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院旅游管理

2024-10-29

民族地区高院旅游管理(通用12篇)

民族地区高院旅游管理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一部分居民已经不再满足于追求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是开始向休闲、享受需求发展。同时,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刺激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旅游事业,旅游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1 民族旅游业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要求下,国务院2007年3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小康社会建设为中心,不断转变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旅游业成为了第三产业的主要发展产业,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点。

1.1 民族旅游业

旅游业又称为旅游产业,是以独特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人文资源为基础,以接待旅客为服务对象,通过一定的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游览、餐饮、住宿等服务的行业。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民风,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利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旅游业是以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等资源,通过开发、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为基础,向旅游者提供少数民族特有的游览、观光、餐饮、住宿等服务的行业。

1.2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加,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发展,大部分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开始关注健康和休闲旅游。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业不仅能促进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还能刺激消费,促进需求,带动关联行业的发展,如餐饮业、旅店业、交通运输业、手工业、民族工艺业等的发展,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突出,发展空间较大。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引导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1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旅游业对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各少数民族地区纷纷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发展民族旅游业,民族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的产业政策促进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开始重视民族文化和民族资源的开发,不断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业,民族旅游业市场得到了开发,民族风俗旅游、民族观光、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得到了发展;第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渠道,为当地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餐营业、旅店业、交通业、手工业等的发展,促进了就业;第三,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了服务业中旅游业、旅店业、餐营业、交通业等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2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发展总体来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不足。

2.2.1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力军,其发展不仅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全力开发,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

2.2.2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产品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速度较慢,开发力度不够,造成民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民族旅游资源未合理利用和开发,民族旅游资源浪费;同时,民族旅游业市场定位和旅游产品开发不合理,旅游业产品单一,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仅限于民族旅游观光和休闲,潜在市场未得到重视。

2.2.3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服务质量较低,产业发展缺乏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为少数民族居民,受当地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影响,民族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大多数人员没有受到正规的旅游业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缺乏服务意识,行业的整体质量较低。

3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旅游业不仅能促进就业,调整产业结构,还能全面推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制约了当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加快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应该采用相应的发展策略,全面促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3.1 重视民族旅游业,确立民族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资源丰富,当地各级政府应该重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特有的民族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充分利用民族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把民族旅游业作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心,不断培育和发展民族旅游产品,把民族旅游业培育成少数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产业,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3.2 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开发特色民族旅游产品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景观独特,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风、民俗及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品等利于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旅游业时,应不断开发独特的民族资源,创新民族产品,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业,通过特殊的民族产品,例如,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民族图腾产品、民族饮食产品等吸引消费者,扩大旅游需求,促进民族旅游业发展。

3.3 大力开发边境旅游资源,发展民族特色边境旅游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祖国的边疆,与东亚、东南亚各国接壤,边疆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的居民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往来,文化资源独特。例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打洛县与缅甸接壤,中缅边境民族经常进行边境文化交流和边境旅游,打洛县特有的“勐景来”风景区为中缅第一寨,是中缅边境的宗教文化交流中心,也是各地游客前来观光的主要景区。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大力开发边境独特的旅游资源,创新民族旅游产品,不断发展民族特色边境旅游。

3.4 合理开发和保护民族资源,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开发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造成民族生态资源破坏,阻碍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及科教文化部门不重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造成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和破坏,阻碍了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和特色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民族旅游业,必须合理规划和开发,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等的基础上,有效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旅游业发展潜力较大,具有独特的民族旅游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旅游项目和民族旅游产品,把民族旅游业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乐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刘永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忠斌.民族经济发展新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龙远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民族地区高院旅游管理 篇2

中国的旅游业正处于腾飞阶段,近年旅游人数和创汇都呈现较大程度的增长, 宁德地区也不例外。宁德地区位于福建东北部,东临东海,西邻武夷山,俗称闽东。面积12905平方公里,辖宁德、福安、福鼎、霞浦、古田、屏南、寿宁、周宁、柘荣等9个县(市),行署所在地宁德市。

宁德辖内溪流纵横交错,主要有长溪、霍童溪、古田溪三大水系,地形属丘陵山地,沿海有狭长的小平原,海岸线长达1000多公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非常好,旅游资源已得到初步开发。福鼎太姥山、屏南鸳鸯溪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周宁鲤鱼溪、九龙漈瀑布,宁德支提山、三都澳,古田翠屏湖等都有鲜明的特色。历代名人朱熹、陆游、戚继光、唐伯虎等都在这里留下文物和遗迹。闽东还是革命老区,保留不少红色史迹,是缅怀先烈、进行传统教育的好地方。区内生态环境保护完好,奇花异草、名木佳果、珍稀动物种类繁多,是我国唯一的大黄鱼、鸳鸯自然保护区和全国著名的食用菌、茶果之乡,是难得的避暑休闲、观光度假、猎奇揽胜和开展水上运动、组织农业生态游的优良场所。

宁德地区人口309.34万人,其中畲族人口17万人,居全国之冠。全国又以宁德地区的畲民最为集中,拥有着丰富的自然民族旅游开发资源。畲族旅游资源是尚存的相对原始的自然生态, 奇特风光, 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的资源。因此畲族旅游资源也是极富品位的旅游资源之一。

一、福建畲族地区民族旅游开发现状

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自唐代形成以来一直聚居在闽粤赣交界的深山密林中,过着刀耕火种的游耕狩猎生活。畲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丰富的民族文化,拥有迥然独特的韵味,散发着鲜明的民族风情。

总体来看,宁德市现有的畲族风情旅游线路仍较单一,经营粗放,有待进一步开发,以形成显著的经济文化效益。

1、畲族旅游资源特点

1.1畲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畲族的编织工艺品巧夺天工,种类丰富,色彩斑斓。彩带、竹编、刺绣等许多手工艺品已远销海外,深受人们的青睐。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妇女的“凤凰装”别具风格,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镶绣的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畲民历来热爱生活,喜爱唱歌。他们每逢佳节喜庆之日,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畲歌丰富多采,其歌词古朴自然,又清新活泼,充满山林风味,反映了畲族的风情特色。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打尺寸”、“盘柴槌”、骑海马和竹林竞技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已久的体育活动。尤其是练拳习武之风盛行,经千百年传承,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民间武术。畲族有自己独有的氏族节日。农历三月三“乌饭节”祭祀祖先,除对歌盘歌以外,还表演传统的“加官舞”、“八仙舞”、“龙头舞”等,热闹非凡。每适农历三月初三日,畲族村寨的家家户户都要采集乌稔树根合大米煮“乌米饭”,全家共餐,以缅怀祖先。除此之外,四月初八做麦精饭,十月祭多贝大王,都是隆重热烈的节日。

1.2地区风景优美, 野趣横生,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畲族大多居住偏僻山区境内, 境内峰峦叠嶂, 深谷曲流,蕴藏着很多奇险、壮观的风光美景。例如:畲族入迁伊始, 多结庐山谷, 株茅为瓦,编竹为篱, 散处偏远山区, 游移不定, 房屋简陋, 大多利用植物为掩蔽, 汉族称之山哈。现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6处。闽东北亲水游入选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已列入福建省十大旅游品牌之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洋景区,有“天下绝景、宇宙之谜”之美誉。畲族民族文化风情与景色秀丽的山水风光,相映成趣,具有潜力巨大的旅游价值与产业价值。

1.3区位优势突出,客源充足

宁德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北连浙江温州,南接省会福州,东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邻武夷山,处在闽浙三个重要旅游城市的结合部,处于经济发达区域,毗邻国内主要客源产出地。闽东沿海高速公路贯通后,打通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经济带,给闽东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游客逐步从周边地区向外拓展,来自江浙沪的游客所占比重迅速增大,快速交通大格局的形成,将为宁德旅游带来更多的客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4 气候条件较好, 环境质量高,是众多城市居民渴望的消夏度假的乐园

畲族居住地, 地形复杂, 地势起伏变化很大, 地方性气候变化莫测。居住地没有工业污染, 没有城市噪音, 山间水源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一级标准, 环境质量相当高。畲族主要种植水稻, 甘薯, 兼种少量大豆, 油菜, 马铃薯, 南瓜,丝瓜等。以米及甘薯为主食, 蔬菜多自给, 山区多开辟茶园等。人们在这里可进行水浴, 日光浴, 垂钓, 还可以品味畲族独特乌米饭风味, 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爱抚。这正是长期生活在喧闹、嘈杂、紧张、快节奏的大城市居民前往消夏度假的理想之地。

1.5独特的畲族风情, 会给广大旅游者留下新奇、深刻的印象

畲族历史上曾多次迁徙, 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畲族语言,同时, 畲族在物质生活, 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以及民族风格等都有自己的特点, 这些都是这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的具体表现。特殊的衣着装饰、婚丧、礼仪、岁时节日、歌舞艺术, 地方的传统佳肴及很多土特产品, 对旅游者都有强烈的吸引力。对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进行挖掘、提炼、加工和再创造,抓住旅游者求新鲜、轻松、舒畅的愉悦心理,建成以野为特色的风景区, 能使旅游者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放松,在物质上得到异样的享受, 在心灵上留下美好的怀恋。

二、畲族地区旅游产业存在问题

畲族旅游资源开发有其奇特的一面,但也有一些不利的因素有待于改善。譬如: 基础设施, 接待设施相对薄弱,景观较为单一, 缺乏文化底蕴, 精品文化尚未形成等。但可以通过对这些不利因素进行扬长避短使畲族旅游资源项目成为拳头产品。

