者为无效, 占21.43%,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但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

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 观察组42例患者中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 其复发率为0, 对照组42例患者中4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 其复发率为9.52%, 观察组患者一年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 属于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病变的一种, 患者多伴有反复发作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近些年来, 我国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逐渐增多, 因此, 临床上必须及时探讨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然而现阶段临床上还未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 相关专家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肠道黏膜免疫损伤有关[2]。因此, 临床上通常将抗炎治疗及改善肠道菌群紊乱作为治疗该病的关键。

美沙拉嗪是属于高效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一种, 其具有良好的抑制细胞内过氧化物酶活性、改善肠壁炎症的作用[3]。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则主要是由肠球菌、草杆菌构成, 其能有效的对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现象进行调节, 从而促进肠道保护屏障恢复正常, 并且还能有效的对病菌生长进行抑制, 同时还可诱导肠道局部免疫耐受出现, 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吞噬能力。且临床研究表明, 益生菌可有效的对白细胞介素、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α等释放炎性介质的现象进行抑制。因此, 合理的对两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从而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但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 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复发, 对照组42例患者中4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 其复发率为9.52%,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就说明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减少复发,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8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 观察组行美沙拉嗪颗粒治疗, 对照组行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但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美沙拉嗪颗粒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减少复发,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

参考文献

[1]宁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6) :727-728.

[2]干晓花, 袁成业.中医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河北中医, 2013, 8 (2) :307-308.

美沙拉嗪颗粒 篇4

美沙拉嗪肠溶片原研为德国霍克制药厂 (商品名:莎尔福) , 我们对国内生产美沙拉嗪肠溶片的厂家与参比制剂进行质量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多数产品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有一定差异, 可能导致临床疗效不一致。拟通过处方筛选及工艺研究制备的美沙拉嗪肠溶片样品与参比制剂质量等同。

2 实验仪器及样品

智能光纤药物溶出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压片机、硬度仪、脆碎度检查仪、美沙拉嗪对照品 (批号:100565-200701) 、美沙拉嗪肠溶片参比制剂 (厂家:Losan Pharma Gmb H) 。

3 处方筛选

原研片芯处方[1]为乳糖、羟乙基淀粉钠、硬脂酸镁、滑石粉、聚维酮, 包衣层处方为氧化铁 (E172) 、聚乙二醇6000、癸二酸二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1:2) 。按照原研制剂片芯处方及包衣层处方进行处方量筛选。

3.1 参比制剂释放曲线建立

由相关文献[2]可知“莎尔福”包肠溶衣后通过胃部并保持完整, 在p H6.0以上的小肠末端和接近结肠处释放并贯穿回肠末端和结肠。

取本品, 照释放度测定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ⅩD第二法) , 采用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装置, 以盐酸溶液、磷酸盐缓冲液 (p H6.8) 、磷酸盐缓冲液 (p H7.2) 、磷酸盐缓冲液 (p H7.4) 为溶出介质, 转速为每分钟50转, 分别在10min、30min、45min、60min、90min、120min取样测定吸收度, 计算释放量, 绘制释放曲线。

3.2 处方筛选

首先对原辅料进行相容性试验, 相容性研究结果 (性状、有关物质[3]及含量) 表明辅料与原料相容性良好。结合拟仿制规格、参比制剂的释放行为、原辅料理化性质设计处方, 通过对各处方的颗粒流动性、可压性、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等情况来考察各处方的可行性。为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我们采用干法压片对处方进行筛选。通过与参比制剂释放曲线进行比较, 调整各辅料用量, 最终确定处方。每片片芯含美沙拉嗪250mg、乳糖210mg、羟乙基淀粉钠20mg、聚维酮20mg、硬脂酸镁5mg、滑石粉5mg。在研制过程中发现原料粒度对释放曲线有较大影响, 通过筛选确定美沙拉嗪粒度在200~250μm。制备过程为处方各辅料分别过80目筛, 备用。乳糖、羟乙基淀粉钠、聚维酮与美沙拉嗪按等量递增法进行混合, 混合15min后加入处方量硬脂酸镁及滑石粉混合5min, 压片压力为8~10N。包以后对所制备样品进行释放曲线考察, 结果所制备样品与参比制剂释放曲线一致。