2.1缺乏民族特色的精品项目,旅游产品档次低

畲族旅游相关的单体数量少,且质量等级低,因此旅游吸引力也较弱。宁德的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区域民族旅游资源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评价,没有形成统一的对外宣传形象和特色品牌。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还限于粗糙包装、简单拼接,市场化程度低,文化品位不高,缺乏精品,拿不出代表畲族千年民族文化底蕴的拳头产品。旅游景区、景点小而分散,内容单一,规划设计缺乏专业化。

2.2旅游产业的综合性、联动性格局尚未形成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联动性的特点。但目前福建省民族旅游的综合性、联动性效益优势尚不明显。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与娱乐设施建设上的滞后,接待能力有限,服务质量低。各景区、景点小而分散,景区内部交通条件也有待改善。

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限制,许多资源目前还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太姥山的山岳景区与溪瀑景区的连接路杨太公路没有建成,使两块最有特色的山川景区不能连为一体;三都澳进入东冲半岛的霞浦内浒全天候码头尚未立项建设,也制约了海岛旅游资源整合和沿海旅游线路的优化。

2.3传统文化被逐渐同化,面临流失

民族旅游过程中,会产生民族文化的变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涌入,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化、风情民俗会逐渐被同化、冲淡和消失。与此同时,畲族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的承传与弘扬,出现徘徊停滞状

况。目前,不少畲族文化遗产正面临流失、失传的险境,抢救已是刻不容缓。绝大多数畲村祠堂、宫观因年久失修,保护不当,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失修情况。在交通方便的畲村,民族服装、婚礼等传统民族习俗淡化甚至消失。畲族医药、武术、手工艺均面临失传的边缘,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抓紧抢救,这些民族瑰宝也将失传。

三、民族旅游开发思路与对策

不管是对多项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 还是对某一单项旅游资源的开发, 实际上, 都不是局限在对资源本身的开发上。而是在考虑旅游资源是否能协调发挥的基础上, 对旅游点或旅游地的接待条件, 人力资源和市场潜力进行开发和建设。开发的首要目的, 是为了吸引旅游者。对畲族旅游资源开发也不例外应采取以下各方面措施。

3.1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所谓基础设施,是指旅游者在逗留期间必须依赖和利用的, 旅游接待地不可缺少的设施, 包括供水, 供电, 通讯交通, 医疗保健及排污系统等设施。

(1)供水供电系统, 畲族旅游地地处山区, 供水系统较方便, 充足, 质地好, 必要时可在畲族开发区內修建水坝,大水池并铺设广泛性的输水管理系统, 这些有利于游客用水,畲族地处偏僻山区, 供电系统是个主要问题, 因此要在电力部门和有关政府的资助下建立高压供电系统, 预备发电设备也是相当必要的(2)在交通, 通讯系统方面, 畲族是个同外界联系较少的民族, 因此在资源开发时要重视内部通讯网络, 电话等架起游客同外界联络的桥梁, 交通是旅游关键所在, 在畲族地区要花大力气开发交通, 把交通放在首要地位加以解决,同时, 也要注重保健, 医疗设施和排污系统, 使游客健康游览的同时,注意环境的保护。

3.2旅游上层设施的建设

上层设施主要是指满足旅游者娱乐, 休闲需要的设施。住宿设施:畲族旅游区, 根据特有的草房、瓦房进行设立住宿, 同时根据游客需求量, 从承载力的角度来分析确定居住设施的规模大小和床位数的多少。

饮食设施: 饮食是旅游者主要的消费项目, 根据畲族饮食的三月三乌米饭, 端午节的粽子,春节的黄咸,以及甘薯等设立相应畲族特色饮食设施,饮食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根据旅游者的需要开发,充分满足旅游者的要求。

娱乐, 体育及辅助设施: 根据畲族岁时节日, 宗教信仰, 婚姻,歌舞艺术等设立相应的设施, 同时也可设立必要辅助设施如:购物商店(畲族衣饰等), 展览馆(展示畲族历史文物)等。通过猛抓畲族旅游区设施建设,尽快修建各个游路和必要的景点标志牌。把旅游者引领到可以自我发现,自我体验美感, 实践感, 成就感等心理感受的境界, 使其能够产生铭记终生的激动情绪, 达到旅游心理的满足。

3.3重视宣传作用, 策划节庆旅游活动,扩大影响力

节庆活动作为一种动态的参与性旅游资源,它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从本质上说是参与性较强的、体现人与人交往的社会文化活动,它往往成为狂欢、热闹、愉悦的代名词。旅游者观赏或参与当地民俗节庆活动过程,可以直接了解、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获得丰富的旅游经历和知识。传统节庆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的存在对于增进民族内部凝聚力和加强民族间亲近感具有重要作用,它也是了解民族生活方式的窗口。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花大力气举办了规模较大的以畲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畲乡民族风情旅游节,使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经济接轨。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畲族歌会,迄今已是第15届;福鼎市连续六年举办太姥山旅游风情节;2004年第二届福安茶文化节以畲族祭祀方式来祭祀“大白毫”千年古茶树,吸引了广大媒体的关注。可以在前几次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各种节庆活动的次数、范围、内容和形式,打造在全省有影响的节庆品牌。

畲族旅游的风俗情况还可以通过海报、宣传册、幻灯、录像形式向其他地区、国家提

供旅游资料与其他民族合作促销;积极参与各种旅游交易会、博览会;举办各种旅游公共关系和其他主题活动, 例如认识畲族竞赛活动, 通过这些形象宣传和市场促销扩大畲族旅游的影响。

3.4加强资源, 安全, 环境, 卫生, 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发展文教卫生事业,提高村民素质

(1)教育事业推陈出新, 走出一条适应于畲族山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 通过发展教育提高群众素质水平, 从而更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

(2)积极发挥人才作用。在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时, 可以就地培养,挖掘潜力, 引进等方式, 放活用人制度, 大胆聘任人才, 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 同样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效益, 同时制定人才培训计划, 主要包括技能培训, 熟悉工作任务,工作性质的培训, 提高服务档次, 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

3.5坚持国家、地方、部门、集体方针,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政府要把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重点支持产业加以扶持。要加大对发展畲族旅游资源的投入力度, 把畲族旅游文化产品, 项目列入地方的重点发展项目,加以扶持。要通过营造环境创造条件, 积极引导,制定优惠政策和规范, 在当地形成上下想旅游,抓旅游, 办旅游, 服务旅游的良好气氛。要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开发, 允许外商承包或租赁、参股, 控股开发畲族旅游项目。要做好旅游要素综合文章, 实现旅游业从单一型向综合型, 复合型转变,延伸旅游产业链, 充分发挥畲族旅游的关联带动功能,提高畲族旅游的综合效益。要加大依法治旅的力度,建立一套地方性的旅游业管理法规, 完善监督机制, 使畲族旅游资源保护, 开发和旅游市场的管理有法可依。

3.6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民族地区高院旅游管理 篇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出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现象。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创新方式,产业融合对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产业结构的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2010年,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2011与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发布了《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都明确提出“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的主题,并督促各级政府把融合工作作为体育产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去实施。2015年10月29日,党和政府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把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拓展发展新空间作为我国“十三五”经济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旅游和文化是关联性和紧密性较强的行业,其融合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精神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更是我国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湘西少数民族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为例,探索该地区体育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研究背景

(一)常态旅游视野下旅游资源供需冲突

目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阶段,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由于游客过多,直接导致一些旅游地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甚至一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等问题。当传统的旅游资源难以满足旅游常态下人们的现实需求时,探索新兴的旅游产品成为当下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大形势背景下,拓展新的旅游项目,实现旅游产业升级发展是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时代需求,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打造新的旅游品牌,是解决当前体育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现实要求。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新的载体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古老、多样、质朴的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与体育文化正面临着逐渐萎缩甚至消失的危险。加上原有的宗法、地缘、血缘维系的疏离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游离性、自衍性,加速了一些民族民间体育及文化消亡的速度。要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自身才是根本驱动力。从当前政策看,《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政策,都强调了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要求。对二者的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现实需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是典型的“老、少、边、山、库、穷”地区,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地域比较封闭,基础设施落后,资金和技术紧缺,人力资源开发滞后。随着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和《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的制定,湘西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利用祖先遗留的宝贵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开发,是湘西少数民族摆脱贫困的重要出路,更关系着我国政府十三五提出的“二0二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体育旅游与民俗文化融合

(一)建立科学可行的规划是前提

体育文化旅游作为一项新的产业,其合理规划是成败的关键。政府应根据湘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有重点、分类别、重特色地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示范项目,并鼓励各地编制相应的体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当地主管部门、规划部门要根据湘西民族集聚区的实际,召集旅游部门、园林、公路铁路、气象、建筑、电信等各行专家,就本地区民族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进行论证,并在考察其他先进地方经验与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就融合开发中基金问题、公共设施、网络,以及各种软硬件的相关问题进行科学计划,合理配置体育文化旅游资源。

(二)建立和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是基础

众所周知,传统旅游包括吃、住、行、游、娱、购,要满足旅客基本的旅游需求,交通设施、景区排水设施、能源供应设施、住宿场所、餐饮场所、娱乐场所、购物场所等方面的数量与品质,以及邮电通讯方便程度、医疗卫生设施条件等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建立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是加快民族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三)大湘西旅游品牌的建立是重点

品牌是旅游产业的核心,是提升区域旅游的核心竞争优势。只有注重旅游产品的个性开发,挖掘特色,展现特色,突出特色,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取胜。在“大湘西”大体育发展的背景下,立足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优势,共同开发新的旅游精品线路,如体育民族旅游体验品牌、村寨体育观光游品牌、民族狩猎游品牌、民族歌舞观赏游品牌等民族特色体育旅游项目,把品牌做大、做强,是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建立和健全公共服务是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休闲体育旅游不仅是推动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本身即可构成特色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发展和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的质量已成为国家扩大内需、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公共部门应为公民提供尽可能多的旅游公共服务,在旅游公共信息、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交通方式、安全救援机制、义工志愿服务、行业监督管理方面进行系统构建。

(五)科学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旅游产业的管理是系统工程。它涉及旅游的需求、出行、供给及支持四个层面。要实现旅游的良性运作,必须处理好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各方的协调与沟通,才能达到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科学管理是保障体育文化旅游有序运作的保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为旅游行业的管理部门,应加强相互间的协作,重视相互间的协同管理。

民族地区高院旅游管理 篇4

1 SWOT分析

1.1 定性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6,7,8],结合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形成初步的SWOT定性分析矩阵。然后与专家就SWOT分析矩阵中的相关因素进行访谈,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的SWOT分析矩阵如表1所示。

1.2 定量分析

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查、深度访谈,充分发挥相关领域专家知识经验、决策判断的优势,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和概率进行评估,应用二维坐标体系对评估结果进行量化处理。

1.2.1 数据来源

根据对战略选择和定位的影响作用,对表1中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各相关因素从0、1、2、3、4的范围内选择分值。分值越高,表明影响强度越大。同时,为每个因素设置一个取值范围为(0,1)的权值,表示该因素的重要性或发生概率。内部优势、劣势的影响力度取决于自身的影响强度和重要性。外部机会、威胁的影响力度取决于自身的影响强度和发生概率。为便于区分和计算,对劣势、威胁因素的影响强度取值取负值。因此,因素i的影响力度=因素i的影响强度×因素i的重要性(发生概率)。

遵循熟悉海南中部地区旅游状况、具有一定业务和科研水平等原则,从大学旅游研究人员、旅游企业管理人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中按一定比例选取23位专业人员,对SWOT矩阵中各因素进行记分。记分表以纸质或电子形式发出和收集,纸质记分表13份,的有效回收率为92.31%,电子评估表10份,有效回收率为90.00%,总有效回收率为91.30%。统计有效回收的21位专家的记分,可以得到如表2所示的各因素得分结果。

1.2.2 总影响力度计算

总影响力度计算包括总优势影响力度(S)、总劣势影响力度(W)、总机会影响力度(O)和总威胁影响力度(T)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将表2 第4 列的数据代入以上四式,可以计算出:

由此可见,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总优势影响力度与总机会影响力度之和的绝对值(5.49)大于总劣势影响力度与总威胁影响力度之和的绝对值(4.20)。因此,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应采取比较积极的旅游发展战略。

1.2.3 战略方位度和战略强度系数计算

在二级坐标系中找到S = 2.65、W =-2.12、O =2.84、T =-2.08所对应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四点,得到如图1所示的战略四边形SWOT。

在战略四边形重点P点的坐标为:

经过计算,可以得到:

根据P点的坐标计算机战略方位角的正切值tanθ=y/x=1.4,0<θ<2π。通过反函数,可以确定战略方位角θ=54.46°。在二级坐标中,以原点中心,原点到S点为轴画一簇同心圆,坐标轴和各象限平分线将二级平面分成八个区域,分别对应八种不同的战略类型,如图2所示。由于θ=54.46°可知,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应选择机会型战略。

图2中,同心圆半径为战略强度系数ρ=U/(U +V),其中战略正强度U =S×O,战略负强度V =W ×T,把前述相关的计算结果代入公式可以得到:

战略强度系数ρ的大小反映了同一战略类型实施强度的大小,ρ的取值范围为(0,1),以ρ=0.5为临界点,ρ>0.5时采取积极拓展的高强度战略,ρ<0.5时采取保守稳固的低强度战略[9]。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强度系数ρ =0.631,因此,要充分利用外部机遇,采取相对积极的高强度发展战略。

2 结果分析

由SWOT分析的结果可见,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战略方位角度θ=54.46°,战略定位在图2中第一象限内(π/4,π/2)的机会型战略区域内,战略强度系数ρ=0.631,应抓住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优势,采取积极的开拓型发展战略。根据上述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可以总结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

2.1 发挥政策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海南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在制度、资金等方面制定了大量优惠政策。根据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要求,海南省也制定了《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对中部地区的旅游发展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民族政策、旅游发展政策及省内的相关政策,做好项目规划认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交通设施,例如加速高铁、高速公路的建设,提高区域旅游可进入性。

2.2 统筹发展规划,坚持差异发展定位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具有与海南东部及沿海地区完全不同的旅游资源禀赋,因此,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建设旅游项目时,应统筹好中部地区的绿色旅游资源和东部及沿海地区的蓝色旅游资源,注意资源、客源的互补性。同时,由于旅游资源、地理条件等方面的相似性,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经济,建设旅游项目时,要加强区域联合,做好差异化定位,杜绝重复建设,避免区域内的过度同质化竞争。

2.3 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定位品牌形象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具有神秘的热带原始森林、丰富多样的热带生物、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空气质量非常好,是一个天然大氧吧。其旅游资源具有绿色性、生态性、民族性、文化性和养生性。因此,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中一定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树立与东部及沿海地区蓝色旅游经济完全不同的形象定位,坚持绿色、生态、文化、养生、民族等品牌元素。

3 结论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应用SWOT战略分析工具,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确定了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四边形,得出战略方位角θ=54.46°,选择的战略类型应为机会型;战略强度系数ρ=0.631,应采取积极的开拓发展战略。

本文根据SWOT分析结果,提出了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为该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目标的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发展重点的选择提供了决策参考。但是本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在在选评估记分专家时,没有把有经验的旅游者纳入进来,专家的代表性受到影响;SWOT分析因素存在一定的重叠性。因此,有关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战略问题还有待于从多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永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8(10):16-18.

[2]尹正江.海南中部地区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江西农业科学,2009,21(5):150-153.

[3]王永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08(12):41-43.

[4]李颜.乡村旅游与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文明生态村建设互动整合[J].科技广场,2009(1):81-83.

[5]王政.建立海南中部生态特区,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C]//生态文明·绿色崛起——第四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2010:208-214.

[6]刘一梅,谢恬,等.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J].科技信息,2009(12):372-374.

[7]江军,过建春.海南中部建设生态旅游特区的对策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5):93-95.

[8]王启珊,黎治潭.海南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路径选择[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79-83.

民族地区高院旅游管理 篇5

金永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吉林省延吉市坚持以创新方式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夯实基础为保障,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力促进了边疆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以创新方式为重点,探索社会管理新思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有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才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延吉市坚持以创新方式为重点,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思路。一是推行“三站式”基层社会管理方式,在全市社区和村屯建立了综治信访站、群众工作站、民生服务站,提升基层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二是将社会管理划分为民生改善升级、社会公正促进等八个方面,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三是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架起群众和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四是建立重大案件市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实行由一位市级领导负总责、相关部门领导具体负责、一名信访干部跟踪协调、政法委书记和督查干部专项督查的“四位一体”的包保制度,大量群体性、突发性群众上访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置。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改善民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延吉市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置于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从源头上、根本上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健全民生投入机制,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编制实施《民生事业发展5年规划》和年度行动计划,民生建设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将每年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加大对重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建立完善城乡就业、就医、住房、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实施了“就业工程”、“医疗卫生工程”、“社会救助工程”等社会保障工程。三是加强城乡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累计投入30多亿元,加快推进城建、环保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多项惠民利民工程,累计改造城市棚户区300多万平方米,完成39所学校校舍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6%,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以群众工作为载体,夯实社会管理根基。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延吉市组织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唱响“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幸福群众”三部曲,千方百计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夯实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广泛开展以“生产好、生活好、风气好、环境好、管理好”为内容的“五好村屯”争创活动、以“信用好、创业好、秩序好、环境好、心情好”为内容的“五好社区”创建活动,让群众共享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成果;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做到“讲诚信、讲道德、讲礼貌,爱延吉、爱岗位、爱家庭”;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以及“邻居节”、“市民大讲堂”等群众性活动,促进民族和谐、邻里和谐,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心态。

民族地区高院旅游管理 篇6

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影响巨大,文章对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三达古村村寨外部空间的特征及旅游对村寨布局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如何调整空间布局,组织村寨内外交通体系,为旅游活动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达到村寨外部空间的功能和旅游发展的要求相统一。

三达古村概况

三达古村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芦花镇西北部,海拔高度高于黑水县城芦花的2350米,目前村内93户429人,主要从事土豆等蔬菜的生产和养殖牦牛等畜牧业。由于村寨旅游的兴起,加上周边拥有达古冰川的自然风景资源,旅游业对整个村寨的就业促进、提高居民文化素质、保护当地地域文化特色都有较好的作用。

民族特色村寨的外部空间是联系聚落内外的重要部分,属于公共活动的场所,且由于旅游而来的外来人口进入村寨之中,也是活动和停留时间较长的一个部分。村寨旅游活动带来不同职业、文化、生活习惯的人的外来文化和价值观,使得人们对村寨外部空间的功能需求有所改变,这种情况使得村寨外部空间的多元化趋势开始显现。本文以三达古村为例,先从旅游业的发展对村寨外部空间的影响进行分析,提炼各种造成外部空间变化的因素,这对找出旅游村寨的空间需求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