3.3 质量一致性评价

对所制备样品进行释放度、有关物质及含量进行检查, 结果所制备样品的释放曲线及含量与参比制剂一致。有关物质检查结果表明供试品杂质谱与参比制剂一致, 单一未知杂质均小于0.1%。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如下。

有关物质检查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 (取磷酸氢二铵5.0g、三乙胺2ml、三氟乙酸2ml和庚烷磺酸钠1.0g, 加水稀释至1000ml) -乙腈-甲基叔丁基醚 (100:0.7:2, 用磷酸调节p H值至2.7) 为流动相;测定波长为227nm。理论板数按美沙拉嗪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美沙拉嗪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测定方法为取本品精密称定, 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美沙拉嗪1mg的溶液,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0ml, 置100ml量瓶中,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对照溶液。精密量取对照溶液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调节检测灵敏度, 使主峰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5倍。

3.4 生物等效性试验

按照所确定处方及制备工艺使用大生产设备制备1批样品, 所制备样品各项考察指标与参比制剂一致, 释放曲线与参比制剂一致, 说明工艺放大可行, 可以批量生产。为考察本品体内吸收情况, 对本品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 (参比制剂为莎尔福) [4], 结果2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随机交叉口服供试品或参比制剂0.5 g, 每8小时一次, 连续七次。柱前衍生化荧光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美沙拉嗪和其活性代谢产物乙酰化氨基水杨酸的浓度, 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供试品与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一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项参数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所制备样品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3.5 稳定性考察结果

对所制备样品进行影响因素10天、加速6月及长期24月考察, 主要考察指标有性状、有关物质、释放度及含量。结果影响因素10天各项考察指标与参比制剂一致。加速6月有关物质略有增加, 但增加趋势不高于参比制剂。长期24月各项考察指标变化趋势与参比制剂一致, 有关物质检查通过DAD监测主峰纯度, 结果峰纯度符合规定。有关物资不高于参比制剂, 说明稳定性较好。

4 分析与评价

美沙拉嗪化学名为5-氨基水杨酸 (5-ASA) , 又名马沙拉嗪, 美沙拉秦 (莎尔福) , 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成分, 本文解决了美沙拉嗪肠生物等效性差及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不一致问题。本品所制备工艺采用干法压片, 干法压片可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有关物质低于参比制剂。原料粒度、辅料种类及用量为影响释放关键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原料粒度。按照所确定工艺制备样品产品质量与参比制剂一致, 生物等效, 可解决国产美沙拉嗪肠溶片生物不等效问题。

参考文献

[1]美沙拉嗪肠溶片药品说明书 (欧洲药监局网站) .

[2]salofal.

[3]美沙拉嗪肠溶片质量标准 (新药转正标准75册) .

美沙拉嗪颗粒 篇5

关键词: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中常见的非特异性炎性病变疾病, 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发病部位主要位于结肠黏膜层, 具有发病率高、病程迁延难愈的特点[1]。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脓血便等,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由于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因此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措施。研究表明,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中的益生菌数量较正常人明显下降, 补充益生菌成为常规的治疗措施, 联合氨基水杨酸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探讨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均满足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 排除细菌性痢疾患者、阿米巴痢疾患者、肠结核感染患者、合并有严重器官病变的患者以及存在药物禁忌证的患者等, 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48例中, 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为21~73岁, 平均为 (36.4±7.3) 岁;病程为1个月至5年, 平均为 (1.3±0.6) 年;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7例、中度患者22例、重度患者9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 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23~72岁, 平均为 (35.4±7.1) 岁;病程为3个月至5年, 平均为 (1.5±0.9) 年;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9例、中度患者24例、重度患者7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实施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手段, 使用免疫抑制剂、抗菌药物, 并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进行干预, 3粒/次, 3次/d, 于餐前服用。研究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加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 (商品名:莎尔福, 批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110) , 1 g/次, 3次/d, 于餐前1 h口服。两组患者均以8周为1个治疗周期, 对比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

1.3 观察指标

(1) 治疗3 d后的体温、血红蛋白 (HGB) 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 (ESR) 。 (2) 治疗有效率: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炎学组制定的“炎症性肠炎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作为依据进行评价。缓解:通过治疗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 应用结肠镜检查提示黏膜恢复正常、未出现活动性炎症反应;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 结肠镜检查提示黏膜存在轻度的炎性反应;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未得到缓解, 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2]。 (3) 统计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6.0软件实施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结果比较