旅游对村寨外部空间的影响分析

1.活动类型对外部空间的影响

人们活动类型对空间布局安排的需求是不同的,为了与人们活动相适应,每一个新的活动类型的加入都会空间产生新的需求,包括功能、心理不同方面的需求。而活动本身对外部空间的需求未必全部造成影响,因为有的活动是在室内或者自然风景区进行,文章涉及的活动主要是对外部空间造成影响的这一部分。从设计方面讲,可以把来旅游的人们活动的属性按照行动路线、活动规模、强度大小三个层面来进行探讨,按照活动的属性来判断应该采取的设计方向。

2.村寨旅游的发展模式对外部空间的影响

三达古村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一种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将自然风景观光、农家生活体验、领略藏族民俗文化、休闲度假等旅游功能合并在一起,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对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和村寨基础设施起到促进作用。它的开发风险低、可操作性强、适用性广,三达古村也采用这种模式。村寨外部空间既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容器,又是向游客展示村寨藏式文化风情的重要媒介。无论是村寨入口、景观小品,还是各个空间节点,都体现着嘉绒藏族居民的生活风貌,同时给予游客接触到纯朴、热情的藏族同胞的机会,这些观察和体会叠加起来构成了游客对于三达古村的整体性认知。

3.旅游设施的需求对外部空间的影响

旅游设施分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及附属设施,基础设施包括入口、村道、步行道、停车场、通讯、卫生等相关设施;服务及附属设施包括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相关设施。旅游带来的大量外来人口对原有的村寨布局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加上游客在村寨外部就餐、休憩就增加村寨外部空间的需求,各种服务设施的建筑体量大小可能会影响到村寨外部空间的尺度和形态。

三达古村村寨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

1.地块内外交通组织,用地功能调整和优化

通过对三达古村旅游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它的村寨旅游活动主要有参观藏式风情的农庄和游览达古冰川。它的行动路线是一种线性或环形的路线,主要沿着村道、山路等线性空间展开。从活动规模上来讲属于小型的旅游活动,一般都是游客自驾游、或小型的旅游团队来到此处,以休闲游览为主,公共性较小,较为安静,空间尺度的要求较为亲切,有较强的围合感和领域性。活动强度相对一般,游客和居民在外部空间以步行、聊天、散步、参观为主。沿村道路的大部分区位条件比较好的用地用于经营商业,逐渐向内部生活功能过渡。

2.建造生态的、复合的村寨外部空间

三达古村农旅结合的旅游发展模式体现在外部空间的需求上,首先是对传统聚落空间的保护和延伸,这种村寨的空间组织结构不同于城市街道,是分布在有较大高差和坡度的立体空间中分布着各个农家的建筑,通过较大的村道和石板路连接起来,村寨的规划和扩建不宜破坏这种基本格局。其次是对嘉绒藏族民风民俗的尊重,它独有空间尺度,可以从生活的设施的位置中体现出来,锅庄广场、石阶、石板路、转经木屋、煨桑台等。最后是对用地条件的恰当处理。三达古村地处黑水西北高差较大的高原上,较为突出的坡度和山地特征是其外部空间的用地特点,在营造外部空间的同时就必须考虑到原有地形的限制,不宜采用大开挖的方式去平整场地,利用原有道路肌理去营造交往和交通的空间。

3.重新塑造外部空间层次性

由于村寨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旅游服务功能难以整合,道路采用碎石路面等级不高,下雨天气容易产生唧泥翻浆等不良情况。从入口进去,随着地块山势延伸坡度提高,对道路的通达程度造成困扰,可利用道路网络从车行道逐级过渡到人行道。村寨的功能分区应尽量将能提供旅游接待的农户靠近入口,并设立商铺等靠近于村道两旁,提高商业区位的可达性。村内沿山势顺流而下的溪流旁的节点空间,可布置观景点和摄影点,保留村寨原有的格局,使得村寨外部空间同自然景观的自然过渡。院坝空间包括村口的锅庄广场,是一个具有复合型功能的空间,既可晾晒农作物和衣物,又可会客聊天,由村道、石板路、院坝、民居形成一个半私密的空间系统,使得游客的游览空间到居民的生活空间起到一个缓冲作用。

民族地区高院旅游管理 篇7

据数据统计, 从1993年到2006年, 我国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数量呈10倍的速度在向上猛增, 而到了2009年, 这个数字又较之2006年的数字又翻了2.5倍[1], 可见近几年的公共危机事件的发展速度在逐年快速升高。我国民族地区具有其特殊复杂的地理、历史、宗教、自然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地方性语言等因素, 导致经济文化教育程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尤其民族地区在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思想认识、处置经验、执行能力等方面也略显不足, 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水平有限, 相关体制不健全。有鉴于此, 研究如何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民族地区危机防控、危机管理、危机处理的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刘新苗的《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研究》, 突出民族地方政府要突出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分析其特殊性, 找出问题完善治理机制, 促进地方稳定, 创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2]。但现有研究对于如何完善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并不深入, 鉴于此种情况, 本研究围绕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通过剖析当前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深入研究如何完善现有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民族地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

二、公共危机、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我们在文章中所研究的“公共危机”具有“公共行政”性质, 对它的控制已经超出政府管理制约能力, 并且它的爆发性足以严重影响、威胁、扰乱及破坏到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正常生活状态, 因而, 政府及社会对危机的一种关注及重视性也将决定必须对其作出措施的指定和反应。这就是我们对“公共危机”概念的理解和界定。

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是指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日常管理过程中, 社会出现不利因素与突发非正常秩序状况不受控制。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不受人为控制的自然地理因素及灾害, 比如:地震、泥石流、海啸等;人为造成的恶劣因素引起的危害等。其特征具体体现在:民族性、盲目跟从性、民族矛盾转变性、明确的动机性、目标性、复合性、区域联动性、隐蔽性等方面。

孙元明认为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必要手段和措施对危机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应对的策略和机制, 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生活、生产秩序建立行动保障,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李经中认为政府危机管理是指一种指标性管理, 具有不可逆转性和非常态性。要求政府危机管理机构和人员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里作出重大行动策略和应对反应[4]。综上所述,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是指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管理主体, 运用有限手段对公共危机实施有效管理, 控制危机的发展势态和局面, 减少危机给社会带来的损害的过程,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治理危机的核心与关键。

三、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

1.经济发展水平不对等, 心里不平衡

首先, 民族地区与其他沿海城市相比经济发展相差甚远, 多年来, 此问题一直被保持着却从来没有过真正解决的办法, 国家政府一直坚持在改变差距现状, 但实际成效并不大, 我们看到的经济落差始终改变不大。所以, 从这一问题分析, 我们感受到的是经济方面的差距同时带给民众的是不平衡感和不平等感。其次, 发展进步是目标, 但要考虑到全局利益。国家西部大开发策略使经济发达的东部带动西部经济发展起来, 热情极高, 因此, 就要出现一些组织、企业为了求得自身利益而放弃民族利益、破坏民族权益。

2.思想文化与宗教信仰不同, 民族融合不畅

虽然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着很深厚的沟通来往和感情交流, 但是在民族文化、修养、教育、礼俗等方面有着很大差异和悬殊, 这一特点, 同样发生在少数民族之间, 还有少数民族牧区与城镇间。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很封闭, 彼此之间不想过多地了解对方和融入接受对方的民族文化, 思想僵化固执, 如果有外民族及其宗教信仰的流入, 如果双方不接受彼此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就很容易挑起事端, 引起冲突。

3.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方式存在弊端

首先, 民族地区各级政府预测危机的能力方法不够, 技术手段不充沛, 人员必备知识不足, 预报不准、消息滞后的情况有很多。其次, 民族地区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法令不规范不健全, 根本没有基本的安全保证。再次, 政府对机构部门的设置和工作分工与部署凌乱混杂、职责权限不清, 容易造成职能部门处理问题时权责推诿, 怠工误工, 不利于人员及部门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梳理沟通, 办事效率低下, 延误正常工作。最后, 民族地区政府对危机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入, 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欠缺必备的人才和资金储备, 政策制定和法令的颁布有待完善和提高。

四、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民族地区政府忽视公共危机管理

民族地区政府部门办事人员及当地民众对危机的认识程度和预防应对能力都较弱, 在当地这一点具有社会普遍性, 民族政府好像在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这一点上并没有引起很多的重视和关注, 警惕性较低较弱, 察觉和反应速度较慢, 信息传播渠道平台少, 救灾知识的基础性教育和学生课堂自救常识欠缺。

2.相关法律不健全

民族自治地方应对危机的软件设备与配套设施不够先进, 颁布应急办法和条令也是明显做得不够全面, 从现阶段看, 我们国家的部分相关民族危机治理方面的法律规章是具备的, 但从关及的内容上和规模性上都是离我们预想的状态有一定差距。而且, 在现有法律的执行力度上和效果上也大有折扣, 人们经常是忽视法律于不顾, 行政不到位, 执管不严, 不能为民众做到实处。

3.部门内部管理职责分配不明, 工作协调能力差

在对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的政府权责部门的工作配合上看, 上下级单位信息不沟通, 同样问题也出现在同一单位的部门与部门之间, 一旦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诿责任, 但在之前的权责关系上并没有明确的任务安排和分工关系。政府部门的配合协调工作的能力还在“培养”阶段。

4.未建立完善的危机信息预警平台

信息报警监管机制不完善, 没有具备信息传播数据平台, 信息流通测报速度慢, 不及时, 知情不报、谎报或者错报危机事故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因此, 工作人员对危机产生的信息情报的理解和分析不足, 危机信息公布不透明, 信息沟通时存在延误现象, 一些损失的造成是人为因素较多。

由此可见, 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相关制度缺失与体制不完善削弱了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五、完善我国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讨论

本研究针对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这一主题, 围绕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 以及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旨在研究如何完善现有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民族地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与机制

在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问题上, 政府部门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思想完备、组织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 不断更新和改进, 使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广泛呼吁民众的参与积极性, 赢得社会的认可, 保证老百姓的联合状态, 强化信息传播沟通技术,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方面的法制条令政策的颁布,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民族地区政府遇到任何危机情况都能从容面对、轻松解决, 变危机为转机, 把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放到第一位努力完成。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的政府管理应该按照严格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执行。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合理制定和不断完善政府相关法律制度,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规范属于民族地区特色的法律管理制度, 这是我们开展危机管理工作的前提和要求。政府在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的法律化建设中必须要加强危机应急时效跟踪意识。首先, 政府要颁布和制定危机事件紧急处理状态的法律规定。其次, 伴随公共危机事件政府管理出台颁布的各种立法依据, 我们还要考虑在这样的法律依据背后还要有伴随性与合作性的配套制度和法令, 也要同时授予相关合作协调部门以部分必要的权利和职责, 这样所有部门才能联合采取行动, 各自依据自己部门应该遵照的法律程序按章办事, 协调行动。立法之外, 宣传也至关重要。

3.重视信息沟通, 加强上下联动

民族地区的公共危机管理中, 对危机发展信息的上下传递、互通消息、沟通联系都是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应该加以重视和强调的。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传播一定要及时更新的、高度正确的和保证信息是客观公正的正面报道, 现代化通讯技术手段要广泛运用, 并且要高度注意设备的安装保护, 必须随时确保信息的畅通无阻, 危机信息的传播一定要法制化, 书面化、规章化的信息传播一定要加以严格的责任化和制度化。民族地区政府应该提高危机管理机制的综合评估体系, 对各个部门、机构、单位实施政策的合乎情理性、合乎法理性加以评判和分析, 加强政府管理公共危机的综合水平。

4.重视舆情工作, 正确引导舆论方向

政府应该在公共危机管理当中注重危机舆论导向和向外透露、传播、交流等素质的培养建设, 把信息传递决定关键、关乎成败的重要思想观念渗透在心, 牢牢把握这一理念和宗旨, 联合各部门综合治理危机。政府必须培养必备的传播技巧和方法, 掌握其他渠道的传播方向, 把公共危机的发展势态引导到光明的希望和态势上来。信息内容一定要保证客观、公正、全面、合情合理, 在民众心目中不断提升形象和威信力。各个地方性的配合管理机构一定要反应灵活、积极配合宣传和报道工作, 引导势态的发展方向, 对较为敏感的话题和事件环节不应加以刻意回避, 应该配合政府统一口吻、积极响应表态, 传播稳定、积极、正面的危机信息, 为危机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力。

摘要:近些年来, 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但现有危机管理机制未能有效预警并应对此类突发事件。因此, 研究如何完善现有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民族地区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指出公共危机、民族地区公共危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同含义。其次, 深入分析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 以及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相关制度缺失与体制不完善削弱了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应对能力。最后, 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现有民族地区政府管理体制与机制, 有效提高其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与水平。具体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与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视信息沟通, 加强上下联动;重视舆情工作, 正确引导舆论方向。

关键词:民族地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国

参考文献

[1]吴廷俊, 夏长勇.我国公共危机传播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0, (06) .

[2]刘新苗.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3]孙元明.西部城市安全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与处置[J].甘肃社会科学, 2005, (03) .

民族地区高院旅游管理 篇8

1 营销环境分析

1.1 外部环境分析

1.1.1 政策环境———乡村旅游发展政策黄金期的到来

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等要求;2015年8月中央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就“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提出了系统的方案;同时公布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把乡村旅游作为农业转型的重要方式;9月份农业部发布《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使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性。国家旅游局在8月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6 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让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海南省“十三五”规划明确“立足当地资源做大做强热带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2016年海南省提出要把发展乡村旅游脱贫作为实施十项精准脱贫的一条重要措施,而海南中部民族地区4个市县均是国定贫困市县。可以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层面已经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1.1.2 社会环境———休闲度假游取代观光游成为主流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人均GDP约为8 016美元,已进入后工业化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特点之一就是消费沿着衣食住行以及非物质消费的方向升级,这构成了当前我国休闲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6.1%。城市型社会为主导,意味着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休闲也因而进入国民的主流价值观,进而衍化出全新的生活方式。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旅游的需求也逐渐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旅游,对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的多元旅游需求越来越强烈。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测算,2014年我国休闲相关产业规模约为3.6万亿元,相当于GDP的5.7%。2015年我国休闲相关产业规模可能突破4万亿元。未来,国民将更加重视休闲,休闲发展也将得到中国服务业更加有力的支撑。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指引下,“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国民休闲迈入了新的阶段,国民休闲体系也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休闲度假游将成为中国旅游的第二次发端。

1.2 内部环境分析

1.2.1 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1)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黎、苗族人口约占海南中部地区总人口的65%,约占海南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3.1%。黎、苗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饮食、建筑、宗教、服饰、民俗等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了纺染织绣、树皮布制作、藤竹编织、钻木取火等传统技艺。(2)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海南中部地区是海南生态保护核心区域和全省主要江河的发源地,有知名的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山热带雨林风景区、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鹦哥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景区景点。此外,中部地区河流纵横,湖泊水库密布,飞瀑流泉众多,是海南三大河流———万泉河、南渡江、昌化江的源头[6]。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区域内还有丰富的动植物旅游资源。(3)突出的红色旅游资源。革命先驱在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留下了许多生活、战斗遗址,为开展红色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白沙起义纪念园等是著名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景区。前者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后者被列入国家民委首批命名的2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4)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海南中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山清水秀,峡谷幽深,奇石林立,非常适合开展森林浴、野外生存、徒步登高、探险、野营、漂流、垂钓、山地高尔夫、山地自行车、民族体育活动等体育休闲旅游。

1.2.2 落后的旅游基础设施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地处海南内陆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于东部和西部。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地形,至今没有铁路轨道与东西部连接,公路依山而建,交通较为不便,旅游可进入性比较低。截止到2014年底,海南中部四个民族市/县GDP总额为1 310 431万元(其中,五指山210 886万元,保亭367 186万元,白沙373 911万元,琼中358 448万元),占全省GDP总额的3.74%。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海南中部地区的各种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不健全。海南中部四个民族市/县有各类饭店数为69家(其中五指山18家、保亭27家、白沙11家、琼中13家),占全省饭店总数的7.95%;有星级饭店7家(其中五指山6家,琼中1家),占全省星级饭店总数的4.46%;有各类重点景区8个(其中五指山5个、保亭4个),占全省重点景区总数的10.98%。2014年海南中部四个民族市/县共接待游客1 680 761人次,占全省接待游客总数的4.14%(1)。

2 目标市场选择

百度指数是以百度海量网民行为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分享平台,是当前互联网乃至整个数据时代最重要的统计分析平台之一,自发布之日便成为众多企业营销决策的重要依据。借助百度指数这一渠道,可以较为准确地获知关注旅游目的地的网络人群的特点和地域分布等信息。本文尝试采用以“海南中部旅游”为关键词或“海南旅游+海南中部”为叠加关键词检索对海南中部旅游的关注度,但是没有相关数据,说明对海南中部旅游的关注热度还不足。于是改为以“海南旅游”为关键词,检索获取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对海南旅游的网络关注度,检索结果统计如下。

2.1 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

如表1所示,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华北、华南是关注海南旅游排前三位的地区。从省份分布来看,北京、广东、浙江、江苏是排前四位的省份,其后则是海南、山东、河南、上海、河北、天津。从城市分布来看,北京、海口、上海、天津是排前四位的城市,其后则是深圳、广州、郑州、苏州、杭州、西安。值得注意的是,在排名前十的这些省市中,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天津在2014年的人均GDP都突破1万美元,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海南旅游重要的目标市场。

数据来源:根据百度指数整理。

2.2 网络关注人群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2.2.1 年龄分布

在年龄分布方面,基本上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关注海南旅游,20~29岁的人占25%,30~39岁的人占48%,40~49岁的人占16%,19岁及以下和50岁及以上各占6%和5%。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如果针对每个年龄层巧妙地设计旅游产品,就可以把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都吸引过来。如29岁以下的年青人喜欢体验、冒险、刺激、追求时尚,“求新、求异、求奇、求乐、求知”的消费动机强烈,对于体育旅游有较强的需求,结合海南中部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资源,可以设计各种探险之旅。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家三代共同出行的情况将非常普遍,各种亲子之旅和健康养生之旅、体验之旅日益受到欢迎,海南中部可以发挥资源优势,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多种旅游产品吸引30~49岁或50岁以上的旅游者。50岁左右是旅游消费的高峰期。此时每个家庭的孩子都长大了,家庭消费不会受到孩子的牵绊,有较为充足的闲暇时间,最重要的是,此时人们有较为可观的收入,能够支付得起旅游的开销[7]。