治疗3 d后, 研究组患者的体温为 (36.49±0.67) ℃, HGB水平为 (135.94±11.57) g/L, ESR水平为 (17.43±5.76) mm/h;对照组患者治疗3 d后的体温为 (38.64±1.09) ℃, HGB水平为 (123.79±11.84) g/L, ESR水平为 (11.08±6.17) mm/h。两组结果相比, 研究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48例患者中, 缓解29例 (60.04%) 、治疗有效17例 (35.42%) 、治疗无效2例 (4.17%) , 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50例患者中, 缓解21例 (42.0%) 、治疗有效18例 (36.0%) 、治疗无效11例 (22.0%) , 治疗总有效率为78.0%。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4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出现2例胃肠道不适、2例头痛、1例肌肉疼痛的病例, 未出现白细胞计数下降等肝肾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42%;对照组50例患者中, 出现4例胃肠道不适、2例头晕头痛、1例肌肉疼痛,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两组的不良反应症状轻微, 未通过药物干预可自行缓解, 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消化内科的常见病, 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目前,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临床广泛认为其与遗传、肠道微环境改变、感染、精神和免疫因素等相关。由于粘液糖蛋白变化,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黏膜表面出现异常分泌, 进而影响到黏膜的完整性[4], 参与到这一变化的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另外, 其他抗体与炎性介质也会造成组织破坏。因此, 临床上多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及氨基水杨酸制剂等进行治疗, 以起到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同时, 配合益生菌调节肠道的微环境, 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美沙拉嗪属于柳氮磺比啶的组成成分, 也称为5-氨基水杨酸, 能直接对肠道炎症反应产生作用, 可抑制炎症介质白三烯与前列腺素的合成, 从而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5]。该药同时对中性粒细胞脱粒和氧自由基的合成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对促进肠壁组织修复具有很高的价值。用药之后可能产生轻微的胃肠道反应, 但是均在患者的耐受范围之内。本研究中, 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应用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 治疗有效率高、实验室指标改善明显,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倪景斌, 金士毛, 孙辉, 等.联合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J].江苏医药, 2014, 40 (22) :2804-2806.

[2]刘汉影, 王启明, 陈小云, 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 (13) :126-127.

[3]仝战旗, 杨波, 童新元, 等.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31 (2) :172-176.

[4]刘喆.联用酪酸梭菌颗粒与美沙拉嗪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 (23) :196-197.

美沙拉嗪颗粒 篇6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替硝唑,美沙拉嗪,临床疗效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 主要以罗克恩病 (CD) 和溃疡性结肠炎 (UC) 为主, 该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等[1]。该病主要病因是由于黏膜免疫系统对肠内的抗原物质反应异常, 打乱了患者肠道内菌群的平衡, 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关键是对患者肠道内的菌群进行有效控制[2]。我院为了探讨如何有效治疗炎症性肠病, 进行了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及单纯美沙拉嗪治疗的对比分析,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男24例, 女21例;年龄19岁~66岁, 平均年龄 (33.6±8.9) 岁;病程5个月~10年, 平均 (4.3±1.2) 年;41例UC患者, 4例CD患者。观察组男25例, 女20例;年龄20岁~64岁, 平均年龄 (34.7±9.3) 岁;病程7个月~10年, 平均 (3.9±1.1) 年;42例UC患者, 3例CD患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排除规则:患者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对美沙拉嗪过敏;患者为妊娠期期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 (国药准字H19980149, 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 治疗, 美沙拉嗪口服, 1日3次, 1次1 g, 持续治疗2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替硝唑 (国药准字H20055069,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治疗, 替硝唑口服, 1日2次, 1次0.5 g, 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标准

疾病活动性指数评价, 根据大便指数、大便出血指数及身体质量下降指数进行评价。治疗效果评价: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患者进行肠道镜检查黏膜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患者进行肠道镜检查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 患者进行肠道镜检查结果不变甚至恶化。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性指数比较

治疗前, 观察组和对照组疾病活动性指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对照组疾病活动性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组患者在治疗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3 讨论