2.2.2 性别分布

在网络关注人群中,男性为66%的比例,女性为34%的比例。在旅游消费中存在性别差异已经成为共识。很多国内学者调查发现旅游目的地的男性旅游者多于女性旅游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男性与女性在旅游前的信息搜集方面存在差异。女性游客搜集信息更为全面、理性,信息渠道更多,更擅长通过人际交流的方式获取信息;男性则较为主观和自信,信息搜索渠道单一。信息内容方面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更倾向于搜集旅行费用、食宿状况等旅游信息;男性由于空间认知更强,对目的地地图和线路规划更加关注[8]。在旅游偏好方面,女性对历史、文化、购物有更强的偏好,更加注重体验;男性则更倾向于体育旅游、探险旅游和度假旅游等。《休闲绿皮书2015》中有类似的研究结果:男性、60岁以上的老年人、高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休闲时间较多,且对社交、运动健身等“动态”休闲活动更为偏爱[9]。男性与女性旅游者在旅游动机、信息获取、营销感知、消费偏好等方面不尽相同,提示旅游相关部门在进行旅游宣传或推广时宣传形式、宣传内容、宣传渠道要有所侧重有所区别。旅游产品的设计也要满足不同性别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从而使营销更有效。

3 营销战略定位

基于以上对目标市场的分析,结合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围绕“为游客提供值得回忆的健康舒适的休闲体验游”为目标,建议制定“以乡村旅游为核心,以森林生态旅游、体育休闲旅游和山地特色旅游为三极”的营销战略。

3.1 乡村体验旅游

这里所强调的乡村旅游不是狭义的乡村观光或乡村半日游,而是广义的乡村休闲和乡村度假。乡村观光对应的是周边市场,发展的前提是大城市或城市群,而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基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乡村休闲对应中程市场,乡村度假对应远程市场,这些市场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是广义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的乡村体验游要从以下几方面转型升级创新,走特色发展之路。(1)深度体验旅游。乡村旅游关键是突出文化、地域等特色。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有众多特色可供选择,如生态特色、文化特色、餐饮特色、建筑特色、民俗特色和节会特色等。要将这些特色元素有机地融入旅游产品中,让旅游者参与到民俗活动、餐饮制作、建筑形成、手工技艺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知体验,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乡村旅游。(2)特色休闲农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强调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能够促进欠发达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农业增效模式创新和城镇化途径创新。海南中部地区山脉逶迤起伏,梯田美不胜收,作物多种多样,黎、苗等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农耕文化,这些是发展休闲农业的资源禀赋。(3)休闲民宿产业。海南中部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经验,推动特色休闲民宿业的快速发展,把发展民宿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台湾的民宿以自然化、平民化、平价化、亲民化为主要经营目标,具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经营内容,主题鲜明,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10]。民宿特别注重体验与互动。如种茶、种果树的村民可组织游客亲手种植,施肥,捉虫,剪枝,采茶摘果,品饮品尝。这些活动对久居城市,向往田园生活,崇尚返璞归真的游客充满吸引力。

3.2 森林生态旅游

森林是生态环境的主体要素,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十分巨大,包括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琼中、白沙、五指山三市县最大的优势在于森林植被率高,琼中县植被率高达83.76%,白沙县达到76.60%,五指山市达到73.8%,显著高于全省60.2%的平均水平[11]。海南森林气候舒适期在300天以上,夏可避暑,冬可御寒,全年均适宜旅游,为全国舒适期最多的地区,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并且发展森林旅游有利于形成山海呼应,绿色与蓝色相映衬的旅游格局,有利于实现海南全省均衡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海南中部市县的热带森林优势,将其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要注重挖掘文化要素,如森林奇石文化、森林保健文化、森林民俗文化、森林温泉文化、森林养生文化等。现有的森林公园、热带雨林景区要形成品牌效应,发挥带动作用。此外,健康养生基地、老年人疗养基地的建设也势在必行。还可以利用森林高浓度负氧离子的巨大优势,开设负氧离子疗养区,开发森林康复中心等,更好地满足老龄社会的市场需求和人们对健康的追求。

3.3 休闲体育旅游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国体育旅游产业每年增长30%~40%,体育休闲游比传统的观光游具有更高的利润,加之体育旅游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可以弥补旅游市场淡季的损失,因此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瞄准体育旅游市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可以利用其自然优势、资源优势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势,开发竹竿舞、赛龙舟、登山攀岩、射击射箭、极限运动等有发展空间的项目;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各种健身类体验型休闲运动项目;学习环海南岛国际自行车赛和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的经验,开发专业体育赛事和业余体育赛事,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国际性、区域性赛事品牌;还可以通过引进国际精品赛事,扩大影响力。虽然目前体育休闲旅游市场尚不成熟,缺少相应的政策法规,但未来具备很大的市场潜力。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可以先行先试,成为未来体育休闲旅游市场的标准制定者。

3.4 山地特色旅游

山地旅游是一个与地理、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的专业术语,在旅游资源与产品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12]。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鼓励社会资本大力开发山地、温泉、养生等休闲度假旅游。海南中部拥有具有观光优势的山岳型景观,如七仙岭和五指山,也有大量山峦、沟谷、丘陵等作为休闲旅游科普娱乐的山地资源。要以此为基础,对应好大众化消费需求,树立休闲开发导向,开发适应大众化参与的旅游、休闲、探险、运动等专项产品;开发山地疗养、养生等产品;注意挖掘山地周边的文化元素,如人文历史、宗教建筑等,增加山地旅游的魅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是山地特色旅游和森林生态旅游方面较为成功的案例。公园建设秉承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理念,开展登山探险、野外拓展、休闲观光、养生度假、科普教育、民俗文化体验等多种旅游活动,借助于影视营销的宣传推广方式也值得借鉴。

4 建议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缺乏;产品开发粗放、结构矛盾突出;同质化、同业态竞争普遍;经营管理和服务不规范,难以达到基本的服务标准等问题,难以满足旅游活动的需要。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在发展中要尽早规划,做好各项应对,避免类似问题出现。

4.1 政府部门层面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总量小,在发展旅游方面各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导致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转化成经济优势。(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海南省要加大投入,首先解决海南中部的可进入性问题。其次要解决地区之间的交通连接和乡村之间的交通连接问题,保证道路畅通。第三是乡村内部的交通道路要进行维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建设相应的景观路和文化路,打造优美的环境。第四要建设好乡村的供水、供电、通信、网络、停车场、厕所、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第五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加大对食品卫生、公共卫生等直接关系到游客身心健康的设施建设的改造力度。在百度指数以“海南旅游”为关键词的搜索中,“自由”、“自由行”、“地图”是三个高频词汇,显示了海南旅游的散客化趋势,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迫在眉睫。(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完善扶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尤其对乡村旅游项目在投资、审批、税收、土地、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倾斜,加大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管理、规范管理和扶持力度。(3)考虑到海南中部环境对全省生态环境重要的影响作用,政府要思考建立乡村旅游、森林旅游、体育旅游、山地旅游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让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同步进行,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4)打造统一品牌形象。海南省要对中部民族地区统筹规划,把四个少数民族市县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打造统一的旅游品牌形象。但是这种联合和捆绑不是简单地排列组合,而是对每个市县要有合理的定位,包括功能定位、目标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形象定位。通过统一规划,让中部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突出差异,避免同质化竞争、同业态竞争。

4.2 行业协会层面

乡村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经营管理和服务不规范,难以达到基本的服务标准等问题。行业协会要发挥作用,开展旅游经营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经营人员和从业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1)强化人员培训。旅游服务业只有以高品质的服务才能赢得游客。考虑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的特点,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13]:一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二是旅游基础知识培训;三是服务技能和产品标准培训;四是民族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特色培训;五是旅游安全培训,尤其是食品安全,突发灾害自救等方面的培训;六是环境保护教育培训。(2)加强规范管理。行业协会要配合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服务标准,如对经营者应具备的服务设施、应达到的卫生条件、应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等实行规范管理。(3)引导从业者开展营销宣传。首先要重视传统营销。根据目标市场的信息搜索习惯,电视广播、报纸、旅游杂志、宣传册、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以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旅游目的地,扩大影响力。其次要创新网络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影视营销等新媒体宣传方式。另外要帮助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建立专门的网站和手机APP,加强网站建设和信息沟通,提供各种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企业介绍,完善即时信息查询、预订、互动交流等功能。

4.3 当地居民层面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研究 篇9

一、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重要性

加快发展旅游业, 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而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 因此, 应当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 保存好旅游资源和保持旅游资源的高品质, 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保护, 可以采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多种方式, 由于法律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的特征, 能够对人的行为起到指引、评价和强制作用, 因此法律保护方式成为诸多保护方式中最为稳定、最强有力的保护方式。各项旅游资源保护方法最终都应通过国家立法以成文法律的方式确定下来, 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才能保证旅游资源保护的各项措施行之有效。通过对旅游资源保护进行立法, 对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作出界定并使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赋予旅游资源保护措施以法律强制力, 规避各种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来防止出现对旅游资源的实际破坏。此外, 通过法律的指引与教育功能, 培养、提高人们的自觉保护旅游资源的法律意识, 引导人们依法行为。正如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所言:在使环境与发展的政策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 国家的法律和规章是最重要的工具, 它不仅通过命令和控制的手段予以执行, 而且它还是经济计划和市场运行的规范性框架。

二、现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不足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一系列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到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的与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 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但是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问题, 使得我国现行法律在保护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方面捉襟见肘。我国现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旅游基本法缺失。

我国现阶段虽然有一批与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缺少一部专门的、统领全局的、效力层次较高的旅游基本法律, 与旅游资源保护有关的法律条文主要散见于各种环境与资源单行保护法律法规中。旅游基本法的缺失使得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地方性立法缺少可以参照的典范和制定依据, 影响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的质量。

2. 旅游资源保护专门立法薄弱, 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从目前已经制定颁布的一系列有关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来看, 立法保护工作则显得较为单薄。以我国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截至2009年, 新疆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个, 各类的自然保护区35个,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处, 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从立法保护上看, 全疆关于旅游资源的立法保护截至2004年底不足10项, 显得有些单薄。特别是对于极具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的立法保护工作更为薄弱, 对于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 这将极易导致新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的不足将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3. 立法形式单一, 缺乏民族性和地方性。

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因此, 在进行管理和保护的过程中, 特别是在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中, 应当突出这一特点, 着眼于国家立法不能解决的民族地方的特殊问题, 这样立法的质量就高, 更具有实用性。而现实中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立法在制定的时候往往缺少对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规定, 所制定出的条例与国家和其他地方的条例具有高度相似性, 缺乏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针对性, 实际操作中难以有效实施。

4. 立法缺乏可操作性, 法律责任与违法后果不相当。

法律的制定最终是要实现静态的制度向动态的实施转变的, 既保护守法者正当的权利, 也让违法者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目前西部民族地区颁布的旅游资源相关法律规定太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有7章46条中大多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在法律责任一章中规定的处罚方式是行政处罚和罚款。由于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执行, 同时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的单位和个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与其破坏行为产生危害后果不相当, 无法从根本上起到保护旅游资源的作用。

5.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执法力度仍有待加强。

严格执法是保护旅游资源的重要环节。正如有学者所说: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执行。法律实施是实现立法目的、发挥法律作用的前提, 是实现法的价值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法律制裁的方式使违法者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才能使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变成制约人们行为现实规范。目前我国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管理权责不明, 各部门只顾经济利益, 推卸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 导致旅游资源保护法规不能落到实处。违法者违法成本不高, 以至于部分单位和个人铤而走险, 肆意破坏珍贵的旅游资源。同时, 从相关管理部门的执法者素质不高, 不能切实依法行政, 严格执法, 切实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

三、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对策

由于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容易破坏, 而现行旅游资源立法在保护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方面又存在诸多不足, 因此加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1. 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理念

旅游资源是民族地区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旅游资源是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处理好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应该采取“保护优先”原则,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旅游资源保护坚持严格保护、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 实现协调监管、合理利用、科学发展的目标。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当开发条件不具备或不充分时, 应主要突出旅游资源的保护, 切忌对旅游资源的盲目、无序、掠夺式开发。同时禁止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经营, 决不能以破坏资源为代价, 采取“杀鸡取卵”的做法来发展。而应在旅游资源得到保护的前提下科学规划与开发、合理利用, 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完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1) 制定国家旅游保护基本法, 统领国家层面的旅游资源保护立法。旅游资源涉及范围广泛, 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规定, 既包括已开发的各类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地质、森林、风景名胜、水利、文物、城市公园、科教、工农业、湿地、海岛、海洋等各类旅游资源, 也包括未开发的具有旅游利用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 因此需要一部具有较高效力层次的基本法律。在制定国家旅游基本法的基础上, 构建国家层面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立法保护提供上位法依据。而目前我国仅有一部由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 属于部门法规, 效力层次较低, 不适应旅游资源保护实际的需要。因此国家立法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开展论证, 争取早日出台《旅游资源保护法》。 (2) 以地方旅游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地方立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富含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而言, 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短期内无法出台的情况下, 地方立法机关应该根据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 主动立法, 完善地方旅游资源立法保护工作。在民族地区地方立法中要注意立法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避免与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发生冲突。同时要注重立法的可操作性, 争取建构比较完整、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3. 理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 加强旅游保护执法工作

《旅游资源保护法》应当理顺旅游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权和职责及相互关系, 地方行政法规应当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法》规定明确地方政府保护旅游资源的职权职责。同时, 还应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具体结合民族地区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执法保护。执法保护还可以弥补立法保护的不足, 在执法过程中, 根据实际需要, 可以采取一些没有法律规定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有积极效果的变通、补充措施。

结论

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 必须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 加强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 避免重蹈工业发展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参考文献

[1]李崇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法理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 2009, (2) .

[2]付健.西部旅游资源保护中政府管理职能的法律探析[J].改革与战略, 2007, (10) .

[3]黄沙.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08, (1) : (下) .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运行要素分析 篇10

一、明确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定位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运行开始的首要任务, 任何一个区域旅游产业发展都应建立包含一个或若干个核心目标和系列扩展目标在内的目标体系, 其核心目标一般为产业发展目标和实现产业在区域经济中作用和地位的贡献率目标;旅游产业发展的扩展目标涵盖文明发展、价值发展、社会结构发展和社会环境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1]民族地区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尤其要关注产业发展的扩展目标, 这是因为扩展目标的实现, 既是旅游产业经济目标实现的前提, 同时又具有独立的社会、文化和环境价值, 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依据。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定位一经确立, 便具有纲领性质, 其对于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具有不可动摇的指导意义,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每一环节都将在发展目标的框架内进行。

二、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是指在旅游产业要素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 针对旅游产业的属性、特点和发展规律, 并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势, 以综合协调旅游产业的总体布局, 关系内部要素功能结构以及旅游产业系统与外部系统发展为目的的战略策划和具体实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就是缺乏产业发展规划, 旅游产业的运行完全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 由于宏观层面的规划指导缺失, 在微观层面就表现为市场秩序混乱、旅游者投诉不断、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等等。所以,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要谋求发展, 首要的工作便是编制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通过规划指导发展。

三、考量旅游产业供给要素

生产要素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生产要素, 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实际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 技术也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旅游业的生产要素囊括的范围非常之广泛, 它具体涉及到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六个方面的众多生产要素, 而对于民族地区来讲, 最为紧缺的首先要数资金;其次为人力资源, 即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再次为满足人们现代生活所需的各种要素。

(一) 资金

民族地区相对较小的经济总量, 决定了其在资金要素上供给严重不足, 必须借助外来资金要素的投入。要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外来投资, 可以出台旅游投资优惠政策, 给予外来投资者税收、贷款等多方面优惠等民族地区旅游业吸引外来资金, 在引进外来资本的同时, 要努力开辟多种渠道实现区域内融资, 培育并引导区域内生资本流向旅游产业。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来说, 产业发展基金是一条重要的资金渠道[2]。

(二) 旅游人力资源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要发展, 必须具备充足的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为此, 首先要从本区域发掘旅游专业人才, 通过有效途径, 如职业培训中心、旅游院校等, 培养不同层次的适合不同岗位的专业人员;其次要通过优惠政策, 打造展示才华的平台, 以吸引区域外的各种旅游专业管理、技术人才不断流入。要加强对本区域少数民族居民的专业培养, 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参与热情, 帮助他们实现在旅游行业就业。

(三) 现代生活服务设施及其他要素

民族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现代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备, 如银行网点、邮政网点、移动通讯网点以及网吧等的设立, 这些设施的配备情况会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感知。

四、扶植旅游微观企业组织

旅游微观企业组织是旅游产业运行的真正主体, 只有微观企业组织的强大, 才可能有旅游产业的强大。因此,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运行的根本途径在于培育一批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微观企业组织。一般来讲, 人们把旅行社业、饭店业与旅游交通业并称为旅游产业的三大支柱行业, 这些行业中微观企业组织的发育程度标志着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的成熟度。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运行, 首先要有选择地扶植一批有竞争力的微观企业组织, 并通过它们的不断壮大带动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其次要进一步培育1-2个龙头企业, 形成大的企业集团, 使之具备较大的抗风险能力, 并有实力参与对外竞争。

五、提升旅游市场营销

旅游市场营销是旅游经济个体 (个人和组织) 对思想、产品和服务的构思、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计划和执行过程, 以实现达到经济个体 (个人和组织) 目标的交换[3]。旅游市场营销的四大因素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及促销策略。

1.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 要立足本地旅游资源, 突出民族特色,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开发旅游者喜闻乐见的旅游产品, 特别对于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要精心打造, 在激发游客参与度上多下功夫。

2.在旅游产品的价格制定上, 可以广泛应用心理定价、折扣定价、招徕定价等定价策略[7], 特别对于民族地区的特色手工艺制品, 可以尝试心理定价策略中的声望定价策略。

3.在旅游产品销售渠道的设计与安排上, 一方面要广泛采用传统的依靠旅行社销售旅游产品的策略, 并不断根据需要加以改进, 一方面要积极应用现代网络手段, 实现旅游产品的网上销售。

4.在旅游产品的促销上,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进行对外宣传促销的主体应该是地方政府, 由它们统筹使用相对较少的促销费用, 研究确立并对外宣传民族地区的整体旅游形象。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形象的定位及树立是其营销工作的核心, 而形象定位又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 (1) 形象定位应以市场调查为出发点, 通过详细而周密的市场调查、市场分析, 深入了解并把握客源市场的消费倾向和旅游偏好, 找出定位的切入点; (2) 形象定位当立足于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特征; (3) 形象定位必须考虑本区域的历史文化特征及社区居民的参与互动; (4) 形象定位必须考虑本地区的竞争优势, 避免定位与竞争对手重复。

摘要:本文立足民族地区, 着眼旅游产业的运行机制, 列举并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运行的要素, 提出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高效运行必须从明确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考量旅游产业供给要素;扶植微观企业组织;提升旅游市场营销等五个方面系统推进。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运行要素