目前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相关研究显示, 遗传、吸烟、饮食及免疫等会引起炎症性肠病的发病[3,4]。该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是非连续性全层炎症, 累及全消化道, 多数患者结肠、肛周和末端回肠均被累及[5];溃疡性结肠炎是连续性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炎症, 首先累及直肠, 慢慢转向全结肠[6], 多数患者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出现病变[7]。肠道菌群失调是引发炎症性肠病的重要因素, 酪酸菌不足引起免疫功能紊乱也可能是发病的原因, 肠道菌群失调后肠道益生菌数量减少, 有害菌产生的毒素能会损害肠黏膜,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等多种炎症因子被聚集、浸润, 释放出大量金属基质蛋白酶和生物氧化剂损害肠黏膜, 导致了上皮细胞炎症和溃疡形成[8]。

临床上治疗炎症性肠病状通常采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而单纯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不宜长期使用[9]。美沙拉嗪的成分为5-氨基水杨酸, 具有抗炎和抗溃疡效果以及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通过对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及白三烯等容易引发结肠黏膜炎症的递质起到抑制作用, 从而避免发生炎症。替硝唑是抗厌氧菌药物, 具有强效的杀菌作用, 通常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滴虫感染等, 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可有效抑制肠腔内厌氧菌[10]。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能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症状。本文通过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单纯美沙拉嗪治疗和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 效果明显高于单纯美沙拉嗪治疗组;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美沙拉嗪治疗组;治疗后的疾病活动性指数也明显高于单纯美沙拉嗪治疗组。

综上所述, 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效果显著,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安全性高, 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查景园, 唐喜玉, 盛红艳, 等.中药内服、外用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远端病变64例[J].中医研究, 2014, 27 (6) :39-41.

[2]徐平如, 周锋.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炎症性肠病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 2010, 29 (4) :7-8、10.

[3]刘敏, 董卫国, 张吉翔, 等.布地奈德和美沙拉嗪对活动期炎症性肠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4, 23 (1) :60-65.

[4]樊文惠.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13) :75-76.

[5]袁海峰.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3) :483-484.

[6]刘勇, 谭瑞明.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 2010, 31 (15) :2228-2230.

[7]陈丽娜, 沈丽, 王敏莉, 等.益生菌对肠易激综合征和炎症性肠病的作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4, 23 (5) :584-587.

[8]农智新.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 2012, 31 (29) :91-92.

[9]刘建华.美沙拉嗪联合白头翁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 (7) :129-131.

美沙拉嗪颗粒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炎症性肠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分析[3],所有患者均为溃疡性结肠炎,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33.6±6.6)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病程(3.1±0.6)年,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美沙拉嗪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组)3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例分型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美沙拉嗪,每次1.0g,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益生菌胶囊,2粒/次,每日3次,2组患者均共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结肠镜分级、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评价标准

1.3.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分级标准

依据脓性分泌物和假息肉分为两级,溃疡、糜烂、黏膜出血、充血水肿和血管模糊程度分为0、1、2、3、4级(0为无,1为轻度,2为中度,3为较重度,4为重度)。治愈:治疗后内镜7项指标中5项或以上比治疗前下降一个等级;有效:治疗后内镜7项指标中3~4项比治疗前下降一个等级;无效:治疗后内镜7项指标中0~2项比治疗前下降一个等级。

1.3.2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有轻度炎症或息肉;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未消失,内镜及病变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1.3.3 观察不良反应

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恶心、纳差、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χ2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分级(表1)

观察组结肠镜检查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表2)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表3)