参考文献

[1]把多勋.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纲[J].旅游科学, 2005 (3) :10-15

[2]刘云.论民族文化旅游中的舞台真实[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 :71-72

四川民族地区旅游:需可持续发展 篇11

民族地区是四川省高品位旅游资源富集的核心区域,也是四川省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分布最多的区域。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日趋明显,当前已成为四川省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建设西部旅游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支撑。

数据说话: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2年,四川民族地区(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实现旅游收入311.49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9.5%,同比增长32.6%,比2010年翻了一番;其中,接待入境游客超过5千万人次,达到5309.8万人次,增长29.4%。

阿坝州共实现旅游业增加值55亿元,旅游总收入在四川省21个市州中排位第三,位列成都、乐山之后,占当地GDP的比重为27%,占当地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5%;甘孜州实现旅游总收入35.87亿元,增长19.6%,实现旅游业增加值17.9%,占当地GDP的比重为10.2%,占当地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1%;凉山州与四川省多个市、地、州以及云南昭通、东川、昆明楚雄、丽江、迪庆等地区相毗邻,是省内与不同的行政区域连接交接最多的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势旅游资源,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4.26亿元,增长17.2%,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685.1万人次,增长22.0%;旅游外汇收入89万美元,增长139.6%。

而在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峨边、马边、北川,旅游产业发展也很可观。2012年峨边旅游接待人数达98.6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1.4%,实现旅游总收入4.46亿元、增长38%。北川大爱羌城国家5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100万元。

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已成为四川景区发展的重要支柱。2012年,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364.29万人次,同比增长28.9%;实现门票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21.4%。黄龙景区接待游客231.53万人次,同比增长25.3%;实现门票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21.3%。2个5A级景区实现的门票收入占全省A级以上景区的31.1%。

发展短板:

民族地区旅游业仍未完全开发

由于客观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原因,四川省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资源优势和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旅游发展中仍然存在“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交通,四流知名度,五流经营”的问题。

游客消费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如表所示,过夜游客消费中,只有阿坝州接待水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日游消费中,凉山州的接待水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三州总体来看,接待游客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接待游客结构也较为不合理。

旅游产业层次和素质不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除九寨沟等地发展较为成熟外,大部分地方仍处于初级阶段或待开发阶段,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多以自然生态资源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较少,整体品牌形象不够鲜明。另一方面,旅游人才匮乏,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居民文化程度不高,旅游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亟待加强。

藏区旅游产业较敏感,易受到自然灾害、特殊事件等外部因素影响。四川藏区地处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海拔较高,生态环境原始敏感,环境承载力总体较低,区域内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突发性自然灾害以及旅游安全等多种因素使藏区旅游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而藏区又是多民族聚居区域,政治、宗教、文化等因素交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旅游开发也极易受到特殊事件等不确定的外部冲击,造成旅游市场的大幅波动。

旅游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四川省民族地区远离主要客源市场,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建成,旅游点多线长,游短行长,未有效形成旅游环线;住宿、餐饮、能源、通讯、医疗等基础服务设施较落后,严重限制了接待能力。三州地区的星级宾馆有53家,其中2家5星级、12家4星、25家3星、11家2星和3家1星,其中阿坝州星级宾馆21家,占三州星级宾馆总数的39.6%。

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民俗文化项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民族文化资源如民居建筑、服饰、饮食、歌舞等方面,逐渐失去了其原汁原味的异族风情韵味。

旅游兴业: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需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民族地区非常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甘孜、阿坝、凉山三州都把旅游业确立为本地区的主导产业,树立了“旅游兴州”的观念,这就需要在保护民俗文化和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改善旅游产业发展的政治环境。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战略,加快藏区跨越发展和集中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四川省委“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加快推进都为目前藏区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保护旅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和加强生态旅游环境建设的基础上。首先要加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其次加强自然风景区的保护和执法,杜绝湖泊水体污染,建立珍稀濒临动物特别保护区。改变人们“靠山吃山”的贫困落后思想;公路、旅店等旅游设施要与景区协调;再次,在民族地区大力开展荒坡植树造林活动,营造大面积的森林草地,恢复各景区周围的秀美面貌。

强化旅游业发展要素保障环境。多渠道募集资金,改变因财政困难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不足;完善交通配套。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旅游人才评价体系。

(作者单位:四川省旅游局)

关于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篇12

引言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尤其随着文化热潮向旅游业更高层次推进,旅游文化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如果旅游业缺少旅游文化的熏陶,旅游业缺少了民族传统底蕴,便失去旅游业的特色,既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因此,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重视建设和开发旅游文化,挖掘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精髓,营造独特的旅游文化氛围,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开发体系。

一、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的基本原则

不同民族地区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也大有迥异,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开发重点及内容也各有不同,但是无论何种自然和人文旅游文化开发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开发与保护并重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和根基,旅游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在肆意开发中也会逐渐流失。因此,只开发不保护犹如杀鸡取卵,旅游业缺少新鲜血液注入,旅游景区文化得不到发展,旅游业则成为缺少灵魂的地理资源。但是,保护并非静态的不接触,让旅游文化与世隔绝。而是利用民族地区多元一体的旅游文化,挖掘和提炼其中旅游人群接受的文化内涵,让旅游文化不断更新,在更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符合社会发展主流及文化发展趋势。因此,开发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同时进行保护工作,尊重自然规律和民族地区的环境特点,制定科学的开发模式,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二)特色与主题鲜明

旅游的目的在于满足旅游者的求异心理,旅游地区的特色是满足旅游者求异心理的关键。因此,旅游区需要有突出的主题,在旅游者心中留下鲜明的影响,旅游产品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特色,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因此,打造特色和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使旅游地区具有独特的风貌是开发旅游产品的核心,也是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重要原则。因此,开发旅游文化需要在保证原有旅游资源原始风貌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内涵,通过整合比较,最终筛选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主题,使旅游地区特色鲜明,提高吸引力。

(三)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者密不可分,三者在旅游行业中的关系更是如此。旅游业必须兼顾三者的效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不能盲目地、无规律地开发旅游文化,而人为地破坏资源。同时也不能片面强调生态效益而抑制旅游业的发展。更不能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损害当旅游地的安定及和谐环境。因此,开发民族地区旅游文化需要综合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则。

(四)科学统筹原则

开发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是一项设计范围广且复杂的工程,开放对象包括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三个方面,因而旅游文化开发需要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做好整体协调规划。旅游文化开发不仅需要科学定位和有效宣传,还需要得到相关经济部门的帮助,完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旅游文化开发设计文化内容与表现形式、资源与环境的统一,旅游文化开发工作也只有坚持科学统的原则才能和谐有序的开发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

二、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对策

(一)调整旅游文化开发的产权结构

我国旅游资源的产权安排属于国有,政府代表国家形式产权安排权力。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也属于旅游资源范畴,因而旅游文化产权也属于国家和全民所有。但是,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所有权并没掌握在全民手中,而是掌握在少数地方管理者或经营者手中。而旅游文化的载体为少数民族,他们却没有开发旅游文化的产权,也得不到开发旅游文化产生的利益,少数民族也就缺少开发旅游文化的动力。因此,需要合理安排产权,才能保护旅游文化。产权调整应该让少数民族拥有旅游文化的所有权和开发权,由他们决定开发和保护,让他们成为开发旅游文化的最大受益者。只有从内部因素切入,才能激发保护旅游文化的积极性。

(二)构建旅游营销策略

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具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在统一国家内共同生活,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基调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但是每个民族仍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旅游文化。因此,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可以根据旅游文化的差异,构建符合自己的营销策略。首先,需要根据文化差异判断旅游市场,区分本地区旅游文化和其它地区的差别。其次,深入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根据需求形成旅游产品。分析旅游者的文化背景,向旅游者宣传不同旅游形象的旅游目的地。在建立旅游形象上,需要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目标市场文化背景以及游客的兴趣。同时,促销方式也需要根据旅游文化的差异而转变。促销方式需要以多元一体的民族旅游文化为基础,重点突出旅游文化的特色,通过差异手段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三)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品牌是商品流动态势面对消费者的文化诱惑,品牌的终极形态是无形资产。旅游文化品牌以文化为支撑,吸收了心理或社会内涵的符号系统,给旅游者带来多种精神和文化享受体验,让消费者能够区分某一民族地区于其他旅游销售者和服务产品。通过强调与众不同的、对顾客具有特殊价值的、服务,从而确定旅游目的或旅游企业的文化优势,使市场呈现差异化竞争。旅游文化品牌如果与游客的文化认同感或价值观切合,旅游文化将对消费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旅游文化品牌与越多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切合,旅游文化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也就越大。例如“香格里拉”,该品牌的代名词在于高品质和高标准服务,从而让游客心生向往。因此,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应整合各类资源,借助其它力量,提炼旅游文化主题,结合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通过差异化市场营销,打造和推广旅游文化品牌。

(四)制定旅游文化开发法律法规

制定并健全旅游文化开发法律法规为依法规范开发活动提供法律依据,可有效保证开发活动科学有序进行。但是目前我国的法律中关于旅游业的规定多集中在自然和生态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规划管理,在旅游文化方面的规定少之又少。虽然旅游文化属于融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具体文化形态,制定旅游文化开发保护法律法规的难度也很高,但是仍需要做好旅游文化保护开发方面的法律制定工作,为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健康开发提供法律保障,让保护行为可以借助法律武器强制约束不正当的开发甚至是破坏行为。

三、结语

上一篇: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下一篇:安全检查