观察组腹痛、腹泻、恶心、纳差、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大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延伸到降结肠和全结肠[4]。绝大多数病变集中在黏膜层,少数在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及浆膜层也可见到炎症改变[5]。在溃疡性结肠炎起初为结肠黏膜呈水肿、变脆、充血、出血等病变,之后形成椭圆形浅小溃疡,加重后看到散在的残余黏膜或几无完整的结肠黏膜[6]。黏膜主要以炎性渗出物为主,结肠镜检查可见到肠腺隐窝糜烂和溃疡,边缘有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7~8]。溃疡穿孔常引起的腹膜炎、结肠或直肠周围脓肿、痿管形成、炎性息肉及癌变为主的并发症[9]。早期临床表现:以血性腹泻为最常见的症状,其次为腹痛、便血、体质量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益生菌能够抵抗胃酸和肠道酶的消化,黏附于肠道黏膜表面并调节黏膜免疫反应,进而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而起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作用[10~11]。其主要作用机制:(1)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胶囊一般为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可以增加肠道有益菌,减少有害的致病菌,调节肠道菌群正常化;(2)调节肠黏膜免疫功能:益生菌能够增强巨噬细胞对病原菌的吞噬以及非T细胞依赖性Ig A的分泌,同时还可以抑制巨噬细胞释放TNF-α,从而达到调节肠黏膜免疫功能的作用;(3)增强黏膜屏障、拮抗病原:益生菌在消化道产生乳酸、乙酸等,降低了肠道内酸度,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乳杆菌产生细菌素、H2O2、生物表面活性剂等,可阻止或杀灭病原微生物[12]。美沙拉嗪为5-氨基水杨酸的控释剂型,定向在回肠末端和结肠释放出,可抑制结肠过氧化物酶及黏膜释放白三烯、前列腺素E,抑制巨噬细胞向炎症灶迁移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活性,消除氧自由基等损伤因子,抑制激活的白细胞产生炎症递质而发挥抗炎作用。另外美沙拉嗪本身的半衰期为1h,约40%与血浆蛋白结合,而在体内代谢成乙酰化合物后半衰期达5~10h,80%与血浆蛋白结合,故美沙拉嗪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本研究通过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炎症性肠病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结肠镜检查总有效率、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拮抗了腹痛、腹泻、恶心、纳差、皮疹等不良反应,降低了发生率。综上所述,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炎症性肠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炎症性肠病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炎症性肠病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结肠镜检查总有效率、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痛、腹泻、恶心、纳差、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炎症性肠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益生菌,美沙拉嗪,炎症性肠病,治疗

参考文献

[1]程军,李鹏.美沙拉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疗效的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13(3):419~421.

[2]金志元.益生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炎症性肠病[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333~334.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4):236.

[4]中国炎症性肠病协作组.36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历回顾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6):368.

[5]冉志华.益生菌制剂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8):1414~1417.

[6]张婵,唐立.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2):154~158.

[7]沈骏,冉志华,童锦禄,等.益生菌对炎症性肠病诱导缓解、治疗和贮袋炎作用系统评价[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2):114~118.

[8]周俊,台卫平,张玫.益生菌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J].胃肠病学,2006,11(10):633~636.

[9]杨明,韩真.益生菌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和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14):1634~1638.

[10]白平平,秦俊杰,孙远杰,等.美沙拉嗪口服联合麦滋林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中国厂矿医学,2009,22(3):297~298.

[11]宋丰前,邓天好.美沙拉嗪颗粒联合培菲康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6):65~67.

美沙拉嗪颗粒 篇8

关键词:药学监护,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不良反应,治愈率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消化道的慢性、反复发作和非特异性的非透壁性炎症, 炎症主要累及黏膜及黏膜下层, 病变多累及直肠、乙状结肠, 可逆行向近段结肠发展, 甚至累及全结肠及回肠末端, 呈连续分布, 治疗以药物控制为主。本文介绍临床药师参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 从治疗过程、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等多方面入手提供药学服务, 有助于对患者病症的治疗和控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源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 我院门诊诊治的4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男26例, 女17例;年龄17~74岁, 平均年龄52.3岁;病程3~5年, 病变累及远端结肠38例, 病变累及近端结肠5例。按就诊时间, 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21例, 观察组22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脓血便、黏液便等, 所有患者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 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1]。纳入病例: (1) 诊断明确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诱导缓解期需维持治疗的病例; (2) 自愿坚持药师指导和药学监护的患者。排除病例: (1) 急性活动期需要住院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或需要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患者; (2) 不能坚持药师指导和药学监护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治疗全程药学监护, 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指导。针对病情, 药师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如戒酒、有基础病者积极治疗基础病、低纤维高蛋白饮食、禁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过饱食、防止急性发作;根据患者的病程、病情、体征和持续时间长短等和临床医师一起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营养不良者应补充营养、脂溶性维生素及维生素B12、叶酸、铁剂、钙剂及多种微量元素, 严重营养不良者考虑近期要素饮食或全胃肠外营养。

1.3 药学监护

治疗的目标是诱导和维持症状和黏膜炎症的缓解, 治疗方案的确定主要是根据病变的范围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 而不依赖于组织学上的严重程度[2]。分别按活动期诱导缓解近期、缓解期和肠道黏膜炎症消退期治疗三个阶段进行监护, 总疗程约为24个月。第一阶段诱导缓解近期的药物使用:该阶段美沙拉嗪4.0g/d, 分4次服用, 在活动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此阶段将激素逐渐减量, 直至停用激素。告知患者服用该药物期间有胃肠道副作用, 可餐后服用或同时服用胃肠保护剂以减轻或避免之, 同时告知患者激素类药物不可贸然停药, 贸然停药或减量过大有可能引起复发, 取得患者对该阶段治疗的认同, 该期治疗时间约为3~6个月。第二阶段诱导缓解期的治疗:经过第一阶段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得到改善, 美沙拉嗪可逐渐减量, 常用剂量约2~3g/d, 分3次服用, 在此阶段药学监护的重点是密切观察患者的大便情况变化, 若有病情反复应立即增加药物用量, 此期治疗时间约为12个月;在疗程结束前复查结肠镜, 若结肠黏膜炎症已消退则进入第三阶段, 若结肠黏膜炎症未消退则继续维持治疗, 直至结肠黏膜炎症消退。第三阶段结肠黏膜炎症消退期治疗:美沙拉嗪用量可以最低量维持, 2g/d, 分2~3次服用。进入结肠黏膜炎症消退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 病情处于稳定的缓解期, 此时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但此时患者最易自行停药, 药师应加强随访, 增加随访次数, 督促患者按时、及时服药, 防止病情反复, 并针对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1.4 效果评价

完成2年治疗后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价。有效: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服药依从性好, 生活质量改善;无效:服药过程中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反复, 服药依从性差, 生活质量无改善, 需改用其他治疗方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完成治疗后, 观察组22例患者中, 有效19例, 无效3例, 有效率86.36% (19/22) ;对照组21例患者中, 有效12例, 无效9例, 有效率57.14% (12/21)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 主要侵犯大肠, 从远端向近端发展, 病变连续, 临床表现多样化, 轻重不一, 呈反复发作与缓解的持续性疾病过程, 干预不当病情可长期活动而不缓解, 主要症状是腹泻伴脓血便, 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长期缓解临床症状, 尽量消除结肠黏膜的炎症, 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诱导缓解期的治疗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药物, 为能达到明确的治疗目的, 治疗过程中, 药师应与医师全程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品, 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同时药师还要严密监视药物不良反应, 最大限度减少因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与临床医师一起分析判断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靶药, 并对药物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作出真实、客观、准确的评价[3,4]。

3.2 美沙拉嗪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见, 治疗开始时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 急性胰腺炎和白细胞减少极为罕见, 这些不良反应于停药后预后良好, 极个别患者可出现心包炎或心肌炎, 所以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 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药, 并进行不良反应随访工作, 为患者提供有力的药学监护[5]。药学监护就是药学人员为患者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监护, 中心任务是保证患者用药合理、安全、及时、有效。药师参与临床是药师直接与患者建立联系, 直接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承担起对患者治疗过程用药的监护责任, 同时承担起监督、执行、评价的药学任务, 既保障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又能降低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浪费[6], 通过药学监护对患者能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更显示出特殊的优越性, 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 实施药学监护的治疗效果观察组 (19/22, 86.36%) 明显优于对照组 (12/21, 57.14%) ,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参考文献

[1]萧树东, 许国铭, 主编.中华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48-456.

[2]杨冬华, 陈旻湖, 主编.消化系疾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84-293.

[3]蔡长春, 李景苏.药学监护与ADR检测为一体工作模式的实践[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8, 5 (5) :48-50.

[4]杨冬.药学监护及其应用[J].药物与临床, 2008, 17 (16) :121-122.

[5]吴杭丽, 王灯.克罗恩病患者的用药分析及药学监护[J].西北药学杂志, 2014, 29 (2) :206-209.

上一篇:经典音乐赏析下一篇:女性白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